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作者:


  [卷二\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論一首、脈證九條、方九首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fēng)。

  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guān)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ㄒ?。趙本。作困。臥上。脈經(jīng)。有起字。加作如。關(guān)上下。沈本有尺中二字。千金。但上。

  有形如風(fēng)狀四字。緊上無小字。脈經(jīng)并同。)〔鑒〕歷節(jié)。屬傷氣也。氣傷痛。故疼痛也。血痹。屬傷血也。血傷腫。故麻木也。前以明邪氣聚于氣分。此以明邪氣凝于血分。故以血痹名之也。尊榮人。謂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膚盛重。是以不任疲勞。則汗出。汗出則腠理開。亦不勝久臥。臥則不時動搖。動搖即加被微風(fēng)。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外盛內(nèi)虛。雖微風(fēng)小邪。易為病也。然何以知病血痹也。但以身體不仁。脈自微澀。則知邪凝于血故也。寸口關(guān)上小緊。亦風(fēng)寒微邪。應(yīng)得之脈也。針能導(dǎo)引經(jīng)絡(luò)。取諸痹。故宜針引氣血。以瀉其邪。令脈不澀而和。緊去邪散。血痹自通也。

  醫(yī)通云。血痹者。寒濕之邪。痹著于血分也。辛苦勞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堅強。雖有風(fēng)寒濕邪。莫之能客。惟尊榮奉養(yǎng)之人。肌肉豐滿。筋骨柔脆。素常不勝疲勞。行臥動搖。或遇微風(fēng)。則能痹著為患。不必風(fēng)寒濕之氣雜至。而為病也。夫血痹者。即內(nèi)經(jīng)所謂在脈則血凝不流。仲景直發(fā)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

  脈自微澀。然或寸或關(guān)或尺。其脈見小急之處。即風(fēng)入之處也。故其針?biāo)幩?。皆引風(fēng)外出之法也。

  案五臟生成篇曰。臥出而風(fēng)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王注。痹。謂痹也。(廣韻。音頑。巢源千金。

  間有頑痹之文。知頑麻之頑。原是字。)此即血痹也。而易通卦驗曰。太陽脈虛。多病血痹。

  鄭玄注。痹者氣不達(dá)。未當(dāng)至為病。蓋血痹之稱。見于此。千金云。風(fēng)痹游走無定處。名曰血痹。后世呼麻木者。即是?;钊藭?。痹者。閉也。閉而不仁。故曰痹也。本出于中藏經(jīng)。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fēng)痹狀。黃桂枝五物湯主之。(千金。作如風(fēng)狀。脈經(jīng)作如風(fēng)落狀。并非。)〔鑒〕此承上條?;ピ斆}證。以明其治也。上條言六脈微澀。寸口關(guān)上小緊。此條言陰陽。寸口關(guān)上俱微。尺中亦小緊。合而觀之??芍灾}。浮沉寸口關(guān)上尺中。俱微俱澀俱小緊也。微者。虛也。澀者。滯也。小緊者。邪也。故血痹應(yīng)有如是之診也。血痹外證。亦身體頑麻。不知痛癢。故曰如風(fēng)痹狀。

  〔沈〕血痹。乃陰陽營衛(wèi)俱微。邪入血分。而成血痹。中上二焦陽微。所以寸口關(guān)上脈。亦見微。微邪下連營血主病。

  故尺中小緊。是因氣虛受邪而成血痹也。用桂芍姜棗。調(diào)和營衛(wèi)。而宣陽氣。雖然。邪痹于血。因表陽失護(hù)而受邪。故以黃。補其衛(wèi)外之陽。陰陽平補。俾微邪去。而痹自開矣。

  〔尤〕不仁者。肌體頑痹。痛癢不覺。如風(fēng)痹狀。而實非風(fēng)也。以脈陰陽俱微。故不可針。而可藥。經(jīng)所謂陰陽形氣俱不足者。勿刺以針。而調(diào)以甘藥也。

  案血氣形志篇王注。不仁。謂不應(yīng)用則痹矣。巢源血痹候云。血痹者。由體虛邪入于陰經(jīng)故也。血為陰。邪入于血。而痹。故為血痹也。其狀形體如被微風(fēng)所吹。此形容頑痹之狀也。風(fēng)痹諸家不注。唯金鑒云。不似風(fēng)痹歷關(guān)節(jié)流走疼痛也。此以風(fēng)痹。為歷節(jié)??终`也。巢源風(fēng)痹候云。痹者風(fēng)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狀肌肉頑濃?;蛱弁础S扇梭w虛。腠理開。故受風(fēng)邪也。據(jù)此則風(fēng)痹。乃頑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則唯頑麻而無疼痛。歷節(jié)則唯疼痛。而不頑麻。三病各異。豈可混同乎。

  黃桂枝五物湯方

  黃(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趙本作十一枚非)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原注〕一方。有人參?!鸢盖Ы?。用人參三兩。凡六味。故單名黃湯。無五物二字。)案據(jù)桂枝湯法。生姜當(dāng)用三兩。而多至六兩者何。生姜味辛。專行痹之津液。而和營衛(wèi)藥中用之。不獨專于發(fā)散也。成氏嘗論之。其意蓋亦在于此耶。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尤本極上。有脈字。)〔魏〕虛勞者。因勞而虛。因虛而病也。人之氣通于呼吸。根于臟腑。靜則生陰。動則生陽。陰陽本氣之動靜所生。而動靜能生氣之陰陽。此二神兩化之道也。故一靜一動。互為其根。在天在人。俱貴和平。而無取于偏勝。偏則在天之陽愆陰伏。而化育乖。在人則陽亢陰獨。而疾病作。然則虛勞者過于動。而陽煩。失于靜而陰擾。陰日益耗。而陽日益盛也。是為因勞而虛。因虛而病之由然也。(虛勞必起于內(nèi)熱。終于骨蒸。有熱者十有七八。其一二虛寒者。必邪熱先見。而其后日久。隨正氣俱衰也。)夫脈大者。邪氣盛也。極虛者。精氣奪也。以二句揭虛勞之總。而未嘗言其大在何脈。虛則何經(jīng)。是在主治者。隨五勞七傷之故。而諦審之。豈數(shù)言可盡者乎。

  〔鑒〕李曰。平人者。形如無病之人。經(jīng)云。脈病患不病者是也。勞則體疲于外。氣耗于中。脈大非氣盛也。重按必空濡。乃外有余。而內(nèi)不足之象。脈極虛則精氣耗矣。蓋大者。勞脈之外暴者也。極虛者。勞脈之內(nèi)衰者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重虛也。

  〔魏〕仲景再為驗辨之于色于證于脈以決之。男子面色薄即不澤也。此五臟之精奪。而面色失其光潤也。

  然光必在面皮內(nèi)蘊。潤必在面皮內(nèi)敷。方為至濃。若夫見呈耀。則亦非正濃色矣。今言薄。則就無光潤者言也。其人必患消渴。及諸失亡其血之疾。因而喘于胸。而悸于心。卒者。忽見忽已之謂。

  〔沈〕陰血虛。而陽氣則盛。虛火上潛。津液不充則渴。氣傷而不攝血。則亡血。虛陽上逆。沖肺卒喘。心營虛而真氣不斂。則悸。

  〔尤〕脈浮為里虛。以勞則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氣散于外。而精奪于內(nèi)也。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jié)M。此為勞使之然。(脈經(jīng)。作時時目瞑。)〔鑒〕此復(fù)申虛極為勞。以詳其證之義也。脈虛沉弦。陰陽俱不足也。無寒熱。是陰陽雖不足。而不相乘也。短氣面白時瞑兼衄。乃上焦虛。而血不榮也。里急小便不利少腹?jié)M。乃下焦虛而氣不行也。凡此脈證。

  皆因勞而病也。故曰。此為勞使之然。

  〔程〕白為肺色。鼻為肺竅。氣既不能下化。則上逆于頭。故目為之瞑。迫于血而鼻為之衄也。內(nèi)經(jīng)曰。勞則氣耗。其類是歟。

  案本篇。標(biāo)男子二字者。凡五條。未詳其意。諸家亦置而無說。蓋婦人有帶下諸病。產(chǎn)乳眾疾。其證似虛勞而否者。不能與男子無異。故殊以男子二字別之歟。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脈經(jīng)。酸上有足字。行下有少陰虛滿四字。酸削。巢源作。外臺作削。)〔徐〕脈大既為勞矣。而更加浮。其證則手足煩。蓋陰既不足。而陽必盛也。

  〔魏〕邪本陰虧陽亢。內(nèi)生之焰也。然亦隨天時為衰旺。春夏者陽時也。陰虛之病必劇。秋冬者陰時也。陰虛之病稍瘥。火盛于上。則必陽衰于下。邪火熾于上焦。邪寒凝于下焦。陰寒即內(nèi)迫。陽精自外出。為白濁。為遺精。為鬼交。皆上盛下虛之必致也。精既出奪。必益虛寒。腿腳酸軟。肌肉瘦削。遂不可行立。而骨痿不能起于床矣。

  案陰寒。程云。寒字作虛字看。金鑒直以為傳寫之訛。誤甚矣。陰寒者。陰冷也。乃七傷之一。巢源云。

  腎主精。髓開竅于陰。今陰虛陽弱。血氣不能相榮。故使陰冷也。久不已。則陰痿弱。是也。魏為陰寒之氣。

  亦非。酸削。巢源作。周禮。首疾。注云。。酸削也。疏云。人患頭痛。則有酸嘶而痛。千金婦人門。酸恍惚。不能起居。劉熙釋名云。酸。遜也。遜遁在后也。言腳疼力少。行遁在后。以遜遁者也。消。弱也。如見割消。筋力弱也。即酸削。。酸嘶。酸。與酸削同。

  朱氏格致余論云。內(nèi)經(jīng)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溫。若于此時。縱嗜欲。至春升之際。必有溫?zé)岵?。今人多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仲景謂春夏劇秋冬瘥。正俗所謂注夏病也。案本條所說。與注夏病不相干。此恐非也。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原注〕一作泠○浮。脈經(jīng)巢源。作微。案泠。水名。作泠為是。)〔沈〕此以脈斷無子也。男精女血。盛而成胎。然精盛脈亦當(dāng)盛。若浮弱而澀者。浮乃陰虛。弱為真陽不足。澀為精衰。陰陽精氣皆為不足。故為精氣清冷。則知不能成胎。謂無子也。蓋有生而不育者。亦是精氣清冷所致。乏嗣者可不知之而守養(yǎng)精氣者乎。

  〔尤〕精氣交虧。而清冷不溫。此得之天稟薄弱。故當(dāng)無子。

  巢源。虛勞無子候云。丈夫無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鐵。皆為無子之候。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原注〕一作目眶痛。)發(fā)落。脈極虛芤遲。清谷亡血失精。(目眩。脈經(jīng)。作目眶痛。案此條原本。連下桂枝龍蠣湯。今根據(jù)程本。分作二條。)〔魏〕失精家。腎陽大泄。陰寒凝閉。小腹必急。小腹中之筋。必如弦之緊。而不能和緩。陰頭必寒。

  下真寒如是。上假熱可征矣?;鸶t目眩。血枯則發(fā)落。診其脈必極虛。或浮大?;蛉鯘?。不待言矣。更兼芤遲。芤則中虛。胃陽不治。遲則里寒。腎陽無根?;虮闱骞?。中焦無陽也?;蛲卖鲅?。上焦浮熱也?;驂艚贿z精。下焦無陽也。此虛勞之所以成而精失血亡。陰陽俱盡也。

  巢源虛勞失精候云。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

  其病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眶痛。發(fā)落。令其脈數(shù)而散者。失精脈也。凡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也。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脈經(jīng)。桂枝下。有加字。)〔尤〕脈得諸芤動微緊者。陰陽并乖。而傷及其神與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沈氏所謂勞傷心氣。

  火浮不斂。則為心腎不交。陽泛于上。精孤于下?;鸩粩z水不交自泄。故病失精。或精虛心相內(nèi)浮。擾精而出。則成夢交者是也。徐氏曰。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內(nèi)證得之。能補虛調(diào)陰陽。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為神情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ā苍ⅰ扯虅≡?。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案短劇之文。出于外臺虛勞夢泄精門云。短劇龍骨湯。療夢失精。諸脈浮動心悸少急。隱處寒。目眶疼。頭發(fā)脫者。常七日許一劑。至良。方同。煮法后云。虛羸浮熱汗出云云。

  又深師桂心湯。療虛喜夢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方。一名喜湯。亦與本方同。(本草。白薇。益陰清熱。)

  天雄散方

 ?。ǔ淌辖痂b。并刪此方。)天雄(三兩炮)白術(shù)(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徐〕恐失精家。有中焦陽虛。變上方。而加天雄白術(shù)。

  〔尤〕案此疑亦后人所附。為補陽攝陰之用也。

  案外臺。載范汪療男子虛失精。三物天雄散。即本方。無龍骨。云。張仲景方。有龍骨。文仲同。知是非宋人所附也。

  案天雄。本草大明云。助陽道暖水臟。補腰膝益精。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xì)微者。喜盜汗也。(喜。趙本。作善。汗下。脈經(jīng)。有出字。)〔魏〕男子平人。為形若無病者言也。其形雖不病。而其脈之虛而弱。則陽已損也。細(xì)而微。則陰已消也。陽損必馴至于失精。陰耗必馴至于亡血也。驗其外證。必喜盜汗。陽損斯表不固。陰損而熱自發(fā)。皆盜汗之由。而即虛勞之由也。

  巢源。虛勞盜汗候云。盜汗者。因眠睡而身體流汗也。

  此由陽虛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氣不足。亡津液故也。診其脈。男子平人。脈虛弱微細(xì)。皆為盜汗脈也。

  案金鑒云。此節(jié)脈證不合。必有脫簡。未知其意如何。蓋虛勞盜汗。脈多虛數(shù)。故有此說乎。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脈下。程有浮字。若。趙作苦。)〔尤〕人年五六十。精氣衰矣。而病脈反大者。是其人當(dāng)有風(fēng)氣也。痹俠背行。痹之俠背者。由陽氣不足。

  而邪氣從之也。若腸鳴。馬刀俠癭者。陽氣以勞而外張?;馃嵋詣诙夏?。陽外張。則寒動于中。而為腸鳴。

  火上逆。則與痰相搏。而為馬刀俠癭。李氏曰。癭生乳腋下。曰馬刀。又夾生頸之兩旁者為俠癭。俠者挾也。

  馬刀。蠣蛤之屬。瘡形似之。故名馬刀。癭一作纓。發(fā)于結(jié)纓之處。二瘡一在頸。一在腋下。常相聯(lián)系。故俗名串。

  案金鑒云。若腸鳴三字。與上下文不屬。必是錯簡。俠癭之癭字。當(dāng)是瘰字。每經(jīng)此證。先勞后瘰。先瘰后勞者有之。從未見勞癭先后病也。必是傳寫之訛。此一偏之見。不可憑也。靈經(jīng)脈篇。少陽所生病云。腋下腫馬刀俠癭。而癰疽篇云。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俠纓。潘氏醫(yī)燈續(xù)焰釋之云。馬刀蛤蠣之屬。癰形似之。

