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庸阝傳

白話舊唐書 作者:后晉·劉昫等


  李庸阝,字建侯,江夏人。北海太守李邕之侄孫。父親暄,官至起居舍人。李庸阝于大歷年間應(yīng)舉進士,又以其書法判為高等,官授秘書正字。為李懷光征聘,屢屢擢升官至監(jiān)察御史。及至李懷光依據(jù)蒲津叛亂,李庸阝與母親妻子俱陷賊中,耽心禍及親人,于是對李懷光假稱:“因兄長在洛陽患病,請讓家母前往探視。”李懷光應(yīng)允,并警告他不許讓妻兒跟著去,李庸阝卻將他們都打發(fā)走了。后來李懷光得知,責(zé)問他,他回答說:“我名列軍籍,不能隨行侍候老母,為什么不讓媳婦隨婆婆前往呢?”李懷光無法將他定罪。當時李庸阝同前宰相高郢同在叛賊朝廷,便向皇上密奏賊軍虛實及攻取之形勢,德宗親賜手詔以慰勞他們。后來事情泄露,李懷光命三軍威嚴列陣召高郢與李庸阝責(zé)問。李庸阝言辭激烈意氣慷慨,三軍盛贊其義氣,李懷光不敢殺,將他囚禁獄中。李懷光死,馬燧親到獄中致禮,表奏李庸阝為河?xùn)|從事,不久因意見不被采納,辭官歸洛中休養(yǎng)。襄州節(jié)度使嗣曹王李皋致禮延聘,用為從事,奏請兼任殿中侍御史。后入朝為吏部員外郎。

  徐州張建封卒,其子張忄音為州署將校脅迫,掌領(lǐng)軍務(wù)。詔命挑選臨難不懼者到徐州軍中宣布朝旨,于是命李庸阝為徐州宣慰使。李庸阝徑直抵達其軍,召集將士,傳達朝旨,陳說利害,將被囚之監(jiān)軍使解脫桎梏,讓他恢復(fù)原職位,兇黨不敢違抗。及至張忄音上表自稱兵馬留后,李庸阝認為此非詔令所加,不宜稱此名號,立即要他去掉,才接受其表。后李庸阝升任吏部郎中。

  順宗登極,李庸阝官拜御史中丞,先后調(diào)任京兆尹、尚書右丞。元和(806~820)初,因京師多盜賊,再度獲選為京兆尹,擒奸邪禁暴惡,威望很高。不久拜檢校禮部尚書、鳳翔尹、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該鎮(zhèn)承前之舊例任命主帥,多用武將,有“神策行營”之封號。受命之初,必至軍中接受拜謁。李庸阝受命之后,上表陳說此例不可,詔令便取消了“神策行營”數(shù)字,只稱鳳翔隴右節(jié)度。不久,調(diào)任鎮(zhèn)守太原,又入朝為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諸道鹽鐵轉(zhuǎn)運使。元和五年(810)冬,出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jié)度使。李庸阝先前在鳳翔、太原兩鎮(zhèn),皆以剛直嚴厲整治部下,迅疾改變舊制,人心不安,故不久即改回。至淮南數(shù)年,加授檢校仆射,治政嚴明諸事有序,府庫倉廩蓄積充實。

  及至王師征討淮西賊寇,鄆州寇李師道與淮西寇表里相援。李庸阝發(fā)遣楚、壽等州二萬余兵,分別壓逼賊境,每日費用很大,卻未向主管官署請援。當時因大兵發(fā)動,國用不足,憲宗皇帝命鹽鐵副使程異乘驛車曉諭江南諸道,使其資助軍隊所需。李庸阝因所治境內(nèi)富庶殷實,便大動府庫,除存貯一年所需之外,全都貢獻給朝廷,從此王師再無匱乏之憂。

  先前吐突承璀監(jiān)淮南軍,權(quán)貴勢要莫敢違逆,李庸阝素以剛直嚴厲著稱,對他也表示敬畏,沒一點失禮之處。吐突承璀回朝,便舉薦李庸阝為宰相。元和十二年(817),李庸阝被召入朝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庸阝出入京師位顯權(quán)重,一向不以朝廷重臣自居。雖然年長,勢位過人,卻頗善安撫外鎮(zhèn)。每登餞行宴席,聽到宴樂則泣下,說道:“宰相之職任,不是我所擅長的?!毙羞M頗為遲緩,至京師,又稱病辭官歸家。既未朝謁皇上,也不受領(lǐng)政事,終于以患病辭職,朝廷改授他戶部尚書。隨即改授檢校左仆射,兼太子賓客,分派至東都洛陽任職。不久以太子少傅職位退休。元和十五年(820)八月去世,追贈太子太保,謚號為“肅”。

  李庸阝為人剛強正直而不掩飾自己,與楊馮、穆質(zhì)、許孟容、王仲舒相友善,這些人都任性而自負。然而李庸阝為官嚴肅莊重,執(zhí)法嚴峻,注重政德,所到之處皆據(jù)理行事,而處事剛直果斷不徇私情。鎮(zhèn)守揚州七年,令行禁止。凡擒拿殺戮之事,一概交與軍吏辦理,僚屬不敢犯禁,違者則以非法論罪,人們的不滿因而較少。

  其子李柱,官至浙東觀察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