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氣之劑第七

醫(yī)方集解 作者:


  經曰∶諸氣郁,皆屬于肺。又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百病皆生于氣也。夫人身之所恃出入升行者志過沖和證矣。無病之時,宜保之養(yǎng)之,和之順之;病作之時,當審其何經何證,寒熱虛實而補瀉之
  [理氣之劑第七] 補中益氣湯(東垣)

  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宜本湯加麻黃根、浮小麥,升、柴俱宜蜜水炒過,欲其引參、至表,故又不可缺),或氣虛不能攝血,或瘧痢脾虛,久不能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中者,脾胃也,臟腑肢體,皆稟氣于脾胃,饑飽勞役,傷其脾胃,則眾體無以稟氣而皆病矣。陽氣下陷,則陰火上乘,故熱而煩,非實熱也;頭者諸陽之會,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其痛或作或止,非如外感頭痛不休也;陽虛不能衛(wèi)外,故惡寒自汗;氣虛故懶言;脾虛故惡食;脾胃虛則火上干肺故喘;金受火克,不能生水故渴;脾虛不能統(tǒng)血,則血妄行而吐下;清陽下陷,則為瀉??;氣血兩虛,則瘧不止,名瘧。,老也。李東垣《內傷外感辨》∶傷于飲食勞役七情六欲為內傷,傷于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fā)熱,時熱時止;外感發(fā)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濃衣烈火不除;內傷惡風,不畏其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里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里,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余;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于肺,鼻者肺之外侯,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于脾,口者脾之外侯,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左人迎脈主表,外感則人迎大于氣口;右氣口脈主里,內傷則氣口大于人迎。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余,宜汗、宜吐、宜下。若內傷之證,誤作外感,妄發(fā)其表,重虛元氣,禍如反掌,故立補中益氣湯補之,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若內傷重者,宜補養(yǎng)為先,外感重者,宜發(fā)散為急。

  此湯惟上黃(蜜炙。錢半)人參甘草(炙。一錢)白術(土炒)陳皮(留白)當歸(五分)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肺熱咳嗽去人參,咽干加葛根(風藥多燥,葛根獨能止渴者,以其能生胃中清氣,入肺而生水耳),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腦痛加本、細辛;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有痰加半夏、生姜;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腹脹加枳實、濃樸、木香、砂仁;腹痛加白芍、甘草;熱痛加黃連,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咽痛加桔梗;有寒加肉桂;濕勝加蒼術;陰火加黃柏、知母;陰虛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藥。大便秘加酒煨大黃;咳嗽,春加旋復、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jié)麻黃,天寒加干姜;泄瀉去當歸,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肺者氣之本,黃補肺固表,為君;脾者肺之本(土能生金,脾胃一虛,肺氣先絕),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東垣曰∶參甘草,瀉火之圣藥,蓋煩勞則虛而生熱,得甘溫以補元氣,而虛熱自退,故亦謂之瀉),白術燥濕強脾,當時和血養(yǎng)陰,為佐(補陽必兼和陰,不然則己亢),升麻以升陽明清氣(右升而復其本位),柴胡以升少陽清氣(左旋而上行),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陳皮同補藥則補,獨用則瀉脾),生姜性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衛(wèi),開腠理,致津液。

