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后學(xué)張鳳羽仲威氏編輯
○星 野
齊地,虛、危之分野。東有淄川、東萊(招遠地屬東萊郡)、瑯玡、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虛二星,危三星,為元枵,于辰在子,齊之分野。虛為邑居、廟堂、祭祀、禱祝之事,亦天之冢宰,主平理天下,覆藏萬物。蓋、屋二星,在危南,主天子所居宮室之官也(《史記·正義》)。
東萊入危九度(《晉書》)。
須女、虛、危,元枵也。初,須女五度,余二千三百七十四抄四少;中,虛九度;終,危十二度。其分野,自濟北東逾濟水、涉平陰至于山茌;循岱岳眾山之陰,東南至高密。又東盡萊夷之地。得漢北海、千乘、淄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濱于碣石。古《齊紀(jì)》:祝、淳于、萊、譚、寒及斟尋、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其地得娵訾之下流,自濟東達于河外。故其象著,為天津,絕云漢之陽。凡司人之星與群臣之祿,皆主虛、危(《新唐書》)。
虛二星,距南星去極一百度半;危三星,距南星去極九十六度(《宋兩朝天文志》。
青、齊,子危分,故昔皆以萊、牟屬之。按青州東距萊、牟千里。細查《晉天文志》,高密入婁一度,城陽入婁九度,膠東入胃一度,則平度以北皆屬胃分,招遠入胃十度,紫微垣少衛(wèi)八十度,昴宿卷舌之下第五星八十度,本宿天廩之下第三星八十度六十分,畢宿天園之西十二星八十度半,第十三星八十度(《新志》)。
論曰:陳子龍有言,兗、青、徐千余里之地,而占角、亢、氐、虛、危、奎、婁、胃八星;吳、越以南濱海,荊、楚以南包嶺,何啻萬余里,而皆在牛、女、翼、軫之分,此不可解者也。然嘗考之:太史《天官》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于烏衡;燕、齊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虛、危;宋、鄭之疆,候在歲星,占于房、心;晉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參、罰。其察吉(替代字)祥,候星氣,天人之間,如景響之應(yīng)形聲,抑又何與?是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畫疆分野,自古記之,不可誣也。因歷稽天官家言及郡志所載,略具共躔次,以俟知微之君子。語云:日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結(jié)和。撫有茲土者,其亦知所留意矣。
○災(zāi) 祥
漢
元初二年十一月己亥,客星見在虛、危南至胃。
熹平六年冬十月,東萊大雷。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東萊雨水大雷電,雹。
晉
咸康五年四月辛未,月犯歲星,在胃。
水和八年十二月,太白犯熒惑于胃。
太元十一年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
二十—年三月,太白晝見于胃。
南宋
大明元年秋七月丁丑,白獐見東萊曲成,獲以獻。
后魏
熙平元年正月,光州上言:曲成縣木連理。
元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虸蚄生。
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大社里黑風(fēng)大起,有大鳥自南飛至。其色倉白,展翅如席,狀類鶴。俄頃,飛去。遺下粟、黍、稻、麥、黃黑豆、蕎麥于張家屋上,約數(shù)升許,是年大稔。
明
嘉靖七年,登州合屬饑。人民餓死,充塞道路。
二十七年,登屬地大震。
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卯初,日生四耳,俱紅赤色,在北者光奪目。
萬歷七年六月晦,大雨。東關(guān)大河驟溢,居民驚起,仿佛見一物狀如牛:.橫臥中流,水逼而西,千家盡掃。
二十四年,大風(fēng)卷海水南溢,淹禾、豆。
四十四年春,山東大饑。時闔省荒,至人相食,而登州尤甚。朝廷發(fā)銀十六萬兩,漕米十二萬石。遣御史過庭訓(xùn)賑之。登州賑銀一萬兩、漕米四千九百余石。
四十六年秋,蚩尤旗見東方。每夜白氣亙天,東西約三丈余,經(jīng)月不散。有慧星長丈余,見于東北,光射中央。
天啟元年四月十九日,訛言賊兵自東來,民皆奔走相蹂踐,竟夜不息。詰旦寂然,不知所以。自文登至昌邑八百里,訛言時日皆同。
七年六月,先師廟棟生紫芝一本,三岐。
崇禎三年六月,大雨。先師廟殿角有蟄龍出,天矯飛去。
七年春,有鳥自海島來,翅搖如煞煞聲,形如鴿,唯食沙,因名沙雞。人以為兵象。
十三年,牛有災(zāi),死者殆盡。
