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芬
在前一章中,我用具體事實證明了,笑笑生就是山東嶧縣人,已屬無疑。那末,他究竟又是嶧縣的哪一個人呢?我認為,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的大文學家賈三近。
一、賈三近的家世生平
據(jù)《嶧縣志》和《賈三近墓志銘》記載:賈三近的遠祖賈德真,為避戰(zhàn)亂,由山東博平縣南徙嶧縣蘭城店居住。再傳至賈銘,以貢為河南葉縣承。賈銘有三個兒子,最小的就是賈三近的曾祖父賈訪,以成化丁酉(1477)鄉(xiāng)貢為建昌府推官。當時,曾有一宦官跑到建昌大張威勢,眾官員個個摧眉折腰,獨賈訪"強有執(zhí)持",不去阿訣逢迎。因此,在建昌就流傳一首贊揚他的民謠:"知府是堆泥,同知是塊土。若無賈推官,壞了建昌府。"這件事對賈三近性格的形成,發(fā)生過巨大的影響。賈訪也有三個兒子,最大的就是賈三近的祖父賈宗魯,以貢為河南南陽府教授。賈宗魯有子二,長子就是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賈夢龍年輕時隨賈宗魯在南陽讀書,因此,賈三近是在南陽誕生的。賈宗魯在南陽病逝后,賈夢龍便攜婦將雛回到了故鄉(xiāng)山東嶧縣。自此,賈三近直到1568 年三十四歲中了進士,才離開嶧縣進京做官。在這之前,他的父親賈夢龍以貢為河北內(nèi)丘訓導。1571 年,賈三近第一次請告家居,出京到達內(nèi)丘,賈夢龍也當即辭職,父子一同返回故鄉(xiāng),正好路過《金瓶梅》中所寫的臨清、清河。賈三近的叔父賈夢鯉,曾任場山訓導。賈三近的弟弟賈三恕,曾做定府教授。賈三近自己有三個兒子:賈梧、賈越和賈挺。
關(guān)于賈三近其人,《明史》卷二百二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有《賈三近傳》。此外,焦茲的《國朝獻征錄》,曹溶的《明人小傳》,過廷訓的《本朝分省人物考》,朱彝尊的《明詩綜》,陳田的《明詩紀事》等,也都有關(guān)手賈三近生平傳略的記載。更加可靠的資料,是山東省棗莊市文物管理站在198 。年從嶧縣地下發(fā)掘出來的,由明代著名文學家、禮部尚書于慎行撰寫的《賈三近墓志銘》。讓我把這些資料綜合起來,對賈三近的生平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賈三近(1534 一1592),字德修,號石葵,生于嘉靖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山東嶧縣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十四歲,舉山東鄉(xiāng)試省魁,文聲大起。隆慶二年(1568),三十四歲,赴京會試中進士。以博學宏詞選翰林庶吉士,"館師殷趙二相公,嘔稱公楹藉器識,目為豪俊"。
1570年,授吏科給事中。就任后,連續(xù)兩次向隆慶帝上疏。先是要求派遣精明干練大臣,巡查各地官吏的不法行為;后是建議革除官場中講究論資排輩而忽視真才實學的時弊。均獲準。在第一道疏中,賈三近道:
今廟堂之令不信于郡縣,郡縣之令不信于小民。鐲租矣而催科愈急,販濟矣而追捕自如,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額之輸,上供之需,邊疆之費,雖欲損毫厘不可得。形格勢制,莫可如何。且監(jiān)司考課,多取振作集事之人,而輕寬平和易之士。守令雖賢,安養(yǎng)之心漸移于苛察,撫字之念日奪于征輸。民安得不困?
這段話,極為深刻而含蓄地分析了明朝統(tǒng)治的崩潰之勢,地方官吏的苛奪之心,勞動人民的困頓之由。賈三近的分析是切中要害的。
1571 年,再遷左給事中。不久,貴陽土司安氏因內(nèi)部矛盾而舉兵仇殺,隆慶帝欽差賈三近前往查處。后因安氏事件平定,中道罷遣。其時,正當宰相高拱擅政,"諸言官多所附離",而賈三近"不能從也"。于是,便借此機會上疏辭官,請告家居。
兩年后,萬歷帝繼位,遣使者家拜賈三近為戶科都給事中。這時,高拱已經(jīng)罷官,張居正操攬大權(quán),言官們更加趨炎附勢。獨賈三近作為諫院之長,節(jié)高不屈,嘆曰:"安有天子耳目臣而趨走相門如白事吏?吾不忍為!"而且,"數(shù)有建白,… … 侃侃指畫,相君無以難也"。賈三近雖然不愿對張居正卑躬屈節(jié),張居正也拿他毫無辦法。賈三近在諫垣期間,不但"所議吏治民生皆匡濟大略",而且不畏權(quán)貴,仗義執(zhí)言,干了一系列震動朝野的大事?!睹魇贰酚涊d:
1 、"萬歷元年,平江伯陳王漠以太后家姻,黃緣得鎮(zhèn)湖廣。三近勸其垢穢,乃不遣。"
2 、"給事中攤遵,御史景蒿、韓必顯幼譚綸被滴,三近率同列救之。詔增供用庫黃蠟兩萬五千,三近等又諫。皆不從。"
3 、"時方行海運,多覆舟,以三近言罷其役。"
4 、"肅王緒饋,隆慶間用賄以輔國將軍襲封,至是又請復莊田。三近再疏爭,遂弗予。"
5 、"初,有令征賦以八分為率,不及者議罰。三近請地凋敝者減一分,詔從之。"
6 、"中官溫泰,請盡輸關(guān)稅、鹽課于內(nèi)庫。三近言課稅本餉邊,今屯田半蕪,開中法壞,塞下所資惟此,茍歸內(nèi)努,必誤邊計。議乃寢。"
對賈三近的這些行為,當時群臣的公論是:"多與政府相左", 而且是"皆人所不敢言"。
1574 年,賈三近摧太常少卿。這年秋天,萬歷皇帝"初祀南郊",賈三近"以禮官侍祠",上賜"白金啡幣",再遷大理左右少卿。不久,江西巡撫缺員,眾官公推賈三近出任。由于張居正一伙在皇帝面前對其明褒暗貶,言道:"賈廷尉如泰山喬岳,不為私用。"因而未能獲準。直至1580 年,方被任命為南京光祿寺卿。賈三近因為認清了張居正對自己的兩面派態(tài)度,便上疏第二次辭官,回嶧縣過了五年。
張居正死后,廷臣又一致要求為賈三近復官,于是在1584 年再起為光祿寺卿,繼而轉(zhuǎn)拜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同年,萬歷皇帝舉行秋祀山陵大曲,命賈三近提兵保護。事后,賈三近回到保定,"延見吏民", "宣布科條", "以次興革",使"二千石長吏咸受約束,毋敢惰弛"。1585 年,因賈三近"備御有狀",萬歷帝又再一次"賜白金文幣勞焉"。
1586 年,山西、河北大饑,"民多死徙"。賈三近"舊夜憂勞,累疏請販"。因詞旨痛切,"上心為動,函命司農(nóng)條復蠲賑,如中垂(三近)請。"賈三近接到詔書,便曉譬貧民"各安田里,以待豐年,毋得漂流客土,為人蹂踐"。"一切停罷搖租,大發(fā)倉庚,量口販貸。設(shè)廠千馀區(qū),賦吏煮粥,日食男婦二十二萬馀。"。"是歲也,晉代關(guān)河方數(shù)千里,同時大浸。惟西輔之民,賴公全活,往往以室屋為位,每食必祝"。"臺諫言公救荒有效,宜久填哉南,撫巡百姓"。但因賈三近三年任滿,1587 年便轉(zhuǎn)拜大理寺卿,并準備以欽差大臣身份北上閱邊。就在這時,忽接父母染病的家書,于是具疏請告。賈三近又第三次回到了山東嶧縣。
歸家后,父母的病當即痊愈。從此,賈三近就專心奉養(yǎng)父母,"日進醴酏珍異,多置園亭花竹,征樂佐酒,以娛侍其意?;蛴曹?,游名山水間,詩歌相和,… … 自顧天倫之樂,不知有人間事矣"!
