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仲景于傷寒論中。溫熱森森。具載黃芩白虎等湯。是其治也。后之學人。茍能引伸此意。便可變化不窮。神明千載。不能細察其理。反執(zhí)以為治傷寒之法。盍思本湯既無外解之功。又無內(nèi)奪之力。圣人立法。果何謂乎。自晉以來。疑鬼疑域。陋沿無已。如崔文行解溫。用白術(shù)烏頭細辛桔梗四味。更加附子。名老君神明散。更加螢火。
名務成子螢火丸。熱藥相投。以火濟火。誰其辨諸。如仲景書。謂太陽病發(fā)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朱肱活人書。謂發(fā)熱惡寒。頭疼身痛者。為溫病。已悖圣訓矣。又云。春秋發(fā)斑咳嗽。為溫病。至風溫。治在少陰。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湯。知母葛根湯。防己湯。栝蔞根湯。葛根龍膽湯。風火相熾。燔灼無休。復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表里香燥同之。東坡先生在黃州時。頗稱其效。豈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敗毒散。而遠熱藥。然厥功奚減厥非。吳氏謂傷寒壞病。更遇溫熱為溫病。潔古老人傷寒名家也。其子云岐以傷寒過經(jīng)不解者為溫病。指叔和之言。
為仲景之文。趙嗣真謂仲景云。重感異氣。變?yōu)闇夭?。汪機謂仲景云。遇溫氣為溫病。遇溫熱為溫毒。竟罔顧圣經(jīng)之載于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語。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火灸。二日用汗解散。三日復汗之。
四日用藜蘆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者。復針之。熱已入胃。雞子湯下之。遂使龐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為主。奉為靈寶。少移則蹶。巢龐比匪何極。李思訓亦宗和解。王海藏稱其當宋全盛。明哲莫逾。擬非其倫矣。丹溪長于溫熱。善用涼藥。溫熱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于其間也。東垣不善外感。長于內(nèi)傷。乃從內(nèi)經(jīng)。悟出冬溫春溫二義。誠暗中一火炬。嘉言極口嘆頌。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劉河間傷寒直格。于熱病。每多入理深談。然混在正傷寒中。在人眼光。采擇不免金屑雜于泥沙者歟。至明季方中行著傷寒條辨。可謂直登仲景之堂。獨開滲。惜其論溫熱。亦分陰分陽。似可用熱。遂為嘉言所宗。嗟乎。病名溫熱。自需寒涼。乃千百年來。盈庭聚訟。先后支吾。陽春寡和于漢庭。塤篪迭奏于晉室。良由來派不清。復無面墻體認。誠習焉而不察耳。不然。豈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圣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證。即金匱中濕 氣蒸之病也。潔古東垣以動靜分陰陽。動而得之為陽。用白虎。靜而得之為陰。用大順冷香諸劑。豈知夏月杲杲炎威。
有陽無陰。動靜不甚相遠。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幃。致傷太陰少陰者。熱藥可以暫用。豈得視溫熱之味。
為通行之藥乎。漕憲北海林夫子為一代偉人。醫(yī)學宗匠。俊立雪程門。三五年間。極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計部張鳳逵治暑書。□明理蘊。精確不磨。雖有小疵。不掩大德。誠可振聾聵于千古者也。至叔和云。四時不正之氣。
感則為疫。不知非時不為厲氣。僅為寒疫。而大疫之沿門闔境。傳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后。尸濁穢氣。充斥道路。人在氣交。感之而病。氣無所異。人病亦同。所以月令于孟春掩骼埋 。不敢或后者。圣王早慮及此耳。非徒澤及枯骨也。后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見。如嘉言上焦如霧。升逐解毒。中焦如漚。疏逐解毒。下焦如瀆。決逐解毒。俟其營衛(wèi)既通。乘勢追拔。勿使?jié)撟贪甸L于未盡之時。此固不易之論。然求其反復盡義。變態(tài)直窮者。舍吳又可之言。別無根據(jù)傍也??⌒疑鱾洹2话财埱?。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輯仲景傷寒論三注。金匱補注之余。先將溫熱暑疫四證。厘訂經(jīng)文。采集方論。無背圣法。有合病情。
各自成帙。蒙藩憲丁夫子因戊午年時疫盛行。憫編戶之疾苦。如 之乃身。遂下詢疫所自始。與所為治。惻然嘆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數(shù)十輩。循行救治。俾在□輪大樹。夢魔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竇之中。奚止飲醍醐而稱快哉。命急付棗以公同志??滴跫何锤拊?。吳門周揚俊禹載識。
卷三十七
方論(十五)
〔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漢志二十三卷 佚史記扁鵲傳曰。上古之時。醫(yī)有俞拊。治病不以湯液醴灑。 石橋引。案杭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jié)筋。搦腦髓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冠子曰。龐緩云。王獨不聞俞跗之為醫(yī)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
說苑曰。中古之為醫(yī)者。曰俞 。俞 之為醫(yī)也。搦髓腦束盲莫。炊灼九竅。而定經(jīng)絡。死人復為生人。故曰俞 。
班固曰。方伎者。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
應劭曰。扁鵲俞拊。黃帝時醫(yī)也。
按俞 。韓詩外傳。作逾跗。太平御覽引史記。作俞附。鄭玄周禮注。作榆 。揚雄解嘲。作臾跗。
〔黃帝問答疾狀〕宋志一卷 佚〔扁鵲陷冰丸方〕隋志一卷 佚前漢郊祀志。谷永說方士之妄。有云堅冰淖溺。注晉灼曰。方士詐以藥石若陷冰丸。投之冰上。冰即消液。
因假為神仙道使然也。
按千金方。有太乙神明陷冰圓。是書所載。豈其類歟。后漢臧洪傳曰。焦和恐賊乘凍而過。命多作陷冰丸。
以投于河。似不是藥劑。
〔扁鵲肘后方〕隋志一卷 佚〔扁鵲療黃經(jīng)〕宋志三卷 佚〔枕中秘袂〕宋志三卷 佚〔亡名氏五臟六腑痹十二病方〕漢志三十卷 佚〔五臟六腑疝十六病方〕漢志四十卷 佚〔五臟六腑癉十二病方〕漢志四十卷 佚〔風寒熱十六病方〕漢志二十六卷 佚〔五臟傷中十一病方〕漢志三十一卷 佚〔客疾五臟狂顛方〕漢志十七卷 佚〔湯液經(jīng)法〕漢志三十二卷 佚〔倉公決死生秘要〕宋志一卷 佚史記太倉公傳曰。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 人也。姓淳于。名意。少而喜醫(yī)方術(shù)。高后八年。更受師同郡元里公乘陽慶。慶年七十余無子。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否。及藥論甚精。受之三年。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然左右行游諸侯。不以家為家?;虿粸槿酥尾?。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于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外家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外家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外家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過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
卷三十八
方論(十六)
〔張仲景方〕(唐志作王叔和張仲景藥方)隋志十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九卷)佚〔評病要方〕七錄一卷 佚〔濟黃經(jīng)〕宋志一卷 佚〔金匱要略方〕宋志三卷 存孫奇等序曰。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于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zhèn)?。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
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shù)家耳。嘗以對方證對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yī)書。臣奇先校正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jīng)。今又校成此書。
仍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于檢用也。又采散在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jié)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于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合三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經(jīng)。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nóng)圣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tǒng)。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蘇矣。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
趙希弁曰。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上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設(shè)答問雜病形證脈理。參以療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館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陳振孫曰。金匱要略三卷。張仲景撰。王叔和集。林億等校正。此書。王洙于館閣蠹簡中得之。曰金匱玉函要略方。上卷論傷寒。中論雜病。下載其方。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今書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以便檢用。其所論傷寒。文多節(jié)略。故但取雜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舊名。
鄧珍序曰。圣人設(shè)醫(yī)道。以濟夭枉。俾天下萬世。人盡天年。博施濟眾。仁不可加矣。其后繼圣開學。造極精妙。著于時名于后者。和緩扁倉之外。亦不多見。信斯道之難明也與。長沙太守張仲景以穎特之資。徑造閫奧。
于是采摭群書。作傷寒卒病論方合十六卷。以淑后學。遵而用之。困蘇廢起。莫不應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猶水火谷粟然。是其書可有。而不可無者也。惜乎后之傳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則亡之。宋翰林學士王洙偶得雜病方三卷于蠹簡中。名曰金匱方論。即其書也。豐城之劍。不終埋沒。何其幸耶。林億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
今之傳者。復失三卷。豈非世無和氏。而至寶妄倫于荊石與。仆幼嗜醫(yī)書。旁索群隱。乃獲于盱之丘氏。遂得與前十卷。表里相資。學之者動免掣肘。嗚呼。張茂先嘗言。神物終當有合。是書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顯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諸梓。與四方共之。由是張氏之學不遺。軒岐之道昭著。林林總總。壽域同躋。豈曰小補之哉。后王元庚辰樵川玉佩鄧珍敬序。
俞橋曰。宋學士王洙得是書于蠹簡。林億等雖校理重刻。元金以來。世寡經(jīng)見。諸家或載金匱方治。多于他書中得之耳。不然。何未有一人能語其顛末者。嗟予小子。幸獲伏讀。敢不寶惜。
徐 曰。謹按文獻通考二百二十二卷中。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條下。晁氏曰。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設(shè)問答。
雜病形證脈理。參以療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館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據(jù)此并前林序云。依舊名曰金匱方論。則王洙館中所得。名曰金匱玉函要略方,系五代時改名耳。所以通考只云金匱王函經(jīng)也。是金匱玉函經(jīng)。元時已無矣。夫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東漢張仲景祖書名也。金匱方論三卷。傷寒論十卷。似西晉王叔和選集。
撰次后俗傳書名也。若金匱玉函要略方。五代及宋相沿書名也。今單名金匱要略。而去其玉函二字。愈遠而愈失其真矣。又據(jù)晉皇甫謐甲乙云。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用之多驗。王叔和撰次仲景撰論甚精。指事施用。即今俗所分傷寒論。金匱要略是也。孫真人千金云。江南諸師。秘仲景傷寒方法不傳。是叔和選論。思邈亦未嘗研也。惟文潞公藥準云。仲景為群方之祖。朱奉議活人書云。古人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后。孫真人作千金。陶隱居作集驗。玄晏先生作甲乙。其論傷寒治法者。長沙太守一人而已。華佗指張長沙傷寒論為活人書。昔人又以金匱玉函名之。其重于世若此。然其言雅。非精于經(jīng)絡。不能曉會。若孫思邈。則未能詳仲景之用心者。
是宋時才分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二書也。成聊攝明理論云。自古諸方。歷歲浸遠。難可考評。惟仲景之方,最為眾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農(nóng)之經(jīng)。
醫(yī)帙之中。特為樞要。參今法古。不越毫末。乃大圣之所作也。劉河間原病式云。自黃帝之后。二千五百有余年。
有仲景方論一十六卷。使后之學人。有可根據(jù)。文亦玄奧。以致今之學人。尚為難焉。故今人所習。皆近代方論而已。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唯近世朱奉議多得其意。遂以本仲景之論。而兼諸書之說。作活人書。其言直。
其類辨。使后學人。易為尋檢施行。故今之用者多矣。據(jù)河間十六卷之言。此時仲景書。尚未分傷寒雜病為二門也?;蚪饏T玉函經(jīng)八卷。坊間分作十六卷。亦未可知。故東垣內(nèi)外傷辨惑論曰。易張先生云。仲景藥為萬世法。
號群方之祖。治雜病若神。后之醫(yī)者。宗內(nèi)經(jīng)法。學仲景心??梢詾閹熞?。王海藏此事難知云。余讀醫(yī)書。幾十載矣。所仰慕者。仲景一書為尤。然讀之未易洞達其趣。欲得一師指之。遍國中無有能知者。故于醫(yī)壘元戎云。
折中湯液萬世不易之法。當以仲景為祖。又云。金匱玉函要略。傷寒論。皆張仲景祖神農(nóng)。法伊芳尹。體箕子而作也。唐宋以來。如孫思邈葛稚川朱奉議王朝奉輩。其余名醫(yī)雖多。皆不出仲景書。又湯液本草。于孫葛朱王外。
添王叔和范汪胡洽錢仲陽成無己陳無擇云。其議論方定。增減變易。千狀萬態(tài)。無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潔古張元素其子張璧東垣李明之。皆祖張仲景湯液。惜乎世莫有能知者。又云。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晉宋以來。號名醫(yī)者。皆出于此。又按丹溪局方發(fā)揮或問曰。仲景治傷寒一百一十三方。治雜病金匱要略二十有三門。何也。答曰。
仲景諸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則焉。曰。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曰。天地氣化無窮。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仲景之書。載道者也。醫(yī)之良者。
引例推類??芍^無窮之應用。借令略有加減修合。終難逾越矩度。又曰。圓機活法。內(nèi)經(jīng)具舉。與經(jīng)意合者。仲景書也。仲景因病以制方。局方制藥以俟病。據(jù)數(shù)家說。是元末及我國朝初。醫(yī)方分傷寒雜病為二家也。只因聊攝七十八歲。撰成明理論。八十歲時。注完傷寒論。未暇注金匱論。所以俗醫(yī)分為二門。致今時眾口一辭。誚仲景能治傷寒。而不能療雜證也。冤哉。余素慨金匱方論。與傷寒論。睽離孤處。及注解傷寒論。又明理論。乖散失群。已近五百年。因謀諸新安師古吳君。校壽一梓。成濟暌而得會遇。庶幾業(yè)醫(yī)者。弗致得此失彼。各自專門為粗陋。又冀華劍復合。昌鏡再圓。天作之合云爾。萬歷戊戌孟夏吉日。匿跡市隱逸人謹識。
徐靈胎曰。金匱要略。乃仲景治雜病之書也。其中缺略處頗多。而上古圣人。以湯液治病之法。惟賴此書之存。乃方書之祖也。其論病皆本于內(nèi)經(jīng)。而神明變化之。其用藥悉本于神農(nóng)本草。而融會貫通之。其方則皆上古圣人。歷代相傳之經(jīng)方。仲景間有隨證加減之法。其脈法。亦皆內(nèi)經(jīng)及歷代相傳之真訣。其治病無不精切周到。
無一毫游移參錯之處。實能洞見本源。審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應。真乃醫(yī)方之經(jīng)也,惜其所載諸病。
未能全備。未知有殘缺與否。然諸大證之綱領(lǐng)。亦已粗備。后之學人。以此為經(jīng)。而參考推展之。已思過半矣。
自此以后之書。皆非古圣相傳之真訣。僅自成一家。不可與金匱并列也。
姚際恒曰。金匱玉函經(jīng)。又名金匱要略。稱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案此非仲景撰。乃后人偽托者也按先子曰。張仲景云。作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而梁七錄。張仲景辨?zhèn)怼D私袼鶄鱾?。其六卷則雜病論。即今金匱要略。系其遺篇。考千金方。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隋巢元方作病源候論。傷寒門中。
有傷寒論文。而不著仲景之名。蓋據(jù)短劇所引而收載乎。然于其婦人三十六疾。而稱仲景義最玄深。非愚淺能解。
巢氏豈特寓目于雜病。而未及傷寒論耶。孫思邈晚年得仲景原本。收翼方第九第十卷中。而他門并無引之者。孫氏豈特研傷寒論。而未及雜病論耶。后天寶中。王燾撰外臺秘要。載此書方藥。而云出傷寒論。乃其不易舊目者。
原書或僅存于臺閣中。而王氏特得窺之耶。意者仲景之書。自晉經(jīng)隋唐。顯晦離合。其傳不一如此。蓋唐時有合傷寒雜病論。改名金匱玉函以傳之者。后人因刪略其要。約為三卷。更名云金匱玉函要略歟?;茨弦杂?。高誘注曰。鴻烈二十篇。略數(shù)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論其大體也。命名之義。蓋出于此。且林億等序云。傷寒文多節(jié)略。傷寒乃有全本。故知其多節(jié)略。至雜病。則雖他本可考。以傷寒例之。則其節(jié)略舊文??蓮椭病A中蛴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徐 因謂王洙館中所得。名曰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系于五代時改名耳。然周禮疾醫(yī)職。賈公彥疏。引張仲景金匱云。神農(nóng)能嘗百草。則炎帝者也。今要略無此文。豈其所刪略歟。以此知唐時已有金匱之目。必非五代時改名也?;矢χk云。仲景垂妙于定方。陶弘景云。惟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又悉根據(jù)本草。但其善診脈。明氣候。以意消息之爾。二氏距仲景未遠。其言如此。然要略中方論。盡有不合繩墨者。故今人或云。某論非仲景之舊。某方非仲景之真。肆意刪改。以為復古。此誤也。巢氏病源引短劇云。華佗之精微。
方類單省。而仲景經(jīng)。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數(shù)種相出入節(jié)度。陳延之以晉初人。其言如此。是他至篇末宋人附方。千金外臺中。引仲景者頗多。豈如今之致疑者。盡非仲景之本論原方乎。此宜存而不議焉。
再按讀書志。以是書與玉函經(jīng)相混作八卷。而劉完素所稱仲景方論一十六卷者。據(jù)其自序而言之。非當時有原本。徐 致疑于斯。殆為失考。
〔趙氏(良仁)金匱方衍義〕未見蘇州府志曰。趙良仁。字以德。少試吏憲司。即棄去。從丹溪朱彥修學醫(yī)。治療多有奇效。名動浙東西。所著醫(yī)學宗旨。金匱方衍義。并丹溪藥要等書。張氏據(jù)吳。良仁挈家去浙。后復來吳。占藉長洲。以高壽終。
〔胡氏(引年)金匱要略方注〕未見程林曰。金匱要略。明初有趙以德注。嗣后有胡引年詮。方論訛舛甚多。
〔盧氏(之頤)金匱要略摸象〕佚〔摩索金匱〕九卷 未見杭世駿曰。盧之頤著金匱要略摸象。未成。父促之成。既成?;鹬T皇旰蟆7皆S汝著書。父歿后。述先人之志。成摩索金匱九卷。右目偏盲。摩索者。言暗中得之也。
〔徐氏(彬)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不習經(jīng)義,不可以論史,不讀史。不可以衡論百家之書。蓋治理之變。莫備于史。而其源必出于經(jīng)。此古今之通義也,張仲景者。醫(yī)家之周孔也。仲景之傷寒論。金匱要略。醫(yī)家之六經(jīng)也。今仲景傷寒論。有吾師南昌喻先生尚論。復有余一百十三方發(fā)明。業(yè)已流布。其金匱要略。即所謂金匱玉函經(jīng)也。為后世雜癥方書之祖。乃有藥味有方論之靈素也。其中立言之意。欲人每證必明致病之由。每藥必明參互之法。而后分證論治。
經(jīng)權(quán)相參。不令龐雜撓亂正法。故立論著方。寧簡無冗。謂繁冗。則視聽搖。心意惑。
而失其端緒也。人則以為奧而略之。后之方書。旁搜博設(shè)。務為廣羅。冀人弋獲。于是用方者。合則神奇。誤則夭枉。甚或因病索書。 方偶驗。傳誦鄉(xiāng)里。究竟用方者。未詳藥證相合之故。若是者。求其觸類引申。自不可得。一概據(jù)方覓病。豈非刻舟求劍歟。且療病必索書。而求不解意之方。得者為偶得。不得當何如。甚乃因其不解方意。而誤投殺人。又當何如。人則以為便而遵之。獨喻師作醫(yī)門法律。立論多宗金匱。固足以表章前人。啟牖末學矣。然僅如一人遇事慷慨。引經(jīng)斷義。言者足以悅心。聞者足以動聽。豈若使人人各習全經(jīng)。曉暢經(jīng)義。
其聲教四訖之盛。更為博大。但奧義難悉。此余著金匱要略論注。正如六經(jīng)既明。則古今諸史。不期明而自明。
謂源流既正。即復泛涉方書。自有朝宗之妙耳。顧以谫劣。闡斯秘要。千慮一得。豈能盡先圣精蘊。聊為下里巴音。以冀白雪之和云爾。時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孟夏朔日。 李徐彬忠可氏題。
凡例曰。一此書廢墜已久。中多訛字。疑者闕之。示慎也。聞有挨文析義。聊以鄙見質(zhì)之后賢。一原文有附方。云出千金外臺諸書。似屬后人贅入。然方引藥味。頗亦不凡?;蛟瓰橹倬八?。因述彼習用者之書名。今悉如徐 傳本。附列以后參考。 一拙著有注有論。正義疏釋。備于注。或有剩義。及總括諸證。不可專屬者。見于論。更有經(jīng)義可借以發(fā)本文之覆者。別具上方。 一此書雖出管見。然遠近有道。無不就正。博洽君子。即未習醫(yī)。亦虛心質(zhì)之。借重姓氏。以奉教多者居前。非有所先后也。若從游諸賢。竟屈肩隨矣。一注中精意。宜詳味者。用密圈。○○○。其有翻剝者。用密點?!?。其就經(jīng)文逐字注釋者。悉用空尖?!鳌鳌?。非以此分句讀。故凡系經(jīng)文本面。即尖之。取其易辨耳。 一讀我論注有法。須先將方論藥味。
逐字不遺。熟記貫串。竭其知識。探討既久。然后將余論注。驗其得失。不可摘段取便。不可仿佛涉略。要知他方書。原屬剽竊湊集。故可閱首置尾。即內(nèi)中采擇一條。時亦獲驗。若金匱之妙。統(tǒng)看一卷。全體逼現(xiàn)。不獨察其所用。須察其所不用。要知仲景審證用藥。已臻圣哉。其所不用藥。豈智力不及后人耶。
四庫書目提要曰。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漢張機撰。國朝徐彬注。機字仲景。南陽人。嘗舉孝廉。建安中。官至長沙太守。是書亦名金匱玉函經(jīng)。乃晉高平王叔和所編次。據(jù)陳振孫書錄解題。則此書叔和所編。本為三卷。王洙鈔存其后二卷。后又以方一卷。散附于二十五篇。蓋已非叔和之舊。然自宋以來。醫(yī)家奉為典刑。與素問難經(jīng)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則亦岐黃之正傳。和扁之嫡嗣矣。機所作傷寒卒病論。自金成無己之后。注家各自爭名?;ハ喔Z改。如宋儒之談錯簡。原書端緒。久已瞀亂難尋。獨此編僅僅散附諸方。尚未失其初旨。尤可寶也。漢代遺書。文句簡奧。而古來無注。醫(yī)家猝不易讀。彬注成于康熙辛亥。注釋尚為顯明。
今錄存之。以便講肄。彬字忠可。嘉興人。江西喻昌之弟子。故所學頗有師承云。
〔程氏(林)金匱要略直解〕三卷 存凡例曰。一引證諸書。悉本靈素。本草。脈經(jīng)。甲乙。中藏。及傷寒論。其六朝唐宋諸名家有確論者。附之。
林也后學。以經(jīng)證經(jīng)。要在直截簡切。義理詳明。期于取用。不故作僻語迂論曲解。以欺誤人也。一斯道之妙。
洞徹氣化之機。精貫陰陽之理。非參究之士。語之不知。非達道之人。傳之莫習。故讀仲景金匱。必融會仲景傷寒。澄心年月。便領(lǐng)悟其旨趣。否則得此失彼。未詳窺其要妙也。一仲景方法。如麻黃湯。先煮麻黃者。大承氣。后納芒硝者。大小柴胡復煎者。有頓服。溫服。小冷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日再服。其助藥力。有啜粥。有飲暖水。
有食糜者。有重復取汗。取微似有汗。取下。取利小便者。如此之類。未可一二詳載。方法圓通。千古不能逾越。
故謂之祖方。一宋林億校正。附唐人諸方。如侯氏黑散之類。今皆刪去。其柴胡飲子。則宋人方也。
〔張氏(志聰)金匱要略注〕未見按上見于傷寒綱目序。
〔高氏(世 )金匱集注〕未見按上見于素問直解凡例。(見四八頁靈樞直解條)
〔周氏(揚俊)金匱要略補注〕未見按上見于溫熱暑疫全書序。
〔沈氏(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二十四卷 存沈明宗曰。金匱一書。文辭簡略。義理深玄。誠補軒岐之不足。為后學之津梁也。但從來著書立言。必先綱領(lǐng)。次及條目。而是編乃以治病問答。冠于篇首。敘例大意。反次后章。且諸方論頭緒。參差不貫。使觀者如入霧徑。失其所之。棄而不讀者。有之矣。嗟乎。仲景去今。千有余祀。簡多遺亡。而原文夾于傷寒論中。后人未窺其微。以致分出。編次失序。究非仲景之意。編仲景書者之誤也。故余不揣鄙陋。僭以次章冠首。而為序例。
次以天時地理。脈證湯法。魚尾相貫于后。俾條理不紊。而使讀者易升堂奧。同登彀趣。未識鑒者以為何如。
〔魏氏(荔彤)金匱要略本義〕三卷 存按是書頁面。題曰論注。自序曰釋義。名目各異。序后又附林億等序。及徐 說一篇。依舊厘為二卷。注解雖多闡明。不免文詞龐雜也。
〔尤氏(怡)金匱要略心典〕三卷 存自序曰。金匱要略者。漢張仲景所著。為醫(yī)方之祖。而治雜病之宗也。其方約而多驗。其文簡而難通。唐宋以來。注釋闕如。明興之后。始有起而論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數(shù)十家。莫不深求精討。用以發(fā)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騖遠引。以曲逞其說。而其失則為浮。守矩 者。尋行數(shù)墨。而畏盡其辭。而其失則為隘。是隘與浮者。雖所趣不同。而其失則一也。余讀仲景書者數(shù)矣。心有所得。輒筆諸簡端。以為他日考驗學問之地。非敢舉以注是書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緒。丙午秋日。抱病齋居。勉謝人事。因取金匱舊本。重加尋繹。其未經(jīng)筆記者補之。其記而未盡善者。復改之。覃精研思。務求當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間深文奧義。
有通之而無可通者。則闕之。其系傳寫之誤者。則擬正之。其或類后人續(xù)入者。則刪汰之。斷自臟腑經(jīng)絡以下。
終于婦人雜病。凡二十有二篇。厘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億之舊也。集既成。顏曰心典。謂以吾心求古人之心。
而得其典要云爾。雖然。劉氏擾龍。宋人刻楮。力盡心 。要歸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闕失。而賜之教焉。則予之幸也。雍正己酉春日。飲鶴山人尤怡題北郭之樹下小軒。
徐大椿序曰。今之稱醫(yī)宗者。則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間。次東垣。次丹溪。且曰。仲景專于傷寒。自有明以來。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竊嘗考神農(nóng)著本草以后。神圣輩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稱藥而稱方。如內(nèi)經(jīng)中所載。半夏秫米等數(shù)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湯液之說。大抵湯劑之法。至高而盛。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倉諸公。皆長于禁方。而其書又不克傳。惟仲景則獨祖經(jīng)方。而集其大成。遠接軒皇。近兼眾氏。當時著書垂教。必非一種。其存者。有金匱要略。及傷寒論兩書。當宋以前。本合為一。自林億等??K旆譃閮裳伞7騻?。乃諸病之一病耳。仲景獨著一書者。因傷寒變證多端。誤治者眾。故尤加意。其自敘可見矣。且傷寒論中。一百十三方。皆自雜病方中檢入。而傷寒之方。
又無不可以治雜病。仲景書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書。雖各有發(fā)明。其去仲景。相懸不可以道里計。四家并稱。
已屬不倫。況云仲景專于傷寒乎。嗚呼。是尚得為讀仲景之書者乎。金匱要略。正仲景治雜病之方書也。其方亦不必盡出仲景。乃歷圣相傳之經(jīng)方也。仲景則匯集成書。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蔞桂枝湯。乃桂枝湯加栝蔞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蔞湯。而曰栝蔞桂枝湯。則知古方本有此名也。六卷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即桂枝湯加龍骨牡蠣也。乃不別名何湯。而曰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則知桂枝湯為古方。而龍骨牡蠣。則仲景所加也。
如此類者。不可勝舉。因知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兩書。真所謂經(jīng)方之祖??膳c靈素并垂者。茍有心于斯道??缮岽瞬恢v乎。說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執(zhí)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鮮效而多害。此則尤足嘆者。
仲景之方。猶百鈞之弩也。如其中的。一舉貫革。如不中的。弓勁矢疾。去的彌遠。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審的。而恨弓強之不可以命中。不亦異乎。其有審病雖是。藥稍加減。又不驗者。
則古今之本草殊也。詳本草惟神農(nóng)本經(jīng)。為得藥之正性。古方用藥。悉本于是。晉唐以后諸人。各以私意加入。
至張潔古輩出。而影響根據(jù)附?;ハ啾骜g。及失本草之正傳。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難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
遂為信然。嗟乎。天地猶此天地。人物猶此人物。若人氣薄,則物性亦薄。豈有人今而藥獨古也。故欲用仲景之方者。必先學古窮經(jīng)。辨證知藥。而后可以從事。尤君在涇。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學此藝。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輒得奇中。居恒嘆古學之益衰。知斯理之將墜。因取金匱要略。發(fā)揮正義。朝勤夕思。窮微極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間條理通達。指歸明顯。辭不必煩。而意已盡。語不必深。而旨已傳。雖此書之奧妙。不可窮際。
而由此以進。雖入仲景之室無難也。尤君與余有同好。屬為敘。余讀尤君之書。而重有感也。故舉平日所嘗論說者。識于端。尤君所以注此書之意。亦謂是乎。雍正十年壬子陽月。松陵徐大椿敘。
〔黃氏(元御)金匱懸解〕二十二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上國朝黃元御撰。元御謂張機著金匱玉函經(jīng)。以治內(nèi)傷雜病。大旨主于扶陽氣。以為運化之本。自滋陰之說勝。而陽自陰升。陰由陽降之理。迄無解者。因推明其意。以成此書。于四診九候之法。言之頗詳。
〔戴氏(震)金匱要略注〕未見按上見于揚州畫舫錄。
〔李氏(鈞)金匱要略注〕未見李斗曰。李鈞。字振聲。精仲景法。方伯族人患傷寒。
見陽明證。時醫(yī)治以寒劑。延月余殆甚。方伯延鈞診之。曰。此寒證也。宜溫中。用附子一兩服。則病益劇欲絕。
鈞曰。劑輕故。加附子至二兩。與人參二兩同服。眾醫(yī)難之。鈞曰。吾自見及。試坐此待之如何。力迫之服。及明日。霍然矣。謂諸醫(yī)曰。病之寒熱。辨脈之往來。此脈來動而去滯。知其中寒而外熱。仲景所已言。諸君未見及耳。所著有金匱要略注。多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楊州畫舫錄)
〔朱氏(光被)金匱要略正義〕三卷 存按朱光被。字峻明。其里貫未詳。是書莫知修于何代。其編第與目次不合。行墨間涂乙點圈。加以朱筆。無序及跋文。其潦草牽率。似未全脫稿者。往歲吳舶齋來。龜山醫(yī)員岡田義叔從鎮(zhèn)臺牧野和州(成杰)至碚陽。不吝重價。購之而歸。余速借閱之。注中有啟前哲未道之蘊者。乃錄一通以藏之。義叔名順益。風骨瀟灑。亦好古之士也。
卷三十九
方論(十七)
〔衛(wèi)氏(泛)四逆三部厥經(jīng)〕佚張仲景方序曰。衛(wèi)泛好醫(yī)術(shù)。少師仲景。有才識。撰四逆三部厥經(jīng)。及婦人胎藏經(jīng)小兒顱囟方三卷。皆行于世。(太平御覽)
〔華氏(佗)內(nèi)事〕七錄五卷 佚〔華佗方〕隋志十卷(宋志作一卷) 佚隋志曰。吳普撰。佗。后漢人。
〔中藏經(jīng)〕宋志一卷 存鄧處中序曰。華先生諱佗。字符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于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過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shù)可付焉。復有一人曰。道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shù)。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愿賢者少察愚誠。
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云。術(shù)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后可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圣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云。
石床上有一書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云奔雨瀉。石洞摧拓。
既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治。效無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余乃先生外孫也。因吊先生寢室。夢先生引余坐語。中藏經(jīng)。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傳非人。余覺驚怖不定。遂討先生舊物。獲石函一具。開之得書一帙。乃中藏經(jīng)也。予性拙于用。復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實。甲寅秋九月序。
陳振孫曰。中藏經(jīng)一卷。漢譙郡華佗元化撰。其序稱靈洞主少室山鄧處中。自言為華先生外孫。莫可考也。
樓鑰跋曰。余少讀華佗傳。駭其醫(yī)之林奇。而惜其書之火于獄。使之尚存。若刳腹斷臂之妙。又非紙上語所能道也。古汴陸從老。近世之良醫(yī)也。嘗與之論脈曰。無如華佗之論最切。曰性急者脈亦急。性緩者脈亦緩。長人脈長。短人脈短。究其說未暇也。一日得閩中倉司所刊中藏經(jīng)讀之。其說具在。蓋二卿姜公詵為使者時所刊。
凡三十余年。而余始得之。序引之說。頗涉神怪。難于盡信。然其議論卓然。精深高遠。視脈察色。以決死生。
雖不敢以為真是元化之書。若行于世,使醫(yī)者得以習讀之。所濟多矣。惜乎差舛難據(jù)。遂攜至姚江。以叩從老。
從老笑曰。此吾家所秘。不謂版行已久。因出其書見假。取而校之。乃知閩中之本未善。至一版或改定數(shù)十百字。
前有目錄。后有后序。藥方增三之二。閩本間亦有佳處??勺C陸本之失。其不同而不可輕改者。兩存焉。始得為善本。老不能繕寫。俾從子溉手錄之。蘄春王使君成父聞之欣然。欲于治所大書鋟木。以惠后學。且以成余之志。
溉所錄。面授而記其始末于下。藥方凡六十道。亦有今世所用者。其間難曉者有之??址欠沧R所及。佗傳稱處齊不過數(shù)種。又未知此為是否。好事者。能以閩本校之。始知此本之為可傳也。
呂復曰。中藏經(jīng)八卷。少室山鄧處中云。華先生佗游公宜山古洞,值二老人。授以療病之法。得石床上書一函。用以施試甚驗。余乃先生外孫。因吊先生寢室。夢有所授。獲是經(jīng)于石函中。其托為荒誕如此。竟不考傳獄吏焚書之實。其偽不攻自破。按唐志。有吳普集華氏藥方。別無中藏之名。普其弟子。宜有所集。竊意諸論非普輩不能作。鄧氏特附別方。而更今名耳。蓋其方有用太平錢。并山藥者。蓋太平。乃宋熙陵初年號。薯蕷。以避濃陵偏諱。而始名山藥。其余可以類推。然脈要及察聲色形證等說。必出元化遺意。覽者細為審諦。當自知之。
俞弁曰。中藏經(jīng)八卷。相傳華元化撰。按唐書藝文志。有吳普集元化藥方。別無中藏之名。普。廣陵人。親授業(yè)于元化之門。以術(shù)藝知名。今集中諸論。非普不能作。靈洞道土鄧處中自序。元化外孫。因吊寢室。得此書于夢中。余竊疑其妄誕。論后附方。意者皆鄧生增入之耳。如此黃煎丸。內(nèi)有山藥。古方名薯蕷。為避宋英宗諱。
故易名山藥。燒肝散內(nèi)。有白術(shù)蒼術(shù)。本草及古方書。止云術(shù)。不分蒼白二種。牢牙地黃散細注云。此方。見僧文瑩湘山野錄。文瑩宋僧。三者可證其出于鄧生之手。覽者當自知之。
馮夢禎跋趙魏國書華氏中藏經(jīng)并秘方真跡曰。此趙魏國晚歲養(yǎng)閑書也。錄華氏中藏經(jīng)四十七條。首尾俱不完。為二卷。而后附秘方六十道。別為一卷。分而復合。喜為潤卿所有。筆法蕭散。閑肆無意。意多 州先生王百谷董玄宰跋之詳矣。而潤卿復乞余一轉(zhuǎn)語。余觀古人以文章書畫名后世者。類不肯虛其暇日。至于晚歲。娛老養(yǎng)閑。此意不廢。
相傳魏公日課萬字。佛道圣典。人間秘書。隨意 灑。不 而走天下。況此三卷。二萬余言。為秘論名方。是活人壽世。而希傳者耶。晴窗雨軒。隨拈一卷。焚香披閱。便可永日。慎卿其寶之。(快雪堂集)
周錫瓚跋曰。世傳醫(yī)書。莫古于素問。王冰謂即漢藝文志之黃帝內(nèi)經(jīng)。然已不合于十八卷之數(shù)。況后出之書耶。惟求其是者信之而已。華氏中藏經(jīng)。陳直齋書錄解題云。一卷。宋史藝文志同。然魏志佗傳。佗出一卷書與獄吏。吏不敢受。索火焚之。則佗之書久絕矣。何以至宋世而忽出耶。傳又稱其弟子吳普樊阿從佗學。普準佗治。
多所全濟。阿善針術(shù)。普年九十余。阿壽百余歲。則佗書雖不傳。而弟子習其業(yè)者。亦可以著書傳后。隋經(jīng)籍志。
載吳普撰華佗方十卷。華佗內(nèi)事五卷。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jīng)一卷。枕中灸刺經(jīng)一卷。普集華氏藥方。新舊唐書。
皆載于經(jīng)籍藝文志。而宋藝文志。亦有華佗藥方一卷。其書想北宋時。尚有流播?;蚨鄽埲?。故其時名醫(yī)綴輯。
而成此書。別立名目。以托于華氏。且宋自建隆以來。甚重醫(yī)學。干德初??夹at(yī)宦藝術(shù)。太平興國間訪求醫(yī)書。
其時王懷隱成太平圣惠方。李 詳定唐本草。仁宗時。許希亦著神應針經(jīng)要訣。宋重醫(yī)學。幾與唐之明法明算等。
疑其書或出于此時。雖非元化之書。要其說之精者。必有所自也。書一刻于宋之閩中。為倉司本。一為樓攻愧鑰所校本。余得舊鈔本。前后多缺。無序文目錄。并樓公跋。且避高孝兩朝諱。疑即攻愧所校本。因取新安吳氏刻本補其缺。而用一按字。注于下。以別于原注。并從攻愧集中。錄跋附后。始得為完書。后附藥方。吳本倍于此本。其相同者。僅二十方。余皆后人以意增入。非原書也。
今悉依舊本。雖未得宋刊校補。然已與吳本迥別矣。書之可傳。攻愧跋之已詳。茲述其書之由來。而使世之學人。
勿以魏志有火于獄之說。而疑之也。書凡一卷。后附方六十道。因為上下二卷云。乾隆五十七年。秋九月。茂苑周錫瓚識于楓橋之香嚴書屋。
孫星衍序曰。華氏中藏經(jīng)。見鄭樵通志藝文略。為一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同。云。漢譙郡華佗元化撰。宋史藝文志。華氏作黃。蓋誤。今世傳本有八卷。吳勉學刊在古今醫(yī)統(tǒng)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見趙文敏手寫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則脈急以下起。至第二十九篇。為一卷。卷下。自萬應丸藥方至末。為一卷。失其中卷。審是真跡。后歸張?zhí)峰\芳。其弟錄稿贈余。又以嘉慶戊辰年。乞假南歸。在吳門見周氏所藏元人寫本。
亦稱趙書。具有上中下三卷。而缺論診雜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及察聲色形證決死法第四十九兩篇。合前后二本??薄C鞅久科撀溻墩`。凡有數(shù)百字。其方藥名件。次序分量。俱經(jīng)后人改易?;蛴袆h去其方者。今以趙寫兩本為定。此書文義古奧。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妓鍟?jīng)籍志。有華佗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jīng)一卷。
疑即是中卷論診雜病必死候以下二篇。故不在趙寫本中。未敢定之。鄧處中之名。不見書傳。陳振孫亦云。自言為華先生外孫。稱此書因夢得于石函。莫可考也。序末稱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無以干支紀歲。不著歲字者。疑其序偽作。至一卷。三卷。八卷。分合之異。則后人所改。趙寫本旁注。有高宗孝宗廟諱。又稱有庫本陸本異同。
是根據(jù)宋本手錄。元代不避宋諱。而不更其字??梢姽湃藢徤麝I疑之意。此書。四庫書既未錄存。又兩見趙寫善本。急宜刊刻。以公同好。卷下萬應圓等。皆以丸散治疾。而無湯藥。古人配合藥物分量。案五臟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數(shù)。今俗醫(yī)任意增減。不識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藥為中醫(yī)之嘆。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過于內(nèi)科。此即古方不可增減之明證。余所得宋本醫(yī)學書甚多。皆足證明人改亂古書之謬。惜無深通醫(yī)理者。與共證之。嘉慶十三年。太歲戊辰。十月四日。孫星衍撰序于安德使署之平津館。
按是書名中藏者。取寶而藏之之義。后漢百官志曰。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注。官者。主中藏幣帛諸物。
又蓋勛傳曰。多出中藏財物以餌士。注。中藏。猶內(nèi)藏也。孫星衍謂卷第分合之異。后人所改。然考樓跋。宋時已有兩本。蓋吳勉學所輯。據(jù)閩中倉司刊本者。與樓氏所謂一版或改定數(shù)十百字。藥方增三之二者相符。趙文敏所書。則以蘄春王成父刊本為祖者。其詳記樓氏校語。并避兩朝廟諱。則可以為證焉。特周刻合為二卷。殆不可解。孫氏序稱周本具有上中下三卷。而周刻卷末。有以上八方。陸本在中卷四十論后語。則原又為三卷。孫又稱中卷論診雜病必死以下二篇。以為隋志所載佗書遺文。因查王叔和脈經(jīng)。有扁鵲華佗察聲色要訣。其論約略相類。
則知其出于佗書,孫說可謂詳確矣。
〔華佗尤候〕佚按上見于幼幼新書。
〔青囊方〕佚徐春甫曰。魏華佗得異人授受。今亡之。
〔耿氏(奉)方〕七錄六卷 佚〔李氏( 之)藥方〕七錄一卷 佚〔呂氏(廣)金韜玉鑒經(jīng)〕宋志三卷 佚〔葛仙公杏仁煎方〕宋志一卷 佚晉書葛洪傳曰。洪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
卷四十
方論(十八)
〔王氏(叔和)論病〕七錄六卷 佚〔皇甫氏(謐)根據(jù)諸方撰〕隋志一卷 佚〔支氏(法存)申蘇方〕七錄五卷 佚劉敬叔曰。沙門有支法存者。本自胡人。生長廣州。妙善醫(yī)術(shù)。遂成巨富。有八尺HT KT 。光彩耀目。作百種形像。又有沉香八尺板狀。居常香馥。太原王琰為廣州刺史。大兒邵之屢求二物。法存不與。王因狀法存豪縱。
乃殺而籍沒家財焉。(異苑)
孫思邈曰。諸經(jīng)方。往往有腳弱之論。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纓士人。多有遭者。嶺表江東。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念經(jīng)方。偏善斯術(shù)。晉朝仕望。多獲全濟。(千金方)
〔阮氏(文叔)河南藥方〕(唐志作阮炳。) 七錄十六卷 佚冊府元龜曰。阮炳。字叔文。為河南尹。精意醫(yī)術(shù)。撰藥方一部。
按文叔叔文。必有一誤。葛洪肘后方序云。阮河南等撰集暴卒備急方。豈是書之外。(別有所采錄歟。)
〔謝氏(泰)黃素醫(yī)方〕(舊闕撰人名氏。今據(jù)新唐志訂錄。)七錄二十五卷(舊唐志。作十五卷。)佚按葛洪肘后方序。有崔中書黃素方。似與是書不同。
〔葛氏(洪)玉函方〕(晉書洪傳。作金匱藥方。)百卷 佚葛洪曰。余見戴霸華佗所集。金匱綠囊。崔中書黃素方。及百家雜方。五百許卷。甘胡呂付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各撰集暴卒備急方?;蛞话偈;蚓攀??;虬耸??;蛩氖J廊私詾榫げ豢杉右?。余究而觀之。
殊多不備。諸急病其尚未盡。又渾漫雜錯。無其條貫。有所尋按。不即可得而治。卒暴之候。皆用貴藥。動數(shù)十種。自非富室。而居京都者。不能素儲。不可卒辨也。又多令人以針治病。其灸法又不明處所分寸。而但說身中孔穴榮衛(wèi)之名。自非舊醫(yī)備覽明堂流注偃側(cè)圖者。安能曉之哉。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別病名。以類相續(xù)。其九十三卷。皆單行徑易。籬陌之間。顧眄皆藥。眾急之病。無不畢備。家有此方??刹挥冕t(yī)。醫(yī)多承襲世業(yè)。有名無實。但養(yǎng)虛聲。以圖財利。寒白退士。所不可得使。使之者乃多誤人。未有若自閑其要。勝于所迎。
無知之醫(yī)。醫(yī)又不可卒得。得又不肯即為人使。使腠理之微疾。成膏肓之深禍。乃至不救。且暴急之病。而遠行借問。率多枉矣。(抱樸子)
晉中興書曰。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幼覽眾書。近得萬卷。自號抱樸子。善養(yǎng)性之術(shù)。撰經(jīng)用救驗方三卷。號曰肘后方。又撰玉函方一百卷。于今行用。(太平御覽)
〔玉函煎方〕隋志五卷 佚〔肘后方〕(晉書洪傳。作肘后要急方。唐志。作肘后救卒方。)隋志六卷(舊唐志。作四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一卷。)佚自序曰。余既窮覽墳索。以著述余暇。兼綜術(shù)數(shù)。省仲景元化劉戴秘要。金匱綠秩。黃素方。近將千卷。
患其混雜煩重。有求難得。故周流華夏九州之中。收拾奇異。捃拾遺逸。選而集之。使種類殊分。緩急易簡。凡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盡寫。又見周甘唐阮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店。所能立辦。又使人用針。自非究習醫(yī)方。素識明堂流注者。
則身中榮衛(wèi)。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針以治之哉。是使鳧雁摯擊,牛羊搏筮。無以異也。雖有其方。猶不免殘害之疾。余今采其要約。以為肘后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虿怀龊踉h之內(nèi)。顧眄可具。茍能信之。庶免橫禍焉。世俗苦于貴遠賤近。是古非今。恐見此方。無黃帝倉公和鵲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強乎。
按是書名肘后者。言其方單省。足以立辨。其卷帙亦不多??蓲熘夂?。以隨行也,隋志。有扁鵲肘后方一卷。抱樸子曰。辟蛇蝮。以干姜附子。帶之肘后。其意并同。友人都梁伊芳 甫(恬)亦曰。肘后者。斥佩囊之類。
謂常在于肘腋下也。猶斥劍云腰間物。玉臺新詠集。魏繁欽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晉書周 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抱樸子勤求篇曰。盡其囊枕之中。肘腋之下。秘要之旨。王子年拾遺記曰。浮提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出肘間金壺四寸。蓋腋下者。肘之所抵。故云肘后。又云肘下。又云肘間。抱樸遐覽篇。載崔文子肘后經(jīng)一卷。李先生口訣肘后二卷。其義可以類推也。
〔葛氏單方〕藝文略三卷 佚〔陶氏(弘景)補闕肘后百一方〕新唐志。作補肘后救卒備急方。七錄九卷(新唐志。作六卷。書錄解題。
作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葛氏肘后方三卷。陶弘景撰。又有肘后百方九卷。)佚自序曰。太歲庚辰。隱居云。余宅身幽嶺。迄將十載。
雖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時之設(shè)??梢詡鞣竭h裔者。莫過于撰述。見葛氏肘后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所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猶救火而不以水也。今輦掖左右。藥師易尋。郊郭之外。已似難值。況窮村迥野。
遙山絕浦。其間枉夭安可勝言。方術(shù)之書。滾動條徒煩。極濟殊寡。欲就披覽。迷惑多端。抱樸此制。貴為深益。
然尚闕漏未盡。輒更采集補闕。凡一百一首。以朱書甄別。為肘后百一方。于雜病單治。略為周遍矣。應璩昔為百一詩。以箴規(guī)心行。今余撰此。蓋欲衛(wèi)輔我躬。且佛經(jīng)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輒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
上自道人。下達眾庶。莫不各加繕寫。而究括之。余又別撰效驗方五卷。具論諸病證候。因藥變通。而并是大治。
非窮居所資。若華軒鼎室。亦宜修省耳。葛序云??梢允┯谪毤乙熬印H欢恢谷缡?。今縉紳君子。若常處閑佚。
乃可披檢方書?;驈牡撏庖?,將令遐征?;蛩拗敝?。晨霄隔絕?;蚣彼偃株?。城閘極嚴阻。忽遇疾倉卒。唯拱手相看。曷若探之囊笥。則可庸豎成醫(yī)。故備論證候。使曉然不滯。一被條領(lǐng)。無使過差也。尋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于海內(nèi)。因而濟者。其效實多。余今重以該要庶亦傳之千祀。豈止于空衛(wèi)我躬乎。舊方都有八十六首。檢其四蛇兩犬。不假殊題。喉舌之間。亦非異處。入冢御氣。不足專名。雜治一條。猶是諸病。部類強致殊分。復成失例。今乃配合為七十九首。于本文究具。都無忖減。復添二十二首?;蛞蚋鹨皇隆T鰳?gòu)成篇?;蜉o葛所遺。準大更撰。具如后錄。詳悉自究。先決比諸病。又不從類遂具。復勞在傷寒前?;魜y置耳目后。陰易之事。
乃出雜治中。兼題與篇名。不盡相符。卒急之時。難于尋檢。今亦考其銓次。庶歷然易曉。其解散腳弱,虛勞渴痢。發(fā)背嘔血。多是貴勝之疾。其傷寒中風。診候最難分。則皆應取之于脈。豈凡庸能究。今所載諸方。皆灼然可用。但根據(jù)法施治。無使違逆。其癰疽金瘡。形變甚眾。自非其方。未易根盡。
其婦女之病。小兒之病。并難治之。方法不少。亦載其綱要云。凡此諸方。皆是撮其樞要。或名醫(yī)垂記。或累世傳良?;虿┞動序灐;蜃杂玫昧Α9蕪透黝}秘要之說。以避文繁。又用藥有舊法。亦不復假事事詮詔。今通立定格。共為成準。凡服藥不言先食者。皆在食前。應食后者。有各言之,凡服湯。云三服再服。有要視病源準候。
或疏或數(shù)。足令勢力相及。毒利藥皆須空服。補瀉其間。自可進粥。丸散日三者。當取旦中暮進之。四五服。則一旦之中。量時而分均也。丸下丸散。不云酒水飲者。本方如此。而別說用酒水飲。則是可通用三物服也。凡云分等。即皆是丸散。隨病輕重。所須多少。無定銖兩。三種五種。皆分均之分兩。凡云丸散之若干分兩。(是品諸藥。宜多宜少之分兩。)非必止于若干分兩。假今日三服方寸匕。須瘥。止是三五兩藥耳。凡云末之。是搗篩如法。 咀者。皆細切之。凡云湯煎取三升。分三服。皆絞去滓。而后酌量也。字。方中用鳥獸屎。作矢字。尿作溺字。牡鼠。亦作雄字。干作干字。凡云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半錢。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并用五銖錢也。方寸匕者。即用方一寸抄之可也。刀圭。準如兩大豆。炮熬炙洗治諸藥。凡用半夏。皆湯洗五六度去滑。
附子。烏頭炮,去皮。有生用者。隨方言之。礬石。熬令汁盡。椒。皆出汗。麥門冬。皆去心。丸散用膠。皆炙。
巴豆。皆去心皮。熬。有生用者。隨而言之。杏人。去皮尖。熬。生用者言之,葶藶。皆熬。皂莢。去皮子。藜蘆。枳殼。甘草。皆炙。大棗。支子。擘破。巴豆。桃杏人之類。皆別研搗如膏。
乃和之。諸角皆屑之。麻黃。皆去節(jié)。凡湯中用芒硝。阿膠。粘糖。皆絞去滓。內(nèi)湯中。更微煮令消。紅雪。樸硝等。皆狀此而入藥也。用麻黃。即去節(jié)。先煮三五沸。搽去沫。后乃入余藥。凡以上諸法。皆已具載。在余所撰本草上卷中。今之人有此肘后百一者。未必得見本草。是以復疏方中所用者載之。此事若非留心藥術(shù)。不可盡知。則安得使之不僻繆也,案病雖千種。大略只有三條而已。一則腑臟經(jīng)絡。因邪生疾。二則四肢九竅。內(nèi)外文媾。三則假為他物橫來傷害。此三條者。今各以類而分別之。貴圖倉卒之時。披尋簡易故也。今以內(nèi)疾為上卷。
外發(fā)為中卷,他犯為下卷。具列之云。上卷三十五首。治內(nèi)病。中卷二十五首。治外發(fā)病。下卷三十□首。治為物所苦病。
陳振孫曰。肘后百一方三卷。晉葛洪撰。梁陶隱居增補。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藥。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為一百一首。取佛書人有四大。一大輒有一百一病之義名之。
〔楊氏(用道)附廣肘后方〕八卷 存自序略曰。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編廣集。奇藥群品。自名醫(yī)貴胄。或不能以兼通而卒具。況可以施于民庶哉。于是行省乃得干統(tǒng)間所刊肘后方善本。即葛洪所謂皆單行徑易。約而已驗?;h陌之間。顧眄皆藥。家有此方。
可不用醫(yī)者也。其書經(jīng)陶隱居增修。而益完矣。既又得唐慎微證類本草。其所附方。皆洽見精取。切于救治。而卷帙尤為繁重。且方隨藥著。檢用卒難。乃復摘錄其方。分以類例。而附于肘后隨證之下。目之曰附廣肘后方。下監(jiān)俾更加讎次。且為之序。而刊行之。方雖簡要。而該病則眾。藥多易求。
而論效則遠。將使家自能醫(yī)。人無夭橫。以溥躋斯民于仁壽之域。以上廣國家博施愛物之德。其為利豈小補哉。
皇統(tǒng)四年。十月戊子。儒林郎。汴京國子監(jiān)博士楊用道謹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肘后備急方八卷。晉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為丞相時。辟為掾。以平賊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遷散騎常侍。自乞出為句漏令。后終于羅浮山。年八十一。事跡具晉書本傳。是書初名肘后卒救方。
梁陶宏景補其闕漏。得一百一首。為肘后百一方。金楊用道又取唐慎微證類本草諸方。附于肘后隨證之下。為附廣肘后方。元世祖至元間。有鄔某者。得其本于平鄉(xiāng)郭氏。始刻而傳之。段成己為之序。稱葛陶二君。共成此編。
而不及楊用道。此本為明嘉靖中。襄陽知府呂容所刊。始并列葛陶楊三序于卷首。書中凡楊氏所增。皆別題附方二字。列之于后。而葛陶二家之方。則不加分析。狀無可辨別。案隋書經(jīng)籍志。葛洪肘后方六卷。梁二卷。亡。
陶宏景補闕肘后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藝文志。止有葛書。而無陶書。在隋已亡。不應元時復出。又陶書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楊用道所附。只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書本無百一方在內(nèi)。特后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書凡分五十一類。有方無論。不用難得之藥。簡要易明。雖頗經(jīng)后來增損。而大旨精切。猶未盡失其本意焉。
〔范氏(汪)陽東方〕(案千金方太醫(yī)習業(yè)。有云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jīng)方。然則陽東。當作東陽。
?。┧逯疽话傥寰礓浺痪?粱一百七十六卷亡 佚晉書曰。范汪。字玄平。性仁愛。善醫(yī)術(shù)。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病。不限貴賤。皆為治之。十能愈其八九。
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詳用。多獲其效。(太平御覽)
舊唐志曰。雜藥方一百七十卷。范汪方。尹穆撰。
〔陳氏(延之)短劇方〕隋志十二卷 佚〔廩丘公論〕隋志一卷 佚〔殷氏(仲堪)荊州要方〕七錄一卷 佚晉書曰。殷仲堪。陳郡人。能清言。善屬文。名士咸愛之。謝玄以為長史。濃遇之。仲堪父病積年。衣不解帶。躬本醫(yī)術(shù)。究其精妙。執(zhí)書揮淚。遂眇一目。(太平御覽)
〔于氏(法開)議論備豫方〕隋志一卷 佚紹興府志曰。于法開好仙釋。后避支遁君剡。更學醫(yī)。醫(yī)術(shù)明解。嘗旅行。暮投主人。其家妻臨產(chǎn)。而兒積日不墮。法開曰。此易治耳。殺一肥羊。食十余臠。而針之。須臾兒下。羊 裹兒出。
〔宋武帝雜戎狄方〕七錄一卷 佚〔羊氏(欣)中散雜湯丸散酒方〕隋志一卷 佚宋書本傳曰。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quán)。黃門郎。父不疑。為桂陽太守。
欣少靖默。無競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覽經(jīng)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起家輔國參軍。府解還家。隆安中。朝廷漸亂。欣優(yōu)游私門。不復進仕。會稽王世子元顯每使欣書。常辭不奉命。元顯怒。
乃以為其后軍府舍人。此職本用寒人。欣意邈恬然。不以高卑見色。論者稱焉。欣嘗詣領(lǐng)軍將軍謝混?;旆飨姆H缓笠娭?。時混族子靈運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見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感o政。領(lǐng)平西將軍。以欣為平西參軍。仍轉(zhuǎn)主簿。參預機要。欣欲自疏。時漏密事。玄覺其此意。
愈重之。以為楚臺殿中郎。謂曰。尚書。政事之本。殿中。禮樂所出。卿昔處股肱。方此為輕也。欣拜職少日。
稱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義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謂咨議參軍鄭鮮之曰。羊徽一時美器。世論尤在兄后。恨不識之。即板欣補右將軍劉藩司馬。轉(zhuǎn)長史。中軍將軍道憐咨議參軍。出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
簡惠著稱。除臨川王義慶輔國長史。廬陵王義真車騎咨議參軍。并不就。太祖重之。以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適性。轉(zhuǎn)在義興。非其好也。頃之又稱病篤自免。歸除中散大夫。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
有病不服藥。飲符水而已。兼善醫(yī)術(shù)。撰藥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辭不朝覲。高祖太祖并恨不識之。自非尋省近親。不妄行請。行必由城外。未嘗入六關(guān)。元嘉九年卒。時年七十三。
〔羊中散藥方〕七錄二十卷(宋書欣傳。作十卷。)佚〔謝南郡療消渴病方〕隋志一卷 佚〔宋建平王典術(shù)〕七錄百二十卷 佚宋書曰。建平宣簡王宏。字休度。文帝第七子也。早喪母。元嘉二十一年。年十一。封建平王。食邑二千戶。
少而閑素。篤好文籍。太祖寵愛殊常。為立第于雞籠山。盡山水之美。建平國職。高他國一階。二十四年。為中護軍。領(lǐng)石頭戍事。出為征虜將軍。江州刺史。二十八年。征為中書令。領(lǐng)驍騎將軍。元兇殺立。以宏為左將軍丹陽尹。又以為散騎常侍。鎮(zhèn)軍將軍。江州刺史。世祖入討邵。錄宏殿內(nèi)。世祖先嘗以口手板與宏。宏遣左右親信周法道。 手板詣世祖。事平。以為尚書左仆射。使奉迎太后。還加冠軍將軍。中書監(jiān)。仆射如故。臧質(zhì)為逆。宏以仗士五十人入六門。為人謙儉周慎。禮賢接士。明曉政事。上甚信杖之。轉(zhuǎn)尚書令。加散騎常侍。將軍如故。給鼓吹一部。
尋進號衛(wèi)將軍。中書監(jiān)尚書令如故。宏少而多病。大明二年。疾動。求解尚書令。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如散騎常侍。中書監(jiān)如故,未拜。其年薨。時年二十五。追贈侍中司徒。中書監(jiān)如故。給班劍二十人。
〔徐氏(叔向)雜療方〕(舊唐志。作徐叔和撰。)隋志二十二卷 佚〔雜病方〕(舊唐志。作體療雜病方。徐叔和撰。)七錄六卷 佚〔療腳弱雜方〕七錄八卷 佚〔徐氏(悅)體療雜病疾源〕七錄三卷 佚〔徐氏(文伯)藥方〕七錄二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一卷)佚〔徐大山試驗方〕隋志二卷 佚〔巾箱方〕隋志三卷 佚〔墮年方〕(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隨手方。)隋志二卷 佚〔徐氏(嗣伯)落年方〕隋志三卷 佚〔藥方〕隋志五卷 佚〔雜病論〕舊唐志一卷 佚〔徐氏(裝)要方〕七錄一卷 佚隋志曰。無錫令徐裝撰。
〔徐氏(方伯)辨腳弱方〕七錄一卷 佚〔徐氏(辨卿)藥方〕隋志二十一卷 佚〔徐氏(闕名)雜方〕隋志一卷 佚〔效驗方〕隋志三卷 佚〔秦氏(承祖)藥方〕隋志四十卷見三卷(舊唐志。作十七卷。)佚〔胡氏(洽)百病方〕(新唐志。作治百病要方。)隋志二卷(唐志。作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同。)佚劉敬叔曰。胡道洽者。自云廣陵人。好音樂醫(yī)術(shù)之事。體有臊氣。恒以名香自防。唯忌猛犬。自審死日。誡弟子曰。氣絕便殯。勿令狗兒見我尸也。死于山陽。殮畢。覺棺空。即開看不見尸體。時人咸謂狐也。(異苑)
張杲曰。胡洽道士。不知何許人。性尚虛靜。心棲至道。以拯救為事。醫(yī)術(shù)知名。(醫(yī)說)
〔釋氏(僧深)藥方〕(舊唐志。作集方。)七錄三十卷 佚孫思邈曰。宋齊之間。有釋門深師師道人。述法存等諸家舊方。為三十卷。其腳弱一方。近百余首。(千金方)
又曰。深師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師連范祖耀黃素等。諸腳弱方。凡八十余條。皆是精要。(同上)
〔摩訶胡□□出胡國方〕七錄十卷 佚
卷四十一
方論(十九)
〔褚氏(澄)雜藥方〕七錄二十卷(唐志。作十二卷。)佚南齊書本傳曰。褚澄。字彥道。初湛之尚始安公主。薨,納側(cè)室郭氏。生淵。后尚吳郡公主生澄。淵事公主孝謹。主愛之。湛之亡。主表淵為嫡。澄尚宋文帝女盧江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官清顯。善醫(yī)術(shù)。建元中。為吳郡太守。豫章王感疾。太祖召澄為治立愈。尋遷左民尚書。淵薨。澄以錢萬十千。就招提寺。贖太祖所賜淵白貂坐褥。壞作裘及纓。又贖淵介幘犀導。及淵常所乘黃牛。永明元年。為御史中丞袁彖所奏。免官禁錮。見原。遷侍中。領(lǐng)右軍將軍。以勤謹見知。其年卒。澄女為東昏皇后。永元元年。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褚氏遺書〕宋志一卷 存蕭淵序曰。黃巢造變。從亂群盜。發(fā)人冢墓。掘取金寶。遇大穴焉。方丈余。中環(huán)石十有八片。形制如槨。
其蓋六石。題曰有齊褚澄所歸。啟蓋榨骨已蛇蟻所穴。環(huán)石內(nèi)向。文本曉然。盜疑兵書。移置戶外。視之棄去。
先人偶見讀徹。囑鄰鄉(xiāng)慎護。明年具舟載歸。欲送官以廣其傳。遭時兵革不息。先人亦不幸。遺命異物終當化去。
神書理難久藏。其以褚石為吾棺槨之石。褚石隱則骸骨全。褚石或興。吾名亦顯。淵募能者調(diào)墨。治刻百本散之。
余遵遺誡。先人諱廣字叔常。清泰二年。五月十九日。古揚蕭淵序。
釋義堪序曰。靖康初。金人犯順。群盜乘間。在處有之。去揚城北二十五里。陳源橋。有蕭家。世居其間。
