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篇
前二篇具明天道,此篇因天道以推圣德,而見圣人之學(xué),惟求合于所自來之天而無所損益;其言雖若高遠(yuǎn),而原生之所自,則非此抑無以為人。周子曰:“賢希圣,圣希天。”希圣者,亦希其希天者也。大本不立而欲以學(xué)圣,非異端則曲學(xué)而已。學(xué)者不可以為若登天而別求企及之道也。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圣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敔按:四時行,百物生,大德之敦化也;圣人之動,至斁之人神也;參互言之
天言教者,天之曲成萬物,各正性命,非以自成其德也。圣言德者,圣人動無非善,非為立教而設(shè),只以自成其德,然而學(xué)者之所學(xué)在此也。圣者,極乎善之謂。夫何言哉,知天知圣者于此學(xué)之,自不待言而至,非圣人之有秘密,求之于言語道斷間也?!胺颉焙窝栽眨f本作“天”,今正之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
天以太虛為體,而太和之絪缊充滿焉,故無物不體之以為性命。仁以無欲為體,而視聽言動之節(jié)文生焉,故無事不體之以為心理之安。天者仁之全體,仁者天之心,一也。敔按:仁之全體即天,于心見天,故曰天之心,天人一矣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
心所不容已而禮不容已矣,故復(fù)禮斯為仁矣。禮者,復(fù)吾心之動而求安,以與事物相順者也。敔按:復(fù)吾心之動而求安,所謂“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也
“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敔按: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也,曰明,曰旦,節(jié)文于斯顯矣
無一事之不有體,則無一物之可與天違也。
此章合天與仁而言,其全體切近人心,朱子謂其從赤心流出,允矣。而顯仁于體,俾學(xué)者有所持循,尤求仁者之實務(wù),非憑虛以言存養(yǎng)而與異端相似之比。張子之學(xué),以禮為鵠,此章其樞要也。
上天之載,有感必通;
百物之生,情動氣興,天命即授以成其形性,蓋渾淪流動,有可受斯應(yīng)之。
圣人之為,得為而為之應(yīng)。敔按:得為而為之,是以以時制禮
渾然一仁,道無不足,時可為則如其理而為之。
天不言而四時行,圣人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誠于此,通于彼,神之道與?
《觀》之象曰“神道設(shè)教”,非假鬼神以誣民也,不言而誠盡于己,與天之行四時者順理而自然感動,天下服矣。天以化為德,圣人以德為化,惟太和在中,充實誠篤而已。
天不言而信,
四時不忒,萬物各肖其類之謂信。
神不怒而威。
圣人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
誠,故信;
天惟健順之理,充足于太虛而氣無妄動;無妄動,故寒暑化育無不給足,而何有于爽忒。敔按:氣無妄動,理之誠也,無妄,信也
無私,故威。
圣人得理之全,無所偏則無所用其私,刑賞皆如其理而隨應(yīng)之,故天下自服。
此章申明上章誠此通彼之理而著其所以然之實,蓋人惟托于義理之跡而無實,則據(jù)所托以為己私而思以詘天下。圣人喜怒恩威,至虛而靈,備萬物生殺之理,至足而無所缺陷,何私之有?天之誠,圣人之無私,一也。御六氣,用陰陽,非人之所能測矣,此神之大用也。
天之不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敔按:天之不測,天之神也;神而有常,人之天也
天自有其至常,人以私意度之則不可測。神,非變幻無恒也,天自不可以情識計度,據(jù)之為常,誠而已矣。
運于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敔按:運于無形,兼天道人道而言
形有定而運之無方,運之者得其所以然之理而盡其能然之用。惟誠則體其所以然,惟無私則盡其能然;所以然者不可以言顯,能然者言所不能盡。言者,但言其有形之器而已,故言教有窮,而至德之感通,萬物皆受其裁成。
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天道也。
化之有災(zāi)祥,物之有善惡靈蠢,圣人憂之而天不以為憂,在天者無不誠,則無不可成其至教也。
圣不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圣人雖與民同其憂患,而不役心于治教政刑以求勝之,唯反身而誠,身正而天下平,故不親不洽不答,皆以無心應(yīng)之。彼迫于治物者,皆心以應(yīng)物而物不感,見圣人之舞干而苗格,因壘而崇降,不測其所以然之理,則固不能知之。
“不見而章”,已誠而明也;
“見”,如字。誠有其理,則自知之,如耳目口鼻之在面,暗中自知其處,不假聞見之知。
“不動而變”,神而化也;
有言有教皆動也。神者以誠有之太和感動萬物,而因材各得,物自變矣。
“無為而成”,物不貳也。
誠不息,神無間,盡誠合神,純于至善,而德盛化神,無不成矣。有為者以己聞見之知,倚于名法,設(shè)立政教,于事愈繁,于道愈缺,終身役役而不能成,惡足以知其妙哉!
已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承上章而括之以誠。神,非變幻不測之謂,實得其鼓動萬物之理也;不貳,非固執(zhí)其聞見之知,終始盡誠于己也。此至誠存神之實也。
“富有”,廣大不御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
富有,非積聞見之知也,通天地萬物之理而用其神化,則廣大不御矣。日新,非數(shù)變其道之謂,體神之誠,終始不間,則極乎悠久無疆矣。釋《易·系傳》,而示學(xué)者勿侈博以為廣大,勿逐物以為日新。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于耳目心思。
心思倚耳目以知者,人為之私也;心思寓于神化者,天德也。
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于民心而已焉。
天無特立之體,即其神化以為體;民之視聽明威,皆天之神也。故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而吉兇應(yīng)之。若民私心之恩怨,則祁寒暑雨之怨咨,徇耳目之利害以與天相忤,理所不在,君子勿恤。故流放竄殛,不避其怨而逢其欲,己私不可徇,民之私亦不可徇也。
“化而裁之存乎變?!贝嫠臅r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
存,謂識其理于心而不忘也。變者,陰陽順逆事物得失之?dāng)?shù),盡知其必可之變而存之于心,則物化無恒,而皆豫知其情狀而裁之。存四時之溫凉生殺,則節(jié)宣之裁審矣;存百刻之風(fēng)雨晦明,則作息之裁定矣。化雖異而不驚,裁因時而不逆,天道且惟其所裁,而況人事乎!
