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百九

讀史方輿紀(jì)要 作者:(清)顧祖禹


  ◎廣西四

  ◇柳州府東至平樂府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南寧府五百七十里,西至慶遠(yuǎn)府二百三十里,北至貴州黎平府六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五百六十五里,至京師七千七百三十二里。

  古百越地。秦為桂林郡地。漢屬郁林郡。后漢因之。三國亦屬桂林郡。晉、宋以后因之。隋開皇十二年,置象州治馬平縣。祝穆曰:三國吳析桂林郡置馬平郡。梁大同中,兼置龍州,治龍江南岸。隋廢郡,徙州治江北,尋廢州,而以馬平郡置象州。與史志不合。大業(yè)初,州廢,仍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置昆州,尋曰南昆州。貞觀八年,改曰柳州以地當(dāng)柳宿而名。天寶初,曰龍城郡。乾元初,復(fù)曰柳州。光化三年,屬于湖南。五代漢乾?三年,為南漢所取,仍曰柳州。宋因之亦曰龍城郡?!端沃尽罚褐葜务R平。咸淳初,徙治柳城縣之龍江北。元曰柳州路《元志》: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六年,改為柳州路。明初,曰柳州府,領(lǐng)州二、縣十。今因之。

  府襟帶楚、黔,控扼蠻洞,山川回環(huán),封壤遼遠(yuǎn)《志》云:柳州形勢,東北達(dá)昭、桂,西南接黔、邕,控扼番落,封疆不啻千里,眾流逶迤與??會,邊于夜郎,為駱越要害,足以控制諸蠻云。馭之得其道,可以蕩黔江之氛翳,清嶺表之烽煙也。

  馬平縣附郭。本漢潭中縣地,屬郁林郡。吳屬桂林郡。梁析置馬平縣,并置馬平郡。隋郡廢,為象州治。大業(yè)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唐為南昆州治,尋為柳州治。宋因之。咸淳初,州徙治柳城縣之龍江。元亦治柳城縣。明初,復(fù)徙治馬平。今編戶七里。

  ○潭中廢縣在府西。漢縣。孫吳置桂林郡,治此。晉、宋因之。齊移郡治武熙縣,潭中屬焉。梁因之。隋廢入馬平縣?!冻且乜肌罚焊f無城,宋元?中創(chuàng)筑。咸淳初,州徙城廢。明洪武初,復(fù)為府治。四年,筑土城。十二年,易以磚石,外環(huán)以濠,一名壺城,以三江回合,繞城如壺也。萬歷十九年,復(fù)繕治。有門五,城周五里有奇。

  武熙廢縣在府東南。孫吳置武熙縣,屬郁林郡。晉因之。宋改屬桂林郡。齊為郡治。梁、陳仍舊。隋平陳,郡廢,尋廢縣入馬平?!鹦缕綇U縣,在府南。唐武德四年,析馬平縣置,屬昆州。貞觀十二年省。又父安廢縣,亦在府南。唐武德四年置,屬昆州,尋改縣曰樂沙。貞觀七年,省入新平。

  ○仙奕山府城西南。山高聳,多竹木,山半有穴,由穴而登,乃至其巔,穴中如屏、如室、如宇,奇勝不一。又有石枰可奕,因名。其南為石魚山,山小而高,形如立魚,山半有立魚巖,巖之東麓靈泉出焉?!瘃{鶴山,在府城南,旁臨大江,聳立如鶴,古州治負(fù)此。柳宗元云:古州治薄水南山石間,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東西皆水匯。是也。又屏山,在府南一里,以方正如屏而名?!吨尽吩疲航习兑焕镉旭R鞍山,五里有鳳凰山。

  雷山府南三里。兩崖東西相向,雷水出焉,蓄于崖中,謂之雷塘,一名大龍?zhí)?。《通志》云:山在府南十里?!鸲肷?,在城西三里,一名深峨山。亦曰鵝山,謂瀑布飛流如鵝也。又西二里曰四姥山,其山四面對峙,因名。又新洞山,在府西南十里,與鵝山相對,有穴可坐百人。

  夾道雙山府北十里。東山曰桃竹,西山曰鵲兒。柳宗元《記》:柳州北有雙山,夾道嶄然,曰背石山,有支川東流入于潯水。○龍壁山,在府東北十五里,有石壁峭立,下臨灘瀨,郡城之下關(guān)也。有關(guān)洞,西去城八里。龍壁南又有甑山,絕水壁立,下上如一。

  走馬嶺在城西。綿亙二十余里,有一峰突起,謂之金山。又將臺嶺,在府東北十里。府東十五里又有銅鼓嶺。

  ○柳江在城南。其源曰福祿江,自貴州西山陽洞長官司南流入境,經(jīng)懷遠(yuǎn)縣西,至融縣東為融水,又流經(jīng)柳城縣,始名柳江,歷府城西,折而東南,經(jīng)江口鎮(zhèn),合相思埭、永福、洛容之水,過象州,入潯州府境。宋景德四年,宜州澄海軍較陳進(jìn)作亂,擁判官盧成均為帥,號南平王,攻柳州,至柳江不能渡,守臣王昱遁去,遂陷柳城,官軍退保象州。江蓋郡城之襟要也。一名黔江,亦曰潯水。詳大川右江及川瀆盤江。

  龍江在府城西北。源自貴州獨山州,流入慶遠(yuǎn)府天河縣界,東流經(jīng)宜山縣北,又東入柳城縣境,又南合于柳江。○黃陂水,在府西三十里,流入柳江。又鵝水,在府西南四十里,源出鵝山,亦流入于柳江。

  羅池在府城東。水可溉田。有羅池廟,即柳宗元祠也。又府城東有白蓮池,池有九竅,泉出其中。又長塘,在城西南駕鶴山下。俱有灌溉之利。

  ○新興鎮(zhèn)府南五十里。有巡司?!吨尽吩疲焊鲜镉腥?,亦謂之三江口渡,柳江、洛清江與鵝水匯流處也?;蛟唬糊埥⒘?、洛清江為三江。洛清江,見下洛容縣?!鸫┥襟A,在府南四十里,馬驛也,有穿山堡。又雷塘水驛,在府城東?!遁洺逃洝敷A在府東北七十里,又八十里為洛容縣之云騰驛,似誤?!吨尽吩疲嚎h舊有博羅鎮(zhèn)、歸化鎮(zhèn)二巡司,今革。

  干蔓堡在府北。嘉靖二十四年,督臣張岳破魚窩諸賊寨,至柳城,移駐干蔓,閱士敘功處也。又府境有烏石、紅花、響水、古零等十余堡。

  魚窩寨在府西南,賊巢也。《經(jīng)略志》:馬平五都諸賊,竊發(fā)不時。弘治中,魚峰賊周鑒復(fù)相煽亂,官兵討之,為所敗,賊勢益張。嘉靖間,賊首韋金田等占據(jù)水陸二路,村落悉被荼毒。二十四年,督臣張岳等會兵征之,分三哨,并進(jìn)破雷巖、同銀、平田、洛滿、都博等巢,遂圍魚窩巢。魚窩石壁,削立拔地,高數(shù)千丈,從來用兵莫能勝。賊悉力堅守,山四周傾仄,官軍進(jìn)攻不能置足,乃為久困計,乘懈擊之,遂破魚窩巢。于是高桅、同銀、馬鞍諸巢亦盡下,馬平之寇遂息。

  洛容縣府東北百三十里。東北至永寧州永??h二百二十里,東至平樂府修仁縣百五十里。漢潭中縣地。唐貞觀中,置洛容縣,屬柳州。宋因之。明時仍舊。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五里。

  ○洛容廢城今縣東北三十里?!吨尽吩疲嚎h本治白龍巖下。明天順末,毀于賊,邑民奔米峒居之,因即山麓?為垣,距古田常安鎮(zhèn)僅隔一水。成化中,?石為城。正德十六年,為古田賊所陷。嘉靖二年,稍修復(fù)之。隆慶初,平古田,古田賊多遁洛斗及附縣諸村,既而縣令邵廷臣議復(fù)縣治于白龍巖,不果。諸賊尋糾永寧遺孽,又與柳城上油洞諸巢相聯(lián)絡(luò)。萬歷二年,叛犭?襲入縣,殺吏掠印而去。時官軍方破懷遠(yuǎn),議并除之,且分兵攻上油賊。于是連破托定、洛斗、金峒、古龍、黃塘諸巢,賊敗散,乃設(shè)兵分屯扼塞。三年,復(fù)移城于白龍巖,以舊縣為平樂鎮(zhèn),即故米峒地也。

  廢象縣在縣東南。隋置,屬象州,尋屬始安郡。唐初,屬桂州。貞觀中,改屬柳州。宋初因之。嘉?四年,廢入洛容縣。

  ○思微山在廢城北一里。頂有泉穴,四時不涸。又西北九里曰屏石山,峰巒高聳,下有石崖,泉水出焉?!鹑鐏砩?,在廢城南二十五里,高聳峻拔。

  會仙巖縣南五里。中有潭,水石清曠。又縣西五里有白象巖,舊縣東二十里有白龍巖。

  ○洛清江縣南半里。其上源自永??h境流入,亦謂之永福水,經(jīng)縣南謂之洛清江,又西南至郡城南之三江口,入于柳江?!吨尽吩疲毫?,在縣西百二十里?!瘕埍墙?,在舊縣西十五里,出托定、洛斗諸鄉(xiāng),流合洛清江,入于柳江。

  ○江口鎮(zhèn)在縣東。有巡司?!吨尽吩疲汉槲淞?,設(shè)于縣西南十里洛容江口。萬歷三年,遷于此。又平樂鎮(zhèn),即廢縣也,亦有巡司。《志》云:洪武六年,置鎮(zhèn)于縣東十里豐軌鄉(xiāng)石榴江。萬歷十四年,遷于此。又縣有章路鎮(zhèn)巡司,今革?!鸶咛煺?,在縣東。自寨而東,百二十里至平樂府修仁縣,舊為盜賊出沒處。

