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而不是河邊的枯藤老樹昏鴉。文化必須創(chuàng)新,必須轉型,必須和今天的生活連在一起,必須和新時代連在一起?!?/p>
2023-06-16
澎湃新聞2023年5月28日,“新文學的壯流與回瀾”工作坊在中間美術館順利舉辦,這是中間美術館“中國作為方法”系列學術活動之一。
2023-06-15
澎湃新聞探討花生傳入中國的時間,需要從史實層面揭示兩個問題:第一,花生的起源地及其開展全球性傳播的歷程;第二,中國與花生互動關系的形成源于怎么樣的歷史脈絡,即中國花生的引種何以…
2023-06-15
澎湃新聞2023年6月7日下午,中國文化研究所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北區(qū)舉辦了第24期汲古論壇,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施愛東研究員為主談人,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祝鵬程、藝研院藝術學研究…
2023-06-14
澎湃新聞6月12日至10月8日,“古羅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于北京中華世紀壇呈現。展覽通過近70組古羅馬時期遺珍,展示古羅馬文明之美。
2023-06-14
澎湃新聞大流行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現在距此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在產生一定認知距離后,人們逐漸開始思考這段時間會如何以及怎樣留存在記憶中。
2023-06-13
澎湃新聞翻閱一本書,如果不是習慣性略過,首先映入眼簾的往往就是環(huán)襯(end papers)。如果翻看某本舊書,首尾兩端往往稍顯臟損,書芯則相對整潔。
2023-06-13
澎湃新聞本文為作者《尋找祝英臺》(澎湃新聞翻書黨欄目5月6日所刊)一文的“附論”。此“附論四則”與梁祝故事多有牽涉,如《祝英臺近》詞之創(chuàng)制時間,于梁祝故事的傳播亦有顯見關聯(lián)。
2023-06-12
澎湃新聞蘇州河和黃浦江是上海的兩條母親河。蘇州河兩岸建筑的變化與上海的城市發(fā)展緊密相連,也與民族工業(yè)的成長息息相關。
2023-06-12
澎湃新聞在中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國家圖書館6月10日舉辦了“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五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國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
2023-06-11
澎湃新聞2023年10月醫(yī)學界最著名的期刊之一《柳葉刀》舉辦了發(fā)刊兩百年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