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物,首推曾、胡、左、李。左宗棠是其中個性特殊的一位,不論當(dāng)時還是后世,他的名頭都蓋不過曾國藩和胡林翼,還有人認為李鴻章其實也比他強,但是在他活著的時候,這些人其實都不在他眼里。自比諸葛亮的他,一向以為今亮(即他自己)未必不如古亮(三國時的諸葛亮)。平心而論,左宗棠的確有那么兩下子,治軍、打仗、辦洋務(wù)都像模像樣,而且膽略過人,一干所謂的同光中興名臣中,就他總是和外國人叫板,還出征新疆,打敗了阿古柏。
有本事的人都牛。曾胡等人,在成名之前,都在官場上磨礪多年,所以涵養(yǎng)都好得不得了,即使牛,也是藏在里面看不出來;左宗棠不同,僅僅以舉人之身就一下子陷在剿滅長毛的大業(yè)中,故爾不免鋒芒畢露,牛氣沖天。湖南是太平天國戰(zhàn)爭早期的戰(zhàn)略要地,而當(dāng)時的湖南巡撫駱秉章卻是個婆婆媽媽的太平官,幸虧人家推薦了左宗棠做他的師爺,一干軍務(wù)要事全憑左師爺做主,他只管畫諾就是,總算沒有把省城長沙丟了。
左師爺初臨大事,指揮若定,但牛脾氣卻也大得緊。所有決策,他一言九鼎,駱秉章連商量一下的余地都沒有,只能百分之百聽他的。至于駱秉章麾下的將領(lǐng),左師爺更是不在話下,統(tǒng)統(tǒng)只有聽喝的份。當(dāng)時湖南有位總兵,名叫樊燮,自恃有戰(zhàn)功,見了左師爺而不拜,左師爺不高興了,喝道:武官見我都要請安,你為何不拜?樊總兵答道:武官雖微,但我也是朝廷二品大員,為何要拜一個未仕的舉人?左師爺聞言大怒,破口大罵:忘八蛋,滾出去!事后,左師爺立馬逼著駱秉章參了樊總兵一本,讓他回家吃老米去也。
樊總兵受了這口鳥氣,怎生消得,發(fā)誓報仇,不過人家沒有雇人行刺,也沒有上京城挖門子走關(guān)系,心想左宗棠一個舉人,就敢如此對我,不就欺負我沒文化嗎?于是賣了田地,蓋了一幢小樓,花大價錢請來名師,把兩個兒子關(guān)在樓里讀書;還讓兒子穿上女人衣服,把“忘八蛋,滾出去”刻成牌位,放在兒子的書房里,說是考上秀才準(zhǔn)去女裝外衣,考上舉人,跟左宗棠平級了,才可換上全套男人衣服。樊總兵的兩個兒子還真爭氣,步步登高,最后雙雙中了進士,其中弟弟樊增祥還進了翰林,成為晚清名噪一時的詩人。
不過,對于左宗棠牛脾氣的來由,樊總兵其實是錯會意了。晚清是亂世,是武人出頭的時候,左師爺之所以如此的牛,不是因為他的舉人功名。天下舉人多了,即使在太平年景,有幾個敢給手握兵權(quán)的總兵大人氣受的?左師爺?shù)呐怅P(guān)鍵在于人家有治軍用兵的韜略,在于駱秉章手里的軍權(quán)(后來左宗棠獨當(dāng)一面的時候,這樣的軍權(quán)他也有了)。讓兒子發(fā)憤讀書,中舉、成進士其實出不了他所受的鳥氣,人家左宗棠水漲船高,入相進軍機,一直到死都是那么牛。其實還是因為他在治軍和用兵方面有本事,以及手里軍事、財政和民政方面的權(quán)把子。樊家子弟在科舉的階梯上爬得再高,文名再盛,也爬不到當(dāng)年的左師爺頭上。如此看來,樊總兵的氣算是白受了。
有本事的人都牛。曾胡等人,在成名之前,都在官場上磨礪多年,所以涵養(yǎng)都好得不得了,即使牛,也是藏在里面看不出來;左宗棠不同,僅僅以舉人之身就一下子陷在剿滅長毛的大業(yè)中,故爾不免鋒芒畢露,牛氣沖天。湖南是太平天國戰(zhàn)爭早期的戰(zhàn)略要地,而當(dāng)時的湖南巡撫駱秉章卻是個婆婆媽媽的太平官,幸虧人家推薦了左宗棠做他的師爺,一干軍務(wù)要事全憑左師爺做主,他只管畫諾就是,總算沒有把省城長沙丟了。
左師爺初臨大事,指揮若定,但牛脾氣卻也大得緊。所有決策,他一言九鼎,駱秉章連商量一下的余地都沒有,只能百分之百聽他的。至于駱秉章麾下的將領(lǐng),左師爺更是不在話下,統(tǒng)統(tǒng)只有聽喝的份。當(dāng)時湖南有位總兵,名叫樊燮,自恃有戰(zhàn)功,見了左師爺而不拜,左師爺不高興了,喝道:武官見我都要請安,你為何不拜?樊總兵答道:武官雖微,但我也是朝廷二品大員,為何要拜一個未仕的舉人?左師爺聞言大怒,破口大罵:忘八蛋,滾出去!事后,左師爺立馬逼著駱秉章參了樊總兵一本,讓他回家吃老米去也。
樊總兵受了這口鳥氣,怎生消得,發(fā)誓報仇,不過人家沒有雇人行刺,也沒有上京城挖門子走關(guān)系,心想左宗棠一個舉人,就敢如此對我,不就欺負我沒文化嗎?于是賣了田地,蓋了一幢小樓,花大價錢請來名師,把兩個兒子關(guān)在樓里讀書;還讓兒子穿上女人衣服,把“忘八蛋,滾出去”刻成牌位,放在兒子的書房里,說是考上秀才準(zhǔn)去女裝外衣,考上舉人,跟左宗棠平級了,才可換上全套男人衣服。樊總兵的兩個兒子還真爭氣,步步登高,最后雙雙中了進士,其中弟弟樊增祥還進了翰林,成為晚清名噪一時的詩人。
不過,對于左宗棠牛脾氣的來由,樊總兵其實是錯會意了。晚清是亂世,是武人出頭的時候,左師爺之所以如此的牛,不是因為他的舉人功名。天下舉人多了,即使在太平年景,有幾個敢給手握兵權(quán)的總兵大人氣受的?左師爺?shù)呐怅P(guān)鍵在于人家有治軍用兵的韜略,在于駱秉章手里的軍權(quán)(后來左宗棠獨當(dāng)一面的時候,這樣的軍權(quán)他也有了)。讓兒子發(fā)憤讀書,中舉、成進士其實出不了他所受的鳥氣,人家左宗棠水漲船高,入相進軍機,一直到死都是那么牛。其實還是因為他在治軍和用兵方面有本事,以及手里軍事、財政和民政方面的權(quán)把子。樊家子弟在科舉的階梯上爬得再高,文名再盛,也爬不到當(dāng)年的左師爺頭上。如此看來,樊總兵的氣算是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