  橋鄧隘在縣北。萬歷二年,官軍平洛斗諸巢,賊敗散,乃設(shè)兵分屯扼塞:一守橋屯隘,一守都勒隘,一守平經(jīng)隘,于三板橋設(shè)堡一,屯兵戍守。又托定村,在縣東北。正德十五年,賊犭童覃萬賢據(jù)古田作亂,陷洛容,據(jù)西鄉(xiāng)、托定、洛斗諸村,江道多梗。久之,患始平。

  洛容驛在縣東。又江口驛,《通志》云:在縣西?!遁洺逃洝罚鹤越隗A而西南,百二十里為云騰驛,趨府城之道;自江口驛而東北,百二十里為大分驛,又百二十里為永福縣之橫塘驛,趨桂林府之道。

  柳城縣府西北七十里。西南至慶遠(yuǎn)府百六十里,西北至羅城縣百二十里。漢潭中縣地。梁置龍城縣,屬始安郡。隋開皇中,屬貴州。唐武德四年,置龍州于此。貞觀七年,州廢,縣屬柳州。宋因之。景德三年,改曰柳城縣。咸淳初,徙州治此。元因之。明初,還治馬平,縣屬焉。城周不及二里,編戶十二里。

  ○龍城廢縣在縣南?!吨尽吩疲毫捍笸?,八龍見于江,乃即江南置龍城縣。隋開皇八年,徙治江北。唐因之。宋曰柳城。元移治于龍江東,即今縣也。縣舊無城,成化間筑,?以磚石云。○柳嶺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置縣,屬龍州。貞觀七年,廢入龍城縣。

  ○青鳳山縣西二里。高百余丈,上有一竅通明,一名穿山。又烏蠻山,在縣東南二里,高聳臨江,下有深潭,澄湛徹底,以山石純盧,故名?!鹄振R山,在縣北五里,其形曲轉(zhuǎn),如勒馬狀?!吨尽吩疲嚎h治舊在山下,一名文筆山。又銅磬山,在縣西十里,一名云蓋山,高大峻聳,云氣常覆其上?!吨尽吩疲嚎h西北有觀音巖,回環(huán)相通。又東有會仙巖。

  ○龍江在縣城西南。自慶遠(yuǎn)府宜山縣東流入境,又東南流,與融水合而為柳江。

  融江在縣東。即柳江上流也。自懷遠(yuǎn)縣流入境,亦謂之融水,又南入馬平縣界,龍江流合焉?!瘃R跑水,在縣西七十里,一名涌珠泉,有灌溉之利。

  ○東泉鎮(zhèn)在縣南。有巡司,東泉驛亦置于此。又古寨鎮(zhèn),在縣北,有巡司?!吨尽吩疲核境踔糜谌诮靼?。成化二十二年,遷于馬頭驛東。○東江驛,在縣西。又縣北有馬頭驛?!遁洺逃洝罚鹤詵|江驛而西,六十里為羅斯驛,又五十里為宜山縣境之大曹驛,又五十里即慶遠(yuǎn)府城也?!吨尽吩疲嚎h有磨石驛及洛奸、吉清、廖洞三巡司,今革。

  上油峒在縣東北,賊巢也。萬歷二年,洛容叛犭?與上油洞諸賊相連絡(luò),官軍討之,分遣別將楊照等攻上油,連破板橋、姚峒、青鳥、黃泥、常安、蒲巖諸巢,俘獲甚眾,賊遁匿里廂、下良諸巖。里廂、下良共一山,長數(shù)里許,中寬而曲,水石各半,官軍復(fù)攻破之?!鸢矂诒ぃ诳h西北。成化初置。正德以后,為叛犭?所據(jù)。萬歷二年,平上油賊,復(fù)置堡設(shè)兵屯守,又于境村立堡,亦設(shè)兵守之,邑境遂安。

  羅城縣府西北百九十里。東南至柳城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慶遠(yuǎn)府天河縣百里?!兑唤y(tǒng)志》云:本桂林之玖州洞地。宋開寶五年,置羅城縣,屬融州。熙寧七年,省入融水縣。崇寧初,為羅城堡。明洪武初,復(fù)置縣,仍屬融州。十年,州廢,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五十里。

  ○羅城舊城在縣西?!吨尽吩疲h舊治西羅鄉(xiāng),洪武三年,遷治鳳凰山下,即今縣也。舊無城,成化十七年,始筑,?以石。

  ○東黃山在縣東。中有淵秀巖。又城北二里曰鳳凰山,十里曰覆鐘山,有巖圓聳若覆鐘?!鸨剑诳h西北四十里。其上高寒,四時常冰??h西北八十里又有葵山,又西十里曰石硯山,圣水發(fā)源于此,南流入于龍江。

  ○武陽江縣北百里。有二源:一出縣東北之高懸里,一出縣北之平西里,皆流至武陽寨合為一,又西有沙拱江流合焉,下流入于融江?!鹞鹘?,出縣西銀村,南流入于慶遠(yuǎn)之龍江。

  ○武陽寨在縣北。宋置?!锻ㄖ尽罚航窨h西百里有武陽鎮(zhèn)巡司。又西九十里有通道鎮(zhèn)巡司。又莫離鎮(zhèn)巡司,在縣東五十里。

  懷遠(yuǎn)縣府北三百十里。北至貴州永從縣二百里,東北至湖廣通道縣三百七十七里。本??夜郎蠻地。宋初,置羈縻懷安軍。慶歷中廢。至和中,置王口寨。崇寧四年,又于寨置懷遠(yuǎn)軍,尋改平州,兼置懷遠(yuǎn)縣為附郭。政和初,州縣俱廢,復(fù)為王口寨。七年,復(fù)置平州。宣和二年,賜郡名曰懷遠(yuǎn)。紹興四年,州廢,又為王口寨。十四年,仍置懷遠(yuǎn)縣,隸融州。元因之。明洪武十年,縣廢,置三江鎮(zhèn)巡司。十四年,復(fù)置縣,改今屬。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九里。

  ○懷遠(yuǎn)舊城在縣北,即王口寨也。宋初,置懷安軍。景德四年,宜州澄海軍較陳進(jìn)作亂,據(jù)宜州,陷柳州,官軍退保象州。賊攻懷安軍,知軍任吉等擊走之,即此。崇寧中,置懷遠(yuǎn)軍,并置平州于此,后改廢不一。明初,吳良征蠻,降古州峒,析融縣金雞鄉(xiāng)為縣地,置縣治于江浦。其地形?虰,犭?峒環(huán)伺,屢為寇亂。嘉靖初,縣城為賊陷。隆慶初,營故城,犭?賊復(fù)為變。萬歷初,討平之,議移縣治于板江堡。四年,犭?復(fù)叛,堡毀,縣寄理于融縣。十七年,始營縣城于丹陽鎮(zhèn),即今城也。

  廢允州在縣西北。宋置安口寨。崇寧中,置允州治焉,改寨為縣。政和中,州縣俱廢。又西有廢從州,宋置樂古寨。崇寧中,置格州治焉,又改寨為縣。五年,改格州為從州。政和中,州縣皆廢,復(fù)為樂古寨?!端问贰罚撼鐚幩哪?,時蔡京以開邊蠱上,知桂州王祖道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土,夸言向慕者百二十峒,又言王江山川形勢,據(jù)諸洞要會,宜開建城邑,置?洞司主之。從之,于王口寨置懷遠(yuǎn)軍,尋分其地置允、格二州是也。

  ○平山縣北五里。宋平州以此名,亦曰屏山。山東麓有治平洲,廣數(shù)百畝,可以耕種。又北五里曰大桂山?!鹞淅紊剑诳h南十五里,高險峭拔。又縣南有珠玉山,縣之案山也?!吨尽吩疲航窨h治即故丹陽鎮(zhèn),有丹陽洲,蒼帽山當(dāng)其北,珠玉山在其南,掛榜山在其西,天馬山直其東,又東北為大耀山,又遠(yuǎn)為唐朝山,與湖廣通道縣接界。

  九曲山在縣西北。高萬仞,怪石?巖,中流一泓,碧練千尺。其南為石門山,大江左右,兩山夾峙,凡有四處,俱崖石峭豎如門,又南入融縣界。江岸皆有山夾峙,俱謂之石門云。《志》云:縣境有古尼山,峰巒環(huán)抱,風(fēng)氣凝聚。

  ○古州江在縣西北。自貴州西山陽洞長官司流入縣境,即福祿江也,亦謂之大江,湖廣靖州南境之多星江、芙蓉江諸水皆流匯焉。自石門山而南,繞縣西入融縣境,謂之融江。

  板江縣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扶勞山,經(jīng)牛頭、上甕、邊田諸村,南入大江。又蕉花江,在縣北二十里,出蕉花村,自江口入大江??h北三十五里又有田寨江,出吼江北原,經(jīng)田寨、播營、丹竹諸村入大江?!鹞鞑ń?,在縣北四十三里,源出白雉山,入甘邊江,會合水江而入大江。又四里江,亦在縣北,自大理馬平經(jīng)白花、占利、龍?zhí)林T寨入大江。又有斗江水,自縣北江源、大地諸村入大江?!吨尽吩疲嚎h北三里有軍聽潭,兩岸皆懸崖峭壁,其流亦入大江。

  ○文村堡在縣北。宋置。其東有臨溪堡,又有融江寨,在縣東北。又東有潯江堡?!端沃尽罚撼鐚幩哪?,王江、古州蠻戶納土,因建懷遠(yuǎn)軍,割融州之融江、文村、潯江、臨溪四堡寨隸焉,尋又屬平州。政和初,州廢,融江等寨還隸融州。又百樂寨,在縣西北,崇寧中置,兼置萬安寨,初屬平州,尋又置連靖、鎮(zhèn)安等寨,撥隸允州,后皆廢。《志》云:縣東有通天寨,亦宋政和中置,屬平州,宣和中廢。又縣有潯江鎮(zhèn)巡司,舊有宜良、丹陽、萬石三巡司,今革。

