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內(nèi)經(jīng)評文 作者:


  [卷一] 九針十二原第一(法天)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子萬民。養(yǎng)百姓。而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略頓)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

  欲以微針通其經(jīng)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蓚饔诤笫馈1孛鳛橹?。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jīng)紀。異其章。別其表里。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jīng)。愿聞其情。(以上第一節(jié)總冒全篇)岐伯答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于一終于九焉。請言其道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罩兄畽C。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fā)。不知機道。叩之不發(fā)。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

  明知逆順正行無問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之迎。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以上第二節(jié)渾寫大意全篇綱領也觀其隨手分合舒卷自如筆底純是靈氣往來)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宛音義并同郁菀之省字也)邪勝則虛之。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后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必持內(nèi)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nèi)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隨手帶出氣字尚在無意之間)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以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

  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wèi)。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以上第三節(jié)緊跟虛實中明用針補瀉之法)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曰大針。長四寸。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氣字越點越認真)員針者。針如卵形??Ψ珠g。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fā)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

  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yǎng)。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挺。其鋒微員。

  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以上第四節(jié)敘九針之名數(shù)體用也是本題之正面)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至此遂捉住氣字不放矣)故針陷脈。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大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據(jù)小針解二字是衍)故曰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余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針害畢矣。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shù)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云。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以上第五節(jié)分兩段一敘針害一敘針效九針之義畢矣是前半篇)黃帝曰。愿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五五二十五。六腑六。六六三十六。經(jīng)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所行為經(jīng)。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也。節(jié)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jié)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于內(nèi)。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

  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于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nèi)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

  其死也燥。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傷于深也)不中而去則致氣(傷于淺也不字原誤作害深淺之說詳素問刺齊論)精泄則病益甚而致氣則生為癰瘍。(以上第六節(jié)論針必審氣是針與原之交際全篇之中樞也)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jié)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造句順逆有法若云肺者陽中之少陰也文氣便不峻)其原出于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于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于太溪。

  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脖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以上第七節(jié)實發(fā)十二原亦本題正面也末忽帶出治法以起下文經(jīng)文篇法每多如此)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雖久猶可決也?;蜓跃眉仓豢扇≌摺7瞧湔f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此段本可以數(shù)語了之乃故意繁復其詞逐句也字著紙欲飛)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謂里分有上逆之熱邪也)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nèi)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通篇只重九針。十二原只是帶敘。前半筆力堅整自見挺拔。后半筆氣清超一往無前。是極酣暢之文。此篇敘九針之體與其用也。九針之用在于審氣之虛實順逆。而調之。前半每于起筆見崢嶸。后半每于收筆見勁切。

  [卷一] 本輸?shù)诙ǚǖ兀?br />
  黃帝問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jīng)脈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shù)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愿聞其解。岐伯曰。請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nèi)側也。為井木。溜于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于太淵。太淵。魚后一寸。陷者中也。為行于經(jīng)渠。經(jīng)渠。

  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jīng)。入于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jīng)也。心出于中沖。中沖者。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溜于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jié)之內(nèi)間也。為滎。注于大陵。大陵。掌后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行于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jīng)。入于曲澤。曲澤。肘內(nèi)廉下。陷者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也。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是其穴有兩處也皆可刺之經(jīng)脈云起于大指叢毛之中蓋以三毛者為主矣)為井木。溜于行間。行間。足大趾間也。為滎。注于太沖。太沖。行間上二寸。陷者中也。為。行于中封。中封。內(nèi)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jīng)。(使者氣之流通于經(jīng)脈者也素問曰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宛已見前篇)入于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厥陰也。脾出于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nèi)側也。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節(jié)之后下。陷者中也。為滎。

  注于太白。太白。宛骨之下也。為。行于商丘。商丘。內(nèi)踝之下。陷者中也。為經(jīng)。入于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滎。注于太溪。太溪。內(nèi)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為。行于復溜。復溜。上內(nèi)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jīng)。

  入于陰谷。陰谷。輔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者。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jīng)也。膀胱出于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節(jié)之前。外側也。為滎。注于束骨。束骨。本節(jié)之后。陷者中也。

  為。過于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于昆侖。昆侖。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為經(jīng)。入于委中。委中。

  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也。膽出于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俠溪。俠溪。足小趾次趾之間也。為滎。注于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自俠溪直上行一寸半也)陷者中也。為。過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于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jīng)。入于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也。胃出于厲兌。厲兌者。足大趾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內(nèi)庭。內(nèi)庭。

  次趾外間也。為滎。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趾內(nèi)間(中趾內(nèi)間即次趾外間在兩趾之中本節(jié)之后且上云次趾外間下云上行二寸正當以內(nèi)庭起數(shù)不當牽及中趾反使人無所審其處也)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過于沖陽。沖陽。足跗上五寸。