  諸虛不足,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李東垣曰∶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而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以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故以人參補之;心火乘脾,用炙草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元,若脾胃急痛并大虛,腹中急縮,宜多用之,中滿者減之;白術苦甘溫,除胃中之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升之,引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以補胃氣之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氣亂于中,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發(fā)之氣,營血大虧,血減則心無所養(yǎng),致令心滿而煩,病名曰,故加甘辛微溫之劑生陽氣。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瀉陰中伏火;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則心火自降。李士材曰∶虛人感冒,不任發(fā)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東垣曰∶肌熱者,表熱也,服此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fā)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稖世K》曰∶凡四時傷寒,通宜補散。故丹溪治傷寒,多用補中益氣湯;氣虛者四君子加發(fā)散藥,血虛者四物湯加發(fā)散藥。東垣治風濕,用補中益氣加羌活、防風、升麻、本、蒼術。海藏治風濕,無汗者用神術湯,有汗者用白術湯;治剛痙神術湯加羌活、麻黃,治柔痙白術湯加、術、桂心;治中,脈弦細芤遲者,用黃湯。此皆仲景所謂辛苦之人觸冒之病,傷寒是也?!睹麽t(yī)雜著》云∶發(fā)熱有數(shù)種,治各不同,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故宜發(fā)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感于寒冷之月,實時發(fā)病,故用辛熱以勝寒;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劑。又有冬溫,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寒疫,卻在溫熱之時,此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溫疫,沿門闔境相似者,此天地之厲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治,宜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fā)補中益氣之論,用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yōu)榛穑侵^陰虛火旺勞瘵之證,故丹溪發(fā)陽有余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風涼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辛溫理中之藥,卻以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夺t(yī)貫》曰∶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饑飽勞役發(fā)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fā)散;如外感多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fā)散,以補中益氣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實萬世無疆之利,此東垣特發(fā)陽虛發(fā)熱之一門也。然陰虛發(fā)熱者,十之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fā)熱,則曰傷寒,須用發(fā)散,發(fā)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于陰虛發(fā)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丸一大劑即愈。如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躁極,或飲而反吐,即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凍飲料,以此活人多本方除當歸、白術,加木香、蒼術,名調中益氣湯(東垣)∶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心和則舌知味);及食入反出。本方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東垣)∶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補中湯純用甘溫,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此加白芍、五味之酸,以收耗散之氣,有發(fā)有收,此東垣,別開一路,以廣補中之妙者乎)。本方加蒼術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術益胃湯(東垣)∶治內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本方去白術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東垣∶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吳鶴皋曰∶升柴辛甘升其清,清升則陽氣順矣;柏皮苦寒降其濁,濁降則陰氣順矣;參甘草當歸補其虛,虛補則正氣順矣,半夏陳皮利其膈,膈利則痰氣順矣;豆蔻神曲消其食,食消則谷氣順矣。東垣曰∶升麻柴胡,味薄性陽,引脾胃清氣行于陽道,以滋春氣之和,又引參甘草上行,充實腠理,使衛(wèi)外為固,凡補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又曰∶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并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沉降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腎也)。本方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東垣)∶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后食少水瀉(東垣曰∶脫血益氣,古圣之法也。故先補胃氣,以助生發(fā)之氣)。本方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fā)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本方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寶鑒》)∶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本方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yǎng)衛(wèi)湯(節(jié)庵)∶治勞力傷寒,身痛,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理氣之劑第七] 烏藥順氣散

 ?。▏烙煤停┲沃酗L偏身頑麻,骨節(jié)疼痛,步履艱難,語言謇澀,口眼斜,喉中氣急有痰(風勝則氣壅,壅于皮膚則頑麻,壅于骨節(jié)則煩痛,壅于經絡則語澀行難,壅于口面則斜,壅于胸喉則痰烏藥橘紅(二錢)麻黃(去節(jié))川芎白芷桔梗枳殼(炒。一錢)僵蠶(去絲嘴加防此手太陰、足厥陰藥也。風盛則火熾,故有痰火沖逆而上,此里氣逆也;然中風必由外感風寒而發(fā)白芷,頭面之藥,散風而活血(血活則風散);枳桔利氣行痰(順氣正以行痰,橘紅兼能發(fā)表);僵蠶清化散結(蠶病風則僵;得清化之氣,故因以治風,能散相火逆結之痰);黑姜溫經通陽;甘草和中瀉火;烏藥能通行邪滯諸氣。此乃先解表氣而兼順里氣者,氣順則風散。

  風邪卒中,當先治標,若氣虛病久者,非所宜也(厥逆痰壅,口噤脈伏,身溫為中風,身冷為中氣。中風多痰涎,中氣無痰涎,以此為辨。中氣因怒而得者尤多,《局方》用此治之。

  許學士云∶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往往得中氣之證,不可作中風治。

  喻嘉言曰∶中風證多挾中氣。嚴用和曰∶人之元氣強壯,外邪焉能為害,必真氣先虛,榮衛(wèi)空疏,邪乃乘虛而入;若內因心情得者,法當調氣,不當治風,外因六淫得者,亦先當治氣,后根據所感六氣治之,此良法也,宜八味順氣散,方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青皮、白芷、烏藥,并不用前方桔梗、麻黃、僵蠶風藥,正先治氣后治風之妙旨,后人或謂不當,雜入白芷,不知白芷香而不燥,正和榮衛(wèi)之善藥也。《局方》合兩方用人參、白術、陳皮、甘草、干姜、川芎、濃樸、桔梗、麻黃、白芷,更加葛根治感風頭痛鼻塞聲重,尚為合宜。

