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頭痛
頭者諸陽之會也。產(chǎn)后五臟皆虛,胃氣虧弱,谷氣尚乏,則令虛熱,陽氣不守,上湊于頭,陽實陰虛則令頭痛也。
亦有產(chǎn)后敗血作痛者。薛立齋曰∶前證若中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若血虛,用四揚加參術;氣血俱虛,用八珍湯;若因風寒所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
產(chǎn)寶黑龍丹
治產(chǎn)后頭痛不可忍,一切血痛,危急欲死及胎衣不下,但灌藥得下者遂安,真產(chǎn)門之寶劑也。
五靈脂當歸川芎熟地高良姜(各五錢)上咀碎,曬極干,以固濟小罐盛之,燈盞封口嚴密,以文武火,一柱香,放涼處,退火毒取出,藥如黑糟,研細入花蕊石(過,另研,二錢)、琥珀(另研,一錢)、乳香(另研,錢半)、百草霜(五錢)。
共前過藥研勻,醋糊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用姜汁,好酒、童便半盞,將藥一丸于炭火中燒,淬入酒便內(nèi),調化頓服,立效。
黑龍丹序
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產(chǎn)七日而不食,始言頭痛甚,欲取大石壓,食頃漸定,心痛則以十指抓壁欲死,目痛即欲以手自剜之,如是者旬日。國醫(yī)三四人,郡官中善亦數(shù)人,相顧無以為計,不知病根所起,醫(yī)者術窮,病者益困。余度疾勢危急,非神丹不能愈,須進黑龍丹。仲氏猶豫,謂數(shù)日不食,恐不勝,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進,藥下寐如平時,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遣荊釵輩視之,奄殆無氣,午后體方?jīng)?,氣方屬,微言索飲,自此遂平復。大抵產(chǎn)后以去污血為先,血滯不快,作禍如是,老嫗中醫(yī)不識疾病之根,豈得無夭枉者?不遇良醫(yī),終抱遺恨。今以黑龍丹,廣濟施人。俾世之人,感是疾者,得盡起天年,非祈于報,所翼救疾苦、存性命耳。崇寧元年五月五日郭序。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頭痛。
真天臺烏藥大川芎(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燒紅稱錘,淬酒調服。
加減四物湯
治產(chǎn)后頭痛、血虛、痰癖、寒厥皆治。
蒼術(一錢半)羌活川芎防風香附(炒)白芷(各一錢)石膏(二錢半)細辛(一錢二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用水二盞,姜三片,煎服。血虛倍當歸加芍藥;有汗加黃及桂;痰癖加半夏、茯苓;熱痰倍加石膏加知母;寒厥加天麻、附子。
[下卷] 遍身痛
產(chǎn)后百節(jié)開張,血脈流散,遇氣弱則經(jīng)絡皮肉之間,血滯不散,骨節(jié)不利,筋脈引急,所以腰背不得轉側,手足不能動搖,身熱頭痛。若以為傷寒治之,則汗出而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宜服趁痛散。
趁痛散
治產(chǎn)后氣弱血滯,遍身疼痛及身熱頭痛。
牛膝(酒浸,一錢)甘草(炙,一錢)薤白(一錢)當歸(一錢半)桂心(一錢半)白術(一錢半)黃(一錢半)獨活(一錢半)上每五七錢,水二鐘煎一鐘,空心熱服。
蒼術四物各半湯∶
四物湯(半兩)蒼術(半兩)上用水二鐘,煎一鐘,溫服,下活血丹更妙。
活血丹
熟地(三兩)當歸白術白芍續(xù)斷人參(各一兩)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
薛立齋曰∶產(chǎn)后身痛,若以手按而痛益甚,是血滯也,用四物、炮姜、紅花、桃仁、澤蘭,補而散之,若按而痛稍緩,是血虛也,用四物、炮姜、白術、人參、補而養(yǎng)之。
一產(chǎn)婦,身痛發(fā)熱,不食,煩燥不寐,盜汗,服解散行血之藥,不時昏憒,六脈洪大如無,用補中益氣加炮姜、半夏、一服頓減,又二服寢食甘美,但背強而疼,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而安。
一產(chǎn)婦,遍身頭項作疼,惡寒拘急,脈浮緊,此風寒之證,用五積散,一劑汗出而愈。但倦怠,發(fā)熱,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八珍湯調補而痊。
[下卷] 中風
產(chǎn)后中風者,由產(chǎn)時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曾平復,起早勞動,致使氣虛而風邪乘虛入之,客于皮膚經(jīng)絡,致令痛痹,羸乏不任,少氣。大凡筋脈挾寒則攣急僻,挾濕則縱緩虛弱,若入諸臟,恍惚驚悸,隨其所傷臟腑經(jīng)絡而生病焉。郭稽中論曰∶產(chǎn)后中風者何?答曰∶產(chǎn)后五七日內(nèi),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nèi),傷于房室,或懷憂怒,擾蕩中和,或因食生硬,傷動臟腑,得病之初,眼澀口噤,肌肉搐,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
薛立齋曰∶前證果外邪所傷,形氣不足,病氣有余,當補元氣為主,稍佐以治病之藥。若強力不休,月內(nèi)入房,屬形氣俱不足,當純補元氣,多有復蘇者,若誤投風藥,乃促其危也。
丹溪先生曰∶產(chǎn)后中風,口眼斜,必用大補氣血,然后治痰,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以治,切不可作中風,用發(fā)表治風之藥。
當歸散
治產(chǎn)后中風,牙關緊閉,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螈。
當歸(去蘆)荊芥穗(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灌之,如牙關緊閉,拗開微微灌之,但下咽即生,屢用救人,大有神效。
干葛湯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不能言。
獨活(去蘆,二兩)干葛(一兩半)甘草(炙,半兩)生姜(一兩二錢半)上咀,每服一兩,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防風湯
治產(chǎn)后中風,背項強急,胸滿短氣。
防風獨活葛根(各五兩)當歸人參白芍藥甘草(各二兩)上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中風,身背拘急,有如繩束。
川芎羌活酸棗仁羚羊角芍藥(各四兩)桑白皮(一兩半)防風(一兩二錢)上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不拘時,日二服。
千金雞矢醴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困篤,腰背強直,時時反折。
烏雞矢(三升)大豆(二升)上先炒豆聲絕,次炒雞矢令黃,以酒一升,先淋雞矢,取汁淋豆,每服一盞,凡四五服極妙。
竹瀝一物飲
治產(chǎn)后風痙,口噤面青,手足急強反張。
竹瀝(用火自取者)上用二升,微點姜汁,分五服,頻頻溫服,神效。
大烏豆
治中風,背強口噤,或煩燥,或頭面手足重,或身癢直視,皆是虛冷中風。
上豆用三升,炒令熟,乘熱以清酒三升浸之,密封良久,去豆,分三服,覆衣取汗,身潤即愈,一則防御風邪,一則消散瘀血。
華佗愈風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手足螈、角弓反張,或血暈不省、四肢強直,或心中倒筑、吐瀉欲死。
荊芥穗(微焙為末)每服三錢,豆淋酒調服,或童子小便服之亦妙。口噤則齒灌之,齦噤,灌入鼻中,其效如神,此方古書盛稱其妙,一名如圣散、一名一捻金,悅生隨抄,呼為再生丹。一婦人,產(chǎn)后睡久,及醒則昏昏如醉,不省人事,醫(yī)以此藥及交加散,云服后當睡,必以左手搔頭,用之果然。
交加散
治產(chǎn)后中風百病,兼治婦人榮衛(wèi)不通,經(jīng)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并宜服之。
生地黃(一升,研取自然汁,如無鮮者,以水泡透,研爛取之)生姜(十二兩,研取自然汁)上先將地黃汁炒生姜滓,生姜汁炒地黃滓,各稍干,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尋常腹痛亦宜服,產(chǎn)后尤不可少。
濟危上丹
治產(chǎn)后虛極生風。
乳香五靈脂硫黃玄精石(同研極細)阿膠(炒珠)卷柏(生用)桑寄生陳皮(各等分)上將四味同研停于銀、石器內(nèi),微炒勿焦,再研極細,復入余藥為末,拌勻,生地黃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當歸湯服下。
產(chǎn)后虛極生風者,婦人以榮血為主,因下血太多,氣無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須臾者,虛極生風也,應急服濟危上丹,若以風藥治之則誤也。
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加附子、鉤藤鉤。若肝經(jīng)血虛,用逍遙散加鉤藤鉤。經(jīng)云∶脾之榮在唇,心之液為汗,若心脾兩臟虛極,急用參附湯救之。一婦人,患前證,或用補劑,四肢逆冷、自汗、瀉泄、腸鳴、腹痛。余以陽氣虛寒,用六君子、姜附各加至五錢;不應,以參附各一兩始應。良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炙關無穴百壯,及服十全大補湯方效。
[下卷] 螈
?。ǜ健媒枪磸垼┭αS云∶者,筋脈拘急也,者,筋脈弛縱也。經(jīng)云∶肝主筋而藏血。蓋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前證因產(chǎn)后陰血去多,陽火熾盛,筋無所養(yǎng)而然耳。故癰疽膿水過多,金瘡出血過甚,則陽隨陰散,亦多致此。治潔當用八珍加丹皮、鉤藤,以生陰血,則陽火自退,諸證自愈。如不應,當用四君,芎、歸、丹皮、鉤藤,以補脾土。蓋血生于至陰,至陰者脾土也,故小兒吐瀉之后,脾胃虧損,亦多患之,乃虛象也,無風可逐,無痰可消。若屬陽氣脫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姜、桂,陽氣虛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桂附;亦有復生者。此等證候,若肢體惡寒,脈微細者為真,若脈浮大,發(fā)熱煩渴,此為假象,惟當固本為善。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流者皆不治。又有角弓反張者,風邪乘虛入于諸陽阿經(jīng),則腰背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也。皆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宜固氣血為主,佐以本方。
丹溪所謂產(chǎn)后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病證,以末治之此也。如惡寒發(fā)熱等證,乃氣血虛耗之極,宜大劑參、、歸、術、肉桂以培養(yǎng)之。如不應,急用炮附子。再不應,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名參附湯。若猶未應,藥力未及也,宜多用之。
增損柴胡湯
治產(chǎn)后感異證,手足牽搐,涎潮,昏悶。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二分)人參甘草半夏(各一錢半)石膏(二錢)黃(一錢半)知母(一錢)上咀,分二服,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秦艽湯
治產(chǎn)后血虛生風,手足螈。
秦艽芍藥柴胡(各一錢七分)甘草(炙,一錢三分)黃芩防風(各一錢二分)人參半夏(各一錢)上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愈風湯、交加散俱可用(二方見前)。
[下卷] 痙疾
