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道家思想是后起的,所以"道家"這名辭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說時代稍后。在先秦底文籍里有以孔對墨稱'鞏墨",或稱'瑞墨",但沒有稱'儒道"底?!妒酚洝罚ň砦迨蛾愗┫嗍兰摇酚涥惼降自捳f,"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這雖可以說"道家"底名稱在漢初已有,但所指是否限于老莊之學(xué),卻很難說?!妒酚洝ぬ饭孕颉匪d司馬談之說和《儒林傳》都以這學(xué)派為"黃老之術(shù)";《莊子傳》稱為"老子之術(shù)";《韓非傳》稱以"黃老":《陳丞胡世家贊》稱為"黃帝老子之術(shù)";《曹相國世家》稱為"黃老術(shù)";《淮南子·要略篇》稱為"老莊之術(shù)"??芍?dāng)時"道家"底名稱不很流行。然而在戰(zhàn)國末年,《老子》以來底道家思想幾乎彌漫于學(xué)人中間,漢初所稱底道家,也許可以看為老莊之術(shù)底成分很多罷。至于稱"黃老之術(shù)",是因為秦漢間老子學(xué)說與鄒衍底陰陽說混合起來以后底名稱。陰陽家推尊黃帝,為當(dāng)時"學(xué)者所共術(shù)",其說尤能與道家對于事物消長順逆之理想?yún)⒑稀S谑屈S帝也成為道家所推崇底人物了。固然在《莊子》里也說過黃帝,不過不像陰陽家把他說得那么重要而已。道家思想底承繼和變遷不很明了,把現(xiàn)存底《老子》和《莊子》底內(nèi)容比較一下,想能夠得著多少斷定。
甲 老子是誰
老干到底是誰,或謂沒有這人,最近來發(fā)生底問題。在解答這問題時,隨即要回答《老子》是誰底著作。日本津田左右吉先生以為老子是烏有先生一流底人物。②他說在《史記·老子傳》里所記老子底事實(shí)極不明了,一會說是老萊子,一會說是周太史據(jù),一會又說他是李耳??芍抉R遷時代,老子是誰已有異說,而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以老子為老觀。《韓非子·六反篇》引《老子》第四十四章底文句,稱為老耿之言。被疑為漢代作品底柱子·天下篇》有一半見于《老子》;《寓言篇》也引用《老子》第四十一章底文句,所謂老子即是老聰?!痘茨稀ぴ烙?xùn)》引《老子》第四十三章底文句;《道應(yīng)訓(xùn)》引第十四章底文句,也記老腑之言。老腴底名字屢見于《莊子》和《呂氏春秋》里頭,可見他是當(dāng)時為一派底學(xué)者所推崇,因為稱之為老子。但老胞究竟是誰也不得而知。
崔述在《誅泅考信錄》(卷一一里也說:"老胭之學(xué),經(jīng)傳未有言者,獨(dú)記載《曾子問篇好子論禮頻及之,然亦非有詭言異論如世俗所傳云云也。戰(zhàn)國之時,楊墨并起,皆托古人以自尊其說。儒者方崇孔子,為楊氏說者因托清老胭以礎(chǔ)孔子;儒者方崇堯舜,為楊氏說者因托黃帝以訕堯舜。以黃帝之時,禮樂末興,而老脫隱于下位,其跡有近似乎楊氏者也。今《史記》之所載老耿之言皆楊來之說耳。其文亦似戰(zhàn)國諸子,與《論語》?!洞呵飩鳌分慕^不類也。"
主張老子為歷史人物比較地多。馮友蘭先生以為李耳實(shí)有其人,而老胭底有無則不得而知。司馬遷誤以老響與李耳為一人,故夾雜了許多飄渺恍繞之談。《道德經(jīng)》為老子所造,只為隱自己底名字而稱為老眠之書。或者李耳之書本名《老子》,表明是一長老人所著,如《漢書·藝文志》中道家有卿長者》,陰陽家有《南公》,農(nóng)家有《野老》,《樂毅傳》里底河上大人,"老子"猶言"長者","丈人",皆長老之通稱;以《老子》名書,猶《野老》等之例。但今所有之《老科亦曾經(jīng)許多次添加修改,不能必謂成于一人之手。日本武內(nèi)義雄先生也和馮先生一樣,用《史記》所載老子子孫底系譜來做老于曾生于人間底根據(jù)。所不同者,他認(rèn)老胭便是老子?!妒酚洝酚浝献訛榭鬃拥浊拜?,就當(dāng)紀(jì)元前五百年前后底人物,而在傳后又載老于以下八代底子孫,說假仕于漢孝文帝,假于解為膠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齊。膠西工死于漢景帝三年(西紀(jì)前一五四),今以三十年為一代推算起來,從西紀(jì)前一百五十四年上推二百四五十年老子便成為西紀(jì)前四百年前后底人物。這與孔老會見底傳說底年代相差約一百年。司馬遷采用俗說,以老子壽長百六十歲或二百余歲,表面雖可免于矛盾,但這樣長壽,于事實(shí)上恐怕不能有??桌蠒姷资虑榭峙率浅鲇诶锨f后學(xué)所捏造。至于老子子孫底系譜,《史記》以外底文獻(xiàn)全然沒有。司馬談曾從黃生學(xué)道家之說,可知這種記載是依據(jù)黃生所傳底材料得來底。但司馬談是景帝時人,與系譜中最后一人同時,所以從老子底子孫直接說出也很可能。《史記》載老子底子孫為:老胭一宗一注一宮一假一解
此中老子之于家為魏將,封于段干,《史記·魏世家》及《戰(zhàn)國策》都記魏將段于崇底名字,日本如齊藤拙堂請人以為便是老子之子宗,恐怕還是宗之于孫較為適宜。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充分的證據(jù),不能執(zhí)為定論。武內(nèi)先生以為老子當(dāng)與子思。墨翟同時,優(yōu)培雅說到他也是當(dāng)然的事。
