正文

三 走訪

履道 作者:胡中華


三 走訪

深山的清晨,依然滲透著早春的絲絲涼氣。王弘義起床洗漱后,悠閑地在村部外楓坪河畔的水泥路上散步。20多戶村民,凌亂地散落在楓河兩岸的山坡邊,磚混結構的小樓中,夾雜著破舊的瓦房,古樸中凸顯著濃濃的現代文明氣息。門前的桃花、杏花、迎春花交相輝映,嫩柳輕拂,一片生機勃勃。王弘義感到異常清新。走回村部門口,見一個小伙子開著三輪車,把一個老奶奶拉到衛(wèi)生所門口。村醫(yī)李欣怡幫忙扶進了衛(wèi)生所。王弘義不明白病重為啥不到縣城住院,為啥清晨拉到衛(wèi)生所治療。這時,李惠芬開車進了院子,王弘義不解地問:“李支書,那奶奶好像病很重,咋不到城里大醫(yī)院住院?”

李惠芬解釋說:“小伙子叫楊禎興,楊垣人,母子兩個過日子。他去年大學才畢業(yè),還沒來得及找工作,母親就有病住了院。檢查診斷為肝癌晚期。楊禎興陪母親住了6個月的院,醫(yī)生勸他安排后事,他又不忍心看母親痛得難受,只有天天拉到村衛(wèi)生室打止痛針、補充能量。早晨放到診所有醫(yī)生看著,他還可以跑運輸掙點錢?!蓖鹾肓x“哦”了一聲,對小伙子的遭遇很同情。

沒過一會兒,李欣怡母親吳夢麗走進了衛(wèi)生所,她把李欣怡從衛(wèi)生所叫到村部門口,惡狠狠地說:“楊禎興把他媽往你這一扔就完事了?你是他啥人吶?”

李欣怡低聲回答:“我是醫(yī)生,照顧病人是應該的,你少管?!闭f罷,扭身回了衛(wèi)生所。吳夢麗“哼”了一聲,余怒未消地回了家。

李欣怡剛回到診室,“滴滴”一聲,楊禎興發(fā)來了短信“猶有報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李欣怡明白楊禎興的心情,即回了“淚盈襟,禮月求天,愿君知我心”。一會兒,又來了“未知天地恩何報,翻對江山思莫開”。李欣怡怕楊禎興不安心開車,即回道“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好好開車!”楊禎興也意識到不能分心,即回了一個笑臉。

他們兩個的感情是建立在對文學共同愛好的基礎上。上學時,楊禎興因為偏科,理科拉了分,沒能考取好學校。相處日久天長,感情相當牢固。

吃過早飯,王弘義要求到各組熟悉情況,縣委通知村干部輪訓,趙守道、李虎生到縣黨校參加基層干部學習,讓副主任宋志紅、監(jiān)委會主任陳玉文檢查地膜洋芋播種情況,讓副支書李惠芬陪同幾個包扶隊員到各組調研。張厚誠、齊明生是本鎮(zhèn)干部,情況熟,多數時間就是王弘義、武春華和孫陽幾個人到各組熟悉情況。

楓坪村有13個村民小組。楓河流入丹江,溝口吳家灘是一組,與洛川縣陽平鎮(zhèn)、西河縣鳳陽鎮(zhèn)比鄰。王弘義、武春華在副支書李惠芬?guī)ьI下走進了這個20多戶的小村莊。凌亂的新舊建筑,明顯看出了貧富的差距。組長吳自啟介紹說:“吳家灘全組26戶,106口人,有貧困戶6戶。”王弘義“哦”了一聲說:“吳組長帶我們到貧困戶家中看看?!眳亲詥⑦叴饝厧ьI王弘義一行走進了吳自立的家。

王弘義、武春華幾個人屋里屋外轉著看,3間土木建筑的瓦房,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修建的,墻是用泥糊的,屋里也沒上白灰,更顯得異常破舊。東屋一隔為二,北屋靠南墻放著一張老式板床,床前放著一對舊木柜,一個裝糧食的缸,這是吳自立兩口睡的地方;南屋靠北墻放著一張老式板床,床前放著一擔舊箱子,這是吳自立母親的房;西屋一分為二,北屋靠南墻搭著一個板子床,北窗下放著一張舊三斗桌,這是吳自立兒子睡的屋;南屋靠北墻搭著一張板子床,南窗下放著一張簡易大桌,這是吳自立女兒睡的房;中間屋里放著一臺24吋的彩電,一個小桌和幾條小板凳。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王弘義里外看了后,心情沉重地問:“家里幾口人生活?”

