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七

鳳山縣志 作者:清·陳文達


風(fēng)土志

漢俗番俗(附番器)氣候歲時風(fēng)信潮汐物產(chǎn)

風(fēng)之行也自上,俗之成也自下。然而五方之嗜好不同,四時之消長亦異。惟劑于中和,使無愆伏之患;示以樽櫛,用追康阜之隆。庶乎時既若而地效靈、因之波不揚而海清晏;則太和已在宇宙,而熙皞可望唐虞。于以征一道同風(fēng)之盛也,顧不休與!志風(fēng)土。

漢俗

番俗

氣候

歲時

風(fēng)信

潮汐

物產(chǎn)

漢俗

臺郡古荒遠地,所聚廬托處者,非有祖貽孫承世其家業(yè)也;大抵漳、泉之人來居之。此外,或自福興而至,或自惠、潮而來。雖各循土風(fēng),而大端亦不甚遠焉。兄弟患鬩墻矣,臺則同居常至閱世;葬地在必?fù)褚樱_則親柩不致久淹。鄰里詬誶,榔檳可以解紛;有無相通,傾囊亦所不惜。至于平原沃野,有竹木果植之饒;濱海溪渠,萃魚鹽蜃蛤之利。服賈則用舟楫,任載必需車牛。農(nóng)無火耕水耨之瘁,商有冰紈氈裘之華。歲不再收,□□□□□□,隙地并蒔花蔬;則農(nóng)之無遺力也。□夫巾幗之流,從容就義、白首完貞,所在多有;則女之能立節(jié)也。乃淳未盡還、仆未盡返者,何也?昔者,岐、豐之地,文、武治之,而興讓畔之風(fēng);政、亥繼之,而為慘刻之習(xí)。是移而易之,不在傷肌膚之效也。

夫服飾僭侈、婚姻論財、好飲酒、喜賭博、子不擇師、婦入僧寺、好觀劇、親異姓,全臺之敝俗也。鳳山自縣治北抵安平鎮(zhèn)等處,俗略與郡治同。由縣治南至金荊潭一帶,稍近喬野。自淡水溪以南,則番、漢雜居,而客人尤伙;好事輕生,健訟樂斗,所從來舊矣。噫!衣食者,民生之大命也。而臺俗宴會之設(shè),動費中產(chǎn);即廝役牧豎衣曳綺羅,雖販婦村姑妝盈珠翠。男不耕而食者有之,女不織而衣者有之。積習(xí)不變,伊于胡底?雖冠、婚、喪、祭與內(nèi)郡同,但縟節(jié)太煩而真實不足,浮費過盛而權(quán)輿難承。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信斯言也,將淳可盡還、樸可盡返,海外之治蒸蒸近古矣。

番俗

土番之俗,與漢人不同。不知姓字,不知年月生辰。父母外,無伯叔甥舅之親,無祖先祭祀之禮。

男女皆跣足裸裎,以短衣蔽其上,以青布圍其下。番婦又用青布裹脛,頭上多戴花草。男約十四、五歲,或編藤箍腰,使嫻于奔走;拔去髭須,不留身上一毛。女發(fā)稍長,斷其半,以草束之;齒用生草染黑。穿耳孔,以木環(huán)貫其中。手帶鐲,或銅、或鐵。鳥翅垂于肩、螺貝懸于項相夸詡,以為美觀。

俗重生女,不重生男;以男則出養(yǎng)于人,女則納婿于家?;榧拗酰写底烨伲雠c合;當(dāng)意者,告于父母,具酒食邀飲同社之人,即成配偶,名曰「牽手」。一切耕作,番婦同之。偶有不合,不論有無生育,輒出其夫,所有家私則平分焉;番婦復(fù)「牽手」于他番。

產(chǎn)子,同嬰兒赴水濯之。疾病無醫(yī)藥,惟濯于河;曰:『大士置藥于水以救我』。冬日,亦浴水中以為快。

死則縣黑布于竿鳴鑼,使同社聞之。所有器皿、衣服,與生人均分;將死者應(yīng)得之?dāng)?shù),同其尸埋于門內(nèi)之右。三日后,會集同社啟土,取死者出,各酹以酒,然后葬;葬無棺槨。

不曉卜筮,凡出門樵獵,必聽鳥聲以占吉兇而后往。

無寒暑,夜必爐榾柮于地,環(huán)而寢坐其側(cè);樵采、獲稻皆然。無榾柮,則析薪、掃敗葉同爇至旦。

其廬舍,高地四、五尺,廣狹如舟形,門柱皆畫五采;常掃地,不著一塵。四圍植椰樹、修篁。家無被褥,寢以鹿皮。廚無鼎灶,■〈木戈〉三足于地以架鍋。碗則用椰瓢,箸則用手指。

米隨日而舂。酒嚼米而成;客至,酌以相敬,必先嘗而后進。

手各帶兩鐵圈,走則相撞有聲。所執(zhí)鏢鎗長五尺許,取物于百步之內(nèi)。弓用堅勁之竹為之,以麻繩涂鹿血為弦、以鳥羽系竹矢為翎。

耕田以草生為候,秋成日謂之一年。

土官有正、副,大社五、六人,小社亦三、四人。各分公廨,有事則集眾于廨以聽議。能書紅毛字者,號曰教冊;掌注銷入之?dāng)?shù)。削鵝毛管濡墨橫書,自左至右,不直行。

由淡水再入深山,又有狀如猿猱,長僅三、四尺,語與外社不通。見人,則升樹杪;人視之,則張弓相向。

又有一種鑿穴而居者,名傀儡。番性好殺,下山藏于茂林豐草中,伺人過,取其頭,飾以金;且多聚髑髏以示勇。

番俗雖不盡同,撮其大略如此。

(附)廬舍器用

番屋之制,不圓、不方,廣四、五丈,深十余丈。聯(lián)梁通脊,形若余皇。悉于脊頭開門,封土為□。高三、四尺,架木橋而上。四壁悉□篔筜,覆以茅草,□灑絕塵。前后左右疏通,外環(huán)植莿竹,密衛(wèi)如城。編竹為門,自成一家。屋邊六畜圈欄、廩囷悉備焉。

匏,大約容二、三斗,味苦不可食;截其頂、出其瓤,選小匏之底截以為蓋,適相配焉。懸之室中,以多為富。番人往役以實行李,雨行不濡、水渡可浮;輕而且便,雖重價沽之不售也。

薩時宜,制長三寸許,如竹剖半,狹其一端,煉鐵為之。繩貫凹中,約于掌背,束鐵劍脊釧于手?!跣袆t手隨之而動,薩時宜自擊于釧脊,聲鏗鏗然。疾行則疾響,若駟馬和鸞,而清音徹越,遠□過之。

臂環(huán),以鐵為之。形如蟶殼聯(lián)串二三十環(huán),錚亮如銀。束至手彎以為飾。

蘆笛,截蘆近尺,駢管而吹之。以線札其口如鴨嘴,聲亦凄然而悲切。每于秋高月夜間聞之,令人起塞上之思。

鼻簫,截竹尺余,□□孔;另通小孔如豆大于竹節(jié)之旁,按于鼻孔以氣吹之。調(diào)既不宛轉(zhuǎn),聲亦不響亮。

口琴,削竹如弓,長尺許;以絲線為弦,一頭以薄篾折而環(huán)其端,承于近弰弦下末迭系于弓,而□其背、爪其弦,自具一種沉曼之音。驟聆不甚入耳,靜聽之亦覺纖逸。夜深,番男女潛相彈和以逗情私;然幽響不能遠聞。

鏢鎗,以竹為桿,長五、六尺。鎗鏃鐵齒,勾倒「個」字,活入桿中;系長繩于桿末。鏢鹿中之,則釣入而難脫;鹿善逸狂奔,則桿繩絆紲于雜木,追而獲之。

短刀,長止尺許;或齊頭、或尖葉,快不可當(dāng)。番男女出門,以木鞘韜之,橫系于背之腰間。

弓,以竹為之。而密札其藤于竹上,不用筋角膠漆;以苧繩為弦,漬以鹿血,堅韌勝于絲。無弰,不虞其反弛。底局雖膂力挽之,不能殼也。

箭,取堅直之小竹為之。羽括四面密纏以絲,不需膠漆;鏃則自煉鐵以制,薄而尖小,铦利穿骨。

灶,■〈木戈〉三木于地,閣木扣于上;或以三石塊支之,若鼎峙焉。無釜鐺,陶土為之;圓其底、縮其口,微有唇起以承甑(即木扣也)。甑者,刳巨木而虛其中,若通筒;編篾為臍,盛米通氣以炊。