產(chǎn)后血虛,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fā)癇狀,宜速開口,灌小續(xù)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摸空者,不可治也。薛立齋云∶產(chǎn)后發(fā)痙,因去血過多,元氣虧極,或外邪相搏,以致牙關緊閉急,四肢痙強,或腰背反張,肢體抽搐。若有汗而不惡寒者,曰柔痊;若無汗而惡寒,曰剛痙。產(chǎn)后患之,實由亡血過多,筋無所養(yǎng)而致。故傷寒汗下過多,潰瘍膿血大泄,患之乃敗證也,大補血氣,多保無虞。若攻風邪,死無疑矣。一產(chǎn)婦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目連札,余以為去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一劑面蘇,又數(shù)劑而安。吳江史萬湖家人婦忽仆,牙關緊急,已死矣。詢之是新產(chǎn)婦出直廚,知其勞傷血氣而發(fā)痙也,急用十全大補加附子,煎滾。令人推正其身,一人以手挾正其面。卻掰開其口,灌之不咽,藥已冷,令側其面出之,仍正其面,復灌以熱藥。又冷又灌,如此五次,方咽下,隨灌以熱藥,遂蘇。夷堅志云∶杜壬治郝質子婦,產(chǎn)四日螈,戴眼,弓背反張。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方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二尺,家人驚駭,以數(shù)婢強拗之,以數(shù)婢強拗不直。適記所云,藥草有獨活,乃急為之。召醫(y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yī)至即愈矣。更不復藥,乃知古人處方之神驗。產(chǎn)婦四肢攣急者,因臟腑俱虛,月內(nèi)未滿,起早勞役,動傷臟腑。虛損未復,為風所乘。風邪冷氣客于皮膚經(jīng)絡,則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筋脈挾寒則攣急也。薛立齋曰∶前證若肝經(jīng)風熱血燥,用加味逍遙散。如不應,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仍參前雜證諸風血方論治之。
小續(xù)命湯
治產(chǎn)后中風及剛痙柔痙。
防風(一錢)麻黃(去節(jié))黃芩(去朽)白芍人參(各八分)川芎防己肉桂(各七分)附子(炮,去皮臍)杏仁(去皮尖)麩炒(各五分)甘草(炙,四分)上姜棗水煎服。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柔痙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
按上方朱奉議稱剛柔二痙,并可加減與之。但產(chǎn)后血氣大虛之人,恐不宜輕發(fā)其表。若邪氣實,脈浮弦有力者,用之固宜。其虛弱之人,不若用大豆紫湯及防風當歸散。
大豆紫湯
治產(chǎn)后中風痱痙,背強口噤,直視煩熱。若脈緊大者不治。
川獨活(去蘆,一兩半)大豆(半升)酒(三斤)上先用酒浸獨活一兩,沸。別炒大豆極焦煙出,急投酒中密封。候冷去豆,每服一二小鐘許,得少汗則愈。日進十服。此藥能去風、消血結。如妊娠胎死腹中,服此得瘥。
大豆湯
治產(chǎn)后風痙,不省人事,及妊娠挾風,一切蓐草之間,諸般病證。
大豆(五合,炒黃)獨活(去蘆)葛根(各八分)防己(去皮,六兩)上咀,每服五錢,酒二盞,煎至一盞半,不拘時,日三服。
防風當歸散
此方最穩(wěn)妥。
防風當歸川芎地黃(各一兩)上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芎散
治產(chǎn)后四肢筋脈攣急疼痛,背項強直。
芎羌活當歸(各去蘆)酸棗仁(炒)羚羊角屑(各七錢半)防風牛蒡子(炒,各一兩)桂心赤芍藥(各五錢)上咀,每服八錢,水煎去渣,溫服,不拘時。如服不應,可用八珍湯。更不應,用十全大補湯。
產(chǎn)后手足厥冷,宜灸肩井穴。一婦人產(chǎn)后日食茶粥二十余碗,至一月后,遍身冰冷數(shù)塊,以指按其冷處,即冷從指下,上應至心,如是者二年,諸治不效。以八物湯去地黃,加橘紅,入姜汁、竹瀝一酒鐘,十服乃溫。
[下卷] 不語
人心有孔,孔中有毛,產(chǎn)后虛弱,多致停積,敗血閉于心竅,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氣通于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矣,故會不語,宜服七珍散。因驚者屬肝經(jīng)風熱,用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鉤藤;因憂思郁結者,用加味歸脾湯加升麻。一產(chǎn)婦,不語,用七珍散而愈。后復不愈,內(nèi)熱脯熱,肢體倦怠,飲食不進,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后因怒不語,口噤,腰背反張,手足發(fā)搐,或小便見血,面赤、或青、或黃。余曰∶面青肝之色也,黃者脾氣虛也,赤者心血虛也,用八珍湯加鉤藤鉤、茯苓、遠志,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痊。
七珍散
治產(chǎn)后不語及發(fā)狂。
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飛過。各五錢)上為極細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下無時。
三物湯
治產(chǎn)后不語。
人參石蓮肉(不去心)石菖蒲(各等分)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一方用白礬生為末,每服一錢,熱水調下。
逐血補心湯
治產(chǎn)后失音。
紅花赤芍藥生地黃桔梗蘇葉前胡茯苓防風黃連膽星粉葛(各二錢)當歸(三錢)薄荷人參升麻(各一錢五分)半夏(二錢五分)甘草(一錢)上為粗末,分二服,每服水一鐘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服,渣再煎。
[下卷] 癲狂
產(chǎn)后語言顛倒,或狂言語,如見鬼神者,其源不一,須仔細辯證用藥。一則產(chǎn)后心虛,敗血停積,上干于心,而狂言獨語者,當作乍見鬼神條求之。二則產(chǎn)后臟虛,心神驚悸,言語錯亂,不自覺知,神思不安者,當在驚悸條求之。
三則宿有風毒,因產(chǎn)心虛氣弱,腰背狂直,或歌哭嗔笑,言語錯亂,當作風痙治。四則產(chǎn)后敗血,迷亂心經(jīng)而顛狂,言語無?;驎瀽炚?,當作血暈治。五則產(chǎn)后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寒發(fā)熱如瘧,晝?nèi)彰髁耍簞t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又有產(chǎn)后因驚,敗血沖心,昏悶發(fā)狂,如有鬼祟,宜用大圣澤蘭散,或好辰砂研細,酸棗仁湯調下一錢,立效。薛立齋曰∶前證當固胃氣為主,而佐以見證之藥,若一于攻痰則誤矣。
琥珀地黃湯
治產(chǎn)后惡露沖心,語言亂通,如見鬼神,驚悸不定,小便不利者。
琥珀辰砂沒藥(各研細)當歸(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調下,日三服,心腹痛者加延胡索,兼暈者加蒲黃。
牡丹飲
治敗血沖心發(fā)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干荷葉生地黃牡丹皮(各等分)上濃煎,調生蒲黃末二錢,一服即定。
烏金散
治產(chǎn)后狂言亂語,目見鬼神。
當歸遠志肉川芎酸棗仁白術赤芍藥香附子辰砂(研細)熟地黃茯神(各二錢)半夏(三錢)全蝎麥冬人參牛膝天麻(各一錢)甘草(一錢)陳皮白芷(各一錢半)上細,作二服,水一鐘半,姜三片,蔥三根,入金銀同煎一碗溫服。
大圣澤蘭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中風口噤,及墜胎腹中刺痛、橫生逆產(chǎn)、胎衣不下,血昏、血滯、血崩、血入四肢、一切血證,諸種風氣,或傷寒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jīng)脈不調、赤白帶下、胎藏虛冷、數(shù)常墜胎、久無子息、室女經(jīng)脈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冷,消除百病。
澤蘭葉石膏(研。各二兩)卷柏(去根)防風白茯苓(去皮)濃樸(姜制)細辛桔梗柏子仁五味子人參本吳茱萸(湯洗七次,焙)干姜(炮)白術川椒(去子及閉口者,炒出汗)川烏頭(炮,去皮臍)白芷黃丹參(各七錢半)蕪荑(微炒)甘草川芎白芍當歸(各一兩七錢半)白薇(炒燥,五錢)肉桂(一兩)阿膠(炒珠,五錢)生地黃(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熱酒調下,若急疾不拘時,日三服。
何氏方
治產(chǎn)后邪風入心,顛狂如見祟物。
大辰砂一二錢研極細,人乳三四茶匙許,調碗內(nèi),仍掘白項活地龍一條,入藥內(nèi),候地龍滾三滾,取出地龍不用,但欲得地龍身上涎耳,無令帶藥出,少入無灰酒與乳汁相和,重湯內(nèi)溫,作二三服。驚風入心,忡悸不止者,宜抱龍丸。
茯神散
治產(chǎn)后心神恍惚,言語失度,睡臥不安,如見鬼神。
茯神(一兩,去皮木)人參龍齒(研)琥珀(研)赤芍藥黃牛膝(各五錢)桂心(五錢)生地(一兩半)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調經(jīng)散
治產(chǎn)后狂躁、昏悶、時見鬼神。
沒藥琥珀(各另研細)桂心(各一錢)芍藥當歸(各二錢半)麝香(另研)細辛(各五分)上為末,每服五六分,姜汁溫酒各少許調服。按右方挾寒者宜,挾熱者宜四物湯加柴胡,倍生地。
薛文齋曰∶前證乃血虛,神不守舍,大端宜補元氣,仍參各證互用。
[下卷] 蓐勞
產(chǎn)后蓐勞者,由生產(chǎn)日淺,血氣虛弱,飲食未平,將養(yǎng)失所,而風冷客之,使人虛乏,勞倦,乍臥乍起,容顏憔悴,飲食不消,口干頭昏,百節(jié)疼痛,有時盜汗,寒熱如瘧,背膊煩悶,四肢不舉,沉重著床,此為蓐勞之候。薛立齋曰∶前證當扶養(yǎng)正氣為主,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若脾肺氣虛,而咳嗽口干,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頭暈加蔓荊子。
若肝經(jīng)血虛,而肢體作痛,用四物湯加參、術。肝腎虛弱,自汗、盜汗,寒熱往來者,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因脾血虛弱,肚腹作痛,月經(jīng)不調,用八珍湯倍白術。因脾虛血燥,皮膚瘙癢,用加味逍遙散。大抵此證,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以致諸經(jīng)疲憊,當補脾胃。飲食既進,精氣化生,諸臟有所倚賴,其病自愈矣。
白茯苓散
治蓐勞,因生產(chǎn)日淺,久坐多語,勤動用力,以致四肢疼痛,寒熱如瘧。
白茯苓(一兩)當歸川芎桂心白芍黃人參(各半兩)熟地黃(一兩)上咀,以水二盞,入豬腎一雙,去筋皮切碎,姜三片,棗三枚,煎一盞,濾出清汁,入藥半兩,煎七分,去渣溫服。
黃煮散
治產(chǎn)后肌膚黃瘦,面無顏色,或寒壯熱,四肢酸痛,心煩頭痛。
鱉甲(醋炙)黃桂心當歸桑寄生白茯苓白芍人參熟地麥冬甘草(炙。各半兩)牛膝(七錢)上為細末,每服用豬石子一對,即睪丸去脂膜切破,先以水一盞,入姜三片,棗三枚,煎至七分,去石子姜棗,卻下藥五錢,更煎至四分,去渣,空心臨臥二服。渣并煎。
胡氏牡丹散
治產(chǎn)后虛羸,發(fā)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經(jīng)候不調。
白芍藥當歸五加皮地骨皮人參(各半兩)沒藥桂心(各二錢)牡丹皮(三錢)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盞,如不飲酒,只用水一盞,開元錢一枚,麻油蘸之,同煎七分去滓,通口服,煎不得攪,吃不得吹。
紫河車丸佳,豬腰子粥亦妙。
[下卷] 虛煩發(fā)熱
薛立齋曰∶產(chǎn)后虛煩發(fā)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fā)熱,煩躁,多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人參當歸湯
治產(chǎn)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nèi)熱,心胸煩滿,呼吸短氣,頭痛,悶亂,晡時轉甚。
熟地人參當歸身桂心麥冬(各二錢)白芍(炒,二錢半)血熱者加生地二錢。
水二鐘,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至一鐘,溫服。
甘竹茹湯
治產(chǎn)后內(nèi)虛,煩熱短氣。
甘竹茹(二錢)人參茯苓(各二錢)甘草(二錢)黃(七錢)上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竹葉湯
治產(chǎn)后短氣欲絕,心中煩悶。
新竹葉(切碎)麥冬(去心)小麥(各五兩)甘草(一兩)生姜(二兩)大棗(十二枚)上用水十碗,煮竹葉、小麥,至八碗去渣,納余藥,煮取三碗去渣,作三四次服,虛悸加人參二兩,少氣加糯米五合。
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虛渴不止,少氣,腳弱、眼眩、飲食無味。
熟地(酒蒸,焙,一錢半)人參麥冬(各二錢)栝蔞根(二錢)甘草(炙,五分)上用水二盅、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栝蔞根湯
療產(chǎn)后血虛發(fā)渴。
栝蔞根(四錢)麥冬(五錢)人參(三錢)生地黃(三錢)土瓜根(三錢)甘草(二錢)水二鐘,大棗三枚,煎八分溫服。
薛立齋曰∶產(chǎn)后發(fā)渴,若出血過多,虛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湯加白術、麥冬、丹皮。若胃氣虛而有熱,用竹葉歸湯。血脫發(fā)熱,煩躁,用當歸補血湯。若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因吐瀉者,七味白術散。
竹葉歸湯
治胃氣虛熱,口干作渴。
人參白術(炒)麥冬(各一錢)黃(三錢)竹葉(錢半)甘草(炙,五分)水煎服,不拘時。
當歸補血湯