  板江堡在縣西南。萬歷二年,設(shè)兵戍守,又議遷縣治于此。四年,堡為犭?賊所陷?!督?jīng)略志》:萬歷初,議討懷遠(yuǎn)叛犭?,以近縣近江諸巢為必剿之寇,黃土諸犭同、白杲諸犭童、青淇、大梅諸犭?,宜安撫。于是召集諸軍,水陸并進(jìn),賊黨奔潰,官兵追搗太平、河里,連破七團(tuán)諸巢,直抵靖州界。于是天鵝嶺之北,賊犭?略盡,而杲黃、大地諸賊,猶聚郡鄧山,乃移兵夾擊,復(fù)大破之,又破其上犭?龍七寨。寨為諸犭?重地,長亙數(shù)里,崖壁峭絕,官兵奮勇克之。計前后破賊巢百四十有余,犭?大窘,乃議以縣北之太平、河里、四港諸孽屬之三甲余民,猛團(tuán)、七團(tuán)諸孽屬之武洛良犭童,桐木、合水、三門諸孽屬之白杲良犭童,縣南郡鄧、坡頭、杲黃、大地諸孽屬之縣,邊田、板江諸孽屬之浪溪、寶江良犭童,河潺、蕉花諸孽屬之背江良犭童,縣境侵噬稍息。四年,犭?復(fù)叛,陷坡頭堡,毀板江堡。六年,復(fù)攻長安鎮(zhèn),官軍大敗之,自是犭?患益少。

  融縣府西北二百五十里。東至桂林府永寧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懷遠(yuǎn)縣九十里。漢潭中縣地。蕭齊析置齊熙縣,為齊熙郡治。梁兼置東寧州。隋平陳,郡廢。開皇十八年,改州為融州,又改縣曰義熙。大業(yè)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復(fù)置融州。六年,改義熙曰融水縣。天寶初,曰融水郡。乾元初,復(fù)為融州。宋因之,亦曰融水郡。大觀元年,升為帥府,黔南路治焉。三年,府罷,賜軍額曰清遠(yuǎn)軍節(jié)度,尋又升為下都督府。元曰融州路。至元二十二年,降為州。明洪武初,以州治融水縣省入。十年,降州為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七十里。

  ○融水廢縣今縣治西。蕭齊曰齊熙縣,隋曰義熙,唐曰融水,皆為州郡治。明初廢?!吨尽吩疲嚎h東臨融水,西近香山,南達(dá)真仙巖,北倚云際山。唐始筑州城。宋大觀初,復(fù)增拓之,創(chuàng)外城,周九里。元至正中,寇毀,復(fù)修筑內(nèi)城。明初,又增拓城西一面,環(huán)之以濠。正統(tǒng)九年、嘉靖三十一年、四十四年,皆嘗修葺云。

  武陽廢縣在縣西北?!吨尽吩?,蕭梁置黃水縣,并置黃水郡,在今縣西。又于西北置臨?縣,屬黃水郡。隋平陳,郡廢,縣皆屬融州。大業(yè)初,俱省入義熙縣。唐初,復(fù)置臨?、黃水二縣,仍屬融州。天寶初,改置武陽縣,臨?、黃水俱省入焉,仍屬融州。宋初因之。熙寧七年,廢入融水縣。崇寧初,置武陽寨,即故縣也?;蛟唬何潢枏U縣,即臨?故址。○安修廢縣,亦在縣西北,唐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二年,省入臨?。

  撫水廢縣縣西北三百里。唐垂拱中,置羈縻撫水州,領(lǐng)撫水、古勞、多蓬、京水四縣,屬黔州都督府,后仍沒于蠻。宋初,亦置撫水州及縣于此。祥符九年,州蠻為亂,寇宜、融等州,廣西轉(zhuǎn)運使俞獻(xiàn)可使宜州將普克明、融州將王文慶等討之??嗣鞒稣翈X西,文慶出天河寨東,磴道危絕,蠻多伏弩以待,官軍擊破之,群蠻竄伏,尋出降。詔以撫水州為安化軍,縣為歸仁縣。《宋志》慶遠(yuǎn)府有羈縻安化州,領(lǐng)縣四,即此。元廢?!饦飞茝U州,在縣北。宋崇寧二年,置樂善寨。紹興中,為羈縻樂善州,后復(fù)廢。

  ○獨秀山縣西一里。挺然秀發(fā),上干云霄。又西里許為旗山,山巔卓起,坡勢衍逶,舊設(shè)香山驛于山下?!吨尽吩疲嚎h西南四里有老人巖,疊?隆起,度高千仞。山腰削壁,忽開巖竇,軒豁明爽。山后有石徑,縈紆而上,俯眺川原,盡在幾榻。又縣西北四里有玉華巖,俗謂之龍吟虎嘯巖,以石形相似也。又縣西五里有彈子巖,中多石子,一名德巖。

  靈巖山縣東南五里。仰視高遠(yuǎn),青白錯雜,靈壽溪貫串中出。巖中有白石巍然,亦名老君洞。宋咸平中,改為真仙巖,頒太宗御書百二十軸藏于巖內(nèi)?!吨尽吩疲嚎h南五里為劉公巖,舊名西峰。宋紹定間,郡守劉繼祖洗辟,因名。又南二里即真仙巖矣。

  云際山縣北十里。甚高峻,上有二泉。又石門山,在縣西北十里,兩峰夾峙江岸,崖石峻削若門,土人謂之上石門。其在懷遠(yuǎn)縣境者曰下石門?!鹗ド?,在縣北四十里長安鎮(zhèn),高七八里,上有舜祠,因名。又縣東北四十里有四盤嶺,上下二十余里,嶺道縈紆。《志》云:縣北五十里有天堂嶺,有泉長流。

  寶積山縣東五十里。產(chǎn)鐵及蘆甘石?!鸩伤{(lán)洞,在縣東北二十里。四山環(huán)列,洞中平地如砥。

  ○潭江縣城東。一名融江。自懷遠(yuǎn)縣流入,與縣境諸水合流至柳城縣而為柳江。今有潯陽渡,在縣東南十五里,融水津渡處也,為往來要道。

  背江縣西北十里?!吨尽吩疲罕辰瑲v石門山,流經(jīng)羅城縣界入柳江,蓋即融江支流也。又保江,在縣北二十里。浪溪江,在縣北六十里??h境又有思回江、丹江諸水,俱流匯于潭江。

  靈壽溪縣南五里。出縣西南之六村,東流入真仙巖??h東七里有清潭,其深叵測,流合靈壽溪,下流俱注于融江。又玉華溪,亦曰玉華江,出玉華巖,下流亦注于融江?!鸲疾┨粒诳h西南十五里,大數(shù)百畝。又縣北四十五里有山塘,受諸山溪之水,回環(huán)數(shù)曲,大如江河?!吨尽吩疲嚎h境陂塘凡數(shù)十處,而都博山塘為最大。

  ○長安鎮(zhèn)縣北四十里。有巡司?!锻ㄖ尽锋?zhèn)舊在融江東岸,今徙西岸。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鵝頸鎮(zhèn)巡司,縣東六十里有思管鎮(zhèn)巡司。《志》云,縣有清流鎮(zhèn)巡司、大約鎮(zhèn)土巡司,又有保江、西峒、理源三鎮(zhèn)巡司,今皆革?!鸢褰?,在縣西。成化中,懷遠(yuǎn)賊侵融縣板江村據(jù)之,即此。

  來賓縣府南七十里。南至賓州二百二十里。漢潭中縣地,后為獠所據(jù)。唐乾封元年,招致生獠,置來賓縣,并置嚴(yán)州治焉。天寶初,改為循德郡。乾元元年,復(fù)曰嚴(yán)州。宋初,州廢,縣屬象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九里。

  ○歸化廢縣在縣南。晉義熙中,置縣,屬郁林郡。宋、齊因之。梁、陳間廢。唐乾元初,復(fù)置,屬嚴(yán)州。宋開寶七年,省入來賓縣。又循德廢縣,在縣東。唐初,置歸德縣,屬柳州,尋改曰循德縣。乾元初,改屬嚴(yán)州。宋初廢。《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古郎城,以傍有古郎山而名,城周一里。疑即故循德縣治。

  武化廢縣縣東南八十里。劉?句曰:漢潭中縣地。隋為桂州建陵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武化縣,仍屬桂州,尋屬晏州。貞觀十二年,州廢,以縣屬象州,尋移州治此。大歷十一年,州移治陽壽,縣仍屬焉。宋初因之。熙寧七年,省入來賓。元?初,復(fù)舊。紹興初廢。又東有長風(fēng)廢縣。唐武德四年,析陽壽縣置,屬晏州,尋屬象州。大歷十一年,省入來賓。

  ○龍鎮(zhèn)山縣北一里??h之主山也??h北四十里又有思玉山?!鹗郎剑诳h南三十里,平地有石,峭拔如牙。又南五里有居松山。又南五里為穿山,山有穴,南北相通,相傳馬伏波獲白鹿于此。《志》云:縣南六十里又有金峰山,泉石甚勝。

  白云洞縣北二十里。洞深邃,嘗有白云覆其上?!鸢着6?,在縣西南六十里。弘治中,盜賊出沒于此,臺臣萬祥言,賊在柳、慶間者,有白牛、上油、肆滴、二都、四五都諸巢,是也。

  ○大江在縣南。都泥江下流也。其源自貴州定番州界,經(jīng)慶遠(yuǎn)府境,歷遷江縣北、賓州南,又東北入縣界,有雷江流合焉,又東南入于柳江?!对椭尽穱?yán)州有長水自??流下來賓,即此水也。詳見大川右江及川瀆盤江。

