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cè)嵯嗤啤W冊(cè)谄渲幸?。系辭焉而命之。動(dòng)在其中矣。
天地定位。乾坤列南北。日月縣象。離坎列東西。山澤通氣。艮兌列西北東南。雷風(fēng)相薄。震巽列東北西南。三畫舉而八卦全。凡萬物之象。我不包括于八卦之中。故象在其中。因八卦重八卦。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方有爻。說文爻交也。一與四交。二與五交。三與上交。故三畫只有象。六畫始有爻。相推指消息。
吉兇悔吝者。生乎動(dòng)者也。剛?cè)嵴吡⒈菊咭?。變通者趨時(shí)者也。吉兇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dòng)。貞夫一者也
貞勝姚信讀作貞稱。貞常也。言吉兇之道。無不與陰陽相稱也。按勝稱音近古通??脊び浗遣粍偾?。乾不勝筋。謂之不參。注。勝或作稱。晉語曰。中不勝貌。韋注。勝當(dāng)為稱。天地謂二五。二五中正。中正以觀天下。故曰貞觀??苍码x日。大明終始。故曰貞明。一者神也。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故動(dòng)貞于一。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貴(左阜)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義皆與前復(fù)。以非一人所記錄。爻象動(dòng)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功業(yè)見乎變。圣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財(cái)。理財(cái)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內(nèi)內(nèi)卦。外外卦。乾鑿度云。易氣從下生。故動(dòng)于地之下。則應(yīng)乎天之下。動(dòng)于地之中。則應(yīng)于天之中。動(dòng)于地之上。則應(yīng)于天之卜。故曰爻象動(dòng)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守位曰人。人王肅桓玄等作仁。仁人古通。禮器碑四方士仁。士仁即士人。論語問管仲。曰人也。即仁人也。又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有仁即有人。何晏注謂仁人墮井。誤。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近取諸身。如乾首坤腹震足等是。遠(yuǎn)取諸物。如乾馬坤牛艮狗兌羊等是。凡物皆有陰陽。有陰陽則相感而有情。有情則相聚相合而為類。故曰以類萬物之情。作結(jié)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離中爻類為繩。離重目故為罔署。罔罷皆目也。以罔罟取獸于陸曰佃。取魚于澤曰漁。
包犧氏沒。神農(nóng)氏和。亞(有邑)木為鋁。揉木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益巽為木。震為足故為鋁。鋁耒頭金也。震為耕故為耒。耒耕具也。中爻艮手。故曰刺地。故亞(右邑)木使銳。而冒以金。使人地易。來形曲。故揉之使曲。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噬嗑離在上。放曰日中?;ヴ逓槭???矠榫邸楸?。為民。震為貨為歸。故曰交易而退。
神農(nóng)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明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大。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乾為衣。坤為裳。上衣下裳。乾上坤下。故曰取諸乾坤。自黃帝以前。只短衣。以御寒。無所謂威儀。至黃帝始服冕垂衣。襟袖寬博。彬彬下垂。至堯舜更象日月星辰山龍服。而衣裳之文采大備。
刳木為舟。炎(左手)不木為揖。舟揖之利。以濟(jì)不通。致 遠(yuǎn)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渙上巽為木。下坎為揖。說文揖翟(左木)舟也。中爻震為舟。 艮手故曰刳曰炎(左手)。刳說文判也。玉篇空物腸也。剖也。古之 明無鋸。故剖木使中空以為舟也。震舟象失傳。虞翻等皆以 渙為舟。杭辛齋謂日本易家以震為船。按易林大有之謙云。 方船備水。以謙互震為船也。震為虛。故為舟船。歸妹上六 承虛筐也。以震為虛也。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天下。蓋取諸隨。服牛即駕牛。說文牛部葡(左牛)下引易日葡(左牛)牛乘馬。而不言葡(左牛) 義。陳壽棋曰。玉篇葡(左牛)皮秘切。服也。以鞍裝馬也。集韻葡(左牛) 用牛也。通作用。據(jù)此服牛即駕牛也。易林歸妹之比云。申 酉脫服。牛馬休息。脫服即馳駕也。隨互艮為牛。下震為 馬。艮為引。巽為利。謂以牛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濟(jì)天下也。艮牛象見無妄解。
重門擊析。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豫艮為門。坤亦為門。故曰重門。又九家云。從外視之 艮。故曰重門。是以正反艮為重門也。震為析。艮為擊。故 曰擊檄。震為客。而決躁。故曰暴客。重門深密。擊檄警 戒。皆所以備盜。中爻坎為盜也。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jì)。蓋取 諸刃過。
小過中爻巽為木為杵。兌毀折。故曰斷木為杵。震中虛 為臼。艮為掘。掘地為臼。蓋以蜃灰。至之使堅(jiān)。盛轂于 中。春之以杵。而民食濟(jì)也。
弦木為弧。剡木為失?;∈钢?。以咸天下。羞取 諸睽。
睽中爻坎為弧。為矢。弦說文弦說文弓弦也。 弧說文木弓也。弦木為弧。言以弦牽本使曲成弧也。 剡削也。削木使直成失也。離為威如。兌毀折。故 曰威天下。
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 待風(fēng)雨。蓋取諸大壯。大壯通觀。觀艮為穴為野。為宮室。巽為棟。在外卦。 故曰上棟。艮為字。在巽下。故曰下宇。宇今俗所謂廊詹 也。巽為風(fēng)。兌為雨。兌為雨。舊解不用旁通。用正象。宜 其不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 期無數(sh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大過乾為衣。巽為薪。管輅以坎為棺槨。大過中實(shí)亦坎 象。故亦象棺槨。漢儒以大過為列卦。蓋本此也。 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