臼,以巨木為之。高二尺余、徑三尺許,虛其中;旁通三、四小孔,覆于地上。鑿其面如鍋底,盛米于內(nèi),番婦執(zhí)杵以舂。舂則左右其手;昏暮之間、黎明之候,丁東之聲遠邇相間。番之制器,殆別有一種心思焉。

藤籠,以藤為之。有底、有蓋,與篾籠同。其制或方、或圓,或豬腰形;番用以貯物者。漢人則加以漆、釘以銅,更為堅固;盛衣服、器皿之屬,雅致殊甚,并堪鎖鑰。

霞籃,編竹為之。其制圓,以貯米、粟、豆、麥之類;小者容一、二斗,大者可三、四石。番無升斗,以此量籽粒之多寡焉。

木牌,以堅木為之。高不滿四尺、闊二尺余。形如龜殼,以五色畫八卦、彩云、花鳥之類。內(nèi)橫一木,手執(zhí)之可以蔽身。

禾間,所以貯粟者。于居室前后豎竹為墻,上蓋以茅,廣不過丈,高止八、九尺。下用竹木橫直迭架,離地二、三尺,編竹為席置于上及四旁之間。所收禾粟,悉貯于內(nèi)。上可以蔽風(fēng)雨,下可以去濕氣。

氣候

臺灣氣候異于內(nèi)地,大抵暑多于寒。鳳山自下淡水外,多與郡治同。富貴之家,獸炭、貂裘既無所用,細(xì)民即無衣褐,亦可度歲?;ɑ芑虿粫r盛開,木葉或經(jīng)年不脫。瓜熟于冬,涼生于雨:此寒暑之氣候,一也。

春苦旱、秋苦潦。西南云合而沛甘澍,東北云密而負(fù)日暄:此雨旸之氣候,二也。

四時之風(fēng),惟颶為甚。雷轟浪激,楫傾檣摧;奔濤之聲,聞數(shù)百里。曉東而暮西,與內(nèi)郡之早西暮東者異矣:此風(fēng)颷之氣候,三也。

自鳳山溪南至于淡水等處,早則東風(fēng)大作,及晡郁蒸,入夜寒涼。冬少朔風(fēng),不用裝綿。土多瘴氣,來往之人恒以疾病為憂。此淡水之氣候,四也。

歲時

元日,早起禮神、祀先畢,無貴賤,御新衣詣親友賀歲,主人出辛盤共款。往來交錯,數(shù)日仍止。

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彩棚前導(dǎo);士女蜂集看春以為適。

上元,作花燈、火炮之屬。子弟扮仙獅、竹馬、龍燈慶鄉(xiāng)間,主人酬以厚禮;否則,堅辭不納也。別有善歌曲者數(shù)輩,制如飛蓋狀,行游市中,絲竹雜奏,謂之「鬧傘」。各市鎮(zhèn)坊里神祠,必延僧道設(shè)醮。醮畢,里眾集飯祠中。數(shù)夜之間,又有無賴少年挾鼠炮以角勝負(fù),雖延燒衣履不惜也。

二月二日,鄉(xiāng)閭居民彷古「春祈」,斂金宰牲、演戲祀神畢,群飲廟中,分胙而歸,謂之「做福」。

三月三日,采鼠曲草合粉為粿薦祖考,余以相贈遺。不聞有士女秉蕳之風(fēng)。

清明,追薦祖先,插柳戶上。前后日,人多墓祭,邀親朋與俱;輿步壺漿,絡(luò)繹郊原。婦女盛服靚妝,駕車同至墓所。祭畢,藉草銜杯,遞相酬酢。婦人設(shè)帷車中以飲,薄暮乃歸。

四月八日,有洗佛之會;寺之僧尼主之。婦人多詣寺中參拜焉。

端午,家蒸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服雄黃酒,懸艾及菖蒲于門首。兒童帶繭虎,系以五色縷。俗斗龍舟,游人放□持豚酒餉之。

六月一日,家制半年丸,以紅曲雜米粉為之。亦頌禱團圓之義云爾。

七月七夕,女兒乞巧,持瓜果、熟豆相為贈遺。

七月十五日,作盂蘭會。以一老僧主之。黃昏后,登壇說法,設(shè)酒食以祀鬼,謂之「普施」。人家亦以是日追薦祖先,與清明同其孝享。而說者謂是日乃地官赦罪,使赴厲壇之祭;今而祭其祖先,是以有罪待祖先也。噫!春露秋霜,孰無報本之思?謂以有罪待祖先,此正所謂強詞奪正理耳,惡足訓(xùn)乎!

中秋,祭土地。鄉(xiāng)村里社悉演戲,為費甚奢;仿古「秋報」之義也。是夜士子會飲,制大餅,中書「元」字,用骰子擲四紅得者,取「秋闈奪元」之兆。

重九日,登高;菊尊萸佩,互為潦倒。好事作風(fēng)鳶,放于曠野之處,方言謂之「放風(fēng)箏」。夜則懸燈其上,遠望若炯炯巨星。但時當(dāng)朔風(fēng),聲近悲切,不免發(fā)「旅人思?xì)w」之興耳。

十一月冬至,家家作米丸祀神。祭畢食之,謂之「添歲」;即所謂「亞歲」也。

臘月二十四日,俗傳眾神上天;備牲醴以祀,謂之「送神」。二十五日,俗傳為天神下降;家各薦茶果如儀。至來歲正月四日復(fù)祀,謂之「迎神」。

除夕,前數(shù)日親朋持禮物相贈,謂之「饋歲」。是夕祀先、禮神,謂之「辭年」。祭畢,舉家擁爐飲酒,謂之「守歲」;爆竹之聲不絕焉。

至于客莊,亦多內(nèi)郡之人;故儀文不至大相遠云。

風(fēng)信

清明后,地氣自南而北,則以南風(fēng)為常;霜降后,地氣自北而南,則以北風(fēng)為常。反其常,則颲風(fēng)將作(颲音列,風(fēng)暴至也)。

南風(fēng)柔而順,北風(fēng)烈而嚴(yán)。南風(fēng)駕船,?;硷L(fēng)不勝帆,故以舟小為速;北風(fēng)駕船,常患帆不勝風(fēng),故以舟大為穩(wěn)。風(fēng)大者為颶(音具;海中大風(fēng)?!改显街尽梗骸猴Z風(fēng)者,具四方之風(fēng)也』。楊升庵曰:『以颶作颶,誤』),又甚者為臺(考「字匯」無此字,今姑從俗)。颶常驟發(fā),臺則有漸。颶或倏發(fā)倏止;臺則常連日夜,大約發(fā)于六、八月居多。至九月,則北風(fēng)初烈,或至連月,俗稱「九降風(fēng)」是也。船在洋中,遇颶猶可為,遇臺則難當(dāng)矣。又有風(fēng)驟起者,曰「報頭風(fēng)」。凡過洋,以三、四、五月及七月、十月為穩(wěn);蓋三、四、五月少報風(fēng),七月寒暑初交,十月天多晴而風(fēng)順也。最忌六、九及十二月;六、九〔月〕多報風(fēng),十二月風(fēng)時難定也。

十月以后,北風(fēng)常作,報風(fēng)無定期,舟人乘風(fēng)隙以來往。五、六、七、八月應(yīng)南風(fēng),臺發(fā),則北風(fēng)先至,轉(zhuǎn)而東南,又轉(zhuǎn)而西南乃止。九降,則無雨而風(fēng)。五、六、七月間風(fēng)雨俱至,即俗所謂「西北雨」、「風(fēng)時雨」也。舟人視天色有點黑,則收帆嚴(yán)舵以待之;瞬息之頃,風(fēng)馳雨驟,隨刻而止。若預(yù)待少遲,則難以濟矣。

