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xùn)|道一河中府,河?xùn)|。赤。開元戶七萬二百七。元和戶一萬九千六百。鄉(xiāng)六十五。
今為河中節(jié)度使理所。
管州五:河中府,絳州,晉州,慈州,隰州??h三十七。都管戶四萬一千三百六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按今州,本帝舜所都蒲坂也。春秋時,為魏、耿、楊、芮之地?!蹲髠鳌吩唬骸皶x獻公滅魏以賜畢萬?!狈⒃唬骸拔涸跁x之蒲坂?!?br />
畢萬之後,十代至文侯,列為諸侯,至惠王僭號稱王,至王假為秦所滅。今州即秦河?xùn)|郡地也。漢元年,項羽封魏豹為西魏王,王河?xùn)|,都平陽。二年,豹降,從漢王在滎陽,請歸侍親疾,至則絕河津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地。九月,韓信虜豹,定魏地,置河?xùn)|、上黨、太原郡。文帝時,季布為河?xùn)|守,文帝謂曰:“河?xùn)|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贬嵛禾涞垤督裰堇碇糜褐?,延和元年改雍州為秦州。周明帝改秦州為蒲州,因蒲坂以為名。隋大業(yè)三年罷州,又置河?xùn)|郡。
隋將屈突通守河?xùn)|,高祖師次桑泉縣,通出守潼關(guān),乃令鷹揚郎將堯君素、王行本留鎮(zhèn)郡城,遂於今桑泉縣置河?xùn)|郡。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其年堯君素為賊人薛宋、李楚客所殺,王行本仍堅守不賓。二年,置蒲州總管。三年,行本歸化,自桑泉移蒲州於今理。九年,廢總管置都督府,復(fù)為州。開元元年五月,改為河中府,仍置中都,麗正殿學(xué)士韓覃上疏,陳其不可,至六月詔停,復(fù)為州。乾元三年,又改為河中府。大歷中,元載為相,又上建中都議曰:“自古建大功者,未嘗不用天因地,故高祖保關(guān)中,光武據(jù)河內(nèi),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臣等考天地之心,本圣人之意,驗古往之事,切當(dāng)今之務(wù),則莫若建河中為中都,隸陜、虢、晉、絳、汾、潞、儀、石、慈、隰等十城為藩衛(wèi)。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底柱之險,羊腸在潞州壺關(guān)縣東南一百六里。濁河、孟門之限,孟門在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即龍門上口。以に轅為襟帶,與關(guān)中為表里,劉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推是而言,則建中都將欲固長安,非欲外之也;將欲安成周,非欲舍之也;將欲制蠻夷,非欲懼之也;將欲定天下,非欲弱之也。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黃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勝,郁關(guān)河之氣色。每歲白露既降,涼風(fēng)已高,陛下處金城湯池內(nèi)綏華夏,登信臣驍將外馭戎狄,出於仲秋,還於農(nóng)隙,有漕濁泛舟之便,無登高履險之虞,不傷財,不害人,得養(yǎng)威而時狩,如此則國有保安之所,家無系虜之憂矣?!笔枳嗖皇?。初,代宗自幸陜之後,每歲八九月,京師忄匈忄匈,常懼犬戎復(fù)至,將相之家,皆裝儲糗,為行李之備。載知人情不安,遂奏此疏,冀因制置,竊有兵權(quán),議亦宏博,盡當(dāng)時利害。然代宗探見載意,議故不行。或曰建中都,江融《設(shè)險圖》之首篇也,融誅後書已不傳,不知斯言何自而得?
府境:東西二百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百二十里。東至東都五百八十五里。東北至絳州取桐鄉(xiāng)路二百六十里。西南至華州一百四十七里。西至同州六十七里。東南至虢州一百八十三里。東南至陜州二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麥<麥員>扇,竹扇,漆匣,乾棗,鳳棲梨,龍骨。賦:絹,綿,麻,布。
管縣八:河?xùn)|,河西,臨晉,猗氏,虞鄉(xiāng),寶鼎,解,永樂。
河?xùn)|縣,次赤。郭下。本漢蒲坂縣地也,屬河?xùn)|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蒲州。十六年,移蒲坂縣於城東,仍於今理別置河?xùn)|縣,大業(yè)二年省蒲坂縣入河?xùn)|縣。
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縣南十五里。
風(fēng)陵堆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與潼關(guān)相對。
長原,一名蒲坂,在縣東二里。其原出龍骨。
河水,北自桑泉縣界流入。
媯水,源出縣南雷首山?!渡袝吩唬骸褒鸾刀趮傴?。”
州城,即蒲坂城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
故陶城,在縣北四十里?!渡袝髠鳌吩唬骸八刺沼诤訛I?!?br />
故堯城,在縣南二十八里。
蒲坂關(guān),一名蒲津關(guān),在縣西四里?!段褐尽吩弧疤嫖髡黢R超、韓遂,夜渡蒲津關(guān)”,即謂此也。今造舟為梁,其制甚盛,每歲徵竹索價謂之橋腳錢,數(shù)至二萬,亦關(guān)河之巨防焉。
風(fēng)陵故關(guān),一名風(fēng)陵津,在縣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韓遂,自潼關(guān)北渡,即其處也。
舜祠,在州理舜城中。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以時灑埽。
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蘇。
河西縣,次赤。郭下。本朝邑縣東地,乾元三年因置河中府,割朝邑縣置。
臨晉縣,次畿。西南至府七十四里。本漢解縣地,後魏改為北解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於今理置桑泉縣,因縣東桑泉故城以為名也,天寶十二年,改為臨晉。
河水,經(jīng)縣西四十里。
涑水,在縣東二十三里。
故解城,本春秋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里。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內(nèi)及解梁城是也。
桑泉故城,在縣東十三里?!蹲髠鳌吩弧爸囟鷩詈肷H?,謂此也。
故司空魏國公裴寂墓,在縣東北十七里。
猗氏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舊縣,即猗頓之所居也。東魏恭帝二年,改猗氏為桑泉縣,周明帝復(fù)改桑泉為猗氏縣,屬汾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蒲州。
涑水,經(jīng)縣南六里。
故郇邑,在縣西南四里?!蹲髠鳌吩弧皶x侯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
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即平陽絳邑縣也。
虞鄉(xiāng)縣,次畿。西至府七十里。本漢解縣地也,後魏孝文帝改置南解縣,屬河?xùn)|郡。周明帝武成二年廢南解縣,別置綏化縣,武帝改綏化為虞鄉(xiāng)。
壇道山,一名百梯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高萬仞,躋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南有穴,莫測淺深,每有敕使投金龍於此,兼醮焉。
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蹲髠鳌吩磺夭疂臃僦廴⊥豕?。
王老仙人祠在縣西十七里。
寶鼎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汾陰縣也,屬河?xùn)|郡。劉元海時廢汾陰縣入蒲坂縣。後魏孝文帝復(fù)置汾陰縣,開元十一年,改為寶鼎縣。
黃河,在縣北十一里。趙簡子沈佞臣欒激之所也。
汾水,北去縣二十五里。
后土祠,在縣西北一十一里。
殷湯陵,在縣北四十三里。
解縣,次畿。西北至府四十五里。本漢舊縣也,屬河?xùn)|郡。隋大業(yè)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xiāng)縣於廢解縣理,即今縣理是也。武德元年改虞鄉(xiāng)縣為解縣,屬虞州,因漢書名也,仍於蒲州界別置虞鄉(xiāng)縣。貞觀十四年,廢虞州,解縣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
鹽池,在縣東十里。
女鹽池,在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池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jié);如逢霖雨,鹽則不生。今大池與安邑縣池總謂之雨池,官置使以領(lǐng)之,每歲收利納一百六十萬貫。
熨斗陂,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通路自縣東南逾中條山,出白徑,趨陜州之道也。山嶺參天,左右壁立,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白徑嶺焉。
永樂縣,次畿。北至府九十里。本漢河北縣地,周明帝改河北縣為永樂縣,武帝省永樂縣,以地屬芮城縣。武德二年,分芮城於縣東北二里永固堡重置永樂,屬芮州,七年移於今理,貞觀八年改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北三十里。
河水,經(jīng)縣南二里。
永樂澗水,源出中條山,經(jīng)縣東二里,又南入河。
五老山,在縣東北十三里。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飛為流星上入昴,因號其山為五老山。