萬民以察。問取諸央。決(左無)上兌為覆巽。巽為繩。上古結(jié)繩紀(jì)事。今巽覆為兌。 兌為斧。故曰書契。契刻也。呂氏春秋。契舟求劍是也。考 工記。筑氏為削。合六而成規(guī)。注今之書刀。蓋古用簡須以 刀刻字。今殷墟掘出之甲骨文是也。故曰書契。兌為刀。 斧。乾為圜。畫刀合六以成規(guī)。故取于決(左無)。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此聰明上取象之故也。凡易辭無不從象生。韓宣子適 魯。不曰見周易。而曰見易象與魯春秋。誠以易者象也。象 者像也。言萬物雖多。而八卦無不像之也。像俗宇。釋文。 孟京虞姚董。還作象。
象者材也。材猶言行能。阮元訓(xùn)象為分。材與財(cái)裁通。言用此彖 辭。說卦象而分之。
爻者效天下之動(dòng)者也。是故吉兇生而悔吝著也。
動(dòng)發(fā)也。爻交也。卦至六畫始有爻。動(dòng)于下。應(yīng)于上。 故曰效。效之而當(dāng)則吉。不當(dāng)則兇也。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 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 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韓注少者多之宗。一者眾之歸。陽卦二陰。故奇為之 君。陰卦二陽。故耦為之主。后漢仲長統(tǒng)曰。易曰陽一君二 臣。君子之道也。陰二君一臣。小人之道也。然則寡者為人 上者也。眾者為人下者也。專以貴賤言。愚謂陽道行則世 治。世治則一君二民而君權(quán)一。陰道盛則世亂。世亂則二君 一民。而君權(quán)墜。管子霸言云。使天下兩天子。天下不可理 也。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理也。一家而兩父。一家不可理 也。不可理則亂。故曰小人之道。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成九四爻義。吾道一以貫之。朋從爾思。則百慮也。 憧憧往來。則殊途也。然途雖殊而同歸于一。慮雖百亦終致 于一。天下事貞于一而已。何思何慮哉。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 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來之 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咸互乾為日。上兌為月。至夕則日往而月來。至晨則月 往而日來。往收藏也。乾為寒。坤為暑。乾息自復(fù)。至始而 藏。坤陰用事。坤消自垢(左女)。至復(fù)而藏。乾陽用事。寒暑互相 推。而歲功以成。往則收藏故曰屈。來則用事故曰信。尺 蠖。屈信蟲也。見說文。又爾雅疏。蠖又呼步屈。言其以尾 就首。屈而后信。舉步之形也。埤雅云。今人布指求尺。一 屆一信。如蠖之步。謂之尺蠖。按詩小雅。螟嶺有子。果贏 負(fù)之。螟蛉食槐葉蟲。色綠與葉若一。夏日細(xì)腰。以泥砌窠 成。銜螟嶺人。螟蛉即尺蠖。成九四巽體。巽為蟲。蠖行以 尾就首。先屈后信。故以為喻。咸艮位戌亥?;デ瑸辇垺7?坤為蛇。乾坤合居于戌亥數(shù)無之地。故曰蟄。誰能蟄故能存 身。乾傳所謂保合太和也。乾為神。坤為義。精義人神。謂 乾坤合德于戍亥。易林云。乾坤利貞。乳生六子。六子生然 后能致用。用利然后身安。身安則德自崇。蓋陰陽屈信。循 環(huán)無端。不屈則不能信。不蟄則無以為存。陰陽往來。定理 本如是也。
易曰。困于石。據(jù)于疾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jù)而據(jù)焉。身 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坎隱伏故名辱??搽U(xiǎn)故身危??矠楣讟 9试凰?。困六 三爻義。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塔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 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 身。待時(shí)而動(dòng)。何不利之有。動(dòng)而不括。是以出而 有獲。語成器而動(dòng)者也。
解上震為器。為人?;タ补什仄鳌U馂闀r(shí)。為動(dòng)。動(dòng)故 不括。解上六天義。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動(dòng)。不 威不懲。小懲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 趾無咎。此之謂也。 此釋噬嗑初九爻義。震為動(dòng)為威。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又身。小人以小 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 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兇。 此釋噬嗑上九爻義。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 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 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 系于苞桑。 此釋否九五爻義。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 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像 其形渥。言不勝其 任也。
此釋鼎九四爻。形渥。鄭虞皆作型劇。言因覆束(左食)而被大 刑也。古字音同通用。王弼程傳以形為形體。王謂形渥為沾 濡。程謂為汗?jié)?。皆望文生義。不惟不審?fù)僦?。且于?jīng) 義顯違。以折足覆束(左食)之罪。 只汗?jié)押?。本義多從程傳。獨(dú)此不從。誠以其陋 也。觀此曰鮮不及矣。謂及于刑辟也。此可以定其是非也。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其 知幾乎。幾者動(dòng)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 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 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shí)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 知?jiǎng)?。萬夫之望。
