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因傳

白話元史 作者:明·宋濂等


  劉因字夢吉,保定容城人,世代為儒生。

  劉因天資過人,三歲就能識字讀書,過目不忘,一天能記誦千百言。六歲能寫詩,七歲能撰文,落筆成章,其才驚人。剛二十歲時,每日閱讀經(jīng)典,仰慕古代圣賢,因做《希圣解》。國子司業(yè)硯彌堅為真定教授,劉因常與他往來。起初研究經(jīng)學(xué)及其訓(xùn)詁疏釋之說,常嘆息道:“圣人學(xué)術(shù)的精華不止于此?!焙蟮弥芏仡U、程頤、程顥、張載、邵雍、朱熹及呂祖謙的著作,十分欣賞,其評價是:“邵之學(xué)至大;周之學(xué)至精;二程之學(xué)至正;而朱子之學(xué)博大精深,以圣賢正理貫穿始終?!边@表現(xiàn)了劉因的高見遠(yuǎn)識。

  劉因早年父母雙亡,對繼母孝敬,因家貧,在翰林待制楊恕的資助下才辦完祖父和父親的喪事。劉因性情正直,不隨便與人交結(jié),家雖甚貧,但非正當(dāng)財富則一概不取。在家開館教學(xué),對于來求學(xué)弟子,因材施教,皆學(xué)有成就。凡公卿路過保定,聞劉因之名,前來拜見,劉因多謙遜回避,不了解的人以為他高傲,他也不去計較。他很欣賞諸葛孔明“靜以修身”的名言,把他的住所名之為“靜修”。

  不忽木知劉因才學(xué)人品均優(yōu),舉薦于朝廷,至元十九年(1282),令召劉因入朝,升為承德郎、右資善大夫。?;试趯m中建學(xué),原命資善王恂教授宮內(nèi)侍衛(wèi)們的子弟。王恂死后,命劉因繼任其職。不久,劉因因母病辭歸,第二年母親去世,守喪于家。至元二十八年,朝廷遣使召劉因為集賢學(xué)士、嘉議大夫。劉因因病辭謝,并上書宰相,說明其辭不奉召的原因,大意是:

  “劉因自幼讀書,深明君臣之義,國人之所以能安居樂業(yè),都是皇上所賜。因此凡我生民,或出勞力,或盡智能,各自報效皇上。這是萬古不變的必然之理。

  “劉因生年四十三歲,未曾有尺寸之功以報答國家養(yǎng)育成長之恩德。今皇上再三召征,我怎敢不從,而貪高尚之名,負(fù)國家知遇之恩,違背圣人之教。我劉因自幼來,從來不敢有高傲之心,這是閣下也知道的。

  “從前皇太子召我為資善,當(dāng)即奉召與使者前往;再奉旨令我教學(xué),我也立即應(yīng)命。以后確因老母中風(fēng),請假還家省視。母親不幸去世,我不能不居家服喪,并非有意不出任。今圣上選用賢良,革新政治,那些隱居之人都出來效力,何況我劉因并非隱居之人。但身患疾病,不能奉命,心與愿違,只有惶恐待罪。

  “因素來體弱多病,自去年喪子,傷心未已,從夏到秋,又患瘧疾。后來病雖治愈,但精神氣血已非往日可比。不料今年五月二十八日,瘧疾復(fù)發(fā),至七月初二日,腹痛如刺,下血不止。八月二十一日,朝廷遣使持皇上詔令而至,我扶病拜接圣旨,且暫留使者,候病勢稍退,即與使者同行。但遷延至今,仍醫(yī)治無效,只得請使臣先行,待病退后再奉詔赴京。望閣下憐憫原諒?!?br />
  書上,朝廷亦不強(qiáng)迫。至元三十年(1293)四月十六日病卒,年四十五歲。無子。延..年間,贈翰林學(xué)士、資善大夫、上護(hù)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

  歐陽玄贊嘆劉因是“繼承周公、孔子的學(xué)說,為來世開太平者”。

  劉因著述有《四書精要》三十卷;詩五卷,題為《丁亥集》,皆劉因自選。又有文集十余卷及《小學(xué)四書語錄》,皆門生故友所錄。惟《易系辭說》是他在病中親筆寫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