至于孔子問禮于老子底事,若把《曾子問》與《史記·老子傳》比較起來,便知二者底思想不同。若依《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梢岳頃献右彩浅?、長沮、梁溺一流的人物,豈是孔子所要請益底人?孔老相見底傳說想在道家成派以后。在《呂氏春秋·二月紀(jì)·當(dāng)染篇》里有孔子學(xué)于老響底記載,問禮底傳說大概是從這里來底罷?!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穼τ诳鬃訂柖Y底事也用懷疑的語氣,說:"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可見司馬遷也不信孔子與老子有何等真切的關(guān)系。
將老胭和孔子放在同時代最古的文字是《呂氏春秋》與臟子》。《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底書,莊子記孔老底那幾篇也幾乎是與這書同時。在《呂氏春秋》以前,沒有孔老相見底說法,可見這是道家得勢后底附會。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是立在對抗的地位上,《莊子》中關(guān)于孔老問答底那幾篇便是本著這點(diǎn)寫成底。所謂"楚人",是因道家思想起自南方。儒家思想是北方所產(chǎn)。北方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與南方黃帝、神農(nóng)、許由、老子之道相對抗。戰(zhàn)國末年,南方與道家思想有密接關(guān)系,所以唱行道家底宗師多被定為南方人。如《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篇》載許由生于"沛澤之中",《孝行覽·慎人篇》又說他是穎陽人。《孟子》所說神農(nóng)之道,也是在楚國盛行底。稱老子為楚人,本不必限于楚國本境,因為戰(zhàn)國末年,南方諸國都稱為楚。
關(guān)于老子底鄉(xiāng)里,《史記》說是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而《莊子·天運(yùn)篇》及《寓言篇》都說老胭是沛人。《史記》說老子出關(guān),莫知所終,而《莊子·養(yǎng)生主》卻記載老子死底故事。今本《史記》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溢日胭"。《索隱本》載"名耳字響",而無字溢。以李為姓,《正義》與《索隱》底說明都是神話,為什么名胭,也沒有的解?!稘h書·藝文志》"老于鄰氏經(jīng)傳四篇"往說,"姓李名耳",恐怕以老子為姓李是劉向父子底時代流行的說法。《呂氏春秋·仲春紀(jì)·當(dāng)染篇》"舜染于許由、伯陽"句下,高誘注說:"伯陽,蓋老子也,舜時師之者也。"時代越后,老子所授底徒弟越古,越到后來,他便成為開天辟地以前底神靈了。以伯陽為老子底字,葛洪底《神仙傳》是本于高誘底注而來底。以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底傳說或者本于《莊子·天道篇》,而《孔子世家》采用其說。但《天道篇》所記全是假托,不足憑信。
《技記》又說老子或是老菜子,或是周太史像。太史館是秦獻(xiàn)公時人,后于孔子百余年。他底唯一事跡見于《史記·周本紀(jì)》所說"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復(fù)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這個是周命將終,秦柞當(dāng)興底預(yù)言,總是出于秦孝公以后底話。司馬遷也不能斷定,所以說,"或曰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索隱》與《正義》都不以老子即太史檐為然。其次,老萊子即老子底說法也不可信。司馬遷自己對于這層也有疑竇,所以用"或曰"底語氣。或者自"或回老萊子亦楚人也",至"與孔子同時云"一段,只明老萊子也是個道家,不一定就是老子。《史記·老子傳》記老萊子著書十五篇(《漢書·藝文志》作十六篇),言道家之用,明示與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是兩個人和兩部不同的著作。老萊子在《楚策》里是教孔子以事君之道底人;《莊子一h物篇》也記他與仲尼底談話。此外,《大戴禮·衛(wèi)將軍文于篇》也記他對于孔子底批評。關(guān)于老萊于底文獻(xiàn)只此而已。然而《國策》所記只能視為戰(zhàn)國時代底傳說;《外物篇》與《衛(wèi)將軍文于篇》都是漢代作品,所說無疑是漢人底話。還有劉向底《列女傳》記老萊子七十斑農(nóng)娛親底故事,恐怕也是小說家言罷??磥?,老萊于底名字在先秦時代人知道底很少。老萊子十五篇今不傳,現(xiàn)在僅見于李善《文選注》所引《尸子》底逸文一句,說:"尸子曰:《老萊子》曰,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奇者固也。'代文選》魏文帝《善哉行注》)總而言之,以太史情為老耿,恐怕是像脫同音所致;以老萊子為老子,為楚人,恐怕也是影射者聘或?qū)W宗道家而冠以"老"字底罷。冠老字底著作如《老成子》、《老萊子》,多與道家有關(guān),也許是一種稱號。