1592 年,寧夏副總兵悖拜據(jù)城反叛。朝廷用兵,廷臣爭言賈三近堪負重任,萬歷皇帝派使臣至嶧縣,家拜賈三近為兵部右侍郎。而賈三近因背疽突發(fā),未能成行,于萬歷二十年(1592兒月二十九日去世于故鄉(xiāng),享年五十九歲。
賈三近死后,賜金瑩葬在嶧縣東南五里處,即今棗莊市峰城區(qū)吳林公社楊莊。陵園原來規(guī)模較大,有龍碑二,石羊二,石虎二,石獅二,石桌二,墓碑一,香爐一。1956 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把賈三近墓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年浩劫中,被夷為平地。但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嶧縣周圍的高山峭壁和幽谷碑竭中,尋到歷四百年而不滅的賈三近石刻手澤。比如,在峰城區(qū)棠陰公社賈家泉,就保存下來一篇摩崖題刻。中間是"石屋山泉"四個遒勁的尺方大字,兩邊配以"雨徐雪浪噴千尺,早后春流濟萬家"的聯(lián)語,后署"萬歷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賈三近題"。這是賈三近在去世之前四個月留下的鐫文。
以上是賈三近家世生平的大致情況。從中,我們可以找到十條理由,初步推斷賈三近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1、我在前面已經(jīng)證明,《金瓶梅》的作者肯定是嶧縣人。賈三近符合這一最重要的條件。賈家從遠祖賈德真開始至賈三近,在嶧縣定居己整整六代,所以各種史書皆言賈三近是嶧縣人,那是絕對可靠的。
2、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聞此(《金瓶梅》)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嘉靖歷時四十五年,賈三近在其間生活了三十二年,而且在后八年中是"文聲大起"的山東省第一名舉人。因此,他是完全有資格被稱為"嘉靖間大名士"的。
3、吳晗先生認為,《金瓶梅》成書于隆慶二年至萬歷三十四年之間。徐朔方先生根據(jù)袁中郎給董其昌的信,對吳說加以補證,把成書時間的下限向上提了十年,認為是萬歷二十四年。我認為,照常理來看,《金瓶梅》寫成之后不一定被立即轉(zhuǎn)抄,在傳抄過程中董其昌也不一定是第一人,再加抄一部百回大書亦殊非易事,因之,這下限還可以再向上提幾年。也即是說,把《金瓶梅》的成書期限,定在隆慶二年至萬歷二十年間比較合適。賈三近恰是隆慶二年中進士,并于萬歷二十年去世。這正處在賈三近三十四歲至五十九歲的當口。事實上,也只有這樣年齡的人才能寫出《金瓶梅》來。
4、朱星先生認為,《金瓶梅》的作者"不單是大名士,還是大官僚,所以能寫出許多官場大場面,如蔡太師做壽,西門慶朝見皇帝,六黃太尉到西門慶家接見大小官員,西門慶接待蔡狀元、宋巡按等的一套禮節(jié)、隨從、陳設(shè)等等,非大官僚不可能有此閱歷、見識和經(jīng)驗。"這個見解完全正確。賈三近是皇帝近臣,官至兵部右侍郎,為正三品,他的"閱歷、見識和經(jīng)驗",無疑是足夠?qū)懸徊俊督鹌棵贰返?。而在當時的嶧縣,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有如此經(jīng)歷。
5、沈德符又說,《金瓶梅》是"指斥時事"之作。而賈三近身為諫官,幾乎是以"指斥時事"為業(yè)。有人說,《金瓶梅》一書是影射嚴蒿的,這雖然不能說明全書的本質(zhì)意義,但也并不是全無道理。不過,那影射的對象,我倒以為不是嚴高,而是高拱和張居正?!睹魇贰肪幷邔λ麄兌说脑u價是:"高拱才略自許,負氣凌人",張居正"威柄之操,幾于震主,卒致禍發(fā)身后。"《賈三近墓志銘》又明確記載,賈三近與高拱和張居正都有極為尖銳的矛盾。賈三近前兩次請告家居,正是這種矛盾激化的結(jié)果。景王曾手書"懷賢忠貞"四字,賜給高拱。高拱擅權(quán)時,賈三近堅決退隱,并把"忠貞"二字倒過來,給自己定了個"貞忠居士"的名號,以示譏刺和反抗。張居正當國之時,曾經(jīng)"錄子錦衣千戶為指揮金事",而《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因為成了蔡太師的義子,也被提拔為理刑副千戶。這不是偶然的巧合。
6、《金瓶梅》中運用了大量的嶧縣方言、北京方言和華北方言。吳晗先生還說,作者異常熟悉北京的風土人情,很多描敘都是以北京做背景的。賈三近活了五十九年,其間在北京和華北生活了十五年,其馀的時間都是在嶧縣度過的。因此,他必然是既能運用上述三種方言,又能對北京的風土人情"異常熟悉"。更加有趣的是,在后人續(xù)修的《嶧縣志》中,還特別為賈三近做出了"言不雅馴"的四字評價。
7、在《金瓶梅》中,我們可以讀到幾篇文字水平極高的奏章。這說明笑笑生是精于此道的大手筆。而賈三近不但自己寫過許多奏章,最后合成一集,名為《東掖奏草》,刊行于世;而且,還編印過一部《皇明兩朝疏鈔》。根據(jù)我們已經(jīng)讀到的賈三近的部分奏折來看,他對明代上層社會的腐朽,地方官吏的貪酷,不但認識極為深刻,而且和《金瓶梅》用具體形象所描繪出的明代社會是完全一致的。《明史》編者,特別贊美他說:"賈三近陳時政,… … 深中積弊。"
8、在《金瓶梅》一整部書中,只有兩個正面官僚形象,一是第十七回"宇給事幼倒楊提督"里的宇文虛中,二是第四十八回"曾御史參幼提刑官"里的曾孝序。而賈三近既做過吏科給事中和戶科都給事中,又做過都察院右金都御史。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賈三近編的《滑耀編》中,也正好收錄了一篇《石虛中傳》。兩相參照,我們有理由認為,宇文虛中就是賈三近的自我形象。還有,《金瓶梅》第四十八回曾御史駁斥蔡京條陳的關(guān)于更鹽鈔法等七件事的情節(jié),又和賈三近駁中官溫泰請盡輸關(guān)稅、鹽課于內(nèi)庫的事件,十分相似。這就更值得我們深長思之了。
9、馮沉君先生認為,《金瓶梅》一書保存了大量的戲曲史料,證明笑笑生十分熟悉元明戲曲。第一回,張媽媽對張大戶說:"我叫媒人替你買兩個使女,早晚習學彈唱,服侍你便了。"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叫李瓶兒兄弟樂工李銘來家教演習學彈唱。"這就是所謂"家樂",留作大小筵宴、節(jié)日應景和迎賓酬友,彈唱助興用的。賈三近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積累呢?有的?!顿Z三近墓志銘》中記載,1586 年賈三近請告家居之后,向父母'舊進醴酏珍異,多置園亭花竹,征樂佐酒,以娛侍其意。"
10、莫皓先生之所以認為王世貞不是《金瓶梅》的作者,除了山東方言這條重要理由之外,還指出他"身總繁劇",因而無暇集中精力來完成這部一百回的大書。但賈三近卻不同,從他入京做官到他死去,前后三次共十年的時間在家中閑居,物質(zhì)生活和時間條件,都有充分的保證,讓他來寫出《金瓶梅》。
以上,是我們說賈三近是《金瓶梅》作者的第一方面的十點理由。然而,單有這些是不足以取信于人的。因為,根據(jù)上面引述的這些正史中的資料,賈三近給我們的印象是道地的政治家。那么,他是不是個文學家呢?尤其是,他會不會寫像《金瓶梅》這種被入目為"淫書"的小說呢?這就需要再作進一步的證明。
二、賈三近的文學素養(yǎng)
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賈三近是一個文學家,他具備寫作《金瓶梅》所應有的文學素養(yǎng)。
第一,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是這樣描述他的形象的:公為人白哲修長,鶴姿鴿立,器宇軒豁,風神雋朗、,魁然偉丈夫也。持己當官,端方霍落無所阿曲,而溫厚坦夷不為峭岸澤機以自崖。異其談說世故,上下古今,口若懸河,風生四座,即一笨一噓,皆有指趣,令人思慕。自為諸生,淹貫群籍,博綜眾藝。作為詩歌,清爽疏宕,咳吐立成。同游諸君,皆服其神敏,自謂不如也。
這段話有力地說明了,賈三近不但是個勇敢果斷、棱角鮮明的政治家,而且是個風流調(diào)倪、學富才高的文學家。
第二,于慎行在其《谷城山館詩集》中,有懷寄賈三近的詩共十首。這些詩在贊美賈三近的政績以及他們之間深厚友誼的同時,又進一步高度評價了賈三近的文學成就。
與君追逐競高蹤,翩翩矯若雙飛龍。
春風共載承明筆,曉月同趨長樂鐘。
噬君風度何磊落,夙昔大名滿東海。
千言倚馬疾如飛,賦成四座騰光彩。
--《夜郎歌送賈諫議德修奉使矜中臨問屬夷首長》幾日哀音發(fā)峰州,傷心千緒淚雙流。
那知渭水熊飛地,正是遼城鶴化秋。
幕府勛名留趙魏,詞垣文賦擬枚鄒。
可憐一片長安月,猶照當年舊酒樓。
一一《哭德修司馬二首》其二"與君追逐競高蹤"和"猶照當年舊酒樓"兩句,可以使我們想象出賈三近在北京的生活情況,并進而聯(lián)想到《金瓶梅》何以能夠把天子腳下的官場和市井,寫得那么真切和生動。"千言倚馬疾如飛"和"詞垣文賦擬枚鄒"兩句,既告訴了我們賈三近優(yōu)厚的文學秉賦,又讓我們知道了在于慎行的心目中,賈三近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步了枚乘和鄒陽的后塵。不久之后,《金瓶梅》在社會上被人傳抄,袁中郎在《與董思白(其昌)書》中說:"《金瓶梅》從何得來?伏枕略觀,云霞滿紙,勝于枚生《七發(fā)》多矣!"事情實在是巧得很,袁中郎一讀到《金瓶梅》,馬上就和于慎行一樣想到了枚乘和他的《七發(fā)》。這豈止是智者所見略同,簡直就是不期然地反證了賈三近作為《金瓶梅》作者的資格。
第三,賈三近的文學家的頭銜,不是我們現(xiàn)在硬加給他的。在明代文壇上,他本來就有確定不移的地位。在《嶧縣志》,及及朱彝尊的《明詩綜》和陳田的《明詩紀事》中,都收錄了賈三近的詩作,并附有生平傳略。于此,我抄錄幾首,以資證明。
《嶧縣志· 藝文》:
青檀山
秋風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棲。
黃葉拍天丹灶冷,青檀繞殿碧云齊。
幽人到處鳥鳴谷,樵子歸時鹿飲溪。
盡日煙霞看不足,買田結(jié)舍此山西。
《明詩綜》卷五十一:
冬日登岳
游日高寒處,群山擁岱宗。
登封迷漢草,徙倚有秦松。
萬壑煙嵐合,諸天紫翠重。
肩輿明月下,上界已聞鐘。
《明詩紀事》庚簽卷九:
明妃村
荊門草色幾經(jīng)春,十里江花尚錦茵。
試問峨眉山上月,當年曾照漢官人?
重游青植寺
水落前溪碧樹秋,西巖蘭若幾經(jīng)游。
危巢野鶴何年去?舊識山僧今白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賈三近的詩歌,確是清爽疏宕,出手不凡。而《冬日登岳》一首,又讓我們想到了《金瓶梅》中對泰山的描寫,作者非有親身的感受是不能為的。
第四,據(jù)《嶧縣志》、《賈三近墓志銘》、《千頃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等的記載,賈三近刊行于世的著作有:《嶧縣志》、《先庚生傳》、《寧鳩子》、《東掖奏草》、《東掖漫稿》、《皇明兩朝疏鈔》、《西輔封事》、《煮粥法》、《救荒檄》、《滑耀編》等。一個有如此眾多著作的人,我們稱他為文學家,想來是不應有什么疑議了吧?
