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篇"就此結(jié)束了,最后來做個小復(fù)習(xí)好了,扯幾句看似無關(guān)其實有關(guān)的話。
咱們把時間往后拉拉,看幾篇唐朝人寫的饒有啟發(fā)意義的小品文。這位唐人名叫羅隱--上本書里介紹過的,就是落魄了一生、最后在妓女那里寫詩掙面子的那位。羅隱的小文可是魯迅很抬舉的啊,咱們來看看: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讓之心,貞廉之節(jié),不恒其性耳。視玉帛而取者,則曰牽于寒饑;視國家而取者,則曰救彼涂炭。牽于寒饑者無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zé)o退讓之心,貞廉之節(jié);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生其謀耳。當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矣?。ā蹲嫊び⑿壑浴罚?br />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變色龍之所以會變色,野兔之所以在春天和秋天換上不同的毛色,都是為了防備天敵,我們?nèi)祟愐彩且粯影?!小偷和強盜不都是人么,一個鼻子兩只眼,也穿衣服也戴帽,和好人不同的地方,只是謙恭之心不太多、道德操守不太高罷了。(注意:想想孟老師的"四心"和"四端"。)
看見人民幣就搶的人,他們會說:"我快餓死了!快讓我搶五百萬買倆饅頭吃吧!"奪取國家政權(quán)的人,他們會說:"我這是要救國就民!"那些沒饅頭吃的咱們就不說他了,為了一個饅頭就惹出血案來實在不值當?shù)?,但那些救國就民的人,是不是?yīng)該順應(yīng)民意、把自己的心和人民的心拴在一起呢?當年小小劉邦在首都看見秦始皇的陣勢,感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小小項羽看見秦始皇的浩蕩車隊,感嘆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和項羽原先未必就沒有謙恭之心,未必就沒有道德操守,可權(quán)力的誘惑實在太大了,還要什么道德呀,把秦始皇的天下?lián)屵^來多好啊!
劉邦和項羽到底也是英雄人物,咱們想想,英雄都抗拒不住權(quán)力的誘惑,何況普通人呢?你可知道一把椅子有多少人天天輾轉(zhuǎn)反側(cè)地惦記著呢!
楚荊人淫祀者舊矣。有巫頗聞于鄉(xiāng)閭。其初為人祀也,筵席尋常,歌迎舞將,祈疾者健起,祈歲者豐穰。其后為人祈也,羊豬鮮肥,清酤滿巵,祈疾者得死,祈歲者得饑。里人忿焉,而思之,未得。適有言者曰:"吾昔游其家也,其家無甚累,故為人祀,誠必磬乎中,而福應(yīng)乎外,其胙必散之。其后男女藩息焉,衣食廣大焉。故為人祀,誠不得磬乎中,而神亦不歆乎外,其胙且入其家。是人非前圣后愚,蓋牽于心而不暇及人耳。以一巫用心尚爾,況異于是者乎?(《讒書·荊巫》)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湖南、湖北那邊的最愛搞祭祀,有事沒事的都得祭祀兩回。那邊有一個著名的主持人,很有兩下子--對了,我說的是祭祀活動的主持人,也就是巫師。這位巫師一開始開展工作的時候,擺的架式倒也不大,弄上平平常常的幾桌酒菜,然后唱歌跳舞的。(不陪客人聊天哦?。┧麨橐粋€癌癥晚期的病人祈禱,剛祈禱完,這位病人馬上就跳起來參加馬拉松比賽去了;還有一次他祈禱當年能多打點兒糧食,秋收的時候就爆出"畝產(chǎn)萬斤糧"的特大新聞。這位巫師一來二去就成名了,再要有誰請啊去搞祭祀,那動靜可就不一樣了:架子也大了,出場費也高了,可祭祀的效果卻越來越差了。為一個感冒患者祈禱,剛祈禱完,人家的感冒癥狀就全沒了,連呼吸都沒了;為農(nóng)業(yè)收成祈禱,剛祈禱完,就鬧自然災(zāi)害了。巫師還奇怪呢:不對呀,不久前不是還"畝產(chǎn)萬斤糧"呢么?