絳州,絳郡。雄。開元戶八萬一千九百八十八。鄉(xiāng)一百七十六。元和戶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爝w新田。”注曰:“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也?!比錅鐣x,其地屬魏,戰(zhàn)國時亦為魏地。秦為河?xùn)|郡地。今州,即漢河?xùn)|郡之臨汾縣地也。魏正始八年,分河?xùn)|汾北置平陽郡,又為平陽郡地。後魏太武帝於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縣界柏壁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屬焉。孝文帝廢東雍州,東魏靜帝復(fù)置,周明帝武成二年改東雍州為絳州。
隋大業(yè)三年廢州,為絳郡。初,義師將西入關(guān),大將軍進次古堆,去絳郡十馀里。
通守陳叔達堅守不下,高祖命廚人曰“明日早下絳城,然後食”。乃引兵攻城,自旦及辰,破之。仍置絳郡。武德元年罷郡,置絳州總管,三年復(fù)為絳州。
州境:東西三百六十五里。南北三百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九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垣縣王屋路四百八十里。東北至?xí)x州一百四十里。南至陜州二百里。東至澤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慈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梨,蝎,防風(fēng)。賦:布,麻。
管縣九:正平,太平,萬泉,曲沃,翼城,聞喜,絳,稷山,龍門。
正平縣,望。郭下。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
十八年改臨汾縣為正平縣,因正平故郡城為名也。
汾水,東北自曲沃縣界流入。
澮水,東自曲沃縣流入。
柏壁,在縣西南二十里。後魏明帝元年,於此置柏壁鎮(zhèn),太武帝廢鎮(zhèn),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周武帝於此改置絳州,建德六年又自此移絳州於今稷山縣西南二十里玉壁。按柏壁高二丈五尺,周回八里。
晉祁宮在縣南六里?!蹲髠鳌吩唬骸笆杂跁x魏榆。師曠曰‘石不能言,或憑焉。抑又聞之,作事不時,怨ゥ動于人,則有非言之物而言’。於是晉侯方筑祁之宮”。今按宮南有澮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宮西而合。隋末依宮馀址筑堡,今名修義堡。
晉靈公臺,在縣西北三十一里?!蹲髠鳌吩弧皶x靈公不君,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即此臺也。
武平故關(guān),在縣西三十里。高齊時置,周平齊廢。
晉齊姜墓,在縣南九里。申生之母也。
驪姬墓,在縣南八里。
太平縣,緊。南至州五十里。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於今縣東北二十七里太平故關(guān)城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周改泰平為太平縣,因關(guān)名。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年改屬絳州。
汾水,在縣東二十九里。
太平故關(guān)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白波壘,在縣東南十二里。後漢末黃巾賊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於此筑壘。
子奇壘,在縣東三十里。後秦王姚興遣弟義陽公平字子奇,與征虜將軍狄伯支等步騎四萬伐魏,攻平陽陷之,遂據(jù)柴壁。魏軍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敗,將麾下三十騎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將四萬人皆為魏所擒。今按此壘西臨汾水,壘側(cè)尚有柴村,子奇投汾水,即此處也。
趙盾祠,在縣西南十八里。
李牧祠,在縣東北十三里。
晉公孫杵臼、程嬰墓,并在縣南二十一里趙盾墓塋中。
萬泉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汾陰縣地,屬河?xùn)|郡。又薛通城者,後魏道武帝天賜元年,赫連勃勃僭號夏,侵河外,於時有縣人薛通,率宗族千馀家,西去漢汾陰縣城八十里筑城自固,因名之。武德三年,於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屬泰州??h東谷中有井泉百馀區(qū),因名萬泉。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屬絳州。
曲沃縣,緊。西至州五十里。本晉舊都絳縣地也,漢以為絳縣,屬河?xùn)|郡。
後漢加“邑”字,屬郡不改。晉改屬平陽郡。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十里置曲沃縣,屬正平郡,因晉曲沃為名。隋開皇三年罷正平郡,改屬絳州。
絳山,在縣南十三里。出銅钅。
汾水,西南去縣二十二里。
澮水,在縣南二里。
絳水,在縣東南三里。
漢絳縣,本春秋晉都新田也,在縣南二里。周勃為絳侯,即其地也,今號絳邑故城。
陘庭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蹲髠鳌贰扒治涔ヒ?,次于陘庭”是也。
臺駘神祠,在縣西南三十六里?!蹲髠鳌吩唬骸皶x侯有疾,卜臺駘為崇,問于子產(chǎn)。子產(chǎn)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能業(yè)其官,帝用嘉之,封諸汾川。今晉主汾而滅之,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br />
翼城縣,望。西南至州一百里。本漢絳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明帝置北絳縣,隋開皇末改為翼城縣,屬絳州,因縣東古翼城為名也。武德元年於此置澮州,四年廢澮州,縣屬絳州。
澮高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澮水出焉。其山出鐵,隋於此置平泉冶。
澮水,今改名翼水。
故翼城,在縣東南十五里。晉故絳都也。
故唐城,在縣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也。
聞喜縣,望。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漢左邑縣之桐鄉(xiāng)也,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此聞南越破,大喜,因立聞喜縣,屬河?xùn)|郡。後魏改屬正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絳州。
景山,在縣東南十八里。
董澤,一名董池陂,在縣東北十四里?!蹲髠鳌窂N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
桐鄉(xiāng)故城,漢聞喜縣也,在縣西南八里。俗以此城為伊尹放太甲于桐宮之所,孔注《尚書》曰桐,湯葬地也。按今尸鄉(xiāng)有放太甲處,在偃師縣界,非此也。又漢大司農(nóng)朱邑屬其子葬桐鄉(xiāng)者,又在今舒州界,亦非此也。
王官故城,今名王城,在縣南十五里?!蹲髠鳌吩唬骸胺彝豕??!?br />
祁奚墓,在縣東二十二里。今太原祁縣又有祁奚墓,未詳孰是。
絳縣,上。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漢聞喜縣地,後魏孝文帝置南絳縣,其地屬焉,因縣北絳山為名也,屬正平郡。恭帝去“南”字,直為絳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義寧元年屬翼城郡。武德元年屬澮州,尋改屬絳州。
備窮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出鐵钅,穴五所。
絳水,一名沸泉水,出絳山東谷,懸流奔壑,一十許丈,西北注於澮?!妒酚洝贩Q智伯率韓、魏引絳水灌晉陽,不浸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國,今乃知之?!狈谒梢怨喟惨兀{水可以灌晉陽。於是韓、魏之君共殺智伯。水在縣北十四里。
晉文公墓,在縣東二十里?!蹲髠鳌吩唬骸拔墓鋵浻谇?,出絳,柩有聲如牛?!必懹^十一年詔致祭,五十步禁樵蘇。
稷山縣,緊。東至州四十九里。本漢聞喜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三十里置高涼縣,屬龍門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絳州。十八年改為稷山縣,因縣南稷山以為名也。
稷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蹲髠鳌吩弧皶x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即此地也。
汾水在縣南五十里。
玉壁故城,在縣南十二里。後魏文帝大統(tǒng)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自鎮(zhèn)之。八年,高歡寇玉壁,思政有備,攻不克。周初於此置玉壁總管,武帝建德六年廢總管。城周回八十里,四面并臨深谷。
稷祠,在縣南五十里稷山上。
羲和墓,在縣東北七十里。
龍門縣,望。東至州一百一十里。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晉獻公滅之以賜趙夙。秦置為皮氏縣,漢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改皮氏為龍門縣,因龍門山為名,屬北鄉(xiāng)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絳州,十六年割屬蒲州。武德三年屬泰州,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隸絳州。
汾水,北去縣五里。漢武帝行幸河?xùn)|,作《秋風(fēng)辭》,即此水也。
故耿城,在縣南十二里,古耿國也。
伏龍原,在縣西南十八里。
黃河,北去縣二十五里,即龍門口也?!队碡暋吩弧案∮诜e石,至于龍門”,注曰“龍門山,在河?xùn)|之西界?!贝笥韺?dǎo)河積石,疏決龍門,即斯處也。河口廣八十步,岸際鐫跡,遺功尚存?!度赜洝吩唬骸昂咏蛞幻堥T,水陸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集龍門下數(shù)千不得上,上則為龍,故曰‘曝鰓龍門’?!?br />
《水經(jīng)注》曰:“其魚出鞏縣鞏穴,每三月則上渡龍門,得則為龍,否則點額而還?!?br />
