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崇禎實錄卷之二

崇禎實錄 作者:明·佚名


懷宗端皇帝(二) 崇禎二年春正月丁巳朔,上御皇極殿,受朝賀。 □兵渡河,邊兵戒嚴。時西人來饋餉 壬戌,撫治鄖陽都御史梁應(yīng)澤以漢南盜告急請兵,陜西巡撫都御史胡廷宴、延綏撫都御史岳和聲各奏洛川、淳化、三水、略陽、清水、成縣、韓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綏德、葭、耀、靜寧、潼關(guān)、陽平關(guān)、金鎮(zhèn)關(guān)諸處流賊恣掠。刑科都給事中薛國觀上言:『賊之熾也,由喬應(yīng)甲撫秦,置盜劫不問,實釀其禍。今弭盜之方,在整飭吏治;有先事堤防之法,有臨事剪滅之法,有后事懲戒之法』。上是之。 己巳,固原逃兵掠涇陽。 乙亥,召還禮部左侍郎孫慎行、吏部右侍郎李騰芳為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事。 丙子,上御太學,釋奠。御彝倫堂,國子祭酒孔貞運講「大禹謨」、司業(yè)倪嘉善講「易泰卦大象」,上喜之。監(jiān)生江旭奇伏甬道,進「孝經(jīng)疏義」。 裁光祿太常寺庖人及兩殿中書舍人月廩。 逃兵掠富平。 庚辰,召大學士韓爌、李標、錢龍錫、吏部尚書王光永,諭曰:『朕欲定附逆人罪,必先正魏、崔首逆,以次及附逆者。如首開諂附、傾陷、擁戴及頌美不置與未祠頌而陰行贊導者,據(jù)法依律,無枉無徇。卿等數(shù)日內(nèi)其確定以聞』。初,逆當死后,上欲因臺諫言定「逆案」,大學士韓爌、錢龍錫不欲廣搜樹怨,僅列四、五十人以請。上不悅,再令盡列以聞;且曰:『皆當重治,輕則削籍』。閣臣復以數(shù)十人呈進,上怒,不稱旨;命分三等:曰稱頌、曰贊導、曰速化。且曰:『忠賢一人在內(nèi),自非外廷逢迎,何遽至此!其內(nèi)臣同惡者,亦當入之』。閣臣以「外廷不知內(nèi)事」對;上曰:『豈皆不知,特為任怨耳』。閱日,召閣臣入,指黃袱所裹章疏若干曰:『此皆璫實蹟也;宜盡按入之』。閣臣知勢不可止,乃曰:『臣等職司輔導,三尺法非所習也』。上召問吏部尚書王永光,對曰:『吏部所諳,考功法耳;不習刑名』。乃召刑部尚書喬允升參定之。 壬午(原文誤壬子),召閣臣及刑部尚書喬允升、左都御史曹于汴于平臺,問「張瑞圖、來宗道何以不在逆案」?對云:『二臣事逆無實』。上曰:『瑞圖善書,為璫所愛。宗道祭崔呈秀母稱「在天之靈」,其罪著矣』。問「賈繼春何以不治」?閣臣言『繼春欲善待選侍,不失厚道。后雖反覆,其持論亦多可取』。上曰:『惟其反覆,故為小人』。于是發(fā)原奏及前紅本未入各官六十九人,各令酌定。于是案列甚廣,幾無遺矣。 甲申,召廷臣于文華殿。先是,御史毛九華劾禮部尚書溫體仁有「媚逆」詩刊本,上問體仁;體仁謂「臣無詩,臣詩為錢謙益誣構(gòu)」。又出御史任贊化論體仁疏——疏所述事多褻,上不懌,責以挾私攻訐,后必正法;謫任贊化于外。 乙酉,逃兵復掠涇陽,執(zhí)游擊李英。 二月庚寅,皇長子慈烺生——皇后周氏出,詔告中外。 御史吳甡言:『頃以溫體仁故,逐言官章允儒、房可壯、任贊化;請因慶典召還』。