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說:自古以來圣明君王將要建立國家承受天命,興辦事業(yè)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助成善事的!唐堯虞舜以前的無法記述了。
從夏商周三代的興起看,都是各依卜筮的吉兆為根據的。
大禹娶涂山氏之女卜兆得啟,于是夏啟建立了世代相傳的夏朝;簡狄吞飛燕之卵生契卜兆吉順,所以殷朝興起;善于播種百谷的后稷蓍筮得吉,因而周國國君終為天下王。
君王決斷疑難事,參考蓍龜的卜筮結果以作最終決定,這是傳統沿用不變的程序。
蠻夷氐羌,雖無華夏式的君臣等級,但也有決斷疑惑的占卜習俗。
有用金石,有用草木,各國占卜習俗雖不同,但都用來指導戰(zhàn)爭行動,研究、獲取戰(zhàn)爭的勝利。
各自崇信卜筮的神靈,借以預測未來事務。
我粗略聽說,夏、殷時期,臨到要卜筮時,才找來蓍、龜,用完就丟棄,因為他們認為龜甲、蓍草收藏久了就失靈了。
到周朝,卜官卻總是珍藏龜甲、蓍草備用。
另外龜、蓍的靈通誰大誰???使用龜、蓍哪個在前哪個在后?每個朝代都有不同崇尚。
但概括來看,用龜、蓍卜筮辦法幫助人們預測未來這一目的是一致的。
有人認為,圣王遇事沒有拿不定主意的;解決疑難,沒有缺乏真知灼見的時候。
他們所以要搞求神問卜的程式,是擔心后代衰敗。
愚蠢人不向聰明人學習,各人滿足于自己見識,教化分歧雜出,大道理被拆得七零八落無法掌握,所以才把事物的情理推歸于微妙的境界即神靈,求純真于精神。
也有人認為,靈龜所擅長的,圣人也不及。
它判斷吉兇,區(qū)別是非,往往比人的預測更準確。
高祖繼位后,因襲秦朝制度,設立太卜官。
當時全國剛統一,戰(zhàn)爭還未停止。
到孝惠皇帝,在位時間短,呂后是女主,孝文帝、孝景帝也只因襲舊制,沒來得及對卜筮深入研究。
所以卜官雖系父子相承、代代相傳,但其中精妙的道理與方法,早已失傳不少。
到當今皇帝即位,廣開賢士上進之路,遍招各類學者,凡通曉一種技能的都有獻力效勞機會,對技藝超群者更優(yōu)待,實事求是沒有偏私。
幾年之間,太卜官署人才濟濟。
此時正遇皇帝要北擊匈奴,西攻大宛,南取百越,卜筮能預測事情變化,提示趨利避害辦法。
到后來猛將受命率兵沖鋒,在疆場獲勝,也含有卜筮在廟堂里事先謀劃的貢獻。
皇帝因此對卜筮官更加重視,賞賜有時多達數千萬錢。
如丘子明等人,財富暴增,大受寵幸,壓倒?jié)M朝公卿。
甚至以卜筮猜測巫蠱行為,有時也能被猜得很準。
對于平時稍微得罪過他們的人,就尋機公報私仇,肆意迫害,因而被滅族的,無法史記計算。
以致文武百官惶惶不安,都奉承說龜策、蓍草的靈驗。
后來卜官誣陷的真情敗露,也被滅了三族。
由于布列蓍草推定吉兇,燒灼龜甲來觀察征兆,變化無窮,因此要選賢人擔任卜官,可說是圣人對卜筮的事重視吧!周公連卜三龜,武王的病就痊愈。
紂王暴虐,用大龜也得不到吉兆。
晉文公將要恢復周襄王的王位,卜得黃帝戰(zhàn)勝于阪泉的吉兆,終于成功,獲得周襄王彤弓之賞,成為侯伯。
晉獻公貪圖驪姬美色,要攻驪戎,卜得“勝而不吉”的口象之兆,這場伐驪戎的禍患,竟然延及晉國五世君主。
楚靈王將要背叛周天子,占卜不吉利,終致乾溪敗亡。
龜兆預示出內在的趨勢,當時人能看到外部的表現,能不說這是兩相符合嗎?君子認為,那些輕視卜筮不信神明的人是糊涂;背棄人謀,只信從吉祥之兆,鬼神也得不到應有的對待。
所以《尚書》記載了解決疑難的正確方法,要參考五種見解,卜和筮是其中兩種,五種見解如不一致時,要順從其中多數意見,這表明,雖有卜筮,但不專信卜筮。
我到江南考察時,了解過龜蓍的事,訪問過當地老年人,他們說龜活到一千歲,能在蓮葉上走動,蓍草長到一百枝梗莖,仍然共有一條根。
還說龜蓍生長的地方,沒有虎狼類兇獸,沒有毒草。
江邊居民常養(yǎng)龜供應其飲食,認為龜能幫人調節(jié)呼吸增加元氣,防衰養(yǎng)老,這些話難道不真實嗎?褚先生說:“我由于學習經學,做博士弟子,研究《春秋》,考試成績高,被任用為郎,有幸能得宿衛(wèi),出入宮殿中十多年。
私自喜好《太史公傳》。
傳里說:“夏、商、周三朝龜卜辦法不同,四方各民族卜筮也各不一樣,但都是用來判斷吉兇,我統觀它們的要點,寫《龜策列傳》?!蔽以陂L安城中反復尋找,沒能找到《龜策列傳》,所以往訪太卜官,請教年歲大、知道事情多的掌故、史學官員寫下了解到的龜筮事情,編在下面。
聽說古代五帝、三王出發(fā)行動舉辦事情,必定事先卜筮以作決斷。
古代占卜書說“:下面有伏靈,上面有兔絲;上面有叢蓍,下面有神龜?!彼^伏靈這種東西生長在兔絲下面,樣子像飛動的鳥。
第一次春雨過后,如果天氣清靜無風就可在夜間割去兔絲,拿燈籠來照,如果燈籠一照火就滅掉,就記住這個地方,用四丈新布把這個地方圍起來,天亮了往下挖到四至七尺之間就能挖得。
超過七尺就沒有了。
伏靈就是千年老松樹根,人吃了可以長生不死。
據說蓍草枝梗長滿一百根時,它下面就有神龜守護,上面常有青云籠罩。
古書上說:“天下和平,王道實現,蓍草就能長出一丈長的莖,一叢能長滿一百條梗枝。”當今尋找蓍草,不能達到古書上的要求,找不到長滿百莖長一丈的。
尋取八十莖以上八尺長的就難得了。
人們喜好用卦的,找到滿六十莖以上、長滿六尺的就可以用了,古書說“:能得到名龜的,財物跟著就到,他家一定發(fā)大財,富到千萬錢?!泵斨?,第一叫“北斗龜”,二叫“南辰龜”,三叫“五星龜”,四叫“八鳳龜”,五叫“二十八宿龜”,六叫“日月龜”,七叫“九州龜”,八叫“玉龜”,一共八種名龜。
古圖所畫龜圖的腹下各有字,寫明是哪種龜,我這里只略寫出它們的名稱,不畫龜圖。
