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回   鈸耳貫胸獻珠鱉大禹過門不入家

上古秘史 作者:佚名


  且說文命人朝白帝,那時適值海外有兩個國家遣使前來進貢。一個是鈸耳國,兩耳上都穿有大環(huán)。一個是

  貫胸國,胸前有洞,直穿背心。鈸耳國人所貢的是兩對珠蝦。貫胸國人所貢的是兩只珠鱉。原來他們是鄰國,

  這次仰慕帝堯和太尉舜的仁德,相約同來進貢,并且觀光,所以他們的貢物,亦是相類的。

  帝堯和太尉舜雖則都是沉珠捐璧、不寶異物的人,但是遠方小國萬里歸誠,這種盛意,亦豈能辜負?只好

  一概收受。一面仍照舊章優(yōu)加待遇,賜宴賜食。

  那時文命恰好入都,帝堯便叫他和太尉舜及一班大臣共幫陪客。伯夷雖是新進之人,但因為他熟于典禮,

  這次招待兩國使者的儀節(jié),大半是他所參訂,所以亦在陪客之列。酒過三巡,大家隨意談談。文命是想將中國

  水患治平后再周歷海外之人,所以他對于海外情形非常注意,便向兩個使者細問路徑、氣候、物產(chǎn)等等。兩個

  使者,亦各就他們所知道的,一一回答。

  后來漸漸談到他們所進貢的物件,大司徒先問鈸耳國使者道:“貴國那邊竟有這樣大蝦,真是異物!”鈸

  耳國使者道:“這蝦并不算大,敝國那邊大蝦極多,最大的長到二十多丈。

  航海的人見到遠處海波之中有桅檣雙矗,高可十余丈,往往以為是個海船,哪知是海蝦,在那里曬它的須

  。須的出水有十幾丈,那么它的全身,可想而知了。此外十幾丈、八九丈、四五丈長的蝦更不計其數(shù),所以它

  們的須可以拿來做簾,名叫蝦須簾,亦可以做簪,叫蝦須簪,亦可以做杖,叫蝦須杖。至于它們的腦殼和腳節(jié)

  殼,拿來用金類鑲起來,亦可以做缸、做杯、做碗,不過這種還是小的蝦,至于大蝦的須殼,則無所用之。

  這次敝國來獻的蝦,不是為它須殼之可用,是為它身中所產(chǎn)之珠非??蓪?,所以來獻的?!?br/>
  羲仲道:“蝦珠生在什么地方?”鈸耳國使者道:“生在它腦中,將它腦殼破開,珠就在中間?!贝笏就?br/>
  又問貫胸國使者道:“貴國的鱉,色朱而其狀如肺,而且四眼六足,與中華所產(chǎn)大不相同,這種真是怪物!”

  貫胸國使者道:“中華所有的鱉,大概都是供肴饌用的。小國的鱉專是供生珠之用。珠鱉有兩種:一種是尋常

  之鱉,它的珠生在足上,必須剖其足,方可得珠。這次小國所獻的珠鱉,是口能吐珠之鱉,每隔多少時,吐一

  粒,再隔多少時,吐一粒,永遠不窮,所以比較起來,這種鱉尤其可貴。這次敝國君得到了兩只,不敢自私,

  因此敬謹來獻?!?br/>
  大司農(nóng)道:“尋常但知道老蚌生珠,現(xiàn)在鱉有珠,連蝦都有珠,真是天地之大無所不有了?!扁摱鷩拐?br/>
  道:“小于生長海邦,于海物較為熟悉,以小子所知,珠的出產(chǎn)還不止蝦鱉蚌三種。大凡動物形體較大,或者

  形體本小,而有一部大過本位的,都能孕珠,所以龍有珠,鮫有珠,魚亦有珠?!辈穆牭酱?,忙問:“龍珠

  怎樣?”鈸耳國使者道:“驪龍之珠,生在它頷下,頷的旁邊,有好許多逆鱗,假使人誤碰到它的逆鱗,一定

  要怒而殺人,所以驪龍之珠,甚不易得,要取它的珠,必須等它熟睡之時方可,這就是龍珠了。”