蓋貧不能自振矣。守一冢甚勤。曰。吾十二世祖。葬父于此。吾家冢凡數(shù)百。世世惟守此耳。盜疑其起家者富而濃葬。日夕窺之。二家因語人曰。吾十二世祖。葬其父明經(jīng)廣叔常。用石刻秘經(jīng)為槨。從治遺命也。已而不忍其柩有將廢之兆。遂敕子孫世守之耳。窺者仍故。二家因會鄉(xiāng)人啟視之。漆棺如新??淌芯牌F湟簧w蕭淵序也。乃移柩莽居側(cè)。而舉石于門外。有告蕭得埋寶者。遂納石。于今予時持缽。將為南岳之游。遇蕭門結(jié)葬緣。
適見其事。謾錄諸策。以俟能者。二年結(jié)制前五日。衛(wèi)國釋義堪書。
丁介跋曰。上褚澄遺書一卷。初得蕭氏父子護其石。而其書始全。繼得僧義堪筆之紙。而其書始全。今得劉繼先鋟之木。而其書始傳。亦可謂多幸矣。澄子彥通。河南陽翟人。宋武帝之甥。尚書左仆射湛之之子。廬江公主之夫。齊太宰侍中錄尚書公淵之弟。仕宋。自駙馬都尉。遍歷清顯。仕齊。至侍中。領(lǐng)右軍將軍。永明元年卒。
?。鲜吩?。永元元年卒。誤也。)東昏侯立其女為皇后。追贈金紫光祿太夫。實永元元年。去其卒時。已七十年矣。遺書題其贈官。豈蕭廣得其槨石。考之史傳。而附題于前乎。初齊高帝愛子豫章王嶷。自江陵赴都。得疾日臻。帝憂形于色。乃大赦天下。聞澄傳楊淳秘方。召澄治立愈。帝喜甚。擢澄左民尚書以寵之。其守吳郡也。民有李道念以公事至郡。澄遙見謂曰。汝有奇疾。道念曰。某得冷疾五年矣。澄診其脈曰。非冷也。由多食雞子所致??芍筇K一斗服之。即吐物如升許。涎裹之動。抉涎出視。乃一雞雛。翅距已具而能走。澄曰。未也。盍服其余藥。從之。凡吐十三枚。疾乃瘳。其妙皆此類也。是書幽眇簡切。多前人所未發(fā)。而豈徒哉。問子篇。稱建平王。當是澄之妻之侄景素。其生子六。即延齡延年輩云。
嘉泰元年日南至。甘泉寄士丁介跋。
徐常吉曰。尊生秘經(jīng)一卷。六朝時齊褚澄所著。唐末黃巢亂。發(fā)其冢之石刻。維揚人蕭廣手摹之。其書始傳。
(事玄要言)
四庫全書提要曰。褚氏遺書一卷。舊本題齊褚澄撰。澄字彥適。陽翟人。褚淵弟也。尚宋文帝女廬江公主。
拜駙馬都尉。入齊為吳郡太守。官至左民尚書。事跡具南齊書本傳。是書分受形。本氣。平脈。津潤。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十篇。大旨發(fā)揮人身氣血陰陽之奧。宋史始著于錄。前有后唐清泰二年蕭淵序。云。
黃巢時。群盜發(fā)冢。得石刻棄之。先人偶見載歸。后遺命即以褚石為槨。又有釋義堪序。云。石刻得之蕭氏冢中。
凡十有九片。其一。即蕭淵序也。又有嘉泰元年丁介跋。稱此書得蕭氏父子護其石。而始全。繼得僧義堪筆之紙而始存。今得劉義。先鋟之木。而始傳云??贾苊芄镄岭s識。引其非女非男之身一條。則宋代已有此本。所謂刻于嘉泰中者。殆非虛語。其書于靈樞素問之理。頗有發(fā)明。李時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論寡婦僧尼。必有異乎妻外家之療。發(fā)前人所未發(fā)。而論吐血便血飲寒涼。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龜鑒。疑宋時精醫(yī)理者所著。而偽托澄以傳。
然其言可采。雖贗本不可廢也。中頗論精血化生之理。所以辨病源戒保嗇耳。高儒百川書志。列之房中類。則其誤甚矣。
按儲泳祛疑說,稱是書曰尊生秘經(jīng)。故徐常吉從識其目。然近世傳本。未有以此題簽者也。
〔亡名氏集略雜方〕隋志十卷 佚〔雜藥方〕隋志一卷 佚〔雜藥方〕七錄四十六卷 佚〔雜藥方〕隋志十卷 佚〔湯丸方〕隋志十卷 佚〔雜丸方〕隋志十卷 佚〔百病膏方〕七錄十卷 佚〔雜湯丸散酒煎薄帖膏湯婦人少小方〕七錄九卷 佚〔療下湯丸散方〕七錄十卷 佚〔醫(yī)方論〕隋志七卷 佚〔孫中郎雜藥方〕七錄二十九卷 佚〔陽氏(眄)藥方〕七錄二十八卷 佚〔夏侯氏(闕名)藥方〕七錄七卷 佚〔王氏(季琰)藥方〕七錄一卷 佚〔亡名氏治卒病方〕七錄一卷 佚〔遼東備急方〕七錄三卷 佚七錄曰。都尉臣廣上。
〔如意方〕隋志十卷 佚〔梁武帝所服雜藥方〕隋志一卷 佚〔坐右方〕新唐志十卷 佚〔陶氏(弘景)方〕隋志三卷 佚陶弘景曰。余祖世以來。務敦諱方藥。本有范汪方一部。斟酌詳用。多護其故。內(nèi)護家門。旁及親族。其有虛心告請者。不限貴賤。皆摩踵救之。凡所救活數(shù)百千人。自余投纓宅嶺。猶不忘此。日夜玩味。常覺欣欣。余亦撰方三卷。并效驗方五卷。又補葛氏肘后方三卷。蓋欲承嗣善業(yè)。令諸子侄。不敢失墜??梢匝a身濟物者也。(本草序例)
〔效驗方〕隋志六卷梁五卷(舊唐志。作十二卷。)佚〔靈奇秘奧〕(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靈奇奧秘術(shù)。)宋志一卷 佚〔王氏(顯)藥方〕三十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中尉王榮雜藥方一卷。)佚北魏書本傳曰。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自言本東海郯人。王朗之后也。祖父延和中南奔。居于魯郊。
又居彭城。伯父安上。劉義隆于板行館陶縣。世祖南討。安上棄縣歸命。與父母俱徙平城。例敘陽都子。除廣寧太守。顯父安道。少與李亮同師。俱學醫(yī)業(yè)。粗究其術(shù)。而不及亮也。安上還家樂平。頗參士流。顯少歷本州從事。雖以醫(yī)術(shù)自通。而明敏有決斷才用。初文昭太后之懷世宗也。夢為日所逐。化而為龍繞后。后寤而驚悸。遂成心疾。衣冠文物太后敕召徐騫及顯等。為后診脈。騫云。是微風入臟。宜進湯加針。顯云。按三部脈。非有心疾。
將是懷孕生男之象。果如顯言。久之。召補侍御帥尚書儀曹郎。號稱干事。世宗自幼有微疾。久未瘥愈。顯攝療有效。因是稍蒙盼識。又罷六補之初。顯為領(lǐng)軍千烈間通規(guī)策。頗有密功。累遷游擊將軍。拜廷尉少卿。仍在侍御。營進御藥,出入禁內(nèi)。乞臨本州。世宗嘗許之。積年未授。因是聲聞傳于遠近。顯每與人言。時旨已決。必為刺史。遂除平北將軍。相州刺史。尋詔馳驛還京。復掌藥。又遣還州。元愉作逆。顯討之不利。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顯前后歷職。所在著稱。糾折庶獄。究其奸回。出內(nèi)惜慎。愛國如家。及領(lǐng)憲臺。多所彈劾。百寮肅然。又以中尉屬官。不悉稱職。諷求更換。詔委改選。務盡才能。而顯所舉?;蛴姓垖?。未皆得人。于是眾口喧嘩。聲望致?lián)p。后世宗詔顯撰藥方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療諸疾。東宮既建。以為太子詹事。委任甚濃。世宗每幸東宮。顯常近侍。出入禁中。仍奉醫(yī)藥賞賜。累加為立館宇。寵振當時。延昌二年秋。以營療之功。封衛(wèi)南伯。四年正月。世宗夜崩。肅宗踐阼。顯奉璽策。隨從臨哭。微為憂懼。顯即蒙任遇。兼為法官。恃勢使威。為時所疾。朝宰托以侍療無效。執(zhí)之禁中。詔削爵位。臨執(zhí)呼冤。直閣以刀環(huán)撞其腑下。傷中吐血。至右衛(wèi)府。一宿死。始顯布衣為諸生。有沙門相顯。后當富貴。誡其勿為吏官。吏官必敗。由是世宗時?;蛴渌鞌z吏部。每殷勤避之。及世宗崩。肅宗夜即位。受璽冊。于儀須兼太尉。及吏部。倉卒百官不具。以顯兼吏部行事矣。
〔王世榮單方〕隋志一卷 佚〔李氏(修)藥方〕(舊唐志。作李思。)隋志。五十七卷。本百十卷。 佚北魏書本傳曰。李修。字思祖。本陽平館陶人。父亮。少學醫(yī)術(shù)。兄元孫。隨畢眾敬。赴平城。亦遵父業(yè)而不及。以功賜爵義平子。拜奉朝請。修略與兄同晚入代京。歷位中散令。以功賜爵。下蔡子。遷給事中。太和中。
當在禁內(nèi)。高祖衣冠文物太后時有不豫。修侍針藥。治多有效。賞賜累加。車服第宅。號為鮮麗。集諸學士。及工書者。百余人。在東宮撰藥方百余卷。皆行于世。先是咸陽公高允。雖年且百歲。而氣力尚康。高祖衣冠文物太后時令修診視之。一旦奏言。允脈竭氣微。大命無遠。未幾果亡。遷洛。為前軍將軍。領(lǐng)太醫(yī)令。后數(shù)年卒。贈威遠將軍。青州刺史。子大授襲汶陽令。醫(yī)術(shù)又不逮父。
〔亡名氏辨病形證〕隋志七卷 佚〔瘧論并方〕隋志一卷 佚〔雜要方〕隋志一卷 佚〔范氏(世英)千金方〕隋志三卷 佚〔徐王方〕隋志五卷 佚〔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隋志十卷 佚按東海徐熙字仲融。以醫(yī)著于晉宋間。奕葉相傳。至之才凡六世。并其族祖叔向及嗣伯為八世。之才撰其傳家試驗之方。以為編者。之寸封西陽郡王。故稱徐王。
〔家傳秘方〕隋志二卷 佚〔陳氏(山提)雜藥方〕舊唐志十卷 佚北史恩幸傳曰。神武時有蒼頭陳山提蓋豐樂。俱以驅(qū)馳便僻。頗蒙恩遇。魏末。山提通州刺史。
〔雜藥方〕舊唐志六卷 佚〔雜丸方〕舊唐志一卷 佚〔文氏(義方)通玄經(jīng)〕(崇文總目。作支義方。藝文略。作周支義。)宋志十卷 佚〔支觀通玄方〕(本朝現(xiàn)下書目。無支觀二字。)宋志十卷 佚〔釋氏(曇鸞)療百病雜丸方〕隋志三卷 佚〔論氣治療方〕隋志一卷 佚〔釋氏(鸞)調(diào)氣方〕(外臺秘要方。引崔氏產(chǎn)乳序。作巒調(diào)氣方。)舊唐志三卷 佚〔姚氏(僧坦)集驗方〕隋志十卷(隋志。別載姚大夫集驗方十二卷。)佚后周書曰。姚僧坦。字法衛(wèi)。吳興武康人也。父菩提梁高平令。嘗嬰疾歷年。乃留心醫(yī)藥。梁武帝性又好之。
每招菩提。討論方術(shù)。言多會意。由是頗禮之。僧坦幼通洽。居喪盡禮。年二十四。即傳家業(yè)。梁武帝召入禁中。
面加討試。僧坦酬對無滯。梁武甚奇之。時武陵王所生葛修華患宿積。時方術(shù)莫效。帝令僧坦視之。僧坦還說其狀。武帝嘆曰。卿用意綿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朕每留情。頗識治體。今聞卿說。蓋開人意。十一年。帝因發(fā)熱。欲服大黃。僧坦曰。大黃乃是快藥。然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弗從。遂至危篤。梁元帝嘗有心腸疾。諸醫(yī)咸謂。宜用平藥??蓾u宣通。僧坦曰。脈洪而實。此有宿妨。非用大黃。必無瘥理。帝從而愈。及大軍克荊州。為燕公于謹所召。太相禮接。太祖遣使馳驛征僧坦。謹固留不遣。謂使人曰。吾年時衰暮。 疾嬰沉。今得此人。望與之偕老。太祖以謹勛德隆重乃止。明年隨至長安。伊芳婁穆以疾還京。請僧坦省疾。自云。自腰至臍。以有三縛。兩腳緩縱。不復自持。僧坦即診脈處湯三劑。穆初服一劑。上縛解。再服中縛解。又服三縛悉除。而兩腳疼痹。猶自變?nèi)?。更為合散。稍得屈伸。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蛴袆衿浞Q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決。乃問僧坦。僧坦曰。意謂此患。不與大散相當。若欲自服。不煩賜問。因而委去。其子殷勤拜請曰。多時仰屈。今日始來。意不下治。意實未盡。僧坦知其可瘥。即為處方。諸患悉除。大將軍樂平公竇集暴感風疾。精神瞀亂。無所覺知。諸醫(yī)先視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坦后至云。困矣。終當不死。若專以見付。相為治之。其家欣然。僧坦為合湯散。所患即瘳。大將軍永世公叱伏列 苦痢積時。而不廢朝謁。燕公于謹嘗問僧坦曰。樂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瘥輕。對曰。夫患有深淺。時有克殺。樂平雖困。終嘗保全。永世雖輕。必不免死。
謹曰。君言必死當在何時。對曰。不出四月。果如其言。謹嘆異之。文宣太后寢疾。醫(yī)巫雜說。各有同異。高祖引僧坦問曰。太后患勢不輕。諸醫(yī)并云。無慮。朕人子之情。可以意得。君臣之義。言在無隱。公以為何如。對曰。臣無聽聲視色之妙。特以經(jīng)事已多。準之常人。竊已憂懼。帝泣曰。公既決之矣。知復何言。尋而太后崩。
四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疾。口不能言。瞼垂覆目。不得視。一足短縮。又不得行。僧坦以為諸臟俱病。
不可并治。軍中之事。莫先于語。乃處方進藥。帝遂得言。又治目。目疾便愈。未及治足。疾亦瘳。比至華州。
帝已痊復。是歲高祖幸云陽。遂寢疾。乃招僧坦赴行在所。內(nèi)史柳昴私問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如何。對曰。
天子上應天心。或當非愚所及。若凡庶若此。萬無一全。尋而帝崩。宣帝初在東宮。嘗苦心痛。乃命僧坦治之。
其疾即愈。及即位。恩禮彌隆。大象二年。除太醫(yī)下大夫。帝尋有疾。僧坦宿直侍疾。帝謂隋公曰。今日性命。
唯委此人。僧坦診候。知帝危殆。乃對曰。臣荷恩即重。恩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盡心。帝頷之。及靜帝嗣位。遷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隋開皇初卒。僧坦撰集驗方十二卷。行紀三卷。行于世。(太平御覽)
〔姚大夫單方〕藝文略一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雜藥方一卷。姚大夫撰。)佚〔亡名氏集驗方〕隋志十二卷 佚〔名醫(yī)集驗方〕隋志六卷(舊唐志。作三卷。)佚〔謝氏(士泰)刪繁方〕(唐志。作謝士太。)隋志十三卷 佚〔吳氏(闕名)山居方〕隋志三卷 佚〔亡名氏新撰藥方〕隋志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 作一卷。)佚〔釋氏(莫滿)單復要驗〕隋志二卷 佚〔釋氏(道洪)方〕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雜療方〕隋志十三卷 佚〔雜藥酒方〕隋志十五卷 佚〔趙婆療漯方〕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療百病散〕隋志三卷 佚〔大略丸〕隋志五卷 佚〔靈壽雜方〕隋志二卷 佚〔宋氏(俠)經(jīng)心錄〕(宋志。作治風經(jīng)錄。不著撰人名氏。)隋志八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六卷。舊唐書本傳。作十卷。宋志。作五卷。)佚舊唐書本傳白。宋俠者?!踔萸逭娜?。北齊東平王文學孝王之子也。亦以醫(yī)術(shù)著名。官至朝散大夫。藥藏監(jiān)。
撰經(jīng)心錄十卷。行于世。
〔龍樹菩薩藥方〕隋志四卷 佚〔西域諸仙所說藥方〕隋志二十三卷目一卷本二十五卷 佚〔香山仙人藥方〕隋志十卷 佚〔西域波羅仙人方〕隋志四卷 佚〔西域名醫(yī)所集要方〕隋志四卷 佚〔婆羅門諸仙藥方〕隋志二十卷 佚〔婆羅門藥方〕隋志五卷 佚〔耆婆所述仙人命論方〕隋志二卷目一卷本三卷 佚〔干陀利治鬼方〕隋志十卷 佚〔新錄干陀利治鬼方〕隋志四卷本五卷闕 佚〔隋煬帝敕撰四海類聚單要方〕(隋志。無隋煬帝敕撰字。今據(jù)唐志錄之。)隋志三百卷(唐志。作十六卷。)
佚〔四海類聚方〕隋志二千六百卷 佚〔許氏(澄)備急單要方〕隋志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新錄單要方五卷。魏孝澄撰。)佚隋書許智藏傳曰。宗人許澄。亦以醫(yī)術(shù)顯。父 。仕梁。太常丞中軍長史。隨柳仲禮入長安。與姚僧坦齊名。
拜上儀同三司。澄有學識。傳父業(yè)。尤盡其妙。歷尚藥典御。諫議大夫。封賀川縣伯。父子俱以藝術(shù)。名重于周隋二代。
〔吳氏(景賢)諸病源候論〕(唐志無賢字)隋志五卷目一卷(唐志作五十卷)佚〔巢氏(元方)諸病源候論〕新唐志五十卷 存宋綬序曰。臣聞人之生也。陶六氣之和。而過則為 。醫(yī)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則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別五聲五色之變。揆盈虛于表里。審躁靜于性韻。達其消息。謹其攻療。茲所以輔含靈之命。裨有邦之治也。國家丕冒萬宇。交修庶職。執(zhí)技服于官守。寬疾存乎政典?;噬媳`圖而迪成憲。奉母儀而隆至化。明燭幽隱。惠綏動植。憫斯民之 苦。佇嘉醫(yī)之極濟。且念幅員之遼邈。閭巷之窮 。肄業(yè)之士。罕盡精良。傳方之家。頗承疑舛。四種之書或闕。七年之習未周。以彼粗工。肆其億度。大害生理??刹话г?。是形慘怛。或懷重慎。以為昔之上手。效應參神。前五日而逆知。經(jīng)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詳密乎。蓋診候之教。
肇自軒祖。中古已降。論著彌繁。思索其精。博利于眾。乃下明詔。疇咨舊聞。上稽圣經(jīng)。旁摭奇道。發(fā)延閣之秘蘊。敕中尚而讎對。諸病源候論者。
隋大業(yè)中大醫(yī)巢元方等奉詔所作也。會粹群說。沉研精理。形脈之證。罔不該集。明居處愛欲風濕之所感。示針橋引湯熨之所宜。誠術(shù)藝之楷模。而診察之津涉。監(jiān)署課試。固常用此。乃命與難經(jīng)素問。圖鏤方版。傳布海內(nèi)。洪惟祖宗之訓。務惟存育之惠。補農(nóng)經(jīng)之闕漏。班禁方于遐邇。逮令搜采。益窮元本。方論之要殫矣。師藥之功備矣。將使后學優(yōu)而柔之。視色毫而靡愆。應心手而胥驗。大哉。味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憂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茲札瘥。躋之仁壽。上圣愛人之旨。不其篤歟。翰林醫(yī)官副使趙拱等。參校既終。繕錄以獻。爰俾近著。為之題辭。顧惟空疏。莫探秘頤。徒以述善誘之深意。用勸方來。揚勤衄之至仁。式昭大庇云爾。謹序。
趙希弁曰巢氏病源候論五十卷。上隋巢元方等撰。元方大業(yè)中被命。與諸醫(yī)共論眾病所起之源。皇朝昭陵時。
詔校本刻牘頒行。宋綬為序。
陳振孫曰。巢氏病源論五十卷。隋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撰。大業(yè)六年也。惟論病證。不載方藥。今按千金方諸論。多本此書。業(yè)醫(yī)者。可以參校。
王應麟曰。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賢校理晁宗愨王舉正。校定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難經(jīng)。巢氏元方病源候論。五年四月乙未。令國子監(jiān)摹印頒行。詔學士宋綬。撰病源序。
呂復曰。病源論五十卷。乃隋大業(yè)中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奉敕撰集。原諸病候。而附以養(yǎng)生導引諸法。裒成一家之書。醇 相混。蓋可見矣。宋之監(jiān)暑。乃用為課試。元復循襲。列醫(yī)門之七經(jīng)。然附會雜揉。非復當時之舊。具眼者當自見之。吳景賢亦作病源一書。近代不傳。
郎瑛曰。巢氏病源一書。論證論理??芍^意到而辭暢者矣。予嘗惜其常時元方不附方藥。使再具之。體用俱全。是書真不可及也。(七修類稿)
王 曰。巢元方著病源候論。王冰撰天元玉冊。要皆有所祖述。然元方言風寒二氣。而不著濕熱之說。冰推五運六氣之變。而患在滯而不通。此其失也。(青巖叢說)
朱彝尊跋曰。上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太醫(yī)博士巢元方奉敕。與諸醫(yī)共論 疾所起之源。及九候之要。太業(yè)六年書成。進于朝。論凡一千七百二十篇。言之詳矣。隋唐經(jīng)籍志。不著于錄。而宋志有之。蓋太平興國中。命王懷隱王 陳昭遇等。進圣惠方。每部取元方之論冠其首。神宗以之。課試醫(yī)士。是編始大顯于時。書錄解題。
謂千金方諸論。多本此書??妓沃漆t(yī)。以巢氏論。與千金翼。同目為小經(jīng)。而千金方不與。然則今所傳孫真人書。
殆未足深信矣。(曝書亭集)
四庫全書提要曰。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大業(yè)中。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奉詔撰。考隋書經(jīng)籍志。有諸病源候論五卷。目一卷。吳景賢撰。舊唐書經(jīng)籍志。有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吳景撰。皆不言巢氏書。宋史藝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又無吳氏書。惟新唐書藝文志。二書并載。書名卷數(shù)并同。不應如是之相復。疑當時本屬官書。元方與景一為監(jiān)修。一為編撰。故或題景名?;蝾}元方名。實止一書。新唐書。偶然重出。觀晁公武讀書志。稱隋巢元方等撰。足證舊本所列。不止一名。然則隋志吳景作吳景賢。賢或監(jiān)字之誤。其作五卷。亦當脫一十字。如止五卷。
不應目錄有一卷矣。此本為明汪濟川方礦所校。前有宋綬奉敕撰序??加窈]d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賢校理晁宗愨王舉正。校定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難經(jīng)。巢氏病源候論。五年四月乙未。令國子監(jiān)模印頒行。詔學士宋綬撰病源序。是其事也。書凡六十七門。一千七百二十論。陳振孫書錄解題。稱王燾外臺秘要諸論。多本此書。
今勘之信然。又第六卷。解散諸候。為服寒食散者而作。惟六朝人有此證。第二十六卷。貓鬼病候。見于北史及太平廣記者。亦惟周齊時有之。皆非唐以后語。其為舊本無疑。其書但論病證。不載方藥。蓋猶素問難經(jīng)之例。
惟諸證之末。多附導引法。亦不言法出誰氏??妓逯?。有導引圖三卷。注曰。立一。坐一。臥一。或即以其說編入歟。讀書志。稱宋朝舊制。用此書課試醫(yī)士。而太平興國中。集圣惠方。每門之首。亦必冠以此書。蓋其時去古未遠。漢以來經(jīng)方脈論。存者尚多。又裒集眾長。共相討論。故其言深密精邃。非后人之所能及。內(nèi)經(jīng)以下。
自張機王叔和葛洪數(shù)家書外。此為最古。究其旨要。亦可云證治之津梁矣。王偉青巖叢說。嘗議其唯知風寒二氣。
而不著濕熱之說。以為疏漏。然病機萬變。前人所未及言。經(jīng)后人闡明者甚多。不可以一節(jié)病是書也。
按友人山本恭庭(允)作諸病源候論疏證五十卷。解題一篇。詳確可喜。蓋其言曰。今本謬誤。固已甚矣。
且外臺秘要引。有傷寒十日至十二日候。傷寒毒攻眼候。(今本有與此題目相同。其文即異)。重下候。圣惠方。
引有食癇候。醫(yī)心方引有小兒鬼舐頭候??贾癖?。并無所見。癭瘤門有多忘候。嗜眠候。鼾眠候。體臭候。狐臭候。漏掖候。并與題目不相涉。知是他篇錯文。則其所脫佚。亦不止五候也。三因方曰。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
蓋為示病名也。是陳言所見。應天圣官刊。其所謂即本書原數(shù)。而今本唯有一千七百二十六論。其為殘闕亦明矣。
且張從正儒門事親。引是書卷三十七帶下候文曰。巢氏內(nèi)篇四十四卷云云。此知原有內(nèi)外之篇目。其卷第亦不同也。不知今本何以差錯至此云。
再按吳景賢名。見于隋書麥鐵杖傳。則提要有吳景監(jiān)撰之說者。實系臆測。然以是書為巢吳同編。理似當然。
姑據(jù)新唐志。并載二家之書。以俟后考。
〔甄氏(立言)古今錄驗方〕(原作甄權(quán)。今據(jù)唐書立言傳。及本朝現(xiàn)下書目。)舊唐志五十卷 佚
卷四十二
方論(二十)
〔孫氏(思邈)千金方〕新唐志三十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三十一卷。)存自序曰。夫清濁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 落。萬物淳樸。無得而稱。燧人氏出。觀斗極以定方名。
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畫八卦。立庖廚。滋味既興。 瘵萌起。大圣神農(nóng)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嘗百藥。以救療之。猶未盡善。黃帝受命。創(chuàng)制九針。與方士岐伯雷公之倫。備論經(jīng)脈。旁通問難。詳究義理。以為經(jīng)論。
故后世可得根據(jù)而暢焉。春秋之際。良醫(yī)和緩。六國之時。則有扁鵲。漢有倉公仲景。魏有華佗。并皆探賾索隱。
窮幽洞微。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晉宋以來。雖復名醫(yī)間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甚。立心不常。淫放縱逸。有闕攝養(yǎng)所致耳。余緬尋圣人設(shè)教。欲使家家自學。人人自曉。君親有疾。
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未俗小人。多行詭詐。旁倚圣教。而為欺 。遂令朝野士庶。咸恥醫(yī)術(shù)之名。多教子弟。
誦短文。構(gòu)小冊。以求出身之道。醫(yī)治之術(shù)。闕而弗論。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賢之本意。幼遭風冷。屢造醫(y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chǎn)。所以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至于切脈診候。采藥合和。服餌節(jié)度。將息避慎。一事長于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至于弱冠。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在身之患。斷絕醫(yī)門。故知方藥本草。不可不學。吾見諸方。部帙浩博。忽遇倉卒。求檢至難。比得方訖。疾已不救矣。嗚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墮學之昏愚。乃博采群經(jīng)。刪裁繁重,務在簡易。以為備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雖不能究盡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
思過半矣。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為名也。未可傳于士族。庶以貽厥私門。張仲景曰。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shù)。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
而但競逐榮勢。企踵權(quán)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而忽棄其本。欲華其表。而悴其內(nèi)。皮之不存。
毛將安傅。進不能愛人知物。退不能愛躬知己。卒遇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技暗溨痢6笳鹄?。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戇若游魂。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 百年之壽命。將至貴之重器。委付庸醫(yī)。
恣其所措。咄嗟喑嗚。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铩S臐撝厝?。徒為涕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自育若是。何榮勢之云哉。則此之謂也。
舊唐書本傳曰。孫思邈。京兆華原人也。七歲就學。日講千余言。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洛州總管獨孤信見而嘆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適小。難為用也。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
隋文帝輔政。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起。嘗謂所親曰。過五十年。當有圣人出。吾力助之以濟人。及太宗即位。
召詣京師。嗟其容色甚少。謂曰。故知有道者。誠可尊重。羨門廣成。豈虛言哉。將授以爵位。固辭不受。顯慶四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又固辭不受。上元元年。辭疾請歸。特賜良馬。及鄱陽公主邑司。以居焉。當時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執(zhí)師資之禮。以事焉。思邈嘗從事九成宮。照鄰留在其宅。時庭前有病梨賦。照鄰為賦。其序曰。癸酉之歲。余臥疾長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陽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廢。時有孫思邈處士居之。
邈道合古今。學殫數(shù)術(shù)。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入不二。則今之維摩詰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則洛下閎安期先生之儔也。照鄰有惡疾。醫(yī)所不能愈。乃問思邈。名醫(yī)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聞善言天者。必質(zhì)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其轉(zhuǎn)運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
張而為虹 。此天地之常數(shù)也。人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wèi)。彰而為氣色。發(fā)而為音聲。此人之常數(shù)也。陽用其形。陰用其情。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jié)而為瘤贅。
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 枯。診發(fā)乎面。變動乎形。推是以及天地亦知之。故五緯盈縮。星辰錯行。
日月薄蝕。孛彗飛流。此天地之危診也。寒暑不時。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天地之瘤贅也。山崩土陷。天地之癰疽也。奔風豪雨。天地之喘乏也。川瀆竭固。天地之 枯也。良醫(y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圣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詩曰。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謂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謂大膽也。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行之方也。見機而作。
不俟終日。智之圓也。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詢之鄉(xiāng)里。咸云數(shù)百歲人。話周齊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矣。然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
可謂古之聰明博達不死者也。初魏征等受詔。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钟羞z漏。屢訪之。思邈口以傳授。有如目觀。東臺侍郎孫處約。將其五子 儆俊佑 。以謁思邈。思邈曰??‘斚荣F。佑當晚達。 最名重。禍在執(zhí)兵。
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盧齊卿童幼時。請問人偷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孫當為屬使。可自保也。后齊卿為徐州刺史。思邈孫溥。果為徐州蕭縣丞。思邈初謂齊卿之時。溥猶未生。而預知其事。凡諸異跡。
多此類也。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無牲牢。經(jīng)月余顏貌不改。舉尸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
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祿論三卷。攝生真錄。及枕中素書。合三教論。各一卷。子行。天授中。為鳳閣侍郎。
段成式曰。孫思邈嘗隱終南山。與宣律和尚相接。每往來互參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于昆明池。結(jié)壇祈雨。
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shù)尺。忽有老人夜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無雨久。非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汕髮O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孫謂曰。我知昆相龍宮。有仙方三千首。爾傳與予。將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而至。孫曰。爾特還。無慮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漲。數(shù)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孫復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人不得曉。(酉陽雜俎)
林億等序曰。昔神農(nóng)遍嘗百藥。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芳尹而湯液之劑備。黃帝欲創(chuàng)九針。以治三陰三陽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持賢明博通之臣?;驗橹?。或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為。得行于永久也。醫(yī)家之務。經(jīng)是二圣二賢。而能事畢矣。
后之留意于方術(shù)者。茍知藥而不知灸。未足以盡治療之體。知灸而不知針。未足以極表里之變。如能兼是圣賢之蘊者。其名醫(yī)之良乎。有唐真人孫思邈者。乃其人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時之志。當太宗治平之際。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謂上醫(yī)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而乃祖述農(nóng)黃之旨。發(fā)明岐摯之學。經(jīng)掇扁鵲之難。
方采倉公之禁。仲景黃素。元化綠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經(jīng)驗。張苗之藥對。叔和之脈法?;矢χk之三部。
陶隱居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坦阮炳。上極文本之初。下訖有隋之世?;蚪?jīng)或方。無不采摭。集諸家之所秘要。
去眾說之所未至。成書一部???cè)怼D夸浺煌?。臟腑之論。針艾之法。脈證之辨。食治之宜。始婦人而次嬰孺。先香港腳而后中風。傷寒癰疽。消渴水腫。七竅之 。五石之毒。備急之方。養(yǎng)性之術(shù)??偲偃T。
合方論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驗。四種兼包。濃德過于千金。遺法傳于百代。使二圣二資之美。不墜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階近而至遠。上識于三皇之奧者。真人善述之功也。然以俗尚險怪。我道純正。不可述刳腹易心之異。世務徑省。我書浩博。不可道聽涂說而知。是以學寡其人。寢以紛靡。賢不繼世。簡編斷缺。不知者。以異端見黜。好之者。以闕疑輟功。恭惟我朝以好生為德。以廣愛為仁。乃詔儒臣。正是墜學。臣等術(shù)謝多通。職專典校。于是請內(nèi)府之秘書。探道藏之別錄。公私眾本,搜訪幾遍。得以正其紕繆。補其遺佚。文之重復者削之。事有不倫者緝之。編次類聚。期月功至。綱領(lǐng)雖有所立。文義猶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如素問九墟。靈樞甲乙。太素巢源諸家本草。前古脈書。金匱玉函。肘后備急。謝士秦刪繁方。劉涓子鬼遺論之類。事關(guān)所出。無不研核。尚有所闕。而又溯流以討源。如五鑒經(jīng)。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錄。
正元廣利。外臺秘要。兵部手集。夢得傳信之類。凡所派別。無不考理?;ハ噘|(zhì)正。反復稽參。然后遺文疑義。
煥然悉明。書雖是舊。用之惟新。可以濟函靈。俾明圣好生之治??梢詡鞑恍?。副主上廣愛之心。非徒為太平之文致。實可佐皇極之錫福。校讎既成??槍懸练际?。恭以上進。庶備親覽。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尚書工部侍郎兼侍講臣錢象先謹上。
葉少蘊曰。孫真人為千金方兩部。說者謂凡修道養(yǎng)生者。必以陰功協(xié)濟。而后可得成仙。思邈為千金前方。
時已百余歲。因以妙盡古今方書之要。獨傷寒未之盡。似未盡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論。后三十年。作千金翼。
論傷寒者居半。蓋始得之。其用志精審不茍如此。今通天下言醫(yī)者。皆以二書為司命也。思邈之為神仙。固無可疑。然唐人猶記中間有用虻蟲水蛭之類。諸生物命。不得升舉。天之惡殺物者如是。則欲活人者。豈不知之。(避暑錄話)
趙希弁曰。千金方三十卷。上唐孫思邈撰。思邈博通經(jīng)傳。洞明醫(yī)術(shù)。著用藥之方。診脈之訣。針灸之穴。
禁架之法。以至導引養(yǎng)生之要。無不周悉。后世或能窺其一二。未有不為名醫(yī)者。然議者頗恨其獨不知傷寒之數(shù)云。
陳振孫曰。千金方三十卷。唐處士孫思邈撰。自為之序。名曰千金備急要方。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其前類例數(shù)十條。林億等新纂。
喬世寧序曰。千金方。世罕刻本。華州舊有石刻千金寶要。所選擇僅十之一。今蜀廣中板行者。是也。后得建寧本頗全。乃又脫誤不可讀。間嘗欲覽古遂生之說。究極悠邈。顧安得盡據(jù)也。其書為唐孫真人思邈所著。蓋刪輯上古以來醫(yī)書。定為此編也。史稱公道洽古今。學殫術(shù)數(shù)。今考其書信然。自華佗以后一人而已。世以其遺書神驗。遂傳為龍宮所授。以余所見。新唐書。與真人自序。皆不道龍宮事。其說在道經(jīng)續(xù)仙傳中。是道家剽奇侈稱。希異為勝耳,世俗傳訛既久。而學士大夫。亦往往稱焉。何也。世又有別刻海上救急二方。皆贗本根據(jù)托。
尤大謬誤人者。余覽之。益悵然慨焉。故為校定千金方正本。余父封君。命余弟世定。自刻于家。將以示世之好孫公者。建寧本類三十卷。今根據(jù)道經(jīng)定次。為九十三卷云。余又得孫公四言詩一首。其暢發(fā)玄旨。備矣。顧其詩不盛傳。而近世獨稱嘆世吟。此鄙誕無足采者。決非孫公語。世何以稱焉。世又傳孫公嘗騎虎山行。益甚要眇無征者?;蛟?。龍虎坎離。道家煉氣之說。而傳者誤耶。余覽載籍。孫公蓋深隱獨行之士。與玄晏所述高士類也。
其云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古今以為名言,但其論攝養(yǎng)事。多似老子。乃舊唐書。遂列之方技。其后道經(jīng)類說。前定錄。酉陽雜俎。湘山野錄諸書。益多附載諸怪異事。誣矣。誣矣。余嘗欲列孫公事跡。稍為論次其事。俾覽者信焉。會自刻千金方成。因辨證其略如此。以俟洽聞者訂議焉。孫公華原人。今為余耀州地。城東三里。為五臺山。其上蓋有真人洞云。真人所著。又有馬陰內(nèi)傳一卷。煉云母訣二卷。攝養(yǎng)錄二卷。氣訣一卷。燒煉秘訣一卷。龍虎通玄訣一卷。龍虎亂日篇一卷。福壽論一卷。
枕中素書一卷。會三教論一卷。龍虎論一卷。龜經(jīng)一卷。算經(jīng)一卷。五兆經(jīng)訣一卷。福錄論三卷。將續(xù)求刻之。
嘉靖二十二年。夏四月十三日。承德郎南京戶部貴州司署郎中。耀州喬世寧序。
錢曾曰。千金方三十卷。孫思邈雍州之華原人。救昆明池龍。得仙方三十首。散入此書中。逐卷一方。后人無從辨之。新刻本。攙改偽謬。不可是正。此猶是原書也。(讀書敏求記)
張璐曰。自云生于開皇。乃托辭也。如果生于隋。何周宣帝時。便以王室多故。隱居太白山耶。(千金方衍義)
徐大椿曰。仲景之學。至唐而一變。仲景之治病。其論臟腑經(jīng)絡。病情傳變。悉本內(nèi)經(jīng)。而其所用之方。皆古圣相傳之經(jīng)方。并非私心自造。間有加減。必有所本。其分兩輕重。皆有法度。其藥悉本于神農(nóng)本草。無一味游移假借之處。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精微深妙。不可思議。藥味不過五六品。而功用無不周。
此乃天地之化機。圣人之妙用。與天地全不朽者也。千金方則不然。其所論病。未嘗不根據(jù)內(nèi)經(jīng)。而不無雜以后世臆度之說。其所用方。亦采擇古方。不無兼取后世偏雜之法。其所用藥。未必全本于神農(nóng)。兼取雜方單方。及通治之品。故有一病而立數(shù)方。亦有一方而治數(shù)病。其藥品有多至數(shù)十味者。其中對證者固多。不對證者亦不少。
故治病亦有效有不效。大抵所重。專在于藥。而古圣制方之法不傳矣。此醫(yī)道之一大變也。然其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醫(yī)學源流論)
王鳴盛曰。舊唐書方伎孫思邈傳。上衣冠文物云周宣帝時。隱太白山。隋文帝輔政。征為博士。此何以自云開皇辛酉歲生。開皇辛酉。隋文帝在位之二十一年。是年改元仁壽。至照鄰作序之年癸酉。是唐高宗在位之二十四年。
威亨四年。當云年七十三。思邈蓋不欲以長生不死。驚駭世人。故自隱其年。而詭詞云開皇辛酉生。故云。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矣。非自相矛盾也。但七十三。而云九十三者。此傳刻之誤也。原本亦誤。舊書于傳末直云永淳元年卒。更不言年若干。蓋的年實無可考。而以上文歷敘者參詳之。則自是百余歲人。不言可知矣。新書則改云永淳初卒。而又添一句云。年百余歲。永淳之號。本只二年。初與元年。有何分別。何必作。而所添之句。則反成贅疣。凡宋祁之務欲自炫其長。而實則無加于舊者。多如此。(十七史商榷)
四庫全書提要曰。千金要方九十三卷。唐孫思邈撰。思邈華原人。唐書隱逸傳。稱其少時周洛州刺史獨孤信稱為圣童。及長隱居太白山。隋文帝輔政。以國子博士征不起。則思邈生于周朝。入隋已長。然盧照鄰病梨賦序。
稱癸酉歲。于長安見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今年九十二。則思邈生于隋朝。照鄰乃思邈之弟子。記其師言必不妄。惟以隋書考之。開皇紀號。凡二十年。止于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壽。與史殊不相符。又由唐高宗咸亨四年癸酉。上推九十二年。為開皇二年壬寅。實非辛酉。干支亦不相應。然自癸酉。上推九十三年。正得開皇元年辛丑。蓋照鄰集。傳寫訛異。以辛丑為辛酉。以九十三為九十二也。史又稱思邈卒于永淳元年。年百余歲。
自是年上推至開皇辛丑。正一百二年。數(shù)亦相合。則生于后周。隱居不仕之說。為史誤審矣。
思邈嘗謂,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所著方書。以千金名。凡延醫(yī)之訣。針灸之法。以至導引養(yǎng)生之術(shù)。無不周悉。猶慮有闕遺。更撰翼方輔之??缄岁愔T家著錄。載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錢曾讀書敏求記所載。卷數(shù)亦同。又謂宋仁宗命高保衡林億等。校正刊行。后列禁經(jīng)二卷。合二書計之。止六十二卷。此本增多三十一卷。疑后人并為一書。而離析其卷帙。葉夢得避暑錄話。稱思邈作千金前方。時已百余歲。
妙盡古今方書之要。獨傷寒未之盡。以未盡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論。后三十年。(案百余歲。及三十年之說。
皆因仍舊誤。今姑仍原文錄之。)作千金翼。論傷寒者居半。蓋始得之。其用精審不茍如此云云。則二書本相因而作。亦相濟為用。臺之亦未害宏旨也。太平廣記。載思邈曾救昆明池龍。得龍宮三十首。散入千金方各卷之中。蓋小說家附會之談。固無足深辨焉。
按是書原三十卷。其析為九十三卷者。道藏中所輯。耀州喬世定錄出刊之,詳見于兄世寧序中。提要不識其說。妄為傅會之談??芍^疏矣。僧法藏華巖傳記。作六十卷。是并前后二方。而言之也。
〔千金翼方〕新唐志三十卷 存自序曰。原夫神醫(yī)秘術(shù)。至賾參于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于真畛。知關(guān) 玄牡。駐歷之功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邹r(nóng)于紀 。資太一而反營魂。鏡軒后于遺編。事岐伯而宣藥力。故能嘗味之績。郁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y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shù)。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jīng)。擬斯壽于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于龜鶴。詎可蠲 。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若其業(yè)濟含靈。命懸茲乎。則有越人徹視于腑臟。秦和洞達于膏肓。仲景候色而驗眉。元化刳腸而湔胃。斯皆方軌疊跡。思韞入神之妙。極變探幽。
精超絕代之巧。晉宋方伎。既其無繼。齊梁醫(yī)術(shù)。曾何足云。若夫醫(y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際。
意析毫芒之里。當其情之所得??诓荒苎?。數(shù)之所在。言不能逾。然則三部九候。乃經(jīng)絡之樞機。氣少神余。亦針刺之鈞軸。況乎良醫(y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心考錙銖。安假懸衡之驗。敏同機駭。曾無掛發(fā)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是故先王鏤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匱。豈不以營壘至道。括囊其賾者歟。余幼智蔑聞。老成無已。才非公干。夙嬰流疾。德異士安。早纏 瘵。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徇經(jīng)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藥餌。酌華公之綠帙。異術(shù)同窺。采葛生之玉函。奇方畢綜。每以生者兩儀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氣。
氣化則人育。伊芳人稟氣而存。德合則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處物為靈。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由檢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號曰千金。可以濟物攝生??梢愿F微盡性。猶恐岱山臨月。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遺玉石之響。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學。譬 之相濟。運轉(zhuǎn)無涯。等羽翼之交飛。摶搖不測。矧夫易道深矣??仔凳碇o。玄文奧矣。陸績增玄翼之說?;蜓厮沽x。述此方名矣。貽厥子孫。永為家訓。雖未能譬言中庶。比潤上池。亦足以慕遠測深?;T叩鍵者哉。儻經(jīng)目于君子。庶知余之所志焉。
林億等序曰。臣聞方伎之學。其來遠矣。上古神農(nóng)播谷嘗藥。以養(yǎng)其生。黃帝岐伯君臣問對。垂于不刊。為萬世法。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陽慶倉公張機華佗。晉宋如王叔和葛稚川皇甫謐范汪胡洽深師陶景之流。凡數(shù)十家。皆祖述農(nóng)黃。著為經(jīng)方。迨及唐世孫思邈出。誠一代之良醫(yī)也。其行事見諸史傳,撰千金方三十卷。辨論精博。囊括眾家。高出于前輩。猶慮或有所遺。又撰千金翼方以輔之。一家之書??芍^大備矣。其書之得于今。訛舛尤甚。雖洪儒碩學。不能辨之。仁宗皇帝詔儒臣。校正醫(yī)書。
臣等今校定千金翼方。謂乎物之繁。必先得其要。故首之以藥錄纂要。凡治病者。宜別藥之性味。故次之以本草。
人之生育。由母無疾。故次之以婦人。疾病之急。無急于傷寒。故次之以傷寒。然后養(yǎng)其少小。故次之以小兒。
人身既立。必知所以自養(yǎng)。故次之以養(yǎng)性。養(yǎng)性者。莫善于養(yǎng)氣。故次之以辟谷。氣之盈乃可安閑。故次之以退居。退居者。當事補養(yǎng)。故次之以補益。若補益失宜。則風 乃作。故次之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也。邪氣緣而畢至。故次之以雜病。又次之以萬病。愈諸疾者。必資乎大藥。故次之以飛煉。乳石性堅。久服生熱。故次之以瘡癰。眾多之疾。源于脈證。故次之以色脈。色脈既明。乃通 穴。故次之以針灸。而禁經(jīng)終焉???cè)怼?br />
目錄一卷。臣以為晉有人。欲刊正周易。及諸藥方。與祖訥論。祖云。辨釋經(jīng)典??v有異同。不足以傷風教。至于湯藥。小小不達。則后人受弊不少。是醫(yī)方不可以輕議也。臣等不敢肆臆見。妄加涂竄。取自神農(nóng)以來書。行于世者而質(zhì)之。有所未至。以俟來者。書成繕寫。將預圣覽。恭惟皇帝陛下。天縱深仁。孝述前烈。刊行方論。
拯治生類。俾天下家藏其書。人知其學。皆得為忠孝。亦皇風之高致焉。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臣林憶等謹上。
又后序曰。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傷寒。二曰中風。三曰瘡癰。是三種者。療之不早。或治不對病。皆死不旋踵。孫氏撰千金方。其中風瘡癱。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又著千金翼三十卷。辨論方法。見于千金者十五六。惟傷寒謂太醫(yī)湯藥雖行。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魜y發(fā)汗吐下后。陰易勞復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時之新意。此于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浚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有以見孫氏尊而神之之心也。是二書者。表里相明。至纖至悉。無不該備。世又傳千金髓者。
觀其文意。殊非孫氏所作。乃好事者為之耳。王道集外臺秘要方。各載所出。亦未之見。似出于唐之末代。博雅者。勿謂其一家書也。至于合藥生熟之宜。炮炙之制。分兩升斗之齊。并載千金凡例中。此不著云爾。
趙希弁曰。千金翼方三十卷。上唐孫思邈撰。思邈著千金方。復掇集遺軼。以羽翼其書。成一家之學。林億等謂。首之以藥錄。次之以婦人。傷寒。小兒。養(yǎng)性。辟谷。退居。補益。雜病。瘡癰。色脈。針灸。而禁經(jīng)終焉者。皆有指意云。
陳振孫曰。千金翼方三十卷。孫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遺也。又為此以翼之。亦自為序。其末兼至禁術(shù)。用之亦多驗。(書錄解題)
王肯堂序曰。醫(yī)書不經(jīng)秦火。而上古禁方。流傳于世者。無一焉。今獨張仲景方最古。其次莫如孫真人千金方。
如是止矣,真人以應化圣賢。現(xiàn)神仙身。行良醫(yī)事。其所著書。抉玄扃頎秘笈。宜不涉世情一字。顧房中補益篇。
稍類泥水。而婦人左腎膀胱兩部中。雜出淫 不典之方。于養(yǎng)生濟物無當也。疑為后人附益。非真人手澤。后獲千金翼方于故友徐士彰諫議家。則前所疑者悉無有。而釋氏玄門千金不傳之秘。前書所不及者。往往而見。于是益知此為真人晚年定本。其視前書。一出一入。何止只字千金而已。按仙傳拾遺。及宣室志。記真人以永淳初元尸解。開元中。復有人見隱于終南山。與宣律師往還。因拯昆明池龍胡僧之難。得龍宮方三十首。且感神人之誡。
去千金方藥之害物命者。以草木代之。作千金翼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今按服水法中有云。武德中。龍此卷授余。則得龍宮方。非尸解后明甚,然亦可以證龍宮方之實有。而非好事者寓言也。方中時有用物命者。
豈亦后人附益耶。抑傳者妄也。千金方收入道藏。今關(guān)中江右。皆有刻。乃至宋元刻本。藏書家多有之。而獨翼方不傳。道藏亦不載,世多有不聞其名者。豈世人業(yè)重。仙真秘之。神物呵禁。不容妄窺耶。三從子廷鑒以母病。
欲刻醫(yī)書。冀獲冥 。請于余。余以此書授之。而表弟孫仲來助余。校訂尤力??酂o它本讎校。其烏焉帝虎之訛。灼然無疑者。然后改正。不然。寧仍其舊。以俟他日得宋刻善本而更之。故訛不可讀者。時有同好。幸無訝焉。得者當起殷重心。生難遭想。心真人之心。行真人之行。而后可以用真人之方。其為真人不難矣。此則余與廷鑒刻是書意也。萬歷乙巳十月八日。余以謝諸公之枉予先慈者。舟抵武林德勝壩。大雨不可登岸。篷窗 暗無聊。而廷鑒遣使。來告書成。且懲序。因書以歸之。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
按王宇泰刊本。較之家藏元板。不唯誤文居多。甚至脫數(shù)十頁。元板目錄末。有大德乙未良月梅溪書院刻梓木記。先考得之于城東醫(yī)生白氏。其文本端雅。卷帙完好。惜使王氏??铡2灰暿巧票?。
〔千金髓方〕新唐志二十卷 佚按本事方。有云千金髓。有腎氣攻背項強一證。則其書南宋時猶存矣。
又按朝鮮國醫(yī)方類聚引。有千金月令一書。醫(yī)官小島學古(尚質(zhì))就以采輯。得說一十九首。方三百二十一首。檢其文義。與千金方。實出一手。決非贗鼎矣??夹绿浦巨r(nóng)家類云。孫氏千金月令三卷。孫思邈。(宋志。
作齊人月令。)殆此書也。而陶九成說郛卷第六十九。載有其書。僅舉節(jié)物十二條。蓋是以時令為主。因以及醫(yī)方者。故附于此。
〔郭氏(思)千金寶要〕八卷 存自序曰。孫真人千金方。一部三十卷。三百一十八門。門中各有論。論下各有方。論以論說人所以得病之由。君子小人。皆宜熟知。方以治人之已病。而人有未嘗得見此集者。并藥有物多而難合者。貧下細民。因此不獲治療。枉壞軀命者。可勝言哉。況一州一縣。幾家能有千金方。而有者亦難于日日示人。因此孫君之仁術(shù)仁心。
格而不行處有之。郁而不廣處有之。孫君此書。上本黃帝岐伯。次祖扁鵲華佗張仲景陳延之衛(wèi)汜王叔和短劇肘后。
龍宮海上。而下及當時之名公方論藥術(shù)。并自撰經(jīng)試者。世皆知此書為醫(yī)經(jīng)之寶。余亦概嘗閱諸家方書內(nèi)。唯千金一集。號為完書。有源有證。有說有方。有古有今。有取有舍。關(guān)百圣而不慚。貫萬精而不忒。以儒書擬之。
其醫(yī)師之集大成者歟。唐之盧照鄰謂。思邈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深入不二。則今之摩詰。斯言得其深致矣。
思久欲闡揚此書。以廣之海內(nèi)。而在公牽迫。終不克遂。今休閑矣。遂取千金方中諸論。遂件條而出之以告人。使人知防之于未然之前。又將千金方中諸單方。逐件列而出之以示人。使人知治之于已病之后。其思家與知識家,經(jīng)用神驗者。亦附之其中。各別稱說。
買巨石刊之。以廣其傳。以救急者為先。以稍可待者為次。以尋常大病為三。以尋常次病為四。孫君之書。以婦人小兒為首。以男子婦人雜病為后。思今皆根據(jù)之。而特取諸病目前交急者為首。此思急于救人。推行孫君之妙法本意也。謹敢以千金寶要命篇。誓施萬本。長者仁人。當共斯善,宣和六年四月初一日?;臻嚅w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河陽郭思謹序。
秦王守中序曰。千金寶要者。宋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按唐孫真人先生所集千金方中纂要者也。宣和六年。思曾刻石于華州公署。我明正統(tǒng)八年。華州知州劉整重刻。景泰六年。和州楊勝賢以石刻冬月不使摹印。易刊木板。
往年春予得之。喜其方之簡便。藥之近易。醫(yī)不煩而取效速。信有切于人之實用。乃珍如拱璧。不容自秘。已命壽之梓矣。竊惟寶要。纂自真人千金方中。天下之游耀州真人洞者。歲無虛日。日無虛時。顧獨不立石于真人洞前。非所以廣其傳也。因刻于洞前云。隆慶六年。歲在壬申。春三月上吉。秦王守中識。
李海立題詞曰。此書初得華州石刻。舛訛最多。繼得華州木刻。及蜀中及郭武定木刻。其訛猶華之石刻也。
其門類錯亂者。茲皆類明。拾遺一段。茲皆附之各類。小兒兩類。并而為一。為其便于檢閱也。其間有字句之謬。
可以意會者。乃敢更之。中有文本高古。不能讀者。不敢輒易。乃仍舊焉。自千金論起。至若有所舉重段止。以欲人知所避忌也。自五勞七傷。有小腹痛起。至婦人新產(chǎn)上廁段止。既無治法。又無令人避忌之意。自五勞段。數(shù)至第二十二段。中有凡是病者皆須服之之句。后淋閉論末。又云悉服之立驗?;蛞嗳f病玉壺。各有所主也。因并及之。
錢曾曰。郭思千金寶要八卷。宣和六年。河陽郭思取千金方中諸論。逐件條而出之。使人知治于已病之后。
并附經(jīng)用神驗者。各別稱說。推行孫真人妙法之本意。仍以千金寶要名篇。買巨石鐫之。立于華州公廨。吾家墨刻舊本。字畫完整。古香襲人。暇日當取以校對。始知是本之佳否也。
孫星衍序曰。千金寶要十七卷。附論及千金須知。為十八卷。宋宣和時。郭學士思從孫征君思邈所撰千金方撰要。刻石華州公署。自明正統(tǒng)景泰間。俱有木石刻本。至隆慶六年。秦王守中復刊石耀州真人洞。四庫書未及收錄。余游關(guān)中。得其拓本藏笈中。按家征君生于后周。卒于唐永淳之代。葉夢得避暑錄話。稱其作千金前方時。
已百余歲。后三十年。作千金翼。段成式酉陽雜俎。則謂昆明池龍宮。有仙方三千首。征君因救龍得之。因上帝不許妄傳。復著千全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千金方。本與千金翼方為二書。是以舊唐書本傳。止載千金方三十卷。晁公武陳振孫書目。則云各三十卷。今俗本千金翼方九十三卷。不知何人更其次第。千金前方。竟不可別。
此宣和時擇要本。當從前方錄出者。龍宮仙方在其內(nèi)。真世間秘異之書。不可不廣其傳。以公同志。書中謂今俗稱豆瘡。為小兒丹毒。又有反花瘡。元人奇效良方。始謂之痘疹??勺C俗人謂此疾出于近代者非也??O死人可救。
落水人經(jīng)一宿猶可活。倉卒間不知其方。書備其術(shù)。尤為濟人之仁術(shù)。世之從政者。不師蓋公獄市勿擾之言,惟株累鍛煉之是務。置一切積貯水利農(nóng)田學校利益于人之事于不問。以致傷元氣。感召災殃。誠不如尋覽方書。胸中常有活人之念。為善最樂。在此不在彼矣。
按孫季逑所刻。并附論及千金須知。俱為八卷。與讀書敏求記所載符。其分門凡十七篇。季逑序曰。是書十七卷。合論及須知為十八卷。恐是失檢。序又曰。俗本千金翼方九十三卷。不知何人更其次第。千金前方。竟不可別??际且詥淌蓝ㄋ糖胺?。為翼方者。何錯誤至此乎。
〔張氏(學懋)千金寶要補〕三卷 存自序曰。此宋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按唐孫真人千金方。而纂其簡易者也。宣和六年。思刻石于華州。我明正統(tǒng)八年。知州劉整重刻。景泰六年。知州楊勝賢以石刻艱于摹印。易刻木板。而傳稍廣焉。但字多訛舛。隆慶六年。
秦王復勒石于耀州。真人洞前。為文學謝沾書。稍正其訛。而門類錯亂。有以滯下方?;煊谛旱ざ痉街姓?。余恐其誤人。乃求全本千金要方。并王宇泰太史新刻千金翼方。分門考訂。又按仙傳所載真人著千金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政恐郭氏尚在掛漏。間以己意。擇而補之。其上各加一補字者。不敢失郭氏原本也。嗟嗟。真人神化濟世。全在千金一書。今海內(nèi)僅見關(guān)中江右刊行二板。而時醫(yī)亦鮮能習之。蓋非苦其方之珍繁。則憚于藥之炮煉。雖神奇應驗。理在目前。其如不明不行何哉。郭氏所纂。不過采其倉卒救急。藥簡而易辨者。以便民耳。
若其全本。首婦人。次嬰孺。次男子老人。次針灸導引。養(yǎng)性攝生。以至服食所載。飛煉鐘乳云母五色石英等法。
采制松脂茯苓黃精枸杞等方。種種具備。誠遵而行之。小可療疾。大則延年。耳食者乃反以為忌嚇。以為不可試也。噫。此何異認上味醍醐。為毒藥也哉。余欲訪宋元道藏。訂證全方。覓一有力者刊行。以廣真人弘濟之意。徒有其志而未逮也。倘邀真人冥 。假以余年。庶得竟未竟之愿耶。金陵醫(yī)士程初陽文格徐呂梁經(jīng)洪皆篤信真人。藏有千金方。而善用之者。若欒恒所文愿范華宇應春。同力校正。得并書。泰昌庚申歲重九日。蜀梓州張學懋志。
〔張氏(璐)千金方衍義〕三十卷 存自序曰。易云。眇能視。跛能履。明乎非所能。而自以為能。不自知其才德之兼絀也。余自慚固陋。乏經(jīng)國濟世之略。生遭世變?,嵨擦麟x。迨永清大定。而后章句荒落。株守蓬廬。惟有軒岐性命之學。日尋繹焉而不倦。
時吾里有李瑾懷茲者。與余為膠漆契。博聞強記。潛心醫(yī)學。君子人也。所可議者。務博而不知所宗。淺涉而未探奧。嘗與之究玉函金匱。及千金方一書。非不有識堪資。而求所謂恢心貴富。尚有憾焉。深嘆述古之難。如昌黎所云。補苴罅漏。張皇幽眇。洵非末學所可幾也。夫長沙為醫(yī)門之圣。其立法誠為百世之師。繼長沙而起者。
惟孫真人千金方??膳c仲景諸書。頡頏上下也。伏讀三十卷中。法良意美。圣謨洋洋。其辨治之條分縷析。制方之反激逆從。非神而明之。其孰能與于斯乎。余自束發(fā)授書以來。即留心是道。曩所輯纘緒二論。及醫(yī)通一十六卷。付梓行世。深嘆學識迂疏。僅可為后學自邇自卑之一助,迄今桑榆在望。尚欲作蜣螂不朽。亦自愚矣。而此書不為之闡發(fā)。將天下后世。竟不知有是書。深可懼也。因不揣愚昧。匯取舊刻善本。參互考訂。遂一發(fā)明。其反用激用之法。貫串而昭揭之。其于針灸一門。闕以俟專家補之。俾學人開卷了然,胸無窒礙。照宋刻本。仍隸三十卷。仿趙以德敷衍金匱之義。又殊愧敷衍成文。爰名曰千金方衍義。后之君子。有以討論修飾。授之剞劂。亦斯書之幸甚。余不學無術(shù)。老無思索。意之所致。信筆成書。殆所謂眇之能視。不足以有明。跛之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康熙歲次戊寅。十一月既望。八十二老人石頑張璐路玉序。
〔孫氏(思邈)醫(yī)家要妙〕崇文總目五卷 佚
卷四十三
方論(二十一)
〔蘇氏(游)玄感傳尸方〕(宋志。作蘇 玄感論。注曰。 。一作游。按據(jù)外臺秘要方。作蘇 誤。)舊唐志一卷 佚〔許氏(孝崇)篋中方〕(宋志。作一卷。) 新唐志三卷 佚按新唐志。作許孝宗。誤。今改正。蓋孝宗顯慶四年。與李績等。同修本草圖經(jīng)者。仕至尚藥奉御。
〔亡名氏延年秘錄〕舊唐志十二卷(崇文總目。作十卷。) 佚〔崔氏(知悌)纂要方〕(新唐志。作崔行功。)舊唐志十卷 佚按是書。舊新唐志所記崔氏名不同。今據(jù)外臺秘要方所引考之。若灸骨蒸法圖。注曰。崔氏別錄骨蒸灸方圖。并序。中書侍郎崔知悌撰。出第七卷中云。似是出于知悌者。然蘇沈內(nèi)翰良方。載崔氏增損理中丸。稱西晉崔行功方。則未知孰是也。再考外臺。又載崔氏療鬼氣。辟邪惡。阿魏藥安息香方。后有余時任度支郎中語。又小續(xù)命湯方下曰。余昔至戶部員外郎?;硷L疹。又云。余曾任殿中少監(jiān)。以狀設(shè)向說名醫(yī)。征之舊新唐書。崔知悌及行功傳,無是官銜。特大中十二年唐技所進郎官石柱題名。戶部員外郎。有崔知悌名。則知其出于知悌者。
仍據(jù)舊志。定為知悌書矣。良方稱行功為西晉人。此以其方后。有予以告領(lǐng)軍韓康伯右衛(wèi)毛仲祖光祿王道預臺郎顧君苗著作殷仲堪之語也。然崔氏所援諸書。若大小前胡湯。金牙散。并稱出胡洽。療骨蒸蒼梧道士方后。載蘇游玄感論。又載巒公調(diào)氣方。劉涓子甘草湯。則知是書。決非晉人所著。至加減理中丸。是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論者也。
〔王氏(勃)醫(yī)語纂要〕(藝文略。作醫(yī)語纂要論。)宋志一卷 佚舊唐書本傳曰。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 HT 。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王氏三珠樹也。勃年未及冠應幽素舉及第。干封初。詣闕上震游東岳頌。時東都造干元殿。又上干元殿頌。沛王賢聞其名。召為沛府修撰。甚愛重之。諸王斗雞。互有勝負。勃戲為檄英王雞文。高宗覽之怒曰。據(jù)此是交構(gòu)之漸。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補虢州參軍。勃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達犯罪。勃匿之。又懼事泄。乃殺達以塞口。事發(fā)。當誅。會赦除名。時勃父福峙為雍州司戶參軍。坐勃左遷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為采蓮賦以見意。其辭甚美。渡南海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
新唐書本傳曰。勃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yī)。時長安曹元有秘術(shù)。勃從之游。盡得其要。
〔孟氏(詵)必效方〕舊唐志十卷 佚〔補養(yǎng)方〕舊唐志三卷 佚〔楊氏(闕名)太仆醫(yī)方〕(幼幼新書。作楊太鄴方。)新唐志一卷注曰。失名。天授二年上。 佚〔張氏(文仲)隨身備急方〕新唐志三卷 佚舊唐書本傳曰。張文仲洛州洛陽人也。少與鄉(xiāng)人李虔縱京兆人韋慈藏。并以醫(yī)術(shù)知名。文仲則天初為侍御醫(yī)。時特進蘇良嗣于殿廷。因拜跪便絕倒。則天令文仲慈藏隨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憂憤邪氣激也。若痛沖脅。
則劇難救。自朝候之。未及食時。即苦沖脅絞痛。文仲曰。若入心不可療。俄頃心痛。不復下藥。日旰而卒。文仲尤善療風疾。其后則天令文仲集當時名醫(yī)。共撰療風氣諸方。仍令麟臺監(jiān)王方慶。監(jiān)其修撰。文仲奏曰。風有一百二十四種。氣有八十種。大體醫(yī)藥雖同。人性各異。庸醫(yī)不達藥之性。使冬夏失節(jié)。因此殺人。唯香港腳頭風上氣。嘗須服藥不絕。自余則隨其發(fā)動。臨時消息之。但有風氣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泄。即不困劇。于是撰四時常服。
及輕重大小諸方十八首。表上之。文仲久視年終于尚藥奉御。撰隨身備急方三卷。行于代。
〔法象論〕宋志一卷 佚〔王氏(方慶)隨身左右百發(fā)百中備急方〕十卷 佚按上見于舊唐書本傳。與張文仲所撰。其目相類。唯卷帙不同。豈文仲就方慶之書。節(jié)抄成編者歟。
〔元氏(希聲)行要備急方〕宋志一卷 佚按外臺秘要方。載張文仲療諸風方九首。稱元侍郎希聲集。
〔段氏(元亮)病源手鏡〕新唐志一卷 佚〔伏氏(適)醫(yī)苑〕新唐志一卷 佚〔吳氏(升)蘇敬徐王唐侍中三家香港腳論〕宋志一卷(據(jù)外臺秘要方。當作二卷。)佚王燾曰。吳氏竊尋蘇長史唐侍中徐王等香港腳方。身經(jīng)自患。三二十年。各序氣論。皆有道理。具述灸穴。備說醫(yī)方。咸言總試。但有效驗。比來傳用。實愈非虛。今撰此三本。勒為二卷。色類同者。編次寫之。仍以朱題蘇唐徐姓號。各于方論下。傳之門內(nèi)。以救疾耳。(外臺秘要方)
〔玄宗開元廣濟方〕新唐志五卷 佚舊唐書玄宗紀曰。開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頒上撰廣濟方于天下。仍令諸州。各置醫(yī)博士一人。
王應麟曰。天寶五載。八月癸未。詔廣濟方。令郡縣良吏。選其要者。錄于大板,以示坊村。
〔天寶單行方〕佚按上見于證類本草積雪草圖經(jīng)注。
〔劉氏(貺)真人肘后方〕新唐志三卷 佚舊唐書劉子玄傳曰。子玄子貺博通經(jīng)史。明天文律歷。音樂醫(yī)算之術(shù)。終于起居郎。修國史。撰六經(jīng)外傳三十七卷。續(xù)說苑十卷。太樂合璧記三卷。真人肘后方三卷。天官舊事一卷。