  《玉機微義》曰∶嚴氏此論,迥出前人,其用藥則未也,何也。四君子補脾胃藥,更加白芷去手陽明經風,烏藥通腎胃間氣,陳皮理肺氣,青皮泄肝氣,若風果在于手陽明肺肝胃腎而氣實者可用;但經有十二,五臟之氣,互有勝負,此方安能盡其變乎,況真氣先虛之人,亦難用也)。

  [理氣之劑第七] 蘇子降氣湯

 ?。ā毒址健罚┲翁撽柹瞎ィ瑲獠簧?,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或大便不利(肺為氣主,肺虛火盛,故氣高痰涌,或喘或嗽,甚則嘔血也;火炎津枯,有升無降,故大便不利。又有氣痛便秘,用通劑而愈,不通或暫通復秘,因而下血者,亦當順氣,氣順則自通,當求溫暖之劑)。

  蘇子半夏前胡濃樸(姜炒)橘紅當歸(一錢)甘草(炙)肉桂(五分。)加姜煎此手太陰藥也。蘇子、前胡、濃樸、橘紅、半夏皆能降逆上之氣,兼能祛痰,氣行則痰行也;數(shù)藥亦能發(fā)表,既以疏內壅,兼以散外寒也(風痰壅盛,多挾外感);當歸潤以和血;甘草甘以緩中;下虛上盛,故又用肉桂引火歸元也(《玉機微義》曰∶此散郁和中之劑?!稖世K》曰∶口鼻出血,皆由上盛下虛,有升無降,血隨氣升,法當先順其氣,氣降則血歸經矣,宜蘇子降氣湯加人參、阿膠各一錢,下養(yǎng)正丹。昂按∶方內多破氣發(fā)表之藥,又有半夏、肉桂,血

  [理氣之劑第七] 木香順氣湯

 ?。|垣)治陰陽壅滯,氣不宣通,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大便不利(胸膈痞悶者,脾胃受傷,中氣故濁木香草蔻仁(炒)益智蒼術(三分)濃樸(四分)青皮陳皮半夏吳茱萸(湯此足太陰、陽明藥也。木香、濃樸、青皮、陳皮辛能行氣,兼能平肝;草蔻、益智香能舒脾蓋故

  [理氣之劑第七] 四磨湯

 ?。▏朗希┲纹咔闅饽?,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憂愁不已,氣多厥逆,重則眩檳榔沉香烏藥人參。等分,濃磨煎三四沸,溫服。一方人參易枳殼。一方去人參,加枳實、木香,白酒磨服,名五磨飲子∶治暴怒卒死,名曰氣厥。

  此手太陰藥也。氣上宜降之,故用檳榔、沉香(檳榔性如鐵石,沉香入水獨沉,故皆能下氣);氣逆宜順之,故用烏藥;加人參者,降中有升,瀉中帶補,恐傷其氣也。大實者仍宜枳殼

  [理氣之劑第七] 越鞠丸

 ?。ǖは┙y(tǒng)治六郁,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六郁∶氣郁、血郁、痰郁、火郁、濕郁、食郁也。六者之中,以氣為主,氣行則郁散矣。吞酸嘔吐,由于痰火;飲食不消,由氣不運行。丹溪曰∶氣升則食自降,六郁不言風寒者,風寒郁則為熱也。滑伯仁曰∶郁者,結聚而不得發(fā)越,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所以傳化失常而病見矣。氣郁者,胸膈痛;濕郁者,周身痛,遇陰寒即發(fā);痰郁者,動則氣喘,寸口沉滑;熱郁者,昏瞀便赤,脈沉數(shù);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郁者,噯酸腹飽,不能食,寸口緊盛。經曰∶木郁香附(醋炒)蒼術(泔浸。炒)撫芎神曲(炒)梔子(炒黑。等分,)曲糊為丸。如濕花;氣郁加木香、檳榔參,冬加吳茱萸,經所此手足太陰、手少陽藥也。吳鶴皋曰∶越鞠者,發(fā)越鞠郁之謂也。香附開氣郁,蒼術燥濕郁,撫芎調血郁,梔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陳來章曰∶皆理氣也,氣暢而郁舒矣(朱丹溪曰∶郁為燥淫,燥乃陽明秋金之位,肺屬金,主氣,主分布陰陽,傷則失職,不能升降,故經曰四臟之,陰中下既訣諸口