  伯夷道:“鮫珠如何?”鈸耳國使者道:“鮫珠生在皮里,它的兩眼就是皮膚裂縫之處,一碰它就能出來

  ,所以古來有鮫人泣珠之說,不過這種不甚值錢?!濒酥俨蹇趩柕溃骸澳敲催@種鮫人,究竟是魚呢,還是人呢

 ???”貫胸國使者接著說道:“實在是魚,而形狀一切都像人。它住在水中,能知道組織之法,有時亦能上陸而

  行,假使有人留它住宿一宵,它就會將眼睛啟閉,擠出許多珠來作為酬謝。照這樣看來,不但動作如人,便是

  它的意志,亦和人相近,就使說它是人,亦可以呢?!?br/>
  伯益又問道:“那么魚珠在什么地方?”貫胸國使者道:“魚珠生在目中,最大的明月珠,就是鯨魚的眼

  睛,其大如盂,光照一室,非常可寶,所以鯨魚死了,不見其有目精,就是這個原故。”

  篯鏗在旁聽兩個使者滔滔而談,禁不住便說道:“以某所知,豈但蝦鱉蚌有珠,豈但龍鮫魚有珠,有珠的

  動物多著呢!

  蛇亦有珠,龜亦有珠,蜈蚣亦有珠,鳥亦有珠,羊亦有珠,便是至小之蜘蛛,亦有珠。蛇的珠生在喉間。

  從前有一個國君,看見一條大蛇受傷,他以為可憐,給它設法救治。后來那條大蛇就吐珠為報。那顆珠長徑約

  一寸,色純白而有光,夜間可以代燭。這是蛇有珠的證據(jù)了。龜?shù)闹樯诩字小那耙粋€人落魄無聊,跟了朋

  友到海外去游歷,偶然在一座荒島之上發(fā)現(xiàn)一個龜殼,其大如屋,他就叫人扛了回去以作臥床。后來遇到一個

  識寶之人,以重值向他購取,才知道甲的中脊,脊脊都藏有明珠一顆,其大如杯,其值無價。這是龜有珠的證

  據(jù)了。蜈蚣的珠生在節(jié)間。從前少華山上常常發(fā)現(xiàn)兩道紅光,起滅不定,往往春夏之間則出見,到秋末就消滅

  ,山下的居民都看得稀奇。

  后來有一個人知道這是大小兩條蜈蚣節(jié)間所蘊蓄的珠發(fā)出來的光彩,他就買了兩只奇異的雄雞上去與蜈蚣

  斗。結果,兩蜈蚣斗死,骨節(jié)里所藏的明珠不少,在頭部的一顆尤大,據(jù)說叫作辟塵珠。有此珠放在室中,可

  以使一點灰塵都沒有。有人說,亦可以叫作定風珠,當大風飄蕩的時候,將這顆珠取出,大風能夠立時停止,

  行船涉水,最資利用。這是蜈蚣有珠的證據(jù)了。

  鳥的珠生在胸口,或有些生在口中。東海瀛淵地方有一種鳥,名叫藏珠,形狀如鳳,身作紺色,翼作丹色

  ,每鳴了飛翔一次,就吐出雜珠累斛。這是鳥胸中之珠了。南方又有一種木難金翅鳥,它的口沫,能夠結成碧

  色之珠,當?shù)赝寥松跻詾閷氋F。這是鳥口中之珠了。羊的珠生在須上。從前有一個男子,給他的妻子瞧不起,

  將他推人一個大穴之中,雖則不死,但是腹中饑餓不過。后來遇到三個長人,引他到一株樹下跪了,那樹下本

  站著許多的羊,三個長人就叫他捋羊的須,每捋一把,就得到幾顆珠,就叫他吃了充饑。這是羊亦有珠的證據(jù)