〔王氏(燾)外臺秘要方〕新唐志四十卷 存自序曰。昔者農(nóng)皇之治天下也。嘗百藥。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診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寧。
廣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醫(yī)道。掌其政令。聚毒藥以供其事焉。歲終稽考。而制其食。十全為上。失四下之。我國家率由茲典。動取厥中。置醫(yī)學。頒良方。亦所以極元氣之和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乎此乎。
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從來者遠矣。自雷岐倉緩之作,彭扁華張之起。迨茲厥后。仁賢間出。歲且數(shù)千。
方逾萬卷。專車之不受。廣廈之不容。然而載祀綿遠。簡編虧替。所詳者雖廣。所略者或深。討簡則功倍力煩。
取舍則論甘忌苦。永言筆削。未暇尸之。余幼多疾病。長好醫(yī)術(shù)。遭逢有道。遂躡亨衢。七登南宮。再拜東掖。
便繁臺閣。二十余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貶守房陵。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癭 。十有六七。死生契闊。不可問天。賴有經(jīng)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fā)憤刊削。庶幾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shù)千百卷。皆研其總領(lǐng)。核其指歸。近代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數(shù)家。皆有編錄。并行于代。美則美矣。而未盡善。何者各擅風流。遞相矛盾?;蚱恐仉s?;蛏梯^繁蕪。今并味精英。鈐其要妙。俾夜作晝。經(jīng)之營之。捐眾賢之砂礫。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歲。上自炎昊。迄于盛唐。括囊遺闕?;茧[秘。不愧盡心焉??陀幸娪啻朔皆弧N?。博哉。學乃至于此耶。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壽也。豈進于學哉。至于遁天倍情。懸解先覺。吾常聞之矣。投藥治疾。庶幾有瘳乎。又謂余曰。稟生受形。咸有定方。藥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請論其目。夫喜怒不節(jié)。饑飽失常。嗜欲攻中。寒溫傷外。
如此之患。豈由天乎。夫為人臣。為人子。自家刑國。由近兼遠。何談之容易哉。則圣人不合啟金 。賢者曷為條玉板。斯言之玷。竊為吾子羞之??驮?。唯唯。嗚呼。齊梁之間。不明醫(yī)術(shù)者。不得為孝子。曾閔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論。雖百醫(yī)守疾。眾藥聚門。適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賢重道。養(yǎng)壽祈年。故張王李等數(shù)先生繼入。皆欽風請益。貴而遵之。故鴻寶金匱青囊綠帙。往往而有。則知日月所照者遠。
圣人所感者深。至于嗇神養(yǎng)和。休老補病者??傻寐勔娨玻喔也啥浿?。則古所未有。今并繕緝。而能事畢矣。
若乃分天地至數(shù)。別陰陽至候。氣有余。則和其經(jīng)渠以安之。志不足。則補其復溜以養(yǎng)之。溶溶液液。調(diào)上調(diào)下。
吾聞其語矣。未遇其人也。不誣方將。請俟來哲。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臺秘要方。非敢傳之都邑。且欲施于后賢。如或詢謀。亦所不隱。是歲天寶十一載。歲在執(zhí)除。月之哉生明者也。
新唐書王 傳曰。 孫燾。性至孝。為徐州司馬。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
因以所學作書。號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歷給事中。鄴郡太守。治聞于時。
孫兆序曰。夫外臺者。刺史之任也。秘要者。秘密樞要之謂也。唐王燾臺閣二十余年。久知弘文館。得古今方。上自神農(nóng)。下及唐世。無不采摭。集成經(jīng)方四十卷。皆諸方秘密樞要也。以出守于外。故號曰外臺秘要方。
凡一千一百單四門。以巢氏病源。諸家論辨。各冠其篇首。一家之學。不為不詳。王氏為儒者。醫(yī)道雖未及孫思邈。然而采取諸家之方。頗得其要者。亦崔氏孟詵之論也。且古之如張文仲集驗短劇方。最為名家。今多亡逸。
雖載諸方中。亦不能別白。王氏編次。各題名號。使后之學人。皆知所出。此其所長也。又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其法云亡且久。故取灸而不取針。亦醫(yī)家之弊也。此方撰集之時?;虻萌甭渲畷?。因其闕文。義理不完者多矣。又自唐歷五代。傳寫其本。訛舛尤甚。雖鴻都秘府。亦無善本。國家詔儒臣。校正醫(yī)書。臣承命。HT 其書方證之重者刪去。以從其簡。經(jīng)書之異者。注解以著其詳。魯魚亥豕。煥然明白。臣謂三代而下。文物之盛者。
必曰西漢。正以侍醫(yī)李柱國較方伎。亦未嘗命儒臣也。臣雖濫吹儒學。但盡所聞見。以修正之。有所闕疑。以待來哲??偹氖?。并目錄一卷。恭惟主上盛德承統(tǒng)。深仁流化。頒此方論?;菁皡^(qū)宇。贊天地之生育。正萬物之性命。使歲無疵癘。人不夭橫。熙熙然樂于圣造者也。前將仕郎。守殿中丞。同校正醫(yī)書。臣孫兆謹上。
洪邁曰。外臺秘要。載制虎方。稱到山下先閉云云?;⒓醋摺S柚^人卒逢虎?;昶求@怖。竄伏之不暇。豈能雍容步趨。仗咒語七字而脫耶。因讀北方。聊書之以發(fā)一笑。
此書。乃唐王 之孫燾所作。本傳云。燾視母疾。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因以所學作書。討繹精明。世寶焉。
蓋不深考也。(容齋四筆)
趙希弁曰。外臺秘要方四十卷。上唐王燾撰。燾之序云。嘗得古方書數(shù)千百卷。因述諸病證候。刪集方藥符禁針灸之法。
陳振孫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鄴郡太守王燾撰。自為序。天寶十一載也。其書博采諸家方論。如肘后千金。
世尚多有之。至于短劇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今無傳者。猶間見于此書。大凡醫(yī)書之行于世。皆仁廟朝所校定也。按會要嘉 二年。置校正醫(yī)書局于編集院。以直集賢院掌禹錫林億校理。張洞校勘。蘇頌等并為校正。
后又命孫奇高保衡孫兆同校正。每一書畢。即奏上億等皆為之序。下國子監(jiān)板行并補注本草圖經(jīng)。千金翼方。金匱要略。傷寒論。悉從摹印。天下皆知學古方書。嗚呼。圣朝仁民之意溥矣。
王 曰。王燾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法灼灸甚詳。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則一偏之論也。(青巖叢)
徐大椿曰。唐王燾所集外臺一書。則纂集自漢以來諸方。匯萃成書。而歷代之方。于焉大備。但其人本非專家之學。故無所審擇。以為指歸。乃醫(yī)方之類書也。然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功亦不可泯。但讀之者。茍胸中無成竹。則眾說紛紜。群方淆雜。反茫然失其所據(jù)。(醫(yī)學源流論)
四庫全書提要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王燾撰。燾 人王 孫也。唐書附見 傳。稱其性至孝。為徐州司馬。
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案視絮二字未詳。然玉海所引亦同。是宋本已然。姑仍其舊。)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因以所學。作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歷給事中。鄴郡太守。藝文志載外臺秘要四十卷。又外臺要略十卷。今要略久佚。惟秘要尚傳。此本為宋治平四年。孫兆等所校。明程衍道所重刻。前有天寶十一載燾自序。又有皇 二年。內(nèi)降札子。及兆校上序。其卷首題林億等名。考書錄解題。引宋會要云云。則卷首題林億名。
乃統(tǒng)以一局之長。故有等字也。燾居館閣二十余年。多見宏文館圖籍方書。其作是編。則成于守鄴時。其結(jié)銜。
稱持節(jié)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故曰外臺。(案猗覺寮雜記曰。外臺。見唐高元裕傳。故事三司監(jiān)院官。帶御史者。
號外臺。)書錄解題。作外臺秘要方。自序亦同。唐書及孫兆序中。皆無方字。蓋相沿省其文耳。書分一千一百四門。皆先論而后方。其論多以巢氏病源為主。每條下。必詳注原書在某卷。世傳引書注卷第。有李涪刊誤。及程大昌演繁露。而不知例創(chuàng)于燾??梢砸娖湓敶_。其方多古來專門秘授之遺。陳振孫在南宋末。已稱所引短劇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今無傳者。猶間見于此書。今去振孫四五百年。古書益多散佚。惟賴燾此編以存。彌可寶貴矣。其間及禁術(shù)。蓋千金翼方。已有此例。唐小說。載賈耽以千年梳治虱瘕為異聞。其方乃出于此書。第十二卷中。宋小說。載以念珠取誤吞漁鉤為奇伎。其方乃在今八卷中。又唐制。臘日賜口脂面藥。今不知為何物。
其方亦具在三十一卷中。皆足以資博物。三十七卷。三十八卷。皆乳石論。世說載何晏稱服五石散。令人神情開朗。玉臺新詠。有姬人怨服散詩。蓋江左以來。用為服食之術(shù)。今無所用。又二十八卷。載貓鬼野道方。與巢氏病源同。亦南北朝時鬼病。唐以后絕不復聞。然存之亦足資考訂也。衍道刻此書。頗有校正。惟不甚解唐以前語。
與后世多異。如痢門稱療痢稍較。衍道注曰。較字疑誤。考唐人方言。以稍可為校。故薛能黃蜀葵詩。有記得玉人春病校句。馮班校才調(diào)集,辨之甚明。衍道知其有誤。而不知較為校誤。猶為未審。然大致多所訂定。故今亦并存焉。
按外臺有三義。逸周書王會解曰。受贄者八人。東面者四人。陳幣當外臺。又魏志王肅傳注曰。薛夏太和中。以公事移蘭臺。蘭臺自以臺也。而秘書署耳。推使當有坐者。夏報之曰。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nèi)閣。臺閣一也。何不相移之有。又唐書高元裕傳所載。三司監(jiān)院官帶御史者。趙升朝野類要曰。安撫轉(zhuǎn)運。提刑提舉。實分御史之權(quán)。亦似漢繡衣之義。而代天子巡狩也。故曰外臺。考王燾所以命是書。其自序。署曰銀青光祿大夫。持節(jié)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而不載帶御史。則提要所謂是編成于守鄴時。故稱外臺者。
恐未的確。自序又曰。兩拜東掖,便繁臺閣。二十余歲。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云。
據(jù)此其義取魏志蘭臺為外臺之謂者也。先考弟子 本崧庵(崧)曰。王燾傳所謂視絮湯藥者。提要以為未詳。誤。
曲禮云。母絮羹。鄭玄注。絮。猶調(diào)也。釋文。絮。敕慮反。謂加以鹽梅也。視絮。即調(diào)劑之義也。
〔外臺要略〕新唐志十卷 佚〔徒都子膜子外氣方〕(宋志。作膜外氣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圣濟總錄曰。諸家方書。論水氣甚詳。未嘗有言膜外氣者。唐天寶間。有徒都子者。始著膜外氣方書。本末完具。自成一家。今并編之。然究其義。本于肺受寒邪。傳之于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濕散溢于肌膚之間。氣攻于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
鄭樵曰。膜外氣方。即水氣也。
〔德宗貞元集要廣利方〕新唐志五卷 佚舊唐書德宗紀曰。貞元十二年。正月乙丑。上制貞元廣利藥方五百八十六首。頒降天下。(太平御覽。作親為之制序。敢題于天下通衢。其方總六十三種。三百八十六首。
〔陸氏(贄)集驗方〕(新唐書本傳。作今古集驗方五十篇。)新唐志十五卷佚舊唐書本傳曰。贄在忠州十年。常閉關(guān)靜處。人不識其面。復避謗不著書。家居瘴鄉(xiāng)。人多癘疫。乃抄癘方。
為陸。氏集驗方五十卷。行于世。
葉夢得曰。陸宣公在忠州。集古方書五十卷。史云。避謗不著書。故事爾。避謗不著書可也。何用集方書哉。
或曰。忠州邊蠻夷多瘴癘。宣公多疾。蓋將以自治。尤非也。宣公豈以一己為休戚者乎。是殆援人于疾苦死亡。
而不得者,猶欲以是見之。在它人不可知。若宣公此志必矣。(避暑錄話)
趙希弁曰。陸宣公經(jīng)驗方二卷。上唐陸宣公贄在忠州時所集。而山陰陸游所跋也?;騿栔煳墓?。陸宣公既貶避謗。闔門不著書。只為古今集驗方云。此亦未見陸宣公是處。豈無圣經(jīng)賢傳。不以傳。可以玩索??梢杂懻?。
楊萬里跋曰。陸宣公之貶也。杜門集古方書而已?;蛟?。避謗者歟。或曰。窮而不怨也。楊子曰。宣公之心。
利天下而已矣。其用也。則醫(yī)之以奏議。其不用也。則醫(yī)之以方書。有用有不用者。宣公之身也,宣公之心。亦有用有不用乎哉。(文集)
〔李氏(暄)嶺南香港腳論〕新唐志一卷 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李暄。長州主簿。
〔香港腳方〕新唐志一卷 佚〔青溪子萬病拾遺〕(宋志。作李溫。)新唐志三卷 佚〔消渴論〕新唐志一卷 佚藝文略曰。青溪子消渴論一卷。唐李暄撰。
〔香港腳論〕新唐志三卷 佚崇文總目曰。新撰香港腳論三卷。李暄撰。
按據(jù)崇文總目。藝文略。青溪子即李暄別號也。宋志。作李溫。豈有所避而改者歟。
〔亡名氏袖中備急要方〕新唐志三卷 佚〔針灸服藥禁忌〕新唐志五卷 佚〔衛(wèi)氏(嵩)醫(yī)門金寶鑒〕(藝文略。作醫(yī)門金鑒。)新唐志三卷 佚
卷四十四
方論(二十二)
〔亡名氏嶺南急要方〕新唐志二卷 佚〔賈氏(耽)備急單方〕新唐志一卷 佚新唐書本傳曰。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jīng)補臨清尉。上書論事。徙太平河東節(jié)度使。王思禮署為度支判官。累進 州刺史。治凡九年。政有異績。召授鴻臚卿。兼左右威遠營使。俄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
梁崇義反東道。耽進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東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馬樊澤奏事。澤還。耽大置酒會諸將。
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俄為東都留守。貞元九年。以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封魏國公。順宗立。進檢枚司空左仆射。時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屢移病乞骸骨。不許。卒。年七十六。贈太傅。謚曰元靖。耽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至陰陽雜數(shù)罔不通。其器恢然。蓋長者也。
〔劉氏(禹錫)傳信方〕新唐志二卷 佚唐才子傳曰。劉禹錫字夢得。中山人。貞元九年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工文章。時王叔文得幸。禹錫與之交。嘗稱其有宰相器。朝廷大議。多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判度支鹽鐵案。憑借其勢。多中傷人。御史竇群劾云。挾邪亂政。即日罷。憲宗立。叔父敗。斥朗州司馬。州接夜郎。俗信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俄延。其聲傖佇。禹錫謂屈原居沅湘間。作九歌。使楚人以迎接神。乃倚聲作竹枝辭十篇。武陵人悉歌之。始坐叔文貶者。雖赦不原。宰相哀其才且困。將澡用之。乃悉詔補遠州刺史。諫官奏罷之。時久落魄。郁郁不自抑。其吐辭多諷托。遠意感權(quán)臣。而憾不釋。久之召還。欲任南省郎。而作玄都觀看花君子詩。語譏忿。當路不喜。又謫守播州。中丞裴度言。播猿HT所宅。且其母年八十余。與子死決。恐傷陛下孝治。請稍內(nèi)遷。乃易連州。又徙夔州。后由和州刺史。入為主客郎中。至京后游玄都詠詩。且言始謫十年還輦下。道士種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而來。無復一存。唯兔葵燕麥。動搖春風耳。權(quán)近聞者蓋薄其行。裴度薦為翰林學士。俄分司東都。遷太子賓客。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
卒。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年益晏。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適。善詩精絕。與白居易酬唱頗多。嘗推為詩豪。
曰。劉君詩在處。有神物護持。有集四十卷。今傳。
〔薛氏(弘慶)兵部手集方〕新唐志三卷注曰。兵部尚書李絳所傳方。弘慶太和河中少尹。 佚〔薛氏(景晦)古今集驗方〕新唐志十卷注曰。元和刑部郎中。貶道州刺史。 佚〔崔氏(元亮)海上集驗方〕新唐志十卷 佚新唐書本傳曰。崔玄亮。字晦叔。磁州昭義人。貞元初。擢進士第。累暑諸鎮(zhèn)幕府。父喪客高郵。臥苫終制。
地下濕因得痹病。不樂進取。元和初。召為監(jiān)察御史。累轉(zhuǎn)駕部負外郎。清慎介特。澹如也。稍遷密歙二州刺史。
歙人馬牛生駒犢。官籍蹄 。故吏得為奸。玄亮焚其籍一不問。民山處輸租者苦之。下令許計斛輸錢。民賴其利。
歷湖曹二州。辭曹不拜。太和四年繇太常少卿。改諫議大夫。朝廷推為宿望。拜右散騎常侍。每遷官。輒讓形于色。鄭注構(gòu)宋申錫,捕逮倉卒。內(nèi)外震駭。玄亮幸諫官叩延英??嗾姺磸蛿?shù)百言。文宗未諭。玄亮置笏在陛曰。孟軻有言。
眾人皆曰殺之。未可也。卿大夫皆曰殺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殺之。然后察之。乃置于法。今殺一凡庶。當稽典律。況欲誅宰相乎。臣為陛下惜天下法。不為申錫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眾亦服其不撓。繇此名重朝廷。頃之移疾歸東都。召為虢州刺史。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玄亮晚好黃老清靜術(shù)。故所居官。未久輒去。遺言山東士人利便近。皆葬兩都。吾族未嘗遷。當歸葬滏陽。正首丘之義。諸子如命。
〔鄭氏(注)藥方〕新唐志一卷 佚按新唐書。鄭注絳州翼城人。世微賤。以方伎游江湖間。太和末。仕至校檢尚書左仆射。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
與李訓等謀誅宦者。事敗被殺。
〔韋氏(宙)集驗獨行方〕新唐志十二卷 佚新唐書韋丹傳曰。丹子寅。推蔭累調(diào)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班表河陽幕府。宣宗謂宰相墀曰。丹有子否。以寅對。帝曰。與好官。乃拜侍御史。三遷度支郎中。盧鈞節(jié)度太原。表寅為副。時回鶻已破諸部入塞下。剽殺吏民。
鈞欲得信。重吏視邊。寅請往。自定襄雁門五原。絕武州塞。略云中。逾旬注遍。見酋豪鐫諭之。視亭障守卒。
增其稟約。吏不得擅以兵侵諸戎。犯者死。于是三部六蕃諸種皆信悅。召拜吏部郎中。出為永州刺史。還為大理少卿。久之拜江西觀察使。政簡易。南方以為世官。遷嶺南節(jié)度使。南詔陷交趾。撫兵積備。以干聞。加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咸通中卒。
〔玉壺備急方〕(崇文總目。作別集玉壺備急大方。)宋志三卷(崇文總目。作一卷。)佚〔司空氏(輿)發(fā)焰錄〕新唐志一卷注曰。圖父。大中時商州刺史。佚舊唐書司空圖傳曰。圖父輿精史術(shù)。大中初。戶部侍郎盧弘正領(lǐng)鹽鐵。奏輿為安邑兩池稅鹽使。檢校司封郎中。先是鹽法條例疏闊。吏多犯禁。輿乃特定新法十條奏之。至今以為便。入朝為司門員外郎。遷戶部郎中。卒。
〔許氏(詠)六十四問〕(宋志。作六十四問方秘要方。注曰。詠。一作泳。)新唐志一卷 佚按新唐書宗室傳曰。永安壯王孝基曾孫涵子 。貞元初為饒州別駕。外家高以善歌入宮。因御醫(yī)許泳通書坐誅。
宋志注。作許泳。豈其人歟。
〔青蘿子道光通元秘要術(shù)〕(崇文總目。無青蘿子道光五字。不著撰人名氏。)新唐志三卷注曰。失姓。咸通人。佚〔葉氏(長文)啟玄子元和紀用經(jīng)〕宋志一卷 存工部尚書致仕許寂序曰。昭皇在御。余嘗布衣奉詔。講易禁殿。忤言驚俗。尋乞還山。茹芝采藥。與羽人梁自然。為山水師友。丹灶之外。博究經(jīng)方。救世活人。歲千百數(shù)。春和秋爽。多歷名山。一日授余啟元三章曰。
君食熟酪??墒┐怂?。余雖敬受。莫測其所謂也。后辟兵入蜀。方悟熟為蜀。因施藥治人。多獲康愈。由是蜀人遂無夭枉。同光從王入朝。齒發(fā)已衰。旋乞致仕。卜林泉于洛。居歲余。又悟酪為洛。自洛人得藥。起死者不可勝數(shù)。白牛師語。歷驗無差。食于蜀。食于浴。余神其事。乃書經(jīng)之首。以傳后世。
程永培跋曰。宋史藝文志。載有啟元子元和紀用經(jīng)一卷。世傳絕少。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引用方書。無所不采。
而獨遺此卷?;蛭磭L寓目耶。王肯堂準繩。曾引其說。以后諸家。絕未見有用其方者。今按此卷。乃傳自越之許寂。寂本四明山道士。后至蜀歷官至尚書。蜀降唐遂家于洛。寂于蜀洛兩郡。治人病無不愈。余偶得之。如獲至寶。是夜虛室生白。乃此書之光也。執(zhí)方療病。輟應手愈。第本有闕字。然木亦不刊。留之以待補者。余乃據(jù)啟元子素問原注補之。尚有不及補者。則目力所限??紦?jù)難周。又不敢參以私意。仍留木以俟博覽君子。
按乾隆中程永培刊六醴齋叢書。收有是書。無葉長文序。題云唐啟玄子王冰著。又有許寂序。所言虛夸難信。
然檢其文。決非宋以后物。且與陳氏三因方所引相合。則要為古書無疑矣。
〔蘇氏(越)群方秘要方〕(宋志注。要一作會。)新唐志三卷 佚〔李氏(繼皋)南行方〕(崇文總目。作南得方。)新唐志三卷(崇文總目。作十卷。)佚〔唐宣成公太和濟要方〕(舊闕唐宣成公四字。今據(jù)藝文略錄之。宋志。作濟安。)崇文總目五卷(宋志。
作一卷。)佚〔白氏(仁敘)唐興集驗方〕新唐志五卷 佚〔包氏(會)應驗方〕新唐志一卷(宋志。作三卷。)佚〔梅氏(崇獻)方〕(藝文略。作道士梅崇獻。)新唐志五卷 佚〔醫(yī)門秘錄〕崇文總目五卷 佚〔姚氏(和眾)延齡至寶方〕(舊作董延齡至寶方。今據(jù)藝文略改訂。崇文總目。作姚和撰誤。)新唐志十卷佚錢侗曰。延齡至寶方十卷。姚和撰。按唐志宋志。延齡上。并有眾童二字。通志略。刪去童字。作姚和眾撰。
以眾字并為人名。謬矣。后醫(yī)書類五。有保童方一卷。宋志。亦作姚和眾撰。則又承通志之誤。
按唐志延齡上。有眾童二字者。是上文有姚和眾童子秘訣二卷。故誤添此字。錢侗謂以眾字并為人名。謬。
此說反非。證類本草。多引姚和眾方。
〔李氏(昭明)嵩臺集〕新唐志三卷 佚〔陳氏(元)北京要術(shù)〕新唐志一卷注曰。元為太原少尹。(崇文總目。作二卷。) 佚冊府元龜曰。陳立。京兆人。家世為醫(yī)。后唐明宗朝。為太原少尹。集平生驗方七十五首。并修合藥法百件。號曰要術(shù)??糜谔弥?。以示于眾。病者賴焉。
按元立二字。必有一誤。五代史后唐明宗紀。天成元年。八月甲寅。醫(yī)官張志忠為太原少尹。別不載陳氏名。豈系闕文歟。
〔亡名氏醫(yī)鑒〕崇文總目一卷 佚〔證病源〕崇文總目五卷 佚〔張氏(泳)新集普濟方〕宋志五卷 佚冊府元龜曰。周張詠。顯德初。進新集普濟方五卷。詔付翰林院考試。尋以詠為翰林醫(yī)官。
〔劉氏(翰)經(jīng)用方書〕三十卷 佚冊府元龜曰。劉翰。顯德初。進經(jīng)用方書一部三十卷。論候一十卷。今體治世集二十卷。上覽而嘉之。乃以為翰林醫(yī)官。其書付史館。
〔論候〕十卷 佚〔全體治世集〕(劉翰。宋志作劉輸。全體。崇文總目。作金體。藝文略。冊府元龜。作今體。并訛。)
宋志三十卷(崇文總目。作三卷。)佚〔偽蜀羅氏(普宣)廣正集靈寶方〕(宋志。無廣正集三字。)藝文略一百卷 佚〔偽蜀吳氏(群)意醫(yī)紀歷〕藝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法家論語〕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醫(yī)療訣〕(藝文略。作素問醫(yī)療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石氏昌(璉)明醫(yī)顯微論〕奮脫明字。據(jù)藝文略訂補。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大元新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金匱錄〕崇文總目五卷 佚〔王氏(顏)續(xù)傳信方〕(藝文略。作偽唐王顏撰。)崇文總目十卷 佚〔華氏(宗壽)升元廣濟方〕(藝文略。作偽唐華宗壽撰。)崇文總目十卷 佚〔張氏(叔和)新書病總要略〕(宋志。新書。作新集。)崇文總目一卷 佚〔葉氏(傳古)醫(yī)門指要用藥立成訣〕(宋志。作葉傳右醫(yī)門指要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孫氏(廉)金鑒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孫兼。)崇文總目三卷 佚〔李氏(HT )新修榮衛(wèi)養(yǎng)生用藥補瀉論〕(宋志。作李越。)崇文總目十卷 佚〔亡名氏博濟安眾方〕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三卷。)佚〔集諸要妙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纂集韓待詔肘后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鄭氏(闕名)惠心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纂秘要藥方〕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三卷。)佚〔圃田通元秘術(shù)方〕(宋志。作圃田通元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惠民方〕崇文總目一卷(宋志。作三卷。)佚〔亡名氏秘要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裴氏(孝封)新集應病通神方〕(舊闕名氏。今據(jù)藝文略錄。)崇文總目─卷(宋志。藝文略。作三卷。)佚〔王氏(守愚)普濟方〕崇文總目五卷 佚〔崔氏(闕名)應驗方〕崇文總目□卷 佚〔亡名氏塞上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備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刪繁要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備急簡要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病源丸經(jīng)〕(藝文略。丸作兆。)崇文總目一卷 佚〔醫(yī)明要略〕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答病狀〕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病錄〕崇文總目一卷 佚〔蕭氏(存禮)百一問答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安氏(文恢)萬全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宋志注。全。一作金。藝文略。作安愜。)崇文總目三卷佚〔亡名氏集諸纂驗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雜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錄驗備急諸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諸家明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段氏(詠)走馬備急方〕(宋志注。一作泳。)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秘要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千金纂錄〕崇文總目二卷 佚〔還元丹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養(yǎng)生益壽備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巾箱集〕崇文總目一卷 佚〔王氏(闕名)秘方〕崇文總目五卷 佚〔沈氏(承澤)集妙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沈承。)崇文總目三卷 佚〔亡名氏川玉集〕(藝文略。作穿玉。)崇文總目一卷 佚〔骨蒸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蕭氏(宗簡)水氣論〕(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宋志注。蕭。一作藺。)崇文總目三卷 佚〔朱氏(元樸)風疾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五癆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吳氏(希言)風論仙眺經(jīng)〕(宋志。作山兆經(jīng)。注。兆。一作髓。)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一卷。)佚〔醫(yī)門括源方〕宋志一卷 佚〔章氏(秀言)草木諸藥單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張秀言。)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奏問單方〕(藝文略。作秦聞。)崇文總目一卷 佚〔單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王氏(朝昌)新集方〕崇文總目二卷 佚〔李氏(八百)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返魂丹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通元秘錄〕崇文總目三卷 佚〔孔氏(周南)靈方志〕崇文總目一卷 佚〔蔣氏(準)療黃歌〕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靈奇璧奧〕崇文總?cè)杖?佚〔西京曹氏水氣論〕(宋志。作巢氏。)崇文總目一卷(宋志。作五卷。)佚〔楊氏(天業(yè))三十六種風論〕(宋志。作楊太業(yè)。)崇文總目一卷 佚〔華氏( )醫(yī)門簡要〕崇文總目十卷 佚
卷四十五
方論(二十三)
〔王氏(懷隱)等太平圣惠方〕(舊作懷德。訛。今訂正。)宋志一百卷 存太宗御制序曰。朕聞皇王治世。撫念為本。法天地之覆載。同日月以照臨。行道德而和慘舒。順寒暄而知盈縮。上從天意。下契群情。同憚焦勞。以從人欲。乃朕之愿也。且夫人稟五常。藥治百病。能知疾之可否。究藥之懲應者。則世之良醫(yī)也。至如風雨有不節(jié)之勞。喜怒致非理之患。疾由斯作。蓋自物情。茍非窮達其源。窺測其奧。徒煩服食。以養(yǎng)于壽命。消息可保于長生矣。自古同今。多乖攝治。疾之間起。積之于微。勢兆已形。求諸服餌。方既弗善。藥何救焉。書曰。藥不瞑眩。厥疾弗瘳。誠哉是言也。且如人安之道。經(jīng)絡如泉?;蝰Y騁性情。乖類形體。莫知傷敗。至損壽齡。蓋由血脈榮枯。肌膚盛弱。貪其嗜欲。不利機關(guān)。及至虛羸。不防他故。
四時逆順。六氣交爭。賢者自知。愚者未達。是以圣人廣慈仁義。博愛源深。故黃帝盡岐伯之談。虢君信越人之術(shù)。揆度者明于切脈。指歸者探于幽玄。論之則五音自和。聽之則八風應律。譬猶影響。無不相從。求妙刪繁。
備諸方冊。討尋精要。演說無所不周,詮括簡編。探賾悉聞盡善。莫不考秘密。搜隱微。大矣哉。為學乃至于此耶。則知天不愛其道。而道處其中。地不愛其寶。而寶含其內(nèi)。夫醫(yī)者意也。疾生于內(nèi)。藥調(diào)于外。醫(yī)明其理。藥效如神。觸類而生。參詳變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執(zhí)見庸醫(yī)。證候難曉。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異術(shù)玄針。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余首。無非親驗。并有準繩。
貴在救民。去除疾苦。并遍于翰林醫(yī)官院。各取到經(jīng)手家傳應效藥方。合萬余道。令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較勘編類。凡諸論證。并該其中。品藥功效。悉載其內(nèi)。凡候疾之深淺。先辨虛實。次察表里。然可根據(jù)方用藥。則無不愈也。庶使天高地濃。明王道之化成。春往秋來。布群黎之大惠。昔炎帝神農(nóng)氏長于姜水。始教民播種。以省煞生。嘗味草木。區(qū)別藥性。救夭傷之命。延老病之生。黔首日用。而不知圣人之至德也。夫醫(yī)道之難。昔賢猶病。設(shè)使誦而不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盡。窮此之道者。其精勤明智之士歟。朕尊居億兆之上。常以百姓為心。念五氣之或乖??忠晃镏?。不盡生理。朕甚憫焉。所以親閱方書。俾令撰集。冀溥天之下。各保遐年。同我生民。躋于壽城。今編勒成一百卷。命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雕刻印版。遍施華夷。凡爾生靈。宜知朕意。
宋史本傳曰。王懷隱。宋州睢陽人。初為道士。住京城建隆觀。善醫(yī)診。太宗尹京。懷隱以湯劑只事。太平興國初。詔歸俗。命為尚藥奉御。三遷至翰林醫(yī)官使。三年。吳越遣子惟浚入朝。惟浚被疾。詔懷隱視之。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醫(yī)術(shù)。藏名方千余首。皆嘗有驗者。至是詔翰林醫(yī)官院。各具家傳經(jīng)驗方以獻。及萬余首。
命懷隱與副使王 鄭奇醫(yī)官陳昭遇參對編類,每部以隋太醫(yī)令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而方藥次之。成一百卷。
太宗御制序。賜名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鏤板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yī)博士掌之。懷隱后數(shù)年卒。
趙希弁曰。太平圣惠方一百卷。上太宗皇帝在潛邸日。多蓄名方異術(shù)。太平興國中。內(nèi)出親驗者千余首。乃詔醫(yī)局。各上家傳方書。命王懷隱王 鄭彥陳昭遇校正編類。各于編首。著其疾證。淳化初書成。御制序引。
陳振孫曰。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太平興國七年。詔醫(yī)官。使尚藥奉御王懷隱等編集。御制序文。淳化三年書成。
王應麟曰。太宗留意醫(yī)術(shù)。自潛邸。得妙方千余首。太平興國三年。詔醫(yī)官院。獻經(jīng)驗方。合萬余首。集為太平圣惠方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門。萬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并序論總目錄。每部以隋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凡諸論證品藥功效。悉載之。目錄一卷。御制序。淳化三年。二月癸未。賜宰相李 。參政黃中沆。樞臣仲舒準。
五月己亥。頒天下。諸州置醫(yī)博士掌之。
〔何氏(希彭)圣惠選方〕藝文略六十卷 佚蔡襄后序曰。生者。天地之德。成者。圣人之業(yè)。運化流物。隨之不遺。生之理至矣。推本興治。安而有倫。
成之之道著矣。是故作天下之美利者。其圣人之事乎。傳稱神農(nóng)味百草?;实垆泝?nèi)經(jīng)。以除民疾。其術(shù)能死者生。
而夭者壽。以言乎功雖大。禹之疏洚水。驅(qū)龍蛇。湯武之用金革戡禍亂。特救患于一時。孰與無窮之賴乎。故曰。
作天下之美利者。皆圣人之事也。宋當天命。出九州之人于火鼎之中。吹之濯之。太宗皇帝平一宇內(nèi)。極所覆之廣。又時具氣息。而大蘇之。乃設(shè)官賞金繒之利。購集古今名方。與藥石診視之法。國醫(yī)詮次。類分百卷。號曰太平圣惠方。詔頒州郡。傳于吏民。然州郡承之。大率嚴管鑰謹曝涼而已。吏民莫得與其利焉。閩俗左醫(yī)右巫。疾家根據(jù)巫作祟。而過醫(yī)之門。十才二三。故醫(yī)之傳益少。余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于眾。郡人何希彭者。通方伎之學。凡圣惠方。有異域瑰奇。怪誕難致之物。及金石草木。得不死之篇。一皆致之。酌其便于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
希彭謹(舊注。今上御名。)自守。為鄉(xiāng)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于版。列牙門之左右。所以道圣主無窮之澤。淪究于下。
又曉人以根據(jù)巫之謬。使之歸經(jīng)常之道。亦刺史之要職也。慶歷六年十二月八日。右正言直史館。知軍州事。蔡某序。(文集)
〔亡名氏圣惠經(jīng)用方〕 藝文略一卷 佚〔賈氏(黃中)神醫(yī)普救方〕 宋志一千卷目十卷 佚宋史本傳略曰。賈黃中。字媧民。滄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孫。父 。字仲寶。晉天福三年進士。解謁。宋初為刑部郎中。終水部員外郎。知浚儀縣。年七十卒。黃中幼聰悟。方五歲。 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六歲舉童子科。七歲能屬文。觸類賦詠。父常令蔬食。曰。俟業(yè)成。乃得食肉。十五舉進士。授校書郎。集賢校理。遷著作佐郎。直史館。建隆三年。遷在拾遺。歷左補闕。開寶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禮院。嶺南平。以黃中為采訪使。
廉直平恕。遠人便之。還奏利害數(shù)十事。皆稱旨。會克江表。選知宣州。太宗即位。遷禮部員外郎。太平興國二年。知升州。丁父憂。起復視事。五年召歸闕。有薦黃中文學高第。召試中書。拜賀部員外郎。知制誥。八年。與宋白呂蒙正等。同知貢舉。遷司封郎中。充翰林學士。雍熙二年。又知貢舉。俄掌吏部選。端拱初。加中書舍人。二年。
兼史館修撰。淳化二年秋。與李沆并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四年冬。與沆并罷。守本官。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
乞留京。改澶州。至道初。構(gòu)疾。詔令歸闕。特拜禮部侍郎。代至。兼秘書監(jiān)。黃中素嗜文籍。既居內(nèi)閣。甚以為慰。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又李宗訥傳曰。太平興國初。詔賈黃中。集神醫(yī)普救方。宗訥暨劉錫吳淑呂文仲杜鎬舒雅皆預焉。
王應麟曰。太平興國六年十月丙戌。詔賈黃中等。于崇文院。編錄醫(yī)書。雍熙三年十月。纂成千卷。目錄十卷。名神醫(yī)普救方。御制序。
〔至道單方〕佚按上見于針灸資生經(jīng)。
〔陳氏(堯叟)集驗方〕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陳堯叟。字唐夫。解褐光祿寺丞。直史館。與省華同日賜緋。遷秘書丞。久之充三司河南東道判官。時宋亳陳 民饑。命堯叟及趙況等。分振之。再遷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嶺南風俗。病者禱神不服藥。堯叟有集驗方??淌鹬蒹A。
王應麟曰。天禧二年八月丁未。內(nèi)出陳堯叟所集方一卷。示輔臣。上作序。紀其事。命有司刊板。賜廣南官。
仍分給天下。(玉海)
〔朗氏(簡)集驗方〕佚宋志本傳曰。朗簡字叔廉。杭州臨安人。幼孤貧。借書錄之。多至成誦。進士及第。補試秘書省校書郎。知寧國縣。徙福清令??h有石塘陂。歲久湮塞。募民浚筑。溉廢田百余頃。邑人為立生祠。調(diào)隨州推官。及引對。
真宗曰。簡歷官無過。而無一人薦。是必恬于進者。特改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分宜縣。徙知竇州??h吏死。子幼。贅婿偽為券。冒有其資。及子長屢訴不得直。乃訪于朝。下簡劾治。簡示以舊牘曰。此爾翁書耶。曰。然。又取偽券示之。
弗類也。始伏罪。徙藤州。興學養(yǎng)士。一變其俗。藤自是始有舉進士者。通判海州。提點利州路刑獄官。罷知泉州。累遷尚書度支員外郎。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擢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捕斬賊馮佐臣入判大理寺。出知越州。復歸判尚書刑部。出知江寧府。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知揚州。徙明州。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祀明堂。遷刑部。卒。
年八十有九。特贈吏部侍郎。簡性和易。喜賓客。即錢塘。城北治園廬。自號武林居士。道引服餌。晚歲顏如丹。
尤好醫(yī)術(shù)。人有疾。多自處方以療之。有集驗方數(shù)十□行于世。一日謂其子 曰。吾退居十五年。未嘗小不懌。
今意倦。豈不逝歟。就寢而絕。
〔錢氏(惟演)篋中方〕(舊闕撰人名氏)宋志一卷 佚彭乘曰。錢文僖公集篋中方。蘇合香丸注云。此藥本出禁中。祥符中。嘗賜近臣。(墨客揮犀)
〔王氏(袞)博濟方〕宋志三卷(讀書后志。作五卷。)未見晁公武曰。王氏博濟方三卷?;食跣栕c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余方。擇其善者為此書。
名醫(y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文獻通考○按今本讀書志失載)
陳振孫曰。王氏博濟方三卷。太原王袞撰。慶歷七年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博濟方五卷。宋王袞撰。袞。太原人。其仕履未詳。惟郎簡原序。稱其嘗為錢塘酒官而已。
此書。諸家書目皆著錄。惟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三卷。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稍有不同。蓋三五字形相近。傳寫者有一訛也。公武又稱。袞于慶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余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y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
尤奇驗。今案袞自序。有云向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yī)之庸者。誤投湯劑。疾竟不瘳。據(jù)此則官滑臺者。
乃袞之父。而公武即以為袞。殊為失考。袞又言。博采禁方。逾二十載。所得方論。凡七千余道。因于中擇其尤精要者。得五百余首。而公武乃云。家藏七十余方。則又傳寫之誤也。原書久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nèi)。載有其文。
裒輯編次。共得三百五十余方。視袞序所稱五百首者。尚存十之七。謹分立三十五類。根據(jù)次排比。從讀書志之目。
厘為五卷。其中方藥多他書所未備。今雖不盡可施用。而當時實著有奇效。足為醫(yī)家觸類旁通之助。惟頗好奇異。
往往雜以方術(shù)家言。如論服杏仁則云。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煉杏仁為丹。王子晉服四十年而騰空。丁令威服二十年而身飛。此類殊誕妄不足信。今故取服食諸法。編附卷末。以著其謬。俾讀者知所持擇焉。
〔慶歷善救方〕宋志一卷 佚王安石后序曰。孟子云。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臣某伏讀善救方。而竊嘆曰。此可謂不忍人之政矣。夫君者。制命者也。推命而致之民者。臣也。君臣皆不失職。而天下受其治。方今之時??芍^有君矣。
生養(yǎng)之德。通乎四海。至于蠻夷荒忽不救之病。皆思有以救而存之。而臣等雖賤。實受命治民。不推陛下之恩澤。
而致之民。則恐得罪于天下。而無所辭誅。謹以刻石。樹之縣門外左。令觀赴者自得。而不求有司云?;?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序。(臨川文集)
王應麟曰。慶歷八年二月癸酉。以南方病毒者乏方藥。為頒善救方。
馬端臨曰。慶歷善救方一卷。兩朝藝文志云。詔以福州奏獄醫(yī)林士元藥下蠱毒。人以獲全。錄其方。令國醫(yī)類集附益。八年頒行。
〔周氏(應)簡要濟眾方〕(玉海曰。一云廣濟。)宋志五卷 佚宋史仁宗紀曰?;?三年五月乙亥。頒簡要濟眾方。命州縣長吏。按方劑救民疾。
蘇軾跋曰。先朝值夷狄懷服。兵革寢息。而又體質(zhì)恭儉。在位四十有二年。宮室苑囿無所益。故民無曝賦。
而生齒歲登。墾田日廣。至于法令。則去苛慘尚寬簡。守令則進柔良退貪殘。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廣惠以廩 獨。寬恤以省力役。除身丁之算。弛鹽榷之令。用能導迎休祥。年谷登衍。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膚而瀹骨髓矣。然猶慊然。憂下民之疾疹。無良劑以全濟。于是詔太醫(yī)集名方。日簡要濟眾。凡五卷。三冊。鏤板模印。以賜郡縣。俾人得傳錄。用廣拯療。意欲錫以康寧之福。 之仁壽之域。已而縣與律令同藏。殆愈一紀。窮達之民。莫或聞知。圣澤壅而不宣。吏之罪也。乃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痊 愈疾。亦欲使人知上恩也。后之君子。儻不以為誚。歲一檢舉之。使無遺毀焉。(東坡大全集)
王應麟曰。皇 簡要濟眾方五卷?;?中。仁宗謂輔臣曰。外無善醫(yī)。其令太醫(yī)。簡圣惠方之要者。頒下諸道。仍敕長吏拯濟。令醫(yī)官使周應編。三年頒行。
按弟堅曰。是書。陳晃二氏。并不著錄。惟唐慎微劉完素書引之。而朝鮮國醫(yī)方類聚。載臟腑一類。其方出圣惠者。僅薏苡散。酸棗人丸。 砂丸三方。余皆彼書所無。不知何故也。平胃散一方。世為出局方。不知其本于是書。自余諸方。亦多可資用者矣。
〔司馬氏(光)醫(yī)問〕宋志七卷(蘇軾司馬溫公行狀。作七篇。) 佚〔葛氏(懷敏)神效備急單方〕宋志一卷 佚東都事略曰。葛懷敏始以父蔭。授西頭供奉官。懷敏通時事。善希合。故多薦其才者。嘗為益州路提點刑獄。知隰莫保雄滄滁六州。陜西用兵。為涇原秦鳳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元昊寇鎮(zhèn)戎軍。賊引兵偽遁。懷敏遂率諸將趣定州。環(huán)慶路都監(jiān)劉賀以蕃兵五千。與賊戰(zhàn)不勝而潰。懷敏入保定川砦。涇原鈐轄曹英又敗于砦之東北隅。懷敏所部人奔駭。懷敏為眾所擁。幾蹂踐死。輿至壅城乃蘇。賊遂圍城。懷敏與諸將謀。赴鎮(zhèn)戎軍。賊斷其歸路。與諸將遇賊。遂長驅(qū)。直抵渭州。初懷敏之除 延也。范仲淹言其怯懦不知兵。遂徙涇原。卒敗事。奏至。贈鎮(zhèn)西軍節(jié)度使。謚曰忠隱。
〔文氏(彥博)藥準〕宋志一卷 佚自序曰。余嘗苦頭眩。治之多方。彌歲不解。會國醫(yī)龔世昌診脈問狀。乃云。鬲有寒痰。久之使然。非它苦也。授余香芎散。并其方。服未半劑而愈。遂不復發(fā)。余既神其效。又觀其立方有法。不與常類。方用九物。
物別為之解。凡藥性之溫寒。味之甘辛。并其主療。略具于下。雖簡而備。使觀之者有據(jù)。服之無疑。無疑有效。
猶夫任人。各知其才之所長。用無疑。事罔不濟。乃知古之良醫(yī)。治病必考于本草而立方。方藥既精。厥疾必瘳。
班固云。經(jīng)方者。本草石之寒溫。原疾病之深淺。陶隱居云。道經(jīng)載扁鵲數(shù)法。其用藥猶是本草家意。張仲景最為眾方之祖。悉根據(jù)本草。近世庸醫(yī)。鮮通本草。求其方藥之驗。固亦難矣。余嘉龔醫(yī)之方。專用本草之意。因采仲景并外臺。千金及諸家經(jīng)驗方。共若干。輒加注傳于門內(nèi)。以備處療。謂之藥準。以其根據(jù)本草立方。則用之有準云。(文集)
陳振孫曰。藥準一卷,潞公文彥博寬夫撰。所集方才四十首。以為根據(jù)本草而用藥。則有準。故以此四十方。
為處方用藥之準也。
〔孫氏(用和)傳家秘寶方〕宋志五卷(讀書后志。作十卷。書錄解題。作三卷。)佚趙希弁曰。孫尚秘寶十卷。上皇朝孫尚撰。呂惠卿帥邊日。尚之子在屬部。因取此書??贪鍌饔谑?。
陳振孫曰。孫氏傳家秘寶方三卷。尚藥奉御太醫(yī)令孫用和集,其子殿中丞兆,父子皆以醫(yī)名。自昭陵迄于熙豐。無能出其右者。元豐八年。兆弟宰為阿東漕。屬呂惠卿帥。并從宰得其書。序而刻之。兆自言為思邈之后。
晁氏讀書志。作孫尚秘寶方。凡十卷。
邵伯溫曰。仁宗初納光獻皇后。后有疾。國醫(yī)不效。帝曰。后在家。用何人醫(yī)。后曰。外家隨叔父官河陽。有疾服孫用和藥輒效。尋召用和。服其藥果驗。自布衣。除尚藥奉御。用和自此進用。用和本衛(wèi)人。以避事客河陽。
善用張仲景法治傷寒。名聞天下。三子奇兆。皆登進士第。為朝官。亦善醫(yī)。(邵氏聞見錄)
〔劉氏(元賓)神巧萬全方〕(舊訛作劉元寶)宋史十二卷 存按是書輯在于醫(yī)方類聚中。弟堅嘗為錄出。跋曰。上宋劉元賓子儀撰。其方藥采之圣惠者。十居七八。多可施用,其論說亦原本古人。間加己見,至如其舉傷寒各治。辨中風諸證。最為賅備。頗有發(fā)明。奈何世久失傳。
元明諸家。罕征引者。今檢醫(yī)方類聚中所載。按條掇拾。雖未復舊觀。然大要略具矣。仍謹根據(jù)類排纂。詳加訂正。從宋史原目。厘為十二卷云。
〔劉氏(彝)贛州正俗方〕宋史二卷 佚宋史本傳曰。劉彝。字執(zhí)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xiāng)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凡所立綱紀規(guī)式。
彝力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diào)高郵簿。移朐山令。治簿書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筑。熙寧初。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東南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啟揚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知虔州。俗尚巫鬼。
不事醫(yī)藥。彝者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醫(yī)易業(yè)。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互市。交趾陷欽廉邕三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隨州。父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 初。復以都水丞召還。
病卒于道。年七十。著七經(jīng)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陳振孫曰。正俗方一卷。知虔州長樂劉彝執(zhí)中撰。以虔俗信巫無醫(yī)藥。集此方以教之。
〔沈氏(括)良方〕宋志十卷(讀書后志。作十五卷。)佚自序曰。予嘗論治病有五難。辨疾。治病。飲藥。處方。別藥。此五也。今之視疾者。惟候氣口六脈而已。
古之人視疾。必察其聲音顏色。舉動膚理。情性嗜好。問其所為??计渌小R训闷浯蟀?。而又遍診人迎氣口十二動脈,疾發(fā)于五臟。則五色為之應。五聲為之變。五味為之遍。十二脈為之動。求之如此其詳。而然猶懼失之。
此辨疾之難一也。今之治疾者。以一二藥。書其服餌之節(jié)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先知陰陽運歷之變故,山林川澤之竅發(fā)。而又視其人。老少肥瘠。貴賤居養(yǎng)。性術(shù)好惡。憂喜勞逸。順其所宜。違其所不宜。或藥或火。或刺或砭?;驕蛞?。矯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搗而索之。投幾順變。間不容發(fā)。
而又調(diào)其衣服。理其飲食。異其居處。因其情變?;蛑我蕴臁;蛑我匀恕N暹\六氣。冬寒夏暑。 雨電雹。鬼靈厭蠱。甘苦寒溫之節(jié)。后先勝復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強弱。五臟異稟。循其所同。譽其所偏。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眾人。此人事也。言不能傳之于書。亦不能喻之于口。其精過于承蜩。其察甚于刻棘。目不舍色。耳不舍聲。手不釋脈,獨懼其差也。舍藥遂去。而希其十全。不其難哉。此治疾之難二也。古之飲藥者。煮煉有節(jié)。
飲啜有宜。藥有可以久煮者。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熾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jié)也。宜溫宜寒?;蚓徎蛩??;虺孙嬍诚才?。而飲食喜怒為用者。有違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敵者。此飲啜之宜也。而水泉有美惡。操藥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責藥之不效者,非藥之罪也。此服藥之難三也,藥之單用為易知。藥之復用為難知。世之處方者,以一藥為不足。又以眾藥益之。殊不知藥之有相使者。相反者。有相合而性易者。方書雖有使佐畏惡之性。
而古人所未言。人情所不測者。庸可盡哉。如酒于人,有飲之逾石而不亂者。有濡吻則顛眩者。漆之于人。有終日搏漉而無害者。有觸之則瘡爛者。焉知藥之于人。無似此之異者。此稟賦之異也,南人食豬魚以生。北人食豬魚以病。此風氣之異也。水銀得硫黃而赤如丹。得礬石而白如雪。人之欲酸者。無過于醋矣。以醋為未足。又益之以橙。二酸相濟。宜其甚酸而反甘。巴豆善利也。以巴豆之利為未足。而又益之以大黃。則其利反折。蟹與柿。嘗食之而無害也。二物相遇。不旋踵而嘔。此色為易見。味為易知。而嘔利為大變。
故人人知之。至于相合而知。他臟致他疾者。庸可易知耶。如乳石之忌參術(shù)。觸者多死。至于五石散。則皆用參術(shù)。此古人處方之妙。而世或未喻也。此處方之難四也。醫(yī)誠藝也。方誠善也。用之中節(jié)也。而藥或非良。奈何哉。橘過江而為枳。麥得滋而為蛾。雞逾嶺而黑。 鵒逾嶺而白。月虧而蚌蛤消。露下而蚊喙坼。此形器之易知者也。性豈獨不然乎。予觀越人藝茶畦稻。一溝一隴之異。遠不能數(shù)步。則色味頓殊。況藥之所生。秦越燕楚之相遠。而又有山澤膏瘠燥濕之異稟。豈能物物盡其所宜。又素問說陽明在天。則花實戕氣。少陽在泉。則金石失理。如此之論。采掇者固未嘗晰也。抑又取之有早晚。藏之有焙KT 。風雨燥濕。動有槁暴。今之處藥?;蛴袗夯鹫?。必日之而后咀。然安知采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此辨藥之難五也。此五者大概而已。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詳至于書不能載。豈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醫(yī)哉。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輒為疏之。世之為方者。稱其治效。常喜過實。千金肘后之類。尤多溢言。使人不復信。予所謂良方者。必目睹其驗。始著于篇。
聞不預也。然人之疾。如向所謂五難者。方豈能必良哉。一睹其驗。即謂之良。殆不異乎刻舟以求遺劍者。予所以詳著其狀于方尾。疾有相似者。庶幾偶值云爾。篇無次序。隨得隨注。隨以與人。拯道貴速。故不暇完也。沈括序。
東都事略曰。沈括。字存中。吳興人也。博覽古今。于書無所不通。舉進士。為揚州司理參軍。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間。除太子中允。為檢正中書刑房公事。遷集賢校理。
察訪兩浙農(nóng)田水利。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邊吏報北虜將入寇。亟遣中貴人。取兩河民車。以為戰(zhàn)備。民大驚擾。自宰執(zhí)以下。言不便者墻進。俱不省。一日括持筆立御坐側(cè)。神宗顧曰。卿知籍車之事乎。括曰。未知車將何用。神宗曰。北虜以多馬取勝。唯車可以當之。括曰。胡之來。民父子墳墓田廬。皆當棄去。復暇恤車乎。朝廷姑籍其數(shù)。而未取何傷。神宗曰。卿言有理。何論者之紛紛也。括曰。車戰(zhàn)之利。見于歷世。巫臣教吳子以車戰(zhàn)。遂伯中國。李靖用偏箱鹿角車。以擒頡利。臣但未知一事。古人所謂輕車者。兵車也。五御折旋。利于輕速。
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椎樸。以牛挽之。日不能行三十里。少蒙雨雪。則跬步不進。故俗謂之太平車?;蚩墒┯跓o事之日。恐兵間不可用耳。神宗益喜曰。無人如此語朕者。當更思之。明日。遂罷籍民車。執(zhí)政問括曰。君以何術(shù)。而立談罷此事。上甚多太平車之說也。括曰。圣主可以理奪。不可以言爭。若車可用。其敢以為非。未幾以上正言知制誥。察訪河北西路。出使遼國使。還以淮浙災傷。為體量安撫使。權(quán)三司使,遷翰林學士。括詣宰相吳充陳說免役事。謂可變法令。輕役依舊輪差。御史蔡確論括非其職。而遽請變法。括亦待罪求去。確復言括詭求罷免。有詔食供職。臣切惑焉。且括謂役法可變。何不言之于檢正察訪之日。而言之于翰林學士之時。不言之于陛下。而言之于執(zhí)政。原括之意。但欲根據(jù)附大臣。巧為身謀而已。遂罷以集賢院學士知宣州。復龍圖閣待制。
召還知審官院。復以言者罷。知青州。尋知延州。王師大舉伐西夏。種諤帥師入銀夏州。而不能有。明年。括請城永樂。命徐禧李舜舉計議邊事。李稷主糧餉。遂城永樂。距銀州五十里。米脂五十里。城成。賜名銀州寨。既而賊二十萬。重圍永樂城。攻益急。城陷。于是漢番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人。皆沒焉。禧舜舉稷死之。神宗以括始議。責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徙秀州。復光祿卿。分司南京。
以卒。括嘗上熙寧奉元歷。編修天下郡國圖。著述頗多。有春秋機括。筆談。行于世。
趙希弁曰。沈存中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學通醫(yī)術(shù)。故類其經(jīng)驗方。成此書。用者多驗。
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
〔靈苑方〕宋志二十卷 佚趙希弁曰。靈苑方二十卷。上皇朝沈括存中編。本朝士人。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以善醫(yī)名世。而存中尤善方書。此中所載。多可用。
劉 曰。靈苑方。本方不載所作人姓名。
〔蘇沈良方〕宋志十五卷注曰。沈括蘇軾所著。(書錄解題,作十卷。)存趙希弁曰。蘇沈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通醫(yī)學。嘗集得效方成一書。后人附益以蘇軾醫(yī)藥雜說。故曰蘇沈。
陳振孫曰。蘇沈良方十卷。蘇者。東坡。沈。即存中也。不知何人所錄。其間辨雞舌香一段言。靈苑所辨。
猶有未盡者。館閣書目。別有沈氏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而無靈苑方。
劉桂曰。蘇沈良方十卷。前有永嘉道士林靈素序。余家有宋刻本。竊意靈素在二公文集中?;螂s記?;蚬P談等書。鈔出匯成一編。附托二公之盛名。以行其方耳。李東垣謂蘇沈良方。猶唐宋類詩。何也。蓋言不能詩者之集詩。猶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詩之不善。止不過費紙而已。不致誤人。一方之不善。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噫。后之集方書者。尚慎之哉。(讀醫(yī)說)
四庫全書提要曰。蘇沈良方八卷。宋沈括所集方書。而后人又以蘇軾之說附之者也??妓问匪囄闹?。有括靈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別出蘇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蘇軾所著。陳振孫書錄解題。有蘇沈良方十卷。而無沈存中良方。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同。晁公武讀書志。則二書并列。而于沈存中良方下云。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蘇沈良方下亦云。括集得效方成一書。后人附益。以蘇軾醫(yī)學雜說附之者。蓋晁氏所載良方。即括之原本。其云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者。即指蘇沈良方。由其書初尚并行。故晁氏兩載。其后附蘇說者盛行。原本遂微。故尤氏陳氏遂不載其原本。今永樂大典。載有蘇沈良方原序一篇。亦括一人所作。且自言予所作良方云云。無一字及軾。是后人增附之后。并其標題追改也。按明晁KT 寶文堂書目。有蘇沈二內(nèi)翰良方一部。是正嘉以前。傳本未絕。其后不知何時散佚。今據(jù)永樂大典所載。掇拾編次。厘為八卷。史稱括于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
皆有所論著。今所傳括夢溪筆談。末為藥議一卷。于形狀性味。真?zhèn)瓮悺1鎰e尤精。軾雜著。時言醫(yī)理。于是事亦頗究心。蓋方藥之事。術(shù)家能習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經(jīng)試驗。此書以經(jīng)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程永培跋曰。沈氏良方。后人益以蘇氏之說。名之曰蘇沈良方。非當時合著之書也。余藏舊刻印本。書不列存中氏原序。而載有林靈素一敘。亦止論沈。未及蘇。其卷首一敘。兼及蘇沈。文頗拙蹇。不著作者姓名。蓋俗筆也。按永樂大典中。有蘇沈良方名曰。蓋從宋史藝文志來者。
則知合蘇沈。而傳于今日之本。約略宋末人為之耳。又考宋史。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數(shù)較之。
雖合沈氏。卻雜以蘇說。若從蘇沈良方。則少五卷矣。豈在當時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誤字甚多。幾至不可讀。為之訂正。然內(nèi)證外證。婦人小兒。以至雜說。依稀略備。似非不全之本。蓋古人以醫(yī)卜為賤術(shù)。作史者志方書。
未必詳加考訂。即如劉涓子之鬼遺方論。宋史作鬼論。脫去遺方二字。則其他之疏略可知也。此書卷帙未符宋志。
其間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內(nèi)中諸方。間已見之博濟靈苑諸書。即其余亦莫不應病神驗異常。至有不可以理測者。
豈非龍宮之所授耶。今為授梓。并補敘沈氏原敘一篇。熟讀五難。大有裨益。瘦樵程永培跋。
鮑廷博跋曰。良方托始于沈夢溪。迨宋南渡后?;蛞嬉詵|坡論說。而蘇沈之名著焉。元明以來。其傳漸寡。
近年吳郡程君永培始出藏本。授梓以行。會朝廷詔頒內(nèi)殿聚珍版本于各直省。于是其書復大顯于世。顧殿本初頒。
藏家爭先快睹。既不敷承領(lǐng)。而程刻又不列坊肆。無以饜四方之求。博因參合兩本。益廣其傳。上以仰副圣天子嘉惠藝林之至意。而程君活人濟世之心。抑又推而廣之矣。殿本輯自永樂大典。大概詳沈而略蘇。程刻較完。
而承訛襲謬。無從是正。往時程君過予。語次及之。若有歉然于中者。蓋慮其貽誤。較他書所系尤重也。今證以殿本。盡刊其誤。其為愉快。當何如耶。刊成謹冠提要于簡端。以還殿刻之舊。卷末仍先以程跋。用示不敢掠美之意。乾隆癸丑十月上浣四日。歙鮑廷博識于柳塘寓廬。
〔蘇氏(軾)圣散子方〕讀書敏求記一卷 未見自序曰。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云風冷痰飲,癥癖 瘧。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jié)度。
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惑。智不能知。今杰所蓄圣散子。殆此類耶。
自古論病。唯傷寒最為危急。其表里虛實。日數(shù)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厘。輒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二毒。男女相易。狀至危急者。連飲數(shù)劑。即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
其余輕者。心額微汗。止爾無恙。藥性微熱。而陽毒發(fā)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若時疫流行。平旦于大釜中煮之。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實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具。衛(wèi)生之寶也。其方不知所從出。得之于眉山人巢君谷。谷多學好古。秘惜此方。不傳其子。
余苦求得之,謫居黃州。比年時疫。合此藥散之。所活者不可勝數(shù)。巢始授余。約不傳人。指江水為盟。余竊隘之。乃以傳蘄水龐君安時。安時以善醫(yī)聞于世。又善著書。欲以傳后。故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
?。ㄎ募?br />
又后序曰。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shù)。所用此中下品藥。略計每千錢即得千服。由之積之。其利甚博。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辨者。猶有所止。若合眾力。則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嚴院修制。自立春后起施。直至來年春夏之交。有入名者。徑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羅尊者以訶梨勒。施一病比丘。故獲報身。身常無眾疾。施無多寡。隨力助緣。疾病必相扶持。功德豈有限量。仁者惻隱,當崇善因。吳郡陸廣秀才。施此方并藥。得之于智藏主禪月大師寶澤。乃鄉(xiāng)僧也。其陸廣見在京。施用并藥。在麥曲巷居住。(文集)
朱子曰。蘇軾字子贍。老蘇之長子。中進士第。再中制科優(yōu)等。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官至禮部尚書。兼端明殿翰林侍讀二學士。
葉夢得曰。子瞻在黃州。蘄州醫(yī)龐安常亦善醫(yī)傷寒。得仲景意。蜀人巢谷出圣散子方。初不見于世前醫(yī)書。