尋取這類龜,不必滿一尺二寸,民間得到七、八寸長的,就是寶貝了。
珠玉寶器,就是藏得再深,也會透露出光芒,顯現出神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玉蘊藏在山里,樹木就潤澤,深潭有珍珠,岸上草木就不枯,就是因為得到了玉石珍珠的潤澤。
有名的明月珠出產在江海里,藏在蚌中,上面伏著蛟龍。
君王若能得到它,就可長保天下,四夷來服。
有誰能得到百莖的蓍草,同時又得到它下面的神龜用來占卜,那就能百問百應,足以決定吉兇。
神龜出在長江水中,廬江郡每年按時給太卜官送一尺二寸的活龜二十個。
太卜官在吉日剔取龜的腹甲。
龜活一千歲才能長到一尺二寸長。
君王調兵遣將,必先在廟堂上用龜占卜以定吉兇。
現在高廟中有一個龜室藏著這種龜并看做神寶。
古代占卜書說“:斷取龜的前足月需骨穿起來佩帶在身上,在室內西北角懸掛一只龜,這樣走在深山老林就不會迷惑?!蔽易隼蓵r,看過《萬畢石朱方》,書中說“:在江南嘉林中有神龜。
嘉林地方,沒有虎狼猛獸,鴟梟類惡鳥,沒有毒草,野火燒不到,樵夫砍柴足跡不到,所以叫嘉林。
龜在嘉林中。
常在芳蓮上筑巢。
它的脅上寫著字:‘甲子重光,得到我的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為官長;原是諸侯的,可以成為帝王。’在白蛇蟠木于林中尋取龜的人,都是齋戒以后專程等候,就像專程等候別人來報信一樣,同時敬酒祈禱,披頭散發(fā)行禮,這樣連續(xù)三天才能得到龜?!庇纱丝磥恚瑢と↓數膬x式是多么莊嚴隆重!所以對龜能不敬重嗎?有一位南方老人用龜墊床腿,過了二十多年,老人去世,移開床腿,龜仍然活著,這是因為龜具有一種特殊的調節(jié)呼吸的方法。
有人問:“龜的神通這樣大,但為什么太卜官得到活龜總是殺了剔取龜甲呢?”不久以前長江邊上有個人得到一只名龜養(yǎng)在家里,因此發(fā)了大財。
和人商量,要把龜放了。
人叫他別放,殺了。
說放了家要衰敗。
龜給他托夢說:“把我放到水里去,不要殺我?!边@家人到底把龜殺了,也就倒了霉。
人民和君主處理問題的辦法不一樣,老百姓得到名龜,看來好像不應當殺。
根據古代慣例,圣明君主得到名龜都是殺了,供占卜用。
宋元王時得到一只龜,也殺掉用了,現在謹把此事接寫在下面。
供有興趣的人閱讀參考。
宋元王二年,長江之神派遣神龜出使黃河。
神龜游到泉陽,被打漁人豫且用網撈起關在籠子里。
半夜里神龜托夢給宋元王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黃河。
魚網擋住我的去路。
泉陽的豫且捉住了我,我走不掉。
身處患難中無處求告。
聽說您有德義,所以向您求救?!痹趼犃T一驚醒了。
馬上召博士衛(wèi)平來商量“:剛才我夢見一個男子,伸著脖子長長的頭,身穿帶刺繡的黑衣,乘著輜車托夢給我。
他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黃河。
魚網擋住我的去路。
泉陽的豫且捉住了我,我走不掉,身處患難之中,無處求告,聽說您有德義,所以來向您求救?!@來托夢的是什么東西呢?”衛(wèi)平拿起式,仰天察看月光,觀察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估量太陽運行位置。
先測定東、西、北、南方位,又測定東南、西南、西北、東北方位,于是布列好八卦。
考察其中吉兇預兆,首先發(fā)現龜的形象。
于是對元王說“:昨夜是壬子日,太陽行至牽牛宿。
正是河水大會,鬼神相謀的時候。
銀河史記正處于南北走向的時候。
長江黃河之神原先有約,南風開始吹的時候,長江神使者先來拜會黃河神。
現在天象是白云阻塞了銀河,什么東西也無法航行了,北斗斗柄又指向太陽所在星官,這是說長江神使者被囚禁了。
你夢見的穿黑衣乘輜車的男子是龜。
請你馬上派人去找。”王說“:好。”于是王就派人乘車急去詢問泉陽令“:你縣有幾家漁民?誰名叫豫且?豫且捉到的龜托夢給王,所以王叫我來找龜?!比柫罹徒锌h吏查閱戶籍簿和地區(qū),發(fā)現本縣河邊漁民五十五家,上游地區(qū)住著一個漁民叫豫且。
泉陽令說:“好?!本秃褪拐叱塑嚰泵φ业皆デ艺f:“昨天夜里你打魚打到了什么?”豫且說:“半夜時候一提網捉到了一只龜?!笔拐哒f“:現在龜在哪里?”回答說“:關在籠子里。”使者說:“王知道你捉到了龜,所以叫我來找龜。”豫且說“:好?!本陀美K拴綁了龜,從籠里提出來獻給使者。
使者帶龜上車駛出泉陽城門。
這是白天,但又是風又是雨,一片昏暗。
青黃五彩云照在上空,接著雷聲大作,風吹送車子前行。
進了國都端門,在車廂房前取出龜。
那龜身如流水潤澤有光。
望見元王,伸開脖子往前爬三步停住,又縮回脖子后退原處,元王見了奇怪,問衛(wèi)平說“:龜見了我伸開脖子往前爬,有何目的呢?縮回脖子退到原處又是什么意思?”衛(wèi)平回答:“龜在難中整夜被幽禁,王有德義,派人解救它出來。
現伸脖子向前爬是表示感謝,縮脖子后退,是希望盡快離開。”元王說“:好?。∵@龜神靈到這種地步,不可長期扣留它,立即派人駕車送龜,別讓它耽誤了出使期限?!毙l(wèi)平回答說:“龜是天下之寶,先得此龜的為天子,而且十言十靈,十戰(zhàn)十勝。
它生于深淵,長于黃土,知曉天道,明白上古以來大事。
漫游三千年,不出它應游的地域。
安詳平穩(wěn),從容端莊,行動自然,不用拙力。
壽命超過天地。
沒有誰能知道它的壽命極限。
它順遂萬物變化,平時自己藏在一邊,爬伏在那里不吃東西,春天呈現著青色,夏天變黃色,秋天成白色,冬天變黑色。
它懂得陰陽,精曉刑德。
預知利害,明察禍福。