治肌膚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證,誤服白虎湯必死。
當歸(三錢)黃(一兩)水煎服。
增損柴胡湯
治產(chǎn)后發(fā)寒熱,飲食少,腹脹。
柴胡人參甘草半夏陳皮川芎白芍(各等分)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煎服。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往來寒熱。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半)人參(七分)半夏(八分)大棗(三枚)生地黃(一錢)梔子(七分)枳殼(六分)水煎,食遠服。
[下卷] 汗出不止
產(chǎn)后虛煩不止者,由陰氣虛,陽無所附,陽氣獨發(fā)于外,故汗出也。陰氣虛弱不復,故汗出不止。因之遇風則變成痙??v不成痙,亦虛乏短氣,身體柴瘦,唇口干燥,久則經(jīng)水短絕,由津液竭故也。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急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用參附、附等湯,若汗多亡陽發(fā)痙,尤當用前藥。
一產(chǎn)婦,略聞音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氣虛敗,用參附末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咽下,乃漸加之,至錢許,卻服參附湯而痊。
一產(chǎn)婦,盜汗不止,遂至廢寐,神思疲甚,口干引飲,余謂血虛有熱,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nèi)芩連柏炒黑,倍人參五味子,二劑而愈。凡產(chǎn)后忽冒悶,汗出不識人,屬大虛,宜固元氣為主,其汗不止,必變?nèi)岑d。
麻黃根湯
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
當歸黃麻黃根牡蠣(成粉)人參粉草(各等分)上水一盞,每服四錢,煎七分,溫服。
經(jīng)效方
治汗出不止。
黃芩(一錢半)白術牡蠣()茯苓防風麥冬生地(各八分)大棗(七枚)上用水二鐘,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止汗散
治產(chǎn)后盜汗不止,一應,汗多者皆可服。
牡蠣(成粉)小麥麩(炒黃,碾成粉)上等分和勻,豬肉煮湯,調服二錢。
人參湯
治產(chǎn)后諸虛不足,發(fā)熱、盜汗。
人參當歸(各等分)上為末,以豬腰子一只,去脂膜,切小片子,水三鐘,糯米半合,蔥白兩條,煮米熟,取清汁一盞,入藥二錢,煎至八分,溫服,不拘時。
當歸六黃湯
治虛熱盜汗不止,不應,加人參,白術,不寐加酸棗仁。
當歸熟地黃(各二錢)生地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各一錢)上水煎服。
參附湯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發(fā)痙。
人參(一兩)附子(炮,五錢)上作一服,姜棗煎,徐徐溫服。
附湯
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涌,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一切虛寒等證。
黃(一兩)附子(炮,五錢)上水一大碗,姜棗煎服,如不應,倍加附子,方得全濟。
[下卷] 瀉痢
產(chǎn)后腸胃虛怯,寒邪易侵。若未盈月,飲冷當風,乘虛襲留于盲膜,散于腹脅,故腹痛作陣,或如錐刀所刺。流入大腸,水谷不化,洞泄腸鳴,或下赤白,脅脹,急服調中湯立愈。若醫(yī)者以為積滯取之,禍不旋踵,謹之謹之。
薛立齋曰∶產(chǎn)后瀉痢,或因飲食損傷脾土,或脾土虛不能消食,當審而治之。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谷芽;若面食所傷,用六君子加麥芽;若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兼嘔吐者,加藿香;若兼吞酸或嘔吐,用前藥送越鞠丸;若肝木侮土,用六君子加紫胡、炮姜;若寒水侮土,用錢氏益黃散;久瀉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及四神丸;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若小便澀滯,肢體漸腫,或兼喘咳,用金匱腎氣丸。
的奇散
治產(chǎn)后余血滲入大腸。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
荊芥大者,四五穗,于盞內(nèi)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
香附芍藥湯
治產(chǎn)后痢疾。
當歸川芎芍藥香附陳皮茯苓白術(各一錢)砂仁(六分)甘草(五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上水煎服,腹疼者倍芍藥,加黃連八分。
香連丸
治一切泄痢神效。
黃連(凈,十二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上二味用熱水拌和,入瓷器內(nèi),置熱湯燉一日。同炒至黃連紫黃色,去茱用連,為末。每末四兩,入木香末一兩,淡醋米飲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滾湯下。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
調中湯
治產(chǎn)后虛寒洞泄。
高良姜當歸桂心芍藥川芎(各一兩)附子甘草(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下卷] 瘧疾
凡產(chǎn)后瘧疾,多由虧血挾寒熱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薛立齋曰∶產(chǎn)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邪所感?;蛴襞瓊ⅲ蚴钚八?。審系飲食,用六君加桔梗、蒼術、藿香;如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飲食勞役,用補中益氣湯;氣血虛弱,用十全大補湯;虛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氣脫陷、急加附子。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瀉不食,腹痛,煩渴,發(fā)熱,譫語;或手足逆冷。雖見百證,當峻溫補,其病自退。若誤用清脾截瘧之類,多致不起,中氣傷而變證多矣。
草果飲子
治產(chǎn)后瘧疾,寒熱相半,或多熱者宜此。
半夏赤茯苓甘草(炙)草果川芎陳皮白芷(各二錢)青皮良姜紫蘇(各二錢半)干姜(四錢)上為粗末,分作四服,每用水一大碗、姜三片、棗三枚、煎七分,臨發(fā)日連進二服即愈。
生熟飲子
治產(chǎn)后瘧疾多寒者。
肉豆蔻草果仁濃樸(生,去粗皮)半夏(制)陳皮甘草大棗生姜上八味各等分,細一半,用濕紙裹煨,令香熟,去紙,與一半生者和勻,每服五錢,水一大碗,煎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按瘧初起當用上兩法,不愈當用薛氏法。
[下卷] 霍亂
產(chǎn)后霍亂,氣血俱傷,臟腑虛損;或飲食不消,觸冒風冷所致。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亂于腸胃之間,真邪相搏,冷熱不調,上吐下利,故曰霍亂也。經(jīng)云∶渴而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大段虛冷厥逆者加附子來復丹亦妙。
白術散
治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痛,煩渴,手足逆冷。
白術橘紅麥冬(去心)干姜人參(各一錢)甘草(五分)水一盞,姜三片,煎服。
溫中散
治產(chǎn)后霍亂、吐瀉不止。
人參白術當歸(各一錢)草豆蔻仁干姜(各八分)濃樸(姜制,一錢二分)水一盞,煎服。
若吐逆不受湯藥,用伏龍肝研細末三錢,米湯調。徐徐咽下即受。
[下卷] 血崩
產(chǎn)后血崩,多因驚憂恚怒,臟氣不平。或服斷血藥早,致惡血不消,郁滿作堅,亦成崩中。薛立齋曰∶若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方見血暈;血少小腹虛痞,芎湯;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能統(tǒng)血,加味歸脾湯;脾虛不攝血,補中益氣湯;濃味積熱,清胃散加槐花;風熱相搏,四君子加防風,枳殼。一產(chǎn)婦血崩,小腹脹疼,用順氣行血之劑,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惡寒、嘔吐、大便頻瀉。余用六君加炮黑干姜四劑,稍愈,又以十全大補三十余劑而痊。一產(chǎn)婦血崩,因怒血崩,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經(jīng)血耗生風,余用六味丸料一劑,諸證悉退,但食少晡熱,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芎湯
芎當歸白芍藥(各等分)上大劑,濃煎,空心服。
白芍藥散
治產(chǎn)后崩中,淋瀝不絕,黃瘦虛損。
白芍牡蠣干姜熟地黃桂心黃鹿角膠烏賊骨龍骨(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下。
阿膠丸
治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阿膠赤石脂(各一兩半)續(xù)斷川芎當歸甘草丹參(各一兩)龍骨鹿茸(酥炙)烏魚骨鱉甲(酥炙。各二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治產(chǎn)后血崩不止。
香附子(童便浸、炒赤,二兩)蓮蓬殼(五枚,燒存性)上為末,米飲調下二錢。
[下卷] 浮腫
產(chǎn)后四肢浮腫者,敗血乘虛停積,循經(jīng)流入四肢,留淫日深,不能復還,腐壞如水,故令面黃,四肢浮腫。
醫(y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多用導水之藥,極能虛人,產(chǎn)后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虛虛,多致夭枉。丹溪曰∶產(chǎn)后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以蒼術、茯苓使水自利。薛立齋曰∶前證若寒水侮土,宜養(yǎng)脾肺,若氣虛浮腫,宜益脾胃,若水氣浮腫,宜補中氣,當參雜證本門。
白術湯
治心腹堅大如盤,名曰氣分。
枳實(一兩半)白術(三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腹中軟即愈。
干漆散
治產(chǎn)后遍身浮腫疼痛及產(chǎn)后血水諸證。
干漆大麥(等分)上各為細末,以新瓦罐子中鋪一重麥,一重干漆,填滿用鹽泥固濟,火通赤,放冷,研為細末,但是產(chǎn)后諸疾,熱酒調下二錢。
丹溪方
治產(chǎn)后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沉,此體虛而濕熱,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
白術(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五錢)茯苓(三錢)上水煎,下與點丸二十五丸炒。按與點丸,用黃芩炒為末粥糊丸,亦名清金丸。
奪魂散
治產(chǎn)后虛腫喘促,利小便則愈。
生姜(三兩,取汁)白面(三兩)大半夏(七枚)上用生姜汁和面,裹半夏為七餅子,煨焦熟為末,水調一盞,小便利為效。
加味八物湯
治產(chǎn)后遍身浮腫,氣急潮熱。
人參白茯苓熟地黃小茴香(各三錢)白術川芎當歸白芍香附子(各五錢)甘草黃芩柴胡(各一錢)上分五服,每服水一鐘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熱服。若腹痛加延胡索、枳殼、倍芍藥;嘔吐惡心加藿香、砂仁;咳嗽加五味子、款冬花。
加減濟生腎氣丸
治產(chǎn)后及一切脾胃虛損、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膨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證,其效如神。
白茯苓(二兩)附子(半兩)車前子山茱萸川牛膝肉桂(去皮)澤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懷地黃(四兩,酒拌蒸熟杵膏)上為末,加蜜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下卷] 喘
產(chǎn)后下血過多,榮血暴竭,衛(wèi)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陳無擇曰∶產(chǎn)后喘急固可畏,若是敗血上熏于肺,可用奪命丹,若榮血暴絕,宜大料芎湯亦可救。薛立齋曰∶前證若脾肺虛寒,用補中益氣加炮姜、肉桂,若陽氣虛脫,更加附子,若瘀血入肺,急用二味參蘇飲。