  定清江縣北五里。又雷江,在縣北三十里。俱南流入于大江?!鸢遵R溪,在縣西南二十余里,下流亦入大江。

  ○界牌鎮(zhèn)在縣南境。有巡司。《志》云:司舊置于縣西。宣德七年,遷于南岡石牙村,接貴縣界?!鹪诔求A,在縣西二里。

  象州府東南百三十里。南至潯州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賓州二百八十里,北至平樂府修仁縣百五十里。

  秦桂林郡地。漢屬郁林郡。后漢因之。三國吳屬桂林郡。晉以后因之。梁置象郡。隋平陳,郡廢,置象州開皇十二年置,治馬平縣。大業(yè)初,州廢,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復(fù)置象州治武德縣。貞觀十二年,移治武化。大歷十一年,又移陽壽。天寶初,改曰象郡。乾元初,復(fù)為象州。宋因之亦曰象郡。《宋志》:景定三年,州徙治來賓縣之蓬萊鎮(zhèn)。元曰象州路,尋降為州。明初,以州治陽壽縣省入編戶十里,領(lǐng)縣一。今仍舊。

  州接壤潯、邕,控臨番峒,山溪錯雜,為肘腋要地。

  ○陽壽廢縣今州治。漢中?縣地,屬郁林郡。后漢因之。晉廢,后復(fù)置,屬桂林郡。宋、齊因之。梁改置陽壽縣,又置詔陽郡治焉。隋郡廢,縣屬象州。大業(yè)中,屬始安郡。唐初,屬象州,尋為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舊有土城,洪武中,?以磚。成化十四年、嘉靖九年及萬歷十三年,皆嘗修治。城周三里有奇,門五。

  桂林廢縣在州東南。漢縣,屬郁林郡。吳孫皓分置桂林郡,縣屬焉?!稄V紀(jì)》:漢改秦之桂林郡為郁林,孫皓又分立桂林郡。時謂桂林縣為小桂。晉建興三年,陶侃為廣州,執(zhí)交州叛將劉沈于小桂是也。陶弘景曰始興桂陽縣即是小桂,誤矣。大興初,又分置晉興郡,桂林縣屬焉。宋、齊因之。隋屬桂州,后屬始安郡。唐屬象州。乾封初,省入武仙縣。○淮陽廢縣,在州西南。梁置,屬詔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陽寧縣,屬象州。大業(yè)初,廢入陽壽縣。

  武德廢縣在州南。唐武德四年,析桂林縣地置為象州治,尋屬象州。天寶初,省入陽壽縣。又西寧廢縣,亦在州南。唐武德四年置,屬象州。貞觀十二年,省入武德縣。○晉興廢縣,在州西。晉大興初,分郁林郡置晉興郡,領(lǐng)晉興等縣。宋、齊因之。隋郡縣俱廢。

  ○象山在州治西。下有巖,深三里許,中有白石如象,州名本此。其相連者曰西山,山北為貓兒山,下臨大江?!讹L(fēng)土記》貓兒山對鹿兒灘,是也。又鳳凰山,在州治東二里,與東岡山相連。又東三里有金雞嶺?!吨尽吩疲褐莩潜庇醒嘧訋r,空洞可容千人,群燕巢棲于此,下有碧潭,亦名龍?zhí)渡健?br />
  白面山州南七里。石壁屹立,橫截大江,中多白石,一名掛榜山。又南三里有鷺鶿巖,一名鷺鶿峽。○居鹿山,在州東北四十里,上有鹿池。又雷山,在州東六十里,廣四十里,下有仙女池。州東北百里又有圣塘山,高峻不可登,上有塘水。

  象臺山州西北三十里,平正如臺?!鹗T嶺,在州東南十里?!吨尽吩疲褐荼逼呃镉钟卸蓭r。

  ○象江在州城西,即柳江也。自府城東南流經(jīng)州西北,自城西而南入武宣縣境,又南入潯州府界。詳見前大川右江。

  七里江州東七里。有天堂嶺,江源出焉,流入象江。又溫湯泉,在州東三十里,水流成河,灌田甚廣,土人謂之熱水江。其下流謂之第四澗,從牛角洲流入象江。又州東四十里有濮泉,州城東北有東泉,俱有灌溉之利。

  三里塘在州南。方廣三里,灌南鄉(xiāng)諸田?!吨尽吩疲褐莩菛|有大蓮塘,城北有第一、第二、第三等澗。又古鳳壩在州北,慈悲壩在州南。俱灌溉民田,為利甚博。

  ○龍門寨州東八十里。有巡司。《志》云:寨東至永安州二百里,山溪險僻,為犭?賊出沒之處。又州境有雞頸、尖山二鎮(zhèn)巡司,今革?!鹣笈_驛,在州城南?!吨尽吩疲褐菽先镉邢笈_,平地突起,巍然一臺,四望平遠(yuǎn),相傳州舊治此,驛因以名?!遁洺逃洝罚鹤韵笈_驛沿江而北,江中有金灘、麻子灘,皆峭險,分道出洛容縣之江口驛凡七十里。

  武宣縣州南百里,南至潯州府二百五十里。本桂林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武仙縣,屬象州。宋因之。明初,改為武宣。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八里。

  ○武仙舊城縣東十余里。舊縣治此。宋景德四年,宜州軍較陳進(jìn)作亂,轉(zhuǎn)攻象州。時曹利用安撫廣西,遣將敗賊于武仙,遂平之,即此。明洪武三年,筑土城。三十年,嘗增拓之。宣德八年,移于今治。成化中,始營磚城,即今城也。

  ○仙巖山縣南四十里。巖中可容數(shù)百人。又石羊山,在縣西六十里,峭壁上有石如羊,俯臨大江。又銅鼓山,在縣西十里,下有銅鼓灘。

  羅淥山縣東南百五十里。其相近有老鼠諸寨,舊為犭?賊出沒之藪。洪武二十年,廣西參政湯敬恭討叛犭?,敗沒于此?!鸫筇賺{,在縣東南三十里,接潯州府界。詳見重險。

  ○潯江縣東南三十里。亦曰大藤峽水,即柳江與諸川匯流處也。中有四灘,曰弩灘、新藤灘、鎖筒灘,牛角灘,灘有巨石,水勢回旋,其聲如雷,又南入潯州府境。舊為犭?賊淵藪云?!鸫蠼?,在縣西六十里,都泥江下流也。自賓州流入界,東合于潯江。

  ○仙山驛在縣南。自潯州府經(jīng)大藤峽至縣,又北出象州之通道也。又縣東有東鄉(xiāng)巡司,舊為犭?犭童出沒處。成化二年,平大藤賊,設(shè)巡司于此?!稌洹酚锌h郭、安永二巡司,又舊有周沖、閑得二巡司,今革。

  賓州府南三百里。東北至象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南寧府二百五十七里,西北至慶遠(yuǎn)府二百二十里。

  秦桂林郡地。漢屬郁林郡。晉、宋、齊因之。梁置領(lǐng)方郡。隋平陳,郡廢,屬尹州。大業(yè)初,仍屬郁林郡。唐武德四年,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置賓州。天寶初,曰安城郡。至德二載,改為嶺方郡。乾元初,復(fù)為賓州。宋開寶五年,州廢,屬邕州。明年,復(fù)置亦曰安城郡。元曰賓州路,尋降為州。明初,以州治領(lǐng)方縣省入編戶十五里,屬柳州府,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制邕管之上游,為兩江之障蔽嘉靖中,林富言:州為兩江障蔽,賓州有警,兩江必不能晏然也。南服有警,批亢搗虛,州其折沖之所矣宋皇?中,狄青討儂智高于邕州,勒兵賓州,亦其證也。

  ○領(lǐng)方廢縣今州治?!吨尽吩疲号f縣在今州南三十里。漢置縣,屬郁林郡,郡都尉治焉。后漢亦屬郁林郡。三國吳改曰臨浦。晉太康初,復(fù)曰領(lǐng)方縣,仍屬郁林郡。宋、齊因之。梁為領(lǐng)方郡治。隋初,郡廢,縣屬尹州,尋屬郁林郡。唐屬南方州,尋為賓州治。宋開寶五年,以瑯邪縣省入領(lǐng)方。明年,移州及領(lǐng)方縣于瑯邪舊治,即今城也?!短浦尽番樞翱h,唐武德四年,析領(lǐng)方縣置,屬賓州。《城邑考》:州城,宋開寶中筑,后廢。明洪武初,復(fù)修筑。成化中,增修。正德八年,復(fù)修城浚濠。嘉靖十五年、萬歷十二年,皆嘗營繕。城周不及七里,門四。

  保城廢縣在州東南。本領(lǐng)方縣地。梁析置安城縣,并置安城郡。隋平陳,郡廢,縣屬尹州。大業(yè)中,屬郁林郡。唐初,亦曰安城縣,屬南尹州。貞觀五年,析屬賓州。至德二載,改曰保城縣。宋開寶五年廢。○思干廢縣,在州西。唐武德四年置,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屬賓州。十二年,省入領(lǐng)方縣。

  ○領(lǐng)方山城東一里。舊郡縣皆以此名。又圓珠嶺,在城南門外,大江環(huán)流,如珠圓抱。又南里許為銅鼓嶺,人行嶺上,逢逢有聲,如銅鼓然。○頂山,在州南五里。州南十五里又有南山,連峰聳峙,為州前案。其相近者曰武淥山。

  馬鞍山州西十五里。以形似名。其相連者有白村巖,相傳巖中有道,潛通南寧府武緣縣界。又葛仙嶺,亦在州西十五里,有洞深邃,容數(shù)百人。又有淥蒙嶺,在州西北十五里,盤踞蜿蜒,與淥壽嶺相接,四圍如屏,中有田數(shù)十畝。○金雞山,在州西二十里。又州西南二十里有甘村巖,巖中幽深,下有潭水。