卜問它,說話無失誤,作戰(zhàn)得勝利,王能寶藏住它,諸侯都得降服。
王不要放走它,用它來安定國家?!痹跽f“:這龜很有神靈,從天而降,陷在深淵。
在患難中,認為我賢明德厚而忠信,所以才求救于我。
如不放走它,我也成了漁人了。
漁人貪圖他的肉,我看重它的神,臣不仁君無德,君臣無禮,國家還有何福?我不忍心這樣辦,為什么不放掉它!”衛(wèi)平回答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大恩德不會得到報答,貴重物品寄存出去得不到歸還,現在天賜寶物你不接受,上天就要奪回去了。
這龜周游天下還要回歸原地,他上達蒼天,下至大地,走遍九州,也未曾受過辱,也未受阻,今至泉陽打魚人卻辱而囚之,王雖然施恩放了它,長江黃河之神必怒,務必報仇。
龜自認為受到侵害,要和神合謀報復。
那時將陰雨不晴,大水泛濫無法治理,或者制造干旱,大風揚塵,蝗蟲突然出現,百姓失誤農時。
王施行放龜仁義,而天的懲罰必然降臨。
這并非別的原因,禍害出在龜身上。
以后您后悔還來得及嗎?王別放掉龜啊。”元王感嘆地說:“這攔劫人家使者,破壞別人計劃,不算是兇暴嗎?奪取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寶物,這不算強橫嗎?我聽說,兇暴地奪來的東西,必然要被人兇暴地奪去;強搶別人的東西,最后還是一無所獲。
桀紂兇暴無理,被殺國亡。
如我聽你建議,這就喪失了仁義名聲而有兇暴不講理行為。
長江黃河之神將成為仁義的湯武,我將成為兇暴強橫被征伐的桀紂。
沒看到什么好處,恐怕要陷進災禍。
我拿不定這個主意,怎么能侍奉好這個寶物,趕快駕車送龜走,不要讓它在此久留。”衛(wèi)平回答說:“不是這樣,王不要耽心。
天地之間,有的地方石頭堆成了山,雖高聳并不塌陷,大地能得平安。
所以說,有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危險,卻很平安;看起來很輕,卻搬移不動;有人忠厚老實,但不如大言欺詐的人;有人面貌丑惡,卻適合做大官;有人面貌漂亮,卻成為危害大眾的禍根。
這些現象,不是神和圣人說不清楚。
春夏秋冬時熱時冷。
冷熱不和,互相沖突,同一年內不同季節(jié),這是根據四時冷熱不同而定。
所以植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有時要行仁義,有時要施強暴,仁義有時機,強暴有目標。
萬物都是這樣,不可勝言。
大王請接受我的建議,讓我徹底說清楚。
根據天的五種顏色,可以分辨晝夜。
根據地上長的五谷,可以分辨好壞植物。
當初人們不懂得辨別,與禽獸一樣。
住在山洞里不懂得種田,天災經常發(fā)生,陰陽季節(jié)混亂。
匆匆忙忙過日子,大家都是這樣,不會區(qū)分黑白善惡。
妖孽常出現,人民一代代傳留下來。
后來圣人區(qū)分萬物生存特點,使他們互相不侵害。
禽獸有牝有牡,把它們放到山里,鳥有雄有雌,都把它們放進樹林、水邊;帶甲殼生物,安置在溪谷。
所以管理人民,就為他們建立城郭,城內設立街巷,城外開辟田畦通路。
根據夫妻男女,給他們田宅房屋。
建立戶籍,一一登記其姓名。
設立官吏,用爵位俸祿予以鼓勵。
種桑麻有衣穿,種五谷有飯吃。
人民辛勤耕作,于是能吃到想吃的東西,看到想看的東西,穿到想穿的衣服。
由此可見,舍棄強力,就沒有成果。
所以,種地的不用強力,糧食不能豐收;商人不用強力,賺不到錢;婦女不用強力,就織不好布;當官的不用強力,就沒有威勢,將不用強力,兵不聽命令;侯王不用強力,到死也沒有功名。
所以說,施用強力是事業(yè)的起點,是當然的道理,是萬物的法則。
從施用強力入手,沒有得不到的東西。
大王如果不同意這個看法,你難道沒聽說過,那帶有野雉雕飾的玉匣,本出自昆侖山;明月之珠,本出自四海。
鑿雕昆山之石成為玉匣,剖剝海中之蚌,取出明珠傳賣于市,圣人得到匣珠,當成大寶。
得大寶的就成了天子。
現您自己認為兇暴了,其實趕不上那鑿昆山之石的。
那些制匣取珠的沒有錯,寶藏匣珠的沒有禍。
現龜因出使而觸網,被漁人抓獲,又托夢給您,這是國寶,您擔什么心呢?”元王說:“不是這樣。
我聽說,諫諍是國之福,阿諛是國之禍,君主聽從阿諛奉承,是愚昧糊涂。
雖然一般道理是這樣,但禍不會無緣無故降,福也不會隨便來。
天氣地氣相合,生出各種財富。
陰陽各有界限,不偏離四時。
一年十二個月,用夏至冬至定其周期。
圣人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沒有災難;明王運用這個規(guī)律沒人敢來欺騙。
所以福是人自己創(chuàng)造史記的,災難是人自己招致的。
禍??赡苄酝瑫r存在,刑德互相關聯。
圣人辨察它們,預測吉兇。
桀紂時,與天爭功,阻遏鬼神,使它們不能通顯其靈。
這本已無道了,而諂諛之臣又多。
桀有諛臣名叫趙梁,教桀做無道之事,慫恿他貪婪兇狠。
把湯囚進夏臺,殺害關龍逢。
左右大臣怕死,都在一旁茍且偷生阿諛奉迎。
國勢危如累卵,卻都說無妨。
贊美歡呼萬歲,或者說國運遠未完結。
遮蔽桀的耳目,和他一起自欺欺人。
湯終于伐桀,桀死夏亡。
桀聽信諛臣自己倒了霉。
《春秋》寫明了這段史實,使人至今不忘。
紂有諛臣,名叫左強。
浮夸不實,自詡目測能力強,不必借助規(guī)矩繩墨就能設計施工,教紂筑造象廊。
高達于天,室內又陳設玉床犀玉之器,用象牙筷吃飯。
剖圣人比干的心,砍斷壯士的小腿。
箕子怕死,披頭散發(fā)裝瘋。
紂王殺周太子歷,囚禁周文王昌,投進石頭屋子,打算從早到晚囚禁。
陰兢救出文王,和他一起逃亡到周國。
文王得到太公望,發(fā)動軍隊和紂作戰(zhàn)。