  了,不過這個珠可以吃,當另是一種。至于蛛蜘之珠,生在腹部。從前徐州海濱有一個蜘蛛,大如車輪。海中

  之龍要想奪它的珠子,就和它相斗,蜘蛛吐出絲來把龍縛住,它的絲粗如小杯,而且非常之韌。龍竭力騰躍,

  總逃不出它的絲網(wǎng),看看要死了,后來忽然天上飛下兩條火龍,口中吐火,將絲燒斷,那龍方才逃脫。

  可見蜘蛛亦有珠了?!?br/>
  兩國使者聽篯鏗舉出這許多珠,非常嘆服,說道:“究竟是中華大國,珍奇有如此之多,小國萬萬不及了

 ??!”篯鏗道:“實在珠這項東西并不是寶貝。就最多的蚌珠而言,其初不過一粒細沙,黏著在蚌的肉上,蚌感

  到不適,無法除去,只能用黏質常常自去摩擦,這種黏質,就叫作真珠質,久而久之,細沙的圭角漸平,形成

  圓樣,而那真珠質,亦愈積愈厚,便成為珠,年代愈久,真珠質積得愈多,那珠形自然愈大,世人因為它光潔

  可愛,所以看得寶貴,其實何嘗是寶物呢?至于其它動物能夠有物結在體中大都是病,如牛黃、狗寶之類。不

  過因為它沒有真珠質,不能光潔,所以只可以做藥物,而沒有人拿來玩物了。至于有些吐的、泣的、捋的、涎

  結成的等等,像煞是奇異,但必定有一個原因在里面,可惜我們現(xiàn)在還研究不出就是了。”眾人聽了,都佩服

  篯鏗的博學卓識。席散之后,兩國使者興辭而去。帝堯又重加賞賜,盤桓多日,方才歸國而去。

  于是帝堯與太尉舜等又籌劃巡守之事。帝堯年老不勝登涉,由舜代行。議決以明年二月,到東岳泰山。五

  月,到南岳霍山。八月,到西岳華山。十一月,到北岳恒山,周流一轉。

  文命以治水總促不暇久留,住了兩日,就打算陛辭出都。先與太尉舜商議道:“某此番出去,先治揚州,

  再治荊州,驩兜、三苗盤據(jù)蠻荊一帶,歷年甚久。他的那種政治,滅棄禮法,暴虐百姓,兼蓄不臣之心,萬一

  某到那邊去,他竟公然反抗起來,可否即行討伐?”

  太尉舜道:“當然討伐。汝如果平定三苗之后,以治水甚忙,無暇審訊叛人,我就奏帝,請派皋陶和汝同

  去。三苗之民漸染邪說已久,澄治肅清,頗非易事,然亦不可不使他們有個警戒,你以為何如?”文命極以為

  然。于是太尉舜果然奏知帝堯,就派皋陶和文命同去。即日陛辭出都,渡過大河,到了轘轅,會齊了大隊,一

  路向揚州而來。伯益和皋陶父子兩個闊別已久,忽得同在一起,晨夕暢聚,其樂可知。

  一日,走到涂山,文命依舊過門不入,僅僅叫大章帶信給女嬌,說道:“我歷年在外,久荒祭祀?,F(xiàn)在既

  已有子,希望夫人帶了啟回石紐村一行。糞除祖廟,竭誠祭祀,以彌我之過。

  ”就叫大章陪著同行,因為他是向來熟識的。大章奉令,遂與女嬌抱了啟同往石紐村,不提。

  且說文命離了涂山,不日已到揚州境界,就是大江入海之口。那北江與東江,相去足足有幾百里,兩江之

  間,就是中江,四面淵渚涌現(xiàn),已將中間抱成一個大澤。那中江就由這個大澤中直穿到海里去。因為口門甚廣

  ,海水澎湃,江湖洶涌,兩者互相進退,那大澤中之水就震蕩而不定。因此淵渚上的居民,苦于水患,就將這

  個大澤取名叫震澤。

  文命察看一轉,心中早定下一個計劃。原來震澤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柯山。它的東面有一個小阜,名叫

  鶴阜,鶴阜低小不能攔住海潮,海潮就從鶴阜上打進澤中去,澤中之水所以尤其震蕩了。文命暗想:“倘能把

  這柯山移到鶴阜之上做一個屏障,攔住海潮,不使它打進去,那么水勢就可以鎮(zhèn)定了?!?br/>
  想罷,便將這計劃與皋陶、伯益等商量。

  皋陶聽了不勝詫異,說道:“移山之事恐怕做不到吧!從前書上載著一段故事,說有一個九十歲的老翁,

  因為他家宅對面有太行、王屋二山,擋住他的去路,來往不便。叫了他的妻子兒孫來商量,要想將這兩座山鑿

  通來。他的妻笑道:‘你這樣大年紀了,能再有幾日好活,不要說太行、王屋這樣的大山你不能移,恐怕一個

  小土山你亦鑿不了呢。況且鑿將起來,這許多的土石放在哪里去?’老翁道:‘你不要愁,這許多土石我會堆

  他到渤海之尾,陷土之北去,怕什么?’于是就率領了他的子孫,鑿山墾土,裝在擔里,一擔一擔的運往渤海

  。那時他的鄰舍有一個寡婦的兒子,年方七歲,聽了很贊成他的計劃,就去幫忙鑿石。太行、王屋二山離渤海

  很遠,滿擔挑去,空擔挑回,差不多要費一年或半年的光陰。旁邊有一個聰明的老翁,看他們?nèi)绱舜舯?,就?br/>
  阻那九十老翁道:‘你的年紀已經(jīng)這樣大了,照這樣鑿下去,就使鑿到一百歲,亦不能夠損山的一毛,真何苦