十四年,大饑。
國朝
順治十年夏六月,張鳳羽家寢室棟生紫芝。
十一年冬,大雪,平地深數(shù)尺,人有不火食者
十三年,有年。
十四年,有年。
康熙十二年春,大旱,無麥。
十六年秋,邑侯徐公內(nèi)衙東南隅,生瑞芝三本。徐公自序,具載藝文。
論曰:天道遠,人道邇,昔人言之矣。又曰,天定勝人,人定亦能勝天。然則何為乎志災(zāi)祥?志災(zāi)祥,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閑嘗考之,蓋或有其征而無其應(yīng)矣。有其征而無其應(yīng),何為乎書?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然則郡國志所錄有,何為乎“有”不書?其不書,必其不系乎邑者也。其不系乎邑者何?邑在漢為東萊曲成地,東萊虛、危分野。歷考前代:漢景帝七年,日食在虛九度;晉惠帝永寧二年,熒惑、太白斗于虛、危;東魏孝靜帝武定八年,歲、鎮(zhèn)、太白在虛,熒惑又從而入之。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此災(zāi)祥之系以全齊者,非一郡一邑事也。非一郡一邑事,其不書也固宜。又按邑分野,入胃十度。唐禧宗文德元年,日食在胃一度;宋真宗景德二年,有星出胃南,聲如雷,光燭地;三年,有星出胃北,入天囷,迸為數(shù)星,光燭地。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自唐歷五代,以至有宋,省曲成為掖之羅峰鎮(zhèn),其不邑也久矣。不邑,則凡有災(zāi)祥皆掖事,不得以鎮(zhèn)言也。不得以鎮(zhèn)言,其不書也又宜。又《萊陽志》:金太宗天會六年,登州大水;十一年,大旱,免其租。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邑自金屬山東東路萊州,元屬山東東西道般陽路總管府萊州,明洪武九年,始升登州為府,割萊之招遠、萊陽屬焉。則九年以前,登災(zāi)祥無預(yù)于招也。無預(yù)于招,其不書也亦宜。他若肥畏(替代字)之為災(zāi),冰雹之告儆;欃槍變曜于五星,魚龍迥波于四野;紫芝、連理,為瑞無幾,而災(zāi)傷種種,謹而書之,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若夫太戊之枯桑谷,宋璟之退熒惑,導(dǎo)一莖六穗于庖犧,雙觡拱抵之獸,而光耀龍變,史不勝書,則又在惟德動天者,有開必先矣。
○沿 革 表
總部 郡 縣
唐虞 青州萊
三代 青州萊
春秋 萊
戰(zhàn)國 齊
秦 齊郡東境
漢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東漢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晉 青州部 東萊國 曲成
南宋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北魏 光州部 東萊郡 曲成、東曲成
后齊 東萊郡 掖
隋 青州部 東萊郡 掖
唐 河南道 萊州郡 羅峰鎮(zhèn)
五代 羅峰鎮(zhèn)
宋 京東東路 萊州 羅峰鎮(zhèn)
金 山東東路 定??? 招遠縣
元 山東東西道般 萊州 招遠縣
陽路總管府
明 山東布政使司 登州府 招遠縣
國朝 山東布政使司 登州府 招遠縣
招遠縣古萊子國,《禹貢》青州之域。春秋時,齊侯遷萊子于倪,地始屬齊。秦因之。漢為曲成縣,在今縣治四十里,屬東萊郡。東漢因之。晉改東萊郡為國,地仍為屬。南宋復(fù)改為郡。元魏以其地置東曲成,分青州置光州部,始析東萊之牟平、黃、惤、觀陽四縣地,置東牟郡,與長廣郡俱屬光州。后齊省入掖縣。隋因之,屬青州部。唐為掖之羅峰鎮(zhèn),屬河南道萊州。宋因之,屬京東東路萊州。金始置招遠縣,屬定??ぃ綎|東路。元初,屬益都路;中統(tǒng)五年,屬淄萊路:至元二年,隸般陽路總管府萊州。明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洪武九年,升登州為府,割萊之招遠、萊陽屬焉。國朝因之,屬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編戶四十八里。
論曰:招遠古曲成地,建侯國者再,封鄉(xiāng)男者一,載在史鑒,班班可考。元魏又以其地分置東曲成,即今縣治西北三十里,舊稱將軍城。嘗周覽其遺址,規(guī)摹頗壯。當(dāng)時是也,濱海之地,實稱上縣。逮其后,或廢為墟,或列為鎮(zhèn);自高齊以來,附在鄰邑者數(shù)十世。至金始改置招遠,而斗大山城,僅如黑子之著面。俯仰今昔,抑何霄壤懸絕也!按吏稱虞詡守武都而民增數(shù)萬,允文知太平而戶口日登,彼豈盡金城天府與?招雖百里邑,誠得良有司,后先相繼,多方招徠之,數(shù)十載生聚教誨之,則人杰而地以靈,庸詎知不再見當(dāng)時之盛邪?