通過以上論述,賈三近作為一個文學家是可以肯定下來了?,F(xiàn)在,進一步要問,他寫過小說沒有?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說:公數(shù)為予言,嘗著《左掖漫錄》,多傳聞時事,蓋稗官之流,未及見也。
這段話對于我們證明賈三近是《金瓶梅》的作者,具有極高的價值。
1、《墓志銘》是記述一個人一生主要事跡的文章,于慎行專門在這里把關(guān)于《左掖漫錄》的事提出來,正說明了它是賈三近生平中的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2 、"公數(shù)為予言",也就是賈三近曾不止一次告訴于慎行,他寫了一部《左掖漫錄》。這表現(xiàn)了賈三近對這部著作高度重視和極其滿意的心情。
3 、"蓋稗官之流",一句話明確肯定了《左掖漫錄》就是一部小說。
4 、"多傳聞時事",又與沈德符所說的《金瓶梅》是"指斥時事"之作,完全符合。
5 、"左掖"者,東掖門也。而《金瓶梅》的主人公恰好是西門慶,這種對稱也不是一種偶然的巧合。
6 、"公數(shù)為予言",而結(jié)果卻"未及見也"。于慎行是賈三近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但賈三近無論如何也不愿意將這部書拿給他看。原因何在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左掖漫錄》中描寫色情的內(nèi)容太多。事實上,在明代那個社會里,也只有像《金瓶梅》這樣的書,其作者才會連最要好的朋友也要對他保密。反過來說,對那些在作者在世時能夠讀到這部書的人,其作者也就會采取另一種辦法,那就是絕不承認這部書是自己寫的。所以,近四百年來,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問題會成為聚訟紛紜的公案,那源頭也正在這里。我揣測,《左掖漫錄》是《金瓶梅》的最原始的初稿,"漫錄"二字還意味著它當時還是各種不相連貫的社會生活見聞的實錄。直到、后來,受到《水滸傳》的啟發(fā),才加工改造,集中到西門慶一個人身上,變成一部故事完整的長篇小說,并重新定名為《金瓶梅》。然而,由于賈三近和于慎行早已分手,這后來的變化,于并不知道,所以還仍以《左掖漫錄》目之。在賈三近自己編的《嶧縣志》中,只有《筐筒藏稿》,而無《左掖漫錄》,而在《續(xù)志》中兩部書都有。因此,我以為《左掖漫錄》是《續(xù)志》編者根據(jù)《墓志銘》補進去的。而實際上,三者是逐步演變的同一部書:《漫錄》~《藏稿》~《金瓶梅》。此外,我們在賈三近自己所編的《嶧縣志》中,還找到了幾段極有意思的文字。在卷十九《職官》部分,賈三近首先概述道:而詼詭俊談巧滑委瑣者,乃不憚捐廉恥以求登進。于是,以廉察之虛名售結(jié)納之私計,假干辦之小能而行速化之謬巧,吏治之不古亦此。
如果我們把這幾句話,用來形容官場上的西門慶,那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接下去,更有這樣的記載:
嘉靖間… … 寧羌賈應壁,援列監(jiān)生也。性暴慶,貪婪民婦,常往來署中,有穢聲?!繗q潛出案中金遺親信賈人楊某,市馬他處,澎邑中得厚價。他人馬雖綠騾膜驥不用也。每入京,輒飾名馬數(shù)乘遺權(quán)貴,坐是倚籍,益橫肆無忌。居四年,托偽檄升蜀重慶幕。
讀了這段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于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賈三近專門把他寫進縣志中去,應該說是有他的深刻用意的。
第二,凡是讀過《金瓶梅》的人,大概能從這個記載中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這個賈應壁似乎就是西門慶的模特兒之一。因而,我們說這就是《金瓶梅》的原始素材。像這樣的資料,在《嶧縣志》中還有一些,這里就不逐一說明了。
以上,我們不但證明了賈三近是個文學家,而且更具體地指出他還寫過小說。同時,又初步確定了《金瓶梅》的最早初稿,并找到了《金瓶梅》的一些原始素材。
三、賈三近的精神氣質(zhì)
據(jù)《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二集部記載,賈三近編了一部《滑耀編》?!犊偰俊返木幷?,對這部書是這樣評價的:
是書皆采錄寓言,如送窮、乞巧、責龜、冊虎之類,悉為收載。其曰滑耀者,取《莊子》"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圖"語也。前有寧鳩子序,寧鳩子即三近之寓名。各篇之后,間附評語。其送窮文篇末,謂窮鬼本出有窮氏,嘗從孔子游陳、蔡間.,既而歸魯,舍于顏回、原憲家云云。以圣賢供筆墨之游戲,亦佻薄甚矣!
這段話告訴我們,《滑耀編》是一部寓言。它的命名,源于《莊子· 齊物論》中的一句話:"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圖也。"翻成白話文就是:"?;笫廊硕鴣y大道的邪說,圣人必定要設(shè)法除去。"賈三近取其前而舍其后,突出表明了他的離經(jīng)叛道的思想觀點。不僅如此,他還"以圣賢供筆墨之游戲,亦佻薄甚矣"!一個連圣賢也敢拿來隨便開玩笑的人,那末,他對封建禮法觀念,就無疑是抱否定態(tài)度的了。
這種態(tài)度,應該說是明季社會荒淫無恥的黑暗氛圍和統(tǒng)治階級腐朽鯉靛的萬千罪惡,對賈三近精神沖擊的必然結(jié)果。所以,這種對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否定,實質(zhì)上是對當時那個特定的社會現(xiàn)實的大膽否定。其實,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以文學為武器,無所顧慮和毫不隱晦地對他所處的社會作無情而大膽的揭發(fā)和暴露。《總目》的編者用"佻薄"二字形容賈三近,這是因為對賈三近胸中積郁的深廣的憂憤根本缺乏理解而作的錯誤評價。有了這些認識,我們再說賈三近是《金瓶梅》的作者,那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有人說,"賈三近在他同代和后世以及故鄉(xiāng)的士大夫眼中,始終是一位忠孝全愛、行直端宜的賢者",因此,他和《金瓶梅》"聯(lián)系不到一起"(1983 年5 月30 日《文匯報》)。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晚明士風的頹敗,在當時的各種典籍中都有記載。"如果對此一無所知,人們要對那個時代的某些文學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作出評價,將發(fā)現(xiàn)自己阻隔在一道半透明的薄膜之外"(徐朔方語)。如賈三近這樣的家庭,就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人人一臉道學,天天滿口仁義。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在《戲贈歌兒號錦吾》中寫道:"錦繡叢中一翠翹,吾曾許似董嬌燒??煽叭粘蠚g調(diào),人世團圓著處拋。"在《滿江紅》中又寫道:
牛女恨,汪汪淚。魚雁錦,重重寄。向銅雀巷里,一尊偷聚。月夜暗藏司馬約,風聲扯住紅拂妓。被東人撩掠試蒲鞭,郎掠去!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賈家"經(jīng)術(shù)修明"也好,"為魯大師"也好,都妨礙不了他們另一面生活的存在。如果我們把《續(xù)嶧縣志》、《四庫全書總目》和賈夢龍的詩詞連起來看,賈三近的精神氣質(zhì)就呈現(xiàn)出了新的特征。他不但"言不雅馴", "佻薄甚矣",而且也會入"錦繡叢",聽"合歡調(diào)",甚至"向銅雀巷里,一尊偷聚"。所以,賈三近"在他同代和后世以及故鄉(xiāng)的士大夫眼中",并不"始終是一位忠孝全愛、行直端宜的賢者"。他和《金瓶梅》是能夠聯(lián)系到一起的。在《滑耀編》的正文之前,還有賈三近寫的序言,題為《滑耀傳序》。文中敘述了一個虛構(gòu)的人物― 姓游,名文,字寓言,號滑耀子― 的經(jīng)歷和思想。我認為,這個游文(即游戲文字之意)就是賈三近的自我寫照。為了說明問題,現(xiàn)節(jié)錄如下:
游文,字寓言,號滑耀子?!?… 及長果慕滑介叔(莊子虛構(gòu)的人物)之為人,好為微詞隱語,指事類情,令人眩心駭耳。眾遂以滑稽目之。… 性英偉特達似漆園老吏,諧謔跌宕似金門歲星,洸洋劇說似齊國贅婿,至音然空然,芒乎芴乎,人不可知其為何如人也?!?…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睨于萬物,蓋有味乎其言也。知北游于玄水之上,寓言往逢之,相與居無端崖,罄所蘊語焉,落落數(shù)千言。參廖淑詭,瑰瑋連犿,假于異物,托于同體,倪然立于四虛之地?!?… 蒙有猜焉,且大道無象,何為強名?恢詭橘怪,何物何靈?六合之外,圣人莫稱?;奶苹伎v,人日不經(jīng)??秃螢檎?,突梯其胸,言諧而隱,時出機鋒。搖蕩轉(zhuǎn)徙,以虛為宗。旋若鳥羽,還若飄風。役心玄墨,托興管城。妄以文戲,雕刻眾形。汝辭誣善,我心猶蓬。… …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埂短者不可以汲深。子之謂也,大道廣漠,因形以生。馮閡游衍,始于混冥。發(fā)中款啟,黃帝聽瑩。事肆而隱,理晦而明。蕩蕩默默,至道之精。虛緣葆真,上哲所庸。山可出口,尾可生了。巨極海若,細入蟆朦。百物萬象,恢焉牢籠。毋謂孟浪,沙道之行。領(lǐng)滑有實,弟靡不窮。,… 直詞正說,邀焉莫聽。
微言托喻、或達物情?!?… 古有至人,弘大而辟,深閡而肆,稱名小,取類大,屬書離辭,借物托事,足以諷事感人… …
萬歷商橫執(zhí)徐歲月應無射蘭陵散客貞忠居士寧鳩子題
這篇序言,雖然是賈三近針對《滑耀編》的內(nèi)容而寫的,但也為我們證明他是《金瓶梅》的作者,提供了一系列的重要證據(jù)。
1、賈三近根據(jù)《莊子》中的《寓言》、《天下》等篇,演化出這篇《滑耀傳序》。這和笑笑生根據(jù)《水滸》第二十三至第二十六回,演化出《金瓶梅》,其手法如出一轍。
2、《滑耀傳序》實質(zhì)上就是賈三近的自畫像。亦即是說,眾"以滑稽目之"的滑耀子,就是賈三近自己。而滑耀子又是笑笑生的同意語,所以,笑笑生也就是賈三近。再加他在篇末又自署蘭陵散客,這樣兩相結(jié)合,我們就得出了一個完整的結(jié)論: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的筆名。
3、萬歷丁巳本《金瓶梅詞話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吾友笑笑生為此,愛罄平日所蘊者,著斯傳,凡一百回。"而《滑耀傳序》中,也偏偏有一句措詞完全相同的話:"罄所蘊語焉,落落數(shù)千言。"這也不是偶然的巧合。
4、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具體描述了自己不同凡響的精神氣質(zhì):荒唐態(tài)縱,人曰不經(jīng);言諧而隱,時出機鋒;英偉特達,諧謔跌宕;洗洋劇說,揮綽辨捷;弘大而辟,深閡而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脫于萬物… … 。一方面,這和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對他的描述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只有這樣的奇人,才可能寫出《金瓶梅》那樣的奇書。
5、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又概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法:假于異物,托于同體,作天地萬物之撰;搖蕩轉(zhuǎn)徙,以虛為宗;役心玄墨,托興管城;事肆而隱,理晦而明;稱名小,取類大,屬書離辭… … 。這些話和現(xiàn)代關(guān)于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理論,幾乎是一致的。賈三近如果沒有寫過《金瓶梅》,僅止是當官理政或吟風弄月,他根本無需去思考這些問題,也不可能總結(jié)出如此深刻的創(chuàng)作理論。而《金瓶梅》也正是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合理的產(chǎn)物。
6、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還講明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的:妄以文戲,雕刻眾形;汝辭誣善,我心猶蓬;微言托喻,或達物情;借物托事,是以諷事感人… … 。這些說法,正是對《詞話序》里"竊謂蘭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傳》,寄意于時俗,蓋有謂也"所作的具體注腳?!督鹌棵贰访鑼懥松献曰实?、宦官、太師、各級官吏,下至幫閑蔑片、潑皮無賴、男奴女嬸、娼妓優(yōu)伶,以至門官、僧侶、尼姑、道士、媒婆等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這不正是"雕刻眾形"嗎?試問,在明代還飛有哪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書,能夠擔得起這四字的評語?又有哪一部書,作者原意是為了托喻達情,諷事感人,指事類情,令人眩心駭耳,卻被人誤解為"誣善"之作?除《金瓶梅》外,很難再找到第二部了。
7、序文最后注明是寫于"萬歷商橫執(zhí)徐歲",商橫是庚的別稱,執(zhí)徐是辰的別稱,也即是萬歷庚辰年(1580)。此時,正當后人估計的《金瓶梅》成書時期的中間。所以,我認為,賈三近寫作《金瓶梅》,既不想讓當世人知道這部書是自己寫的,又想讓后世人終有一天能夠查出他就是這部書的作者,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其他著作中埋下了許多伏線。而《滑耀編》正是他的重要埋伏點之一。今天,我們掘開這個埋伏點,自然可以得到許多資料,證明賈三近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四、賈三近的筆名由來
在前一部分,我們已經(jīng)指出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的筆名。那末,他為什么要給自己起這樣一個筆名呢?