“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
通者,化雖變而吉兇相倚,喜怒相因,得失相互,可會通于一也。推其情之所必至,勢之所必反,行于此者可通于彼而不滯于一隅之識,則夏之葛可通于冬之裘,晝之作可通于夜之息,要歸于得其和平,而變皆常矣。故或仕或止,或語或嘿,或刑或賞,皆協(xié)一而不相悖害。惟豫有以知其相通之理而存之,故行于此而不礙于彼;當(dāng)其變必存其通,當(dāng)其通必存其變,推行之大用,合于一心之所存,此之謂神。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辈恢咸熘d,當(dāng)存文王。
文王之德“不顯亦臨,不聞亦式”,能常存此于心,則天載之神,化育亭毒于聲臭之外者,無不明矣。
“默而成之,存乎德行?!睂W(xué)者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而信矣。
德性者,非耳目口體之性,乃仁義禮智之根心而具足者也。常存之于心,而靜不忘,動不迷,不倚見聞言論而德皆實矣。
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眾人則知物性之神。
眾人之聰明明威,皆天之所降神也。故既存圣人藏密之神,抑必存眾人昭著之神。天載者,所以推行于物性,而物性莫非天載也。天之神理,無乎不察,于圣人得其微,于眾人得其顯,無往而不用其體驗也。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
老氏以谷神為眾妙之門,然就其心量之所及而空之,以待物而應(yīng),則天下之理不得者多矣,猶谷之應(yīng)聲不能遠(yuǎn)。
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
圣人通天載而達(dá)物性,不立一私意而無一物之滯者,惟其萬物之理皆得而知四達(dá)也。蓋神運于虛,而老氏以虛為神,暫止其躁動窒塞之情,亦能以機應(yīng)物而物或應(yīng);惟其虛擬圣人之天載而遺乎物性,則與太虛之絪缊一實者相離,而天下之不能通必矣。
圣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仁義、禮樂、刑賞、進(jìn)退之理無倚,而皆備于虛靜之中,感之者各得所欲而無不給,與天之絪缊不息,物感之而各成者,同其肆應(yīng)不勞,人所不能測也。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
形而上者,道也。形之所從生與其所用,皆有理焉,仁義中正之化裁所生也。仁義中正,可心喻而為之名者也。得惻隱之意,則可自名為仁,得羞惡之意,則可自名為義,因而征之于事為,以愛人制事,而仁義之象著矣。
不得名,非得象者也。
若夫神也者,含仁義中正之理而不倚于跡,為道之所從生,不能以一德名之。而成乎德者亦不著其象,不得已而謂之曰誠。誠,以言其實有爾,非有一象可名之為誠也。
故語道至于不能象,則名言亡矣。
存之于心者得之爾。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為體爾。
孩提愛親,長而敬兄,天高地下,迪吉逆兇,皆人以為自然者也。自然者,絪缊之體,健順之誠,為其然之所自,識之者鮮矣。
有天德,然后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存神以存誠,知天地之道唯此爾,故可一言而盡。
正明不為日月所眩,正觀不為天地所遷。
“正”,《易》作“貞”,宋避廟諱作“正”。貞者,正而恒也。自誠而明,非目之倚,日月為明,還為所眩也。觀者,盡于己而示物也。天地,以氣化之變言。治亂吉兇,天地?zé)o常數(shù),而至誠有常理,不為所變也。
神化篇
此篇備言神化,而歸其存神敦化之本于義,上達(dá)無窮而下學(xué)有實。張子之學(xué)所以別于異端而為學(xué)者之所宜守,蓋與孟子相發(fā)明焉。
神,天德;
絪缊不息,為敦化之本。
化,天道;
四時百物各正其秩序,為古今不易之道。
德其體,道其用,
體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體。
一于氣而已。敔按:此言德者健順之體,道者陰陽之用,健順陰陽,一太和之氣也
氣,其所有之實也。其絪缊而含健順之性,以升降屈伸,條理必信者,神也。神之所為聚而成象成形以生萬變者,化也。故神,氣之神;化,氣之化也。
神無方,易無體。
神行氣而無不可成之化,凡方皆方,無一隅之方。易六位錯綜,因時成象,凡體皆體,無一定之體。
大且一而已爾。
無所遺之謂大,無不貫之謂一,故易簡而天下之理得。體斯道也,仁義中正擴充無外,而進(jìn)退、存亡、刑賞、禮樂、清和、安勉,道皆隨時而得中;若夷之清,惠之和,有方有體,不足以合神而體易矣。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則所由至于大且一也。
虛明照鑒,神之明也;
太虛不滯于形,故大明而秩序不紊;君子不滯于意,故貞明而事理不迷。照鑒者,不假審察而自知之謂。
無遠(yuǎn)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間也。
氣之所至,神皆至焉。氣充塞而無間,神亦無間,明無不徹,用無不利,神之為德莫有盛焉矣。
天下之動,神鼓之也;
天以神御氣而時行物生,人以神感物而移風(fēng)易俗。神者,所以感物之神而類應(yīng)者也。
辭不鼓舞,則不足以盡神。
君子之有辭,不徇聞見,不立標(biāo)榜,盡其心,專其氣,言皆心之所出而氣無浮沮,則神著于辭,雖愚不肖不能不興起焉。若襲取剿說,則仁義忠孝之言,人且迂視之而漠然不應(yīng),不足以鼓舞,唯其神不存也。
鬼神,往來屈伸之義;張子自注:神示者,歸之始;歸往者,來之終
始終循環(huán)一氣也,往來者屈伸而已。
故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
天之氣伸于人物而行其化者曰神,人之生理盡而氣屈反歸曰鬼;地順天生物,而人由以歸者也,屈伸往來之利用,皆于是而昭著焉,故曰示。示居神鬼之間,以昭示夫鬼神之功效者也。
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
神化,形而上者也,跡不顯;而由辭以想其象,則得其實。
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
不測者,有其象,無其形,非可以比類廣引而擬之。指其本體,曰誠,曰天,曰仁,一言而盡之矣。
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盡化。
化無定體,萬有不窮,難指其所在,故四時百物萬事皆所必察,不可以要略言之,從容博引,乃可以體其功用之廣。辭之緩急如其本然,所以盡神,然后能鼓舞天下,使眾著于神化之象,此讀《易》窮理者所當(dāng)知也。
氣有陰陽,
陰陽之實,情才各異,故其致用,功效亦殊。若其以動靜、屈伸、聚散分陰陽為言者,又此二氣之合而因時以效動,則陽之靜屈而散,亦謂之陰,陰之動伸而聚,亦謂之陽,假陰阻之象以名之爾,非氣本無陰陽,因動靜屈伸聚散而始有也。故直言氣有陰陽,以明太虛之中雖無形之可執(zhí),而溫肅、生殺、清濁之體性俱有于一氣之中,同為固有之實也。
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
其發(fā)而為陰陽,各以序為主輔,而時行物生,不窮于生,化也。其推行之本,則固合為一氣,和而不相悖害。陰陽實有之性,名不能施,象不能別,則所謂神也。
其在人也,知義用利,則神化之事備矣。
知者,洞見事物之所以然,未效于跡而不昧其實,神之所自發(fā)也。義者,因事制宜,剛?cè)嵊行颍孕幸?。以知知義,以義行知,存于心而推行于物,神化之事也。
德盛者,窮神則知不足道,知化則義不足云。
知所以求窮乎神,義所以求善其化。知之盡,義之精,大明終始,無事審察,隨時處中而不立矩則。惟純體陰陽之全德,則可陰,可陽,可陽而陰,可陰而陽,如春溫而不無涼雨,秋肅而不廢和風(fēng),不待知知,不求合義矣。然使非全體天地陰陽之德,則棄知外義以遁于空感,洸洋自恣,又奚可哉!
天之化也運諸氣,人之化也順夫時;非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何施!
惟其有氣,乃運之而成化;理足于己,則隨時應(yīng)物以利用,而物皆受化矣。非氣則物自生自死,不資于天,何云天化;非時則己之氣與物氣相忤,而施亦窮。乃所以為時者,喜怒、生殺、泰否、損益,皆陰陽之氣一闔一辟之幾也。以陰交陽,以陽濟(jì)陰,以陰應(yīng)陰,以陽應(yīng)陽,以吾性之健順應(yīng)固有之陰陽,則出處、語默、刑賞、治教,道運于心,自感通于天下。圣人化成天下,其樞機之要,唯善用其氣而已。
中庸曰“至誠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陰陽,與天地同流而無不通也。
至誠,實有天道之謂;大者,充實于內(nèi),化之本也。惟其健順之德,凝五常而無間,合二氣之闔辟,備之無遺,存之不失,故因天地之時,與之同流,有實體則有實用,化之所以咸通也。陰陽合為一德,不測之神也;存神以御氣,則誠至而圣德成矣。
所謂氣也者,非待其郁蒸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
陽為陰累則郁蒸,陰為陽迫則凝聚,此氣之將成乎形者。養(yǎng)生家用此氣,非太和絪缊、有體性、無成形之氣也。
茍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
健而動,其發(fā)浩然,陽之體性也;順而止,其情湛然,陰之體性也。清虛之中自有此分致之條理,此仁義禮知之神也,皆可名之為氣而著其象。蓋氣之未分而能變合者即神,自其合一不測而謂之神爾,非氣之外有神也。
然則象若非氣,指何為象?
健順、動止、浩、湛之象,為《乾》《坤》六子者皆氣也,氣有此象也。
時若非象,指何為時?
隨時而起化者,必以健順、動止、浩、湛之幾為與陰陽、翕辟、生殺之候相應(yīng)以起用,不然,又將何以應(yīng)乎時哉?
世人取釋氏銷礙入空,學(xué)者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為始學(xué)遺累者薄乎云爾,豈天道神化所同語也哉!
