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言(1761-1802),清江蘇武進人,字皋文。嘉慶四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其學要歸六經,尤精于《易》。研《易》又特重虞翻之學,遂以治虞氏《易》名重海內?!肚迨犯濉酚袀鳌F湟讓W著作有《周易虞氏易》九卷、《周易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禮》二卷、《虞氏易事》二卷、《虞氏易候》一卷、《虞氏易言》二卷、《周易鄭荀義》三卷、《周易荀氏九家義》一卷、《易緯略義》二卷、《易圖條辨》一卷等。又輯有《易義別錄》十四卷、《周易荀氏九家》三卷,訂正《周易鄭氏注》三卷、《周易鄭注》十二卷。
《易圖條辨》為張氏繼毛奇齡《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及胡渭《易圖明辨》之后進一步辯證宋人易圖的一部力作。其辨劉牧《河圖》《洛書》、周敦頤《太極圖》、朱震《納甲圖》及趙撝謙所列《天地自然河圖》等,皆深入抉其所自來,每有獨到見解。
張氏辨“河圖洛書”,從鄭玄注《乾鑿度》太乙下行九宮、注大衍之數及揚雄太玄圖數等漢人之說切入,證宋人黑白點圖書賣脫胎于此。又錄《宋文鑒》載所謂陳摶《易龍圖序》,條分縷析,謂“皆理以意說,謬于希夷之旨”。辨劉牧《洛書》,列原本《易數鉤隱圖》生數、成數二圖,又將生數與成數合一之圖稱之為“朱子發(fā)洛書”。此則實知五十五數之圖本非出自劉牧(合生成數二圖于一者,乃是李覯所為),與一般直稱五十五數之圖為劉牧“洛書”者不同。又引朱震之說以辨《易數鉤隱圖》之“太極生兩儀圖”、“天地數十有五圖”、“四象生八卦圖”、“乾坤生六子圖”、“三才圖”之妄。又辨“朱子啟蒙河圖洛書”,與劉牧之說兩相比較而曰:“又不若劉牧之巧矣”。
張氏辨“太極圖”,列朱震《漢上易傳卦圖》所載周敦頤原圖及《性理大全》載朱熹改造之《太極圖》(見下圖)。引胡渭“以為太極乃后人所改,非其舊也?;蛟魂悡凰鶄?,或曰周子所自作,而道家竊之以入藏”之說,以“陰靜在三輪之上,陽動在三輪之下”之原圖為證,曰:“以為今圖系后人所改證之,漢上易圖則至為確鑿。蓋朱子所定也?!庇忠煲妥稹镀貢ぜ分f曰:“此所云上方大洞真元妙經,著無極三五之說,蓋胡胐明所云。然竹詫何以不引其圖?豈未之見耶?抑見其絕似周子之圖,以為后人竊入者,而不以駁周子耶?然果如此,則周子信非受之希夷,而異端之說,固有稍反之,而即為吾儒者,亦不足以借原彼氏為周子咎也?!贝吮骐m以疑問句形式出現,然已表明張氏對所謂“太極先天之圖”的態(tài)度。朱彝尊之說本黃宗炎、毛奇齡而來,必見是圖而有是說。其不列此圖,當如張氏分析,《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中之“太極先天之圖”的確“絕似周子之圖”,是元代道士妄改之不倫不類圖(“陰靜”二字不當標于第一層圖式之左右,“乾道生男?坤道生女”不當稱于三層圖式之左右,“萬物化生”不當標于四層圖式之左右。其“水”繞過中“土”而與“木’’連,乃本朱熹改造之圖而出。又其“虛無自然之圖”乃劉牧“太極第一”易名之圖,“道妙恍愧之圖”乃《道藏·周易圖》之“太極圖”易名之圖,亦即楊甲《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中之“舊有此圖”,“三極冥有之圖”乃劉牧“三才第四十五”易名改造圖)。張氏實知此圖乃“道家竊之以入藏”者。故曰“不足以借原彼氏為周子咎也”。此辨可謂發(fā)前人之未發(fā),于事實有合。