老子與關(guān)尹底關(guān)系,依《史記》,《道德經(jīng)》是為關(guān)尹而作。關(guān)尹底名見于《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篇》,說:"老胭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guān)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嬌貴齊,陽生貴己,孫胺貴勢,見良資后。"《莊子·天下篇》也將老子和關(guān)尹并稱。可見在戰(zhàn)國末年,關(guān)尹學(xué)派與其它學(xué)派并行,因為貴精。貴虛、貴齊等派與老子底貴柔,很接近,漸次混成道家底派別,老關(guān)底關(guān)系想是這時代底假托。說老子壽百六十余歲或二百歲,也是從戰(zhàn)國末年道家養(yǎng)生底思想而來底。乙 《道德經(jīng)》
現(xiàn)在的《老子》是否老子底原作,也是一個問題?!稘h書·藝文志》載《老子鄰氏經(jīng)傳》四篇,《老子傅氏經(jīng)說》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經(jīng)說》六篇,劉向《說老子》四篇,可惜現(xiàn)在都見不著,無從參證。從經(jīng)內(nèi)底章句與思想看來,因為矛盾之處甚多,故可以斷定其中必有許多后加的文句。如果現(xiàn)存的《老子般經(jīng)過后人增改,在文體上應(yīng)當(dāng)首尾一致,但其中有些章句完全是韻文(如第二十一章),有些完全是散文(如第六十七章),又在同一韻文里,有些類似騷賦,有些同于箴銘;同一散文,有些是格言,有些是治術(shù),甚至有些國人經(jīng)注。僅僅五千文底一小冊,文體便那么不一致,若說是一個人一氣寫下來底,就未免有點(diǎn)牽強(qiáng)。《史記》說,老子著書"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從現(xiàn)存本看來很難說與漢初底本子相同,有許多可以看為漢代加入底文字。如《莊子·天下篇》所引老胭之言:"人皆取先,己獨(dú)取后。"'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shí),己獨(dú)取虛。無藏也,故有余。巋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費(fèi)。無為也,而巧笑。人皆求福,己獨(dú)曲全。""茍免于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jì)。""堅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于物,不削于人。"這些文句都不見于現(xiàn)存的《老子》。其它如"知其雄……","知其白……","受國之振","曲則全","深根","挫其銳",則散見于今本《老于》,但表現(xiàn)法和思想多與今本不同。這大概是由于引用者底誤記,或傳誦間所生底訕訛吧。或者今本《老子》是取原本一部分的文句,加上輯者以為是老子底話而成,故此現(xiàn)出許多斷片的格言。漢代著作所引底《老子隊乎都與今本不同。如《韓非》底懈老》、捕者》,雕南》底《道應(yīng)訓(xùn)》、視道訓(xùn)》、特俗訓(xùn)《詮言訓(xùn)》認(rèn)間訓(xùn)X韓詩外傳》入史記·貨殖傳》中所引底《老子》,只有《解老》中底一句是今本所存底??芍癖臼呛蟾牡妆咀?,不是原本。
從思想方面看來,今本《老干》有許多不調(diào)和底地方。如六十七章所立底"三寶"不能與排斥仁義禮名底態(tài)度相融洽。不重視善惡區(qū)別底道家思想,也不能與七十九章底"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相調(diào)和。"取天下"(二十九,四十八,五十七章)也不與崇尚無為底見解一致。五十四章底子孫祭掃、列記鄉(xiāng)國天下,生死、攝生(五十章),長生久視(五十九章),兵(三十及六十九章),"立天子,置三公"(六十二章),"圣人用之,以為官長"(二十八章),簡直不是道家底話。又眾人與我底分別(二十章),天道與人道底對舉(七十七章),都與說柔弱,說退,說屈等精神不和。這些都可看出《道德經(jīng)種所表示底思想底混雜。再進(jìn)一步考察起來,老子底根本思想,在《道德經(jīng)》中也有與它沖突之處。拿"失道而后德"(三十八章)來和"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二十一章)與"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二十三章)比較;"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三十八章)與"大道廢,有仁義'汲"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比較;五章底"天地不仁"以下幾句與四十九章底"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二十章),"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二章),"善,人之寶杯善,人之所保"(六十二章)比較起來,不能不說彼此痛矛盾處很多。