不許。 甲午,裁定驛站——從刑科給事中劉懋之請也。即改劉懋為兵科給事中,專管驛遞,務(wù)從節(jié)省,以蘇民力。 督師尚書王象晉奏言「款邊撫賞」,上曰:『閫外事,原不中制。酌畫具奏,卿自有籌略;何待會議』!又諭兵部曰:『制勝在我,不得一任要挾,有失國體。爾部與邊臣議之』。 丙午,封右都督周奎為嘉定伯,歲祿千石。 海盜李芝奇伏誅。芝奇,本鄭芝龍同黨;芝龍忌之,擊斬之粵中。 命屯田御史清丈天津,視課入為功罪,設(shè)同知專責之——從戶部尚書畢自嚴請也。 商洛道劉應(yīng)遇率毛兵入漢中,合四川吳國輔兵敗賊略陽。練兵守備黃元極擊賊,馬蹶被殺,猶手刃賊不置;賊走漢陰,遇令都司解文英同吳國輔、李標奇等追至大石川,屢攻之。又夜劫其營,擒斬五百余,誅渠魁數(shù)十人,余三百人走蜀。其匿漢陰山中者并自殺,漢南盜平。 三月辛未,廷臣上欽定「逆案」,詔刊布中外——共二百十八人,以七等定罪:曰首逆同謀,崔呈秀等六人;曰結(jié)交近侍,劉志選等十九人;曰結(jié)交近侍次等,魏廣微等十一人;曰逆孽,魏志德等三十五人;曰諂附擁戴,李實等十五人;曰交結(jié)近侍末等,顧秉謙等百二十八人;曰祠頌,施鳳來等四十四人:死、戍、罷職,輕重有差。 丙子,流盜掠真寧;戊寅,掠寧州、安化、三水。 是月,插漢虎墩兔憨納款。 袁崇煥奏設(shè)東江餉司于寧遠,令東江自覺華島轉(zhuǎn)餉,禁登萊商舶入海。毛文龍累奏不便,崇煥不聽;又請自往旅順議之。 夏四月丙戌朔,流盜犯涇陽、甘峪,游擊高從龍擊之,被殺。戊申,賊走馬闌山。 朝臣時捐俸助餉,上諭曰:『諸臣果真心為國,興利剔弊,朝廷自受其益;何必捐俸言助!其悉已之』。 甲午,固原盜侵犯耀州,督糧道參政洪承疇令官兵、鄉(xiāng)勇萬余人分十二營圍賊于云陽,幾覆之;乘夜雷雨,潰圍走淳化,入神道嶺;追斬二百余級。 壬寅,以朱熹裔孫朱卯相襲五經(jīng)博士。 命以張巡、許遠配享武廟。 復顧憲成官,加贈吏部右侍郎,諡「端文」。 閏月丙辰朔,清兵渡河;官兵拒之,乃退。 西人五十騎犯延綏高家堡,千總王權(quán)德逐之出塞;敵兵漸至合七、八百騎,權(quán)德敗沒,中軍任秉德、千總白慎俱死之。 丙子,袁崇煥請給島餉;命發(fā)四萬金。 故經(jīng)略熊廷弼子兆璧乞收葬父骨,上不許;大學士韓爌復請之,乃允。 廣東副總兵陳廷對約鄭芝龍剿盜,芝龍敗,歸閩;不數(shù)日,寇大至,犯中左所近。 安南莫敬寬寇雷州;旋遁。 總督朱燮元遣貴州總兵許成名由永寧復赤水衛(wèi),繕城水西。安邦彥、莫德周、奢崇明等欲渡河攻赤水;時乏食,燮元撤兵還永寧,賊遂躡其后追之,川、貴大震。 五月乙酉朔,日食;上以欽天監(jiān)分刻不合,責禮部。禮部請查例修改,允之。 丙午,袁崇煥巡撫江(?);再宿,勞軍東江。 癸丑,毛文龍請餉。初,文龍稱麾下兵二十余萬,朝廷為治餉。兵科給事中王夢尹、翰林〔院編〕修姜曰廣詣島閱視,稱十萬;及登萊道王廷試復裁之,定額二萬八千人:文龍大不平,遂上章求餉。 六月乙卯,命汰冗員。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豐入貢。 〔先是,五月〕庚戌,袁崇煥至雙島,毛文龍進謁,慰勞甚至。戊午,矯制殺文龍。