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士利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鄭士利,字好義,寧海人。兄長士元,剛直有才學(xué),由進士歷官至湖廣按察使僉事。荊、襄的士兵乘亂掠奪婦女,官吏不敢追問,鄭士元立即言告將領(lǐng),歸還士兵所掠。安陸有冤案,御史臺已經(jīng)審判定罪,士元上奏,冤案得以平反。會考校錢谷冊書,空印事件被發(fā)覺,凡主印者處以死刑,佐貳以下榜一百,戍守邊疆。士元也因此入監(jiān)牢。

  當(dāng)時太祖十分惱怒,認為這是欺罔行為,丞相御史沒人敢進諫,士利嘆道:“皇上不知,把空印定為大罪。誠得人言之,皇上圣明,哪有不省悟的?”遇上星變訪求進言。士利說“:可以?!奔榷x詔令,有假公言私者罪。士利說:“我想所說的,是天子殺害無罪的人。我兄不是主印者,應(yīng)當(dāng)出獄。需等我兄受杖擊出獄后我再說,就是殺頭也不怨恨。”

  士元出獄后,士利于是作書數(shù)千言,談了好幾件事,而對于空印事件談得十分詳細,他說:“陛下想重重地處罰持空印者,恐怕奸吏挾持空印紙,為文移以虞害萬民。文移必須完全印好。今考較書策,較理想的是合兩縫印,非一印一紙可比。即使得到,也不能通行,更何況不能得到呢?錢谷的數(shù)量,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數(shù)難懸決,至部乃定。省府距離戶部較遠的有六、七千里,近的也有三、四千里,冊成而后用印,往返非期年不可。所以先印而后書,這是權(quán)宜之計,由來已久,又何以重罪。況且國家立法,一定得先明示天下,此后犯法的,是故意犯罪。自立國至今,未曾有空印之法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誅之,又怎么能使受誅者無詞?朝廷求賢士,置庶位,得到他們十分艱難。位至郡守,都是數(shù)十年的成就。通達廉明之士,不是草菅,可以割了而后又長。陛下又為什么對不足以判罪的判罪,而折損有用之才呢?我為陛下感到惋惜?!?br />
  奏章寫成,士利閉門哭泣數(shù)日。他的侄兒問他“:叔叔為什么悲痛?”士利回答說“:我有奏章將要呈上,觸犯天子發(fā)怒就一定會深罹其禍。然而殺了我卻能使數(shù)百人得以活命,我又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于是上奏。太祖看了奏章,大怒,下令丞相御史訊問,追究使者。士利笑道“:看了我的奏章是否有用?我為了國家而談事。自己感覺必死無疑,誰又為我設(shè)想了呢?”案件審理完畢,和士元一道輸作江浦,而空印者大多沒有得到赦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