○疆 域 形勝 八景 附
廣一百里,袤一百里。東至棲霞縣界四十里,西至掖縣界六十里,南至萊陽縣界六十里,北至黃縣界四十里。東北至府界一百四十里,西南通平度州,西北抵海。正北至姆屺島,陸路一百里,開船至桑島,水路八十里,至廟島七十里。西至濟南府八百二十里,西北至盛京一千七百里。
形 勝
海濱廣澙,厥田斥鹵(《史記·夏本紀(jì)》)。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惡焦焉(《元中紀(jì)》)。土疏水闊,山高水深(《太平寰宇記》)。負海澙鹵,其地瘠薄,蠶谷少,人民寡(《元志》)。
云屯綿亙乎百里,滄海遠控乎三山。路多險阻,田半岡渠(《郡志》)。
八 景
普照晨鐘 父老相傳云,得自海潮,當(dāng)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鐘溯流而上,若有神物憑之者。以普照寺為金、元古蘭若,遂于門左側(cè)構(gòu)樓,懸鐘其上。每晨、夜叩之,聲噌吰,聞四十里。其周景王無射之亞耶?今鐘亡久矣。
溫泉晚浴 距城東里許,泉涌甚盛。以其過灼,甃石為池,因通渠引水注之。池凡三:一官湯,在公廨內(nèi);男、女湯各一。皆筑土為短墻蔽之。又有泉名鴛鴦河,一寒一熱。其熱者如沸湯,投以物輒糜,而寒者則荇藻交橫。又或涼泉匯為潴,滾北流浮其上,氣爞爞煽其不可即,即之靜若鑒,游魚可數(shù),《廣輿記》名溫涼泉,亦奇觀也。迤北,泉益多,而差小,且稍溫,不甃池而可浴也。
黃岡返照 架旗山之東,平岡前峙,名黃土崖。西連霧云諸峰,崖為長河所嚙,勢陡峻。每當(dāng)羲馭既沒,其回光所薄,倍加炳煥,有如初旭朝升。杜工部詩有云:“返照入江翻石壁”,若為吾邑詠也。
張畫先春 山高峻,橫側(cè)皆成峰嶺,遙望之,如芙蓉斧削,丹青獻技,遂有此名。其中峰一片地,雖時極寒冱,獨饒陽和,百卉未蘇,已勾萌矣;群芳始朕,已甲坼矣。豈琪花瑤草得氣殊先與?抑不謝長春,別有天地也?語有之:東方物之始生,西方物之成熟。茲則以西北而先東南,生、成之德,殆兼而有之矣。
架旗陰雨 在縣治西南維,綿亙數(shù)十里,每云起山麓,不三日必雨。父老占候,晷刻不爽。聞之泰山之側(cè),觸石為云,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天下。則茲之綱紀(jì)一方,山澤通氣而降雨出云,固其宜也。又巔有澄潭,深不可測。相傳與谷王相吐納,今巨石掩之。其東嵎為龍王廟。
祥光煙月 云屯最高峰為祥光觀。觀,古仙靈遺址也。每當(dāng)輕煙四合,桂魄初升,宜酒宜詩,宜商歌,宜揮鏖。憑高眺之,不啻羽化登仙矣。蓋其俯踞諸峰,幾于去天尺五,抱明月而長終,茲峰為最。故月所同也,而祥光擅之,誠海邦名勝也。
公署喬松 縣治東為察院公署,階之側(cè)雙松夾峙,下分而上合,每主賓晉接,必俯首其間乃得過。高僅兩仞余,而大則盤屈四塞,蓋數(shù)百年物也。其輪囷離奇,態(tài)殊狀異,雖百節(jié)扶疏,干若枝無尺寸同者。星使至,率多題詠。今則兵災(zāi)后,梁木之萎久,嘆吳宮花草矣。
仙洞石門 自祥光左轉(zhuǎn),道羊腸之險,迤東十里余,稍折而北,復(fù)折而西,為班仙洞。峭壁干尋,飛崖下覆,狀如數(shù)間屋,羽士班全真修煉處也。邑士子多肄業(yè)其中。
論曰:《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地圖,而隸于司馬,疆域之所關(guān),由來重矣。然三代而上,封建也。制邦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形,方氏掌之,胙矛土也。鄭伯以璧假許田,《春秋》譏之。胡文定謂,用是見鄭有無君之心,而謂天王不復(fù)能巡狩矣;用是見鄭有無親之心,而敢與人以先祖所受之邑矣。尊先王之命也。秦既解邯鄲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于秦,割六縣而媾。