天邊有斷虹,亦臺將至。止現(xiàn)一片如船帆者,曰破帆;稍及半如鱟尾者,曰屈鱟。出于北方,又甚于他方。海水驟變,水面多穢如米糠及有海蛇浮游水上,亦臺將至。

十二月二十一日起,一日有風(fēng),應(yīng)明年正月有大風(fēng);二日應(yīng)二月,三月以至九月俱按日相應(yīng)?;蛞蝗罩g風(fēng)作二次,則來年所應(yīng)之月,臺颶亦二次焉;多亦如之,無不應(yīng)者。

凡山澳泊船之處,有南風(fēng)時澳、有北風(fēng)時澳。南風(fēng),則以南負(fù)山而北面海者為澳;北風(fēng),則以北負(fù)山而南面海者為澳。獨五、六月應(yīng)南風(fēng),或驟遇北風(fēng),不可泊北風(fēng)澳;蓋以北風(fēng)轉(zhuǎn)南,呼吸變更,臺雨嚴(yán)厲,恐駕避不及也。

每年每月各有報日,名目雖怪誕不經(jīng),而驗之多應(yīng)。今并志之,以便于趨避;亦舟行者之急務(wù)也。正月初四日,接神報;初九日,玉皇報(是日有報,各報俱驗;若無報,則各報俱不驗);十三日,關(guān)帝報;二十九日烏狗報。二月初二日,白須報。三月初三日,上帝報;十五,真人報;二十三日,媽祖報(真人報多風(fēng),媽祖報多雨。以上三個月共三十六報,此其大者)。四月初八日,佛子報。五月初五日,屈原報(系大報旬);十三日,關(guān)帝報。六月十二日,彭祖報;十八日,彭祖婆報;二十四日,洗炊籠報(此三報,俱系大報旬)。七月十五日,鬼仔報。八月初一日,灶君報;初五日,系大報旬;十五日,魁星報。九月十六日,張良報;十九日,觀音報。十月初十日,水仙王報;二十六日,翁爹報。十一月二十七日,普庵報。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報;二十九日,火盆報(自二十四日至年終,每遇大風(fēng),名送年風(fēng))。

潮汐

天地間,一氣耳。海潮者,地之喘息也。記云:『卯、酉之月,氣以交而盛;朔、望之日,氣以變而盛:故潮獨大』。此以余月、余日論也。周翠渠云:『海居地上,地有俯仰,潮因有往來。氣升于北,北盈則南虛,地必南俯,故潮皆趨南;氣升于南,南盈則北虛,地必北俯,故潮皆趨北』。此以地乘氣、潮因地論也。惟俯仰之形與喘息之義,略有異焉。月臨卯、酉,則潮漲乎東西;月臨子、午,則潮平乎南北。此以太陰天盤論也。自朔至望,常緩一夜潮;自望至晦,復(fù)緩一晝潮。此太陰西沒之期緩于太陽故也。海之極遠者,其得氣尤專,故潮因之;東海、南海,其候之遠近可考矣。若晝潮大于春、夏,夜潮大于秋、冬;潮漲多在春、夏之中,濤大每居朔、望之后。此則天地之常數(shù),統(tǒng)四海而一者也。然亦止于封域之內(nèi)。若夫南望北斗與蒸一羊脾熟而天復(fù)明之外,及今紅毛番所言彼地有夏秋暨晝、春冬永夜之處。又船為風(fēng)所飄,嘗至萬水朝東,水各東流而強急,無復(fù)潮汐南北流;愈甚,則水泥而沸,非東風(fēng)盛發(fā),難以返棹。凡若此類,理之所窮,又非人所能蠡測矣。

臺郡地屬東南,日常早上:十七、八之夜,月臨卯、酉,僅在初昏。故潮之長退,視同安金、廈亦較早。同安金、廈,初一、十六潮滿子午,而盡竭于卯、酉;初八、二十三潮滿卯、酉,而盡竭于子、午。臺則初一、十六潮滿已、亥,而盡竭于寅、申;初八、二十三潮滿寅、申,而盡竭于已、亥:差二時焉。則潮又以地異矣。且如臺之半線以下,潮流過北、汐流過南,與澎島同;半線以上,則潮流過南、汐流過北。惟習(xí)知其候者,舟行據(jù)其上流,方保無恙。

夫潮也涌從何來?汐也歸于何處?其吞吐消長,真不可以究詰;故以為地之喘息焉。

物產(chǎn)

稻之屬

早尖:有赤、白二種。粒小,早熟。種于二、三月,成于六、七月。園中種之。

埔尖:赤多、白少。種于三、四月,成于八、九月。園中種之。

尖仔:以純白者為佳,諸稻之極美者。種于五、六月,成于九、十月。田中種之。

糯稻:即秫也?!腹沤褡ⅰ怪^『稻之粘者為秫』。有早種、晚種。歲時以為團、粽、糕、粿,釀酒尤佳。

虎皮秫:殼赤,有文。米白,粒大。

赤殼秫:殼赤,米白而粒小。諸秫中之最下者。

大伯姆:種于窳下之田。水高一尺則長一尺,水不能浸。米白而大。

竹絲秫:米青白色,故名曰竹絲。

生毛秫:以其殼有毛,故名。粒大而米白。

過山香:味香賽諸秫。粒長而大,較諸秫倍之。置一撮雜他米以炊,滿鍋皆香。土番種之園中。購者必數(shù)倍以易焉。

鵝卵秫:粒短而肥,殼薄而色白。性甚軟,諸秫中之最佳者。

禾秫:殼白,而米極軟。土番種于園。登場后會社飲酒,八、九月之候也。

麥之屬

大麥:「說文」曰:『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冬至種,清明熟。三、四月之間,青黃未接,賴此以當(dāng)榖;其有益于民食者甚大。

小麥:磨粉成面,為用甚巨。種于深冬,成于初夏。

蕎麥:色黑,而實三棱。秋種而冬熟。亦可磨粉。斂汗用之(見「藥部」)。

番麥:似黍而低;花吐于心、實結(jié)于葉。一葉一莖,莖可百余粒,狀如石榴子。初生色白,熟則黃。煨而食,亦香美焉。

黍稷之屬

黍:粒圓,色黃;可以釀酒?!刚f文」曰:『以大暑種,故謂之黍也』。

薯黍:葉長大如蘆,粒差大而色赤。俗呼蘆黍,即秬黍也。

黃粟:稷之別名。有粳、糯二種。

麻:即胡麻;一名脂麻。臺產(chǎn)甚多。有白、黑二種,可作油。葛雅川以一葉兩夾者,名巨勝。

鴨蹄黍:穗似鴨蹄,故名。

菽之屬(物理論」曰:『菽豆之總名也』)

黃豆:皮黃,粒大倍于白豆。臺產(chǎn)甚多。販至內(nèi)地,人甚珍之。

白豆:皮白,粒小??勺鞲?,亦可為醬。下淡水多種之。

黑豆:皮烏??勺黥?。亦可和藥浸酒,服之能愈風(fēng)疾。

米豆:皮白,可和米作飯。一名九月豆;以其九月而熟也。

綠豆:皮綠,粒??;性涼。為粉甚佳;用以作糕品,尤稱美焉。

虎爪豆:以其形似虎爪,故名。一檖數(shù)莢,一莢可三、四子。無甚佳,故人亦不貴之。

落花生:俗名土豆。蔓生,花開于叢,實結(jié)于根;一房可三、四粒。堪充果品;用以醡油,可代□。

蔬之屬

姜:種于山□少水之處,乃能盛長。

蔥:有風(fēng)蔥、香蔥、麥?zhǔn)[三種。風(fēng)蔥可治小兒風(fēng)疾。

韭:葉狹小者為真;闊而差大者,蒜瓣包麥所生也。莖曰韭白,根曰韭青。割而復(fù)生,不用再種。

薤:有青、白二種。似韭,而葉差大?!笭栄拧怪^薤為鴻薈、「本草」謂之菜芝,均是也。

胡荽:俗呼園荽。莖柔,味辛香。西方書又名興渠。

芥菜:有二種。一種紫芥,可作芥辣用。

六月菜:俗呼辣芥。

蘿卜:性甚冷。一名蘿菔。昔婆蘿門僧東來,見食面者,曰:『太熱,奈何』?及見食中有蘿菔,曰:『賴此解之耳』。

白菜:「通志」曰:『本出北地,今海外亦多』。莖闊而白者為佳。

莧菜:「埤雅」曰:『有紅莧、白莧二色。莖葉皆高大』。俗傳:不宜與鱉同食。

芥藍菜:「通志」曰:『葉如藍而厚,青碧色,菜之美者』。俗呼為隔藍菜。相傳大士□鯉魚,以此菜隔之。未知是否?