  俠纓者。發(fā)于結(jié)纓之處。大迎之下頸側(cè)也。二癰一在腋。一在頸。常相聯(lián)系。故俗名串。義尤明顯。知是癭當(dāng)根據(jù)癰疽篇而作纓。馬刀俠癭。即靈寒熱篇。所謂寒熱瘰。及鼠寒熱之證。張氏注云。結(jié)核連續(xù)者為瘰。形長如蜆蛤者為馬刀。又張氏六要云。馬刀。小蜆也。圓者為瘰。長者為馬刀。皆少陽經(jīng)郁結(jié)所致。久成勞是也。蓋瘰者。未潰之稱。已潰漏而不愈者為鼠。其所由出于虛勞。癭者考巢源等。

  瘤之生于頸下。而皮寬不急。垂捶捶然者。故說文云。癭。頸瘤也。與瘰迥別。癭乃纓之訛無疑矣。又案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各是一證。非必三證悉見也。故以皆字而斷之。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jié)M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案沈云。喝。當(dāng)作急。非也。靈經(jīng)脈篇。喝喝而喘。)〔鑒〕脈沉細(xì)遲。則陽大虛。故名脫氣。脫氣者。謂胸中大氣虛少。不充氣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陽虛則寒。寒盛于外。四末不溫。故手足逆冷也。寒盛于中。故腹?jié)M溏泄。

  食不消化也。

  〔魏〕沉小兼數(shù)。則為陰虛血亡。沉小兼遲。則必陽虛氣耗也。故名之曰脫氣。

  案抱樸子曰。奔馳而喘逆。或咳或懣。用力役體。汲汲短乏者。氣損之候也。面無光色。皮膚枯臘。唇焦脈白。腠理萎瘁者。血滅之證也。所謂氣損。乃脫氣也。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

  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條亦見于辨脈。及婦人雜病。)〔程〕人之所以有身者。精與血也。內(nèi)填骨髓。外溉肌膚。充溢于百骸。流行于臟腑。乃天一所生之水。

  四大藉此以成形。是先天之神氣。必恃后天之精血。以為運用。有無相成。陰陽相生。毋令殘害。若其人房室過傷。勞倦過度。七情暗損。六淫互侵。后天之真陰已虧。先天之神氣并竭。在婦人則半產(chǎn)胞胎。或漏下赤白。在男子則吐衄亡血?;驂艚恍咕?。診其脈。必弦而大。弦為寒。而大為虛。既寒且虛。則脈成革矣。革者如按鼓皮。中空之象。即芤大之脈。內(nèi)經(jīng)曰。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jìn)而危弊。故仲景一集中。前后三致意焉。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外臺。無悸衄二字。口燥下。有并婦人少腹痛六字。引古今錄驗。名芍藥湯。)〔程〕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煩熱。脾虛也。悸。心虛也。衄。肝虛也。失精。腎虛也。咽干口燥。肺虛也。此五臟皆虛。而土為萬物之母。故先建其脾土。

  〔尤〕此和陰陽。調(diào)營衛(wèi)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陰曰陽。陰陽和平。百疾不生。若陽病不能與陰和。則陰以其寒獨行。為里急。為腹中痛。而實非陰之盛也。陰病不能與陽和。則陽以其熱獨行。為手足煩熱。為咽干口燥。而實非陽之熾也。昧者以寒攻熱。以熱攻寒。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藥。和合成劑。調(diào)之令和。則陽就于陰。而寒以溫。陰就于陽。而熱以和。醫(yī)之所以貴識其大要也。豈徒云寒可治熱。熱可治寒而已哉?;騿柡完庩栒{(diào)營衛(wèi)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營衛(wèi)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轉(zhuǎn)輸于脾胃。故中氣立。則營衛(wèi)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運之軸。而陰陽之機也。故中氣立。則陰陽相循。如環(huán)無端。而不極于偏。是方甘與辛合而生陽。酸得甘助而生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是故求陰陽之和者。必于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案里急。諸家無明解。巢源虛勞里急候云。勞傷內(nèi)損。故腹里拘急也。二十九難云。沖脈之為病。逆氣里急。丁注。逆氣。腹逆也。里急。腹痛也。此云腹中痛。則巢源為是。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姜(三兩)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原注〕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后。不復(fù)常??嗨闹林?。骨肉疼。吸吸少氣。行動喘乏。胸滿氣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干唇燥。面體少色?;蝻嬍碂o味。

  脅肋腹脹。頭重不舉。多臥少起。甚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弱。五臟氣竭。則難可復(fù)常。六脈俱不足。虛寒乏氣。小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建中湯。又有人參二兩?!鸢复饲Ы鹉I臟文。本于肘后。積冷氣滯。作積勞虛損。胸滿氣急。作小腹拘急。脅肋腹脹。

  頭重不舉。作陰陽廢弱。悲憂慘戚。六脈俱不足以下。則肺臟門。小建中湯主療。六脈俱不足。作肺與大腸俱不足。方后注云。肘后。用黃人參各二兩。名黃建中湯。此所引頗舛。

  〔程〕內(nèi)經(jīng)曰。脾為中央土。以灌四旁。故能生萬物。而法天地。失其職。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五臟失所養(yǎng)。亦從而病也。建中者。必以甘。甘草大棗膠飴之甘。所以健中。而緩諸急。通行衛(wèi)氣者。必以辛。

  姜桂之辛。用以走表。而通衛(wèi)。收斂榮血者。必以酸。芍藥之酸。用以走里。而收營。

  營衛(wèi)流行。則五臟不失權(quán)衡。而中氣斯建矣。

  外臺。集驗黃湯。即黃建中湯。方后云。嘔者。倍生姜。又古今錄驗黃湯。亦即黃建中湯。

  方后云。嘔即除飴糖??偛≌撛?。舊有微溏?;驀I者不用飴糖也。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建中湯主之。

  〔尤〕里急者。里虛脈急。腹當(dāng)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證。

  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而充虛塞空。則黃尤有專長也。

  黃建中湯方

  于小建中湯內(nèi)。加黃一兩半。余根據(jù)上法。

  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千金。及外臺。引集驗。用黃三兩。氣短胸滿四字。作嘔者二字。茯苓作四兩。及療以下十四字無。方后云。此本仲景方。)〔程〕生姜泄逆氣。故短氣胸滿者。加生姜。甘令中滿。

  故去大棗。淡能滲泄。故加茯苓。茯苓能止咳逆。故療肺虛不足。補加半夏。未詳。

  案小建中湯。黃建中湯??记Ы鹬T書。主療及分兩異同。藥劑增減頗多。茲見其一二。以示運用之法。

  千金建中湯。治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膀胱虛滿。手足逆冷。食飲苦。吐酸。痰嘔泄下。少氣目眩。耳聾口焦。小便自利方。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干姜當(dāng)歸人參半夏橘皮附子。

  又大建中湯。治五勞七傷小腹急。臍下彭亨。兩脅脹滿。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憒憒不樂。胸中氣急。逆不下食飲。莖中策策痛。小便黃赤。尿有余瀝。夢與鬼神交通去精。驚恐虛乏方。

  于黃建中湯。加遠(yuǎn)志當(dāng)歸澤瀉人參龍骨。(千金翼。無當(dāng)歸。)又前胡建中湯。治大勞虛劣。寒熱嘔逆。下焦虛熱。小便赤痛??蜔嵘涎^目。及骨肉疼痛口干方。

  于黃建中湯。加前胡當(dāng)歸茯苓人參半夏。

  又芍藥湯。治產(chǎn)后苦腹少痛方。

  即小建中湯。

  又云。凡身重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臥者。皆針胃脘太倉。服建中湯。及服平胃丸。

  又堅中湯。治虛勞內(nèi)傷。寒熱嘔逆吐血方。

  于小建中湯方內(nèi)。加半夏三兩。(千金翼。無甘草桂心。有生地黃。)外臺刪繁建中湯。療肺虛損不足。補氣方。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半夏。(案原文所載即是。蓋系于后人所附。程云。未詳。失考耳。)又古今錄驗黃湯。主虛勞里急。引少腹絞痛極攣。卵腫縮疼痛。

  即黃建中湯。方后云。嘔即除飴。

  又芍藥湯。主療及方。并與本文小建中湯同。

  又黃湯。療虛勞里急。少腹痛。氣引胸脅痛?;蛐耐炊虤?。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干姜當(dāng)歸。

  又建中黃湯。療虛勞短氣。少腹急痛。五臟不足。

  于黃建中湯。去芍藥。

  又深師黃建中湯。療虛勞腹?jié)M。食少。小便多。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人參半夏。去飴。

  又必效黃建中湯。療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shù)。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人參當(dāng)歸。若失精。加龍骨白蘞。

  又深師黃湯。療大虛不足。少腹里急。勞寒拘引臍。氣上沖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者。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半夏人參。去飴。若手足冷。加附子。

  又大建中湯。療內(nèi)虛絕里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蚋?jié)M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蚋怪泻?。不堪勞苦。唇口舌干。精自出?;蚴肿阏Ш?。而煩苦酸疼。不能久立。多夢寤。補中益氣方。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人參當(dāng)歸半夏附子。去飴。

  又短劇黃湯。療虛勞胸中客熱。冷癖痞滿。宿食不消吐噫。脅間水氣。或流飲腸鳴。不生肌肉。

  頭痛。上重下輕。目視ktkt。恍惚志損。常燥熱。臥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余瀝。臨事不起。陰下濕。或小便白濁傷多方。

  于黃建中湯內(nèi)。加人參當(dāng)歸。去飴。有寒。加濃樸。

  蘇沈良方云。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

  重按卻不甚痛。此止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當(dāng)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主腹痛。(三因方治此證加味小建中湯于本方內(nèi)加遠(yuǎn)志。)王氏易簡方云。

  或吐或瀉。狀如霍亂。及冒涉濕寒。賊風(fēng)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三分。名附子建中湯。疝氣發(fā)作。當(dāng)于附子建中湯。煎時加蜜一箸頭許。名蜜附子湯。(易簡小建中湯。無飴。)張氏醫(yī)說云。養(yǎng)生必用方。論虛勞不得用涼藥。如柴胡鱉甲青蒿麥門冬之類。皆不用服。唯服黃建中湯。有十余歲女子。因發(fā)熱咳嗽喘急。小便少。后來成腫疾。用利水藥得愈。然虛羸之甚。遂用黃建中湯。

  日一服。三十余日遂愈。蓋人稟受不同。虛勞小便白濁。陰臟人。服橘皮煎黃建中湯。獲愈者甚眾。至于陽臟人。不可用暖藥。雖建中湯不甚熱。然有肉桂。服之稍多。亦反為害。要之用藥亦量其所稟。審其冷熱。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湯。治虛勞也。(出醫(yī)余。)圣濟(jì)總錄。結(jié)陰門芍藥湯。治非時便血。

  小建中湯。去大棗。

  直指方。黃建中湯。治傷濕鼻塞身痛。

  即本方。不用膠飴。

  又加味建中湯。治諸虛自汗。

  于本方。加炒浮小麥。

  又黃建中湯。加川當(dāng)歸。治血刺身痛。

  危氏得效方。黃建中湯。治汗出污衣。甚如坯染。皆由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隨氣行。兼服妙香散。金銀器麥子麥門冬煎湯下。病名紅汗。

  王氏準(zhǔn)繩云。小建中湯。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驖〈?。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

  示兒仙方。建脾散。治脾痞脅痛。

  即小建中湯加縮砂。

  徐氏醫(yī)法指南。小建中湯。治失血虛者。

  本方。阿膠。代膠飴。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見婦人雜病中。)〔程〕腰者腎之外候。腎虛則腰痛。腎與膀胱為表里。不得三焦之陽氣以決瀆。則小便不利。而少腹拘急。州都之官。亦失其氣化之職。此水中真陽已虧。腎間動氣已損。與是方以益腎間之氣。氣強則便溺行。而小腹拘急亦愈矣。

  案抱樸子云。今醫(yī)家通明腎氣之丸。內(nèi)補五絡(luò)之散。骨填枸杞之煎。黃建中之湯。將服之者。皆致肥。腎氣丸黃建中湯。出于晉以前??梢灾?。

  肘后云。干地黃四兩。茯苓。薯蕷。桂。牡丹。山茱萸。各二兩。附子。澤瀉。一兩。搗蜜丸如梧子。

  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丸。此是張仲景八味腎氣丸方。療虛勞不足。大傷飲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又云。長服即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風(fēng)冷。(千金。補腎門同。用干地黃。八兩。山茱萸。薯蕷。各四兩。澤瀉。牡丹皮。茯苓。各三兩。桂心。附子。各二兩。注。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姚公云。加五味子。二兩。蓯蓉四兩。張文仲云。五味子。蓯蓉。各四兩。)和劑局方。八味丸。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

  不思飲食。又治香港腳上沖。少腹不仁。及虛勞不足??视嬎?。腰重疼痛。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蚰凶酉?。小便反多。婦人轉(zhuǎn)胞。小便不通。(即本方。用茯苓。牡丹皮。澤瀉。

  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肉桂。各二兩。方后云。久服壯元陽。益精髓。

  活血駐顏。強志輕身。)薛氏醫(yī)案云。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癥。不能消潰收斂?;蝻嬍成偎??;蚴扯换?。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經(jīng)云。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又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fā)熱作渴??谏嗌彙;蜓例l潰爛。咽喉作痛。形體憔悴。寢汗等證。加五味子四兩。

  吳氏方考云。今人入房盛。而陽事愈舉者。陰虛火動也。

  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是方于六味中。加桂附。以益命門之火。使作強之官得其職矣。

  王氏小青囊云。又治下元冷憊。心火炎上。腎水不能攝養(yǎng)。多唾痰涎。又治腎虛齒痛。又治腎虛淋瀝。

  王氏藥性纂要云。治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fā)寒天。每用桂附八味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于八味湯中。一劑而愈。

  千金腎氣丸。治虛勞腎氣不足。腰痛陰寒。少便數(shù)。囊冷濕。尿有余瀝。精自出。陰痿不起。忽忽悲喜。

  于本方。去牡丹皮。加玄參芍藥。(千金翼。有牡丹皮。名十味腎氣丸。)千金又方。治腎氣不足。羸瘦日劇。吸吸少氣。體重耳聾。眼暗百病。

  于本方。去附子山茱萸。加半夏。(千金腎氣丸。凡五方。今錄其二。)嚴(yán)氏加味腎氣丸。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于本方中。加車前子川牛膝。(薛氏云。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蚨歉鼓[脹。四肢浮腫?;虼碧凳ⅰR殉尚M癥。其效如神。)又十補丸。治腎臟虛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羸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但是腎虛之證。