自言得之于異人。凡傷寒不問證候如何。一以是治之無不愈。子瞻奇之。為作序。比之孫思邈三建散。雖安常不敢非也。乃附其所著傷寒□中。天下信以為然。疾之毫厘不可差。無過于傷寒。用藥一失其度。則立死者皆是。
安有不問證候而可用者乎。宣和后。此藥盛行于京師。太學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shù)。今醫(yī)者悟始廢不用。巢谷本任俠好奇。從陜西將韓存寶。出入兵間。不得志客黃州。子瞻以故與之游。子瞻以谷奇?zhèn)b。而取其方。天下以子瞻文章。而信其方。事本不相因。而趨名者。又至于忘性命。而試其藥。人之惑。蓋有至是也。(避暑錄話)
陳言曰。此藥以治寒疫。因東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勝數(shù)。往往頃時寒疫流行。
其藥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東坡便謂與三建散同類。一切不問。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能自發(fā)狂。蓋陰能發(fā)躁。陽能發(fā)厥。物極則變。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三因方)
俞弁曰。圣散子方。因東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勝紀。
今閱葉石林避暑錄云。宣和間。此藥盛行于京師。太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shù)。醫(yī)頓廢之。昔坡翁謫居黃州。時其地瀕江多卑濕。而黃之居人所感者?;蛞蛑袧穸?。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藥而多效。是以通行于世。遺禍于無窮也。弘治癸丑年。吳中疫癘大作。吳邑令孫磐令醫(yī)人修合圣散子。遍施街衢。并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孫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圣散子方中。有附子良姜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劑。皆性燥熱。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辨陰陽二證。一概施治。殺人利于刀劍。有能廣此說。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續(xù)醫(yī)說)
錢曾曰。圣散子方一卷。此方不過二十二味。諸病可治。東坡得之于眉山人巢谷。謫居黃州。時疫益行。合此藥散之,所活不勝數(shù)。因制序以傳不朽。惜其方世罕之見。郭五常得之于都憲袁公。即為梓行于鄖陽。附錄華佗危病十方。及經(jīng)驗三方。繼得者復刊為續(xù)錄。坡序稱濟世之具。衛(wèi)生之寶。真此書之謂也。
〔杜氏(壬)醫(yī)準〕一卷 佚葉少蘊曰。嘗見杜壬作醫(yī)準一卷。記其平生治人用藥之驗。其一記郝質(zhì)子婦產(chǎn)四日。螈 戴眼。弓背反張。
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才分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幾二尺。家人驚駭。以數(shù)婢張拗之。不直。適記所云。而藥囊在獨活。乃急為之。召醫(y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yī)至則愈矣。更不復用大豆紫湯。古人處方神驗類爾。但世所用之。不當其疾。每易之。自是家人有臨乳者。應所須藥物必備。不可不廣告人。二方皆在千金第三卷。
卷四十六
方論(二十四)
〔太醫(yī)局方〕讀書后志十三卷 佚趙希弁曰。上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y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yī)局驗試根據(jù)方制藥鬻之。仍模本傳于世。
〔張氏(耒)治風方〕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張耒文潛所傳。凡三十方。
東都事略曰。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也。幼穎異為文。從蘇轍學。轍見其文愛之。舉進士。為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丞。蘇軾亦深知之。稱其文。召為太學。元 初。為正字。遷著佐郎,改著作郎。兼史院檢討。
在館八年。顧義自守泊如。擢起居舍人。請郡。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徙宣州責監(jiān)黃州酒稅。徙復州。起為通判黃州。移知袞州。召為太常少卿。甫數(shù)月。后以直龍圖閣知穎州。又徙汝州。復坐元 黨落職。主管明道宮。初耒在。聞蘇軾之訃。以師弟子禮舉喪。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五年。得自便。居陳州。尋主管崇福宮。卒。年六十。
〔初氏(虞世)古今錄驗養(yǎng)生必用方〕宋志三卷(讀書后志作十六卷)佚趙希弁曰。養(yǎng)生必用方十六卷。上皇朝初虞世撰。序謂古人醫(yī)經(jīng)行于世者多矣。所以別著書者。古方分劑。
為今銖兩不侔。用者頗難。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茍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于醫(yī)也。虞世本朝士。一旦削發(fā)為僧。在襄陽。與十父游從甚密。
陳振孫曰。養(yǎng)生必用書三卷。靈泉山初虞世和甫撰。紹圣丁丑序。
朱 曰。世傳。婦人有產(chǎn)鬼形者。不能執(zhí)而殺之。則飛去。夜復歸就乳。多瘁其母。俗呼為旱魃。亦分男女。
女魃竊其家物以出。兒魃竊外物以歸。初虞世和甫名士善醫(y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可馴狎。往往尤忽權(quán)貴。每貴人求治病。必重誅求之。至于不可堪。其所得賂。旋以施貧者。最愛黃庭堅。常言黃孝于其親。吾愛重之。每得佳墨精楮。奇玩必歸。魯直語朝士云。初和甫于余。正是一兒旱魃。時坐中有厭苦和甫者。卒爾對曰。到吾家。
便是女旱魃。(可談)
陸游曰。初虞世字和甫。以醫(yī)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鄧王生。月余得癇疾危甚。群醫(yī)束手。虞世獨以為必無可慮。不三日王薨。信乎醫(yī)之難也。(老學庵筆記)
周密曰。初虞世所集養(yǎng)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詳其說云。狀元王俊民字康侯。為應天府發(fā)解官。得狂疾。于貢院中。嘗對一石碑。呼叫不已。碑石中若有應之者。亦若康侯之奮怒也。病甚不省覺。取書冊中交股刀。自裁及寸。左右抱持之。遂免出試院。未久,疾勢亦已平復。起居飲食如故。但 不樂。徐醫(yī)以為有疾。以碧霞金虎丹吐之?;蛑^心藏有熱。勸服治心經(jīng)諸冷藥。積久為夜中洞泄。氣脫肉消。食不前而死。(齊東野語)
〔續(xù)必用方〕藝文略一卷 佚〔龐氏(安時)驗方書〕宋志一卷 佚〔龐氏家藏秘寶方〕書錄解題五卷 佚陳振孫曰。蘄水龐安時安常撰。安時以醫(yī)名世。所著書傳于世者。惟傷寒論而已。此書。南城吳炎晦父錄以見遺。
〔主對集〕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觀草木之性。與五臟之宜。秩其職任。官其寒熱。班其奇偶。以療百病。著主對集一卷。
〔楊氏(康侯)護命方〕讀書志五卷 佚〔通神論〕讀書志十四卷 佚趙希弁曰。楊氏護命方五卷。通神論十四卷。上皇朝楊退修撰。退修以岐伯語五運六氣。以治疾病。后世通之者。唯王冰一人而已。然猶于變遷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故著此方論云。
黃庭堅序曰。天下之學。要之有宗師。然后可臻微入妙。雖不盡明先王之意。惟其有本源。故去經(jīng)不遠也。
今夫六經(jīng)之旨深矣。而有孟軻荀況兩漢諸儒。及近世劉敞王安石之書。讀之亦思過半矣。至于文章之士難矣。而有左氏莊周董仲舒司馬遷相如劉向揚雄韓愈柳宗元。及今世歐陽修曾鞏蘇軾秦觀之作。篇籍具存。法度粲然。可講而學也。惟神農(nóng)黃帝岐伯雷公之書。秦越人淳于意皇甫謐張機之論。儒者罕學。學之亦不能到其淵源。近世黎陽高若訥號邃于醫(yī)方。若訥既沒。亦不得其傳焉。余有方外之友。曰楊介。嘗謂余言本草素問之意。且曰。五運六氣。視其歲而為藥石。雖仲景猶病之也。至于本草。則仲景深矣。余涉世故多。未能從介學之。衰老竄逐戎 。
瘴癘侵陵。生意無幾。恨不早從楊君之學也。今年以事至青神。有楊康侯子建者。以其所論著醫(yī)?;萑灰娡丁Oぷx之。而其說汪洋。蜀地僻遠。無從問所不知。子建閉戶讀書。貫穿黃帝岐伯無師之學。至能如此。
豈易得哉。然其湯液。皆以意調(diào)置。則不能無旨矣。方皆圣賢妙于萬物之性者。然后能作而巧者述之。而世之者也。今子建發(fā)五運六氣。敘病裁藥。錯絲以針艾之方。與眾共之。是亦仁人之用心云爾。(豫章別集)
按是書趙希弁稱楊退修所著。據(jù)黃魯直序。楊名康侯。字子建。乃著十產(chǎn)論者。然則退修當是康侯別字?;蚱渌蕴栆?。
〔閻氏(孝忠)重廣保生信效方〕宋志一卷 佚劉 曰。保生信效。閻孝忠編。孝忠字資欽。許昌人。
〔董氏( )香港腳治法總要〕(書錄解題。作董汲。)宋志一卷 未見葉少蘊曰。余崇寧大觀間。在京師。見董汲劉演輩。皆精曉張仲景方術(shù)。試之數(shù)驗。非江淮以來俗工可比也。
?。ū苁钿浽挘?br />
四庫全書提要曰。香港腳治法總要二卷。宋董汲撰。汲字及之。東平人。始末未詳。錢乙嘗序其 疹論。則其著書。在元 元豐之間。是書。書錄解題作一卷。宋史藝文志亦同。久無傳本。今從永樂大典所載。排纂成帙。
以篇頁稍繁。分為二卷。上卷論十二篇。大旨謂香港腳必由于風濕。風濕兼有冷熱。皆原本腎虛。陰陽虛實。病之別也。春夏秋冬。治之異也。高燥卑濕。地之辨也。老壯男女。人之殊也。說賅備矣。下卷方四十六。獨活散。
木香散。傳信方防風粥。桑枝煎。專治風。天麻丸。茴香丸。鳥蛇丸。趁痛丸。專治濕。薏苡仁湯。海桐皮散。
木瓜丸。治風濕相兼。獨活寄生湯。石楠丸。牛膝丸。治風濕挾虛。金牙酒。治風濕瘴癘。八味丸。腎瀝湯。地黃粥。治虛。神功丸。麻仁丸。三脘散。大黃湯。治實。屬陰者兼冷。木香飲子。治其偏于陰也。屬陽者兼熱。
紅雪治其偏于陽也。絳宮丸。白皮小豆散。木通散。治其屬于陰陽。而兼淋閉者也。松節(jié)散。食前丸。食后丸。橘皮丸。
治尋常法也。三仁丸。潤腸丸。五柔丸。治老人血枯法也。天門冬大煎。則為總治法。淋渫蒸熨五方。則為外治法。而以針灸法為始。原序。方有一十九門。大約不出于此。即闕佚亦 矣??枷愀勰_。即素問所謂厥疾。至唐始有此名。治法亦漸以詳備。然李暄及蘇敬徐王唐侍中諸家之書。今多不傳。獨汲此帙尚存。頗為周密醇正。觀其自述。稱嘗患此疾至劇。因深思其源。遂得秘要。殆所謂三折肱。而為良醫(yī)者歟。今特錄而存之。以備專門之一種焉。
〔旅舍備要方〕 宋志一卷 佚劉 曰。旅舍備急方。瘡疹論二書。皆隱士董汲撰。汲字及之。東平人。
四庫全書提要曰。旅舍備要方一卷。宋董汲撰。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董汲小兒 疹論。香港腳治法。不及此書。然宋史藝文志載之。卷帙亦同。蓋陳氏偶未見也。汲因客途猝病。醫(yī)藥尤難。特集經(jīng)效之方。百有余道。內(nèi)如蚰蜒入耳。
及中藥毒。最為險急。而所用之藥。至為簡易。其雜傷五方。
古書不少概見。今亦罕傳。萬見奇特。蓋古所謂專門禁方。
用之則神驗。至求其理。則和扁有所不能解。即此類也。至于小半夏湯。五苓散。兩方本于漢之張機。今以半夏湯治濕痰。仍其本法。至五苓散。本治傷寒汗后不解。及有水氣之病。今書中引為通行利水之劑。殆亦變通用之。如河間益元散。本雙解半表半里之傷寒。而后人取以醫(yī)暑歟。其治中暑一方。似即李泉清暑益氣湯之藍本。其無比香薷散。與后來局方。稍有出入。蓋亦本古方為加減。然云治兩腳轉(zhuǎn)筋疼痛。而反去主治之木瓜。則不解其故矣。小兒一門。大概與同時錢乙藥證直訣相出入。第以柔脆之腸胃。而多用膩粉朱砂諸峻藥。古人氣濃。服之無妨。在后來亦未可概施也。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收掇排纂。
得方尚幾五十。仍舊目分為一十二類。其觸寒心痛,厥風涎潮等證。有錄無書。無從校補。則亦闕焉。
〔譚氏(永德)殊圣方〕佚劉 曰。洪農(nóng)譚永德撰。永德。沛國下邳人。(幼幼新書)
〔陳氏(師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史五卷 佚陳師文等表曰。昔神農(nóng)嘗百草之味。以救萬民之疾。周官設(shè)疾醫(yī)之政。以掌萬民之病。著在簡編。為萬世法。
我宋勃興。神圣相授。咸以至仁濃德。涵養(yǎng)生類,且謂札瘥薦臻。四時代有。救恤之術(shù)。莫先方書。故自開寶以來。早敕近臣。讎校本草。厥后纂次神醫(yī)普救??刑绞セ?。重定針艾俞穴。校正千金外臺。又作慶歷善救。
簡要濟眾等方。以□天下。或范金揭石?;蜱U板聯(lián)編。是雖神農(nóng)之用心。成周之致治。無以過也。天錫神考。睿圣承統(tǒng)。其好生之德。不特見于方論而已。又設(shè)太醫(yī)局熟藥所于京師。其恤民瘼??芍^勤矣。主上天縱深仁??际銮傲?。爰自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俾夫修制給賣。各有攸司。又設(shè)收買藥材。所以革偽濫之弊。
比詔會府。咸置藥局,所以推展祖考之德澤??芍^曲盡。然自創(chuàng)局以來。所有之大。或取于鬻藥之家。或得于陳獻之士。未經(jīng)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未免傳疑承誤。故有藥味。脫漏銖兩過差。制作多不根據(jù)經(jīng)。祖襲間有偽妄。至于貼榜。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舉也。頃因條具。上達朝廷。繼而被命。遴撰通醫(yī)。俾之刊正。
于是請書監(jiān)之秘文。采名賢之別錄。公私眾本。搜獵靡遺。事闕所從。無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蛩萘饕詫ぴ?。訂其訛繆。折其淆亂。遺佚者補之。重復者削之。未閱歲而書成??槍懜Ξ?。謹獻于朝。將見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飲餌者。無纖芥之疑。頒此成書?;菁皡^(qū)宇。遂使熙豐惠民之美意。崇觀述事之洪規(guī)。本末巨細。無不畢陳。納斯民于壽康。召和氣于穹壞。億萬斯年。傳之無極。豈不韙歟。將仕郎。措置藥局。檢閱方書。陳承。
奉議郎。守太醫(yī)令。兼措置藥局檢閱方書裴宗元。朝奉郎。守尚書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謹上。
趙希弁曰。和劑局方十卷。上大觀中。詔通醫(yī)??t(yī)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
陳振孫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六卷。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凡二十一門。二百九十七方。其后時有增補。
王應麟曰。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紹興六年正月四日。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jiān)本藥方頒諸路。
宋史高宗紀曰。紹興二十一年二月乙卯。詔諸州。置惠民局。官給醫(yī)書。周密曰。和劑局方。當時精集諸名方。凡經(jīng)幾名醫(yī)之手。至提領(lǐng)以從官內(nèi)臣參校??芍^□矣。然其間差訛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
凡用藥三十九味。其間藥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yī)云。此方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后。
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改之。信然。凡此之類。必多有之。信乎誤注本草。非細故也。(癸辛雜識)
劉桂曰?;騿栐?。和劑局方。丹溪發(fā)揮辨之詳矣。戴原禮乃丹溪高弟。今觀其所著證治要訣方論。皆祖局方。何也。余曰。局方亦何負于人哉。前后活人。不知其幾。
丹溪但辨其用藥者誤耳。非方之罪也。血虛證。不宜用香燥之劑。痿痹證。不可混作風治。亦何嘗屏棄之乎。今人遂以局方例不可用?;蛘哂幸吮辈灰四现f。殊不知內(nèi)經(jīng)治寒以熱。治熱以寒。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權(quán)變得宜。消息以為治要??上抟阅媳敝?。而無寒熱之異哉。原禮蓋得丹溪之心法者。其有取于局方。非茍然也。(續(xù)醫(yī)說)
按是書。據(jù)宋志及王海。舊系五卷。書錄解題。作六卷者?;蛭瞿夸?。別為一卷歟。至讀書志。作十卷??质钦`寫。徐春甫以裴陳二氏。并為名起。不知何據(jù)。弟堅曰。王應麟以和劑惠民二局,為紹興中所置。據(jù)陳師文等表。有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語。則蓋不創(chuàng)于紹興也。詳宋史職官志曰。崇寧中。置藥局七所。添丞一員。點檢。宣和三年。減置。仍知二局是宣和所罷。而至紹興更置和劑局。改熟藥所。為惠民局矣。張海鵬學津討源所輯增廣本局方跋云。宋崇寧中。暑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未為至當也。陳表又云。崇寧以來。所有之方?;蛉∮阱魉幹?。或得于陳獻之士。未經(jīng)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
未免傳疑承誤云云。趙希弁亦稱。大觀中。詔通醫(yī)??幘址綍?。而校正增損。然則是書非 出師文等。崇寧以后。既為刊本。師文因以重修者。故宋志冠以師文校正字也。
〔增廣校正和劑局方〕五卷 存按是書。往歲姬路侯大夫川合元升(鼎)得之西京書估。以贈于先子。蓋南宋 本也。校通行本。無竇慶以下方。雖有紹興續(xù)添。別不標識。至諸家名方。不題吳直閣增字。則知紹興中吳直閣所增廣也。然茲本不載其名字。所謂吳直閣者。難識為何人。且茲本但題增廣校正。無太平惠民字。與讀書志所載符。弟堅曰。玉海。書錄解題。并稱師文等舊本。凡二百九十七方。二十一門。今通行本。大觀舊方。與續(xù)添雖各為區(qū)別。溢出二方。至分類僅十四門。其舊不可復睹。特至茲本。了然可辨。與幼幼新書引合。其存舊色者。無疑矣。詳玉海稱二十一門并其目錄而言。今茲本諸風一切氣痼冷婦人篇題下。無附香港腳脾胃消渴產(chǎn)圖字。大小篇目。共二十一門。而治傷寒后。
有脾胃一門。照通行本。知是紹興所添。若其諸方無重見者。間與通行本不同。有參苓飲子。(傷寒諸家名方)
思食丸。(一切氣諸家名方)降氣湯。(諸湯諸家名方)三方。無四斤鐵彈黑龍三丸。(諸風)滲濕湯。冰黃散。
?。▊┒∠闫⒎e丸。(一切氣)二陳湯。(痰飲)水煮木香丸。縛虎丸。(瀉?。┐缃鹜?。奪命丹。(雜?。?br />
化毒排膿內(nèi)補十全散。沒藥降圣丹。(瘡腫)牛膝湯。濟危上丹。琥珀黑龍丹。濟陰丹。琥珀黑散。術(shù)香散。竹茹湯。(婦人)人參散。錢氏白術(shù)散。(小兒)清遠香。(香方)凡二十二方。又一切氣感應丸。至紅丸子。共十三方。吳直閣如神丸。別為脾胃不和門。諸局麝香蘇合香丸。(一切氣)吳大香連丸。(瀉?。┰诖笥^方內(nèi)。
大觀生氣湯。(一切氣)在紹興方內(nèi)。紹興溫肺湯。(痰飲)大觀七棗湯。(瀉?。┐?春雪膏。(眼目)硼砂散。(咽喉)寶慶至圣保命丹。挨積丸。(小兒)在諸家名方內(nèi)。蓋通行本所錯。宜訂正焉。又通行本牛黃清心丸。其藥味次第。征周氏雜識不同。今茲本則否。前八味。為牛黃。金箔。麝香。犀角。雄黃。龍腦。羚羊角。
蒲黃。后二十一味。與大山芋丸同。但有黃芩。無熟干地黃。為異。是則合乎雜識所云。先子嘗以此八味。療中風及驚癇。殊有神驗。此等關(guān)系匪輕。所以醫(yī)方之書,必貴古本也。
〔許氏(洪)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佚自序曰。本草一編。實醫(yī)家之本根。肇于黃帝岐伯。而大備于我宋。若昔圣賢。其于制方之始。雖曰神融心會。與造化合其妙。然藥之君臣佐使。寒溫良毒。與夫治療之所主。凡識其性而用之。各當其宜者。皆自本草中來。后世用方。詎不可于此而究心焉。不然。則紙上之傳。有如藥之舛訛。(謂如以黃芩為黃 。是也。性之冷熱。甚于水火。若此之類。不可縷載。始舉其大略如此。)分兩之差誤。
?。ㄖ^加以一錢為一兩。以一分為一斤。是也。古人處方之意多不口或少不口增。此尤不可不察。)往往皆莫敢是正。不知冷熱相反。多寡不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以此療疾。無益有傷。雖曰據(jù)方炮制。對證投餌。其與實實虛虛。損不足補有余者。何以異。洪襲父祖業(yè)三世矣。今古方書。無不歷覽。就其徑而效神者。惟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之最。所恨枝行日久。烏馬失真。洪于供職暇日。謹證以監(jiān)本。精加校定。尚慮或者以為出己意之私。
于是按諸家本草所載。具注藥注于逐品之下。將使業(yè)醫(yī)者。朝夕玩味。自然默會前人制方妙處。是書之成。上足以仰贊圣朝惠朝之萬一。躋天下于壽域。茲實其喈。下足以為良醫(yī)篋笥之寶。其或診病有淺深。用藥合加減。變而通之。無施不可,非特此爾。衛(wèi)生君子。儻一過目。亦可以釋夫未達之疑。仍并將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jīng)驗秘方。各隨條類。附于本方之下。又編次和劑指南總論。以冠帙首。期與并行于時。此區(qū)區(qū)蠅附驥尾之愿也。
洪欲畀之書市。深恐急于財利者漫不加意。復蹈前車之覆。則亦洪之罪也。令敬委積慶名家。以陰 為念者。鋟木以傳。庶幾志與我同。不至滅裂以誤天下。扁鵲倉公儻復生斯世。必深嘉洪之用心。時嘉定改元。歲在戊辰日南長至。敕授太醫(yī)助教。前差充四川總領(lǐng)所。檢察惠民局許洪謹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三卷 存〔盧氏(祖常)擬進太平惠民和劑類例〕佚按是書世無傳本。祖常于其所著續(xù)易簡方中。每言及之。蓋似評論病證,以辨治方者矣。
〔亡名氏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 存朱彝尊跋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載晁氏讀書后志。陳氏書錄解題。宋藝文志。作五卷。按宋大觀中。
詔通醫(yī)??幘址?。于是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類分二十一門。錄方二百九十有七。然則是書成于汴都也。
今考王氏玉海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在紹興六年正月。至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在紹興十八年又八月。蓋師文等校正本。實止五卷。其后添補紹興寶慶淳 諸方。暨吳直閣方諸局方。故增益至十卷爾。予家所藏。
乃元時雕本。后附太醫(yī)助教許洪指南三卷。系建安高氏日新堂板行。
四庫全書提要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舊本題宋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等奉敕編。
案王應麟玉海云。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晁公武讀書志云。大觀中。
詔通醫(yī)??幘址綍?。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又讀書后志曰。太醫(yī)局方十卷。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y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yī)局驗試。根據(jù)方制藥鬻之。仍摹本傳于世。是大觀之本。實因神宗時舊本重修。
故公武有校正增損之語也。然此本止十四門。而方乃七百八十八??加窈?。又載紹興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
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jiān)本藥方頒諸路。此本以太平惠民為名。是紹興所頒之監(jiān)本。非大觀之舊矣。其中又有寶慶淳 續(xù)添諸方。更在紹興之后。兼附用藥總論指南三卷。皆從圖經(jīng)本草。鈔撮增入。亦不知何時所加。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和劑局方。其后時有增補。殆指此類歟。戴良九靈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傳。曰。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
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又稱震亨得羅知悌之學以歸。諸醫(yī)泥陳裴之學人。聞其言。大驚而笑且排。及治許謙末疾良驗。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書盛行于宋元之間。至震亨局方發(fā)揮出。而醫(yī)學始一變也。又岳珂 史曰。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幾經(jīng)名醫(yī)之手。至提領(lǐng)以從官。內(nèi)臣參校??芍^精矣。然其間差訛者。
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藥二十九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yī)云。此方只前八味。
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
余因其說而考之。信然。如此之類。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無所舛誤矣。然歷代相傳。專門禁方。多有是焉。
在用者詳審而已。必因噎而廢食。則又一偏之見矣。
張海鵬跋曰。宋崇寧中置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取崇觀以來所收局方。
分門編纂。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分十四門。七百八十八方。蓋有紹興至寶慶淳 。時有增補。非大觀中二百九十七道之舊也。今此本十四門。除產(chǎn)前產(chǎn)后二方。胎神游方催生符。及后附四香。不可謂之方外。止六百七十四方。名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后有圖經(jīng)本草。藥性總論三卷。無指南之名。既云增廣。
而與無增廣二字之本。轉(zhuǎn)少一百十四方。豈陳裴而后。又有從而詳校增減者歟。癸辛雜志謂。清心丸二十九味。
止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山芋丸所誤入者。今此本牛黃清心丸所載。藥味次弟。自牛黃至蒲黃。已十九味。后十味以干山藥而止。與癸辛雜志所云不同。其為后人重訂之本可知也。要之此書。雖有朱丹溪駁辨。然當時精簇方。幾經(jīng)名醫(yī)之論定。獻于朝。行于世。所謂得十全之效。無纖芥之疑者。茍非實有足以惠民。豈竟為紙上空談。以誤世哉。雖傳寫或間有訛誤。不可因噎而廢食。余因久無刊刻之家。抄錄不無亥豕。所以校對至再至三。以期詳慎無誤。而付之梓。尚望好我者?;菸夜疟尽?br />
俾隨時訂正。幸甚幸甚。乙丑四月。虞山張海鵬識。
按太醫(yī)局方。與和劑局方。本自不同。提要誤以此書為神宗時舊本重修。疏甚。
〔增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 存按是書。不知修乎何人。蓋許洪所注。止于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jīng)驗秘方。茲本并寶慶淳 增添新方。
俱加箋解。則宋季人所續(xù)修。卷首猶題洪名銜。
〔朱氏(震亨)局方發(fā)揮〕一卷 存朱震亨曰。和劑局方之為書也??梢該?jù)證檢方。即方用藥。不必求醫(yī)。不必修制。尋贖見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仁民之意。可謂至矣。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為法。醫(yī)門傳之以為業(yè)。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
然予竊有疑焉。何者。古人以神圣工巧言醫(yī)。又曰。醫(yī)者意也。以其傳授雖的。造詣雖深。臨機應變。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自非盡君子隨時反中之妙。寧無愧于醫(yī)乎。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應今人無限之病。何異刻舟求劍。按圖索驥。其偶然中難矣。
張介賓曰。局方一書。雖云多用熱澀。然于實熱新邪。豈云皆用此法。觀其所載太平丸。戊己丸。香連丸。
薷苓湯之類。豈非以寒治熱者耶。又若真人養(yǎng)臟湯。大己寒丸。胡椒理中湯之類。皆有可用之法。其中隨證酌宜。顧在用之者何如耳。豈局方專以熱澀為用。而可斥其非耶。且是書之行。乃宋神宗詔天下高醫(yī)。各以效方奏進而成者。
此其中或過于粉飾者。料不能無。而真效之方。必亦不少。第在丹溪之言火多者。謂熱藥能殺人。而余察其為寒多者。則但見寒藥之殺人耳。明者其深察之。(景岳全書)
四庫全書提要曰。局方發(fā)揮一卷。元朱震亨撰。以和劑局方。不載病源。止于各方下。條列證候。立法簡便。
而未能變通。因一一為之辨論。大旨專為辟溫補。戒燥熱而作。張介賓景岳全書云。局方一書。宋神宗(案此方。
成于徽宗之時。介賓以為神宗。殊為舛誤。謹附訂于此。)詔天下高醫(yī)。奏進而成。雖其中或有過于粉飾者。神效之方。亦必不少。豈可輕議。其意頗不以震亨為然??颊鸷嘀畬W。出于宋內(nèi)官羅知悌。知悌之學。距河間劉完素。僅隔一傳。完素主于瀉火。震亨則主于滋陰。雖一攻其有余。其劑峻利。一補其不足。其劑和平。而大旨不離其淵源。故于局方香竄燥烈諸藥。諄諄致辨明。以來沿其波者。往住以黃柏知母。戕傷元氣。介賓鑒其末流。
故惟以益火為宗。掊擊劉朱。不遺余力。其以冰雪凜冽為不和。以天睛日暖為和。取譬固是。然清風涼雨。亦不能謂之不和。鑠石流金。亦不能強謂之和。各明一義而忘其各執(zhí)一偏。其病實相等也,故介賓之說。不可不知。
而震亨是編。亦竟不可廢焉。
〔亡名氏諸家名方〕書錄解題二卷 佚陳振孫曰。福建提舉司所刊。市肆常貨。而局方所未收者。
卷四十七
方論(二十五)
〔亡名氏混俗順生錄〕宋志二卷 佚〔玉鑒論〕宋志五卷 佚〔丁氏(信臣)左藏方〕佚劉 曰。西京左藏庫使丁信臣。(幼幼新書)
〔梁氏(逢堯)惠眼觀證〕佚劉 曰。宜黃戴師憫術(shù)。翰林醫(yī)學梁逢堯撰。得之前宗正丞蔡沖子周家藏。
〔亡名氏鳳髓經(jīng)〕佚〔飛仙論〕佚〔聯(lián)珠論〕佚〔保信論〕佚〔惠濟歌〕佚〔吉氏( 之)家傳方〕佚劉 曰。此書。皆得之前岳州平江令吉 之謙伯家藏。上六書。(舊有寶童方。今別錄于兒科部。故欠其一。)并不載所作之人。內(nèi)吉氏家傳。乃謙伯手集之方。
〔聚寶方〕佚劉 曰。不載所作之人。得之長沙醫(yī)工鄭愈。
〔五關(guān)貫真珠囊〕佚劉 曰。不載所作之人。得之長沙醫(yī)工毛彬。
〔盧氏(昶)醫(yī)鏡〕佚〔史氏(堪)指南方〕宋志二卷 存陳振孫曰。指南方三卷。蜀人史堪載之撰。凡三十一門。各有論。王 曰。史載之指南方。嚴州公庫有版。
?。ò僖贿x方)
魯應龍曰。朱師古眉州人。年三十時。得疾不能食。聞葷腥即嘔。用火鐺旋煮湯。沃淡飯。數(shù)數(shù)食之。醫(yī)莫能知。史載之曰。俗輩不讀醫(yī)經(jīng)。而妄欲療人??蓢@也。君之疾。正在素問經(jīng)中,名食掛。凡人肺六葉。舒張如蓋。下覆于脾。子母氣和則進食。一或有戾。則肺不能舒。脾為之蔽。故不嗜食。素問曰。肺葉焦熱掛。遂授一方。買藥服之。三日聞人食肉甚香。取而啖之。遂愈。(閑窗括異志)
施彥執(zhí)曰。蔡元長苦大腸秘固。醫(yī)不能通。蓋元長不服大黃等藥故也。時史載之未知名。往謁之。閽者齟齬。
久之乃得見。已診脈。史欲示奇。曰。請求二十錢。元長曰。何為。曰。欲市紫菀耳。史遂市紫菀二十文。末之以進。須史遂通。元長大驚。問其說。曰。大腸肺之傳送。今之秘無他。以肺氣濁耳。紫菀清肺氣。此所以通也。
此古今所未聞。但不知用何湯下耳。(北窗炙 錄)
〔宋氏(闕名)千金方〕藝文略三卷 佚〔張氏(處環(huán))方〕藝文略三卷 佚〔亡名氏意外方〕藝文略口卷 佚〔韋氏(闕名)月錄方〕藝文略一卷 佚〔陳氏(闕名)太醫(yī)方〕藝文略一卷 佚〔張氏(銳)雞峰備急方〕宋志一卷 佚陳振孫曰。雞峰備急方一卷。太醫(yī)局教授張銳撰。紹興三年為序。大抵皆單方。
劉 曰。雞峰備急。蜀醫(yī)張銳編。銳字子剛。
張杲曰。予伯祖張諱(寧宗廟諱。)字子充。歙人也。家舊以財雄鄉(xiāng)里。族人有以醫(yī)名者。因留意焉。長聞蘄水道人龐君安常以醫(yī)聞淮甸。往從之游。一日丐者扣門。自言為風寒所苦。龐君令以藥濟之。丐者問當用何湯。
龐君見其手執(zhí)敗扇。指以此煎藥。調(diào)所服之藥。公初不省其意。乃曰。豈非本草所謂敗扇能出汗者乎。龐曰。然。
公辭歸。嘆曰。龐君用藥則善矣。聞川有王樸先生者。其察脈。非特知人之病。而太素之妙。能測人之死生禍福。
見于未著之前。服膺幾年。盡得其妙。乃辭而歸。先是宣之南陵有富者。唯一子。而家累萬計。適中寒疾。以為不可救。則氣息僅存。以為可療。則邈不知人。召公治之。公笑曰。正有此藥。然此病后三日當蘇。蘇必欲飲水。
則以此藥與之。服畢當酣寢。切勿驚動。醒則汗解而安矣。富者如其言。其子之疾果愈。南陵宰其妻亦苦寒疾。
醫(yī)者環(huán)視。無所措手。公探囊中得藥。服之即起矣。如其言而亦安云云。惜乎公名盛于崇寧大觀時。而享年只四十有九。卒于南昌。是日也。晨起見郡將云。某之大事。在今日午時。后事必當累公??⒃?。不至此。公曰。
吾診脈。血已入心矣。使人候之。果如期而卒。張季明自記其伯祖子充事。
〔宋氏(道方)全生集〕佚劉 曰。全生集。宋道方撰。道方字義叔。拱州人。
王明清曰。宋道方毅叔。以醫(yī)名天下。居南京。然不肯赴請。病者扶攜。以就求脈。政和初。田登守郡。母病危甚。呼之不至。登怒曰。使吾母死。亦以憂去。殺此人不過斥責。即遣人禽至庭下。呵之曰。三日之內(nèi)不痊。則吾當誅汝以徇眾。毅叔曰。容為診之。既而曰。尚可活。處以丹劑遂愈。田喜甚。云。吾一時相困辱。然豈可不刷前恥乎。用太守之車。從妓樂酬以千緡。俾群卒負于前。
增以彩釀。導引還其家。旬日后。田母病復作。呼之則全家遁去。田母遂殂。蓋其疾先已在膏肓。宋姑以良藥□其死耳。(揮塵余話)
〔徽宗圣濟經(jīng)〕宋志十卷 佚御制序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已人之疾者。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五行更王。更廢更相。人生其間。繇于陰陽。復于四時。制于五行。平則為福。有余則為禍。
淫則為疾。惟非數(shù)之所能攝。而獨立于萬形之上。非物之所能制。而周行于萬有之內(nèi)。為能以道御時。以神用數(shù)。
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昔者黃帝氏蓋體神而明乎道者也。問道于廣成。見大塊于具茨。而自親事于法宮之中。垂衣裳作書契。造甲子定律歷,所以成天之 者。雖風后力牧常先太鴻。奉令成教之不暇。而不可 及。然且嘆世德之下衰。憫斯民之散樸。上悖日月之明。下鑠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至于逐妄耗真。曾不終其天年。而中道以夭。乃詢岐伯。作為內(nèi)經(jīng)。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其言與典墳相為表里。而世莫得其傳。至號醫(yī)者流。
與謂易為卜筮者何異。朕甚悼之。自繼述以來。兢兢業(yè)業(yè)。夙夜不敢康。萬機之余。 繹訪問。務法上古。探天人之賾。原性命之理。明榮衛(wèi)之清濁。究七八之盛衰。辨逆順。鑒盈虛。為書十篇。凡四十二章。名之曰圣濟經(jīng)。使上士聞之。意契而道存。中士考之。自華而摭實??梢责B(yǎng)生??梢粤⒚???梢攒Q一世之民于仁壽之城。用廣黃帝氏之傳。豈不美哉。嗚呼。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陰陽之寇。外傷其形。有如此者。意傷于憂悲而支廢?;陚诒ザ顢仭F莻谙矘范ら?。志傷于恚怒而不能俯仰。情 之感。內(nèi)傷其真。有如此者。積虧成損。積損成衰?;脊潭嗖赜诩毼?。而發(fā)于人之所忽。益止于畎會。而損在于尾閭。戒之慎之。疾成而后藥。神醫(yī)不可為也。若乃推行道術(shù)。輔正而去邪。立學建官。群多士而教養(yǎng)廩。無告救病苦。而 其亡歿。
則布之政令。載在有司。此不復敘。
趙希弁曰。御制圣濟經(jīng)十卷。上徽宗皇帝所制也。政和八年。五月十一日。詔頒之天下學校。九月二十四日。
大司成李邦彥等言。乃者從侍臣之請。令內(nèi)外學校。課試于圣濟經(jīng)出題。臣等切謂。今內(nèi)經(jīng)道德經(jīng)。既已遵博士訓說。乞更以圣濟經(jīng)。附二經(jīng)兼講。從之。
王應麟曰。圣濟經(jīng)十卷。政和中御制并序。體真。原化。慈切。達道。正紀。食頤。守機。衛(wèi)生。藥理。審劑。凡十篇。陰陽適平。精神內(nèi)守而次。凡四十二章。一本云。政和八年。五月壬辰。頒御制圣濟經(jīng)。以廣黃帝之傳。其篇五十。其章四十有二。
〔吳氏( )注圣濟經(jīng)〕書錄解題十卷 存陳振孫曰。政和御制。辟癰學生昭武吳 注。
內(nèi)閣書目曰。圣濟經(jīng)解義一冊。宋徽宗著。太學生吳 解釋醫(yī)書也。
呂復曰。圣濟經(jīng)十卷。宋征宗所作。大要祖述內(nèi)素。而引授六經(jīng)。旁及老氏之言。以辟軒岐遺旨。政和間。
班是經(jīng)于兩學。辟癰生吳 為之解義。若達道正紀等篇。皆足以裨益治道。啟迪眾工。余如孕元。立本。制字。
命物。二三章。釋諸字義。失于穿鑿。良由不考六書之過。瑕瑜具存。固無害于美玉也。
〔黃氏(維)圣濟經(jīng)解義〕宋志十卷 佚〔政和圣濟總錄〕二百卷目錄一卷 存文淵閣書目曰。圣濟總錄。一部。一百二十冊闕。又曰。圣濟總錄。一部。九十五冊闕。欠四十二卷。
內(nèi)閣書目錄曰。圣濟總錄。二十六冊。不全。元大德間重校。莫詳姓氏。
御制序曰。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術(shù)者。治疾之大法。昔者神農(nóng)氏黃帝氏。獨觀太初。
旁燭妙有。味百藥以辨物。審百疾以全生。其制名。其取類。其正君臣。其立佐使。其見于太素玉冊之書。雷公岐伯之間。蓋皆開神明之蘊。窮陰陽之變。原性命之理。而與天地同其覆載。中古以還。鏤之玉版。藏之金匱。
功利及草木?;轁杀慌qR。所以遺天下后世甚濃。歷年既久。流弊滋甚。糟粕具在。而精意不傳。內(nèi)經(jīng)有病名而莫之究。有治法而莫之習。極其妙。至于通仙。而莫之悟。人之生也。其位參于天地。其靈貴于萬物。形不盈仞。
而心侔造化。昆侖尺宅。修之可以長生。寸田神牖。閑之可以反照。天關(guān)神廬。息之可以召和去土。符書金格。
煉丹卻粒。御氣凌虛。不假于物。而裕然自足。嗟夫。達士可以神解。昧者且不能養(yǎng)其形。而況于了其心乎。內(nèi)之五臟六腑。外之九竅四關(guān)。著之于色。發(fā)之于聲。寓之三部九候。一失其平。則疾 隨至。神圣治于未兆。工巧救其已然。非天下之至精。孰能探天下之至賾。非天下之至粗。孰能 天下之至神。朕憫大道之郁滯。流俗之積習。斯民之沉痼。庸醫(yī)之妄作。學非精博。識非悟解。五行之數(shù)。
六氣之化。莫索其隱。莫擬其遠。曰寒曰熱。寒熱之相搏。差之毫厘。失以千里。而有余者益之。不足者損之。
率意用法。草石雜進。夭枉者半。不勝嘆哉。萬機之余。著書四十二章。發(fā)明內(nèi)經(jīng)之妙。曰望濟經(jīng)。其意精微。
其旨邁遠。其所言在理。所以探天下之至賾。亦詔天下以方術(shù)來上。并御府所藏頒之。為補遺一卷。治法一卷。
卷凡二百。方幾二萬。以病分門。門各有論。而敘統(tǒng)附焉。首之以夙疾之變動。終之以神仙之服餌。詳至于俞穴經(jīng)絡。祝由符禁。無不悉備。名之曰政和圣濟總錄。其所載在事。所以 天下之至神。蓋圣人之駭世。本在于上。
末在于下。無見于上。則治之道不立。無見于下。則治之具不行。經(jīng)之所言者道也。醫(yī)得之而窮神。總錄之所載者具也。醫(yī)用之而已疾。漢張仲景作傷寒論。而雜之以方。唐孫思邈作千金方。而繼之以翼。以謂不如是。則世莫能用其術(shù)。然之二人者。游于方術(shù)之內(nèi)者也。彼超然獨見于方術(shù)之外。下顧岐伯之流。而與之議。始可謂知道。
朕作總錄。于以急世用。而救民疾。亦斯道之筌蹄云耳。天下后世。宜致思于忘筌蹄。而自得者。俯仰之間。
笑之度。御五行之數(shù)。遠六氣之化。以相天地。以育萬物。至于反營魂而起當生者。豈細事哉。蓋有來者焉。
焦養(yǎng)直序曰。臣聞。天地以溥生為大德。所以曲成萬物而不遺。圣人贊天地之化育。故斂時五福。以敷錫于庶民。夫民之為物也。智者寡。愚者眾。起居失常。食飲無節(jié)。外為寒暑燥濕風以賊其形。內(nèi)焉喜怒思憂恐以亂其氣。形氣乃傷。疾所由作。圣人有憂之。謂祝由不可以盡已也。遂制藥石針艾。以攻八風六氣之邪。為湯液醪醴。以佐四時五行之正。防其未然。救其已病。然后物各遂其生。民不夭其命矣。亦謂非立憲言。不可以福萬世也,于是上法天道。下因地宜。究陰陽之本。明生死之由??加诠哦炛瘛?br />
取諸己而施之人。定為成書,著之玉版。藏之金匱。宣之于布政之堂。秘之于靈蘭之室。以侔來哲。以施無窮。
其為仁民愛物之心。斯可謂極矣。然其言至簡。其論至要。其理至深。后世學人。雖有上智。非研精核慮。則亦未見窺其奧也。故曠代之中。能以斯術(shù)鳴世者,時固有之。若夫神圣工巧。獨得先世不傳之秘。如和緩越人。亦不過十余人而已。況去圣已遠。支分派別。折而為眾科。業(yè)而為專門。所以人各拘其偏。而莫肯究其全。則益不逮于古矣。積習成常。流弊滋甚。懼大道將遂于湮微。故圣濟總錄。由是而作焉。上下凡二百余卷。始終幾二百萬言。逐病分門。門各有方。據(jù)經(jīng)立論。論皆有統(tǒng)。蓋將使讀之者。觀論以求病。因方以命藥。則世無不識之病。
病無妄投之藥。唯法有逆從。治有先后。在乎智者。擇其所當。從其所宜而已。究而言之。實醫(yī)經(jīng)之會要。學人之指南。生民之司命也。惜其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既綿歷百年之久。不能無三豕之訛。今主上神極御天。
修飾制度。治具畢張。以謂是書所載。雖先圣之緒余。其所以康濟斯民。亦致治之一助也。乃詔江浙行省??谟兴尽2贾煜?。其或繆戾隨加厘正。復降德音。俾下臣為之序引。臣誠愚陋,竊不自量。仰惟圣德如天。甄陶萬類。爰自即位以來。于今七年。恩浹飛沉。仁及草木。然夙夜孜孜。廣求民瘼。或一物不得其所。則必之惻然。
臣謂此書復出。則上可以輔相天地之宜。下可以永底蒸民之生。物無疵癘。咸躋于仁壽之域矣。大德四年二月。
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典瑞少監(jiān)臣焦養(yǎng)直序。
按 先子曰。是書。宋志。并諸家書目不載。南宋諸方書未見引據(jù)者。蓋是書之成。在于徽宗之季年。圣濟經(jīng)和劑局方之后。洪邁容齋隨筆云。宣和殿。大清樓。龍圖閣。所儲書籍。靖康蕩折之余。盡歸于燕??贾问穭t云。靖康二年。少帝在青城。金人盡索國子監(jiān)書版。三館秘閣四部書。大嘗禮物。大成樂舞。明堂大內(nèi)圖。以至乘輿服御珍玩之物。輦致軍前。意者如此書。鏤版才成。未及頒布。亦在其中。爾后南北殊域。彼此不通。
故南宋之士。不得觀之。遂至并其目而無知者。及金世宗大定中取所獲于汴都。重刊頒行。因傳于今矣。嗚呼。
是書成于北宋。而晦于南宋。不傳于中國。而存于夷狄。而徽宗慈心之所寓。不泯于千載者。抑亦奇矣。清程云來纂要凡例云。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元朝奉詔頒行者。大版大字。每卷首篇署元耶律楚材五字。今古醫(yī)官。及予家所藏。大德重校本。亦大版大字。然無耶律楚材字。原文書法端雅。蓋為宋版之舊。但每卷主頁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卷第某數(shù)字,書刻并劣。系于元人改刊無疑矣。文化癸酉歲。元胤與眾醫(yī)官。議于醫(yī)學。為活字配印本。閱四歲竣工。
〔程氏(林)圣濟總錄纂要〕二十六卷 佚凡例曰。是書。宋徽宗政和。詔集海內(nèi)名醫(yī)。并出御府所藏匯成共二百卷。禁方秘論。人所未聞。按病治療。
無不奇驗。厥后再刻于金大定。三刻于元大德。自耶律楚材精較。奉詔頒行天下。越今四百余年。無有剞劂。此書幾幾泯滅矣。余昔從先叔祖敬通夫子。翻閱刻本。今經(jīng)三十余年。又從友人江郢上再觀抄本。撫今追昔。不勝愉快。郢上請余刪繁纂要。以便梓行濟世。因留維揚一載。纂其精粹。去其繁蕪。共得二十六卷。誠醫(yī)家之云笈瓊函。方藥之赤文綠字也。博覺有知之。一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元朝奉詔頒行者。大字大板。每卷首篇。署元耶律楚材五字。明朝武林高相國家抄本。用綿紙朱格。繕寫精工。亦根據(jù)丙府式。大板大字。今刻小板密字。以便行笈可攜。檢方療病也。一是書方法深奧。博學究心者。方能領(lǐng)會。如虛勞紫雪方。有追攝義。霍亂青金散。有劫奪義。熱痢黃連湯。有反佐義。用之皆取效如神。至若調(diào)七傷。平五志。攻六氣。理三因。方中有參附而用硝黃者。有桂附而用芩連者。必須熟讀古人方經(jīng)。庶幾領(lǐng)會方法之妙也。一書中婦人門。
選其胎前產(chǎn)后。帶漏崩中。小兒門。選其急慢諸風。五疳吐瀉。若一切雜證。與大人治法不殊。于大人方中。推類酌量用之。一書中運氣。集定六十年。每年可按素問稽查。茲不刻。一書中針灸三卷。符禁三卷。古法不易行。
乳石發(fā)動二卷。今人罕此患。又食治三卷。藥食不合宜。俱不刻。一方中難得藥品。如金牙銀牙礬石莽草之類。
不刻。難合之方。廢時日而不能應。倉卒急需者。亦不刻。一方中藥名。仍從原本。如天麻為赤箭。牛蒡為惡實。
又為鼠粘。甜桔梗為薺 。山梔為越桃。柴胡為茈胡。土茯苓為KT 。香附為莎草根。薄荷為雞蘇。砂仁為縮砂。天花粉為栝蔞根。輕粉為膩粉。如此之類。不能更改。一方中分兩。古法難用。今欲更改。又失古人之意。
大約方中一兩。今用一錢。方中一分系二錢。五分今用一字。(二分半)。一匕。有半錢至五錢者。在人以意消息加減可也。一是書。成于北宋。其時四大家。(劉河間。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無─切活套。應時方法。(補中益氣。逍遙。歸脾。二陳。四物。四君之類。)醫(yī)家遇沉 痼疾。疑難奇異等證。用時方而不奏效。良工亦束手者。是書有神方也。
又曰。是書三副湊合。仍缺小兒方五卷。(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止。)余于秘閣內(nèi)府。江浙齊梁諸鑒古家。遍訪無有藏本。欲補全而未能。同學項視庵搜求小兒今古方論。補全五卷。議論簡要。方法詳明??煞Q全璧矣。諸疳以下即其所補也。
又曰。神仙服餌三卷。非烹砂煉石。則嚼柏咀松,或吐納清和?;驍爻Α=圆亟?jīng)所備載。亦難行難用也。
一概刪去。今選其可服餌。延年駐顏者。方十余道。又補益門方。二十余道。為養(yǎng)生家備用。博雅君子。求全書翻閱。則余纂要一書。濟世婆心。廣開聞見。當有賞識者矣。
四庫全書提要曰。圣濟總錄纂要二十六卷。宋政和中。奉敕編。國朝程林刪定。林字云來。休寧人。初徽宗御制圣濟經(jīng)十卷。四十二章。又詔集海內(nèi)名醫(yī)。出御府所藏禁方秘論。纂輯成編。凡二百卷。其書久而佚脫。林購求殘帙。凡得三本?;ハ嘬?。尚闕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不可復見。以其繁重難行。乃撮其旨要。
重為纂輯。門類悉根據(jù)其舊。所闕小兒方五卷。則倩其友項睿補之。仍冠以徽宗原序。大德四年。集賢學士焦惠校上序。及??T臣銜名??缄岁惗蠒?。但有徽宗圣濟經(jīng)。不載是書。觀焦惠序。稱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
殆汴京破后。隨內(nèi)府圖籍北行。南渡諸人。未睹其本歟。今未見其原書。然宋代崇尚醫(yī)藥。搜羅至富。就所采錄。
古來專門授受之方。尚可以見其大略。其每類冠論一篇。亦皆詞簡而理明。均足以資考訂。原本之末。有神仙服餌三卷?;蜓耘肷盁捠;蜓越腊鼐姿?。或言吐納清和?;蜓詳爻?。蓋是時道教方興。故有是妄語。林病其荒誕。一概汰除。惟約取其尋常賾?zhàn)B之藥。三十余方。其別擇具有條理。故所錄諸方。多可行用。與膠執(zhí)古法者異焉。
〔王氏(貺)濟世全生指迷方〕(讀書附志作指迷集)宋志三卷未見趙希弁曰。上考城王貺字士亨所著也。吳丞相敏序之曰。子亨當官不局。遇世變。嘗慨然。再請出疆使萬里云。
王明清曰。王況。字子亨。本士人。為南京宋毅叔 。毅叔既以醫(yī)名檀南北。況初傳其學未精。薄游京師。
甚凄然。會鹽法忽變。有大賈。睹揭示失驚。吐舌遂不能復入。經(jīng)旬食不下咽, 贏日甚。國醫(yī)不能療。其家憂懼。榜于市曰。有治之者。當以千萬為謝。況利其所售之濃。姑往應其求。既見賈之狀。忽發(fā)笑不能制。心以謂未易措手也。其家人怪而詰之。況謬為大言答之曰。所笑者,輦轂之大如此。乃無人治此小疾耳。語主人家曰。
試取針經(jīng)來。況謾檢之。偶有穴。與其疾似是者。況曰。爾家當勒狀與我。萬一不能活。則勿尤我。當為若針之。
可立效。主病者不得已。亦從之。急針舌之底。抽針之際。其人若委頓狀。頃刻舌遂伸縮。如平時矣。其家大喜。
謝之如約。又為之延譽。自是翕然名動京師。既小康。始得盡心肘后之書。卒有聞于世。事之偶然。有如此者。
況后以醫(yī)得幸。宣和中。為朝請大夫。著全生指迷論一書。醫(yī)者多用之。(揮塵余話)
陳振孫曰。指迷方三卷??汲峭踬L子亨撰。吳丞相敏為之序。貺為南京名醫(yī)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醫(yī)得幸。
至朝請大夫。
四庫全書提要曰。全生指迷方四卷。宋王貺撰。是書。宋史藝文志作三卷。而傳本久絕。故醫(yī)家罕所征引。
或至不知其名。今檢永樂大典所收。案條掇拾。雖未必盡符原本。然大要已略具矣。方書所載。大都標某湯某丸。
主治某病。詳其藥品銖兩而止。獨貺此書。于每證之前。非惟詳其病狀。且一一論其病源。使讀者有所據(jù)根據(jù),易于運用。其脈論及辨脈法諸條。皆明白曉暢。凡三部九候之形。病證變化之象。及脈與病相應不相應之故。無不辨其疑似。剖析微茫。亦可為診家之樞要。謹詳加訂正。分為二十一門。根據(jù)類編次,而以論脈諸篇。冠之于首。因篇頁相繁。厘為四卷。不復如其原數(shù)焉。
〔李氏(崇慶)燕臺集〕宋志五卷 佚〔雷氏(繼暉)神圣集〕宋志三卷 佚〔華氏(闕名)集〕宋志十卷 佚〔劉氏(闕名)五臟旁通遵養(yǎng)方〕(注。遵。一作導。)宋志一卷 佚〔晨昏寧待方〕宋志二卷 佚〔大寶神驗藥方〕宋志一卷 佚〔悟玄子安神養(yǎng)性方〕宋志一卷 佚〔亡名氏雜用藥方〕宋志五十五卷 佚〔杜氏(闕名)集驗〕宋志一卷 佚〔郭氏(仁普)拾遺候用深靈玄錄〕宋志五卷 佚〔代氏(榮)醫(yī)鑒〕宋志一卷 佚〔陳氏(總卿)經(jīng)驗方〕佚按陳總卿字華父。上見于施氏續(xù)簡易方。
〔粱氏(闕名)總要方〕佚〔何氏(元弼)神效方〕佚〔梁氏(國佐)見效方〕佚按上見于朱氏集驗方。
卷四十八
方論(二十六)
〔許氏(叔微)普濟本事方〕宋志十二卷 存自序曰。醫(yī)之道大矣。可以養(yǎng)生??梢匀???梢员M年??梢岳煜屡c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茍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豈可謂之藝與技術(shù)為等耶。竊疑上古之時。如岐伯輔黃帝。伊芳尹相商王。皆有方書。以瘳民瘼。殆及后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
僅可一二數(shù)。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shù)。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余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并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y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桃夥綍J挠跃任餅樾?。杳冥之中。似有所警。年運而往。今逼桑榆。謾集已試之方。及所得新意。錄以傳遠,題為普濟本事方。孟啟有本事詩。楊元素有本事典。皆有當時事實。庶幾觀者見其曲折也。余既以救物為心。予而不求其報。則是方也。焉得不與眾共之。
孝忠跋曰。上許知可本事方。并目錄制度。共十二卷。是書一方一論。切病證。而用之蠲 起死。有非常之功。如言氣厥不可作中風候。益腎用滋潤之藥。五蟲能殺人。及區(qū)別腸風臟毒蟲痔不同。皆所以破后人之疑誤。至于論說傷寒兩卷。尤發(fā)明仲景指意。善用之者。如以是論扣是鎖。一一契合。無毫厘差。山陽范應德先生蓋知可高弟。深得其法。孝忠童稚。嘗從授書。見其切脈用藥。不與今醫(yī)者相似。家叔與之游。此方所從發(fā)也,后刊板武昌??酂o善本。以正訛謬。及歸老HT 山。意頗闕然。因孝忠侍見。屢及之。欲更定而不可。歲且一紀。孝忠來宦夷陵。有蜀人劉奇者。老于醫(yī)。砭艾尤工。誦經(jīng)絡如流水。遂相與許證甚悉。又從鄂渚劉君邦佐參考焉。問其所未知。釋其所可疑。于是為備制度炮炙。各疏其下。方證 穴。有而未具者。附益之。凡六十有一。又校定字畫。
增者二百二十有四。減者六。乙者七。正其誤者。三百三十有四。鋟木家塾。于以成叔父之志。夫許氏之本心。
冤其親之隕于醫(yī)。發(fā)憤此書。濟世而不求其報。用意到。故無一不可用者。后之人。絡脈證侯之不分。新陳寒涼之無別。精粗畢用。炮制非法。而于書有疑焉。是不可與言也。淳熙乙巳五月旦日。孝忠讀書。
陳振孫曰。本事方十卷。維揚許叔微知可撰。紹興三年進士。第六人。以藥餌陰功。見于夢寐。事載夷堅志。
晚歲取平生已試驗之方。并記其事實。以為此書。取本事詩詞之例以名之。
四庫全書提要曰。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宋許叔微撰。叔微字知可?;蛟粨P州人。或曰昆陵人。惟曾敏行獨醒雜志。作真州人。二人同時。當不誤也。紹興二年進士。醫(yī)家謂之許學士。宋代詞臣。率以學士為通稱。不知所歷何官也。是書載經(jīng)驗諸方。兼記醫(yī)案。故以本事為名。朱國禎涌幢短劇。載叔微嘗獲鄉(xiāng)薦春闈。不利而歸。舟次平望。夢白衣人勤學醫(yī)。遂得盧扁之妙。凡有病者。診候與藥。
不取其直。晚歲取平生已試之方。并記其事。實以為本事方。取本事詩之例以名之云云。即指此書。然考獨醒雜志。叔微雖有夢見神人事。而學醫(yī)則在其前。不知國禎何本也。叔微于延醫(yī)之術(shù)。最為精詣。故姚寬西漢叢語。
稱許叔微精于醫(yī)。載其論肺蟲上行一條。以為微論。其書屬詞簡雅。不諧于俗。故明以來。不甚傳布。此本從宋槧鈔出。其中凡丸字皆作圓。猶是漢張機傷寒論。金匱要略舊例也。國禎又記叔微所著。尚有擬傷寒歌三卷。凡百篇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翼,傷寒論二卷。辨類五卷。今皆未見傳本。疑其散佚矣。
〔類證普濟本事方后集〕十卷 存〔亡名氏治病須知〕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不知名氏。專論外證。以用藥之次弟。為不能知脈者設(shè)也。
〔張氏(致遠)瘴論〕宋志二卷 佚宋史本傳略曰。張致遠。字子猷。南劍州沙縣人。宣和三年。中進士第。宰相范宗尹薦其才召對。擢為樞密院計議官。建寇范汝為已降猶懷反側(cè)。而招安官謝向陸棠受賊賂。陰與之通。致遠謁告歸知其情。還白執(zhí)政。請鋤其根 。于是捕向棠。及制置司屬官施宜生付獄。詔參知政事蓋庾。為福州宣撫使討賊。韓世忠副之。辟致遠為隨軍機宜文本。賊平。除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改廣東轉(zhuǎn)運判官。招撫劇盜曾袞等。賊眾悉降。紹興四年。以監(jiān)察御史召。未至。除殿中侍御史。五年。除戶部侍郎。進吏部侍郎、尋復為戶部侍郎。除給事中。尋以老母丐外。以顯謨閣待制。知臺州。朝廷以??茑崗V未平。改知福州。六年八月。廣等降。致遠選留四百人。置營城外。余遣還業(yè)。復遣廣討他郡諸盜。數(shù)月悉平。八年正月。再召為給事中。出知廣州。尋以顯謨閣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致遠鯁亮有學識。歷臺省侍從。言論風旨。皆卓然可觀。
〔鄭氏(樵)鶴頂方〕宋志二十四卷 佚鄭樵曰。五六年。為天文地理之學。為蟲魚草木之學。以蟲魚草木之所得者。作爾雅注。作詩名物志。作本草成書。作草木外類。以方書之所得者。作鶴頂方。作食鑒。作采治錄。作畏惡錄。(夾 遺稿上皇帝書。)
〔溫氏(闕名)舍人方〕宋志一卷注曰。不知人。佚〔卓氏(伯融)妙濟方〕宋志一卷 佚〔亡名氏備用方〕宋志二卷注曰。岳州守臣編。不著名氏。佚〔吳氏(得夫)集驗方〕宋志七卷 佚〔張氏(永)衛(wèi)生家寶〕佚紹興府志曰。張永。洛陽人。以醫(yī)術(shù)為翰林醫(yī)學。與太醫(yī)令李會通同時。先時會通治官中疾。用煎劑弗效。
永議為散進之。即愈。詔擢會通為駐泊郎。會通奏功由于永。因同授駐泊郎。行八。人呼為八伯駐。扈從高宗南渡。因家余姚。后登進士。積勞至禮部尚書。學士所著。衛(wèi)生家寶。及小兒方。傳于世。子孫精醫(yī)者甚多。皆以駐泊為名。
〔王氏(俁)編類本草單方〕宋志三十五卷 佚陳振孫曰。本草單方三十五卷。工部侍郎宛邱王俁碩父撰。取本草諸藥條下單方。以門類編之。凡四千二百有六方。
陳造跋曰。一則專。多則雜。事物皆爾。況藥之用于病乎。予幼多疾。好窮藥性。嘗用香附子。用木賊。用露蜂房。皆一再驗。其法盡載本草書。人顧不熟讀之爾。思欲會蕞擷攬。以應須者。未暇也。不意此惠術(shù)有先之者。是書板在四明。予宰定海。首得之。列為三十五卷。始于服餌。終于婦人小兒。雜療法亦備矣。然條分類別。
一閱可見。益知異人世不乏。才賢有識。所在有之。裝校藏秘。不惟自衛(wèi)。旁濟酬其夙心。而不假編集之勞。晏享此利。紹興辛亥十一月朔書。書之何。志喜也。(江湖長翁集)
〔何氏(稱)經(jīng)驗藥方〕宋志二卷 佚陳振孫曰。何氏方二卷。太常博士括蒼何稱德楊撰。
〔洪氏(闕名)集驗方〕(醫(yī)藏目錄。作洪遵。澹寮方。作洪內(nèi)翰邁。朱氏集驗方。作洪邁。)宋志五卷注曰。不知名。佚陳振孫曰。集驗方二卷。鄱陽洪氏。
〔莫氏(伯盛)方〕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刑部郎中吳興莫伯盛致道刻博濟方于永嘉。而以其家藏經(jīng)驗方。附于后。
〔李氏(朝正)備急總效方〕宋志四十卷 佚陳振孫曰。備急總效方四十卷。知平江府溧陽李朝正撰。大抵皆單方也。
〔孫氏(紹遠)大衍方〕書錄解題十二卷 佚陳振孫曰。朝散大夫?qū)O紹遠稽仲撰。凡藥當豫備者。四十九種。故名大衍。所在易得者不與焉。諸方附于后。
〔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 佚書錄解題曰。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干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李氏(觀民)集效方〕宋志一卷 佚陳振孫曰。集效方一卷。南康守李觀民集。
〔陳氏(言)根據(jù)源指治〕六卷 佚〔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宋志六卷(按通行本。分作十八卷。)存自序曰。余紹興辛巳。為葉表弟(桷)伯材。集方六卷。前敘陰陽病脈證。次及所因之說。集注脈經(jīng)。類分八十一門。方若干道。題曰根據(jù)源指治。伯材在行朝得書。欲托貴人刊行。未幾下世。遂已。淳熙甲午。復與友人湯致德遠慶德夫。論及醫(yī)事之要。無出三因。辨因之初。無逾脈息。遂舉脈經(jīng)曰。關(guān)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以人迎候外因。氣口候內(nèi)因。其不應人迎氣口。皆不內(nèi)外因。儻識三因。病無余蘊。故曰。
醫(yī)事之要。無出此也。因編集應用諸方。類分一百八十門。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題曰三因極一病源論粹?;蛟?。
現(xiàn)行醫(yī)方山積。便可指示。何用此為。殊不知晉漢所集。不識時宜?;蛟彺位煜??;蚋綍s糅。古文簡脫。章旨不明。俗書無經(jīng)。性理乖誤。庸輩妄用。無驗有傷。不削繁蕪。罔知樞要。乃辨論前人所不了義。庶幾開古賢之蹊徑。為進學之 。使夫見月忘指可也。于是乎書。青田鶴溪陳言無擇序。
陳振孫曰。三因極一方六卷。括蒼陳言無擇撰。三因者。內(nèi)因外因。不內(nèi)外因。其說出金匱要略。其所述方論。往往皆古書也。
處州府志曰。陳言。字無擇。青田人。敏悟絕人。長于方脈。治病立效。有不可救者。則預告以期。晷刻無爽。作三因方論。研窮受病之源。用藥之等。醫(yī)者宗之。其徒王碩為簡易方。并三論行于世。
四庫全書提要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十八卷。宋陳言撰。言字無擇。莆田人。是書分別三因。歸于一治。
其說出金匱要略。三因者。一曰內(nèi)因。為七情。發(fā)自臟腑。形于肢體。一曰外因。為六淫。起于經(jīng)絡。舍于臟腑。
一曰不內(nèi)外因。為飲食饑飽。叫呼傷氣。以及虎野狼毒蟲。金瘡壓溺之類。每類有論有方。文詞典雅。而理致簡核。
非他家俚鄙冗雜之比。蘇軾傳圣散子方。葉夢得避暑錄話。極論其謬。而不能明其所以然。言亦指其通治傷寒諸證之非。而獨謂其方為寒疫所不廢??芍^持平。吳澄集。有易簡歸一序。稱近代醫(yī)方。惟陳無擇議論。最有根柢。
而其藥不驗。嚴子禮剽取其論。而附以平日所用經(jīng)驗之藥。則兼美矣。是嚴氏濟生方。其源出于此書也。宋史者錄六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同。此本分為十八卷。蓋何鉅所分。第二卷中。太醫(yī)習業(yè)一條。有五經(jīng)二十一史之說。
非南宋人所應見。然證以諸家所引。實為原書。其詞氣亦非近代所及。疑明代傳錄此書者。不學亡術(shù)。但聞有二十一史之說。遂妄改古書。不及核其時代也。
按侍醫(yī)河野君(通)所藏宋槧三因方。亦為十八卷。則知非后人所分。陳振孫以無擇自序。有紹興中集方六卷之語。誤與是書相混。宋志遂承其謬也。宋本及通行本。太醫(yī)習業(yè)條。作五經(jīng)諸史。不載二十一史之語。
〔王氏(碩)易簡方〕宋志一卷 佚自序曰。醫(yī)言神圣工巧尚矣。然有可傳者。有不可傳者。就其可傳者言之。其略則當先診脈。次參以病。然后知為何證。始可施以治法。古人所謂脈病證治四者是也。假如頭疼發(fā)熱。人總謂之感冒。不知其脈浮盛。其病惡風自汗。
其證則曰傷風。治法當用桂枝。若其脈緊盛。其病惡寒無汗。其證曰傷寒。治法當用麻黃?;蚨C交攻。則兩藥兼用。儻脈之不察。證之莫辨。投傷寒以桂枝。投傷風以麻黃。用藥一誤。禍不旋踵。又況六淫外感。七情內(nèi)賊。
停寒蘊熱。痰飲積氣。交互為患。證候多端。亦有證同而病異。證異而病同者。尤難概舉。若欲分析門類。明別是非。的用何藥。誰不愿此。奈何素不知脈。況自古方論。已不可勝紀。寧能不惑于治法之眾。將必至于嘗試而后已。用藥顛錯。諸證蜂起。殆有甚于桂枝麻黃之誤。古語有之。看方三年。無病可治。治病三年。無藥可療。
正謂是也。故莫若從事于簡要。今取常用之方。凡一劑。而可以外候兼用者。詳著其義于篇。庶幾一見而知??v病有相類。而證或不同。亦可均以治療。假如中風?;璨恢恕K闹皇?。六脈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
當是之時。脈亦難別。徒具諸方。何者為對。加之有中寒。中暑。中濕。中氣。痰厥。飲厥之類。證大不同。而外候則一。急欲求其要領(lǐng),則皆由內(nèi)蓄痰涎。因有所中。發(fā)而為病。總治之法。無過下氣豁痰??山饩徏薄庀绿迪?。其人必蘇。自余雜病。以類而求。其稍輕者。對方施治。自可獲愈?;蛭慈病R嗫山宕艘再拐嗅t(yī)。若夫城郭縣鎮(zhèn)。煙火相望。眾醫(yī)所聚。百藥所備。尚可訪問。其或不然。津涂修阻。寧無急難。倉皇斗揍。即可辦集。今取方三十首。各有增損。備 咀生料三十品。及市肆常貨丸藥一十種。凡倉猝之病。易療之疾。靡不悉具。
惟虛損癲癇勞瘵 瘕渴利等患。既難亟愈。不復更錄。是書之作。蓋自大丞相葛公始辭國政。歸休里第。命碩以常所驗治方。抄其劑量。大概以備緩急之須。碩自惟么么不學。辱丞相知遇。不敢辭也。已而士夫間。頗亦知之。不以其膚淺。而訪問者踵至。遂因已編類者。揭其綱目。更加辨析于其間。其略亦粗備矣。儻或可采。敢不與衛(wèi)生家之共之。承節(jié)郎新瘥。監(jiān)臨安府富陽縣酒稅務王碩述。
陳振孫曰。易簡方一卷。永嘉王碩德膚撰。增損方三十首。 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丸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其書盛行于世。
劉辰翁曰。自易簡方行。而四大方廢。下至三因百一諸藏方廢。至局方亦廢。亦猶中庸大學顯。而諸傳義廢。
至詩書易春秋俱廢。故易簡方者。近世名醫(yī)之藪也。四書者。吾儒之易簡方也。(須溪記鈔濟庵記)
楊士瀛曰。易簡方論。前后活人。不知其幾。近世之士。類以春秋之法繩之。曰。易簡繩愆。曰增廣易簡。
曰續(xù)易簡。借古人之盛名。以自伸其臆說。吁。王氏何負于人哉。余謂易簡方論。后學指南。四時治要。議論似之。自有人心權(quán)度存焉耳。況王氏晚年劑量。更定者不一。日月薄蝕。何損于明。若夫索瘢洗垢。矯而過焉。或者公論之所不予也。
〔亡名氏校正注方易簡方論〕一卷 存題詞曰。此書乃親傳真本。復加校正。與市肆所買者。大相遼絕。補闕漏者二十余段。如降氣湯論癥氣之類。
是也。論中多舉局方等藥,而不載方。今并注其下。計三十余方。如小續(xù)命湯之類。是也。若論中舉其名。而方見于他段者。則不復更注。如白術(shù)酒。術(shù)附湯之類。是也。至于市肆丸子。不曾該載。治療修合之法。則人欲自行修制者。必須參以局方而后可。今并該載其法。略無差闕。信為大備。家有其書。則凡遇疾病一披閱之。了然畢見。且板小字凈。水陸之間。便于攜帶,尤為盡善。收書者自鑒別。
〔孫氏(志)增修易簡方論〕(澹寮方。作增損易簡方。或作增品易簡方。)佚盧祖常曰。竊見孫志寧增修易簡。已自是 起王碩。淬礪舊劍。及增撰簡要。又復是推過李子建。掘鑿新坑。
倘見而不與匣其劍平其坑。則戕陷人。無盡期矣。
〔盧氏(祖常)續(xù)易簡方論〕五卷 存自后序曰。先哲述顯說。喻醫(yī)道之難。有曰虱一虱也。其類蟲。其形鮮。其患庠。其害輕。惡明而喜暗。去寒而就暖。咂膚咀血。求匹成孕。本不知其自。亦不有其種。初因惱人。搔而獲之。唯一而已。及其盛也。累累于衣縫。紛紛于發(fā)鬢。捫之不盡。櫛之復有。在體者不逾肩。在肩者不下項。可謂形性不殊。節(jié)守有定。何其色一有異。畏惡頓別。黑者值藜蘆而衰落。白者近水銀而暗亡。觀此。凡為良工。臨診值病。證之純者。治藥當如童蒙之囑小對。字字清切。證之駁者。處方當如才子之破合題。字字包盡。又云。一鬻生藥家。有子年十七。已冠。頭上多虱。父取水銀。制髻繩以辟之。逾旬蟣虱如故。荏苒容顏萎黃。精神憔悴。時云頭冷。父疑其子思食致患。更醫(yī)。只作思色調(diào)理。皆無寸功。父常齋道,一日齋者。見其子 羸。起問其故。父罄情語之。道人詳其頭冷。便曉患生水銀。徐微笑曰。無藥可治。惟貧道有術(shù)以起之。只制銀梗二條。如鼻竅大。各長二寸四分。按二十四氣。梗頂須平容。貧道明早料理?;技疑钚牌湔f。道人果如約至。索銀梗。呵咒數(shù)四。納患子鼻中。揖曰。
且退,近暮再至。緩手取出銀梗。視之大笑。以爪甲剔下水銀十數(shù)滴。示其家人。一毫無取。怡怡而去。挽之不留。其子乃安。父因閱神農(nóng)經(jīng)。乃見水銀之性。入人肉。令人百節(jié)攣縮。入人腦。能蝕人腦至盡。道人以銀梗引水銀。蓋知以水銀性能蝕銀耳。凡所施為。無非神其術(shù)。以動患家之信心。即是而觀。良工為學不可不博。見識不可不廣。