此釋豫六二爻義。左傳昭五年。于人為言。敗言為讒。 廉下艮。震反。故曰敗言。豫與謙同體。亦正反震。故曰謅 曰讀。蒙曰瀆則不告。以二至上正反震相對(duì)。言多故曰讀。 豫亦正反震。故亦曰讀。系辭與左傳之用正覆象。除易林 外。無有喻者。故解左氏而誤。解易而誤。而謅與瀆之故。皆莫知其所自來矣。介研之省。硬也。故曰介如石。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 知之未嘗復(fù)行也。易曰不遠(yuǎn)復(fù)。無只悔。元吉。 此釋復(fù)初爻義。
天地?zé)煟ㄗ笙担兀ㄗ笱裕?。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損六三爻義。少男少女。爻無不交。艮為天。坤為地。 為萬物。震為生。未交則陰陽分。既交則陰陽合。德。所謂同聲同氣也。故曰致一。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動(dòng)。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 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dòng)。則民不與 也。懼以語。則民不應(yīng)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莫之與剛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 匆恒。兇。
益上九爻義。二至四艮為身為安為求。震為動(dòng)為言。坤 為心為民。易。平也。言平易其心而后語也。子曰。 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 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 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于稽其類。其衰世之意 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dāng)名。辨 物正言。斷辭則備美。其構(gòu)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其旨遠(yuǎn)。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 以濟(jì)民行。以明失得之報(bào)。
陰陽合德。而萬物乃生。各有其剛?cè)嶂?。體剛者得天 數(shù)。體柔者得地?cái)?shù)。九家云。撰數(shù)也。天數(shù)九。地?cái)?shù)六。言 萬物形體。皆受天地之?dāng)?shù)也。撰與算。音近通用。夏宮群吏 撰車馬。鄭注撰讀曰算。謂數(shù)擇之。茲與之同。萬物變化。 通于神明。其名雖雜。然系之爻卦各有其序。不相逾越。故 曰雜而不越。凡吉兇悔吝皆所以備憂患。故曰衰世之意。著 盛世則無所謂憂患也。彰往如先甲三日。先庚三日。察來如 履霜堅(jiān)冰至。至于八月有兇是也。卦名只八耳。而萬物皆象 于其中。故曰其稱名小。其取類大。肆極也。周語下。藪 澤 肆既。注。肆極也。貳輔也。卦有內(nèi)外有上下。初為主則四 貳之。二為主則五貳之。三為主則上貳之。其吉兇得失。皆 以此為度。故因貳以濟(jì)民行。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 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覆。德之本也。恒。 德之園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 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虞氏曰。中古謂庖犧。庖犧始畫卦。以前為上古。上古 之人無憂患。九卦者防憂慮患之本。柄本也。所以持物辨別 也。遭困之時(shí)。君子不改其常。小人必失其度。以此為別。 井以水養(yǎng)人。取不竭。用不窮。故曰德之地。巽為命令。人 君申命用事。宰制天下。故曰德之制。此陳九卦之德。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 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 所而遷。巽稱而隱。
此申九卦之性。以明其重要。履下兌為和。上乾為至。 謙下艮為光朋。為由。故尊而光。復(fù)陽雖微。然陽物。坤陰物。陰陽各別。故復(fù)小而辨于物。辨別也。恒六爻皆交。故 雜而不厭。挹損人情之所難。故先難。久則人驚而服。故后 易。虞氏以上失位為難。誤之遠(yuǎn)矣。益陽歸內(nèi)。內(nèi)為貞。貞 為我。設(shè)陳也。天施地生。言不必設(shè)施為作。自然裕也。困 下坎為通。并所居不移。而澤施于人。故居所能遷。巽為命 令。舉國稱揚(yáng)。然民可使由。不可使知。故稱而隱。又稱者 銓衡之總名。鄭注月令云。稱錘曰權(quán)。由是以推。稱乾曰 衡。后儒動(dòng)謂稱即權(quán)者非也。謙傳云。稱物平施。月令云。 分繭稱絲計(jì)功。是也。上巽下翼。內(nèi)外平。故曰稱。巽伏故 穩(wěn)。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 遠(yuǎn)害。益以興利。國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此言九卦之用。履乾為行。兌悅故行和。凡禮以謙為 主。故以制禮。恒不易方。故一德。損互坤為害。泰初往坤 上。害不能及。故遠(yuǎn)害。富貴易為人忌。困則無忌者。故寡 怨。風(fēng)進(jìn)退。故行權(quán)。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yuǎn)。其為道也屢遷。變動(dòng)不居。周 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唯?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nèi)使知懼。明于憂患與故。 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 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正義云屢遷。謂乾初潛龍。乾二見龍是也。變動(dòng)不居。 若一陽生為復(fù)。二陽為臨。無或停息。是也。六虛六位也。 上下無常如二五相上下。泰二得上于中行是也。適往也。如 乾初得九。則往娠也。乾元亨利貞。垢(左女)則天地相遇。卦德迥 不同。故曰不可為虛典要。往外為出。來內(nèi)為人。往來出 人。皆有一定之度數(shù)。不能混淆。如初與四相往來。二與五 相往來。三與上相往來。倘不能相往來。則中必有疾。如鼎 二曰我仇有疾是也。疾則懼矣。懼則知所防矣。故曰明于憂 患與故。率正也。揆度也。方道也。言正其初首之辭。而度 其終未之道。盡有典常。故非文王不能明其道也。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zhì)也。六爻相雜。唯其 時(shí)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 年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 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兇。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 彖辭。則思過半矣。