  于本方中。加鹿茸五味子。

  醫(yī)壘元戎。都?xì)馔琛Qa左右二腎。水火兼益。

  于本方中。加五味子。

  錢氏小兒方訣。地黃丸。治腎虛解顱?;蛐羞t語遲等癥。

  于本方中。去桂枝附子。(薛氏云。治腎經(jīng)虛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上壅?;蚋谓?jīng)血虛燥熱。風(fēng)客淫氣。而患瘰結(jié)核?;蛩闹l(fā)搐。眼目動?;蚍谓?jīng)虛火。

  咳嗽吐血。頭目眩暈。或咽喉燥痛??谏喁徚?。或心經(jīng)血虛有火。自汗盜汗。便血諸血。

  或脾虛濕熱。下刑于腎。腰膝不利?;蚪臧_瘡毒等癥。并用此為主。而佐以各臟之藥。此藥為天一生水之劑。若稟賦不足。肢體瘦弱。解顱失音。或畏明下竄。五遲五軟。腎疳肝疳?;蛟缃?。精氣虧耗。五臟齊損。凡諸虛不足之癥。皆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盡述。○案此增味頗多。今省之。)虛勞諸不足。風(fēng)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當(dāng)歸桂枝曲(千金作神曲。局方三因等并同)干地黃豆黃卷(各十分。千金作大豆黃卷)甘草(二十八分)芎麥門冬芍藥白術(shù)杏仁(各六分)人參(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干姜(三分)白蘞(二分)防風(fēng)(六分)大棗(百枚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魏〕蓋人之元氣在肺。元陽在腎。既剝削則難于遽復(fù)矣。全賴后天之谷氣。資益其生。是榮衛(wèi)非脾胃。

  不能通宣。而氣血非飲食。無由平復(fù)也。仲景故為虛勞諸不足。而帶風(fēng)氣百疾。立此方。以薯蕷為主。理脾胃。上損下?lián)p。至此可以撐持。以人參。白術(shù)。茯苓。干姜。豆黃卷。大棗。神曲。甘草助之。除濕益氣。

  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當(dāng)歸。芎。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yǎng)血滋陰。以柴胡。桂枝。防風(fēng)。

  升邪散熱。以杏仁。桔梗。白蘞。下氣開郁。惟恐虛而有熱之人。資補之藥。上拒不受。故為散其邪熱。開其逆郁。而氣血平順。補益得納。勿以其迂緩而舍之。

  案風(fēng)氣。蓋是兩疾。唐書張文仲曰。風(fēng)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是也。此方千金。載風(fēng)眩門。有黃芩。云。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郁。驚悸狂癲。外臺。引古今錄驗。大薯蕷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nèi)冷身重。骨節(jié)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nèi)。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服此藥。令人肥白。補虛益氣。凡二十四味云。張仲景方。有大豆黃卷曲柴胡白蘞芎。

  無附子黃芩石膏黃前胡。為二十一味。(外臺。更有大黃。五味子。澤瀉。干漆。合廿四味。和劑局方。大山蕷丸。與本書同。)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尤〕人寤則魂寓于目。寐則魂藏于肝。虛勞之人。肝氣不榮。則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酸棗仁。補肝斂氣。宜以為君。而魂既不歸容。必有濁痰燥火。乘間。而襲其舍者。煩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茯苓川芎。行氣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

  三因云。外熱曰燥。內(nèi)熱曰煩。虛煩之證。內(nèi)煩身不覺熱。頭目昏疼??诟裳试锊豢?。清清不寐。皆虛煩也。

  葉氏統(tǒng)旨云。虛煩者。心中擾亂。郁郁而不寧也。良由津液去多。五內(nèi)枯燥?;驑s血不足。陽勝陰微。

  張氏醫(yī)通云。虛煩者。肝虛而火氣乘之也。故特取棗仁以安肝膽為主。略加芎。調(diào)血以養(yǎng)肝。

  茯苓甘草。培土以榮木。知母。降火以除煩。此平調(diào)土木之劑也。

  案虛煩??諢┮?。無熱而煩之謂。千金。惡阻半夏茯苓湯。主療空煩吐逆。婦人良方。作虛煩??勺C。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二兩,〔原注〕深師有生姜二兩○深師名小酸棗湯。療虛勞不得眠煩不寧者。出于外臺。煮法后云一方加桂二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翼大酸棗湯主虛勞煩悸。奔?xì)庠谛刂小2坏妹叻健?br />
  于本方去知母。加人參生姜桂心。(千金。去芎。用知母。更加石膏。名酸棗湯。主療同。)又酸棗湯主傷寒及吐下后。心煩乏氣不得眠方。

  于本方。加麥門冬干姜。

  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

  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程〕此條單指內(nèi)有干血而言。夫人或因七情?;蛞蝻嬍??;蛞蚍縿?。皆令正氣內(nèi)傷。血脈凝積。

  致有干血積于中。而羸見于外也。血積則不能以濡肌膚。故肌膚甲錯。不能以營于目。則兩目黯黑。與大黃蟲丸。以下干血。干血去則邪除正旺。是以謂之緩中補虛。非大黃蟲丸。能緩中補虛也。

  案金鑒云。緩中補虛四字。當(dāng)在不能飲食之下。必是傳寫之訛。然內(nèi)有干血。故腹?jié)M。若虛勞證。而無腹?jié)M。則大黃蟲丸不中與也。巢源云。五勞。志勞。思勞。憂勞。瘦勞。方言郭注。極。疲也。喻氏法律云。甲錯者。皮間枯澀。如鱗甲錯出也。樓氏綱目云。索澤。即仲景所謂皮膚甲錯。

  山海經(jīng)。ht羊可以己臘。郭璞注。臘。體皴甲錯。謂皮皴如鱗甲也。

  張氏醫(yī)通云。舉世皆以參歸地等為補虛。仲景獨以大黃蟲等補虛。茍非神圣。不能行是法也。夫五勞七傷。多緣勞動不節(jié)。氣血凝滯。郁積生熱。致傷其陰。世俗所稱干血勞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氣未漓。先用大黃蟲水蛭虻蟲蠐螬等。蠕動啖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藥。以緩中補虛。黃芩以開通熱瘀。酒服以行藥勢。待干血行盡。然后純行緩中補虛收功。其授陳大夫百勞丸一方。亦以大黃蟲水蛭虻蟲為主。于中除去干漆蠐螬桃杏仁。而加當(dāng)歸乳香沒藥。

  以散血結(jié)。即用人參。以緩中補虛。兼助藥力。以攻干血。梔子以開通熱郁。服用勞水者。

  取其行而不滯也。仲景按證用藥。不慮其峻。授人方術(shù)。已略為降等。猶恐誤施。故方下注云。治一切勞瘵積滯。疾不經(jīng)藥壞者宜服??梢娚髦刂烈?。(此系于抄節(jié)喻氏法律之文。百勞丸。

  非仲景之方。出于醫(yī)學(xué)綱目。而吳氏方考亦云。百勞丸。齊大夫傳張仲景方也。未見所據(jù)。)

  大黃蟲丸

  大黃(十分蒸)黃芩(一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干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倪氏本草匯言云。仲景方。治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者。用干漆(一兩。

  炒煙盡。)蟲(十個。去足。焙燥。共為細(xì)末。)大黃(一兩)酒煮半日。搗膏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白湯送下。案此蓋后人以意減味者。李氏綱目蟲條所收。大黃蟲丸。乃本書婦人產(chǎn)后病篇下瘀血湯也。雖是似誤。然二方并單捷。亦不可廢焉。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湯

  (〔原注〕一云復(fù)脈湯○案翼方。標(biāo)以復(fù)脈湯。注仲景名炙甘草湯。)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jié)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翼。悸上。有心字。十二。作二十二。)甘草(四兩炙)桂枝生姜(各三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一斤)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

  納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翼云。越公楊素?;际}七日服五劑而復(fù)。)〔尤〕脈結(jié)。是榮氣不行。悸則血虧而心無所養(yǎng)。榮滯血虧。而更出汗。豈不立槁乎。故雖行動如常。

  斷云不出百日。知其陰亡而陽絕也。人參桂枝甘草生姜。行身之陽。膠麥麻地。行身之陰。蓋欲使陽得復(fù)行陰中。而脈自復(fù)也。后人只喜用膠地等。而畏姜桂。豈知陰凝燥氣。非陽不能化耶。

  案本草。甘草。別錄云。通經(jīng)脈。利血氣。大明云。通九竅。利百脈??茏谠?。生則微涼。炙則溫。

  蓋四逆湯之治逆冷。復(fù)脈湯之復(fù)失脈。功在乎甘草。傷寒類要。傷寒心悸脈結(jié)代者。甘草二兩。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一服。此單甘草湯。其義可知耳。

  肘后獺肝散

  治冷勞。又主鬼疰一門相染。

  獺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炙。肘后。作陰。)案本草。獺肝。甘溫有毒。別錄。治鬼疰。而肘后。無治冷勞之文。云。尸疰鬼疰者。即是五尸之中。

  尸疰。又挾諸鬼邪為害也。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令人寒熱沉沉嘿嘿。不的知其所苦。

  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沉頓滯。以至于死。后復(fù)注易傍人。乃至滅門。覺如此候者。宜急療之。千金。外臺。引崔氏。并同。

  巢源鬼注候云。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當(dāng)時或心腹刺痛?;驉灲^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后。余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fā)動。連滯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謂之鬼注。劉熙釋名云。注。注也。相灌注也。疰。即注之從者。

  [卷二]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經(jīng)合下飲病咳嗽為一篇)

  [卷二\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論三首、脈證四條、方十五首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驈暮钩?。或從嘔吐?;驈南市”憷麛?shù)?;驈谋汶y。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燃葱刂须[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為肺癰??韧倌撗?。脈數(shù)虛者為肺痿。數(shù)實者為肺癰。(脈經(jīng)曰上。有問字。分為二條??焖?。作藥。

  咳唾膿血。脈經(jīng)。千金。分為另條。程本金鑒。接上肺癰為是。)〔尤〕此設(shè)為問答。以辨肺痿肺癰之異。熱在上焦二句。見五臟風(fēng)寒積聚篇。蓋師有是語而因之以為問也。汗出。嘔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熱。肺虛且熱。則為痿矣??谥蟹从袧嵬傧涯摺?br />
  肺中津液。為熱所迫。而上行也?;蛟啤7渭瑞舳挥?。則飲食游溢之精氣。不能分布諸經(jīng)。而但上溢口。亦通。(案此徐注。)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為肺癰之痰涎膿血。俱蘊蓄結(jié)聚于肺臟之內(nèi)。故口中反干燥。而但辟辟作空響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癰條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濁沫。則肺痿肺癰二證多同。惟胸中痛。脈滑數(shù)唾膿血。則肺癰所獨也。比而論之。痿者萎也。(案巢源。作肺萎。)如草木之萎。而不榮。為津爍而肺焦也。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為熱聚而肺也。(案急就篇顏注。癰之言壅也。氣壅痞結(jié)。重腫而潰也。是。)故其脈有虛實不同。而其數(shù)則一也。

  〔徐〕實者。即上滑字。義自見。

  案肺痿非此別一病。即是后世所謂勞嗽耳。外臺蘇游傳尸論云。其初得半臥半起。號為。氣急咳者。

  名曰肺痿。許仁則論云肺氣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熱。后因飲食將息傷熱。則常嗽不斷。積年累歲。肺氣衰。便成氣嗽。此嗽不早療。遂成肺痿。若此將成。多不救矣。又云。肺氣嗽。經(jīng)久將成肺痿。其狀不限四時冷熱。晝夜嗽常不斷。唾白如雪。細(xì)沫稠粘。喘息氣上。乍寒乍熱。發(fā)作有時。唇口喉舌干焦。

  亦有時唾血者。漸覺瘦悴。小便赤。顏色青白毛聳。此亦成蒸。又云。肺氣嗽。經(jīng)久有成肺癰者。其狀與前肺痿不多異。但唾悉成膿出。陳氏婦人良方。劫勞散證治云。勞嗽寒熱盜汗。唾中有紅線。名曰肺痿。注家俱為別病。而詮釋之者何??臁Ec同。梁書姚僧垣曰。大黃快藥是也。魏云。辟辟唾聲??址恰Iw辟辟。干燥貌。張氏醫(yī)通云。言咳者。口中不干燥也。若咳而口中辟辟燥。則是肺已結(jié)癰。

  火熱之毒。出見于口。此說近是。

  程氏醫(yī)徑句測云。氣虛不能化血。故血干不流。只隨火勢沸上?;鹂撼私?。不生氣血。而生痰??芍獰o血無液。而枯金被火。肺葉安得不焦。故欲退彼之火。須是補我之金。金得補而生液。則水從液滋?;饛囊夯?。蓋肺處臟之最高。葉間布有細(xì)竅。此竅名泉眼。凡五臟之蒸溽。從肺吸入之。

  只是氣從泉眼呼出之。便成液。息息不窮。以灌溉周身者。皆從此出。此即人身之星宿海也。一受火炎。呼處成吸。有血即從此眼滲入。礙去竅道。便令人咳。咳則見血。愈咳愈滲。愈滲愈嗽。久則泉眼俱閉。吸時徒引火升喉間?;虬W或嗆。呼時并無液出。六葉遂枯遂焦。此肺痿之由也。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dāng)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shù)。微則為風(fēng)。數(shù)則為熱。微則汗出。數(shù)則惡寒。風(fēng)則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過于榮。吸而不出。風(fēng)傷皮毛。熱傷血脈。風(fēng)舍于肺。

  其人則咳。口干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jié)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多唾濁沫之多字。趙本。作時。脈經(jīng)。無血為之凝滯之之字。)〔尤〕此原肺癰之由。為風(fēng)熱蓄結(jié)不解也。凡言風(fēng)脈多浮或緩。此云微者。風(fēng)入營而增熱。故脈不浮而反微。且與數(shù)俱見也。微則汗出者。氣傷于熱也。數(shù)則惡寒者。陰反在外也。呼氣不入者。氣得風(fēng)而浮。利出而艱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熱而壅。氣亦為之不伸也。肺熱而壅。故口干而喘滿。熱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熱迫。而反從熱化。為多唾濁沫。熱盛于里。而外反無氣。為時時振寒。由是熱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癰膿成矣。吐如米粥。未必便是死證。至浸淫不已。肺葉腐敗。則不可治矣。故曰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案金鑒云。肺癰之上。當(dāng)有肺痿二字。不然。本文論肺痿之義。則無著落。必是脫簡。蓋多唾濁沫。肺痿肺癰俱有之。而金鑒以為獨肺痿有之。而肺癰所無。因為脫文。誤甚。又云。脈微之三微字。當(dāng)是三浮字。