張氏辨“天地自然之圖”,列趙撝謙《六書本義》所載之“天地自然河圖”與趙仲全《道學正宗》之“古太極圖”(乃采自章潢《圖書編》之圖),引袁確《易三圖序》及宋濂之說,曰:“觀此數說,則此圖元初出于建安,明人盛傳之。其托于蔡季通非有證據。而胡杅明酷信之,以為希夷所授康節(jié)所傳,僅有此圖,而龍圖為妄托,抑亦惑矣。為此圖者,蓋由朱子發(fā)納甲之圖,用周元公太極之法,圜而入之。其于卦畫之象,則誠有巧合者。”此說極是,此“陰陽相含之象”圖,本由朱震《納甲圖》演變而來(亦即由揚甲《伏羲八卦圖》演變而來(其演變過程筆者前已有文章闡明)。胡渭以“天地自然之圖”所標之“對過陽在中”、“對過陰在中”,推之曰“取東之黑中白為二偶含一奇”、“取西之白中黑點為二奇含一偶”。張氏則以此圖之原本窺見其說之誤,曰:“六卦皆得其方,而坎離易其位,非其例也?!庇衷唬骸盎蛘咧^坎離皆取外一分為下爻,內一點為上爻,黑白之體為中爻。則上爻之上亦余一分黑白其不成卦同此,又其不通也。”此說則道明“黑白魚”之魚眼分別為離坎二卦之上爻,因其變畫如淚痕狀而有所不通。張氏能道明“或者謂”,則較胡氏大進一步。至于言明此圖原本朱震《納甲圖》而來,則亦是發(fā)前人之未發(fā),而且言之中的。張氏于此辨之后曰:“世儒駁元公之圖而取此,未見其知古書之真?zhèn)我病!贝苏摽芍^一針見血道出胡渭之辨有所未明。
張氏辨“納甲”,列朱子注本《參同契納甲圖》與朱震《漢上易卦納甲圖》,曰:“前圖六卦各就其方,唯未明坎離象見中宮,乾坤合壬癸為不備。后圖則以先天之卦位配于消息,則震兌巽艮不得相屬,坎離不得進退。于納甲則十干錯亂,違《易》五位相得之義,又戾《參同》青赤白黑皆察中宮之文。是子發(fā)惑于邵子文之說,而改《參同》以合之也。”此辨則為深知《參同契》與虞翻納甲之說者,且中二圖之要害。
張氏辨《皇極經世》,謂“朱子《本義》所載先天圖,是朱子以太極圖說合而訂之,故盡去其一、二、太少、剛柔之名,而以陰陽為兩儀、老少陰陽為四象”,可謂是明了邵雍“先天之學”與朱熹發(fā)展演變“先天之學”之區(qū)別者。
總之,張惠言在毛奇齡、胡渭辯證宋人易圖的基礎上著《易圖條辨》,較之前人之辨更為明朗。特別是對周敦頤《太極圖》、所謂“古太極圖”的辯證方面,能抉其所自來,更有條理。足以補《易圖明辨》之不足。
注:《易圖條辨》所列“見朱子發(fā)漢上易圖”之《太極圖》,已不是原圖。原圖第二層圖式之“子位”下標“動陽”二字,實周子“太極動而生陽”說之縮略。如此,午位之上當為“靜陰”二字?!皠屿o”乃太極之動靜,非陰陽之動靜。
《易圖條辨》為張氏繼毛奇齡《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及胡渭《易圖明辨》之后進一步辯證宋人易圖的一部力作。其辨劉牧《河圖》《洛書》、周敦頤《太極圖》、朱震《納甲圖》及趙撝謙所列《天地自然河圖》等,皆深入抉其所自來,每有獨到見解。
張氏辨“河圖洛書”,從鄭玄注《乾鑿度》太乙下行九宮、注大衍之數及揚雄太玄圖數等漢人之說切入,證宋人黑白點圖書賣脫胎于此。又錄《宋文鑒》載所謂陳摶《易龍圖序》,條分縷析,謂“皆理以意說,謬于希夷之旨”。辨劉牧《洛書》,列原本《易數鉤隱圖》生數、成數二圖,又將生數與成數合一之圖稱之為“朱子發(fā)洛書”。此則實知五十五數之圖本非出自劉牧(合生成數二圖于一者,乃是李覯所為),與一般直稱五十五數之圖為劉牧“洛書”者不同。又引朱震之說以辨《易數鉤隱圖》之“太極生兩儀圖”、“天地數十有五圖”、“四象生八卦圖”、“乾坤生六子圖”、“三才圖”之妄。又辨“朱子啟蒙河圖洛書”,與劉牧之說兩相比較而曰:“又不若劉牧之巧矣”。