釋氏以真空為如來藏,謂太虛之中本無一物,而氣從幻起以成諸惡,為障礙真如之根本,故斥七識乾健之性、六識坤順之性為流轉(zhuǎn)染污之害源。此在下愚,挾其郁蒸凝聚之濁氣以陷溺于惡者,聞其滅盡之說,則或可稍懲其狂悖;而仁義無質(zhì),忠信無本,于天以太和一氣含神起化之顯道,固非其所及知也。昧其所以生,則不知其所以死,妄欲銷隕世界以為大涅盤,彼亦烏能銷隕之哉,徒有妄想以惑世誣民而已。敔按:釋氏謂第七識為“末那識”,華云“我識”,第六識為“紇哩耶識”,華云“意識”。此言乾健之性、坤順之性者,為仁由己,乾道也;主敬行恕,要在誠意慎獨,坤道也
“變則化”,由粗入精也;
變者,自我變之,有跡為粗;化者,推行有漸而物自化,不可知為精,此一義也。
“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
“謂之”,當(dāng)作“存乎”?;圆?,存乎變易不測,不失其常之神?;娪谖?,著也,裁之者存乎己,微也,此又一義也。中庸變先于化,《易·傳》化先于變,取義不同;凡言陰陽動靜,不可執(zhí)一義以該之,類如此。中庸之言變,知義之事,化則神之效也?!兑住鳌分曰?,德盛之事,變則神之用也。變者,化之體;化之體,神也。精微之蘊,神而已矣。
谷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掩。
“谷”,當(dāng)作“鬼”,傳寫之訛也。神陽,鬼陰,而神非無陰,鬼非無陽,祭禮有求陰求陽之義,明鬼之有陽矣。二氣合而體物,一屈一伸,神鬼分焉;而同此氣則同此理,神非無自而彰,鬼非無所往而滅,故君子言往來,異于釋氏之言生滅。屈伸一指也,死生一物也,無間斷之死滅,則常流動于化中;而察乎人心,微者必顯,孰能掩之邪!
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掩;人有是心,在隱微必乘間而見。
鬼神無形聲而必昭著于物,則茍有其實,有不待形而見,不待聲而聞。一念之善惡動于不及覺之地,若或使之發(fā)露,蓋氣機之流行,有則必著之也。
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
非畏其著見,畏其實有之而不能遏也。一念之邪不審,雖或制之不發(fā),而神氣既為之累,見于事為,不覺而成乎非僻,不自測其所從來而不可遏抑。蓋神氣者,始終相貫,無遽生遽滅之理勢,念之于數(shù)十年之前,而形之也忽成于一旦,故防之也不可不早,不得謂此念忘而后遂無憂,如釋氏心忘罪滅之說也。敔按:此所謂“天奪其魄”也。天者神也,魄者形也,神氣既累,必動乎四體而莫掩其形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
見聞之所推測,名法之所循行,人能也。
故大而位天德,然后能窮神知化。
位,猶至也。盡心以盡性,性盡而與時偕行,合陰陽之化,乃位天德,實體之則實知之矣。
大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
擴充其善以備乎理之用,則大矣,與時偕行而物無不順,非恃其大而可至也。
在熟而已。
一其心于道而漸積以自然,則資深居安而順乎時,故學(xué)莫妙于熟,人之所以皆可為堯舜也。
《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
張子之言,神化極矣,至此引而歸之于仁之熟,乃示學(xué)者易簡之功,學(xué)圣之奧也。擇善固執(zhí),熟之始功,終食不違則熟矣。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
熟則不勉。
不已而天,則不測而神矣。
天之神化惟不已,故萬變而不易其常。伯夷、伊尹不勉而大,而止于其道,有所止則不能極其變;唯若孔子與時偕行而神應(yīng)無方,道在則誠,道變則化,化而一合于誠,不能以所止測之。
先后天而不違,順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
心之所存,推而行之,無不合于理,則天不能違矣。理者,天之所必然者也。
雖然,得圣人之任者,皆可勉而至,猶不害于未化爾。大幾圣矣,
伊尹自耕莘以來,集義而純乎道,故以覺民為志,伐夏而天下服,放君而太甲悔過,雖所為有跡,矯時以立德,未幾于化,而天理順則亦幾于圣矣。
化則位乎天德矣。
仁熟而神無不存,則與時偕行,萬物自正其性命;故鳳鳥不至,河不出圖,而孔子之道自參天地,贊化育,不待取必于天也。
大則不驕,化則不吝。
成物皆成己之事,而后驕心永釋;因物順應(yīng)而己不勞,而后吝心不生:此廣大高明之極也。學(xué)者欲至于大,當(dāng)勿以小有得而驕;欲幾于化,當(dāng)勿以私有得而吝。若顏子之勿伐善、勿施勞,竭才以思企及,則得矣。
無我而后大,
誠者,成身也,非我則何有于道?而云無我者,我,謂私意私欲也。欲之害理,善人、信人幾于無矣;唯意徇聞見,倚于理而執(zhí)之,不通天地之變,不盡萬物之理,同我者從之,異我者違之,則意即欲矣。無我者,德全于心,天下之務(wù)皆可成,天下之志皆可通,萬物備于我,安土而無不樂,斯乃以為大人。
大成性而后圣,
德盛仁熟,不求備物而萬物備焉,與時偕行,成乎性而無待推擴,斯圣矣。圣者,大之熟也。
圣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圣而不可知。敔按:致知,猶言指測而知
圣不可知,則從心所欲,皆合陰陽健順之理氣,其存于中者無仁義之跡,見于外者無治教政刑之勞,非大人以降所可致知,斯其運化之妙與太虛之神一矣。自大人而上,熟之則圣,圣熟而神矣,非果有不可知者為幻異也?!皥?、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不雜乎人而一于天也。
見幾則義明,
事物既至,則不但引我以欲者多端,且可托于義者不一,初心之發(fā),善惡兩端而已,于此分析不茍,則義明而不為非義所冒。
動而不括則用利,
括,收也,滯也。放義而行,一如其初心,推之天下,無中止之機,則用無不利矣。
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德滋。
滋,漸長而盛也。義明而推行之無所撓止,或屈或伸,無非理矣。時有否泰而身安,恒一于義,而心日廣,德日潤矣。此言學(xué)圣之始功在于見幾。蓋幾者,形未著,物欲未雜,思慮未分,乃天德之良所發(fā)見,唯神能見之,不倚于聞見也。
“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爾。
存神以知幾,德滋而熟,所用皆神,化物而不為物化,此作圣希天之實學(xué)也。幾者,動之微;微者必著,故聞見之習(xí)俗一入于中以成乎私意,則欲利用安身而不可得,況望其德之滋乎!
