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逍遙樹下
02哲學中國·第六輯
03中國哲學導論:從古代哲學…
04興思維:一種漢語哲學路徑…
05曾子學刊(第六輯)
06《道德經》新注釋
07梁啟超手稿
08東方哲學與文化 第十輯
09章太炎談教育與求學
10明代儒學的道真追求:王廷…
馮友蘭 著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何在?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每個人都會追問自己這些問題。 …
可購
金陵刻經處 編
1866年,“近代中國佛教復興之父”楊仁山居士(1837&…
孫君恒 編著
中國的君子文化,歷久彌新,本書對先秦七子——孔子、孟子…
王立新
本書從學習、處世、交友、孝道、為人等方面著手,以《論語》中的相關論述為依…
李紅輝 著
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后人的廣泛推崇與敬仰。特…
楊廷福 著
本書被公認為是有關玄奘生平之著作的杰作,是了解和研究玄奘大師的書。楊廷福…
朱杰人 著
經典本是前人鮮活的生命體驗,雖經歷了千百年,對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導意義。但…
劉海濤 著
《明代莊學研究》關注的對象是莊學史研究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明代莊學?!?/p>
王格 著
本書是一部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究著作,以明朝王陽明學派學者周汝登為核心,對…
丁常云 著
《浦東道教年鑒(2013-2017》由浦東道教協(xié)會、浦東道教協(xié)會會長丁常云主編,…
暫缺作者
“無”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之一,歷來受到哲學家們的青睞。本書從甲骨…
陸九淵 撰,葉航 點校
本書以道光三年刊《陸象山先生全集》為底本,以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萬歷…
果麥文化 出品,寒川子 著
《東方智圣鬼谷子》主要從鬼谷子的身份來歷、生活的時代、對后世的影響,《鬼…
魏代富 著
圍繞《莊子》的成書與文本的一系列問題,歷來引人關注,本書借助出土文獻和傳…
楊國榮 著
第一屆思勉原創(chuàng)獎獲獎作品?!兜勒摗吩洞嬖谥S——后形而上學時代的形上…
《哲學:思向何方》一書以哲學的理論和哲學的歷史為考察對象,具體內容涉及對…
黃明同 著
湛若水(1466—1560)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從政,并致…
張順洪,甄小東 著
社會形態(tài)史是歷史研究中的重大問題,關系到如何正確認識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
魏孟飛 著
本書在對中西時間觀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重點對《莊子》中所蘊含的時間觀進…
石仲泉 著
1964年,石仲泉到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工作,從此與胡繩結緣,兩人保持了近半個…
[明] 袁了凡 著,吳婉絢 譯
《了凡四訓》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
劉擎 等 著
青少年親近哲學,也許就像戀愛一樣,是一種本能。當處于這一成長階段時,他們…
[日] 古賀樸 等編訂,佐藤一齋 撰,程水龍…
由古賀樸(1750-1817)參訂,經石冢崔高、牧原直亮、三宅昭、安藤知敬、飯?!?/p>
潘雨廷,張文江 整理
此為本社2016年已出書的改版。潘雨廷先生畢生研究的重點是宇宙與古今事物的變…
張鳳陽 等 著
政治哲學領域一些看似簡單、基本的問題常常引起激烈的爭論,為開展學術對話和…
周德元 著
陰陽理論是與五行理論體系相伴的另一個理論體系,人們習慣將二者統(tǒng)稱為陰陽五…
趙四方 編
本書所收的18篇文章,均摘自《章太炎全集》,涉及《演講集》《書信集》《檢論…
陳嘉映 著
“感知”“理知”“自我認知”是著名哲學家陳嘉映先生長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題?!?/p>
周山 著
本書為作者研究《周易》相關問題,以及對于近現(xiàn)代易學發(fā)展的研究成果的匯編?!?/p>
陳先達 著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詩意人生,全面展現(xiàn)了作者的一生…
王云飛 著
魏晉南北朝《論語》注疏文本完整存世的只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和南朝梁皇…
楊軍 著
《四書反身錄》是明末清初大儒李二曲的代表作。李二曲融合心學、理學,對儒家…
華杉 著
華杉先生精研《論語》30多年,綜合了朱熹、王陽明、張居正等先賢的經典闡釋,…
劉佩德 著,方勇 編
《先秦道家四子文獻概要》以鬻子、亢倉子、列子、子華子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
呂明烜 著
無
方旭東 著
本書*面而翔實地研究了理學在東亞各國的思想流變,通過對理學著作的文文獻檢…
張永義 著
本書是作者近年研究明清之際思想家方以智的論文合編。除引言外,十四篇文章大…
郭齊勇 編
《儒家文化研究》輯刊是探討儒家學術、思想、文化的高水平學術連續(xù)出版物,在…
孫麾,陳開舉 著
創(chuàng)建中國闡釋學學派,對于闡釋學,對于中國學術,都是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事業(yè)。對闡…
朱楊曹 著
哲學是文化之根,中國本土哲學是中華文化之根,是最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