  呢?’那九十老翁聽了,長太息道:‘你這個心可謂頑固之極!遠不及我鄰居的寡婦和孩子。我年紀雖大,鑿

  不了這兩座山,但是我死了,有我的兒子會鑿,我兒子死了,有我的孫子會鑿,兒子有孫子,孫子又有兒子,

  子子孫孫,無窮無荊而兩山的石頭,鑿去一塊,就少了一塊,決不會有所生長,何愁鑿它不了呢?’聰明老翁

  給他這一番解釋,到亦無話可說。

  哪知九十老翁如此之一念誠感上天,有一個操蛇之神聽見了,恐怕他真?zhèn)€如此去做,就連夜上奏天庭。上

  帝嘉許他如此至誠,就叫夸蛾氏的兩個兒子代為幫忙,背了兩座山,一座移到他朔方之東去,一座移他到雍州

  之南去。這就是書上所載移山的故事了。但這個不過是著書的人之寓言,并非實有其事。崇伯真要移山,莫非

  又要請教那巨靈大人秦供海嗎?”

  文命笑道:“我不去請教他,我打算自己來試試?!碑斚挛拿头愿拦と祟A備一百萬丈長兩手合抱這樣粗

  的筏索四十根,八萬斤重的絞盤四個,聽候應用。工人等聽了都莫名其妙,只能遵命,竭力去預備。

  文命在此預備時間,無所事事,就同了皋陶、伯益、水平等,坐了船,到震澤中各處去考察。一日,到了

  澤中一個島上,大眾上去游覽。登到山頂四面一望,只見水天一色,極目無際,仿佛一面大鏡一般,風景非常

  壯闊。所欠缺的就是波濤太大。

  遠近幾百里間一點一點的小島嶼不計其數(shù),都被波濤所沖打,浪花觸處,崩騰而上,仿佛無數(shù)素鷗白鷺。

  水平看到此處,就說道:“好好許多洲島,給水打得來不能住人,直是可惜。我想總要設法使水不會淹沒土地

  才好?!蔽拿溃骸暗任乙粕街螅涂梢远?。但是善后的一切堤防工作,你能治嗎?

  ”水平道:“我愿去治?!蔽拿溃骸澳敲次揖臀文?,你須謹敬將事!”水平大喜,稽首受命。

  大家下得山來,經(jīng)過一處,發(fā)現(xiàn)一個大山洞,極其深邃。

  文命道:“某從前聽見說,此地有一個山穴,潛通荊州的云夢大澤,不知確否,亦不知是否就是這洞?”

