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緝,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贈儀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會撰著文辭。跟隨父親來到邊地后,卻又喜歡上了騎馬射箭,并準(zhǔn)備依仗武藝晉升。滎陽鄭伯戲弄說:“魏郎用過了幾多戟?”收慚愧,便改變志向認(rèn)真讀書。夏月,坐板床,隨著樹蔭移動讀誦文章,幾年下來,板床因此磨損,但精力沒有分散。憑借文章的華美而嶄露頭角。
初授太學(xué)博士。爾朱榮在河陰殘害朝士時,收也在被害人之中,由于天晚而幸免于難。吏部尚書李神俊看重了收的才學(xué),上奏朝廷,被委任為司徒記室參軍。永安三年(530),除北主客郎中。節(jié)閔帝立,揀選近臣,詔收試作《封禪書》,收下筆便成,不打草稿,文近千言,刪改極少。此時黃門郎賈思同侍立帝側(cè),十分驚奇,稟告說:“雖七步之才,也不能超過此人?!边w散騎侍郎,不久受令掌管起居注,并修國史,兼中書侍郎,當(dāng)時二十六歲。
孝武初年,又詔收攝本職,文誥堆積,他卻處理得頗合皇上意旨。黃門郎崔..隨從齊神武帝入朝,傲氣逼人,收起初沒有登門拜訪。崔..為帝登基作赦,稱“朕托體孝文”,收嗤笑他率直。正員郎李慎將此事向..作了報告,..極其忌恨。時節(jié)閔帝駕崩,令收為詔。崔..便公開講:魏收普泰年間出入幃幄,一日撰詔,美飾詞藻,可是義旗之士全成了叛逆之徒;又收的父親老邁,當(dāng)辭官回家服侍。南臺將給以彈劾。幸虧尚書辛雄為他向中尉綦俊游說,才免于懲罰。收有賤生的弟弟仲同,先前沒有登記,因而怖懼,上戶籍后,遣送回鄉(xiāng)侍奉老父。孝武曾大發(fā)士卒,在嵩山之南打了半個多月的獵。那時天氣寒冷,朝野怨恨。帝與從官及諸妃公主,奇伎異飾,不合禮數(shù)。收想進(jìn)諫但很害怕,想保持沉默卻又忍不住,于是便上《南狩賦》以行勸諫,時年二十七,雖言辭淫麗,而終歸雅正。帝親手為詔回報,極其褒美。鄭伯對魏收說:“你若沒有遇見老夫,眼下還在追逐兔子吧?”
當(dāng)初神武堅決推辭天柱大將軍之職,魏帝令收作詔,同意神武的請求。欲加神武相國,問品秩,收以實情回答,帝遂止。收不知主相之意何在,加之前事造成的恐懼,請求辭職,詔許可。很長時間,才任帝兄之子廣平王贊的開府從事中郎,收不敢推辭,乃撰《庭竹賦》以表白己意。很快就兼任了中書舍人,與濟(jì)陰人溫子升、河間人邢子才齊名,世稱“三才”。時孝武疑忌神武,兩人矛盾較多,收因此托病辭官才獲批準(zhǔn)。其舅崔孝芬感到不好理解,質(zhì)問他,收說:“害怕晉陽甲士?!辈痪蒙裎淠舷拢畚魅腙P(guān)。
收兼通直散騎常侍,作為王昕的副使出使梁朝,昕風(fēng)流文辯,收辭藻富麗,梁主及其群臣均加敬異。先是南北剛剛和好,李諧、盧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為鄰國推崇。到這個時候,梁主褒贊道:“盧、李命世,王、魏中興,不知再來的人情況如何?”收住旅館,便買吳婢女進(jìn)館,他的部下也有買婢的,收亦喚來,一一奸污,梁朝館司因此也都獲罪。人們稱道收的才氣但鄙視他的品行。在途中作《聘游賦》,言辭十分華美。出使梁朝回來,尚書右仆射高隆之向昕、收索求南貨,不能如愿,就進(jìn)行誣告,使御史中尉高仲密將昕、收二人拘禁于御史臺,很久才被釋放。
孫搴死后,司馬子如推薦魏收,征召到晉陽,任命為中外府主簿。因受旨乖忤,常遭斥責(zé),并受杖打,所以久不得志。恰逢司馬子如奉命出使神武的霸朝,收便沾了他的光。宴會上,子如向神武戲言:“魏收是天子的中書郎,一國的大才,希望大王借給他一些機(jī)會?!庇纱宿D(zhuǎn)為府屬,但還沒有得到優(yōu)待。
收從叔季景,有才學(xué),歷官著名,二者均在收上,但常受收欺侮。季景、收初次趕赴并州,頓丘人李庶,前大司農(nóng)諧的兒子,以善辯被世人稱贊,對收說:“霸者的朝堂有二魏?!笔蛰p蔑地說:“將我同從叔對比,便是拿耶輸和我相比?!币斶@個人,是故尚書令陳留公繼伯的兒子,癡呆有名,喜歡一個人跑到集市上,高價購物,而被行商坐賈們逗笑取樂。收瞧不起季景,故有這種比方。如此不遜之例還有很多。
收本想憑其文才脫穎而出,但官位不亨通,于是便求修國史。為此事,崔暹特意報告文襄說:“國史事大,公家父子的霸王功業(yè),都該詳細(xì)記載,執(zhí)掌者非收不可?!蔽南鍐⒆嗍谑占嫔ⅡT常侍,修國史。武定二年(544),升正常侍,領(lǐng)兼中書侍郎,仍然修史。魏帝設(shè)宴款待百官,問什么叫“人日”,眾不能答。收說:“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贝藭r邢邵也在旁邊,十分地慚愧。自從魏、梁和好之后,書信上常有:“想彼境內(nèi)寧靜,此率土安和?!绷汉笈墒拐邅砦海鋾腿サ袅恕氨恕弊?,自稱還保留著“此”字,想顯示無外之意。收確定復(fù)信,稱“想境內(nèi)清晏,今萬國安和”,梁人回信,以此為本。后神武入朝,靜帝授給相國,堅決推辭不受,便請收作啟。啟寫好后呈送給了皇上,此時文襄站在帝的身邊,神武指著收對文襄說:“此人當(dāng)是第二個崔光?!彼哪?546),神武在西門豹祠集宴,對司馬子如說:“魏收為史官,記載我們的善與惡,聽說北伐時,各位豪貴們常常送給史官好吃的東西,司馬仆射送過沒有?”于是一同大笑。又轉(zhuǎn)向收說:“你不要看元康他們在我眼皮底下理事,就生嫉妒,我后世的聲名執(zhí)掌在你的手中,不要說我不知曉?!辈痪眉蛹嬷骼伞?br />
往昔收在洛陽,十分輕薄,人稱“魏收驚蛺蝶”。文襄有次游玩東山,令給事黃門侍郎顥等人侍宴。文襄說:“魏收恃才傲物,應(yīng)該揭發(fā)他的短處?!辈⑶抑貜?fù)了數(shù)遍,收突然大聲唱道:“楊遵彥理屈已倒。”遵彥不慌不忙地說:“我綽有余裕,山一樣的立著不動,如果遇見當(dāng)涂,大概就會翩翩飛去?!碑?dāng)涂是魏;翩翩者,是蛺蝶。文襄最先明白遵彥話語的含義,大笑著稱好。文襄又說:“剛才的話還不算什么,當(dāng)再指斥?!弊駨?yīng)聲而道:“魏收在并州時作有一首詩,對眾朗讀完后,說:‘從叔季景出六百斛米請人,也鬧不清我的詩意?!娙怂桓彝Z。”文襄興奮地說:“先前我也聽說過的。”眾人都笑。收雖然為自己辯護(hù),不再還擊,但將此事終身記在了心上。