“精義入神”,事豫吾內(nèi),求利吾外也;
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盡其變,此在事變未起之先,見幾而決,故行焉而無不利。
“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yǎng)吾內(nèi)也;
義已明則推而行之不括,無所撓止。用利身安,則心亦安于理而不亂,故吉兇生死百變而心恒泰。如其行義不果,悔吝生于所不豫,雖欲養(yǎng)其心以靜正,而憂惑相擾,善惡與吉兇交爭于胸中,未有能養(yǎng)者也。
“窮神知化”,乃養(yǎng)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外利內(nèi)養(yǎng),身心率循乎義,逮其熟也,物不能遷,形不能累,惟神與理合而與天為一矣。故君子欲窮神而不索之于虛,欲知化而不億測其變,惟一于精義而已。義精而德崇矣,所由與佛老之強致者異也。蓋作圣之一于豫養(yǎng),不使其心有須臾之外馳,以為形之所累,物之所遷,而求精于義,則即此以達(dá)天德。是圣狂分于歧路,人禽判于幾希,閑邪存誠,與私意私欲不容有毫發(fā)之差也。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
心思之貞明貞觀,即神之動幾也,存之則神存矣。舍此而索之于虛無不測之中,役其神以從,妄矣。
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
德未盛而欲變化以趨時,為詭而已矣。順者修身以俟命,正己而物正。
存虛明,久至德,
澄心攝氣,莊敬以養(yǎng)之,則意欲不生,虛而自啟其明;以涵泳義理而熟之,不使間斷,心得恒存而久矣。此二者,所以存神也。
順變化,達(dá)時中,
貞觀立而天地萬物之變不憂不逆;行法以俟命,隨時皆有必中之節(jié),放義以行而不括。此二者,所以順化也。
仁之至,義之盡也。
存神順化,則仁無不至,義無不盡。
知微知彰,不舍而繼其善,然后可以成人性矣。
知微知彰,虛明而知幾也。不舍而繼其善,久至德而達(dá)時中也。成性者,成乎所性之善,性焉安焉之圣也。成乎性而神化在我,豈致思助長者之所可擬哉!言人性者,天之神篤于生而為性,其化則動植之物,故曰“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圣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
天德良能,太和之氣健順,動止時行而為理之所自出也,熟則自知之。大人以下,立心求之,則不知其從心不逾之矩爾,非有變幻不測,絕乎人而不可測,如致思助長者之詫神異也。
圣不可知謂神,莊生繆妄,又謂有神人焉。
圣而不已,合一于神。神者,圣之化也。莊生欲蔑圣功,以清虛無累之至為神人,妄矣。
惟神為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動也。
德之獨至者,為清,為任,為和,皆止于量,猶萬物之動者因其質(zhì)也。天之神,萬化該焉,而統(tǒng)之以太和之升降屈伸;圣人之神,達(dá)天下之亹亹,而統(tǒng)之以虛明至德,故動皆協(xié)一。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存神于心之謂也。
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所為也。
變化者,因天下之動也。其道則不私于形,不執(zhí)一于道,不孤其德,神存而順化以協(xié)其至常,六龍皆可乘以御天,特在時位移易之間爾,可于此以征神之所為。
見《易》則神其幾矣。
《易》有六十四象,三百八十四變,變化極矣,而唯《乾》之六陽、《坤》之六陰錯綜往來,摩蕩以成其變化爾,此神之所為也,故易簡而行乎天下之險阻。于此而知神之為用,純一不息,隨其屈伸消長皆成乎化。圣不可知,唯以至一貞天下之動,而隨時處中,在運動之間而已。
知幾其神,由經(jīng)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識矣。
經(jīng),即所謂義也。事理之宜吾心,有自然之則,大經(jīng)素正,則一念初起,其為善惡吉兇,判然分為兩途而無可疑,不待終日思索而可識矣。張子之言,神化盡矣,要歸于一;而奉義為大正之經(jīng)以貫乎事物,則又至嚴(yán)而至簡。蓋義之所自立,即健順動止,陰陽必然之則;敔按:此所謂立天地之大義正其義則協(xié)乎神之理,凝神專氣以守吾心之義,動存靜養(yǎng)一于此,則存神以順化,皆有實之可守,而知幾合神,化無不順。此《正蒙》要歸之旨,所以與往圣合轍,而非賢知之過也。
幾者,象見而未形也;
事無其形,心有其象。
形則涉乎明,不待神而后知也。
已形則耳目之聰明可以知其得失,不待神也。然而知之已晚,時過而失其中,物變起而悔吾生矣。
“吉之先見”云者,順性命則所先皆吉也。
精義而存之不息,則所守之大經(jīng),固性命各正之理,于此閑邪存誠,一念之動罔非吉矣。故《易》曰:“介于石”,正其經(jīng)也;“不終日,貞吉”,今一起而即與吉為徒也;順天地之至常,變化而不渝矣。
知神而后能饗帝饗親,
不知神而以為無,是不得已而姑向之也,則亡乎愛;以為有,是以山妖木魅饗之也,則亡乎敬。
見《易》而后能知神。
《易》卦非錯則綜,互相往來。神伸而生,生則饗于鬼;神屈而死,死則返于神;錯綜往來不息之道也。
是故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
天以神為道,性者神之撰,性與天道,神而已也。禮樂所自生,一順乎陰陽不容已之序而導(dǎo)其和,得其精意于進(jìn)反屈伸之間,而顯著無聲無臭之中,和于形聲,乃以立萬事之節(jié)而動人心之豫。不知而作者,玉帛鐘鼓而已。此好言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皆自無而肇有;唯窮神者兩得其精意,以鼓舞天下而不倦,故以鬼神興禮樂,以禮樂求鬼神者,從其類也。
“精義入神”,豫之至也。
義精則與神同其動止,以神治物,冒天下之道,不待事至而幾先吉,非立一義以待一事,期必之豫也,故中庸以明善為誠身之豫道。
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
陰陽之糟粕,聚而成形,故內(nèi)而為耳目口體,外而為聲色臭味,雖皆神之所為,而神不存焉矣,兩相攻取而喜怒生焉。心本神之舍也,馳神外徇,以從小體而趨合于外物,則神去心而心喪其主。知道者凝心之靈以存神,不溢喜,不遷怒,外物之順逆,如其分以應(yīng)之,乃不留滯以為心累,則物過吾前而吾已化之,性命之理不失而神恒為主。舜之飯糗茹草與為天于無以異,存神之至也。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
敦厚,敬持以凝其神也;化,因物治之而不累也。君子之于物,雖不徇之,而當(dāng)其應(yīng)之也必順其理,則事已靖,物已安,可以忘之而不為累。若有體而無用,則欲卻物而物不我釋,神亦終為之不寧,用非所用而體亦失其體矣。敔按:莊子所謂“其神凝而物不疵厲”者,蓋有體而無用也
化而自失焉,徇物而喪已也。
必欲事之靖,物之安,則事求可,功求成,馳情外徇,而己以喪矣。敔按:此言管、晏之學(xué)
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備。
大德,天德也。敦,誠以存神而隨時以應(yīng);化,則大而化之矣。敦者仁之體,化者智之用。
性性為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
性性,于所性之理安焉而成乎性,不為習(xí)遷也。物物,因物之至,順其理以應(yīng)之也。性性,則全體天德而神自存;物物,則應(yīng)物各得其理,雖有違順,而無留滯自累以與物競,感通自順而無不化矣;此圣人之天德也。學(xué)圣者見幾精義以不違于仁,動而不括以利用其智,立體以致用,庶幾別于異端之虛寂、流俗之功名矣。
無我然后得正己之盡,存神然后妙應(yīng)物之感。
此言存神過化相為體用也。徇物喪己者,拘耳目以取聲色,唯我私之自累,役于形而不以神用,則物有所不通,而應(yīng)之失其理。故惟無我,則因物治物,過者化,而己以無所累而恒正;存神,則貫通萬理而曲盡其過化之用。過化之用即用存神之體,而存神者即所以善過化之用,非存神,未有能過化者也。
“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于空,淪于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范圍天地者,神也,必存之以盡其誠,而不可舍二氣健順之實,以卻物而遁于物理之外。釋言“真空”,老言“守靜”,皆以神化為無有而思超越之。非神則化何從生,非化則神何所存,非精義以人神,則存非存,知非知,喪己而不能感物,此二氏之愚也。
“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
圓者,天之道也。屈伸順感而各得,神之圓也。不倚于形器,則不徇物而流。
“百姓日用而不知”,溺于流也。
作息飲食,何莫非神之所為,氣動而理即在其中。百姓日所用者皆神,而徇物以忘其理,故如水之流而不止,違于神而趨于鬼,終屈而莫能伸也。
義以反經(jīng)為本,經(jīng)正則精;
經(jīng)者,人物事理之大本;反者,反而求乎心之安也。止此倫物,而差之毫厘則失其正,無不正則無不精,非隨事察察之為精也。
仁以敦化為深,化行則顯。
敦厚以體萬物之化,乃盡物性而合天行,而仁之用顯,顯者,顯其所敦也,故《易》曰“顯諸仁”。
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
存諸中者為靜,見諸行者為動。義精而入神,則所動而施行者皆中存之天德,非因事求義而專于動也;仁敦化,則寂然不動之中,萬化之理密運于心而無一念之息,非虛寂為仁而專于靜也。敦化者豈豫設(shè)一變化以紛吾思哉?存大體以精其義而敦之不息爾。動靜合一于仁而義為之干,以此,張子之學(xué)以義為本。
仁敦化則無體,義入神則無方。
《易》曰:“神無方而易無體?!比屎f物以敦其全體,則隨所顯而皆仁,六位時成,《易》之所以冒天下之道者此也。義之精者,體陰陽、屈伸、高下之秩序而盡其神用,義非外襲而圓行以不流,神之所以藏諸用者此也。無體,無孤立之體,異于老、釋之靜;無方,無滯于一隅之方,異于名、法之動。無體者,所以妙合無方之神,精義之德至矣哉!