1581 年,賈三近以南京光祿卿請告家居。地方官吏和鄉(xiāng)人一致懇求,請他編一部《嶧縣志》?!吨尽烦芍?,他以"外史氏"的名號寫了一篇序文,曰:
乃于耕釣之徐,窮郊原,訪者舊,披古今書籍,凡殘篇斷喝,片言只字,有關(guān)于都圣蘭陵故實者,靡不搜羅備錄,越一寒暑,粗有梗概。"… 勒成一邑全書,使天下后世曉然,知峰為都垂蘭陵之舊疆?!?… 哇乎,山川疆域古今一爾,世代有推遷,而曾卜垂蘭陵之地猶昔也。
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賈三近三次提到蘭陵,而且特別強調(diào)要"使天下后世曉然,知峰為郎垂蘭陵之舊疆",唯恐后世人把蘭陵誤認成其他地方,其用心亦不可謂不苦了。下面,讓我們再看《嶧縣志· 鄉(xiāng)賢編》里的另一段歷數(shù)嶧縣先賢的話:
至于乘風云建偉績者,代不乏人,歷歷可考。經(jīng)術(shù)如匡樂安、孟太傅,諫爭如毋君房、王仲子,忠直如蕭垂相、繆中書,恬退如疏太傅、王司直,忠勇如李仆射、周司馬,其他瑰偉卓絕之士,照耀簡冊者無論矣?!话喙讨^:"漢興以來,魯東海多至卿相。"而劉向亦曰:"蘭陵多學。"信夫!由前而觀,矯矯諸公,即在海內(nèi),地不相及,猶為世散艷,愿為執(zhí)鞭,況生同鄉(xiāng)邑乎?如果說前一段話還僅僅是說明性的文字,那感情還是隱蔽的,而在這后一段中,他的熱愛故鄉(xiāng)之情,就沛沛然泄乎筆端了。有了這種感情作基礎(chǔ),他自然會把"蘭陵"二字嵌人自己的筆名。在"蘭陵散客"中是如此,在"蘭陵笑笑生"中也是如此。
"蘭陵"二字的由來已經(jīng)說清。那么,"笑笑"又該如何理解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在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六十大壽時,于慎行寫的一篇祝壽文中的一段話:
?。ㄙZ三近)退而私余(于慎行)曰:"嘻,吾日侍上(皇帝)左右,而大人(賈夢龍)嚴然在千里之郊,顧安得一渴見?"余曰:"君寧之見,不必膝下。"俄,翁以入賀來(北京)居旬月去,諫議君(賈三近)得朝夕渴見矣,而又私余曰:"嘻,大人今歲六十也,其誕五月十一日,顧安得一稱筋乎?"余曰:"君寧之壽,不必筋。"
于慎行在這段話中,非常形象地描繪了賈三近平日說話時的習慣,那就是每當開口說話,總要先笑一聲:"嘻!"從上面可以看到,賈三近說了兩句話,就用了兩個"嘻!"字。這樣的人,是很容易被同僚們戲稱為"笑笑生"的。我相信,終有一天定然會在賈三近的其他著作或他的朋友們的文集里找到這三個字的。
第二,賈三近臨去世之前四個月,在嶧縣賈家泉的山上,留下一篇摩崖石刻,中間是"石屋山泉"四個大字,后署"石屋主人賈三近題。"初看起來,無甚意義??墒牵斘覀冞M一步查閱另外的古代典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近似的名號:"石室先生"。這是北宋著名畫家文同的別號之一,而文同的另一個別號則是:"笑笑先生"。因此,我判斷賈家泉摩崖石刻上的"石屋主人"四個字,正是賈三近向后人暗示自己就是"笑笑生"。如此一來,賈三近去世前的這一舉動,就是大有深意的了。
第三,西漢時,蘭陵曾出過一個著名人物,名叫孟喜喜(史稱孟喜),字長卿,是今文易學"孟氏學"的創(chuàng)始者。著作雖已失傳,但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黃爽《漢學堂叢書》、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著》均有輯錄。對于這位孟太傅,賈三近說:"即在海內(nèi),地不相及,猶為世散艷,愿為執(zhí)鞭,況生同鄉(xiāng)邑乎?"基于這種追慕之情,由喜喜,而笑笑,而欣欣,便是極為自然的事情了。
此外,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名柱山,字應乾,一生寫了大量詩詞文章。有《昨夢存伴東詩集》和《永怡堂詞稿》刊行于世。據(jù)《賈氏族譜》記載,這永怡堂正是賈家書樓的名稱。賈三近父子就是在這里讀書和寫作的。怡者,悅也。這就是"笑笑"的又一層含義。再說"生"。
于慎行在《賈三近慕志銘》中說:"世所稱心知莫逆,歡如兄弟,若吾與賈公,豈有兩耶?生同州域,而同進同肄詞館,趣操志行無弗同者。歸而同隱,公處南境,我處北境,號為魯兩生也。"這里所說的南境,是指賈三近的故鄉(xiāng)嶧縣,北境是指于慎行的故鄉(xiāng)東阿。這段話不但敘述了于慎行和賈三近的親密關(guān)系,而且告訴我們,在隆萬之際,于賈二人是高級官僚文人集團中,大名鼎鼎的山東"兩生"。在《東阿縣志》中,我們找到賈三近的一篇文章。這是于慎行請賈三近為他父親的詩集《于氏家藏詩略》寫的序文。文中說道:"隆慶戊辰,余與翁季子太史君并對公車,既講業(yè)中秘,復同館舍,號魯兩生。魯兩生朝夕相得,甚歡也。自是往來長安邸中且十年,習于氏履歷甚具。"魯兩生的存在,又得到了一個證明。
于慎行的《谷城山館詩集》中,還有兩次提到了魯兩生。一是《山中述懷寄石葵賈丈》:"秋山明月夜來聲,魯國相看自兩生。"二是《哭賈德修司馬》二首:"蔣家舊日冊三經(jīng),魯國當年并兩生。"
在這"魯兩生"之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于慎行號無垢生,因此,賈三近也肯定有一個別號叫XX生。至于"XX"是否就是"笑笑",前面所說的"滑耀子"、"石屋主人"、"孟喜喜"、"永怡堂",已經(jīng)透出消息,再加上他說話時總是"嘻嘻",因而我們說那"XX"就是"笑笑"并不是妄斷。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賈三近已有寧鳩子、蘭陵散客、貞忠居士等筆名,為什么還要另起一個"蘭陵笑笑生"的筆名呢?首先,賈三近是個很愛用筆名的人,其數(shù)量之多頗為少見。我已經(jīng)查到的,除上述三個之外,還有能表他小說家身份的筆名:蘭莊子、歷劫翁、石屋主人、大史氏、外史氏、野史氏等十數(shù)個。其中的規(guī)律,舉凡游戲文字,幾乎是寫一篇換一個筆名。更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在《金瓶梅》中換一個新名,那不立即就會暴露自己的身份嗎?而這,作為封建時代的一個大官僚,無論主觀與客觀,都是不允許的。如今,我們已把"蘭陵笑笑生"這個筆名的由來說清。因此,賈三近作為《金瓶梅》的作者,也就沒有多少疑問了。
總結(jié)以上,本章從家世生平、文學修養(yǎng)、精神氣質(zhì)、筆名以及與《金瓶梅》相照應的各種資料,全面證明了《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賈三近。
?。ā督鹌棵沸伦C》,1983 年齊魯書社印本)