虞卿謂趙王曰:“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zé)o趙矣?!睘榱袊鵂幰?。蓋當(dāng)是時,各君其國,各子其民,尺土一民,載左司盟。子孫奕葉相承,不失守府。故周平王東遷,而眉山蘇軾比之一敗鬻田宅。今則易公、侯、伯、子、男而郡縣邑。設(shè)官置吏,如傳舍然。且天下一家,申畫郊畿,慎固封守,無煩鰓鰓然過計也。嘗試一按籍而考其地畝之荒墾,則有司事;其戶口之盛衰,則有司事,其寇盜之肅清與充斥,亦有司事;其雨旸寒燠風(fēng)時且恒,又有司事。地大物眾,則孽牙其間;而幅員逼如招邑者,又苦蟻封旋馬部,使者馳驅(qū)旁午,殿最犁然,將何以藉手而告無罪?因祥考其縱橫,開方計之明列于編,有不俟繪圖以請,而強教悅安之君子,知必惕然于中矣。若乃架旗聳峙于一方,云屯綿亙乎百里,海濱之地斥鹵,山谷之險崎嶇,臚而列焉,示設(shè)險者知所憑也。普照晨鐘諸勝跡,據(jù)歸為觀美耳,所系則淺鮮矣。
○星 野
齊地,虛、危之分野。東有淄川、東萊(招遠地屬東萊郡)、瑯玡、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虛二星,危三星,為元枵,于辰在子,齊之分野。虛為邑居、廟堂、祭祀、禱祝之事,亦天之冢宰,主平理天下,覆藏萬物。蓋、屋二星,在危南,主天子所居宮室之官也(《史記·正義》)。
東萊入危九度(《晉書》)。
須女、虛、危,元枵也。初,須女五度,余二千三百七十四抄四少;中,虛九度;終,危十二度。其分野,自濟北東逾濟水、涉平陰至于山茌;循岱岳眾山之陰,東南至高密。又東盡萊夷之地。得漢北海、千乘、淄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濱于碣石。古《齊紀(jì)》:祝、淳于、萊、譚、寒及斟尋、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其地得娵訾之下流,自濟東達于河外。故其象著,為天津,絕云漢之陽。凡司人之星與群臣之祿,皆主虛、危(《新唐書》)。
虛二星,距南星去極一百度半;危三星,距南星去極九十六度(《宋兩朝天文志》。
青、齊,子危分,故昔皆以萊、牟屬之。按青州東距萊、牟千里。細查《晉天文志》,高密入婁一度,城陽入婁九度,膠東入胃一度,則平度以北皆屬胃分,招遠入胃十度,紫微垣少衛(wèi)八十度,昴宿卷舌之下第五星八十度,本宿天廩之下第三星八十度六十分,畢宿天園之西十二星八十度半,第十三星八十度(《新志》)。
論曰:陳子龍有言,兗、青、徐千余里之地,而占角、亢、氐、虛、危、奎、婁、胃八星;吳、越以南濱海,荊、楚以南包嶺,何啻萬余里,而皆在牛、女、翼、軫之分,此不可解者也。然嘗考之:太史《天官》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于烏衡;燕、齊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虛、危;宋、鄭之疆,候在歲星,占于房、心;晉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參、罰。其察吉(替代字)祥,候星氣,天人之間,如景響之應(yīng)形聲,抑又何與?是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畫疆分野,自古記之,不可誣也。因歷稽天官家言及郡志所載,略具共躔次,以俟知微之君子。語云:日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結(jié)和。撫有茲土者,其亦知所留意矣。
○災(zāi) 祥
漢
元初二年十一月己亥,客星見在虛、危南至胃。
熹平六年冬十月,東萊大雷。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東萊雨水大雷電,雹。