侯景叛變逃往梁,寇掠魏南部邊境,文襄時在晉陽,令收作檄文,不到一天時間,就寫了五十多張紙。又曉喻梁朝,令其送還侯景,天黑時動筆,不到三更就寫好了,共有七頁多紙。文襄很是欣賞。魏帝曾于晚秋舉行大射禮,令百官賦詩,收的詩末這樣說:“尺書征建業(yè),折簡召長安?!蔽南遒澷p他,回頭對人講:“本朝今有魏收,便是國家的光彩,文墨雅俗,通達(dá)縱橫。我也讓子才、子升寫過檄文之類的東西,但在詞氣方面,卻不能同日而語。我意有所懷,忘了,也講不出來了,或者講出來了,但表達(dá)不清楚,收寫出來后,將我的想法表達(dá)得十分周全、完整,這是難得的?!蔽南逵肿屖占嬷骺屠山哟撼拐咧x..、徐陵。侯景攻克建康,此時梁鄱陽王范為合州刺史,文襄令收寫信勸諭。范收到信后,便率領(lǐng)部眾西上,魏刺史崔圣念趁機(jī)占據(jù)了合州城。文襄對收說:“今定一州,你有大力,但我還遺憾‘尺書征建鄴’的目標(biāo)沒有實現(xiàn)?!?br />
文襄駕崩,文宣前往晉陽,令魏收與黃門郎崔季舒、高德正,吏部郎中尉瑾在北第掌管機(jī)密。轉(zhuǎn)秘書監(jiān),兼著作郎,又任定州大中正。時北齊將受東魏禪,楊遵彥請求將收安置在別館,讓他撰寫禪代詔冊諸文,派徐之才把守門戶,不準(zhǔn)其出入。天保元年(550),授中書令,仍兼著作郎,封富平縣子。
二年,受詔撰述魏史。四年,拜魏尹,并以優(yōu)厚俸祿,使其專心史閣,而且還不讓主持州郡事務(wù)。一次,帝令群臣談?wù)劯髯缘闹鞠颍照f:“我希望能在東觀秉筆直書,早日成就《魏書》。”因此帝讓收專力此事。又詔平原王高隆之為總監(jiān)理,當(dāng)然,他不過是掛名而已。帝敕令收說:“一定要直筆,我不會做出魏太武帝誅殺史官這類事的?!蔽撼踵噺┖W洞洝肥嗑恚蟠藓浦鞒质佛^工作,游雅、高允、程駿、李彪、崔光、李琰等人世為此業(yè)。崔浩撰編年體,李彪開始分撰紀(jì)、表、志、傳,當(dāng)然書還沒有寫出來。宣武帝時,命令邢巒追記《孝文起居注》,時間截止于太和十四年(490),又讓崔鴻、王遵業(yè)續(xù)補(bǔ)。下至孝明帝,記載都十分的詳盡。濟(jì)陰王暉業(yè)撰《辨宗室錄》三十卷。這樣,魏收便安排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馬辛元植、國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書郎高孝干廣泛搜集資料并行取舍斟酌,以成《魏書》。收辨定名稱,隨條甄舉,又搜采亡遺,綴續(xù)后事,備一代史籍,向皇帝上表報告。撰成一代大典,計十二紀(jì),九十二列傳,合一百一十卷。天保五年(554)三月奏上。秋,授梁州刺史。收以《魏書》志未撰成,奏請修志,朝廷同意。十一月,復(fù)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歷》二卷,《禮樂》四卷,《食貨》一卷,《刑罰》一卷,《靈征》二卷,《官氏》二卷,《釋老》一卷,共二十卷,連前紀(jì)傳,合為一百三十卷,分為十二帙。其史有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論,前后還有二表一啟。
魏收招引的史官,要么學(xué)派相同,要么關(guān)系密切,所以對那些有威脅力量的人一概不用。房延..、辛元植、眭仲讓雖然很早就入了仕途,但不是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學(xué)為世人所知,卻不能勝任史書的編輯工作。高孝干用歪門邪道求得的官職。凡參加修史的,其祖宗姻戚都被收錄,而且講的都是好話。收性格急躁,心胸也不寬廣,對有怨恨的人,多沒其善、揚(yáng)其惡。收常言:“哪家小子,敢向魏收變臉!抬舉,可讓上天,貶抑,可使入地?!碑?dāng)初收在神武手下任太常少卿修國史,得陽休之的幫助,于是向休之表示謝意,說:“無法感激你的恩德,但我要為你作一佳傳?!毙葜腹蹋捍鸀楸逼教?,由于貪殘暴虐被中尉李平彈劾而受懲處,此事在《魏起居注》中有記載。但魏收的書卻是:“固任北平太守,甚有惠政,因公事犯法,被免官?!庇终f:“李平極其尊敬推崇陽固?!睂τ谖簛碚f,爾朱榮是盜賊,收認(rèn)為高姓出自爾朱,又收受了爾朱榮兒子的賄賂,所以少寫其罪惡而增加其善舉,他在榮傳的論中說:“如果修德義之風(fēng)的話,豕韋、大彭、伊尹、霍光就不值得一提了?!?br />
時論認(rèn)為收修史不公平。文宣便詔收在尚書省與各家子孫論討,前后投訴的有一百多人,有的說漏失了家世職位,有的說家史上沒有這樣的記錄,有的說妄加詆毀,收則依照人們的責(zé)問分別進(jìn)行了答復(fù)、解釋。范陽盧斐父盧同附在族祖盧玄的傳后,頓丘李庶家傳記他們本是梁國蒙地人,因此斐、庶譏諷說:“史書不直。”魏收性急,聽后十分憤慨,上書皇帝訴說誣陷之苦和即將遭受殺戮的情況,帝大怒,親自詰問。斐說:“我的父親仕魏,位至儀同,功名顯著,名聞天下,同收無親無鄰,所以不被立傳。博陵人崔綽,官位只不過是本郡的功曹,更是沒有什么事跡,但他是收的親戚,便被置于傳首?!笔照f:“綽雖官位低下,但名義可嘉,合乎立傳的要求?!钡壅f:“你從哪方面知道他是好人?”收答:“高允曾經(jīng)為綽寫過贊語,稱他有道有德?!钡壅f:“司空是才士,他為人作贊,自然要講好話,這就像你為人作文章那樣,說人好難道都是真話?”收無言再對,戰(zhàn)栗不止。因帝很早就推賞收的文才,故沒有加罪。這時太原人王松年也毀謗魏收,當(dāng)斐、庶均獲罪,并遭鞭打、罰配甲坊,有人因此事而被處死時,盧思道也受到了懲處。不過,人們依然還是不滿,這樣,帝便下令魏史暫不發(fā)行,敕百官博議,還允許有疑問者入署,不實者陳牒。雖然如此,人們還是議論紛紛,稱魏史為“穢史”,投訴者一個接一個,收則無可奈何。左仆射楊忄音、右仆射高德政兩人權(quán)傾朝野,同收關(guān)系密切,收便為這兩家立傳。二人不讓人們說史不實,就阻礙訴訟,一直到文宣帝去世,才算結(jié)束。尚書陸操曾對楊忄音說:“魏收的《魏書》可謂博物宏才,對魏室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收說:“這是不刊之書,當(dāng)會傳之萬古。遺憾的是論及諸家枝葉姻親,過于繁雜,與舊史體例不同罷了?!笔照f:“以往由于中原喪亂,各家譜牒,遺逸殆盡,所以詳細(xì)地記錄了那些支流。望你觀過知仁,不要對我特別指責(zé)?!?br />
