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拯傳

白話宋史 作者:元·脫脫等


  包拯,字希仁,是廬州合肥縣人。當初考取進士后,拜官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知縣。因為父母都年事已高,他推辭不去就職。又調(diào)和州監(jiān)稅,父母更不愿隨行,他便辭官回家奉養(yǎng)。過了幾年,雙親相繼去世,包拯就在墓旁造屋居住守孝,到守喪期滿,仍然徘徊不忍離去,鄰里父老曾多次過來勸他結束守喪。過了很久,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調(diào)選,便做了天長知縣。有個盜者割了一人家的牛舌,失主來縣上訴,包拯說:“只管回去,把牛殺了賣掉?!边^后不久又有一人來縣報告,說有人私自殺牛,請予處理。包拯對這個人說“:你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又反來告他的狀?”盜竊者聽后十分驚恐,立即服罪了。調(diào)任端州知州,升遷為殿中丞。端州地方出產(chǎn)上好的硯臺,以前的州官借進貢之名,大都從這里索取幾十倍的進貢量去贈送權貴。包拯為了杜絕這種弊端,叫做硯臺的人只做足夠進貢的數(shù)量。他在那里一年任期屆滿,沒有拿一個端硯回來。

  接著,拜監(jiān)察御史里行,改任監(jiān)察御史。這時,張堯佐做了節(jié)度、宣徽兩使,右司諫張擇行、唐介和包拯共同參他升官不當,言辭十分激切。又曾建議皇帝:“國家每年給契丹納幣來求和,這不是抵擋敵人的辦法,而應當訓練一個強大的軍隊,選任有謀略的將領,致力加強邊境防務?!庇终埱笾匾曢T下封駁的規(guī)定,以及罷免、禁錮貪官污吏,選擇有德有才的人擔任州縣長官,對補蔭弟子實行考試錄取的辦法。當時,各道轉運使兼任按察使,他們奏劾官吏大多拾取人家無關原則的細小事故,專門以這種苛察相夸耀來表現(xiàn)自己,使官吏們憂心不安,包拯于是請求朝廷廢止了按察使的設置。

  一次,他出使契丹。契丹授意接待官員,問包拯:“你們在雄州城新近開辟了便門,是打算引誘我們的叛人,用來刺探我們的邊防情報嗎?”包拯回答說“:你們在涿州不是也開了便門,刺探邊情為什么一定要用開便門的辦法呢?”這位官員無言以對。

  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出任京都轉運使,改任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遷陜西,又轉調(diào)河北,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秦州、陜州、斜谷一帶官府衙門的造船材木,大都向百姓征來;而且秦、成等七州交付河橋所用竹索,一年常在數(shù)十萬竿,對這些負擔,包拯上奏后都免去。契丹在關塞附近聚集軍隊,邊境的州郡逐漸發(fā)來警報,朝廷命令包拯到河北征調(diào)軍用糧草。包拯上書說“:漳河一帶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然而人們不得耕種生產(chǎn),邢州、氵名州、趙州有民田一萬五千頃,大多被用來牧馬,請把這些土地全部交還百姓,讓他們耕作種植?!背⒙爮牧诉@個意見。解州池鹽的專賣法令,不利于百姓,包拯到那里籌劃,請準一律聽憑自由買賣。

  拜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這期間,他幾次上朝時指斥權幸大臣,請求廢止一切宮廷內(nèi)部的封官和私恩。又列呈唐代魏征的三疏,希望皇帝放在座右,用來作為借鑒。并向仁宗進言:應當明智地聽取和接受合理的意見,明辨幫派的問題,愛惜人才,不要先聽什么就信什么,共七件事;請求免去冷酷寡恩的人,抑制投機取巧的行為,端正刑法,彰明禁令,戒除不必要的建造,禁止邪說和妄言。朝廷對于包拯的這些建議大多予以施行。

  拜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以前,包拯曾經(jīng)建議,在邊境無戰(zhàn)事時將軍隊遷到內(nèi)地,沒有得到答復。這時他又上書請求:“停罷河北屯兵,將這些軍隊分散到黃河以南的兗、鄆、齊、濮、曹、濟各郡,如果有情況,也無后顧之憂。假如說兵不可以一下子大量削減,那么請訓練義勇,少給糧食,這樣每年所需費用,還不到屯兵一個月所需要的費用,一州所收的賦稅支付后還有多的?!庇譀]有得到答復。遷任瀛州知州,各州都用公錢進行貿(mào)易,多年來已虧付十余萬貫,包拯上奏請求都予以免除。因為兒子死去,包拯請求到近便而事簡的郡任職,于是被改任揚州知州,遷廬州知州,又升為刑部郎中。因舉薦人材失當,包拯受到處分,被降職為兵部員外郎、池州知州。