蜚廉故城,在縣南七里。
龍門關(guān),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大禹祠,在縣西二十五里龍門山上。隋末摧毀,貞觀九年奉敕更令修理。
高祖神堯皇帝廟,在禹廟南絕頂之上,畫行幸儀衛(wèi)之像,蓋義寧初義旗至此也。
晉州,平陽。望。開元戶六萬八百五十三。鄉(xiāng)一百四十八。元和戶六千五百六十七。鄉(xiāng)五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即堯、舜、禹所都平陽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zhàn)國時屬韓,後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又屬趙。在秦為河?xùn)|郡地,今州即漢河?xùn)|郡之平陽縣也。永嘉之亂,劉元海僭號稱漢,建都於此?!肚摆w錄》曰:“太史令宣于循之言于元海曰:‘蒲子崎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昔都,愿陛下都之?!妒沁w都平陽?!贬嵛禾涞垤洞酥脰|雍州,孝明帝改為唐州,尋又改為晉州,因晉國以為名也。高齊武成帝於此置行臺,周武帝平齊,置晉州總管。義旗初建改為平陽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晉州,三年為總管府,四年為都督府,貞觀六年廢府,復(fù)為晉州。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二十四里。東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至潞州三百九十里。西至慈州二百二十里。東南至澤州四百一十里。
東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燭。賦:麻,布。
管縣九:臨汾,襄陵,神山,岳陽,洪洞,霍邑,趙城,汾西,冀氏。
臨汾縣,望。郭下。本漢平陽縣,屬河?xùn)|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隋開皇元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
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名姑射山,在縣西八里,平水出焉?!渡袝吩唬骸皦乜谥瘟杭搬!?br />
汾水,北自洪洞縣界流入。
水,今名三交水,東自襄陵縣界流入。
堯廟,在縣東八里汾水東。
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武德元年敕置。
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郁,俯枕清流,實晉之勝境也。
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
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聰,元海第四子也。
襄陵縣,緊。西北至州二十六里。本漢舊縣也,屬河?xùn)|郡。高齊省。周平齊,自臨汾縣移禽昌縣於今理,屬晉州。隋大業(yè)二年,改禽昌為襄陵,取漢舊名也,縣東南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連昌以置縣故也。
浮山,在縣東南七里。
水,在縣北十五里。
黑水,經(jīng)縣北二十五里。
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
神山縣,中。西至州七十八里。本漢襄陵縣地也,武德二年仆射裴寂奏分襄陵縣置浮山縣,屬晉州,因山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見,又改為神山縣焉。
黑山,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黑水出焉。
羊角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武德三年,見神於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圣理一千年?!逼淠?,敕遣通事舍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
丘陽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遠縣地,後魏孝莊帝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yè)二年改為丘陽縣,因山為名。義旗初建,屬平陽郡,武德元年龍郡,改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里。
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周回四十里。
東池堡,在縣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見貯義倉,北面絕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
洪洞縣,望。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楊縣,即春秋時楊侯國也,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漢以為縣,屬河?xùn)|郡。魏置平陽郡,楊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義旗初建,改為洪洞縣,因縣北故洪洞鎮(zhèn)為名也。
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事具霍邑縣。
汾水,自趙城縣東流入。
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zhèn)城也,姚最《序行記》曰“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復(fù),控據(jù)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即此也。
禽昌故城,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連昌置,因以名焉。
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霍邑縣,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彘縣也,屬河?xùn)|郡,因彘水為名,即周厲王所奔之邑。後漢順帝改為永安縣,屬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晉州,因霍山為名。隋末喪亂,武牙郎將宋老生屯兵於此。義師之至也,老生陳兵據(jù)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人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當(dāng)東南傍山取路,我當(dāng)助帝破之?!?br />
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dāng)負吾邪!”於是進師,去城十馀里,老生戰(zhàn)敗,劉宏基斬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德元年廢郡,復(fù)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又隸晉州。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禹貢》曰“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鄭玄注曰“今河?xùn)|彘縣霍太山是也?!?br />
呂坂,在縣西南十里。有呂鄉(xiāng),晉大夫呂甥之邑也,呂州取名於此。
汾水,經(jīng)縣西二里。
彘水,出霍山,經(jīng)縣南一里。
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以破宋老生,於此置寺。
周厲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趙城縣,上。南至州九十五里。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漢迄晉不改。
後魏太武帝廢。其趙城縣,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德元年廢郡,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屬晉州。
汾水,出縣西四里。
霍山廟,在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敕令修理。
汾西縣,中。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彘縣地,屬河?xùn)|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高齊又於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yè)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德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
汾水,在縣東三十五里。
冀氏縣,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本漢奇氏縣地也,屬上黨郡。奇音居義反。至?xí)x省。後魏莊帝於奇氏城南置冀氏縣,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
沁水,在縣東一里。