晉
咸康五年四月辛未,月犯歲星,在胃。
水和八年十二月,太白犯熒惑于胃。
太元十一年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
二十—年三月,太白晝見于胃。
南宋
大明元年秋七月丁丑,白獐見東萊曲成,獲以獻。
后魏
熙平元年正月,光州上言:曲成縣木連理。
元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虸蚄生。
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大社里黑風(fēng)大起,有大鳥自南飛至。其色倉白,展翅如席,狀類鶴。俄頃,飛去。遺下粟、黍、稻、麥、黃黑豆、蕎麥于張家屋上,約數(shù)升許,是年大稔。
明
嘉靖七年,登州合屬饑。人民餓死,充塞道路。
二十七年,登屬地大震。
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卯初,日生四耳,俱紅赤色,在北者光奪目。
萬歷七年六月晦,大雨。東關(guān)大河驟溢,居民驚起,仿佛見一物狀如牛:.橫臥中流,水逼而西,千家盡掃。
二十四年,大風(fēng)卷海水南溢,淹禾、豆。
四十四年春,山東大饑。時闔省荒,至人相食,而登州尤甚。朝廷發(fā)銀十六萬兩,漕米十二萬石。遣御史過庭訓(xùn)賑之。登州賑銀一萬兩、漕米四千九百余石。
四十六年秋,蚩尤旗見東方。每夜白氣亙天,東西約三丈余,經(jīng)月不散。有慧星長丈余,見于東北,光射中央。
天啟元年四月十九日,訛言賊兵自東來,民皆奔走相蹂踐,竟夜不息。詰旦寂然,不知所以。自文登至昌邑八百里,訛言時日皆同。
七年六月,先師廟棟生紫芝一本,三岐。
崇禎三年六月,大雨。先師廟殿角有蟄龍出,天矯飛去。
七年春,有鳥自海島來,翅搖如煞煞聲,形如鴿,唯食沙,因名沙雞。人以為兵象。
十三年,牛有災(zāi),死者殆盡。
十四年,大饑。
國朝
順治十年夏六月,張鳳羽家寢室棟生紫芝。
十一年冬,大雪,平地深數(shù)尺,人有不火食者
十三年,有年。
十四年,有年。
康熙十二年春,大旱,無麥。
十六年秋,邑侯徐公內(nèi)衙東南隅,生瑞芝三本。徐公自序,具載藝文。
論曰:天道遠,人道邇,昔人言之矣。又曰,天定勝人,人定亦能勝天。然則何為乎志災(zāi)祥?志災(zāi)祥,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閑嘗考之,蓋或有其征而無其應(yīng)矣。有其征而無其應(yīng),何為乎書?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然則郡國志所錄有,何為乎“有”不書?其不書,必其不系乎邑者也。其不系乎邑者何?邑在漢為東萊曲成地,東萊虛、危分野。歷考前代:漢景帝七年,日食在虛九度;晉惠帝永寧二年,熒惑、太白斗于虛、危;東魏孝靜帝武定八年,歲、鎮(zhèn)、太白在虛,熒惑又從而入之。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此災(zāi)祥之系以全齊者,非一郡一邑事也。非一郡一邑事,其不書也固宜。又按邑分野,入胃十度。唐禧宗文德元年,日食在胃一度;宋真宗景德二年,有星出胃南,聲如雷,光燭地;三年,有星出胃北,入天囷,迸為數(shù)星,光燭地。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自唐歷五代,以至有宋,省曲成為掖之羅峰鎮(zhèn),其不邑也久矣。不邑,則凡有災(zāi)祥皆掖事,不得以鎮(zhèn)言也。不得以鎮(zhèn)言,其不書也又宜。又《萊陽志》:金太宗天會六年,登州大水;十一年,大旱,免其租。諸如此類,未易枚舉,志概略之不書也。何為乎不書?邑自金屬山東東路萊州,元屬山東東西道般陽路總管府萊州,明洪武九年,始升登州為府,割萊之招遠、萊陽屬焉。則九年以前,登災(zāi)祥無預(yù)于招也。無預(yù)于招,其不書也亦宜。他若肥畏(替代字)之為災(zāi),冰雹之告儆;欃槍變曜于五星,魚龍迥波于四野;紫芝、連理,為瑞無幾,而災(zāi)傷種種,謹而書之,凡以示有土者遇災(zāi)而懼也。若夫太戊之枯桑谷,宋璟之退熒惑,導(dǎo)一莖六穗于庖犧,雙觡拱抵之獸,而光耀龍變,史不勝書,則又在惟德動天者,有開必先矣。
