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字子端,遼東人。庭筠出生在未時,即十三時至十五時之間,看書識得十七字。七歲學做詩,十一歲能寫全題。稍微長大,涿郡王袺一見到他,便期望他成為國內(nèi)杰出人物。大定十六年(1176),王庭筠考中進士,調(diào)到恩州任軍事判官,到職主事就有聲望??っ裰杏袀€叫鄒四的,陰謀行不軌的事,被發(fā)覺了,因這件事逮捕了一千多人,而獨有鄒四逃竄藏起來了沒有抓到。朝廷派遣大理司直王仲軻審理這個案件,庭筠用計策捕獲了鄒四,區(qū)別開受連累的,結(jié)果被治罪的預(yù)謀者僅有十二人而已。庭筠又被調(diào)到館陶任主簿。
明昌元年(1190)三月,章宗下旨告訴學士院說:“王庭筠所試寫的文章,句子太長,朕不喜歡這樣的句子,也恐怕四方仿效他?!庇謱ζ秸聫埲炅卣f“:王庭筠文藝頗佳,但是不善于寫句子,這個人才氣高,也不難改進。”四月,召見王庭筠面試,看是否能夠任館職,結(jié)果庭筠被選中了。御史臺說庭筠在館陶曾經(jīng)犯有貪贓罪,不應(yīng)當將他安置在館閣工作,于是又作罷了。庭筠選擇彰德這個地方居住下來,在隆慮買了田,在黃華山寺讀書,因此拿這些來宣揚自己。這年十二月,因為皇上對學士們講話,感嘆他們之中缺乏人才,參政守貞說:“王庭筠是個人才?!比?1192),皇上召回庭筠,讓他做了應(yīng)奉翰林文字,命令他和秘書郎張汝方對書法、名畫品評優(yōu)劣并且分別定出等級,于是擇出符合標準的有五百五十卷。
五年(1194)八月,圣上特意對執(zhí)政官們說“:應(yīng)奉王庭筠,朕打算把詔誥委托給他起草,他這個人才難道是容易得到的?最近黨懷英寫作《長白山冊文》,特別不細致。聽說文士中有不少嫉妒庭筠的人,不論他的文章卻只看他的行止來誹謗他。讀書人大抵好爭論或互相結(jié)成朋黨。往昔東漢的士人和宦官分裂,本來是不足怪的。如唐代牛僧孺、李德裕,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都是讀書人,然而他們互相排擠誹謗是為什么呢?”于是調(diào)王庭筠做了翰林修撰。
承安元年(1196)正月,因為趙秉文上書的事情牽連,被削官一品,責打六十棍,然后被解除職務(wù),這件事記載在《秉文傳》中。二年(1197),降職授予鄭州防御判官。四年(1199),起用為應(yīng)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又出任翰林修撰,當皇帝出巡秋山的護駕侍從,奉皇帝之命做詩三十多首,皇上很是贊賞他。第二年(1202)逝世,年僅四十七歲?;噬舷騺碇浪毟F,詔令有司贈錢八十萬用來給他辦喪事,收集整理他生平的詩文藏在秘閣。又把御制詩賜給他家,詩的引文說:“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復(fù)以才選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茲云亡,玉堂、東觀無復(fù)斯人矣?!?br />
王庭筠儀表秀美偉岸,善于說笑,表面看他好像傲慢尊貴,人們起初不敢與他接觸。認識以后,感到他一臉和氣,對你殷勤慰藉好像怕自己做的不夠,只要你有一點可取之處,他就極口稱贊,以后雖然有一百個對不起他,他也不忌恨你。與他交往的人像韓溫甫、路元亨、張進卿、李公度,他引薦的人像趙秉文、馮璧、李純甫,都是一時的名士,世人因此知道他們并贊許他們。
王庭筠做文章能道出所要講的話,晚年詩律深嚴,寫七言長篇尤其在險韻上功力不凡。著有《鑄辨》十卷,文集四十卷。庭筠的書法效法米元章,和趙氵風、趙秉文都是書法名家,在繪畫上庭筠尤其擅長山水墨竹等等。
王庭筠的兒子叫曼慶,也能做詩并會書法,官做到行省右司郎中,自號“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