原始如乾初九潛龍勿用。是原始也。上九亢龍有侮。是 要終質(zhì)本也。物陽物陰物。六爻剛?cè)嵯嚯s。然爻各有其時(shí)。 各有其物。時(shí)物當(dāng)則吉。否則兇也。本末初上也。初則事微 故難知。上則事彰故易知。初擬議之。卒終成之。假如噬嗑 初九。善惡在擬議之間。至上九則兇災(zāi)彰徹。一成不變也。故曰卒成之終。雜物。言陰陽相雜也。撰數(shù)也。撰德者。言 數(shù)合陰陽之德。而別其是非也。中爻謂中四爻。二至四互一 卦。三至五互一卦。京氏所謂一卦備四卦之用也。吉兇是 非。初引其端。上考其成。至其詳盡。則在中四爻。故曰非 中交不備。中爻之是非既明。則吉兇已著。居處也。處乾吉 則存。處坤兇則亡。故曰居可知。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yù)。四多懼。 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yuǎn)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 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 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二四同為坤位。故同功。而二位在內(nèi)。且居中。故異 位。三五同為乾位。故同功。而五在外。且居中。故異位。 近謂二在內(nèi)卦。遠(yuǎn)謂四在外卦。柔之為道不利遠(yuǎn)。二近故多 譽(yù)。四遠(yuǎn)故多懼。其謂近五故懼者非也。三五皆陽位。故柔 爻居之危。剛爻居之勝。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 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 道也。道有變動(dòng)故日文。支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 曰文。文不當(dāng)故吉兇生焉。
文不當(dāng)謂不當(dāng)位。乾寶云。等群也。爻中之義群物交集 也。
易之興也。其當(dāng)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dāng)文王與 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 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此要無咎。此之謂 易之道也。
言易辭憂危慮患?;?yàn)槲耐跏录q。囚于羌里時(shí)所為。乾 寶何妥等。便指某卦爻辭指周某事。其因皆緣誤釋此二語。 與虞翻之誤解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浪用卦變突變同也。 易平易也。危者使平。如否上先否后喜是也。易者使傾。如 泰上城復(fù)于隍是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xiǎn)。夫坤天下之 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 慮。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a(chǎn)a?者。
居易不忘險(xiǎn)。行簡知有阻。阻險(xiǎn)阻也。知有險(xiǎn)阻。然后 可免于患難。能諸慮。。諸下衍侯之二字。aa?王肅云勉也。
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詳。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天地設(shè)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詳祥音同通用。朕兆也。言吉兇必有先兆也。象事知 器。此言占驗(yàn)之事。如郭璞洞林。遇兌知有銅擇(左金)。遇坎知有 銅擇(左金)六枚也。唯圣人能盡天地之性。故曰成能。人謀鬼謀。
言易道深至。百姓與能。言其庸近。所謂夫婦之愚可以與知 也。
八卦以象告。支象以情言。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 矣。變動(dòng)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 兇生。遠(yuǎn)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幾 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蚝χ?。悔且吝。
凡萬物之象。皆包括于八卦之中。筮得某卦。必有四象。上下卦并上下互是也。至于卦爻辭則明卦情。占者以象 為本。以情為用。如公子完生。筮得觀之否。觀上風(fēng)下地。 而坤為國。互艮為山。告之以象矣。觀國之光。利用賓于 王。爻則言其情也。變動(dòng)以利言。如觀六四動(dòng)成乾。風(fēng)為天 于土上。愈變而利愈明。益動(dòng)而其情益吉。故曰變動(dòng)以利 言。吉兇以情遷。攻摩也。愛惡相攻即剛?cè)嵯嗄σ?。陽遇?陰遇陽則相求相愛。復(fù)朋來無咎。革六二征吉是也。陽遇 陽。陰遇陰。則相敵相惡。如頤六二行失類。征兇。鼎九二 慎所之是也。愛則吉。惡則兇。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yuǎn)近 相取而悔吝生者。遠(yuǎn)謂應(yīng)。近謂比。例如同人六二。遠(yuǎn)取五 為正應(yīng)。近又比三。故吝。感六二亦然。故遠(yuǎn)近不能兼取。 中孚六四曰絕類上。近取也。近取上則不遠(yuǎn)取初。故曰馬匹 亡也。情者陽。偽者陰。陰陽相感。有利有害。絕不相同。 例如益初九感四則利。上九感三。則五為敵而害之矣。下曰 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正申其故也。將叛者其辭塹(下心)。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 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荀爽以易辭為解。虞翻謂指六子。按易之本在乾坤。而 其用在六子。虞氏之說。似為得之。以六子測人之情偽。不 得于此必于彼。無有遁形矣。故于下系終言之。示人以涉世 之方。離正覆兌相反。叛者反也。而中虛。故其辭斬(下心)??采?下兌口相背。故疑。坎為中為心。故曰中心疑。水性技溢。 故其辭枝。震為言。震反為艮。故言寡。艮為人。艮止而 靜。故曰吉人。震為決躁。似兌而長舌。故辭多。兌為口 舌。陰掩陽。故曰誣善。柔乘剛。故其辭游。風(fēng)進(jìn)退不果。故失其守。陰伏在下。故其辭屈。