慈州,文城,下。開元戶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五。鄉(xiāng)三十。元和戶一千八百七十七。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晉之屈邑,獻公子夷吾所居也?!蹲髠鳌吩弧绑P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關(guān)嬖五,使言於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無主。’乃使重耳居蒲,夷吾居屈?!弊⒃唬骸岸?,今平陽郡北屈縣”是也?!蹲髠鳌贰扒a(chǎn)之乘”,亦此地。秦兼天下,罷屬河?xùn)|郡。漢北屈縣,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此屈縣南二十一里置定陽郡,即今州理是也。隋開皇元年改定陽郡為文城郡。貞觀八年改為慈州,州內(nèi)有慈烏戍,因以為名。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七百二十五里。北至隰州二百里。西北至丹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絳州太平縣一百九十里。西至龍門縣一百八十里。東南至?xí)x州二百四十里。正西至黃河六十五里。東南至絳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白蜜。賦:麻,布。
管縣五:吉昌,文城,昌寧,仵城,呂香。
吉昌縣,中。郭下。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今州置定陽郡,并置定陽縣,會有河西定陽胡人渡河居於此,因以為名。十八年,改定陽縣為吉昌縣。貞觀八年改置慈州,縣依舊屬焉。
壺口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風(fēng)山,在縣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輪,風(fēng)氣蕭瑟,未嘗暫止,當(dāng)其沖略不生草,故以風(fēng)為名。
黃河,北去縣六十里。
姚襄城,在縣西五十二里。本姚襄所筑,其城西臨黃河,控帶龍門、孟門之險,周、齊交爭之地。齊後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於此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其碑見存。齊氏又於此城置鎮(zhèn),隋開皇廢,武德二年又置鎮(zhèn),九年廢。城高二丈,周回五里。
文城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五里。本漢北屈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斤城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斤城縣為文城縣。
孟門山,俗名石槽,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薄端?jīng)注》曰:“風(fēng)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門,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厄?!?br />
今按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懸注,七十馀尺。
文城故城,在縣北三十里。故老曰此城晉文公為公子時,避驪姬之難,從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為文城。
昌寧縣,中。西北至州五十里。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分臨汾縣置太平縣,孝文帝又分太平縣置昌寧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元年改屬耿州,十八年又屬汾州,大業(yè)二年改汾州為文城郡,縣仍隸焉。貞觀八年改為慈州,縣又屬焉。
兩乳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有兩岫,望如乳形,因以為名。
黃河,北去縣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為之,東北兩面據(jù)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黃河,懸崖絕壁百馀尺,其西南角即龍門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嶺,非倚梯不得上,因以為名。城中有禹廟。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現(xiàn)在。
禹廟,在縣西南一百五里龍門東岸上,其碑是後魏孝文帝所立。
晉荀息墓,在縣東北十六里。
仵城縣,中下。西南至州五十八里。本漢北屈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於此置仵城郡,領(lǐng)京軍縣,孝文帝改京軍縣為仵城縣。隋開皇三年廢仵城郡,改屬文城郡,皇朝改屬慈州。
石門山,在縣北六十里。
拓定故城,在縣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高齊境,因以為名。隋廢。
呂香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臨汾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於此置刑軍縣,屬仵城郡。孝文帝改為平昌縣。隋開皇十六年省平昌縣入仵城縣,義寧元年於此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為呂香縣,因舊呂香鎮(zhèn)為名,屬慈州。
馬頭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形如馬首,因以為名。
橫嶺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隰州,大寧。下。開元戶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三。鄉(xiāng)四十八。元和戶二萬三千三百四十九。鄉(xiāng)二十四。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七國屬魏。秦為河?xùn)|郡地,在漢為蒲子縣,屬河?xùn)|郡。後魏初屬仵城郡。孝文改蒲子為長壽縣,太和十二年於此置汾州。
周宣帝大象元年,於今州東百步置龍泉郡,隋開皇五年改為隰州,大業(yè)三年又改為龍泉郡,武德元年又為隰州?!稜栄拧吩弧跋聺裨悔簟?,以州帶泉泊下濕,故以隰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取慈州路至上都八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八百八十里。東南至?xí)x州汾西縣一百六十里。西至延州三百六十里。北至石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河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汾州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河中府六百里。
貢、賦:開元貢:蠟,白蜜,麝香,胡女布。賦:麻,布。
管縣六:隰川,蒲,大寧,溫泉,永和,石樓。
隰川縣,中。郭下。本漢蒲子縣地也,屬河?xùn)|郡。魏少帝分河?xùn)|置平陽郡,蒲子縣屬焉。劉元海僭號稱漢,初理於蒲子,後徙平陽,又於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屬焉。周宣帝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隰川縣,南有龍泉下隰,因以為名,屬隰州。
蒲水,源出縣東北石樓山。
黃櫨水,出縣東北黃櫨谷。
故橫城,在縣南三十五里。隋仁壽四年,楊諒作逆,遣偽將吳子通屯兵筑城於此,橫絕蒲州道,因以為名。
蒲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蒲子縣地,後魏於此置石城縣,後廢。
周宣帝於石城故縣置蒲子縣,因漢蒲子縣為名也,屬定陽郡。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大業(yè)二年改為蒲縣。
五禿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少草木,故名五禿,周回七十七里。
常安原,在縣西南四十里。東西廣四十里,南北長二十里。
仵城故城,在縣西南六十三里。後魏仵城郡也。
大寧縣,中。東北至州八十六里。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於此置仵城縣,尋廢。周武帝又於廢縣西三里置大寧縣,屬南汾州。隋大業(yè)二年省。武德二年,於此置中州,復(fù)置大寧縣以屬焉。貞觀元年廢中州,以縣屬隰州。
孔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穴如車輪三所,東西相去各二丈,其深不側(cè),因以為名。
黃河,北去縣六十八里。
蒲水,一名斤水,去縣六十步。
浮圖鎮(zhèn),齊河清四年筑,隋移大寧縣理此,即今縣理是也。
溫泉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土軍縣地也,後魏於土軍故縣東七十里置新城縣,屬吐京郡,太武改為嶺東縣,孝文改為新城縣。武德三年,於縣東南四十里置北濕州及溫泉縣,因縣南溫泉為名。貞觀元年省北溫州及新城縣,以溫泉縣屬隰州。
遠望山,一名可寒堆,在縣西七十里。高五里,周回七十五里。
西陽泉,源出縣東北,去縣十里。
永和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本漢狐讠聶縣,之涉反。屬河?xùn)|郡,後漢省。
魏初復(fù)置狐讠聶縣,屬河?xùn)|郡,魏廢。高齊後主於其城置永和鎮(zhèn),周宣帝廢鎮(zhèn)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屬汾州。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十八年改臨河為永和縣,以縣西永和關(guān)為名也。
樓山,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黃河,東去縣六十里。
狐躡故縣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石樓縣,中下。東至州九十里。本漢土軍縣也,屬西河郡,晉省。後魏孝文帝於此城置吐京郡,即漢土軍縣,蓋胡俗音訛,以軍為京也。隋開皇五年又以吐京屬隰州,十八年改吐京為石樓縣,因縣東石樓山為名也。
石樓山,在縣東南六十里?!端?jīng)注》曰:“蒲水出石樓山?!?br />
黃河,東去縣九十九里。
龍泉水,出縣東南,去縣十里。山下牧馬,多產(chǎn)名駒,故得龍泉之號。