大家全對巫師很惱火,可也不明白為什么,難道是司馬南來了?哎,那邊旮旯里戴鴨舌帽的老頭兒很像何祚庥哎!正在群情洶涌呢,人堆兒里有個年輕男子突然掉頭就跑,跑出二里地去才停了下來,接頭的人放下望遠鏡,看著他氣喘吁吁的樣子,憂慮地說:"我一直擔(dān)著心呢,小方,剛才真是太危險了!"
氣哼哼的人群沒頭沒腦地打了半天假想敵,到頭來也沒摸到一點兒頭緒,這時候有人說話了:"大家都別瞎猜了,我說說我的看法。以前我去過巫師家,當時他家里很簡樸,所以他為別人祈禱的時候,心里很虔誠,神靈很容易受到感應(yīng),他祈禱完了以后還把祭肉分給大家呢。后來他發(fā)達了,養(yǎng)兒養(yǎng)女,住別墅、開名車,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他這時候再為人祈禱,心里不寧靜了,神靈自然也感應(yīng)不到了,他還把祭肉全弄回自己家去,太惡劣了!他并不是從先前的圣人變成后來的笨蛋了,而是腦筋全圍著私利轉(zhuǎn)了,顧不上旁人了。"
羅隱爺爺最后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小小巫師的心理尚且如此,何況其他?"
買臣之貴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一旦,去妻言于買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譏寒勤苦時節(jié),見翁子之志,何嘗不言通達后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而吾不幸離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達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錦以晝之,斯亦極矣。而向所言者,蔑然無聞。豈四方無事使之然耶?豈急于富貴未假度者耶?以吾觀之,矜于一婦女人,則可矣,其他未之見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閉氣而死。(《讒書·越婦言》)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這個故事是根據(jù)一段真實的歷史作的翻案式的虛構(gòu)。故事的原本非常著名,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覆水難收",就是從這里來的。
漢朝,紹興一帶有個樵夫,叫朱買臣。如果按照"干一行,愛一行"的標準來看,朱買臣肯定不是個好樵夫,因為他總是一邊打柴、一邊讀書。老婆也跟著他一起打柴,兩口子一起背著柴禾走山路,朱買臣朗朗背書,這哪像個正經(jīng)樵夫的樣子,招人恥笑??!朱太太說:"好老公,親愛的,求求你了,踏踏實實干工作,別盡不務(wù)正業(yè)、想入非非的。"朱買臣也不搭理她,反倒背書背得更響亮了。
一個山野農(nóng)村,老百姓哪知道"子曰詩云"是什么?。看蠹衣犞熨I臣整天背書,都覺得他不是鬼上身就是講宇宙語和外星人溝通。朱太太實在受不了了,有一天放下柴禾擔(dān)子,抽出一根柴禾就向老公砸了過去。朱買臣突然看見眼前一個盤旋著的不明飛行物越來越大,正在驚奇,朱太太又罵道:"子曰:老娘要離婚!"朱買臣一聽:咦,UFO里的外星人用宇宙語跟我溝通了?!
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朱買臣就不知道了,因為UFO雖然是木質(zhì)的,可恰巧枝杈之間夾著一塊鵝卵石。
朱買臣醒來之后,面對著太太提出的離婚請求猶豫了好一會兒。終于,朱買臣笑了起來:"我命中注定五十歲會大富大貴,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四十好幾了,你都跟我受了這么多年的苦,再熬幾年就有好日子過了,到那時候,嘿嘿,小妞兒,讓你吃香的、喝辣的,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朱太太火了:"就你這樣不好好打柴,一腦門子念書念書的,還榮華富貴呢,離餓死都不遠了!最可氣的是,瞧你那德行,還'小妞兒'呢,老娘跟你急!"
有一句話一直都是至理名言:知識改變命運。離婚后的朱買臣果然發(fā)跡了,resume被一家跨國大公司看中了,老板漢武帝對他還真不錯,讓他回到家鄉(xiāng)去做大區(qū)經(jīng)理,這就叫"衣錦還鄉(xiāng)"啊。漢武帝當時給朱買臣的任命書蓋章的時候,還拿項羽的名言說事:"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我就讓你衣錦晝行,好好美一回!"