  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沖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jīng)。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于關沖。關沖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液門。液門。

  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于中渚。中渚。本節(jié)之后。陷中者也。為。過于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中也。為原。

  行于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jīng)。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在于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后。(太陽原作大指考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足太陽少陽之間取委陽于大指何涉)出于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jīng)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太陰之陰原注一本作陽今尋本篇前后文義非陰誤陽乃太誤少也少陰腎也三焦之氣發(fā)于腎而通于膽故曰將將者氣化之相通相使也以臟腑之氣言也其經(jīng)氣別行于足太陽故曰別別者經(jīng)氣之所分所注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腸。出于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謂三焦下非有專脈乃足少陽少陰之合氣以行于太陽之別絡上踝貫出委陽遂并太陽之正經(jīng)入絡膀胱約下焦也)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手太陽小腸者上合于太陽。出于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jié)前。陷者中也。為滎。注于后溪。后溪。在手外側。本節(jié)之后也。為。過于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于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jīng)。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內(nèi)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jīng)也。大腸上合手陽明。出于商陽。

  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本節(jié)之前二間。為滎。注于本節(jié)之后三間。為。過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間。為原。行于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jīng)。入于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也。是謂五臟六腑之。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于手者也。(總釋前文上合之義即巨虛上廉下廉及三焦下之事也。以上敘十二經(jīng)之終始而五臟所溜即在其中是就各經(jīng)直敘之)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腋內(nèi)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刺上關者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以上敘絡脈別處闊數(shù)之度是合各經(jīng)而橫排之)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其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外。不至曲頰一寸。(謂膺中稍外上直于面在下至曲頰一寸之前也下文均如此說)手太陽。當曲頰。

  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后。手少陽。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發(fā)際。陰尺動脈。在五里。五之禁也。(以上敘五輸所留)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少陽二字前人皆以三焦為解經(jīng)固明言三焦屬膀胱矣但揆此處上下文義似當作太陽并無深義蓋果指三焦則少陽之上必有脫字兩臟之下必有一腑也明于文理者試詳思之將義見前節(jié))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謂屬膀胱而同合于腎無專合之臟故曰孤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以上作六腑之合以下作四時出入深淺之義)春取絡脈諸滎大經(jīng)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

  夏取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也。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內(nèi)經(jīng)此等文本直是天造地設。其廣大博濃直是天無不覆地無不載。非三代上不能作。非三代上之圣人不能作讀者須細玩其板處繁復處接換處。再總觀其大處雄處。略無變化卻無處不變化。如汪洋大海魚龍百怪隱見出沒于其中而人莫能測也。又如青天無云平沙萬里一望無際不見邱壑而人處其中自覺氣清神旺浩然而百骸俱暢。此篇敘十二經(jīng)氣穴之所在。

  以明臟腑之氣相灌輸也。

  [卷一] 小針解第三(法人)

  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余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其會也。神者正氣也??驼咝皻庖?。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jīng)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jīng)之病。所取之處也。刺之微在數(shù)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

  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罩兄畽C清凈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發(fā)者。言氣易失也??壑话l(fā)者。言不知補瀉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粗之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針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所謂虛則實之者。

  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jīng)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nèi)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nèi)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后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后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則然若有得也。瀉則恍然若有失也。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濁氣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氣上注于肺。濁溜于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jié)。而病生于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清氣在下者。

  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針陷脈則邪氣出者。起之上。(謂起其陷而使之上也又疑上當作止謂起之即止無或過也又終始篇有取之上之文謂正取其陷脈之上也三說難定俟高明正之)針中脈則邪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針大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jīng)絡各有所主也。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患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奪陽者狂。正言也。(正字疑當作狂)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

  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調尺寸小大緩急滑澀。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調氣在于終始一者。持心也。

  節(jié)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jié)者也。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內(nèi)者。脈口氣內(nèi)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jīng)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nèi)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即修字)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此句文義與六節(jié)藏象論不同)詮釋之中夾以議論。筆仗堅峭樸濃爾雅尚難抗行。世必謂秦漢諸子為之。試取呂氏春秋淮南子諸篇及鄭孔注疏讀之。

  豈能望其肩背。此篇釋九針十二原之義也可見古人口誦心維服膺不舍之意。

  [卷一]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法時)

  黃帝問于岐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也。黃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于陰則溜于腑中于陽則溜于經(jīng)。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jīng)絡之相貫。如環(huán)無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陰。或中于陽。上下左右。無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于面。邪之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于邪中于面則下。陽明中于項則下。太陽中于頰則下。少陽其中于膺背兩脅亦各下其經(jīng)。黃帝曰。其中于陰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陰者常從臂始。夫臂與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于風獨傷其陰。黃帝曰。此故傷其臟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風也。不必動臟也。