  微字文氣不屬。必是傳寫之訛。雖未知原文果然否。此可以備一說也。

  危氏得效方云。始萌易治。膿成難治。診其脈數(shù)而實已成。微而澀漸愈。面色白。嘔膿而止者自愈。

  有膿而嘔食。面色赤。吐膿如糯米粥者不治。男子以氣為主。得之十救二三。婦女以血為主。得之十全七八。歷試屢驗。

  李氏入門云。肺癰脈數(shù)而虛??谠镅矢?。胸脅隱痛。二便赤澀??韧倌撗瘸簟V弥袆t沉。

  潘氏續(xù)焰云。試肺癰法。凡人覺胸中隱隱痛??人杂谐籼怠M略谒畠?nèi)。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案今驗果如其言。

  又以雙箸斷之。其斷為兩段者是膿。其粘著不斷者是痰。亦一試法也。

  蘭臺軌范云。肺癰之疾。膿成亦有愈者。全在用藥變化。漢時治法。或未全耳。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魏〕面浮腫。陽衰于中。而氣散于上也。肩息者。至人之息。息以踵。今息以肩。氣元已鏟其根。而浮游之氣。呼吸于胸膈之上也。診之脈浮大。必浮大而沉微。且欲絕也。

  俱為上盛下絕。加以下利。陰又下泄。陽必上越。其死尤速也。此上氣之陽虛。氣脫之重者。

  案上氣。諸家不釋??贾芏Y天官疾醫(yī)職云。嗽上氣。鄭玄注。上氣。逆喘也。此一節(jié)。即是肺脹不治之證。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fēng)水。發(fā)汗則愈。

  〔沈〕此見肺癰當(dāng)有肺脹之辨也。邪傷于衛(wèi)后入于營。而為肺癰。此風(fēng)傷于衛(wèi)。內(nèi)挾痰涎。壅逆肺氣。

  上逆奔迫。故喘而躁。是為肺脹。然有肺氣壅逆。不得通調(diào)水道。水即泛濫皮膚。故曰欲作風(fēng)水。治宜發(fā)汗驅(qū)風(fēng)。從表而出。水即下滲。即下條小青龍之證也。

  案肺脹一證。諸家未有云后世某證者。考下文云。肺脹咳而上氣。又云??榷蠚?。此為肺脹。由此觀之。即后世所謂呷嗽哮嗽之屬。巢源云。痰氣相擊。隨嗽動息。呼呷有聲。謂之呷嗽。本事續(xù)方云。哮嗽如拽鋸。是也。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

  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若以下九字。

  脈經(jīng)無。千金作若渴者屬消渴法六字。為細(xì)注。)〔魏〕肺痿為虛熱之證矣。然又有肺痿而屬之虛寒者。則不可不辨也。乃吐涎沫而不咳。其人既不渴。又遺尿。小便數(shù)者。以上虛不能制水故也。肺氣既虛。而無收攝之力。但趨脫泄之勢。膀胱之陽氣下脫。而肺金益清冷。干燥以成痿也。肺葉如草木之花葉。有熱之痿。如日炙之則枯。有冷之痿。如霜殺之則干矣。此肺冷之所以成痿也。

  〔尤〕頭眩多涎唾者。經(jīng)云。上虛則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甘草干姜。甘辛合用。為溫肺復(fù)氣之劑。服后病不去。而加渴者。

  則屬消渴。蓋小便數(shù)而渴者。為消。不渴者。非下虛。即肺冷也。

  甘草干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炮)上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ㄇЫ鹱⒃?。集驗肘后。有大棗十二枚。)案此即用傷寒得之便厥者。以復(fù)其陽之甘草干姜湯。取理中之半。而回其陽者。此證雖云肺中冷。其源未曾不由胃陽虛乏。故主以此方。蓋與大病瘥后喜唾者。主以理中湯意略同。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外臺。引短劇。水上有如字。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鑒〕咳逆上氣。謂咳則氣上沖逆也。水雞聲者。謂水與氣相觸之聲。在喉中連連不絕也。

  〔徐〕凡咳之上氣者。皆為有邪也。其喉中水雞聲。乃痰為火所吸不能下。然火乃風(fēng)所生。水從風(fēng)戰(zhàn)。而作聲耳。故以麻黃細(xì)辛。驅(qū)其外邪為主。以射干開結(jié)熱氣。行水濕毒。尤善清肺氣者為臣。而余皆降逆消痰。宣散藥。唯五味一品。以收其既耗之氣。令正氣自斂。邪氣自去。恐肺氣久虛。不堪劫散也。

  巢源云。肺病令人上氣。兼胸膈痰滿。氣行壅滯。喘息不調(diào)。致咽喉有聲。如水雞之鳴也。案水雞二種。本草蘇頌云。蛙。即今水雞是也。又司馬相如傳顏注。庸渠。一名水雞。即本草所謂也。此云水雞。蓋指蛙而言。取其鳴聲連連不絕耳。

  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麻黃(四兩)生姜(四兩)細(xì)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大棗(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千金。用射干三兩。半夏半升。外臺。水上。有東流二字。)案此治肺脹之方。凡本篇諸條。肺痿肺癰之外。悉屬肺脹。讀者宜自知耳。

  千金麻黃湯

  治上氣脈浮。咳逆喉中水雞聲。喘急不通。呼吸欲死。(外臺。引深師。同。)于本方內(nèi)。去生姜細(xì)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半夏。

  圣惠射干散

  治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聲。

  于本方。去大棗細(xì)辛款冬五味。加桂心。臨用入蜜。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唾。趙本。作吐。)〔徐〕此比水雞聲。乃咳而上氣中之逆甚者也。

  〔尤〕濁。濁痰也。時時吐濁者。肺中之痰。隨上氣而時出也。然痰雖出。而滿不減。則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勢。不迅而掃之不去也。皂莢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

  飲以棗膏。安其正也。

  〔魏〕皂莢驅(qū)風(fēng)理痹。正為其有除瘀滌垢之能也。如今用皂莢澡浴。

  以除垢膩。即此理也。

  〔沈〕皂莢能開諸竅。而驅(qū)風(fēng)痰最疾。服三丸者。是取峻藥緩散之意也。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外臺引深師作長大皂莢一挺去皮子炙不用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服。(外臺。三丸。作一丸云。千金。經(jīng)心錄。延年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一名棗膏丸?!鸢杆?。本草。除胸中客熱。)蘭臺軌范云。稠痰粘肺。不能清滌。非此不可。

  外臺。必效。療病喘息氣急。喉中如水雞聲者。無問年月遠(yuǎn)近方。

  肥皂莢(兩挺)好酥(一兩)上二味。于火上炙。去火高一尺許。以酥細(xì)細(xì)涂之。數(shù)翻覆令得所。酥盡止。以刀輕刮去黑皮。然后破之。去子皮筋脈。搗篩蜜和為丸。每日食后服一丸。如熟豆。日一服訖。

  取一行微利。如不利。時細(xì)細(xì)量。加以微利為度。日止一服。

  咳而脈浮者。濃樸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沉上。尤補咳而二字。原本脈沉以下。別列于濃樸麻黃湯方后。今根據(jù)徐程諸家注本移于此。)〔尤〕此不詳見證。而但以脈之浮沉為辨。而異其治。按濃樸麻黃湯。與小青龍加石膏湯大同。則散邪蠲飲之力居多。而濃樸辛溫。亦能助表。小麥甘平。則同五味斂安正氣者也。

  澤漆湯。以澤漆為主。而以白前黃芩半夏佐之。則下趨之力較猛。雖生姜桂枝之辛。亦只為下氣降逆之用而已。不能發(fā)表也。仲景之意。蓋以咳皆肺邪。而脈浮者氣多居表。故驅(qū)之使從外出為易。脈沉者氣多居里。故驅(qū)之使從下出為易。亦因勢利導(dǎo)之法也。

  〔鑒〕李曰??日咚浞我病C}浮者停水。而又挾風(fēng)以鼓之也。

  麻黃。去風(fēng)散肺逆。與半夏細(xì)辛干姜五味子石膏同用。即前小青龍加石膏。為解表行水之劑也。然土能制水。而地道壅塞。則水亦不行。故用濃樸。疏敦阜之土。使脾氣健運。而水自下泄矣。杏仁。下氣去逆。小麥。入心經(jīng)。能通火氣。以火能生脾。助脾而去成決水之功也。又云。脈沉為水。澤漆為君者。因其功專于消痰行水也。水性陰寒。桂枝。行陽氣以導(dǎo)之。

  然所以停水者。以脾土衰不能制水。肺氣逆不能通調(diào)水道。故用人參紫參白前甘草。補脾順肺。同為制水利水之方也。黃芩??嘁孕怪?。半夏生姜。辛以散之也。

  濃樸麻黃湯方

  濃樸(五兩)麻黃(四兩)杏仁(半升)石膏(如雞子大○千金作三兩)半夏(半升)干姜(二兩)細(xì)辛(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zhǔn)?。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千金濃樸麻黃湯

  治咳而大逆上氣。胸滿喉中不利。如水雞聲。其脈浮者。方與本篇同。案本篇唯云咳而脈浮??质敲撨z。千金所載。卻是舊文。

  外臺。深師。投湯。療久逆上氣。胸滿。喉中如水雞鳴。

  于本方。去半夏干姜細(xì)辛小麥五味子。方后云??人陨跽?。加五味子半夏。洗。

  各半升。干姜三累。經(jīng)用甚良。(千金。名麻黃石膏湯。主療加味并同。)

  澤漆湯方

  半夏(半升)生姜(五兩)白前(五兩)紫參(五兩一作紫菀○案千金作紫菀)甘草黃芩人參桂枝(各三兩)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上九味。咀。納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案千金澤漆湯。治上氣其脈沉者。本篇亦似脫上氣二字。

  且考本草。紫參不載治嗽之能。其作紫菀者。似是。白前。

  本草別錄云。甘微溫?zé)o毒。治胸脅逆氣??人陨蠚夂粑^。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徐以下諸注大逆。改作火逆。唯程仍原文。案大作火。原見于樓氏綱目。)〔程〕大逆上氣。則為喘為咳。咽喉為之不利。麥門冬半夏。以下氣。粳米大棗。以補脾。甘草人參。

  以補肺。脾肺相生。則氣得歸原。而大逆上氣自止。

  〔沈〕余竊擬為肺痿之主方也。

  巢源。上氣鳴息候云。肺主于氣。邪乘于肺。則肺脹。脹則肺管不利。不利則氣道澀。故氣上喘逆。鳴息不通。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千金外臺三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外臺半夏下有洗字甘草下有炙字)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案外臺。引千金。方同。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玉函經(jīng)。傷寒瘥后病篇云。病后勞復(fù)發(fā)熱者。麥門冬湯主之。方同。

  肘后方。麥門冬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喉燥而渴。方同。

  圣濟(jì)總錄。麥門冬湯。治肺胃氣壅。風(fēng)客傳咽喉妨悶。方同。

  喻氏法律云。此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于麥門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隊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張氏醫(yī)通云。此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氣之母氣也。故于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用麥冬數(shù)倍為君。兼參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清微。皆得上注于肺。自然沃澤無虞。當(dāng)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占據(jù)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加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

  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仲景立方之旨。

  外臺。麥門冬湯。治傷寒下后。除熱止渴。

  于本方。去半夏大棗粳米。加石膏五味子。

  活人。麥門冬湯。治勞氣欲絕。

  于本方。無半夏人參。加竹葉。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尤〕肺癰。喘不得臥。肺氣被迫。亦已甚矣。故須峻藥頓服。以逐其邪。葶藶苦寒。入肺泄氣閉。加大棗甘溫。以和藥力。亦猶皂莢丸之飲以棗膏也。

  〔鑒〕趙良曰。此治肺癰吃緊之方也。肺中生癰。不瀉何待。恐日久癰膿已成。瀉之無益。日久肺氣已索。瀉之轉(zhuǎn)傷。乘其血結(jié)。而膿未成。當(dāng)急以瀉之之法奪之。況喘不得臥。不亦甚乎。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ㄇЫ?。作瀉肺湯。)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案本綱附方搗下有末密二字義始通)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千金云。葶藶三兩為末。大棗二十枚。上二味。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藥一棗大。煎取七合頓服令盡。三日服一劑。可至三四劑。外臺。引千金云。葶藶三兩。熬令色紫。上一味。搗令可丸。以水三升。煮擘大棗二十枚。得汁二升。納藥如彈丸一枚。煎取一升頓服。古今錄驗。刪繁。仲景傷寒論。范汪同。

  樓氏綱目云。孫兆視雷道矩病吐痰。頃間已及一升。喘咳不已。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與服仲景葶藶大棗湯。一服訖。已覺胸中快利。略無痰唾矣。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千金。作粳米粥。外臺。引集驗同。)〔鑒〕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為肺癰證也。肺癰尚未成膿。實邪也。故以葶藶之劑瀉之。今已潰后。虛邪也。故以桔梗之苦。甘草之甘。解肺毒排癰膿也。

  此治已成肺癰。輕而不死者之法也。

  〔魏〕或其癰雖成。而膿未大成。肺葉完全。尚未腐敗。亦可回生也。

  桔梗湯方

 ?。ā苍ⅰ骋嘀窝??!鸢盖Ы?。外臺。并無此四字。程尤金鑒。亦刪之。為是。)桔梗(一兩○千金作三兩注云集驗用二兩古今錄驗用一兩外臺引集驗用二兩)甘草(二兩○外臺引集驗有炙字)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則。千金。作必。千金翼。作不字。外臺。作朝暮吐膿血則瘥云。張文仲。千金備急古今錄驗。范汪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千金云。一方有款冬花一兩半。○和劑。名如圣湯。元戎。名甘桔二生湯。詳見傷寒輯義。)醫(yī)壘元戎。如圣丸。治風(fēng)熱毒瓦斯上攻。咽喉痛痹。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龍腦(另研)牛黃(另研)桔梗甘草(生用各一錢)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每兩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作肺脹者。病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也。肺脹而咳者。此方主之。)〔尤〕外邪內(nèi)飲。填塞肺中。為脹為喘為咳。而上氣。越婢湯散邪之力多。而蠲飲之力少。故以半夏。輔其未逮。不用小青龍者。以脈浮且大。病屬陽熱。故利辛寒。不利辛熱也。目如脫狀者。目睛脹突。如欲脫落之狀。壅氣使然也。

  巢源云。肺虛感微寒而成咳??榷鴼膺€聚于肺。肺則脹。是為咳逆也。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