朱買臣榮歸故里,牛大發(fā)了,單看這個儀仗隊,開道摩托都到北京了,殿后的大奔還在廣州呢,綿延了一整條京廣鐵路。這個時候,離婚后的朱太太已經(jīng)改嫁,夫妻都在地方上做環(huán)衛(wèi)工人。朱買臣倒念舊情,讓這對夫妻住到自己豪華宅院里來,給吃給穿。一個月以后,朱太太上吊而死。
《漢書》在寫這段故事的時候,班固是和朱買臣站在一頭兒的,他認為朱太太當年不能和老公同甘共苦,最后落得個羞憤而死的可恥下場。
這個故事還被編進戲里,我小時候還看過,但當時可不懂這出戲是有正史依據(jù)的。戲里的朱太太是個人人恨的角色,具體就不多說了,后來當朱買臣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朱太太還沒改嫁,她找老公想要和好。朱買臣讓手下人把一盆水潑在地上,然后對朱太太說:"你要是能把潑出去的水再收回盆里,那咱們再說。"
--無論正史還是戲曲,羅隱爺爺都不贊同,認為朱太太上吊而死另有原因?,F(xiàn)在出現(xiàn)的才是這段故事的羅隱版:
朱買臣富貴還鄉(xiāng),可憐他的前妻,給她吃的穿的還有住的,也算盡了仁者之心。有一天,朱太太跟前夫的手下人發(fā)牢騷,說:"以前好多年里我一直伺候你們老大,當年啊,每當饑寒交迫的時候,我家老朱常說有朝一日發(fā)跡了,要如何如何報效祖國、報效人民。我該死,這幾年離開了老朱??船F(xiàn)在老朱總算熬出頭了,可他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漂亮話我怎么再也聽不到了呢?"
這位手下人心說:"原來我們大人在大會上常說的那些話是早已練就的??!"
朱太太接著說:"我現(xiàn)在真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是國泰民安用不著他出力了嗎?還是他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wù),正忙著爭權(quán)斂財顧不上以前的志向了嗎?我看啊,老朱這人也就能在我這么個婦道人家面前夸耀夸耀罷了,算個什么東西呀!吃他的、住他的,我都嫌丟人!"
朱太太說完,憋了一口氣,死了。
羅隱的這幾個小故事,前兩個可以讓我們回顧一下孟子與楊、墨之爭,而朱太太呢,不是和陳仲子有一拼么?所不同的是,陳仲子的存在幾乎是沒有語境的,而朱太太卻有著詳細的上下文。
熊逸
2006年4月
咱們把時間往后拉拉,看幾篇唐朝人寫的饒有啟發(fā)意義的小品文。這位唐人名叫羅隱--上本書里介紹過的,就是落魄了一生、最后在妓女那里寫詩掙面子的那位。羅隱的小文可是魯迅很抬舉的啊,咱們來看看: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讓之心,貞廉之節(jié),不恒其性耳。視玉帛而取者,則曰牽于寒饑;視國家而取者,則曰救彼涂炭。牽于寒饑者無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zé)o退讓之心,貞廉之節(jié);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生其謀耳。當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矣?。ā蹲嫊び⑿壑浴罚?br />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變色龍之所以會變色,野兔之所以在春天和秋天換上不同的毛色,都是為了防備天敵,我們?nèi)祟愐彩且粯影?!小偷和強盜不都是人么,一個鼻子兩只眼,也穿衣服也戴帽,和好人不同的地方,只是謙恭之心不太多、道德操守不太高罷了。(注意:想想孟老師的"四心"和"四端"。)
看見人民幣就搶的人,他們會說:"我快餓死了!快讓我搶五百萬買倆饅頭吃吧!"奪取國家政權(quán)的人,他們會說:"我這是要救國就民!"那些沒饅頭吃的咱們就不說他了,為了一個饅頭就惹出血案來實在不值當?shù)?,但那些救國就民的人,是不是?yīng)該順應(yīng)民意、把自己的心和人民的心拴在一起呢?當年小小劉邦在首都看見秦始皇的陣勢,感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小小項羽看見秦始皇的浩蕩車隊,感嘆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和項羽原先未必就沒有謙恭之心,未必就沒有道德操守,可權(quán)力的誘惑實在太大了,還要什么道德呀,把秦始皇的天下?lián)屵^來多好啊!
劉邦和項羽到底也是英雄人物,咱們想想,英雄都抗拒不住權(quán)力的誘惑,何況普通人呢?你可知道一把椅子有多少人天天輾轉(zhuǎn)反側(cè)地惦記著呢!