一產(chǎn)婦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護臍腹,此陽氣虛脫,用參附湯,四劑而愈。
血竭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胸滿上喘,命在須臾,宜服。
真血竭沒藥上等分研細,頻篩再研,取盡為度,每服二錢,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盞,煎一沸,溫調下,方產(chǎn)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惡血自循經(jīng)下,免生百病。
云岐參蘇飲
治產(chǎn)后入血于肺,面黑發(fā)喘欲死者。
人參(一兩,為末)蘇木(二兩)上用水二碗煮取蘇木一碗,去渣,調參末隨時加減服,神效。
旋復花湯
治產(chǎn)后傷風寒,喘促咳嗽,痰涎壅盛,坐臥不寧。
旋復花赤芍藥荊芥穗半夏曲前胡甘草茯苓五味子杏仁(去皮,麩炒)麻黃(各等分,或芍藥、茯苓倍加亦妙)每服四五錢,姜棗煎服,有汗者不宜。
五味子湯
治產(chǎn)后喘促脈伏而厥。
五味子(杵)人參杏仁(各二錢)麥冬(去心)陳皮(各一錢)上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大補湯
治產(chǎn)后百日外,唇白氣促,面青浮腫有汗,乃大虛之證,急宜服此。
當歸大川芎大白術白芍藥白茯苓(多)人參(多)黃(多)五味子(少)熟地黃干姜甘草上水二鐘,姜棗煎服。
[下卷] 大便閉
產(chǎn)后大便不通,由去血過多,大腸干涸,或血虛火燥,以致秘澀,不可計其日期,及飲食數(shù)多,用藥通之潤之,必待腹?jié)M覺脹,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結在直腸,宜用豬膽導之。若誤以為有熱,用苦寒之劑通之,反傷中焦元氣,或愈加難通,或通而瀉不能止,必成敗證。若屬血虛火燥,用加味逍遙散,氣血俱虛用八珍湯。一產(chǎn)婦大便不通七日矣,飲食如常,腹中如故,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jié)M欲去,用豬膽汁潤之,先去干糞數(shù)塊,后皆常糞而安。一產(chǎn)婦大便秘澀,諸藥不應??嗖豢裳?,令飲人乳而愈,牛乳亦可,大小便不通者俱宜。陳無擇曰∶產(chǎn)后不得利,利者百無一生,去血過多,臟燥,大便閉澀,宜用蔥涎調臘茶為丸,復以臘茶下之必通,大黃決不可用。
丹溪治產(chǎn)后秘結不通、膨滿氣急、坐臥俱難,用大麥炒黃為末,酒下一合,神效,又麻子、蘇子粥最為穩(wěn)妥,用紫蘇子、火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凈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下,此粥不惟產(chǎn)后可服,大抵老人諸虛風秘,皆宜服之。有一媼年八十四,忽而腹痛、頭疼、惡心、不食,召醫(yī)數(shù)人,用補脾及清利頭目等,全不入食,此正是老人風秘,臟腑壅滯,聚于胸中,則腹脹惡心,上至于巔,則頭痛神不清,令作此粥,兩啜而氣泄,先下結糞,后漸得通利,不用藥而自愈矣。
桃花散
治產(chǎn)后氣滯血澀,大小便秘。
桃仁葵子滑石檳榔(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蔥白湯調下。
[下卷] 小便閉
產(chǎn)后小便不通及淋瀝澀痛者,由氣虛挾熱,不可專用分利滲導之藥,重損真氣。膀胱虛熱用六味丸,若陰虛而陽無以化,用滋陰腎氣丸。蓋土生金,金生水,當滋化源也。
滑石散
療產(chǎn)后淋閉。
滑石(一兩二錢)通草車前子葵子(各一兩)上為末,熱水調服三錢。
張不愚方
療產(chǎn)后小便不通。
陳皮(一兩,去白為末)上空心溫酒調下二錢,一服便通。
又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為末,和飲頓服,立通。
又方
用食鹽填臍中,可與臍平,卻用蔥白剝?nèi)ゴ制な嗲o作一縛,切作一指濃安鹽上,大艾炷如蔥餅子大小,以火灸之,覺熱氣直入腹內(nèi),實時便通,神驗不可俱述。
產(chǎn)婦生理不順,致傷尿脬,遺尿無時。丹溪曰∶嘗見收生者不謹,損破尿脬,因而淋漓遂成廢疾者。有徐氏婦得此,因思肌肉破傷在外者,既可補完,在內(nèi)者,恐也可治,遂茲其脈虛甚,試與峻補。因以參為君,芎歸為臣,陳皮、茯苓為佐,以豬羊胞煮湯煎服,極饑時飲之,一月而安。蓋氣血驟長,其胞自完,恐稍緩亦難成功矣。
補脬飲
治產(chǎn)婦傷動脬破,終日不小便,但淋濕不干。
黃絲絹(一尺,自然黃絲織成者)白芨末白牡丹根皮(各一錢)黃蠟(五錢)用水三碗,煎至絹爛如餳,服之勿作聲,作聲無效。
[下卷] 子宮不收
婦人因產(chǎn),努力太過,致陰下脫,若脫肛狀。陰下挺出,逼迫腫痛,舉重房勞,皆能發(fā)作,小便淋漓作苦,此由氣血虛弱,宜用十全大補湯;腫脹痛,肝經(jīng)虛熱也,加味逍遙散;若因憂怒傷脾,加味歸脾湯;若因暴怒,肝火出血,用龍膽瀉肝湯。丹溪治一婦人,產(chǎn)子后陰戶中下一物如合包狀,有兩歧,其夫求治。丹溪以為子宮因氣血弱而下墜,遂用升麻、當歸、黃、人參、川芎大料二帖與之。半日后其夫復來曰∶服一次后覺響一聲,視之已收入訖,但因經(jīng)宿,于著席上,一片如掌大在席,妻在家哭泣,恐傷破不可復生。丹溪曰∶此非腸胃,必脂膜也,肌肉破傷可復完,若氣血充盛,必可生滿,遂用四物湯加人參,服一百帖,三年后生子。
當歸散
治陰下脫。
當歸黃(各二兩)芍藥(一兩)皮(燒存性,半兩)牡蠣(,二兩半)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米湯任調下,忌登高舉重。
硫黃散
治產(chǎn)后陰脫。
硫黃烏賊魚骨(各半兩)五味子(二錢半)上為末,摻患處。
硫黃湯
治產(chǎn)勞玉門不閉。
硫黃(四兩)吳茱萸菟絲子(各半兩)蛇床子(一兩)上每服五六錢,水一碗,煎數(shù)沸去滓,洗玉門,日再洗,效。
五倍子湯
治產(chǎn)后陰挺出腫痛。
五倍子蛇床子荊芥枳殼上各五錢煎湯,溫洗之。
熨法
治陰挺及產(chǎn)后陰疼。
蛇床子炒,乘熱布裹熨患處。
浸法
鍛石二升炒極熱,湯二升投灰中,澄清去灰,溫坐水中,以浸玉門,斯須乎復如故。
[下卷] 乳汁不通
婦人之乳,資于沖脈,若初產(chǎn)而無乳者宜通之。若累經(jīng)產(chǎn)而無乳者,亡津液故也,須服滋益之藥。若雖有乳,卻不甚多者,服通經(jīng)之藥以動之,仍以羹引之,并宜壯脾胃為主。
漏蘆散
治產(chǎn)婦氣脈壅塞,乳汁不行及經(jīng)絡凝滯,乳中脹痛,或作癰腫,服之自然內(nèi)消。
漏蘆(二兩半)蛇蛻(十條,炙)栝蔞(十枚,急火燒焦存性)上為末,溫酒調下二、三錢,無時服,藥后即以豬蹄羹投之。
涌泉散
治乳無汁,亦治乳結癰腫。
穿山甲(洗凈,一兩,灰炒燥)上為細末,酒調服二錢。
玉露散
治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暈眩。
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水兩鐘煎至一鐘。
羅氏涌泉散
治婦人乳汁因氣不行。
瞿麥穗麥門冬龍骨穿山甲(炮黃)王不留行(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后吃豬蹄羹少半鐘,仍用木梳于左右乳上,各梳三十余梳。
治乳癰未破即散,已結即潰,極痛即止,所謂吹乳者,因小兒吹乳變成,如未產(chǎn)乳腫為內(nèi)吹,并皆治之。
陳皮(去白曬干,面炒黃為末)麝香(二分)研,酒調下。
凡乳汁不宜積蓄,惡汁不去,即結為膿。又乳汁不宜灑地,蟻食之令人無乳。宜灑東壁墻為佳。
治乳腫將次結成癰方∶用馬溺涂之,數(shù)次即愈。
治產(chǎn)后乳結脹不消,令敗乳自退方∶栝蔞(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姜(一塊,半生半煨)上同,用酒一碗,煮取一盞,去滓服之,覺痛一會不可忍,即搜去敗乳,臨臥再一服,以患乳著床側臥,令其藥行故也。
又方
治婦人氣血方盛,或無兒飲,脹痛,寒發(fā)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脾胃虛弱,飲食不消,猶多用之何耶。
[下卷] 半產(chǎn)
妊娠日月未足,胎氣未全而產(chǎn)者,謂之半產(chǎn)。蓋由妊婦沖任氣虛,不能滋養(yǎng)于胎,胎氣不固,或顛撲閃墜,致氣血損動,或因熱病溫瘧之類,皆令半產(chǎn),不可輕視,將養(yǎng)十倍于正產(chǎn)也。薛立齋曰∶小產(chǎn)重于大產(chǎn),蓋大產(chǎn)如栗熟自脫,小產(chǎn)如生采,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輕忽致死者多,治法宜補臟氣,生新血,去瘀血。若未足月,痛而欲產(chǎn),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若產(chǎn)而血不止,人參黃湯補之;產(chǎn)而心腹痛,當歸川芎湯主之;胎氣弱而小產(chǎn)者,八珍湯固之;若出血過多而發(fā)熱者,圣愈湯;汗出不止急用獨參湯;發(fā)熱煩躁,大渴面赤,脈洪大而虛,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四君子湯加姜附。丹溪曰∶氣血虛損,不足榮養(yǎng),其胎自墜,推原其本,皆因于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于子臟而墜,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三月左右必墜,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澀,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夏初,教以濃煎白術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一婦年三十余歲,有胎必墜,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大盛,不能生氣,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令用黃芩、白術、當歸、甘草,自二月用起,三月盡止,后生一子。
濟生芎歸補中湯
治懷孕血氣虛弱,不能衛(wèi)養(yǎng),以致半產(chǎn),服此可保安全。凡懷孕數(shù)月即墜,不治久則不孕。
芎五味子阿膠(蛤粉炒,各一錢)黃(蜜炙)當歸(酒浸)白芍藥白術(各一錢半)人參(七分)杜仲(去粗皮,炒去絲,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一方加干姜八分,有火者去之。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阿膠湯
治數(shù)墜胎,小腹療痛不可忍。
阿膠(炒成珠)熟干地黃(焙)艾葉(微炒)川芎當歸(焙)杜仲(去粗皮,炙。各一錢半)甘草(炙八分)上用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大抵治法,宜審某月屬某經(jīng),育養(yǎng)而治之。
人參黃湯
治生產(chǎn)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黃(炙)當歸白術(炒)白芍(炒)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上作一劑水煎服。
龍骨散
治損娠下血不止。
龍骨當歸地黃(各五錢)艾葉(三錢)地榆阿膠(炒)芍藥干姜(各四錢)蒲黃(三錢)牛角腮(炙焦,六錢)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下。
千金療落胎下血不止方∶生地黃汁一小盞,調代赭石末一錢,日三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腹痛。
阿膠(一兩炒)艾葉(半兩)水一大盞,煎六分去滓,空心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疼痛,亦治小便不禁。
家雞翎(燒灰細研,溫酒調下二錢,少頃再服,以效為度。)
紅蘭花散
治墜胎后血不出,奔心悶絕不識人。
紅蘭(微炒過)男子發(fā)(燒存性)京墨(燒紅)血竭(研)蒲黃(隔紙炒。各等分)上為細末,以童便小半盞調二錢,服之立效。
鹿角散
治墜胎下血不盡,煩滿狂悶,時發(fā)寒熱。
鹿角屑(一兩,炒為末。)上用水一大碗,煎豉一合,取汁六分,分三服,調鹿角屑二錢,日三服。
當歸湯
治墜胎胎衣不出。
當歸(炒)牛膝(酒浸焙。各一錢半)木通(一錢半)滑石(研,二錢)冬葵子(炒,二錢)瞿麥穗(一錢)水一大鐘,煎七分溫服,未下再服。
又方
以水其面,加醋少許,神驗。
當歸川芎湯
治小產(chǎn)心腹痛或發(fā)熱惡寒。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炒)紅花香附青皮玄胡索(炒)澤蘭牡丹皮桃仁(各等分)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盅,溫服。
若以手按腹愈痛,此瘀血為患,宜此藥或失笑散(方見血暈);若按之不痛,此是血虛,宜四物參苓白術;若痛而作嘔,此是胃虛,宜六君子湯。
當歸補血湯
(方見虛煩發(fā)熱)。
圣愈湯
治小產(chǎn)后血虛心煩,睡臥不寧,或五心煩熱。
熟地黃(酒蒸半日)生地黃(酒浸)川芎人參(各一錢)當歸(酒浸)黃(炙。各八分)水煎服。