文王病死,大臣用車載著文王尸首前進。
太子發(fā)代替文王統率軍隊,號為武王。
和紂在牧野大戰(zhàn),在華山南面擊潰紂軍。
紂不能勝,敗退回去,武王把他圍在象廊。
紂自殺在宮室,得不到安葬。
頭被砍下懸掛在車上四匹馬拉著車子走。
我想到桀紂下場,肚子里有如滾水沸騰。
他們曾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但太驕傲又貪得無厭,辦事好高鶩遠。
貪婪兇狠又驕慢。
不用忠誠老實人,聽信阿諛之臣,被天下人恥笑。
現我的國家處在諸侯之間,小如秋毫,辦事一有不當之處,怎能逃脫滅亡下場?!毙l(wèi)平回答:“不是這樣。
黃河雖神明,趕不上昆侖山;長江雖通暢,不如四海浩蕩。
昆侖四海,人還奪取其寶呢。
諸侯爭奪那些寶物,有時因此引起戰(zhàn)爭。
小國被滅亡,大國遭遇危險。
為這些寶物,殺人父兄,虜人妻子,割裂國土,毀人宗廟。
攻戰(zhàn)爭奪,這就是強暴。
所以說,奪取時應用強暴,統治時應用文理,不違天時,親近賢士;順應陰陽變化,借助鬼神作用;了解協調天地關系,與天地為友,諸侯歸服,人民富裕快樂。
國家民戶安寧,與社會一起開創(chuàng)新局面。
湯武這樣做,于是取得天下。
《春秋》記載了這些事,作為辦事楷模。
王不自比湯武卻自比桀紂。
桀紂施行強暴,是把強暴看作永恒持續(xù),不需仁義補充的辦法。
桀修瓦屋,紂建象廊。
還征收絲絮用為燃料,耗費人民資財,稅收沒有限度,殺人沒有標準。
殺了人民的牲畜,用熟皮做成袋,裝上牲畜的血,懸掛起來帶領人用箭射,和天帝爭強。
攪亂四時順序,在祭祀鬼神前搶先品嘗四時產品,諫者被殺,諛臣侍旁,圣人隱居,百姓閉門不出。
天氣多干旱,國家多有妖異。
年年有螟蟲,五谷長不熟。
民不能安居樂業(yè),鬼神不能享受,大風天天刮,白天暗無光。
日蝕月蝕,熄滅無光。
群星天上亂運行,全然沒有規(guī)律。
從這些現象看,怎么能夠久長?縱然沒有湯武,按時運來說也應當滅亡。
所以湯伐桀,武王克紂,是那個時勢造成的。
他們由此當了天子,子孫相繼終身無災,后世頌揚,直到今天。
這都是根據時勢行動,按照世理要求需強就強,才成就了他們帝王之業(yè)。
現在,這個龜是大寶,為圣人出使,傳給了賢明的王。
它行動不用手足,雷電帶著它,風雨護送它,流水浮涌它前進。
侯王有德才能遇到它。
現在王有德,遇到這個寶,卻不敢接受;王如把龜放走,宋國必然有災。
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痹趼犃舜鬄楦吲d。
于是對著太陽拜謝上天,拜了兩次,接受了龜。
選擇吉日齋戒,認為甲乙兩日最吉。
于是殺了白雉和黑羊,在祭壇中央用血灌龜。
用刀解剖,龜甲沒有弄破。
又用酒肉祭祀一遍,剔出腹腸,然后用荊枝燒灼,求兆。
堅持要燒出兆紋來。
果然兆紋顯現,條理清楚。
叫卜官占筮,所說都很恰當。
國家藏有如此重寶,消息徑直傳到國外。
于是殺牛取皮,蒙在鄭國產的桐木上作成戰(zhàn)鼓。
分別草木特性作成各種武器。
打起仗來,無人是元王對手。
元王時候,衛(wèi)平為宋國相,宋國力量在天下最強,這都是龜的神力。
所以說,龜雖有神力能托夢于元王,但卻不能自己逃出漁人的籠子。
自己雖然每言必靈,卻不能通使于黃河,還報長江,本領大到能讓別人戰(zhàn)必勝、攻必克,卻不能使自己避開刀鋒,免除被宰割的災難。
非凡的聰明能預知未來,迅速看出禍福,卻不能讓衛(wèi)平不向宋元王說出不利于自己的那番話。
預言事情,無不周全,及于自身,卻被拘禁不得解脫;事情一到個人頭上就無法避害趨利,要賢能本領又有何用?不過話要說回來,賢只是指他有賢的一面。
一般人也是這樣。
所以說,視力好也有看不到的地方,聽力好也有聽不到的方面;人的本領再大,也不能既用左手畫方,又用右手畫圓;日月明亮,卻有時要被浮云遮擋。
羿號稱射箭技藝高,也有不如雄渠、鱋門之處;禹號稱善辯多智,卻不能勝過鬼神。
地柱折斷過,天本來也沒有椽,又為什么要對人求全責備?孔子聽了神龜和宋元王的事之后說:“神龜能知道事情吉兇,但只有一副中空的空骨架。
太陽能普施恩德君臨天下,卻受辱于三只腳的烏鴉。
月亮能動用刑罰輔佐太陽,卻被蛤蟆啃咬。
刺猬被喜鵲欺侮,有神通的騰蛇卻不是蜈蚣的對手。
竹子外面有節(jié)有段,里面卻又直又空;松柏是百木之長,卻被栽在大門旁充當衛(wèi)士。
日辰也不能周全,所以有孤有虛。
黃金有疵,白玉有瑕,事情有時進展快,有時慢。
物品性能有局限,也有其專門擅長。
網孔有時顯得太細密,有時顯得太粗疏。
人有貴過他人之處,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怎么辦才好呢?怎樣做才全面周到呢?天還不能十全十美呢,所以世人蓋屋,少放三塊瓦以便安放房棟,表示不是十全十美,以便和天下的不十全十美相適應。
天下萬物有差異,事物都因為有所不全才得以生存于世間。”褚先生說:漁人提網捉到了神龜,龜托夢給宋元王,元王召博士衛(wèi)平把夢見龜的情形告訴他,衛(wèi)平拿起式推算,確定日月位置,分辨星象關系,推測吉兇,看出龜和所觀察推算的形象相同,衛(wèi)平力勸元王留住神龜作為國寶,這件事真好啊。
古時,談到卜筮必然稱道龜,因為龜靈驗有好名聲,由來已久了。
我因此寫下這篇傳記。
大致地說:卜書上說的外,是指他人。
內是指自我。
有時外指女,內指男。
首俯,是說憂。
大指兆身,小指兆文末枝。
大略的辨別兆文的原則是,問病情的,兆文足斂的能活。
足開的要死。
問出行的,兆文足開的能達到目的地。
足斂的到達不了。
問出行不出行。
足斂的史記不宜出行。
足開的可以出行。