楚荊人淫祀者舊矣。有巫頗聞于鄉(xiāng)閭。其初為人祀也,筵席尋常,歌迎舞將,祈疾者健起,祈歲者豐穰。其后為人祈也,羊豬鮮肥,清酤滿巵,祈疾者得死,祈歲者得饑。里人忿焉,而思之,未得。適有言者曰:"吾昔游其家也,其家無甚累,故為人祀,誠必磬乎中,而福應(yīng)乎外,其胙必散之。其后男女藩息焉,衣食廣大焉。故為人祀,誠不得磬乎中,而神亦不歆乎外,其胙且入其家。是人非前圣后愚,蓋牽于心而不暇及人耳。以一巫用心尚爾,況異于是者乎?(《讒書·荊巫》)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湖南、湖北那邊的最愛搞祭祀,有事沒事的都得祭祀兩回。那邊有一個著名的主持人,很有兩下子--對了,我說的是祭祀活動的主持人,也就是巫師。這位巫師一開始開展工作的時候,擺的架式倒也不大,弄上平平常常的幾桌酒菜,然后唱歌跳舞的。(不陪客人聊天哦?。┧麨橐粋€癌癥晚期的病人祈禱,剛祈禱完,這位病人馬上就跳起來參加馬拉松比賽去了;還有一次他祈禱當年能多打點兒糧食,秋收的時候就爆出"畝產(chǎn)萬斤糧"的特大新聞。這位巫師一來二去就成名了,再要有誰請啊去搞祭祀,那動靜可就不一樣了:架子也大了,出場費也高了,可祭祀的效果卻越來越差了。為一個感冒患者祈禱,剛祈禱完,人家的感冒癥狀就全沒了,連呼吸都沒了;為農(nóng)業(yè)收成祈禱,剛祈禱完,就鬧自然災(zāi)害了。巫師還奇怪呢:不對呀,不久前不是還"畝產(chǎn)萬斤糧"呢么?
大家全對巫師很惱火,可也不明白為什么,難道是司馬南來了?哎,那邊旮旯里戴鴨舌帽的老頭兒很像何祚庥哎!正在群情洶涌呢,人堆兒里有個年輕男子突然掉頭就跑,跑出二里地去才停了下來,接頭的人放下望遠鏡,看著他氣喘吁吁的樣子,憂慮地說:"我一直擔(dān)著心呢,小方,剛才真是太危險了!"
氣哼哼的人群沒頭沒腦地打了半天假想敵,到頭來也沒摸到一點兒頭緒,這時候有人說話了:"大家都別瞎猜了,我說說我的看法。以前我去過巫師家,當時他家里很簡樸,所以他為別人祈禱的時候,心里很虔誠,神靈很容易受到感應(yīng),他祈禱完了以后還把祭肉分給大家呢。后來他發(fā)達了,養(yǎng)兒養(yǎng)女,住別墅、開名車,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他這時候再為人祈禱,心里不寧靜了,神靈自然也感應(yīng)不到了,他還把祭肉全弄回自己家去,太惡劣了!他并不是從先前的圣人變成后來的笨蛋了,而是腦筋全圍著私利轉(zhuǎn)了,顧不上旁人了。"
羅隱爺爺最后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小小巫師的心理尚且如此,何況其他?"
買臣之貴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一旦,去妻言于買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譏寒勤苦時節(jié),見翁子之志,何嘗不言通達后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而吾不幸離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達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錦以晝之,斯亦極矣。而向所言者,蔑然無聞。豈四方無事使之然耶?豈急于富貴未假度者耶?以吾觀之,矜于一婦女人,則可矣,其他未之見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閉氣而死。(《讒書·越婦言》)
聽羅隱爺爺講故事:這個故事是根據(jù)一段真實的歷史作的翻案式的虛構(gòu)。故事的原本非常著名,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覆水難收",就是從這里來的。
漢朝,紹興一帶有個樵夫,叫朱買臣。如果按照"干一行,愛一行"的標準來看,朱買臣肯定不是個好樵夫,因為他總是一邊打柴、一邊讀書。老婆也跟著他一起打柴,兩口子一起背著柴禾走山路,朱買臣朗朗背書,這哪像個正經(jīng)樵夫的樣子,招人恥笑??!朱太太說:"好老公,親愛的,求求你了,踏踏實實干工作,別盡不務(wù)正業(yè)、想入非非的。"朱買臣也不搭理她,反倒背書背得更響亮了。
一個山野農(nóng)村,老百姓哪知道"子曰詩云"是什么?。看蠹衣犞熨I臣整天背書,都覺得他不是鬼上身就是講宇宙語和外星人溝通。朱太太實在受不了了,有一天放下柴禾擔(dān)子,抽出一根柴禾就向老公砸了過去。朱買臣突然看見眼前一個盤旋著的不明飛行物越來越大,正在驚奇,朱太太又罵道:"子曰:老娘要離婚!"朱買臣一聽:咦,UFO里的外星人用宇宙語跟我溝通了?!