縣理城,漢土軍城也。其城圓而不方,故謂之團城。
今為河中節(jié)度使理所。
管州五:河中府,絳州,晉州,慈州,隰州??h三十七。都管戶四萬一千三百六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按今州,本帝舜所都蒲坂也。春秋時,為魏、耿、楊、芮之地?!蹲髠鳌吩唬骸皶x獻公滅魏以賜畢萬?!狈⒃唬骸拔涸跁x之蒲坂?!?br />
畢萬之後,十代至文侯,列為諸侯,至惠王僭號稱王,至王假為秦所滅。今州即秦河?xùn)|郡地也。漢元年,項羽封魏豹為西魏王,王河?xùn)|,都平陽。二年,豹降,從漢王在滎陽,請歸侍親疾,至則絕河津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地。九月,韓信虜豹,定魏地,置河?xùn)|、上黨、太原郡。文帝時,季布為河?xùn)|守,文帝謂曰:“河?xùn)|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贬嵛禾涞垤督裰堇碇糜褐?,延和元年改雍州為秦州。周明帝改秦州為蒲州,因蒲坂以為名。隋大業(yè)三年罷州,又置河?xùn)|郡。
隋將屈突通守河?xùn)|,高祖師次桑泉縣,通出守潼關(guān),乃令鷹揚郎將堯君素、王行本留鎮(zhèn)郡城,遂於今桑泉縣置河?xùn)|郡。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其年堯君素為賊人薛宋、李楚客所殺,王行本仍堅守不賓。二年,置蒲州總管。三年,行本歸化,自桑泉移蒲州於今理。九年,廢總管置都督府,復(fù)為州。開元元年五月,改為河中府,仍置中都,麗正殿學(xué)士韓覃上疏,陳其不可,至六月詔停,復(fù)為州。乾元三年,又改為河中府。大歷中,元載為相,又上建中都議曰:“自古建大功者,未嘗不用天因地,故高祖保關(guān)中,光武據(jù)河內(nèi),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臣等考天地之心,本圣人之意,驗古往之事,切當(dāng)今之務(wù),則莫若建河中為中都,隸陜、虢、晉、絳、汾、潞、儀、石、慈、隰等十城為藩衛(wèi)。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底柱之險,羊腸在潞州壺關(guān)縣東南一百六里。濁河、孟門之限,孟門在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即龍門上口。以に轅為襟帶,與關(guān)中為表里,劉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推是而言,則建中都將欲固長安,非欲外之也;將欲安成周,非欲舍之也;將欲制蠻夷,非欲懼之也;將欲定天下,非欲弱之也。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黃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勝,郁關(guān)河之氣色。每歲白露既降,涼風(fēng)已高,陛下處金城湯池內(nèi)綏華夏,登信臣驍將外馭戎狄,出於仲秋,還於農(nóng)隙,有漕濁泛舟之便,無登高履險之虞,不傷財,不害人,得養(yǎng)威而時狩,如此則國有保安之所,家無系虜之憂矣?!笔枳嗖皇?。初,代宗自幸陜之後,每歲八九月,京師忄匈忄匈,常懼犬戎復(fù)至,將相之家,皆裝儲糗,為行李之備。載知人情不安,遂奏此疏,冀因制置,竊有兵權(quán),議亦宏博,盡當(dāng)時利害。然代宗探見載意,議故不行。或曰建中都,江融《設(shè)險圖》之首篇也,融誅後書已不傳,不知斯言何自而得?
府境:東西二百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百二十里。東至東都五百八十五里。東北至絳州取桐鄉(xiāng)路二百六十里。西南至華州一百四十七里。西至同州六十七里。東南至虢州一百八十三里。東南至陜州二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麥<麥員>扇,竹扇,漆匣,乾棗,鳳棲梨,龍骨。賦:絹,綿,麻,布。
管縣八:河?xùn)|,河西,臨晉,猗氏,虞鄉(xiāng),寶鼎,解,永樂。
河?xùn)|縣,次赤。郭下。本漢蒲坂縣地也,屬河?xùn)|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蒲州。十六年,移蒲坂縣於城東,仍於今理別置河?xùn)|縣,大業(yè)二年省蒲坂縣入河?xùn)|縣。
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縣南十五里。
風(fēng)陵堆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與潼關(guān)相對。
長原,一名蒲坂,在縣東二里。其原出龍骨。
河水,北自桑泉縣界流入。
媯水,源出縣南雷首山?!渡袝吩唬骸褒鸾刀趮傴?。”
州城,即蒲坂城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
故陶城,在縣北四十里?!渡袝髠鳌吩唬骸八刺沼诤訛I?!?br />
故堯城,在縣南二十八里。
蒲坂關(guān),一名蒲津關(guān),在縣西四里?!段褐尽吩弧疤嫖髡黢R超、韓遂,夜渡蒲津關(guān)”,即謂此也。今造舟為梁,其制甚盛,每歲徵竹索價謂之橋腳錢,數(shù)至二萬,亦關(guān)河之巨防焉。
風(fēng)陵故關(guān),一名風(fēng)陵津,在縣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韓遂,自潼關(guān)北渡,即其處也。
舜祠,在州理舜城中。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以時灑埽。
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蘇。
河西縣,次赤。郭下。本朝邑縣東地,乾元三年因置河中府,割朝邑縣置。
臨晉縣,次畿。西南至府七十四里。本漢解縣地,後魏改為北解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於今理置桑泉縣,因縣東桑泉故城以為名也,天寶十二年,改為臨晉。
河水,經(jīng)縣西四十里。
涑水,在縣東二十三里。
故解城,本春秋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里。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內(nèi)及解梁城是也。
桑泉故城,在縣東十三里?!蹲髠鳌吩弧爸囟鷩詈肷H?,謂此也。
故司空魏國公裴寂墓,在縣東北十七里。
猗氏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舊縣,即猗頓之所居也。東魏恭帝二年,改猗氏為桑泉縣,周明帝復(fù)改桑泉為猗氏縣,屬汾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蒲州。
涑水,經(jīng)縣南六里。
故郇邑,在縣西南四里?!蹲髠鳌吩弧皶x侯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
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即平陽絳邑縣也。
虞鄉(xiāng)縣,次畿。西至府七十里。本漢解縣地也,後魏孝文帝改置南解縣,屬河?xùn)|郡。周明帝武成二年廢南解縣,別置綏化縣,武帝改綏化為虞鄉(xiāng)。
壇道山,一名百梯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高萬仞,躋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南有穴,莫測淺深,每有敕使投金龍於此,兼醮焉。
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蹲髠鳌吩磺夭疂臃僦廴⊥豕?。
王老仙人祠在縣西十七里。
寶鼎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汾陰縣也,屬河?xùn)|郡。劉元海時廢汾陰縣入蒲坂縣。後魏孝文帝復(fù)置汾陰縣,開元十一年,改為寶鼎縣。
黃河,在縣北十一里。趙簡子沈佞臣欒激之所也。
汾水,北去縣二十五里。
后土祠,在縣西北一十一里。
殷湯陵,在縣北四十三里。
解縣,次畿。西北至府四十五里。本漢舊縣也,屬河?xùn)|郡。隋大業(yè)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xiāng)縣於廢解縣理,即今縣理是也。武德元年改虞鄉(xiāng)縣為解縣,屬虞州,因漢書名也,仍於蒲州界別置虞鄉(xiāng)縣。貞觀十四年,廢虞州,解縣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
鹽池,在縣東十里。
女鹽池,在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池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jié);如逢霖雨,鹽則不生。今大池與安邑縣池總謂之雨池,官置使以領(lǐng)之,每歲收利納一百六十萬貫。
熨斗陂,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通路自縣東南逾中條山,出白徑,趨陜州之道也。山嶺參天,左右壁立,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白徑嶺焉。
永樂縣,次畿。北至府九十里。本漢河北縣地,周明帝改河北縣為永樂縣,武帝省永樂縣,以地屬芮城縣。武德二年,分芮城於縣東北二里永固堡重置永樂,屬芮州,七年移於今理,貞觀八年改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北三十里。
河水,經(jīng)縣南二里。
永樂澗水,源出中條山,經(jīng)縣東二里,又南入河。
五老山,在縣東北十三里。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飛為流星上入昴,因號其山為五老山。
絳州,絳郡。雄。開元戶八萬一千九百八十八。鄉(xiāng)一百七十六。元和戶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爝w新田。”注曰:“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也?!比錅鐣x,其地屬魏,戰(zhàn)國時亦為魏地。秦為河?xùn)|郡地。今州,即漢河?xùn)|郡之臨汾縣地也。魏正始八年,分河?xùn)|汾北置平陽郡,又為平陽郡地。後魏太武帝於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縣界柏壁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屬焉。孝文帝廢東雍州,東魏靜帝復(fù)置,周明帝武成二年改東雍州為絳州。