莙荙菜:葉厚而柔,曬之難干?!副静荨怪^其補中下氣。俗呼為厚荙是也。

菱:俗呼為紅根菜。種自頗菱國來,作菠凌非。

茼蒿:「泉郡志」曰:『葉似艾,花似小菊。性冷,微香』。

芹:有荻芹、赤芹二種;荻芹莖白,赤芹莖赤。一名水菜英?!笭栄拧怪^之楚葵。興隆莊產(chǎn)最多。

油菜:「通志」曰:『似白菜;色青,根微紫。子可醡油,謂之油芥』。

白花菜:莖紅黑色,枝葉微帶毛?;ò?,故名。腌以為菹,味極香美。

浮藤菜:蔓生,莖微紅,葉略圓而厚;子紫黑色。俗謂之蟳菜。

菜瓜:蔓生?!溉ぶ尽乖唬骸荷G而斑點。又有白者,曰白瓜』。

絲瓜:亦名菜瓜,俗呼鼠瓜。老則其中有絲;去皮取絲,用以擦鍋去垢。又呼為天羅布。

金瓜:有二種。小而圓,有瓣,色鮮紅;但以充玩,不堪食也。又有圓而大且長者重至數(shù)斤,老則色黃;可充蔬菜。泉人呼為番冬瓜。

王瓜:「本草」一名土瓜。漳、泉謂之刺瓜;熟于三、四月。鳳山十二月即熟焉。

苦瓜:以其味苦、故名也;亦名□瓜。俗呼「防羊」,言不可與羊同食也。

冬瓜:形似枕,大者重可二十余斤。性寒,經(jīng)霜。陶隱居曰:『利解毒消渴』。

茄:有紫、白二種。一名落蘇?!改戏讲菽緺睢怪^:『種茄宿根,有三、五年漸成大樹。熟時,梯樹取之』。此則不經(jīng)見之物也。

匏:蔓生。有胡蘆匏、有長匏、有勁匏。大者,土番佩以渡水。

長豆:亦名菜豆。莢小而長。有青、紫二種。

扁豆:俗呼肉豆,泉人呼為乳豆。形似皂莢,色青?;ㄓ屑t、白二種。

刀豆:形似刀,皮厚。而中有子,皆可食;味甚甘美。

紫菜:生粘海濱石上。潮滿,其散髼髼然;潮落,復(fù)粘于石。又以其生于子月,故亦名子菜。

甕菜:「遯齋閑覽」曰:『本生東彝古倫國,番船以甕盛之,故名』。種于園者為園甕,種于水者為水甕。

枸杞菜:陸璣曰:『一名苦杞。生于春;味苦,食之能清心明目。子可入藥。惟甘州出者佳』。

果之屬

西瓜:內(nèi)郡熟于六、七月;鳳山則種于深秋,熟于隆冬。貢大庭,以三月萬壽前至京,名曰萬壽果。其余以漸次熟焉。

龍眼:形圓如彈丸。殼黃,肉白而甘味,亞內(nèi)地。后荔枝熟,又名為荔奴。

檨:實如豬腰子,熟于夏。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香檨最佳而少,木檨次之,肉檨為下。此臺果之上者。肉粘于核,必切片而始堪食也(按檨,「正韻」無此字;臺人因其名,會意書之)。

波蘿蜜:實生樹干,大如斗。色綠,似如來頂,液粘如漆。子略似栗,熟而食之,味亦頗甘。

橘:柑屬。江以南多有之。皮薄而光,俗通呼為柑誤矣。又有公孫橘,長年俱花;實前結(jié)者紅,后結(jié)者青。味酸不堪食。

柑:橘屬。皮厚而皺,種類甚多。鳳山止有紅柑、雪柑二種,其味比內(nèi)地頗酸。

木瓜:樹直而高,無旁枝?;ㄉ?,實結(jié)于干。腌而食之,甚佳;能療足疾(見「藥部」)。

鳳黎: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叢心中,至熟而色黃;味酸甘。末有葉一簇似鳳尾,故名。

釋迦果:樹高出墻,實大如柿。色綠,如釋迦頭。味甘而膩。熟于夏、秋之間。又名番梨。

椰子:樹高數(shù)丈無旁枝,似檳榔而干尤大。殼堅,可作瓢。殼外有衣如棕,用以洗鍋,可去油垢。

檳榔:樹似栟櫚,葉亦相類。干有節(jié),有房如籜。花在房中,花開而房脫;色白,細(xì)而香。一穗結(jié)實數(shù)百粒,熟于秋。切開,夾以扶留藤、蠣灰食之,可去瘴氣。淡水產(chǎn)甚多。