卜問有所求結果怎樣。
足開的有收獲,足斂的沒有收獲。
問被囚的怎樣,足斂的不能獲釋,足開的能獲釋。
那些問病的得足開紋就死了,是因為內高而外下的緣故。
從夏商周三代的興起看,都是各依卜筮的吉兆為根據的。
大禹娶涂山氏之女卜兆得啟,于是夏啟建立了世代相傳的夏朝;簡狄吞飛燕之卵生契卜兆吉順,所以殷朝興起;善于播種百谷的后稷蓍筮得吉,因而周國國君終為天下王。
君王決斷疑難事,參考蓍龜的卜筮結果以作最終決定,這是傳統沿用不變的程序。
蠻夷氐羌,雖無華夏式的君臣等級,但也有決斷疑惑的占卜習俗。
有用金石,有用草木,各國占卜習俗雖不同,但都用來指導戰(zhàn)爭行動,研究、獲取戰(zhàn)爭的勝利。
各自崇信卜筮的神靈,借以預測未來事務。
我粗略聽說,夏、殷時期,臨到要卜筮時,才找來蓍、龜,用完就丟棄,因為他們認為龜甲、蓍草收藏久了就失靈了。
到周朝,卜官卻總是珍藏龜甲、蓍草備用。
另外龜、蓍的靈通誰大誰???使用龜、蓍哪個在前哪個在后?每個朝代都有不同崇尚。
但概括來看,用龜、蓍卜筮辦法幫助人們預測未來這一目的是一致的。
有人認為,圣王遇事沒有拿不定主意的;解決疑難,沒有缺乏真知灼見的時候。
他們所以要搞求神問卜的程式,是擔心后代衰敗。
愚蠢人不向聰明人學習,各人滿足于自己見識,教化分歧雜出,大道理被拆得七零八落無法掌握,所以才把事物的情理推歸于微妙的境界即神靈,求純真于精神。
也有人認為,靈龜所擅長的,圣人也不及。
它判斷吉兇,區(qū)別是非,往往比人的預測更準確。
高祖繼位后,因襲秦朝制度,設立太卜官。
當時全國剛統一,戰(zhàn)爭還未停止。
到孝惠皇帝,在位時間短,呂后是女主,孝文帝、孝景帝也只因襲舊制,沒來得及對卜筮深入研究。
所以卜官雖系父子相承、代代相傳,但其中精妙的道理與方法,早已失傳不少。
到當今皇帝即位,廣開賢士上進之路,遍招各類學者,凡通曉一種技能的都有獻力效勞機會,對技藝超群者更優(yōu)待,實事求是沒有偏私。
幾年之間,太卜官署人才濟濟。
此時正遇皇帝要北擊匈奴,西攻大宛,南取百越,卜筮能預測事情變化,提示趨利避害辦法。
到后來猛將受命率兵沖鋒,在疆場獲勝,也含有卜筮在廟堂里事先謀劃的貢獻。
皇帝因此對卜筮官更加重視,賞賜有時多達數千萬錢。
如丘子明等人,財富暴增,大受寵幸,壓倒?jié)M朝公卿。
甚至以卜筮猜測巫蠱行為,有時也能被猜得很準。
對于平時稍微得罪過他們的人,就尋機公報私仇,肆意迫害,因而被滅族的,無法史記計算。
以致文武百官惶惶不安,都奉承說龜策、蓍草的靈驗。
后來卜官誣陷的真情敗露,也被滅了三族。
由于布列蓍草推定吉兇,燒灼龜甲來觀察征兆,變化無窮,因此要選賢人擔任卜官,可說是圣人對卜筮的事重視吧!周公連卜三龜,武王的病就痊愈。
紂王暴虐,用大龜也得不到吉兆。
晉文公將要恢復周襄王的王位,卜得黃帝戰(zhàn)勝于阪泉的吉兆,終于成功,獲得周襄王彤弓之賞,成為侯伯。
晉獻公貪圖驪姬美色,要攻驪戎,卜得“勝而不吉”的口象之兆,這場伐驪戎的禍患,竟然延及晉國五世君主。
楚靈王將要背叛周天子,占卜不吉利,終致乾溪敗亡。
龜兆預示出內在的趨勢,當時人能看到外部的表現,能不說這是兩相符合嗎?君子認為,那些輕視卜筮不信神明的人是糊涂;背棄人謀,只信從吉祥之兆,鬼神也得不到應有的對待。
所以《尚書》記載了解決疑難的正確方法,要參考五種見解,卜和筮是其中兩種,五種見解如不一致時,要順從其中多數意見,這表明,雖有卜筮,但不專信卜筮。
我到江南考察時,了解過龜蓍的事,訪問過當地老年人,他們說龜活到一千歲,能在蓮葉上走動,蓍草長到一百枝梗莖,仍然共有一條根。
還說龜蓍生長的地方,沒有虎狼類兇獸,沒有毒草。
江邊居民常養(yǎng)龜供應其飲食,認為龜能幫人調節(jié)呼吸增加元氣,防衰養(yǎng)老,這些話難道不真實嗎?褚先生說:“我由于學習經學,做博士弟子,研究《春秋》,考試成績高,被任用為郎,有幸能得宿衛(wèi),出入宮殿中十多年。
私自喜好《太史公傳》。
傳里說:“夏、商、周三朝龜卜辦法不同,四方各民族卜筮也各不一樣,但都是用來判斷吉兇,我統觀它們的要點,寫《龜策列傳》?!蔽以陂L安城中反復尋找,沒能找到《龜策列傳》,所以往訪太卜官,請教年歲大、知道事情多的掌故、史學官員寫下了解到的龜筮事情,編在下面。
聽說古代五帝、三王出發(fā)行動舉辦事情,必定事先卜筮以作決斷。
古代占卜書說“:下面有伏靈,上面有兔絲;上面有叢蓍,下面有神龜?!彼^伏靈這種東西生長在兔絲下面,樣子像飛動的鳥。
第一次春雨過后,如果天氣清靜無風就可在夜間割去兔絲,拿燈籠來照,如果燈籠一照火就滅掉,就記住這個地方,用四丈新布把這個地方圍起來,天亮了往下挖到四至七尺之間就能挖得。
超過七尺就沒有了。
伏靈就是千年老松樹根,人吃了可以長生不死。
據說蓍草枝梗長滿一百根時,它下面就有神龜守護,上面常有青云籠罩。
古書上說:“天下和平,王道實現,蓍草就能長出一丈長的莖,一叢能長滿一百條梗枝。”當今尋找蓍草,不能達到古書上的要求,找不到長滿百莖長一丈的。
尋取八十莖以上八尺長的就難得了。
人們喜好用卦的,找到滿六十莖以上、長滿六尺的就可以用了,古書說“:能得到名龜的,財物跟著就到,他家一定發(fā)大財,富到千萬錢?!泵斨?,第一叫“北斗龜”,二叫“南辰龜”,三叫“五星龜”,四叫“八鳳龜”,五叫“二十八宿龜”,六叫“日月龜”,七叫“九州龜”,八叫“玉龜”,一共八種名龜。
古圖所畫龜圖的腹下各有字,寫明是哪種龜,我這里只略寫出它們的名稱,不畫龜圖。
尋取這類龜,不必滿一尺二寸,民間得到七、八寸長的,就是寶貝了。
珠玉寶器,就是藏得再深,也會透露出光芒,顯現出神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玉蘊藏在山里,樹木就潤澤,深潭有珍珠,岸上草木就不枯,就是因為得到了玉石珍珠的潤澤。