  [理氣之劑第七] 七氣湯

  (《三因方》。亦名四七湯)治七情氣郁,痰涎結聚,咯不出,咽不下,胸滿喘急,或咳或嘔,或攻沖作痛(七氣者∶寒熱喜怒憂愁恚也。七情之病,令人氣結痰聚,陰陽不得升降,故有痞滿喘咳沖痛等證)。

  半夏(姜汁炒。五錢)濃樸(姜汁炒。三錢)茯苓(四錢)紫蘇(二錢。)加姜、棗煎。

  此手、足太陰藥也。氣郁則痰聚,故散郁必以行氣化痰為先。半夏辛溫,除痰開郁;濃樸苦去氣本方加白芍、陳皮、人參、桂心,亦名七氣湯(《三因》∶治七情郁結,陰陽反戾,吐利交作,寒熱眩運,痞滿噎塞)。

  [理氣之劑第七] 四七湯

 ?。ā毒址健?。亦名七氣湯)治七情氣郁,痰涎結聚,虛冷上氣;或心腹絞痛;或膨脹喘急(《針經》云∶胃絡不和,喘出于陽明之上逆;真元耗散,喘出于腎氣之上奔)。

  人參官桂半夏(一錢)甘草(五分。)加姜煎。心腹痛加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此手太陰藥也。李士材曰∶夫七情過極,皆傷其氣,丹溪以越鞠丸主之。而此獨異者,蓋郁肺;官桂以制謀慮之郁(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郁久肝火必盛,桂能平肝;郁久生痰),半夏為之驅逐,郁故不和,國老為之調停(甘草);況桂性辛溫,疏氣甚捷,郁結者還為和暢矣。湯名四七者,以四味治七情也(《玉機微義》曰∶經云寒則氣收,宜辛散之,甘緩之,此治氣虛寒

  [理氣之劑第七] 代赭旋復湯

 ?。ㄖ倬埃┲蝹l(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汗吐下后,大邪雖解,胃氣弱而不和旋復花(即金沸草。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此足陽明藥也。成氏曰∶硬則氣堅,旋復之咸以軟痞硬;怯則氣浮,代赭之重以鎮(zhèn)虛逆(代赭色赤體重,又能養(yǎng)陰血,止反胃);辛者散也,生姜之辛以散虛痞;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綱目》云∶病解后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湯;下利者,生姜瀉心湯?!痘钊恕吩啤糜行龔痛髯C或咳逆氣虛者,先服四逆湯;胃寒者,先服理中湯;后服此湯

  [理氣之劑第七] 丁香柿蒂湯

 ?。▏朗希┲尉貌∵滥嬉蛴诤撸ò础梅綍鵁o呃字,或作咳逆,或作噦氣,仲景書中亦作噦?!墩f文》曰∶噦,氣牾也。海藏、東垣皆以噦為干嘔,人多非之,今從俗作呃逆。此病有因痰阻氣滯者;有因血瘀者,有因火郁者,有因胃熱失下者,此皆屬實;有因中氣大虛者,有因大下胃虛陰火上沖者,此皆屬虛。寒熱虛實,治法不一,古方以此湯治寒呃,雖病本于寒,然亦有火也。呃在中焦,谷氣不運,其聲短小,得食即發(fā);呃在下焦,真氣不足,其聲長大,不食亦然)。

  丁香柿蒂(二錢)人參(一錢)生姜(五片。)一方加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良姜此足陽明、少陰藥也。丁香泄肺溫胃而暖腎,生姜去痰開郁而散寒,柿蒂苦澀而降氣,人參所以輔真氣使得展布也。火呃亦可用者,蓋從治之法也(以熱攻熱,名曰從治。朱丹溪曰∶人之陰氣,因胃為養(yǎng),土傷則木挾相火直沖清道而上作呃逆,古人以為胃寒用丁香柿蒂,不能每微者寒用則益本方除人參、生姜,亦名丁香柿蒂湯(嚴氏)∶治同。本方除人參、生姜,加竹茹、橘紅,名丁香柿蒂竹茹湯,又名橘紅竹茹湯;《寶鑒》去人參,加青皮、陳皮;《三因》去人參,加良

