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中英雄 人間豐碑

回憶父親 作者:謝欣 著


心中英雄 人間豐碑

—讀謝欣長篇散文《回憶父親》

易 光

所有回憶親情的散文中,父親最難寫。至少我認為如此。

在兒女輩面前,父親的精神世界,大多處于封閉狀態(tài)。他所物質化地展示出來的,不僅平面,而且膚淺。父親的形象,就很有可能被曲解和誤讀。我的父親去世已經三十多年,幾次提筆,又都放下。除了沉重,還害怕失之淺薄。我的父親只是一個農民,精神上卻是一座高山,須仰望才可得見。我寫父親,實在缺乏底氣,也害怕那些殘酷的真實,再次觸及那許多早已逝去的創(chuàng)痛。

謝欣的勇氣,首先就十分可嘉。

謝欣大學最早念的是中文,后來走的并不是文學寫作的路,甚至與文學有不小的距離。人才學、管理學、法學,雖然連系著人,但社會功用與文學有著不小的距離。他提筆寫作的一大動力,是為了感恩。辛勞的父親,引路人的父親,服務社會大眾的父親。他為自己感恩,也代社會感恩。

一路讀下來,我們真羨慕謝欣有一位好父親。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謝欣就在其蓊郁的蔭庇下,度過歡樂的童年,繼續(xù)長高長大,順風順水地走向社會。

因此,謝欣就寫得沉著,自信,不多作修飾。他只需要回憶、記錄、整理,厚重的作品由是誕生。

我這樣說,不是謝欣對父親的書寫沒有耗費心血,沒有技術含量,而是比常人的寫作更意氣風發(fā),下筆有神,更易成功。

事實上,謝欣的作品與生俱來有一個復雜的構成。

我們最初接受的文本,我們最易于把握的文本。我們可以稱之為顯文本:教書育人的父親;救死扶傷的父親;行善積德的父親。由此而鑄成高大巍峨的父親,豐碑一樣的父親,血肉豐滿的父親。

一部分讀者捧讀之后,回頭看去,會再讀出其他的意義。這個重讀和再思,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文本。我們可以稱之為潛文本:普泛的父性(相對于母性而別具的性別屬性)與父愛;作者的人生標高;超越時空的文化意義。

寫作時間,也是潛文本的重要構成。但我們直到讀完后記,才知曉這一點?;仡^細咂,新冠肺炎疫情洶涌時,作者才得以二十多天不出家門,來回憶過往,書寫父愛。那二十多個特別的日子,有遠近的疫情,讓人感覺生命的無常和脆弱。于是已故的慈父,很容易進入記憶??隙ㄟ€有檐邊的雨,天上的云,會喚起作者更多的回憶。于是時代不幸詩家幸,謝欣抓住了一個寫作的好機會。

某些作品的潛文本品質,或許得之天成。如果有意為之,其間的玄機,各有招數(shù),不一而足。謝欣的操作,是在以樸實求真實,以個別寫普泛,重在人性人情,溫良恭儉讓,其價值就溢出了具體的文化和時空疆界,而獲得普泛的意義。

謝欣筆下的父親是完美的。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謝欣的父親似乎沒有。如果有,他在夫妻之間,自覺選擇弱勢一方。不是斗與不斗,是他對女性的尊重。她們最苦。有一些過高的要求,也并不過分。這也是一種生活策略。不爭執(zhí),冷處理,多忍讓,平靜是福。那么,缺點也變成了優(yōu)點。

謝欣對父親的書寫,便成為一次理想主義的抒情與暢想。

謝欣的文風,學不來,不必學。那些湯頭歌訣類的東西,似乎是一本藥書。但不會讀成藥書。

因為背后站立的,是巍峨的父親。一如華佗的“麻沸散”。麻沸散只是湯頭?不會吧。只除非你連《三國演義》也沒讀過。據(jù)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是由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四錢,炒南星一錢,研合而成。我讀這方劑,不能不想起華佗將其中幾味有毒藥物作用于人時的躊躇和小心,還有大愛。

當然,作品第二部分如果有更多父親介入其間的細節(jié),其畫面感會更好。

曾經有過審父的時髦。那多半是當不來父親、當不好父親者所為。否則,怎能審父?我就不能。

我久久地在這一段文字前流連:

父親是拉車的老牛,肩負重擔,蹣跚前行。父親是燃燒的燈塔,風霜雨雪,默默矗立。父親是登天的云梯,拖兒帶女,傾其所有。父親是魂牽的夢縈,牽在心頭,縈在遠方。

父親是逝去。父親也是現(xiàn)在。父親更是未來。時代太需要父親堅強的臂膊引領。

讀完謝欣的《回憶父親》,我也要來寫我父親,雖然未必能寫得像謝欣這么好。

2021年5月19日至6月16日 一覺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