扶留藤:蔓生。子如桑椹。其藤可夾檳榔而食,根尤佳。俗呼為蔞藤是也。

桃:花開于春,熟于夏。味酸于內(nèi)地,亦不及北淡水之多(又載「花部」)。

梅:四月熟。味酸而生津,所謂「望梅止渴」是也。北淡水多于南淡水(又載「花部」)。

石榴:種自涂林安石國,故名安石榴。有紅、白二種;紅者實大而味甜,白者實小而味酸澀??莎熈〖?。

番石榴:俗呼梨仔茇?;ò锥断?。實大者如□,皮青,肉微紅;氣濁,非佳果也。曠野之□,無處不生。

柑子蜜:形如彈子而差大。和糖,可充茶品。

番柿:形似柿,有毛。俗所謂生毛柿是也。

柚:種類甚多。鳳山有紅、白二種。其味酸,比內(nèi)地之文旦仙凡矣。

菱:「說文」曰:『菱,■〈阝菱〉也』。一名芰,俗呼為芰角?!肝淞暧洝挂詢山窃弧觥蹿饬狻担?、四角曰芰。鳳所產(chǎn)者,惟芰而已。生水面。

甘蕉:俗呼為荊蕉;又曰牙焦?;ㄉt如蓮,子隨花闔;一闔有十余子,闔落而子現(xiàn),味甚甘美。

桄榔子:五月熟。子若多生,則是歲有年。樹似栟櫚,中有屑如面。

甘蔗:「廣志」:『一名藷蔗。顧凱之食蔗自尾至本,曰:「漸入佳境」』。煮糖另是一種,曰竹蔗。

菩提果:俗名香果。花白;實青黃,味甘而香。置諸幾案,以供清玩,真不愧其名云。

香櫞:俗曰香圓。初生色青,熟則黃;味淡而香。四時俱有。

佛手柑:狀如佛手,其指有屈者、有伸者。色黃,中無肉;其味清香異常。

薯:皮有紫色者佳,白者稍遜。蔓生。葉長而尖,結(jié)根而成;一根可數(shù)條。有一根一條者,長四、五尺,重至十余斤;俗呼為田薯。

芋:一名土芝,一名蹲鴟。鳳之芋有三種:曰檳榔芋者,中有紅根相連,如檳榔子;曰秫米芋者,以其軟而粘也;又有淡水芋,大者重四、五斤,不歉蜀中焉。

山藥:「本草」曰:『薯蕷生于山上石隙之間,有長至六、七尺者』。

布之屬

毛布:番婦以獸毛和苧織成。漢人買以代氈,或為包裹之用。

貨之屬

鹽:瀨口所出。色黑而粒大,腌物不至朽腐?!笣h書」:『牢盆煮鹽,用鐵為之』。鳳山止用曬法。

糖:蔗汁煮而成紅糖,紅糖覆以泥土而成白糖,再煮則為水糖。

酒:用草曲制之,雜以糖水,無甚佳者?;?、泉、鎮(zhèn)江諸酒,俱來自內(nèi)地。

曲:以草和米粉制成,名曰白曲。

油:有脂麻油、蓖麻油、菜油、落花生油四種。麻油勝于內(nèi)地。

藤:有水藤、莉藤二種。郡所產(chǎn)水藤尤多。

菁■〈艸殿〉:種之園中。本地出者,其色比內(nèi)地尤佳;商多販往內(nèi)地各處發(fā)賣。

菁子:內(nèi)郡多來臺采買。

纻:粗而且短,不及內(nèi)地之細(xì)潤而長也。土番間或種之,漢人則無有也(俗作苧,非)。

麻:作絲,系物之用。鄉(xiāng)間無人不種。

薯榔:皮黑、肉紅,染皂之用。

茄藤皮:生海邊。紅者皮可染絳,功同薯榔;白者兇歲取其子,可佐食。又名海蒹葭。

炭:雜木燒者甚多,以九荊木燒者為上。

灰:蠣房殼燒成。臺多以車螯等殼雜之,故不甚粘。

藤:枝葉多生刺。為用甚多,凡乘屋、捆糖、椗■〈纟索〉諸類悉資之。

鹿皮:春皮淺而薄,冬皮深而厚。土番用以為席。

獐皮:黃黑色。去毛存鞹,用以為襪;染皂,用以為靴。

麋皮:鹿之大者。俗呼為蔣皮。商人販往外國。

器之屬

車:軌用堅木為之。中駕一牛引重致遠,旁用一牛佐之。

木柜:長七尺余,闊三、四尺。藏寶貨,衣服于其中,人寢其上以備盜也。

甲萬:其制本之紅毛。長三尺許,闊二尺。木取堅厚。商人以貯賬目。

床凳:衣架之屬,多以竹為之;以價廉而工省也。

藥之屬

天文冬:葉細(xì)多莿,蔓生。結(jié)根在地下?!干胶=?jīng)」所謂■冬是也。

麥文冬:比天文冬而小?!副静荨怪^『久服輕身』。

土茯苓:白者似茯苓,赤者俗呼為山尾薯。

鹿茸:鹿角初發(fā)為茸,性溫補。以大者為佳。夏至解角,故能補陽。

麋茸:冬至解角,故能滋陰。

鹿角膠:取角砍碎,浸長流水?dāng)?shù)日,熬煉成膠。

鹿角霜:膠之粗者為霜。功亞于膠。

穿山甲:即鯪鯉殼。

桕菰:小兒口痛,煎洗可愈。

菻荼菰:有紅、白二種;紅者治白痢、白者治紅痢。

蕎麥:(亦載「麥部」):能收冷汗。

三柰:與姜相似,而味辛。

藕節(jié):荷葉根也。性和而補脾。

枸杞:其實為地仙子,根為地骨皮。

菖蒲:生于石者為石菖蒲。一名蓀,一名水劍草。

香附:即土香草根。

穿山龍:疥瘡洗,效。

土木瓜:「本草」名通草。蔓藤大如指,結(jié)實如小木瓜。

薏苡:土番種。粒較小于內(nèi)郡。

白扁豆(載「蔬部」)。

金銀花:蔓生?;ò?,隔夜而黃;解毒之用?!副静荨怪^即忍冬藤花是也。又名鴛鴦草。

水燭:生水中。形如燭,葉如蒲。色赤,中有白絮,可治刀傷。

蛇草:蛇傷,煎泡酒服,立愈。形如波菱,有小白花,并搗爛敷患處。

艾:可灸百病,故「爾雅翼」謂之醫(yī)草。

益母草:宜于孕婦,故名益母也?;ㄅc草皆可用,取之端午日者為佳。

木賊草:獨莖如箭,莖而無葉,寸寸有節(jié),凌霜不雕。

蒲公草:「本草」名蒲公英。專治婦人乳上生毒。

薄荷:葉莖似荏而尖。治風(fēng)寒要藥。

澤蘭:□□□紫節(jié),花白;能散血。

班節(jié)相思:與薄荷相類。散血用。

白雞冠:曬干,能治婦人血崩。

蒼耳子:俗呼「羊帶來」是也。

車前子:即詩所謂芣苴也。俗呼為五根草。

蓖麻子:紅者能治風(fēng)疾。

急性子:即鳳仙子。熟時以手微按,其縫即開,故名。

蟬退:蟬殼更生,脫其舊,掛于樹間。

石決明:「本草」曰:苗三、四尺許,花黃白色,子如菉豆而銳。主明目,故名。

風(fēng)藤:其形方,與他藤異。近海者佳。浸酒服之,可治風(fēng)疾。出下淡水。

木鱉子:蔓生。葉似苦瓜,生青、熟紅。肉上有莿,核似鱉,故名。

紫萍:生水中。面青、背紫;赤若血者,為紫萍。一曰七月十五曬干密丸,能入肺經(jīng)、達皮膚,治腳氣及胎孕有傷;名「紫萍一粒丹」。

竹之屬

莿竹:竹之極高大者。旁枝橫生。□□□□人種之屋后,可以防盜。茅屋梁柱悉資之,為用甚大。

長枝竹:椅、棹、床、櫥皆資其用。亦名鱟腳綠。

鳳尾竹:俗呼觀音竹,一名箭竹。干小、葉細(xì),高止六、七尺。

麻竹:比莿竹尤大。質(zhì)不堅韌。車籠、糖籠、倉笨等物悉資之。

空涵竹:產(chǎn)山中。高二丈許、圍二、三寸,無旁枝。草屋則以為桷。

棕竹:皮似棕而節(jié)密,高不滿四尺。

蘆竹:似黍。生水涯濕處。

木之屬

樟:即豫章也。大者數(shù)抱,歲寒不雕。久年即內(nèi)腐而中虛,不堪成材。

楠:即柟也。色稍黑,遜于內(nèi)地。又有土楠,質(zhì)堅,為輔輻之用。

猴栗:木性甚堅,可為梁柱,與栗亦無甚異。

樸:樹高大。「通志」曰:『葉如加條差小,皮鱗皺而厚』。

百日青:俗名土杉。雖枯,而色尚青也。

柳:「本草」:『柳花名絮,即楊柳也。多種水畔。又有御柳,干赤、條細(xì)如綠絲。亦名垂絲』。

赤鱗:赤色,皮鱗。質(zhì)堅,入土難朽;大者取為車心。

烏栽:皮色黑。其質(zhì)不堅。供薪而外,別無所用。

象齒:木直而色白。人多取以為桷。

荊:樹無甚大,隨處皆生。有五葉、七葉二種;七葉者,能療中暑之癥。

棟:葉似槐而尖。春至而開花,實如小鈴。俗謂之苦棟子。唐詩有「棟花開后春光好莿」之句。

萬年青:枝圓,色綠;無花,葉高至丈余。一名綠珊瑚,又名綠玉樹。種本呂宋。

黃目樹:樹高大,質(zhì)脆。實可澣衣。

茄藤樹:產(chǎn)海濱??梢怨┬健?br />
菻荼:樹類菠蘿,而高大至丈余。鄉(xiāng)人多于園外密種之以為籬,牛羊不得入。

水漆:生海泥中。皮有黏液,著膚則腫。用以編籬,多生枝葉。

九荊:樹如紫薇。村落草屋及編籬,多用為柱。俗呼為九芎。

榕:大者垂蔭可余丈。王敬美曰:『多根,故易茂而難拔;不材,故寡伐而長壽』。

楓:「說文」曰:『楓木厚葉弱枝,善搖。漢宮殿多植之。至霜后,葉丹可愛』?!笭栄拧乖唬骸簵鲾z攝』。以其求風(fēng)則鳴也。

莿桐:垂陰如梧桐,開花如連焦,而大恍惚班支。一枝數(shù)十蕊,色鮮紅;先花后葉。無地不種。

破故子樹:葉似梧桐而小。結(jié)實如苦棟,腌之可食,且能消積。

桄榔:樹似栟櫚,中有屑似面。木有文理,堪以為用。

花之屬

梅花:開當(dāng)首春,故為花魁。色白者為上。有單葉、百葉,而單葉者最佳。本地所產(chǎn),皆系白而單葉,但不如內(nèi)地之蕊大而清香耳。

山丹:花一朵百蕊,狀如繡毯而色紅。長年皆開。

紫薇:樹無皮;爪其本,枝葉皆動;「通志」曰:『不耐癢花』是也。世人多以此為紫荊,誤矣。

芙蓉:「通志」曰:『一名柜霜。花開于秋。清晨色白、午則淺紅、晚則深紅,名曰三醉芙蓉者種最佳。又有單葉而色白者,曰山芙蓉』。

佛桑:葉似桑,故名。四時長開,有朱紅、淡黃二色。葉單者,曰照殿紅。

樹蘭:「泉志」曰:『叢高成樹,其花碎點清香』是也。有三葉、五葉二種;五葉者佳,名曰暹蘭,以其自暹羅來也。

指甲:搗其葉涂指甲上令紅,故名?;?xì)而色白,一枝可數(shù)百蕊,雖香而實濁。

石榴花:有深紅、淺紅、白、黃數(shù)種。百葉者不結(jié)實。

茉莉花:夏開,色白?!改戏讲菽緺睢乖唬骸鹤晕鲊苼怼?。又有百葉者,花大數(shù)