今本《老子》有些地方夾入俚諺,有些是引用它書底文句。如"曲則全"(二十二章)之后,便說"古之所謂'曲則全"',是用古諺底證據(jù)。八十章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也見利在子·膚筐篇》。十三章底"故責(zé)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與拉子·在有篇猢同??峙率禽嫛独细伞返兹烁母Z《莊子》而來底。又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八十一章),是戰(zhàn)國末年流行底辯者所說,在老子時代恐怕也不能有。又三十六章"將欲龕之,必固張之"等句明是一種方略,與主張?zhí)撿o無為底老子思想全然不同。這文句在《戰(zhàn)國策》與《韓非子》中同說為引惆書》之文。所謂《周書》即惆書陰符》,或《太公陰符》,為陰謀家與縱橫家所尊崇底經(jīng)典。這些文句是陰謀家言履行入《老子》里頭。又,十八、十九兩章底仁義等句,明是反對高唱仁義底儒家。孔子雖常說仁與義,卻未嘗把仁義連起來成為一個名辭。仁義是孔子以后底儒家術(shù)語。孟子力說仁義,然而《孟子》全書,并沒提到這排斥仁義最力底老干。如果《老子》之說為當(dāng)時所流行底,孟子不能不攻擊他。這章恐怕是孟子以后之文。在道家系統(tǒng)中,與這章最相近底主張是法家慎到底說法,恐怕也是慎子一派之言竄入《老子》里頭底。這樣看來,今本《老子》直像一部從多方面選錄底道家教科書,思想與文體都呈混雜的狀態(tài)。最低限度,也可以說是原本《老子》底增改本。在《論語》及《孟子》里,我們可以看見孔、孟底人格活躍在紙上;在《道德經(jīng)》中卻不能找出老子底真性格,所以懷疑老子不是歷史人物也未嘗不可。
然則《道德經(jīng)》原本底作者及其時代是否相傳底老子又是另一問題,津田先生以為從《茍子·無論》對于老子底批評"老于有見于破,無見于信"看來,這書當(dāng)成于《孟子》以后,《茍于》以前,作者大約是西歷紀(jì)元前三百年左右底人物。武內(nèi)先生以為老腴是西歷紀(jì)元前四百年前后底人物,而隨德經(jīng)》當(dāng)成于紀(jì)元前二百四十年頃。老子以后面數(shù)十年間,其思想傳授底歷程不得而知。現(xiàn)存《老干》里底有韻部分大概比其余散文部分較古。《茍子·解蔽篇》中有"《道經(jīng)》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底引文。《道經(jīng)》這名字,暗示著在茍子時代道家底書不止《老子》一部。再者,當(dāng)時道家不但有像儒家底經(jīng),并且也有傳?!镀堊印ば奚砥芬?《傳陶,君子投物,小人役于物"一句,與《莊子·山木篇》"物物而不物于物"底見解相同,可知這所謂"傳",是道傳?!督獗纹酚?虛一而靜"、"至人"、"無為",《禮論》中有"太一"等辭,都是出于道書底。在《老子》里沒有"太一"、"至人"?!肚f子·天下篇》敘關(guān)尹、老響之道,說:"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這名辭后來屢見于《呂氏春秋》(《仲夏紀(jì)·大樂人《審分覽》諸篇)。"至人"這辭見于《莊子·逍遙游》:"故日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老于》中只有"圣人",故《解蔽》所用底"至人"是從以前的道書得來底。販子》中底"放日"底下底文句多是引用早期的道書??芍诂F(xiàn)存的《老子》未被修輯以前當(dāng)有許多別行底道家經(jīng)籍?!读凶印ぬ烊鹌?谷神不死"一段是今本《老子》所載,而書卻冠以"黃帝書"底名稱。同篇別段也有這名字。又《力命篇》及《莊子·知北游》底黃帝之言亦見于《老子》。當(dāng)時的道書多半是佚了,只剩下些被采入《老人《莊》等書底引句。打開《老子》底時候,讀者當(dāng)注意到這一層。
丙 老子底思想
從現(xiàn)存《老子》看來,通篇首尾,除掉十篇左右以外,都是說明治天下與處世底法術(shù)。其中所謂"道"、"德"、"虛靜"、"得一"、"無為"、"無欲"、"不爭"、"自然"、"柔"、"損"等都不外是政治底方術(shù),成功和保全身命底道理。它含有很濃厚的法家思想,恐怕是法家底學(xué)者將道家底《老子》原本改訂底?!肚f子·天下篇》評論周末諸子之學(xué):一論墨翟、禽滑整,二論來研、尹文,三論彭蒙、田驕、慎到,四論老觀、關(guān)尹,五論莊周?!短煜缕⒁钥礊椤肚f子》底跋,作者把莊子放在五派底末了,可知為莊周底后學(xué)所作。作者評老、關(guān)底學(xué)說說: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dú)與神明居。古之道術(shù)有在于是者,關(guān)尹、老耿聞其風(fēng)而說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shí)。
關(guān)尹日:在已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yīng)若響。荷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
未嘗先人,而嘗后人。
老耿日: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路。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dú)取后。日:受天下之垢。
人皆取實(shí),已獨(dú)取虛。無藏也,故有余,巋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費(fèi),無為也而巧笑。人皆求福,己獨(dú)曲全。
日:茍免于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jì)。日:堅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謂至極。
關(guān)尹、老耿乎,古之博大賓人哉!