吳自立摸摸頭說:“家里就是老娘、老婆、兒子、女子5個人過日子?!?/p>

“家里主要收入是啥?”武春華邊看房里家具邊問。

“有啥收入,老娘年紀大了,婆娘經常有病,兩個娃上學,就我一個人種莊稼。穿的用的,就靠采一點茶葉賣幾個錢。”吳自立指著家里的破舊家具介紹。

“其他還有啥收入?”王弘義看著吳自立問。

“有時候也打打工,農村也沒啥活干,多數時間都在家里混?!眳亲粤⒌鼗卮稹?/p>

王弘義“哦”了一聲,邊出門,邊對身邊的武春華、孫陽說:“這家確實太窮了,家里家具加起來也不值2000元?!?/p>

“農村現在吃的問題不大,不少農戶經濟還是比較困難?!蔽浯喝A邊走邊和王弘義交流。

“城鄉(xiāng)差別還是太大了?!睂O陽搖著頭說。幾個人繞過幾家來到吳毅家中,他們到家里看看,也沒有見到像樣的家具,三間屋特別臟,地下也沒掃。王弘義問:“家里幾個人過日子?”

“幾個人?就我一個人。一個人吃飽了,全家都不餓。”吳毅攏著手回答。

“今年多大歲數了?”武春華看著吳毅問。

“老了,都50多了?!眳且憧粗鴫卮?。

“脫貧攻堅,你有啥打算?”王弘義看著吳毅問。

“屁的打算,朝陽坡,曬暖和,得過且過。過一天,算兩晌?;烊兆勇?!”吳毅皮笑肉不笑地回答。

“國家扶持,你也要努力,只有好好干,才能脫貧?!睂O陽鼓勵吳毅說。

“哦,好好干嗎?也沒有啥好干的?!眳且阌媚_踢著一個土疙瘩回答。

出了吳毅家,來到李三杰家,兩間破瓦房屋檐一個角都塌了,王弘義見他智力不好,話都說不清,見人仰著臉笑。進屋看了一下,轉身問李惠芬:“他能自立生活?”

“粗茶淡飯自己能做。老人過世后,就這樣將就地過?;救空疹??!崩罨莘铱粗钊芙榻B說。

“像這種情況咋都扶不起來?!睂O陽邊走邊對李惠芬說。出門拐個彎子,來到了吳世春家。

李惠芬介紹說:“吳世春老兩口過日子,原先招的女婿,兩個脾氣都犟,過不到一塊去,女婿帶著女子走了。”幾個進了吳世春家,王弘義問:“老人家,今年多大歲數了?”

吳世春捏著三個指頭大聲回答:“70了,老婆子也68了?!?/p>

“這屋是啥時候蓋的?”武春華看著屋里舊家具問。

“還是1964年蓋的,1986年翻修過一次?!眳鞘来嚎粗宽敾卮?。

王弘義看屋里打掃得很干凈,墻壁很舊,但都是用石灰糊過的,沒有新家具,但實用的家具很齊全,兩個老人身上穿得也還整齊、干凈,是個過日子的人家。

“吃的有啥問題啵?”王弘義看了屋里的情況問。

“吃的穿的問題不大耶?!眳鞘来盒χ卮稹?/p>

“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蔽浯喝A邊出門邊叮囑。

“身體好倒是,有醫(yī)保,還不是經常喝藥?!眳鞘来哼吽蛶讉€干部出門邊回答。

“保重身體,干一點力所能及的活,也不要太累了?!蓖鹾肓x也回過頭安慰吳世春。

“不用你們操心,我們會注意的?!眳鞘来赫驹诶乳苓吙粗鹾肓x一行人說。

出了吳世春家,李惠芬又帶著他們來到了吳衛(wèi)東家。3間破瓦房,也是20世紀60年代蓋的,屋檐有一邊沒一塊,家里除了一個18吋的電視,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王弘義到每間屋看看后,問吳衛(wèi)東:“家里幾個人過日子?”

“家里5個人,一個老娘,我兩口子和兩個上學的娃。”吳衛(wèi)東看著王弘義回答。

“一年的主要收入是啥?”武春華看著吳衛(wèi)東問。

“也沒啥收入,茶葉每年能收入四五千元,另外就是種點莊稼,打打零工?!眳切l(wèi)東漫不經心地回答。

“要有一個穩(wěn)定的收入,不然,脫貧也有困難?!蓖鹾肓x看著吳衛(wèi)東勸說。

“干啥?我們又不會技術,能干啥?”吳衛(wèi)東無奈地說。

“要學一門技術,才有穩(wěn)定收入?!睂O陽建議說。

“就是要學一門技術,靠笨力掙不下錢?!眳切l(wèi)東邊把幾個干部送出門,邊撓著頭回答。

李惠芬邊走邊介紹這幾家的困難,來到3間兩層小樓前停住了腳步。王弘義問:“還有一戶在哪?”

“這就是吳守財家嘛?!崩罨莘倚χ卮稹M鹾肓x、武春華看著3間兩層樓房,愣在了那里。大門雖然緊鎖著,從外表看,裝修得也非常漂亮。

“這還是貧困戶?”武春華奇怪地問。

“家里還有小車喲?!崩罨莘已a充說。

王弘義不解地問吳自啟:“吳組長,這是咋回事?”吳自啟支支吾吾地說不出理由。

李惠芬悄悄嘀咕一句說:“李主任說他家欠的賬多?!?/p>

“為啥欠賬?”王弘義問吳自啟。

“他家……在城里……開的有公司,貸款多?!眳亲詥⒔Y結巴巴地回答。王弘義“哦”了一聲,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也沒再多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