天地定位。乾坤列南北。日月縣象。離坎列東西。山澤通氣。艮兌列西北東南。雷風(fēng)相薄。震巽列東北西南。三畫舉而八卦全。凡萬物之象。我不包括于八卦之中。故象在其中。因八卦重八卦。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方有爻。說文爻交也。一與四交。二與五交。三與上交。故三畫只有象。六畫始有爻。相推指消息。
吉兇悔吝者。生乎動(dòng)者也。剛?cè)嵴吡⒈菊咭?。變通者趨時(shí)者也。吉兇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dòng)。貞夫一者也
貞勝姚信讀作貞稱。貞常也。言吉兇之道。無不與陰陽相稱也。按勝稱音近古通??脊び浗遣粍偾?。乾不勝筋。謂之不參。注。勝或作稱。晉語曰。中不勝貌。韋注。勝當(dāng)為稱。天地謂二五。二五中正。中正以觀天下。故曰貞觀??苍码x日。大明終始。故曰貞明。一者神也。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故動(dòng)貞于一。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貴(左阜)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義皆與前復(fù)。以非一人所記錄。爻象動(dòng)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功業(yè)見乎變。圣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財(cái)。理財(cái)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內(nèi)內(nèi)卦。外外卦。乾鑿度云。易氣從下生。故動(dòng)于地之下。則應(yīng)乎天之下。動(dòng)于地之中。則應(yīng)于天之中。動(dòng)于地之上。則應(yīng)于天之卜。故曰爻象動(dòng)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守位曰人。人王肅桓玄等作仁。仁人古通。禮器碑四方士仁。士仁即士人。論語問管仲。曰人也。即仁人也。又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有仁即有人。何晏注謂仁人墮井。誤。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近取諸身。如乾首坤腹震足等是。遠(yuǎn)取諸物。如乾馬坤牛艮狗兌羊等是。凡物皆有陰陽。有陰陽則相感而有情。有情則相聚相合而為類。故曰以類萬物之情。作結(jié)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離中爻類為繩。離重目故為罔署。罔罷皆目也。以罔罟取獸于陸曰佃。取魚于澤曰漁。
包犧氏沒。神農(nóng)氏和。亞(有邑)木為鋁。揉木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益巽為木。震為足故為鋁。鋁耒頭金也。震為耕故為耒。耒耕具也。中爻艮手。故曰刺地。故亞(右邑)木使銳。而冒以金。使人地易。來形曲。故揉之使曲。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噬嗑離在上。放曰日中?;ヴ逓槭???矠榫邸楸?。為民。震為貨為歸。故曰交易而退。
神農(nóng)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明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大。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乾為衣。坤為裳。上衣下裳。乾上坤下。故曰取諸乾坤。自黃帝以前。只短衣。以御寒。無所謂威儀。至黃帝始服冕垂衣。襟袖寬博。彬彬下垂。至堯舜更象日月星辰山龍服。而衣裳之文采大備。
刳木為舟。炎(左手)不木為揖。舟揖之利。以濟(jì)不通。致 遠(yuǎn)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渙上巽為木。下坎為揖。說文揖翟(左木)舟也。中爻震為舟。 艮手故曰刳曰炎(左手)。刳說文判也。玉篇空物腸也。剖也。古之 明無鋸。故剖木使中空以為舟也。震舟象失傳。虞翻等皆以 渙為舟。杭辛齋謂日本易家以震為船。按易林大有之謙云。 方船備水。以謙互震為船也。震為虛。故為舟船。歸妹上六 承虛筐也。以震為虛也。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天下。蓋取諸隨。服牛即駕牛。說文牛部葡(左牛)下引易日葡(左牛)牛乘馬。而不言葡(左牛) 義。陳壽棋曰。玉篇葡(左牛)皮秘切。服也。以鞍裝馬也。集韻葡(左牛) 用牛也。通作用。據(jù)此服牛即駕牛也。易林歸妹之比云。申 酉脫服。牛馬休息。脫服即馳駕也。隨互艮為牛。下震為 馬。艮為引。巽為利。謂以牛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濟(jì)天下也。艮牛象見無妄解。
重門擊析。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豫艮為門。坤亦為門。故曰重門。又九家云。從外視之 艮。故曰重門。是以正反艮為重門也。震為析。艮為擊。故 曰擊檄。震為客。而決躁。故曰暴客。重門深密。擊檄警 戒。皆所以備盜。中爻坎為盜也。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jì)。蓋取 諸刃過。
小過中爻巽為木為杵。兌毀折。故曰斷木為杵。震中虛 為臼。艮為掘。掘地為臼。蓋以蜃灰。至之使堅(jiān)。盛轂于 中。春之以杵。而民食濟(jì)也。
弦木為弧。剡木為失?;∈钢?。以咸天下。羞取 諸睽。
睽中爻坎為弧。為矢。弦說文弦說文弓弦也。 弧說文木弓也。弦木為弧。言以弦牽本使曲成弧也。 剡削也。削木使直成失也。離為威如。兌毀折。故 曰威天下。
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 待風(fēng)雨。蓋取諸大壯。大壯通觀。觀艮為穴為野。為宮室。巽為棟。在外卦。 故曰上棟。艮為字。在巽下。故曰下宇。宇今俗所謂廊詹 也。巽為風(fēng)。兌為雨。兌為雨。舊解不用旁通。用正象。宜 其不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 期無數(sh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大過乾為衣。巽為薪。管輅以坎為棺槨。大過中實(shí)亦坎 象。故亦象棺槨。漢儒以大過為列卦。蓋本此也。 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