八年夏,拜太子少傅,監(jiān)修國史,再參議制定律令。三臺建成,文宣說:“臺成應(yīng)該有賦?!睏钼嘁籼崆案嬖V了魏收,收上《皇居新殿臺賦》,其文非常的壯麗。他人所作,從邢邵開始都趕不上。收上賦前幾天才告知邢邵,邵后來對人講:“收很討厭,不早點給我講。”帝曾出游東山,敕收作詔,宣揚(yáng)威德,曉喻西魏,很快寫成,且詞理極壯。帝當(dāng)著百官的面,大加贊嘆。兼太子詹事。收娶其舅舅之女,即崔昂的妹妹,育有一女,無子。魏太常劉芳的孫女,中書郎崔肇師的女兒,均因夫家犯罪受株連,帝都賞賜給收做妾,時人拿他與賈充置左右夫人相比。但兩妾都沒有生養(yǎng)兒子。收后來病重的時候,擔(dān)心自己死后嫡妾不諧,就放走了劉、崔二妾。病愈后回憶此事,作《懷離賦》表述自己的心意。文宣每當(dāng)酒足飯飽之后,說:“太子懦弱,社稷事重,當(dāng)傳位于常山?!笔諏?.說:“古人云,太子為國家的根本,是不能動搖的。至尊三杯酒下肚,就說傳位給常山,這將會使臣下疑貳。如果是真的,應(yīng)該快些行動。這絕對不是戲言。魏收既然是師傅,就應(yīng)該保護(hù)好太子,哪怕是殺了頭,我只是擔(dān)心國家不得安寧?!?.將收講的話向帝作了報告,從此之后,帝就不講這樣的話了。帝多次設(shè)宴,收常侍從在側(cè)。皇太子納鄭良娣為妃,有司備置牢饌,帝猛食酣飲后,站起來掀翻了桌子。繼而問收說:“明白我的意思嗎?”收說:“我以為良娣既然是東宮之妃,按理酒桌上不應(yīng)有牛、羊等,陛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掀翻了桌子?!钡鄞笮?,握著收的手說:“只有你曉得我的心思?!卑驳峦跹幼诩{趙郡李祖收的女兒為妃,后帝前往李宅赴宴,妃的母親將兩顆石榴貢獻(xiàn)在帝的面前。問侍從,均不解其意,帝扔掉了石榴。收說:“石榴房中多子,王剛結(jié)婚,妃母希望女兒有眾多的子孫?!钡凼指吲d,叫收趕快把石榴撿回來,還賜收美錦二匹。十年(559),拜儀同三司。帝在酒席上,口敕收為中書令,叫中書郎李..在樹下造詔。李..認(rèn)為收是一代盛才,不能隨便輕率,很久也沒有寫成。寫好后,帝已醒酒,再不提及,李..也就把詔壓下了,事情便告結(jié)束。
帝死于晉陽,驛車征召魏收和中山太守陽休之參議吉兇禮儀,并一同執(zhí)掌詔誥。授侍中,遷太常卿。文宣帝的謚、廟號、陵名,都是收定下來的。孝昭帝在宮中主事,命收于禁中作諸種詔誥文書,幾天也不讓他出門。轉(zhuǎn)中書監(jiān)?;式ㄔ?560),除兼侍中、右光祿大夫,依然為儀同、監(jiān)修國史。收先為王昕副使往梁,兩人關(guān)系緊張,時昕與弟..關(guān)系密切。孝昭別令陽休之兼中書,在晉陽執(zhí)掌詔誥,留收在鄴城,這大概是..做了小動作。收心中忿忿不平,對太子舍人盧詢祖說:“如果讓你起草文誥,我也就沒有意見了。”又授祖..為著作郎,想讓他代替收。司空主簿李翥是位文詞之士,聽到這兩條消息后對人講:“詔誥全由陽子烈,著作復(fù)委祖孝征,文史頓失,恐怕魏收要發(fā)病于背部了?!钡墼t令議論二王三恪,收依據(jù)王肅、杜預(yù)的觀點,把元、司馬氏作為二王,連同曹就成了三恪。又詔告諸禮學(xué)之官討論,他們都贊同鄭玄的五代之議。孝昭后姓元,也就是說恪的范圍不能太廣,所以討論后便順從了收的主張。又拜兼太子少傅,解除侍中之職。
因為魏史沒有刊行,所以帝詔收再加審定增補(bǔ)。收依照詔令,頗多改正。當(dāng)詔令頒行魏史時,收認(rèn)為只是置放秘閣,外人無法看見,不妥。于是帝下令一套付并府保存,一套收藏在鄴城,準(zhǔn)許人們?nèi)我忾喿x抄寫。
太寧元年(561),加開府。河清二年(563),兼右仆射。這一時期,武成整天酣飲不休,朝政專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平庸,不堪大任,因為收才名振俗,都官尚書畢義云擅長決斷,所以元海虛心地倚仗他們兩人。收畏避不前,無所匡救,頗為時人譏議。帝在華林另起一玄洲苑,盡收山水臺觀的壯美,還詔令在閣上圖繪魏收之像,可見帝對他的敬重。
最初收同溫子升、邢邵相比,稍為后進(jìn)些,自從邵被疏遠(yuǎn)外任,子升犯罪囚禁而死,于是收大受信任,獨步一時。議論更相詆毀,而且各有朋黨。收常常鄙視邢邵的文章。邢邵說:“江南任窻,文體本來疏落,魏收不僅是模仿,簡直是大剽竊。”收聽到后說:“他常在《沈約集》中做賊,為何說我偷任窻的?!比巍⑸蚨己苤?,邢、魏便各有喜好。武平中,黃門郎顏之推就兩人的喜好向仆射祖..請教,祖..回答說:“看邢、魏的褒貶,就能知道任、沈的優(yōu)劣。”收見溫子升沒有作過一篇賦,邢雖有一兩篇,但卻不是所長,所以常說:“必須會作賦,才能成為大才士,只是夸耀自己的章表碑志,其實就像在作兒戲?!睆奈涠ǘ曛螅瑖掖笫略t令,軍國文辭,都是魏收制作的。每當(dāng)有緊急之事,得旨后馬上就作好了?;蛘邥r時有中使催促,收成竹在胸,如有宿構(gòu),敏捷快速,邢、溫是趕不上的,其參議典制則與邢邵不相上下。