隋大業(yè)三年廢州,為絳郡。初,義師將西入關(guān),大將軍進次古堆,去絳郡十馀里。
通守陳叔達堅守不下,高祖命廚人曰“明日早下絳城,然後食”。乃引兵攻城,自旦及辰,破之。仍置絳郡。武德元年罷郡,置絳州總管,三年復(fù)為絳州。
州境:東西三百六十五里。南北三百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九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垣縣王屋路四百八十里。東北至?xí)x州一百四十里。南至陜州二百里。東至澤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慈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梨,蝎,防風(fēng)。賦:布,麻。
管縣九:正平,太平,萬泉,曲沃,翼城,聞喜,絳,稷山,龍門。
正平縣,望。郭下。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
十八年改臨汾縣為正平縣,因正平故郡城為名也。
汾水,東北自曲沃縣界流入。
澮水,東自曲沃縣流入。
柏壁,在縣西南二十里。後魏明帝元年,於此置柏壁鎮(zhèn),太武帝廢鎮(zhèn),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周武帝於此改置絳州,建德六年又自此移絳州於今稷山縣西南二十里玉壁。按柏壁高二丈五尺,周回八里。
晉祁宮在縣南六里?!蹲髠鳌吩唬骸笆杂跁x魏榆。師曠曰‘石不能言,或憑焉。抑又聞之,作事不時,怨ゥ動于人,則有非言之物而言’。於是晉侯方筑祁之宮”。今按宮南有澮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宮西而合。隋末依宮馀址筑堡,今名修義堡。
晉靈公臺,在縣西北三十一里?!蹲髠鳌吩弧皶x靈公不君,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即此臺也。
武平故關(guān),在縣西三十里。高齊時置,周平齊廢。
晉齊姜墓,在縣南九里。申生之母也。
驪姬墓,在縣南八里。
太平縣,緊。南至州五十里。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於今縣東北二十七里太平故關(guān)城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周改泰平為太平縣,因關(guān)名。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年改屬絳州。
汾水,在縣東二十九里。
太平故關(guān)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白波壘,在縣東南十二里。後漢末黃巾賊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於此筑壘。
子奇壘,在縣東三十里。後秦王姚興遣弟義陽公平字子奇,與征虜將軍狄伯支等步騎四萬伐魏,攻平陽陷之,遂據(jù)柴壁。魏軍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敗,將麾下三十騎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將四萬人皆為魏所擒。今按此壘西臨汾水,壘側(cè)尚有柴村,子奇投汾水,即此處也。
趙盾祠,在縣西南十八里。
李牧祠,在縣東北十三里。
晉公孫杵臼、程嬰墓,并在縣南二十一里趙盾墓塋中。
萬泉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汾陰縣地,屬河?xùn)|郡。又薛通城者,後魏道武帝天賜元年,赫連勃勃僭號夏,侵河外,於時有縣人薛通,率宗族千馀家,西去漢汾陰縣城八十里筑城自固,因名之。武德三年,於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屬泰州??h東谷中有井泉百馀區(qū),因名萬泉。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屬絳州。
曲沃縣,緊。西至州五十里。本晉舊都絳縣地也,漢以為絳縣,屬河?xùn)|郡。
後漢加“邑”字,屬郡不改。晉改屬平陽郡。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十里置曲沃縣,屬正平郡,因晉曲沃為名。隋開皇三年罷正平郡,改屬絳州。
絳山,在縣南十三里。出銅钅。
汾水,西南去縣二十二里。
澮水,在縣南二里。
絳水,在縣東南三里。
漢絳縣,本春秋晉都新田也,在縣南二里。周勃為絳侯,即其地也,今號絳邑故城。
陘庭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蹲髠鳌贰扒治涔ヒ?,次于陘庭”是也。
臺駘神祠,在縣西南三十六里?!蹲髠鳌吩唬骸皶x侯有疾,卜臺駘為崇,問于子產(chǎn)。子產(chǎn)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能業(yè)其官,帝用嘉之,封諸汾川。今晉主汾而滅之,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br />
翼城縣,望。西南至州一百里。本漢絳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明帝置北絳縣,隋開皇末改為翼城縣,屬絳州,因縣東古翼城為名也。武德元年於此置澮州,四年廢澮州,縣屬絳州。
澮高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澮水出焉。其山出鐵,隋於此置平泉冶。
澮水,今改名翼水。
故翼城,在縣東南十五里。晉故絳都也。
故唐城,在縣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也。
聞喜縣,望。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漢左邑縣之桐鄉(xiāng)也,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此聞南越破,大喜,因立聞喜縣,屬河?xùn)|郡。後魏改屬正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絳州。
景山,在縣東南十八里。
董澤,一名董池陂,在縣東北十四里?!蹲髠鳌窂N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
桐鄉(xiāng)故城,漢聞喜縣也,在縣西南八里。俗以此城為伊尹放太甲于桐宮之所,孔注《尚書》曰桐,湯葬地也。按今尸鄉(xiāng)有放太甲處,在偃師縣界,非此也。又漢大司農(nóng)朱邑屬其子葬桐鄉(xiāng)者,又在今舒州界,亦非此也。
王官故城,今名王城,在縣南十五里?!蹲髠鳌吩唬骸胺彝豕??!?br />
祁奚墓,在縣東二十二里。今太原祁縣又有祁奚墓,未詳孰是。
絳縣,上。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漢聞喜縣地,後魏孝文帝置南絳縣,其地屬焉,因縣北絳山為名也,屬正平郡。恭帝去“南”字,直為絳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義寧元年屬翼城郡。武德元年屬澮州,尋改屬絳州。
備窮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出鐵钅,穴五所。
絳水,一名沸泉水,出絳山東谷,懸流奔壑,一十許丈,西北注於澮?!妒酚洝贩Q智伯率韓、魏引絳水灌晉陽,不浸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國,今乃知之?!狈谒梢怨喟惨兀{水可以灌晉陽。於是韓、魏之君共殺智伯。水在縣北十四里。
晉文公墓,在縣東二十里?!蹲髠鳌吩唬骸拔墓鋵浻谇?,出絳,柩有聲如牛?!必懹^十一年詔致祭,五十步禁樵蘇。
稷山縣,緊。東至州四十九里。本漢聞喜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三十里置高涼縣,屬龍門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絳州。十八年改為稷山縣,因縣南稷山以為名也。
稷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蹲髠鳌吩弧皶x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即此地也。
汾水在縣南五十里。
玉壁故城,在縣南十二里。後魏文帝大統(tǒng)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自鎮(zhèn)之。八年,高歡寇玉壁,思政有備,攻不克。周初於此置玉壁總管,武帝建德六年廢總管。城周回八十里,四面并臨深谷。
稷祠,在縣南五十里稷山上。
羲和墓,在縣東北七十里。
龍門縣,望。東至州一百一十里。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晉獻公滅之以賜趙夙。秦置為皮氏縣,漢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改皮氏為龍門縣,因龍門山為名,屬北鄉(xiāng)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絳州,十六年割屬蒲州。武德三年屬泰州,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隸絳州。
汾水,北去縣五里。漢武帝行幸河?xùn)|,作《秋風(fēng)辭》,即此水也。
故耿城,在縣南十二里,古耿國也。
伏龍原,在縣西南十八里。
黃河,北去縣二十五里,即龍門口也?!队碡暋吩弧案∮诜e石,至于龍門”,注曰“龍門山,在河?xùn)|之西界?!贝笥韺?dǎo)河積石,疏決龍門,即斯處也。河口廣八十步,岸際鐫跡,遺功尚存?!度赜洝吩唬骸昂咏蛞幻堥T,水陸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集龍門下數(shù)千不得上,上則為龍,故曰‘曝鰓龍門’?!?br />
《水經(jīng)注》曰:“其魚出鞏縣鞏穴,每三月則上渡龍門,得則為龍,否則點額而還?!?br />
蜚廉故城,在縣南七里。
龍門關(guān),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大禹祠,在縣西二十五里龍門山上。隋末摧毀,貞觀九年奉敕更令修理。