萬民以察。問取諸央。決(左無)上兌為覆巽。巽為繩。上古結(jié)繩紀(jì)事。今巽覆為兌。 兌為斧。故曰書契。契刻也。呂氏春秋。契舟求劍是也。考 工記。筑氏為削。合六而成規(guī)。注今之書刀。蓋古用簡須以 刀刻字。今殷墟掘出之甲骨文是也。故曰書契。兌為刀。 斧。乾為圜。畫刀合六以成規(guī)。故取于決(左無)。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此聰明上取象之故也。凡易辭無不從象生。韓宣子適 魯。不曰見周易。而曰見易象與魯春秋。誠以易者象也。象 者像也。言萬物雖多。而八卦無不像之也。像俗宇。釋文。 孟京虞姚董。還作象。
象者材也。材猶言行能。阮元訓(xùn)象為分。材與財(cái)裁通。言用此彖 辭。說卦象而分之。
爻者效天下之動(dòng)者也。是故吉兇生而悔吝著也。
動(dòng)發(fā)也。爻交也。卦至六畫始有爻。動(dòng)于下。應(yīng)于上。 故曰效。效之而當(dāng)則吉。不當(dāng)則兇也。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 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 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韓注少者多之宗。一者眾之歸。陽卦二陰。故奇為之 君。陰卦二陽。故耦為之主。后漢仲長統(tǒng)曰。易曰陽一君二 臣。君子之道也。陰二君一臣。小人之道也。然則寡者為人 上者也。眾者為人下者也。專以貴賤言。愚謂陽道行則世 治。世治則一君二民而君權(quán)一。陰道盛則世亂。世亂則二君 一民。而君權(quán)墜。管子霸言云。使天下兩天子。天下不可理 也。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理也。一家而兩父。一家不可理 也。不可理則亂。故曰小人之道。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成九四爻義。吾道一以貫之。朋從爾思。則百慮也。 憧憧往來。則殊途也。然途雖殊而同歸于一。慮雖百亦終致 于一。天下事貞于一而已。何思何慮哉。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 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來之 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咸互乾為日。上兌為月。至夕則日往而月來。至晨則月 往而日來。往收藏也。乾為寒。坤為暑。乾息自復(fù)。至始而 藏。坤陰用事。坤消自垢(左女)。至復(fù)而藏。乾陽用事。寒暑互相 推。而歲功以成。往則收藏故曰屈。來則用事故曰信。尺 蠖。屈信蟲也。見說文。又爾雅疏。蠖又呼步屈。言其以尾 就首。屈而后信。舉步之形也。埤雅云。今人布指求尺。一 屆一信。如蠖之步。謂之尺蠖。按詩小雅。螟嶺有子。果贏 負(fù)之。螟蛉食槐葉蟲。色綠與葉若一。夏日細(xì)腰。以泥砌窠 成。銜螟嶺人。螟蛉即尺蠖。成九四巽體。巽為蟲。蠖行以 尾就首。先屈后信。故以為喻。咸艮位戌亥?;デ瑸辇垺7?坤為蛇。乾坤合居于戌亥數(shù)無之地。故曰蟄。誰能蟄故能存 身。乾傳所謂保合太和也。乾為神。坤為義。精義人神。謂 乾坤合德于戍亥。易林云。乾坤利貞。乳生六子。六子生然 后能致用。用利然后身安。身安則德自崇。蓋陰陽屈信。循 環(huán)無端。不屈則不能信。不蟄則無以為存。陰陽往來。定理 本如是也。
易曰。困于石。據(jù)于疾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jù)而據(jù)焉。身 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坎隱伏故名辱??搽U(xiǎn)故身危??矠楣讟 9试凰?。困六 三爻義。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塔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 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 身。待時(shí)而動(dòng)。何不利之有。動(dòng)而不括。是以出而 有獲。語成器而動(dòng)者也。
解上震為器。為人?;タ补什仄鳌U馂闀r(shí)。為動(dòng)。動(dòng)故 不括。解上六天義。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動(dòng)。不 威不懲。小懲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 趾無咎。此之謂也。 此釋噬嗑初九爻義。震為動(dòng)為威。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又身。小人以小 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 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兇。 此釋噬嗑上九爻義。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 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 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 系于苞桑。 此釋否九五爻義。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 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像 其形渥。言不勝其 任也。
此釋鼎九四爻。形渥。鄭虞皆作型劇。言因覆束(左食)而被大 刑也。古字音同通用。王弼程傳以形為形體。王謂形渥為沾 濡。程謂為汗?jié)?。皆望文生義。不惟不審?fù)僦?。且于?jīng) 義顯違。以折足覆束(左食)之罪。 只汗?jié)押?。本義多從程傳。獨(dú)此不從。誠以其陋 也。觀此曰鮮不及矣。謂及于刑辟也。此可以定其是非也。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其 知幾乎。幾者動(dòng)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 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 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shí)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 知?jiǎng)?。萬夫之望。
此釋豫六二爻義。左傳昭五年。于人為言。敗言為讒。 廉下艮。震反。故曰敗言。豫與謙同體。亦正反震。故曰謅 曰讀。蒙曰瀆則不告。以二至上正反震相對(duì)。言多故曰讀。 豫亦正反震。故亦曰讀。系辭與左傳之用正覆象。除易林 外。無有喻者。故解左氏而誤。解易而誤。而謅與瀆之故。皆莫知其所自來矣。介研之省。硬也。故曰介如石。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 知之未嘗復(fù)行也。易曰不遠(yuǎn)復(fù)。無只悔。元吉。 此釋復(fù)初爻義。