  [理氣之劑第七] 橘皮竹茹湯

  治久病虛羸,嘔逆不已(胃寒則嘔,胃熱亦嘔,有停痰,有積飲,皆作嘔,此為久病虛火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半夏麥冬赤茯苓枇杷葉。加姜、棗煎。胃寒者去竹茹、麥冬,加丁香;實火去人參。

  此足陽明藥也。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肝木挾相火而上沖,故作呃,金能平木);二陳所以散逆氣(陳皮、半夏);赤茯所以降心火;生姜嘔家之圣藥;久病虛羸,故以人參、甘草、大《金匱》橘皮竹茹湯∶橘皮(二升)竹茹(二升)人參(一兩甘草(五兩)生姜(半斤而加半夏、麥

  [理氣之劑第七] 定喘湯

  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作哮喘(膈有膠固之痰,外有非時之感,則令人哮喘。由寒束于表,陽氣并于膈中,不得泄越,故膈熱氣逆。聲粗為哮,外感之有余也;氣促為喘,肺虛而不足白果(二十一枚。炒黃)麻黃半夏(姜制)款冬花(三錢)桑白皮(蜜炙)蘇子(二此手太陰藥也。表寒宜散,麻黃、杏仁、桑皮、甘草辛甘發(fā)散,瀉肺而解表;里虛宜斂,款成散

  釋意:

  ◎方名:補中益氣湯(理氣之劑)

  總結:升陽補中

  編號:001

  組成:白杧、黃耆、升麻、柴胡、人參、炙甘草、當歸、陳皮

  主治:1.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

  2.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或氣虛不能攝血。

  3.或瘧痢脾虛,外不能愈。

  4.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

  加減:(1)如血不足,加當歸。

  (2)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

  (3)肺熱欬嗽,去人參。

  (4)嗌干,加葛根。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6)腦痛加?本、細辛。

  (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脹,加枳實、厚樸、木香、砂仁。

  (11)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熱痛,加黃連。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濕勝,加蒼杧。

  (17)陰火,加黃蘺、知母。

  (18)陰虛,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藥。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jié)麻黃;天寒加干姜。

  (21)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杧、益智。

  歸經:足太陰陽明藥也

  方義:(1)肺者氣之本,黃耆補肺固表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

  (3)白杧燥濕強脾,當歸和血養(yǎng)陰為佐。

  (4)升麻以升陽明清氣,柴胡以升少陽清氣,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

  (5)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

  (6)生姜辛溫,大棗甘寒,用以和營衛(wèi),開腠理,致津液諸虛不足。

  (7)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變化方:(1)本方除當歸、白杧,加木香、蒼杧,名調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本方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

  (3)本方加蒼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杧益胃湯,治內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

  (4)本方去白杧,加草蔻、神曲、半夏、黃蘺,名升陽順氣湯,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

  (5)本方加紗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后食少水瀉。

  (6)本方加黃蘺、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蘺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fā)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

  (7)本方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8)本方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yǎng)衛(wèi)湯,治勞力傷寒,身痛,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來源:東垣

  ◎方名:烏藥順氣散(理氣之劑)

  總結:順氣袪風

  編號:002

  組成:蘇子、前胡、半夏、橘紅、厚樸、當歸、炙甘草、肉桂

  主治:治中風遍身頑麻,骨節(jié)疼痛,步履艱難,語言蹇澀,口眼喎邪,喉中氣急有痰。

  加減:(1)虛汗者,去麻黃,加黃耆。

  (2)手足不能舉動,加防風、續(xù)斷、威靈仙。

  (3)拘攣,加木瓜。

  (4)腳氣,加牛膝、五加皮、獨活。

  歸經:手太陰足厥陰藥也

  方義:(1)風盛則火熾,故有痰火沖逆而上,此里氣逆也。然中風必由外感風寒而發(fā),內虛而外邪乘之,此表氣逆也。

  (2)1.烏藥能通行邪滯諸氣。2.殭蠶清化散結。3.川芎、白芷,頭面之藥,散風而活血。枳、桔利氣行痰。4.黑姜溫經通陽。甘草和中瀉火。5.麻黃、桔梗,肺家之藥,發(fā)汗而袪寒。