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朱買臣就不知道了,因為UFO雖然是木質(zhì)的,可恰巧枝杈之間夾著一塊鵝卵石。
朱買臣醒來之后,面對著太太提出的離婚請求猶豫了好一會兒。終于,朱買臣笑了起來:"我命中注定五十歲會大富大貴,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四十好幾了,你都跟我受了這么多年的苦,再熬幾年就有好日子過了,到那時候,嘿嘿,小妞兒,讓你吃香的、喝辣的,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朱太太火了:"就你這樣不好好打柴,一腦門子念書念書的,還榮華富貴呢,離餓死都不遠了!最可氣的是,瞧你那德行,還'小妞兒'呢,老娘跟你急!"
有一句話一直都是至理名言:知識改變命運。離婚后的朱買臣果然發(fā)跡了,resume被一家跨國大公司看中了,老板漢武帝對他還真不錯,讓他回到家鄉(xiāng)去做大區(qū)經(jīng)理,這就叫"衣錦還鄉(xiāng)"啊。漢武帝當時給朱買臣的任命書蓋章的時候,還拿項羽的名言說事:"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我就讓你衣錦晝行,好好美一回!"
朱買臣榮歸故里,牛大發(fā)了,單看這個儀仗隊,開道摩托都到北京了,殿后的大奔還在廣州呢,綿延了一整條京廣鐵路。這個時候,離婚后的朱太太已經(jīng)改嫁,夫妻都在地方上做環(huán)衛(wèi)工人。朱買臣倒念舊情,讓這對夫妻住到自己豪華宅院里來,給吃給穿。一個月以后,朱太太上吊而死。
《漢書》在寫這段故事的時候,班固是和朱買臣站在一頭兒的,他認為朱太太當年不能和老公同甘共苦,最后落得個羞憤而死的可恥下場。
這個故事還被編進戲里,我小時候還看過,但當時可不懂這出戲是有正史依據(jù)的。戲里的朱太太是個人人恨的角色,具體就不多說了,后來當朱買臣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朱太太還沒改嫁,她找老公想要和好。朱買臣讓手下人把一盆水潑在地上,然后對朱太太說:"你要是能把潑出去的水再收回盆里,那咱們再說。"
--無論正史還是戲曲,羅隱爺爺都不贊同,認為朱太太上吊而死另有原因?,F(xiàn)在出現(xiàn)的才是這段故事的羅隱版:
朱買臣富貴還鄉(xiāng),可憐他的前妻,給她吃的穿的還有住的,也算盡了仁者之心。有一天,朱太太跟前夫的手下人發(fā)牢騷,說:"以前好多年里我一直伺候你們老大,當年啊,每當饑寒交迫的時候,我家老朱常說有朝一日發(fā)跡了,要如何如何報效祖國、報效人民。我該死,這幾年離開了老朱??船F(xiàn)在老朱總算熬出頭了,可他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漂亮話我怎么再也聽不到了呢?"
這位手下人心說:"原來我們大人在大會上常說的那些話是早已練就的??!"
朱太太接著說:"我現(xiàn)在真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是國泰民安用不著他出力了嗎?還是他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wù),正忙著爭權(quán)斂財顧不上以前的志向了嗎?我看啊,老朱這人也就能在我這么個婦道人家面前夸耀夸耀罷了,算個什么東西呀!吃他的、住他的,我都嫌丟人!"
朱太太說完,憋了一口氣,死了。
羅隱的這幾個小故事,前兩個可以讓我們回顧一下孟子與楊、墨之爭,而朱太太呢,不是和陳仲子有一拼么?所不同的是,陳仲子的存在幾乎是沒有語境的,而朱太太卻有著詳細的上下文。
熊逸
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