天地?zé)煟ㄗ笙担兀ㄗ笱裕?。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損六三爻義。少男少女。爻無不交。艮為天。坤為地。 為萬物。震為生。未交則陰陽分。既交則陰陽合。德。所謂同聲同氣也。故曰致一。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動(dòng)。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 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dòng)。則民不與 也。懼以語。則民不應(yīng)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莫之與剛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 匆恒。兇。
益上九爻義。二至四艮為身為安為求。震為動(dòng)為言。坤 為心為民。易。平也。言平易其心而后語也。子曰。 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 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 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于稽其類。其衰世之意 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dāng)名。辨 物正言。斷辭則備美。其構(gòu)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其旨遠(yuǎn)。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 以濟(jì)民行。以明失得之報(bào)。
陰陽合德。而萬物乃生。各有其剛?cè)嶂?。體剛者得天 數(shù)。體柔者得地?cái)?shù)。九家云。撰數(shù)也。天數(shù)九。地?cái)?shù)六。言 萬物形體。皆受天地之?dāng)?shù)也。撰與算。音近通用。夏宮群吏 撰車馬。鄭注撰讀曰算。謂數(shù)擇之。茲與之同。萬物變化。 通于神明。其名雖雜。然系之爻卦各有其序。不相逾越。故 曰雜而不越。凡吉兇悔吝皆所以備憂患。故曰衰世之意。著 盛世則無所謂憂患也。彰往如先甲三日。先庚三日。察來如 履霜堅(jiān)冰至。至于八月有兇是也。卦名只八耳。而萬物皆象 于其中。故曰其稱名小。其取類大。肆極也。周語下。藪 澤 肆既。注。肆極也。貳輔也。卦有內(nèi)外有上下。初為主則四 貳之。二為主則五貳之。三為主則上貳之。其吉兇得失。皆 以此為度。故因貳以濟(jì)民行。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 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覆。德之本也。恒。 德之園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 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虞氏曰。中古謂庖犧。庖犧始畫卦。以前為上古。上古 之人無憂患。九卦者防憂慮患之本。柄本也。所以持物辨別 也。遭困之時(shí)。君子不改其常。小人必失其度。以此為別。 井以水養(yǎng)人。取不竭。用不窮。故曰德之地。巽為命令。人 君申命用事。宰制天下。故曰德之制。此陳九卦之德。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 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 所而遷。巽稱而隱。
此申九卦之性。以明其重要。履下兌為和。上乾為至。 謙下艮為光朋。為由。故尊而光。復(fù)陽雖微。然陽物。坤陰物。陰陽各別。故復(fù)小而辨于物。辨別也。恒六爻皆交。故 雜而不厭。挹損人情之所難。故先難。久則人驚而服。故后 易。虞氏以上失位為難。誤之遠(yuǎn)矣。益陽歸內(nèi)。內(nèi)為貞。貞 為我。設(shè)陳也。天施地生。言不必設(shè)施為作。自然裕也。困 下坎為通。并所居不移。而澤施于人。故居所能遷。巽為命 令。舉國稱揚(yáng)。然民可使由。不可使知。故稱而隱。又稱者 銓衡之總名。鄭注月令云。稱錘曰權(quán)。由是以推。稱乾曰 衡。后儒動(dòng)謂稱即權(quán)者非也。謙傳云。稱物平施。月令云。 分繭稱絲計(jì)功。是也。上巽下翼。內(nèi)外平。故曰稱。巽伏故 穩(wěn)。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 遠(yuǎn)害。益以興利。國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此言九卦之用。履乾為行。兌悅故行和。凡禮以謙為 主。故以制禮。恒不易方。故一德。損互坤為害。泰初往坤 上。害不能及。故遠(yuǎn)害。富貴易為人忌。困則無忌者。故寡 怨。風(fēng)進(jìn)退。故行權(quán)。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yuǎn)。其為道也屢遷。變動(dòng)不居。周 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唯?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nèi)使知懼。明于憂患與故。 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 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正義云屢遷。謂乾初潛龍。乾二見龍是也。變動(dòng)不居。 若一陽生為復(fù)。二陽為臨。無或停息。是也。六虛六位也。 上下無常如二五相上下。泰二得上于中行是也。適往也。如 乾初得九。則往娠也。乾元亨利貞。垢(左女)則天地相遇。卦德迥 不同。故曰不可為虛典要。往外為出。來內(nèi)為人。往來出 人。皆有一定之度數(shù)。不能混淆。如初與四相往來。二與五 相往來。三與上相往來。倘不能相往來。則中必有疾。如鼎 二曰我仇有疾是也。疾則懼矣。懼則知所防矣。故曰明于憂 患與故。率正也。揆度也。方道也。言正其初首之辭。而度 其終未之道。盡有典常。故非文王不能明其道也。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zhì)也。六爻相雜。唯其 時(shí)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 年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 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兇。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 彖辭。則思過半矣。