有名的明月珠出產在江海里,藏在蚌中,上面伏著蛟龍。
君王若能得到它,就可長保天下,四夷來服。
有誰能得到百莖的蓍草,同時又得到它下面的神龜用來占卜,那就能百問百應,足以決定吉兇。
神龜出在長江水中,廬江郡每年按時給太卜官送一尺二寸的活龜二十個。
太卜官在吉日剔取龜的腹甲。
龜活一千歲才能長到一尺二寸長。
君王調兵遣將,必先在廟堂上用龜占卜以定吉兇。
現在高廟中有一個龜室藏著這種龜并看做神寶。
古代占卜書說“:斷取龜的前足月需骨穿起來佩帶在身上,在室內西北角懸掛一只龜,這樣走在深山老林就不會迷惑?!蔽易隼蓵r,看過《萬畢石朱方》,書中說“:在江南嘉林中有神龜。
嘉林地方,沒有虎狼猛獸,鴟梟類惡鳥,沒有毒草,野火燒不到,樵夫砍柴足跡不到,所以叫嘉林。
龜在嘉林中。
常在芳蓮上筑巢。
它的脅上寫著字:‘甲子重光,得到我的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為官長;原是諸侯的,可以成為帝王。’在白蛇蟠木于林中尋取龜的人,都是齋戒以后專程等候,就像專程等候別人來報信一樣,同時敬酒祈禱,披頭散發(fā)行禮,這樣連續(xù)三天才能得到龜?!庇纱丝磥恚瑢と↓數膬x式是多么莊嚴隆重!所以對龜能不敬重嗎?有一位南方老人用龜墊床腿,過了二十多年,老人去世,移開床腿,龜仍然活著,這是因為龜具有一種特殊的調節(jié)呼吸的方法。
有人問:“龜的神通這樣大,但為什么太卜官得到活龜總是殺了剔取龜甲呢?”不久以前長江邊上有個人得到一只名龜養(yǎng)在家里,因此發(fā)了大財。
和人商量,要把龜放了。
人叫他別放,殺了。
說放了家要衰敗。
龜給他托夢說:“把我放到水里去,不要殺我?!边@家人到底把龜殺了,也就倒了霉。
人民和君主處理問題的辦法不一樣,老百姓得到名龜,看來好像不應當殺。
根據古代慣例,圣明君主得到名龜都是殺了,供占卜用。
宋元王時得到一只龜,也殺掉用了,現在謹把此事接寫在下面。
供有興趣的人閱讀參考。
宋元王二年,長江之神派遣神龜出使黃河。
神龜游到泉陽,被打漁人豫且用網撈起關在籠子里。
半夜里神龜托夢給宋元王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黃河。
魚網擋住我的去路。
泉陽的豫且捉住了我,我走不掉。
身處患難中無處求告。
聽說您有德義,所以向您求救?!痹趼犃T一驚醒了。
馬上召博士衛(wèi)平來商量“:剛才我夢見一個男子,伸著脖子長長的頭,身穿帶刺繡的黑衣,乘著輜車托夢給我。
他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黃河。
魚網擋住我的去路。
泉陽的豫且捉住了我,我走不掉,身處患難之中,無處求告,聽說您有德義,所以來向您求救?!@來托夢的是什么東西呢?”衛(wèi)平拿起式,仰天察看月光,觀察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估量太陽運行位置。
先測定東、西、北、南方位,又測定東南、西南、西北、東北方位,于是布列好八卦。
考察其中吉兇預兆,首先發(fā)現龜的形象。
于是對元王說“:昨夜是壬子日,太陽行至牽牛宿。
正是河水大會,鬼神相謀的時候。
銀河史記正處于南北走向的時候。
長江黃河之神原先有約,南風開始吹的時候,長江神使者先來拜會黃河神。
現在天象是白云阻塞了銀河,什么東西也無法航行了,北斗斗柄又指向太陽所在星官,這是說長江神使者被囚禁了。
你夢見的穿黑衣乘輜車的男子是龜。
請你馬上派人去找。”王說“:好。”于是王就派人乘車急去詢問泉陽令“:你縣有幾家漁民?誰名叫豫且?豫且捉到的龜托夢給王,所以王叫我來找龜?!比柫罹徒锌h吏查閱戶籍簿和地區(qū),發(fā)現本縣河邊漁民五十五家,上游地區(qū)住著一個漁民叫豫且。
泉陽令說:“好?!本秃褪拐叱塑嚰泵φ业皆デ艺f:“昨天夜里你打魚打到了什么?”豫且說:“半夜時候一提網捉到了一只龜?!笔拐哒f“:現在龜在哪里?”回答說“:關在籠子里。”使者說:“王知道你捉到了龜,所以叫我來找龜。”豫且說“:好?!本陀美K拴綁了龜,從籠里提出來獻給使者。
使者帶龜上車駛出泉陽城門。
這是白天,但又是風又是雨,一片昏暗。
青黃五彩云照在上空,接著雷聲大作,風吹送車子前行。
進了國都端門,在車廂房前取出龜。
那龜身如流水潤澤有光。
望見元王,伸開脖子往前爬三步停住,又縮回脖子后退原處,元王見了奇怪,問衛(wèi)平說“:龜見了我伸開脖子往前爬,有何目的呢?縮回脖子退到原處又是什么意思?”衛(wèi)平回答:“龜在難中整夜被幽禁,王有德義,派人解救它出來。
現伸脖子向前爬是表示感謝,縮脖子后退,是希望盡快離開。”元王說“:好?。∵@龜神靈到這種地步,不可長期扣留它,立即派人駕車送龜,別讓它耽誤了出使期限?!毙l(wèi)平回答說:“龜是天下之寶,先得此龜的為天子,而且十言十靈,十戰(zhàn)十勝。
它生于深淵,長于黃土,知曉天道,明白上古以來大事。
漫游三千年,不出它應游的地域。
安詳平穩(wěn),從容端莊,行動自然,不用拙力。
壽命超過天地。
沒有誰能知道它的壽命極限。
它順遂萬物變化,平時自己藏在一邊,爬伏在那里不吃東西,春天呈現著青色,夏天變黃色,秋天成白色,冬天變黑色。
它懂得陰陽,精曉刑德。
預知利害,明察禍福。
卜問它,說話無失誤,作戰(zhàn)得勝利,王能寶藏住它,諸侯都得降服。
王不要放走它,用它來安定國家?!痹跽f“:這龜很有神靈,從天而降,陷在深淵。
