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回 趙佗報書去帝號 賈誼被讒謫長沙

西漢野史 作者:(民國)黃士衡


  話說趙佗見文帝來書,仁至義盡,語氣藹然,不覺心中折服。又因陸賈是他故人,久別重逢,自然歡喜,遂下令除去帝號,留陸賈住了數(shù)日,修成回書,并獻(xiàn)許多方物。陸賈辭別趙佗,回至長安,入見文帝復(fù)命,呈上書信物件。文帝將書拆開,見其上寫道:蠻夷大長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老夫故粵吏也,高皇帝幸賜臣佗璽,以為南粵王,使為外臣,時納貢職。

  孝惠皇帝即位,義不忍絕,所以賜老夫者甚厚。高后自臨用事,近細(xì)士,信讒臣,別異蠻夷,出令曰:毋予蠻夷外粵金鐵田器,馬牛羊即予,子牡毋予牝。老夫處僻,馬牛羊齡已長,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內(nèi)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輩,上書謝過,皆不反。又風(fēng)聞老夫父母墳?zāi)挂褖南?,兄弟宗族已誅論,吏相與議曰:“今內(nèi)不得振于漢,外無以自高異。”故更號為帝,自帝其國,非敢有害于天下也。高皇后聞之大怒,削去南粵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竊疑長沙王讒臣,故敢發(fā)兵以伐其邊。

  且南方卑濕,蠻夷中,西有西甌,其眾半贏,南面稱王;東有閩越,其眾數(shù)千人,亦稱王;西北有長沙,其半蠻夷,亦稱王;老夫故敢妄竊帝號,聊以自娛。老夫身定百邑之地,東西南北數(shù)千萬里,帶甲百萬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漢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處粵四十九年,于今抱孫焉,然夙興夜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漢也。今陛下幸哀憐,復(fù)故號通使?jié)h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號不敢為帝唉。謹(jǐn)北面因使者獻(xiàn)白璧一雙,翠鳥千,犀角十,紫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只,孔雀兩只,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

  文帝得書,見趙佗稱奉約,心中大悅,從此南方無事。光陰荏苒,過了一年,是為文帝二年冬十月,丞相陳平身死,文帝賜謚為獻(xiàn)侯,使其子陳買襲封曲逆侯。后傳至陳平曾孫陳何,坐罪誅死,國除。當(dāng)陳平在日,嘗自言我多陰謀,乃道家所禁,將來子孫,必不能長保爵位,因吾平日行事,多種陰禍之故。

  果然自陳何廢后,尚有陳平曾孫陳掌,乃武帝衛(wèi)皇后之姊夫,貴幸一時,意求續(xù)封曲逆,竟不能得。讀者須知陳平一生,專恃智計詐謀,得以保全祿位,他事且置不問,單論陰謀殺死少帝諸王,致使惠帝絕嗣,便是一宗大罪,能將爵位傳到曾孫,尚算是便宜了他。清人謝啟昆有詩詠陳平道:翛然戶牘一閑身,食核何勞逐婦人。壯士受金非損潔,丈夫冠玉豈長貧。平生出計多行閑,盡日憂讒但飲醇。太尉同心誅呂氏,陰謀終亦不如臣。

  陳平既死,文帝又用周勃為相。說起周勃,自少家貧,本以織蠶箔為生。又能吹簫,每遇人家喪事,多往充當(dāng)吹鼓疲頗有膂力,能張強(qiáng)弩。高祖起義,遂得相從為將,屢立戰(zhàn)功。

  生平不好文學(xué),輕視儒生,每遇召集諸生論事,周勃甚是傲慢,自己東向高坐,不與敘禮,也不等諸生開口,便催促道:“汝速與我說來?!逼浯拄斎绱?。文帝初即位時,以為他有大功,所以十分敬重,后來聽了袁盎之言,又兼問他言語,對答不出,便知他非宰相之才,所以聽其辭職,獨(dú)任陳平。如今陳平已死,舊日勛望老臣,惟他一人居首,所以仍舊用他為相。

  周勃為相,尚未一月,偏又逢著日蝕。原來古人遇著日蝕,便以為是朝政缺失,其責(zé)在于君相,此亦神道設(shè)教之意。文帝因見日蝕,心中恐懼,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人,于是上書言事之人甚多。有賈山者,乃潁川人,現(xiàn)為潁陰侯灌嬰騎士,上書極言治亂,名為至言,文帝納之。原來文帝每日車駕出入,遇著上書之人,必止住御葷,收受其書,書中所言不可用,不過置之不理,亦不加以責(zé)備,如果可用,必極口稱善,斟酌施行,意在使人盡言。誰知周勃身為丞相,卻并無一言建白,以此文帝更覺看他不起。