  包拯恢復官職調(diào)任江寧府知府,又被從江寧府召回,代理開封知府,升遷右司郎中。包拯在朝治事剛強堅定,那些貴戚、宦官因而有所收斂,一聽見他都十分害怕。人們把包拯的笑臉比作黃河變清那樣難得見到,兒童婦女也知道他的名字,稱他為“包待制”。京城的人流傳一句話說:“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迸f日的規(guī)定,凡是來衙門訴訟的人,進門后不能夠直行到大堂階下。包拯改變陳規(guī),打開府中正門,使他們得以直接到堂前陳述是非,從而使胥吏不敢欺負他們?;鹿俸秃篱T貴族為自己修建園榭,侵占了惠民河邊的土地,因此使河道阻塞不通。恰好京城發(fā)了一次大水,包拯便下令將那些樓臺亭閣全部拆掉。有人手持地契去找包拯,說地契上就是這樣寫的。包拯審核地契后,發(fā)現(xiàn)地契已被涂改,增加了步數(shù),于是他將此事上報仁宗,使那人受到了制裁。

  升遷諫議大夫、權且代理御史大夫。包拯上奏說“:東宮太子的位置空缺已經(jīng)很久了,天下人都為此感到擔憂,陛下這么長久地不作出決定,是為什么呢?”仁宗問他說“:你認為立誰為好呢?”包拯回答道“:臣下無能,還沒有考慮,我請求早立太子,是為宗廟萬世之大計著想的。陛下問我想立誰,這是懷疑我。我已是七十歲的人了,又沒有兒子,并不是為自己和后代邀寵考慮的??!”仁宗聽了大為高興,說:“這件事還要慢慢商議?!闭埱蟛脺p內(nèi)侍,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按條文督促各路監(jiān)司盡忠職守,御史府可以自己舉薦所屬官員,減少官吏一年的休假日期,這些建議都得以施行。

  張方平做三司使時,因為買土豪的財產(chǎn),包拯上章彈劾,使他罷了官;宋祁接替了張方平,包拯又彈劾他;宋祁被免后,就由包拯以樞密直學士暫代三司使。對此歐陽修說“:包拯是所謂牽牛踩踏了田而奪了人家的牛,處罰已經(jīng)很重了,可他又貪圖肥缺來做那個職務,不也是過分了嗎?”包拯因此待在家里,以躲避代理三司的命令,過了很久才出來任職。他主持三司期間改變了過去的一些做法,以前,凡是各種封藏于倉庫供皇帝用的物品,都從各地科派,造成百姓困難。包拯特此設立市場,公私實行公平買賣,此后百姓不再受到侵憂。原來司里吏員欠下金錢布匹,大多受到監(jiān)禁,其中有些人往往逃走,就連帶拘禁了他們的妻子兒女,像這一類情形的包拯都釋放了他們。升遷為給事中,為三司使。幾天以后,拜樞密副使。不久,調(diào)任禮部侍郎,他推辭不受,旋即因患病逝世,終年六十四歲。死后封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

  包拯性格嚴峻正直,他厭惡官吏做事苛刻,為人敦厚,雖然十分痛恨壞人,但未嘗不推重以忠恕待人。他不輕易與人相交,不會用偽裝的甜言笑臉來討別人喜歡,平時沒有私人請托的書信,舊友、親戚同鄉(xiāng)都斷絕往來。地位雖然顯貴,可是衣服、器用、飲食同當平民時一樣。他經(jīng)常囑咐說“:我的后代子孫做了官,若有犯貪污罪的,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不許葬在祖墳中。不順從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孫?!痹缦?,包拯有一個兒子名叫纟意,娶崔氏為妻,任潭州通判,已死。其妻崔氏一直守節(jié),至死都沒有再嫁人。包拯曾經(jīng)逐走一位偏房,這位小妾在自己父母家生了一個兒子,崔氏暗地里照顧她們母子,派人精心地看護她們。纟意死后,崔氏就接回了這位小妾的兒子,取名為纟延。包拯共有奏章十五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