這里所引老響之言和現(xiàn)今的《老子》不甚一致,作者大概是師承莊周所傳底老耿底話;至于今本《老子》或者是師承法家學(xué)者所傳底老子底話。從這兩派底異傳,我們可以推測老子思想底原型。《天下篇》所傳可以說是正統(tǒng)道家底思想。正統(tǒng)道家思想底出發(fā)點(diǎn)在辨別存在現(xiàn)象底精粗。存在底本體是精的,現(xiàn)象是粗的。凡是體積底事物都不足以當(dāng)?shù)赖妆倔w,所以獨(dú)要淡然向著超體積底神明去求。這神明便是本。本即是常恒不易而超乎現(xiàn)象底無。從產(chǎn)生萬物底功能說,便名為有。有萬物底實(shí)體本是虛空無有,所以存于萬物中間而不毀萬物。因為萬物底本性不毀,人生不能有何等造就或改革、或毀壞。所以處世資乎順從、無為、懦弱、謙下。這些話,歸納起來,不過兩端,一是玄學(xué)方面底太一論,一是實(shí)用方面底謙弱論。
老脫、關(guān)尹以現(xiàn)象底本體為太一,"常無有"來說明。"太一"不見于今本老子。在今本中只有"大"(第二十五章)與"一"(第十四、三十九、四十九章)。太一底最早的解釋,當(dāng)以《呂氏春秋·大樂篇》"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qiáng)為之,謂之太一"這一句為最近于老胭底意思。太一便是道底別名。今本《老子》第二十五章,俗名這先天地生底物回道、曰大,和《大樂篇》強(qiáng)名之為太一底說法很相同。又,今本《老干》第三十九章所要得底"一"與第十章所要抱底"-",都是指道而言。老胞、關(guān)尹舉出"常,無,有"三個字來說明太一,今本《老子》第一章解不可道之道為常,天地之始為無,萬物之母為有,可以參照。
老觀、關(guān)尹底謙弱論在《天下篇》所引比較地詳明。關(guān)尹說:"在已無居,形物自著。…··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嘗隨人。"老胭說要守雌、守辱、取后、取虛、無藏、無為等。這些是他底處世金針,和今本《莊子》底意思相同。謙弱論底大意是以為道底運(yùn)行,在感覺中只見相對的現(xiàn)象,如今本《老子》第二十九章說,物是或行或隨,或改或吹,或強(qiáng)或贏,或培或墮;又如第二章所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又如第五十八章所說底禍福相倚伏。大道在運(yùn)行底歷程上必有這種相對的現(xiàn)象,世人若偏執(zhí)一面,如執(zhí)有舍無,就易避難,舍短取長,乃至惡卑好高,趨福避禍。都能使人生陷于不安,競爭從此而起,災(zāi)難從此而生,直至把道失掉。謙弱論便是對這些有對的和積極的見解所下底方藥。
以上是對于老、關(guān)學(xué)說底本來面目底推測,若依今本《老子》,我們便能夠了解得詳細(xì)一點(diǎn)。但要注意它是法家的道學(xué)。今本《老子》也偏重處世一方面底方術(shù),對于道底本質(zhì)也談得不詳盡?,F(xiàn)在將其中底道論與人生論分析在下面。
丁 道論
《老子》底道論是全部思想底根據(jù)。道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是宇宙生成底解析,二是萬物本性底說明。第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法,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激,其下不昧,繩綿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煉。"第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館。俯兮恍兮,其中有象?;匈飧?,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智,字之日道。"道是感覺器官不能完全理解底實(shí)體,所以名之為恍館。宇宙底生成是從道而來。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元,依上頭)意思是道底別名,不過今本《老子》已將有、無、一、萬物,排成次序了。所以四十二章說:'隨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底混飩或恍格狀態(tài)。一是成了形質(zhì)底最初元。二是陰陽。三是陰陽開展底最初狀態(tài),從此以后,便成為繁復(fù)的物。書中所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十四章),"有物"、"有象"(二十一章)都是說明從渾飩生出萬物以前所含底生成底能。《老子》只說明生底現(xiàn)象,卻沒說明怎樣生法。大概作者只認(rèn)定有一個內(nèi)在的道為宇宙本體,一切不能離開它,它是一切事物底理法和準(zhǔn)則。