在前一章中,我用具體事實證明了,笑笑生就是山東嶧縣人,已屬無疑。那末,他究竟又是嶧縣的哪一個人呢?我認為,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的大文學家賈三近。
一、賈三近的家世生平
據(jù)《嶧縣志》和《賈三近墓志銘》記載:賈三近的遠祖賈德真,為避戰(zhàn)亂,由山東博平縣南徙嶧縣蘭城店居住。再傳至賈銘,以貢為河南葉縣承。賈銘有三個兒子,最小的就是賈三近的曾祖父賈訪,以成化丁酉(1477)鄉(xiāng)貢為建昌府推官。當時,曾有一宦官跑到建昌大張威勢,眾官員個個摧眉折腰,獨賈訪"強有執(zhí)持",不去阿訣逢迎。因此,在建昌就流傳一首贊揚他的民謠:"知府是堆泥,同知是塊土。若無賈推官,壞了建昌府。"這件事對賈三近性格的形成,發(fā)生過巨大的影響。賈訪也有三個兒子,最大的就是賈三近的祖父賈宗魯,以貢為河南南陽府教授。賈宗魯有子二,長子就是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賈夢龍年輕時隨賈宗魯在南陽讀書,因此,賈三近是在南陽誕生的。賈宗魯在南陽病逝后,賈夢龍便攜婦將雛回到了故鄉(xiāng)山東嶧縣。自此,賈三近直到1568 年三十四歲中了進士,才離開嶧縣進京做官。在這之前,他的父親賈夢龍以貢為河北內(nèi)丘訓導。1571 年,賈三近第一次請告家居,出京到達內(nèi)丘,賈夢龍也當即辭職,父子一同返回故鄉(xiāng),正好路過《金瓶梅》中所寫的臨清、清河。賈三近的叔父賈夢鯉,曾任場山訓導。賈三近的弟弟賈三恕,曾做定府教授。賈三近自己有三個兒子:賈梧、賈越和賈挺。
關(guān)于賈三近其人,《明史》卷二百二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有《賈三近傳》。此外,焦茲的《國朝獻征錄》,曹溶的《明人小傳》,過廷訓的《本朝分省人物考》,朱彝尊的《明詩綜》,陳田的《明詩紀事》等,也都有關(guān)手賈三近生平傳略的記載。更加可靠的資料,是山東省棗莊市文物管理站在198 。年從嶧縣地下發(fā)掘出來的,由明代著名文學家、禮部尚書于慎行撰寫的《賈三近墓志銘》。讓我把這些資料綜合起來,對賈三近的生平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賈三近(1534 一1592),字德修,號石葵,生于嘉靖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山東嶧縣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十四歲,舉山東鄉(xiāng)試省魁,文聲大起。隆慶二年(1568),三十四歲,赴京會試中進士。以博學宏詞選翰林庶吉士,"館師殷趙二相公,嘔稱公楹藉器識,目為豪俊"。
1570年,授吏科給事中。就任后,連續(xù)兩次向隆慶帝上疏。先是要求派遣精明干練大臣,巡查各地官吏的不法行為;后是建議革除官場中講究論資排輩而忽視真才實學的時弊。均獲準。在第一道疏中,賈三近道:
今廟堂之令不信于郡縣,郡縣之令不信于小民。鐲租矣而催科愈急,販濟矣而追捕自如,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額之輸,上供之需,邊疆之費,雖欲損毫厘不可得。形格勢制,莫可如何。且監(jiān)司考課,多取振作集事之人,而輕寬平和易之士。守令雖賢,安養(yǎng)之心漸移于苛察,撫字之念日奪于征輸。民安得不困?
這段話,極為深刻而含蓄地分析了明朝統(tǒng)治的崩潰之勢,地方官吏的苛奪之心,勞動人民的困頓之由。賈三近的分析是切中要害的。
1571 年,再遷左給事中。不久,貴陽土司安氏因內(nèi)部矛盾而舉兵仇殺,隆慶帝欽差賈三近前往查處。后因安氏事件平定,中道罷遣。其時,正當宰相高拱擅政,"諸言官多所附離",而賈三近"不能從也"。于是,便借此機會上疏辭官,請告家居。
兩年后,萬歷帝繼位,遣使者家拜賈三近為戶科都給事中。這時,高拱已經(jīng)罷官,張居正操攬大權(quán),言官們更加趨炎附勢。獨賈三近作為諫院之長,節(jié)高不屈,嘆曰:"安有天子耳目臣而趨走相門如白事吏?吾不忍為!"而且,"數(shù)有建白,… … 侃侃指畫,相君無以難也"。賈三近雖然不愿對張居正卑躬屈節(jié),張居正也拿他毫無辦法。賈三近在諫垣期間,不但"所議吏治民生皆匡濟大略",而且不畏權(quán)貴,仗義執(zhí)言,干了一系列震動朝野的大事?!睹魇贰酚涊d:
1 、"萬歷元年,平江伯陳王漠以太后家姻,黃緣得鎮(zhèn)湖廣。三近勸其垢穢,乃不遣。"
2 、"給事中攤遵,御史景蒿、韓必顯幼譚綸被滴,三近率同列救之。詔增供用庫黃蠟兩萬五千,三近等又諫。皆不從。"
3 、"時方行海運,多覆舟,以三近言罷其役。"
4 、"肅王緒饋,隆慶間用賄以輔國將軍襲封,至是又請復莊田。三近再疏爭,遂弗予。"
5 、"初,有令征賦以八分為率,不及者議罰。三近請地凋敝者減一分,詔從之。"
6 、"中官溫泰,請盡輸關(guān)稅、鹽課于內(nèi)庫。三近言課稅本餉邊,今屯田半蕪,開中法壞,塞下所資惟此,茍歸內(nèi)努,必誤邊計。議乃寢。"
對賈三近的這些行為,當時群臣的公論是:"多與政府相左", 而且是"皆人所不敢言"。
1574 年,賈三近摧太常少卿。這年秋天,萬歷皇帝"初祀南郊",賈三近"以禮官侍祠",上賜"白金啡幣",再遷大理左右少卿。不久,江西巡撫缺員,眾官公推賈三近出任。由于張居正一伙在皇帝面前對其明褒暗貶,言道:"賈廷尉如泰山喬岳,不為私用。"因而未能獲準。直至1580 年,方被任命為南京光祿寺卿。賈三近因為認清了張居正對自己的兩面派態(tài)度,便上疏第二次辭官,回嶧縣過了五年。
張居正死后,廷臣又一致要求為賈三近復官,于是在1584 年再起為光祿寺卿,繼而轉(zhuǎn)拜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同年,萬歷皇帝舉行秋祀山陵大曲,命賈三近提兵保護。事后,賈三近回到保定,"延見吏民", "宣布科條", "以次興革",使"二千石長吏咸受約束,毋敢惰弛"。1585 年,因賈三近"備御有狀",萬歷帝又再一次"賜白金文幣勞焉"。
1586 年,山西、河北大饑,"民多死徙"。賈三近"舊夜憂勞,累疏請販"。因詞旨痛切,"上心為動,函命司農(nóng)條復蠲賑,如中垂(三近)請。"賈三近接到詔書,便曉譬貧民"各安田里,以待豐年,毋得漂流客土,為人蹂踐"。"一切停罷搖租,大發(fā)倉庚,量口販貸。設(shè)廠千馀區(qū),賦吏煮粥,日食男婦二十二萬馀。"。"是歲也,晉代關(guān)河方數(shù)千里,同時大浸。惟西輔之民,賴公全活,往往以室屋為位,每食必祝"。"臺諫言公救荒有效,宜久填哉南,撫巡百姓"。但因賈三近三年任滿,1587 年便轉(zhuǎn)拜大理寺卿,并準備以欽差大臣身份北上閱邊。就在這時,忽接父母染病的家書,于是具疏請告。賈三近又第三次回到了山東嶧縣。
歸家后,父母的病當即痊愈。從此,賈三近就專心奉養(yǎng)父母,"日進醴酏珍異,多置園亭花竹,征樂佐酒,以娛侍其意?;蛴曹?,游名山水間,詩歌相和,… … 自顧天倫之樂,不知有人間事矣"!