人命不可不重。取財不可不輕。用藥不可不防患。不如是。不足以盡醫(yī)道。安宜不知其難。習易簡簡要為師。借法而求食也。重命君子。欲服易簡簡要之藥。敢請以糾繆參之??赏秳t投。可服則服。無蹈病未必殺人。藥之殺人多矣之深戒。
按盧祖常永嘉人。別號砥鏡老人。書中稱愚少嬰異疾。因有所遇。癖于論醫(yī)。吾鄉(xiāng)良醫(yī)陳無擇先生每一會面。
必相加議。據(jù)此祖常為紹興以后人。是書于王氏并志寧二家。逐件糾剔。不遺余力。毒罵之甚。非為續(xù)述者。而其名書。似不可解。考澹寮方引是書。作易簡方糾繆。始知后序所謂。請以糾繆參之之語。蓋指其所著。頃讀亡名氏撮壞集。醫(yī)書部。有易簡方糾繆。想后人與施氏書合梓。因改舊目。加以后集二字者歟。
〔施氏(發(fā))續(xù)易簡方論〕六卷 存題詞曰。王德膚作易簡方。大概多選于三因。而附以他方增損之。今世士夫。孰不愛重。皆以治病捷要。無逾此書。但其間有失點勘。未免大醇而小疵。予與德膚。早歲有半面之好。非敢求多之也。特以人命所關(guān)。不容緘嘿。于是表而出之。予豈好辨哉。永嘉施發(fā)政卿撰。
名務成子螢火丸。熱藥相投。以火濟火。誰其辨諸。如仲景書。謂太陽病發(fā)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朱肱活人書。謂發(fā)熱惡寒。頭疼身痛者。為溫病。已悖圣訓矣。又云。春秋發(fā)斑咳嗽。為溫病。至風溫。治在少陰。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湯。知母葛根湯。防己湯。栝蔞根湯。葛根龍膽湯。風火相熾。燔灼無休。復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表里香燥同之。東坡先生在黃州時。頗稱其效。豈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敗毒散。而遠熱藥。然厥功奚減厥非。吳氏謂傷寒壞病。更遇溫熱為溫病。潔古老人傷寒名家也。其子云岐以傷寒過經(jīng)不解者為溫病。指叔和之言。
為仲景之文。趙嗣真謂仲景云。重感異氣。變?yōu)闇夭?。汪機謂仲景云。遇溫氣為溫病。遇溫熱為溫毒。竟罔顧圣經(jīng)之載于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語。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火灸。二日用汗解散。三日復汗之。
四日用藜蘆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者。復針之。熱已入胃。雞子湯下之。遂使龐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為主。奉為靈寶。少移則蹶。巢龐比匪何極。李思訓亦宗和解。王海藏稱其當宋全盛。明哲莫逾。擬非其倫矣。丹溪長于溫熱。善用涼藥。溫熱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于其間也。東垣不善外感。長于內(nèi)傷。乃從內(nèi)經(jīng)。悟出冬溫春溫二義。誠暗中一火炬。嘉言極口嘆頌。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劉河間傷寒直格。于熱病。每多入理深談。然混在正傷寒中。在人眼光。采擇不免金屑雜于泥沙者歟。至明季方中行著傷寒條辨。可謂直登仲景之堂。獨開滲。惜其論溫熱。亦分陰分陽。似可用熱。遂為嘉言所宗。嗟乎。病名溫熱。自需寒涼。乃千百年來。盈庭聚訟。先后支吾。陽春寡和于漢庭。塤篪迭奏于晉室。良由來派不清。復無面墻體認。誠習焉而不察耳。不然。豈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圣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證。即金匱中濕 氣蒸之病也。潔古東垣以動靜分陰陽。動而得之為陽。用白虎。靜而得之為陰。用大順冷香諸劑。豈知夏月杲杲炎威。
有陽無陰。動靜不甚相遠。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幃。致傷太陰少陰者。熱藥可以暫用。豈得視溫熱之味。
為通行之藥乎。漕憲北海林夫子為一代偉人。醫(yī)學宗匠。俊立雪程門。三五年間。極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計部張鳳逵治暑書。□明理蘊。精確不磨。雖有小疵。不掩大德。誠可振聾聵于千古者也。至叔和云。四時不正之氣。
感則為疫。不知非時不為厲氣。僅為寒疫。而大疫之沿門闔境。傳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后。尸濁穢氣。充斥道路。人在氣交。感之而病。氣無所異。人病亦同。所以月令于孟春掩骼埋 。不敢或后者。圣王早慮及此耳。非徒澤及枯骨也。后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見。如嘉言上焦如霧。升逐解毒。中焦如漚。疏逐解毒。下焦如瀆。決逐解毒。俟其營衛(wèi)既通。乘勢追拔。勿使?jié)撟贪甸L于未盡之時。此固不易之論。然求其反復盡義。變態(tài)直窮者。舍吳又可之言。別無根據(jù)傍也??⌒疑鱾洹2话财埱?。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輯仲景傷寒論三注。金匱補注之余。先將溫熱暑疫四證。厘訂經(jīng)文。采集方論。無背圣法。有合病情。
各自成帙。蒙藩憲丁夫子因戊午年時疫盛行。憫編戶之疾苦。如 之乃身。遂下詢疫所自始。與所為治。惻然嘆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數(shù)十輩。循行救治。俾在□輪大樹。夢魔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竇之中。奚止飲醍醐而稱快哉。命急付棗以公同志??滴跫何锤拊?。吳門周揚俊禹載識。
卷三十七
方論(十五)
〔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漢志二十三卷 佚史記扁鵲傳曰。上古之時。醫(yī)有俞拊。治病不以湯液醴灑。 石橋引。案杭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jié)筋。搦腦髓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冠子曰。龐緩云。王獨不聞俞跗之為醫(yī)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
說苑曰。中古之為醫(yī)者。曰俞 。俞 之為醫(yī)也。搦髓腦束盲莫。炊灼九竅。而定經(jīng)絡。死人復為生人。故曰俞 。
班固曰。方伎者。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
應劭曰。扁鵲俞拊。黃帝時醫(yī)也。
按俞 。韓詩外傳。作逾跗。太平御覽引史記。作俞附。鄭玄周禮注。作榆 。揚雄解嘲。作臾跗。
〔黃帝問答疾狀〕宋志一卷 佚〔扁鵲陷冰丸方〕隋志一卷 佚前漢郊祀志。谷永說方士之妄。有云堅冰淖溺。注晉灼曰。方士詐以藥石若陷冰丸。投之冰上。冰即消液。
因假為神仙道使然也。
按千金方。有太乙神明陷冰圓。是書所載。豈其類歟。后漢臧洪傳曰。焦和恐賊乘凍而過。命多作陷冰丸。
以投于河。似不是藥劑。
〔扁鵲肘后方〕隋志一卷 佚〔扁鵲療黃經(jīng)〕宋志三卷 佚〔枕中秘袂〕宋志三卷 佚〔亡名氏五臟六腑痹十二病方〕漢志三十卷 佚〔五臟六腑疝十六病方〕漢志四十卷 佚〔五臟六腑癉十二病方〕漢志四十卷 佚〔風寒熱十六病方〕漢志二十六卷 佚〔五臟傷中十一病方〕漢志三十一卷 佚〔客疾五臟狂顛方〕漢志十七卷 佚〔湯液經(jīng)法〕漢志三十二卷 佚〔倉公決死生秘要〕宋志一卷 佚史記太倉公傳曰。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 人也。姓淳于。名意。少而喜醫(yī)方術(shù)。高后八年。更受師同郡元里公乘陽慶。慶年七十余無子。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否。及藥論甚精。受之三年。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然左右行游諸侯。不以家為家?;虿粸槿酥尾?。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于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外家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外家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外家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過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
卷三十八
方論(十六)
〔張仲景方〕(唐志作王叔和張仲景藥方)隋志十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九卷)佚〔評病要方〕七錄一卷 佚〔濟黃經(jīng)〕宋志一卷 佚〔金匱要略方〕宋志三卷 存孫奇等序曰。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于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zhèn)?。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
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shù)家耳。嘗以對方證對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yī)書。臣奇先校正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jīng)。今又校成此書。
仍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于檢用也。又采散在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jié)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于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合三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經(jīng)。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nóng)圣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tǒng)。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蘇矣。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
趙希弁曰。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上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設(shè)答問雜病形證脈理。參以療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館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陳振孫曰。金匱要略三卷。張仲景撰。王叔和集。林億等校正。此書。王洙于館閣蠹簡中得之。曰金匱玉函要略方。上卷論傷寒。中論雜病。下載其方。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今書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以便檢用。其所論傷寒。文多節(jié)略。故但取雜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舊名。
鄧珍序曰。圣人設(shè)醫(yī)道。以濟夭枉。俾天下萬世。人盡天年。博施濟眾。仁不可加矣。其后繼圣開學。造極精妙。著于時名于后者。和緩扁倉之外。亦不多見。信斯道之難明也與。長沙太守張仲景以穎特之資。徑造閫奧。
于是采摭群書。作傷寒卒病論方合十六卷。以淑后學。遵而用之。困蘇廢起。莫不應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猶水火谷粟然。是其書可有。而不可無者也。惜乎后之傳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則亡之。宋翰林學士王洙偶得雜病方三卷于蠹簡中。名曰金匱方論。即其書也。豐城之劍。不終埋沒。何其幸耶。林億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
今之傳者。復失三卷。豈非世無和氏。而至寶妄倫于荊石與。仆幼嗜醫(yī)書。旁索群隱。乃獲于盱之丘氏。遂得與前十卷。表里相資。學之者動免掣肘。嗚呼。張茂先嘗言。神物終當有合。是書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顯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諸梓。與四方共之。由是張氏之學不遺。軒岐之道昭著。林林總總。壽域同躋。豈曰小補之哉。后王元庚辰樵川玉佩鄧珍敬序。
俞橋曰。宋學士王洙得是書于蠹簡。林億等雖校理重刻。元金以來。世寡經(jīng)見。諸家或載金匱方治。多于他書中得之耳。不然。何未有一人能語其顛末者。嗟予小子。幸獲伏讀。敢不寶惜。
徐 曰。謹按文獻通考二百二十二卷中。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條下。晁氏曰。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設(shè)問答。
雜病形證脈理。參以療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館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據(jù)此并前林序云。依舊名曰金匱方論。則王洙館中所得。名曰金匱玉函要略方,系五代時改名耳。所以通考只云金匱王函經(jīng)也。是金匱玉函經(jīng)。元時已無矣。夫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東漢張仲景祖書名也。金匱方論三卷。傷寒論十卷。似西晉王叔和選集。
撰次后俗傳書名也。若金匱玉函要略方。五代及宋相沿書名也。今單名金匱要略。而去其玉函二字。愈遠而愈失其真矣。又據(jù)晉皇甫謐甲乙云。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用之多驗。王叔和撰次仲景撰論甚精。指事施用。即今俗所分傷寒論。金匱要略是也。孫真人千金云。江南諸師。秘仲景傷寒方法不傳。是叔和選論。思邈亦未嘗研也。惟文潞公藥準云。仲景為群方之祖。朱奉議活人書云。古人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后。孫真人作千金。陶隱居作集驗。玄晏先生作甲乙。其論傷寒治法者。長沙太守一人而已。華佗指張長沙傷寒論為活人書。昔人又以金匱玉函名之。其重于世若此。然其言雅。非精于經(jīng)絡。不能曉會。若孫思邈。則未能詳仲景之用心者。
是宋時才分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二書也。成聊攝明理論云。自古諸方。歷歲浸遠。難可考評。惟仲景之方,最為眾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農(nóng)之經(jīng)。
醫(yī)帙之中。特為樞要。參今法古。不越毫末。乃大圣之所作也。劉河間原病式云。自黃帝之后。二千五百有余年。
有仲景方論一十六卷。使后之學人。有可根據(jù)。文亦玄奧。以致今之學人。尚為難焉。故今人所習。皆近代方論而已。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唯近世朱奉議多得其意。遂以本仲景之論。而兼諸書之說。作活人書。其言直。
其類辨。使后學人。易為尋檢施行。故今之用者多矣。據(jù)河間十六卷之言。此時仲景書。尚未分傷寒雜病為二門也?;蚪饏T玉函經(jīng)八卷。坊間分作十六卷。亦未可知。故東垣內(nèi)外傷辨惑論曰。易張先生云。仲景藥為萬世法。
號群方之祖。治雜病若神。后之醫(yī)者。宗內(nèi)經(jīng)法。學仲景心??梢詾閹熞?。王海藏此事難知云。余讀醫(yī)書。幾十載矣。所仰慕者。仲景一書為尤。然讀之未易洞達其趣。欲得一師指之。遍國中無有能知者。故于醫(yī)壘元戎云。
折中湯液萬世不易之法。當以仲景為祖。又云。金匱玉函要略。傷寒論。皆張仲景祖神農(nóng)。法伊芳尹。體箕子而作也。唐宋以來。如孫思邈葛稚川朱奉議王朝奉輩。其余名醫(yī)雖多。皆不出仲景書。又湯液本草。于孫葛朱王外。
添王叔和范汪胡洽錢仲陽成無己陳無擇云。其議論方定。增減變易。千狀萬態(tài)。無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潔古張元素其子張璧東垣李明之。皆祖張仲景湯液。惜乎世莫有能知者。又云。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晉宋以來。號名醫(yī)者。皆出于此。又按丹溪局方發(fā)揮或問曰。仲景治傷寒一百一十三方。治雜病金匱要略二十有三門。何也。答曰。
仲景諸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則焉。曰。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曰。天地氣化無窮。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仲景之書。載道者也。醫(yī)之良者。
引例推類??芍^無窮之應用。借令略有加減修合。終難逾越矩度。又曰。圓機活法。內(nèi)經(jīng)具舉。與經(jīng)意合者。仲景書也。仲景因病以制方。局方制藥以俟病。據(jù)數(shù)家說。是元末及我國朝初。醫(yī)方分傷寒雜病為二家也。只因聊攝七十八歲。撰成明理論。八十歲時。注完傷寒論。未暇注金匱論。所以俗醫(yī)分為二門。致今時眾口一辭。誚仲景能治傷寒。而不能療雜證也。冤哉。余素慨金匱方論。與傷寒論。睽離孤處。及注解傷寒論。又明理論。乖散失群。已近五百年。因謀諸新安師古吳君。校壽一梓。成濟暌而得會遇。庶幾業(yè)醫(yī)者。弗致得此失彼。各自專門為粗陋。又冀華劍復合。昌鏡再圓。天作之合云爾。萬歷戊戌孟夏吉日。匿跡市隱逸人謹識。
徐靈胎曰。金匱要略。乃仲景治雜病之書也。其中缺略處頗多。而上古圣人。以湯液治病之法。惟賴此書之存。乃方書之祖也。其論病皆本于內(nèi)經(jīng)。而神明變化之。其用藥悉本于神農(nóng)本草。而融會貫通之。其方則皆上古圣人。歷代相傳之經(jīng)方。仲景間有隨證加減之法。其脈法。亦皆內(nèi)經(jīng)及歷代相傳之真訣。其治病無不精切周到。
無一毫游移參錯之處。實能洞見本源。審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應。真乃醫(yī)方之經(jīng)也,惜其所載諸病。
未能全備。未知有殘缺與否。然諸大證之綱領(lǐng)。亦已粗備。后之學人。以此為經(jīng)。而參考推展之。已思過半矣。
自此以后之書。皆非古圣相傳之真訣。僅自成一家。不可與金匱并列也。
姚際恒曰。金匱玉函經(jīng)。又名金匱要略。稱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案此非仲景撰。乃后人偽托者也按先子曰。張仲景云。作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而梁七錄。張仲景辨?zhèn)怼D私袼鶄鱾?。其六卷則雜病論。即今金匱要略。系其遺篇。考千金方。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隋巢元方作病源候論。傷寒門中。
有傷寒論文。而不著仲景之名。蓋據(jù)短劇所引而收載乎。然于其婦人三十六疾。而稱仲景義最玄深。非愚淺能解。
巢氏豈特寓目于雜病。而未及傷寒論耶。孫思邈晚年得仲景原本。收翼方第九第十卷中。而他門并無引之者。孫氏豈特研傷寒論。而未及雜病論耶。后天寶中。王燾撰外臺秘要。載此書方藥。而云出傷寒論。乃其不易舊目者。
原書或僅存于臺閣中。而王氏特得窺之耶。意者仲景之書。自晉經(jīng)隋唐。顯晦離合。其傳不一如此。蓋唐時有合傷寒雜病論。改名金匱玉函以傳之者。后人因刪略其要。約為三卷。更名云金匱玉函要略歟?;茨弦杂?。高誘注曰。鴻烈二十篇。略數(shù)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論其大體也。命名之義。蓋出于此。且林億等序云。傷寒文多節(jié)略。傷寒乃有全本。故知其多節(jié)略。至雜病。則雖他本可考。以傷寒例之。則其節(jié)略舊文??蓮椭病A中蛴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徐 因謂王洙館中所得。名曰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系于五代時改名耳。然周禮疾醫(yī)職。賈公彥疏。引張仲景金匱云。神農(nóng)能嘗百草。則炎帝者也。今要略無此文。豈其所刪略歟。以此知唐時已有金匱之目。必非五代時改名也?;矢χk云。仲景垂妙于定方。陶弘景云。惟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又悉根據(jù)本草。但其善診脈。明氣候。以意消息之爾。二氏距仲景未遠。其言如此。然要略中方論。盡有不合繩墨者。故今人或云。某論非仲景之舊。某方非仲景之真。肆意刪改。以為復古。此誤也。巢氏病源引短劇云。華佗之精微。
方類單省。而仲景經(jīng)。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數(shù)種相出入節(jié)度。陳延之以晉初人。其言如此。是他至篇末宋人附方。千金外臺中。引仲景者頗多。豈如今之致疑者。盡非仲景之本論原方乎。此宜存而不議焉。
再按讀書志。以是書與玉函經(jīng)相混作八卷。而劉完素所稱仲景方論一十六卷者。據(jù)其自序而言之。非當時有原本。徐 致疑于斯。殆為失考。
〔趙氏(良仁)金匱方衍義〕未見蘇州府志曰。趙良仁。字以德。少試吏憲司。即棄去。從丹溪朱彥修學醫(yī)。治療多有奇效。名動浙東西。所著醫(yī)學宗旨。金匱方衍義。并丹溪藥要等書。張氏據(jù)吳。良仁挈家去浙。后復來吳。占藉長洲。以高壽終。
〔胡氏(引年)金匱要略方注〕未見程林曰。金匱要略。明初有趙以德注。嗣后有胡引年詮。方論訛舛甚多。
〔盧氏(之頤)金匱要略摸象〕佚〔摩索金匱〕九卷 未見杭世駿曰。盧之頤著金匱要略摸象。未成。父促之成。既成?;鹬T皇旰蟆7皆S汝著書。父歿后。述先人之志。成摩索金匱九卷。右目偏盲。摩索者。言暗中得之也。
〔徐氏(彬)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不習經(jīng)義,不可以論史,不讀史。不可以衡論百家之書。蓋治理之變。莫備于史。而其源必出于經(jīng)。此古今之通義也,張仲景者。醫(yī)家之周孔也。仲景之傷寒論。金匱要略。醫(yī)家之六經(jīng)也。今仲景傷寒論。有吾師南昌喻先生尚論。復有余一百十三方發(fā)明。業(yè)已流布。其金匱要略。即所謂金匱玉函經(jīng)也。為后世雜癥方書之祖。乃有藥味有方論之靈素也。其中立言之意。欲人每證必明致病之由。每藥必明參互之法。而后分證論治。
經(jīng)權(quán)相參。不令龐雜撓亂正法。故立論著方。寧簡無冗。謂繁冗。則視聽搖。心意惑。
而失其端緒也。人則以為奧而略之。后之方書。旁搜博設(shè)。務為廣羅。冀人弋獲。于是用方者。合則神奇。誤則夭枉。甚或因病索書。 方偶驗。傳誦鄉(xiāng)里。究竟用方者。未詳藥證相合之故。若是者。求其觸類引申。自不可得。一概據(jù)方覓病。豈非刻舟求劍歟。且療病必索書。而求不解意之方。得者為偶得。不得當何如。甚乃因其不解方意。而誤投殺人。又當何如。人則以為便而遵之。獨喻師作醫(yī)門法律。立論多宗金匱。固足以表章前人。啟牖末學矣。然僅如一人遇事慷慨。引經(jīng)斷義。言者足以悅心。聞者足以動聽。豈若使人人各習全經(jīng)。曉暢經(jīng)義。
其聲教四訖之盛。更為博大。但奧義難悉。此余著金匱要略論注。正如六經(jīng)既明。則古今諸史。不期明而自明。
謂源流既正。即復泛涉方書。自有朝宗之妙耳。顧以谫劣。闡斯秘要。千慮一得。豈能盡先圣精蘊。聊為下里巴音。以冀白雪之和云爾。時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孟夏朔日。 李徐彬忠可氏題。
凡例曰。一此書廢墜已久。中多訛字。疑者闕之。示慎也。聞有挨文析義。聊以鄙見質(zhì)之后賢。一原文有附方。云出千金外臺諸書。似屬后人贅入。然方引藥味。頗亦不凡?;蛟瓰橹倬八?。因述彼習用者之書名。今悉如徐 傳本。附列以后參考。 一拙著有注有論。正義疏釋。備于注。或有剩義。及總括諸證。不可專屬者。見于論。更有經(jīng)義可借以發(fā)本文之覆者。別具上方。 一此書雖出管見。然遠近有道。無不就正。博洽君子。即未習醫(yī)。亦虛心質(zhì)之。借重姓氏。以奉教多者居前。非有所先后也。若從游諸賢。竟屈肩隨矣。一注中精意。宜詳味者。用密圈。○○○。其有翻剝者。用密點?!?。其就經(jīng)文逐字注釋者。悉用空尖?!鳌鳌?。非以此分句讀。故凡系經(jīng)文本面。即尖之。取其易辨耳。 一讀我論注有法。須先將方論藥味。
逐字不遺。熟記貫串。竭其知識。探討既久。然后將余論注。驗其得失。不可摘段取便。不可仿佛涉略。要知他方書。原屬剽竊湊集。故可閱首置尾。即內(nèi)中采擇一條。時亦獲驗。若金匱之妙。統(tǒng)看一卷。全體逼現(xiàn)。不獨察其所用。須察其所不用。要知仲景審證用藥。已臻圣哉。其所不用藥。豈智力不及后人耶。
四庫書目提要曰。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漢張機撰。國朝徐彬注。機字仲景。南陽人。嘗舉孝廉。建安中。官至長沙太守。是書亦名金匱玉函經(jīng)。乃晉高平王叔和所編次。據(jù)陳振孫書錄解題。則此書叔和所編。本為三卷。王洙鈔存其后二卷。后又以方一卷。散附于二十五篇。蓋已非叔和之舊。然自宋以來。醫(yī)家奉為典刑。與素問難經(jīng)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則亦岐黃之正傳。和扁之嫡嗣矣。機所作傷寒卒病論。自金成無己之后。注家各自爭名?;ハ喔Z改。如宋儒之談錯簡。原書端緒。久已瞀亂難尋。獨此編僅僅散附諸方。尚未失其初旨。尤可寶也。漢代遺書。文句簡奧。而古來無注。醫(yī)家猝不易讀。彬注成于康熙辛亥。注釋尚為顯明。
今錄存之。以便講肄。彬字忠可。嘉興人。江西喻昌之弟子。故所學頗有師承云。
〔程氏(林)金匱要略直解〕三卷 存凡例曰。一引證諸書。悉本靈素。本草。脈經(jīng)。甲乙。中藏。及傷寒論。其六朝唐宋諸名家有確論者。附之。
林也后學。以經(jīng)證經(jīng)。要在直截簡切。義理詳明。期于取用。不故作僻語迂論曲解。以欺誤人也。一斯道之妙。
洞徹氣化之機。精貫陰陽之理。非參究之士。語之不知。非達道之人。傳之莫習。故讀仲景金匱。必融會仲景傷寒。澄心年月。便領(lǐng)悟其旨趣。否則得此失彼。未詳窺其要妙也。一仲景方法。如麻黃湯。先煮麻黃者。大承氣。后納芒硝者。大小柴胡復煎者。有頓服。溫服。小冷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日再服。其助藥力。有啜粥。有飲暖水。
有食糜者。有重復取汗。取微似有汗。取下。取利小便者。如此之類。未可一二詳載。方法圓通。千古不能逾越。
故謂之祖方。一宋林億校正。附唐人諸方。如侯氏黑散之類。今皆刪去。其柴胡飲子。則宋人方也。
〔張氏(志聰)金匱要略注〕未見按上見于傷寒綱目序。
〔高氏(世 )金匱集注〕未見按上見于素問直解凡例。(見四八頁靈樞直解條)
〔周氏(揚俊)金匱要略補注〕未見按上見于溫熱暑疫全書序。
〔沈氏(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二十四卷 存沈明宗曰。金匱一書。文辭簡略。義理深玄。誠補軒岐之不足。為后學之津梁也。但從來著書立言。必先綱領(lǐng)。次及條目。而是編乃以治病問答。冠于篇首。敘例大意。反次后章。且諸方論頭緒。參差不貫。使觀者如入霧徑。失其所之。棄而不讀者。有之矣。嗟乎。仲景去今。千有余祀。簡多遺亡。而原文夾于傷寒論中。后人未窺其微。以致分出。編次失序。究非仲景之意。編仲景書者之誤也。故余不揣鄙陋。僭以次章冠首。而為序例。
次以天時地理。脈證湯法。魚尾相貫于后。俾條理不紊。而使讀者易升堂奧。同登彀趣。未識鑒者以為何如。
〔魏氏(荔彤)金匱要略本義〕三卷 存按是書頁面。題曰論注。自序曰釋義。名目各異。序后又附林億等序。及徐 說一篇。依舊厘為二卷。注解雖多闡明。不免文詞龐雜也。
〔尤氏(怡)金匱要略心典〕三卷 存自序曰。金匱要略者。漢張仲景所著。為醫(yī)方之祖。而治雜病之宗也。其方約而多驗。其文簡而難通。唐宋以來。注釋闕如。明興之后。始有起而論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數(shù)十家。莫不深求精討。用以發(fā)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騖遠引。以曲逞其說。而其失則為浮。守矩 者。尋行數(shù)墨。而畏盡其辭。而其失則為隘。是隘與浮者。雖所趣不同。而其失則一也。余讀仲景書者數(shù)矣。心有所得。輒筆諸簡端。以為他日考驗學問之地。非敢舉以注是書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緒。丙午秋日。抱病齋居。勉謝人事。因取金匱舊本。重加尋繹。其未經(jīng)筆記者補之。其記而未盡善者。復改之。覃精研思。務求當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間深文奧義。
有通之而無可通者。則闕之。其系傳寫之誤者。則擬正之。其或類后人續(xù)入者。則刪汰之。斷自臟腑經(jīng)絡以下。
終于婦人雜病。凡二十有二篇。厘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億之舊也。集既成。顏曰心典。謂以吾心求古人之心。
而得其典要云爾。雖然。劉氏擾龍。宋人刻楮。力盡心 。要歸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闕失。而賜之教焉。則予之幸也。雍正己酉春日。飲鶴山人尤怡題北郭之樹下小軒。
徐大椿序曰。今之稱醫(yī)宗者。則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間。次東垣。次丹溪。且曰。仲景專于傷寒。自有明以來。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竊嘗考神農(nóng)著本草以后。神圣輩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稱藥而稱方。如內(nèi)經(jīng)中所載。半夏秫米等數(shù)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湯液之說。大抵湯劑之法。至高而盛。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倉諸公。皆長于禁方。而其書又不克傳。惟仲景則獨祖經(jīng)方。而集其大成。遠接軒皇。近兼眾氏。當時著書垂教。必非一種。其存者。有金匱要略。及傷寒論兩書。當宋以前。本合為一。自林億等??K旆譃閮裳伞7騻?。乃諸病之一病耳。仲景獨著一書者。因傷寒變證多端。誤治者眾。故尤加意。其自敘可見矣。且傷寒論中。一百十三方。皆自雜病方中檢入。而傷寒之方。
又無不可以治雜病。仲景書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書。雖各有發(fā)明。其去仲景。相懸不可以道里計。四家并稱。
已屬不倫。況云仲景專于傷寒乎。嗚呼。是尚得為讀仲景之書者乎。金匱要略。正仲景治雜病之方書也。其方亦不必盡出仲景。乃歷圣相傳之經(jīng)方也。仲景則匯集成書。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蔞桂枝湯。乃桂枝湯加栝蔞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蔞湯。而曰栝蔞桂枝湯。則知古方本有此名也。六卷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即桂枝湯加龍骨牡蠣也。乃不別名何湯。而曰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則知桂枝湯為古方。而龍骨牡蠣。則仲景所加也。
如此類者。不可勝舉。因知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兩書。真所謂經(jīng)方之祖??膳c靈素并垂者。茍有心于斯道??缮岽瞬恢v乎。說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執(zhí)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鮮效而多害。此則尤足嘆者。
仲景之方。猶百鈞之弩也。如其中的。一舉貫革。如不中的。弓勁矢疾。去的彌遠。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審的。而恨弓強之不可以命中。不亦異乎。其有審病雖是。藥稍加減。又不驗者。
則古今之本草殊也。詳本草惟神農(nóng)本經(jīng)。為得藥之正性。古方用藥。悉本于是。晉唐以后諸人。各以私意加入。
至張潔古輩出。而影響根據(jù)附?;ハ啾骜g。及失本草之正傳。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難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
遂為信然。嗟乎。天地猶此天地。人物猶此人物。若人氣薄,則物性亦薄。豈有人今而藥獨古也。故欲用仲景之方者。必先學古窮經(jīng)。辨證知藥。而后可以從事。尤君在涇。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學此藝。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輒得奇中。居恒嘆古學之益衰。知斯理之將墜。因取金匱要略。發(fā)揮正義。朝勤夕思。窮微極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間條理通達。指歸明顯。辭不必煩。而意已盡。語不必深。而旨已傳。雖此書之奧妙。不可窮際。
而由此以進。雖入仲景之室無難也。尤君與余有同好。屬為敘。余讀尤君之書。而重有感也。故舉平日所嘗論說者。識于端。尤君所以注此書之意。亦謂是乎。雍正十年壬子陽月。松陵徐大椿敘。
〔黃氏(元御)金匱懸解〕二十二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上國朝黃元御撰。元御謂張機著金匱玉函經(jīng)。以治內(nèi)傷雜病。大旨主于扶陽氣。以為運化之本。自滋陰之說勝。而陽自陰升。陰由陽降之理。迄無解者。因推明其意。以成此書。于四診九候之法。言之頗詳。
〔戴氏(震)金匱要略注〕未見按上見于揚州畫舫錄。
〔李氏(鈞)金匱要略注〕未見李斗曰。李鈞。字振聲。精仲景法。方伯族人患傷寒。
見陽明證。時醫(yī)治以寒劑。延月余殆甚。方伯延鈞診之。曰。此寒證也。宜溫中。用附子一兩服。則病益劇欲絕。
鈞曰。劑輕故。加附子至二兩。與人參二兩同服。眾醫(yī)難之。鈞曰。吾自見及。試坐此待之如何。力迫之服。及明日。霍然矣。謂諸醫(yī)曰。病之寒熱。辨脈之往來。此脈來動而去滯。知其中寒而外熱。仲景所已言。諸君未見及耳。所著有金匱要略注。多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楊州畫舫錄)
〔朱氏(光被)金匱要略正義〕三卷 存按朱光被。字峻明。其里貫未詳。是書莫知修于何代。其編第與目次不合。行墨間涂乙點圈。加以朱筆。無序及跋文。其潦草牽率。似未全脫稿者。往歲吳舶齋來。龜山醫(yī)員岡田義叔從鎮(zhèn)臺牧野和州(成杰)至碚陽。不吝重價。購之而歸。余速借閱之。注中有啟前哲未道之蘊者。乃錄一通以藏之。義叔名順益。風骨瀟灑。亦好古之士也。
卷三十九
方論(十七)
〔衛(wèi)氏(泛)四逆三部厥經(jīng)〕佚張仲景方序曰。衛(wèi)泛好醫(yī)術(shù)。少師仲景。有才識。撰四逆三部厥經(jīng)。及婦人胎藏經(jīng)小兒顱囟方三卷。皆行于世。(太平御覽)
〔華氏(佗)內(nèi)事〕七錄五卷 佚〔華佗方〕隋志十卷(宋志作一卷) 佚隋志曰。吳普撰。佗。后漢人。
〔中藏經(jīng)〕宋志一卷 存鄧處中序曰。華先生諱佗。字符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于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過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shù)可付焉。復有一人曰。道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shù)。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愿賢者少察愚誠。
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云。術(shù)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后可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圣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云。
石床上有一書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云奔雨瀉。石洞摧拓。
既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治。效無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余乃先生外孫也。因吊先生寢室。夢先生引余坐語。中藏經(jīng)。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傳非人。余覺驚怖不定。遂討先生舊物。獲石函一具。開之得書一帙。乃中藏經(jīng)也。予性拙于用。復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實。甲寅秋九月序。
陳振孫曰。中藏經(jīng)一卷。漢譙郡華佗元化撰。其序稱靈洞主少室山鄧處中。自言為華先生外孫。莫可考也。
樓鑰跋曰。余少讀華佗傳。駭其醫(yī)之林奇。而惜其書之火于獄。使之尚存。若刳腹斷臂之妙。又非紙上語所能道也。古汴陸從老。近世之良醫(yī)也。嘗與之論脈曰。無如華佗之論最切。曰性急者脈亦急。性緩者脈亦緩。長人脈長。短人脈短。究其說未暇也。一日得閩中倉司所刊中藏經(jīng)讀之。其說具在。蓋二卿姜公詵為使者時所刊。
凡三十余年。而余始得之。序引之說。頗涉神怪。難于盡信。然其議論卓然。精深高遠。視脈察色。以決死生。
雖不敢以為真是元化之書。若行于世,使醫(yī)者得以習讀之。所濟多矣。惜乎差舛難據(jù)。遂攜至姚江。以叩從老。
從老笑曰。此吾家所秘。不謂版行已久。因出其書見假。取而校之。乃知閩中之本未善。至一版或改定數(shù)十百字。
前有目錄。后有后序。藥方增三之二。閩本間亦有佳處??勺C陸本之失。其不同而不可輕改者。兩存焉。始得為善本。老不能繕寫。俾從子溉手錄之。蘄春王使君成父聞之欣然。欲于治所大書鋟木。以惠后學。且以成余之志。
溉所錄。面授而記其始末于下。藥方凡六十道。亦有今世所用者。其間難曉者有之??址欠沧R所及。佗傳稱處齊不過數(shù)種。又未知此為是否。好事者。能以閩本校之。始知此本之為可傳也。
呂復曰。中藏經(jīng)八卷。少室山鄧處中云。華先生佗游公宜山古洞,值二老人。授以療病之法。得石床上書一函。用以施試甚驗。余乃先生外孫。因吊先生寢室。夢有所授。獲是經(jīng)于石函中。其托為荒誕如此。竟不考傳獄吏焚書之實。其偽不攻自破。按唐志。有吳普集華氏藥方。別無中藏之名。普其弟子。宜有所集。竊意諸論非普輩不能作。鄧氏特附別方。而更今名耳。蓋其方有用太平錢。并山藥者。蓋太平。乃宋熙陵初年號。薯蕷。以避濃陵偏諱。而始名山藥。其余可以類推。然脈要及察聲色形證等說。必出元化遺意。覽者細為審諦。當自知之。
俞弁曰。中藏經(jīng)八卷。相傳華元化撰。按唐書藝文志。有吳普集元化藥方。別無中藏之名。普。廣陵人。親授業(yè)于元化之門。以術(shù)藝知名。今集中諸論。非普不能作。靈洞道土鄧處中自序。元化外孫。因吊寢室。得此書于夢中。余竊疑其妄誕。論后附方。意者皆鄧生增入之耳。如此黃煎丸。內(nèi)有山藥。古方名薯蕷。為避宋英宗諱。
故易名山藥。燒肝散內(nèi)。有白術(shù)蒼術(shù)。本草及古方書。止云術(shù)。不分蒼白二種。牢牙地黃散細注云。此方。見僧文瑩湘山野錄。文瑩宋僧。三者可證其出于鄧生之手。覽者當自知之。
馮夢禎跋趙魏國書華氏中藏經(jīng)并秘方真跡曰。此趙魏國晚歲養(yǎng)閑書也。錄華氏中藏經(jīng)四十七條。首尾俱不完。為二卷。而后附秘方六十道。別為一卷。分而復合。喜為潤卿所有。筆法蕭散。閑肆無意。意多 州先生王百谷董玄宰跋之詳矣。而潤卿復乞余一轉(zhuǎn)語。余觀古人以文章書畫名后世者。類不肯虛其暇日。至于晚歲。娛老養(yǎng)閑。此意不廢。
相傳魏公日課萬字。佛道圣典。人間秘書。隨意 灑。不 而走天下。況此三卷。二萬余言。為秘論名方。是活人壽世。而希傳者耶。晴窗雨軒。隨拈一卷。焚香披閱。便可永日。慎卿其寶之。(快雪堂集)
周錫瓚跋曰。世傳醫(yī)書。莫古于素問。王冰謂即漢藝文志之黃帝內(nèi)經(jīng)。然已不合于十八卷之數(shù)。況后出之書耶。惟求其是者信之而已。華氏中藏經(jīng)。陳直齋書錄解題云。一卷。宋史藝文志同。然魏志佗傳。佗出一卷書與獄吏。吏不敢受。索火焚之。則佗之書久絕矣。何以至宋世而忽出耶。傳又稱其弟子吳普樊阿從佗學。普準佗治。
多所全濟。阿善針術(shù)。普年九十余。阿壽百余歲。則佗書雖不傳。而弟子習其業(yè)者。亦可以著書傳后。隋經(jīng)籍志。
載吳普撰華佗方十卷。華佗內(nèi)事五卷。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jīng)一卷。枕中灸刺經(jīng)一卷。普集華氏藥方。新舊唐書。
皆載于經(jīng)籍藝文志。而宋藝文志。亦有華佗藥方一卷。其書想北宋時。尚有流播?;蚨鄽埲?。故其時名醫(yī)綴輯。
而成此書。別立名目。以托于華氏。且宋自建隆以來。甚重醫(yī)學。干德初??夹at(yī)宦藝術(shù)。太平興國間訪求醫(yī)書。
其時王懷隱成太平圣惠方。李 詳定唐本草。仁宗時。許希亦著神應針經(jīng)要訣。宋重醫(yī)學。幾與唐之明法明算等。
疑其書或出于此時。雖非元化之書。要其說之精者。必有所自也。書一刻于宋之閩中。為倉司本。一為樓攻愧鑰所校本。余得舊鈔本。前后多缺。無序文目錄。并樓公跋。且避高孝兩朝諱。疑即攻愧所校本。因取新安吳氏刻本補其缺。而用一按字。注于下。以別于原注。并從攻愧集中。錄跋附后。始得為完書。后附藥方。吳本倍于此本。其相同者。僅二十方。余皆后人以意增入。非原書也。
今悉依舊本。雖未得宋刊校補。然已與吳本迥別矣。書之可傳。攻愧跋之已詳。茲述其書之由來。而使世之學人。
勿以魏志有火于獄之說。而疑之也。書凡一卷。后附方六十道。因為上下二卷云。乾隆五十七年。秋九月。茂苑周錫瓚識于楓橋之香嚴書屋。
孫星衍序曰。華氏中藏經(jīng)。見鄭樵通志藝文略。為一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同。云。漢譙郡華佗元化撰。宋史藝文志。華氏作黃。蓋誤。今世傳本有八卷。吳勉學刊在古今醫(yī)統(tǒng)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見趙文敏手寫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則脈急以下起。至第二十九篇。為一卷。卷下。自萬應丸藥方至末。為一卷。失其中卷。審是真跡。后歸張?zhí)峰\芳。其弟錄稿贈余。又以嘉慶戊辰年。乞假南歸。在吳門見周氏所藏元人寫本。
亦稱趙書。具有上中下三卷。而缺論診雜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及察聲色形證決死法第四十九兩篇。合前后二本??薄C鞅久科撀溻墩`。凡有數(shù)百字。其方藥名件。次序分量。俱經(jīng)后人改易?;蛴袆h去其方者。今以趙寫兩本為定。此書文義古奧。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妓鍟?jīng)籍志。有華佗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jīng)一卷。
疑即是中卷論診雜病必死候以下二篇。故不在趙寫本中。未敢定之。鄧處中之名。不見書傳。陳振孫亦云。自言為華先生外孫。稱此書因夢得于石函。莫可考也。序末稱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無以干支紀歲。不著歲字者。疑其序偽作。至一卷。三卷。八卷。分合之異。則后人所改。趙寫本旁注。有高宗孝宗廟諱。又稱有庫本陸本異同。
是根據(jù)宋本手錄。元代不避宋諱。而不更其字??梢姽湃藢徤麝I疑之意。此書。四庫書既未錄存。又兩見趙寫善本。急宜刊刻。以公同好。卷下萬應圓等。皆以丸散治疾。而無湯藥。古人配合藥物分量。案五臟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數(shù)。今俗醫(yī)任意增減。不識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藥為中醫(yī)之嘆。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過于內(nèi)科。此即古方不可增減之明證。余所得宋本醫(yī)學書甚多。皆足證明人改亂古書之謬。惜無深通醫(yī)理者。與共證之。嘉慶十三年。太歲戊辰。十月四日。孫星衍撰序于安德使署之平津館。
按是書名中藏者。取寶而藏之之義。后漢百官志曰。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注。官者。主中藏幣帛諸物。
又蓋勛傳曰。多出中藏財物以餌士。注。中藏。猶內(nèi)藏也。孫星衍謂卷第分合之異。后人所改。然考樓跋。宋時已有兩本。蓋吳勉學所輯。據(jù)閩中倉司刊本者。與樓氏所謂一版或改定數(shù)十百字。藥方增三之二者相符。趙文敏所書。則以蘄春王成父刊本為祖者。其詳記樓氏校語。并避兩朝廟諱。則可以為證焉。特周刻合為二卷。殆不可解。孫氏序稱周本具有上中下三卷。而周刻卷末。有以上八方。陸本在中卷四十論后語。則原又為三卷。孫又稱中卷論診雜病必死以下二篇。以為隋志所載佗書遺文。因查王叔和脈經(jīng)。有扁鵲華佗察聲色要訣。其論約略相類。
則知其出于佗書,孫說可謂詳確矣。
〔華佗尤候〕佚按上見于幼幼新書。
〔青囊方〕佚徐春甫曰。魏華佗得異人授受。今亡之。
〔耿氏(奉)方〕七錄六卷 佚〔李氏( 之)藥方〕七錄一卷 佚〔呂氏(廣)金韜玉鑒經(jīng)〕宋志三卷 佚〔葛仙公杏仁煎方〕宋志一卷 佚晉書葛洪傳曰。洪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
卷四十
方論(十八)
〔王氏(叔和)論病〕七錄六卷 佚〔皇甫氏(謐)根據(jù)諸方撰〕隋志一卷 佚〔支氏(法存)申蘇方〕七錄五卷 佚劉敬叔曰。沙門有支法存者。本自胡人。生長廣州。妙善醫(yī)術(shù)。遂成巨富。有八尺HT KT 。光彩耀目。作百種形像。又有沉香八尺板狀。居常香馥。太原王琰為廣州刺史。大兒邵之屢求二物。法存不與。王因狀法存豪縱。
乃殺而籍沒家財焉。(異苑)
孫思邈曰。諸經(jīng)方。往往有腳弱之論。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纓士人。多有遭者。嶺表江東。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念經(jīng)方。偏善斯術(shù)。晉朝仕望。多獲全濟。(千金方)
〔阮氏(文叔)河南藥方〕(唐志作阮炳。) 七錄十六卷 佚冊府元龜曰。阮炳。字叔文。為河南尹。精意醫(yī)術(shù)。撰藥方一部。
按文叔叔文。必有一誤。葛洪肘后方序云。阮河南等撰集暴卒備急方。豈是書之外。(別有所采錄歟。)
〔謝氏(泰)黃素醫(yī)方〕(舊闕撰人名氏。今據(jù)新唐志訂錄。)七錄二十五卷(舊唐志。作十五卷。)佚按葛洪肘后方序。有崔中書黃素方。似與是書不同。
〔葛氏(洪)玉函方〕(晉書洪傳。作金匱藥方。)百卷 佚葛洪曰。余見戴霸華佗所集。金匱綠囊。崔中書黃素方。及百家雜方。五百許卷。甘胡呂付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各撰集暴卒備急方?;蛞话偈;蚓攀??;虬耸??;蛩氖J廊私詾榫げ豢杉右?。余究而觀之。
殊多不備。諸急病其尚未盡。又渾漫雜錯。無其條貫。有所尋按。不即可得而治。卒暴之候。皆用貴藥。動數(shù)十種。自非富室。而居京都者。不能素儲。不可卒辨也。又多令人以針治病。其灸法又不明處所分寸。而但說身中孔穴榮衛(wèi)之名。自非舊醫(yī)備覽明堂流注偃側(cè)圖者。安能曉之哉。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別病名。以類相續(xù)。其九十三卷。皆單行徑易。籬陌之間。顧眄皆藥。眾急之病。無不畢備。家有此方??刹挥冕t(yī)。醫(yī)多承襲世業(yè)。有名無實。但養(yǎng)虛聲。以圖財利。寒白退士。所不可得使。使之者乃多誤人。未有若自閑其要。勝于所迎。
無知之醫(yī)。醫(yī)又不可卒得。得又不肯即為人使。使腠理之微疾。成膏肓之深禍。乃至不救。且暴急之病。而遠行借問。率多枉矣。(抱樸子)
晉中興書曰。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幼覽眾書。近得萬卷。自號抱樸子。善養(yǎng)性之術(shù)。撰經(jīng)用救驗方三卷。號曰肘后方。又撰玉函方一百卷。于今行用。(太平御覽)
〔玉函煎方〕隋志五卷 佚〔肘后方〕(晉書洪傳。作肘后要急方。唐志。作肘后救卒方。)隋志六卷(舊唐志。作四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一卷。)佚自序曰。余既窮覽墳索。以著述余暇。兼綜術(shù)數(shù)。省仲景元化劉戴秘要。金匱綠秩。黃素方。近將千卷。
患其混雜煩重。有求難得。故周流華夏九州之中。收拾奇異。捃拾遺逸。選而集之。使種類殊分。緩急易簡。凡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盡寫。又見周甘唐阮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店。所能立辦。又使人用針。自非究習醫(yī)方。素識明堂流注者。
則身中榮衛(wèi)。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針以治之哉。是使鳧雁摯擊,牛羊搏筮。無以異也。雖有其方。猶不免殘害之疾。余今采其要約。以為肘后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虿怀龊踉h之內(nèi)。顧眄可具。茍能信之。庶免橫禍焉。世俗苦于貴遠賤近。是古非今。恐見此方。無黃帝倉公和鵲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強乎。
按是書名肘后者。言其方單省。足以立辨。其卷帙亦不多??蓲熘夂?。以隨行也,隋志。有扁鵲肘后方一卷。抱樸子曰。辟蛇蝮。以干姜附子。帶之肘后。其意并同。友人都梁伊芳 甫(恬)亦曰。肘后者。斥佩囊之類。
謂常在于肘腋下也。猶斥劍云腰間物。玉臺新詠集。魏繁欽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晉書周 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抱樸子勤求篇曰。盡其囊枕之中。肘腋之下。秘要之旨。王子年拾遺記曰。浮提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出肘間金壺四寸。蓋腋下者。肘之所抵。故云肘后。又云肘下。又云肘間。抱樸遐覽篇。載崔文子肘后經(jīng)一卷。李先生口訣肘后二卷。其義可以類推也。
〔葛氏單方〕藝文略三卷 佚〔陶氏(弘景)補闕肘后百一方〕新唐志。作補肘后救卒備急方。七錄九卷(新唐志。作六卷。書錄解題。
作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葛氏肘后方三卷。陶弘景撰。又有肘后百方九卷。)佚自序曰。太歲庚辰。隱居云。余宅身幽嶺。迄將十載。
雖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時之設(shè)??梢詡鞣竭h裔者。莫過于撰述。見葛氏肘后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所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猶救火而不以水也。今輦掖左右。藥師易尋。郊郭之外。已似難值。況窮村迥野。
遙山絕浦。其間枉夭安可勝言。方術(shù)之書。滾動條徒煩。極濟殊寡。欲就披覽。迷惑多端。抱樸此制。貴為深益。
然尚闕漏未盡。輒更采集補闕。凡一百一首。以朱書甄別。為肘后百一方。于雜病單治。略為周遍矣。應璩昔為百一詩。以箴規(guī)心行。今余撰此。蓋欲衛(wèi)輔我躬。且佛經(jīng)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輒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
上自道人。下達眾庶。莫不各加繕寫。而究括之。余又別撰效驗方五卷。具論諸病證候。因藥變通。而并是大治。
非窮居所資。若華軒鼎室。亦宜修省耳。葛序云??梢允┯谪毤乙熬印H欢恢谷缡?。今縉紳君子。若常處閑佚。
乃可披檢方書?;驈牡撏庖?,將令遐征?;蛩拗敝?。晨霄隔絕?;蚣彼偃株?。城閘極嚴阻。忽遇疾倉卒。唯拱手相看。曷若探之囊笥。則可庸豎成醫(yī)。故備論證候。使曉然不滯。一被條領(lǐng)。無使過差也。尋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于海內(nèi)。因而濟者。其效實多。余今重以該要庶亦傳之千祀。豈止于空衛(wèi)我躬乎。舊方都有八十六首。檢其四蛇兩犬。不假殊題。喉舌之間。亦非異處。入冢御氣。不足專名。雜治一條。猶是諸病。部類強致殊分。復成失例。今乃配合為七十九首。于本文究具。都無忖減。復添二十二首?;蛞蚋鹨皇隆T鰳?gòu)成篇?;蜉o葛所遺。準大更撰。具如后錄。詳悉自究。先決比諸病。又不從類遂具。復勞在傷寒前?;魜y置耳目后。陰易之事。
乃出雜治中。兼題與篇名。不盡相符。卒急之時。難于尋檢。今亦考其銓次。庶歷然易曉。其解散腳弱,虛勞渴痢。發(fā)背嘔血。多是貴勝之疾。其傷寒中風。診候最難分。則皆應取之于脈。豈凡庸能究。今所載諸方。皆灼然可用。但根據(jù)法施治。無使違逆。其癰疽金瘡。形變甚眾。自非其方。未易根盡。
其婦女之病。小兒之病。并難治之。方法不少。亦載其綱要云。凡此諸方。皆是撮其樞要。或名醫(yī)垂記。或累世傳良?;虿┞動序灐;蜃杂玫昧Α9蕪透黝}秘要之說。以避文繁。又用藥有舊法。亦不復假事事詮詔。今通立定格。共為成準。凡服藥不言先食者。皆在食前。應食后者。有各言之,凡服湯。云三服再服。有要視病源準候。
或疏或數(shù)。足令勢力相及。毒利藥皆須空服。補瀉其間。自可進粥。丸散日三者。當取旦中暮進之。四五服。則一旦之中。量時而分均也。丸下丸散。不云酒水飲者。本方如此。而別說用酒水飲。則是可通用三物服也。凡云分等。即皆是丸散。隨病輕重。所須多少。無定銖兩。三種五種。皆分均之分兩。凡云丸散之若干分兩。(是品諸藥。宜多宜少之分兩。)非必止于若干分兩。假今日三服方寸匕。須瘥。止是三五兩藥耳。凡云末之。是搗篩如法。 咀者。皆細切之。凡云湯煎取三升。分三服。皆絞去滓。而后酌量也。字。方中用鳥獸屎。作矢字。尿作溺字。牡鼠。亦作雄字。干作干字。凡云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半錢。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并用五銖錢也。方寸匕者。即用方一寸抄之可也。刀圭。準如兩大豆。炮熬炙洗治諸藥。凡用半夏。皆湯洗五六度去滑。
附子。烏頭炮,去皮。有生用者。隨方言之。礬石。熬令汁盡。椒。皆出汗。麥門冬。皆去心。丸散用膠。皆炙。
巴豆。皆去心皮。熬。有生用者。隨而言之。杏人。去皮尖。熬。生用者言之,葶藶。皆熬。皂莢。去皮子。藜蘆。枳殼。甘草。皆炙。大棗。支子。擘破。巴豆。桃杏人之類。皆別研搗如膏。
乃和之。諸角皆屑之。麻黃。皆去節(jié)。凡湯中用芒硝。阿膠。粘糖。皆絞去滓。內(nèi)湯中。更微煮令消。紅雪。樸硝等。皆狀此而入藥也。用麻黃。即去節(jié)。先煮三五沸。搽去沫。后乃入余藥。凡以上諸法。皆已具載。在余所撰本草上卷中。今之人有此肘后百一者。未必得見本草。是以復疏方中所用者載之。此事若非留心藥術(shù)。不可盡知。則安得使之不僻繆也,案病雖千種。大略只有三條而已。一則腑臟經(jīng)絡。因邪生疾。二則四肢九竅。內(nèi)外文媾。三則假為他物橫來傷害。此三條者。今各以類而分別之。貴圖倉卒之時。披尋簡易故也。今以內(nèi)疾為上卷。
外發(fā)為中卷,他犯為下卷。具列之云。上卷三十五首。治內(nèi)病。中卷二十五首。治外發(fā)病。下卷三十□首。治為物所苦病。
陳振孫曰。肘后百一方三卷。晉葛洪撰。梁陶隱居增補。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藥。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為一百一首。取佛書人有四大。一大輒有一百一病之義名之。
〔楊氏(用道)附廣肘后方〕八卷 存自序略曰。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編廣集。奇藥群品。自名醫(yī)貴胄。或不能以兼通而卒具。況可以施于民庶哉。于是行省乃得干統(tǒng)間所刊肘后方善本。即葛洪所謂皆單行徑易。約而已驗?;h陌之間。顧眄皆藥。家有此方。
可不用醫(yī)者也。其書經(jīng)陶隱居增修。而益完矣。既又得唐慎微證類本草。其所附方。皆洽見精取。切于救治。而卷帙尤為繁重。且方隨藥著。檢用卒難。乃復摘錄其方。分以類例。而附于肘后隨證之下。目之曰附廣肘后方。下監(jiān)俾更加讎次。且為之序。而刊行之。方雖簡要。而該病則眾。藥多易求。
而論效則遠。將使家自能醫(yī)。人無夭橫。以溥躋斯民于仁壽之域。以上廣國家博施愛物之德。其為利豈小補哉。
皇統(tǒng)四年。十月戊子。儒林郎。汴京國子監(jiān)博士楊用道謹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肘后備急方八卷。晉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為丞相時。辟為掾。以平賊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遷散騎常侍。自乞出為句漏令。后終于羅浮山。年八十一。事跡具晉書本傳。是書初名肘后卒救方。
梁陶宏景補其闕漏。得一百一首。為肘后百一方。金楊用道又取唐慎微證類本草諸方。附于肘后隨證之下。為附廣肘后方。元世祖至元間。有鄔某者。得其本于平鄉(xiāng)郭氏。始刻而傳之。段成己為之序。稱葛陶二君。共成此編。
而不及楊用道。此本為明嘉靖中。襄陽知府呂容所刊。始并列葛陶楊三序于卷首。書中凡楊氏所增。皆別題附方二字。列之于后。而葛陶二家之方。則不加分析。狀無可辨別。案隋書經(jīng)籍志。葛洪肘后方六卷。梁二卷。亡。
陶宏景補闕肘后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藝文志。止有葛書。而無陶書。在隋已亡。不應元時復出。又陶書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楊用道所附。只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書本無百一方在內(nèi)。特后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書凡分五十一類。有方無論。不用難得之藥。簡要易明。雖頗經(jīng)后來增損。而大旨精切。猶未盡失其本意焉。
〔范氏(汪)陽東方〕(案千金方太醫(yī)習業(yè)。有云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jīng)方。然則陽東。當作東陽。
?。┧逯疽话傥寰礓浺痪?粱一百七十六卷亡 佚晉書曰。范汪。字玄平。性仁愛。善醫(yī)術(shù)。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病。不限貴賤。皆為治之。十能愈其八九。
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詳用。多獲其效。(太平御覽)
舊唐志曰。雜藥方一百七十卷。范汪方。尹穆撰。
〔陳氏(延之)短劇方〕隋志十二卷 佚〔廩丘公論〕隋志一卷 佚〔殷氏(仲堪)荊州要方〕七錄一卷 佚晉書曰。殷仲堪。陳郡人。能清言。善屬文。名士咸愛之。謝玄以為長史。濃遇之。仲堪父病積年。衣不解帶。躬本醫(yī)術(shù)。究其精妙。執(zhí)書揮淚。遂眇一目。(太平御覽)
〔于氏(法開)議論備豫方〕隋志一卷 佚紹興府志曰。于法開好仙釋。后避支遁君剡。更學醫(yī)。醫(yī)術(shù)明解。嘗旅行。暮投主人。其家妻臨產(chǎn)。而兒積日不墮。法開曰。此易治耳。殺一肥羊。食十余臠。而針之。須臾兒下。羊 裹兒出。
〔宋武帝雜戎狄方〕七錄一卷 佚〔羊氏(欣)中散雜湯丸散酒方〕隋志一卷 佚宋書本傳曰。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quán)。黃門郎。父不疑。為桂陽太守。
欣少靖默。無競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覽經(jīng)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起家輔國參軍。府解還家。隆安中。朝廷漸亂。欣優(yōu)游私門。不復進仕。會稽王世子元顯每使欣書。常辭不奉命。元顯怒。
乃以為其后軍府舍人。此職本用寒人。欣意邈恬然。不以高卑見色。論者稱焉。欣嘗詣領(lǐng)軍將軍謝混?;旆飨姆H缓笠娭?。時混族子靈運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見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感o政。領(lǐng)平西將軍。以欣為平西參軍。仍轉(zhuǎn)主簿。參預機要。欣欲自疏。時漏密事。玄覺其此意。
愈重之。以為楚臺殿中郎。謂曰。尚書。政事之本。殿中。禮樂所出。卿昔處股肱。方此為輕也。欣拜職少日。
稱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義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謂咨議參軍鄭鮮之曰。羊徽一時美器。世論尤在兄后。恨不識之。即板欣補右將軍劉藩司馬。轉(zhuǎn)長史。中軍將軍道憐咨議參軍。出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
簡惠著稱。除臨川王義慶輔國長史。廬陵王義真車騎咨議參軍。并不就。太祖重之。以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適性。轉(zhuǎn)在義興。非其好也。頃之又稱病篤自免。歸除中散大夫。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
有病不服藥。飲符水而已。兼善醫(yī)術(shù)。撰藥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辭不朝覲。高祖太祖并恨不識之。自非尋省近親。不妄行請。行必由城外。未嘗入六關(guān)。元嘉九年卒。時年七十三。
〔羊中散藥方〕七錄二十卷(宋書欣傳。作十卷。)佚〔謝南郡療消渴病方〕隋志一卷 佚〔宋建平王典術(shù)〕七錄百二十卷 佚宋書曰。建平宣簡王宏。字休度。文帝第七子也。早喪母。元嘉二十一年。年十一。封建平王。食邑二千戶。
少而閑素。篤好文籍。太祖寵愛殊常。為立第于雞籠山。盡山水之美。建平國職。高他國一階。二十四年。為中護軍。領(lǐng)石頭戍事。出為征虜將軍。江州刺史。二十八年。征為中書令。領(lǐng)驍騎將軍。元兇殺立。以宏為左將軍丹陽尹。又以為散騎常侍。鎮(zhèn)軍將軍。江州刺史。世祖入討邵。錄宏殿內(nèi)。世祖先嘗以口手板與宏。宏遣左右親信周法道。 手板詣世祖。事平。以為尚書左仆射。使奉迎太后。還加冠軍將軍。中書監(jiān)。仆射如故。臧質(zhì)為逆。宏以仗士五十人入六門。為人謙儉周慎。禮賢接士。明曉政事。上甚信杖之。轉(zhuǎn)尚書令。加散騎常侍。將軍如故。給鼓吹一部。
尋進號衛(wèi)將軍。中書監(jiān)尚書令如故。宏少而多病。大明二年。疾動。求解尚書令。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如散騎常侍。中書監(jiān)如故,未拜。其年薨。時年二十五。追贈侍中司徒。中書監(jiān)如故。給班劍二十人。
〔徐氏(叔向)雜療方〕(舊唐志。作徐叔和撰。)隋志二十二卷 佚〔雜病方〕(舊唐志。作體療雜病方。徐叔和撰。)七錄六卷 佚〔療腳弱雜方〕七錄八卷 佚〔徐氏(悅)體療雜病疾源〕七錄三卷 佚〔徐氏(文伯)藥方〕七錄二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一卷)佚〔徐大山試驗方〕隋志二卷 佚〔巾箱方〕隋志三卷 佚〔墮年方〕(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隨手方。)隋志二卷 佚〔徐氏(嗣伯)落年方〕隋志三卷 佚〔藥方〕隋志五卷 佚〔雜病論〕舊唐志一卷 佚〔徐氏(裝)要方〕七錄一卷 佚隋志曰。無錫令徐裝撰。
〔徐氏(方伯)辨腳弱方〕七錄一卷 佚〔徐氏(辨卿)藥方〕隋志二十一卷 佚〔徐氏(闕名)雜方〕隋志一卷 佚〔效驗方〕隋志三卷 佚〔秦氏(承祖)藥方〕隋志四十卷見三卷(舊唐志。作十七卷。)佚〔胡氏(洽)百病方〕(新唐志。作治百病要方。)隋志二卷(唐志。作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同。)佚劉敬叔曰。胡道洽者。自云廣陵人。好音樂醫(yī)術(shù)之事。體有臊氣。恒以名香自防。唯忌猛犬。自審死日。誡弟子曰。氣絕便殯。勿令狗兒見我尸也。死于山陽。殮畢。覺棺空。即開看不見尸體。時人咸謂狐也。(異苑)
張杲曰。胡洽道士。不知何許人。性尚虛靜。心棲至道。以拯救為事。醫(yī)術(shù)知名。(醫(yī)說)
〔釋氏(僧深)藥方〕(舊唐志。作集方。)七錄三十卷 佚孫思邈曰。宋齊之間。有釋門深師師道人。述法存等諸家舊方。為三十卷。其腳弱一方。近百余首。(千金方)
又曰。深師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師連范祖耀黃素等。諸腳弱方。凡八十余條。皆是精要。(同上)
〔摩訶胡□□出胡國方〕七錄十卷 佚
卷四十一
方論(十九)
〔褚氏(澄)雜藥方〕七錄二十卷(唐志。作十二卷。)佚南齊書本傳曰。褚澄。字彥道。初湛之尚始安公主。薨,納側(cè)室郭氏。生淵。后尚吳郡公主生澄。淵事公主孝謹。主愛之。湛之亡。主表淵為嫡。澄尚宋文帝女盧江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官清顯。善醫(yī)術(shù)。建元中。為吳郡太守。豫章王感疾。太祖召澄為治立愈。尋遷左民尚書。淵薨。澄以錢萬十千。就招提寺。贖太祖所賜淵白貂坐褥。壞作裘及纓。又贖淵介幘犀導。及淵常所乘黃牛。永明元年。為御史中丞袁彖所奏。免官禁錮。見原。遷侍中。領(lǐng)右軍將軍。以勤謹見知。其年卒。澄女為東昏皇后。永元元年。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褚氏遺書〕宋志一卷 存蕭淵序曰。黃巢造變。從亂群盜。發(fā)人冢墓。掘取金寶。遇大穴焉。方丈余。中環(huán)石十有八片。形制如槨。
其蓋六石。題曰有齊褚澄所歸。啟蓋榨骨已蛇蟻所穴。環(huán)石內(nèi)向。文本曉然。盜疑兵書。移置戶外。視之棄去。