在患難中,認為我賢明德厚而忠信,所以才求救于我。
如不放走它,我也成了漁人了。
漁人貪圖他的肉,我看重它的神,臣不仁君無德,君臣無禮,國家還有何福?我不忍心這樣辦,為什么不放掉它!”衛(wèi)平回答說“:不是這樣,我聽說,大恩德不會得到報答,貴重物品寄存出去得不到歸還,現在天賜寶物你不接受,上天就要奪回去了。
這龜周游天下還要回歸原地,他上達蒼天,下至大地,走遍九州,也未曾受過辱,也未受阻,今至泉陽打魚人卻辱而囚之,王雖然施恩放了它,長江黃河之神必怒,務必報仇。
龜自認為受到侵害,要和神合謀報復。
那時將陰雨不晴,大水泛濫無法治理,或者制造干旱,大風揚塵,蝗蟲突然出現,百姓失誤農時。
王施行放龜仁義,而天的懲罰必然降臨。
這并非別的原因,禍害出在龜身上。
以后您后悔還來得及嗎?王別放掉龜啊。”元王感嘆地說:“這攔劫人家使者,破壞別人計劃,不算是兇暴嗎?奪取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寶物,這不算強橫嗎?我聽說,兇暴地奪來的東西,必然要被人兇暴地奪去;強搶別人的東西,最后還是一無所獲。
桀紂兇暴無理,被殺國亡。
如我聽你建議,這就喪失了仁義名聲而有兇暴不講理行為。
長江黃河之神將成為仁義的湯武,我將成為兇暴強橫被征伐的桀紂。
沒看到什么好處,恐怕要陷進災禍。
我拿不定這個主意,怎么能侍奉好這個寶物,趕快駕車送龜走,不要讓它在此久留。”衛(wèi)平回答說:“不是這樣,王不要耽心。
天地之間,有的地方石頭堆成了山,雖高聳并不塌陷,大地能得平安。
所以說,有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危險,卻很平安;看起來很輕,卻搬移不動;有人忠厚老實,但不如大言欺詐的人;有人面貌丑惡,卻適合做大官;有人面貌漂亮,卻成為危害大眾的禍根。
這些現象,不是神和圣人說不清楚。
春夏秋冬時熱時冷。
冷熱不和,互相沖突,同一年內不同季節(jié),這是根據四時冷熱不同而定。
所以植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有時要行仁義,有時要施強暴,仁義有時機,強暴有目標。
萬物都是這樣,不可勝言。
大王請接受我的建議,讓我徹底說清楚。
根據天的五種顏色,可以分辨晝夜。
根據地上長的五谷,可以分辨好壞植物。
當初人們不懂得辨別,與禽獸一樣。
住在山洞里不懂得種田,天災經常發(fā)生,陰陽季節(jié)混亂。
匆匆忙忙過日子,大家都是這樣,不會區(qū)分黑白善惡。
妖孽常出現,人民一代代傳留下來。
后來圣人區(qū)分萬物生存特點,使他們互相不侵害。
禽獸有牝有牡,把它們放到山里,鳥有雄有雌,都把它們放進樹林、水邊;帶甲殼生物,安置在溪谷。
所以管理人民,就為他們建立城郭,城內設立街巷,城外開辟田畦通路。
根據夫妻男女,給他們田宅房屋。
建立戶籍,一一登記其姓名。
設立官吏,用爵位俸祿予以鼓勵。
種桑麻有衣穿,種五谷有飯吃。
人民辛勤耕作,于是能吃到想吃的東西,看到想看的東西,穿到想穿的衣服。
由此可見,舍棄強力,就沒有成果。
所以,種地的不用強力,糧食不能豐收;商人不用強力,賺不到錢;婦女不用強力,就織不好布;當官的不用強力,就沒有威勢,將不用強力,兵不聽命令;侯王不用強力,到死也沒有功名。
所以說,施用強力是事業(yè)的起點,是當然的道理,是萬物的法則。
從施用強力入手,沒有得不到的東西。
大王如果不同意這個看法,你難道沒聽說過,那帶有野雉雕飾的玉匣,本出自昆侖山;明月之珠,本出自四海。
鑿雕昆山之石成為玉匣,剖剝海中之蚌,取出明珠傳賣于市,圣人得到匣珠,當成大寶。
得大寶的就成了天子。
現您自己認為兇暴了,其實趕不上那鑿昆山之石的。
那些制匣取珠的沒有錯,寶藏匣珠的沒有禍。
現龜因出使而觸網,被漁人抓獲,又托夢給您,這是國寶,您擔什么心呢?”元王說:“不是這樣。
我聽說,諫諍是國之福,阿諛是國之禍,君主聽從阿諛奉承,是愚昧糊涂。
雖然一般道理是這樣,但禍不會無緣無故降,福也不會隨便來。
天氣地氣相合,生出各種財富。
陰陽各有界限,不偏離四時。
一年十二個月,用夏至冬至定其周期。
圣人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沒有災難;明王運用這個規(guī)律沒人敢來欺騙。
所以福是人自己創(chuàng)造史記的,災難是人自己招致的。
禍??赡苄酝瑫r存在,刑德互相關聯。
圣人辨察它們,預測吉兇。
桀紂時,與天爭功,阻遏鬼神,使它們不能通顯其靈。
這本已無道了,而諂諛之臣又多。
桀有諛臣名叫趙梁,教桀做無道之事,慫恿他貪婪兇狠。
把湯囚進夏臺,殺害關龍逢。
左右大臣怕死,都在一旁茍且偷生阿諛奉迎。
國勢危如累卵,卻都說無妨。
贊美歡呼萬歲,或者說國運遠未完結。
遮蔽桀的耳目,和他一起自欺欺人。
湯終于伐桀,桀死夏亡。
桀聽信諛臣自己倒了霉。
《春秋》寫明了這段史實,使人至今不忘。
紂有諛臣,名叫左強。
浮夸不實,自詡目測能力強,不必借助規(guī)矩繩墨就能設計施工,教紂筑造象廊。
高達于天,室內又陳設玉床犀玉之器,用象牙筷吃飯。
剖圣人比干的心,砍斷壯士的小腿。
箕子怕死,披頭散發(fā)裝瘋。
紂王殺周太子歷,囚禁周文王昌,投進石頭屋子,打算從早到晚囚禁。
陰兢救出文王,和他一起逃亡到周國。
文王得到太公望,發(fā)動軍隊和紂作戰(zhàn)。
文王病死,大臣用車載著文王尸首前進。
太子發(fā)代替文王統率軍隊,號為武王。
和紂在牧野大戰(zhàn),在華山南面擊潰紂軍。
紂不能勝,敗退回去,武王把他圍在象廊。
紂自殺在宮室,得不到安葬。
頭被砍下懸掛在車上四匹馬拉著車子走。