所以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六十章)。又說"了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放幾于道"(八章)。人生當(dāng)以這自然存在底道為準(zhǔn)則,然后能得安寧。在這里,不能不把道底本性指示出來。"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生而不有,為而不待,長而不宰,是調(diào)立德。"什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芙芙,各復(fù)歸其根。歸根回靜,是謂復(fù)命。"(什六章)看來,萬物底本性是不有、不恃。不宰、致虛、守靜。總而言之,它是有生底進(jìn)程,卻沒有生底欲望;有養(yǎng)育底德,卻不居其功。第三十四章說:"大道把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底本性既然如此,從它產(chǎn)生底萬物也不能不同。因此人也當(dāng)隨著這個準(zhǔn)則去過日子。
宇宙生成底說明在先秦底文獻(xiàn)中沒有詳細(xì)的記載。儒家底典籍更不談這個。古代中國所注重底知識只在與人間有密切關(guān)系底道德、政治、處世、立身等等上頭,至于宇宙如何生成,卻沒人注意到?!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載:"天里未形,馮馮翼翼,洞洞偏偏,故曰大昭。道始于虛霸,霸生宇宙,宇宙生元?dú)?,元?dú)庥醒嫩蟆G尻栒弑∶叶鵀樘?,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渴難。故無先成而地后定。"這是后來的道家知識進(jìn)步了,對于天地剖判底程序才有清陽為天,重濁為地底說明。"天地剖判"初見于《史記·孟子茍卿傳》引鄒衍底話,恐怕最初注視這個問題底是陰陽家。到吳時徐整底《三五歷記》便有"未有天地之時,混飩狀如雞于"和盤古開天辟地底神話,這也許是南方底傳說或印度金卵化生說底傳入。老子底宇宙生成底見解,是從陰陽家得來底。
其次,在《老子》里也有幾處說到天道。天在中國是支配人生底尊體,是宗教崇拜上底最高對象?!渡袝穼已蕴烀墩撜Z地常見天。對于天底理解純是依于人間生活,擬之為人。故天有意志,有感情,能激受人間底祭掃。天命是超乎人間能力所能左右底命運(yùn),宇宙間所以有秩序,便是因為有了它。但宇宙并非無所創(chuàng)造,乃是自然生成。這生成底力是天之德。天底思想到孟子時代已很發(fā)達(dá),但儒家并不十分重看天命,只以它為宇宙一定的法理。《論語·公冶長》記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孟子說誠是天道,思誠是人道,人所重在人道,因它含有倫理的意義?!独献勇竦滋焓亲匀?、無為,所以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隔,見天道"(三十九章)。又說,"天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抑之,不足者補(bǔ)之。天之道報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六十四章)。又"天之道不爭而善股,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六十一章)。這些都是以天道為至公無私,不求自在,不為自成底意思。放說,"治人事天莫如嗇"(五十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一章)。也是指明一切都是取法自然底意思。
戊 人生論
《老子》底人生論是依據(jù)道底本性來說明底。這也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人生底歸宿,一是生活底方術(shù)。人生底歸宿屬于歷史哲學(xué)底范圍。《老子》所主張底是一種尚古主義,要從紛亂不安的生活跑向虛靜的道。人間的文明從道底觀點(diǎn)說來,是越進(jìn)展越離開道底本性。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十四章說;"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又,第三十九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乃至"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這樣崇尚古昔,所謂仁義、智慧、忠孝等,都是大道廢后的發(fā)展。古昔大道流行,人生沒有大過大善、大智大愚、大孝大慈等等分別。所以要"絕圣棄智",使"民利百倍"。"絕仁棄義,使民復(fù)孝慈"(十九章)。古時沒有仁義、忠孝、智慧等名目,卻有其實(shí);現(xiàn)在空有其名,卻是離實(shí)很遠(yuǎn)。
