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戰(zhàn)演義」原名「臺戰(zhàn)實紀」,初集、績集各六卷,撰者姓氏不詳。書中所述,皆為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一八九五年)割讓臺灣而臺民抗拒日軍之事。全書雖以劉永福為中心,然所記戰(zhàn)況,皆與當時事實不符;蓋屬小說性質(zhì),故改其名曰「臺戰(zhàn)演義」。
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此書之初刻本。初集首頁有『光緒乙未閏月校印』八字,按是年系閏五月也;書首有人物圖六、臺灣全圖一暨劉軍門告示,次為正文六卷。續(xù)集首頁有『光緒乙未六月校印』八字;書首有人物圖十並『捷音』一篇,次為正文六卷。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有此書之翻刻本,初集首頁有『光緒戊戌仲秋重訂』八字。書中除臺灣全圖重行繪製外,其餘人物圖並所有正文皆與初刻本同。惟書首較初刻本多序文三、總目例言各一,並附錄臺灣古今郡縣名、疆域、職官、學校、賦稅、風俗、土產(chǎn)、山川、古蹟、名宦、人物及倭國考略等項;又於每卷之首,仿章回小說體例,各加七言或六言聯(lián)語目錄二句。而初集六卷及續(xù)集卷一正文之前又各系評語數(shù)則,此皆後之好事者所增也。
是書初集描寫戰(zhàn)況,略具「演義」規(guī)模;續(xù)集雜湊成篇,全無「小說」意味。蓋當日兵入臺、臺民抗拒之際,作者以此種通俗文字為鼓勵人心之具耳。迨後有人翻刻,又加重訂,增入卷目、評語,遂成章回體小說;然其目的則仍如書中所言,『以慰天下士庶之心,以解千古中國之恨』也。茲依翻刻本謄錄付印,列為「臺灣文獻叢刊」之一;非謂此書可當史料之用,只在反映當年臺灣民氣之憤激而已。
又是書之兩刻本訛誤皆多;有初本誤而翻刻本校正者,有初刻本不誤而翻刻本反誤者。茲以兩本互校,一一為之改正。兩本俱誤或俱有脫落者,則以應改之字加()列於誤字之下,或以脫落之字加〔〕列於刊落之處。又原書有人物圖十六幀分列初集、續(xù)集之前,而劉大將軍圖兩集皆有之,茲去其重複者一,將其餘十五幀合列於前。又刪去臺灣全圖一幅。又翻刻本所增「臺灣古今郡縣名」等項參考資料原列初集之前,茲移置全書之後,以為附錄。(百吉)
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此書之初刻本。初集首頁有『光緒乙未閏月校印』八字,按是年系閏五月也;書首有人物圖六、臺灣全圖一暨劉軍門告示,次為正文六卷。續(xù)集首頁有『光緒乙未六月校印』八字;書首有人物圖十並『捷音』一篇,次為正文六卷。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有此書之翻刻本,初集首頁有『光緒戊戌仲秋重訂』八字。書中除臺灣全圖重行繪製外,其餘人物圖並所有正文皆與初刻本同。惟書首較初刻本多序文三、總目例言各一,並附錄臺灣古今郡縣名、疆域、職官、學校、賦稅、風俗、土產(chǎn)、山川、古蹟、名宦、人物及倭國考略等項;又於每卷之首,仿章回小說體例,各加七言或六言聯(lián)語目錄二句。而初集六卷及續(xù)集卷一正文之前又各系評語數(shù)則,此皆後之好事者所增也。
是書初集描寫戰(zhàn)況,略具「演義」規(guī)模;續(xù)集雜湊成篇,全無「小說」意味。蓋當日兵入臺、臺民抗拒之際,作者以此種通俗文字為鼓勵人心之具耳。迨後有人翻刻,又加重訂,增入卷目、評語,遂成章回體小說;然其目的則仍如書中所言,『以慰天下士庶之心,以解千古中國之恨』也。茲依翻刻本謄錄付印,列為「臺灣文獻叢刊」之一;非謂此書可當史料之用,只在反映當年臺灣民氣之憤激而已。
又是書之兩刻本訛誤皆多;有初本誤而翻刻本校正者,有初刻本不誤而翻刻本反誤者。茲以兩本互校,一一為之改正。兩本俱誤或俱有脫落者,則以應改之字加()列於誤字之下,或以脫落之字加〔〕列於刊落之處。又原書有人物圖十六幀分列初集、續(xù)集之前,而劉大將軍圖兩集皆有之,茲去其重複者一,將其餘十五幀合列於前。又刪去臺灣全圖一幅。又翻刻本所增「臺灣古今郡縣名」等項參考資料原列初集之前,茲移置全書之後,以為附錄。(百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