頭者諸陽之會也。產(chǎn)后五臟皆虛,胃氣虧弱,谷氣尚乏,則令虛熱,陽氣不守,上湊于頭,陽實陰虛則令頭痛也。
亦有產(chǎn)后敗血作痛者。薛立齋曰∶前證若中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若血虛,用四揚加參術;氣血俱虛,用八珍湯;若因風寒所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
產(chǎn)寶黑龍丹
治產(chǎn)后頭痛不可忍,一切血痛,危急欲死及胎衣不下,但灌藥得下者遂安,真產(chǎn)門之寶劑也。
五靈脂當歸川芎熟地高良姜(各五錢)上咀碎,曬極干,以固濟小罐盛之,燈盞封口嚴密,以文武火,一柱香,放涼處,退火毒取出,藥如黑糟,研細入花蕊石(過,另研,二錢)、琥珀(另研,一錢)、乳香(另研,錢半)、百草霜(五錢)。
共前過藥研勻,醋糊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用姜汁,好酒、童便半盞,將藥一丸于炭火中燒,淬入酒便內(nèi),調化頓服,立效。
黑龍丹序
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產(chǎn)七日而不食,始言頭痛甚,欲取大石壓,食頃漸定,心痛則以十指抓壁欲死,目痛即欲以手自剜之,如是者旬日。國醫(yī)三四人,郡官中善亦數(shù)人,相顧無以為計,不知病根所起,醫(yī)者術窮,病者益困。余度疾勢危急,非神丹不能愈,須進黑龍丹。仲氏猶豫,謂數(shù)日不食,恐不勝,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進,藥下寐如平時,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遣荊釵輩視之,奄殆無氣,午后體方?jīng)?,氣方屬,微言索飲,自此遂平復。大抵產(chǎn)后以去污血為先,血滯不快,作禍如是,老嫗中醫(yī)不識疾病之根,豈得無夭枉者?不遇良醫(yī),終抱遺恨。今以黑龍丹,廣濟施人。俾世之人,感是疾者,得盡起天年,非祈于報,所翼救疾苦、存性命耳。崇寧元年五月五日郭序。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頭痛。
真天臺烏藥大川芎(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燒紅稱錘,淬酒調服。
加減四物湯
治產(chǎn)后頭痛、血虛、痰癖、寒厥皆治。
蒼術(一錢半)羌活川芎防風香附(炒)白芷(各一錢)石膏(二錢半)細辛(一錢二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用水二盞,姜三片,煎服。血虛倍當歸加芍藥;有汗加黃及桂;痰癖加半夏、茯苓;熱痰倍加石膏加知母;寒厥加天麻、附子。
[下卷] 遍身痛
產(chǎn)后百節(jié)開張,血脈流散,遇氣弱則經(jīng)絡皮肉之間,血滯不散,骨節(jié)不利,筋脈引急,所以腰背不得轉側,手足不能動搖,身熱頭痛。若以為傷寒治之,則汗出而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宜服趁痛散。
趁痛散
治產(chǎn)后氣弱血滯,遍身疼痛及身熱頭痛。
牛膝(酒浸,一錢)甘草(炙,一錢)薤白(一錢)當歸(一錢半)桂心(一錢半)白術(一錢半)黃(一錢半)獨活(一錢半)上每五七錢,水二鐘煎一鐘,空心熱服。
蒼術四物各半湯∶
四物湯(半兩)蒼術(半兩)上用水二鐘,煎一鐘,溫服,下活血丹更妙。
活血丹
熟地(三兩)當歸白術白芍續(xù)斷人參(各一兩)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
薛立齋曰∶產(chǎn)后身痛,若以手按而痛益甚,是血滯也,用四物、炮姜、紅花、桃仁、澤蘭,補而散之,若按而痛稍緩,是血虛也,用四物、炮姜、白術、人參、補而養(yǎng)之。
一產(chǎn)婦,身痛發(fā)熱,不食,煩燥不寐,盜汗,服解散行血之藥,不時昏憒,六脈洪大如無,用補中益氣加炮姜、半夏、一服頓減,又二服寢食甘美,但背強而疼,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而安。
一產(chǎn)婦,遍身頭項作疼,惡寒拘急,脈浮緊,此風寒之證,用五積散,一劑汗出而愈。但倦怠,發(fā)熱,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八珍湯調補而痊。
[下卷] 中風
產(chǎn)后中風者,由產(chǎn)時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曾平復,起早勞動,致使氣虛而風邪乘虛入之,客于皮膚經(jīng)絡,致令痛痹,羸乏不任,少氣。大凡筋脈挾寒則攣急僻,挾濕則縱緩虛弱,若入諸臟,恍惚驚悸,隨其所傷臟腑經(jīng)絡而生病焉。郭稽中論曰∶產(chǎn)后中風者何?答曰∶產(chǎn)后五七日內(nèi),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nèi),傷于房室,或懷憂怒,擾蕩中和,或因食生硬,傷動臟腑,得病之初,眼澀口噤,肌肉搐,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
薛立齋曰∶前證果外邪所傷,形氣不足,病氣有余,當補元氣為主,稍佐以治病之藥。若強力不休,月內(nèi)入房,屬形氣俱不足,當純補元氣,多有復蘇者,若誤投風藥,乃促其危也。
丹溪先生曰∶產(chǎn)后中風,口眼斜,必用大補氣血,然后治痰,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以治,切不可作中風,用發(fā)表治風之藥。
當歸散
治產(chǎn)后中風,牙關緊閉,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螈。
當歸(去蘆)荊芥穗(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灌之,如牙關緊閉,拗開微微灌之,但下咽即生,屢用救人,大有神效。
干葛湯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不能言。
獨活(去蘆,二兩)干葛(一兩半)甘草(炙,半兩)生姜(一兩二錢半)上咀,每服一兩,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防風湯
治產(chǎn)后中風,背項強急,胸滿短氣。
防風獨活葛根(各五兩)當歸人參白芍藥甘草(各二兩)上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中風,身背拘急,有如繩束。
川芎羌活酸棗仁羚羊角芍藥(各四兩)桑白皮(一兩半)防風(一兩二錢)上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不拘時,日二服。
千金雞矢醴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困篤,腰背強直,時時反折。
烏雞矢(三升)大豆(二升)上先炒豆聲絕,次炒雞矢令黃,以酒一升,先淋雞矢,取汁淋豆,每服一盞,凡四五服極妙。
竹瀝一物飲
治產(chǎn)后風痙,口噤面青,手足急強反張。
竹瀝(用火自取者)上用二升,微點姜汁,分五服,頻頻溫服,神效。
大烏豆
治中風,背強口噤,或煩燥,或頭面手足重,或身癢直視,皆是虛冷中風。
上豆用三升,炒令熟,乘熱以清酒三升浸之,密封良久,去豆,分三服,覆衣取汗,身潤即愈,一則防御風邪,一則消散瘀血。
華佗愈風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手足螈、角弓反張,或血暈不省、四肢強直,或心中倒筑、吐瀉欲死。
荊芥穗(微焙為末)每服三錢,豆淋酒調服,或童子小便服之亦妙。口噤則齒灌之,齦噤,灌入鼻中,其效如神,此方古書盛稱其妙,一名如圣散、一名一捻金,悅生隨抄,呼為再生丹。一婦人,產(chǎn)后睡久,及醒則昏昏如醉,不省人事,醫(yī)以此藥及交加散,云服后當睡,必以左手搔頭,用之果然。
交加散
治產(chǎn)后中風百病,兼治婦人榮衛(wèi)不通,經(jīng)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并宜服之。
生地黃(一升,研取自然汁,如無鮮者,以水泡透,研爛取之)生姜(十二兩,研取自然汁)上先將地黃汁炒生姜滓,生姜汁炒地黃滓,各稍干,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尋常腹痛亦宜服,產(chǎn)后尤不可少。
濟危上丹
治產(chǎn)后虛極生風。
乳香五靈脂硫黃玄精石(同研極細)阿膠(炒珠)卷柏(生用)桑寄生陳皮(各等分)上將四味同研停于銀、石器內(nèi),微炒勿焦,再研極細,復入余藥為末,拌勻,生地黃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當歸湯服下。
產(chǎn)后虛極生風者,婦人以榮血為主,因下血太多,氣無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須臾者,虛極生風也,應急服濟危上丹,若以風藥治之則誤也。
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加附子、鉤藤鉤。若肝經(jīng)血虛,用逍遙散加鉤藤鉤。經(jīng)云∶脾之榮在唇,心之液為汗,若心脾兩臟虛極,急用參附湯救之。一婦人,患前證,或用補劑,四肢逆冷、自汗、瀉泄、腸鳴、腹痛。余以陽氣虛寒,用六君子、姜附各加至五錢;不應,以參附各一兩始應。良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炙關無穴百壯,及服十全大補湯方效。
[下卷] 螈
?。ǜ健媒枪磸垼┭αS云∶者,筋脈拘急也,者,筋脈弛縱也。經(jīng)云∶肝主筋而藏血。蓋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前證因產(chǎn)后陰血去多,陽火熾盛,筋無所養(yǎng)而然耳。故癰疽膿水過多,金瘡出血過甚,則陽隨陰散,亦多致此。治潔當用八珍加丹皮、鉤藤,以生陰血,則陽火自退,諸證自愈。如不應,當用四君,芎、歸、丹皮、鉤藤,以補脾土。蓋血生于至陰,至陰者脾土也,故小兒吐瀉之后,脾胃虧損,亦多患之,乃虛象也,無風可逐,無痰可消。若屬陽氣脫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姜、桂,陽氣虛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桂附;亦有復生者。此等證候,若肢體惡寒,脈微細者為真,若脈浮大,發(fā)熱煩渴,此為假象,惟當固本為善。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流者皆不治。又有角弓反張者,風邪乘虛入于諸陽阿經(jīng),則腰背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也。皆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宜固氣血為主,佐以本方。
丹溪所謂產(chǎn)后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病證,以末治之此也。如惡寒發(fā)熱等證,乃氣血虛耗之極,宜大劑參、、歸、術、肉桂以培養(yǎng)之。如不應,急用炮附子。再不應,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名參附湯。若猶未應,藥力未及也,宜多用之。
增損柴胡湯
治產(chǎn)后感異證,手足牽搐,涎潮,昏悶。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二分)人參甘草半夏(各一錢半)石膏(二錢)黃(一錢半)知母(一錢)上咀,分二服,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秦艽湯
治產(chǎn)后血虛生風,手足螈。
秦艽芍藥柴胡(各一錢七分)甘草(炙,一錢三分)黃芩防風(各一錢二分)人參半夏(各一錢)上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愈風湯、交加散俱可用(二方見前)。
[下卷] 痙疾
產(chǎn)后血虛,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fā)癇狀,宜速開口,灌小續(xù)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摸空者,不可治也。薛立齋云∶產(chǎn)后發(fā)痙,因去血過多,元氣虧極,或外邪相搏,以致牙關緊閉急,四肢痙強,或腰背反張,肢體抽搐。若有汗而不惡寒者,曰柔痊;若無汗而惡寒,曰剛痙。產(chǎn)后患之,實由亡血過多,筋無所養(yǎng)而致。故傷寒汗下過多,潰瘍膿血大泄,患之乃敗證也,大補血氣,多保無虞。若攻風邪,死無疑矣。一產(chǎn)婦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目連札,余以為去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一劑面蘇,又數(shù)劑而安。吳江史萬湖家人婦忽仆,牙關緊急,已死矣。詢之是新產(chǎn)婦出直廚,知其勞傷血氣而發(fā)痙也,急用十全大補加附子,煎滾。令人推正其身,一人以手挾正其面。卻掰開其口,灌之不咽,藥已冷,令側其面出之,仍正其面,復灌以熱藥。又冷又灌,如此五次,方咽下,隨灌以熱藥,遂蘇。夷堅志云∶杜壬治郝質子婦,產(chǎn)四日螈,戴眼,弓背反張。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方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二尺,家人驚駭,以數(shù)婢強拗之,以數(shù)婢強拗不直。適記所云,藥草有獨活,乃急為之。召醫(y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yī)至即愈矣。更不復藥,乃知古人處方之神驗。產(chǎn)婦四肢攣急者,因臟腑俱虛,月內(nèi)未滿,起早勞役,動傷臟腑。虛損未復,為風所乘。風邪冷氣客于皮膚經(jīng)絡,則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筋脈挾寒則攣急也。薛立齋曰∶前證若肝經(jīng)風熱血燥,用加味逍遙散。如不應,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仍參前雜證諸風血方論治之。