  但逆上喉咽之間。邪狀則氣靜。邪動則氣奔上。煩悶欲絕。故謂之咳逆上氣也。

  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六兩○外臺有去節(jié)二字)石膏(半斤)生姜(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外臺有炙字)半夏(半升○外臺有枚字)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原注〕千金。證治同。外更加脅下痛。引缺盆?!鸢附袂Ы稹H迸柘?。更有若有實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十一字。外臺。引仲景傷寒論。與本文同。)〔尤〕此亦外邪內(nèi)飲相搏之證。而兼煩躁。則挾有熱邪。麻桂藥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龍之例也。又此條見證。與上條頗同。而心下寒飲。則非溫藥不能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溫寒并進(jìn)。水熱俱捐。于法尤為密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芍藥桂枝細(xì)辛甘草干姜(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兩)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強人一升。瘦人及老小。以意減之。日三夜一。千金。與本文同。)

  千金麻黃湯

  治肺脹咳嗽上氣。咽燥脈浮。心下有水氣。

  于本方內(nèi)。去甘草干姜。用生姜。

  外臺。古今錄驗。沃雪湯。療上氣不得息臥。喉中如水雞聲。氣欲絕方。

  于小青龍方內(nèi)。去芍藥甘草。投則臥。一名投麻黃湯。

  附方

  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原注〕方見虛勞中○案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列于甘草干姜湯之后。云。并出第八卷中。)〔沈〕溫溫液液。即泛泛惡心之意也。

  〔徐〕肺痿證。概屬津枯熱燥。此方乃桂枝湯。去芍藥。加參地阿膠麻仁麥冬也。不急于去熱。而以生津潤燥為主。蓋虛回而津生。津生而熱自化也。至桂枝乃熱劑。而不嫌峻者。桂枝得甘草。正所以行其熱也。

  千金甘草湯

 ?。ò复吮境鲇谥夂蠖Ы鹬鳢?。與外臺炙甘草湯同。但唾多下。

  有出血二字。千金翼。名溫液湯。)甘草(案肘后千金用二兩外臺同千金翼用三兩)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徐〕肺痿之熱。由于虛。則不可直攻。故以生甘草之甘寒。頻頻呷之。熱自漸化也。余外家曾病此。

  初時涎沫成碗。服過半月。痰少而愈。但最難吃。三四日內(nèi)。猝無捷效耳。

  外臺。引集驗。療肺痿時時寒熱。兩頰赤氣方。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許。小便可有五合。

  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節(jié)。男左女右。長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納小便中。置于閑凈處。露一宿。

  器上橫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頓服之。每日一劑。其童子勿令吃五辛。

  千金生姜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外臺。一云。不渴。)生姜(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外臺。引集驗云。仲景傷寒論。備急。范汪。千金。經(jīng)心錄同。)〔沈〕即炙甘草湯之變方也。甘草人參大棗。扶脾胃而生津液。以生姜辛潤宣行滯氣。俾胃中津液。

  溉灌于肺。則澤槁回枯。不致肺熱葉焦。為治肺痿之良法也。

  〔徐〕亦非一二劑??梢云谛?。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枚○千金十五枚)皂莢(乙枚去皮子炙焦○千金作二兩外臺引千金作一挺去皮子炙)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千金。無微微火三字。)〔沈〕用桂枝湯。嫌芍藥酸收。故去之。加皂莢。利涎通竅。不令涎沫壅遏肺氣。而致喘痿。桂枝和調(diào)營衛(wèi)。俾營衛(wèi)宣行。則肺氣振。而涎沫止矣。

  〔徐〕此治肺痿中之有壅閉者。

  故加皂莢。以行桂甘姜棗之勢。此方必略兼上氣不得眠者宜之。

  外臺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作粳米粥。云。出第十八卷中。)桔梗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徐〕此即前桔梗湯證也。然此以貝母巴豆。易去甘草。則迅利極矣。蓋此等證。危在呼吸。以悠忽遺禍。不可勝數(shù)。故確見人強或證危。正當(dāng)以此急救之。不得嫌其峻。坐以待斃也。

  〔沈〕以桔梗開提肺氣。貝母清熱而化痰涎。巴霜峻猛熱劑。急破其膿。驅(qū)膿下出。

  〔尤〕似亦以毒攻毒之意。然非病盛氣實。非峻藥不能為功者。不可僥幸一試也。是在審其形之肥瘠。與病之緩急。而善其用焉。

  千金葦莖湯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千金作胸心甲錯。千金。無方名。外臺。引古今錄驗。名葦莖湯。用葦莖一升。

  云。仲景傷寒論云。葦莖切二升。千金。范汪同。)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nèi)諸藥。

  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dāng)吐如膿。(千金。作服一升。當(dāng)有所見吐膿血。)〔魏〕肺癰欲成未成之際。圖治當(dāng)早者也。葦小蘆大。一物也。葦莖。與蘆根同性。清熱利水。解渴除煩。佐以薏苡仁。下氣寬中。桃仁。潤肺滑腸。瓜瓣。亦潤燥清熱之品。再服當(dāng)吐如膿??梢姙榘b雖結(jié)。

  而膿未成。所以可治也。較之葶藶大棗湯。皂莢丸。皆得預(yù)治之治。仲景所謂始萌可救者。

  〔尤〕此方具下熱散結(jié)通瘀之力。而重不傷峻。緩不傷懈??梢匝a桔梗湯。桔梗白散。二方之偏。亦良法也。

  案樓氏綱目云。葦莖。即汀洲間蘆荻之粗種也。葦。即蘆。詳見于沈括補筆談。魏注為是。圣惠方。作青葦。(三因。用葦葉恐非是。)瓜瓣。圣惠方。作甜瓜子。太平御覽。引吳普本草。瓜瓣。瓜子也。張氏本經(jīng)逢原云。甜瓜子。即甜瓜瓣。為腸胃內(nèi)癰要藥。千金。治肺癰。有葦莖湯。腸癰。有大黃牡丹湯。予嘗用之。

  然必黃熟味甜者。方不傷胃。是也。而本草馬志云。諸方惟用冬瓜子。不見用甘瓜子者。潘氏續(xù)焰。

  改用絲瓜瓣。并不可憑也。

  外臺。蘇游。療骨蒸肺痿。煩躁不能食。

  蘆根飲子方

  蘆根(切訖秤)麥門冬地骨白皮(各十兩)生姜(十兩合皮切)橘皮茯苓(各五兩)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別相去八九里。晝?nèi)R苟?。覆取汗?br />
  忌酢物。未好瘥更作。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蛑睈汉<疤撁洸⑼凑?。加吳茱萸八兩。○案此亦用蘆根。

  而治肺痿??梢姲b痿雖虛實不同。然至熱郁津枯。則一也。故附此以備考。

  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原注〕方見上。三日一劑??芍寥膭4讼确∏帻垳粍┠诉M(jìn)。小青龍方。見咳嗽門中。○千金。胸下有脅字。無酸辛二字。外臺。與本文同。唯胸下有脅字。千金外臺。此條接于前瀉肺湯條。案方見上三字衍。自三日一劑。至乃進(jìn)二十字。千金之文。而外臺。引千金。

  無此二十字。方后云。仲景傷寒論。范汪同。脈經(jīng)。亦載此條。明是仲景舊文。今列于附方之后者。必后人編次之誤也。程氏。金鑒。揭為原文。刪注三十二字。為是。沈魏尤諸家。以為附方。蓋不考耳。)〔程〕癰在肺則胸脹滿。肺朝百脈。而主皮毛。肺病則一身面目浮腫也。肺開竅于鼻。肺氣壅滯。則蓄門不開。但清涕滲出。而濁膿猶塞于鼻肺之間。故不聞香臭酸辛也。以其氣逆于上焦。則有喘鳴迫塞之證。

  與葶藶大棗湯以瀉肺。

  〔鑒〕是邪外塞皮毛。內(nèi)壅肺氣。比之喘不得臥。殆尤甚焉。亦以葶藶大棗瀉肺湯者。因其膿未成故也。

  [卷二\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論二首、方三首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

  皆從驚發(fā)得之。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fù)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程〕篇目止有奔豚一證。而吐膿驚怕火邪。皆簡脫。必有缺文。經(jīng)曰。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若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作奔豚。發(fā)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故奔豚病從驚發(fā)而得。

  〔尤〕吐膿有咳與嘔之別。其從驚得之。旨未詳。驚怖即驚恐。蓋病從驚得。

  而驚氣即為病氣也?;鹦啊R姾篌@悸部。及傷寒太陽篇。云。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jīng)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然未嘗云從驚發(fā)也。驚悸篇云?;鹦罢?。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此亦是因火邪而發(fā)驚。非因驚而發(fā)火邪也。即后奔豚證治三條。亦不必定從驚恐而得。蓋是證有雜病傷寒之異。從驚恐得者。雜病也。從發(fā)汗及燒針被寒者。傷寒也。其吐膿火邪二病。仲景必別有謂。姑闕之以俟知者。前云驚發(fā)。后兼言恐者。腎傷于恐。而奔豚為腎病也。水畜也。腎水臟也。腎氣內(nèi)動。上沖咽喉。如豕之突。故名奔豚。亦有從肝病得者。以腎肝同處下焦。而其氣并善上逆也。

  〔鑒〕張從政曰。驚者為自不知故也??终邽樽灾病?br />
  巢源云。夫奔豚氣者。腎之積氣。起于驚恐憂思所生。若驚恐。則傷神。心藏神也。憂思則傷志。腎藏志也。神志傷動。氣積于腎。而氣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踴踴。如車所驚。如入所恐。五臟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癜V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奔豚之狀。若氣滿支心。心下悶亂。

  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極。吸吸短氣。手足厥逆。內(nèi)煩結(jié)痛。溫溫欲嘔。此憂思奔豚之狀。診其脈。來觸祝。觸祝者(外臺。無兩觸字。)病賁豚也。

  案靈邪氣臟腑病形篇云。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蓋本篇所論即是也。而難經(jīng)。名腎積為奔豚。然與此自別。故楊玄操注難經(jīng)云。又有奔豚之氣。非此積病也。名同而病異。可以見耳。后世有奔豚疝氣之稱。(見于和劑指南。直指方等。)即內(nèi)經(jīng)所謂沖疝。(出于骨空論。)疝病而為奔豚氣者。張氏醫(yī)說云。以腎氣奔沖為奔豚。謂豚能奔逸。而不能遠(yuǎn)也。此解得之。沈注云。狀如江豚。此說本于丹溪心法。決不可從。

  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徐〕此乃奔豚之氣。與在表之外邪相當(dāng)者也。故狀如奔豚。而氣上沖胸。雖未至咽喉。亦如驚發(fā)之奔豚矣。但兼腹痛。是客邪有在腹也。且往來寒熱。是客邪有在半表里也。

  〔沈〕是以芎歸姜芍。疏養(yǎng)厥陰少陽氣血之正。而驅(qū)邪外出。以生葛李根。專解表里風(fēng)熱。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黃芩。能清風(fēng)化之熱。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

  〔尤〕桂苓為奔豚主藥。而不用者。病由腎發(fā)也。

  奔豚湯方

 ?。ㄍ馀_。引集驗。主療藥味并同。)甘草芎當(dāng)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姜(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案本草別錄云。李根皮。大寒無毒。治消渴。止心煩逆奔豚氣。知是李根皮。乃本方之主藥。

  外臺。短劇奔豚湯。療虛勞五臟氣乏損。游氣歸上。上走時。若群豚相逐憧憧。時氣來便自如。坐驚夢精。光竭不澤。陰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熱赤色。喜怒無常。耳聾目視無精光。

  于本方內(nèi)。去芎黃芩。加桂心人參。

  又廣濟(jì)。奔豚氣在心。吸吸短氣。不欲聞人語聲。心下煩亂不安。發(fā)作有時。四肢煩疼。手足逆冷。

  于本方內(nèi)。去芎當(dāng)歸黃芩生葛芍藥生姜。加干姜茯苓人參附子桂心。(案本方奔豚湯證。而屬虛寒者。宜用此方。)又集驗。奔豚茯苓湯。療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奔走沖胸膈。發(fā)作氣欲絕。不識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馳往馳來。寒熱。拘引陰器。手足逆冷?;驘嵴摺?br />
  于本方內(nèi)。去黃芩芍藥。加茯苓人參。

  又療奔豚氣。從下上者湯方。

  于本方內(nèi)。去甘草芎當(dāng)歸。加人參桂心。

  又短劇奔豚湯。療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郁冒者。

  于本方內(nèi)。去當(dāng)歸芍藥半夏生姜。加桂心栝蔞人參。

  又牡蠣奔豚湯。療奔豚氣。從少腹起憧胸。手足逆冷。

  牡蠣(三兩熬)桂心(八兩)李根白皮(一斤切)甘草(三兩炙)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內(nèi)余藥。煮取三升。分服五合。日三夜再。

  活人李根湯。治氣上沖。正在心端。

  于本方內(nèi)。去芎生葛。加茯苓桂枝。

  發(fā)汗后。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太陽中篇無發(fā)汗后三字。心下。有者字。)〔鑒〕燒針。即溫針也。燒針取汗。亦汗法也。針處宜當(dāng)避寒。若不知謹(jǐn)。外被寒襲?;鹩裘}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結(jié)核腫赤之患也。夫溫針取汗。其法亦為迅烈矣。既針而營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陰盛也。

  故雖有溫針之火。但發(fā)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陰邪。而加針之時。心既驚虛。所以腎水陰邪。

  得上凌心陽。而發(fā)奔豚也。奔豚者。腎水陰邪之氣。從少腹上沖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一壯者。外祛其寒邪。繼與桂枝加桂湯者。內(nèi)伐其腎邪也。

  〔魏〕灸后與桂枝加桂湯主之。意取升陽散邪。固衛(wèi)補中。所以為汗后感寒。陽衰陰乘之奔豚立法也。與前條心動氣馳。氣結(jié)熱聚之奔豚。源流大別也。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柯氏方論云。更加桂者。益火之陽。而陰自平也。桂枝更加桂。治陰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兩。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離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已在里。而奔豚未發(fā)。此證尚在表。而奔豚已發(fā)。故有不同。

  發(fā)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甘草大棗湯主之。(太陽中篇后下。有其人二字)〔鑒〕周揚俊曰。汗本心之液。發(fā)汗而臍下病悸者。心氣虛而腎氣動也。

  〔程〕汗后臍下悸者。陽氣虛。而腎邪上逆也。臍下為腎氣發(fā)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腎邪。桂枝。行陽以散逆氣。甘草大棗。甘溫助脾土以制腎水。煎用甘瀾水者。揚之無力。全無水性。取其不助腎邪也。

