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載言第三

史通通釋 作者:(唐)劉知幾(清)浦起龍 釋


  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左右二史,分尸其職。蓋桓、文作霸、糾合同盟,春秋之時,事之大者也,而《尚書》闕紀。秦師敗績,繆公誡誓,《尚書》之中,言之大者也,而《春秋》靡錄。此則言、事有別,斷可知矣。

  逮左氏為書,不遵古法,言之舉事,同在傳中。然而言事相兼,煩省合理,故使讀者尋繹不倦,覽諷忘疲。

  至于《史》、《漢》則不然,凡所包舉,務存恢博,文辭人記,繁富為多。是以《賈誼》、《晁錯》、《董仲舒》、《東方朔》等傳,唯上錄言,罕逢載事。夫方述一事,得其紀綱,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披閱之者,有所懵然。后史相承,不改其轍,交錯分擾,古今是同。

  案遷、固列君臣于紀傳,統(tǒng)遺逸于表志,難篇名甚廣而言無獨錄。愚謂凡為史者,宜于表志之外,更立一書。若人主之制冊、誥令,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紀傳,悉人書部,題為"制冊"、"章表書",以類區(qū)別。他皆放此。亦猶志之有"禮樂志"、"刑法志"者也。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自六義不作,文章生焉。若韋孟諷諫之詩,揚雄出師之頌,馬卿之書封禪,賈誼之論過秦,諸如此文,皆施紀傳。竊謂宜從古例,斷入書中。亦猶《舜典》列《元首之歌》,《夏書》包《五子之詠》者也。夫能使史休如是,庶幾《春秋》、《尚書》之道備矣。

  昔干寶議撰晉史,以為宜準丘明,其臣下委曲,仍為譜注。于時議者,莫不宗之。故前史之所未安,后史之所宜革。是用敢同有識,爰立茲篇,庶世之作者,睹其利害。如謂不然,請俟來哲。

  韋孟諷諫《漢書》《韋賢傳》:韋賢,鄒人也。其先韋孟,家本彭城,為楚元王傳。及孫王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諷諫。后遂去位,徙家于鄒,又作一篇。其詩,或曰子孫好事,述先人之志而作也。

  揚雄出師按:《漢書》《揚雄傳》載《河東》、《長楊》等賦,《反離騷》、《解嘲》等詞,《太玄》、《法言》等序,而無出師頌。郭《注》引《文選注》云:成帝時,西羌有警,上思將帥之臣,追美趙充國,乃召雄,即《充國圖》頌之?!段倪x》《充國頌》后,編有《出師傾》,則史孝山作,豈《史通》誤以為雄耶?

  馬卿封禪《漢書》:司馬相如字長卿,見上好仙,遂奏《大人賦》。天子大悅,飄飄有凌云氣游天地之間意。病免,家居茂陵。天子使取其書,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問其妻,對曰:"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來求書,奏之。'"其遺札書,言封禪事,所忠奏焉。

  賈誼過秦按:《漢書》《賈誼傳》不載《過秦論》,于《陳勝項籍傳贊》取《史記》褚少孫所述之文錄之,止三篇之一。又按:《史通》所舉韋、揚、馬、賈諸篇,或置傳首,或出他書,或入傳中,或附贊內,舉非一例,其意只有關勸戒,傳頌藝林,法當采入史中者,用示擇言之例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