1592 年,寧夏副總兵悖拜據(jù)城反叛。朝廷用兵,廷臣爭言賈三近堪負重任,萬歷皇帝派使臣至嶧縣,家拜賈三近為兵部右侍郎。而賈三近因背疽突發(fā),未能成行,于萬歷二十年(1592兒月二十九日去世于故鄉(xiāng),享年五十九歲。
賈三近死后,賜金瑩葬在嶧縣東南五里處,即今棗莊市峰城區(qū)吳林公社楊莊。陵園原來規(guī)模較大,有龍碑二,石羊二,石虎二,石獅二,石桌二,墓碑一,香爐一。1956 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把賈三近墓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年浩劫中,被夷為平地。但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嶧縣周圍的高山峭壁和幽谷碑竭中,尋到歷四百年而不滅的賈三近石刻手澤。比如,在峰城區(qū)棠陰公社賈家泉,就保存下來一篇摩崖題刻。中間是"石屋山泉"四個遒勁的尺方大字,兩邊配以"雨徐雪浪噴千尺,早后春流濟萬家"的聯(lián)語,后署"萬歷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賈三近題"。這是賈三近在去世之前四個月留下的鐫文。
以上是賈三近家世生平的大致情況。從中,我們可以找到十條理由,初步推斷賈三近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1、我在前面已經(jīng)證明,《金瓶梅》的作者肯定是嶧縣人。賈三近符合這一最重要的條件。賈家從遠祖賈德真開始至賈三近,在嶧縣定居己整整六代,所以各種史書皆言賈三近是嶧縣人,那是絕對可靠的。
2、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聞此(《金瓶梅》)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嘉靖歷時四十五年,賈三近在其間生活了三十二年,而且在后八年中是"文聲大起"的山東省第一名舉人。因此,他是完全有資格被稱為"嘉靖間大名士"的。
3、吳晗先生認為,《金瓶梅》成書于隆慶二年至萬歷三十四年之間。徐朔方先生根據(jù)袁中郎給董其昌的信,對吳說加以補證,把成書時間的下限向上提了十年,認為是萬歷二十四年。我認為,照常理來看,《金瓶梅》寫成之后不一定被立即轉(zhuǎn)抄,在傳抄過程中董其昌也不一定是第一人,再加抄一部百回大書亦殊非易事,因之,這下限還可以再向上提幾年。也即是說,把《金瓶梅》的成書期限,定在隆慶二年至萬歷二十年間比較合適。賈三近恰是隆慶二年中進士,并于萬歷二十年去世。這正處在賈三近三十四歲至五十九歲的當口。事實上,也只有這樣年齡的人才能寫出《金瓶梅》來。
4、朱星先生認為,《金瓶梅》的作者"不單是大名士,還是大官僚,所以能寫出許多官場大場面,如蔡太師做壽,西門慶朝見皇帝,六黃太尉到西門慶家接見大小官員,西門慶接待蔡狀元、宋巡按等的一套禮節(jié)、隨從、陳設(shè)等等,非大官僚不可能有此閱歷、見識和經(jīng)驗。"這個見解完全正確。賈三近是皇帝近臣,官至兵部右侍郎,為正三品,他的"閱歷、見識和經(jīng)驗",無疑是足夠?qū)懸徊俊督鹌棵贰返?。而在當時的嶧縣,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有如此經(jīng)歷。
5、沈德符又說,《金瓶梅》是"指斥時事"之作。而賈三近身為諫官,幾乎是以"指斥時事"為業(yè)。有人說,《金瓶梅》一書是影射嚴蒿的,這雖然不能說明全書的本質(zhì)意義,但也并不是全無道理。不過,那影射的對象,我倒以為不是嚴高,而是高拱和張居正?!睹魇贰肪幷邔λ麄兌说脑u價是:"高拱才略自許,負氣凌人",張居正"威柄之操,幾于震主,卒致禍發(fā)身后。"《賈三近墓志銘》又明確記載,賈三近與高拱和張居正都有極為尖銳的矛盾。賈三近前兩次請告家居,正是這種矛盾激化的結(jié)果。景王曾手書"懷賢忠貞"四字,賜給高拱。高拱擅權(quán)時,賈三近堅決退隱,并把"忠貞"二字倒過來,給自己定了個"貞忠居士"的名號,以示譏刺和反抗。張居正當國之時,曾經(jīng)"錄子錦衣千戶為指揮金事",而《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因為成了蔡太師的義子,也被提拔為理刑副千戶。這不是偶然的巧合。
6、《金瓶梅》中運用了大量的嶧縣方言、北京方言和華北方言。吳晗先生還說,作者異常熟悉北京的風土人情,很多描敘都是以北京做背景的。賈三近活了五十九年,其間在北京和華北生活了十五年,其馀的時間都是在嶧縣度過的。因此,他必然是既能運用上述三種方言,又能對北京的風土人情"異常熟悉"。更加有趣的是,在后人續(xù)修的《嶧縣志》中,還特別為賈三近做出了"言不雅馴"的四字評價。
7、在《金瓶梅》中,我們可以讀到幾篇文字水平極高的奏章。這說明笑笑生是精于此道的大手筆。而賈三近不但自己寫過許多奏章,最后合成一集,名為《東掖奏草》,刊行于世;而且,還編印過一部《皇明兩朝疏鈔》。根據(jù)我們已經(jīng)讀到的賈三近的部分奏折來看,他對明代上層社會的腐朽,地方官吏的貪酷,不但認識極為深刻,而且和《金瓶梅》用具體形象所描繪出的明代社會是完全一致的。《明史》編者,特別贊美他說:"賈三近陳時政,… … 深中積弊。"
8、在《金瓶梅》一整部書中,只有兩個正面官僚形象,一是第十七回"宇給事幼倒楊提督"里的宇文虛中,二是第四十八回"曾御史參幼提刑官"里的曾孝序。而賈三近既做過吏科給事中和戶科都給事中,又做過都察院右金都御史。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賈三近編的《滑耀編》中,也正好收錄了一篇《石虛中傳》。兩相參照,我們有理由認為,宇文虛中就是賈三近的自我形象。還有,《金瓶梅》第四十八回曾御史駁斥蔡京條陳的關(guān)于更鹽鈔法等七件事的情節(jié),又和賈三近駁中官溫泰請盡輸關(guān)稅、鹽課于內(nèi)庫的事件,十分相似。這就更值得我們深長思之了。
9、馮沉君先生認為,《金瓶梅》一書保存了大量的戲曲史料,證明笑笑生十分熟悉元明戲曲。第一回,張媽媽對張大戶說:"我叫媒人替你買兩個使女,早晚習學彈唱,服侍你便了。"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叫李瓶兒兄弟樂工李銘來家教演習學彈唱。"這就是所謂"家樂",留作大小筵宴、節(jié)日應景和迎賓酬友,彈唱助興用的。賈三近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積累呢?有的?!顿Z三近墓志銘》中記載,1586 年賈三近請告家居之后,向父母'舊進醴酏珍異,多置園亭花竹,征樂佐酒,以娛侍其意。"
10、莫皓先生之所以認為王世貞不是《金瓶梅》的作者,除了山東方言這條重要理由之外,還指出他"身總繁劇",因而無暇集中精力來完成這部一百回的大書。但賈三近卻不同,從他入京做官到他死去,前后三次共十年的時間在家中閑居,物質(zhì)生活和時間條件,都有充分的保證,讓他來寫出《金瓶梅》。
以上,是我們說賈三近是《金瓶梅》作者的第一方面的十點理由。然而,單有這些是不足以取信于人的。因為,根據(jù)上面引述的這些正史中的資料,賈三近給我們的印象是道地的政治家。那么,他是不是個文學家呢?尤其是,他會不會寫像《金瓶梅》這種被入目為"淫書"的小說呢?這就需要再作進一步的證明。
二、賈三近的文學素養(yǎng)
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賈三近是一個文學家,他具備寫作《金瓶梅》所應有的文學素養(yǎng)。
第一,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是這樣描述他的形象的:公為人白哲修長,鶴姿鴿立,器宇軒豁,風神雋朗、,魁然偉丈夫也。持己當官,端方霍落無所阿曲,而溫厚坦夷不為峭岸澤機以自崖。異其談說世故,上下古今,口若懸河,風生四座,即一笨一噓,皆有指趣,令人思慕。自為諸生,淹貫群籍,博綜眾藝。作為詩歌,清爽疏宕,咳吐立成。同游諸君,皆服其神敏,自謂不如也。
這段話有力地說明了,賈三近不但是個勇敢果斷、棱角鮮明的政治家,而且是個風流調(diào)倪、學富才高的文學家。
第二,于慎行在其《谷城山館詩集》中,有懷寄賈三近的詩共十首。這些詩在贊美賈三近的政績以及他們之間深厚友誼的同時,又進一步高度評價了賈三近的文學成就。
與君追逐競高蹤,翩翩矯若雙飛龍。
春風共載承明筆,曉月同趨長樂鐘。
噬君風度何磊落,夙昔大名滿東海。
千言倚馬疾如飛,賦成四座騰光彩。
--《夜郎歌送賈諫議德修奉使矜中臨問屬夷首長》幾日哀音發(fā)峰州,傷心千緒淚雙流。
那知渭水熊飛地,正是遼城鶴化秋。
幕府勛名留趙魏,詞垣文賦擬枚鄒。
可憐一片長安月,猶照當年舊酒樓。
一一《哭德修司馬二首》其二"與君追逐競高蹤"和"猶照當年舊酒樓"兩句,可以使我們想象出賈三近在北京的生活情況,并進而聯(lián)想到《金瓶梅》何以能夠把天子腳下的官場和市井,寫得那么真切和生動。"千言倚馬疾如飛"和"詞垣文賦擬枚鄒"兩句,既告訴了我們賈三近優(yōu)厚的文學秉賦,又讓我們知道了在于慎行的心目中,賈三近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步了枚乘和鄒陽的后塵。不久之后,《金瓶梅》在社會上被人傳抄,袁中郎在《與董思白(其昌)書》中說:"《金瓶梅》從何得來?伏枕略觀,云霞滿紙,勝于枚生《七發(fā)》多矣!"事情實在是巧得很,袁中郎一讀到《金瓶梅》,馬上就和于慎行一樣想到了枚乘和他的《七發(fā)》。這豈止是智者所見略同,簡直就是不期然地反證了賈三近作為《金瓶梅》作者的資格。
第三,賈三近的文學家的頭銜,不是我們現(xiàn)在硬加給他的。在明代文壇上,他本來就有確定不移的地位。在《嶧縣志》,及及朱彝尊的《明詩綜》和陳田的《明詩紀事》中,都收錄了賈三近的詩作,并附有生平傳略。于此,我抄錄幾首,以資證明。
《嶧縣志· 藝文》:
青檀山
秋風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棲。
黃葉拍天丹灶冷,青檀繞殿碧云齊。
幽人到處鳥鳴谷,樵子歸時鹿飲溪。
盡日煙霞看不足,買田結(jié)舍此山西。
《明詩綜》卷五十一:
冬日登岳
游日高寒處,群山擁岱宗。
登封迷漢草,徙倚有秦松。
萬壑煙嵐合,諸天紫翠重。
肩輿明月下,上界已聞鐘。
《明詩紀事》庚簽卷九:
明妃村
荊門草色幾經(jīng)春,十里江花尚錦茵。
試問峨眉山上月,當年曾照漢官人?
重游青植寺
水落前溪碧樹秋,西巖蘭若幾經(jīng)游。
危巢野鶴何年去?舊識山僧今白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賈三近的詩歌,確是清爽疏宕,出手不凡。而《冬日登岳》一首,又讓我們想到了《金瓶梅》中對泰山的描寫,作者非有親身的感受是不能為的。
第四,據(jù)《嶧縣志》、《賈三近墓志銘》、《千頃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等的記載,賈三近刊行于世的著作有:《嶧縣志》、《先庚生傳》、《寧鳩子》、《東掖奏草》、《東掖漫稿》、《皇明兩朝疏鈔》、《西輔封事》、《煮粥法》、《救荒檄》、《滑耀編》等。一個有如此眾多著作的人,我們稱他為文學家,想來是不應有什么疑議了吧?