張氏辨“太極圖”,列朱震《漢上易傳卦圖》所載周敦頤原圖及《性理大全》載朱熹改造之《太極圖》(見下圖)。引胡渭“以為太極乃后人所改,非其舊也?;蛟魂悡凰鶄?,或曰周子所自作,而道家竊之以入藏”之說,以“陰靜在三輪之上,陽動在三輪之下”之原圖為證,曰:“以為今圖系后人所改證之,漢上易圖則至為確鑿。蓋朱子所定也?!庇忠煲妥稹镀貢ぜ分f曰:“此所云上方大洞真元妙經,著無極三五之說,蓋胡胐明所云。然竹詫何以不引其圖?豈未之見耶?抑見其絕似周子之圖,以為后人竊入者,而不以駁周子耶?然果如此,則周子信非受之希夷,而異端之說,固有稍反之,而即為吾儒者,亦不足以借原彼氏為周子咎也?!贝吮骐m以疑問句形式出現,然已表明張氏對所謂“太極先天之圖”的態(tài)度。朱彝尊之說本黃宗炎、毛奇齡而來,必見是圖而有是說。其不列此圖,當如張氏分析,《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中之“太極先天之圖”的確“絕似周子之圖”,是元代道士妄改之不倫不類圖(“陰靜”二字不當標于第一層圖式之左右,“乾道生男?坤道生女”不當稱于三層圖式之左右,“萬物化生”不當標于四層圖式之左右。其“水”繞過中“土”而與“木’’連,乃本朱熹改造之圖而出。又其“虛無自然之圖”乃劉牧“太極第一”易名之圖,“道妙恍愧之圖”乃《道藏·周易圖》之“太極圖”易名之圖,亦即楊甲《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中之“舊有此圖”,“三極冥有之圖”乃劉牧“三才第四十五”易名改造圖)。張氏實知此圖乃“道家竊之以入藏”者。故曰“不足以借原彼氏為周子咎也”。此辨可謂發(fā)前人之未發(fā),于事實有合。
張氏辨“天地自然之圖”,列趙撝謙《六書本義》所載之“天地自然河圖”與趙仲全《道學正宗》之“古太極圖”(乃采自章潢《圖書編》之圖),引袁確《易三圖序》及宋濂之說,曰:“觀此數說,則此圖元初出于建安,明人盛傳之。其托于蔡季通非有證據。而胡杅明酷信之,以為希夷所授康節(jié)所傳,僅有此圖,而龍圖為妄托,抑亦惑矣。為此圖者,蓋由朱子發(fā)納甲之圖,用周元公太極之法,圜而入之。其于卦畫之象,則誠有巧合者。”此說極是,此“陰陽相含之象”圖,本由朱震《納甲圖》演變而來(亦即由揚甲《伏羲八卦圖》演變而來(其演變過程筆者前已有文章闡明)。胡渭以“天地自然之圖”所標之“對過陽在中”、“對過陰在中”,推之曰“取東之黑中白為二偶含一奇”、“取西之白中黑點為二奇含一偶”。張氏則以此圖之原本窺見其說之誤,曰:“六卦皆得其方,而坎離易其位,非其例也?!庇衷唬骸盎蛘咧^坎離皆取外一分為下爻,內一點為上爻,黑白之體為中爻。則上爻之上亦余一分黑白其不成卦同此,又其不通也。”此說則道明“黑白魚”之魚眼分別為離坎二卦之上爻,因其變畫如淚痕狀而有所不通。張氏能道明“或者謂”,則較胡氏大進一步。至于言明此圖原本朱震《納甲圖》而來,則亦是發(fā)前人之未發(fā),而且言之中的。張氏于此辨之后曰:“世儒駁元公之圖而取此,未見其知古書之真?zhèn)我病!贝苏摽芍^一針見血道出胡渭之辨有所未明。
張氏辨“納甲”,列朱子注本《參同契納甲圖》與朱震《漢上易卦納甲圖》,曰:“前圖六卦各就其方,唯未明坎離象見中宮,乾坤合壬癸為不備。后圖則以先天之卦位配于消息,則震兌巽艮不得相屬,坎離不得進退。于納甲則十干錯亂,違《易》五位相得之義,又戾《參同》青赤白黑皆察中宮之文。是子發(fā)惑于邵子文之說,而改《參同》以合之也。”此辨則為深知《參同契》與虞翻納甲之說者,且中二圖之要害。
張氏辨《皇極經世》,謂“朱子《本義》所載先天圖,是朱子以太極圖說合而訂之,故盡去其一、二、太少、剛柔之名,而以陰陽為兩儀、老少陰陽為四象”,可謂是明了邵雍“先天之學”與朱熹發(fā)展演變“先天之學”之區(qū)別者。
總之,張惠言在毛奇齡、胡渭辯證宋人易圖的基礎上著《易圖條辨》,較之前人之辨更為明朗。特別是對周敦頤《太極圖》、所謂“古太極圖”的辯證方面,能抉其所自來,更有條理。足以補《易圖明辨》之不足。
注:《易圖條辨》所列“見朱子發(fā)漢上易圖”之《太極圖》,已不是原圖。原圖第二層圖式之“子位”下標“動陽”二字,實周子“太極動而生陽”說之縮略。如此,午位之上當為“靜陰”二字?!皠屿o”乃太極之動靜,非陰陽之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