先人偶見讀徹。囑鄰鄉(xiāng)慎護。明年具舟載歸。欲送官以廣其傳。遭時兵革不息。先人亦不幸。遺命異物終當化去。
神書理難久藏。其以褚石為吾棺槨之石。褚石隱則骸骨全。褚石或興。吾名亦顯。淵募能者調(diào)墨。治刻百本散之。
余遵遺誡。先人諱廣字叔常。清泰二年。五月十九日。古揚蕭淵序。
釋義堪序曰。靖康初。金人犯順。群盜乘間。在處有之。去揚城北二十五里。陳源橋。有蕭家。世居其間。
蓋貧不能自振矣。守一冢甚勤。曰。吾十二世祖。葬父于此。吾家冢凡數(shù)百。世世惟守此耳。盜疑其起家者富而濃葬。日夕窺之。二家因語人曰。吾十二世祖。葬其父明經(jīng)廣叔常。用石刻秘經(jīng)為槨。從治遺命也。已而不忍其柩有將廢之兆。遂敕子孫世守之耳。窺者仍故。二家因會鄉(xiāng)人啟視之。漆棺如新??淌芯牌F湟簧w蕭淵序也。乃移柩莽居側(cè)。而舉石于門外。有告蕭得埋寶者。遂納石。于今予時持缽。將為南岳之游。遇蕭門結(jié)葬緣。
適見其事。謾錄諸策。以俟能者。二年結(jié)制前五日。衛(wèi)國釋義堪書。
丁介跋曰。上褚澄遺書一卷。初得蕭氏父子護其石。而其書始全。繼得僧義堪筆之紙。而其書始全。今得劉繼先鋟之木。而其書始傳。亦可謂多幸矣。澄子彥通。河南陽翟人。宋武帝之甥。尚書左仆射湛之之子。廬江公主之夫。齊太宰侍中錄尚書公淵之弟。仕宋。自駙馬都尉。遍歷清顯。仕齊。至侍中。領(lǐng)右軍將軍。永明元年卒。
?。鲜吩?。永元元年卒。誤也。)東昏侯立其女為皇后。追贈金紫光祿太夫。實永元元年。去其卒時。已七十年矣。遺書題其贈官。豈蕭廣得其槨石。考之史傳。而附題于前乎。初齊高帝愛子豫章王嶷。自江陵赴都。得疾日臻。帝憂形于色。乃大赦天下。聞澄傳楊淳秘方。召澄治立愈。帝喜甚。擢澄左民尚書以寵之。其守吳郡也。民有李道念以公事至郡。澄遙見謂曰。汝有奇疾。道念曰。某得冷疾五年矣。澄診其脈曰。非冷也。由多食雞子所致??芍筇K一斗服之。即吐物如升許。涎裹之動。抉涎出視。乃一雞雛。翅距已具而能走。澄曰。未也。盍服其余藥。從之。凡吐十三枚。疾乃瘳。其妙皆此類也。是書幽眇簡切。多前人所未發(fā)。而豈徒哉。問子篇。稱建平王。當是澄之妻之侄景素。其生子六。即延齡延年輩云。
嘉泰元年日南至。甘泉寄士丁介跋。
徐常吉曰。尊生秘經(jīng)一卷。六朝時齊褚澄所著。唐末黃巢亂。發(fā)其冢之石刻。維揚人蕭廣手摹之。其書始傳。
(事玄要言)
四庫全書提要曰。褚氏遺書一卷。舊本題齊褚澄撰。澄字彥適。陽翟人。褚淵弟也。尚宋文帝女廬江公主。
拜駙馬都尉。入齊為吳郡太守。官至左民尚書。事跡具南齊書本傳。是書分受形。本氣。平脈。津潤。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十篇。大旨發(fā)揮人身氣血陰陽之奧。宋史始著于錄。前有后唐清泰二年蕭淵序。云。
黃巢時。群盜發(fā)冢。得石刻棄之。先人偶見載歸。后遺命即以褚石為槨。又有釋義堪序。云。石刻得之蕭氏冢中。
凡十有九片。其一。即蕭淵序也。又有嘉泰元年丁介跋。稱此書得蕭氏父子護其石。而始全。繼得僧義堪筆之紙而始存。今得劉義。先鋟之木。而始傳云??贾苊芄镄岭s識。引其非女非男之身一條。則宋代已有此本。所謂刻于嘉泰中者。殆非虛語。其書于靈樞素問之理。頗有發(fā)明。李時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論寡婦僧尼。必有異乎妻外家之療。發(fā)前人所未發(fā)。而論吐血便血飲寒涼。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龜鑒。疑宋時精醫(yī)理者所著。而偽托澄以傳。
然其言可采。雖贗本不可廢也。中頗論精血化生之理。所以辨病源戒保嗇耳。高儒百川書志。列之房中類。則其誤甚矣。
按儲泳祛疑說,稱是書曰尊生秘經(jīng)。故徐常吉從識其目。然近世傳本。未有以此題簽者也。
〔亡名氏集略雜方〕隋志十卷 佚〔雜藥方〕隋志一卷 佚〔雜藥方〕七錄四十六卷 佚〔雜藥方〕隋志十卷 佚〔湯丸方〕隋志十卷 佚〔雜丸方〕隋志十卷 佚〔百病膏方〕七錄十卷 佚〔雜湯丸散酒煎薄帖膏湯婦人少小方〕七錄九卷 佚〔療下湯丸散方〕七錄十卷 佚〔醫(yī)方論〕隋志七卷 佚〔孫中郎雜藥方〕七錄二十九卷 佚〔陽氏(眄)藥方〕七錄二十八卷 佚〔夏侯氏(闕名)藥方〕七錄七卷 佚〔王氏(季琰)藥方〕七錄一卷 佚〔亡名氏治卒病方〕七錄一卷 佚〔遼東備急方〕七錄三卷 佚七錄曰。都尉臣廣上。
〔如意方〕隋志十卷 佚〔梁武帝所服雜藥方〕隋志一卷 佚〔坐右方〕新唐志十卷 佚〔陶氏(弘景)方〕隋志三卷 佚陶弘景曰。余祖世以來。務敦諱方藥。本有范汪方一部。斟酌詳用。多護其故。內(nèi)護家門。旁及親族。其有虛心告請者。不限貴賤。皆摩踵救之。凡所救活數(shù)百千人。自余投纓宅嶺。猶不忘此。日夜玩味。常覺欣欣。余亦撰方三卷。并效驗方五卷。又補葛氏肘后方三卷。蓋欲承嗣善業(yè)。令諸子侄。不敢失墜??梢匝a身濟物者也。(本草序例)
〔效驗方〕隋志六卷梁五卷(舊唐志。作十二卷。)佚〔靈奇秘奧〕(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靈奇奧秘術(shù)。)宋志一卷 佚〔王氏(顯)藥方〕三十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中尉王榮雜藥方一卷。)佚北魏書本傳曰。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自言本東海郯人。王朗之后也。祖父延和中南奔。居于魯郊。
又居彭城。伯父安上。劉義隆于板行館陶縣。世祖南討。安上棄縣歸命。與父母俱徙平城。例敘陽都子。除廣寧太守。顯父安道。少與李亮同師。俱學醫(yī)業(yè)。粗究其術(shù)。而不及亮也。安上還家樂平。頗參士流。顯少歷本州從事。雖以醫(yī)術(shù)自通。而明敏有決斷才用。初文昭太后之懷世宗也。夢為日所逐。化而為龍繞后。后寤而驚悸。遂成心疾。衣冠文物太后敕召徐騫及顯等。為后診脈。騫云。是微風入臟。宜進湯加針。顯云。按三部脈。非有心疾。
將是懷孕生男之象。果如顯言。久之。召補侍御帥尚書儀曹郎。號稱干事。世宗自幼有微疾。久未瘥愈。顯攝療有效。因是稍蒙盼識。又罷六補之初。顯為領(lǐng)軍千烈間通規(guī)策。頗有密功。累遷游擊將軍。拜廷尉少卿。仍在侍御。營進御藥,出入禁內(nèi)。乞臨本州。世宗嘗許之。積年未授。因是聲聞傳于遠近。顯每與人言。時旨已決。必為刺史。遂除平北將軍。相州刺史。尋詔馳驛還京。復掌藥。又遣還州。元愉作逆。顯討之不利。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顯前后歷職。所在著稱。糾折庶獄。究其奸回。出內(nèi)惜慎。愛國如家。及領(lǐng)憲臺。多所彈劾。百寮肅然。又以中尉屬官。不悉稱職。諷求更換。詔委改選。務盡才能。而顯所舉?;蛴姓垖?。未皆得人。于是眾口喧嘩。聲望致?lián)p。后世宗詔顯撰藥方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療諸疾。東宮既建。以為太子詹事。委任甚濃。世宗每幸東宮。顯常近侍。出入禁中。仍奉醫(yī)藥賞賜。累加為立館宇。寵振當時。延昌二年秋。以營療之功。封衛(wèi)南伯。四年正月。世宗夜崩。肅宗踐阼。顯奉璽策。隨從臨哭。微為憂懼。顯即蒙任遇。兼為法官。恃勢使威。為時所疾。朝宰托以侍療無效。執(zhí)之禁中。詔削爵位。臨執(zhí)呼冤。直閣以刀環(huán)撞其腑下。傷中吐血。至右衛(wèi)府。一宿死。始顯布衣為諸生。有沙門相顯。后當富貴。誡其勿為吏官。吏官必敗。由是世宗時?;蛴渌鞌z吏部。每殷勤避之。及世宗崩。肅宗夜即位。受璽冊。于儀須兼太尉。及吏部。倉卒百官不具。以顯兼吏部行事矣。
〔王世榮單方〕隋志一卷 佚〔李氏(修)藥方〕(舊唐志。作李思。)隋志。五十七卷。本百十卷。 佚北魏書本傳曰。李修。字思祖。本陽平館陶人。父亮。少學醫(yī)術(shù)。兄元孫。隨畢眾敬。赴平城。亦遵父業(yè)而不及。以功賜爵義平子。拜奉朝請。修略與兄同晚入代京。歷位中散令。以功賜爵。下蔡子。遷給事中。太和中。
當在禁內(nèi)。高祖衣冠文物太后時有不豫。修侍針藥。治多有效。賞賜累加。車服第宅。號為鮮麗。集諸學士。及工書者。百余人。在東宮撰藥方百余卷。皆行于世。先是咸陽公高允。雖年且百歲。而氣力尚康。高祖衣冠文物太后時令修診視之。一旦奏言。允脈竭氣微。大命無遠。未幾果亡。遷洛。為前軍將軍。領(lǐng)太醫(yī)令。后數(shù)年卒。贈威遠將軍。青州刺史。子大授襲汶陽令。醫(yī)術(shù)又不逮父。
〔亡名氏辨病形證〕隋志七卷 佚〔瘧論并方〕隋志一卷 佚〔雜要方〕隋志一卷 佚〔范氏(世英)千金方〕隋志三卷 佚〔徐王方〕隋志五卷 佚〔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隋志十卷 佚按東海徐熙字仲融。以醫(yī)著于晉宋間。奕葉相傳。至之才凡六世。并其族祖叔向及嗣伯為八世。之才撰其傳家試驗之方。以為編者。之寸封西陽郡王。故稱徐王。
〔家傳秘方〕隋志二卷 佚〔陳氏(山提)雜藥方〕舊唐志十卷 佚北史恩幸傳曰。神武時有蒼頭陳山提蓋豐樂。俱以驅(qū)馳便僻。頗蒙恩遇。魏末。山提通州刺史。
〔雜藥方〕舊唐志六卷 佚〔雜丸方〕舊唐志一卷 佚〔文氏(義方)通玄經(jīng)〕(崇文總目。作支義方。藝文略。作周支義。)宋志十卷 佚〔支觀通玄方〕(本朝現(xiàn)下書目。無支觀二字。)宋志十卷 佚〔釋氏(曇鸞)療百病雜丸方〕隋志三卷 佚〔論氣治療方〕隋志一卷 佚〔釋氏(鸞)調(diào)氣方〕(外臺秘要方。引崔氏產(chǎn)乳序。作巒調(diào)氣方。)舊唐志三卷 佚〔姚氏(僧坦)集驗方〕隋志十卷(隋志。別載姚大夫集驗方十二卷。)佚后周書曰。姚僧坦。字法衛(wèi)。吳興武康人也。父菩提梁高平令。嘗嬰疾歷年。乃留心醫(yī)藥。梁武帝性又好之。
每招菩提。討論方術(shù)。言多會意。由是頗禮之。僧坦幼通洽。居喪盡禮。年二十四。即傳家業(yè)。梁武帝召入禁中。
面加討試。僧坦酬對無滯。梁武甚奇之。時武陵王所生葛修華患宿積。時方術(shù)莫效。帝令僧坦視之。僧坦還說其狀。武帝嘆曰。卿用意綿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朕每留情。頗識治體。今聞卿說。蓋開人意。十一年。帝因發(fā)熱。欲服大黃。僧坦曰。大黃乃是快藥。然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弗從。遂至危篤。梁元帝嘗有心腸疾。諸醫(yī)咸謂。宜用平藥??蓾u宣通。僧坦曰。脈洪而實。此有宿妨。非用大黃。必無瘥理。帝從而愈。及大軍克荊州。為燕公于謹所召。太相禮接。太祖遣使馳驛征僧坦。謹固留不遣。謂使人曰。吾年時衰暮。 疾嬰沉。今得此人。望與之偕老。太祖以謹勛德隆重乃止。明年隨至長安。伊芳婁穆以疾還京。請僧坦省疾。自云。自腰至臍。以有三縛。兩腳緩縱。不復自持。僧坦即診脈處湯三劑。穆初服一劑。上縛解。再服中縛解。又服三縛悉除。而兩腳疼痹。猶自變?nèi)?。更為合散。稍得屈伸。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先有氣疾。加以水腫。喘息奔急。坐臥不安?;蛴袆衿浞Q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決。乃問僧坦。僧坦曰。意謂此患。不與大散相當。若欲自服。不煩賜問。因而委去。其子殷勤拜請曰。多時仰屈。今日始來。意不下治。意實未盡。僧坦知其可瘥。即為處方。諸患悉除。大將軍樂平公竇集暴感風疾。精神瞀亂。無所覺知。諸醫(yī)先視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坦后至云。困矣。終當不死。若專以見付。相為治之。其家欣然。僧坦為合湯散。所患即瘳。大將軍永世公叱伏列 苦痢積時。而不廢朝謁。燕公于謹嘗問僧坦曰。樂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瘥輕。對曰。夫患有深淺。時有克殺。樂平雖困。終嘗保全。永世雖輕。必不免死。
謹曰。君言必死當在何時。對曰。不出四月。果如其言。謹嘆異之。文宣太后寢疾。醫(yī)巫雜說。各有同異。高祖引僧坦問曰。太后患勢不輕。諸醫(yī)并云。無慮。朕人子之情。可以意得。君臣之義。言在無隱。公以為何如。對曰。臣無聽聲視色之妙。特以經(jīng)事已多。準之常人。竊已憂懼。帝泣曰。公既決之矣。知復何言。尋而太后崩。
四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疾。口不能言。瞼垂覆目。不得視。一足短縮。又不得行。僧坦以為諸臟俱病。
不可并治。軍中之事。莫先于語。乃處方進藥。帝遂得言。又治目。目疾便愈。未及治足。疾亦瘳。比至華州。
帝已痊復。是歲高祖幸云陽。遂寢疾。乃招僧坦赴行在所。內(nèi)史柳昴私問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如何。對曰。
天子上應天心。或當非愚所及。若凡庶若此。萬無一全。尋而帝崩。宣帝初在東宮。嘗苦心痛。乃命僧坦治之。
其疾即愈。及即位。恩禮彌隆。大象二年。除太醫(yī)下大夫。帝尋有疾。僧坦宿直侍疾。帝謂隋公曰。今日性命。
唯委此人。僧坦診候。知帝危殆。乃對曰。臣荷恩即重。恩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盡心。帝頷之。及靜帝嗣位。遷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隋開皇初卒。僧坦撰集驗方十二卷。行紀三卷。行于世。(太平御覽)
〔姚大夫單方〕藝文略一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有雜藥方一卷。姚大夫撰。)佚〔亡名氏集驗方〕隋志十二卷 佚〔名醫(yī)集驗方〕隋志六卷(舊唐志。作三卷。)佚〔謝氏(士泰)刪繁方〕(唐志。作謝士太。)隋志十三卷 佚〔吳氏(闕名)山居方〕隋志三卷 佚〔亡名氏新撰藥方〕隋志五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 作一卷。)佚〔釋氏(莫滿)單復要驗〕隋志二卷 佚〔釋氏(道洪)方〕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雜療方〕隋志十三卷 佚〔雜藥酒方〕隋志十五卷 佚〔趙婆療漯方〕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療百病散〕隋志三卷 佚〔大略丸〕隋志五卷 佚〔靈壽雜方〕隋志二卷 佚〔宋氏(俠)經(jīng)心錄〕(宋志。作治風經(jīng)錄。不著撰人名氏。)隋志八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六卷。舊唐書本傳。作十卷。宋志。作五卷。)佚舊唐書本傳白。宋俠者?!踔萸逭娜?。北齊東平王文學孝王之子也。亦以醫(yī)術(shù)著名。官至朝散大夫。藥藏監(jiān)。
撰經(jīng)心錄十卷。行于世。
〔龍樹菩薩藥方〕隋志四卷 佚〔西域諸仙所說藥方〕隋志二十三卷目一卷本二十五卷 佚〔香山仙人藥方〕隋志十卷 佚〔西域波羅仙人方〕隋志四卷 佚〔西域名醫(yī)所集要方〕隋志四卷 佚〔婆羅門諸仙藥方〕隋志二十卷 佚〔婆羅門藥方〕隋志五卷 佚〔耆婆所述仙人命論方〕隋志二卷目一卷本三卷 佚〔干陀利治鬼方〕隋志十卷 佚〔新錄干陀利治鬼方〕隋志四卷本五卷闕 佚〔隋煬帝敕撰四海類聚單要方〕(隋志。無隋煬帝敕撰字。今據(jù)唐志錄之。)隋志三百卷(唐志。作十六卷。)
佚〔四海類聚方〕隋志二千六百卷 佚〔許氏(澄)備急單要方〕隋志三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新錄單要方五卷。魏孝澄撰。)佚隋書許智藏傳曰。宗人許澄。亦以醫(yī)術(shù)顯。父 。仕梁。太常丞中軍長史。隨柳仲禮入長安。與姚僧坦齊名。
拜上儀同三司。澄有學識。傳父業(yè)。尤盡其妙。歷尚藥典御。諫議大夫。封賀川縣伯。父子俱以藝術(shù)。名重于周隋二代。
〔吳氏(景賢)諸病源候論〕(唐志無賢字)隋志五卷目一卷(唐志作五十卷)佚〔巢氏(元方)諸病源候論〕新唐志五十卷 存宋綬序曰。臣聞人之生也。陶六氣之和。而過則為 。醫(yī)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則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別五聲五色之變。揆盈虛于表里。審躁靜于性韻。達其消息。謹其攻療。茲所以輔含靈之命。裨有邦之治也。國家丕冒萬宇。交修庶職。執(zhí)技服于官守。寬疾存乎政典?;噬媳`圖而迪成憲。奉母儀而隆至化。明燭幽隱。惠綏動植。憫斯民之 苦。佇嘉醫(yī)之極濟。且念幅員之遼邈。閭巷之窮 。肄業(yè)之士。罕盡精良。傳方之家。頗承疑舛。四種之書或闕。七年之習未周。以彼粗工。肆其億度。大害生理??刹话г?。是形慘怛。或懷重慎。以為昔之上手。效應參神。前五日而逆知。經(jīng)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詳密乎。蓋診候之教。
肇自軒祖。中古已降。論著彌繁。思索其精。博利于眾。乃下明詔。疇咨舊聞。上稽圣經(jīng)。旁摭奇道。發(fā)延閣之秘蘊。敕中尚而讎對。諸病源候論者。
隋大業(yè)中大醫(yī)巢元方等奉詔所作也。會粹群說。沉研精理。形脈之證。罔不該集。明居處愛欲風濕之所感。示針橋引湯熨之所宜。誠術(shù)藝之楷模。而診察之津涉。監(jiān)署課試。固常用此。乃命與難經(jīng)素問。圖鏤方版。傳布海內(nèi)。洪惟祖宗之訓。務惟存育之惠。補農(nóng)經(jīng)之闕漏。班禁方于遐邇。逮令搜采。益窮元本。方論之要殫矣。師藥之功備矣。將使后學優(yōu)而柔之。視色毫而靡愆。應心手而胥驗。大哉。味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憂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茲札瘥。躋之仁壽。上圣愛人之旨。不其篤歟。翰林醫(yī)官副使趙拱等。參校既終。繕錄以獻。爰俾近著。為之題辭。顧惟空疏。莫探秘頤。徒以述善誘之深意。用勸方來。揚勤衄之至仁。式昭大庇云爾。謹序。
趙希弁曰巢氏病源候論五十卷。上隋巢元方等撰。元方大業(yè)中被命。與諸醫(yī)共論眾病所起之源。皇朝昭陵時。
詔校本刻牘頒行。宋綬為序。
陳振孫曰。巢氏病源論五十卷。隋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撰。大業(yè)六年也。惟論病證。不載方藥。今按千金方諸論。多本此書。業(yè)醫(yī)者。可以參校。
王應麟曰。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賢校理晁宗愨王舉正。校定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難經(jīng)。巢氏元方病源候論。五年四月乙未。令國子監(jiān)摹印頒行。詔學士宋綬。撰病源序。
呂復曰。病源論五十卷。乃隋大業(yè)中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奉敕撰集。原諸病候。而附以養(yǎng)生導引諸法。裒成一家之書。醇 相混。蓋可見矣。宋之監(jiān)暑。乃用為課試。元復循襲。列醫(yī)門之七經(jīng)。然附會雜揉。非復當時之舊。具眼者當自見之。吳景賢亦作病源一書。近代不傳。
郎瑛曰。巢氏病源一書。論證論理??芍^意到而辭暢者矣。予嘗惜其常時元方不附方藥。使再具之。體用俱全。是書真不可及也。(七修類稿)
王 曰。巢元方著病源候論。王冰撰天元玉冊。要皆有所祖述。然元方言風寒二氣。而不著濕熱之說。冰推五運六氣之變。而患在滯而不通。此其失也。(青巖叢說)
朱彝尊跋曰。上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太醫(yī)博士巢元方奉敕。與諸醫(yī)共論 疾所起之源。及九候之要。太業(yè)六年書成。進于朝。論凡一千七百二十篇。言之詳矣。隋唐經(jīng)籍志。不著于錄。而宋志有之。蓋太平興國中。命王懷隱王 陳昭遇等。進圣惠方。每部取元方之論冠其首。神宗以之。課試醫(yī)士。是編始大顯于時。書錄解題。
謂千金方諸論。多本此書??妓沃漆t(yī)。以巢氏論。與千金翼。同目為小經(jīng)。而千金方不與。然則今所傳孫真人書。
殆未足深信矣。(曝書亭集)
四庫全書提要曰。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大業(yè)中。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奉詔撰。考隋書經(jīng)籍志。有諸病源候論五卷。目一卷。吳景賢撰。舊唐書經(jīng)籍志。有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吳景撰。皆不言巢氏書。宋史藝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又無吳氏書。惟新唐書藝文志。二書并載。書名卷數(shù)并同。不應如是之相復。疑當時本屬官書。元方與景一為監(jiān)修。一為編撰。故或題景名?;蝾}元方名。實止一書。新唐書。偶然重出。觀晁公武讀書志。稱隋巢元方等撰。足證舊本所列。不止一名。然則隋志吳景作吳景賢。賢或監(jiān)字之誤。其作五卷。亦當脫一十字。如止五卷。
不應目錄有一卷矣。此本為明汪濟川方礦所校。前有宋綬奉敕撰序??加窈]d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賢校理晁宗愨王舉正。校定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難經(jīng)。巢氏病源候論。五年四月乙未。令國子監(jiān)模印頒行。詔學士宋綬撰病源序。是其事也。書凡六十七門。一千七百二十論。陳振孫書錄解題。稱王燾外臺秘要諸論。多本此書。
今勘之信然。又第六卷。解散諸候。為服寒食散者而作。惟六朝人有此證。第二十六卷。貓鬼病候。見于北史及太平廣記者。亦惟周齊時有之。皆非唐以后語。其為舊本無疑。其書但論病證。不載方藥。蓋猶素問難經(jīng)之例。
惟諸證之末。多附導引法。亦不言法出誰氏??妓逯?。有導引圖三卷。注曰。立一。坐一。臥一。或即以其說編入歟。讀書志。稱宋朝舊制。用此書課試醫(yī)士。而太平興國中。集圣惠方。每門之首。亦必冠以此書。蓋其時去古未遠。漢以來經(jīng)方脈論。存者尚多。又裒集眾長。共相討論。故其言深密精邃。非后人之所能及。內(nèi)經(jīng)以下。
自張機王叔和葛洪數(shù)家書外。此為最古。究其旨要。亦可云證治之津梁矣。王偉青巖叢說。嘗議其唯知風寒二氣。
而不著濕熱之說。以為疏漏。然病機萬變。前人所未及言。經(jīng)后人闡明者甚多。不可以一節(jié)病是書也。
按友人山本恭庭(允)作諸病源候論疏證五十卷。解題一篇。詳確可喜。蓋其言曰。今本謬誤。固已甚矣。
且外臺秘要引。有傷寒十日至十二日候。傷寒毒攻眼候。(今本有與此題目相同。其文即異)。重下候。圣惠方。
引有食癇候。醫(yī)心方引有小兒鬼舐頭候??贾癖?。并無所見。癭瘤門有多忘候。嗜眠候。鼾眠候。體臭候。狐臭候。漏掖候。并與題目不相涉。知是他篇錯文。則其所脫佚。亦不止五候也。三因方曰。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
蓋為示病名也。是陳言所見。應天圣官刊。其所謂即本書原數(shù)。而今本唯有一千七百二十六論。其為殘闕亦明矣。
且張從正儒門事親。引是書卷三十七帶下候文曰。巢氏內(nèi)篇四十四卷云云。此知原有內(nèi)外之篇目。其卷第亦不同也。不知今本何以差錯至此云。
再按吳景賢名。見于隋書麥鐵杖傳。則提要有吳景監(jiān)撰之說者。實系臆測。然以是書為巢吳同編。理似當然。
姑據(jù)新唐志。并載二家之書。以俟后考。
〔甄氏(立言)古今錄驗方〕(原作甄權(quán)。今據(jù)唐書立言傳。及本朝現(xiàn)下書目。)舊唐志五十卷 佚
卷四十二
方論(二十)
〔孫氏(思邈)千金方〕新唐志三十卷(本朝現(xiàn)下書目。作三十一卷。)存自序曰。夫清濁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 落。萬物淳樸。無得而稱。燧人氏出。觀斗極以定方名。
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畫八卦。立庖廚。滋味既興。 瘵萌起。大圣神農(nóng)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嘗百藥。以救療之。猶未盡善。黃帝受命。創(chuàng)制九針。與方士岐伯雷公之倫。備論經(jīng)脈。旁通問難。詳究義理。以為經(jīng)論。
故后世可得根據(jù)而暢焉。春秋之際。良醫(yī)和緩。六國之時。則有扁鵲。漢有倉公仲景。魏有華佗。并皆探賾索隱。
窮幽洞微。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晉宋以來。雖復名醫(yī)間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甚。立心不常。淫放縱逸。有闕攝養(yǎng)所致耳。余緬尋圣人設(shè)教。欲使家家自學。人人自曉。君親有疾。
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未俗小人。多行詭詐。旁倚圣教。而為欺 。遂令朝野士庶。咸恥醫(yī)術(shù)之名。多教子弟。
誦短文。構(gòu)小冊。以求出身之道。醫(yī)治之術(shù)。闕而弗論。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賢之本意。幼遭風冷。屢造醫(y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chǎn)。所以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至于切脈診候。采藥合和。服餌節(jié)度。將息避慎。一事長于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至于弱冠。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在身之患。斷絕醫(yī)門。故知方藥本草。不可不學。吾見諸方。部帙浩博。忽遇倉卒。求檢至難。比得方訖。疾已不救矣。嗚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墮學之昏愚。乃博采群經(jīng)。刪裁繁重,務在簡易。以為備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雖不能究盡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
思過半矣。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為名也。未可傳于士族。庶以貽厥私門。張仲景曰。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shù)。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
而但競逐榮勢。企踵權(quán)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而忽棄其本。欲華其表。而悴其內(nèi)。皮之不存。
毛將安傅。進不能愛人知物。退不能愛躬知己。卒遇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技暗溨痢6笳鹄?。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戇若游魂。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 百年之壽命。將至貴之重器。委付庸醫(yī)。
恣其所措。咄嗟喑嗚。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铩S臐撝厝?。徒為涕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自育若是。何榮勢之云哉。則此之謂也。
舊唐書本傳曰。孫思邈。京兆華原人也。七歲就學。日講千余言。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洛州總管獨孤信見而嘆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適小。難為用也。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
隋文帝輔政。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起。嘗謂所親曰。過五十年。當有圣人出。吾力助之以濟人。及太宗即位。
召詣京師。嗟其容色甚少。謂曰。故知有道者。誠可尊重。羨門廣成。豈虛言哉。將授以爵位。固辭不受。顯慶四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又固辭不受。上元元年。辭疾請歸。特賜良馬。及鄱陽公主邑司。以居焉。當時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執(zhí)師資之禮。以事焉。思邈嘗從事九成宮。照鄰留在其宅。時庭前有病梨賦。照鄰為賦。其序曰。癸酉之歲。余臥疾長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陽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廢。時有孫思邈處士居之。
邈道合古今。學殫數(shù)術(shù)。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入不二。則今之維摩詰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則洛下閎安期先生之儔也。照鄰有惡疾。醫(yī)所不能愈。乃問思邈。名醫(yī)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聞善言天者。必質(zhì)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其轉(zhuǎn)運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
張而為虹 。此天地之常數(shù)也。人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衛(wèi)。彰而為氣色。發(fā)而為音聲。此人之常數(shù)也。陽用其形。陰用其情。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jié)而為瘤贅。
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 枯。診發(fā)乎面。變動乎形。推是以及天地亦知之。故五緯盈縮。星辰錯行。
日月薄蝕。孛彗飛流。此天地之危診也。寒暑不時。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天地之瘤贅也。山崩土陷。天地之癰疽也。奔風豪雨。天地之喘乏也。川瀆竭固。天地之 枯也。良醫(y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圣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詩曰。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謂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謂大膽也。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行之方也。見機而作。
不俟終日。智之圓也。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詢之鄉(xiāng)里。咸云數(shù)百歲人。話周齊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矣。然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
可謂古之聰明博達不死者也。初魏征等受詔。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钟羞z漏。屢訪之。思邈口以傳授。有如目觀。東臺侍郎孫處約。將其五子 儆俊佑 。以謁思邈。思邈曰??‘斚荣F。佑當晚達。 最名重。禍在執(zhí)兵。
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盧齊卿童幼時。請問人偷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孫當為屬使。可自保也。后齊卿為徐州刺史。思邈孫溥。果為徐州蕭縣丞。思邈初謂齊卿之時。溥猶未生。而預知其事。凡諸異跡。
多此類也。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無牲牢。經(jīng)月余顏貌不改。舉尸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
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祿論三卷。攝生真錄。及枕中素書。合三教論。各一卷。子行。天授中。為鳳閣侍郎。
段成式曰。孫思邈嘗隱終南山。與宣律和尚相接。每往來互參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于昆明池。結(jié)壇祈雨。
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shù)尺。忽有老人夜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無雨久。非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汕髮O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孫謂曰。我知昆相龍宮。有仙方三千首。爾傳與予。將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而至。孫曰。爾特還。無慮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漲。數(shù)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孫復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人不得曉。(酉陽雜俎)
林億等序曰。昔神農(nóng)遍嘗百藥。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芳尹而湯液之劑備。黃帝欲創(chuàng)九針。以治三陰三陽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持賢明博通之臣?;驗橹?。或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為。得行于永久也。醫(yī)家之務。經(jīng)是二圣二賢。而能事畢矣。
后之留意于方術(shù)者。茍知藥而不知灸。未足以盡治療之體。知灸而不知針。未足以極表里之變。如能兼是圣賢之蘊者。其名醫(yī)之良乎。有唐真人孫思邈者。乃其人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時之志。當太宗治平之際。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謂上醫(yī)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而乃祖述農(nóng)黃之旨。發(fā)明岐摯之學。經(jīng)掇扁鵲之難。
方采倉公之禁。仲景黃素。元化綠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經(jīng)驗。張苗之藥對。叔和之脈法?;矢χk之三部。
陶隱居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坦阮炳。上極文本之初。下訖有隋之世?;蚪?jīng)或方。無不采摭。集諸家之所秘要。
去眾說之所未至。成書一部???cè)怼D夸浺煌?。臟腑之論。針艾之法。脈證之辨。食治之宜。始婦人而次嬰孺。先香港腳而后中風。傷寒癰疽。消渴水腫。七竅之 。五石之毒。備急之方。養(yǎng)性之術(shù)??偲偃T。
合方論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驗。四種兼包。濃德過于千金。遺法傳于百代。使二圣二資之美。不墜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階近而至遠。上識于三皇之奧者。真人善述之功也。然以俗尚險怪。我道純正。不可述刳腹易心之異。世務徑省。我書浩博。不可道聽涂說而知。是以學寡其人。寢以紛靡。賢不繼世。簡編斷缺。不知者。以異端見黜。好之者。以闕疑輟功。恭惟我朝以好生為德。以廣愛為仁。乃詔儒臣。正是墜學。臣等術(shù)謝多通。職專典校。于是請內(nèi)府之秘書。探道藏之別錄。公私眾本,搜訪幾遍。得以正其紕繆。補其遺佚。文之重復者削之。事有不倫者緝之。編次類聚。期月功至。綱領(lǐng)雖有所立。文義猶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如素問九墟。靈樞甲乙。太素巢源諸家本草。前古脈書。金匱玉函。肘后備急。謝士秦刪繁方。劉涓子鬼遺論之類。事關(guān)所出。無不研核。尚有所闕。而又溯流以討源。如五鑒經(jīng)。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錄。
正元廣利。外臺秘要。兵部手集。夢得傳信之類。凡所派別。無不考理?;ハ噘|(zhì)正。反復稽參。然后遺文疑義。
煥然悉明。書雖是舊。用之惟新。可以濟函靈。俾明圣好生之治??梢詡鞑恍?。副主上廣愛之心。非徒為太平之文致。實可佐皇極之錫福。校讎既成??槍懸练际?。恭以上進。庶備親覽。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尚書工部侍郎兼侍講臣錢象先謹上。
葉少蘊曰。孫真人為千金方兩部。說者謂凡修道養(yǎng)生者。必以陰功協(xié)濟。而后可得成仙。思邈為千金前方。
時已百余歲。因以妙盡古今方書之要。獨傷寒未之盡。似未盡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論。后三十年。作千金翼。
論傷寒者居半。蓋始得之。其用志精審不茍如此。今通天下言醫(yī)者。皆以二書為司命也。思邈之為神仙。固無可疑。然唐人猶記中間有用虻蟲水蛭之類。諸生物命。不得升舉。天之惡殺物者如是。則欲活人者。豈不知之。(避暑錄話)
趙希弁曰。千金方三十卷。上唐孫思邈撰。思邈博通經(jīng)傳。洞明醫(yī)術(shù)。著用藥之方。診脈之訣。針灸之穴。
禁架之法。以至導引養(yǎng)生之要。無不周悉。后世或能窺其一二。未有不為名醫(yī)者。然議者頗恨其獨不知傷寒之數(shù)云。
陳振孫曰。千金方三十卷。唐處士孫思邈撰。自為之序。名曰千金備急要方。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其前類例數(shù)十條。林億等新纂。
喬世寧序曰。千金方。世罕刻本。華州舊有石刻千金寶要。所選擇僅十之一。今蜀廣中板行者。是也。后得建寧本頗全。乃又脫誤不可讀。間嘗欲覽古遂生之說。究極悠邈。顧安得盡據(jù)也。其書為唐孫真人思邈所著。蓋刪輯上古以來醫(yī)書。定為此編也。史稱公道洽古今。學殫術(shù)數(shù)。今考其書信然。自華佗以后一人而已。世以其遺書神驗。遂傳為龍宮所授。以余所見。新唐書。與真人自序。皆不道龍宮事。其說在道經(jīng)續(xù)仙傳中。是道家剽奇侈稱。希異為勝耳,世俗傳訛既久。而學士大夫。亦往往稱焉。何也。世又有別刻海上救急二方。皆贗本根據(jù)托。
尤大謬誤人者。余覽之。益悵然慨焉。故為校定千金方正本。余父封君。命余弟世定。自刻于家。將以示世之好孫公者。建寧本類三十卷。今根據(jù)道經(jīng)定次。為九十三卷云。余又得孫公四言詩一首。其暢發(fā)玄旨。備矣。顧其詩不盛傳。而近世獨稱嘆世吟。此鄙誕無足采者。決非孫公語。世何以稱焉。世又傳孫公嘗騎虎山行。益甚要眇無征者?;蛟?。龍虎坎離。道家煉氣之說。而傳者誤耶。余覽載籍。孫公蓋深隱獨行之士。與玄晏所述高士類也。
其云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古今以為名言,但其論攝養(yǎng)事。多似老子。乃舊唐書。遂列之方技。其后道經(jīng)類說。前定錄。酉陽雜俎。湘山野錄諸書。益多附載諸怪異事。誣矣。誣矣。余嘗欲列孫公事跡。稍為論次其事。俾覽者信焉。會自刻千金方成。因辨證其略如此。以俟洽聞者訂議焉。孫公華原人。今為余耀州地。城東三里。為五臺山。其上蓋有真人洞云。真人所著。又有馬陰內(nèi)傳一卷。煉云母訣二卷。攝養(yǎng)錄二卷。氣訣一卷。燒煉秘訣一卷。龍虎通玄訣一卷。龍虎亂日篇一卷。福壽論一卷。
枕中素書一卷。會三教論一卷。龍虎論一卷。龜經(jīng)一卷。算經(jīng)一卷。五兆經(jīng)訣一卷。福錄論三卷。將續(xù)求刻之。
嘉靖二十二年。夏四月十三日。承德郎南京戶部貴州司署郎中。耀州喬世寧序。
錢曾曰。千金方三十卷。孫思邈雍州之華原人。救昆明池龍。得仙方三十首。散入此書中。逐卷一方。后人無從辨之。新刻本。攙改偽謬。不可是正。此猶是原書也。(讀書敏求記)
張璐曰。自云生于開皇。乃托辭也。如果生于隋。何周宣帝時。便以王室多故。隱居太白山耶。(千金方衍義)
徐大椿曰。仲景之學。至唐而一變。仲景之治病。其論臟腑經(jīng)絡。病情傳變。悉本內(nèi)經(jīng)。而其所用之方。皆古圣相傳之經(jīng)方。并非私心自造。間有加減。必有所本。其分兩輕重。皆有法度。其藥悉本于神農(nóng)本草。無一味游移假借之處。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精微深妙。不可思議。藥味不過五六品。而功用無不周。
此乃天地之化機。圣人之妙用。與天地全不朽者也。千金方則不然。其所論病。未嘗不根據(jù)內(nèi)經(jīng)。而不無雜以后世臆度之說。其所用方。亦采擇古方。不無兼取后世偏雜之法。其所用藥。未必全本于神農(nóng)。兼取雜方單方。及通治之品。故有一病而立數(shù)方。亦有一方而治數(shù)病。其藥品有多至數(shù)十味者。其中對證者固多。不對證者亦不少。
故治病亦有效有不效。大抵所重。專在于藥。而古圣制方之法不傳矣。此醫(yī)道之一大變也。然其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醫(yī)學源流論)
王鳴盛曰。舊唐書方伎孫思邈傳。上衣冠文物云周宣帝時。隱太白山。隋文帝輔政。征為博士。此何以自云開皇辛酉歲生。開皇辛酉。隋文帝在位之二十一年。是年改元仁壽。至照鄰作序之年癸酉。是唐高宗在位之二十四年。
威亨四年。當云年七十三。思邈蓋不欲以長生不死。驚駭世人。故自隱其年。而詭詞云開皇辛酉生。故云。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矣。非自相矛盾也。但七十三。而云九十三者。此傳刻之誤也。原本亦誤。舊書于傳末直云永淳元年卒。更不言年若干。蓋的年實無可考。而以上文歷敘者參詳之。則自是百余歲人。不言可知矣。新書則改云永淳初卒。而又添一句云。年百余歲。永淳之號。本只二年。初與元年。有何分別。何必作。而所添之句。則反成贅疣。凡宋祁之務欲自炫其長。而實則無加于舊者。多如此。(十七史商榷)
四庫全書提要曰。千金要方九十三卷。唐孫思邈撰。思邈華原人。唐書隱逸傳。稱其少時周洛州刺史獨孤信稱為圣童。及長隱居太白山。隋文帝輔政。以國子博士征不起。則思邈生于周朝。入隋已長。然盧照鄰病梨賦序。
稱癸酉歲。于長安見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今年九十二。則思邈生于隋朝。照鄰乃思邈之弟子。記其師言必不妄。惟以隋書考之。開皇紀號。凡二十年。止于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壽。與史殊不相符。又由唐高宗咸亨四年癸酉。上推九十二年。為開皇二年壬寅。實非辛酉。干支亦不相應。然自癸酉。上推九十三年。正得開皇元年辛丑。蓋照鄰集。傳寫訛異。以辛丑為辛酉。以九十三為九十二也。史又稱思邈卒于永淳元年。年百余歲。
自是年上推至開皇辛丑。正一百二年。數(shù)亦相合。則生于后周。隱居不仕之說。為史誤審矣。
思邈嘗謂,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所著方書。以千金名。凡延醫(yī)之訣。針灸之法。以至導引養(yǎng)生之術(shù)。無不周悉。猶慮有闕遺。更撰翼方輔之??缄岁愔T家著錄。載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錢曾讀書敏求記所載。卷數(shù)亦同。又謂宋仁宗命高保衡林億等。校正刊行。后列禁經(jīng)二卷。合二書計之。止六十二卷。此本增多三十一卷。疑后人并為一書。而離析其卷帙。葉夢得避暑錄話。稱思邈作千金前方。時已百余歲。
妙盡古今方書之要。獨傷寒未之盡。以未盡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論。后三十年。(案百余歲。及三十年之說。
皆因仍舊誤。今姑仍原文錄之。)作千金翼。論傷寒者居半。蓋始得之。其用精審不茍如此云云。則二書本相因而作。亦相濟為用。臺之亦未害宏旨也。太平廣記。載思邈曾救昆明池龍。得龍宮三十首。散入千金方各卷之中。蓋小說家附會之談。固無足深辨焉。
按是書原三十卷。其析為九十三卷者。道藏中所輯。耀州喬世定錄出刊之,詳見于兄世寧序中。提要不識其說。妄為傅會之談??芍^疏矣。僧法藏華巖傳記。作六十卷。是并前后二方。而言之也。
〔千金翼方〕新唐志三十卷 存自序曰。原夫神醫(yī)秘術(shù)。至賾參于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于真畛。知關(guān) 玄牡。駐歷之功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邹r(nóng)于紀 。資太一而反營魂。鏡軒后于遺編。事岐伯而宣藥力。故能嘗味之績。郁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y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shù)。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jīng)。擬斯壽于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于龜鶴。詎可蠲 。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若其業(yè)濟含靈。命懸茲乎。則有越人徹視于腑臟。秦和洞達于膏肓。仲景候色而驗眉。元化刳腸而湔胃。斯皆方軌疊跡。思韞入神之妙。極變探幽。
精超絕代之巧。晉宋方伎。既其無繼。齊梁醫(yī)術(shù)。曾何足云。若夫醫(y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際。
意析毫芒之里。當其情之所得??诓荒苎?。數(shù)之所在。言不能逾。然則三部九候。乃經(jīng)絡之樞機。氣少神余。亦針刺之鈞軸。況乎良醫(y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心考錙銖。安假懸衡之驗。敏同機駭。曾無掛發(fā)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是故先王鏤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匱。豈不以營壘至道。括囊其賾者歟。余幼智蔑聞。老成無已。才非公干。夙嬰流疾。德異士安。早纏 瘵。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徇經(jīng)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藥餌。酌華公之綠帙。異術(shù)同窺。采葛生之玉函。奇方畢綜。每以生者兩儀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氣。
氣化則人育。伊芳人稟氣而存。德合則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處物為靈。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由檢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號曰千金。可以濟物攝生??梢愿F微盡性。猶恐岱山臨月。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遺玉石之響。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學。譬 之相濟。運轉(zhuǎn)無涯。等羽翼之交飛。摶搖不測。矧夫易道深矣??仔凳碇o。玄文奧矣。陸績增玄翼之說?;蜓厮沽x。述此方名矣。貽厥子孫。永為家訓。雖未能譬言中庶。比潤上池。亦足以慕遠測深?;T叩鍵者哉。儻經(jīng)目于君子。庶知余之所志焉。
林億等序曰。臣聞方伎之學。其來遠矣。上古神農(nóng)播谷嘗藥。以養(yǎng)其生。黃帝岐伯君臣問對。垂于不刊。為萬世法。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陽慶倉公張機華佗。晉宋如王叔和葛稚川皇甫謐范汪胡洽深師陶景之流。凡數(shù)十家。皆祖述農(nóng)黃。著為經(jīng)方。迨及唐世孫思邈出。誠一代之良醫(yī)也。其行事見諸史傳,撰千金方三十卷。辨論精博。囊括眾家。高出于前輩。猶慮或有所遺。又撰千金翼方以輔之。一家之書??芍^大備矣。其書之得于今。訛舛尤甚。雖洪儒碩學。不能辨之。仁宗皇帝詔儒臣。校正醫(yī)書。
臣等今校定千金翼方。謂乎物之繁。必先得其要。故首之以藥錄纂要。凡治病者。宜別藥之性味。故次之以本草。
人之生育。由母無疾。故次之以婦人。疾病之急。無急于傷寒。故次之以傷寒。然后養(yǎng)其少小。故次之以小兒。
人身既立。必知所以自養(yǎng)。故次之以養(yǎng)性。養(yǎng)性者。莫善于養(yǎng)氣。故次之以辟谷。氣之盈乃可安閑。故次之以退居。退居者。當事補養(yǎng)。故次之以補益。若補益失宜。則風 乃作。故次之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也。邪氣緣而畢至。故次之以雜病。又次之以萬病。愈諸疾者。必資乎大藥。故次之以飛煉。乳石性堅。久服生熱。故次之以瘡癰。眾多之疾。源于脈證。故次之以色脈。色脈既明。乃通 穴。故次之以針灸。而禁經(jīng)終焉???cè)怼?br />
目錄一卷。臣以為晉有人。欲刊正周易。及諸藥方。與祖訥論。祖云。辨釋經(jīng)典??v有異同。不足以傷風教。至于湯藥。小小不達。則后人受弊不少。是醫(yī)方不可以輕議也。臣等不敢肆臆見。妄加涂竄。取自神農(nóng)以來書。行于世者而質(zhì)之。有所未至。以俟來者。書成繕寫。將預圣覽。恭惟皇帝陛下。天縱深仁。孝述前烈。刊行方論。
拯治生類。俾天下家藏其書。人知其學。皆得為忠孝。亦皇風之高致焉。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臣林憶等謹上。
又后序曰。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傷寒。二曰中風。三曰瘡癰。是三種者。療之不早。或治不對病。皆死不旋踵。孫氏撰千金方。其中風瘡癱。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又著千金翼三十卷。辨論方法。見于千金者十五六。惟傷寒謂太醫(yī)湯藥雖行。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魜y發(fā)汗吐下后。陰易勞復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時之新意。此于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浚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有以見孫氏尊而神之之心也。是二書者。表里相明。至纖至悉。無不該備。世又傳千金髓者。
觀其文意。殊非孫氏所作。乃好事者為之耳。王道集外臺秘要方。各載所出。亦未之見。似出于唐之末代。博雅者。勿謂其一家書也。至于合藥生熟之宜。炮炙之制。分兩升斗之齊。并載千金凡例中。此不著云爾。
趙希弁曰。千金翼方三十卷。上唐孫思邈撰。思邈著千金方。復掇集遺軼。以羽翼其書。成一家之學。林億等謂。首之以藥錄。次之以婦人。傷寒。小兒。養(yǎng)性。辟谷。退居。補益。雜病。瘡癰。色脈。針灸。而禁經(jīng)終焉者。皆有指意云。
陳振孫曰。千金翼方三十卷。孫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遺也。又為此以翼之。亦自為序。其末兼至禁術(shù)。用之亦多驗。(書錄解題)
王肯堂序曰。醫(yī)書不經(jīng)秦火。而上古禁方。流傳于世者。無一焉。今獨張仲景方最古。其次莫如孫真人千金方。
如是止矣,真人以應化圣賢。現(xiàn)神仙身。行良醫(yī)事。其所著書。抉玄扃頎秘笈。宜不涉世情一字。顧房中補益篇。
稍類泥水。而婦人左腎膀胱兩部中。雜出淫 不典之方。于養(yǎng)生濟物無當也。疑為后人附益。非真人手澤。后獲千金翼方于故友徐士彰諫議家。則前所疑者悉無有。而釋氏玄門千金不傳之秘。前書所不及者。往往而見。于是益知此為真人晚年定本。其視前書。一出一入。何止只字千金而已。按仙傳拾遺。及宣室志。記真人以永淳初元尸解。開元中。復有人見隱于終南山。與宣律師往還。因拯昆明池龍胡僧之難。得龍宮方三十首。且感神人之誡。
去千金方藥之害物命者。以草木代之。作千金翼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今按服水法中有云。武德中。龍此卷授余。則得龍宮方。非尸解后明甚,然亦可以證龍宮方之實有。而非好事者寓言也。方中時有用物命者。
豈亦后人附益耶。抑傳者妄也。千金方收入道藏。今關(guān)中江右。皆有刻。乃至宋元刻本。藏書家多有之。而獨翼方不傳。道藏亦不載,世多有不聞其名者。豈世人業(yè)重。仙真秘之。神物呵禁。不容妄窺耶。三從子廷鑒以母病。
欲刻醫(yī)書。冀獲冥 。請于余。余以此書授之。而表弟孫仲來助余。校訂尤力??酂o它本讎校。其烏焉帝虎之訛。灼然無疑者。然后改正。不然。寧仍其舊。以俟他日得宋刻善本而更之。故訛不可讀者。時有同好。幸無訝焉。得者當起殷重心。生難遭想。心真人之心。行真人之行。而后可以用真人之方。其為真人不難矣。此則余與廷鑒刻是書意也。萬歷乙巳十月八日。余以謝諸公之枉予先慈者。舟抵武林德勝壩。大雨不可登岸。篷窗 暗無聊。而廷鑒遣使。來告書成。且懲序。因書以歸之。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
按王宇泰刊本。較之家藏元板。不唯誤文居多。甚至脫數(shù)十頁。元板目錄末。有大德乙未良月梅溪書院刻梓木記。先考得之于城東醫(yī)生白氏。其文本端雅。卷帙完好。惜使王氏??铡2灰暿巧票?。
〔千金髓方〕新唐志二十卷 佚按本事方。有云千金髓。有腎氣攻背項強一證。則其書南宋時猶存矣。
又按朝鮮國醫(yī)方類聚引。有千金月令一書。醫(yī)官小島學古(尚質(zhì))就以采輯。得說一十九首。方三百二十一首。檢其文義。與千金方。實出一手。決非贗鼎矣??夹绿浦巨r(nóng)家類云。孫氏千金月令三卷。孫思邈。(宋志。
作齊人月令。)殆此書也。而陶九成說郛卷第六十九。載有其書。僅舉節(jié)物十二條。蓋是以時令為主。因以及醫(yī)方者。故附于此。
〔郭氏(思)千金寶要〕八卷 存自序曰。孫真人千金方。一部三十卷。三百一十八門。門中各有論。論下各有方。論以論說人所以得病之由。君子小人。皆宜熟知。方以治人之已病。而人有未嘗得見此集者。并藥有物多而難合者。貧下細民。因此不獲治療。枉壞軀命者。可勝言哉。況一州一縣。幾家能有千金方。而有者亦難于日日示人。因此孫君之仁術(shù)仁心。
格而不行處有之。郁而不廣處有之。孫君此書。上本黃帝岐伯。次祖扁鵲華佗張仲景陳延之衛(wèi)汜王叔和短劇肘后。
龍宮海上。而下及當時之名公方論藥術(shù)。并自撰經(jīng)試者。世皆知此書為醫(yī)經(jīng)之寶。余亦概嘗閱諸家方書內(nèi)。唯千金一集。號為完書。有源有證。有說有方。有古有今。有取有舍。關(guān)百圣而不慚。貫萬精而不忒。以儒書擬之。
其醫(yī)師之集大成者歟。唐之盧照鄰謂。思邈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深入不二。則今之摩詰。斯言得其深致矣。
思久欲闡揚此書。以廣之海內(nèi)。而在公牽迫。終不克遂。今休閑矣。遂取千金方中諸論。遂件條而出之以告人。使人知防之于未然之前。又將千金方中諸單方。逐件列而出之以示人。使人知治之于已病之后。其思家與知識家,經(jīng)用神驗者。亦附之其中。各別稱說。
買巨石刊之。以廣其傳。以救急者為先。以稍可待者為次。以尋常大病為三。以尋常次病為四。孫君之書。以婦人小兒為首。以男子婦人雜病為后。思今皆根據(jù)之。而特取諸病目前交急者為首。此思急于救人。推行孫君之妙法本意也。謹敢以千金寶要命篇。誓施萬本。長者仁人。當共斯善,宣和六年四月初一日?;臻嚅w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河陽郭思謹序。
秦王守中序曰。千金寶要者。宋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按唐孫真人先生所集千金方中纂要者也。宣和六年。思曾刻石于華州公署。我明正統(tǒng)八年。華州知州劉整重刻。景泰六年。和州楊勝賢以石刻冬月不使摹印。易刊木板。
往年春予得之。喜其方之簡便。藥之近易。醫(yī)不煩而取效速。信有切于人之實用。乃珍如拱璧。不容自秘。已命壽之梓矣。竊惟寶要。纂自真人千金方中。天下之游耀州真人洞者。歲無虛日。日無虛時。顧獨不立石于真人洞前。非所以廣其傳也。因刻于洞前云。隆慶六年。歲在壬申。春三月上吉。秦王守中識。
李海立題詞曰。此書初得華州石刻。舛訛最多。繼得華州木刻。及蜀中及郭武定木刻。其訛猶華之石刻也。
其門類錯亂者。茲皆類明。拾遺一段。茲皆附之各類。小兒兩類。并而為一。為其便于檢閱也。其間有字句之謬。
可以意會者。乃敢更之。中有文本高古。不能讀者。不敢輒易。乃仍舊焉。自千金論起。至若有所舉重段止。以欲人知所避忌也。自五勞七傷。有小腹痛起。至婦人新產(chǎn)上廁段止。既無治法。又無令人避忌之意。自五勞段。數(shù)至第二十二段。中有凡是病者皆須服之之句。后淋閉論末。又云悉服之立驗?;蛞嗳f病玉壺。各有所主也。因并及之。
錢曾曰。郭思千金寶要八卷。宣和六年。河陽郭思取千金方中諸論。逐件條而出之。使人知治于已病之后。
并附經(jīng)用神驗者。各別稱說。推行孫真人妙法之本意。仍以千金寶要名篇。買巨石鐫之。立于華州公廨。吾家墨刻舊本。字畫完整。古香襲人。暇日當取以校對。始知是本之佳否也。
孫星衍序曰。千金寶要十七卷。附論及千金須知。為十八卷。宋宣和時。郭學士思從孫征君思邈所撰千金方撰要。刻石華州公署。自明正統(tǒng)景泰間。俱有木石刻本。至隆慶六年。秦王守中復刊石耀州真人洞。四庫書未及收錄。余游關(guān)中。得其拓本藏笈中。按家征君生于后周。卒于唐永淳之代。葉夢得避暑錄話。稱其作千金前方時。
已百余歲。后三十年。作千金翼。段成式酉陽雜俎。則謂昆明池龍宮。有仙方三千首。征君因救龍得之。因上帝不許妄傳。復著千全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千金方。本與千金翼方為二書。是以舊唐書本傳。止載千金方三十卷。晁公武陳振孫書目。則云各三十卷。今俗本千金翼方九十三卷。不知何人更其次第。千金前方。竟不可別。
此宣和時擇要本。當從前方錄出者。龍宮仙方在其內(nèi)。真世間秘異之書。不可不廣其傳。以公同志。書中謂今俗稱豆瘡。為小兒丹毒。又有反花瘡。元人奇效良方。始謂之痘疹??勺C俗人謂此疾出于近代者非也??O死人可救。
落水人經(jīng)一宿猶可活。倉卒間不知其方。書備其術(shù)。尤為濟人之仁術(shù)。世之從政者。不師蓋公獄市勿擾之言,惟株累鍛煉之是務。置一切積貯水利農(nóng)田學校利益于人之事于不問。以致傷元氣。感召災殃。誠不如尋覽方書。胸中常有活人之念。為善最樂。在此不在彼矣。
按孫季逑所刻。并附論及千金須知。俱為八卷。與讀書敏求記所載符。其分門凡十七篇。季逑序曰。是書十七卷。合論及須知為十八卷。恐是失檢。序又曰。俗本千金翼方九十三卷。不知何人更其次第。千金前方。竟不可別??际且詥淌蓝ㄋ糖胺?。為翼方者。何錯誤至此乎。
〔張氏(學懋)千金寶要補〕三卷 存自序曰。此宋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按唐孫真人千金方。而纂其簡易者也。宣和六年。思刻石于華州。我明正統(tǒng)八年。知州劉整重刻。景泰六年。知州楊勝賢以石刻艱于摹印。易刻木板。而傳稍廣焉。但字多訛舛。隆慶六年。
秦王復勒石于耀州。真人洞前。為文學謝沾書。稍正其訛。而門類錯亂。有以滯下方?;煊谛旱ざ痉街姓?。余恐其誤人。乃求全本千金要方。并王宇泰太史新刻千金翼方。分門考訂。又按仙傳所載真人著千金三十篇。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政恐郭氏尚在掛漏。間以己意。擇而補之。其上各加一補字者。不敢失郭氏原本也。嗟嗟。真人神化濟世。全在千金一書。今海內(nèi)僅見關(guān)中江右刊行二板。而時醫(yī)亦鮮能習之。蓋非苦其方之珍繁。則憚于藥之炮煉。雖神奇應驗。理在目前。其如不明不行何哉。郭氏所纂。不過采其倉卒救急。藥簡而易辨者。以便民耳。
若其全本。首婦人。次嬰孺。次男子老人。次針灸導引。養(yǎng)性攝生。以至服食所載。飛煉鐘乳云母五色石英等法。
采制松脂茯苓黃精枸杞等方。種種具備。誠遵而行之。小可療疾。大則延年。耳食者乃反以為忌嚇。以為不可試也。噫。此何異認上味醍醐。為毒藥也哉。余欲訪宋元道藏。訂證全方。覓一有力者刊行。以廣真人弘濟之意。徒有其志而未逮也。倘邀真人冥 。假以余年。庶得竟未竟之愿耶。金陵醫(yī)士程初陽文格徐呂梁經(jīng)洪皆篤信真人。藏有千金方。而善用之者。若欒恒所文愿范華宇應春。同力校正。得并書。泰昌庚申歲重九日。蜀梓州張學懋志。
〔張氏(璐)千金方衍義〕三十卷 存自序曰。易云。眇能視。跛能履。明乎非所能。而自以為能。不自知其才德之兼絀也。余自慚固陋。乏經(jīng)國濟世之略。生遭世變?,嵨擦麟x。迨永清大定。而后章句荒落。株守蓬廬。惟有軒岐性命之學。日尋繹焉而不倦。
時吾里有李瑾懷茲者。與余為膠漆契。博聞強記。潛心醫(yī)學。君子人也。所可議者。務博而不知所宗。淺涉而未探奧。嘗與之究玉函金匱。及千金方一書。非不有識堪資。而求所謂恢心貴富。尚有憾焉。深嘆述古之難。如昌黎所云。補苴罅漏。張皇幽眇。洵非末學所可幾也。夫長沙為醫(yī)門之圣。其立法誠為百世之師。繼長沙而起者。
惟孫真人千金方??膳c仲景諸書。頡頏上下也。伏讀三十卷中。法良意美。圣謨洋洋。其辨治之條分縷析。制方之反激逆從。非神而明之。其孰能與于斯乎。余自束發(fā)授書以來。即留心是道。曩所輯纘緒二論。及醫(yī)通一十六卷。付梓行世。深嘆學識迂疏。僅可為后學自邇自卑之一助,迄今桑榆在望。尚欲作蜣螂不朽。亦自愚矣。而此書不為之闡發(fā)。將天下后世。竟不知有是書。深可懼也。因不揣愚昧。匯取舊刻善本。參互考訂。遂一發(fā)明。其反用激用之法。貫串而昭揭之。其于針灸一門。闕以俟專家補之。俾學人開卷了然,胸無窒礙。照宋刻本。仍隸三十卷。仿趙以德敷衍金匱之義。又殊愧敷衍成文。爰名曰千金方衍義。后之君子。有以討論修飾。授之剞劂。亦斯書之幸甚。余不學無術(shù)。老無思索。意之所致。信筆成書。殆所謂眇之能視。不足以有明。跛之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康熙歲次戊寅。十一月既望。八十二老人石頑張璐路玉序。
〔孫氏(思邈)醫(yī)家要妙〕崇文總目五卷 佚
卷四十三
方論(二十一)
〔蘇氏(游)玄感傳尸方〕(宋志。作蘇 玄感論。注曰。 。一作游。按據(jù)外臺秘要方。作蘇 誤。)舊唐志一卷 佚〔許氏(孝崇)篋中方〕(宋志。作一卷。) 新唐志三卷 佚按新唐志。作許孝宗。誤。今改正。蓋孝宗顯慶四年。與李績等。同修本草圖經(jīng)者。仕至尚藥奉御。
〔亡名氏延年秘錄〕舊唐志十二卷(崇文總目。作十卷。) 佚〔崔氏(知悌)纂要方〕(新唐志。作崔行功。)舊唐志十卷 佚按是書。舊新唐志所記崔氏名不同。今據(jù)外臺秘要方所引考之。若灸骨蒸法圖。注曰。崔氏別錄骨蒸灸方圖。并序。中書侍郎崔知悌撰。出第七卷中云。似是出于知悌者。然蘇沈內(nèi)翰良方。載崔氏增損理中丸。稱西晉崔行功方。則未知孰是也。再考外臺。又載崔氏療鬼氣。辟邪惡。阿魏藥安息香方。后有余時任度支郎中語。又小續(xù)命湯方下曰。余昔至戶部員外郎?;硷L疹。又云。余曾任殿中少監(jiān)。以狀設(shè)向說名醫(yī)。征之舊新唐書。崔知悌及行功傳,無是官銜。特大中十二年唐技所進郎官石柱題名。戶部員外郎。有崔知悌名。則知其出于知悌者。
仍據(jù)舊志。定為知悌書矣。良方稱行功為西晉人。此以其方后。有予以告領(lǐng)軍韓康伯右衛(wèi)毛仲祖光祿王道預臺郎顧君苗著作殷仲堪之語也。然崔氏所援諸書。若大小前胡湯。金牙散。并稱出胡洽。療骨蒸蒼梧道士方后。載蘇游玄感論。又載巒公調(diào)氣方。劉涓子甘草湯。則知是書。決非晉人所著。至加減理中丸。是崔氏采阮河南等方論者也。
〔王氏(勃)醫(yī)語纂要〕(藝文略。作醫(yī)語纂要論。)宋志一卷 佚舊唐書本傳曰。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 HT 。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王氏三珠樹也。勃年未及冠應幽素舉及第。干封初。詣闕上震游東岳頌。時東都造干元殿。又上干元殿頌。沛王賢聞其名。召為沛府修撰。甚愛重之。諸王斗雞。互有勝負。勃戲為檄英王雞文。高宗覽之怒曰。據(jù)此是交構(gòu)之漸。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補虢州參軍。勃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達犯罪。勃匿之。又懼事泄。乃殺達以塞口。事發(fā)。當誅。會赦除名。時勃父福峙為雍州司戶參軍。坐勃左遷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為采蓮賦以見意。其辭甚美。渡南海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
新唐書本傳曰。勃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yī)。時長安曹元有秘術(shù)。勃從之游。盡得其要。
〔孟氏(詵)必效方〕舊唐志十卷 佚〔補養(yǎng)方〕舊唐志三卷 佚〔楊氏(闕名)太仆醫(yī)方〕(幼幼新書。作楊太鄴方。)新唐志一卷注曰。失名。天授二年上。 佚〔張氏(文仲)隨身備急方〕新唐志三卷 佚舊唐書本傳曰。張文仲洛州洛陽人也。少與鄉(xiāng)人李虔縱京兆人韋慈藏。并以醫(yī)術(shù)知名。文仲則天初為侍御醫(yī)。時特進蘇良嗣于殿廷。因拜跪便絕倒。則天令文仲慈藏隨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憂憤邪氣激也。若痛沖脅。
則劇難救。自朝候之。未及食時。即苦沖脅絞痛。文仲曰。若入心不可療。俄頃心痛。不復下藥。日旰而卒。文仲尤善療風疾。其后則天令文仲集當時名醫(yī)。共撰療風氣諸方。仍令麟臺監(jiān)王方慶。監(jiān)其修撰。文仲奏曰。風有一百二十四種。氣有八十種。大體醫(yī)藥雖同。人性各異。庸醫(yī)不達藥之性。使冬夏失節(jié)。因此殺人。唯香港腳頭風上氣。嘗須服藥不絕。自余則隨其發(fā)動。臨時消息之。但有風氣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泄。即不困劇。于是撰四時常服。
及輕重大小諸方十八首。表上之。文仲久視年終于尚藥奉御。撰隨身備急方三卷。行于代。
〔法象論〕宋志一卷 佚〔王氏(方慶)隨身左右百發(fā)百中備急方〕十卷 佚按上見于舊唐書本傳。與張文仲所撰。其目相類。唯卷帙不同。豈文仲就方慶之書。節(jié)抄成編者歟。
〔元氏(希聲)行要備急方〕宋志一卷 佚按外臺秘要方。載張文仲療諸風方九首。稱元侍郎希聲集。
〔段氏(元亮)病源手鏡〕新唐志一卷 佚〔伏氏(適)醫(yī)苑〕新唐志一卷 佚〔吳氏(升)蘇敬徐王唐侍中三家香港腳論〕宋志一卷(據(jù)外臺秘要方。當作二卷。)佚王燾曰。吳氏竊尋蘇長史唐侍中徐王等香港腳方。身經(jīng)自患。三二十年。各序氣論。皆有道理。具述灸穴。備說醫(yī)方。咸言總試。但有效驗。比來傳用。實愈非虛。今撰此三本。勒為二卷。色類同者。編次寫之。仍以朱題蘇唐徐姓號。各于方論下。傳之門內(nèi)。以救疾耳。(外臺秘要方)
〔玄宗開元廣濟方〕新唐志五卷 佚舊唐書玄宗紀曰。開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頒上撰廣濟方于天下。仍令諸州。各置醫(yī)博士一人。