  (3)此乃先解表氣而兼順里氣者,氣順則風散。

  (4)風邪卒中,當先治標,若氣虛病久者,非所宜也。

  來源:嚴用和

  ◎方名:蘇子降氣湯(理氣之劑)

  總結:降氣

  編號:003

  組成:紫蘇子、前胡、半夏、厚樸、陳皮、生姜、枕香、當歸、甘草、大棗

  主治: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或大便不利。

  歸經:手太陽藥也

  方義:(1)蘇子、前胡、厚樸、橘紅、半夏,皆能降逆下之氣,兼能除痰,氣行則痰行也。數(shù)藥亦能發(fā)表,既以疏內壅,兼以散外寒也。

  (2)當歸潤以和血。

  (3)甘草甘以緩中。

  (4)下虛上盛,故又用桂引火歸元也。

  又附方:一方無桂,有沉香。

  煎服法:加姜煎。

  來源:局方

  ◎方名:木香順氣湯(理氣之劑)

  總結:調中順氣

  編號:004

  組成:木香青皮陳皮厚樸當歸草蔻仁益智蒼杧半夏吳茱萸干姜茯苓澤瀉升麻柴胡

  主治:治陰陽壅滯,氣不宣通,胸膈痞悶,腹?脹滿,大便不利。

  歸經:足太陽陽明藥也

  方義:(1)1.木香、厚樸、青皮、陳皮,辛能行氣,兼能平肝。2.草蔻、益智,香能舒脾。3.蒼杧、半夏,燥能勝濕。4.干姜、吳茱,溫能散寒。5.苓、瀉之淡,以泄其陰。6.升、柴之輕,以升其陽。

  (2)蓋脾為中樞,使中樞運轉,則清升濁降,上下宣通,而陰陽得位矣。然皆氣藥,恐其過燥,故重用當歸以濡其血,共成益脾消脹之功也。

  來源:東垣

  ◎方名:四磨湯(理氣之劑)

  總結:七情氣逆

  編號:005

  組成:烏藥、人參、沉香、檳榔

  主治: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歸經:手太陰藥也

  方義:(1)氣上宜降之,故用檳榔、沉香。

  (2)氣逆宜順之,故用烏藥。

  (3)加人參者,降中有升,瀉中帶補,恐傷其氣也。

  (4)大實者,仍宜枳殼。

  又附方:(1)一方人參易枳殼。

  (2)一方去人參,加枳實、木香、白酒磨服,名五磨飲子。治暴怒卒死,名曰氣厥。

  煎服法:濃磨煎三、四沸,溫服。

  來源:嚴氏

  ◎方名:越鞠丸(理氣之劑)

  總結:六郁

  編號:006

  組成:香附、蒼杧、川芎、山梔子、神曲

  主治:統(tǒng)治六郁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

  加減:(1)如濕郁加茯苓、白芷。

  (2)火郁加青黛。

  (3)痰郁加南星、半夏、栝蔞、海石。

  (4)血郁加桃仁、紅花。

  (5)氣郁加木香、檳榔。

  (6)食郁加麥芽、山查、砂仁。

  (7)挾寒加吳茱萸。

  (8)又或春加防風。

  (9)夏加苦參。

  (10)冬加吳茱萸。

  (11)經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也。

  歸經:手足太陰手少陽藥也

  方義:(1)吳鶴皋曰:“越鞠者,發(fā)越鞠郁之謂也。撫芎調血郁,香附開氣郁,蒼杧燥濕郁,梔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

  (2)陳來章曰:“皆理氣也,氣暢而郁舒矣。”

  煎服法:曲糊為丸

  來源:丹溪

  ◎方名:七氣湯(理氣之劑)