倍,名番茉莉;更為可佳。

木槿花:臺人呼為水錦。有紅、白二種,白者為佳。小兒口破,搗汁擦之即愈。

棣棠:一名郁李。有白色、淡黃色二種。

長春:色淡紅。四時相續(xù)盛開。臺人呼為「月見」。

麗春:花似長春,而大過之。色深紅,故名麗。

玉樓春:花色白,而中帶黃。香而濁者,即百葉黃梔花是也。

金絲蝴蝶:「泉志」曰:『花黃,形類蝴蝶。微風(fēng)至,則動搖』。

一丈紅:似葵而葉大,直起無旁枝?;ㄉt。一葉、一花,自本開至杪。高近丈,故名。

荷花:有紅、白二種;又有白而紅邊、百葉最佳?!笭栄拧乖唬骸汉?,芙蕖;其莖茹、其葉□、其本□、其花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內(nèi)郡夏天始開,本地隆冬之時尚有花。地氣之不同乃爾耶!

菊花:種類甚多。臺地至十二月菊尚盛,不必秋夕纔餐落英也。

玉芙蓉:葉似艾而微香。婦人插之,能去油垢。

龍船花:即頳桐也。其色鮮紅;競渡之時花□□開,故名。本地則長年皆花,又名百日□。

夜合:花開至暮即合,故名。又名合歡?!腹沤褡ⅰ乖唬骸汉蠚g枝葉互相交結(jié),每一風(fēng)來,輒自相解。樹之階庭,使人不忿?;逡狗N之舍前』。

千日紅:花絕耐久。數(shù)日以熱湯濯之,色更鮮紅如新。

金錢花:午開子謝,故又名午時花。

繡毯花:蔓生。施壁上,一簇數(shù)蕊,與內(nèi)郡異。

月下香:似萱而花白。一莖數(shù)十蕊。自下開至上。薄暮放花,至晚益香。又名雪鴛鴦;以其花白,開輒兩蕊相對也。

葵花:有黃、白、紅三種。花開,朝向東、暮向西。自下而上,開盡乃上。與一丈紅頗相類。

雞冠花:有紅、白二種。「閩中記」曰:『秋生,紫色,如繡畫雞冠之狀』。

金銀花:蔓生。花有黃、白二色,清香殊甚(又見「藥部」)。

素馨:蔓生?;ò锥镄?,清香異常。佛書曰:『昔有劉王妾素馨冢上生此,故名』。又有黃色者,花小而香亦稍遜焉。

兔絲:一名凌霄花。蔓生。色鮮紅,朝開暮謝。

鳳仙花:一名金鳳。有深紅、淺紅,有紅白相間,有紫,有白。內(nèi)地開在夏、秋之間;本地則花開子落,隨發(fā)隨開,不拘四時。

番瑞香:蔓生?;ㄎ⒕G;一簇數(shù)蕊,香甚清遠。夏月盛開。

曇花:有紅、白二種。佛寺中多種之。開于夏月;一莖可數(shù)十蕊,香亦甚異。

胭脂花:有紅、黃二種。開于夏月。

錦竹:一名石花竹。叢生,花如纈錦。

落陽錦:叢生。諸色俱備,又有純白者。蕊旁如剪,謂之白剪絨。

剪春蘿:「通志」曰:『花淡紅,旁如剪刻,故名』。又名翠剪蘿。

噴雪:花白、蕊細(xì),如雪亂點;「通志」所謂潑雪是也。

月桃:葉似蓮蕉而狹??;花黃、白相間,味濁。一莖數(shù)十蕊,倒垂,端午摘插小兒髻上;又名虎子花。采其葉包糯米,以為角黍。

萬壽菊:花似菊而色金黃,但不香耳。

蓮蕉花:有紅、黃二種。俗誤為美人蕉。

番花:樹高大;花黃、白相間,味濁?;ā酢跞~。

番蝴蝶:葉似槐;花紅、黃相間,一枝數(shù)十蕊。四時長開,實如扁豆。

莿桐花:色殷紅,一莖數(shù)十蕊,先花后葉;類于班支。

美人蕉:似蕉而小?;ǔ鼋缎模秀鄙徑叮r紅。經(jīng)月余始謝。

蘭:種類甚多,有玉干、大青、拜歲、鶴頂、素心,□□。本地所有者,惟大青而已?!笭栄乓怼怪^:『一干數(shù)花者蕙』。然則世所種者,皆非真蘭也。

桃花:有淡紅色、有白色,俱百葉;逢春即開。又有絳紅而百葉者,春深始開;名曰「三月浪」。

草之屬

藜:干淺紅,葉微紅帶黃色。高可八、九尺,形似老萊嬌??輨t取以為杖,所謂「藜杖」是也。

仙草:煮爛,取汁去渣,和米粉再煮而成凍,可解暑毒。

茅:有金絲茅、大頭茅二種。金絲茅用以蓋屋。

菅:似茅而粗大。煮糖多用之以燒火。

鼠曲:生平原壙野中?;ㄉS而細(xì),艾軒集(?)謂之暑菊。曬干煮熟去其渣,雜米粉作糗。

白曲草:□以面粉為白曲,用為釀酒。

乳草:葉紫綠而細(xì),生附地上。婦人少乳者和雞食之,能通乳竅。

仙人掌:狀似人掌,故名。

藻:「爾雅翼」曰:『根生水底、葉浮水上,不若浮萍之無根而漂浮也』。

萍:浮水上。江東人謂之藻。

龍舌草:形似舌,旁有莿;俗呼謂蘆薈是也。

莿莧:多生園中。高三、四尺。赤色而多莿,故名。

齒草:枝柔,色綠,高尺許。葉如浮藤□而差小,心如枸杞。番人取其嫩枝以擦齒,久之皆黑;因以得名。

畜之屬

牛:有水牛、黃牛二種。水牛自內(nèi)地來,研糖用之。黃牛近深山多有,取而馴習(xí)之,用以耕田,亦用以代步。駕車,則二牛皆堪用。

狗:「爾雅」,以犬未成毫為狗;「說文」,以狗之有懸蹄者為犬。今俗通謂之狗。

豬:毛粗而硬,故謂之剛鬣?!笭栄拧乖诲?,亦謂之豕;其子曰豚。

羊:毛細(xì)而軟,故謂之柔毛?!钢芏Y」曰:『祭祀,割羊登其首』。

貓:有黑、白、黃等色,又有雜色者。能食鼠?!赣详栯s俎」曰:『目睛旦暮圓;及午,黑睛為線。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溫』。

