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年少時講義氣,喜歡助人解困,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才去京師。曾在太學賦詩,滿座的人都嘆服,沒人敢與之抗衡。張九齡、王維十分稱道他。王維私下邀他入內署,一會兒玄宗來了,浩然躲到床下。維據(jù)實報告,皇帝高興地說:“我只聽說這個人但沒見過,為什么要躲起來?”叫浩然出來,皇帝問他的詩。浩然再次跪拜,自誦己詩。念到“不才明主棄”一句,皇帝說“:你不求官,而我并未不要你,為什么誣我?”因而讓他回家。采訪使韓朝宗約浩然一同去京師,想推薦他入朝。正好老朋友來了,暢飲甚歡。有人提醒他:“您與韓公有約會。”浩然叱責說:“正喝著酒,哪管別的?!苯K于沒赴約。朝宗生氣了,與他告別,浩然坦然不悔。張九齡鎮(zhèn)荊州時,召他置于府中。后來幕府撤銷。開元末,背生毒瘡而死。
后來樊澤任節(jié)度使。當時浩然的墓敗壞不堪,符載寫信給樊澤說:“已故處士孟浩然,文章人品均超卓。謝世已久,其門族衰落,墳墓頹沒。懷念此人,行路之人也覺感慨萬千。以前公欲為之改筑大墓,全州縉紳都聞風而動。如今外有軍旅之迫,內有賓客之勞,延宕許多時日,一直沒有空閑,會讓好事者有機可乘,辜負了公的夙志?!庇谑欠疂芍匦聻樗邙P林山南刻碑,培土成一大墓。
當初,王維經(jīng)過郢州,曾畫浩然的像于刺史亭,因而名亭為浩然亭。咸通年間,刺史鄭讠咸認為賢者的名字不可隨便指稱,乃改為孟亭。
開元、天寶間同知名的王昌齡、崔顥,都官位不顯赫。
后來樊澤任節(jié)度使。當時浩然的墓敗壞不堪,符載寫信給樊澤說:“已故處士孟浩然,文章人品均超卓。謝世已久,其門族衰落,墳墓頹沒。懷念此人,行路之人也覺感慨萬千。以前公欲為之改筑大墓,全州縉紳都聞風而動。如今外有軍旅之迫,內有賓客之勞,延宕許多時日,一直沒有空閑,會讓好事者有機可乘,辜負了公的夙志?!庇谑欠疂芍匦聻樗邙P林山南刻碑,培土成一大墓。
當初,王維經(jīng)過郢州,曾畫浩然的像于刺史亭,因而名亭為浩然亭。咸通年間,刺史鄭讠咸認為賢者的名字不可隨便指稱,乃改為孟亭。
開元、天寶間同知名的王昌齡、崔顥,都官位不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