小續(xù)命湯
治產(chǎn)后中風及剛痙柔痙。
防風(一錢)麻黃(去節(jié))黃芩(去朽)白芍人參(各八分)川芎防己肉桂(各七分)附子(炮,去皮臍)杏仁(去皮尖)麩炒(各五分)甘草(炙,四分)上姜棗水煎服。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柔痙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
按上方朱奉議稱剛柔二痙,并可加減與之。但產(chǎn)后血氣大虛之人,恐不宜輕發(fā)其表。若邪氣實,脈浮弦有力者,用之固宜。其虛弱之人,不若用大豆紫湯及防風當歸散。
大豆紫湯
治產(chǎn)后中風痱痙,背強口噤,直視煩熱。若脈緊大者不治。
川獨活(去蘆,一兩半)大豆(半升)酒(三斤)上先用酒浸獨活一兩,沸。別炒大豆極焦煙出,急投酒中密封。候冷去豆,每服一二小鐘許,得少汗則愈。日進十服。此藥能去風、消血結。如妊娠胎死腹中,服此得瘥。
大豆湯
治產(chǎn)后風痙,不省人事,及妊娠挾風,一切蓐草之間,諸般病證。
大豆(五合,炒黃)獨活(去蘆)葛根(各八分)防己(去皮,六兩)上咀,每服五錢,酒二盞,煎至一盞半,不拘時,日三服。
防風當歸散
此方最穩(wěn)妥。
防風當歸川芎地黃(各一兩)上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芎散
治產(chǎn)后四肢筋脈攣急疼痛,背項強直。
芎羌活當歸(各去蘆)酸棗仁(炒)羚羊角屑(各七錢半)防風牛蒡子(炒,各一兩)桂心赤芍藥(各五錢)上咀,每服八錢,水煎去渣,溫服,不拘時。如服不應,可用八珍湯。更不應,用十全大補湯。
產(chǎn)后手足厥冷,宜灸肩井穴。一婦人產(chǎn)后日食茶粥二十余碗,至一月后,遍身冰冷數(shù)塊,以指按其冷處,即冷從指下,上應至心,如是者二年,諸治不效。以八物湯去地黃,加橘紅,入姜汁、竹瀝一酒鐘,十服乃溫。
[下卷] 不語
人心有孔,孔中有毛,產(chǎn)后虛弱,多致停積,敗血閉于心竅,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氣通于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矣,故會不語,宜服七珍散。因驚者屬肝經(jīng)風熱,用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鉤藤;因憂思郁結者,用加味歸脾湯加升麻。一產(chǎn)婦,不語,用七珍散而愈。后復不愈,內(nèi)熱脯熱,肢體倦怠,飲食不進,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后因怒不語,口噤,腰背反張,手足發(fā)搐,或小便見血,面赤、或青、或黃。余曰∶面青肝之色也,黃者脾氣虛也,赤者心血虛也,用八珍湯加鉤藤鉤、茯苓、遠志,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痊。
七珍散
治產(chǎn)后不語及發(fā)狂。
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飛過。各五錢)上為極細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下無時。
三物湯
治產(chǎn)后不語。
人參石蓮肉(不去心)石菖蒲(各等分)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一方用白礬生為末,每服一錢,熱水調下。
逐血補心湯
治產(chǎn)后失音。
紅花赤芍藥生地黃桔梗蘇葉前胡茯苓防風黃連膽星粉葛(各二錢)當歸(三錢)薄荷人參升麻(各一錢五分)半夏(二錢五分)甘草(一錢)上為粗末,分二服,每服水一鐘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服,渣再煎。
[下卷] 癲狂
產(chǎn)后語言顛倒,或狂言語,如見鬼神者,其源不一,須仔細辯證用藥。一則產(chǎn)后心虛,敗血停積,上干于心,而狂言獨語者,當作乍見鬼神條求之。二則產(chǎn)后臟虛,心神驚悸,言語錯亂,不自覺知,神思不安者,當在驚悸條求之。
三則宿有風毒,因產(chǎn)心虛氣弱,腰背狂直,或歌哭嗔笑,言語錯亂,當作風痙治。四則產(chǎn)后敗血,迷亂心經(jīng)而顛狂,言語無?;驎瀽炚?,當作血暈治。五則產(chǎn)后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寒發(fā)熱如瘧,晝?nèi)彰髁耍簞t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又有產(chǎn)后因驚,敗血沖心,昏悶發(fā)狂,如有鬼祟,宜用大圣澤蘭散,或好辰砂研細,酸棗仁湯調下一錢,立效。薛立齋曰∶前證當固胃氣為主,而佐以見證之藥,若一于攻痰則誤矣。
琥珀地黃湯
治產(chǎn)后惡露沖心,語言亂通,如見鬼神,驚悸不定,小便不利者。
琥珀辰砂沒藥(各研細)當歸(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調下,日三服,心腹痛者加延胡索,兼暈者加蒲黃。
牡丹飲
治敗血沖心發(fā)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干荷葉生地黃牡丹皮(各等分)上濃煎,調生蒲黃末二錢,一服即定。
烏金散
治產(chǎn)后狂言亂語,目見鬼神。
當歸遠志肉川芎酸棗仁白術赤芍藥香附子辰砂(研細)熟地黃茯神(各二錢)半夏(三錢)全蝎麥冬人參牛膝天麻(各一錢)甘草(一錢)陳皮白芷(各一錢半)上細,作二服,水一鐘半,姜三片,蔥三根,入金銀同煎一碗溫服。
大圣澤蘭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中風口噤,及墜胎腹中刺痛、橫生逆產(chǎn)、胎衣不下,血昏、血滯、血崩、血入四肢、一切血證,諸種風氣,或傷寒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jīng)脈不調、赤白帶下、胎藏虛冷、數(shù)常墜胎、久無子息、室女經(jīng)脈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冷,消除百病。
澤蘭葉石膏(研。各二兩)卷柏(去根)防風白茯苓(去皮)濃樸(姜制)細辛桔梗柏子仁五味子人參本吳茱萸(湯洗七次,焙)干姜(炮)白術川椒(去子及閉口者,炒出汗)川烏頭(炮,去皮臍)白芷黃丹參(各七錢半)蕪荑(微炒)甘草川芎白芍當歸(各一兩七錢半)白薇(炒燥,五錢)肉桂(一兩)阿膠(炒珠,五錢)生地黃(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熱酒調下,若急疾不拘時,日三服。
何氏方
治產(chǎn)后邪風入心,顛狂如見祟物。
大辰砂一二錢研極細,人乳三四茶匙許,調碗內(nèi),仍掘白項活地龍一條,入藥內(nèi),候地龍滾三滾,取出地龍不用,但欲得地龍身上涎耳,無令帶藥出,少入無灰酒與乳汁相和,重湯內(nèi)溫,作二三服。驚風入心,忡悸不止者,宜抱龍丸。
茯神散
治產(chǎn)后心神恍惚,言語失度,睡臥不安,如見鬼神。
茯神(一兩,去皮木)人參龍齒(研)琥珀(研)赤芍藥黃牛膝(各五錢)桂心(五錢)生地(一兩半)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調經(jīng)散
治產(chǎn)后狂躁、昏悶、時見鬼神。
沒藥琥珀(各另研細)桂心(各一錢)芍藥當歸(各二錢半)麝香(另研)細辛(各五分)上為末,每服五六分,姜汁溫酒各少許調服。按右方挾寒者宜,挾熱者宜四物湯加柴胡,倍生地。
薛文齋曰∶前證乃血虛,神不守舍,大端宜補元氣,仍參各證互用。
[下卷] 蓐勞
產(chǎn)后蓐勞者,由生產(chǎn)日淺,血氣虛弱,飲食未平,將養(yǎng)失所,而風冷客之,使人虛乏,勞倦,乍臥乍起,容顏憔悴,飲食不消,口干頭昏,百節(jié)疼痛,有時盜汗,寒熱如瘧,背膊煩悶,四肢不舉,沉重著床,此為蓐勞之候。薛立齋曰∶前證當扶養(yǎng)正氣為主,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若脾肺氣虛,而咳嗽口干,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頭暈加蔓荊子。
若肝經(jīng)血虛,而肢體作痛,用四物湯加參、術。肝腎虛弱,自汗、盜汗,寒熱往來者,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因脾血虛弱,肚腹作痛,月經(jīng)不調,用八珍湯倍白術。因脾虛血燥,皮膚瘙癢,用加味逍遙散。大抵此證,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以致諸經(jīng)疲憊,當補脾胃。飲食既進,精氣化生,諸臟有所倚賴,其病自愈矣。
白茯苓散
治蓐勞,因生產(chǎn)日淺,久坐多語,勤動用力,以致四肢疼痛,寒熱如瘧。
白茯苓(一兩)當歸川芎桂心白芍黃人參(各半兩)熟地黃(一兩)上咀,以水二盞,入豬腎一雙,去筋皮切碎,姜三片,棗三枚,煎一盞,濾出清汁,入藥半兩,煎七分,去渣溫服。
黃煮散
治產(chǎn)后肌膚黃瘦,面無顏色,或寒壯熱,四肢酸痛,心煩頭痛。
鱉甲(醋炙)黃桂心當歸桑寄生白茯苓白芍人參熟地麥冬甘草(炙。各半兩)牛膝(七錢)上為細末,每服用豬石子一對,即睪丸去脂膜切破,先以水一盞,入姜三片,棗三枚,煎至七分,去石子姜棗,卻下藥五錢,更煎至四分,去渣,空心臨臥二服。渣并煎。
胡氏牡丹散
治產(chǎn)后虛羸,發(fā)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經(jīng)候不調。
白芍藥當歸五加皮地骨皮人參(各半兩)沒藥桂心(各二錢)牡丹皮(三錢)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盞,如不飲酒,只用水一盞,開元錢一枚,麻油蘸之,同煎七分去滓,通口服,煎不得攪,吃不得吹。
紫河車丸佳,豬腰子粥亦妙。
[下卷] 虛煩發(fā)熱
薛立齋曰∶產(chǎn)后虛煩發(fā)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fā)熱,煩躁,多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人參當歸湯
治產(chǎn)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nèi)熱,心胸煩滿,呼吸短氣,頭痛,悶亂,晡時轉甚。
熟地人參當歸身桂心麥冬(各二錢)白芍(炒,二錢半)血熱者加生地二錢。
水二鐘,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至一鐘,溫服。
甘竹茹湯
治產(chǎn)后內(nèi)虛,煩熱短氣。
甘竹茹(二錢)人參茯苓(各二錢)甘草(二錢)黃(七錢)上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竹葉湯
治產(chǎn)后短氣欲絕,心中煩悶。
新竹葉(切碎)麥冬(去心)小麥(各五兩)甘草(一兩)生姜(二兩)大棗(十二枚)上用水十碗,煮竹葉、小麥,至八碗去渣,納余藥,煮取三碗去渣,作三四次服,虛悸加人參二兩,少氣加糯米五合。
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虛渴不止,少氣,腳弱、眼眩、飲食無味。
熟地(酒蒸,焙,一錢半)人參麥冬(各二錢)栝蔞根(二錢)甘草(炙,五分)上用水二盅、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栝蔞根湯
療產(chǎn)后血虛發(fā)渴。
栝蔞根(四錢)麥冬(五錢)人參(三錢)生地黃(三錢)土瓜根(三錢)甘草(二錢)水二鐘,大棗三枚,煎八分溫服。
薛立齋曰∶產(chǎn)后發(fā)渴,若出血過多,虛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物湯加白術、麥冬、丹皮。若胃氣虛而有熱,用竹葉歸湯。血脫發(fā)熱,煩躁,用當歸補血湯。若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因吐瀉者,七味白術散。
竹葉歸湯
治胃氣虛熱,口干作渴。
人參白術(炒)麥冬(各一錢)黃(三錢)竹葉(錢半)甘草(炙,五分)水煎服,不拘時。
當歸補血湯
治肌膚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證,誤服白虎湯必死。
