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在對立與盲從之間:郭廷以的胡適情結(jié)

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胡適的地位之高、影響之巨,可謂有目共睹、世所公認。郭廷以作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早期開拓者,近年來也不時受到學人注目。

2023-06-02

澎湃新聞

大英博物館首次聚焦“晚清百態(tài)”,他者眼中的隱秘中國

在中國,“漫長”的19世紀從1796年清代嘉慶帝即位,延續(xù)到1912年溥儀退位。

2023-06-02

澎湃新聞

陸治《仙山玉洞圖》與第五十九福地張公洞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陸治所繪《仙山玉洞圖》立軸山水畫(圖1)。畫心部分縱150厘米,橫80厘米。

2023-06-02

上博“何以中國”第二展:崧澤·良渚文明考古大展

繼去年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茲中國”后,6月20日,上博將迎來“何以中國”系列第二展“崧澤良渚文明考古大展”。

2023-06-02

澎湃新聞

尤瓦爾·赫拉利:人工智能對我們的操控,可能比你想的更嚴重

2022年底,一款功能強大的AI語言模型ChatGPT橫空出世,成為全球熱議話題。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讓人們驚嘆的同時,也讓“機器取代人腦”“人工智能的威脅與監(jiān)管”等問題再度成為…

2023-06-01

年輕人的“斷親”,可以理解但值得社會重視

近日,微博上掀起了“年輕人斷親是感性還是理性?”的熱議話題,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該話題不僅延伸至原生家庭、親密關系和現(xiàn)代性等領域,還有討論“斷親能治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傷…

2023-06-01

澎湃新聞

從至精至美稀見善本,一窺上博藏宋元古籍概貌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為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首個大型古籍專題特展,從展出的66部宋元古籍中可一窺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概貌。

2023-06-01

澎湃新聞

“《十萬個為什么》成長展”六一開幕,六版圖書陪伴孩子成長

《十萬個為什么》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在20世紀60年代初編輯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讀物。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收藏了第一至六版的《十萬個為什么》。

2023-06-01

澎湃新聞

抓住“兒童”,思考童年

《兒童與青少年歷史期刊》的2008年創(chuàng)刊號中,有一組文章聚焦《年齡作為歷史分析的一個范疇》,呼應瓊斯科特(Joan Scott)對性別作為歷史分析范疇的開創(chuàng)性討論。

2023-06-01

關注影院:消費空間的物性轉(zhuǎn)型及其審美資本主義批判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譜系中,批判的對象聚焦于作為文本的文化現(xiàn)象或作為內(nèi)容生產(chǎn)的媒體行業(yè),意在揭示以作品、節(jié)目或媒介機構為中心的大眾文化現(xiàn)象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隱喻。

2023-05-31

澎湃新聞

“有限的政治姿態(tài)”:清遺民夏孫桐末年一瞥

清遺民群體中,夏孫桐(1857-1942)不是特別耀眼的一位。就創(chuàng)造性或爭議性而言,他有些淡乎寡味,在近代學術史、思想史、政治史領域似乎都談不上影響或面目。

2023-05-30

澎湃新聞

如何向公眾推薦好書?來看這些“世紀講書人”是怎么做的

“約翰生是誰?他年少貧窮、其貌不揚,一只眼瞎、一邊臉偏癱,強迫癥、抑郁癥紛紛找上門;約翰生身材肥胖、聲音宏大,跟人吵架的時候一半是用聲音去壓倒對方,因此得了一個外號叫做…

2023-05-30

澎湃新聞

變與不變:勞動研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2023年5月20日,“變與不變:勞動研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論壇在浙大社會學系舉辦。會議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沈原進行開幕致辭。

2023-05-30

澎湃新聞

布施、慈孝、逾劫成佛:犍陀羅的舍身飼虎本生

中國迄今最大規(guī)模的犍陀羅藝術展“譬若香山”正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至6月15日),展出來自巴基斯坦和故宮藏品203件。

2023-05-29

澎湃新聞

現(xiàn)象級文本少了嗎?《活著》何以“活著”?

有這樣一些文學作品,它們一度被國民廣泛傳閱,甚至成為了公共事件。然而在時間的長河中,有的漸漸被淹沒和遺忘,有的卻持續(xù)不斷地顯現(xiàn)。

2023-05-29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