原始如乾初九潛龍勿用。是原始也。上九亢龍有侮。是 要終質(zhì)本也。物陽物陰物。六爻剛?cè)嵯嚯s。然爻各有其時(shí)。 各有其物。時(shí)物當(dāng)則吉。否則兇也。本末初上也。初則事微 故難知。上則事彰故易知。初擬議之。卒終成之。假如噬嗑 初九。善惡在擬議之間。至上九則兇災(zāi)彰徹。一成不變也。故曰卒成之終。雜物。言陰陽相雜也。撰數(shù)也。撰德者。言 數(shù)合陰陽之德。而別其是非也。中爻謂中四爻。二至四互一 卦。三至五互一卦。京氏所謂一卦備四卦之用也。吉兇是 非。初引其端。上考其成。至其詳盡。則在中四爻。故曰非 中交不備。中爻之是非既明。則吉兇已著。居處也。處乾吉 則存。處坤兇則亡。故曰居可知。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yù)。四多懼。 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yuǎn)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 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 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二四同為坤位。故同功。而二位在內(nèi)。且居中。故異 位。三五同為乾位。故同功。而五在外。且居中。故異位。 近謂二在內(nèi)卦。遠(yuǎn)謂四在外卦。柔之為道不利遠(yuǎn)。二近故多 譽(yù)。四遠(yuǎn)故多懼。其謂近五故懼者非也。三五皆陽位。故柔 爻居之危。剛爻居之勝。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 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 道也。道有變動(dòng)故日文。支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 曰文。文不當(dāng)故吉兇生焉。
文不當(dāng)謂不當(dāng)位。乾寶云。等群也。爻中之義群物交集 也。
易之興也。其當(dāng)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dāng)文王與 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 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此要無咎。此之謂 易之道也。
言易辭憂危慮患?;?yàn)槲耐跏录q。囚于羌里時(shí)所為。乾 寶何妥等。便指某卦爻辭指周某事。其因皆緣誤釋此二語。 與虞翻之誤解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浪用卦變突變同也。 易平易也。危者使平。如否上先否后喜是也。易者使傾。如 泰上城復(fù)于隍是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xiǎn)。夫坤天下之 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 慮。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a(chǎn)a?者。
居易不忘險(xiǎn)。行簡知有阻。阻險(xiǎn)阻也。知有險(xiǎn)阻。然后 可免于患難。能諸慮。。諸下衍侯之二字。aa?王肅云勉也。
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詳。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天地設(shè)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詳祥音同通用。朕兆也。言吉兇必有先兆也。象事知 器。此言占驗(yàn)之事。如郭璞洞林。遇兌知有銅擇(左金)。遇坎知有 銅擇(左金)六枚也。唯圣人能盡天地之性。故曰成能。人謀鬼謀。
言易道深至。百姓與能。言其庸近。所謂夫婦之愚可以與知 也。
八卦以象告。支象以情言。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 矣。變動(dòng)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 兇生。遠(yuǎn)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幾 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蚝χ?。悔且吝。
凡萬物之象。皆包括于八卦之中。筮得某卦。必有四象。上下卦并上下互是也。至于卦爻辭則明卦情。占者以象 為本。以情為用。如公子完生。筮得觀之否。觀上風(fēng)下地。 而坤為國。互艮為山。告之以象矣。觀國之光。利用賓于 王。爻則言其情也。變動(dòng)以利言。如觀六四動(dòng)成乾。風(fēng)為天 于土上。愈變而利愈明。益動(dòng)而其情益吉。故曰變動(dòng)以利 言。吉兇以情遷。攻摩也。愛惡相攻即剛?cè)嵯嗄σ?。陽遇?陰遇陽則相求相愛。復(fù)朋來無咎。革六二征吉是也。陽遇 陽。陰遇陰。則相敵相惡。如頤六二行失類。征兇。鼎九二 慎所之是也。愛則吉。惡則兇。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yuǎn)近 相取而悔吝生者。遠(yuǎn)謂應(yīng)。近謂比。例如同人六二。遠(yuǎn)取五 為正應(yīng)。近又比三。故吝。感六二亦然。故遠(yuǎn)近不能兼取。 中孚六四曰絕類上。近取也。近取上則不遠(yuǎn)取初。故曰馬匹 亡也。情者陽。偽者陰。陰陽相感。有利有害。絕不相同。 例如益初九感四則利。上九感三。則五為敵而害之矣。下曰 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正申其故也。將叛者其辭塹(下心)。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 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荀爽以易辭為解。虞翻謂指六子。按易之本在乾坤。而 其用在六子。虞氏之說。似為得之。以六子測人之情偽。不 得于此必于彼。無有遁形矣。故于下系終言之。示人以涉世 之方。離正覆兌相反。叛者反也。而中虛。故其辭斬(下心)??采?下兌口相背。故疑。坎為中為心。故曰中心疑。水性技溢。 故其辭枝。震為言。震反為艮。故言寡。艮為人。艮止而 靜。故曰吉人。震為決躁。似兌而長舌。故辭多。兌為口 舌。陰掩陽。故曰誣善。柔乘剛。故其辭游。風(fēng)進(jìn)退不果。故失其守。陰伏在下。故其辭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