  〔鑒〕欲作奔豚者。有似奔豚之狀。而將作未作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桂枝(四兩)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爛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甘爛水法。原文為細(xì)注。今據(jù)傷寒論大書。爛徐沈金鑒。作瀾。蓋本于玉函。甘爛之義。詳見于傷寒論輯義。)〔徐〕仲景論證。每合數(shù)條。以盡其變。言奔豚由于驚。

  又言其從少腹沖至咽喉。又言其兼腹痛。而往來寒熱。又言其兼核起。而無他病。又言汗后臍下悸。欲作奔豚。而未成者。其淺深了然。用和解用伐腎。用桂不用桂。酌治微妙。奔豚一證。病因證治。無復(fù)剩義。茍不會仲景立方之意。則峻藥畏用。平劑寡效。豈古方不宜于今哉。

  肘后。治卒厥逆上氣。氣支兩脅。心下痛滿。淹淹欲絕。

  此謂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迫得之。氣從下上。上沖心胸。臍間筑筑發(fā)動。有時不療。殺人方。

  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吳茱萸(一升)生姜(一斤)半夏(一升)桂心(三兩)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名奔?xì)鉁V未髿馍媳夹仉踔?。諸病發(fā)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者便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jié)氣。用桂五兩。

  甘草三兩。(外臺。廣濟(jì)。療奔豚氣在胸心迫滿支脅方。用半夏四兩。吳茱萸一兩。)

  圣惠方

  治奔豚氣上下沖走。悶亂面青。宜服此方。

  甘李根皮(三兩)生姜(二兩炒干)吳茱萸(一兩)上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案以上二方。蓋奔豚之要藥。品味亦單捷。驗之頗效。故附之備考。)又方檳榔(三枚搗羅為末)生姜汁(半合)上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微過。入前藥二味。攪令勻。分為三服。如人行五六里。進(jìn)一服。須臾下利為效。(案此外臺。廣濟(jì)療香港腳沖心悶欲死方。今移以治奔豚氣。正見運用之妙。故亦附之。)

  [卷二\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論一首、證一首、方十首

  師曰。失脈當(dāng)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zé)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過不間。脈經(jīng)。有與字。)〔鑒〕脈太過則病。不及亦病。故脈當(dāng)取太過不及。而候病也。陽微。寸口脈微也。陽得陰脈。為陽不及。上焦陽虛也。陰弦。尺中脈弦也。陰得陰脈。為陰太過。下焦陰實也。凡陰實之邪。皆得以上乘陽虛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胸痹之病。輕者。即今之胸滿。重者即今之胸痛也。李曰。內(nèi)經(jīng)云。胃脈平者。不可見太過不及。則病見矣。寸脈為陽。以候上焦。正應(yīng)胸中部分。若陽脈不及。而微則為陽虛。主病上焦。故受病胸痹。尺脈太過。而弦則為陰盛。知在下焦。

  故上逆而為痛也。

  〔尤〕陽主開陰主閉。陽虛而陰干之。即胸痹而痛。痹者閉也。

  案靈本藏篇云。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巢源云。胸痹之候。胸中如滿。噎塞不利。習(xí)習(xí)如癢。喉里澀唾燥。甚者心里強否急痛。肌肉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滿短氣。咳唾引痛。煩悶白汗出?;驈乇畴觥F涿}浮而微者是也。不治數(shù)日殺人。三因。作胸痞。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平。趙本。作凡。)〔尤〕平人。素?zé)o疾之人也。無寒熱。無新邪也。而仍短氣不足以息。當(dāng)是里氣暴實?;蛱祷蚴郴蝻?。

  礙其升降之氣而然。蓋短氣有從素虛宿疾而來者。有從新邪暴遏而得者。二端并否。其為里實無疑。此審因察病之法也。

  〔鑒〕平人。無病之人也。無寒熱。無表邪也。平人無故。而有短氣不足以息之證。不可責(zé)其虛也。此必邪在胸中。痹而不通。阻礙呼吸。當(dāng)責(zé)其實也。李曰。上節(jié)云責(zé)其極虛。此又云實。

  何也。經(jīng)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是也。

  明理論云。短氣者。呼吸雖數(shù)。而不能相續(xù)。似喘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是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程〕內(nèi)經(jīng)曰。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胸中者。心肺之分。

  故作喘息咳唾也。諸陽受氣于胸。而轉(zhuǎn)行于背。氣痹不行。則胸背為痛。

  而氣為短也。寸脈沉遲。關(guān)脈小緊。皆寒客上焦之脈。數(shù)字誤。

  案沈云。遲字下。當(dāng)有一若字。蓋此論當(dāng)以寸口脈沉而遲。為虛寒之證。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栝蔞薤白白酒湯。

  為寒實之證。另作一節(jié)解。否則豈有遲數(shù)二脈同見之理哉。此說似有理。然不如程之為誤文之義長矣。

  張氏醫(yī)通云。寸口脈沉遲者。陽氣衰微也。關(guān)上小緊者。胃以上有陰寒結(jié)聚。所以胸中喘息咳唾。胸背痛而短氣。栝蔞性潤。專以滌垢膩之痰。薤白臭穢。用以通穢濁之氣。同氣相求也。白酒熟谷之液。色白上通于胸中。使佐藥力。上行極而下耳。案張不注及數(shù)脈。其意蓋與程同。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案薤白。本草。辛苦溫。別錄云。溫中散結(jié)氣。杜甫薤詩云。衰年關(guān)膈冷。味暖并無憂??梢娖湟孕翜?。

  而散胸膈中之結(jié)氣也。白酒。注家無解。似指為酒之白者。然靈經(jīng)筋篇。以白酒和桂云云。且飲美酒。由此觀之。白酒非常酒。千金方。用白漿一斗。外臺亦引仲景傷寒論載本條云。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而方中。

  則用白酒。程敬通云。音再。酢漿也。知白酒。即是酢漿。今用米醋極驗。

  千金栝蔞湯

  主療與本文同。

  栝蔞實(一枚)半夏(半升)薤白(一斤)枳實(二兩)生姜(四兩)上五味咀。以白漿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二。仲景肘后。不用生姜枳實半夏。(外臺。引千金同。)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半夏下。有白漿三字。)〔尤〕胸痹不得臥。是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也。其痹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之援也。故于胸痹藥中。加半夏。以逐痰飲。

  張氏醫(yī)通云。心痛徹背者。胸中痰垢積滿。循脈而溢于背。背者胸之府。故于前藥。但加半夏。以祛痰積之痹逆也。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外臺作白漿云古今錄驗范汪同)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圣惠方

  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方。

  栝蔞(一枚)桂心(三分)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漿水一中盞。入薤白七莖。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趙本。作心中痞留氣結(jié)在胸。徐沈同。外臺作心中痞堅留氣結(jié)于胸。逆下。有氣字。)〔魏〕胸痹自是陽微陰盛矣。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正胸痹之病狀也。再連脅下之氣。俱逆而搶心。則痰飲水氣。俱乘陰寒之邪。動而上逆。胸胃之陽氣。全難支拒矣。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行陽開郁。溫中降氣。

  猶必先后煮治。以融和其氣味。俾緩緩蕩除其結(jié)聚之邪也。再或虛寒已甚。無敢恣為開破者。故人參湯亦主之。以溫補其陽。使正氣旺。而邪氣自消。又治胸痹從本治之一法也。

  張氏醫(yī)通云。二湯。一以治胸中實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一以治胸中虛痰內(nèi)結(jié)。即用人參理中以清理之。一病二治。因人素稟而施。兩不移易之法也。

  案千金治中湯。胸痹方。別標(biāo)為一條。外臺亦引仲景傷寒論。療胸痹理中湯。即并人參湯。方后注云。張仲景曰。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jié)于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理中湯亦主之。而引范汪。出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名枳實湯。方后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枳實(四枚)濃樸(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蔞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濃樸。取二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數(shù)沸。分溫三服。(千金。用濃樸三兩。薤白一斤。)

  人參湯方

  人參甘草干姜白術(shù)(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程〕此即理中湯也。中氣強則痞氣能散。胸滿能消。脅氣能下。人參白術(shù)所以益脾。甘草干姜所以溫胃。脾胃得其和。則上焦之氣開發(fā)。而胸痹亦愈。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千金。外臺。無橘枳姜湯亦主之七字。)〔鑒〕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氣塞。胸痹之輕者也。

  〔程〕膻中為氣之海。痹在胸中。

  則氣塞短氣也。神農(nóng)經(jīng)曰。茯苓主胸脅逆氣。杏仁主下氣。甘草主寒熱邪氣。為治胸痹之輕劑。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ㄇЫ稹C蜍邷M馀_。引千金。方后云。仲景傷寒論同。)茯苓(三兩)杏仁(五十枚)甘草(一兩)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外臺。古今錄驗。療氣忽發(fā)滿胸急方。

  于本方中。去甘草。加橘皮。

  橘皮枳實生姜湯方

 ?。ㄇЫ?。無方名。外臺。作橘皮枳實湯。)橘皮(一斤○外臺作半斤)枳實(三兩○外臺作四枚)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斤。煮取二斤。分溫再服。(〔原注〕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如滿噎塞。習(xí)習(xí)如癢。喉中澀燥唾沫○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主療與肘后千金同。方后云。肘后短劇。文仲。深師。范汪。古今錄驗。經(jīng)心錄。千金同。)〔程〕氣塞氣短。非辛溫之藥。不足以行之。橘皮枳實生姜辛溫。同為下氣藥也。內(nèi)經(jīng)曰。病有緩急。方有大小。此胸痹之緩者。故用君一臣二之小方也。

  胸痹緩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外臺。引古今錄驗痹下。有偏字。)〔程〕寒邪客于上焦則痛急。痛急則神歸之。神歸之則氣聚。氣聚則寒邪散。寒邪散則痛緩。此胸痹之所以有緩急者。亦心痛去來之義也。薏苡仁以除痹下氣。大附子以溫中散寒。

  〔鑒〕李曰。緩急者?;蚓彾磿褐埂;蚣倍磸?fù)作也。薏苡仁入肺利氣。附子溫中行陽。為散服。則其效更速矣。

  案緩急之緩?;蛑^絞字之訛。此說似是而卻非。外臺。

  載胸痹心下堅痞緩急方四首。圣惠亦同。故知程李之解是也。

  薏苡仁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外臺。引古今錄驗。載薏苡仁散二方。初一方。用薏苡仁五百枚。甘草三兩。后一方。與本方同。唯用薏苡仁一千五百枚。云此方出僧深。范汪同。仲景方。用薏苡仁十五兩。

  圣惠方

  薏苡仁散。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

  薏苡仁(二兩)附子(二兩炮)甘草(一兩炙)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之。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肘后痛下。有心下牽急懊痛六字。)〔程〕心中痞。即胸痹也。諸逆。如脅下逆搶心之類。邪氣獨留于上。則心懸痛。枳實以泄痞。桂枝以下逆。生姜以散氣。

  〔尤〕諸逆。該痰飲客氣而言。心懸痛。謂如懸物動搖而痛。逆氣使然也。

  〔鑒〕心懸而空痛。如空中懸物。動搖而痛也。用桂枝生姜枳實湯。通陽氣破逆氣。痛止痞開矣。

  潘氏續(xù)焰云。懸者懸閣之義。不在胃。而懸留于腹脅間也。

  桂枝生姜枳實湯方

 ?。ㄍ馀_。載仲景傷寒論。心下懸痛。諸逆大虛者桂心生姜枳實湯。方同。)桂枝生姜(各三兩)枳實(五枚○徐沈尤枚作兩外臺有炙字)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桂心三物湯

  治心下痞諸逆懸痛。

  桂心(二兩)膠飴(半斤)生姜(二兩)上藥切。以水四升。煮二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飴。分三服。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鑒〕心痛徹背。尚有休止之時。故以栝蔞薤白白酒加半夏湯平劑治之。此條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是連連痛而不休。則為陰寒邪甚。浸浸乎陽光欲熄。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

  故以烏頭赤石脂丸主之。方中烏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熱。別無他顧。峻逐陰邪而已。李曰。心痛在內(nèi)而徹背。則內(nèi)而達(dá)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徹心。則外而入于內(nèi)矣。故既有附子之溫。而復(fù)用烏頭之迅。佐干姜行陽。

  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氣。大開其郁。恐過于大散大開。故復(fù)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澀。而收陽氣也。

  赤石脂丸方

 ?。ㄍ馀_。引仲景傷寒論云。千金。必效。文仲。范汪。經(jīng)心錄等同。)蜀椒(一兩一法二分○外臺作二分)烏頭(一分炮)附子(半兩炮一法一分○外臺作一分)干姜(一兩一法一分○外臺作二分)赤石脂(一兩一法二分○外臺作二分)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不知。稍加服。(千金。名烏頭丸用烏頭六銖。附子蜀椒各半兩。注云。范汪。

  不用附子。崔氏。用桂半兩為六味。)外臺云。此方丹陽有隱士。出山云。得華佗法。若久心痛。每旦服三丸。稍加至十丸。盡一劑。遂終身不發(fā)。

  九痛丸

  治九種心痛。(外臺。引千金。名附子丸?!鹦毂?。標(biāo)附方二字。

  沈同。程云。非仲景方。并是。)附子(三兩○千金用二兩)生野狼牙(一兩炙香○千金用生野狼毒四兩外臺同)人參干姜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如脂)吳茱萸(各一兩○千金用干姜二兩)上六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鸺嬷巫渲袗骸8姑浲???诓荒苎浴S种芜B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并冷沖上氣。落馬墜車血疾等。

  皆主之。忌口如常法。(沖。趙本。作腫非。)〔程〕九痛者。一蟲心痛。二注心痛。三風(fēng)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飲心痛。七冷心痛。八熱心痛。九去來心痛。(案以上。見千金本方主療。)雖分九種。不外積聚痰飲結(jié)血蟲注寒冷而成。附子巴豆。

  散寒冷而破堅積。野狼牙茱萸。殺蟲注而除痰飲。干姜人參。理中氣而和胃脘。相將治九種之心痛巴豆除邪殺鬼。故治中惡腹脹痛??诓荒苎?。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冷氣上沖。皆宜于辛熱。辛熱能行血破血。落馬墜車。血凝血積者。故并宜之。

  [卷二\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論一首、脈證十六條、方十三首

  趺陽脈微弦。法當(dāng)腹?jié)M。不滿者必便難。兩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dāng)以溫藥服之。(脈經(jīng)必下。有下部閉塞大五字。千金同。千金。作此虛寒氣從下向上。趙。脫當(dāng)字。)〔尤〕趺陽胃脈也。微弦陰象也。以陰加陽。脾胃受之。則為腹?jié)M。設(shè)不滿則陰邪必旁攻脅。而下閉谷道。為便難為兩疼痛。然其寒不從外入。而從下上。則病自內(nèi)生。所謂腎虛則寒動于中也。故不當(dāng)散而當(dāng)溫。