崇煥自出都門至寧遠,專主款;于寧遠捷后,即令番僧往清軍中唁問,意欲議和。會罷歸,未就。迨再出,陛見日,許上五年復遼;既而懼上責效,欲復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聲言折沖,慮毛文龍泄其計,遂身入島,誘文龍至,犒吏卒給餉。是日閱射,崇煥列圍,止文龍兵于外,以部曲百人從。崇煥慰勞文龍部曲,且拜;三軍感泣。乃問文龍曰:『東江餉司自寧遠輸至,亦甚便;將軍何專邀折色,召買登、萊也?且移鎮(zhèn)、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約束、核餉諸事,業(yè)已申奏;將軍執(zhí)意不回,非冒餉欺君而何』!命執(zhí)之;文龍欲抗議辨,崇煥曰:『我今不復遼,愿試尚方劍以贖爾命』!又諭部曲曰:『文龍不宜殺,爾輩即殺我可也』!部曲錯愕,不敢動。命水營都司趙可懷以尚方劍斬之。分東江兵二萬八千人為四協(xié),副總兵毛承祿、中軍徐敷奏、游擊劉興祚、副總兵陳繼盛各領(lǐng)之;東江諸務(wù),屬繼盛暫領(lǐng)之。明日,祭文龍而泣;遂收符印,自旅順還于寧遠,奏數(shù)文龍十二罪,并自劾。上以文龍驕悖,命崇煥安心任事,且嘉諭之;仍榜諭東江各島,咸從寬議。文龍,錢塘人,世海州衛(wèi)千戶;既襲秩,授千總。王化貞遣之襲鎮(zhèn)江城有功,因駐皮島。當遼東破壞,從島中收召遼人;時時襲,有所斬獲,頗有功。但漸驕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餉又過多——歲百二十萬、兵二十萬,朝議多疑而厭之;崇煥遂決意誅焉。 上憂旱,御平臺,諭百官修省,自齋宿文華殿祈禱;命成國公朱純臣告南郊、駙馬都尉侯拱宸告北郊、尚書畢自嚴告社稷壇、何如寵告山川壇、林欲楫告雷雨等壇。諭錦衣衛(wèi)指揮使于日升、劉僑緝盜。諭給事、都御史獻直言,又令中外諸臣清獄安民、開倉賑饑。丁卯,大雨,許百官還邸舍。 丙寅,韓國公十世孫李世選奏:家藏高皇帝遺旨,許以復封。大學士韓爌等驗之,皆言其偽;世選論死。 戊辰,諭故工部尚書馮從吾祭葬。 頒太祖高皇帝「教民六諭」。 袁崇煥既殺毛文龍,欲力主款,因奏曰:『臣亦不諱言款;即惠徼宗社之靈,還侵地、歸叛人,而我存朝鮮,何憚不為』?御史毛羽健上言:『袁祟煥期五年□□,其間方略機宜自可指陳。乃崇煥于此時未見明言曰我何以取、我何以守也;上章累累,乃反議款。乞皇上詳問之』。報聞。 癸酉,安南莫敬卯寇欽州。 壬午,命修「熹宗悊皇帝實錄」。 秋七月乙酉,以司禮太監(jiān)曹化淳提督東廠。 乙未,召兵部尚書王洽于平臺。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議:『御史還道考核故事,稱職者仍任,不稱職者奏罷。邇來盡皆稱職,何以激勸!今雖考至下者,不過依品出外;外授司道,依然風厘旬宣之位,豈得以不職名其黜辱哉!須別行降罰,以信明旨』。 八月甲寅,召北鎮(zhèn)撫司千戶李若璉于文華門。 戊午,偽梁王奢崇明合偽大元帥安邦彥兵數(shù)萬攻永寧,兵備副使劉可訓、總兵侯良柱力拒,卻之??捎栐谟缹幊霰糍\,少失利,即入城;貴州兵不之救,賊遂據(jù)桃江壩。