前二篇具明天道,此篇因天道以推圣德,而見圣人之學(xué),惟求合于所自來之天而無所損益;其言雖若高遠(yuǎn),而原生之所自,則非此抑無以為人。周子曰:“賢希圣,圣希天。”希圣者,亦希其希天者也。大本不立而欲以學(xué)圣,非異端則曲學(xué)而已。學(xué)者不可以為若登天而別求企及之道也。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圣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敔按:四時行,百物生,大德之敦化也;圣人之動,至斁之人神也;參互言之
天言教者,天之曲成萬物,各正性命,非以自成其德也。圣言德者,圣人動無非善,非為立教而設(shè),只以自成其德,然而學(xué)者之所學(xué)在此也。圣者,極乎善之謂。夫何言哉,知天知圣者于此學(xué)之,自不待言而至,非圣人之有秘密,求之于言語道斷間也?!胺颉焙窝栽眨f本作“天”,今正之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
天以太虛為體,而太和之絪缊充滿焉,故無物不體之以為性命。仁以無欲為體,而視聽言動之節(jié)文生焉,故無事不體之以為心理之安。天者仁之全體,仁者天之心,一也。敔按:仁之全體即天,于心見天,故曰天之心,天人一矣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
心所不容已而禮不容已矣,故復(fù)禮斯為仁矣。禮者,復(fù)吾心之動而求安,以與事物相順者也。敔按:復(fù)吾心之動而求安,所謂“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也
“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敔按: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也,曰明,曰旦,節(jié)文于斯顯矣
無一事之不有體,則無一物之可與天違也。
此章合天與仁而言,其全體切近人心,朱子謂其從赤心流出,允矣。而顯仁于體,俾學(xué)者有所持循,尤求仁者之實務(wù),非憑虛以言存養(yǎng)而與異端相似之比。張子之學(xué),以禮為鵠,此章其樞要也。
上天之載,有感必通;
百物之生,情動氣興,天命即授以成其形性,蓋渾淪流動,有可受斯應(yīng)之。
圣人之為,得為而為之應(yīng)。敔按:得為而為之,是以以時制禮
渾然一仁,道無不足,時可為則如其理而為之。
天不言而四時行,圣人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誠于此,通于彼,神之道與?
《觀》之象曰“神道設(shè)教”,非假鬼神以誣民也,不言而誠盡于己,與天之行四時者順理而自然感動,天下服矣。天以化為德,圣人以德為化,惟太和在中,充實誠篤而已。
天不言而信,
四時不忒,萬物各肖其類之謂信。
神不怒而威。
圣人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
誠,故信;
天惟健順之理,充足于太虛而氣無妄動;無妄動,故寒暑化育無不給足,而何有于爽忒。敔按:氣無妄動,理之誠也,無妄,信也
無私,故威。
圣人得理之全,無所偏則無所用其私,刑賞皆如其理而隨應(yīng)之,故天下自服。
此章申明上章誠此通彼之理而著其所以然之實,蓋人惟托于義理之跡而無實,則據(jù)所托以為己私而思以詘天下。圣人喜怒恩威,至虛而靈,備萬物生殺之理,至足而無所缺陷,何私之有?天之誠,圣人之無私,一也。御六氣,用陰陽,非人之所能測矣,此神之大用也。
天之不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敔按:天之不測,天之神也;神而有常,人之天也
天自有其至常,人以私意度之則不可測。神,非變幻無恒也,天自不可以情識計度,據(jù)之為常,誠而已矣。
運于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敔按:運于無形,兼天道人道而言
形有定而運之無方,運之者得其所以然之理而盡其能然之用。惟誠則體其所以然,惟無私則盡其能然;所以然者不可以言顯,能然者言所不能盡。言者,但言其有形之器而已,故言教有窮,而至德之感通,萬物皆受其裁成。
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天道也。
化之有災(zāi)祥,物之有善惡靈蠢,圣人憂之而天不以為憂,在天者無不誠,則無不可成其至教也。
圣不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圣人雖與民同其憂患,而不役心于治教政刑以求勝之,唯反身而誠,身正而天下平,故不親不洽不答,皆以無心應(yīng)之。彼迫于治物者,皆心以應(yīng)物而物不感,見圣人之舞干而苗格,因壘而崇降,不測其所以然之理,則固不能知之。
“不見而章”,已誠而明也;
“見”,如字。誠有其理,則自知之,如耳目口鼻之在面,暗中自知其處,不假聞見之知。
“不動而變”,神而化也;
有言有教皆動也。神者以誠有之太和感動萬物,而因材各得,物自變矣。
“無為而成”,物不貳也。
誠不息,神無間,盡誠合神,純于至善,而德盛化神,無不成矣。有為者以己聞見之知,倚于名法,設(shè)立政教,于事愈繁,于道愈缺,終身役役而不能成,惡足以知其妙哉!
已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承上章而括之以誠。神,非變幻不測之謂,實得其鼓動萬物之理也;不貳,非固執(zhí)其聞見之知,終始盡誠于己也。此至誠存神之實也。
“富有”,廣大不御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
富有,非積聞見之知也,通天地萬物之理而用其神化,則廣大不御矣。日新,非數(shù)變其道之謂,體神之誠,終始不間,則極乎悠久無疆矣。釋《易·系傳》,而示學(xué)者勿侈博以為廣大,勿逐物以為日新。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于耳目心思。
心思倚耳目以知者,人為之私也;心思寓于神化者,天德也。
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于民心而已焉。
天無特立之體,即其神化以為體;民之視聽明威,皆天之神也。故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而吉兇應(yīng)之。若民私心之恩怨,則祁寒暑雨之怨咨,徇耳目之利害以與天相忤,理所不在,君子勿恤。故流放竄殛,不避其怨而逢其欲,己私不可徇,民之私亦不可徇也。
“化而裁之存乎變?!贝嫠臅r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
存,謂識其理于心而不忘也。變者,陰陽順逆事物得失之?dāng)?shù),盡知其必可之變而存之于心,則物化無恒,而皆豫知其情狀而裁之。存四時之溫凉生殺,則節(jié)宣之裁審矣;存百刻之風(fēng)雨晦明,則作息之裁定矣。化雖異而不驚,裁因時而不逆,天道且惟其所裁,而況人事乎!