當歸(三錢)黃(一兩)水煎服。
增損柴胡湯
治產(chǎn)后發(fā)寒熱,飲食少,腹脹。
柴胡人參甘草半夏陳皮川芎白芍(各等分)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煎服。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往來寒熱。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半)人參(七分)半夏(八分)大棗(三枚)生地黃(一錢)梔子(七分)枳殼(六分)水煎,食遠服。
[下卷] 汗出不止
產(chǎn)后虛煩不止者,由陰氣虛,陽無所附,陽氣獨發(fā)于外,故汗出也。陰氣虛弱不復,故汗出不止。因之遇風則變成痙??v不成痙,亦虛乏短氣,身體柴瘦,唇口干燥,久則經(jīng)水短絕,由津液竭故也。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急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用參附、附等湯,若汗多亡陽發(fā)痙,尤當用前藥。
一產(chǎn)婦,略聞音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氣虛敗,用參附末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咽下,乃漸加之,至錢許,卻服參附湯而痊。
一產(chǎn)婦,盜汗不止,遂至廢寐,神思疲甚,口干引飲,余謂血虛有熱,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nèi)芩連柏炒黑,倍人參五味子,二劑而愈。凡產(chǎn)后忽冒悶,汗出不識人,屬大虛,宜固元氣為主,其汗不止,必變?nèi)岑d。
麻黃根湯
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
當歸黃麻黃根牡蠣(成粉)人參粉草(各等分)上水一盞,每服四錢,煎七分,溫服。
經(jīng)效方
治汗出不止。
黃芩(一錢半)白術牡蠣()茯苓防風麥冬生地(各八分)大棗(七枚)上用水二鐘,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止汗散
治產(chǎn)后盜汗不止,一應,汗多者皆可服。
牡蠣(成粉)小麥麩(炒黃,碾成粉)上等分和勻,豬肉煮湯,調服二錢。
人參湯
治產(chǎn)后諸虛不足,發(fā)熱、盜汗。
人參當歸(各等分)上為末,以豬腰子一只,去脂膜,切小片子,水三鐘,糯米半合,蔥白兩條,煮米熟,取清汁一盞,入藥二錢,煎至八分,溫服,不拘時。
當歸六黃湯
治虛熱盜汗不止,不應,加人參,白術,不寐加酸棗仁。
當歸熟地黃(各二錢)生地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各一錢)上水煎服。
參附湯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發(fā)痙。
人參(一兩)附子(炮,五錢)上作一服,姜棗煎,徐徐溫服。
附湯
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涌,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一切虛寒等證。
黃(一兩)附子(炮,五錢)上水一大碗,姜棗煎服,如不應,倍加附子,方得全濟。
[下卷] 瀉痢
產(chǎn)后腸胃虛怯,寒邪易侵。若未盈月,飲冷當風,乘虛襲留于盲膜,散于腹脅,故腹痛作陣,或如錐刀所刺。流入大腸,水谷不化,洞泄腸鳴,或下赤白,脅脹,急服調中湯立愈。若醫(yī)者以為積滯取之,禍不旋踵,謹之謹之。
薛立齋曰∶產(chǎn)后瀉痢,或因飲食損傷脾土,或脾土虛不能消食,當審而治之。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谷芽;若面食所傷,用六君子加麥芽;若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兼嘔吐者,加藿香;若兼吞酸或嘔吐,用前藥送越鞠丸;若肝木侮土,用六君子加紫胡、炮姜;若寒水侮土,用錢氏益黃散;久瀉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及四神丸;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若小便澀滯,肢體漸腫,或兼喘咳,用金匱腎氣丸。
的奇散
治產(chǎn)后余血滲入大腸。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
荊芥大者,四五穗,于盞內(nèi)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
香附芍藥湯
治產(chǎn)后痢疾。
當歸川芎芍藥香附陳皮茯苓白術(各一錢)砂仁(六分)甘草(五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上水煎服,腹疼者倍芍藥,加黃連八分。
香連丸
治一切泄痢神效。
黃連(凈,十二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上二味用熱水拌和,入瓷器內(nèi),置熱湯燉一日。同炒至黃連紫黃色,去茱用連,為末。每末四兩,入木香末一兩,淡醋米飲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滾湯下。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
調中湯
治產(chǎn)后虛寒洞泄。
高良姜當歸桂心芍藥川芎(各一兩)附子甘草(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下卷] 瘧疾
凡產(chǎn)后瘧疾,多由虧血挾寒熱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薛立齋曰∶產(chǎn)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邪所感?;蛴襞瓊ⅲ蚴钚八?。審系飲食,用六君加桔梗、蒼術、藿香;如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飲食勞役,用補中益氣湯;氣血虛弱,用十全大補湯;虛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氣脫陷、急加附子。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瀉不食,腹痛,煩渴,發(fā)熱,譫語;或手足逆冷。雖見百證,當峻溫補,其病自退。若誤用清脾截瘧之類,多致不起,中氣傷而變證多矣。
草果飲子
治產(chǎn)后瘧疾,寒熱相半,或多熱者宜此。
半夏赤茯苓甘草(炙)草果川芎陳皮白芷(各二錢)青皮良姜紫蘇(各二錢半)干姜(四錢)上為粗末,分作四服,每用水一大碗、姜三片、棗三枚、煎七分,臨發(fā)日連進二服即愈。
生熟飲子
治產(chǎn)后瘧疾多寒者。
肉豆蔻草果仁濃樸(生,去粗皮)半夏(制)陳皮甘草大棗生姜上八味各等分,細一半,用濕紙裹煨,令香熟,去紙,與一半生者和勻,每服五錢,水一大碗,煎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按瘧初起當用上兩法,不愈當用薛氏法。
[下卷] 霍亂
產(chǎn)后霍亂,氣血俱傷,臟腑虛損;或飲食不消,觸冒風冷所致。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亂于腸胃之間,真邪相搏,冷熱不調,上吐下利,故曰霍亂也。經(jīng)云∶渴而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大段虛冷厥逆者加附子來復丹亦妙。
白術散
治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痛,煩渴,手足逆冷。
白術橘紅麥冬(去心)干姜人參(各一錢)甘草(五分)水一盞,姜三片,煎服。
溫中散
治產(chǎn)后霍亂、吐瀉不止。
人參白術當歸(各一錢)草豆蔻仁干姜(各八分)濃樸(姜制,一錢二分)水一盞,煎服。
若吐逆不受湯藥,用伏龍肝研細末三錢,米湯調。徐徐咽下即受。
[下卷] 血崩
產(chǎn)后血崩,多因驚憂恚怒,臟氣不平。或服斷血藥早,致惡血不消,郁滿作堅,亦成崩中。薛立齋曰∶若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方見血暈;血少小腹虛痞,芎湯;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能統(tǒng)血,加味歸脾湯;脾虛不攝血,補中益氣湯;濃味積熱,清胃散加槐花;風熱相搏,四君子加防風,枳殼。一產(chǎn)婦血崩,小腹脹疼,用順氣行血之劑,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惡寒、嘔吐、大便頻瀉。余用六君加炮黑干姜四劑,稍愈,又以十全大補三十余劑而痊。一產(chǎn)婦血崩,因怒血崩,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經(jīng)血耗生風,余用六味丸料一劑,諸證悉退,但食少晡熱,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芎湯
芎當歸白芍藥(各等分)上大劑,濃煎,空心服。
白芍藥散
治產(chǎn)后崩中,淋瀝不絕,黃瘦虛損。
白芍牡蠣干姜熟地黃桂心黃鹿角膠烏賊骨龍骨(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下。
阿膠丸
治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阿膠赤石脂(各一兩半)續(xù)斷川芎當歸甘草丹參(各一兩)龍骨鹿茸(酥炙)烏魚骨鱉甲(酥炙。各二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治產(chǎn)后血崩不止。
香附子(童便浸、炒赤,二兩)蓮蓬殼(五枚,燒存性)上為末,米飲調下二錢。
[下卷] 浮腫
產(chǎn)后四肢浮腫者,敗血乘虛停積,循經(jīng)流入四肢,留淫日深,不能復還,腐壞如水,故令面黃,四肢浮腫。
醫(y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多用導水之藥,極能虛人,產(chǎn)后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虛虛,多致夭枉。丹溪曰∶產(chǎn)后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以蒼術、茯苓使水自利。薛立齋曰∶前證若寒水侮土,宜養(yǎng)脾肺,若氣虛浮腫,宜益脾胃,若水氣浮腫,宜補中氣,當參雜證本門。
白術湯
治心腹堅大如盤,名曰氣分。
枳實(一兩半)白術(三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腹中軟即愈。
干漆散
治產(chǎn)后遍身浮腫疼痛及產(chǎn)后血水諸證。
干漆大麥(等分)上各為細末,以新瓦罐子中鋪一重麥,一重干漆,填滿用鹽泥固濟,火通赤,放冷,研為細末,但是產(chǎn)后諸疾,熱酒調下二錢。
丹溪方
治產(chǎn)后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沉,此體虛而濕熱,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
白術(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五錢)茯苓(三錢)上水煎,下與點丸二十五丸炒。按與點丸,用黃芩炒為末粥糊丸,亦名清金丸。
奪魂散
治產(chǎn)后虛腫喘促,利小便則愈。
生姜(三兩,取汁)白面(三兩)大半夏(七枚)上用生姜汁和面,裹半夏為七餅子,煨焦熟為末,水調一盞,小便利為效。
加味八物湯
治產(chǎn)后遍身浮腫,氣急潮熱。
人參白茯苓熟地黃小茴香(各三錢)白術川芎當歸白芍香附子(各五錢)甘草黃芩柴胡(各一錢)上分五服,每服水一鐘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熱服。若腹痛加延胡索、枳殼、倍芍藥;嘔吐惡心加藿香、砂仁;咳嗽加五味子、款冬花。
加減濟生腎氣丸
治產(chǎn)后及一切脾胃虛損、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膨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證,其效如神。
白茯苓(二兩)附子(半兩)車前子山茱萸川牛膝肉桂(去皮)澤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懷地黃(四兩,酒拌蒸熟杵膏)上為末,加蜜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下卷] 喘
產(chǎn)后下血過多,榮血暴竭,衛(wèi)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陳無擇曰∶產(chǎn)后喘急固可畏,若是敗血上熏于肺,可用奪命丹,若榮血暴絕,宜大料芎湯亦可救。薛立齋曰∶前證若脾肺虛寒,用補中益氣加炮姜、肉桂,若陽氣虛脫,更加附子,若瘀血入肺,急用二味參蘇飲。