  鴻濛氏等七人聽了就向文命道:“某等愿進去一探!”文命許諾,七員地將入洞而去。天色不早,大眾亦下船

  ,剛到中央一個游湖地方,忽然狂風大作,波浪壁立,船身上下簸蕩,檣摧柁折。眾人正在驚詫,只聽得舟子

  在后面大叫道:“不好了,有兩條花的虬龍背住我們的船呢,船就翻了。”說時,那船騰空而起,竟像要翻的

  模樣。

  那時眾人個個失色,只有文命安然不動。七員天將挺著武器,正要想入水去屠龍,忽聽得一陣拍拍之聲,

  陡然浪花飛舞,原來那應龍已飛人水中與二虬龍去決斗。這時風濤愈大,天色將晚,愈加昏晦。文命等的船顛

  來倒去,左傾右側,危險之至,然而終不覆沒,若有神助。過了一會,只見二虬龍向東疾竄,像個戰(zhàn)敗了。后

  面應龍張著兩翼緊緊追去,不知所往。霎時波浪較平,船身較穩(wěn),大家方才放心。渡到岸上,已是夜分。次日

  ,水平就向文命要了許多船只、工人并器械等,自去平治震澤的各處,不提。

  過了兩日,七員地將回來報告,說那個洞穴不但西通云夢而已,各處都有相通之路,仿佛地中的脈絡一般

  ,甚為可怪。

  文命聽了,謹記在心。又過了幾日,工人報告說一切都預備好了。文命就向天地十四將道:“這次之事,

  非汝等不可。七員地將,你們可在地下將柯山的腳根察看,移動的時候,不可使它稍歪,須依我指定的方向而

  移,我是要移它到那座鶴阜上去的。七員天將,你們在空中招呼,指視一直線的方向,不可錯誤,一切我都已

  測量準了?!北娙硕即饝恢绾我品?。

  文命又吩咐眾人:“將所有筏索抖開接牢了,向那座柯山上打一個圈套,一端引到西南面一座小山上,一

  端引到東南面一座小山上,那兩座小山之尖頂,都鑿得圓而且滑,就將那絞盤放在旁邊,一面用兩個,余多的

  筏索分派兵士拿了。每邊用兵士八百人,分作兩班,輪流牽動,但須聽我鼓聲的節(jié)度。我鼓聲如果敲起,你們

  就動手牽,鼓聲如果敲得急,你們用力用得大;假使鼓聲敲得緩,你們用力亦可用得小;假使鼓聲止了,你們

  就立刻歇手,不可違誤?!?br/>
  眾人聽了,雖則答應,但是無人不滿腹狐疑,暗想:“這一座山起碼有好多里,我們這幾百個人牽得動嗎

 ?。繘r且山石是連地殼生成的,并不是懸空擺在那里的,哪有可以移動之理?

  而且東山西山相隔甚遠,鼓聲哪里聽得見?”但是文命既如此說,料想必有神術,大家只好再看以待。

  且說文命吩咐眾人之后,就沐浴更衣,向天祝告。再取出云華夫人所賜的寶篆來,連夜用黃帛寫成一千六

  百道符,分給那些兵士,叫他們佩在胸前,定于明日午正二刻動工。那時蒼舒、伯奮等因文命未派他們職司,

  無事可做,又因為這是從古未有之奇事,大家都高興著,要細細觀看,以廣眼界。從前巨靈擘太華雖則看見,

  但是事前并沒有接洽,而且路隔得太遠,糊糊涂涂過去,未曾看得明白。所以這次要求文命許他們到前日所登

  澤中島內(nèi)的高山上去看,文命許諾。大家遂興高采烈先到山上等候。

  這日恰值風平浪靜,天無片云。但見遠遠兩條筏索,自西而東橫亙空際,儼如長虹。那東西兩座小山上人

  密如蟻,蠕蠕而動。那東北角筏索的盡處,就是柯山。再東北幾里外,有一個標幟,就是目的地。南方天氣,

  本來炎熱,又當長夏,火散當空,異常蒸暑。眾人立久之后,都不免汗流浹背,然而好奇心切,希望見所未見

  ,所以亦不覺其苦。

  過了一會,看看已到午正二刻,只聽得遠遠的鼓聲,淵淵而起,知道是文命在那里發(fā)號施令了。霎時間,

  兩座小山上,人眾大忙,邪許之聲,隨風送來,鬧熱得很。遠看那座柯山竟似在那里移動的樣子。忽而七員天

  將飛起空中,有幾個飛到柯山去,有幾個飛到文命那邊去;忽而之間,又飛轉來,如穿梭一般。那鼓聲頓然止

  住,小山上的人,亦止住了,齊來整理筏索,蒼舒等知道是牽線之路斜了。過了一會,鼓聲又起,小山上邪許

  之聲又作,那柯山漸漸移向東邊,約有數(shù)十丈之遠。鼓聲愈緊,移動的亦愈快,已將到目的地了。忽而天將又

  在那里飛行,鼓聲頓止,山上人夫亦即休息。蒼舒等以為是移好了,哪知不然,七員天將仍舊在那里飛行。

  又過了一會,鼓聲又起,山上兵士又復用力,這次似乎還要起勁些。遠看那柯山似乎有點側勢。眾人才悟

  到,文命的主張是要將那柯山移到鶴阜上去的。如今已到鶴阜,牽動起來,不是平路,是要升高了。大山平移

  已是不容易,使它斜上升高,那種吃力,當然不言可知,足足費了一個時辰,作、輟了好幾次,方才安置妥帖

  。眾人看了,無不歡呼喜躍,這一件大事業(yè),總算告成功。

  后來文命就給這座柯山,改名叫作笮咢山,兩座牽挽的小山至今還在,上面有石如卷笮,大家都記得它是

  禹所用的牽山。

  又太湖中間有一塊淺地,就是柯山留下的山腳,從此東去,水底較深,據(jù)說就是牽過的溝。這種神話,看

  去似乎萬無此理,然而古書上說得確確鑿鑿,真是奇談了,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自從牽過了笮咢山之后,因為這些兵士非常辛苦,重加賞賜,叫他們休息幾日。皋陶等亦都為文

  命酌酒慶功。

  自此之后,果然海潮海風都有一個遮攔。澤中之水漸漸平定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