不久趙郡公增大年歲得以免罪,收知曉而且探望過他,此事被人揭發(fā)遭受除名的處罰。其年,又由于請托陳朝使者封孝琰,用公文命令其門客與封氏一同前往,遇昆侖船抵達(dá),收得奇貨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幾十件,論罪當(dāng)處流刑,用錢贖免。河清三年(564),起任為清都尹。不久,帝派黃門郎元文遙敕收說:“你是老臣,侍奉我家最久,前時所犯之罪,情理當(dāng)可寬恕。前些時令你為尹,不能算是美授,但這是初次啟用你,所以只能如此。朕哪能用你的才氣而遺忘你的身子。等到十月,當(dāng)把開府官職歸還給你?!碧旖y(tǒng)元年(565),授左光祿大夫。二年,行齊州刺史事,不久,任齊州刺史。
因子侄年少,魏收便著《枕中篇》向他們提出告誡,其詞云:
我曾瀏覽過管子的著作,其中有:“任重不如身體,畏途不如關(guān)口,期遠(yuǎn)不如年數(shù)。負(fù)重任走畏途,至遠(yuǎn)期,只有君子才能抵達(dá)?!奔?xì)細(xì)品味,喟然長嘆。好像那高山聳立,偷偷地增大重量卻不會傾斜;山有寶藏,為取寶人們奔走不息;呂梁河深廣,暢行無阻而不必戒懼;焦原山險峻,努力攀登而勿須驚恐;九天方集,雖高遠(yuǎn)能迅舉;五紀(jì)已定,想深遠(yuǎn)而上問。若任重有度,則任之更穩(wěn)固;登高有術(shù),登之而無憂。期遠(yuǎn)而能達(dá),果應(yīng)而可必。豈神理之獨然,人事亦如此。??!居處于天地之間,勞苦在死生之地,用嗜欲作引誘,以名利為牽制,食味不召而同來,珠玉無腳而齊到;于是驕奢興起,危亡急來。然而上智大賢,唯機(jī)唯智,或出或居,不常節(jié)制。若舒展,則濟(jì)世安民;若伸縮,則銷聲匿跡。玉帛子女,椒蘭律呂,諂諛不占先;稱肉量骨,膏唇挑舌,怨仇不在前。功名與山河同在,志業(yè)如金石堅固。這大概是棟梁不曲,游刃有余的緣故。當(dāng)?shù)赖缕茐闹畷r,則金璞丟失。奔走人間,鼓動流俗。抱著太陽說寒冷,囊括山河道不足。源不清而流濁,身不正而影歪。啊!膠漆固牢,寒暑迫近。反利為害,化榮成辱。高興憂愁接踵而至,獲取丟失連續(xù)不斷。以至身抗鬼怪,魂入地獄。并非腳力不健,而是當(dāng)局者迷。真可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聽君子們說:雅道之士,遨游儒術(shù),飽學(xué)文史。筆有奇鋒,論有大道。孝悌之至,神明通曉??绰范?,量路而止。從我到物,先人后己。情感不要被榮譽(yù)和憂愁牽連,心思勿要為怨恨和高興羈縻。不隱居山林,不待價集市。言行一致,始終如一。有一如此,即成表率。謹(jǐn)慎從事,無往不勝?;蜃蠡蛴?,則英俊之士強(qiáng)健。無悔無貪,故高而不危。不同于勇進(jìn)忘退,如果患得患失,追求萬貫家財,逐取萬鐘品秩,歸附烈風(fēng)之門,趨赴炎火之室,或顛仆致使子孫不安,或蹲坐而喪失貞操。這難道不當(dāng)畏懼,難道不應(yīng)戒備?
門外有災(zāi)禍,事情不能不保密;墻邊有伏盜,言語不能不謹(jǐn)慎。宜注意言辭,宜端正行為。言辭不善,品行不正。鬼執(zhí)兇暴,人囚徑庭。陰奪其魄,明喪其命。不事非法,不行非道。公鼎為己信,私玉非身寶。太涅是為紺,過藍(lán)則為青,扯繩測量直,置水考察平,時機(jī)來了便爭取,不如無欲。知止亦知足,則可少受侮辱。
因此行動一定要察看時機(jī),舉止一定要小心謹(jǐn)慎。知曉時機(jī)考慮周全,那么失誤就會更少。既審察而且謹(jǐn)慎,福祿全有。古時蘧瑗認(rèn)為四十九歲前全是非,顏淵三月不棄背仁義。不停地行走,可達(dá)千里。不斷地堆土,可致萬仞。所以說走遠(yuǎn)路是從近處開始的,登上高處自覺卑賤,可大可久,與世長存。明月滿如鏡,后夜便虧。槿花開于枝,傍晚便謝。增益而不減損,豈有減損而不是禍害?增加不想太多,利益不要過大,惟有居德之士畏懼過多,體健之人害怕巨大。道尊,誹謗便會齊集;任重,眾怨便會匯合。其達(dá)觀,孔子便會周游列國;其忠心,而周公狼狽不堪。如山一樣的高大,什么都會擁有;如谷一樣的空虛,什么都可接收。能柔能剛,重任可以負(fù)擔(dān);能伸能順,險地亦能行走;能智能愚,年數(shù)可以長久。進(jìn)入周廟,三緘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令我后輩,置之座右。
后來群臣又多講魏史不真實,武成帝再敕重新審定,收便進(jìn)行了一些加工處理。如為盧同立傳,崔綽反而附于他人傳后。楊..家傳,原本有“有魏以來一門而已”,此時刪掉了這八個字;又先說“弘農(nóng)華陰人”,這次改為“自云弘農(nóng)”,以與王慧龍自稱是太原人相配。這就是魏收的失誤。
不久為開府、中書監(jiān)。武成帝死,還沒有發(fā)喪。正在宮中的諸公認(rèn)為后主即位已快一年,因此對赦令懷疑。諸公向收詢問,收堅決堅持當(dāng)有恩澤,人們才依從了他的看法。執(zhí)掌詔誥,授尚書右仆射,總領(lǐng)議定五禮事,位特進(jìn)。收上書請趙彥深、和士開、徐之才共同監(jiān)辦。收提前將此事告訴了士開,士開吃了一驚便以不學(xué)無術(shù)相推辭。收說:“天下事都由大王您總理,議定五禮沒有王就決斷不了?!笔块_致謝才勉強(qiáng)同意。于是廣招文士令其執(zhí)筆,事實上,它是由儒者馬敬德、熊安生、權(quán)會諸人主持的。武平三年(572)死。贈司空、尚書左仆射,謚文貞。有文集七十卷。
魏收碩學(xué)大才,但心胸狹窄,不能達(dá)命體道。見當(dāng)朝權(quán)貴,則阿諛奉承。提拔后輩,重視名聲行為,浮華輕率之徒,雖有才華,卻不能入選。當(dāng)年河間人邢子才和魏季景與收一道以文章?lián)P名于世,時稱大邢小魏,意思是說他們特別優(yōu)異。收比子才小十來歲,子才常說:“佛助是我們同僚中的偉人。”后來收漸漸地與子才齊名。文宣帝貶子才說:“你的才能趕不上魏收?!笔赵桨l(fā)得意。自序稱:“先云溫、邢,后曰邢、魏?!钡赵趦?nèi)心里鄙視邢,對他不服氣。收有些輕佻,好聲樂,善胡舞。文宣帝末年,他多次在東山同優(yōu)人做獼猴嘻鬧和狗斗游戲,帝因而寵幸親近他。收表兄博陵人崔巖曾用雙聲譏諷他:“愚魏衰收?!笔栈卮穑骸邦亷r腥瘦,為誰生養(yǎng)?羊下巴豬狗臉,頭圓鼻扁,飯筐魚簍,張口朝天?!彼褪沁@樣的辯捷不拘。掌管修史后,多有憾于人,齊亡之年,其冢被人挖開,尸骨拋散野地。收養(yǎng)其弟之子仁表為后嗣,仁表官至尚書膳部郎中,隋開皇年間,死在溫縣縣令位上。