庚申,侯良柱、許成名約并力攻賊——賊恃其山險,方飲宴,蜀兵乘霧進搗其寨,賊倉皇接戰(zhàn);官兵力擊,大破之。黔兵夾進,賊走入鵝頂嶺,徑長而愜;官兵追迫,矢刃驟交,人馬蹙蹈,傾陷亡算。 乙丑,清兵合束不的入大鎮(zhèn)堡,分二道——自杏山高橋鋪、自松山直薄錦州。庚午,入雙臺堡。辛巳,出大小凌河,毀右屯衛(wèi)城,乃出。 九月己丑,袁崇煥以清兵欲西,先請駐寧遠,增戍關(guān)門。至是,遣參將謝尚政等往備;順天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虛警耳,遣其眾歸』!師果不出。 己亥,官兵定烏撒,安邊、安民來降。 戊申,吏部奏言:『皇上命汰冗員,臣以為莫先于清廕。兩京三品以上及疆埸大吏例廕其子,念其祖父勞勩也;乃父兄罪削,子弟恩廕如故。夫廕以酬勞臣,非恤罪臣也。宜命驗封司清核,以杜僥幸』。上是之。 奪毛文龍世廕,毛云龍除名。 斬故經(jīng)略遼東楊鎬及附逆諸臣吳淳夫、田吉、李夔龍、倪文煥、梁夢環(huán)等于市。 辛亥,贈故吏部尚書趙南星少保兼太子太保,諡曰「忠毅」。南星子清衡自莊浪戍所赦還,疏陳父冤云:『臣父南星素勵風節(jié),懷忠秉政。見忌群奸,必欲殺之而后快;矯詔命撫按提問追贓,凌辱備至,又用立枷暗殺。臣父及臣若非知府蔡官治委曲調(diào)護,性命萬不能保,何以得睹天日,向圣明一訴冤哉!總之,臣父守正,為群小仇恨獨深;臣父罹冤,較諸臣戮辱更酷。懇乞圣慈早賜贈恤并復臣廕,以慰忠魂』。上亦憫南星冤,悉從所請;并贈諡馮從吾、王紀、高攀龍、王圖、楊漣、周炳謨、顧憲臣、魏大中、周順昌、劉應(yīng)秋等有差。逆奄當日欲殺諸臣,有罪不至死者,每用立枷斃之。奄黨欲殺南星,授意山西巡撫郭尚友、巡按馬逢皋兩人——皆南星大計所斥者也,密囑真定知府蔡官治;官治乃陽示荷較而陰脫之,自為橐饘,晝夜護持,南星父子得以不死。故清衡逢人,即流涕道官治更生大德云。 順天府尹劉宗周言:『陛下勵精求治,宵旰非寧。時舉祖宗故事,召對文華殿;蓋躬勤細務(wù),朝令夕考,庶幾太平立至。然程效太急,不免見小利而慕近功。今日所汲汲于近功者,非遼事乎?陛下銳意中興,有□□□。當此三空四盡之日,竭天下之力以養(yǎng)饑軍而軍愈驕,聚天下之軍以冀一戰(zhàn)而戰(zhàn)無日;此計之左也。今日所規(guī)規(guī)于小利者,非理財一事乎?民力竭矣,司農(nóng)告匱;一時所講求者,皆掊克聚斂之術(shù)。近年并水旱災(zāi)傷一切不問,條列紛紛,展轉(zhuǎn)病民。有司以掊克為循良,而撫字之政絕;上官以催征為考課,而斥陟之法亡:皆言利有以啟之也。功利之見動,而廟堂之上不勝其煩;于是名實相溷,法令滋張。頃者嚴贓吏之誅,自執(zhí)政以下坐重典者十余人,可謂得救時之權(quán);然貪風不盡息也。貪風之不息,由于導之者未盡善也』。其后國事決裂,盡如宗周言。 是月,巡撫陜西右僉都御史劉廣生奏報:雒川縣曹店村、宜川縣龍耳嘴各賊混天王、王子順等千余人掠韓城之龍門渡,守將失利;督糧道參政洪承疇同撫院中軍李滿、都司艾穆、千總費邑宰擊破之,賊走清潤。 冬十月戊午,進袁崇煥太子太保。 庚午,召見宣大總督魏云中于文華殿。 