  石壁山州東北二十里。其并峙者曰白羊山,旁有廖平巖,清勝奇絕,四圍堅密如城郭。又雙山,在州東二十八里,以兩山相對而名?!疸~泉山,在州東北十七里,下有泉,嘗出銅?!吨尽吩疲褐荼笔謇镉辛_鳳嶺,蜿蜒橫亙,為州后屏。

  古漏山州西四十里。有泉如滴漏,四時不竭。宋咸平中,州守王舉鑿崖燒石,開關(guān)路以通行旅,往來稱便。又燈臺山,在州西南八十里,高聳為諸山望,南接南寧武緣界,西接上林大明山,迤邐二百余里?!疰?zhèn)龍山,在州東南八十里,高出東南諸山,亙百余里,與平樂府之永安縣、潯州府之貴縣接界。

  ○賓水在州南。其上源即都泥江也。自慶遠(yuǎn)府忻城縣界東南流,經(jīng)遷江縣北,又東南流,歷州南,復(fù)東北入來賓縣界。詳見大川右江。

  李依江州東三十里。源出縣北,合諸流入賓水。融縣商船道出于此。又武陵江,在州東南三十里,源出武淥山。又有浮江,亦自州南流入焉。俱匯于李依江?!饘毸?,在州西南三十里,即賓水支流也,亦東會李依江。

  古漏水在州西。出古漏山下,注流成川,合于賓水。○白鶴泉,在州南三十里,源出南山,至城東南,通鷹寨泉,合李依江。

  陷塘州東二十里。相傳嶺陷成塘,周五六里許。又東二十里有梁鴉塘。俱灌溉所資也?!吨尽吩疲褐輺|十里有清潭渠。州境陂塘,其得名者凡十余處,俱有灌溉之利。

  ○古漏關(guān)州南四十五里。以古漏山名,宋置。又安城鎮(zhèn),在州東六十里,有巡司?!鹎逅A,在州北八十里。又北八十里為來賓驛,接來賓縣界?!吨尽吩浦萦性诔求A,又有李依驛,今革。

  遷江縣州西北百里,西北至慶遠(yuǎn)府忻城縣七十里。本蠻地。唐大歷中,置羈縻思岡州,屬邕州都督府。宋天禧中,改為遷江縣,屬賓州。嘉定三年,始筑縣城。元毀。明洪武二十五年,始復(fù)營筑。萬歷十三年,增修,周不及四里。編戶二里。

  ○寶積山縣東二里。疊石崔巍,不通道路。山巔稍平,可居,鄉(xiāng)人常依以避寇。亦作堡積山。又縣北一里有鐘山,下有巖。又北二里曰鐘子山,以石峰突兀如鐘也?!鹩∩剑诳h西二里,有泉石之勝。又西一里曰煙合山,層巒疊嶂,巖壑深蔚,煙云常聚其上。又縣北五里有泊艦山,下有巖,容數(shù)百人,石筍奇甚,舟行者必駐觀而后去,因名。

  永昌山縣西七里。石巖奇秀。又瓦山,在縣西十里,山峰險峻?!吨尽吩疲荷较掠泄趴h治。又縣西十五里有古黨山?!吨尽吩疲禾崎_古黨洞,置黨州,即此。誤?!痣p髻山,在縣南十里,兩峰并峙。又南十里有鷓鴣山?!犊ぶ尽分^之白鶴山,下有洞,亦名白龍洞。

  ○大江縣東北二里。即都泥江也。自慶遠(yuǎn)府忻城縣流入界,又東南入賓州境。舊《志》:都泥江,亦名渾水江,自宜州落木渡東流,合賀水達(dá)柳江。詳大川右江。

  龍江縣南三里。源出鷓鴣山之白龍洞,下流入大江。又賀水,在縣西二里,源出上林縣界,石磧險?,溪流屈曲,繞縣西而東,亦會于都泥江。○武節(jié)水,在縣西十里,流匯于都泥江。又武繩水,在縣南十七里,流合賀水,入都泥江?!吨尽吩疲嚎h西八十里有潮泉,泉水涌出,一日三潮,流至羅月鎮(zhèn)入都泥江。

  ○石零堡縣東南三十里。往來者經(jīng)此,每罹寇患。正德七年,設(shè)堡于此,筑城置戍。《志》云:縣有清水鎮(zhèn)巡司,舊有羅目、李廣二鎮(zhèn)巡司,今革。

  上林縣州西八十五里。西至思恩府一百五十里。漢領(lǐng)方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上林縣,并置南方州治焉。貞觀八年,改為澄州;天寶初,曰賀水郡;乾元初,復(fù)為澄州,皆治上林縣。宋開寶五年,州廢,縣屬邕州,尋改今屬??h舊無城,洪武三十一年,立屯田千戶所,始筑土垣。景泰三年,陷于賊。天順初,改筑土城。成化八年,?以磚。弘治以后,屢經(jīng)修筑。城周一里有奇,編戶八里。

  ○無虞廢縣在縣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析領(lǐng)方縣置,屬南方州。貞觀八年,屬澄州。宋開寶五年,省入上林。又止戈廢縣,在縣東南,亦唐武德四年置,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屬賓州,尋復(fù)來屬。宋開寶中廢?!鹳R水廢縣,在縣東北?!缎绿茣罚何涞滤哪辏鲴R平縣地置,屬柳州。八年,改屬南方州,尋屬澄州。宋初,與州俱廢。

  扶嵐山縣北五里。八山分矗,若扶搖云霄之上,一名八角山。又羅勾山,在縣西六里,山勢盤屈如勾?!鸫竺魃?,在縣西十里,接思恩府及武緣縣境。蜿蜒疊聳,中有五峰,直插霄漢;上有潭,深不可測,潭中時吐異光,遠(yuǎn)燭數(shù)里,因名。又縣東七里有爭光嶺,俗稱嶺有夜光,與大明山交映也。又石光山,在縣北十里,以山石潔白而名。

  鏌铘山縣南十里。相傳昔人嘗得寶劍于此。有鏌铘關(guān)??h南二十里又有雞籠山,中有洞,宏闊可容百人。又石蓬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平地突起,中有巖洞,容數(shù)百人;下有小江,穿石縫中,其水清碧多魚?!吨尽吩疲嚎h東四十里又有云陵山,最高秀?!鹆_洪山,在縣東五十里,巖洞幽勝。其相近者又有獅山,對峙者曰螺山,皆平地突起,旁有獅螺江。《志》云:魚峰嶺,亦在縣東五十里,高峻可四望。

  高眼山縣南四十里。山最高,林木深郁。又古淥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喬林蔥蔚,下有古淥水?!鹬馨矌r,在縣東北二百里。又智城洞,在縣東二十里,矗立千仞。又羅漢洞,在縣北二十里,一名白云洞,有茂林清溪之勝。

  ○澄江縣西二里。出大明山下,流入馬波江。唐澄州以此名。○馬波江,在縣北四里,源出縣西之茶山,流入遷江縣境,合于大江?!吨尽吩疲嚎h北有黃龍、里仁、化龍諸江,又有周江,皆流合馬波江。又淡竹水,在縣南八里,亦出大明山,會馬波江。

  周利江在縣西南。又縣南有單竹江。俱東流注合水?!吨尽吩疲嚎h南三里有龍馬江,亦出大明山,縣南又有章光江流合焉。又樊廟江,在縣南三十里,出古淥山。俱流至縣東三十里而為合水,又東匯于大江?!饘毸诳h西南十五里,有陂堰,可溉田。

  ○鏌铘關(guān)在縣南鏌铘山上,宋置?!鹑湘?zhèn),在縣北三十里,有巡司?!吨尽吩疲荷蠠o虞鄉(xiāng)有琴水橋,萬歷中置巡司于此。又思龍驛,在縣東百二十里。舊有思龍、三門灘二鎮(zhèn)巡司,今革。

  周安堡在縣西南。八寨之一也。八寨者,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缽,曰都者,曰羅墨,曰剝丁;后又益以龍哈、?布咳為十寨。其地東達(dá)柳州三都、皂嶺、北四諸洞,西連東蘭等州及夷江諸峒,南連思恩及賓州上林銅盤、淥毛諸峒,北連慶遠(yuǎn)忻城東歐、八仙諸洞,周環(huán)五百里。故遷江八屯及上林二里民地,賊據(jù)日久,寨各千余人,扼險要,且鷙悍難制。成化初,參將馬義等討之,不克。正德中,益熾。嘉靖初,王守仁定思恩,密圖八寨,潛師分道搗之,破石門,賊始覺,驚潰。守仁議以八寨諸賊實柳慶諸賊根柢,四山環(huán)合,同據(jù)一險,各巢賊皆倚八寨為逋逃藪;今幸平蕩,宜據(jù)其要害,建置衛(wèi)所,以為控御;其周安堡正當(dāng)八寨之中,宜創(chuàng)筑一城,移南丹衛(wèi)守之。未及行,而守仁病歸。既而撫臣林富議云:八寨為柳、慶、思恩各賊淵藪,而周安堡委當(dāng)思恩八寨之中,四方賊巢道路所會,宜就筑新成,委官駐札。亦不果。不數(shù)年,猖獗如故。隆慶四年,撫臣殷正茂征古田八寨,賊震恐請服,因設(shè)長官司戍守其地。萬歷二年,龍哈犭童樊尚糾黨為亂,撫臣郭應(yīng)聘密令三寨土司襲破之。其后,諸酋益恣,占上林七里、武緣五圖橫行四出。七年,督臣劉堯誨等議征之,分官兵為四部:一由三里,一由忻城,一由夷江,一由上林,進(jìn)破賊巢,賊皆披靡。又以北五諸聚落習(xí)與賊通,移師破之。因議曰:八寨,原系遷江縣永安鄉(xiāng)地,洪武間設(shè)千戶所。后寨賊強(qiáng)盛,所不能制。弘治六年,以其地?fù)芨剿级?。正德間,又改屬歸順州。未幾,復(fù)叛。今宜分設(shè)三鎮(zhèn),以周安、古卯為一鎮(zhèn),思吉、古缽、羅墨為一鎮(zhèn),古蓬、都者、剝丁為一鎮(zhèn),各置土巡司戍守,以思恩參將轄之而隸于賓州,建參將署于三里,龍哈、?布咳各筑左右堡,募兵置戍,遷南丹衛(wèi)八所與參將同城而居。自是八寨帖服?!锻烈目肌罚喝铮^上林之循業(yè)、撫安、古城等里,向被寨賊占據(jù),改為龍哈、?布咳二寨。萬歷三年,撫臣郭應(yīng)聘改設(shè)思恩參將駐守于此,因筑三里城,又筑龍哈、?布咳二大堡,設(shè)兵戍守。