初授太學(xué)博士。爾朱榮在河陰殘害朝士時,收也在被害人之中,由于天晚而幸免于難。吏部尚書李神俊看重了收的才學(xué),上奏朝廷,被委任為司徒記室參軍。永安三年(530),除北主客郎中。節(jié)閔帝立,揀選近臣,詔收試作《封禪書》,收下筆便成,不打草稿,文近千言,刪改極少。此時黃門郎賈思同侍立帝側(cè),十分驚奇,稟告說:“雖七步之才,也不能超過此人?!边w散騎侍郎,不久受令掌管起居注,并修國史,兼中書侍郎,當(dāng)時二十六歲。
孝武初年,又詔收攝本職,文誥堆積,他卻處理得頗合皇上意旨。黃門郎崔..隨從齊神武帝入朝,傲氣逼人,收起初沒有登門拜訪。崔..為帝登基作赦,稱“朕托體孝文”,收嗤笑他率直。正員郎李慎將此事向..作了報告,..極其忌恨。時節(jié)閔帝駕崩,令收為詔。崔..便公開講:魏收普泰年間出入幃幄,一日撰詔,美飾詞藻,可是義旗之士全成了叛逆之徒;又收的父親老邁,當(dāng)辭官回家服侍。南臺將給以彈劾。幸虧尚書辛雄為他向中尉綦俊游說,才免于懲罰。收有賤生的弟弟仲同,先前沒有登記,因而怖懼,上戶籍后,遣送回鄉(xiāng)侍奉老父。孝武曾大發(fā)士卒,在嵩山之南打了半個多月的獵。那時天氣寒冷,朝野怨恨。帝與從官及諸妃公主,奇伎異飾,不合禮數(shù)。收想進(jìn)諫但很害怕,想保持沉默卻又忍不住,于是便上《南狩賦》以行勸諫,時年二十七,雖言辭淫麗,而終歸雅正。帝親手為詔回報,極其褒美。鄭伯對魏收說:“你若沒有遇見老夫,眼下還在追逐兔子吧?”
當(dāng)初神武堅決推辭天柱大將軍之職,魏帝令收作詔,同意神武的請求。欲加神武相國,問品秩,收以實情回答,帝遂止。收不知主相之意何在,加之前事造成的恐懼,請求辭職,詔許可。很長時間,才任帝兄之子廣平王贊的開府從事中郎,收不敢推辭,乃撰《庭竹賦》以表白己意。很快就兼任了中書舍人,與濟(jì)陰人溫子升、河間人邢子才齊名,世稱“三才”。時孝武疑忌神武,兩人矛盾較多,收因此托病辭官才獲批準(zhǔn)。其舅崔孝芬感到不好理解,質(zhì)問他,收說:“害怕晉陽甲士?!辈痪蒙裎淠舷拢畚魅腙P(guān)。
收兼通直散騎常侍,作為王昕的副使出使梁朝,昕風(fēng)流文辯,收辭藻富麗,梁主及其群臣均加敬異。先是南北剛剛和好,李諧、盧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為鄰國推崇。到這個時候,梁主褒贊道:“盧、李命世,王、魏中興,不知再來的人情況如何?”收住旅館,便買吳婢女進(jìn)館,他的部下也有買婢的,收亦喚來,一一奸污,梁朝館司因此也都獲罪。人們稱道收的才氣但鄙視他的品行。在途中作《聘游賦》,言辭十分華美。出使梁朝回來,尚書右仆射高隆之向昕、收索求南貨,不能如愿,就進(jìn)行誣告,使御史中尉高仲密將昕、收二人拘禁于御史臺,很久才被釋放。
孫搴死后,司馬子如推薦魏收,征召到晉陽,任命為中外府主簿。因受旨乖忤,常遭斥責(zé),并受杖打,所以久不得志。恰逢司馬子如奉命出使神武的霸朝,收便沾了他的光。宴會上,子如向神武戲言:“魏收是天子的中書郎,一國的大才,希望大王借給他一些機(jī)會?!庇纱宿D(zhuǎn)為府屬,但還沒有得到優(yōu)待。
收從叔季景,有才學(xué),歷官著名,二者均在收上,但常受收欺侮。季景、收初次趕赴并州,頓丘人李庶,前大司農(nóng)諧的兒子,以善辯被世人稱贊,對收說:“霸者的朝堂有二魏?!笔蛰p蔑地說:“將我同從叔對比,便是拿耶輸和我相比?!币斶@個人,是故尚書令陳留公繼伯的兒子,癡呆有名,喜歡一個人跑到集市上,高價購物,而被行商坐賈們逗笑取樂。收瞧不起季景,故有這種比方。如此不遜之例還有很多。
收本想憑其文才脫穎而出,但官位不亨通,于是便求修國史。為此事,崔暹特意報告文襄說:“國史事大,公家父子的霸王功業(yè),都該詳細(xì)記載,執(zhí)掌者非收不可?!蔽南鍐⒆嗍谑占嫔ⅡT常侍,修國史。武定二年(544),升正常侍,領(lǐng)兼中書侍郎,仍然修史。魏帝設(shè)宴款待百官,問什么叫“人日”,眾不能答。收說:“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贝藭r邢邵也在旁邊,十分地慚愧。自從魏、梁和好之后,書信上常有:“想彼境內(nèi)寧靜,此率土安和?!绷汉笈墒拐邅砦海鋾腿サ袅恕氨恕弊?,自稱還保留著“此”字,想顯示無外之意。收確定復(fù)信,稱“想境內(nèi)清晏,今萬國安和”,梁人回信,以此為本。后神武入朝,靜帝授給相國,堅決推辭不受,便請收作啟。啟寫好后呈送給了皇上,此時文襄站在帝的身邊,神武指著收對文襄說:“此人當(dāng)是第二個崔光?!彼哪?546),神武在西門豹祠集宴,對司馬子如說:“魏收為史官,記載我們的善與惡,聽說北伐時,各位豪貴們常常送給史官好吃的東西,司馬仆射送過沒有?”于是一同大笑。又轉(zhuǎn)向收說:“你不要看元康他們在我眼皮底下理事,就生嫉妒,我后世的聲名執(zhí)掌在你的手中,不要說我不知曉?!辈痪眉蛹嬷骼伞?br />
往昔收在洛陽,十分輕薄,人稱“魏收驚蛺蝶”。文襄有次游玩東山,令給事黃門侍郎顥等人侍宴。文襄說:“魏收恃才傲物,應(yīng)該揭發(fā)他的短處?!辈⑶抑貜?fù)了數(shù)遍,收突然大聲唱道:“楊遵彥理屈已倒。”遵彥不慌不忙地說:“我綽有余裕,山一樣的立著不動,如果遇見當(dāng)涂,大概就會翩翩飛去?!碑?dāng)涂是魏;翩翩者,是蛺蝶。文襄最先明白遵彥話語的含義,大笑著稱好。文襄又說:“剛才的話還不算什么,當(dāng)再指斥?!弊駨?yīng)聲而道:“魏收在并州時作有一首詩,對眾朗讀完后,說:‘從叔季景出六百斛米請人,也鬧不清我的詩意?!娙怂桓彝Z。”文襄興奮地說:“先前我也聽說過的。”眾人都笑。收雖然為自己辯護(hù),不再還擊,但將此事終身記在了心上。