王應麟曰。天寶五載。八月癸未。詔廣濟方。令郡縣良吏。選其要者。錄于大板,以示坊村。
〔天寶單行方〕佚按上見于證類本草積雪草圖經(jīng)注。
〔劉氏(貺)真人肘后方〕新唐志三卷 佚舊唐書劉子玄傳曰。子玄子貺博通經(jīng)史。明天文律歷。音樂醫(yī)算之術(shù)。終于起居郎。修國史。撰六經(jīng)外傳三十七卷。續(xù)說苑十卷。太樂合璧記三卷。真人肘后方三卷。天官舊事一卷。
〔王氏(燾)外臺秘要方〕新唐志四十卷 存自序曰。昔者農(nóng)皇之治天下也。嘗百藥。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診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寧。
廣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醫(yī)道。掌其政令。聚毒藥以供其事焉。歲終稽考。而制其食。十全為上。失四下之。我國家率由茲典。動取厥中。置醫(yī)學。頒良方。亦所以極元氣之和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乎此乎。
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從來者遠矣。自雷岐倉緩之作,彭扁華張之起。迨茲厥后。仁賢間出。歲且數(shù)千。
方逾萬卷。專車之不受。廣廈之不容。然而載祀綿遠。簡編虧替。所詳者雖廣。所略者或深。討簡則功倍力煩。
取舍則論甘忌苦。永言筆削。未暇尸之。余幼多疾病。長好醫(yī)術(shù)。遭逢有道。遂躡亨衢。七登南宮。再拜東掖。
便繁臺閣。二十余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貶守房陵。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癭 。十有六七。死生契闊。不可問天。賴有經(jīng)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fā)憤刊削。庶幾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shù)千百卷。皆研其總領(lǐng)。核其指歸。近代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數(shù)家。皆有編錄。并行于代。美則美矣。而未盡善。何者各擅風流。遞相矛盾?;蚱恐仉s?;蛏梯^繁蕪。今并味精英。鈐其要妙。俾夜作晝。經(jīng)之營之。捐眾賢之砂礫。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歲。上自炎昊。迄于盛唐。括囊遺闕?;茧[秘。不愧盡心焉??陀幸娪啻朔皆弧N?。博哉。學乃至于此耶。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壽也。豈進于學哉。至于遁天倍情。懸解先覺。吾常聞之矣。投藥治疾。庶幾有瘳乎。又謂余曰。稟生受形。咸有定方。藥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請論其目。夫喜怒不節(jié)。饑飽失常。嗜欲攻中。寒溫傷外。
如此之患。豈由天乎。夫為人臣。為人子。自家刑國。由近兼遠。何談之容易哉。則圣人不合啟金 。賢者曷為條玉板。斯言之玷。竊為吾子羞之??驮?。唯唯。嗚呼。齊梁之間。不明醫(yī)術(shù)者。不得為孝子。曾閔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論。雖百醫(yī)守疾。眾藥聚門。適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賢重道。養(yǎng)壽祈年。故張王李等數(shù)先生繼入。皆欽風請益。貴而遵之。故鴻寶金匱青囊綠帙。往往而有。則知日月所照者遠。
圣人所感者深。至于嗇神養(yǎng)和。休老補病者??傻寐勔娨玻喔也啥浿?。則古所未有。今并繕緝。而能事畢矣。
若乃分天地至數(shù)。別陰陽至候。氣有余。則和其經(jīng)渠以安之。志不足。則補其復溜以養(yǎng)之。溶溶液液。調(diào)上調(diào)下。
吾聞其語矣。未遇其人也。不誣方將。請俟來哲。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臺秘要方。非敢傳之都邑。且欲施于后賢。如或詢謀。亦所不隱。是歲天寶十一載。歲在執(zhí)除。月之哉生明者也。
新唐書王 傳曰。 孫燾。性至孝。為徐州司馬。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
因以所學作書。號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歷給事中。鄴郡太守。治聞于時。
孫兆序曰。夫外臺者。刺史之任也。秘要者。秘密樞要之謂也。唐王燾臺閣二十余年。久知弘文館。得古今方。上自神農(nóng)。下及唐世。無不采摭。集成經(jīng)方四十卷。皆諸方秘密樞要也。以出守于外。故號曰外臺秘要方。
凡一千一百單四門。以巢氏病源。諸家論辨。各冠其篇首。一家之學。不為不詳。王氏為儒者。醫(yī)道雖未及孫思邈。然而采取諸家之方。頗得其要者。亦崔氏孟詵之論也。且古之如張文仲集驗短劇方。最為名家。今多亡逸。
雖載諸方中。亦不能別白。王氏編次。各題名號。使后之學人。皆知所出。此其所長也。又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其法云亡且久。故取灸而不取針。亦醫(yī)家之弊也。此方撰集之時?;虻萌甭渲畷?。因其闕文。義理不完者多矣。又自唐歷五代。傳寫其本。訛舛尤甚。雖鴻都秘府。亦無善本。國家詔儒臣。校正醫(yī)書。臣承命。HT 其書方證之重者刪去。以從其簡。經(jīng)書之異者。注解以著其詳。魯魚亥豕。煥然明白。臣謂三代而下。文物之盛者。
必曰西漢。正以侍醫(yī)李柱國較方伎。亦未嘗命儒臣也。臣雖濫吹儒學。但盡所聞見。以修正之。有所闕疑。以待來哲??偹氖?。并目錄一卷。恭惟主上盛德承統(tǒng)。深仁流化。頒此方論?;菁皡^(qū)宇。贊天地之生育。正萬物之性命。使歲無疵癘。人不夭橫。熙熙然樂于圣造者也。前將仕郎。守殿中丞。同校正醫(yī)書。臣孫兆謹上。
洪邁曰。外臺秘要。載制虎方。稱到山下先閉云云?;⒓醋摺S柚^人卒逢虎?;昶求@怖。竄伏之不暇。豈能雍容步趨。仗咒語七字而脫耶。因讀北方。聊書之以發(fā)一笑。
此書。乃唐王 之孫燾所作。本傳云。燾視母疾。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因以所學作書。討繹精明。世寶焉。
蓋不深考也。(容齋四筆)
趙希弁曰。外臺秘要方四十卷。上唐王燾撰。燾之序云。嘗得古方書數(shù)千百卷。因述諸病證候。刪集方藥符禁針灸之法。
陳振孫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鄴郡太守王燾撰。自為序。天寶十一載也。其書博采諸家方論。如肘后千金。
世尚多有之。至于短劇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今無傳者。猶間見于此書。大凡醫(yī)書之行于世。皆仁廟朝所校定也。按會要嘉 二年。置校正醫(yī)書局于編集院。以直集賢院掌禹錫林億校理。張洞校勘。蘇頌等并為校正。
后又命孫奇高保衡孫兆同校正。每一書畢。即奏上億等皆為之序。下國子監(jiān)板行并補注本草圖經(jīng)。千金翼方。金匱要略。傷寒論。悉從摹印。天下皆知學古方書。嗚呼。圣朝仁民之意溥矣。
王 曰。王燾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法灼灸甚詳。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則一偏之論也。(青巖叢)
徐大椿曰。唐王燾所集外臺一書。則纂集自漢以來諸方。匯萃成書。而歷代之方。于焉大備。但其人本非專家之學。故無所審擇。以為指歸。乃醫(yī)方之類書也。然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功亦不可泯。但讀之者。茍胸中無成竹。則眾說紛紜。群方淆雜。反茫然失其所據(jù)。(醫(yī)學源流論)
四庫全書提要曰。外臺秘要四十卷。唐王燾撰。燾 人王 孫也。唐書附見 傳。稱其性至孝。為徐州司馬。
母有疾。彌年不廢帶。視絮湯劑。(案視絮二字未詳。然玉海所引亦同。是宋本已然。姑仍其舊。)數(shù)從高醫(yī)游。遂窮其術(shù)。因以所學。作外臺秘要。討繹精明。世寶焉。歷給事中。鄴郡太守。藝文志載外臺秘要四十卷。又外臺要略十卷。今要略久佚。惟秘要尚傳。此本為宋治平四年。孫兆等所校。明程衍道所重刻。前有天寶十一載燾自序。又有皇 二年。內(nèi)降札子。及兆校上序。其卷首題林億等名。考書錄解題。引宋會要云云。則卷首題林億名。
乃統(tǒng)以一局之長。故有等字也。燾居館閣二十余年。多見宏文館圖籍方書。其作是編。則成于守鄴時。其結(jié)銜。
稱持節(jié)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故曰外臺。(案猗覺寮雜記曰。外臺。見唐高元裕傳。故事三司監(jiān)院官。帶御史者。
號外臺。)書錄解題。作外臺秘要方。自序亦同。唐書及孫兆序中。皆無方字。蓋相沿省其文耳。書分一千一百四門。皆先論而后方。其論多以巢氏病源為主。每條下。必詳注原書在某卷。世傳引書注卷第。有李涪刊誤。及程大昌演繁露。而不知例創(chuàng)于燾??梢砸娖湓敶_。其方多古來專門秘授之遺。陳振孫在南宋末。已稱所引短劇深師崔氏許仁則張文仲之類。今無傳者。猶間見于此書。今去振孫四五百年。古書益多散佚。惟賴燾此編以存。彌可寶貴矣。其間及禁術(shù)。蓋千金翼方。已有此例。唐小說。載賈耽以千年梳治虱瘕為異聞。其方乃出于此書。第十二卷中。宋小說。載以念珠取誤吞漁鉤為奇伎。其方乃在今八卷中。又唐制。臘日賜口脂面藥。今不知為何物。
其方亦具在三十一卷中。皆足以資博物。三十七卷。三十八卷。皆乳石論。世說載何晏稱服五石散。令人神情開朗。玉臺新詠。有姬人怨服散詩。蓋江左以來。用為服食之術(shù)。今無所用。又二十八卷。載貓鬼野道方。與巢氏病源同。亦南北朝時鬼病。唐以后絕不復聞。然存之亦足資考訂也。衍道刻此書。頗有校正。惟不甚解唐以前語。
與后世多異。如痢門稱療痢稍較。衍道注曰。較字疑誤。考唐人方言。以稍可為校。故薛能黃蜀葵詩。有記得玉人春病校句。馮班校才調(diào)集,辨之甚明。衍道知其有誤。而不知較為校誤。猶為未審。然大致多所訂定。故今亦并存焉。
按外臺有三義。逸周書王會解曰。受贄者八人。東面者四人。陳幣當外臺。又魏志王肅傳注曰。薛夏太和中。以公事移蘭臺。蘭臺自以臺也。而秘書署耳。推使當有坐者。夏報之曰。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nèi)閣。臺閣一也。何不相移之有。又唐書高元裕傳所載。三司監(jiān)院官帶御史者。趙升朝野類要曰。安撫轉(zhuǎn)運。提刑提舉。實分御史之權(quán)。亦似漢繡衣之義。而代天子巡狩也。故曰外臺。考王燾所以命是書。其自序。署曰銀青光祿大夫。持節(jié)鄴郡諸軍事。兼守刺史。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而不載帶御史。則提要所謂是編成于守鄴時。故稱外臺者。
恐未的確。自序又曰。兩拜東掖,便繁臺閣。二十余歲。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云。
據(jù)此其義取魏志蘭臺為外臺之謂者也。先考弟子 本崧庵(崧)曰。王燾傳所謂視絮湯藥者。提要以為未詳。誤。
曲禮云。母絮羹。鄭玄注。絮。猶調(diào)也。釋文。絮。敕慮反。謂加以鹽梅也。視絮。即調(diào)劑之義也。
〔外臺要略〕新唐志十卷 佚〔徒都子膜子外氣方〕(宋志。作膜外氣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圣濟總錄曰。諸家方書。論水氣甚詳。未嘗有言膜外氣者。唐天寶間。有徒都子者。始著膜外氣方書。本末完具。自成一家。今并編之。然究其義。本于肺受寒邪。傳之于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濕散溢于肌膚之間。氣攻于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
鄭樵曰。膜外氣方。即水氣也。
〔德宗貞元集要廣利方〕新唐志五卷 佚舊唐書德宗紀曰。貞元十二年。正月乙丑。上制貞元廣利藥方五百八十六首。頒降天下。(太平御覽。作親為之制序。敢題于天下通衢。其方總六十三種。三百八十六首。
〔陸氏(贄)集驗方〕(新唐書本傳。作今古集驗方五十篇。)新唐志十五卷佚舊唐書本傳曰。贄在忠州十年。常閉關(guān)靜處。人不識其面。復避謗不著書。家居瘴鄉(xiāng)。人多癘疫。乃抄癘方。
為陸。氏集驗方五十卷。行于世。
葉夢得曰。陸宣公在忠州。集古方書五十卷。史云。避謗不著書。故事爾。避謗不著書可也。何用集方書哉。
或曰。忠州邊蠻夷多瘴癘。宣公多疾。蓋將以自治。尤非也。宣公豈以一己為休戚者乎。是殆援人于疾苦死亡。
而不得者,猶欲以是見之。在它人不可知。若宣公此志必矣。(避暑錄話)
趙希弁曰。陸宣公經(jīng)驗方二卷。上唐陸宣公贄在忠州時所集。而山陰陸游所跋也?;騿栔煳墓?。陸宣公既貶避謗。闔門不著書。只為古今集驗方云。此亦未見陸宣公是處。豈無圣經(jīng)賢傳。不以傳。可以玩索??梢杂懻?。
楊萬里跋曰。陸宣公之貶也。杜門集古方書而已?;蛟?。避謗者歟。或曰。窮而不怨也。楊子曰。宣公之心。
利天下而已矣。其用也。則醫(yī)之以奏議。其不用也。則醫(yī)之以方書。有用有不用者。宣公之身也,宣公之心。亦有用有不用乎哉。(文集)
〔李氏(暄)嶺南香港腳論〕新唐志一卷 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李暄。長州主簿。
〔香港腳方〕新唐志一卷 佚〔青溪子萬病拾遺〕(宋志。作李溫。)新唐志三卷 佚〔消渴論〕新唐志一卷 佚藝文略曰。青溪子消渴論一卷。唐李暄撰。
〔香港腳論〕新唐志三卷 佚崇文總目曰。新撰香港腳論三卷。李暄撰。
按據(jù)崇文總目。藝文略。青溪子即李暄別號也。宋志。作李溫。豈有所避而改者歟。
〔亡名氏袖中備急要方〕新唐志三卷 佚〔針灸服藥禁忌〕新唐志五卷 佚〔衛(wèi)氏(嵩)醫(yī)門金寶鑒〕(藝文略。作醫(yī)門金鑒。)新唐志三卷 佚
卷四十四
方論(二十二)
〔亡名氏嶺南急要方〕新唐志二卷 佚〔賈氏(耽)備急單方〕新唐志一卷 佚新唐書本傳曰。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jīng)補臨清尉。上書論事。徙太平河東節(jié)度使。王思禮署為度支判官。累進 州刺史。治凡九年。政有異績。召授鴻臚卿。兼左右威遠營使。俄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
梁崇義反東道。耽進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東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馬樊澤奏事。澤還。耽大置酒會諸將。
俄有急詔至。以澤代耽。召為工部尚書。俄為東都留守。貞元九年。以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封魏國公。順宗立。進檢枚司空左仆射。時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屢移病乞骸骨。不許。卒。年七十六。贈太傅。謚曰元靖。耽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至陰陽雜數(shù)罔不通。其器恢然。蓋長者也。
〔劉氏(禹錫)傳信方〕新唐志二卷 佚唐才子傳曰。劉禹錫字夢得。中山人。貞元九年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工文章。時王叔文得幸。禹錫與之交。嘗稱其有宰相器。朝廷大議。多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判度支鹽鐵案。憑借其勢。多中傷人。御史竇群劾云。挾邪亂政。即日罷。憲宗立。叔父敗。斥朗州司馬。州接夜郎。俗信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俄延。其聲傖佇。禹錫謂屈原居沅湘間。作九歌。使楚人以迎接神。乃倚聲作竹枝辭十篇。武陵人悉歌之。始坐叔文貶者。雖赦不原。宰相哀其才且困。將澡用之。乃悉詔補遠州刺史。諫官奏罷之。時久落魄。郁郁不自抑。其吐辭多諷托。遠意感權(quán)臣。而憾不釋。久之召還。欲任南省郎。而作玄都觀看花君子詩。語譏忿。當路不喜。又謫守播州。中丞裴度言。播猿HT所宅。且其母年八十余。與子死決。恐傷陛下孝治。請稍內(nèi)遷。乃易連州。又徙夔州。后由和州刺史。入為主客郎中。至京后游玄都詠詩。且言始謫十年還輦下。道士種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而來。無復一存。唯兔葵燕麥。動搖春風耳。權(quán)近聞者蓋薄其行。裴度薦為翰林學士。俄分司東都。遷太子賓客。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
卒。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年益晏。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適。善詩精絕。與白居易酬唱頗多。嘗推為詩豪。
曰。劉君詩在處。有神物護持。有集四十卷。今傳。
〔薛氏(弘慶)兵部手集方〕新唐志三卷注曰。兵部尚書李絳所傳方。弘慶太和河中少尹。 佚〔薛氏(景晦)古今集驗方〕新唐志十卷注曰。元和刑部郎中。貶道州刺史。 佚〔崔氏(元亮)海上集驗方〕新唐志十卷 佚新唐書本傳曰。崔玄亮。字晦叔。磁州昭義人。貞元初。擢進士第。累暑諸鎮(zhèn)幕府。父喪客高郵。臥苫終制。
地下濕因得痹病。不樂進取。元和初。召為監(jiān)察御史。累轉(zhuǎn)駕部負外郎。清慎介特。澹如也。稍遷密歙二州刺史。
歙人馬牛生駒犢。官籍蹄 。故吏得為奸。玄亮焚其籍一不問。民山處輸租者苦之。下令許計斛輸錢。民賴其利。
歷湖曹二州。辭曹不拜。太和四年繇太常少卿。改諫議大夫。朝廷推為宿望。拜右散騎常侍。每遷官。輒讓形于色。鄭注構(gòu)宋申錫,捕逮倉卒。內(nèi)外震駭。玄亮幸諫官叩延英??嗾姺磸蛿?shù)百言。文宗未諭。玄亮置笏在陛曰。孟軻有言。
眾人皆曰殺之。未可也。卿大夫皆曰殺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殺之。然后察之。乃置于法。今殺一凡庶。當稽典律。況欲誅宰相乎。臣為陛下惜天下法。不為申錫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眾亦服其不撓。繇此名重朝廷。頃之移疾歸東都。召為虢州刺史。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玄亮晚好黃老清靜術(shù)。故所居官。未久輒去。遺言山東士人利便近。皆葬兩都。吾族未嘗遷。當歸葬滏陽。正首丘之義。諸子如命。
〔鄭氏(注)藥方〕新唐志一卷 佚按新唐書。鄭注絳州翼城人。世微賤。以方伎游江湖間。太和末。仕至校檢尚書左仆射。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
與李訓等謀誅宦者。事敗被殺。
〔韋氏(宙)集驗獨行方〕新唐志十二卷 佚新唐書韋丹傳曰。丹子寅。推蔭累調(diào)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班表河陽幕府。宣宗謂宰相墀曰。丹有子否。以寅對。帝曰。與好官。乃拜侍御史。三遷度支郎中。盧鈞節(jié)度太原。表寅為副。時回鶻已破諸部入塞下。剽殺吏民。
鈞欲得信。重吏視邊。寅請往。自定襄雁門五原。絕武州塞。略云中。逾旬注遍。見酋豪鐫諭之。視亭障守卒。
增其稟約。吏不得擅以兵侵諸戎。犯者死。于是三部六蕃諸種皆信悅。召拜吏部郎中。出為永州刺史。還為大理少卿。久之拜江西觀察使。政簡易。南方以為世官。遷嶺南節(jié)度使。南詔陷交趾。撫兵積備。以干聞。加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咸通中卒。
〔玉壺備急方〕(崇文總目。作別集玉壺備急大方。)宋志三卷(崇文總目。作一卷。)佚〔司空氏(輿)發(fā)焰錄〕新唐志一卷注曰。圖父。大中時商州刺史。佚舊唐書司空圖傳曰。圖父輿精史術(shù)。大中初。戶部侍郎盧弘正領(lǐng)鹽鐵。奏輿為安邑兩池稅鹽使。檢校司封郎中。先是鹽法條例疏闊。吏多犯禁。輿乃特定新法十條奏之。至今以為便。入朝為司門員外郎。遷戶部郎中。卒。
〔許氏(詠)六十四問〕(宋志。作六十四問方秘要方。注曰。詠。一作泳。)新唐志一卷 佚按新唐書宗室傳曰。永安壯王孝基曾孫涵子 。貞元初為饒州別駕。外家高以善歌入宮。因御醫(yī)許泳通書坐誅。
宋志注。作許泳。豈其人歟。
〔青蘿子道光通元秘要術(shù)〕(崇文總目。無青蘿子道光五字。不著撰人名氏。)新唐志三卷注曰。失姓。咸通人。佚〔葉氏(長文)啟玄子元和紀用經(jīng)〕宋志一卷 存工部尚書致仕許寂序曰。昭皇在御。余嘗布衣奉詔。講易禁殿。忤言驚俗。尋乞還山。茹芝采藥。與羽人梁自然。為山水師友。丹灶之外。博究經(jīng)方。救世活人。歲千百數(shù)。春和秋爽。多歷名山。一日授余啟元三章曰。
君食熟酪??墒┐怂?。余雖敬受。莫測其所謂也。后辟兵入蜀。方悟熟為蜀。因施藥治人。多獲康愈。由是蜀人遂無夭枉。同光從王入朝。齒發(fā)已衰。旋乞致仕。卜林泉于洛。居歲余。又悟酪為洛。自洛人得藥。起死者不可勝數(shù)。白牛師語。歷驗無差。食于蜀。食于浴。余神其事。乃書經(jīng)之首。以傳后世。
程永培跋曰。宋史藝文志。載有啟元子元和紀用經(jīng)一卷。世傳絕少。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引用方書。無所不采。
而獨遺此卷?;蛭磭L寓目耶。王肯堂準繩。曾引其說。以后諸家。絕未見有用其方者。今按此卷。乃傳自越之許寂。寂本四明山道士。后至蜀歷官至尚書。蜀降唐遂家于洛。寂于蜀洛兩郡。治人病無不愈。余偶得之。如獲至寶。是夜虛室生白。乃此書之光也。執(zhí)方療病。輟應手愈。第本有闕字。然木亦不刊。留之以待補者。余乃據(jù)啟元子素問原注補之。尚有不及補者。則目力所限??紦?jù)難周。又不敢參以私意。仍留木以俟博覽君子。
按乾隆中程永培刊六醴齋叢書。收有是書。無葉長文序。題云唐啟玄子王冰著。又有許寂序。所言虛夸難信。
然檢其文。決非宋以后物。且與陳氏三因方所引相合。則要為古書無疑矣。
〔蘇氏(越)群方秘要方〕(宋志注。要一作會。)新唐志三卷 佚〔李氏(繼皋)南行方〕(崇文總目。作南得方。)新唐志三卷(崇文總目。作十卷。)佚〔唐宣成公太和濟要方〕(舊闕唐宣成公四字。今據(jù)藝文略錄之。宋志。作濟安。)崇文總目五卷(宋志。
作一卷。)佚〔白氏(仁敘)唐興集驗方〕新唐志五卷 佚〔包氏(會)應驗方〕新唐志一卷(宋志。作三卷。)佚〔梅氏(崇獻)方〕(藝文略。作道士梅崇獻。)新唐志五卷 佚〔醫(yī)門秘錄〕崇文總目五卷 佚〔姚氏(和眾)延齡至寶方〕(舊作董延齡至寶方。今據(jù)藝文略改訂。崇文總目。作姚和撰誤。)新唐志十卷佚錢侗曰。延齡至寶方十卷。姚和撰。按唐志宋志。延齡上。并有眾童二字。通志略。刪去童字。作姚和眾撰。
以眾字并為人名。謬矣。后醫(yī)書類五。有保童方一卷。宋志。亦作姚和眾撰。則又承通志之誤。
按唐志延齡上。有眾童二字者。是上文有姚和眾童子秘訣二卷。故誤添此字。錢侗謂以眾字并為人名。謬。
此說反非。證類本草。多引姚和眾方。
〔李氏(昭明)嵩臺集〕新唐志三卷 佚〔陳氏(元)北京要術(shù)〕新唐志一卷注曰。元為太原少尹。(崇文總目。作二卷。) 佚冊府元龜曰。陳立。京兆人。家世為醫(yī)。后唐明宗朝。為太原少尹。集平生驗方七十五首。并修合藥法百件。號曰要術(shù)??糜谔弥?。以示于眾。病者賴焉。
按元立二字。必有一誤。五代史后唐明宗紀。天成元年。八月甲寅。醫(yī)官張志忠為太原少尹。別不載陳氏名。豈系闕文歟。
〔亡名氏醫(yī)鑒〕崇文總目一卷 佚〔證病源〕崇文總目五卷 佚〔張氏(泳)新集普濟方〕宋志五卷 佚冊府元龜曰。周張詠。顯德初。進新集普濟方五卷。詔付翰林院考試。尋以詠為翰林醫(yī)官。
〔劉氏(翰)經(jīng)用方書〕三十卷 佚冊府元龜曰。劉翰。顯德初。進經(jīng)用方書一部三十卷。論候一十卷。今體治世集二十卷。上覽而嘉之。乃以為翰林醫(yī)官。其書付史館。
〔論候〕十卷 佚〔全體治世集〕(劉翰。宋志作劉輸。全體。崇文總目。作金體。藝文略。冊府元龜。作今體。并訛。)
宋志三十卷(崇文總目。作三卷。)佚〔偽蜀羅氏(普宣)廣正集靈寶方〕(宋志。無廣正集三字。)藝文略一百卷 佚〔偽蜀吳氏(群)意醫(yī)紀歷〕藝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法家論語〕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醫(yī)療訣〕(藝文略。作素問醫(yī)療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石氏昌(璉)明醫(yī)顯微論〕奮脫明字。據(jù)藝文略訂補。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大元新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金匱錄〕崇文總目五卷 佚〔王氏(顏)續(xù)傳信方〕(藝文略。作偽唐王顏撰。)崇文總目十卷 佚〔華氏(宗壽)升元廣濟方〕(藝文略。作偽唐華宗壽撰。)崇文總目十卷 佚〔張氏(叔和)新書病總要略〕(宋志。新書。作新集。)崇文總目一卷 佚〔葉氏(傳古)醫(yī)門指要用藥立成訣〕(宋志。作葉傳右醫(yī)門指要訣。)崇文總目一卷 佚〔孫氏(廉)金鑒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孫兼。)崇文總目三卷 佚〔李氏(HT )新修榮衛(wèi)養(yǎng)生用藥補瀉論〕(宋志。作李越。)崇文總目十卷 佚〔亡名氏博濟安眾方〕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三卷。)佚〔集諸要妙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纂集韓待詔肘后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鄭氏(闕名)惠心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纂秘要藥方〕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三卷。)佚〔圃田通元秘術(shù)方〕(宋志。作圃田通元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惠民方〕崇文總目一卷(宋志。作三卷。)佚〔亡名氏秘要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裴氏(孝封)新集應病通神方〕(舊闕名氏。今據(jù)藝文略錄。)崇文總目─卷(宋志。藝文略。作三卷。)佚〔王氏(守愚)普濟方〕崇文總目五卷 佚〔崔氏(闕名)應驗方〕崇文總目□卷 佚〔亡名氏塞上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備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刪繁要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備急簡要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病源丸經(jīng)〕(藝文略。丸作兆。)崇文總目一卷 佚〔醫(yī)明要略〕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答病狀〕崇文總目一卷 佚〔問病錄〕崇文總目一卷 佚〔蕭氏(存禮)百一問答方〕崇文總目三卷 佚〔安氏(文恢)萬全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宋志注。全。一作金。藝文略。作安愜。)崇文總目三卷佚〔亡名氏集諸纂驗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雜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錄驗備急諸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諸家明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段氏(詠)走馬備急方〕(宋志注。一作泳。)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秘要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千金纂錄〕崇文總目二卷 佚〔還元丹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養(yǎng)生益壽備急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巾箱集〕崇文總目一卷 佚〔王氏(闕名)秘方〕崇文總目五卷 佚〔沈氏(承澤)集妙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沈承。)崇文總目三卷 佚〔亡名氏川玉集〕(藝文略。作穿玉。)崇文總目一卷 佚〔骨蒸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蕭氏(宗簡)水氣論〕(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宋志注。蕭。一作藺。)崇文總目三卷 佚〔朱氏(元樸)風疾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五癆論〕崇文總目一卷 佚〔吳氏(希言)風論仙眺經(jīng)〕(宋志。作山兆經(jīng)。注。兆。一作髓。)崇文總目二卷(宋志。作一卷。)佚〔醫(yī)門括源方〕宋志一卷 佚〔章氏(秀言)草木諸藥單方〕(舊闕名氏。今據(jù)宋志錄。藝文略。作張秀言。)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奏問單方〕(藝文略。作秦聞。)崇文總目一卷 佚〔單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王氏(朝昌)新集方〕崇文總目二卷 佚〔李氏(八百)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返魂丹方〕崇文總目一卷 佚〔通元秘錄〕崇文總目三卷 佚〔孔氏(周南)靈方志〕崇文總目一卷 佚〔蔣氏(準)療黃歌〕崇文總目一卷 佚〔亡名氏靈奇璧奧〕崇文總?cè)杖?佚〔西京曹氏水氣論〕(宋志。作巢氏。)崇文總目一卷(宋志。作五卷。)佚〔楊氏(天業(yè))三十六種風論〕(宋志。作楊太業(yè)。)崇文總目一卷 佚〔華氏( )醫(yī)門簡要〕崇文總目十卷 佚
卷四十五
方論(二十三)
〔王氏(懷隱)等太平圣惠方〕(舊作懷德。訛。今訂正。)宋志一百卷 存太宗御制序曰。朕聞皇王治世。撫念為本。法天地之覆載。同日月以照臨。行道德而和慘舒。順寒暄而知盈縮。上從天意。下契群情。同憚焦勞。以從人欲。乃朕之愿也。且夫人稟五常。藥治百病。能知疾之可否。究藥之懲應者。則世之良醫(yī)也。至如風雨有不節(jié)之勞。喜怒致非理之患。疾由斯作。蓋自物情。茍非窮達其源。窺測其奧。徒煩服食。以養(yǎng)于壽命。消息可保于長生矣。自古同今。多乖攝治。疾之間起。積之于微。勢兆已形。求諸服餌。方既弗善。藥何救焉。書曰。藥不瞑眩。厥疾弗瘳。誠哉是言也。且如人安之道。經(jīng)絡如泉?;蝰Y騁性情。乖類形體。莫知傷敗。至損壽齡。蓋由血脈榮枯。肌膚盛弱。貪其嗜欲。不利機關(guān)。及至虛羸。不防他故。
四時逆順。六氣交爭。賢者自知。愚者未達。是以圣人廣慈仁義。博愛源深。故黃帝盡岐伯之談。虢君信越人之術(shù)。揆度者明于切脈。指歸者探于幽玄。論之則五音自和。聽之則八風應律。譬猶影響。無不相從。求妙刪繁。
備諸方冊。討尋精要。演說無所不周,詮括簡編。探賾悉聞盡善。莫不考秘密。搜隱微。大矣哉。為學乃至于此耶。則知天不愛其道。而道處其中。地不愛其寶。而寶含其內(nèi)。夫醫(yī)者意也。疾生于內(nèi)。藥調(diào)于外。醫(yī)明其理。藥效如神。觸類而生。參詳變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執(zhí)見庸醫(yī)。證候難曉。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異術(shù)玄針。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余首。無非親驗。并有準繩。
貴在救民。去除疾苦。并遍于翰林醫(yī)官院。各取到經(jīng)手家傳應效藥方。合萬余道。令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較勘編類。凡諸論證。并該其中。品藥功效。悉載其內(nèi)。凡候疾之深淺。先辨虛實。次察表里。然可根據(jù)方用藥。則無不愈也。庶使天高地濃。明王道之化成。春往秋來。布群黎之大惠。昔炎帝神農(nóng)氏長于姜水。始教民播種。以省煞生。嘗味草木。區(qū)別藥性。救夭傷之命。延老病之生。黔首日用。而不知圣人之至德也。夫醫(yī)道之難。昔賢猶病。設(shè)使誦而不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盡。窮此之道者。其精勤明智之士歟。朕尊居億兆之上。常以百姓為心。念五氣之或乖??忠晃镏?。不盡生理。朕甚憫焉。所以親閱方書。俾令撰集。冀溥天之下。各保遐年。同我生民。躋于壽城。今編勒成一百卷。命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雕刻印版。遍施華夷。凡爾生靈。宜知朕意。
宋史本傳曰。王懷隱。宋州睢陽人。初為道士。住京城建隆觀。善醫(yī)診。太宗尹京。懷隱以湯劑只事。太平興國初。詔歸俗。命為尚藥奉御。三遷至翰林醫(yī)官使。三年。吳越遣子惟浚入朝。惟浚被疾。詔懷隱視之。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醫(yī)術(shù)。藏名方千余首。皆嘗有驗者。至是詔翰林醫(yī)官院。各具家傳經(jīng)驗方以獻。及萬余首。
命懷隱與副使王 鄭奇醫(yī)官陳昭遇參對編類,每部以隋太醫(yī)令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而方藥次之。成一百卷。
太宗御制序。賜名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鏤板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yī)博士掌之。懷隱后數(shù)年卒。
趙希弁曰。太平圣惠方一百卷。上太宗皇帝在潛邸日。多蓄名方異術(shù)。太平興國中。內(nèi)出親驗者千余首。乃詔醫(yī)局。各上家傳方書。命王懷隱王 鄭彥陳昭遇校正編類。各于編首。著其疾證。淳化初書成。御制序引。
陳振孫曰。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太平興國七年。詔醫(yī)官。使尚藥奉御王懷隱等編集。御制序文。淳化三年書成。
王應麟曰。太宗留意醫(yī)術(shù)。自潛邸。得妙方千余首。太平興國三年。詔醫(yī)官院。獻經(jīng)驗方。合萬余首。集為太平圣惠方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門。萬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并序論總目錄。每部以隋巢元方病源候論冠其首。凡諸論證品藥功效。悉載之。目錄一卷。御制序。淳化三年。二月癸未。賜宰相李 。參政黃中沆。樞臣仲舒準。
五月己亥。頒天下。諸州置醫(yī)博士掌之。
〔何氏(希彭)圣惠選方〕藝文略六十卷 佚蔡襄后序曰。生者。天地之德。成者。圣人之業(yè)。運化流物。隨之不遺。生之理至矣。推本興治。安而有倫。
成之之道著矣。是故作天下之美利者。其圣人之事乎。傳稱神農(nóng)味百草?;实垆泝?nèi)經(jīng)。以除民疾。其術(shù)能死者生。
而夭者壽。以言乎功雖大。禹之疏洚水。驅(qū)龍蛇。湯武之用金革戡禍亂。特救患于一時。孰與無窮之賴乎。故曰。
作天下之美利者。皆圣人之事也。宋當天命。出九州之人于火鼎之中。吹之濯之。太宗皇帝平一宇內(nèi)。極所覆之廣。又時具氣息。而大蘇之。乃設(shè)官賞金繒之利。購集古今名方。與藥石診視之法。國醫(yī)詮次。類分百卷。號曰太平圣惠方。詔頒州郡。傳于吏民。然州郡承之。大率嚴管鑰謹曝涼而已。吏民莫得與其利焉。閩俗左醫(yī)右巫。疾家根據(jù)巫作祟。而過醫(yī)之門。十才二三。故醫(yī)之傳益少。余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于眾。郡人何希彭者。通方伎之學。凡圣惠方。有異域瑰奇。怪誕難致之物。及金石草木。得不死之篇。一皆致之。酌其便于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
希彭謹(舊注。今上御名。)自守。為鄉(xiāng)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于版。列牙門之左右。所以道圣主無窮之澤。淪究于下。
又曉人以根據(jù)巫之謬。使之歸經(jīng)常之道。亦刺史之要職也。慶歷六年十二月八日。右正言直史館。知軍州事。蔡某序。(文集)
〔亡名氏圣惠經(jīng)用方〕 藝文略一卷 佚〔賈氏(黃中)神醫(yī)普救方〕 宋志一千卷目十卷 佚宋史本傳略曰。賈黃中。字媧民。滄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孫。父 。字仲寶。晉天福三年進士。解謁。宋初為刑部郎中。終水部員外郎。知浚儀縣。年七十卒。黃中幼聰悟。方五歲。 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六歲舉童子科。七歲能屬文。觸類賦詠。父常令蔬食。曰。俟業(yè)成。乃得食肉。十五舉進士。授校書郎。集賢校理。遷著作佐郎。直史館。建隆三年。遷在拾遺。歷左補闕。開寶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禮院。嶺南平。以黃中為采訪使。
廉直平恕。遠人便之。還奏利害數(shù)十事。皆稱旨。會克江表。選知宣州。太宗即位。遷禮部員外郎。太平興國二年。知升州。丁父憂。起復視事。五年召歸闕。有薦黃中文學高第。召試中書。拜賀部員外郎。知制誥。八年。與宋白呂蒙正等。同知貢舉。遷司封郎中。充翰林學士。雍熙二年。又知貢舉。俄掌吏部選。端拱初。加中書舍人。二年。
兼史館修撰。淳化二年秋。與李沆并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四年冬。與沆并罷。守本官。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
乞留京。改澶州。至道初。構(gòu)疾。詔令歸闕。特拜禮部侍郎。代至。兼秘書監(jiān)。黃中素嗜文籍。既居內(nèi)閣。甚以為慰。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又李宗訥傳曰。太平興國初。詔賈黃中。集神醫(yī)普救方。宗訥暨劉錫吳淑呂文仲杜鎬舒雅皆預焉。
王應麟曰。太平興國六年十月丙戌。詔賈黃中等。于崇文院。編錄醫(yī)書。雍熙三年十月。纂成千卷。目錄十卷。名神醫(yī)普救方。御制序。
〔至道單方〕佚按上見于針灸資生經(jīng)。
〔陳氏(堯叟)集驗方〕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陳堯叟。字唐夫。解褐光祿寺丞。直史館。與省華同日賜緋。遷秘書丞。久之充三司河南東道判官。時宋亳陳 民饑。命堯叟及趙況等。分振之。再遷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嶺南風俗。病者禱神不服藥。堯叟有集驗方??淌鹬蒹A。
王應麟曰。天禧二年八月丁未。內(nèi)出陳堯叟所集方一卷。示輔臣。上作序。紀其事。命有司刊板。賜廣南官。
仍分給天下。(玉海)
〔朗氏(簡)集驗方〕佚宋志本傳曰。朗簡字叔廉。杭州臨安人。幼孤貧。借書錄之。多至成誦。進士及第。補試秘書省校書郎。知寧國縣。徙福清令??h有石塘陂。歲久湮塞。募民浚筑。溉廢田百余頃。邑人為立生祠。調(diào)隨州推官。及引對。
真宗曰。簡歷官無過。而無一人薦。是必恬于進者。特改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分宜縣。徙知竇州??h吏死。子幼。贅婿偽為券。冒有其資。及子長屢訴不得直。乃訪于朝。下簡劾治。簡示以舊牘曰。此爾翁書耶。曰。然。又取偽券示之。
弗類也。始伏罪。徙藤州。興學養(yǎng)士。一變其俗。藤自是始有舉進士者。通判海州。提點利州路刑獄官。罷知泉州。累遷尚書度支員外郎。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擢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捕斬賊馮佐臣入判大理寺。出知越州。復歸判尚書刑部。出知江寧府。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知揚州。徙明州。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祀明堂。遷刑部。卒。
年八十有九。特贈吏部侍郎。簡性和易。喜賓客。即錢塘。城北治園廬。自號武林居士。道引服餌。晚歲顏如丹。
尤好醫(yī)術(shù)。人有疾。多自處方以療之。有集驗方數(shù)十□行于世。一日謂其子 曰。吾退居十五年。未嘗小不懌。
今意倦。豈不逝歟。就寢而絕。
〔錢氏(惟演)篋中方〕(舊闕撰人名氏)宋志一卷 佚彭乘曰。錢文僖公集篋中方。蘇合香丸注云。此藥本出禁中。祥符中。嘗賜近臣。(墨客揮犀)
〔王氏(袞)博濟方〕宋志三卷(讀書后志。作五卷。)未見晁公武曰。王氏博濟方三卷?;食跣栕c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余方。擇其善者為此書。
名醫(y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文獻通考○按今本讀書志失載)
陳振孫曰。王氏博濟方三卷。太原王袞撰。慶歷七年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博濟方五卷。宋王袞撰。袞。太原人。其仕履未詳。惟郎簡原序。稱其嘗為錢塘酒官而已。
此書。諸家書目皆著錄。惟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三卷。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稍有不同。蓋三五字形相近。傳寫者有一訛也。公武又稱。袞于慶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余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y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
尤奇驗。今案袞自序。有云向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yī)之庸者。誤投湯劑。疾竟不瘳。據(jù)此則官滑臺者。
乃袞之父。而公武即以為袞。殊為失考。袞又言。博采禁方。逾二十載。所得方論。凡七千余道。因于中擇其尤精要者。得五百余首。而公武乃云。家藏七十余方。則又傳寫之誤也。原書久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nèi)。載有其文。
裒輯編次。共得三百五十余方。視袞序所稱五百首者。尚存十之七。謹分立三十五類。根據(jù)次排比。從讀書志之目。
厘為五卷。其中方藥多他書所未備。今雖不盡可施用。而當時實著有奇效。足為醫(yī)家觸類旁通之助。惟頗好奇異。
往往雜以方術(shù)家言。如論服杏仁則云。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煉杏仁為丹。王子晉服四十年而騰空。丁令威服二十年而身飛。此類殊誕妄不足信。今故取服食諸法。編附卷末。以著其謬。俾讀者知所持擇焉。
〔慶歷善救方〕宋志一卷 佚王安石后序曰。孟子云。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臣某伏讀善救方。而竊嘆曰。此可謂不忍人之政矣。夫君者。制命者也。推命而致之民者。臣也。君臣皆不失職。而天下受其治。方今之時??芍^有君矣。
生養(yǎng)之德。通乎四海。至于蠻夷荒忽不救之病。皆思有以救而存之。而臣等雖賤。實受命治民。不推陛下之恩澤。
而致之民。則恐得罪于天下。而無所辭誅。謹以刻石。樹之縣門外左。令觀赴者自得。而不求有司云?;?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序。(臨川文集)
王應麟曰。慶歷八年二月癸酉。以南方病毒者乏方藥。為頒善救方。
馬端臨曰。慶歷善救方一卷。兩朝藝文志云。詔以福州奏獄醫(yī)林士元藥下蠱毒。人以獲全。錄其方。令國醫(yī)類集附益。八年頒行。
〔周氏(應)簡要濟眾方〕(玉海曰。一云廣濟。)宋志五卷 佚宋史仁宗紀曰?;?三年五月乙亥。頒簡要濟眾方。命州縣長吏。按方劑救民疾。
蘇軾跋曰。先朝值夷狄懷服。兵革寢息。而又體質(zhì)恭儉。在位四十有二年。宮室苑囿無所益。故民無曝賦。
而生齒歲登。墾田日廣。至于法令。則去苛慘尚寬簡。守令則進柔良退貪殘。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廣惠以廩 獨。寬恤以省力役。除身丁之算。弛鹽榷之令。用能導迎休祥。年谷登衍。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膚而瀹骨髓矣。然猶慊然。憂下民之疾疹。無良劑以全濟。于是詔太醫(yī)集名方。日簡要濟眾。凡五卷。三冊。鏤板模印。以賜郡縣。俾人得傳錄。用廣拯療。意欲錫以康寧之福。 之仁壽之域。已而縣與律令同藏。殆愈一紀。窮達之民。莫或聞知。圣澤壅而不宣。吏之罪也。乃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痊 愈疾。亦欲使人知上恩也。后之君子。儻不以為誚。歲一檢舉之。使無遺毀焉。(東坡大全集)
王應麟曰。皇 簡要濟眾方五卷?;?中。仁宗謂輔臣曰。外無善醫(yī)。其令太醫(yī)。簡圣惠方之要者。頒下諸道。仍敕長吏拯濟。令醫(yī)官使周應編。三年頒行。
按弟堅曰。是書。陳晃二氏。并不著錄。惟唐慎微劉完素書引之。而朝鮮國醫(yī)方類聚。載臟腑一類。其方出圣惠者。僅薏苡散。酸棗人丸。 砂丸三方。余皆彼書所無。不知何故也。平胃散一方。世為出局方。不知其本于是書。自余諸方。亦多可資用者矣。
〔司馬氏(光)醫(yī)問〕宋志七卷(蘇軾司馬溫公行狀。作七篇。) 佚〔葛氏(懷敏)神效備急單方〕宋志一卷 佚東都事略曰。葛懷敏始以父蔭。授西頭供奉官。懷敏通時事。善希合。故多薦其才者。嘗為益州路提點刑獄。知隰莫保雄滄滁六州。陜西用兵。為涇原秦鳳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元昊寇鎮(zhèn)戎軍。賊引兵偽遁。懷敏遂率諸將趣定州。環(huán)慶路都監(jiān)劉賀以蕃兵五千。與賊戰(zhàn)不勝而潰。懷敏入保定川砦。涇原鈐轄曹英又敗于砦之東北隅。懷敏所部人奔駭。懷敏為眾所擁。幾蹂踐死。輿至壅城乃蘇。賊遂圍城。懷敏與諸將謀。赴鎮(zhèn)戎軍。賊斷其歸路。與諸將遇賊。遂長驅(qū)。直抵渭州。初懷敏之除 延也。范仲淹言其怯懦不知兵。遂徙涇原。卒敗事。奏至。贈鎮(zhèn)西軍節(jié)度使。謚曰忠隱。
〔文氏(彥博)藥準〕宋志一卷 佚自序曰。余嘗苦頭眩。治之多方。彌歲不解。會國醫(yī)龔世昌診脈問狀。乃云。鬲有寒痰。久之使然。非它苦也。授余香芎散。并其方。服未半劑而愈。遂不復發(fā)。余既神其效。又觀其立方有法。不與常類。方用九物。
物別為之解。凡藥性之溫寒。味之甘辛。并其主療。略具于下。雖簡而備。使觀之者有據(jù)。服之無疑。無疑有效。
猶夫任人。各知其才之所長。用無疑。事罔不濟。乃知古之良醫(yī)。治病必考于本草而立方。方藥既精。厥疾必瘳。
班固云。經(jīng)方者。本草石之寒溫。原疾病之深淺。陶隱居云。道經(jīng)載扁鵲數(shù)法。其用藥猶是本草家意。張仲景最為眾方之祖。悉根據(jù)本草。近世庸醫(yī)。鮮通本草。求其方藥之驗。固亦難矣。余嘉龔醫(yī)之方。專用本草之意。因采仲景并外臺。千金及諸家經(jīng)驗方。共若干。輒加注傳于門內(nèi)。以備處療。謂之藥準。以其根據(jù)本草立方。則用之有準云。(文集)
陳振孫曰。藥準一卷,潞公文彥博寬夫撰。所集方才四十首。以為根據(jù)本草而用藥。則有準。故以此四十方。
為處方用藥之準也。
〔孫氏(用和)傳家秘寶方〕宋志五卷(讀書后志。作十卷。書錄解題。作三卷。)佚趙希弁曰。孫尚秘寶十卷。上皇朝孫尚撰。呂惠卿帥邊日。尚之子在屬部。因取此書??贪鍌饔谑?。
陳振孫曰。孫氏傳家秘寶方三卷。尚藥奉御太醫(yī)令孫用和集,其子殿中丞兆,父子皆以醫(yī)名。自昭陵迄于熙豐。無能出其右者。元豐八年。兆弟宰為阿東漕。屬呂惠卿帥。并從宰得其書。序而刻之。兆自言為思邈之后。
晁氏讀書志。作孫尚秘寶方。凡十卷。
邵伯溫曰。仁宗初納光獻皇后。后有疾。國醫(yī)不效。帝曰。后在家。用何人醫(yī)。后曰。外家隨叔父官河陽。有疾服孫用和藥輒效。尋召用和。服其藥果驗。自布衣。除尚藥奉御。用和自此進用。用和本衛(wèi)人。以避事客河陽。
善用張仲景法治傷寒。名聞天下。三子奇兆。皆登進士第。為朝官。亦善醫(yī)。(邵氏聞見錄)
〔劉氏(元賓)神巧萬全方〕(舊訛作劉元寶)宋史十二卷 存按是書輯在于醫(yī)方類聚中。弟堅嘗為錄出。跋曰。上宋劉元賓子儀撰。其方藥采之圣惠者。十居七八。多可施用,其論說亦原本古人。間加己見,至如其舉傷寒各治。辨中風諸證。最為賅備。頗有發(fā)明。奈何世久失傳。
元明諸家。罕征引者。今檢醫(yī)方類聚中所載。按條掇拾。雖未復舊觀。然大要略具矣。仍謹根據(jù)類排纂。詳加訂正。從宋史原目。厘為十二卷云。
〔劉氏(彝)贛州正俗方〕宋史二卷 佚宋史本傳曰。劉彝。字執(zhí)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xiāng)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凡所立綱紀規(guī)式。
彝力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diào)高郵簿。移朐山令。治簿書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筑。熙寧初。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東南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啟揚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知虔州。俗尚巫鬼。
不事醫(yī)藥。彝者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醫(yī)易業(yè)。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互市。交趾陷欽廉邕三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隨州。父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 初。復以都水丞召還。
病卒于道。年七十。著七經(jīng)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陳振孫曰。正俗方一卷。知虔州長樂劉彝執(zhí)中撰。以虔俗信巫無醫(yī)藥。集此方以教之。
〔沈氏(括)良方〕宋志十卷(讀書后志。作十五卷。)佚自序曰。予嘗論治病有五難。辨疾。治病。飲藥。處方。別藥。此五也。今之視疾者。惟候氣口六脈而已。
古之人視疾。必察其聲音顏色。舉動膚理。情性嗜好。問其所為??计渌小R训闷浯蟀?。而又遍診人迎氣口十二動脈,疾發(fā)于五臟。則五色為之應。五聲為之變。五味為之遍。十二脈為之動。求之如此其詳。而然猶懼失之。
此辨疾之難一也。今之治疾者。以一二藥。書其服餌之節(jié)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先知陰陽運歷之變故,山林川澤之竅發(fā)。而又視其人。老少肥瘠。貴賤居養(yǎng)。性術(shù)好惡。憂喜勞逸。順其所宜。違其所不宜。或藥或火。或刺或砭?;驕蛞?。矯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搗而索之。投幾順變。間不容發(fā)。
而又調(diào)其衣服。理其飲食。異其居處。因其情變?;蛑我蕴臁;蛑我匀恕N暹\六氣。冬寒夏暑。 雨電雹。鬼靈厭蠱。甘苦寒溫之節(jié)。后先勝復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強弱。五臟異稟。循其所同。譽其所偏。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眾人。此人事也。言不能傳之于書。亦不能喻之于口。其精過于承蜩。其察甚于刻棘。目不舍色。耳不舍聲。手不釋脈,獨懼其差也。舍藥遂去。而希其十全。不其難哉。此治疾之難二也。古之飲藥者。煮煉有節(jié)。
飲啜有宜。藥有可以久煮者。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熾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jié)也。宜溫宜寒?;蚓徎蛩??;虺孙嬍诚才?。而飲食喜怒為用者。有違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敵者。此飲啜之宜也。而水泉有美惡。操藥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責藥之不效者,非藥之罪也。此服藥之難三也,藥之單用為易知。藥之復用為難知。世之處方者,以一藥為不足。又以眾藥益之。殊不知藥之有相使者。相反者。有相合而性易者。方書雖有使佐畏惡之性。
而古人所未言。人情所不測者。庸可盡哉。如酒于人,有飲之逾石而不亂者。有濡吻則顛眩者。漆之于人。有終日搏漉而無害者。有觸之則瘡爛者。焉知藥之于人。無似此之異者。此稟賦之異也,南人食豬魚以生。北人食豬魚以病。此風氣之異也。水銀得硫黃而赤如丹。得礬石而白如雪。人之欲酸者。無過于醋矣。以醋為未足。又益之以橙。二酸相濟。宜其甚酸而反甘。巴豆善利也。以巴豆之利為未足。而又益之以大黃。則其利反折。蟹與柿。嘗食之而無害也。二物相遇。不旋踵而嘔。此色為易見。味為易知。而嘔利為大變。
故人人知之。至于相合而知。他臟致他疾者。庸可易知耶。如乳石之忌參術(shù)。觸者多死。至于五石散。則皆用參術(shù)。此古人處方之妙。而世或未喻也。此處方之難四也。醫(yī)誠藝也。方誠善也。用之中節(jié)也。而藥或非良。奈何哉。橘過江而為枳。麥得滋而為蛾。雞逾嶺而黑。 鵒逾嶺而白。月虧而蚌蛤消。露下而蚊喙坼。此形器之易知者也。性豈獨不然乎。予觀越人藝茶畦稻。一溝一隴之異。遠不能數(shù)步。則色味頓殊。況藥之所生。秦越燕楚之相遠。而又有山澤膏瘠燥濕之異稟。豈能物物盡其所宜。又素問說陽明在天。則花實戕氣。少陽在泉。則金石失理。如此之論。采掇者固未嘗晰也。抑又取之有早晚。藏之有焙KT 。風雨燥濕。動有槁暴。今之處藥?;蛴袗夯鹫?。必日之而后咀。然安知采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此辨藥之難五也。此五者大概而已。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詳至于書不能載。豈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醫(yī)哉。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輒為疏之。世之為方者。稱其治效。常喜過實。千金肘后之類。尤多溢言。使人不復信。予所謂良方者。必目睹其驗。始著于篇。
聞不預也。然人之疾。如向所謂五難者。方豈能必良哉。一睹其驗。即謂之良。殆不異乎刻舟以求遺劍者。予所以詳著其狀于方尾。疾有相似者。庶幾偶值云爾。篇無次序。隨得隨注。隨以與人。拯道貴速。故不暇完也。沈括序。
東都事略曰。沈括。字存中。吳興人也。博覽古今。于書無所不通。舉進士。為揚州司理參軍。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間。除太子中允。為檢正中書刑房公事。遷集賢校理。
察訪兩浙農(nóng)田水利。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邊吏報北虜將入寇。亟遣中貴人。取兩河民車。以為戰(zhàn)備。民大驚擾。自宰執(zhí)以下。言不便者墻進。俱不省。一日括持筆立御坐側(cè)。神宗顧曰。卿知籍車之事乎。括曰。未知車將何用。神宗曰。北虜以多馬取勝。唯車可以當之。括曰。胡之來。民父子墳墓田廬。皆當棄去。復暇恤車乎。朝廷姑籍其數(shù)。而未取何傷。神宗曰。卿言有理。何論者之紛紛也。括曰。車戰(zhàn)之利。見于歷世。巫臣教吳子以車戰(zhàn)。遂伯中國。李靖用偏箱鹿角車。以擒頡利。臣但未知一事。古人所謂輕車者。兵車也。五御折旋。利于輕速。
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椎樸。以牛挽之。日不能行三十里。少蒙雨雪。則跬步不進。故俗謂之太平車?;蚩墒┯跓o事之日。恐兵間不可用耳。神宗益喜曰。無人如此語朕者。當更思之。明日。遂罷籍民車。執(zhí)政問括曰。君以何術(shù)。而立談罷此事。上甚多太平車之說也。括曰。圣主可以理奪。不可以言爭。若車可用。其敢以為非。未幾以上正言知制誥。察訪河北西路。出使遼國使。還以淮浙災傷。為體量安撫使。權(quán)三司使,遷翰林學士。括詣宰相吳充陳說免役事。謂可變法令。輕役依舊輪差。御史蔡確論括非其職。而遽請變法。括亦待罪求去。確復言括詭求罷免。有詔食供職。臣切惑焉。且括謂役法可變。何不言之于檢正察訪之日。而言之于翰林學士之時。不言之于陛下。而言之于執(zhí)政。原括之意。但欲根據(jù)附大臣。巧為身謀而已。遂罷以集賢院學士知宣州。復龍圖閣待制。
召還知審官院。復以言者罷。知青州。尋知延州。王師大舉伐西夏。種諤帥師入銀夏州。而不能有。明年。括請城永樂。命徐禧李舜舉計議邊事。李稷主糧餉。遂城永樂。距銀州五十里。米脂五十里。城成。賜名銀州寨。既而賊二十萬。重圍永樂城。攻益急。城陷。于是漢番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人。皆沒焉。禧舜舉稷死之。神宗以括始議。責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徙秀州。復光祿卿。分司南京。
以卒。括嘗上熙寧奉元歷。編修天下郡國圖。著述頗多。有春秋機括。筆談。行于世。
趙希弁曰。沈存中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學通醫(yī)術(shù)。故類其經(jīng)驗方。成此書。用者多驗。
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
〔靈苑方〕宋志二十卷 佚趙希弁曰。靈苑方二十卷。上皇朝沈括存中編。本朝士人。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以善醫(yī)名世。而存中尤善方書。此中所載。多可用。
劉 曰。靈苑方。本方不載所作人姓名。
〔蘇沈良方〕宋志十五卷注曰。沈括蘇軾所著。(書錄解題,作十卷。)存趙希弁曰。蘇沈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通醫(yī)學。嘗集得效方成一書。后人附益以蘇軾醫(yī)藥雜說。故曰蘇沈。
陳振孫曰。蘇沈良方十卷。蘇者。東坡。沈。即存中也。不知何人所錄。其間辨雞舌香一段言。靈苑所辨。
猶有未盡者。館閣書目。別有沈氏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而無靈苑方。
劉桂曰。蘇沈良方十卷。前有永嘉道士林靈素序。余家有宋刻本。竊意靈素在二公文集中?;螂s記?;蚬P談等書。鈔出匯成一編。附托二公之盛名。以行其方耳。李東垣謂蘇沈良方。猶唐宋類詩。何也。蓋言不能詩者之集詩。猶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詩之不善。止不過費紙而已。不致誤人。一方之不善。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噫。后之集方書者。尚慎之哉。(讀醫(yī)說)
四庫全書提要曰。蘇沈良方八卷。宋沈括所集方書。而后人又以蘇軾之說附之者也??妓问匪囄闹?。有括靈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別出蘇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蘇軾所著。陳振孫書錄解題。有蘇沈良方十卷。而無沈存中良方。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同。晁公武讀書志。則二書并列。而于沈存中良方下云。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蘇沈良方下亦云。括集得效方成一書。后人附益。以蘇軾醫(yī)學雜說附之者。蓋晁氏所載良方。即括之原本。其云或以蘇子瞻論醫(yī)藥雜說附之者。即指蘇沈良方。由其書初尚并行。故晁氏兩載。其后附蘇說者盛行。原本遂微。故尤氏陳氏遂不載其原本。今永樂大典。載有蘇沈良方原序一篇。亦括一人所作。且自言予所作良方云云。無一字及軾。是后人增附之后。并其標題追改也。按明晁KT 寶文堂書目。有蘇沈二內(nèi)翰良方一部。是正嘉以前。傳本未絕。其后不知何時散佚。今據(jù)永樂大典所載。掇拾編次。厘為八卷。史稱括于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
皆有所論著。今所傳括夢溪筆談。末為藥議一卷。于形狀性味。真?zhèn)瓮悺1鎰e尤精。軾雜著。時言醫(yī)理。于是事亦頗究心。蓋方藥之事。術(shù)家能習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經(jīng)試驗。此書以經(jīng)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程永培跋曰。沈氏良方。后人益以蘇氏之說。名之曰蘇沈良方。非當時合著之書也。余藏舊刻印本。書不列存中氏原序。而載有林靈素一敘。亦止論沈。未及蘇。其卷首一敘。兼及蘇沈。文頗拙蹇。不著作者姓名。蓋俗筆也。按永樂大典中。有蘇沈良方名曰。蓋從宋史藝文志來者。
則知合蘇沈。而傳于今日之本。約略宋末人為之耳。又考宋史。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數(shù)較之。
雖合沈氏。卻雜以蘇說。若從蘇沈良方。則少五卷矣。豈在當時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誤字甚多。幾至不可讀。為之訂正。然內(nèi)證外證。婦人小兒。以至雜說。依稀略備。似非不全之本。蓋古人以醫(yī)卜為賤術(shù)。作史者志方書。
未必詳加考訂。即如劉涓子之鬼遺方論。宋史作鬼論。脫去遺方二字。則其他之疏略可知也。此書卷帙未符宋志。
其間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內(nèi)中諸方。間已見之博濟靈苑諸書。即其余亦莫不應病神驗異常。至有不可以理測者。
豈非龍宮之所授耶。今為授梓。并補敘沈氏原敘一篇。熟讀五難。大有裨益。瘦樵程永培跋。
鮑廷博跋曰。良方托始于沈夢溪。迨宋南渡后?;蛞嬉詵|坡論說。而蘇沈之名著焉。元明以來。其傳漸寡。
近年吳郡程君永培始出藏本。授梓以行。會朝廷詔頒內(nèi)殿聚珍版本于各直省。于是其書復大顯于世。顧殿本初頒。
藏家爭先快睹。既不敷承領(lǐng)。而程刻又不列坊肆。無以饜四方之求。博因參合兩本。益廣其傳。上以仰副圣天子嘉惠藝林之至意。而程君活人濟世之心。抑又推而廣之矣。殿本輯自永樂大典。大概詳沈而略蘇。程刻較完。
而承訛襲謬。無從是正。往時程君過予。語次及之。若有歉然于中者。蓋慮其貽誤。較他書所系尤重也。今證以殿本。盡刊其誤。其為愉快。當何如耶。刊成謹冠提要于簡端。以還殿刻之舊。卷末仍先以程跋。用示不敢掠美之意。乾隆癸丑十月上浣四日。歙鮑廷博識于柳塘寓廬。
〔蘇氏(軾)圣散子方〕讀書敏求記一卷 未見自序曰。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云風冷痰飲,癥癖 瘧。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jié)度。
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惑。智不能知。今杰所蓄圣散子。殆此類耶。
自古論病。唯傷寒最為危急。其表里虛實。日數(shù)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厘。輒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二毒。男女相易。狀至危急者。連飲數(shù)劑。即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
其余輕者。心額微汗。止爾無恙。藥性微熱。而陽毒發(fā)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若時疫流行。平旦于大釜中煮之。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實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具。衛(wèi)生之寶也。其方不知所從出。得之于眉山人巢君谷。谷多學好古。秘惜此方。不傳其子。
余苦求得之,謫居黃州。比年時疫。合此藥散之。所活者不可勝數(shù)。巢始授余。約不傳人。指江水為盟。余竊隘之。乃以傳蘄水龐君安時。安時以善醫(yī)聞于世。又善著書。欲以傳后。故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
?。ㄎ募?br />
又后序曰。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shù)。所用此中下品藥。略計每千錢即得千服。由之積之。其利甚博。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辨者。猶有所止。若合眾力。則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嚴院修制。自立春后起施。直至來年春夏之交。有入名者。徑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羅尊者以訶梨勒。施一病比丘。故獲報身。身常無眾疾。施無多寡。隨力助緣。疾病必相扶持。功德豈有限量。仁者惻隱,當崇善因。吳郡陸廣秀才。施此方并藥。得之于智藏主禪月大師寶澤。乃鄉(xiāng)僧也。其陸廣見在京。施用并藥。在麥曲巷居住。(文集)
朱子曰。蘇軾字子贍。老蘇之長子。中進士第。再中制科優(yōu)等。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官至禮部尚書。兼端明殿翰林侍讀二學士。
葉夢得曰。子瞻在黃州。蘄州醫(yī)龐安常亦善醫(yī)傷寒。得仲景意。蜀人巢谷出圣散子方。初不見于世前醫(yī)書。
自言得之于異人。凡傷寒不問證候如何。一以是治之無不愈。子瞻奇之。為作序。比之孫思邈三建散。雖安常不敢非也。乃附其所著傷寒□中。天下信以為然。疾之毫厘不可差。無過于傷寒。用藥一失其度。則立死者皆是。
安有不問證候而可用者乎。宣和后。此藥盛行于京師。太學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shù)。今醫(yī)者悟始廢不用。巢谷本任俠好奇。從陜西將韓存寶。出入兵間。不得志客黃州。子瞻以故與之游。子瞻以谷奇?zhèn)b。而取其方。天下以子瞻文章。而信其方。事本不相因。而趨名者。又至于忘性命。而試其藥。人之惑。蓋有至是也。(避暑錄話)
陳言曰。此藥以治寒疫。因東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勝數(shù)。往往頃時寒疫流行。