一產(chǎn)婦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護臍腹,此陽氣虛脫,用參附湯,四劑而愈。
血竭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胸滿上喘,命在須臾,宜服。
真血竭沒藥上等分研細,頻篩再研,取盡為度,每服二錢,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盞,煎一沸,溫調下,方產(chǎn)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惡血自循經(jīng)下,免生百病。
云岐參蘇飲
治產(chǎn)后入血于肺,面黑發(fā)喘欲死者。
人參(一兩,為末)蘇木(二兩)上用水二碗煮取蘇木一碗,去渣,調參末隨時加減服,神效。
旋復花湯
治產(chǎn)后傷風寒,喘促咳嗽,痰涎壅盛,坐臥不寧。
旋復花赤芍藥荊芥穗半夏曲前胡甘草茯苓五味子杏仁(去皮,麩炒)麻黃(各等分,或芍藥、茯苓倍加亦妙)每服四五錢,姜棗煎服,有汗者不宜。
五味子湯
治產(chǎn)后喘促脈伏而厥。
五味子(杵)人參杏仁(各二錢)麥冬(去心)陳皮(各一錢)上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大補湯
治產(chǎn)后百日外,唇白氣促,面青浮腫有汗,乃大虛之證,急宜服此。
當歸大川芎大白術白芍藥白茯苓(多)人參(多)黃(多)五味子(少)熟地黃干姜甘草上水二鐘,姜棗煎服。
[下卷] 大便閉
產(chǎn)后大便不通,由去血過多,大腸干涸,或血虛火燥,以致秘澀,不可計其日期,及飲食數(shù)多,用藥通之潤之,必待腹?jié)M覺脹,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結在直腸,宜用豬膽導之。若誤以為有熱,用苦寒之劑通之,反傷中焦元氣,或愈加難通,或通而瀉不能止,必成敗證。若屬血虛火燥,用加味逍遙散,氣血俱虛用八珍湯。一產(chǎn)婦大便不通七日矣,飲食如常,腹中如故,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jié)M欲去,用豬膽汁潤之,先去干糞數(shù)塊,后皆常糞而安。一產(chǎn)婦大便秘澀,諸藥不應??嗖豢裳?,令飲人乳而愈,牛乳亦可,大小便不通者俱宜。陳無擇曰∶產(chǎn)后不得利,利者百無一生,去血過多,臟燥,大便閉澀,宜用蔥涎調臘茶為丸,復以臘茶下之必通,大黃決不可用。
丹溪治產(chǎn)后秘結不通、膨滿氣急、坐臥俱難,用大麥炒黃為末,酒下一合,神效,又麻子、蘇子粥最為穩(wěn)妥,用紫蘇子、火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凈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下,此粥不惟產(chǎn)后可服,大抵老人諸虛風秘,皆宜服之。有一媼年八十四,忽而腹痛、頭疼、惡心、不食,召醫(yī)數(shù)人,用補脾及清利頭目等,全不入食,此正是老人風秘,臟腑壅滯,聚于胸中,則腹脹惡心,上至于巔,則頭痛神不清,令作此粥,兩啜而氣泄,先下結糞,后漸得通利,不用藥而自愈矣。
桃花散
治產(chǎn)后氣滯血澀,大小便秘。
桃仁葵子滑石檳榔(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蔥白湯調下。
[下卷] 小便閉
產(chǎn)后小便不通及淋瀝澀痛者,由氣虛挾熱,不可專用分利滲導之藥,重損真氣。膀胱虛熱用六味丸,若陰虛而陽無以化,用滋陰腎氣丸。蓋土生金,金生水,當滋化源也。
滑石散
療產(chǎn)后淋閉。
滑石(一兩二錢)通草車前子葵子(各一兩)上為末,熱水調服三錢。
張不愚方
療產(chǎn)后小便不通。
陳皮(一兩,去白為末)上空心溫酒調下二錢,一服便通。
又方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為末,和飲頓服,立通。
又方
用食鹽填臍中,可與臍平,卻用蔥白剝?nèi)ゴ制な嗲o作一縛,切作一指濃安鹽上,大艾炷如蔥餅子大小,以火灸之,覺熱氣直入腹內(nèi),實時便通,神驗不可俱述。
產(chǎn)婦生理不順,致傷尿脬,遺尿無時。丹溪曰∶嘗見收生者不謹,損破尿脬,因而淋漓遂成廢疾者。有徐氏婦得此,因思肌肉破傷在外者,既可補完,在內(nèi)者,恐也可治,遂茲其脈虛甚,試與峻補。因以參為君,芎歸為臣,陳皮、茯苓為佐,以豬羊胞煮湯煎服,極饑時飲之,一月而安。蓋氣血驟長,其胞自完,恐稍緩亦難成功矣。
補脬飲
治產(chǎn)婦傷動脬破,終日不小便,但淋濕不干。
黃絲絹(一尺,自然黃絲織成者)白芨末白牡丹根皮(各一錢)黃蠟(五錢)用水三碗,煎至絹爛如餳,服之勿作聲,作聲無效。
[下卷] 子宮不收
婦人因產(chǎn),努力太過,致陰下脫,若脫肛狀。陰下挺出,逼迫腫痛,舉重房勞,皆能發(fā)作,小便淋漓作苦,此由氣血虛弱,宜用十全大補湯;腫脹痛,肝經(jīng)虛熱也,加味逍遙散;若因憂怒傷脾,加味歸脾湯;若因暴怒,肝火出血,用龍膽瀉肝湯。丹溪治一婦人,產(chǎn)子后陰戶中下一物如合包狀,有兩歧,其夫求治。丹溪以為子宮因氣血弱而下墜,遂用升麻、當歸、黃、人參、川芎大料二帖與之。半日后其夫復來曰∶服一次后覺響一聲,視之已收入訖,但因經(jīng)宿,于著席上,一片如掌大在席,妻在家哭泣,恐傷破不可復生。丹溪曰∶此非腸胃,必脂膜也,肌肉破傷可復完,若氣血充盛,必可生滿,遂用四物湯加人參,服一百帖,三年后生子。
當歸散
治陰下脫。
當歸黃(各二兩)芍藥(一兩)皮(燒存性,半兩)牡蠣(,二兩半)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米湯任調下,忌登高舉重。
硫黃散
治產(chǎn)后陰脫。
硫黃烏賊魚骨(各半兩)五味子(二錢半)上為末,摻患處。
硫黃湯
治產(chǎn)勞玉門不閉。
硫黃(四兩)吳茱萸菟絲子(各半兩)蛇床子(一兩)上每服五六錢,水一碗,煎數(shù)沸去滓,洗玉門,日再洗,效。
五倍子湯
治產(chǎn)后陰挺出腫痛。
五倍子蛇床子荊芥枳殼上各五錢煎湯,溫洗之。
熨法
治陰挺及產(chǎn)后陰疼。
蛇床子炒,乘熱布裹熨患處。
浸法
鍛石二升炒極熱,湯二升投灰中,澄清去灰,溫坐水中,以浸玉門,斯須乎復如故。
[下卷] 乳汁不通
婦人之乳,資于沖脈,若初產(chǎn)而無乳者宜通之。若累經(jīng)產(chǎn)而無乳者,亡津液故也,須服滋益之藥。若雖有乳,卻不甚多者,服通經(jīng)之藥以動之,仍以羹引之,并宜壯脾胃為主。
漏蘆散
治產(chǎn)婦氣脈壅塞,乳汁不行及經(jīng)絡凝滯,乳中脹痛,或作癰腫,服之自然內(nèi)消。
漏蘆(二兩半)蛇蛻(十條,炙)栝蔞(十枚,急火燒焦存性)上為末,溫酒調下二、三錢,無時服,藥后即以豬蹄羹投之。
涌泉散
治乳無汁,亦治乳結癰腫。
穿山甲(洗凈,一兩,灰炒燥)上為細末,酒調服二錢。
玉露散
治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暈眩。
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水兩鐘煎至一鐘。
羅氏涌泉散
治婦人乳汁因氣不行。
瞿麥穗麥門冬龍骨穿山甲(炮黃)王不留行(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后吃豬蹄羹少半鐘,仍用木梳于左右乳上,各梳三十余梳。
治乳癰未破即散,已結即潰,極痛即止,所謂吹乳者,因小兒吹乳變成,如未產(chǎn)乳腫為內(nèi)吹,并皆治之。
陳皮(去白曬干,面炒黃為末)麝香(二分)研,酒調下。
凡乳汁不宜積蓄,惡汁不去,即結為膿。又乳汁不宜灑地,蟻食之令人無乳。宜灑東壁墻為佳。
治乳腫將次結成癰方∶用馬溺涂之,數(shù)次即愈。
治產(chǎn)后乳結脹不消,令敗乳自退方∶栝蔞(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姜(一塊,半生半煨)上同,用酒一碗,煮取一盞,去滓服之,覺痛一會不可忍,即搜去敗乳,臨臥再一服,以患乳著床側臥,令其藥行故也。
又方
治婦人氣血方盛,或無兒飲,脹痛,寒發(fā)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脾胃虛弱,飲食不消,猶多用之何耶。
[下卷] 半產(chǎn)
妊娠日月未足,胎氣未全而產(chǎn)者,謂之半產(chǎn)。蓋由妊婦沖任氣虛,不能滋養(yǎng)于胎,胎氣不固,或顛撲閃墜,致氣血損動,或因熱病溫瘧之類,皆令半產(chǎn),不可輕視,將養(yǎng)十倍于正產(chǎn)也。薛立齋曰∶小產(chǎn)重于大產(chǎn),蓋大產(chǎn)如栗熟自脫,小產(chǎn)如生采,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輕忽致死者多,治法宜補臟氣,生新血,去瘀血。若未足月,痛而欲產(chǎn),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若產(chǎn)而血不止,人參黃湯補之;產(chǎn)而心腹痛,當歸川芎湯主之;胎氣弱而小產(chǎn)者,八珍湯固之;若出血過多而發(fā)熱者,圣愈湯;汗出不止急用獨參湯;發(fā)熱煩躁,大渴面赤,脈洪大而虛,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四君子湯加姜附。丹溪曰∶氣血虛損,不足榮養(yǎng),其胎自墜,推原其本,皆因于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于子臟而墜,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三月左右必墜,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澀,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夏初,教以濃煎白術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一婦年三十余歲,有胎必墜,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大盛,不能生氣,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令用黃芩、白術、當歸、甘草,自二月用起,三月盡止,后生一子。
濟生芎歸補中湯
治懷孕血氣虛弱,不能衛(wèi)養(yǎng),以致半產(chǎn),服此可保安全。凡懷孕數(shù)月即墜,不治久則不孕。
芎五味子阿膠(蛤粉炒,各一錢)黃(蜜炙)當歸(酒浸)白芍藥白術(各一錢半)人參(七分)杜仲(去粗皮,炒去絲,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一方加干姜八分,有火者去之。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阿膠湯
治數(shù)墜胎,小腹療痛不可忍。
阿膠(炒成珠)熟干地黃(焙)艾葉(微炒)川芎當歸(焙)杜仲(去粗皮,炙。各一錢半)甘草(炙八分)上用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大抵治法,宜審某月屬某經(jīng),育養(yǎng)而治之。
人參黃湯
治生產(chǎn)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黃(炙)當歸白術(炒)白芍(炒)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上作一劑水煎服。
龍骨散
治損娠下血不止。
龍骨當歸地黃(各五錢)艾葉(三錢)地榆阿膠(炒)芍藥干姜(各四錢)蒲黃(三錢)牛角腮(炙焦,六錢)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下。
千金療落胎下血不止方∶生地黃汁一小盞,調代赭石末一錢,日三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腹痛。
阿膠(一兩炒)艾葉(半兩)水一大盞,煎六分去滓,空心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疼痛,亦治小便不禁。
家雞翎(燒灰細研,溫酒調下二錢,少頃再服,以效為度。)
紅蘭花散
治墜胎后血不出,奔心悶絕不識人。
紅蘭(微炒過)男子發(fā)(燒存性)京墨(燒紅)血竭(研)蒲黃(隔紙炒。各等分)上為細末,以童便小半盞調二錢,服之立效。
鹿角散
治墜胎下血不盡,煩滿狂悶,時發(fā)寒熱。
鹿角屑(一兩,炒為末。)上用水一大碗,煎豉一合,取汁六分,分三服,調鹿角屑二錢,日三服。
當歸湯
治墜胎胎衣不出。
當歸(炒)牛膝(酒浸焙。各一錢半)木通(一錢半)滑石(研,二錢)冬葵子(炒,二錢)瞿麥穗(一錢)水一大鐘,煎七分溫服,未下再服。
又方
以水其面,加醋少許,神驗。
當歸川芎湯
治小產(chǎn)心腹痛或發(fā)熱惡寒。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炒)紅花香附青皮玄胡索(炒)澤蘭牡丹皮桃仁(各等分)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盅,溫服。
若以手按腹愈痛,此瘀血為患,宜此藥或失笑散(方見血暈);若按之不痛,此是血虛,宜四物參苓白術;若痛而作嘔,此是胃虛,宜六君子湯。
當歸補血湯
(方見虛煩發(fā)熱)。
圣愈湯
治小產(chǎn)后血虛心煩,睡臥不寧,或五心煩熱。
熟地黃(酒蒸半日)生地黃(酒浸)川芎人參(各一錢)當歸(酒浸)黃(炙。各八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