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漢朝人眼中的老子和黃老思想,《文子》不過是個小小的序幕,宏篇巨制的《淮南子》是絕對不可以不看的。
熟悉《老子》的人一般都讀過《老子》的三部早期教輔:一是《韓非子》,其中的“解老篇”和“喻老篇”全是針對《老子》有感而發(fā)的;二是《呂氏春秋》,其中對無為思想論述極豐;三是《淮南子》,尤其是其中的“道應訓”,詳細解讀《老子》里的重點章句。
《韓非子》的“解老篇”和“喻老篇”是頗具爭議的文章,很多人認為它們是漢朝人作品,攙雜進了《韓非子》的,《呂氏春秋》也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而《淮南子》卻根正苗紅,沒有多大的爭議。
說“根正苗紅”,一是從主編來說,這位淮南王劉安是漢高帝劉邦的孫子,是漢武帝劉徹的叔叔,為人風流蘊藉,以諸侯王之力召集了數(shù)千名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了這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從這層意義上說,《淮南子》堪稱第二部《呂氏春秋》;二是從學術(shù)史上來說,中國道教史研究的第一位權(quán)威人物許地山極為推舉這部書,說《淮南子》是老莊嫡系的學術(shù)繼承人,集漢代道家思想之大成。
許地山這個名字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小學語文課本收錄過他的一篇《落花生》,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一位道教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正如很多人也不知道同一個時代里以散文名世的朱自清更是一位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許地山研究道教發(fā)展史,認為從《淮南子》可以看出先秦時期的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在漢朝初年已經(jīng)被道家思想吸納進去了i——這里有兩點很值得我們注意,一是陰陽和五行原本各自都是獨立的體系,和《周易》更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大家一提起這些東西來總以為它們是一回事,這是一個誤解(詳見《周易江湖》);二是《淮南子》的時代基本上也就是董仲舒的時代,而前文已經(jīng)講過,董仲舒鼓吹的那套“儒家思想”不也多出來不少陰陽五行嗎,不也把圣人的一部《春秋》歸結(jié)為陰陽五行祥瑞災異云云嗎?這不是給我們后代人添亂么,到底誰是儒家、誰是道家呀?
——這個問題我們暫不深論,先來著重看看《淮南子》的“道應訓”。
“道應訓”徹頭徹尾是個古代版本的“小故事,大道理”,就差沒配上Flash了。小故事一共有好幾十個,絕大多數(shù)都被用來闡明《老子》的名言。饒有啟發(fā)意義的是,這些被渲染出來的《老子》名言和今天通行本的《老子》內(nèi)容相差無幾,這部分地說明了《老子》一書在漢朝初年已經(jīng)基本定型了。另外,清代魏源(就是寫《海國圖志》的那位)曾對《淮南子》所引的這部分《老子》做過很高的評價,說:“其五千言章句,以河上公所分及傅奕古本為最疵,而《淮南》所引為最善?!眎i魏源還有另一層意思,這就容后再講了。
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的小故事吧,感受一下《淮南子》想要告訴我們的大道理。(故事太多了,我只挑選一部分來講。)
熟悉《老子》的人一般都讀過《老子》的三部早期教輔:一是《韓非子》,其中的“解老篇”和“喻老篇”全是針對《老子》有感而發(fā)的;二是《呂氏春秋》,其中對無為思想論述極豐;三是《淮南子》,尤其是其中的“道應訓”,詳細解讀《老子》里的重點章句。
《韓非子》的“解老篇”和“喻老篇”是頗具爭議的文章,很多人認為它們是漢朝人作品,攙雜進了《韓非子》的,《呂氏春秋》也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而《淮南子》卻根正苗紅,沒有多大的爭議。
說“根正苗紅”,一是從主編來說,這位淮南王劉安是漢高帝劉邦的孫子,是漢武帝劉徹的叔叔,為人風流蘊藉,以諸侯王之力召集了數(shù)千名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了這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從這層意義上說,《淮南子》堪稱第二部《呂氏春秋》;二是從學術(shù)史上來說,中國道教史研究的第一位權(quán)威人物許地山極為推舉這部書,說《淮南子》是老莊嫡系的學術(shù)繼承人,集漢代道家思想之大成。
許地山這個名字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小學語文課本收錄過他的一篇《落花生》,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一位道教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正如很多人也不知道同一個時代里以散文名世的朱自清更是一位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許地山研究道教發(fā)展史,認為從《淮南子》可以看出先秦時期的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在漢朝初年已經(jīng)被道家思想吸納進去了i——這里有兩點很值得我們注意,一是陰陽和五行原本各自都是獨立的體系,和《周易》更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大家一提起這些東西來總以為它們是一回事,這是一個誤解(詳見《周易江湖》);二是《淮南子》的時代基本上也就是董仲舒的時代,而前文已經(jīng)講過,董仲舒鼓吹的那套“儒家思想”不也多出來不少陰陽五行嗎,不也把圣人的一部《春秋》歸結(jié)為陰陽五行祥瑞災異云云嗎?這不是給我們后代人添亂么,到底誰是儒家、誰是道家呀?
——這個問題我們暫不深論,先來著重看看《淮南子》的“道應訓”。
“道應訓”徹頭徹尾是個古代版本的“小故事,大道理”,就差沒配上Flash了。小故事一共有好幾十個,絕大多數(shù)都被用來闡明《老子》的名言。饒有啟發(fā)意義的是,這些被渲染出來的《老子》名言和今天通行本的《老子》內(nèi)容相差無幾,這部分地說明了《老子》一書在漢朝初年已經(jīng)基本定型了。另外,清代魏源(就是寫《海國圖志》的那位)曾對《淮南子》所引的這部分《老子》做過很高的評價,說:“其五千言章句,以河上公所分及傅奕古本為最疵,而《淮南》所引為最善?!眎i魏源還有另一層意思,這就容后再講了。
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的小故事吧,感受一下《淮南子》想要告訴我們的大道理。(故事太多了,我只挑選一部分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