高祖神堯皇帝廟,在禹廟南絕頂之上,畫行幸儀衛(wèi)之像,蓋義寧初義旗至此也。
晉州,平陽。望。開元戶六萬八百五十三。鄉(xiāng)一百四十八。元和戶六千五百六十七。鄉(xiāng)五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即堯、舜、禹所都平陽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zhàn)國時屬韓,後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又屬趙。在秦為河?xùn)|郡地,今州即漢河?xùn)|郡之平陽縣也。永嘉之亂,劉元海僭號稱漢,建都於此?!肚摆w錄》曰:“太史令宣于循之言于元海曰:‘蒲子崎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昔都,愿陛下都之?!妒沁w都平陽?!贬嵛禾涞垤洞酥脰|雍州,孝明帝改為唐州,尋又改為晉州,因晉國以為名也。高齊武成帝於此置行臺,周武帝平齊,置晉州總管。義旗初建改為平陽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晉州,三年為總管府,四年為都督府,貞觀六年廢府,復(fù)為晉州。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二十四里。東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至潞州三百九十里。西至慈州二百二十里。東南至澤州四百一十里。
東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燭。賦:麻,布。
管縣九:臨汾,襄陵,神山,岳陽,洪洞,霍邑,趙城,汾西,冀氏。
臨汾縣,望。郭下。本漢平陽縣,屬河?xùn)|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隋開皇元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
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名姑射山,在縣西八里,平水出焉?!渡袝吩唬骸皦乜谥瘟杭搬!?br />
汾水,北自洪洞縣界流入。
水,今名三交水,東自襄陵縣界流入。
堯廟,在縣東八里汾水東。
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武德元年敕置。
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郁,俯枕清流,實晉之勝境也。
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
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聰,元海第四子也。
襄陵縣,緊。西北至州二十六里。本漢舊縣也,屬河?xùn)|郡。高齊省。周平齊,自臨汾縣移禽昌縣於今理,屬晉州。隋大業(yè)二年,改禽昌為襄陵,取漢舊名也,縣東南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連昌以置縣故也。
浮山,在縣東南七里。
水,在縣北十五里。
黑水,經(jīng)縣北二十五里。
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
神山縣,中。西至州七十八里。本漢襄陵縣地也,武德二年仆射裴寂奏分襄陵縣置浮山縣,屬晉州,因山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見,又改為神山縣焉。
黑山,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黑水出焉。
羊角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武德三年,見神於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圣理一千年?!逼淠?,敕遣通事舍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
丘陽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遠縣地,後魏孝莊帝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yè)二年改為丘陽縣,因山為名。義旗初建,屬平陽郡,武德元年龍郡,改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里。
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周回四十里。
東池堡,在縣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見貯義倉,北面絕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
洪洞縣,望。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楊縣,即春秋時楊侯國也,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漢以為縣,屬河?xùn)|郡。魏置平陽郡,楊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義旗初建,改為洪洞縣,因縣北故洪洞鎮(zhèn)為名也。
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事具霍邑縣。
汾水,自趙城縣東流入。
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zhèn)城也,姚最《序行記》曰“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復(fù),控據(jù)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即此也。
禽昌故城,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連昌置,因以名焉。
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霍邑縣,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彘縣也,屬河?xùn)|郡,因彘水為名,即周厲王所奔之邑。後漢順帝改為永安縣,屬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晉州,因霍山為名。隋末喪亂,武牙郎將宋老生屯兵於此。義師之至也,老生陳兵據(jù)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人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當(dāng)東南傍山取路,我當(dāng)助帝破之?!?br />
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dāng)負吾邪!”於是進師,去城十馀里,老生戰(zhàn)敗,劉宏基斬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德元年廢郡,復(fù)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又隸晉州。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禹貢》曰“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鄭玄注曰“今河?xùn)|彘縣霍太山是也?!?br />
呂坂,在縣西南十里。有呂鄉(xiāng),晉大夫呂甥之邑也,呂州取名於此。
汾水,經(jīng)縣西二里。
彘水,出霍山,經(jīng)縣南一里。
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以破宋老生,於此置寺。
周厲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趙城縣,上。南至州九十五里。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漢迄晉不改。
後魏太武帝廢。其趙城縣,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德元年廢郡,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屬晉州。
汾水,出縣西四里。
霍山廟,在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敕令修理。
汾西縣,中。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彘縣地,屬河?xùn)|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高齊又於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yè)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德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
汾水,在縣東三十五里。
冀氏縣,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本漢奇氏縣地也,屬上黨郡。奇音居義反。至?xí)x省。後魏莊帝於奇氏城南置冀氏縣,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
沁水,在縣東一里。