“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
通者,化雖變而吉兇相倚,喜怒相因,得失相互,可會通于一也。推其情之所必至,勢之所必反,行于此者可通于彼而不滯于一隅之識,則夏之葛可通于冬之裘,晝之作可通于夜之息,要歸于得其和平,而變皆常矣。故或仕或止,或語或嘿,或刑或賞,皆協(xié)一而不相悖害。惟豫有以知其相通之理而存之,故行于此而不礙于彼;當(dāng)其變必存其通,當(dāng)其通必存其變,推行之大用,合于一心之所存,此之謂神。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辈恢咸熘d,當(dāng)存文王。
文王之德“不顯亦臨,不聞亦式”,能常存此于心,則天載之神,化育亭毒于聲臭之外者,無不明矣。
“默而成之,存乎德行?!睂W(xué)者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而信矣。
德性者,非耳目口體之性,乃仁義禮智之根心而具足者也。常存之于心,而靜不忘,動不迷,不倚見聞言論而德皆實矣。
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眾人則知物性之神。
眾人之聰明明威,皆天之所降神也。故既存圣人藏密之神,抑必存眾人昭著之神。天載者,所以推行于物性,而物性莫非天載也。天之神理,無乎不察,于圣人得其微,于眾人得其顯,無往而不用其體驗也。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
老氏以谷神為眾妙之門,然就其心量之所及而空之,以待物而應(yīng),則天下之理不得者多矣,猶谷之應(yīng)聲不能遠(yuǎn)。
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
圣人通天載而達(dá)物性,不立一私意而無一物之滯者,惟其萬物之理皆得而知四達(dá)也。蓋神運于虛,而老氏以虛為神,暫止其躁動窒塞之情,亦能以機應(yīng)物而物或應(yīng);惟其虛擬圣人之天載而遺乎物性,則與太虛之絪缊一實者相離,而天下之不能通必矣。
圣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仁義、禮樂、刑賞、進(jìn)退之理無倚,而皆備于虛靜之中,感之者各得所欲而無不給,與天之絪缊不息,物感之而各成者,同其肆應(yīng)不勞,人所不能測也。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
形而上者,道也。形之所從生與其所用,皆有理焉,仁義中正之化裁所生也。仁義中正,可心喻而為之名者也。得惻隱之意,則可自名為仁,得羞惡之意,則可自名為義,因而征之于事為,以愛人制事,而仁義之象著矣。
不得名,非得象者也。
若夫神也者,含仁義中正之理而不倚于跡,為道之所從生,不能以一德名之。而成乎德者亦不著其象,不得已而謂之曰誠。誠,以言其實有爾,非有一象可名之為誠也。
故語道至于不能象,則名言亡矣。
存之于心者得之爾。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為體爾。
孩提愛親,長而敬兄,天高地下,迪吉逆兇,皆人以為自然者也。自然者,絪缊之體,健順之誠,為其然之所自,識之者鮮矣。
有天德,然后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存神以存誠,知天地之道唯此爾,故可一言而盡。
正明不為日月所眩,正觀不為天地所遷。
“正”,《易》作“貞”,宋避廟諱作“正”。貞者,正而恒也。自誠而明,非目之倚,日月為明,還為所眩也。觀者,盡于己而示物也。天地,以氣化之變言。治亂吉兇,天地?zé)o常數(shù),而至誠有常理,不為所變也。
神化篇
此篇備言神化,而歸其存神敦化之本于義,上達(dá)無窮而下學(xué)有實。張子之學(xué)所以別于異端而為學(xué)者之所宜守,蓋與孟子相發(fā)明焉。
神,天德;
絪缊不息,為敦化之本。
化,天道;
四時百物各正其秩序,為古今不易之道。
德其體,道其用,
體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體。
一于氣而已。敔按:此言德者健順之體,道者陰陽之用,健順陰陽,一太和之氣也
氣,其所有之實也。其絪缊而含健順之性,以升降屈伸,條理必信者,神也。神之所為聚而成象成形以生萬變者,化也。故神,氣之神;化,氣之化也。
神無方,易無體。
神行氣而無不可成之化,凡方皆方,無一隅之方。易六位錯綜,因時成象,凡體皆體,無一定之體。
大且一而已爾。
無所遺之謂大,無不貫之謂一,故易簡而天下之理得。體斯道也,仁義中正擴充無外,而進(jìn)退、存亡、刑賞、禮樂、清和、安勉,道皆隨時而得中;若夷之清,惠之和,有方有體,不足以合神而體易矣。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則所由至于大且一也。
虛明照鑒,神之明也;
太虛不滯于形,故大明而秩序不紊;君子不滯于意,故貞明而事理不迷。照鑒者,不假審察而自知之謂。
無遠(yuǎn)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間也。
氣之所至,神皆至焉。氣充塞而無間,神亦無間,明無不徹,用無不利,神之為德莫有盛焉矣。
天下之動,神鼓之也;
天以神御氣而時行物生,人以神感物而移風(fēng)易俗。神者,所以感物之神而類應(yīng)者也。
辭不鼓舞,則不足以盡神。
君子之有辭,不徇聞見,不立標(biāo)榜,盡其心,專其氣,言皆心之所出而氣無浮沮,則神著于辭,雖愚不肖不能不興起焉。若襲取剿說,則仁義忠孝之言,人且迂視之而漠然不應(yīng),不足以鼓舞,唯其神不存也。
鬼神,往來屈伸之義;張子自注:神示者,歸之始;歸往者,來之終
始終循環(huán)一氣也,往來者屈伸而已。
故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
天之氣伸于人物而行其化者曰神,人之生理盡而氣屈反歸曰鬼;地順天生物,而人由以歸者也,屈伸往來之利用,皆于是而昭著焉,故曰示。示居神鬼之間,以昭示夫鬼神之功效者也。
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
神化,形而上者也,跡不顯;而由辭以想其象,則得其實。
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
不測者,有其象,無其形,非可以比類廣引而擬之。指其本體,曰誠,曰天,曰仁,一言而盡之矣。
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盡化。
化無定體,萬有不窮,難指其所在,故四時百物萬事皆所必察,不可以要略言之,從容博引,乃可以體其功用之廣。辭之緩急如其本然,所以盡神,然后能鼓舞天下,使眾著于神化之象,此讀《易》窮理者所當(dāng)知也。
氣有陰陽,
陰陽之實,情才各異,故其致用,功效亦殊。若其以動靜、屈伸、聚散分陰陽為言者,又此二氣之合而因時以效動,則陽之靜屈而散,亦謂之陰,陰之動伸而聚,亦謂之陽,假陰阻之象以名之爾,非氣本無陰陽,因動靜屈伸聚散而始有也。故直言氣有陰陽,以明太虛之中雖無形之可執(zhí),而溫肅、生殺、清濁之體性俱有于一氣之中,同為固有之實也。
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
其發(fā)而為陰陽,各以序為主輔,而時行物生,不窮于生,化也。其推行之本,則固合為一氣,和而不相悖害。陰陽實有之性,名不能施,象不能別,則所謂神也。
其在人也,知義用利,則神化之事備矣。
知者,洞見事物之所以然,未效于跡而不昧其實,神之所自發(fā)也。義者,因事制宜,剛?cè)嵊行颍孕幸?。以知知義,以義行知,存于心而推行于物,神化之事也。
德盛者,窮神則知不足道,知化則義不足云。
知所以求窮乎神,義所以求善其化。知之盡,義之精,大明終始,無事審察,隨時處中而不立矩則。惟純體陰陽之全德,則可陰,可陽,可陽而陰,可陰而陽,如春溫而不無涼雨,秋肅而不廢和風(fēng),不待知知,不求合義矣。然使非全體天地陰陽之德,則棄知外義以遁于空感,洸洋自恣,又奚可哉!
天之化也運諸氣,人之化也順夫時;非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何施!
惟其有氣,乃運之而成化;理足于己,則隨時應(yīng)物以利用,而物皆受化矣。非氣則物自生自死,不資于天,何云天化;非時則己之氣與物氣相忤,而施亦窮。乃所以為時者,喜怒、生殺、泰否、損益,皆陰陽之氣一闔一辟之幾也。以陰交陽,以陽濟(jì)陰,以陰應(yīng)陰,以陽應(yīng)陽,以吾性之健順應(yīng)固有之陰陽,則出處、語默、刑賞、治教,道運于心,自感通于天下。圣人化成天下,其樞機之要,唯善用其氣而已。
中庸曰“至誠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陰陽,與天地同流而無不通也。
至誠,實有天道之謂;大者,充實于內(nèi),化之本也。惟其健順之德,凝五常而無間,合二氣之闔辟,備之無遺,存之不失,故因天地之時,與之同流,有實體則有實用,化之所以咸通也。陰陽合為一德,不測之神也;存神以御氣,則誠至而圣德成矣。
所謂氣也者,非待其郁蒸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
陽為陰累則郁蒸,陰為陽迫則凝聚,此氣之將成乎形者。養(yǎng)生家用此氣,非太和絪缊、有體性、無成形之氣也。
茍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
健而動,其發(fā)浩然,陽之體性也;順而止,其情湛然,陰之體性也。清虛之中自有此分致之條理,此仁義禮知之神也,皆可名之為氣而著其象。蓋氣之未分而能變合者即神,自其合一不測而謂之神爾,非氣之外有神也。
然則象若非氣,指何為象?
健順、動止、浩、湛之象,為《乾》《坤》六子者皆氣也,氣有此象也。
時若非象,指何為時?
隨時而起化者,必以健順、動止、浩、湛之幾為與陰陽、翕辟、生殺之候相應(yīng)以起用,不然,又將何以應(yīng)乎時哉?
世人取釋氏銷礙入空,學(xué)者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為始學(xué)遺累者薄乎云爾,豈天道神化所同語也哉!