○沿 革 表
總部 郡 縣
唐虞 青州萊
三代 青州萊
春秋 萊
戰(zhàn)國 齊
秦 齊郡東境
漢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東漢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晉 青州部 東萊國 曲成
南宋 青州部 東萊郡 曲成
北魏 光州部 東萊郡 曲成、東曲成
后齊 東萊郡 掖
隋 青州部 東萊郡 掖
唐 河南道 萊州郡 羅峰鎮(zhèn)
五代 羅峰鎮(zhèn)
宋 京東東路 萊州 羅峰鎮(zhèn)
金 山東東路 定??? 招遠縣
元 山東東西道般 萊州 招遠縣
陽路總管府
明 山東布政使司 登州府 招遠縣
國朝 山東布政使司 登州府 招遠縣
招遠縣古萊子國,《禹貢》青州之域。春秋時,齊侯遷萊子于倪,地始屬齊。秦因之。漢為曲成縣,在今縣治四十里,屬東萊郡。東漢因之。晉改東萊郡為國,地仍為屬。南宋復(fù)改為郡。元魏以其地置東曲成,分青州置光州部,始析東萊之牟平、黃、惤、觀陽四縣地,置東牟郡,與長廣郡俱屬光州。后齊省入掖縣。隋因之,屬青州部。唐為掖之羅峰鎮(zhèn),屬河南道萊州。宋因之,屬京東東路萊州。金始置招遠縣,屬定??ぃ綎|東路。元初,屬益都路;中統(tǒng)五年,屬淄萊路:至元二年,隸般陽路總管府萊州。明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洪武九年,升登州為府,割萊之招遠、萊陽屬焉。國朝因之,屬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編戶四十八里。
論曰:招遠古曲成地,建侯國者再,封鄉(xiāng)男者一,載在史鑒,班班可考。元魏又以其地分置東曲成,即今縣治西北三十里,舊稱將軍城。嘗周覽其遺址,規(guī)摹頗壯。當(dāng)時是也,濱海之地,實稱上縣。逮其后,或廢為墟,或列為鎮(zhèn);自高齊以來,附在鄰邑者數(shù)十世。至金始改置招遠,而斗大山城,僅如黑子之著面。俯仰今昔,抑何霄壤懸絕也!按吏稱虞詡守武都而民增數(shù)萬,允文知太平而戶口日登,彼豈盡金城天府與?招雖百里邑,誠得良有司,后先相繼,多方招徠之,數(shù)十載生聚教誨之,則人杰而地以靈,庸詎知不再見當(dāng)時之盛邪?
○疆 域 形勝 八景 附
廣一百里,袤一百里。東至棲霞縣界四十里,西至掖縣界六十里,南至萊陽縣界六十里,北至黃縣界四十里。東北至府界一百四十里,西南通平度州,西北抵海。正北至姆屺島,陸路一百里,開船至桑島,水路八十里,至廟島七十里。西至濟南府八百二十里,西北至盛京一千七百里。
形 勝
海濱廣澙,厥田斥鹵(《史記·夏本紀(jì)》)。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惡焦焉(《元中紀(jì)》)。土疏水闊,山高水深(《太平寰宇記》)。負海澙鹵,其地瘠薄,蠶谷少,人民寡(《元志》)。
云屯綿亙乎百里,滄海遠控乎三山。路多險阻,田半岡渠(《郡志》)。
八 景
普照晨鐘 父老相傳云,得自海潮,當(dāng)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鐘溯流而上,若有神物憑之者。以普照寺為金、元古蘭若,遂于門左側(cè)構(gòu)樓,懸鐘其上。每晨、夜叩之,聲噌吰,聞四十里。其周景王無射之亞耶?今鐘亡久矣。