  附見:

  柳州衛(wèi)在府治東北。洪武四年建。又守御融縣左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年建。守御來賓中前千戶所,在來賓縣治東,洪武三十年建?!鹗赜笾葜杏仪羲?,在州治東,亦洪武中建。又武宣守御千戶所,在武宣縣治東北,宣德六年建。守御賓州后千戶所,在州治東,洪武三年建。以上五所,俱隸柳州衛(wèi)。

  南丹衛(wèi)在上林縣西北百里,南至周安堡五十余里。本慶遠(yuǎn)之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改州為衛(wèi)。正統(tǒng)七年,徙衛(wèi)于賓州治東,尋復(fù)立南丹州于故地,而衛(wèi)治不改。嘉靖三年,王守仁平八寨,議移南丹衛(wèi)于八寨。八年,撫臣林富言:南丹衛(wèi)舊設(shè)于賓州,既不足以遙制八寨,遷之八寨,又不得以還護(hù)賓州。獨上林之三里,守仁議設(shè)鳳化縣者,可遷衛(wèi)于此。其地平曠博衍,多良田茂林,南連八寨,西達(dá)思恩,形勢險要,可耕可守。但設(shè)縣,則割賓州之地以益思恩,是顧彼失此也;遷衛(wèi),則守賓州之險以制八寨、以援思恩,是一舉兩得也。亦不果。萬歷八年,督臣劉堯誨議曰:南丹八千戶所,舊在南丹土州,洪武二十八年建,后徙于柳城屯種。永樂二年,徙于上林縣東二里,筑城以衛(wèi)之。正統(tǒng)七年,改附賓州。嘉靖七年,王守仁議移南丹衛(wèi)于周安堡,既而林富議移于三里,俱不果。今仍議移于三里,與思恩參將同城駐守。從之,即今衛(wèi)也。

  遷江縣屯田千戶所舊在縣治東。洪武二十五年建,直隸都司。嘉靖三年,王守仁議曰:遷江八所,皆土官世職,舊有狼兵數(shù)千分置八寨。今雖衰耗,尚有四千余眾。若留四所屯田于外,調(diào)四所合南丹一衛(wèi)之眾以守,足為柳、慶間一巨鎮(zhèn)。既而撫臣林富言:八寨原系遷江八所土官所轄地方,合如守仁議,量遷四所官兵并召募精銳,協(xié)力防守。七年,遷置所于縣東南境,接潯州府界,西達(dá)八寨,壓屯堡七十二,編戶五里。

  ◇慶遠(yuǎn)府東至柳州府二百三十里,東南至柳州府賓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利州界七百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界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七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六百三十里,至京師七千九百里。

  古百粵地。秦屬象郡。漢為郁林郡地。晉以后,沒于蠻。唐武德中,置粵州。乾封中,改為宜州。天寶初,曰龍水郡。乾元初,復(fù)為宜州。唐末,為馬氏所據(jù)。五代漢乾?三年,入于南漢。宋仍為宜州亦曰龍水郡。宣和初,升為慶遠(yuǎn)軍節(jié)度。咸淳初,又升為慶遠(yuǎn)府以度宗潛邸也。元曰慶遠(yuǎn)路。大德初,改為慶遠(yuǎn)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明洪武三年,復(fù)為慶遠(yuǎn)府《通志》:洪武二年,安撫司吳天護(hù)歸款,以慶遠(yuǎn)為南丹軍民安撫司,授天護(hù)為同知。三年,以廣西省臣言,改置今府,領(lǐng)州一、縣四,又羈縻州三、縣一,長官司二。今仍曰慶遠(yuǎn)府。

  府江山峻險,土壤遐僻,控扼蠻荒,為西陲之襟要。

  宜山縣附郭。唐置龍水縣,為宜州治。宋宣和初,改縣曰宜山。今編戶三十七里。

  ○龍水廢縣在府治東南。唐武德中,平蠻洞,置縣于此,尋為州治?!冻且乜肌罚嚎づf有土城,唐天寶初筑,后廢。明洪武二十九年,因舊址改拓。成化三年,增修。弘治初,復(fù)修城浚濠。正德七年,又增筑外垣。嘉靖、萬歷間,又復(fù)營繕。有門六,城周六里有奇。

  洛曹廢縣府東八十里。唐置洛封縣,屬柳州。元和十二年,改曰洛曹。宋淳化五年,改屬宜州。嘉?七年,省入龍水縣?!鹗隼U縣,在縣西南。唐置羈縻述昆州,領(lǐng)夷蒙等五縣,隸桂州都督府。宋因之,尋為述昆縣。熙寧八年,廢縣為鎮(zhèn)。相近有古陽廢縣?!端沃尽妨b縻懷遠(yuǎn)軍,領(lǐng)古陽一縣。熙寧八年,廢縣為懷遠(yuǎn)寨,即此。今為永順長官司地。

  崖山廢縣在府東南。唐貞觀九年,置崖山縣,屬柳州,后改屬宜州。宋景?三年,縣廢?!鸶话矎U監(jiān),在府南百六十五里,宋置此以采?朱砂,后廢?!端沃尽罚阂酥萦辛b縻監(jiān)二:曰富仁,曰富安,其地蓋相近?!锻ㄖ尽罚焊比镉需F城,宋寶?中筑。又有廢寶積監(jiān),在府西二百二十里。廢玉田場,在府西南百三十里。皆宋置。

  ○宜山府城北一里。群山皆高大,此獨卑小,下臨龍江,宜于登眺,因名。唐以此名州。宋復(fù)以此名縣。又天門山,在城北二里,兩峰如筍,??律參天,亦曰天門拜相山。其相近者又有盧山,與府治對峙。○南山,在城南五里,巖洞軒敞如屋,洞中有石龍,鱗甲宛然,因名。龍隱洞山之左曰白云巖。又九龍山,在府西南六里,山有九龍洞,洞口有潭,深不可測,引流為陂,資以溉田。《志》云:九龍江陂,在府西八里。

  會仙山府北二十里。有白龍洞,一名北山,盤曲數(shù)里,中多佳勝?!锻ㄖ尽罚荷皆诔潜币焕铩!鹑丈?,在府東隔江九里,圓聳特立,拱峙郡城。又有月山,在府西二十里。

  小曹山府東三十二里。下有潭,今筑為寨,名水寨。又馬蹄隘山,在府南二十里。其并峙者曰鰲山。○香爐山,在府西六十里德勝鎮(zhèn)。其并峙者曰文筆山、屏風(fēng)山。又有羊角山,在府西六十里河池所。皆以形似名?!吨尽吩疲焊魇謇镉杏^洞,以靈異稱。

  ○龍江在府城北。自貴州獨山州流經(jīng)天河縣境,又東南流經(jīng)城北,復(fù)折而東流,至柳州府柳城縣,又東南合于融江,即右江別源也。其兩岸石筍峭立,湍流迅急。洪武二十九年,拓郡城,北倚龍江為險,而東、西、南三面平曠。弘治二年,始環(huán)城為濠,引官陂水注之是也。余詳大川右江。

  小江府東北六里。源出西北諸蠻峒,經(jīng)天河縣界,合于龍江。又洛蒙江,在府南六十里,源出忻城縣山中,東北流經(jīng)此,下流亦注于龍江?!鸾鹚诟?。《志》云:龍江自天河縣折而南,與金水諸川合流至城北。是也。

  官陂府南六里。堰水分流東西灌溉,匯流城南,引入飲軍池。弘治初,郡守王溥嘗疏治之。○飲軍池,在城南。宋景德間,宜州軍較陳進(jìn)叛,曹利用討敗之,嘗飲軍于此,因名。又龍泉,在府南二里,泉涌出如勺而灌田甚博。又南一里為龍?zhí)?,即龍泉所潴也,?fù)導(dǎo)流而南為官陂水?!吨尽吩疲焊弛樘凉喔戎?,以數(shù)十計云。

  ○東關(guān)在府城東。成化三年,壘石為垣,以護(hù)民居。亦曰迎恩關(guān)。又西、南二廂亦各為關(guān),皆設(shè)兵守之。其西關(guān)亦曰香山關(guān)。

  大曹鎮(zhèn)府東五十里。有巡司。其旁為大曹驛?!吨尽吩疲焊畺|四十里為大曹渡,即龍江渡處也。又有宜陽驛,今革?!饝堰h(yuǎn)鎮(zhèn),在府西三十五里,有巡司。又德勝鎮(zhèn),在府西六十里,有巡司,德勝驛亦置于此?!吨尽吩疲喝f歷六年,置戎政行館于德勝鎮(zhèn)。是也。又東江鎮(zhèn),在府西一百二十里,亦有巡司。