《老子》底歷史哲學(xué)既然是一種尚古主義,它底生活方術(shù)便立在這基礎(chǔ)上頭。生活方術(shù)可以分為修已治人兩方面。修己方面,《老子》所主張底,如第十章所舉底"玄德",乃至不爭、天尤(八章),任自然(十七章),尚柔弱(三十六、七十八章),不以身先天下(七章),知足、知止(四十四章)等都是。崇尚謙弱,在修己方面固然很容易了解,但在治人方面,有時免不了要發(fā)生矛盾。《老子》底歷史觀并不撤底,所以在治人底理論上也欠沈重。因為道是無為,放說"我無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任人無為,故無敗"(六十四章)。一個統(tǒng)治天下底圣人須要無欲、得一(三十九章),"常使民無知"(三章)。此外還要排除名言,棄組智慧。三十二章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又二章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六十五章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些話說得容易,要做得成,卻是很難。我們說它底不沈重便在這里。取天下與治天下便是欲望所在,也必得有所作為,這樣,道底本性所謂無欲無為從那里實(shí)現(xiàn)出來呢?若說,"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說得通,無為便說不通了。治天下既不以仁義禮信,一切都在靜默中過活,如果這個便是無為,那么守靜底守,致虛底致,抱一底抱,得一底得,乃絕仁棄義底絕底棄,算為不算呢?又,治天下即不能無所作為,保存生命即不能無欲。總而言之,《老子》底人生論在根本上不免與道相矛盾。這個明是講治術(shù)底法家硬把與他不相干底道家所主張底道論放在政治術(shù)里所露出來底破綻。假如說《老子》里所指底道應(yīng)作兩面觀,一是超乎現(xiàn)象,混混飩飩底道,或根本道;一是從根本道所生,而存于萬物當(dāng)中底道,或變易道,那么這道底兩方面底關(guān)系如何,也不能找出。
人生底根本欲望是生底意志,如果修已治人要無欲無為,就不能不否定人間,像怫教一樣,主張除滅意志和無生?,F(xiàn)在書中找不出一句含有這種意義底句子?!独献印芬埠兄袊枷氲滋匦裕恳徽f理便是解釋現(xiàn)實(shí)、生活底直接問題,不但肯定人生,并且指示怎樣保持底方術(shù)。人底本性與道底本質(zhì)底關(guān)系如何,《老子》一樣地沒有說明,甚至現(xiàn)出矛盾。如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書中最矛盾的一句話。知者和言者都是有為,不言可以說是無作為,不知卻不能說是無為。既然主張無為,行不言之教,為什么還立個知者?既然棄知,瞎說一氣,豈不更妙!大概這兩句是當(dāng)時流俗的謠諺,編《老子》底引來諷世底?!独献印分羞@類矛盾思想大抵都含著時代的背景。編者或撰者抱著反抗當(dāng)時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在那時候,人君以術(shù);臨民,人民以智巧相欺,越講道德仁義,人生越亂,于是感到教育無功,政治無效,智慧無利,言說無補(bǔ)。在文化史上,這種主張每出現(xiàn)于社會極亂底時代,是頹廢的、消極的。這種思想家,對于人生只理會它底腐敗的、惡的、破壞的和失敗的方面,甚至執(zhí)持詭辯家或爆笑怒罵底態(tài)度。他對于現(xiàn)實(shí)底不滿常缺乏革新底理想,常主張復(fù)古。這可以叫做黑暗時代哲學(xué),或亂世哲學(xué)。
亂世哲學(xué)底中心思潮只能溢出兩條路,一是反抗既成的組織與已立的學(xué)說,二是信仰機(jī)械的或定命的生活。走這兩條路底結(jié)果,是返古主義與柔順主義。因為目前的制度、思想等,都被看為致亂底根由,任你怎樣創(chuàng)立新法,只會越弄越壞,倒不如回到太古的樸素生活好。又,無論你怎樣創(chuàng)制,也逃不了已定的命運(yùn),逃不了那最根本的法理或道。這思想底歸宿,對于前途定抱悲觀,對于自我定成為獨(dú)善主義甚至利己主義。在《老子》里盡力地反對仁義孝慈,鼓吹反到古初的大道。倫常的觀念一點(diǎn)也沒有,所以善惡底界限也不必分明。第二十章"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便是善惡為無分別底口氣。在實(shí)際生活上,這是不成的,《老子》里所說底道盡管玄妙,在實(shí)踐上免不了顯出底疏忽和矛盾底原故即在這上頭。不講道德,不談制度,便來說取天下,結(jié)果非到說出自欺欺人底話不可。