戊寅,清兵入大安口,殺參將周鎮(zhèn)——鎮(zhèn),世祿子也;分入龍井口,游擊王純臣、參將張安德敗走;又分入馬蘭谷,參將張萬春降,山海關(guān)總兵趙率教以兵出援。先是,薊鎮(zhèn)塞垣頹墮,又汰兵,軍伍益缺;而三衛(wèi)屬部,清已盡收之。至是,大舉臨邊;巡撫順天右僉都御史王元雅遣將援馬蘭谷,兵潰。己卯,圍薊州。 河套憨干兒罵犯寧夏,總兵尤世祿擊斬之。 十一月壬午朔,京師戒嚴。 河南府推官湯開遠上言:『皇上急于求治,諸臣救過不給。臨御以來,明法敕罰,自小臣以及大臣與眾推舉或自簡拔,亡論為故為誤,俱褫奪戍配不少貸,甚則下獄拷追。凡于刑亂國(?),用重典矣。故諸臣欲奉公營職而慮及天威不測,夢魂亦驚,耳目俱熒;欲鼓豪杰之氣奏精勤之理,不亦難哉!至在外諸臣惕于參罰之嚴,一切加派、帶征、余征,將無民矣;民窮則易為亂?;噬蠈捯环衷诔甲樱磳捯环衷诿裆?。如此,諸臣幸無罪矣。臣尤望皇上宮府之際,推諸臣以心;進退之間,與諸臣以禮。申諭中外法守,勿畏勿怵;錦衣禁獄,非有寇賊奸宄不可入:而謂大小臣工不圖報安攘者,未之有也』。 丙戌,清兵圍遵化;遵化人內(nèi)應(yīng)縱火,諸軍各奔救,眾潰,巡撫右僉都御史王元雅自縊;遂進兵又取撫寧。 召廷臣平臺,問「方略」;命廷臣署舉分曹諮試。 丁亥,都督總兵官滿桂以五千人入援;上召賜玉帶、貂裘,封東平侯。 三屯營副總兵朱來等夜遁??偙靽鴱┓奚酰裉訉⒚嫌谑?,散貲享士;北拜,同婦張氏自經(jīng)。 戊子,巡撫四川都御史張論至瀘州,水西安位乞降。 己丑,諭諸臣率家人協(xié)同城守。 召戶兵大臣、錦衣衛(wèi)官于平臺。 以吏部左侍郎成基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特命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兼中殿極大學士,督理兵馬,控御東陲,駐通州;起家,陛見。 袁崇煥入薊州,以故總兵朱梅、副總兵徐敷奏等守山海關(guān),參將楊春守永平,游擊滿庫守遷安,都司劉振華守建昌,參將周宗武守豐潤,游擊蔡裕守玉田;昌平總兵尤世威仍還鎮(zhèn),護諸陵;宣府總兵侯世祿守三河。保定總督劉策兵亦至,令還守密云。 辛卯,遣干清宮太監(jiān)王應(yīng)朝監(jiān)視行營。 都督山海關(guān)趙率教入援;清兵于遵化逆戰(zhàn),率教敗沒。 翰林院庶吉士金聲奏:『通州、昌平為京師左右翼,宜以重兵掎角;而天津漕糧并集,防御尤急??謱⑹坎蛔闳危胁轁闪x士曰申甫,朝士多知之,屢薦未用;顧仗陛下威靈,同申甫練敢戰(zhàn)之士為陛下殺賊』。上從之。申甫,本游僧,善小術(shù);嘗夜觀干象云:『木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患在踰旬』。聲疏入,立召見,利口稱知兵;授都指揮僉書、副總兵,遂作戰(zhàn)車。 上聞援薊兵入城,命閣臣諭兵部議營城外,聯(lián)絡(luò)掎角;令勳戚大臣同給事中御史監(jiān)守城門。 兵部尚書王洽下獄。洽不習邊事,聞警倉皇,無以應(yīng);遵化陷,再日始得報。上怒其偵探不明,故罪之。 清兵值遼兵于馬伸橋,戰(zhàn)不利。 