我想到桀紂下場,肚子里有如滾水沸騰。
他們曾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但太驕傲又貪得無厭,辦事好高鶩遠。
貪婪兇狠又驕慢。
不用忠誠老實人,聽信阿諛之臣,被天下人恥笑。
現我的國家處在諸侯之間,小如秋毫,辦事一有不當之處,怎能逃脫滅亡下場?!毙l(wèi)平回答:“不是這樣。
黃河雖神明,趕不上昆侖山;長江雖通暢,不如四海浩蕩。
昆侖四海,人還奪取其寶呢。
諸侯爭奪那些寶物,有時因此引起戰(zhàn)爭。
小國被滅亡,大國遭遇危險。
為這些寶物,殺人父兄,虜人妻子,割裂國土,毀人宗廟。
攻戰(zhàn)爭奪,這就是強暴。
所以說,奪取時應用強暴,統治時應用文理,不違天時,親近賢士;順應陰陽變化,借助鬼神作用;了解協調天地關系,與天地為友,諸侯歸服,人民富裕快樂。
國家民戶安寧,與社會一起開創(chuàng)新局面。
湯武這樣做,于是取得天下。
《春秋》記載了這些事,作為辦事楷模。
王不自比湯武卻自比桀紂。
桀紂施行強暴,是把強暴看作永恒持續(xù),不需仁義補充的辦法。
桀修瓦屋,紂建象廊。
還征收絲絮用為燃料,耗費人民資財,稅收沒有限度,殺人沒有標準。
殺了人民的牲畜,用熟皮做成袋,裝上牲畜的血,懸掛起來帶領人用箭射,和天帝爭強。
攪亂四時順序,在祭祀鬼神前搶先品嘗四時產品,諫者被殺,諛臣侍旁,圣人隱居,百姓閉門不出。
天氣多干旱,國家多有妖異。
年年有螟蟲,五谷長不熟。
民不能安居樂業(yè),鬼神不能享受,大風天天刮,白天暗無光。
日蝕月蝕,熄滅無光。
群星天上亂運行,全然沒有規(guī)律。
從這些現象看,怎么能夠久長?縱然沒有湯武,按時運來說也應當滅亡。
所以湯伐桀,武王克紂,是那個時勢造成的。
他們由此當了天子,子孫相繼終身無災,后世頌揚,直到今天。
這都是根據時勢行動,按照世理要求需強就強,才成就了他們帝王之業(yè)。
現在,這個龜是大寶,為圣人出使,傳給了賢明的王。
它行動不用手足,雷電帶著它,風雨護送它,流水浮涌它前進。
侯王有德才能遇到它。
現在王有德,遇到這個寶,卻不敢接受;王如把龜放走,宋國必然有災。
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痹趼犃舜鬄楦吲d。
于是對著太陽拜謝上天,拜了兩次,接受了龜。
選擇吉日齋戒,認為甲乙兩日最吉。
于是殺了白雉和黑羊,在祭壇中央用血灌龜。
用刀解剖,龜甲沒有弄破。
又用酒肉祭祀一遍,剔出腹腸,然后用荊枝燒灼,求兆。
堅持要燒出兆紋來。
果然兆紋顯現,條理清楚。
叫卜官占筮,所說都很恰當。
國家藏有如此重寶,消息徑直傳到國外。
于是殺牛取皮,蒙在鄭國產的桐木上作成戰(zhàn)鼓。
分別草木特性作成各種武器。
打起仗來,無人是元王對手。
元王時候,衛(wèi)平為宋國相,宋國力量在天下最強,這都是龜的神力。
所以說,龜雖有神力能托夢于元王,但卻不能自己逃出漁人的籠子。
自己雖然每言必靈,卻不能通使于黃河,還報長江,本領大到能讓別人戰(zhàn)必勝、攻必克,卻不能使自己避開刀鋒,免除被宰割的災難。
非凡的聰明能預知未來,迅速看出禍福,卻不能讓衛(wèi)平不向宋元王說出不利于自己的那番話。
預言事情,無不周全,及于自身,卻被拘禁不得解脫;事情一到個人頭上就無法避害趨利,要賢能本領又有何用?不過話要說回來,賢只是指他有賢的一面。
一般人也是這樣。
所以說,視力好也有看不到的地方,聽力好也有聽不到的方面;人的本領再大,也不能既用左手畫方,又用右手畫圓;日月明亮,卻有時要被浮云遮擋。
羿號稱射箭技藝高,也有不如雄渠、鱋門之處;禹號稱善辯多智,卻不能勝過鬼神。
地柱折斷過,天本來也沒有椽,又為什么要對人求全責備?孔子聽了神龜和宋元王的事之后說:“神龜能知道事情吉兇,但只有一副中空的空骨架。
太陽能普施恩德君臨天下,卻受辱于三只腳的烏鴉。
月亮能動用刑罰輔佐太陽,卻被蛤蟆啃咬。
刺猬被喜鵲欺侮,有神通的騰蛇卻不是蜈蚣的對手。
竹子外面有節(jié)有段,里面卻又直又空;松柏是百木之長,卻被栽在大門旁充當衛(wèi)士。
日辰也不能周全,所以有孤有虛。
黃金有疵,白玉有瑕,事情有時進展快,有時慢。
物品性能有局限,也有其專門擅長。
網孔有時顯得太細密,有時顯得太粗疏。
人有貴過他人之處,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怎么辦才好呢?怎樣做才全面周到呢?天還不能十全十美呢,所以世人蓋屋,少放三塊瓦以便安放房棟,表示不是十全十美,以便和天下的不十全十美相適應。
天下萬物有差異,事物都因為有所不全才得以生存于世間。”褚先生說:漁人提網捉到了神龜,龜托夢給宋元王,元王召博士衛(wèi)平把夢見龜的情形告訴他,衛(wèi)平拿起式推算,確定日月位置,分辨星象關系,推測吉兇,看出龜和所觀察推算的形象相同,衛(wèi)平力勸元王留住神龜作為國寶,這件事真好啊。
古時,談到卜筮必然稱道龜,因為龜靈驗有好名聲,由來已久了。
我因此寫下這篇傳記。
大致地說:卜書上說的外,是指他人。
內是指自我。
有時外指女,內指男。
首俯,是說憂。
大指兆身,小指兆文末枝。
大略的辨別兆文的原則是,問病情的,兆文足斂的能活。
足開的要死。
問出行的,兆文足開的能達到目的地。
足斂的到達不了。
問出行不出行。
足斂的史記不宜出行。
足開的可以出行。
卜問有所求結果怎樣。
足開的有收獲,足斂的沒有收獲。
問被囚的怎樣,足斂的不能獲釋,足開的能獲釋。
那些問病的得足開紋就死了,是因為內高而外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