釋氏以真空為如來藏,謂太虛之中本無一物,而氣從幻起以成諸惡,為障礙真如之根本,故斥七識乾健之性、六識坤順之性為流轉(zhuǎn)染污之害源。此在下愚,挾其郁蒸凝聚之濁氣以陷溺于惡者,聞其滅盡之說,則或可稍懲其狂悖;而仁義無質(zhì),忠信無本,于天以太和一氣含神起化之顯道,固非其所及知也。昧其所以生,則不知其所以死,妄欲銷隕世界以為大涅盤,彼亦烏能銷隕之哉,徒有妄想以惑世誣民而已。敔按:釋氏謂第七識為“末那識”,華云“我識”,第六識為“紇哩耶識”,華云“意識”。此言乾健之性、坤順之性者,為仁由己,乾道也;主敬行恕,要在誠意慎獨,坤道也
“變則化”,由粗入精也;
變者,自我變之,有跡為粗;化者,推行有漸而物自化,不可知為精,此一義也。
“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
“謂之”,當(dāng)作“存乎”?;圆?,存乎變易不測,不失其常之神?;娪谖?,著也,裁之者存乎己,微也,此又一義也。中庸變先于化,《易·傳》化先于變,取義不同;凡言陰陽動靜,不可執(zhí)一義以該之,類如此。中庸之言變,知義之事,化則神之效也?!兑住鳌分曰?,德盛之事,變則神之用也。變者,化之體;化之體,神也。精微之蘊,神而已矣。
谷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掩。
“谷”,當(dāng)作“鬼”,傳寫之訛也。神陽,鬼陰,而神非無陰,鬼非無陽,祭禮有求陰求陽之義,明鬼之有陽矣。二氣合而體物,一屈一伸,神鬼分焉;而同此氣則同此理,神非無自而彰,鬼非無所往而滅,故君子言往來,異于釋氏之言生滅。屈伸一指也,死生一物也,無間斷之死滅,則常流動于化中;而察乎人心,微者必顯,孰能掩之邪!
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掩;人有是心,在隱微必乘間而見。
鬼神無形聲而必昭著于物,則茍有其實,有不待形而見,不待聲而聞。一念之善惡動于不及覺之地,若或使之發(fā)露,蓋氣機之流行,有則必著之也。
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
非畏其著見,畏其實有之而不能遏也。一念之邪不審,雖或制之不發(fā),而神氣既為之累,見于事為,不覺而成乎非僻,不自測其所從來而不可遏抑。蓋神氣者,始終相貫,無遽生遽滅之理勢,念之于數(shù)十年之前,而形之也忽成于一旦,故防之也不可不早,不得謂此念忘而后遂無憂,如釋氏心忘罪滅之說也。敔按:此所謂“天奪其魄”也。天者神也,魄者形也,神氣既累,必動乎四體而莫掩其形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
見聞之所推測,名法之所循行,人能也。
故大而位天德,然后能窮神知化。
位,猶至也。盡心以盡性,性盡而與時偕行,合陰陽之化,乃位天德,實體之則實知之矣。
大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
擴充其善以備乎理之用,則大矣,與時偕行而物無不順,非恃其大而可至也。
在熟而已。
一其心于道而漸積以自然,則資深居安而順乎時,故學(xué)莫妙于熟,人之所以皆可為堯舜也。
《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
張子之言,神化極矣,至此引而歸之于仁之熟,乃示學(xué)者易簡之功,學(xué)圣之奧也。擇善固執(zhí),熟之始功,終食不違則熟矣。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
熟則不勉。
不已而天,則不測而神矣。
天之神化惟不已,故萬變而不易其常。伯夷、伊尹不勉而大,而止于其道,有所止則不能極其變;唯若孔子與時偕行而神應(yīng)無方,道在則誠,道變則化,化而一合于誠,不能以所止測之。
先后天而不違,順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
心之所存,推而行之,無不合于理,則天不能違矣。理者,天之所必然者也。
雖然,得圣人之任者,皆可勉而至,猶不害于未化爾。大幾圣矣,
伊尹自耕莘以來,集義而純乎道,故以覺民為志,伐夏而天下服,放君而太甲悔過,雖所為有跡,矯時以立德,未幾于化,而天理順則亦幾于圣矣。
化則位乎天德矣。
仁熟而神無不存,則與時偕行,萬物自正其性命;故鳳鳥不至,河不出圖,而孔子之道自參天地,贊化育,不待取必于天也。
大則不驕,化則不吝。
成物皆成己之事,而后驕心永釋;因物順應(yīng)而己不勞,而后吝心不生:此廣大高明之極也。學(xué)者欲至于大,當(dāng)勿以小有得而驕;欲幾于化,當(dāng)勿以私有得而吝。若顏子之勿伐善、勿施勞,竭才以思企及,則得矣。
無我而后大,
誠者,成身也,非我則何有于道?而云無我者,我,謂私意私欲也。欲之害理,善人、信人幾于無矣;唯意徇聞見,倚于理而執(zhí)之,不通天地之變,不盡萬物之理,同我者從之,異我者違之,則意即欲矣。無我者,德全于心,天下之務(wù)皆可成,天下之志皆可通,萬物備于我,安土而無不樂,斯乃以為大人。
大成性而后圣,
德盛仁熟,不求備物而萬物備焉,與時偕行,成乎性而無待推擴,斯圣矣。圣者,大之熟也。
圣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圣而不可知。敔按:致知,猶言指測而知
圣不可知,則從心所欲,皆合陰陽健順之理氣,其存于中者無仁義之跡,見于外者無治教政刑之勞,非大人以降所可致知,斯其運化之妙與太虛之神一矣。自大人而上,熟之則圣,圣熟而神矣,非果有不可知者為幻異也?!皥?、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不雜乎人而一于天也。
見幾則義明,
事物既至,則不但引我以欲者多端,且可托于義者不一,初心之發(fā),善惡兩端而已,于此分析不茍,則義明而不為非義所冒。
動而不括則用利,
括,收也,滯也。放義而行,一如其初心,推之天下,無中止之機,則用無不利矣。
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德滋。
滋,漸長而盛也。義明而推行之無所撓止,或屈或伸,無非理矣。時有否泰而身安,恒一于義,而心日廣,德日潤矣。此言學(xué)圣之始功在于見幾。蓋幾者,形未著,物欲未雜,思慮未分,乃天德之良所發(fā)見,唯神能見之,不倚于聞見也。
“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爾。
存神以知幾,德滋而熟,所用皆神,化物而不為物化,此作圣希天之實學(xué)也。幾者,動之微;微者必著,故聞見之習(xí)俗一入于中以成乎私意,則欲利用安身而不可得,況望其德之滋乎!
