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溪小學的故事

溪畔故事 作者:吳建亞,丁娜乃


江溪小學的故事

吳建亞

江溪小學始建于1906年,初名“私立江陂初等小學堂”,期間共經(jīng)歷了18次校名演變,于2017年正式更名為無錫市新吳區(qū)江溪小學。至今,學校已有117年的辦學歷史。

圖1 江溪校園 賀文熠繪

1916年,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家瞿秋白來校任教。瞿秋白到無錫當教員的歷史,最早見諸他寫的《餓鄉(xiāng)紀程》。經(jīng)無錫尤偉、周漢成兩同志多處調查查明,秋白任教的小學,原先是南宋理學名儒楊龜山(道南先生) 后裔在南祠堂內的家塾“道南書塾” (又稱楊氏書塾),地址在江溪橋東堍。它創(chuàng)辦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因江溪橋又稱江陂橋,學校初名“私立江陂初等小學堂”,又因辦學經(jīng)費由楊氏義塾負擔,當?shù)厝撕喎Q它為“楊氏小學”。

民國四年(1915年),教育部命令全國小學均改稱“國民學校”,它又改稱“江陂國民學?!?或“楊氏國民學?!?。秋白至楊氏國民學校當教員,是經(jīng)過多人輾轉相托,雇了船,由秦耐銘陪同到校任職,當時學校的校長是許若杞先生。

秋白任教時,學校設有國文、鄉(xiāng)土、算術、書法、圖畫、唱歌、綴法(寫作) 等好幾門課程,考試卷以“佳哉可也” 四字分等級,每天上下午各上三節(jié)課。秋白在無錫江陂小學只任教一個學期,即1916年2月至7月,放暑假后便辭職他去。盡管僅任教半年但感受到的社會內容卻是極其豐富的,以致他在以后的回憶文章中,多處滿懷深情地記敘著這段經(jīng)歷。先生的到來,給學校帶來了先進的辦學理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學校共有6位校長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今共有15位校長任職,現(xiàn)任校長是吳建亞女士。民國時期,學校規(guī)模不大,設施也很簡陋,只有4個班級,34名學生,5名教職員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學校的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先后翻建了前大樓和后大樓,新建了科學、電腦、美術等專用教室。教育管理日趨規(guī)范,走向教育現(xiàn)代化。改革開放以后,學校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學校先后改造、擴建了兩幢教學大樓,完善了操場、教室等一批校舍設施。與此同時,學校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學歷水平,進行教師業(yè)務培訓。改革開放大潮中,時任無錫市委副書記陳璧顯同志來母校視察,參加建校90周年慶祝活動??缛胄率兰o后,江溪小學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以全新面貌融入新吳區(qū)、無錫市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瞿秋白圖書館、博雅樓、弘毅樓、文沁樓、勵志樓、致遠樓等建筑,矗立于校園內。在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進程中,學校在教育科研、特色發(fā)展等方面均獲取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先后獲評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全國“家校共育”示范校、全國文明校園培育單位、全國雙有先進集體、全國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計算機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教育示范基地、全國足球特色學校、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平安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金獎學校、無錫市素質教育實驗基地、無錫市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等諸多榮譽。

圖2 校園地圖 王志宸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