  〔程〕若寒實。則用后條溫藥下之也。

  病者腹?jié)M。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上轮I帱S未下者。下之黃自去。(玉函病者。作傷寒。去下。有宜大承氣湯五字。)〔沈〕此以手按。辨腹?jié)M虛實也。按之不痛。內(nèi)無痰食燥屎壅滯。即知虛寒而滿。當(dāng)以溫藥。若按之痛。乃以外手。而就內(nèi)結(jié)食痰燥屎。則知內(nèi)實。是可下之。而又以舌黃驗定虛實。若舌有黃苔。即是濕熱內(nèi)蒸。為未經(jīng)下過。必須下之。則黃自去。而脹滿自除。舌無黃苔。是近虛寒。又非下法矣。

  〔魏〕無形之虛氣作痞塞。

  則按之無物。何痛之有。倘挾有形之實物為患。如宿食在胃。疝氣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

  阻礙于臟腑之側(cè)。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決其虛實之法也。

  張氏傷寒集注云。中胃按之而痛。世醫(yī)便謂有食。夫胃為水谷之海。又為倉廩之官。胃果有食。按必不痛。試將飽食之人按之痛否。惟邪氣內(nèi)結(jié)。正氣不能從膈出入。按之則痛。又胃無谷神。臟氣虛而外浮。按之亦痛。若不審邪正虛實。概謂有食。傷人必多。又按者輕虛平按。若不得法。加以手力。未有不痛者。

  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此為寒。當(dāng)與溫藥。(脈經(jīng)。減下。更有減字。)〔徐〕腹?jié)M有增減。則非臟真粘著之病。所以得陽即減。得陰加滿。故曰此為寒。當(dāng)溫藥。

  〔程〕腹?jié)M不減。故用承氣下之。此腹?jié)M時減。則寒氣或聚或散。當(dāng)與溫藥以散其寒。

  案金鑒云。此篇無治虛寒腹?jié)M之方。當(dāng)與溫藥之下。當(dāng)有宜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十四字。必是脫簡。閱傷寒論太陰篇自知。此說覺未允焉。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徐沈尤金鑒。躁作燥。今從之。)〔徐〕痿者。黃之黯淡者也。

  〔尤〕痿黃。脾虛而色敗也。氣不至故燥。中無陽故不渴。氣竭陽衰。中上已敗。而復(fù)寒結(jié)于上。臟脫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案程魏以躁為陰躁。不可從。本條不言腹?jié)M。而徐注以為虛寒腹?jié)M。未詳然否。脈經(jīng)以此條。列于嘔吐下利篇似是。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尤〕寸口脈弦。亦陰邪加陽之象。故脅下拘急而痛。而寒從外得。與趺陽脈弦之兩疼痛有別。故彼兼便難。而此有惡寒也。

  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發(fā)熱色和者善嚏。

  〔程〕云寒則面慘而不和。今發(fā)熱色和。則寒郁于肺經(jīng)。而為熱也。

  〔鑒〕中寒家。謂素有中寒病之人也。

  〔尤〕陽欲上而陰引之則欠。陰欲入而陽拒之則嚏。中寒者。陽氣被抑。

  故喜欠清涕出。發(fā)熱色和。則邪不能留。故善嚏。

  〔魏〕此諸證俱為外感寒邪者言也。外感寒邪。于脹滿病何與。以脹滿病。其中亦有內(nèi)外合邪者。故必明辨乎外中寒之證。所以為內(nèi)中寒之應(yīng)也。

  案千金。此次一條云。凡覘病者。未脈望之??谠锴逄槌鱿蔡缜?。此人中寒。乃接下條。連此條而為一條。知此條為下條欲嚏不能者發(fā)耳。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原注〕一云。痛?!鹎Ы?。作腹中痛。)〔尤〕中寒而下利者。里氣素虛。無為捍蔽。邪得直侵中臟也。欲嚏不能者。正為邪逼。既不能卻。又不甘受。于是陽欲動而復(fù)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沈〕陽和則嚏。而欲嚏不能。乃陰寒凝滯于里。所以肚中痛也。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fēng)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程〕瘦人。虛弱人也。若繞臍作痛。必有風(fēng)冷。有谷氣著而不行。瘦人未可劇下。而反下之。則風(fēng)冷之氣必上沖。如不上沖。必乘虛而結(jié)于心下為痞也。

  〔尤〕此有似里實。而實為虛冷。是宜溫藥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風(fēng)冷不與俱出。正乃益虛。邪乃無制。勢必上沖。若不沖者。心下則痞。

  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濃樸七物湯主之。(脈經(jīng)。千金。以此條為濃樸三物湯主療。而本方主療云。治腹?jié)M氣脹??质腔フ`。)〔徐〕此有表復(fù)有里。但里挾燥邪。故小承氣為主。而合桂甘姜棗。以和其表。蓋腹之滿。初雖因微寒。乃胃素強。故表寒不入。而飲食如故。但腹?jié)M發(fā)熱。且脈浮數(shù)。相持十日。此表里兩病。故兩解之耳。此即大柴胡之法也。但脈浮數(shù)。邪尚在太陽。故用桂枝去芍藥。合小承氣耳。

  濃樸七物湯方

 ?。ㄍ馀_。引千金。名濃樸七味湯。主腹?jié)M氣脹方。)濃樸(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姜(五兩)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饑I者。加半夏五合?!鹣吕Hゴ簏S?!鸷嗾?。加生姜。至半斤。(外臺不用生姜。用干姜。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張氏醫(yī)通云。較之桂枝加大黃湯。多枳樸。而少芍藥。以枳樸專泄壅滯之氣。故用之。芍藥專收耗散之陰。此腹但滿。而不痛。與陰血無預(yù)。故去之。

  三因。七物濃樸湯。治腹?jié)M發(fā)熱。以陽并陰。則陽實而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nèi)熱。脈必浮數(shù)。浮則為虛。數(shù)則為熱。陰虛不能宣導(dǎo)。飲食如故。致脹滿者。為熱脹。(即本方。)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千金。作腹中塞氣。脹滿腸鳴切痛。外臺。引范汪作腹中寒氣脹雷鳴。)〔程〕靈樞經(jīng)曰。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蓋脾胃喜溫。而惡寒。寒氣客于中。奔迫于腸胃之間。故作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也。附子粳米湯。散寒止逆。

  張氏醫(yī)通云。腹中寒氣。奔迫上攻胸脅。以及于胃。而增嘔逆。頃之胃氣空虛。邪無所砥。輒入陽位則殆矣。是以除患之機。所重全在胃氣。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溫飽其胃。胃氣溫飽。則土濃而邪難上越。胸脅逆滿之濁陰。得溫?zé)o敢留戀。必還從下竅而出矣。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外臺。作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內(nèi)藥。

  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飲之。與仲景傷寒論同。集驗。加干姜二兩。案本條煮法。必有脫文。)〔程〕療寒以熱藥。腹中寒氣。非附子辛熱。不足以溫之。雷鳴切痛。非甘草大棗粳米之甘。不足以和之。逆滿嘔吐。非半夏之辛。不足以散之。五物相需。而為佐使。

  外臺。仲景論?;魜y四逆。吐少嘔多者。附子粳米湯主之。

  方與本條同。(千金同。)又刪繁。附子湯。療肺虛勞損。腹中寒鳴切痛。胸脅逆滿氣喘。

  于本方內(nèi)。加宿姜白術(shù)。(粳米。作倉米。)又短劇。解急蜀椒湯。主寒疝氣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欲絕。又療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結(jié)逐寒。上下痛良。

  于本方內(nèi)。加蜀椒干姜。

  三因脹滿門。附子粳米湯。治憂怒相乘。神志不守。思慮兼并擾亂。臟氣不主傳導(dǎo)。使諸陽不舒。反順為逆。中寒氣脹。腸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不食。

  即于本方。加干姜。

  百一選方。附子粳米湯。補虛生胃氣。逐冷痰和五臟。快胸膈止瀉利。

  于本方內(nèi)。加人參黃白術(shù)川姜木香。去大棗。用陳倉米。(活人事證方。名附子倉廩湯。)證治要訣。翻胃門。若胃寒甚。服藥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湯。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錢。大便秘者。更加枳殼半錢。

  又呃逆門。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復(fù)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附子粳米湯。加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三十五粒。

  痛而閉者。濃樸三物湯主之。(痛而閉。脈經(jīng)作腹?jié)M痛。)〔魏〕閉者。即胃脹便難之證也。

  〔尤〕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濃樸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濃樸。

  濃樸三物湯方

  濃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

  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三升下。千金。有去滓二字。)千金云。腹中轉(zhuǎn)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dāng)下之。宜大柴胡湯。(脈經(jīng)。無宜大柴胡湯五字。接前七物湯三物湯為一條。傷寒論可下編。作病腹中滿痛者。宜下有大承氣三字。)〔尤〕按之而滿痛者。為有形之實。邪實則可下。而心下滿痛。則結(jié)處尚高。與腹中滿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氣。而宜大柴胡。

  〔魏〕此為邪實。而且挾熱者言也。仲景已敘之傷寒論中太陽篇矣。云。傷寒十余日。

  熱結(jié)在里者。與大柴胡湯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氣。乃出大柴胡者。正與傷寒論篇中所言相符也。

  張氏醫(yī)通云。邪從胸脅而入于陽位。合用大柴胡兩解之。與臍腹硬痛。承氣證不同?!鸢笖?shù)說如是。而金鑒謂滿痛之下。當(dāng)有有潮熱之三字。若無此三字。則不當(dāng)與大柴胡湯。此尤有理。然今據(jù)脈經(jīng)。而味經(jīng)旨。此亦濃樸三物湯之證。宜大柴胡湯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錯出。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二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枳實(四枚炙)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姜(五兩)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dāng)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不足言。千金。作不驚人。)〔鑒〕腹?jié)M時減時滿。虛滿也。腹?jié)M常常而滿。實滿也。腹?jié)M不減。雖減不過稍減。不足言減也。虛滿當(dāng)溫。實滿當(dāng)下。故宜大承氣湯下之。

  〔尤〕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云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以上三方。雖緩急不同。而攻泄則一。所謂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也。

  大承氣湯方

  (見前病中。)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千金。

  作心脅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決決然。若腹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程本金鑒。無痛而之而。)〔鑒〕心胸中大寒痛。謂腹中上連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脈伏等。大寒證之意也。嘔逆不能飲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沖皮起。出見頭足者。是寒甚聚堅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觸近。是內(nèi)而臟腑。外而經(jīng)絡(luò)。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湯。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參膠飴。大建中虛。

  服后溫覆。令有微汗。則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程〕寒氣搏于腸胃之外。沖突出見于皮膚膜原之分。如有頭足。其痛則近于外。故不可以手觸近也。

  大建中湯方

  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兩)人參(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如飲粥二升。后更服。當(dāng)一日食糜溫覆之。(一炊頃。千金。作炊三升米。)張氏千金衍義云。虛寒積聚之治。此方最力。其方中人參輔椒姜。溫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膠飴。

  為助滿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痛嘔不能食。是專用助滿之味。引領(lǐng)椒姜人參。為泄?jié)M之通使也。

  千金大建中湯

  治虛勞。寒飲在脅下。決決有聲。

  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有頭并沖皮起。引兩乳內(nèi)痛。里急善夢。失精氣短。目ktkt惚惚多忘。

  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生姜(一斤)甘草(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糖。溫服七合。里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三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一兩。

  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脈經(jīng)。無發(fā)熱二字。)〔尤〕脅下偏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偏著一處。雖有發(fā)熱。亦是陽氣被郁所致。是以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jié)。故曰宜以溫藥下之。程氏曰。大黃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細(xì)辛之大熱。則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魏〕此發(fā)熱。或有形之物。積于腸胃。而皮膚熱作。故在可下之例。未必為假熱癥。

  〔徐〕附子細(xì)辛與大黃。今用并行。而不倍。此即傷寒論大黃附子瀉心湯之法也。

  千金衍義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用麻黃附子細(xì)辛湯。以治太陽少陰之兩感。此治脅下偏痛。

  發(fā)熱脈緊。變表法為下法。立大黃附子湯。以治寒從下上之瘕積。賴附子把守真陽。不隨汗下亡脫。設(shè)無發(fā)熱外證。豈不可變大黃附子甘草之治乎。況治食已則吐之大黃甘草湯。具有成法。

  始知權(quán)變之方。不在規(guī)矩之外也。

  張氏醫(yī)通云。色癉者。身黃額上微黃。小便利。大便黑。

  此因房事過傷。血蓄小腹。而發(fā)黃。故小腹連腰下痛。大黃附子湯。去細(xì)辛。加肉桂。

  案篇首第一條云。不滿者。必便難兩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dāng)以溫藥服之。大黃附子湯。蓋其方也。金鑒。改偏痛。作滿痛。不可從。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xì)辛(二兩)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進(jìn)一服。(外臺。引短劇云。仲景同。)寒氣厥逆。赤丸主之。(此條。脈經(jīng)無。)〔鑒〕此條之文之方。必有簡脫。難以為后世法。不釋。

  〔程〕溫經(jīng)散寒。無非辛熱之劑。四逆湯輩??蛇x用之。不必拘泥。

  赤丸方

  (千金。載痼冷積熱門。主療同。)茯苓(四兩)半夏(四兩洗一方用桂○案千金用桂枝不用半夏)烏頭(二兩炮)細(xì)辛(一兩千金作人參○案今考千金用細(xì)辛不用人參更有附子二兩射罔一兩凡六味)上四味。末之。內(nèi)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

  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四味。原本作六味。今根據(jù)趙本改之。)〔徐〕真朱。即朱砂也。

  案千金傷寒神丹丸。治傷寒敕澀。惡寒發(fā)熱體疼者。即本方。用人參。不用細(xì)辛。更有附子。并朱砂凡六味。徐釋本條云。此即傷寒論。直中之類也。蓋據(jù)于千金與。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緊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fā)則白汗出。手足厥逆。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腹痛。脈經(jīng)千金作寸口。至即為寒疝。為別條。外臺不載腹痛以下二十八字。即為寒疝下。脈經(jīng)有跗陽脈浮而遲。浮則為風(fēng)虛。遲則為寒疝十六字。明是寒疝繞臍以下。為別作矣。原本。若發(fā)。作苦發(fā)。白汗。作白津。今根據(jù)程本及千金外臺。改定。其脈沉緊。趙本脈經(jīng)千金外臺。程徐諸本。作其脈沉弦。)〔尤〕弦緊脈皆陰也。而弦之陰從內(nèi)生。緊之陰從外得。弦則衛(wèi)氣不行。而惡寒者。陰出而痹其外之陽也。緊則不欲食者。陰入而痹其胃之陽也。衛(wèi)陽與胃陽并衰。而外寒與內(nèi)寒交盛。由是陰反無畏而上沖。