溫泉晚浴 距城東里許,泉涌甚盛。以其過灼,甃石為池,因通渠引水注之。池凡三:一官湯,在公廨內(nèi);男、女湯各一。皆筑土為短墻蔽之。又有泉名鴛鴦河,一寒一熱。其熱者如沸湯,投以物輒糜,而寒者則荇藻交橫。又或涼泉匯為潴,滾北流浮其上,氣爞爞煽其不可即,即之靜若鑒,游魚可數(shù),《廣輿記》名溫涼泉,亦奇觀也。迤北,泉益多,而差小,且稍溫,不甃池而可浴也。
黃岡返照 架旗山之東,平岡前峙,名黃土崖。西連霧云諸峰,崖為長河所嚙,勢陡峻。每當(dāng)羲馭既沒,其回光所薄,倍加炳煥,有如初旭朝升。杜工部詩有云:“返照入江翻石壁”,若為吾邑詠也。
張畫先春 山高峻,橫側(cè)皆成峰嶺,遙望之,如芙蓉斧削,丹青獻技,遂有此名。其中峰一片地,雖時極寒冱,獨饒陽和,百卉未蘇,已勾萌矣;群芳始朕,已甲坼矣。豈琪花瑤草得氣殊先與?抑不謝長春,別有天地也?語有之:東方物之始生,西方物之成熟。茲則以西北而先東南,生、成之德,殆兼而有之矣。
架旗陰雨 在縣治西南維,綿亙數(shù)十里,每云起山麓,不三日必雨。父老占候,晷刻不爽。聞之泰山之側(cè),觸石為云,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天下。則茲之綱紀(jì)一方,山澤通氣而降雨出云,固其宜也。又巔有澄潭,深不可測。相傳與谷王相吐納,今巨石掩之。其東嵎為龍王廟。
祥光煙月 云屯最高峰為祥光觀。觀,古仙靈遺址也。每當(dāng)輕煙四合,桂魄初升,宜酒宜詩,宜商歌,宜揮鏖。憑高眺之,不啻羽化登仙矣。蓋其俯踞諸峰,幾于去天尺五,抱明月而長終,茲峰為最。故月所同也,而祥光擅之,誠海邦名勝也。
公署喬松 縣治東為察院公署,階之側(cè)雙松夾峙,下分而上合,每主賓晉接,必俯首其間乃得過。高僅兩仞余,而大則盤屈四塞,蓋數(shù)百年物也。其輪囷離奇,態(tài)殊狀異,雖百節(jié)扶疏,干若枝無尺寸同者。星使至,率多題詠。今則兵災(zāi)后,梁木之萎久,嘆吳宮花草矣。
仙洞石門 自祥光左轉(zhuǎn),道羊腸之險,迤東十里余,稍折而北,復(fù)折而西,為班仙洞。峭壁干尋,飛崖下覆,狀如數(shù)間屋,羽士班全真修煉處也。邑士子多肄業(yè)其中。
論曰:《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地圖,而隸于司馬,疆域之所關(guān),由來重矣。然三代而上,封建也。制邦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形,方氏掌之,胙矛土也。鄭伯以璧假許田,《春秋》譏之。胡文定謂,用是見鄭有無君之心,而謂天王不復(fù)能巡狩矣;用是見鄭有無親之心,而敢與人以先祖所受之邑矣。尊先王之命也。秦既解邯鄲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于秦,割六縣而媾。虞卿謂趙王曰:“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zé)o趙矣?!睘榱袊鵂幰?。蓋當(dāng)是時,各君其國,各子其民,尺土一民,載左司盟。子孫奕葉相承,不失守府。故周平王東遷,而眉山蘇軾比之一敗鬻田宅。今則易公、侯、伯、子、男而郡縣邑。設(shè)官置吏,如傳舍然。且天下一家,申畫郊畿,慎固封守,無煩鰓鰓然過計也。嘗試一按籍而考其地畝之荒墾,則有司事;其戶口之盛衰,則有司事,其寇盜之肅清與充斥,亦有司事;其雨旸寒燠風(fēng)時且恒,又有司事。地大物眾,則孽牙其間;而幅員逼如招邑者,又苦蟻封旋馬部,使者馳驅(qū)旁午,殿最犁然,將何以藉手而告無罪?因祥考其縱橫,開方計之明列于編,有不俟繪圖以請,而強教悅安之君子,知必惕然于中矣。若乃架旗聳峙于一方,云屯綿亙乎百里,海濱之地斥鹵,山谷之險崎嶇,臚而列焉,示設(shè)險者知所憑也。普照晨鐘諸勝跡,據(jù)歸為觀美耳,所系則淺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