  文帝方在一心勤求治理,聞得河南郡守吳公,政治和平,為天下第一,遂下詔征為廷尉。吳公到京,一見文帝,便保薦一人,姓賈名誼,說他年少好學(xué),能通諸家之書。文帝立即召見,拜為博士。說起賈誼,乃洛陽人,少時以文學(xué)見稱,一郡之人,呼為才子。吳公聞知其名,命其來見,收留門下,甚加賞識。此次人朝,首行保薦。賈誼拜博士時,年紀(jì)僅有二十余歲,在同官之中,算是后輩,每值詔書下來,命諸博士議事,諸博士大半年老之人,對于應(yīng)議之事,往往文理荒疏,辭不達(dá)意。賈誼見眾人如此情形,因向各人問明大意,自己便代大眾執(zhí)筆,做成許多文字,每人一篇,逐一交與本人閱看,卻都合著各人意思,因此同官皆稱其才。事為文帝所聞,心中甚悅,賈誼因上書勸文帝積蓄米谷以備荒亂。文帝心感其言,遂下詔開籍田,自己親耕以勸百姓。又請文帝下詔命列侯各歸其國,只因當(dāng)日列侯皆居長安,各人所食封邑,相離甚遠(yuǎn),每年應(yīng)得租稅,均由人民運(yùn)至長安獻(xiàn)納,連累小民,多出運(yùn)費(fèi),甚屑不便,所以賈誼首先建議,文帝依言行之。

  當(dāng)日文帝甚是看重賈誼,一年之中,竟由博士升至太中大夫。賈誼見文帝是個有為之主,自己感激知遇,也想盡他學(xué)問,輔佐太平。因見漢興已有二十余年,天下無事,正應(yīng)趁著此時,改正朔,易服色,更定官制,興起禮樂。于是將應(yīng)興應(yīng)革之事,起個草稿,奏上文帝。文帝見此乃一朝大典,要由自己創(chuàng)定,恐怕才力不及,以此心懷謙讓,未即照行。但因此知賈誼是個王佐之才,可以大用,便飭下群臣,議將賈誼任為公卿。此詔一下,大觸周勃之忌,遂約同灌嬰、張相如、馮敬等一班耆舊老臣,群向文帝譖毀賈誼道:“洛陽少年,初學(xué)新進(jìn),便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文帝迫于諸大臣反對,不得已命賈誼出為長沙王太傅。賈誼快怏不樂,只得辭朝而去。

  周勃見賈誼已去,心中大喜,自以為可以安靜無事。誰知文帝心中,對他極不滿意。先是朱虛侯劉章,首誅諸呂,其功最大,當(dāng)時周勃等曾私許劉章,將趙地封之為王,又許其弟劉興居為梁王。及文帝即位,因劉章兄弟本意欲立齊王,故沒其功,反重賞了周勃。周勃得賞,也全不替劉章表白,后來文帝聞知周勃私許劉章兄弟為王之事,心中不悅。此次恰值有司請立皇子為王,文帝想起劉章兄弟,終是有功,未免大受委屈。

  又趙王友次子劉辟強(qiáng),預(yù)誅諸呂,亦屬有功,遂下詔立劉辟強(qiáng)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jì)北王。然后立皇子武為代王,參為太原王,揖為梁王。劉章與劉興居,一向失職,心中郁郁,如今雖得為王,卻又是向齊國割出二郡來,二人自然心怨周勃,便連文帝也因此事愈覺不喜周勃,意欲將他免相。但是無故罷職,在周勃面上甚不好看,必須借個題目方好,文帝因此遲遲未決。

  到了三年冬十一月,文帝忽然想得一法,遂下詔說是前遣列侯各歸其國,事已多日,聞有已經(jīng)辭行尚未就道者,丞相乃吾所敬重,可為朕率領(lǐng)列侯歸國。于是輕輕一詔,竟將周勃免職,用灌嬰代為丞相。忽報匈奴大舉入寇,文帝急命丞相灌嬰領(lǐng)兵往擊。未知此去勝負(fù)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