雞:「古今注」:『雞名燭夜』。又雞本朱氏翁化,故呼雞曰「朱朱」。

鵝:長頸而善鳴。「爾雅」謂『鳴可驚盜』。養(yǎng)之園林,則蛇皆遠去。

鴨:似鵝而小。近溪澗處,又有水鴨,能飛(別見「羽部」)。

羽之屬

鳶:鴟類?!盖萁?jīng)」曰:『暮鴉鳴,則小雨;朝鳶鳴,則大風(fēng)』。

鴿:人家畜之。能知往還。

鸛:狀類鶴,但小而無朱頂?!盖萁?jīng)」曰:『鸛俯鳴則陰,仰鳴則晴』。

鹡鸰:「爾雅」曰:『鹡鸰,雝渠』。郭璞注:『鵲屬也。飛則鳴,行則搖』。

雉:雄者有冠,尾長,身具五彩;其羽為翟。雷始動,則雉鳴而雊。

烏:「爾雅」『純黑,反哺者為慈烏;腹白,不反哺者為鴉』。亦名鷽;詩曰『弁被鷽斯』是也。

燕:「說文」曰:『燕作窠,避戊己』。陶隱居曰:『胸紫、身小為越燕,胸班黑而聲大者名胡燕』。

鳩:即班鳩也,與內(nèi)地異。色青黑者,曰班甲;項下赤色者,曰火鳩。無地不有。又一種身綠、嘴足紅者,曰金鳩;惟淡水出焉。

鷺:毛白,項有絲;嘴長、腳高?!盖萁?jīng)」曰:『鷺啄則絲偃,翔集必舞而后下』。

畫眉:「通志」曰:『白眉、褐質(zhì),好斗、善鳴』。「興化志」曰:『聲似鶯而小,清圓可聽』。本地所出與內(nèi)地等,但眉不白耳。

鸜鵒:斷舌,可使效人言。一名八哥。

布谷:色淺黑,白腹;頭亦微白。春作方殷,人以鳥至識耕農(nóng)之候。江東呼為「護榖」。

鳧:似鴨而小,浮于水面。陸璣云『鳥之謹(jǐn)愿者』。俗呼為水鴨是也。

雀:「雀」字通「爵」,古作「爵」?!盖萁?jīng)」曰:『雀交不一,雉交不再』。

鷗:水鳥也。隋帝謂『「鷗」字「三品鳥」,宜封「碧海舍人」』。

翡翠:俗呼為釣魚翁。人取其羽為飾。常宿水,伺魚食之?!府愇镏尽乖唬骸盒鄢?,曰翡;雌青,曰翠』。

伯勞:「詩」所為鸤鵙是也。亦曰博勞?!概d化志」曰:『一名梟』。

黃鶯:色純黃,聲巧囀可聽。一名倉庚、一名黃鸝,又名黃鳥。「詩」:『睍睆黃鳥,載好其音』;又『倉庚于飛,熠耀其羽』是也。

鷂:色蒼黑,比鶯而較大。善擊鳥;「詩義」疏:「隼鷂」是也。

長尾三娘:色青、嘴朱,紅足、紫尾。長尺許。疑即青鷴。

鷹:「周書」曰:『驚蟄之日,鷹變?yōu)轼F;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大者一名扳雄。

烏鹙:色黑,較小于鷹。能搏鳶。人取其雛而飼之。與雞子同為飲啄,鳶不敢近。

蓽雀:色紫,較小于雀。置之籠中,唧唧能吟。

海雞母:色黑,形如雞母。宿海邊。味清而骨脆。

海鵝:俗呼為「南風(fēng)戇」。常于海中取魚。其羽可為箭翎。

鵂鹠:狀如鷹,頭目如貓。鳴,雌雄相應(yīng)。晝不見物,伏于叢草中;夜則出,鳴聲若老人。俗呼為孤黃是也。

毛之屬

豹:似虎而小。陸璣疏曰:『毛赤而文,謂之赤豹。又有玄豹』。古詩曰:『餓狼食不足,饑豹食有余』;言狼貪而豹廉也。本地所出;間或一、二,不可多得。

鹿:毛色黃,有白點?!刚f文」曰:『解角獸』?!笭栄乓怼乖唬骸郝古c麋為友。鹿陽獸,游山;夏至得陰氣而解角,從陽退之象也』。

麋:毛蒼黑色,無白點?!刚f文」曰:『麋陰獸,游澤;冬至得陽氣而解角,從陰退之氣也』。

獐:毛黃色,似鹿而小。性悍善跳,無角。

麂:亦似鹿而小?!笭栄乓怼乖唬骸浩渎晝簝喝?,實獐類也。有角而短細(xì)』。

兔:「論衡」曰:舐雄毛而孕,生子從口中吐出;故「埤雅」曰:『兔,吐也』。其居三窟。其毫利為筆,名兔毫。

熊有人熊、豬母熊。其膽可療眼疾。臺無人熊,眼疾多以此代之,亦佳。

猴:一名狙,一名胡孫。「爾雅」曰:『猱,母猴也』。相傳猴無脾,故行以消食。王廷壽賦曰:『儲糧食于兩頰,稍委輸于胃脾』;卻是有脾矣。

野豬:似豬而小,尖嘴、高腳。牙铦利,與家畜者異;「漢書」『景帝游上林,野豬入廁』是也。

獺:居水上,食魚?!冈铝睢梗骸赫?,獺祭魚』。

鼠:出之人家者為家鼠,出之田中者為山豪。

鱗之屬

海翁:大者能吞舟。浮于水面,則風(fēng)將作。

鯊:有白沙、胡沙、雙髻沙。其最佳者,皮上有圈文,曰龍文沙。

泥■〈魚賣〉魚:形似馬鮫而大,無鱗。味甘美。重者可二十余斤。

烏魚:各港俱有。冬至前出大海散子,味極甘;后引子回原港,曰回頭烏,則瘦而味劣矣。子成片,鹽過曬干,味甚美。「本草」謂之鯔魚。

馬鮫:類泥■〈魚賣〉而細(xì),無鱗與鯁。海魚之佳者。

鎗魚:身扁,色白,無鱗。以其首銳、腹廣、尾細(xì)如鏢鎗,故名;海魚之最貴者。又有一種色黑者為烏鎗,有微黃色曰金鎗;俱不及也。

午魚:味甘美,大者為佳。以其出于午月,故名。本地出于冬,則與內(nèi)地異矣。

紅紗:皮紅如淡朱,有鱗。出于秋。大者可三、四斤。

鰳魚:與鰣魚相似。味清而多刺,巨口而鱗粗。

敏魚:似鱸而大,重至二十余斤。肉粗,不甚佳。

烏頰:身短,色微黑。味甘美。

黃魚:色微黃,形扁;鱗細(xì),肉有微刺。長不過六、七寸。

扁魚:形似貼沙,俗名涂剃。曬干,味甚甘美。

繩魚:俗呼大麥繩,以其麥?zhǔn)鞎r正出也。色青,無鱗,體圓而味腥。

麻虱目:形如鯔魚,產(chǎn)海邊塭中;無種,入夏,水熱則生。味清而不腥,大則稍遜。

貼沙:身薄而扁,背紫色、腹白。貼沙而行,故名。大者為佳。

金鐘子:細(xì)鱗,形圓扁。

狗母魚:身圓,肉粗、多刺。有細(xì)鱗,赤黑色。魚品之最下者。

白帶魚:身薄而長,其狀如帶,故名。泉人呼為澳魚。

獅刀:郭璞注曰:『鮆魚也』。又名刀魚,形似刀。味清而多刺,大者為佳。

鱸:巨口、細(xì)鱗,與鱖魚相似。生于暑天,肥且美。

花鈴:長二、三寸,而體微圓,青色。

金錢:體薄,多刺;不及花鈴之厚而甘也。

黃翅:以翅黃,故名。又曰黃翼。

鐵甲:鱗硬似甲,故名。

■〈魚共〉魚:形圓而扁,無鱗;口在腹中。尾長于身,似鎗。大而色微黑者為黃■〈魚共〉,肉粗而澀;小而色微黃者為燕■〈魚共〉,肉潤而甘。

獨魚:大者如掌,皮粗。曬干,用以磨木器。

青鱗:有鱗,色青,故名。長不過六、七寸?!竿ㄖ尽梗骸阂幻圉a』。

鮡魚:瀨口產(chǎn)者佳。身有白花點,故俗呼為花鮡。

鯉魚:鯉為魚之長。色有紅、有黑。池澤皆有之?!港拧乖唬骸乎庍M于魚矣,殆亦龍類。故仙人乘龍,亦或騎鯉,乃至飛越山湖』。

鱺魚:溪澗中,魚之最惡者。引于游水,眾魚不敢犯。

黃爵:身薄而小,色黃多刺。長不過五、六寸。

沙梭:長五、六寸,身圓。味清,肉豐。

嘴尖:嘴長二寸許而尖,故名。

白腹:狀似馬鮫而腹白,故名。

鰻:有蘆鰻、烏鰻。蘆鰻可二十余斤,烏鰻大者斤余。陂中所出,肉細(xì)而潤,品之最佳者?!港拧乖唬骸河行蹮o雌,以影鰻體而生子』。又有出于海者曰海鰻,大者可二十余斤;然其味則遠甚矣。

鯽魚:「本草」:『一名鮒』。「埤雅」曰:『此魚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即也,謂之鯽;以相附也,謂之鮒』。