侯景叛變逃往梁,寇掠魏南部邊境,文襄時在晉陽,令收作檄文,不到一天時間,就寫了五十多張紙。又曉喻梁朝,令其送還侯景,天黑時動筆,不到三更就寫好了,共有七頁多紙。文襄很是欣賞。魏帝曾于晚秋舉行大射禮,令百官賦詩,收的詩末這樣說:“尺書征建業(yè),折簡召長安?!蔽南遒澷p他,回頭對人講:“本朝今有魏收,便是國家的光彩,文墨雅俗,通達(dá)縱橫。我也讓子才、子升寫過檄文之類的東西,但在詞氣方面,卻不能同日而語。我意有所懷,忘了,也講不出來了,或者講出來了,但表達(dá)不清楚,收寫出來后,將我的想法表達(dá)得十分周全、完整,這是難得的?!蔽南逵肿屖占嬷骺屠山哟撼拐咧x..、徐陵。侯景攻克建康,此時梁鄱陽王范為合州刺史,文襄令收寫信勸諭。范收到信后,便率領(lǐng)部眾西上,魏刺史崔圣念趁機(jī)占據(jù)了合州城。文襄對收說:“今定一州,你有大力,但我還遺憾‘尺書征建鄴’的目標(biāo)沒有實現(xiàn)?!?br />
文襄駕崩,文宣前往晉陽,令魏收與黃門郎崔季舒、高德正,吏部郎中尉瑾在北第掌管機(jī)密。轉(zhuǎn)秘書監(jiān),兼著作郎,又任定州大中正。時北齊將受東魏禪,楊遵彥請求將收安置在別館,讓他撰寫禪代詔冊諸文,派徐之才把守門戶,不準(zhǔn)其出入。天保元年(550),授中書令,仍兼著作郎,封富平縣子。
二年,受詔撰述魏史。四年,拜魏尹,并以優(yōu)厚俸祿,使其專心史閣,而且還不讓主持州郡事務(wù)。一次,帝令群臣談?wù)劯髯缘闹鞠颍照f:“我希望能在東觀秉筆直書,早日成就《魏書》。”因此帝讓收專力此事。又詔平原王高隆之為總監(jiān)理,當(dāng)然,他不過是掛名而已。帝敕令收說:“一定要直筆,我不會做出魏太武帝誅殺史官這類事的?!蔽撼踵噺┖W洞洝肥嗑恚蟠藓浦鞒质佛^工作,游雅、高允、程駿、李彪、崔光、李琰等人世為此業(yè)。崔浩撰編年體,李彪開始分撰紀(jì)、表、志、傳,當(dāng)然書還沒有寫出來。宣武帝時,命令邢巒追記《孝文起居注》,時間截止于太和十四年(490),又讓崔鴻、王遵業(yè)續(xù)補(bǔ)。下至孝明帝,記載都十分的詳盡。濟(jì)陰王暉業(yè)撰《辨宗室錄》三十卷。這樣,魏收便安排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馬辛元植、國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書郎高孝干廣泛搜集資料并行取舍斟酌,以成《魏書》。收辨定名稱,隨條甄舉,又搜采亡遺,綴續(xù)后事,備一代史籍,向皇帝上表報告。撰成一代大典,計十二紀(jì),九十二列傳,合一百一十卷。天保五年(554)三月奏上。秋,授梁州刺史。收以《魏書》志未撰成,奏請修志,朝廷同意。十一月,復(fù)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歷》二卷,《禮樂》四卷,《食貨》一卷,《刑罰》一卷,《靈征》二卷,《官氏》二卷,《釋老》一卷,共二十卷,連前紀(jì)傳,合為一百三十卷,分為十二帙。其史有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論,前后還有二表一啟。
魏收招引的史官,要么學(xué)派相同,要么關(guān)系密切,所以對那些有威脅力量的人一概不用。房延..、辛元植、眭仲讓雖然很早就入了仕途,但不是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學(xué)為世人所知,卻不能勝任史書的編輯工作。高孝干用歪門邪道求得的官職。凡參加修史的,其祖宗姻戚都被收錄,而且講的都是好話。收性格急躁,心胸也不寬廣,對有怨恨的人,多沒其善、揚(yáng)其惡。收常言:“哪家小子,敢向魏收變臉!抬舉,可讓上天,貶抑,可使入地?!碑?dāng)初收在神武手下任太常少卿修國史,得陽休之的幫助,于是向休之表示謝意,說:“無法感激你的恩德,但我要為你作一佳傳?!毙葜腹蹋捍鸀楸逼教?,由于貪殘暴虐被中尉李平彈劾而受懲處,此事在《魏起居注》中有記載。但魏收的書卻是:“固任北平太守,甚有惠政,因公事犯法,被免官?!庇终f:“李平極其尊敬推崇陽固?!睂τ谖簛碚f,爾朱榮是盜賊,收認(rèn)為高姓出自爾朱,又收受了爾朱榮兒子的賄賂,所以少寫其罪惡而增加其善舉,他在榮傳的論中說:“如果修德義之風(fēng)的話,豕韋、大彭、伊尹、霍光就不值得一提了?!?br />
時論認(rèn)為收修史不公平。文宣便詔收在尚書省與各家子孫論討,前后投訴的有一百多人,有的說漏失了家世職位,有的說家史上沒有這樣的記錄,有的說妄加詆毀,收則依照人們的責(zé)問分別進(jìn)行了答復(fù)、解釋。范陽盧斐父盧同附在族祖盧玄的傳后,頓丘李庶家傳記他們本是梁國蒙地人,因此斐、庶譏諷說:“史書不直。”魏收性急,聽后十分憤慨,上書皇帝訴說誣陷之苦和即將遭受殺戮的情況,帝大怒,親自詰問。斐說:“我的父親仕魏,位至儀同,功名顯著,名聞天下,同收無親無鄰,所以不被立傳。博陵人崔綽,官位只不過是本郡的功曹,更是沒有什么事跡,但他是收的親戚,便被置于傳首?!笔照f:“綽雖官位低下,但名義可嘉,合乎立傳的要求?!钡壅f:“你從哪方面知道他是好人?”收答:“高允曾經(jīng)為綽寫過贊語,稱他有道有德?!钡壅f:“司空是才士,他為人作贊,自然要講好話,這就像你為人作文章那樣,說人好難道都是真話?”收無言再對,戰(zhàn)栗不止。因帝很早就推賞收的文才,故沒有加罪。這時太原人王松年也毀謗魏收,當(dāng)斐、庶均獲罪,并遭鞭打、罰配甲坊,有人因此事而被處死時,盧思道也受到了懲處。不過,人們依然還是不滿,這樣,帝便下令魏史暫不發(fā)行,敕百官博議,還允許有疑問者入署,不實者陳牒。雖然如此,人們還是議論紛紛,稱魏史為“穢史”,投訴者一個接一個,收則無可奈何。左仆射楊忄音、右仆射高德政兩人權(quán)傾朝野,同收關(guān)系密切,收便為這兩家立傳。二人不讓人們說史不實,就阻礙訴訟,一直到文宣帝去世,才算結(jié)束。尚書陸操曾對楊忄音說:“魏收的《魏書》可謂博物宏才,對魏室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收說:“這是不刊之書,當(dāng)會傳之萬古。遺憾的是論及諸家枝葉姻親,過于繁雜,與舊史體例不同罷了?!笔照f:“以往由于中原喪亂,各家譜牒,遺逸殆盡,所以詳細(xì)地記錄了那些支流。望你觀過知仁,不要對我特別指責(zé)?!?br />