  思立寨在府北。宋淳熙十一年,安化蠻蒙光漸等犯宜州思立寨,廣西將沙西堅討平之?!端沃尽俘埶h有懷遠(yuǎn)、思立二寨,是也。懷遠(yuǎn),即上廢古陽縣。安化,見柳州府融縣之廢撫水縣。

  天河縣府北九十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界二百里,東北至柳州府羅城縣百里。唐武德中,置天河縣,屬粵州,尋屬宜州。宋因之。大觀初,改隸融州。靖康初,復(fù)故。今城周二里,編戶十八里。

  ○天河舊城在縣西。唐置縣治此?!吨尽吩疲核螘r,天河縣治在高寨山下。明洪武二年,遷治蘭石村。正統(tǒng)七年,治甘場村。是時,縣未有城。正德十二年,始營土垣。嘉靖十三年,遷于福祿村,尋改筑土城,后毀。萬歷九年,復(fù)營木城。明年,始?以石,即今治也。

  東璽廢縣在縣東。唐置,屬粵州,尋屬宜州。五代時,馬氏因之。南漢廢入天河縣。○澄海廢城,在縣東南,宋置戍守處也。景德四年,澄海軍較陳進(jìn)作亂,據(jù)宜州,既而轉(zhuǎn)攻天河寨,官軍敗之,即此城。尋廢。

  ○甘場山在縣治東。形如幞頭,巖險可恃,縣治倚其麓。又東二里曰鳳頭山,山形昂聳,因名?!鸢裆?,在縣西三里,形如掛榜。又西里許曰穿山,以石竇相通也。又交椅山,在縣西五里,山形回環(huán),因名。

  高寨山縣西二十里。舊縣治在其下。其相近者曰北陵山,麓有水泉。又烏山,在縣西三十里,峰巒高峻,上有泉,民恃險筑寨其上?!?且福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勢高聳,綿亙數(shù)里,縣之鎮(zhèn)山也。

  ○龍江在縣西南。自貴州獨山州流入界,又東南流達(dá)于府城北?!鹑彼?,在縣西十里,源出北陵山,注于龍江。其水一日三潮,潮至漲滿,潮退則其流一線,可以溉田。民受其利,謂之圣水。

  東小江水在縣東。發(fā)源羅城縣界,流入境,注于龍江。又有東北小江水,亦自羅城縣流入境,二流分導(dǎo),下流復(fù)合入于龍江。居民引以溉田,為利甚溥?!鹚嘉嵯?,在縣東南二里,下流亦入龍江。

  ○德謹(jǐn)寨在縣北,宋置。又西有??江堡,《宋志》:大觀三年,與縣俱屬融州。靖康初,復(fù)舊。元廢。《志》云:縣有歸仁、思農(nóng)二鎮(zhèn)土巡司?!鸾诙?,在縣南二十里,通道所經(jīng)??h北三十里又有清潭渡。

  河池州府西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南丹州百四十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二百里。

  唐羈縻智州地。宋初,置河池縣,隸宜州。大觀初,改置庭州。四年,州廢,仍屬宜州。元屬慶遠(yuǎn)路。明初,屬慶遠(yuǎn)府。弘治十七年,升縣為州編戶十八里,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密邇蠻左,山川環(huán)疊,為控扼之地《志》云:州境思恩、荔波二縣西北界與貴州爛土、黎平諸蠻相接,不通王化。

  ○懷德廢縣今州治。北宋置河池縣。大觀初,即縣置庭州,改縣曰懷德州,尋廢,縣復(fù)曰河池。元因之。明初,亦曰河池縣,后改為州。《城邑考》:州治即宋懷德縣,舊有土城。天順六年,遷于屏風(fēng)山。成化十三年,還治庭州故址。嘉靖四年,以土壤卑洼,城易頹圮,復(fù)遷今治,北去舊治三里而近。隆慶四年,始營土城。萬歷十三年,復(fù)增拓之。城周不及二里,門三。

  富力廢縣在州東北?!兑唤y(tǒng)志》:宋置河池縣,以富力縣并入。或曰,縣蓋湖南馬氏所置,南漢因之,宋廢。疑即智州所領(lǐng)羈縻縣矣?!饛U智州,在州西?!吨尽吩疲禾曝懹^中,開生蠻置。今《唐志》不載。《宋志》宜州所領(lǐng)有羈縻州十,智州其一也。州蓋宋初所置?;蛟唬菸髂嫌腥?,今為三旺里,蓋明初所廢。似未可據(jù)。

  ○屏風(fēng)山州東北三里。嵯峨環(huán)繞,如屏之峙。天順中,嘗徙縣治此。又四一山,在州治北。州治南有吳山,環(huán)拱前后,為州之勝。又移嶺山,在州北五里,道路縈紆,山崖峻險。州東南三里又有馬鞍山。

  智州山州西四十里。盤紆綿亙,凡百余里,智州舊置于山下?!鸲笺懮?,在州東二十里,山高峻,舊名都猛。又州東三十五里有鬼巖隘山,以巖穴深杳而名。又太平山,在州東,下臨金城江。

  ○金城江州東五十里。源出貴州界,下流入都泥江。《宋志》宜州所領(lǐng)有羈縻金城州,蓋因江以名?!鸸爬讼谥輺|五里,一名乾溪。又州南一里有秀水州,西有貓溪水,居民多引為陂塘。其下流注于金城江。

  懷德陂在州南。又州東南有羅家水陂,州東有將村陂,東北有官村陂。俱灌溉民田,多者至千余頃。又懸崖泉,在縣南,溉田十余里。

  ○安遠(yuǎn)寨在州西。宋大觀二年置,屬庭州。宣和五年,移寨于平安山,尋廢。今為安遠(yuǎn)里。

  謝村站州西南八十里。又六十里而達(dá)南丹州。○金城渡,在州東五十里金城江上,渡旁舊置巡簡司?!吨尽吩疲褐萦型帘ゆ?zhèn)巡司。又都銘鎮(zhèn)巡司,今革。

  思恩縣州東北七十里。東南至府城百五十里。本生蠻地。唐貞觀十二年,開置思恩縣,屬環(huán)州。宋熙寧八年,改隸賓州。大觀初,又改屬宜州,尋復(fù)故。元屬慶遠(yuǎn)路。明初因之。弘治中,改今屬??h無城,編戶二十二里。

  ○廢環(huán)州在縣西北。本蠻地。唐貞觀十二年,李弘節(jié)招撫降附,置環(huán)州,理正平縣,兼領(lǐng)福零、龍源、饒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七縣。天寶初,曰正平郡。乾元初,復(fù)故,后仍沒于蠻。宋為羈縻環(huán)州,亦曰南環(huán)州,以別于陜西之環(huán)州也。慶歷四年,南環(huán)州蠻臣希范作亂,陷本州,破鎮(zhèn)寧州,詔廣西提刑田瑜討平之。元初,州廢?!饛U鎮(zhèn)寧州,在縣西,宋所置羈縻屬州也。《宋志》:熙寧八年,以環(huán)州之思恩縣屬宜州,又省鎮(zhèn)寧州之禮丹縣入焉。縣亦宋所置。宋末,州廢。

  廢溪州在縣北。宋置帶溪寨。熙寧八年,移思恩縣治此。元豐六年,縣還舊治。大觀初,增置溪州于此。四年,州廢,仍曰帶溪寨。

  ○寒山縣南五里。山高多風(fēng),土人謂之寒坂?!鸾C山,在縣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捍山,以捍蔽縣后也。巖嶂層疊,日光少見,土人謂之暗嶺。

  三峰山縣東二十里。三峰并列,下有石巖洞,泉出其中,引流溉田?!鸹仡^嶺,在縣南三里,山勢回顧縣治。又龍巖,在縣南五十里,有洞深邃。

  ○環(huán)江縣南六里。源出縣西北蠻洞中,繞流經(jīng)此,東北流合于龍江。唐環(huán)州以此名。《志》云:縣西有環(huán)江渡,即江流所經(jīng)也。○帶溪,在縣北四十里,源出荔波縣,東流經(jīng)此,旋繞如帶,南流入于龍江。

  ○普義寨在縣南?!端沃尽房h有普義、帶溪、鎮(zhèn)寧三寨,是也。元廢?!锻了局尽罚浩樟x相近有苑灘,正德中,南丹酋莫揚侵思恩地,于苑灘筑二堡,于普義、六傳、川山、三疃筑四堡。嘉靖初,始還屬思恩?!吨尽吩疲嚎h有安化鎮(zhèn)巡司、歸恩鎮(zhèn)土巡司。又普義、吉定、北蘭三巡司,今革。○白面山寨,在縣治西?!吨尽吩疲嚎h治舊在清潭,宣德中,徙于白面山寨。天順中,又移今治。寨蓋邑民保聚處也,北去清潭不過百武。

  荔波縣州西北五十里。南至南丹州百八十里。本蠻地。宋置羈縻荔波州。元初因之,屬南丹安撫司。大德初廢。《一統(tǒng)志》云:宋置荔波州,明初,廢入思恩縣。洪武十七年,復(fù)置荔波縣,屬慶遠(yuǎn)府。正統(tǒng)十二年,改隸南丹州。弘治十七年,改今屬??h舊無城,嘉靖四十年,創(chuàng)營之,尋圮。萬歷三十年,改筑,周不及二里。編戶十二里。

  ○水巖山縣西十里。巖穴幽勝,水出其中,因名。又縣北五里有方林山。○馬鞍山,在縣北;又有分水嶺,俱與貴州獨山州接境。萬歷三十年,界獨山,還所侵甲站等村地,以此為限云。

  ○勞村江縣東南百二十里?;蛟患唇鸪墙畡e名。○帶溪,在縣東,流入思恩縣界。

  ○董界堡在縣南,近南丹州境。萬歷八年,南丹酋莫之厚謀侵縣地,毀董界官堡,督臣劉堯誨諭卻之。相近又有金竹隘堡及翁昂等村寨,俱南丹所侵地。萬歷三十年,復(fù)來歸。