涂虱:頭扁,頰有兩刺;身微圓,黑色。產(chǎn)陂圳中。「漳志」、「興志」皆謂彈瑟,「泉志」謂之涂虱。

斗魚:長三、四寸,有花文,紅綠相間,以麒麟尾者,為佳。善斗故名。一名丁班,一名三班。

泥鰍:穴泥中,似鱔而短。身多涎,難握。俗謂之鰍魚。本地所出者骨較硬。

鲇魚:身圓、頭扁,色黑黃,無鱗。多涎沫。出陂中。

鱺鮐:身上有班點,體圓而尾有星。穴于泥涂中。

鱔魚:俗謂之鱔。似蛇無鱗,體多涎沫。生泥窟中。

金魚:色紅,以蝦尾而囊金者為貴,有黑色而囊金者更佳。

烏鲗:一名墨魚。常噴墨于波以衛(wèi)身,大魚不得近。漁人見水黑,即撒網(wǎng)取之;欲全身而適以害身也。中有骨如小舟,名海漂蛸。

水雞:一名田雞;以其多出于田中也。夏間,久旱遇暴雨,田水滿;夜持火炬照之,昂頭而視,更不轉(zhuǎn)動,捕之易易也。至第二夜見火則跳,難以捕獲。

青蛙:「圖經(jīng)」曰:『背青絲色,謂之青蛙』。俗呼為青約。

介之屬

龜:生陂圳中?!笭栄拧乖唬骸焊┱哽`,仰者謝』。「大戴禮」曰:『甲蟲三百六

十,而龜為之長』?!腹沤褡ⅰ怪^之黑衣督郵。

鱉:段成式曰:『鱉伏于淵而卵剖于陵,此思化也』。

鱟:殼黑色,可作杓。血藍色。尾長如鎗。有足十二,生在腹下。子可腌以為醬,甚佳。

蟹:「考工記」:『仄行,蟹屬』;故曰旁蟹。螯生毛,又曰毛蟹。生于溪澗之中。

蟳:「圖經(jīng)」曰:『后足闊者,名蝤蛑』。上海濱泥涂。螯無毛,故異于蠏。赤嵌出者最佳。膏多于肉曰紅蟳,無膏者曰菜蟳。

牡蠣:磈礧相連如房,故又名蠣房。內(nèi)地架石于海濱而生;臺無石,生于海中。取者乘桴,用長竹如剪,釣諸海底。

蚶:蚌蛤之屬。殼厚,而外有棱如瓦壟然,故「嶺表錄異」曰瓦屋子。

花蛤:殼有班文,比車螯而較小,謂之文蛤。本地所出者,殼黑色,有白點;與內(nèi)地不同,味亦亞之。

蚌:殼綠黑色,類蛤而長大。鷸蚌相持,即此也。

蠘:殼上有班點,其螯甚銳。

西施舌:綠殼黑色,似蚌而薄。其肉有舌最美,海錯之至珍者。

蛤蜊:殼圓,色微黑。肉黃,味亦甚清。

車螯:俗呼為蟯。殼厚而堅,色微黃。肉白,多漿。

螺:香螺,大者長六、七寸,肉白而脆,尾有膏,味清甜;其品最上。又響螺,其殼可吹?;?,如田螺而小,殼圓、色白,紅點相間,味甚清。又有一種味苦不甘,其殼可作鸚鵡杯。

田螺:殼薄。「本草」曰:『生水田中;含泥在腹,久而猶活,能伏氣飲露』。又有生池潭中者,曰石螺;而殼厚耳。

海豆芽:形扁、殼綠,較大于蜆。有尾如豆芽,故名。一曰涂杯。內(nèi)地甚賤,本地以為珍。

鯪鯉:一名穿山甲;謂能穿土為穴也。見人,則身縮不敢動。形如鼠,渾身皆甲。有白皮、紅皮二種;白皮者能卻風(fēng)疾。

水龜:俗呼龍虱。腌食之佳。

蝦:種類不一。紅蝦味甘,沙蝦次之,黃梔米又次之;草蝦則有班節(jié)而肉粗,其最下者也。

蟲之屬

蜂:有數(shù)種。其毒在尾。能釀蜜者,曰蜜峰;無毒。有蜂王,群峰采其花之佳者,戴于首以獻。多出淡水。余如長腰虎頭蜂,則皆有毒矣。

蜾蠃:一名■〈蟲醫(yī)〉螉。似蜂,腰小而長。取小蟲置于木空中,七日化為己子。

蚯蚓:一名土龍,一名蜿蟺。郭璞贊曰:『蚯蚓上□,無心之蟲。交不以分,淫于阜螽;觸而感物,乃無常雄』。

蝴蝶:有純白者、有黑白相間者、有五彩者,種類甚多。今但呼為蝴蝶。

蝙蝠:肉翅?!竿ㄖ尽乖唬骸侯愂蠖幸恚瑫兎癸w』。又名伏翼,又名夜燕。

蟬:色黑。以協(xié)鳴。翅輕薄,其聲雄以壯,鳴于夏者也。又有一種色綠而小,其聲細(xì)而悲,鳴于秋者也,曰秋蟬;吸露餐霞。

蜻蜓:「爾雅」曰:『虰蛵負(fù)芳』。郭注曰:『即蜻蛉也』?!港拧乖唬骸候唑扬嬄丁弧?br />
螥螂:漆色。能飛,多藏壁間。「漳志」謂之蝤蟲。

蜘蛛:有數(shù)種。「爾雅」曰:『在地中布網(wǎng)者,為土蜘蛛;絡(luò)幕草上者,為草蜘蛛;又蟏蛸長踦,即小蜘蛛;長腳者,俗謂之喜子』。陸賈曰:『蜘蛛集而百事喜』。

蛾:一名慕光。好撲燈火。

蜉蝣:朝生暮死。

蠅:班固曰:『青蠅,嗜肉汁而忘溺死』。又有一種大而色青者,糞為物中即變蟲。

蚊:積雨生蛆變成者。樹木多,則蚊尤多。

螳螂:「爾雅」謂之莫貈是也。螳螂食蟬、雀食螳螂,故俗謂之『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后』。

蟻:臺產(chǎn)最多,種亦不一。色赤而極小者,為黃絲蟻。色黑而走疾者,為走馬蟻。色白而生于濕處者,曰白蟻;凡衣服器物近濕處,多為所壞。

蜒蚰:形如蚯蚓,長二、三寸。黑夜吐白涎,有光。俗呼為青賴。

螢:一名夜光,一名霄燭。腐草化生者。

螽斯:蝗屬?;蛟唬汗珊谟形?,以兩股相切作聲。一生九十九子,故「詩」美其不妒。俗呼草蜢。

蟋蟀:善斗。一名莎雞?!笭栄拧怪^之■〈艸蠶〉泉,呼為草雞。

蠅虎:蛛屬。□黑色。專捕蠅而食之。

水蛭:生于濁水,即馬蟥也?!笭栄拧故柙唬骸核邢x,得入人肉者,一名馬蜞;俗呼為蜈蜞。楚王食寒菹,得蛭并吞之;王素有結(jié)積疾,因是而愈』。

蛇:舌雙,耳聾、聽以目。其毒在涎。種類甚多。其食鼠不傷人者,曰山辣;其背有文如龜殼者,曰龜殼花;有頭扁,逢人輒昂其首而噴鼻者,曰飯匙倩;有色綠而小者,曰青竹絲:皆最毒而傷人者。又有色花而小,不傷人者曰草花仔。

蝦蟇:似蟾蜍。背有黑點,皮粗。陶隱居曰:『腹大,皮上多痱磊』是也。按張暢弟收為猘犬所傷,食蝦蟇可療;收難之,暢含笑先嘗,收乃食,瘡亦旋愈。又取其肝涂疔瘡,無不驗。

蜥蜴:「說文」:『在草曰蜥蜴,在壁曰蝘蜓。蝘蜓,守宮也。漢武帝令人于五月五日取蝘蜓,飼以丹砂,身盡赤,搗之以涂宮人,有私者其跡即滅,故曰守宮。東方射覆曰:「以為龍,又無角;以為蛇,又有足。跂跂胍胍,善緣壁,非守宮、即蜥蜴也』。又名壁虎。本地出者能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