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并非吃得多就代表對美食有認識,這只能說是“老饕”。吃得精細,囊括平、貴,吃出滋味,養(yǎng)生適口,是筆者一向主張的美食精神。改革開放前,物資匱乏,說不上有什么美食。那時美味留給人們的回憶,是面醬、豬油渣。豬油渣便宜,甚至成為云吞餡料的主角,代替了生猛的鮮蝦。而這種味道也成為了時代性的民間美食的一種代表。“新生代”沒有這種經歷,就不會對這種味道有太多感受。從某一角度而言,這種味道是不值得回味的。改革開放后,物資逐漸豐富,美食“百花齊放”,國人的“民以食為天”,又再一次得到“刷新”?,F代人受益于經濟的發(fā)展,吃到的東西除了來自本地的食材之外,舶來品也蜂擁而至,于是,成就了“美食無國界”。當經歷了吃得飽、吃得好、吃得精和吃得健康之后,人類的天性會促使我們返璞歸真,潛意識地尋找“以前”的味道。于是,開始了由到酒樓吃飯,再到回家自己動手的“行動”。因為家里的油米質量都相對放心,最好家中的老媽還在,能帶著一份感恩之心來品味她的手藝。年輕人也像在外國電影里看到的,在家里做早餐給愛人吃,到超市買東西回家,享受烹飪的樂趣。吃能給我們回味,回味每一種味道和每一段人生經歷的細節(jié)。如果在最后的晚餐,還有能力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會希望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吃著自己最鐘愛的美食,一躍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