八年夏,拜太子少傅,監(jiān)修國史,再參議制定律令。三臺建成,文宣說:“臺成應(yīng)該有賦?!睏钼嘁籼崆案嬖V了魏收,收上《皇居新殿臺賦》,其文非常的壯麗。他人所作,從邢邵開始都趕不上。收上賦前幾天才告知邢邵,邵后來對人講:“收很討厭,不早點給我講。”帝曾出游東山,敕收作詔,宣揚(yáng)威德,曉喻西魏,很快寫成,且詞理極壯。帝當(dāng)著百官的面,大加贊嘆。兼太子詹事。收娶其舅舅之女,即崔昂的妹妹,育有一女,無子。魏太常劉芳的孫女,中書郎崔肇師的女兒,均因夫家犯罪受株連,帝都賞賜給收做妾,時人拿他與賈充置左右夫人相比。但兩妾都沒有生養(yǎng)兒子。收后來病重的時候,擔(dān)心自己死后嫡妾不諧,就放走了劉、崔二妾。病愈后回憶此事,作《懷離賦》表述自己的心意。文宣每當(dāng)酒足飯飽之后,說:“太子懦弱,社稷事重,當(dāng)傳位于常山?!笔諏?.說:“古人云,太子為國家的根本,是不能動搖的。至尊三杯酒下肚,就說傳位給常山,這將會使臣下疑貳。如果是真的,應(yīng)該快些行動。這絕對不是戲言。魏收既然是師傅,就應(yīng)該保護(hù)好太子,哪怕是殺了頭,我只是擔(dān)心國家不得安寧?!?.將收講的話向帝作了報告,從此之后,帝就不講這樣的話了。帝多次設(shè)宴,收常侍從在側(cè)。皇太子納鄭良娣為妃,有司備置牢饌,帝猛食酣飲后,站起來掀翻了桌子。繼而問收說:“明白我的意思嗎?”收說:“我以為良娣既然是東宮之妃,按理酒桌上不應(yīng)有牛、羊等,陛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掀翻了桌子?!钡鄞笮?,握著收的手說:“只有你曉得我的心思?!卑驳峦跹幼诩{趙郡李祖收的女兒為妃,后帝前往李宅赴宴,妃的母親將兩顆石榴貢獻(xiàn)在帝的面前。問侍從,均不解其意,帝扔掉了石榴。收說:“石榴房中多子,王剛結(jié)婚,妃母希望女兒有眾多的子孫?!钡凼指吲d,叫收趕快把石榴撿回來,還賜收美錦二匹。十年(559),拜儀同三司。帝在酒席上,口敕收為中書令,叫中書郎李..在樹下造詔。李..認(rèn)為收是一代盛才,不能隨便輕率,很久也沒有寫成。寫好后,帝已醒酒,再不提及,李..也就把詔壓下了,事情便告結(jié)束。
帝死于晉陽,驛車征召魏收和中山太守陽休之參議吉兇禮儀,并一同執(zhí)掌詔誥。授侍中,遷太常卿。文宣帝的謚、廟號、陵名,都是收定下來的。孝昭帝在宮中主事,命收于禁中作諸種詔誥文書,幾天也不讓他出門。轉(zhuǎn)中書監(jiān)?;式ㄔ?560),除兼侍中、右光祿大夫,依然為儀同、監(jiān)修國史。收先為王昕副使往梁,兩人關(guān)系緊張,時昕與弟..關(guān)系密切。孝昭別令陽休之兼中書,在晉陽執(zhí)掌詔誥,留收在鄴城,這大概是..做了小動作。收心中忿忿不平,對太子舍人盧詢祖說:“如果讓你起草文誥,我也就沒有意見了。”又授祖..為著作郎,想讓他代替收。司空主簿李翥是位文詞之士,聽到這兩條消息后對人講:“詔誥全由陽子烈,著作復(fù)委祖孝征,文史頓失,恐怕魏收要發(fā)病于背部了?!钡墼t令議論二王三恪,收依據(jù)王肅、杜預(yù)的觀點,把元、司馬氏作為二王,連同曹就成了三恪。又詔告諸禮學(xué)之官討論,他們都贊同鄭玄的五代之議。孝昭后姓元,也就是說恪的范圍不能太廣,所以討論后便順從了收的主張。又拜兼太子少傅,解除侍中之職。
因為魏史沒有刊行,所以帝詔收再加審定增補(bǔ)。收依照詔令,頗多改正。當(dāng)詔令頒行魏史時,收認(rèn)為只是置放秘閣,外人無法看見,不妥。于是帝下令一套付并府保存,一套收藏在鄴城,準(zhǔn)許人們?nèi)我忾喿x抄寫。
太寧元年(561),加開府。河清二年(563),兼右仆射。這一時期,武成整天酣飲不休,朝政專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平庸,不堪大任,因為收才名振俗,都官尚書畢義云擅長決斷,所以元海虛心地倚仗他們兩人。收畏避不前,無所匡救,頗為時人譏議。帝在華林另起一玄洲苑,盡收山水臺觀的壯美,還詔令在閣上圖繪魏收之像,可見帝對他的敬重。
最初收同溫子升、邢邵相比,稍為后進(jìn)些,自從邵被疏遠(yuǎn)外任,子升犯罪囚禁而死,于是收大受信任,獨步一時。議論更相詆毀,而且各有朋黨。收常常鄙視邢邵的文章。邢邵說:“江南任窻,文體本來疏落,魏收不僅是模仿,簡直是大剽竊。”收聽到后說:“他常在《沈約集》中做賊,為何說我偷任窻的?!比巍⑸蚨己苤?,邢、魏便各有喜好。武平中,黃門郎顏之推就兩人的喜好向仆射祖..請教,祖..回答說:“看邢、魏的褒貶,就能知道任、沈的優(yōu)劣。”收見溫子升沒有作過一篇賦,邢雖有一兩篇,但卻不是所長,所以常說:“必須會作賦,才能成為大才士,只是夸耀自己的章表碑志,其實就像在作兒戲?!睆奈涠ǘ曛螅瑖掖笫略t令,軍國文辭,都是魏收制作的。每當(dāng)有緊急之事,得旨后馬上就作好了?;蛘邥r時有中使催促,收成竹在胸,如有宿構(gòu),敏捷快速,邢、溫是趕不上的,其參議典制則與邢邵不相上下。
不久趙郡公增大年歲得以免罪,收知曉而且探望過他,此事被人揭發(fā)遭受除名的處罰。其年,又由于請托陳朝使者封孝琰,用公文命令其門客與封氏一同前往,遇昆侖船抵達(dá),收得奇貨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幾十件,論罪當(dāng)處流刑,用錢贖免。河清三年(564),起任為清都尹。不久,帝派黃門郎元文遙敕收說:“你是老臣,侍奉我家最久,前時所犯之罪,情理當(dāng)可寬恕。前些時令你為尹,不能算是美授,但這是初次啟用你,所以只能如此。朕哪能用你的才氣而遺忘你的身子。等到十月,當(dāng)把開府官職歸還給你?!碧旖y(tǒng)元年(565),授左光祿大夫。二年,行齊州刺史事,不久,任齊州刺史。