  附見:

  慶遠(yuǎn)衛(wèi)在府治東北。洪武二十九年建。又河池守御千戶所,在德勝鎮(zhèn)西二里。明初,置于河池縣城內(nèi)。永樂六年,徙于此,隸慶遠(yuǎn)衛(wèi)。有土城,宣德八年,易以石城。內(nèi)有思恩倉,亦永樂中置。

  南丹州府西二百四十里。東南至那地州百八十里,西至貴州豐寧長官司二百里,北至貴州獨山州二百七十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元豐三年,置南丹州《志》云:宋開寶中,土酋莫洪?內(nèi)附。元豐中,置州管轄溪洞,以莫氏世其職。大觀初,改為觀州,尋復(fù)故《宋史》:大觀元年,廣西經(jīng)略使王祖道欲急邊功,誣南丹酋莫公佞阻文蘭州不令納土,發(fā)兵取其地,殺公佞,改南丹為觀州。公佞弟公晟密圖報復(fù)。四年,廢觀州,仍以公晟知南丹州,歷世承襲。元為南丹州安撫司至元末,莫國麟納土,升州為安撫司。大德初,并入慶遠(yuǎn)路時議者以南丹去慶遠(yuǎn)為近,戶口少,請省之。因立慶遠(yuǎn)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明初,復(fù)為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州廢,改設(shè)南丹衛(wèi)。正統(tǒng)十年,復(fù)置州洪武初,莫金內(nèi)附,后復(fù)叛,遣都督楊文討平之,因廢州置衛(wèi)。后衛(wèi)治屢徙,州地既虛,夷民屢叛,乃復(fù)置州,以授金子莫祿,世守職貢,屬慶遠(yuǎn)府編戶十九里,秋米七百二十石有奇,貢錫。州今省。

  州蠻峒錯雜,控?fù)?jù)咽喉,稱為形要《西粵風(fēng)土記》:南丹視田州、泗城差小,而兵力悍勁。東蘭、那地兵亦精勇。

  ○廢觀州在州東。本南丹州之高峰寨也。宋大觀初,改南丹為觀州。四年,南丹復(fù)故,移置觀州于高峰寨。紹興四年,復(fù)廢州為寨,即此?!饛U永州,在州境?!兑唤y(tǒng)志》:明初,省永、鸞、福、延四州入南丹州,建置未詳。

  中平廢縣在縣北。宋所置羈縻縣也。大觀初,置靖南寨于此,屬庭州。四年,移寨于廢孚州。政和七年,寨還治中平縣。宣和三年,仍置于廢孚州,以其地廢入南丹州。

  ○孟英山州西五十里。產(chǎn)銀。永樂十五年,遣內(nèi)臣開礦,歲不過九十余金,旋變錫,遂罷?!吨尽吩疲褐菸饔虚L春、三寶諸山,州南有金雞等山,皆高峻。

  ○都泥江在州南。自貴州定番州界流入境,又東歷那地州,入忻城縣界。詳見大川右江?!吨尽吩疲褐輺|南有紅盆江,西有青云溪,下流俱入于都泥江。

  ○羅侯關(guān)《圖經(jīng)》云:在州西。又西有下城關(guān)。又甲界關(guān),在縣東南三十里?!吨尽吩疲嚎h東北二十里有蓮花寨,又東有金雞寨、巴峨寨。又有蒙寨,在州東南四十里。

  木門寨在州東。《宋志》州有存留、木門、馬臺、平洞、黃泥、中村等堡寨,今皆廢?!鹁?,《輿程記》:在州南六十里。又東南六十里為中坑錫場,又六十里而至那地州。

  東蘭州府西南四百二十里。東北至那地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思恩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田州界百三十里,西至泗城州界二百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崇寧五年,置蘭州《土夷考》:宋時,韋君朝者居文蘭洞為土夷長,傳子宴鬧。崇寧五年,內(nèi)附,置蘭州,以宴鬧知州事,世其職。元曰東蘭州。明初因之洪武十二年,土酋韋富撓歸附,世襲知州,修職貢,屬慶遠(yuǎn)府編戶十二里,秋米一千一十三石有奇,貢馬。州今省。

  州群山森立,地僻而險。

  ○廢文州在州東。本羈縻蠻洞。宋崇寧五年,納土,置文州。大觀初,改置綏南寨。紹興四年,寨廢,仍置文州。《一統(tǒng)志》,洪武十二年省安習(xí)、忠、文三州入東蘭州,建置皆未詳。

  廢隆州在州南。宋政和四年,置隆州,治興隆縣。宣和三年,州縣皆廢,改置威遠(yuǎn)寨,隸邕州。又東南有廢兌州,亦宋政和四年置,治萬松縣。宣和三年,州縣俱廢,改置靖邊寨,亦屬邕州。元初,二寨俱廢。

  ○五篆山在州西南。又州北有青云山,州西有勝山,州南有雙鳳等山,為州之勝?!鸶I?,在州東北。其東有三佛山,又東北曰伐山。皆高勝。

  ○隘洞江在州東北。流入南丹州界,合都泥江。又州西有九曲水,流經(jīng)州南,合于隘洞江?!遁洺讨尽罚鹤灾輺|南渡清水江,越狗遁關(guān),出思恩府之道也。

  ○雷山關(guān)在州東南。其地有雷山,因名。

  那地州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東蘭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思恩府百七十里,西至泗城州界三百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崇寧五年,置地、那二州《志》云:宋熙寧初,土酋羅世念等歸附。崇寧五年,諸蠻納土,因置地州及那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省那州入地州,改為那地州時地州酋羅黃貌帥先歸附,詔省那入地,以羅氏世管州事屬慶遠(yuǎn)府編戶二里,秋米四百一十石,貢錫、馬。州今省。

  州界蠻犭?之中,山川盤紆,有險可恃。

  ○廢那州在州南。宋崇寧五年,蠻酋納土置。元亦曰那州。明初廢?!饛U孚州,在州東。本地州之建隆縣。宋大觀初,析置孚州,其倚郭縣曰歸仁。四年,州縣俱廢,移置靖南寨于此。政和七年,復(fù)置孚州及歸仁縣,以靖南寨還舊治。宣和三年,州縣仍廢,置寨如故。紹興四年,寨廢。

  ○虎山在州南,以山形蹲踞也。又有馬山,在州北。馬山之西曰感現(xiàn)山。俱高聳。又有屏山,在州西,以卓立如屏而名。○紅山,在州東南。又東曰翠屏山?!吨尽吩疲褐荼庇心綍詭X,州東北有懷峽嶺,俱峻險。

  ○都泥江在州北。自南丹州流入界,又東入忻城縣境?!吨尽吩疲嚎h東有龍泉江,州西有巴羅江,俱匯于都泥江。

  ○盤利關(guān)《圖經(jīng)》云:在州東北。又州東有龍泉寨,州西北有思廉寨?!鹚埧?,在州西南六十里?!遁洺逃洝罚核埧由铰冯U仄,沿溪越嶺,三日而至東蘭州。

  忻城縣府南百四十里。東南至柳州府賓州百六十里,西南至那地州百里。本蠻地。唐貞觀中,開置芝州,治忻城縣。天寶初,曰忻城郡。乾元初,復(fù)曰芝州。宋為羈縻地。慶歷三年,廢芝州,以忻城縣隸宜州。元屬慶遠(yuǎn)路。明初,屬慶遠(yuǎn)府?!锻烈目肌罚涸冒讼赏颓簦谕凉倌?。洪武初,罷屯官,籍屯田兵為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正統(tǒng)以后,犭?犭童屢亂,知縣蘇寬不事事。犭童老韋公泰等舉莫保玄孫敬誠為土官,寬請于監(jiān)司,奏授世襲知縣。一縣二令,權(quán)不相統(tǒng),流官徒擁虛名?印,蹴居府城。弘治中,革流官,獨任土官莫氏世居其職。編戶一里,秋米二百一十九石??h今省。

  ○廢紆州在縣西。唐所置羈縻州也,領(lǐng)東區(qū)等六縣,隸桂州都督府。其南又有羈縻廢歸思州,亦唐置。宋初因之。慶歷三年,以二州地并入忻城縣?!饛U思順州,在縣東,亦唐所置羈縻州也,領(lǐng)羅遵等五縣。宋初因之。又有廢歸化州,宋所置羈縻州也。慶歷四年,以二州地并入柳州府馬平縣,后析入縣境。蓋縣與馬平接界也。

  ○疊石山縣北六十里。巖石重疊,因名。又龍?zhí)辽?,在縣北六里?!饛埫鄙剑诳h東北,山高聳,與疊石山相映帶。

  ○烏泥江縣西六里,即都泥江也。自那地州流入境,經(jīng)縣北,下流入賓州遷江縣界?!瘕?zhí)两?,在縣北,源出龍?zhí)辽?,東南流入烏泥江。《志》云:縣舊設(shè)三寨巡司,旋革。

  永順長官司府西南六十里。本宜山縣古陽、述昆等鄉(xiāng)。弘治間,增置是司,以鄧文茂等世其職,割宜山西南百二十四村畀之,秋米三百五十九石。

  永定長官司府東南八十里。本宜山縣歸善、洛三等鄉(xiāng)。弘治中,增置是司,以韋槐等世其職,割宜山東南一百八十四村畀之,秋米三百三十五石。《土夷考》:宜山南境與思恩府接界。正統(tǒng)六年,老人黃祖記與思恩土官崇瑛合謀割地歸思恩,土人韋萬秀不服,遂倡亂。成化二十二年,覃召管等復(fù)作亂。弘治間,遣官撫之,叛者愿以黃祖記所謀割地別立長官司。撫臣鄧廷瓚奏,從其請,遂置二司,設(shè)正副長官各一。自是遂為羈縻之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