以都城懸簾狹薄,下工部尚書張鳳翔及主事史維堡、唐昌世于刑部獄。 以申用懋為兵部尚書。超擢翰林院庶吉士劉之綸為兵部右侍郎,協(xié)理京營戎政。以金聲兼山東道御史,監(jiān)申甫軍。 令總兵滿桂、王威、黑云龍御□,宣大總督魏云中、宣府巡撫梁廷棟、保定巡撫劉策、河南巡撫范景文、山東巡撫王建義、山西巡撫耿如杞皆入援。詔應(yīng)天、鳳陽、陜西、鄖陽、浙江各省直巡撫俱勤王入衛(wèi)。 癸巳,清兵破石門驛,袁崇煥移營城外。初,以二百騎嘗崇煥,崇煥軍聞炮遽退,竟日不見一騎。 甲午,清兵將西越薊州,崇煥引兵西拒之;攻薊州,取玉田、三河、香河、順義諸縣。 丁酉,孫承宗入朝,袁崇煥抵左安門。時戒嚴,報不即入;漏下,始馳奏薄城下。都人競謂崇煥召□;上心動。已,滿桂、侯世祿等皆至京。 戊戌,遣太監(jiān)馮元升核軍畢,詔下戶部發(fā)餉;又命太監(jiān)呂直勞諸軍。 己亥,賜崇煥玉帶、彩幣六,祖大壽玉帶、彩幣四;余大將各緋蟒衣一襲。 戶部給各軍芻粟;已饑再日,私掠。 令參將劉天祿夜襲虜營;至高密店知有備,不得入。 諭襄城伯李守錡協(xié)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李邦華、右侍郎劉之綸經(jīng)理守御事宜。特命徐光啟、李建泰指揮訓練。 庚子,清兵大至,侯世祿、滿桂俱屯兵德勝門;世祿退避,桂獨戰(zhàn)。城上發(fā)大炮,誤傷桂兵殆盡;桂負創(chuàng),臥關(guān)將軍廟。袁崇煥令都司戴承恩擇地廣渠門,祖大壽陣于南、王承胤等陣西北、崇煥陣于西待戰(zhàn)。午刻,有騎兵突東南,力戰(zhàn)稍卻;承胤竟徙陣南避。游擊劉應(yīng)國、羅景榮、千總竇浚等帥兵追虜于運河,虜酋精騎多冰陷,所傷千計;京兵亦傷失數(shù)百人,夜收兵。上賜酒食勞軍。 詔募勇力智略之士及出奇能劫虜營、焚攻具者論功敘賞,一無所靳。 壬寅,開得勝門甕城,屯滿桂余兵。 癸卯,清兵徙屯南海子。薄暮,有旨趨督師進兵。 甲辰,召袁崇煥、祖大壽、滿桂、黑云龍及兵部尚書申用懋于平臺。崇煥不自安,留中使于營,自青衣玄帽入;至朝中,張皇□□懼朝臣冀成款。及見上,上慰諭久之。崇煥懼上英明,終不敢言款,第力請率兵入城,不許;賜貂裘、銀盔甲。滿桂解衣示創(chuàng),上深閔之,命與同出。 丙午,袁崇煥求外城屯兵如滿桂例,并請輔臣出援;不許。 丁未,清兵攻南城。 戊申,袁崇煥遣鄉(xiāng)導任守忠以五百人持攻潛攻清兵于南海子,清兵稍退。 庚戌,召大臣于平臺。 是月,巡撫陜西劉廣生奉命入援。適子疹,對洪承疇、劉應(yīng)遇而泣;留八日,始行。至陜州,上命馳諭廣生,令急殲流孽,不必入衛(wèi)。時大盜混天王等擾延川、米脂、清澗等縣,復召前總兵杜文煥使剿之。 十二月申亥朔,司禮太監(jiān)沈良佐、內(nèi)官太監(jiān)呂直提九門及皇城門;司禮太監(jiān)李鳳翔總督忠勇營,提督京營。 召袁崇煥、祖大壽、滿桂、黑云龍于平臺。崇煥方遣副總兵張洪謨等躡□,聞?wù)僮h餉,乃入見;上問以殺毛文龍,今反逗留,何也?不能對。命下錦衣獄。賜桂等饌,隨太監(jiān)車天祥諭慰遼東將士;命滿桂總理援兵、節(jié)制諸將,馬世龍、祖大壽分理遼東兵。 