慈州,文城,下。開元戶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五。鄉(xiāng)三十。元和戶一千八百七十七。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晉之屈邑,獻公子夷吾所居也?!蹲髠鳌吩弧绑P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關(guān)嬖五,使言於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無主。’乃使重耳居蒲,夷吾居屈?!弊⒃唬骸岸?,今平陽郡北屈縣”是也?!蹲髠鳌贰扒a(chǎn)之乘”,亦此地。秦兼天下,罷屬河?xùn)|郡。漢北屈縣,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此屈縣南二十一里置定陽郡,即今州理是也。隋開皇元年改定陽郡為文城郡。貞觀八年改為慈州,州內(nèi)有慈烏戍,因以為名。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七百二十五里。北至隰州二百里。西北至丹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絳州太平縣一百九十里。西至龍門縣一百八十里。東南至?xí)x州二百四十里。正西至黃河六十五里。東南至絳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白蜜。賦:麻,布。
管縣五:吉昌,文城,昌寧,仵城,呂香。
吉昌縣,中。郭下。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今州置定陽郡,并置定陽縣,會有河西定陽胡人渡河居於此,因以為名。十八年,改定陽縣為吉昌縣。貞觀八年改置慈州,縣依舊屬焉。
壺口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風(fēng)山,在縣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輪,風(fēng)氣蕭瑟,未嘗暫止,當(dāng)其沖略不生草,故以風(fēng)為名。
黃河,北去縣六十里。
姚襄城,在縣西五十二里。本姚襄所筑,其城西臨黃河,控帶龍門、孟門之險,周、齊交爭之地。齊後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於此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其碑見存。齊氏又於此城置鎮(zhèn),隋開皇廢,武德二年又置鎮(zhèn),九年廢。城高二丈,周回五里。
文城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五里。本漢北屈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斤城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斤城縣為文城縣。
孟門山,俗名石槽,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薄端?jīng)注》曰:“風(fēng)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門,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厄?!?br />
今按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懸注,七十馀尺。
文城故城,在縣北三十里。故老曰此城晉文公為公子時,避驪姬之難,從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為文城。
昌寧縣,中。西北至州五十里。本漢臨汾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分臨汾縣置太平縣,孝文帝又分太平縣置昌寧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元年改屬耿州,十八年又屬汾州,大業(yè)二年改汾州為文城郡,縣仍隸焉。貞觀八年改為慈州,縣又屬焉。
兩乳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有兩岫,望如乳形,因以為名。
黃河,北去縣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為之,東北兩面據(jù)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黃河,懸崖絕壁百馀尺,其西南角即龍門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嶺,非倚梯不得上,因以為名。城中有禹廟。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現(xiàn)在。
禹廟,在縣西南一百五里龍門東岸上,其碑是後魏孝文帝所立。
晉荀息墓,在縣東北十六里。
仵城縣,中下。西南至州五十八里。本漢北屈縣地,屬河?xùn)|郡。後魏於此置仵城郡,領(lǐng)京軍縣,孝文帝改京軍縣為仵城縣。隋開皇三年廢仵城郡,改屬文城郡,皇朝改屬慈州。
石門山,在縣北六十里。
拓定故城,在縣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高齊境,因以為名。隋廢。
呂香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臨汾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太武帝於此置刑軍縣,屬仵城郡。孝文帝改為平昌縣。隋開皇十六年省平昌縣入仵城縣,義寧元年於此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為呂香縣,因舊呂香鎮(zhèn)為名,屬慈州。
馬頭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形如馬首,因以為名。
橫嶺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隰州,大寧。下。開元戶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三。鄉(xiāng)四十八。元和戶二萬三千三百四十九。鄉(xiāng)二十四。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七國屬魏。秦為河?xùn)|郡地,在漢為蒲子縣,屬河?xùn)|郡。後魏初屬仵城郡。孝文改蒲子為長壽縣,太和十二年於此置汾州。
周宣帝大象元年,於今州東百步置龍泉郡,隋開皇五年改為隰州,大業(yè)三年又改為龍泉郡,武德元年又為隰州?!稜栄拧吩弧跋聺裨悔簟?,以州帶泉泊下濕,故以隰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取慈州路至上都八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八百八十里。東南至?xí)x州汾西縣一百六十里。西至延州三百六十里。北至石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河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汾州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河中府六百里。
貢、賦:開元貢:蠟,白蜜,麝香,胡女布。賦:麻,布。
管縣六:隰川,蒲,大寧,溫泉,永和,石樓。
隰川縣,中。郭下。本漢蒲子縣地也,屬河?xùn)|郡。魏少帝分河?xùn)|置平陽郡,蒲子縣屬焉。劉元海僭號稱漢,初理於蒲子,後徙平陽,又於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屬焉。周宣帝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隰川縣,南有龍泉下隰,因以為名,屬隰州。
蒲水,源出縣東北石樓山。
黃櫨水,出縣東北黃櫨谷。
故橫城,在縣南三十五里。隋仁壽四年,楊諒作逆,遣偽將吳子通屯兵筑城於此,橫絕蒲州道,因以為名。
蒲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蒲子縣地,後魏於此置石城縣,後廢。
周宣帝於石城故縣置蒲子縣,因漢蒲子縣為名也,屬定陽郡。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大業(yè)二年改為蒲縣。
五禿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少草木,故名五禿,周回七十七里。
常安原,在縣西南四十里。東西廣四十里,南北長二十里。
仵城故城,在縣西南六十三里。後魏仵城郡也。
大寧縣,中。東北至州八十六里。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xùn)|郡。後魏於此置仵城縣,尋廢。周武帝又於廢縣西三里置大寧縣,屬南汾州。隋大業(yè)二年省。武德二年,於此置中州,復(fù)置大寧縣以屬焉。貞觀元年廢中州,以縣屬隰州。
孔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穴如車輪三所,東西相去各二丈,其深不側(cè),因以為名。
黃河,北去縣六十八里。
蒲水,一名斤水,去縣六十步。
浮圖鎮(zhèn),齊河清四年筑,隋移大寧縣理此,即今縣理是也。
溫泉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土軍縣地也,後魏於土軍故縣東七十里置新城縣,屬吐京郡,太武改為嶺東縣,孝文改為新城縣。武德三年,於縣東南四十里置北濕州及溫泉縣,因縣南溫泉為名。貞觀元年省北溫州及新城縣,以溫泉縣屬隰州。
遠望山,一名可寒堆,在縣西七十里。高五里,周回七十五里。
西陽泉,源出縣東北,去縣十里。
永和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本漢狐讠聶縣,之涉反。屬河?xùn)|郡,後漢省。
魏初復(fù)置狐讠聶縣,屬河?xùn)|郡,魏廢。高齊後主於其城置永和鎮(zhèn),周宣帝廢鎮(zhèn)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屬汾州。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十八年改臨河為永和縣,以縣西永和關(guān)為名也。
樓山,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黃河,東去縣六十里。
狐躡故縣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石樓縣,中下。東至州九十里。本漢土軍縣也,屬西河郡,晉省。後魏孝文帝於此城置吐京郡,即漢土軍縣,蓋胡俗音訛,以軍為京也。隋開皇五年又以吐京屬隰州,十八年改吐京為石樓縣,因縣東石樓山為名也。
石樓山,在縣東南六十里?!端?jīng)注》曰:“蒲水出石樓山?!?br />
黃河,東去縣九十九里。
龍泉水,出縣東南,去縣十里。山下牧馬,多產(chǎn)名駒,故得龍泉之號。
縣理城,漢土軍城也。其城圓而不方,故謂之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