其藥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東坡便謂與三建散同類。一切不問。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能自發(fā)狂。蓋陰能發(fā)躁。陽能發(fā)厥。物極則變。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三因方)
俞弁曰。圣散子方。因東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勝紀。
今閱葉石林避暑錄云。宣和間。此藥盛行于京師。太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shù)。醫(yī)頓廢之。昔坡翁謫居黃州。時其地瀕江多卑濕。而黃之居人所感者?;蛞蛑袧穸?。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藥而多效。是以通行于世。遺禍于無窮也。弘治癸丑年。吳中疫癘大作。吳邑令孫磐令醫(yī)人修合圣散子。遍施街衢。并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孫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圣散子方中。有附子良姜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劑。皆性燥熱。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辨陰陽二證。一概施治。殺人利于刀劍。有能廣此說。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續(xù)醫(yī)說)
錢曾曰。圣散子方一卷。此方不過二十二味。諸病可治。東坡得之于眉山人巢谷。謫居黃州。時疫益行。合此藥散之,所活不勝數(shù)。因制序以傳不朽。惜其方世罕之見。郭五常得之于都憲袁公。即為梓行于鄖陽。附錄華佗危病十方。及經(jīng)驗三方。繼得者復刊為續(xù)錄。坡序稱濟世之具。衛(wèi)生之寶。真此書之謂也。
〔杜氏(壬)醫(yī)準〕一卷 佚葉少蘊曰。嘗見杜壬作醫(yī)準一卷。記其平生治人用藥之驗。其一記郝質(zhì)子婦產(chǎn)四日。螈 戴眼。弓背反張。
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才分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幾二尺。家人驚駭。以數(shù)婢張拗之。不直。適記所云。而藥囊在獨活。乃急為之。召醫(y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yī)至則愈矣。更不復用大豆紫湯。古人處方神驗類爾。但世所用之。不當其疾。每易之。自是家人有臨乳者。應所須藥物必備。不可不廣告人。二方皆在千金第三卷。
卷四十六
方論(二十四)
〔太醫(yī)局方〕讀書后志十三卷 佚趙希弁曰。上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y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yī)局驗試根據(jù)方制藥鬻之。仍模本傳于世。
〔張氏(耒)治風方〕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張耒文潛所傳。凡三十方。
東都事略曰。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也。幼穎異為文。從蘇轍學。轍見其文愛之。舉進士。為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丞。蘇軾亦深知之。稱其文。召為太學。元 初。為正字。遷著佐郎,改著作郎。兼史院檢討。
在館八年。顧義自守泊如。擢起居舍人。請郡。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徙宣州責監(jiān)黃州酒稅。徙復州。起為通判黃州。移知袞州。召為太常少卿。甫數(shù)月。后以直龍圖閣知穎州。又徙汝州。復坐元 黨落職。主管明道宮。初耒在。聞蘇軾之訃。以師弟子禮舉喪。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五年。得自便。居陳州。尋主管崇福宮。卒。年六十。
〔初氏(虞世)古今錄驗養(yǎng)生必用方〕宋志三卷(讀書后志作十六卷)佚趙希弁曰。養(yǎng)生必用方十六卷。上皇朝初虞世撰。序謂古人醫(yī)經(jīng)行于世者多矣。所以別著書者。古方分劑。
為今銖兩不侔。用者頗難。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茍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于醫(yī)也。虞世本朝士。一旦削發(fā)為僧。在襄陽。與十父游從甚密。
陳振孫曰。養(yǎng)生必用書三卷。靈泉山初虞世和甫撰。紹圣丁丑序。
朱 曰。世傳。婦人有產(chǎn)鬼形者。不能執(zhí)而殺之。則飛去。夜復歸就乳。多瘁其母。俗呼為旱魃。亦分男女。
女魃竊其家物以出。兒魃竊外物以歸。初虞世和甫名士善醫(y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可馴狎。往往尤忽權(quán)貴。每貴人求治病。必重誅求之。至于不可堪。其所得賂。旋以施貧者。最愛黃庭堅。常言黃孝于其親。吾愛重之。每得佳墨精楮。奇玩必歸。魯直語朝士云。初和甫于余。正是一兒旱魃。時坐中有厭苦和甫者。卒爾對曰。到吾家。
便是女旱魃。(可談)
陸游曰。初虞世字和甫。以醫(yī)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鄧王生。月余得癇疾危甚。群醫(yī)束手。虞世獨以為必無可慮。不三日王薨。信乎醫(yī)之難也。(老學庵筆記)
周密曰。初虞世所集養(yǎng)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詳其說云。狀元王俊民字康侯。為應天府發(fā)解官。得狂疾。于貢院中。嘗對一石碑。呼叫不已。碑石中若有應之者。亦若康侯之奮怒也。病甚不省覺。取書冊中交股刀。自裁及寸。左右抱持之。遂免出試院。未久,疾勢亦已平復。起居飲食如故。但 不樂。徐醫(yī)以為有疾。以碧霞金虎丹吐之?;蛑^心藏有熱。勸服治心經(jīng)諸冷藥。積久為夜中洞泄。氣脫肉消。食不前而死。(齊東野語)
〔續(xù)必用方〕藝文略一卷 佚〔龐氏(安時)驗方書〕宋志一卷 佚〔龐氏家藏秘寶方〕書錄解題五卷 佚陳振孫曰。蘄水龐安時安常撰。安時以醫(yī)名世。所著書傳于世者。惟傷寒論而已。此書。南城吳炎晦父錄以見遺。
〔主對集〕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觀草木之性。與五臟之宜。秩其職任。官其寒熱。班其奇偶。以療百病。著主對集一卷。
〔楊氏(康侯)護命方〕讀書志五卷 佚〔通神論〕讀書志十四卷 佚趙希弁曰。楊氏護命方五卷。通神論十四卷。上皇朝楊退修撰。退修以岐伯語五運六氣。以治疾病。后世通之者。唯王冰一人而已。然猶于變遷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故著此方論云。
黃庭堅序曰。天下之學。要之有宗師。然后可臻微入妙。雖不盡明先王之意。惟其有本源。故去經(jīng)不遠也。
今夫六經(jīng)之旨深矣。而有孟軻荀況兩漢諸儒。及近世劉敞王安石之書。讀之亦思過半矣。至于文章之士難矣。而有左氏莊周董仲舒司馬遷相如劉向揚雄韓愈柳宗元。及今世歐陽修曾鞏蘇軾秦觀之作。篇籍具存。法度粲然。可講而學也。惟神農(nóng)黃帝岐伯雷公之書。秦越人淳于意皇甫謐張機之論。儒者罕學。學之亦不能到其淵源。近世黎陽高若訥號邃于醫(yī)方。若訥既沒。亦不得其傳焉。余有方外之友。曰楊介。嘗謂余言本草素問之意。且曰。五運六氣。視其歲而為藥石。雖仲景猶病之也。至于本草。則仲景深矣。余涉世故多。未能從介學之。衰老竄逐戎 。
瘴癘侵陵。生意無幾。恨不早從楊君之學也。今年以事至青神。有楊康侯子建者。以其所論著醫(yī)?;萑灰娡丁Oぷx之。而其說汪洋。蜀地僻遠。無從問所不知。子建閉戶讀書。貫穿黃帝岐伯無師之學。至能如此。
豈易得哉。然其湯液。皆以意調(diào)置。則不能無旨矣。方皆圣賢妙于萬物之性者。然后能作而巧者述之。而世之者也。今子建發(fā)五運六氣。敘病裁藥。錯絲以針艾之方。與眾共之。是亦仁人之用心云爾。(豫章別集)
按是書趙希弁稱楊退修所著。據(jù)黃魯直序。楊名康侯。字子建。乃著十產(chǎn)論者。然則退修當是康侯別字?;蚱渌蕴栆?。
〔閻氏(孝忠)重廣保生信效方〕宋志一卷 佚劉 曰。保生信效。閻孝忠編。孝忠字資欽。許昌人。
〔董氏( )香港腳治法總要〕(書錄解題。作董汲。)宋志一卷 未見葉少蘊曰。余崇寧大觀間。在京師。見董汲劉演輩。皆精曉張仲景方術(shù)。試之數(shù)驗。非江淮以來俗工可比也。
?。ū苁钿浽挘?br />
四庫全書提要曰。香港腳治法總要二卷。宋董汲撰。汲字及之。東平人。始末未詳。錢乙嘗序其 疹論。則其著書。在元 元豐之間。是書。書錄解題作一卷。宋史藝文志亦同。久無傳本。今從永樂大典所載。排纂成帙。
以篇頁稍繁。分為二卷。上卷論十二篇。大旨謂香港腳必由于風濕。風濕兼有冷熱。皆原本腎虛。陰陽虛實。病之別也。春夏秋冬。治之異也。高燥卑濕。地之辨也。老壯男女。人之殊也。說賅備矣。下卷方四十六。獨活散。
木香散。傳信方防風粥。桑枝煎。專治風。天麻丸。茴香丸。鳥蛇丸。趁痛丸。專治濕。薏苡仁湯。海桐皮散。
木瓜丸。治風濕相兼。獨活寄生湯。石楠丸。牛膝丸。治風濕挾虛。金牙酒。治風濕瘴癘。八味丸。腎瀝湯。地黃粥。治虛。神功丸。麻仁丸。三脘散。大黃湯。治實。屬陰者兼冷。木香飲子。治其偏于陰也。屬陽者兼熱。
紅雪治其偏于陽也。絳宮丸。白皮小豆散。木通散。治其屬于陰陽。而兼淋閉者也。松節(jié)散。食前丸。食后丸。橘皮丸。
治尋常法也。三仁丸。潤腸丸。五柔丸。治老人血枯法也。天門冬大煎。則為總治法。淋渫蒸熨五方。則為外治法。而以針灸法為始。原序。方有一十九門。大約不出于此。即闕佚亦 矣??枷愀勰_。即素問所謂厥疾。至唐始有此名。治法亦漸以詳備。然李暄及蘇敬徐王唐侍中諸家之書。今多不傳。獨汲此帙尚存。頗為周密醇正。觀其自述。稱嘗患此疾至劇。因深思其源。遂得秘要。殆所謂三折肱。而為良醫(yī)者歟。今特錄而存之。以備專門之一種焉。
〔旅舍備要方〕 宋志一卷 佚劉 曰。旅舍備急方。瘡疹論二書。皆隱士董汲撰。汲字及之。東平人。
四庫全書提要曰。旅舍備要方一卷。宋董汲撰。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董汲小兒 疹論。香港腳治法。不及此書。然宋史藝文志載之。卷帙亦同。蓋陳氏偶未見也。汲因客途猝病。醫(yī)藥尤難。特集經(jīng)效之方。百有余道。內(nèi)如蚰蜒入耳。
及中藥毒。最為險急。而所用之藥。至為簡易。其雜傷五方。
古書不少概見。今亦罕傳。萬見奇特。蓋古所謂專門禁方。
用之則神驗。至求其理。則和扁有所不能解。即此類也。至于小半夏湯。五苓散。兩方本于漢之張機。今以半夏湯治濕痰。仍其本法。至五苓散。本治傷寒汗后不解。及有水氣之病。今書中引為通行利水之劑。殆亦變通用之。如河間益元散。本雙解半表半里之傷寒。而后人取以醫(yī)暑歟。其治中暑一方。似即李泉清暑益氣湯之藍本。其無比香薷散。與后來局方。稍有出入。蓋亦本古方為加減。然云治兩腳轉(zhuǎn)筋疼痛。而反去主治之木瓜。則不解其故矣。小兒一門。大概與同時錢乙藥證直訣相出入。第以柔脆之腸胃。而多用膩粉朱砂諸峻藥。古人氣濃。服之無妨。在后來亦未可概施也。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收掇排纂。
得方尚幾五十。仍舊目分為一十二類。其觸寒心痛,厥風涎潮等證。有錄無書。無從校補。則亦闕焉。
〔譚氏(永德)殊圣方〕佚劉 曰。洪農(nóng)譚永德撰。永德。沛國下邳人。(幼幼新書)
〔陳氏(師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史五卷 佚陳師文等表曰。昔神農(nóng)嘗百草之味。以救萬民之疾。周官設(shè)疾醫(yī)之政。以掌萬民之病。著在簡編。為萬世法。
我宋勃興。神圣相授。咸以至仁濃德。涵養(yǎng)生類,且謂札瘥薦臻。四時代有。救恤之術(shù)。莫先方書。故自開寶以來。早敕近臣。讎校本草。厥后纂次神醫(yī)普救??刑绞セ?。重定針艾俞穴。校正千金外臺。又作慶歷善救。
簡要濟眾等方。以□天下。或范金揭石?;蜱U板聯(lián)編。是雖神農(nóng)之用心。成周之致治。無以過也。天錫神考。睿圣承統(tǒng)。其好生之德。不特見于方論而已。又設(shè)太醫(yī)局熟藥所于京師。其恤民瘼??芍^勤矣。主上天縱深仁??际銮傲?。爰自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俾夫修制給賣。各有攸司。又設(shè)收買藥材。所以革偽濫之弊。
比詔會府。咸置藥局,所以推展祖考之德澤??芍^曲盡。然自創(chuàng)局以來。所有之大。或取于鬻藥之家。或得于陳獻之士。未經(jīng)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未免傳疑承誤。故有藥味。脫漏銖兩過差。制作多不根據(jù)經(jīng)。祖襲間有偽妄。至于貼榜。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舉也。頃因條具。上達朝廷。繼而被命。遴撰通醫(yī)。俾之刊正。
于是請書監(jiān)之秘文。采名賢之別錄。公私眾本。搜獵靡遺。事闕所從。無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蛩萘饕詫ぴ?。訂其訛繆。折其淆亂。遺佚者補之。重復者削之。未閱歲而書成??槍懜Ξ?。謹獻于朝。將見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飲餌者。無纖芥之疑。頒此成書?;菁皡^(qū)宇。遂使熙豐惠民之美意。崇觀述事之洪規(guī)。本末巨細。無不畢陳。納斯民于壽康。召和氣于穹壞。億萬斯年。傳之無極。豈不韙歟。將仕郎。措置藥局。檢閱方書。陳承。
奉議郎。守太醫(yī)令。兼措置藥局檢閱方書裴宗元。朝奉郎。守尚書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謹上。
趙希弁曰。和劑局方十卷。上大觀中。詔通醫(yī)??t(yī)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
陳振孫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六卷。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凡二十一門。二百九十七方。其后時有增補。
王應麟曰。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紹興六年正月四日。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jiān)本藥方頒諸路。
宋史高宗紀曰。紹興二十一年二月乙卯。詔諸州。置惠民局。官給醫(yī)書。周密曰。和劑局方。當時精集諸名方。凡經(jīng)幾名醫(yī)之手。至提領(lǐng)以從官內(nèi)臣參校??芍^□矣。然其間差訛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
凡用藥三十九味。其間藥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yī)云。此方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后。
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改之。信然。凡此之類。必多有之。信乎誤注本草。非細故也。(癸辛雜識)
劉桂曰?;騿栐?。和劑局方。丹溪發(fā)揮辨之詳矣。戴原禮乃丹溪高弟。今觀其所著證治要訣方論。皆祖局方。何也。余曰。局方亦何負于人哉。前后活人。不知其幾。
丹溪但辨其用藥者誤耳。非方之罪也。血虛證。不宜用香燥之劑。痿痹證。不可混作風治。亦何嘗屏棄之乎。今人遂以局方例不可用?;蛘哂幸吮辈灰四现f。殊不知內(nèi)經(jīng)治寒以熱。治熱以寒。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權(quán)變得宜。消息以為治要??上抟阅媳敝?。而無寒熱之異哉。原禮蓋得丹溪之心法者。其有取于局方。非茍然也。(續(xù)醫(yī)說)
按是書。據(jù)宋志及王海。舊系五卷。書錄解題。作六卷者?;蛭瞿夸?。別為一卷歟。至讀書志。作十卷??质钦`寫。徐春甫以裴陳二氏。并為名起。不知何據(jù)。弟堅曰。王應麟以和劑惠民二局,為紹興中所置。據(jù)陳師文等表。有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語。則蓋不創(chuàng)于紹興也。詳宋史職官志曰。崇寧中。置藥局七所。添丞一員。點檢。宣和三年。減置。仍知二局是宣和所罷。而至紹興更置和劑局。改熟藥所。為惠民局矣。張海鵬學津討源所輯增廣本局方跋云。宋崇寧中。暑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未為至當也。陳表又云。崇寧以來。所有之方?;蛉∮阱魉幹?。或得于陳獻之士。未經(jīng)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
未免傳疑承誤云云。趙希弁亦稱。大觀中。詔通醫(yī)??幘址綍?。而校正增損。然則是書非 出師文等。崇寧以后。既為刊本。師文因以重修者。故宋志冠以師文校正字也。
〔增廣校正和劑局方〕五卷 存按是書。往歲姬路侯大夫川合元升(鼎)得之西京書估。以贈于先子。蓋南宋 本也。校通行本。無竇慶以下方。雖有紹興續(xù)添。別不標識。至諸家名方。不題吳直閣增字。則知紹興中吳直閣所增廣也。然茲本不載其名字。所謂吳直閣者。難識為何人。且茲本但題增廣校正。無太平惠民字。與讀書志所載符。弟堅曰。玉海。書錄解題。并稱師文等舊本。凡二百九十七方。二十一門。今通行本。大觀舊方。與續(xù)添雖各為區(qū)別。溢出二方。至分類僅十四門。其舊不可復睹。特至茲本。了然可辨。與幼幼新書引合。其存舊色者。無疑矣。詳玉海稱二十一門并其目錄而言。今茲本諸風一切氣痼冷婦人篇題下。無附香港腳脾胃消渴產(chǎn)圖字。大小篇目。共二十一門。而治傷寒后。
有脾胃一門。照通行本。知是紹興所添。若其諸方無重見者。間與通行本不同。有參苓飲子。(傷寒諸家名方)
思食丸。(一切氣諸家名方)降氣湯。(諸湯諸家名方)三方。無四斤鐵彈黑龍三丸。(諸風)滲濕湯。冰黃散。
?。▊┒∠闫⒎e丸。(一切氣)二陳湯。(痰飲)水煮木香丸。縛虎丸。(瀉?。┐缃鹜?。奪命丹。(雜?。?br />
化毒排膿內(nèi)補十全散。沒藥降圣丹。(瘡腫)牛膝湯。濟危上丹。琥珀黑龍丹。濟陰丹。琥珀黑散。術(shù)香散。竹茹湯。(婦人)人參散。錢氏白術(shù)散。(小兒)清遠香。(香方)凡二十二方。又一切氣感應丸。至紅丸子。共十三方。吳直閣如神丸。別為脾胃不和門。諸局麝香蘇合香丸。(一切氣)吳大香連丸。(瀉?。┰诖笥^方內(nèi)。
大觀生氣湯。(一切氣)在紹興方內(nèi)。紹興溫肺湯。(痰飲)大觀七棗湯。(瀉?。┐?春雪膏。(眼目)硼砂散。(咽喉)寶慶至圣保命丹。挨積丸。(小兒)在諸家名方內(nèi)。蓋通行本所錯。宜訂正焉。又通行本牛黃清心丸。其藥味次第。征周氏雜識不同。今茲本則否。前八味。為牛黃。金箔。麝香。犀角。雄黃。龍腦。羚羊角。
蒲黃。后二十一味。與大山芋丸同。但有黃芩。無熟干地黃。為異。是則合乎雜識所云。先子嘗以此八味。療中風及驚癇。殊有神驗。此等關(guān)系匪輕。所以醫(yī)方之書,必貴古本也。
〔許氏(洪)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佚自序曰。本草一編。實醫(yī)家之本根。肇于黃帝岐伯。而大備于我宋。若昔圣賢。其于制方之始。雖曰神融心會。與造化合其妙。然藥之君臣佐使。寒溫良毒。與夫治療之所主。凡識其性而用之。各當其宜者。皆自本草中來。后世用方。詎不可于此而究心焉。不然。則紙上之傳。有如藥之舛訛。(謂如以黃芩為黃 。是也。性之冷熱。甚于水火。若此之類。不可縷載。始舉其大略如此。)分兩之差誤。
?。ㄖ^加以一錢為一兩。以一分為一斤。是也。古人處方之意多不口或少不口增。此尤不可不察。)往往皆莫敢是正。不知冷熱相反。多寡不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以此療疾。無益有傷。雖曰據(jù)方炮制。對證投餌。其與實實虛虛。損不足補有余者。何以異。洪襲父祖業(yè)三世矣。今古方書。無不歷覽。就其徑而效神者。惟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之最。所恨枝行日久。烏馬失真。洪于供職暇日。謹證以監(jiān)本。精加校定。尚慮或者以為出己意之私。
于是按諸家本草所載。具注藥注于逐品之下。將使業(yè)醫(yī)者。朝夕玩味。自然默會前人制方妙處。是書之成。上足以仰贊圣朝惠朝之萬一。躋天下于壽域。茲實其喈。下足以為良醫(yī)篋笥之寶。其或診病有淺深。用藥合加減。變而通之。無施不可,非特此爾。衛(wèi)生君子。儻一過目。亦可以釋夫未達之疑。仍并將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jīng)驗秘方。各隨條類。附于本方之下。又編次和劑指南總論。以冠帙首。期與并行于時。此區(qū)區(qū)蠅附驥尾之愿也。
洪欲畀之書市。深恐急于財利者漫不加意。復蹈前車之覆。則亦洪之罪也。令敬委積慶名家。以陰 為念者。鋟木以傳。庶幾志與我同。不至滅裂以誤天下。扁鵲倉公儻復生斯世。必深嘉洪之用心。時嘉定改元。歲在戊辰日南長至。敕授太醫(yī)助教。前差充四川總領(lǐng)所。檢察惠民局許洪謹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三卷 存〔盧氏(祖常)擬進太平惠民和劑類例〕佚按是書世無傳本。祖常于其所著續(xù)易簡方中。每言及之。蓋似評論病證,以辨治方者矣。
〔亡名氏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 存朱彝尊跋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載晁氏讀書后志。陳氏書錄解題。宋藝文志。作五卷。按宋大觀中。
詔通醫(yī)??幘址?。于是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類分二十一門。錄方二百九十有七。然則是書成于汴都也。
今考王氏玉海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在紹興六年正月。至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在紹興十八年又八月。蓋師文等校正本。實止五卷。其后添補紹興寶慶淳 諸方。暨吳直閣方諸局方。故增益至十卷爾。予家所藏。
乃元時雕本。后附太醫(yī)助教許洪指南三卷。系建安高氏日新堂板行。
四庫全書提要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舊本題宋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等奉敕編。
案王應麟玉海云。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晁公武讀書志云。大觀中。
詔通醫(yī)??幘址綍?。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又讀書后志曰。太醫(yī)局方十卷。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y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yī)局驗試。根據(jù)方制藥鬻之。仍摹本傳于世。是大觀之本。實因神宗時舊本重修。
故公武有校正增損之語也。然此本止十四門。而方乃七百八十八??加窈?。又載紹興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
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jiān)本藥方頒諸路。此本以太平惠民為名。是紹興所頒之監(jiān)本。非大觀之舊矣。其中又有寶慶淳 續(xù)添諸方。更在紹興之后。兼附用藥總論指南三卷。皆從圖經(jīng)本草。鈔撮增入。亦不知何時所加。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和劑局方。其后時有增補。殆指此類歟。戴良九靈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傳。曰。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
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又稱震亨得羅知悌之學以歸。諸醫(yī)泥陳裴之學人。聞其言。大驚而笑且排。及治許謙末疾良驗。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書盛行于宋元之間。至震亨局方發(fā)揮出。而醫(yī)學始一變也。又岳珂 史曰。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幾經(jīng)名醫(yī)之手。至提領(lǐng)以從官。內(nèi)臣參校??芍^精矣。然其間差訛者。
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藥二十九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yī)云。此方只前八味。
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
余因其說而考之。信然。如此之類。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無所舛誤矣。然歷代相傳。專門禁方。多有是焉。
在用者詳審而已。必因噎而廢食。則又一偏之見矣。
張海鵬跋曰。宋崇寧中置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取崇觀以來所收局方。
分門編纂。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分十四門。七百八十八方。蓋有紹興至寶慶淳 。時有增補。非大觀中二百九十七道之舊也。今此本十四門。除產(chǎn)前產(chǎn)后二方。胎神游方催生符。及后附四香。不可謂之方外。止六百七十四方。名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后有圖經(jīng)本草。藥性總論三卷。無指南之名。既云增廣。
而與無增廣二字之本。轉(zhuǎn)少一百十四方。豈陳裴而后。又有從而詳校增減者歟。癸辛雜志謂。清心丸二十九味。
止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山芋丸所誤入者。今此本牛黃清心丸所載。藥味次弟。自牛黃至蒲黃。已十九味。后十味以干山藥而止。與癸辛雜志所云不同。其為后人重訂之本可知也。要之此書。雖有朱丹溪駁辨。然當時精簇方。幾經(jīng)名醫(yī)之論定。獻于朝。行于世。所謂得十全之效。無纖芥之疑者。茍非實有足以惠民。豈竟為紙上空談。以誤世哉。雖傳寫或間有訛誤。不可因噎而廢食。余因久無刊刻之家。抄錄不無亥豕。所以校對至再至三。以期詳慎無誤。而付之梓。尚望好我者?;菸夜疟尽?br />
俾隨時訂正。幸甚幸甚。乙丑四月。虞山張海鵬識。
按太醫(yī)局方。與和劑局方。本自不同。提要誤以此書為神宗時舊本重修。疏甚。
〔增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 存按是書。不知修乎何人。蓋許洪所注。止于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jīng)驗秘方。茲本并寶慶淳 增添新方。
俱加箋解。則宋季人所續(xù)修。卷首猶題洪名銜。
〔朱氏(震亨)局方發(fā)揮〕一卷 存朱震亨曰。和劑局方之為書也??梢該?jù)證檢方。即方用藥。不必求醫(yī)。不必修制。尋贖見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仁民之意。可謂至矣。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為法。醫(yī)門傳之以為業(yè)。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
然予竊有疑焉。何者。古人以神圣工巧言醫(yī)。又曰。醫(yī)者意也。以其傳授雖的。造詣雖深。臨機應變。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自非盡君子隨時反中之妙。寧無愧于醫(yī)乎。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應今人無限之病。何異刻舟求劍。按圖索驥。其偶然中難矣。
張介賓曰。局方一書。雖云多用熱澀。然于實熱新邪。豈云皆用此法。觀其所載太平丸。戊己丸。香連丸。
薷苓湯之類。豈非以寒治熱者耶。又若真人養(yǎng)臟湯。大己寒丸。胡椒理中湯之類。皆有可用之法。其中隨證酌宜。顧在用之者何如耳。豈局方專以熱澀為用。而可斥其非耶。且是書之行。乃宋神宗詔天下高醫(yī)。各以效方奏進而成者。
此其中或過于粉飾者。料不能無。而真效之方。必亦不少。第在丹溪之言火多者。謂熱藥能殺人。而余察其為寒多者。則但見寒藥之殺人耳。明者其深察之。(景岳全書)
四庫全書提要曰。局方發(fā)揮一卷。元朱震亨撰。以和劑局方。不載病源。止于各方下。條列證候。立法簡便。
而未能變通。因一一為之辨論。大旨專為辟溫補。戒燥熱而作。張介賓景岳全書云。局方一書。宋神宗(案此方。
成于徽宗之時。介賓以為神宗。殊為舛誤。謹附訂于此。)詔天下高醫(yī)。奏進而成。雖其中或有過于粉飾者。神效之方。亦必不少。豈可輕議。其意頗不以震亨為然??颊鸷嘀畬W。出于宋內(nèi)官羅知悌。知悌之學。距河間劉完素。僅隔一傳。完素主于瀉火。震亨則主于滋陰。雖一攻其有余。其劑峻利。一補其不足。其劑和平。而大旨不離其淵源。故于局方香竄燥烈諸藥。諄諄致辨明。以來沿其波者。往住以黃柏知母。戕傷元氣。介賓鑒其末流。
故惟以益火為宗。掊擊劉朱。不遺余力。其以冰雪凜冽為不和。以天睛日暖為和。取譬固是。然清風涼雨。亦不能謂之不和。鑠石流金。亦不能強謂之和。各明一義而忘其各執(zhí)一偏。其病實相等也,故介賓之說。不可不知。
而震亨是編。亦竟不可廢焉。
〔亡名氏諸家名方〕書錄解題二卷 佚陳振孫曰。福建提舉司所刊。市肆常貨。而局方所未收者。
卷四十七
方論(二十五)
〔亡名氏混俗順生錄〕宋志二卷 佚〔玉鑒論〕宋志五卷 佚〔丁氏(信臣)左藏方〕佚劉 曰。西京左藏庫使丁信臣。(幼幼新書)
〔梁氏(逢堯)惠眼觀證〕佚劉 曰。宜黃戴師憫術(shù)。翰林醫(yī)學梁逢堯撰。得之前宗正丞蔡沖子周家藏。
〔亡名氏鳳髓經(jīng)〕佚〔飛仙論〕佚〔聯(lián)珠論〕佚〔保信論〕佚〔惠濟歌〕佚〔吉氏( 之)家傳方〕佚劉 曰。此書。皆得之前岳州平江令吉 之謙伯家藏。上六書。(舊有寶童方。今別錄于兒科部。故欠其一。)并不載所作之人。內(nèi)吉氏家傳。乃謙伯手集之方。
〔聚寶方〕佚劉 曰。不載所作之人。得之長沙醫(yī)工鄭愈。
〔五關(guān)貫真珠囊〕佚劉 曰。不載所作之人。得之長沙醫(yī)工毛彬。
〔盧氏(昶)醫(yī)鏡〕佚〔史氏(堪)指南方〕宋志二卷 存陳振孫曰。指南方三卷。蜀人史堪載之撰。凡三十一門。各有論。王 曰。史載之指南方。嚴州公庫有版。
?。ò僖贿x方)
魯應龍曰。朱師古眉州人。年三十時。得疾不能食。聞葷腥即嘔。用火鐺旋煮湯。沃淡飯。數(shù)數(shù)食之。醫(yī)莫能知。史載之曰。俗輩不讀醫(yī)經(jīng)。而妄欲療人??蓢@也。君之疾。正在素問經(jīng)中,名食掛。凡人肺六葉。舒張如蓋。下覆于脾。子母氣和則進食。一或有戾。則肺不能舒。脾為之蔽。故不嗜食。素問曰。肺葉焦熱掛。遂授一方。買藥服之。三日聞人食肉甚香。取而啖之。遂愈。(閑窗括異志)
施彥執(zhí)曰。蔡元長苦大腸秘固。醫(yī)不能通。蓋元長不服大黃等藥故也。時史載之未知名。往謁之。閽者齟齬。
久之乃得見。已診脈。史欲示奇。曰。請求二十錢。元長曰。何為。曰。欲市紫菀耳。史遂市紫菀二十文。末之以進。須史遂通。元長大驚。問其說。曰。大腸肺之傳送。今之秘無他。以肺氣濁耳。紫菀清肺氣。此所以通也。
此古今所未聞。但不知用何湯下耳。(北窗炙 錄)
〔宋氏(闕名)千金方〕藝文略三卷 佚〔張氏(處環(huán))方〕藝文略三卷 佚〔亡名氏意外方〕藝文略口卷 佚〔韋氏(闕名)月錄方〕藝文略一卷 佚〔陳氏(闕名)太醫(yī)方〕藝文略一卷 佚〔張氏(銳)雞峰備急方〕宋志一卷 佚陳振孫曰。雞峰備急方一卷。太醫(yī)局教授張銳撰。紹興三年為序。大抵皆單方。
劉 曰。雞峰備急。蜀醫(yī)張銳編。銳字子剛。
張杲曰。予伯祖張諱(寧宗廟諱。)字子充。歙人也。家舊以財雄鄉(xiāng)里。族人有以醫(yī)名者。因留意焉。長聞蘄水道人龐君安常以醫(yī)聞淮甸。往從之游。一日丐者扣門。自言為風寒所苦。龐君令以藥濟之。丐者問當用何湯。
龐君見其手執(zhí)敗扇。指以此煎藥。調(diào)所服之藥。公初不省其意。乃曰。豈非本草所謂敗扇能出汗者乎。龐曰。然。
公辭歸。嘆曰。龐君用藥則善矣。聞川有王樸先生者。其察脈。非特知人之病。而太素之妙。能測人之死生禍福。
見于未著之前。服膺幾年。盡得其妙。乃辭而歸。先是宣之南陵有富者。唯一子。而家累萬計。適中寒疾。以為不可救。則氣息僅存。以為可療。則邈不知人。召公治之。公笑曰。正有此藥。然此病后三日當蘇。蘇必欲飲水。
則以此藥與之。服畢當酣寢。切勿驚動。醒則汗解而安矣。富者如其言。其子之疾果愈。南陵宰其妻亦苦寒疾。
醫(yī)者環(huán)視。無所措手。公探囊中得藥。服之即起矣。如其言而亦安云云。惜乎公名盛于崇寧大觀時。而享年只四十有九。卒于南昌。是日也。晨起見郡將云。某之大事。在今日午時。后事必當累公??⒃?。不至此。公曰。
吾診脈。血已入心矣。使人候之。果如期而卒。張季明自記其伯祖子充事。
〔宋氏(道方)全生集〕佚劉 曰。全生集。宋道方撰。道方字義叔。拱州人。
王明清曰。宋道方毅叔。以醫(yī)名天下。居南京。然不肯赴請。病者扶攜。以就求脈。政和初。田登守郡。母病危甚。呼之不至。登怒曰。使吾母死。亦以憂去。殺此人不過斥責。即遣人禽至庭下。呵之曰。三日之內(nèi)不痊。則吾當誅汝以徇眾。毅叔曰。容為診之。既而曰。尚可活。處以丹劑遂愈。田喜甚。云。吾一時相困辱。然豈可不刷前恥乎。用太守之車。從妓樂酬以千緡。俾群卒負于前。
增以彩釀。導引還其家。旬日后。田母病復作。呼之則全家遁去。田母遂殂。蓋其疾先已在膏肓。宋姑以良藥□其死耳。(揮塵余話)
〔徽宗圣濟經(jīng)〕宋志十卷 佚御制序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已人之疾者。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五行更王。更廢更相。人生其間。繇于陰陽。復于四時。制于五行。平則為福。有余則為禍。
淫則為疾。惟非數(shù)之所能攝。而獨立于萬形之上。非物之所能制。而周行于萬有之內(nèi)。為能以道御時。以神用數(shù)。
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昔者黃帝氏蓋體神而明乎道者也。問道于廣成。見大塊于具茨。而自親事于法宮之中。垂衣裳作書契。造甲子定律歷,所以成天之 者。雖風后力牧常先太鴻。奉令成教之不暇。而不可 及。然且嘆世德之下衰。憫斯民之散樸。上悖日月之明。下鑠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至于逐妄耗真。曾不終其天年。而中道以夭。乃詢岐伯。作為內(nèi)經(jīng)。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其言與典墳相為表里。而世莫得其傳。至號醫(yī)者流。
與謂易為卜筮者何異。朕甚悼之。自繼述以來。兢兢業(yè)業(yè)。夙夜不敢康。萬機之余。 繹訪問。務法上古。探天人之賾。原性命之理。明榮衛(wèi)之清濁。究七八之盛衰。辨逆順。鑒盈虛。為書十篇。凡四十二章。名之曰圣濟經(jīng)。使上士聞之。意契而道存。中士考之。自華而摭實??梢责B(yǎng)生??梢粤⒚???梢攒Q一世之民于仁壽之城。用廣黃帝氏之傳。豈不美哉。嗚呼。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陰陽之寇。外傷其形。有如此者。意傷于憂悲而支廢?;陚诒ザ顢仭F莻谙矘范ら?。志傷于恚怒而不能俯仰。情 之感。內(nèi)傷其真。有如此者。積虧成損。積損成衰?;脊潭嗖赜诩毼?。而發(fā)于人之所忽。益止于畎會。而損在于尾閭。戒之慎之。疾成而后藥。神醫(yī)不可為也。若乃推行道術(shù)。輔正而去邪。立學建官。群多士而教養(yǎng)廩。無告救病苦。而 其亡歿。
則布之政令。載在有司。此不復敘。
趙希弁曰。御制圣濟經(jīng)十卷。上徽宗皇帝所制也。政和八年。五月十一日。詔頒之天下學校。九月二十四日。
大司成李邦彥等言。乃者從侍臣之請。令內(nèi)外學校。課試于圣濟經(jīng)出題。臣等切謂。今內(nèi)經(jīng)道德經(jīng)。既已遵博士訓說。乞更以圣濟經(jīng)。附二經(jīng)兼講。從之。
王應麟曰。圣濟經(jīng)十卷。政和中御制并序。體真。原化。慈切。達道。正紀。食頤。守機。衛(wèi)生。藥理。審劑。凡十篇。陰陽適平。精神內(nèi)守而次。凡四十二章。一本云。政和八年。五月壬辰。頒御制圣濟經(jīng)。以廣黃帝之傳。其篇五十。其章四十有二。
〔吳氏( )注圣濟經(jīng)〕書錄解題十卷 存陳振孫曰。政和御制。辟癰學生昭武吳 注。
內(nèi)閣書目曰。圣濟經(jīng)解義一冊。宋徽宗著。太學生吳 解釋醫(yī)書也。
呂復曰。圣濟經(jīng)十卷。宋征宗所作。大要祖述內(nèi)素。而引授六經(jīng)。旁及老氏之言。以辟軒岐遺旨。政和間。
班是經(jīng)于兩學。辟癰生吳 為之解義。若達道正紀等篇。皆足以裨益治道。啟迪眾工。余如孕元。立本。制字。
命物。二三章。釋諸字義。失于穿鑿。良由不考六書之過。瑕瑜具存。固無害于美玉也。
〔黃氏(維)圣濟經(jīng)解義〕宋志十卷 佚〔政和圣濟總錄〕二百卷目錄一卷 存文淵閣書目曰。圣濟總錄。一部。一百二十冊闕。又曰。圣濟總錄。一部。九十五冊闕。欠四十二卷。
內(nèi)閣書目錄曰。圣濟總錄。二十六冊。不全。元大德間重校。莫詳姓氏。
御制序曰。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術(shù)者。治疾之大法。昔者神農(nóng)氏黃帝氏。獨觀太初。
旁燭妙有。味百藥以辨物。審百疾以全生。其制名。其取類。其正君臣。其立佐使。其見于太素玉冊之書。雷公岐伯之間。蓋皆開神明之蘊。窮陰陽之變。原性命之理。而與天地同其覆載。中古以還。鏤之玉版。藏之金匱。
功利及草木?;轁杀慌qR。所以遺天下后世甚濃。歷年既久。流弊滋甚。糟粕具在。而精意不傳。內(nèi)經(jīng)有病名而莫之究。有治法而莫之習。極其妙。至于通仙。而莫之悟。人之生也。其位參于天地。其靈貴于萬物。形不盈仞。
而心侔造化。昆侖尺宅。修之可以長生。寸田神牖。閑之可以反照。天關(guān)神廬。息之可以召和去土。符書金格。
煉丹卻粒。御氣凌虛。不假于物。而裕然自足。嗟夫。達士可以神解。昧者且不能養(yǎng)其形。而況于了其心乎。內(nèi)之五臟六腑。外之九竅四關(guān)。著之于色。發(fā)之于聲。寓之三部九候。一失其平。則疾 隨至。神圣治于未兆。工巧救其已然。非天下之至精。孰能探天下之至賾。非天下之至粗。孰能 天下之至神。朕憫大道之郁滯。流俗之積習。斯民之沉痼。庸醫(yī)之妄作。學非精博。識非悟解。五行之數(shù)。
六氣之化。莫索其隱。莫擬其遠。曰寒曰熱。寒熱之相搏。差之毫厘。失以千里。而有余者益之。不足者損之。
率意用法。草石雜進。夭枉者半。不勝嘆哉。萬機之余。著書四十二章。發(fā)明內(nèi)經(jīng)之妙。曰望濟經(jīng)。其意精微。
其旨邁遠。其所言在理。所以探天下之至賾。亦詔天下以方術(shù)來上。并御府所藏頒之。為補遺一卷。治法一卷。
卷凡二百。方幾二萬。以病分門。門各有論。而敘統(tǒng)附焉。首之以夙疾之變動。終之以神仙之服餌。詳至于俞穴經(jīng)絡。祝由符禁。無不悉備。名之曰政和圣濟總錄。其所載在事。所以 天下之至神。蓋圣人之駭世。本在于上。
末在于下。無見于上。則治之道不立。無見于下。則治之具不行。經(jīng)之所言者道也。醫(yī)得之而窮神。總錄之所載者具也。醫(yī)用之而已疾。漢張仲景作傷寒論。而雜之以方。唐孫思邈作千金方。而繼之以翼。以謂不如是。則世莫能用其術(shù)。然之二人者。游于方術(shù)之內(nèi)者也。彼超然獨見于方術(shù)之外。下顧岐伯之流。而與之議。始可謂知道。
朕作總錄。于以急世用。而救民疾。亦斯道之筌蹄云耳。天下后世。宜致思于忘筌蹄。而自得者。俯仰之間。
笑之度。御五行之數(shù)。遠六氣之化。以相天地。以育萬物。至于反營魂而起當生者。豈細事哉。蓋有來者焉。
焦養(yǎng)直序曰。臣聞。天地以溥生為大德。所以曲成萬物而不遺。圣人贊天地之化育。故斂時五福。以敷錫于庶民。夫民之為物也。智者寡。愚者眾。起居失常。食飲無節(jié)。外為寒暑燥濕風以賊其形。內(nèi)焉喜怒思憂恐以亂其氣。形氣乃傷。疾所由作。圣人有憂之。謂祝由不可以盡已也。遂制藥石針艾。以攻八風六氣之邪。為湯液醪醴。以佐四時五行之正。防其未然。救其已病。然后物各遂其生。民不夭其命矣。亦謂非立憲言。不可以福萬世也,于是上法天道。下因地宜。究陰陽之本。明生死之由??加诠哦炛瘛?br />
取諸己而施之人。定為成書,著之玉版。藏之金匱。宣之于布政之堂。秘之于靈蘭之室。以侔來哲。以施無窮。
其為仁民愛物之心。斯可謂極矣。然其言至簡。其論至要。其理至深。后世學人。雖有上智。非研精核慮。則亦未見窺其奧也。故曠代之中。能以斯術(shù)鳴世者,時固有之。若夫神圣工巧。獨得先世不傳之秘。如和緩越人。亦不過十余人而已。況去圣已遠。支分派別。折而為眾科。業(yè)而為專門。所以人各拘其偏。而莫肯究其全。則益不逮于古矣。積習成常。流弊滋甚。懼大道將遂于湮微。故圣濟總錄。由是而作焉。上下凡二百余卷。始終幾二百萬言。逐病分門。門各有方。據(jù)經(jīng)立論。論皆有統(tǒng)。蓋將使讀之者。觀論以求病。因方以命藥。則世無不識之病。
病無妄投之藥。唯法有逆從。治有先后。在乎智者。擇其所當。從其所宜而已。究而言之。實醫(yī)經(jīng)之會要。學人之指南。生民之司命也。惜其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既綿歷百年之久。不能無三豕之訛。今主上神極御天。
修飾制度。治具畢張。以謂是書所載。雖先圣之緒余。其所以康濟斯民。亦致治之一助也。乃詔江浙行省??谟兴尽2贾煜?。其或繆戾隨加厘正。復降德音。俾下臣為之序引。臣誠愚陋,竊不自量。仰惟圣德如天。甄陶萬類。爰自即位以來。于今七年。恩浹飛沉。仁及草木。然夙夜孜孜。廣求民瘼。或一物不得其所。則必之惻然。
臣謂此書復出。則上可以輔相天地之宜。下可以永底蒸民之生。物無疵癘。咸躋于仁壽之域矣。大德四年二月。
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典瑞少監(jiān)臣焦養(yǎng)直序。
按 先子曰。是書。宋志。并諸家書目不載。南宋諸方書未見引據(jù)者。蓋是書之成。在于徽宗之季年。圣濟經(jīng)和劑局方之后。洪邁容齋隨筆云。宣和殿。大清樓。龍圖閣。所儲書籍。靖康蕩折之余。盡歸于燕??贾问穭t云。靖康二年。少帝在青城。金人盡索國子監(jiān)書版。三館秘閣四部書。大嘗禮物。大成樂舞。明堂大內(nèi)圖。以至乘輿服御珍玩之物。輦致軍前。意者如此書。鏤版才成。未及頒布。亦在其中。爾后南北殊域。彼此不通。
故南宋之士。不得觀之。遂至并其目而無知者。及金世宗大定中取所獲于汴都。重刊頒行。因傳于今矣。嗚呼。
是書成于北宋。而晦于南宋。不傳于中國。而存于夷狄。而徽宗慈心之所寓。不泯于千載者。抑亦奇矣。清程云來纂要凡例云。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元朝奉詔頒行者。大版大字。每卷首篇署元耶律楚材五字。今古醫(yī)官。及予家所藏。大德重校本。亦大版大字。然無耶律楚材字。原文書法端雅。蓋為宋版之舊。但每卷主頁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卷第某數(shù)字,書刻并劣。系于元人改刊無疑矣。文化癸酉歲。元胤與眾醫(yī)官。議于醫(yī)學。為活字配印本。閱四歲竣工。
〔程氏(林)圣濟總錄纂要〕二十六卷 佚凡例曰。是書。宋徽宗政和。詔集海內(nèi)名醫(yī)。并出御府所藏匯成共二百卷。禁方秘論。人所未聞。按病治療。
無不奇驗。厥后再刻于金大定。三刻于元大德。自耶律楚材精較。奉詔頒行天下。越今四百余年。無有剞劂。此書幾幾泯滅矣。余昔從先叔祖敬通夫子。翻閱刻本。今經(jīng)三十余年。又從友人江郢上再觀抄本。撫今追昔。不勝愉快。郢上請余刪繁纂要。以便梓行濟世。因留維揚一載。纂其精粹。去其繁蕪。共得二十六卷。誠醫(yī)家之云笈瓊函。方藥之赤文綠字也。博覺有知之。一大德重校圣濟總錄。元朝奉詔頒行者。大字大板。每卷首篇。署元耶律楚材五字。明朝武林高相國家抄本。用綿紙朱格。繕寫精工。亦根據(jù)丙府式。大板大字。今刻小板密字。以便行笈可攜。檢方療病也。一是書方法深奧。博學究心者。方能領(lǐng)會。如虛勞紫雪方。有追攝義。霍亂青金散。有劫奪義。熱痢黃連湯。有反佐義。用之皆取效如神。至若調(diào)七傷。平五志。攻六氣。理三因。方中有參附而用硝黃者。有桂附而用芩連者。必須熟讀古人方經(jīng)。庶幾領(lǐng)會方法之妙也。一書中婦人門。
選其胎前產(chǎn)后。帶漏崩中。小兒門。選其急慢諸風。五疳吐瀉。若一切雜證。與大人治法不殊。于大人方中。推類酌量用之。一書中運氣。集定六十年。每年可按素問稽查。茲不刻。一書中針灸三卷。符禁三卷。古法不易行。
乳石發(fā)動二卷。今人罕此患。又食治三卷。藥食不合宜。俱不刻。一方中難得藥品。如金牙銀牙礬石莽草之類。
不刻。難合之方。廢時日而不能應。倉卒急需者。亦不刻。一方中藥名。仍從原本。如天麻為赤箭。牛蒡為惡實。
又為鼠粘。甜桔梗為薺 。山梔為越桃。柴胡為茈胡。土茯苓為KT 。香附為莎草根。薄荷為雞蘇。砂仁為縮砂。天花粉為栝蔞根。輕粉為膩粉。如此之類。不能更改。一方中分兩。古法難用。今欲更改。又失古人之意。
大約方中一兩。今用一錢。方中一分系二錢。五分今用一字。(二分半)。一匕。有半錢至五錢者。在人以意消息加減可也。一是書。成于北宋。其時四大家。(劉河間。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無─切活套。應時方法。(補中益氣。逍遙。歸脾。二陳。四物。四君之類。)醫(yī)家遇沉 痼疾。疑難奇異等證。用時方而不奏效。良工亦束手者。是書有神方也。
又曰。是書三副湊合。仍缺小兒方五卷。(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止。)余于秘閣內(nèi)府。江浙齊梁諸鑒古家。遍訪無有藏本。欲補全而未能。同學項視庵搜求小兒今古方論。補全五卷。議論簡要。方法詳明??煞Q全璧矣。諸疳以下即其所補也。
又曰。神仙服餌三卷。非烹砂煉石。則嚼柏咀松,或吐納清和?;驍爻Α=圆亟?jīng)所備載。亦難行難用也。
一概刪去。今選其可服餌。延年駐顏者。方十余道。又補益門方。二十余道。為養(yǎng)生家備用。博雅君子。求全書翻閱。則余纂要一書。濟世婆心。廣開聞見。當有賞識者矣。
四庫全書提要曰。圣濟總錄纂要二十六卷。宋政和中。奉敕編。國朝程林刪定。林字云來。休寧人。初徽宗御制圣濟經(jīng)十卷。四十二章。又詔集海內(nèi)名醫(yī)。出御府所藏禁方秘論。纂輯成編。凡二百卷。其書久而佚脫。林購求殘帙。凡得三本?;ハ嘬?。尚闕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不可復見。以其繁重難行。乃撮其旨要。
重為纂輯。門類悉根據(jù)其舊。所闕小兒方五卷。則倩其友項睿補之。仍冠以徽宗原序。大德四年。集賢學士焦惠校上序。及??T臣銜名??缄岁惗蠒?。但有徽宗圣濟經(jīng)。不載是書。觀焦惠序。稱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
殆汴京破后。隨內(nèi)府圖籍北行。南渡諸人。未睹其本歟。今未見其原書。然宋代崇尚醫(yī)藥。搜羅至富。就所采錄。
古來專門授受之方。尚可以見其大略。其每類冠論一篇。亦皆詞簡而理明。均足以資考訂。原本之末。有神仙服餌三卷?;蜓耘肷盁捠;蜓越腊鼐姿?。或言吐納清和?;蜓詳爻?。蓋是時道教方興。故有是妄語。林病其荒誕。一概汰除。惟約取其尋常賾?zhàn)B之藥。三十余方。其別擇具有條理。故所錄諸方。多可行用。與膠執(zhí)古法者異焉。
〔王氏(貺)濟世全生指迷方〕(讀書附志作指迷集)宋志三卷未見趙希弁曰。上考城王貺字士亨所著也。吳丞相敏序之曰。子亨當官不局。遇世變。嘗慨然。再請出疆使萬里云。
王明清曰。王況。字子亨。本士人。為南京宋毅叔 。毅叔既以醫(yī)名檀南北。況初傳其學未精。薄游京師。
甚凄然。會鹽法忽變。有大賈。睹揭示失驚。吐舌遂不能復入。經(jīng)旬食不下咽, 贏日甚。國醫(yī)不能療。其家憂懼。榜于市曰。有治之者。當以千萬為謝。況利其所售之濃。姑往應其求。既見賈之狀。忽發(fā)笑不能制。心以謂未易措手也。其家人怪而詰之。況謬為大言答之曰。所笑者,輦轂之大如此。乃無人治此小疾耳。語主人家曰。
試取針經(jīng)來。況謾檢之。偶有穴。與其疾似是者。況曰。爾家當勒狀與我。萬一不能活。則勿尤我。當為若針之。
可立效。主病者不得已。亦從之。急針舌之底。抽針之際。其人若委頓狀。頃刻舌遂伸縮。如平時矣。其家大喜。
謝之如約。又為之延譽。自是翕然名動京師。既小康。始得盡心肘后之書。卒有聞于世。事之偶然。有如此者。
況后以醫(yī)得幸。宣和中。為朝請大夫。著全生指迷論一書。醫(yī)者多用之。(揮塵余話)
陳振孫曰。指迷方三卷??汲峭踬L子亨撰。吳丞相敏為之序。貺為南京名醫(yī)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醫(yī)得幸。
至朝請大夫。
四庫全書提要曰。全生指迷方四卷。宋王貺撰。是書。宋史藝文志作三卷。而傳本久絕。故醫(yī)家罕所征引。
或至不知其名。今檢永樂大典所收。案條掇拾。雖未必盡符原本。然大要已略具矣。方書所載。大都標某湯某丸。
主治某病。詳其藥品銖兩而止。獨貺此書。于每證之前。非惟詳其病狀。且一一論其病源。使讀者有所據(jù)根據(jù),易于運用。其脈論及辨脈法諸條。皆明白曉暢。凡三部九候之形。病證變化之象。及脈與病相應不相應之故。無不辨其疑似。剖析微茫。亦可為診家之樞要。謹詳加訂正。分為二十一門。根據(jù)類編次,而以論脈諸篇。冠之于首。因篇頁相繁。厘為四卷。不復如其原數(shù)焉。
〔李氏(崇慶)燕臺集〕宋志五卷 佚〔雷氏(繼暉)神圣集〕宋志三卷 佚〔華氏(闕名)集〕宋志十卷 佚〔劉氏(闕名)五臟旁通遵養(yǎng)方〕(注。遵。一作導。)宋志一卷 佚〔晨昏寧待方〕宋志二卷 佚〔大寶神驗藥方〕宋志一卷 佚〔悟玄子安神養(yǎng)性方〕宋志一卷 佚〔亡名氏雜用藥方〕宋志五十五卷 佚〔杜氏(闕名)集驗〕宋志一卷 佚〔郭氏(仁普)拾遺候用深靈玄錄〕宋志五卷 佚〔代氏(榮)醫(yī)鑒〕宋志一卷 佚〔陳氏(總卿)經(jīng)驗方〕佚按陳總卿字華父。上見于施氏續(xù)簡易方。
〔粱氏(闕名)總要方〕佚〔何氏(元弼)神效方〕佚〔梁氏(國佐)見效方〕佚按上見于朱氏集驗方。
卷四十八
方論(二十六)
〔許氏(叔微)普濟本事方〕宋志十二卷 存自序曰。醫(yī)之道大矣。可以養(yǎng)生??梢匀???梢员M年??梢岳煜屡c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茍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豈可謂之藝與技術(shù)為等耶。竊疑上古之時。如岐伯輔黃帝。伊芳尹相商王。皆有方書。以瘳民瘼。殆及后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
僅可一二數(shù)。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shù)。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余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并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y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桃夥綍J挠跃任餅樾?。杳冥之中。似有所警。年運而往。今逼桑榆。謾集已試之方。及所得新意。錄以傳遠,題為普濟本事方。孟啟有本事詩。楊元素有本事典。皆有當時事實。庶幾觀者見其曲折也。余既以救物為心。予而不求其報。則是方也。焉得不與眾共之。
孝忠跋曰。上許知可本事方。并目錄制度。共十二卷。是書一方一論。切病證。而用之蠲 起死。有非常之功。如言氣厥不可作中風候。益腎用滋潤之藥。五蟲能殺人。及區(qū)別腸風臟毒蟲痔不同。皆所以破后人之疑誤。至于論說傷寒兩卷。尤發(fā)明仲景指意。善用之者。如以是論扣是鎖。一一契合。無毫厘差。山陽范應德先生蓋知可高弟。深得其法。孝忠童稚。嘗從授書。見其切脈用藥。不與今醫(yī)者相似。家叔與之游。此方所從發(fā)也,后刊板武昌??酂o善本。以正訛謬。及歸老HT 山。意頗闕然。因孝忠侍見。屢及之。欲更定而不可。歲且一紀。孝忠來宦夷陵。有蜀人劉奇者。老于醫(yī)。砭艾尤工。誦經(jīng)絡如流水。遂相與許證甚悉。又從鄂渚劉君邦佐參考焉。問其所未知。釋其所可疑。于是為備制度炮炙。各疏其下。方證 穴。有而未具者。附益之。凡六十有一。又校定字畫。
增者二百二十有四。減者六。乙者七。正其誤者。三百三十有四。鋟木家塾。于以成叔父之志。夫許氏之本心。
冤其親之隕于醫(yī)。發(fā)憤此書。濟世而不求其報。用意到。故無一不可用者。后之人。絡脈證侯之不分。新陳寒涼之無別。精粗畢用。炮制非法。而于書有疑焉。是不可與言也。淳熙乙巳五月旦日。孝忠讀書。
陳振孫曰。本事方十卷。維揚許叔微知可撰。紹興三年進士。第六人。以藥餌陰功。見于夢寐。事載夷堅志。
晚歲取平生已試驗之方。并記其事實。以為此書。取本事詩詞之例以名之。
四庫全書提要曰。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宋許叔微撰。叔微字知可?;蛟粨P州人。或曰昆陵人。惟曾敏行獨醒雜志。作真州人。二人同時。當不誤也。紹興二年進士。醫(yī)家謂之許學士。宋代詞臣。率以學士為通稱。不知所歷何官也。是書載經(jīng)驗諸方。兼記醫(yī)案。故以本事為名。朱國禎涌幢短劇。載叔微嘗獲鄉(xiāng)薦春闈。不利而歸。舟次平望。夢白衣人勤學醫(yī)。遂得盧扁之妙。凡有病者。診候與藥。
不取其直。晚歲取平生已試之方。并記其事。實以為本事方。取本事詩之例以名之云云。即指此書。然考獨醒雜志。叔微雖有夢見神人事。而學醫(yī)則在其前。不知國禎何本也。叔微于延醫(yī)之術(shù)。最為精詣。故姚寬西漢叢語。
稱許叔微精于醫(yī)。載其論肺蟲上行一條。以為微論。其書屬詞簡雅。不諧于俗。故明以來。不甚傳布。此本從宋槧鈔出。其中凡丸字皆作圓。猶是漢張機傷寒論。金匱要略舊例也。國禎又記叔微所著。尚有擬傷寒歌三卷。凡百篇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翼,傷寒論二卷。辨類五卷。今皆未見傳本。疑其散佚矣。
〔類證普濟本事方后集〕十卷 存〔亡名氏治病須知〕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不知名氏。專論外證。以用藥之次弟。為不能知脈者設(shè)也。
〔張氏(致遠)瘴論〕宋志二卷 佚宋史本傳略曰。張致遠。字子猷。南劍州沙縣人。宣和三年。中進士第。宰相范宗尹薦其才召對。擢為樞密院計議官。建寇范汝為已降猶懷反側(cè)。而招安官謝向陸棠受賊賂。陰與之通。致遠謁告歸知其情。還白執(zhí)政。請鋤其根 。于是捕向棠。及制置司屬官施宜生付獄。詔參知政事蓋庾。為福州宣撫使討賊。韓世忠副之。辟致遠為隨軍機宜文本。賊平。除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改廣東轉(zhuǎn)運判官。招撫劇盜曾袞等。賊眾悉降。紹興四年。以監(jiān)察御史召。未至。除殿中侍御史。五年。除戶部侍郎。進吏部侍郎、尋復為戶部侍郎。除給事中。尋以老母丐外。以顯謨閣待制。知臺州。朝廷以??茑崗V未平。改知福州。六年八月。廣等降。致遠選留四百人。置營城外。余遣還業(yè)。復遣廣討他郡諸盜。數(shù)月悉平。八年正月。再召為給事中。出知廣州。尋以顯謨閣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致遠鯁亮有學識。歷臺省侍從。言論風旨。皆卓然可觀。
〔鄭氏(樵)鶴頂方〕宋志二十四卷 佚鄭樵曰。五六年。為天文地理之學。為蟲魚草木之學。以蟲魚草木之所得者。作爾雅注。作詩名物志。作本草成書。作草木外類。以方書之所得者。作鶴頂方。作食鑒。作采治錄。作畏惡錄。(夾 遺稿上皇帝書。)
〔溫氏(闕名)舍人方〕宋志一卷注曰。不知人。佚〔卓氏(伯融)妙濟方〕宋志一卷 佚〔亡名氏備用方〕宋志二卷注曰。岳州守臣編。不著名氏。佚〔吳氏(得夫)集驗方〕宋志七卷 佚〔張氏(永)衛(wèi)生家寶〕佚紹興府志曰。張永。洛陽人。以醫(yī)術(shù)為翰林醫(yī)學。與太醫(yī)令李會通同時。先時會通治官中疾。用煎劑弗效。
永議為散進之。即愈。詔擢會通為駐泊郎。會通奏功由于永。因同授駐泊郎。行八。人呼為八伯駐。扈從高宗南渡。因家余姚。后登進士。積勞至禮部尚書。學士所著。衛(wèi)生家寶。及小兒方。傳于世。子孫精醫(yī)者甚多。皆以駐泊為名。
〔王氏(俁)編類本草單方〕宋志三十五卷 佚陳振孫曰。本草單方三十五卷。工部侍郎宛邱王俁碩父撰。取本草諸藥條下單方。以門類編之。凡四千二百有六方。
陳造跋曰。一則專。多則雜。事物皆爾。況藥之用于病乎。予幼多疾。好窮藥性。嘗用香附子。用木賊。用露蜂房。皆一再驗。其法盡載本草書。人顧不熟讀之爾。思欲會蕞擷攬。以應須者。未暇也。不意此惠術(shù)有先之者。是書板在四明。予宰定海。首得之。列為三十五卷。始于服餌。終于婦人小兒。雜療法亦備矣。然條分類別。
一閱可見。益知異人世不乏。才賢有識。所在有之。裝校藏秘。不惟自衛(wèi)。旁濟酬其夙心。而不假編集之勞。晏享此利。紹興辛亥十一月朔書。書之何。志喜也。(江湖長翁集)
〔何氏(稱)經(jīng)驗藥方〕宋志二卷 佚陳振孫曰。何氏方二卷。太常博士括蒼何稱德楊撰。
〔洪氏(闕名)集驗方〕(醫(yī)藏目錄。作洪遵。澹寮方。作洪內(nèi)翰邁。朱氏集驗方。作洪邁。)宋志五卷注曰。不知名。佚陳振孫曰。集驗方二卷。鄱陽洪氏。
〔莫氏(伯盛)方〕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刑部郎中吳興莫伯盛致道刻博濟方于永嘉。而以其家藏經(jīng)驗方。附于后。
〔李氏(朝正)備急總效方〕宋志四十卷 佚陳振孫曰。備急總效方四十卷。知平江府溧陽李朝正撰。大抵皆單方也。
〔孫氏(紹遠)大衍方〕書錄解題十二卷 佚陳振孫曰。朝散大夫?qū)O紹遠稽仲撰。凡藥當豫備者。四十九種。故名大衍。所在易得者不與焉。諸方附于后。
〔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 佚書錄解題曰。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干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李氏(觀民)集效方〕宋志一卷 佚陳振孫曰。集效方一卷。南康守李觀民集。
〔陳氏(言)根據(jù)源指治〕六卷 佚〔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宋志六卷(按通行本。分作十八卷。)存自序曰。余紹興辛巳。為葉表弟(桷)伯材。集方六卷。前敘陰陽病脈證。次及所因之說。集注脈經(jīng)。類分八十一門。方若干道。題曰根據(jù)源指治。伯材在行朝得書。欲托貴人刊行。未幾下世。遂已。淳熙甲午。復與友人湯致德遠慶德夫。論及醫(yī)事之要。無出三因。辨因之初。無逾脈息。遂舉脈經(jīng)曰。關(guān)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以人迎候外因。氣口候內(nèi)因。其不應人迎氣口。皆不內(nèi)外因。儻識三因。病無余蘊。故曰。
醫(yī)事之要。無出此也。因編集應用諸方。類分一百八十門。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題曰三因極一病源論粹?;蛟?。
現(xiàn)行醫(yī)方山積。便可指示。何用此為。殊不知晉漢所集。不識時宜?;蛟彺位煜??;蚋綍s糅。古文簡脫。章旨不明。俗書無經(jīng)。性理乖誤。庸輩妄用。無驗有傷。不削繁蕪。罔知樞要。乃辨論前人所不了義。庶幾開古賢之蹊徑。為進學之 。使夫見月忘指可也。于是乎書。青田鶴溪陳言無擇序。
陳振孫曰。三因極一方六卷。括蒼陳言無擇撰。三因者。內(nèi)因外因。不內(nèi)外因。其說出金匱要略。其所述方論。往往皆古書也。
處州府志曰。陳言。字無擇。青田人。敏悟絕人。長于方脈。治病立效。有不可救者。則預告以期。晷刻無爽。作三因方論。研窮受病之源。用藥之等。醫(yī)者宗之。其徒王碩為簡易方。并三論行于世。
四庫全書提要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十八卷。宋陳言撰。言字無擇。莆田人。是書分別三因。歸于一治。
其說出金匱要略。三因者。一曰內(nèi)因。為七情。發(fā)自臟腑。形于肢體。一曰外因。為六淫。起于經(jīng)絡。舍于臟腑。
一曰不內(nèi)外因。為飲食饑飽。叫呼傷氣。以及虎野狼毒蟲。金瘡壓溺之類。每類有論有方。文詞典雅。而理致簡核。
非他家俚鄙冗雜之比。蘇軾傳圣散子方。葉夢得避暑錄話。極論其謬。而不能明其所以然。言亦指其通治傷寒諸證之非。而獨謂其方為寒疫所不廢??芍^持平。吳澄集。有易簡歸一序。稱近代醫(yī)方。惟陳無擇議論。最有根柢。
而其藥不驗。嚴子禮剽取其論。而附以平日所用經(jīng)驗之藥。則兼美矣。是嚴氏濟生方。其源出于此書也。宋史者錄六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同。此本分為十八卷。蓋何鉅所分。第二卷中。太醫(yī)習業(yè)一條。有五經(jīng)二十一史之說。
非南宋人所應見。然證以諸家所引。實為原書。其詞氣亦非近代所及。疑明代傳錄此書者。不學亡術(shù)。但聞有二十一史之說。遂妄改古書。不及核其時代也。
按侍醫(yī)河野君(通)所藏宋槧三因方。亦為十八卷。則知非后人所分。陳振孫以無擇自序。有紹興中集方六卷之語。誤與是書相混。宋志遂承其謬也。宋本及通行本。太醫(yī)習業(yè)條。作五經(jīng)諸史。不載二十一史之語。
〔王氏(碩)易簡方〕宋志一卷 佚自序曰。醫(yī)言神圣工巧尚矣。然有可傳者。有不可傳者。就其可傳者言之。其略則當先診脈。次參以病。然后知為何證。始可施以治法。古人所謂脈病證治四者是也。假如頭疼發(fā)熱。人總謂之感冒。不知其脈浮盛。其病惡風自汗。
其證則曰傷風。治法當用桂枝。若其脈緊盛。其病惡寒無汗。其證曰傷寒。治法當用麻黃?;蚨C交攻。則兩藥兼用。儻脈之不察。證之莫辨。投傷寒以桂枝。投傷風以麻黃。用藥一誤。禍不旋踵。又況六淫外感。七情內(nèi)賊。
停寒蘊熱。痰飲積氣。交互為患。證候多端。亦有證同而病異。證異而病同者。尤難概舉。若欲分析門類。明別是非。的用何藥。誰不愿此。奈何素不知脈。況自古方論。已不可勝紀。寧能不惑于治法之眾。將必至于嘗試而后已。用藥顛錯。諸證蜂起。殆有甚于桂枝麻黃之誤。古語有之。看方三年。無病可治。治病三年。無藥可療。
正謂是也。故莫若從事于簡要。今取常用之方。凡一劑。而可以外候兼用者。詳著其義于篇。庶幾一見而知??v病有相類。而證或不同。亦可均以治療。假如中風?;璨恢恕K闹皇?。六脈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
當是之時。脈亦難別。徒具諸方。何者為對。加之有中寒。中暑。中濕。中氣。痰厥。飲厥之類。證大不同。而外候則一。急欲求其要領(lǐng),則皆由內(nèi)蓄痰涎。因有所中。發(fā)而為病。總治之法。無過下氣豁痰??山饩徏薄庀绿迪?。其人必蘇。自余雜病。以類而求。其稍輕者。對方施治。自可獲愈?;蛭慈病R嗫山宕艘再拐嗅t(yī)。若夫城郭縣鎮(zhèn)。煙火相望。眾醫(yī)所聚。百藥所備。尚可訪問。其或不然。津涂修阻。寧無急難。倉皇斗揍。即可辦集。今取方三十首。各有增損。備 咀生料三十品。及市肆常貨丸藥一十種。凡倉猝之病。易療之疾。靡不悉具。
惟虛損癲癇勞瘵 瘕渴利等患。既難亟愈。不復更錄。是書之作。蓋自大丞相葛公始辭國政。歸休里第。命碩以常所驗治方。抄其劑量。大概以備緩急之須。碩自惟么么不學。辱丞相知遇。不敢辭也。已而士夫間。頗亦知之。不以其膚淺。而訪問者踵至。遂因已編類者。揭其綱目。更加辨析于其間。其略亦粗備矣。儻或可采。敢不與衛(wèi)生家之共之。承節(jié)郎新瘥。監(jiān)臨安府富陽縣酒稅務王碩述。
陳振孫曰。易簡方一卷。永嘉王碩德膚撰。增損方三十首。 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丸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其書盛行于世。
劉辰翁曰。自易簡方行。而四大方廢。下至三因百一諸藏方廢。至局方亦廢。亦猶中庸大學顯。而諸傳義廢。
至詩書易春秋俱廢。故易簡方者。近世名醫(yī)之藪也。四書者。吾儒之易簡方也。(須溪記鈔濟庵記)
楊士瀛曰。易簡方論。前后活人。不知其幾。近世之士。類以春秋之法繩之。曰。易簡繩愆。曰增廣易簡。
曰續(xù)易簡。借古人之盛名。以自伸其臆說。吁。王氏何負于人哉。余謂易簡方論。后學指南。四時治要。議論似之。自有人心權(quán)度存焉耳。況王氏晚年劑量。更定者不一。日月薄蝕。何損于明。若夫索瘢洗垢。矯而過焉。或者公論之所不予也。
〔亡名氏校正注方易簡方論〕一卷 存題詞曰。此書乃親傳真本。復加校正。與市肆所買者。大相遼絕。補闕漏者二十余段。如降氣湯論癥氣之類。
是也。論中多舉局方等藥,而不載方。今并注其下。計三十余方。如小續(xù)命湯之類。是也。若論中舉其名。而方見于他段者。則不復更注。如白術(shù)酒。術(shù)附湯之類。是也。至于市肆丸子。不曾該載。治療修合之法。則人欲自行修制者。必須參以局方而后可。今并該載其法。略無差闕。信為大備。家有其書。則凡遇疾病一披閱之。了然畢見。且板小字凈。水陸之間。便于攜帶,尤為盡善。收書者自鑒別。
〔孫氏(志)增修易簡方論〕(澹寮方。作增損易簡方。或作增品易簡方。)佚盧祖常曰。竊見孫志寧增修易簡。已自是 起王碩。淬礪舊劍。及增撰簡要。又復是推過李子建。掘鑿新坑。
倘見而不與匣其劍平其坑。則戕陷人。無盡期矣。
〔盧氏(祖常)續(xù)易簡方論〕五卷 存自后序曰。先哲述顯說。喻醫(yī)道之難。有曰虱一虱也。其類蟲。其形鮮。其患庠。其害輕。惡明而喜暗。去寒而就暖。咂膚咀血。求匹成孕。本不知其自。亦不有其種。初因惱人。搔而獲之。唯一而已。及其盛也。累累于衣縫。紛紛于發(fā)鬢。捫之不盡。櫛之復有。在體者不逾肩。在肩者不下項。可謂形性不殊。節(jié)守有定。何其色一有異。畏惡頓別。黑者值藜蘆而衰落。白者近水銀而暗亡。觀此。凡為良工。臨診值病。證之純者。治藥當如童蒙之囑小對。字字清切。證之駁者。處方當如才子之破合題。字字包盡。又云。一鬻生藥家。有子年十七。已冠。頭上多虱。父取水銀。制髻繩以辟之。逾旬蟣虱如故。荏苒容顏萎黃。精神憔悴。時云頭冷。父疑其子思食致患。更醫(yī)。只作思色調(diào)理。皆無寸功。父常齋道,一日齋者。見其子 羸。起問其故。父罄情語之。道人詳其頭冷。便曉患生水銀。徐微笑曰。無藥可治。惟貧道有術(shù)以起之。只制銀梗二條。如鼻竅大。各長二寸四分。按二十四氣。梗頂須平容。貧道明早料理?;技疑钚牌湔f。道人果如約至。索銀梗。呵咒數(shù)四。納患子鼻中。揖曰。
且退,近暮再至。緩手取出銀梗。視之大笑。以爪甲剔下水銀十數(shù)滴。示其家人。一毫無取。怡怡而去。挽之不留。其子乃安。父因閱神農(nóng)經(jīng)。乃見水銀之性。入人肉。令人百節(jié)攣縮。入人腦。能蝕人腦至盡。道人以銀梗引水銀。蓋知以水銀性能蝕銀耳。凡所施為。無非神其術(shù)。以動患家之信心。即是而觀。良工為學不可不博。見識不可不廣。
人命不可不重。取財不可不輕。用藥不可不防患。不如是。不足以盡醫(yī)道。安宜不知其難。習易簡簡要為師。借法而求食也。重命君子。欲服易簡簡要之藥。敢請以糾繆參之??赏秳t投。可服則服。無蹈病未必殺人。藥之殺人多矣之深戒。
按盧祖常永嘉人。別號砥鏡老人。書中稱愚少嬰異疾。因有所遇。癖于論醫(yī)。吾鄉(xiāng)良醫(yī)陳無擇先生每一會面。
必相加議。據(jù)此祖常為紹興以后人。是書于王氏并志寧二家。逐件糾剔。不遺余力。毒罵之甚。非為續(xù)述者。而其名書。似不可解。考澹寮方引是書。作易簡方糾繆。始知后序所謂。請以糾繆參之之語。蓋指其所著。頃讀亡名氏撮壞集。醫(yī)書部。有易簡方糾繆。想后人與施氏書合梓。因改舊目。加以后集二字者歟。
〔施氏(發(fā))續(xù)易簡方論〕六卷 存題詞曰。王德膚作易簡方。大概多選于三因。而附以他方增損之。今世士夫。孰不愛重。皆以治病捷要。無逾此書。但其間有失點勘。未免大醇而小疵。予與德膚。早歲有半面之好。非敢求多之也。特以人命所關(guān)。不容緘嘿。于是表而出之。予豈好辨哉。永嘉施發(fā)政卿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