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第十

傷寒論 作者:


  辨發(fā)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yī)所病也。大發(fā)其汗,又?jǐn)?shù)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dāng)惡寒,后乃發(fā)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fù)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fā)熱,此醫(yī)發(fā)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nèi)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fù)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nèi)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寸口脈浮大,而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嗚。醫(y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則a2k6。

  太陽病三日,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脈浮數(shù)者,法當(dāng)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fā)汗,當(dāng)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和,便自汗出愈。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無津液,陰陽脈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復(fù)發(fā)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復(fù)發(fā)汗,必振寒,脈微細(xì)。所以然者,以內(nèi)外俱虛故也。

  本發(fā)汗,而復(fù)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fā)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fù)發(fā)汗,以此表里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表和,然后復(fù)下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jié),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jié)胸,未止者,四日復(fù)下之,此作協(xié)熱利也。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jié)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jié)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xì)數(shù)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xié)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jié)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脈浮而緊,而復(fù)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傷寒吐下發(fā)汗后,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jīng)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陽明病,能食,下之不解者,其人不能食,若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fā)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鞕;汗多,極發(fā)其汗亦鞕。

  太陽病,寸緩關(guān)浮尺弱,其人發(fā)熱,汗出,復(fù)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yī)下之也。

  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鞕。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fù)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復(fù)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吐利發(fā)汗后,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太陽病,醫(yī)發(fā)汗,遂發(fā)熱惡寒,因復(fù)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fù)加燒針,因胸?zé)嫔帱S,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屬桂枝麻黃各半湯。方一。

  桂枝(一兩十六銖) 芍藥(一兩) 生姜(一兩,切) 甘草(一兩,炙) 麻黃(一兩,去節(jié))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人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屬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杧湯。方二。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白杧(三兩) 茯苓(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杧。

  太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dāng)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方三。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取汗。

  下之后,復(fù)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屬干姜附子湯。方四。

  干姜(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屬茯苓桂枝白杧甘草湯。方五。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杧(二兩) 甘草(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發(fā)汗若下之后,病仍不解,煩躁者,屬茯苓四逆湯。方六。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干姜(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憹,屬梔子豉湯。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七。

  肥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肥梔子(十四個,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生姜豉湯方

  肥梔子(十四個,擘) 生姜(五兩,切)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屬梔子豉湯證。八。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極吐下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diào)胃承氣湯。方九。

  大黃(四兩,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上火令沸,頓服之。

  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fù)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屬大陷胸湯。方十。

  大黃(六兩,去皮,酒洗) 芒消(一升) 甘遂末(一錢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煮兩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屬柴胡桂枝干姜湯。方十一。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干姜(二兩) 栝樓根(四兩)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后汗出便愈。

  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屬旋覆代赭湯。方十二。

  旋覆花(三兩) 人參(三兩) 生姜(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大下之,復(fù)發(fā)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dāng)先解表,表解乃攻痞。解表宜桂枝湯,用前方;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十三。

  大黃(二兩,酒洗) 黃連(一兩)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fēng),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dāng)?shù)升者,屬白虎加人參湯。方十四。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fā)熱、讝語者,屬大承氣湯。方十五。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 厚樸(半斤,炙) 枳實(五枚,炙) 芒消(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煮令一沸。分溫再服,得利者,止后服。

  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不仁,面垢。

  讝語遺尿,發(fā)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若手足逆冷,自汗出者,屬白虎湯。十六。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而反讝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屬梔子豉湯證。十七。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第十八。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方十九。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 枳實(三枚,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大汗若大下,而厥冷者,屬四逆湯。方二十。

  甘草(二兩,炙) 干姜(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四兩。

  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二十一。

  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屬桂枝去芍藥湯。方二十二。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

  若微寒者,屬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二十三。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

  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屬葛根黃芩黃連湯。方二十四。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再服。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二十五。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厚樸(二兩,炙,去皮) 大棗(十二枚,擘)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dāng)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六。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jié)痛者,未欲解也,屬梔子豉湯證。二十七。

  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屬梔子厚樸湯。方二十八。

  梔子(十四枚,擘) 厚樸(四兩,炙) 枳實(四個,水浸,炙令赤)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屬梔子干姜湯。方二十九。

  梔子(十四個,擘) 干姜(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dāng)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dāng)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三十。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可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三十一。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方三十二。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姜(一兩) 半夏(二十銖,舊云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煮微沸。溫分再服,不解更作。

  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讝語者,以有熱也,當(dāng)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dāng)鞕,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dāng)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nèi)實也,屬調(diào)胃承氣湯證。三十三。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三十四。

  柴胡(四兩) 龍骨(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生姜(一兩半,切) 鉛丹(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桂枝(一兩半,去皮) 茯苓(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屬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三十五。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fēng),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nèi)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鞕,則為結(jié)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不結(jié)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三十六。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用前方。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屬半夏瀉心湯。方三十七。

  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干姜(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屬五苓散。方三十八。

  豬苓(十八銖,去黑皮) 白杧(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心(半兩,去皮)

  右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傷寒中風(fēng),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屬甘草瀉心湯。方三十九。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干姜(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fù)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屬赤石脂禹余糧湯。復(fù)不止者,當(dāng)利其小便。方四十。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糧(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屬桂枝人參湯。方四十一。

  桂枝(四兩,別切,去皮) 甘草(四兩,炙) 白杧(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nèi)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屬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四十二。

  麻黃(四兩,去節(jié))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杯。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jié)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屬梔子豉湯證。四十三。

  傷寒吐后,腹脹滿者,屬調(diào)胃承氣湯證。四十四。

  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脈雖浮數(shù)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今熱則消谷喜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屬抵當(dāng)湯。方四十五。

  大黃(三兩,酒洗)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水蛭(三十枚,熬) 虻蟲(去翅足,三十枚,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爾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屬桂枝加芍藥湯。方四十六。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三兩,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傷寒六七日,大下,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屬麻黃升麻湯。方四十七。

  麻黃(二兩半,去節(jié)) 升麻(一兩六銖) 當(dāng)歸(一兩六銖)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杧(六銖) 干姜(六銖)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屬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四十八。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