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乾曜,相州臨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師的孫子。父源直心,高宗時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錯誤流配嶺南而去世。乾曜中進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諫議大夫。當時公卿百官三九射禮已久廢,源乾曜卻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禮來正人情,人情正則家有孝子,國有忠臣。這一道理經(jīng)久不衰,因為有理。因此君子三年不為禮,禮法一定會損壞;三年不為樂,樂一定崩壞。竊以為古代擇士,先觀射禮,來看清其和容之儀,并不是取一時之樂。關(guān)于射,可以區(qū)別正和邪,觀德行,符合祭祀,打擊敵人。古代圣王沒有哪一個不相承襲的。臣竊見數(shù)年以來,射禮已廢,有的因有關(guān)部門吝惜費用,便使大射有虧。臣愚以為所費的是財,所保全的卻是禮。所以孔子說:‘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現(xiàn)在時代更新,天下清明,臣望大射之禮儀不要廢棄,圣人之教,始終進行,這樣,天下就幸甚。”源乾曜不久調(diào)任梁州都督。
開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尋求一個能做王府長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薦舉源乾曜,說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見與玄宗交談,源乾曜交談得神清氣爽,對答得有條不紊,玄宗很是賞識,便拜為少府少監(jiān),兼..王府長史。不久遷任戶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沒多久,調(diào)任尚書左丞。開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職務(wù)。僅十天,又與姚元之一同罷免了宰相職務(wù)。
當時玄宗要去洛陽,以源乾曜為京兆尹,為京師留守,源乾曜治政寬厚簡樸,不嚴但合理。曾有仗內(nèi)白鷹,因放飛時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員捕捉。沒多久在野外捕獲,但那只白鷹掛在荊棘中死去,官吏都懼怕得罪,相顧失色。乾曜卻慢慢地說:“事有巧的情況,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應(yīng)當不以此來罪責(zé)人。如果一定要處罰,我自認了,不須懼怕?!庇谑窃辞妆闳氤哉埵е贾?,玄宗對所有情況全不問。大家佩服源乾曜臨事不懼怕,并且能引過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終如一。
開元八年(720)春,又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升任侍中。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源乾曜上疏“:臣見顯要官員的家中都是謀求京中的職務(wù),賢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應(yīng)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職。望調(diào)出二人為外官,來協(xié)調(diào)均平之道。”玄宗同意這意見,于是把他的兒子源弼由河南府參軍調(diào)出任絳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調(diào)任鄭尉。玄宗同時還下旨“:源弼等人的父親在朝廷任要職,但很是謙虛嚴己,他擔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帶頭顯謙讓之德,請求將自己的二子調(diào)外職。左傳中不是說過嗎‘:晉范宣子讓,其下皆讓。’‘晉國之人,于是大和?!乐苄校誓睦飼h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師任職的,隨自己通容,依年齡資歷處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調(diào)出。不久,又有上書者,認為“國之執(zhí)政,休戚相關(guān),若不稍加恩寵,怎么能讓他們盡心盡力呢”?開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書門下均共食實封三百戶。這一實封是由源乾曜和張嘉貞開始的。
源乾曜后又從玄宗東往泰山封禪,拜尚書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執(zhí)政的十年中,張嘉貞、張說相繼任中書令,源乾曜不與他們爭權(quán),每事必推讓。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參議,只是同意簽名而已。當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薦,才被重用。等姜皎獲罪,被張嘉貞排擠,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當時人們以此譏諷源乾曜。開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職務(wù)。這年秋天,遷任太子少師,他以他的祖父名字為師而堅決辭謝,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陽郡公。開元十九年(732),玄宗到東都洛陽,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隨從,而留在京城養(yǎng)病。這年冬天去世。詔追贈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陽城南門舉哀,停止朝會兩天。
開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尋求一個能做王府長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薦舉源乾曜,說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見與玄宗交談,源乾曜交談得神清氣爽,對答得有條不紊,玄宗很是賞識,便拜為少府少監(jiān),兼..王府長史。不久遷任戶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沒多久,調(diào)任尚書左丞。開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職務(wù)。僅十天,又與姚元之一同罷免了宰相職務(wù)。
當時玄宗要去洛陽,以源乾曜為京兆尹,為京師留守,源乾曜治政寬厚簡樸,不嚴但合理。曾有仗內(nèi)白鷹,因放飛時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員捕捉。沒多久在野外捕獲,但那只白鷹掛在荊棘中死去,官吏都懼怕得罪,相顧失色。乾曜卻慢慢地說:“事有巧的情況,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應(yīng)當不以此來罪責(zé)人。如果一定要處罰,我自認了,不須懼怕?!庇谑窃辞妆闳氤哉埵е贾?,玄宗對所有情況全不問。大家佩服源乾曜臨事不懼怕,并且能引過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終如一。
開元八年(720)春,又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升任侍中。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源乾曜上疏“:臣見顯要官員的家中都是謀求京中的職務(wù),賢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應(yīng)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職。望調(diào)出二人為外官,來協(xié)調(diào)均平之道。”玄宗同意這意見,于是把他的兒子源弼由河南府參軍調(diào)出任絳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調(diào)任鄭尉。玄宗同時還下旨“:源弼等人的父親在朝廷任要職,但很是謙虛嚴己,他擔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帶頭顯謙讓之德,請求將自己的二子調(diào)外職。左傳中不是說過嗎‘:晉范宣子讓,其下皆讓。’‘晉國之人,于是大和?!乐苄校誓睦飼h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師任職的,隨自己通容,依年齡資歷處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調(diào)出。不久,又有上書者,認為“國之執(zhí)政,休戚相關(guān),若不稍加恩寵,怎么能讓他們盡心盡力呢”?開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書門下均共食實封三百戶。這一實封是由源乾曜和張嘉貞開始的。
源乾曜后又從玄宗東往泰山封禪,拜尚書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執(zhí)政的十年中,張嘉貞、張說相繼任中書令,源乾曜不與他們爭權(quán),每事必推讓。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參議,只是同意簽名而已。當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薦,才被重用。等姜皎獲罪,被張嘉貞排擠,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當時人們以此譏諷源乾曜。開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職務(wù)。這年秋天,遷任太子少師,他以他的祖父名字為師而堅決辭謝,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陽郡公。開元十九年(732),玄宗到東都洛陽,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隨從,而留在京城養(yǎng)病。這年冬天去世。詔追贈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陽城南門舉哀,停止朝會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