  陽反不治而下伏。所謂邪正相搏。即為寒疝者也。

  〔鑒〕疝病犯寒即發(fā)。故謂之寒疝也。

  〔魏〕平素陽虛陰盛。積寒在里。以召外寒。夾雜于表里。而為患者也。表里之寒邪既盛。而正陽與之相搏。

  寒邪從下起。結(jié)聚于至陰之分。而寒疝成矣。寒疝既成。伏于少腹。繞臍痛。發(fā)止有時。發(fā)則白津出。此汗本下部虛寒。陰邪逼迫外越故也。及陰寒積久而發(fā)。四肢厥冷。脈得沉緊。何非寒厥之氣為害也耶。

  案素長刺節(jié)論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王氏注大奇論云。疝者。寒氣結(jié)聚之所為也。急就篇。顏師古注云。疝。腹中氣疾。上下引也。樓氏綱目云。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巢源云。疝者。痛也。此由陰氣積于內(nèi)。寒氣結(jié)搏而不散。腑臟虛弱。風(fēng)冷邪氣相擊。則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

  案陰陽別論。白汗王氏釋為流汗?;茨闲迍?wù)訓(xùn)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則白汗交流。此云白汗出者。蓋不堪痛苦之甚。而汗出也。程云。冷汗也。徐沈尤魏仍原文。作白津。而解之。趙本作自汗。并非。

  烏頭煎方

 ?。ㄇЫ鹱⒃啤V倬懊餅躅^煎。三因。名大烏頭湯。)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鹎Ы?。作十五枚。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亦作十五枚。千金。熬下。有黑字。三因云。大烏頭。五個。洗凈。細(xì)沙炒令黑。不咀。)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蜜二升。煎令水氣盡。

  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二升。千金外臺。作二斤。)〔程〕烏頭。大熱大毒。破積聚寒熱。治臍間痛不可俯仰。故用之以治繞臍寒疝痛苦。治下焦之藥味。不宜多。多則氣不專。此沉寒痼冷。故以一味單行。則其力大而濃。甘能解藥毒。故內(nèi)蜜以制烏頭之大熱大毒。

  王冰至真要注云。夫大寒內(nèi)結(jié)。聚疝瘕。以熱攻除。寒格熱反縱。反縱之則痛發(fā)尤甚。攻之則熱不得前。方以蜜煎烏頭。佐之以熱蜜。多其藥服。已便消。是則張公從此。而以熱因寒用也。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外臺。仲景傷寒論。作腹中痛。引脅痛及腹里急。

  〔尤〕此治寒多而血虛者之法。血虛則脈不榮。寒多則脈絀急。故腹脅痛而里急也。當(dāng)歸生姜。溫血散寒。羊肉。補虛益血也。

  〔鑒〕李云。疝屬肝病。肝藏血。其經(jīng)布脅肋。腹脅并痛者。血氣寒而凝泣也。當(dāng)歸通經(jīng)活血。生姜溫中散寒。里急者內(nèi)虛也。用羊肉補之。內(nèi)經(jīng)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方

  (千金。婦人門名當(dāng)歸湯。注云。胡洽名小羊肉湯。)當(dāng)歸(三兩)生姜(五兩)羊肉(一斤○外臺云去脂)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術(shù)一兩。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千金。用芍藥二兩。注云。子母秘錄有甘草。)王氏古方選注云。寒疝為沉寒在下。由陰虛得之。陰虛則不得用辛烈熱燥之藥。重劫其陰。故仲景另立一法。以當(dāng)歸羊肉。辛甘重濁。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姜五兩。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冱寒。若痛多而嘔。加陳皮白水。奠安中氣。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氣逆沖。移治產(chǎn)后下焦虛寒。亦稱神劑。

  張氏千金衍義云。凡少腹痛。用桂心等藥不應(yīng)者。用之輒效。

  寇氏本草衍義云。張仲景治寒疝。用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應(yīng)驗。有一婦人。產(chǎn)當(dāng)寒月。寒氣入產(chǎn)門。腹臍以下脹滿。手不敢犯。此寒疝也。師將治之以抵當(dāng)湯。謂有瘀血。

  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二服遂愈。

  外臺。短劇。寒疝氣腹中虛痛。及諸脅痛里急。當(dāng)歸生姜等四味主之。

  于本方內(nèi)。加芍藥。

  圣濟(jì)總錄。四味當(dāng)歸湯。治卒疝腹痛里急。(即本方。)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dāng)烏頭桂枝湯主之。(千金。程本無抵當(dāng)二字。)〔徐〕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則陽氣大痹。加以身疼痛。榮衛(wèi)俱不和。更灸刺諸藥不能治。

  是或攻其內(nèi)?;蚬テ渫?。邪氣牽制不服。故以烏頭攻寒為主。而合桂枝全湯。以和榮衛(wèi)。所謂七分治里。

  三分治表也。如醉狀。則榮衛(wèi)得溫而氣勝。故曰知。得吐則陰邪不為陽所客。故上出。

  而為中病。

  〔程〕寒淫于內(nèi)。則腹中痛。寒勝于外。則手足逆冷。甚則至于不仁。而身疼痛。此內(nèi)外有寒也。

  〔鑒〕抵當(dāng)二字。衍文也。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案千金云。秋干烏頭實中者五枚除去角。外臺作實中大者十枚。知本文脫枚數(shù))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

  又不知。復(fù)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二斤。千金。作一斤。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作二斤。云。一方。一斤。用桂心四兩云。上三味先以蜜。微火煎烏頭。減半去烏頭。別一處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去滓以桂汁和前蜜。合煎之。得一升許。

  初服二合。不知更服。至三合云云。范汪同。而又出五味桂枝湯方云。仲景傷寒論。千金同。其既用單味桂心而合煎。又出五味桂枝湯恐誤。沈云。解之??质羌逯7且?。金鑒。刪后字。)〔程〕烏頭煎。熱藥也。能散腹中寒痛。桂枝湯表藥也。能解外證身腹。二方相合。則能達(dá)臟腑。而利榮衛(wèi)和血氣。而播陰陽。其藥勢翕翕。行于肌肉之間?;腥缱頎?。如此則外之凝寒已行。得吐則內(nèi)之冷結(jié)將去。故為中病。

  〔徐〕解之??质呛霞濉?br />
  〔鑒〕以桂枝湯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

  謂以烏頭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湯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狀。

  外寒方散。得吐者。內(nèi)寒已伸。故為中病也。

  案如醉狀也。得吐也。乃烏頭之瞑眩使然。程注是。

  桂枝湯方

  (程尤金鑒。并不載。)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銼。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三因。大烏頭桂枝湯。治風(fēng)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

  身體疼痛。灸刺諸藥不能療。及賊風(fēng)入腹。攻刺五臟。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發(fā)作叫呼陰縮悉主之。

  即本方。一法。用附子一個。不使烏頭。為蜜附湯。(易簡云。疝氣發(fā)作。當(dāng)于附子建中湯。煎時加蜜一箸頭許。名蜜附子湯。)其脈數(shù)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shù)弦者。當(dāng)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上轮#ㄆ涿}數(shù)。脈經(jīng)。作其脈浮。案可下篇。緊大。作雙弦。可下之下。有宜大承氣湯五字。不載其脈數(shù)以下二十三字。知是別為一條。)〔尤〕脈數(shù)為陽。緊弦為陰。陰陽參見。是寒熱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則數(shù)反從弦。故其數(shù)為陰。疑于陽之?dāng)?shù)。非陽氣生熱之?dāng)?shù)矣。如就風(fēng)瘧言。則弦反從數(shù)。故其弦為風(fēng)。從熱發(fā)之弦。而非陰氣生寒之弦者。與此適相發(fā)明也。故曰。脈數(shù)弦者。當(dāng)下其寒。緊而遲。大而緊亦然。大雖陽脈。不得為熱。正以形其陰之實也。故曰。陽中有陰可下之。

  案辨脈法云。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是與脈經(jīng)合。則此條數(shù)作浮為是。

  金鑒自其脈數(shù)至脈弦數(shù)者十九字為衍文。以當(dāng)下其寒之四字。移必心下堅之下。未知是否。

  附方

  外臺。烏頭湯。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fēng)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zhuǎn)惻。發(fā)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見上○案此本出于千金賊風(fēng)門。轉(zhuǎn)側(cè)下。有叫呼二字。外臺。引千金即烏頭桂枝湯也。徐沈魏尤。以為大烏頭煎何不檢之于外臺。誤甚。)

  外臺柴胡桂枝湯方

  治心腹卒中痛者。(外臺。引仲景傷寒論。無卒字。)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姜(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大棗(六枚)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魏〕有表邪而挾內(nèi)寒者。烏頭桂枝湯證也。有表邪而挾內(nèi)熱者。柴胡桂枝湯證也。以柴胡桂枝生姜。

  升陽透表。人參半夏甘草大棗。補中開郁。黃芩芍藥。治寒中有熱。雜合此表里兩解。寒熱兼除之法也。

  〔沈〕予以此方。每于四時加減。治胃脘心腹疼痛。功效如神。

  仁齋直指云。柴胡桂枝湯。治腎氣冷熱不調(diào)證。案腎氣。即疝也。

  外臺。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上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dāng)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沈〕中惡之證。俗謂絞腸烏痧。即臭穢惡毒之氣。直從口鼻。入于心胸。腸胃臟腑壅塞。正氣不行。

  故心痛腹脹。大便不通。是為實證。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里虛實清濁之分。故用巴豆極熱大毒。峻猛之劑。

  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與大腸之氣。使邪從后陰。一掃盡除。則病得愈。若緩須臾。正氣不通。營衛(wèi)陰陽。

  機息則死。是取通則不痛之義也。肘后。飛尸走馬湯。通治諸飛尸鬼擊。(即本方。)外臺。文仲。療卒得諸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絞痛。白汗出欲死。此名寒疝。亦名陰疝。張仲景飛尸走馬湯。方同。案此為治寒疝。附于本篇之末者。而主療與外臺異者何。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

  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尤〕寸口脈浮大者。谷氣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傷脾。按之脈反澀者。脾傷而滯。血氣為之不利也。尺中亦微而澀者。中氣阻滯。而水谷之精氣。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為病。則宜大承氣。下其宿食。

  案金鑒云。按尺中亦微而澀之微字。當(dāng)按傷寒論作大字是。今考傷寒論可下編。亦作微字。而金鑒又云。微字當(dāng)是大字。若是微字。斷無當(dāng)下之理。彼注如此。今引以為證。誤也。

  巢源。宿食不消候云。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氣既弱故不能磨之。則經(jīng)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脹氣急。噫氣醋臭。時復(fù)憎寒壯熱是也。

  程知云?;瑸橛惺辰Y(jié)滯。經(jīng)宿則脈澀矣。尺以候內(nèi)。沉以候里。故宿食之脈。按之反澀。尺中亦大而澀也。

  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鑒〕腹?jié)M而痛。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故當(dāng)下之。李曰?;咚戎畾鈩僖?。若滑而兼數(shù)。

  則實熱已入胃腑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魏〕滑與澀相反。何以俱為實宜下?;邼疁\。而實邪欲成未成者。澀者滑之深。而實邪已成者。故不論為滑為澀。兼大而見。則有物積聚。宜施攻治無二理也。

  陽明篇云。脈滑而數(shù)者。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尤〕谷多則傷脾。而水谷不分。谷停則傷胃。而惡聞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當(dāng)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氣。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則化絕。氣止則機息?;^機息。人事不其頓乎。故必大承氣。速去其停谷。谷去則氣行。氣行則化續(xù)。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將宿食未去。而生氣已消。豈徒無益而已哉。

  〔沈〕驟傷宿食停滯。胃中壅遏。升降之機不轉(zhuǎn)。腸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則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當(dāng)攻去宿食。

  程應(yīng)旄云。傷食惡食。故不欲食。與不能食者自別。下利有此。更無別樣虛證。知非三陰之下利。而為宿食之下利也。故當(dāng)下之。

  大承氣湯方

 ?。ㄒ娗安≈?。)宿食在上脘。當(dāng)吐之。宜瓜蒂散。

  〔鑒〕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膈間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赏驴上乱?。在下脘者。臍上痛而不吐。不可吐??上乱病=袷吃谏想?。故當(dāng)以瓜蒂散吐之也。

  千金云。凡病宿食。在上脘。當(dāng)吐之。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熱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發(fā)熱如瘧。宿食在小腹者。當(dāng)暮發(fā)熱。明旦復(fù)止。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煮○案煮字據(jù)傷寒論當(dāng)刪)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亡血以下九字。原本作細(xì)注。今據(jù)傷寒論大書。傷寒論。作杵為散。

  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此當(dāng)改補。)東垣試效方云。若有宿食而煩者。仲景以梔子大黃湯主之。氣口三盛。則食傷太陰。填塞悶亂。極則心胃大疼。兀兀欲吐。得吐則已。俗呼食迷風(fēng)是也。經(jīng)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dāng)吐不吐者死。宜瓜蒂散之類吐之。經(jīng)云。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

  案宿食在上脘。心腹ht痛。頓悶欲絕。倉猝之際。藥不及辦。以極咸鹽湯一盞頓服。立吐。此千金。療干霍亂之法也。

  脈緊如轉(zhuǎn)索無常者。有宿食也。(脈經(jīng)。索下。有左右二字。)〔尤〕脈緊如轉(zhuǎn)索無常者。緊中兼有滑象。不似風(fēng)寒外感之緊。為緊而帶弦也。故寒氣所束者。緊而不移。食氣所發(fā)者。乍緊乍滑。如以指轉(zhuǎn)索之狀。故曰無常。

  〔魏〕轉(zhuǎn)索。宿食中阻。氣道艱于順行。曲屈傍行之象。

  案據(jù)脈經(jīng)。有左右二字。魏注極是。徐沈以轉(zhuǎn)索無常。為緊脈之象。此襲辨脈法之謬。不可證也。

  脈緊。頭痛風(fēng)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原注〕一云。寸口脈緊?!鹈}經(jīng)。作寸口脈緊頭上有即字。

  腹上有或字。)〔鑒〕脈緊頭痛。是外傷風(fēng)寒病也。脈緊腹痛。是內(nèi)傷宿食病也。李曰。按此脈與證似傷寒。而非傷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強故也。然脈緊亦有辨。浮而緊者為傷寒。沉而緊者為傷食。

  案頭痛。雖有宿食不化。郁滯之氣上為頭痛者。此則屬外傷于風(fēng)寒。與腹中有宿食。自是兩截。脈經(jīng)。腹上有或字。義尤明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