因子侄年少,魏收便著《枕中篇》向他們提出告誡,其詞云:
我曾瀏覽過管子的著作,其中有:“任重不如身體,畏途不如關(guān)口,期遠(yuǎn)不如年數(shù)。負(fù)重任走畏途,至遠(yuǎn)期,只有君子才能抵達(dá)?!奔?xì)細(xì)品味,喟然長嘆。好像那高山聳立,偷偷地增大重量卻不會傾斜;山有寶藏,為取寶人們奔走不息;呂梁河深廣,暢行無阻而不必戒懼;焦原山險峻,努力攀登而勿須驚恐;九天方集,雖高遠(yuǎn)能迅舉;五紀(jì)已定,想深遠(yuǎn)而上問。若任重有度,則任之更穩(wěn)固;登高有術(shù),登之而無憂。期遠(yuǎn)而能達(dá),果應(yīng)而可必。豈神理之獨然,人事亦如此。??!居處于天地之間,勞苦在死生之地,用嗜欲作引誘,以名利為牽制,食味不召而同來,珠玉無腳而齊到;于是驕奢興起,危亡急來。然而上智大賢,唯機(jī)唯智,或出或居,不常節(jié)制。若舒展,則濟(jì)世安民;若伸縮,則銷聲匿跡。玉帛子女,椒蘭律呂,諂諛不占先;稱肉量骨,膏唇挑舌,怨仇不在前。功名與山河同在,志業(yè)如金石堅固。這大概是棟梁不曲,游刃有余的緣故。當(dāng)?shù)赖缕茐闹畷r,則金璞丟失。奔走人間,鼓動流俗。抱著太陽說寒冷,囊括山河道不足。源不清而流濁,身不正而影歪。啊!膠漆固牢,寒暑迫近。反利為害,化榮成辱。高興憂愁接踵而至,獲取丟失連續(xù)不斷。以至身抗鬼怪,魂入地獄。并非腳力不健,而是當(dāng)局者迷。真可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聽君子們說:雅道之士,遨游儒術(shù),飽學(xué)文史。筆有奇鋒,論有大道。孝悌之至,神明通曉??绰范?,量路而止。從我到物,先人后己。情感不要被榮譽(yù)和憂愁牽連,心思勿要為怨恨和高興羈縻。不隱居山林,不待價集市。言行一致,始終如一。有一如此,即成表率。謹(jǐn)慎從事,無往不勝?;蜃蠡蛴?,則英俊之士強(qiáng)健。無悔無貪,故高而不危。不同于勇進(jìn)忘退,如果患得患失,追求萬貫家財,逐取萬鐘品秩,歸附烈風(fēng)之門,趨赴炎火之室,或顛仆致使子孫不安,或蹲坐而喪失貞操。這難道不當(dāng)畏懼,難道不應(yīng)戒備?
門外有災(zāi)禍,事情不能不保密;墻邊有伏盜,言語不能不謹(jǐn)慎。宜注意言辭,宜端正行為。言辭不善,品行不正。鬼執(zhí)兇暴,人囚徑庭。陰奪其魄,明喪其命。不事非法,不行非道。公鼎為己信,私玉非身寶。太涅是為紺,過藍(lán)則為青,扯繩測量直,置水考察平,時機(jī)來了便爭取,不如無欲。知止亦知足,則可少受侮辱。
因此行動一定要察看時機(jī),舉止一定要小心謹(jǐn)慎。知曉時機(jī)考慮周全,那么失誤就會更少。既審察而且謹(jǐn)慎,福祿全有。古時蘧瑗認(rèn)為四十九歲前全是非,顏淵三月不棄背仁義。不停地行走,可達(dá)千里。不斷地堆土,可致萬仞。所以說走遠(yuǎn)路是從近處開始的,登上高處自覺卑賤,可大可久,與世長存。明月滿如鏡,后夜便虧。槿花開于枝,傍晚便謝。增益而不減損,豈有減損而不是禍害?增加不想太多,利益不要過大,惟有居德之士畏懼過多,體健之人害怕巨大。道尊,誹謗便會齊集;任重,眾怨便會匯合。其達(dá)觀,孔子便會周游列國;其忠心,而周公狼狽不堪。如山一樣的高大,什么都會擁有;如谷一樣的空虛,什么都可接收。能柔能剛,重任可以負(fù)擔(dān);能伸能順,險地亦能行走;能智能愚,年數(shù)可以長久。進(jìn)入周廟,三緘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令我后輩,置之座右。
后來群臣又多講魏史不真實,武成帝再敕重新審定,收便進(jìn)行了一些加工處理。如為盧同立傳,崔綽反而附于他人傳后。楊..家傳,原本有“有魏以來一門而已”,此時刪掉了這八個字;又先說“弘農(nóng)華陰人”,這次改為“自云弘農(nóng)”,以與王慧龍自稱是太原人相配。這就是魏收的失誤。
不久為開府、中書監(jiān)。武成帝死,還沒有發(fā)喪。正在宮中的諸公認(rèn)為后主即位已快一年,因此對赦令懷疑。諸公向收詢問,收堅決堅持當(dāng)有恩澤,人們才依從了他的看法。執(zhí)掌詔誥,授尚書右仆射,總領(lǐng)議定五禮事,位特進(jìn)。收上書請趙彥深、和士開、徐之才共同監(jiān)辦。收提前將此事告訴了士開,士開吃了一驚便以不學(xué)無術(shù)相推辭。收說:“天下事都由大王您總理,議定五禮沒有王就決斷不了?!笔块_致謝才勉強(qiáng)同意。于是廣招文士令其執(zhí)筆,事實上,它是由儒者馬敬德、熊安生、權(quán)會諸人主持的。武平三年(572)死。贈司空、尚書左仆射,謚文貞。有文集七十卷。
魏收碩學(xué)大才,但心胸狹窄,不能達(dá)命體道。見當(dāng)朝權(quán)貴,則阿諛奉承。提拔后輩,重視名聲行為,浮華輕率之徒,雖有才華,卻不能入選。當(dāng)年河間人邢子才和魏季景與收一道以文章?lián)P名于世,時稱大邢小魏,意思是說他們特別優(yōu)異。收比子才小十來歲,子才常說:“佛助是我們同僚中的偉人。”后來收漸漸地與子才齊名。文宣帝貶子才說:“你的才能趕不上魏收?!笔赵桨l(fā)得意。自序稱:“先云溫、邢,后曰邢、魏?!钡赵趦?nèi)心里鄙視邢,對他不服氣。收有些輕佻,好聲樂,善胡舞。文宣帝末年,他多次在東山同優(yōu)人做獼猴嘻鬧和狗斗游戲,帝因而寵幸親近他。收表兄博陵人崔巖曾用雙聲譏諷他:“愚魏衰收?!笔栈卮穑骸邦亷r腥瘦,為誰生養(yǎng)?羊下巴豬狗臉,頭圓鼻扁,飯筐魚簍,張口朝天?!彼褪沁@樣的辯捷不拘。掌管修史后,多有憾于人,齊亡之年,其冢被人挖開,尸骨拋散野地。收養(yǎng)其弟之子仁表為后嗣,仁表官至尚書膳部郎中,隋開皇年間,死在溫縣縣令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