  總結:行氣消痰

  編號:007

  組成:茯苓、紫蘇、厚樸、半夏

  主治:1.治七清氣郁,痰涎結聚,咯不出,咽不下,胸滿喘急。

  2.或欬或嘔,或攻沖作痛。

  歸經:手足太陰藥也

  方義:(1)氣郁則痰聚,故散郁必以行氣化痰為先。

  (2)1.茯苓甘淡滲濕,益脾通心交腎。2.紫蘇辛溫,寬中暢肺,定喘消痰。3.厚樸苦溫,降氣散滿。4.半夏辛溫,除痰開郁。

  (3)痰去氣行,則結散郁解,而諸證平矣。

  變化方:本方加白芍、陳皮、人參、桂心、亦名七氣湯,治七情郁結,陰陽反戾,吐利交作,寒熱眩運,痞滿噎塞。

  煎服法:加姜、棗煎。

  備注:三因方亦名四七湯

  ◎方名:四七湯(理氣之劑)

  總結:溫中解郁

  編號:008

  組成:官桂、人參、半夏、甘草

  主治:治七清氣郁,痰涎結聚,虛冷上氣,或心腹絞痛,或膨脹喘急。

  歸經:手太陰藥也

  方義:李士材曰:“夫七情過極,皆傷其氣。丹溪以越鞠丸主之,而此獨異者,蓋郁久則濁氣閉塞,而清氣日薄矣。故雖痛雖膨,而不用木香、枳殼,用人參以壯主氣之臟。官桂以制謀慮之郁。郁久生痰,半夏為之驅逐。郁故不和,國老為之調停。況桂性辛溫,疏氣甚捷,郁結者還為和暢矣。湯名四七者,以四味治七情也?!?br />
  煎服法:加姜、棗煎。

  備注:局方亦名七氣湯

  ◎方名:代赭旋覆湯(理氣之劑)

  總結:痞鞭噫氣

  編號:009

  組成:旋覆花、代赭石、人參、甘草、大棗、半夏、生姜

  主治:治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氣不除。

  歸經:足陽明藥也

  方義:成氏曰:1.怯則氣浮,代赭之重以鎮(zhèn)虛逆。2.?則氣堅,施覆之咸以?痞?。3.辛者散也,生姜之辛以散虛痞。4.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

  來源:仲景

  ◎方名:丁香柿蒂湯(理氣之劑)

  總結:呃逆

  編號:010

  組成:丁香、柿蒂、人參、生姜

  主治: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

  歸經:足陽明少陰藥也

  方義:(1)丁香泄肺溫胃而暖腎。

  (2)柿蒂苦澀而降氣。

  (3)人參所以輔真氣,使得展布。

  (4)生姜去痰開郁而散寒。

  (5)火呃亦可用者,蓋從治之法也。

  變化方:(1)本方除人參、生姜,亦名丁香柿蒂湯,治同。

  (2)本方除人參、生姜,加竹茹、橘紅,名丁香柿蒂竹茹湯,又名橘紅竹茹湯。

  (3)寶鑒去人參、加青皮、陳皮;三因去人參,加良姜、甘草,名丁香散。治同。

  又附方:一方加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良姜。

  來源:嚴氏

  ◎方名:橘皮竹茹湯(理氣之劑)

  總結:嘔逆呃逆

  編號:011

  組成:半夏、橘皮、枇杷葉、麥冬、竹茹、赤茯苓、人參、甘草

  主治:1.治久病虛羸,嘔逆不已。

  2.亦治吐利后胃虛呃逆。

  加減:(1)胃寒者,去竹茹、麥冬,加丁香。

  (2)實火去人參。

  歸經:足陽明藥也

  方義: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

  (1)二陳所以散逆氣。

  (2)竹茹、枇杷葉、麥車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

  (3)赤茯苓所以降心火。

  (4)生姜嘔家之圣藥。

  (5)久病虛羸,故以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

  又附方:金匱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人參、甘草、生姜、大棗治噦逆。

  煎服法:加姜、棗煎。

  ◎方名:定喘湯(理氣之劑)

  總結:哮喘

  編號:012

  組成:麻黃、杏仁、桑白皮、黃芩、半夏、蘇子、款冬花、白果、甘草

  主治: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作哮喘。

  歸經:手太陰藥也

  方義:(1)表寒宜散:甘草、麻黃、桑皮、杏仁,辛甘發(fā)散瀉肺而解表。

  (2)里虛宜斂:1.款冬溫潤。2.白果收濇定喘而清金。3.黃芩清肺熱。4.蘇子降肺氣。5.半夏燥濕痰。

  (3)相助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