通過以上論述,賈三近作為一個文學家是可以肯定下來了?,F(xiàn)在,進一步要問,他寫過小說沒有?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說:公數(shù)為予言,嘗著《左掖漫錄》,多傳聞時事,蓋稗官之流,未及見也。
這段話對于我們證明賈三近是《金瓶梅》的作者,具有極高的價值。
1、《墓志銘》是記述一個人一生主要事跡的文章,于慎行專門在這里把關(guān)于《左掖漫錄》的事提出來,正說明了它是賈三近生平中的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2 、"公數(shù)為予言",也就是賈三近曾不止一次告訴于慎行,他寫了一部《左掖漫錄》。這表現(xiàn)了賈三近對這部著作高度重視和極其滿意的心情。
3 、"蓋稗官之流",一句話明確肯定了《左掖漫錄》就是一部小說。
4 、"多傳聞時事",又與沈德符所說的《金瓶梅》是"指斥時事"之作,完全符合。
5 、"左掖"者,東掖門也。而《金瓶梅》的主人公恰好是西門慶,這種對稱也不是一種偶然的巧合。
6 、"公數(shù)為予言",而結(jié)果卻"未及見也"。于慎行是賈三近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但賈三近無論如何也不愿意將這部書拿給他看。原因何在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左掖漫錄》中描寫色情的內(nèi)容太多。事實上,在明代那個社會里,也只有像《金瓶梅》這樣的書,其作者才會連最要好的朋友也要對他保密。反過來說,對那些在作者在世時能夠讀到這部書的人,其作者也就會采取另一種辦法,那就是絕不承認這部書是自己寫的。所以,近四百年來,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問題會成為聚訟紛紜的公案,那源頭也正在這里。我揣測,《左掖漫錄》是《金瓶梅》的最原始的初稿,"漫錄"二字還意味著它當時還是各種不相連貫的社會生活見聞的實錄。直到、后來,受到《水滸傳》的啟發(fā),才加工改造,集中到西門慶一個人身上,變成一部故事完整的長篇小說,并重新定名為《金瓶梅》。然而,由于賈三近和于慎行早已分手,這后來的變化,于并不知道,所以還仍以《左掖漫錄》目之。在賈三近自己編的《嶧縣志》中,只有《筐筒藏稿》,而無《左掖漫錄》,而在《續(xù)志》中兩部書都有。因此,我以為《左掖漫錄》是《續(xù)志》編者根據(jù)《墓志銘》補進去的。而實際上,三者是逐步演變的同一部書:《漫錄》~《藏稿》~《金瓶梅》。此外,我們在賈三近自己所編的《嶧縣志》中,還找到了幾段極有意思的文字。在卷十九《職官》部分,賈三近首先概述道:而詼詭俊談巧滑委瑣者,乃不憚捐廉恥以求登進。于是,以廉察之虛名售結(jié)納之私計,假干辦之小能而行速化之謬巧,吏治之不古亦此。
如果我們把這幾句話,用來形容官場上的西門慶,那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接下去,更有這樣的記載:
嘉靖間… … 寧羌賈應壁,援列監(jiān)生也。性暴慶,貪婪民婦,常往來署中,有穢聲?!繗q潛出案中金遺親信賈人楊某,市馬他處,澎邑中得厚價。他人馬雖綠騾膜驥不用也。每入京,輒飾名馬數(shù)乘遺權(quán)貴,坐是倚籍,益橫肆無忌。居四年,托偽檄升蜀重慶幕。
讀了這段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于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賈三近專門把他寫進縣志中去,應該說是有他的深刻用意的。
第二,凡是讀過《金瓶梅》的人,大概能從這個記載中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這個賈應壁似乎就是西門慶的模特兒之一。因而,我們說這就是《金瓶梅》的原始素材。像這樣的資料,在《嶧縣志》中還有一些,這里就不逐一說明了。
以上,我們不但證明了賈三近是個文學家,而且更具體地指出他還寫過小說。同時,又初步確定了《金瓶梅》的最早初稿,并找到了《金瓶梅》的一些原始素材。
三、賈三近的精神氣質(zhì)
據(jù)《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二集部記載,賈三近編了一部《滑耀編》?!犊偰俊返木幷?,對這部書是這樣評價的:
是書皆采錄寓言,如送窮、乞巧、責龜、冊虎之類,悉為收載。其曰滑耀者,取《莊子》"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圖"語也。前有寧鳩子序,寧鳩子即三近之寓名。各篇之后,間附評語。其送窮文篇末,謂窮鬼本出有窮氏,嘗從孔子游陳、蔡間.,既而歸魯,舍于顏回、原憲家云云。以圣賢供筆墨之游戲,亦佻薄甚矣!
這段話告訴我們,《滑耀編》是一部寓言。它的命名,源于《莊子· 齊物論》中的一句話:"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圖也。"翻成白話文就是:"?;笫廊硕鴣y大道的邪說,圣人必定要設(shè)法除去。"賈三近取其前而舍其后,突出表明了他的離經(jīng)叛道的思想觀點。不僅如此,他還"以圣賢供筆墨之游戲,亦佻薄甚矣"!一個連圣賢也敢拿來隨便開玩笑的人,那末,他對封建禮法觀念,就無疑是抱否定態(tài)度的了。
這種態(tài)度,應該說是明季社會荒淫無恥的黑暗氛圍和統(tǒng)治階級腐朽鯉靛的萬千罪惡,對賈三近精神沖擊的必然結(jié)果。所以,這種對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否定,實質(zhì)上是對當時那個特定的社會現(xiàn)實的大膽否定。其實,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以文學為武器,無所顧慮和毫不隱晦地對他所處的社會作無情而大膽的揭發(fā)和暴露。《總目》的編者用"佻薄"二字形容賈三近,這是因為對賈三近胸中積郁的深廣的憂憤根本缺乏理解而作的錯誤評價。有了這些認識,我們再說賈三近是《金瓶梅》的作者,那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有人說,"賈三近在他同代和后世以及故鄉(xiāng)的士大夫眼中,始終是一位忠孝全愛、行直端宜的賢者",因此,他和《金瓶梅》"聯(lián)系不到一起"(1983 年5 月30 日《文匯報》)。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晚明士風的頹敗,在當時的各種典籍中都有記載。"如果對此一無所知,人們要對那個時代的某些文學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作出評價,將發(fā)現(xiàn)自己阻隔在一道半透明的薄膜之外"(徐朔方語)。如賈三近這樣的家庭,就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人人一臉道學,天天滿口仁義。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在《戲贈歌兒號錦吾》中寫道:"錦繡叢中一翠翹,吾曾許似董嬌燒??煽叭粘蠚g調(diào),人世團圓著處拋。"在《滿江紅》中又寫道:
牛女恨,汪汪淚。魚雁錦,重重寄。向銅雀巷里,一尊偷聚。月夜暗藏司馬約,風聲扯住紅拂妓。被東人撩掠試蒲鞭,郎掠去!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賈家"經(jīng)術(shù)修明"也好,"為魯大師"也好,都妨礙不了他們另一面生活的存在。如果我們把《續(xù)嶧縣志》、《四庫全書總目》和賈夢龍的詩詞連起來看,賈三近的精神氣質(zhì)就呈現(xiàn)出了新的特征。他不但"言不雅馴", "佻薄甚矣",而且也會入"錦繡叢",聽"合歡調(diào)",甚至"向銅雀巷里,一尊偷聚"。所以,賈三近"在他同代和后世以及故鄉(xiāng)的士大夫眼中",并不"始終是一位忠孝全愛、行直端宜的賢者"。他和《金瓶梅》是能夠聯(lián)系到一起的。在《滑耀編》的正文之前,還有賈三近寫的序言,題為《滑耀傳序》。文中敘述了一個虛構(gòu)的人物― 姓游,名文,字寓言,號滑耀子― 的經(jīng)歷和思想。我認為,這個游文(即游戲文字之意)就是賈三近的自我寫照。為了說明問題,現(xiàn)節(jié)錄如下:
游文,字寓言,號滑耀子?!?… 及長果慕滑介叔(莊子虛構(gòu)的人物)之為人,好為微詞隱語,指事類情,令人眩心駭耳。眾遂以滑稽目之。… 性英偉特達似漆園老吏,諧謔跌宕似金門歲星,洸洋劇說似齊國贅婿,至音然空然,芒乎芴乎,人不可知其為何如人也?!?…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睨于萬物,蓋有味乎其言也。知北游于玄水之上,寓言往逢之,相與居無端崖,罄所蘊語焉,落落數(shù)千言。參廖淑詭,瑰瑋連犿,假于異物,托于同體,倪然立于四虛之地?!?… 蒙有猜焉,且大道無象,何為強名?恢詭橘怪,何物何靈?六合之外,圣人莫稱?;奶苹伎v,人日不經(jīng)??秃螢檎?,突梯其胸,言諧而隱,時出機鋒。搖蕩轉(zhuǎn)徙,以虛為宗。旋若鳥羽,還若飄風。役心玄墨,托興管城。妄以文戲,雕刻眾形。汝辭誣善,我心猶蓬。… …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埂短者不可以汲深。子之謂也,大道廣漠,因形以生。馮閡游衍,始于混冥。發(fā)中款啟,黃帝聽瑩。事肆而隱,理晦而明。蕩蕩默默,至道之精。虛緣葆真,上哲所庸。山可出口,尾可生了。巨極海若,細入蟆朦。百物萬象,恢焉牢籠。毋謂孟浪,沙道之行。領(lǐng)滑有實,弟靡不窮。,… 直詞正說,邀焉莫聽。
微言托喻、或達物情?!?… 古有至人,弘大而辟,深閡而肆,稱名小,取類大,屬書離辭,借物托事,足以諷事感人… …
萬歷商橫執(zhí)徐歲月應無射蘭陵散客貞忠居士寧鳩子題
這篇序言,雖然是賈三近針對《滑耀編》的內(nèi)容而寫的,但也為我們證明他是《金瓶梅》的作者,提供了一系列的重要證據(jù)。
1、賈三近根據(jù)《莊子》中的《寓言》、《天下》等篇,演化出這篇《滑耀傳序》。這和笑笑生根據(jù)《水滸》第二十三至第二十六回,演化出《金瓶梅》,其手法如出一轍。
2、《滑耀傳序》實質(zhì)上就是賈三近的自畫像。亦即是說,眾"以滑稽目之"的滑耀子,就是賈三近自己。而滑耀子又是笑笑生的同意語,所以,笑笑生也就是賈三近。再加他在篇末又自署蘭陵散客,這樣兩相結(jié)合,我們就得出了一個完整的結(jié)論: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的筆名。
3、萬歷丁巳本《金瓶梅詞話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吾友笑笑生為此,愛罄平日所蘊者,著斯傳,凡一百回。"而《滑耀傳序》中,也偏偏有一句措詞完全相同的話:"罄所蘊語焉,落落數(shù)千言。"這也不是偶然的巧合。
4、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具體描述了自己不同凡響的精神氣質(zhì):荒唐態(tài)縱,人曰不經(jīng);言諧而隱,時出機鋒;英偉特達,諧謔跌宕;洗洋劇說,揮綽辨捷;弘大而辟,深閡而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脫于萬物… … 。一方面,這和于慎行在《賈三近墓志銘》中對他的描述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只有這樣的奇人,才可能寫出《金瓶梅》那樣的奇書。
5、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又概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法:假于異物,托于同體,作天地萬物之撰;搖蕩轉(zhuǎn)徙,以虛為宗;役心玄墨,托興管城;事肆而隱,理晦而明;稱名小,取類大,屬書離辭… … 。這些話和現(xiàn)代關(guān)于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理論,幾乎是一致的。賈三近如果沒有寫過《金瓶梅》,僅止是當官理政或吟風弄月,他根本無需去思考這些問題,也不可能總結(jié)出如此深刻的創(chuàng)作理論。而《金瓶梅》也正是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合理的產(chǎn)物。
6、賈三近在《滑耀傳序》中還講明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的:妄以文戲,雕刻眾形;汝辭誣善,我心猶蓬;微言托喻,或達物情;借物托事,是以諷事感人… … 。這些說法,正是對《詞話序》里"竊謂蘭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傳》,寄意于時俗,蓋有謂也"所作的具體注腳?!督鹌棵贰访鑼懥松献曰实?、宦官、太師、各級官吏,下至幫閑蔑片、潑皮無賴、男奴女嬸、娼妓優(yōu)伶,以至門官、僧侶、尼姑、道士、媒婆等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這不正是"雕刻眾形"嗎?試問,在明代還飛有哪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書,能夠擔得起這四字的評語?又有哪一部書,作者原意是為了托喻達情,諷事感人,指事類情,令人眩心駭耳,卻被人誤解為"誣善"之作?除《金瓶梅》外,很難再找到第二部了。
7、序文最后注明是寫于"萬歷商橫執(zhí)徐歲",商橫是庚的別稱,執(zhí)徐是辰的別稱,也即是萬歷庚辰年(1580)。此時,正當后人估計的《金瓶梅》成書時期的中間。所以,我認為,賈三近寫作《金瓶梅》,既不想讓當世人知道這部書是自己寫的,又想讓后世人終有一天能夠查出他就是這部書的作者,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其他著作中埋下了許多伏線。而《滑耀編》正是他的重要埋伏點之一。今天,我們掘開這個埋伏點,自然可以得到許多資料,證明賈三近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四、賈三近的筆名由來
在前一部分,我們已經(jīng)指出蘭陵笑笑生就是賈三近的筆名。那末,他為什么要給自己起這樣一個筆名呢?
