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2.00
作 者: | 丁辛軍,張莉 著 |
出版社: | 譯林出版社 |
叢編項: | 中國茶典藏 |
標 簽: | 茶酒飲品 烹飪/美食 |
ISBN: | 9787544745550 | 出版時間: | 2014-01-01 | 包裝: | 精裝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160 | 字數(shù): |
《中國茶典藏:普洱茶品鑒》是一本關(guān)于普洱茶的品鑒書籍。本書從普洱茶的歷史講起,詳細介紹了普洱茶的生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和氣候、制作工藝、購買訣竅、沖泡要點和國內(nèi)各種飲茶的習俗。同時還重點介紹了十余種經(jīng)典名茶和三十多種養(yǎng)生普洱茶,供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挑選合適茶種泡出適合自己的普洱茶。書中的配圖精美,講解細致,極具鑒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丁辛軍,國內(nèi)知名茶葉專家、學者,畢業(yè)于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在我國名茶產(chǎn)區(qū)黃山、休寧等地從事茶葉種植、栽培及技術(shù)推廣工作。曾主編《中國名茶養(yǎng)生大典》系列叢書、《這樣喝茶最健康》等。
張莉,文化學者,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多年從事茶文化研究,曾主編《中國名茶養(yǎng)生大典》系列叢書、《這樣喝茶最健康》及《本草生活》等。
第一章 歲月流轉(zhuǎn)的茶香
因普洱府而得茶名
世界茶樹之根在云南
云南省的五大茶區(qū)
普洱茶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
東漢至元:普洱茶寫進歷史
明清至今:普洱茶脫胎換骨
第二章 江南江北古茶山
倚邦,盛極一時的“茶井”
攸樂,武侯遺種之地
曼撒,因茶改名的村莊
易武,茶馬古道之源
蠻磚、革登,深山人不識
勐海,江南茶山之首
景邁,寄生植物辨識老茶樹
南糯,老茶王的歸屬地
巴達,原始森林中的奇葩
南嶠,湖水掩映的古茶山
勐宋,竹香獨具的臘卡茶
第三章 普洱茶這樣制出來
出身名門的茶樹品種
二月春風采茶蕊
生普的傳統(tǒng)工藝
熟普的現(xiàn)代工藝
普洱茶的分類
普洱茶的包裝演變
第四章 黑茶系名品養(yǎng)生
安茶
蒼梧六堡茶
云南普洱沱茶
鳳慶陳年普洱餅茶
月光白七子餅茶
陳香普洱老磚茶
景谷大白單芽餅茶
臨滄大雪山老樹茶
同慶號紅印熟茶
倚邦小葉散普洱
掃把茶
辮子茶
普洱小沱茶
“白沙溪”牌黑磚茶
“晉豐厚”花磚茶
陳年桔普茶
康磚藏茶
陳升號老班章
陳升號金芽熟沱
臻味號小景谷
大昌號易武正山茶
安化天尖
勐海七子餅茶
勐海印象普洱餅茶
明前春尖普洱餅茶
金針貢芽餅茶
黑龍?zhí)兑吧挪?br>黃金生餅
紫芽七子餅茶
勐海醇味普洱餅茶
第五章 選購普洱茶的訣竅
六點訣竅助你選出好茶
觀色聞香分辨生茶與熟茶
干倉與濕倉的品鑒
說不清的年限茶
貯茶的先決條件
普洱茶的貯藏方法
普洱茶選購名詞小詞典
第六章 老字號的經(jīng)典名茶
同興號的普洱圓餅茶
福元昌茶莊的圓茶
同慶號的龍馬雙獅圖標
年代久遠的鴻泰昌圓茶
可以興的“十兩磚”
同昌號的極品老茶
宋聘號的百年老茶
敬昌號的姑娘采茶圖
下關(guān)茶廠的鐵餅圓茶
勐海茶廠紅印、綠印圓茶
7562 磚茶及白針金蓮
附錄一 找到適合你的茶
疲乏之人可飲熟普洱
陽虛之人飲紅茶最佳
濕氣重者適宜飲綠茶
陰虛之人睡前莫飲茶
男性飲茶可遠離煙毒
女性飲茶減肥兼敷面
回歸理性飲普洱茶
普洱茶的三大營養(yǎng)成分
普洱茶的九大養(yǎng)生功效
附錄二 用心泡出健康茶
好水潤好茶
普洱茶選器
沸水沖泡普洱茶
投茶量的多寡
洗茶不可少
常用沖泡法
品七碗茶香
辨五種茶味
普洱茶沖泡選器一覽
普洱茶沖泡茶藝
附錄三 華夏大地的茶習俗
維吾爾族的奶茶與香茶
藏族的酥油茶
回族的罐罐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西雙版納的竹筒香茶
白族的三道茶
苗族和侗族的打油茶
土家族的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