  故邪入于陰經(jīng)。則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于腑。故中陽則溜于經(jīng)。中陰則溜于腑。黃帝曰。邪之中人臟。奈何。

  岐伯曰。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nèi)。有所大怒。

  氣上而不下。積于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

  則傷腎。黃帝曰。五臟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黃帝曰。善哉。(以上敘邪氣臟腑之義是發(fā)明病之機也陰陽臟腑四項本自極對而布局運筆參差曲背變幻不測卻是風水相遭毫無造作豈非至文)黃帝問于岐伯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于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蚴肿阈付?。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經(jīng)脈。

  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于鼻而為臭。

  其濁氣出于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濃。其肉堅。故大熱甚寒。不能勝之也。(以上為前半篇敘邪氣臟腑正意余意俱到下乃敘病形也)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黃帝曰。善哉。(此從邪氣卸到病形是全篇之中樞也)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愿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此段提唱色脈尺三項為病形提綱是后半篇之總冒。色脈尺三項平提下文分敘卻重在脈上)黃帝曰。愿卒聞之。

  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黃帝曰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

  其病乃可別也。(此段敘色字帶定脈字五色所主病形只渾寫一筆頓住)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調字重讀尺原作脈今尋上下文義改之上云色脈已定此處固當言尺下文方不嫌突且所謂調者即合色脈以參之之謂也故下文跟定脈字)黃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

  故善調尺者不待于寸。善調脈者不待于色。能參合而行之者??梢詾樯瞎?。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此段跟定脈字敘尺字尺膚所主病形亦只用渾寫頓住。以上色尺兩項病形俱用略筆留于下文五脈發(fā)揮)黃帝曰。請問脈(脈字重讀是總承上六個脈字來前人蓋因此句而將前文尺字妄改作脈字)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請言五臟之病變也。心脈急甚者。為螈。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

  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鯙樯瓶省?br />
  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澀甚為喑。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顛疾(維厥即肢厥也四肢謂之四維)肺脈急甚。為顛疾。

  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鯙橄①S。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

  微澀為鼠。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矣。肝脈。急甚。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痹也。大甚。為內(nèi)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痹。陰縮??纫「埂P∩?。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溢飲。微澀。為螈攣筋痹。脾脈急甚。為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后沃沫。緩甚。為痿疾。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此燥病也燥極風生內(nèi)不濡心外不濡筋也心失所養(yǎng)筋脈內(nèi)弛神明外散其脈微弦而長按之而薄帶散故曰微緩)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裹大。(腹裹肚囊也作里誤)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為癃。微滑。為蟲毒蝎。腹熱。澀甚。為腸潰微澀。為內(nèi)。多下膿血。(潰二字脈經(jīng)互易為是)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緩甚。

  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酢轳?。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沉痔。(以上詳敘六脈微甚之病即補敘五色尺膚所主之病也前敘色尺筆勢下趨如過脈文本接敘六脈筆勢即堂堂正大是色尺必以脈為主也五臟即暗承五色六變微甚即隱賅尺膚讀者須目光四射乃得)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哧枤馐⑽⒂袩?。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是故刺急者。

  深內(nèi)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nèi)而疾發(fā)針。以去其熱。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fā)針而淺內(nèi)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fā)針。疾按其。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黃帝曰。余聞五臟六腑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愿聞其故。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于內(nèi)。屬于腑者也。黃帝曰。滎輸與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滎輸治外經(jīng)。

  合治內(nèi)腑。黃帝曰。治內(nèi)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黃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腸合入于巨虛上廉。小腸合入于巨虛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陽。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膽合入于陽陵泉。黃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

  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

  下至(至直也)委陽之陽取之。(謂坐而正豎其膝折其脛引線與膝后大筋相齊又折而下直委陽之外是穴也)取諸外經(jīng)者。

  申而從之。(申當作揄伸骨空論注云揄搖也謂或搖或伸而尋之也)黃帝曰。愿聞六腑之病。(前文說得天花亂綴讀者幾忘其遺卻六腑矣讀至此乃愕然)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后。(窘迫于后陰也)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

  取之巨虛下廉。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則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于脈。取委陽。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后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膽病者。善太息??诳鄧I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然數(shù)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以上敘六腑病形逐段攙入上節(jié)鉤連有致)黃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jié)。中氣穴則針染于巷中肉節(jié)則皮膚痛。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nèi)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

  前半敘邪氣后半敘病形而各以臟腑。緯之尤妙在前從腑卸臟中用樞紐。后從臟卸腑中用樞紐。中間從邪氣卸病形中用樞紐。遂使板局極活。令讀者迷不知其本指之所在。此篇敘邪氣之傷。有淺深與病形之各異也。初看似略無奇處。細讀乃無處不奇。靈樞八十一篇布局之穿插變幻如此篇者不過三四而已。詎可以平淡忽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