1581 年,賈三近以南京光祿卿請告家居。地方官吏和鄉(xiāng)人一致懇求,請他編一部《嶧縣志》?!吨尽烦芍?,他以"外史氏"的名號寫了一篇序文,曰:
乃于耕釣之徐,窮郊原,訪者舊,披古今書籍,凡殘篇斷喝,片言只字,有關(guān)于都圣蘭陵故實者,靡不搜羅備錄,越一寒暑,粗有梗概。"… 勒成一邑全書,使天下后世曉然,知峰為都垂蘭陵之舊疆?!?… 哇乎,山川疆域古今一爾,世代有推遷,而曾卜垂蘭陵之地猶昔也。
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賈三近三次提到蘭陵,而且特別強調(diào)要"使天下后世曉然,知峰為郎垂蘭陵之舊疆",唯恐后世人把蘭陵誤認成其他地方,其用心亦不可謂不苦了。下面,讓我們再看《嶧縣志· 鄉(xiāng)賢編》里的另一段歷數(shù)嶧縣先賢的話:
至于乘風云建偉績者,代不乏人,歷歷可考。經(jīng)術(shù)如匡樂安、孟太傅,諫爭如毋君房、王仲子,忠直如蕭垂相、繆中書,恬退如疏太傅、王司直,忠勇如李仆射、周司馬,其他瑰偉卓絕之士,照耀簡冊者無論矣?!话喙讨^:"漢興以來,魯東海多至卿相。"而劉向亦曰:"蘭陵多學。"信夫!由前而觀,矯矯諸公,即在海內(nèi),地不相及,猶為世散艷,愿為執(zhí)鞭,況生同鄉(xiāng)邑乎?如果說前一段話還僅僅是說明性的文字,那感情還是隱蔽的,而在這后一段中,他的熱愛故鄉(xiāng)之情,就沛沛然泄乎筆端了。有了這種感情作基礎(chǔ),他自然會把"蘭陵"二字嵌人自己的筆名。在"蘭陵散客"中是如此,在"蘭陵笑笑生"中也是如此。
"蘭陵"二字的由來已經(jīng)說清。那么,"笑笑"又該如何理解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在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六十大壽時,于慎行寫的一篇祝壽文中的一段話:
?。ㄙZ三近)退而私余(于慎行)曰:"嘻,吾日侍上(皇帝)左右,而大人(賈夢龍)嚴然在千里之郊,顧安得一渴見?"余曰:"君寧之見,不必膝下。"俄,翁以入賀來(北京)居旬月去,諫議君(賈三近)得朝夕渴見矣,而又私余曰:"嘻,大人今歲六十也,其誕五月十一日,顧安得一稱筋乎?"余曰:"君寧之壽,不必筋。"
于慎行在這段話中,非常形象地描繪了賈三近平日說話時的習慣,那就是每當開口說話,總要先笑一聲:"嘻!"從上面可以看到,賈三近說了兩句話,就用了兩個"嘻!"字。這樣的人,是很容易被同僚們戲稱為"笑笑生"的。我相信,終有一天定然會在賈三近的其他著作或他的朋友們的文集里找到這三個字的。
第二,賈三近臨去世之前四個月,在嶧縣賈家泉的山上,留下一篇摩崖石刻,中間是"石屋山泉"四個大字,后署"石屋主人賈三近題。"初看起來,無甚意義??墒牵斘覀冞M一步查閱另外的古代典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近似的名號:"石室先生"。這是北宋著名畫家文同的別號之一,而文同的另一個別號則是:"笑笑先生"。因此,我判斷賈家泉摩崖石刻上的"石屋主人"四個字,正是賈三近向后人暗示自己就是"笑笑生"。如此一來,賈三近去世前的這一舉動,就是大有深意的了。
第三,西漢時,蘭陵曾出過一個著名人物,名叫孟喜喜(史稱孟喜),字長卿,是今文易學"孟氏學"的創(chuàng)始者。著作雖已失傳,但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黃爽《漢學堂叢書》、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著》均有輯錄。對于這位孟太傅,賈三近說:"即在海內(nèi),地不相及,猶為世散艷,愿為執(zhí)鞭,況生同鄉(xiāng)邑乎?"基于這種追慕之情,由喜喜,而笑笑,而欣欣,便是極為自然的事情了。
此外,賈三近的父親賈夢龍,名柱山,字應乾,一生寫了大量詩詞文章。有《昨夢存伴東詩集》和《永怡堂詞稿》刊行于世。據(jù)《賈氏族譜》記載,這永怡堂正是賈家書樓的名稱。賈三近父子就是在這里讀書和寫作的。怡者,悅也。這就是"笑笑"的又一層含義。再說"生"。
于慎行在《賈三近慕志銘》中說:"世所稱心知莫逆,歡如兄弟,若吾與賈公,豈有兩耶?生同州域,而同進同肄詞館,趣操志行無弗同者。歸而同隱,公處南境,我處北境,號為魯兩生也。"這里所說的南境,是指賈三近的故鄉(xiāng)嶧縣,北境是指于慎行的故鄉(xiāng)東阿。這段話不但敘述了于慎行和賈三近的親密關(guān)系,而且告訴我們,在隆萬之際,于賈二人是高級官僚文人集團中,大名鼎鼎的山東"兩生"。在《東阿縣志》中,我們找到賈三近的一篇文章。這是于慎行請賈三近為他父親的詩集《于氏家藏詩略》寫的序文。文中說道:"隆慶戊辰,余與翁季子太史君并對公車,既講業(yè)中秘,復同館舍,號魯兩生。魯兩生朝夕相得,甚歡也。自是往來長安邸中且十年,習于氏履歷甚具。"魯兩生的存在,又得到了一個證明。
于慎行的《谷城山館詩集》中,還有兩次提到了魯兩生。一是《山中述懷寄石葵賈丈》:"秋山明月夜來聲,魯國相看自兩生。"二是《哭賈德修司馬》二首:"蔣家舊日冊三經(jīng),魯國當年并兩生。"
在這"魯兩生"之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于慎行號無垢生,因此,賈三近也肯定有一個別號叫XX生。至于"XX"是否就是"笑笑",前面所說的"滑耀子"、"石屋主人"、"孟喜喜"、"永怡堂",已經(jīng)透出消息,再加上他說話時總是"嘻嘻",因而我們說那"XX"就是"笑笑"并不是妄斷。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賈三近已有寧鳩子、蘭陵散客、貞忠居士等筆名,為什么還要另起一個"蘭陵笑笑生"的筆名呢?首先,賈三近是個很愛用筆名的人,其數(shù)量之多頗為少見。我已經(jīng)查到的,除上述三個之外,還有能表他小說家身份的筆名:蘭莊子、歷劫翁、石屋主人、大史氏、外史氏、野史氏等十數(shù)個。其中的規(guī)律,舉凡游戲文字,幾乎是寫一篇換一個筆名。更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在《金瓶梅》中換一個新名,那不立即就會暴露自己的身份嗎?而這,作為封建時代的一個大官僚,無論主觀與客觀,都是不允許的。如今,我們已把"蘭陵笑笑生"這個筆名的由來說清。因此,賈三近作為《金瓶梅》的作者,也就沒有多少疑問了。
總結(jié)以上,本章從家世生平、文學修養(yǎng)、精神氣質(zhì)、筆名以及與《金瓶梅》相照應的各種資料,全面證明了《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賈三近。
?。ā督鹌棵沸伦C》,1983 年齊魯書社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