桂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崇煥按兵不動,物論藉藉。是日,清兵移營而南。 壬子,清兵圍固安,知縣劉伸遁走雄縣。 李守錡奏:城上懸簾未備;命杖工部郎中許觀吉、管玉音、朱長世、周長應(yīng),下錦衣獄。觀吉、長世創(chuàng)重卒。 癸丑,皇次子慈烜生。 甲寅,給申甫新兵。時甫所募多市丐,金聲輕信之,欲倚為用;識者知其必敗云。 遼東兵潰。遼兵素感崇煥恩,滿桂與祖大壽又互相疑貳,大壽輒率兵歸寧遠,遠近大駭。 孫承宗上言:『遼東兵潰約萬五千人,自通州南趨張灣。臣聞之,急以手札慰諭祖大壽,并傳檄三軍,令游擊石柱國力諭諸將校;將校多垂淚曰:「主帥已戮城上,又以火炮殲我,故逃避至此」!臣思大壽危疑之甚,又以身貴不能受制同列,故乘吏卒驚疑,全軍盡潰陷,人以自護;非諸將盡叛也。急宜敕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兩道慰諭將領(lǐng),解散士卒,大開生路以收人心』。上從之。大壽抵山海關(guān)宣圣諭,吏卒乃安。 禁抄傳塘報。 癸亥,清兵夜傳令固安趨諸部合戰(zhàn),明日出良鄉(xiāng)。 甲子,孫承宗至山海關(guān)。 御史高捷劾大學士錢龍錫曰:『袁崇煥罪案自定,臣不必言。獨發(fā)縱指示之龍錫,不勝傷心之痛!前逮崇煥時,大壽口不稱冤,兩日后遂揚去;此非龍錫與崇煥挑激之哉!崇煥之殺毛文龍也,龍錫密語手書,往來不一,可覆案也。又崇煥與王洽書,言「關(guān)東款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xié)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伏乞推原主謀者,以慰邊士心』。上曰:『輔臣佐理忠順,卿無多言』!壬申,錢龍錫引疾去位。 丁卯,設(shè)文武經(jīng)略,以梁廷棟、滿桂為之,各賜尚方劍,營西直、安定二門。桂始屯宣武門甕城內(nèi),謂援寡未可戰(zhàn);中使趣使亟戰(zhàn),桂不得已,揮涕而出,以五千人同孫祖壽等戰(zhàn)安定門外,俱敗沒,麻登云、黑云龍被執(zhí)。申甫以七千人戰(zhàn)柳林、大井、蘆溝橋,亦敗沒:都人大懼。 癸酉,巡撫山東都御史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援兵潰于良鄉(xiāng)。 清兵破張灣,守備房可宗遁。 乙亥,總兵官馬世龍遇清兵,戰(zhàn)于良鄉(xiāng);進世龍武經(jīng)略,賜尚方劍。 丁丑,清兵入香河,殺知縣任光裕;攻三河,不克。戊寅,攻寶坻,知縣史應(yīng)聘拒之。 進禮部侍郎周延儒、何如寵、錢象坤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清兵入玉田,知縣楊初芳降。 庚辰,兵部右侍郎劉之綸求入通州,戶部主事林弘衍、參將魏都梁不納;即縱兵道掠。 追恤故經(jīng)略袁應(yīng)泰——以殉遼陽之難;予祭葬,贈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