《老子》底去學(xué)也很支離,并不深妙。所說一生二,乃至生萬物,并未說明為什么這樣生法。道因何而有?欲因何而生?"玄之又玄'塔什么意思?編纂者或作者都沒說明。我們到處可以看出書中回避深沈的思索和表示冥想及神秘的心態(tài)。佛家否定理智,卻常行超越理智底靜慮,把達(dá)到無念無想底境地來做思維底目的。道家不但沒有這個,反要依賴?yán)碇侨ミ^生活。這樣,無論如何,談不到玄理,只能在常識底范圍里說一兩句聰明活,什么"嬰兒"、"赤子"、"侯王"、"芻狗"、"雄雌"。"玄化之門"等等,都搬出來了。這樣的思想只能算是常識的思考,在思想程度上算不了什么,因為它底根本精神只在說明怎樣過日子。如果硬要加個哲學(xué)底徽號,至多只能說是處世哲學(xué)罷了。
已 老子底論敵
在《老子》里雖然沒有引出任何學(xué)派底書來加反駁,但從論調(diào)推測起來,可以知道它底論敵是儒家。反對儒家,在《老子》以前有楊墨之說,在《老子》里還可以看出作者也和楊墨同在一條陣線上頭。最顯著的如主張不爭,是墨子底說法;使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楊子為我底又一方面。
《老子》立"無言之教",明是反抗《論語》、《孟子》底重教思想?!蹲勇贰罚?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騰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暖在、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論語》、《孟子》所說底道,如"吾道"(《里仁》),"堯舜之道"(《公孫丑下人《離婁上》、《告子下》、《萬章上》),"先王之道'北膝文公上》、《離婁上》),"圣人之道"(《股文公上》),"周公仲尼之道"(《股文公上》),"古之道'北離婁上》)等,都是指示人所立底道,人所建立便是教育。教育底目的在使人成為圣賢,最低也不會去做小人。所以成為賢人君子底條件便是仁、義、禮、智等等美德。《孟子》說:"仁之實(shí),事親是也。義之實(shí),從兄是也。"《老子》對于孝梯,反說"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睹献印芬匀擞腥省⒘x、禮、智底本性,這便是道。《老子》反對這說法,以為道失而后有仁、義、禮等等違道底教訓(xùn)。《孟子》里沒把禮樂連起來,在《老子》里也沒有提出,它只反對仁義,因為禮樂底主張還是后起,到莊子便加以排斥了。儒家之所謂道就是《老子》底常道?!独献印匪⒌资浅醭5赖椎?。儒家理想的完人是圣人。能夠設(shè)教安民,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都是圣人,《老子》在這一點(diǎn)上并沒十分反對,只注重在無為而治上頭而已。孟子底王道論也與《老子》底"取天下"底理想很相近,所差底只在不用仁義去取。
重教主義本與性善論自相矛盾。因為人性如果是善,就無須教,任它自然發(fā)展就夠了。孟子既然主張性善論,同時又要用仁義來教人,在《老子》底作者看來,實(shí)在是不澈底。尤其是像無仁義則與犬牛無別,或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一類底見解,老子以為不必有。善既是自然本性,就無所謂仁義善惡,無須再教。太古時代,沒有善惡之分,仁義之教,人人都像嬰兒,卻不像禽獸。如果孟子只主張保持赤子之心,那便和《老子》反于嬰兒底見解相同。這便是不言之教,無為而民自化底理想?!独献印防锏资ト耸遣唤?,教只有越教越壞。有仁義便有詐偽,因為同是屬于人為,并不是本性。這樣講到極點(diǎn),勢不能不主張絕圣棄智底嬰兒論。儒道底不同在前者以教化為圣人底作為,后者卻以一切人為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都足以找賊善性。所以道家底性善論比孟子底更站得住。如果把儒道兩家底性善論分別說出來,或者可以名道家底為性本善論,儒家底是性稟善論。王充說:"孟子作《性善》之篇,以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亂之也。謂人生于天地,皆稟善性。長大與物交接著,放縱停亂,不善日以生矣。若孟子之言,人幼小之時,無有不善也。"稟善論者以為人稟善性,但有染污底可能,一與物接,必當(dāng)悻亂,故須以教化糾正它。這實(shí)與性惡論沒有什么不同。本善論者以為善是本然,不須教化,自然而然地會好起來。鴿本來白,怎樣把它染黑了,至終還會返回原來的白;鴉本來黑,怎樣把它染白了,至終還是恢復(fù)原來的黑。人性善便是善,教化不能改移它,若把教化去掉就成功了。在《老子》以前,楊墨也排斥儒家,所以孟子也斥楊墨。道家排斥智慧,也是與法家同一陣線。戰(zhàn)國時諸家多以智為違背自然,"絕圣棄智"底理想因此彌漫,故孟子排解智底原故說:"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離婁下》)這正是指出道家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