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像一棵樹一樣自覺成長

溪畔故事 作者:吳建亞,丁娜乃


像一棵樹一樣自覺成長

唐伊琳

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三毛

我在初中時初讀這句話,便覺認同感十足,寫到如果有來生,要站成永恒,成為驕傲挺拔的一棵樹。來到江溪小學之后,“自覺” 的校訓讓這棵驕傲的樹在我的心里有了更加具體的樣子。它能迎接風雨,不怕挫折;它能向下扎根,向陽生長;它能自覺成長、枝繁葉茂……我希望這棵驕傲的樹也能在孩子們心中生長出來,于是便同江南燕們有了這些初嘗試……

“自覺” 初探討

成為自覺的人需要深入的探討,我在中隊召開了自覺主題班會——《關于自覺的探討》 一起討論了什么是自覺?我們如何做到自覺?

江南燕們從自覺的詞源入手,通過查找資料發(fā)現自覺最早源于《孔子家語·致思》 中的一句話:“吾有三失,晚不自覺。” 意思是指自己感覺到,自己意識到,指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因此,江南燕們自身對于自覺的感悟非常重要。接著,江南燕們一同觀看了《廣州首份居家學習報告——近六成小學生不自覺》 的報道,共同探討自覺對于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諸多好處。

為了明確怎么做才能體現自覺,江南燕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如果你是一個自覺的孩子,你一天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江南燕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分別從不同情景討論了自覺的細節(jié)。在上課前,迅速安靜做好準備工作是自覺;在上課時,積極舉手,認真專心,在適當的時候做筆記是自覺;在課后,文明休息,積極拓展課外閱讀是自覺;在放學后,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課余生活是自覺……自覺在江南燕們方方面面的生活之中,不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與書法了,變得真實可感。

圖4 自覺成長樹,樹苗中隊

圖5 樹苗中隊標識,三(11) 中隊

最后全班同學共同創(chuàng)建了自覺成長樹,期待著從現在開始做自覺生長的人!瞧,每個江南燕的小手印都是一片小葉子,共同創(chuàng)建了三(11) 中隊這棵小樹苗!

“自覺” 初體驗

經過認識和探討,江南燕們對于“自覺” 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如何落到實處呢?江南燕們通過輔導員的引導與江南燕們的協(xié)同探討,一起商量出了培養(yǎng)“自覺” 習慣的幾個對策。

建立自覺目標。江南燕們每周都會寫下自己一周的自覺目標,貼于教室內的自覺目標欄中。這些自覺目標不同于往常的學習目標,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皆可提及。例如:常常一下課便去進行課間活動的江南燕寫道:在下課后,先做完下節(jié)課準備工作再活動。在孩子們的認真執(zhí)行和江南燕們的相互監(jiān)督下,有些同學的小毛病自覺地改正了,成為了更優(yōu)秀的自己。

創(chuàng)建自覺文化。優(yōu)良的班級文化氛圍有利于自覺的養(yǎng)成,班級里設立了自覺習慣欄,自覺讀書角,科普小知識、作品展示欄的板塊,江南燕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從環(huán)境中收獲了知識,在探討中收獲了友誼,相互督促著成為自覺生長的人???,江南燕們將我們班級里的每一面墻都布置得會說話了!

定期自覺評價。有了目標自然也少不了評價,好的評價使江南燕們及時修正目標,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每天清晨,江南燕們進入到教室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對于過去的一整天進行自覺性評價,評價這一天是否自覺。在此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是江南燕的積極督促者,在家的自覺表現,也將納入考核之中。每周中隊會根據每天的自覺評價,評選出“每周最自覺” 的江南燕,也許他在成績上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一定是課前準備最充分,上課最專心,各個方面最自覺的。

實施自主管理。江南燕們經過一學期的自覺培養(yǎng),已經基本實現了自主管理。這一點也得到了其他任課老師的表揚,在課前或課間無人看管時整個班級依舊有序。

“自覺” 初感悟

在這一學期我與江南燕們關于自覺的實踐與探究中,我們思索著,感悟著,改變著。

自覺是生命的內在感悟。它很難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來描述與概括。當我看到江南燕們用自己的方式規(guī)劃著自己的課余生活時,我知道他們感受到了自覺的好處,漸漸地自覺成為一種習慣的思維方式,江南燕們明白了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自覺是同伴之間的督促。在整個活動中,輔導員僅僅作為引領者引導他們。自覺不是教出來的,教出來的自覺不是真的自覺?!吧鲜┫滦А?總有些從外而來并非從內而發(fā)的感受。因此,同伴間的作用就尤其重要。當江南燕標兵用時間表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課余時間時,其他江南燕也非常自然地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課余時間。

自覺的養(yǎng)成,家校共育是關鍵。家庭與學校者兩個江南燕們最經常身處的環(huán)境,他們所表現出的狀態(tài)可能截然不同。本活動很好地將家庭與學校通過時間線的連貫與統(tǒng)一打通了。家長們會通過與老師的溝通反饋在家的自覺表現,而學生也能在第二天來學校得到及時的教育與問題的解決。

自覺這個詞從課堂延伸到課后,從學校流淌到家庭,從外在環(huán)境浸潤到江南燕們心間,期待他們能借著自覺這一精神食糧長成參天大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