“精義入神”,事豫吾內(nèi),求利吾外也;
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盡其變,此在事變未起之先,見幾而決,故行焉而無不利。
“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yǎng)吾內(nèi)也;
義已明則推而行之不括,無所撓止。用利身安,則心亦安于理而不亂,故吉兇生死百變而心恒泰。如其行義不果,悔吝生于所不豫,雖欲養(yǎng)其心以靜正,而憂惑相擾,善惡與吉兇交爭于胸中,未有能養(yǎng)者也。
“窮神知化”,乃養(yǎng)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外利內(nèi)養(yǎng),身心率循乎義,逮其熟也,物不能遷,形不能累,惟神與理合而與天為一矣。故君子欲窮神而不索之于虛,欲知化而不億測其變,惟一于精義而已。義精而德崇矣,所由與佛老之強致者異也。蓋作圣之一于豫養(yǎng),不使其心有須臾之外馳,以為形之所累,物之所遷,而求精于義,則即此以達(dá)天德。是圣狂分于歧路,人禽判于幾希,閑邪存誠,與私意私欲不容有毫發(fā)之差也。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
心思之貞明貞觀,即神之動幾也,存之則神存矣。舍此而索之于虛無不測之中,役其神以從,妄矣。
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
德未盛而欲變化以趨時,為詭而已矣。順者修身以俟命,正己而物正。
存虛明,久至德,
澄心攝氣,莊敬以養(yǎng)之,則意欲不生,虛而自啟其明;以涵泳義理而熟之,不使間斷,心得恒存而久矣。此二者,所以存神也。
順變化,達(dá)時中,
貞觀立而天地萬物之變不憂不逆;行法以俟命,隨時皆有必中之節(jié),放義以行而不括。此二者,所以順化也。
仁之至,義之盡也。
存神順化,則仁無不至,義無不盡。
知微知彰,不舍而繼其善,然后可以成人性矣。
知微知彰,虛明而知幾也。不舍而繼其善,久至德而達(dá)時中也。成性者,成乎所性之善,性焉安焉之圣也。成乎性而神化在我,豈致思助長者之所可擬哉!言人性者,天之神篤于生而為性,其化則動植之物,故曰“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圣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
天德良能,太和之氣健順,動止時行而為理之所自出也,熟則自知之。大人以下,立心求之,則不知其從心不逾之矩爾,非有變幻不測,絕乎人而不可測,如致思助長者之詫神異也。
圣不可知謂神,莊生繆妄,又謂有神人焉。
圣而不已,合一于神。神者,圣之化也。莊生欲蔑圣功,以清虛無累之至為神人,妄矣。
惟神為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動也。
德之獨至者,為清,為任,為和,皆止于量,猶萬物之動者因其質(zhì)也。天之神,萬化該焉,而統(tǒng)之以太和之升降屈伸;圣人之神,達(dá)天下之亹亹,而統(tǒng)之以虛明至德,故動皆協(xié)一。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存神于心之謂也。
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所為也。
變化者,因天下之動也。其道則不私于形,不執(zhí)一于道,不孤其德,神存而順化以協(xié)其至常,六龍皆可乘以御天,特在時位移易之間爾,可于此以征神之所為。
見《易》則神其幾矣。
《易》有六十四象,三百八十四變,變化極矣,而唯《乾》之六陽、《坤》之六陰錯綜往來,摩蕩以成其變化爾,此神之所為也,故易簡而行乎天下之險阻。于此而知神之為用,純一不息,隨其屈伸消長皆成乎化。圣不可知,唯以至一貞天下之動,而隨時處中,在運動之間而已。
知幾其神,由經(jīng)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識矣。
經(jīng),即所謂義也。事理之宜吾心,有自然之則,大經(jīng)素正,則一念初起,其為善惡吉兇,判然分為兩途而無可疑,不待終日思索而可識矣。張子之言,神化盡矣,要歸于一;而奉義為大正之經(jīng)以貫乎事物,則又至嚴(yán)而至簡。蓋義之所自立,即健順動止,陰陽必然之則;敔按:此所謂立天地之大義正其義則協(xié)乎神之理,凝神專氣以守吾心之義,動存靜養(yǎng)一于此,則存神以順化,皆有實之可守,而知幾合神,化無不順。此《正蒙》要歸之旨,所以與往圣合轍,而非賢知之過也。
幾者,象見而未形也;
事無其形,心有其象。
形則涉乎明,不待神而后知也。
已形則耳目之聰明可以知其得失,不待神也。然而知之已晚,時過而失其中,物變起而悔吾生矣。
“吉之先見”云者,順性命則所先皆吉也。
精義而存之不息,則所守之大經(jīng),固性命各正之理,于此閑邪存誠,一念之動罔非吉矣。故《易》曰:“介于石”,正其經(jīng)也;“不終日,貞吉”,今一起而即與吉為徒也;順天地之至常,變化而不渝矣。
知神而后能饗帝饗親,
不知神而以為無,是不得已而姑向之也,則亡乎愛;以為有,是以山妖木魅饗之也,則亡乎敬。
見《易》而后能知神。
《易》卦非錯則綜,互相往來。神伸而生,生則饗于鬼;神屈而死,死則返于神;錯綜往來不息之道也。
是故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
天以神為道,性者神之撰,性與天道,神而已也。禮樂所自生,一順乎陰陽不容已之序而導(dǎo)其和,得其精意于進(jìn)反屈伸之間,而顯著無聲無臭之中,和于形聲,乃以立萬事之節(jié)而動人心之豫。不知而作者,玉帛鐘鼓而已。此好言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皆自無而肇有;唯窮神者兩得其精意,以鼓舞天下而不倦,故以鬼神興禮樂,以禮樂求鬼神者,從其類也。
“精義入神”,豫之至也。
義精則與神同其動止,以神治物,冒天下之道,不待事至而幾先吉,非立一義以待一事,期必之豫也,故中庸以明善為誠身之豫道。
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
陰陽之糟粕,聚而成形,故內(nèi)而為耳目口體,外而為聲色臭味,雖皆神之所為,而神不存焉矣,兩相攻取而喜怒生焉。心本神之舍也,馳神外徇,以從小體而趨合于外物,則神去心而心喪其主。知道者凝心之靈以存神,不溢喜,不遷怒,外物之順逆,如其分以應(yīng)之,乃不留滯以為心累,則物過吾前而吾已化之,性命之理不失而神恒為主。舜之飯糗茹草與為天于無以異,存神之至也。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
敦厚,敬持以凝其神也;化,因物治之而不累也。君子之于物,雖不徇之,而當(dāng)其應(yīng)之也必順其理,則事已靖,物已安,可以忘之而不為累。若有體而無用,則欲卻物而物不我釋,神亦終為之不寧,用非所用而體亦失其體矣。敔按:莊子所謂“其神凝而物不疵厲”者,蓋有體而無用也
化而自失焉,徇物而喪已也。
必欲事之靖,物之安,則事求可,功求成,馳情外徇,而己以喪矣。敔按:此言管、晏之學(xué)
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備。
大德,天德也。敦,誠以存神而隨時以應(yīng);化,則大而化之矣。敦者仁之體,化者智之用。
性性為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
性性,于所性之理安焉而成乎性,不為習(xí)遷也。物物,因物之至,順其理以應(yīng)之也。性性,則全體天德而神自存;物物,則應(yīng)物各得其理,雖有違順,而無留滯自累以與物競,感通自順而無不化矣;此圣人之天德也。學(xué)圣者見幾精義以不違于仁,動而不括以利用其智,立體以致用,庶幾別于異端之虛寂、流俗之功名矣。
無我然后得正己之盡,存神然后妙應(yīng)物之感。
此言存神過化相為體用也。徇物喪己者,拘耳目以取聲色,唯我私之自累,役于形而不以神用,則物有所不通,而應(yīng)之失其理。故惟無我,則因物治物,過者化,而己以無所累而恒正;存神,則貫通萬理而曲盡其過化之用。過化之用即用存神之體,而存神者即所以善過化之用,非存神,未有能過化者也。
“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于空,淪于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范圍天地者,神也,必存之以盡其誠,而不可舍二氣健順之實,以卻物而遁于物理之外。釋言“真空”,老言“守靜”,皆以神化為無有而思超越之。非神則化何從生,非化則神何所存,非精義以人神,則存非存,知非知,喪己而不能感物,此二氏之愚也。
“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
圓者,天之道也。屈伸順感而各得,神之圓也。不倚于形器,則不徇物而流。
“百姓日用而不知”,溺于流也。
作息飲食,何莫非神之所為,氣動而理即在其中。百姓日所用者皆神,而徇物以忘其理,故如水之流而不止,違于神而趨于鬼,終屈而莫能伸也。
義以反經(jīng)為本,經(jīng)正則精;
經(jīng)者,人物事理之大本;反者,反而求乎心之安也。止此倫物,而差之毫厘則失其正,無不正則無不精,非隨事察察之為精也。
仁以敦化為深,化行則顯。
敦厚以體萬物之化,乃盡物性而合天行,而仁之用顯,顯者,顯其所敦也,故《易》曰“顯諸仁”。
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
存諸中者為靜,見諸行者為動。義精而入神,則所動而施行者皆中存之天德,非因事求義而專于動也;仁敦化,則寂然不動之中,萬化之理密運于心而無一念之息,非虛寂為仁而專于靜也。敦化者豈豫設(shè)一變化以紛吾思哉?存大體以精其義而敦之不息爾。動靜合一于仁而義為之干,以此,張子之學(xué)以義為本。
仁敦化則無體,義入神則無方。
《易》曰:“神無方而易無體?!比屎f物以敦其全體,則隨所顯而皆仁,六位時成,《易》之所以冒天下之道者此也。義之精者,體陰陽、屈伸、高下之秩序而盡其神用,義非外襲而圓行以不流,神之所以藏諸用者此也。無體,無孤立之體,異于老、釋之靜;無方,無滯于一隅之方,異于名、法之動。無體者,所以妙合無方之神,精義之德至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