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管理技術

珍稀水果種植技術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農林辦公室科教處,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編


 ?。ㄒ唬┩寥拦芾?br/>
  杏樹定植前要全面整地或深挖樹穴。通常要求穴深70~80厘米、直徑100厘米,有條件的換上好土施足底肥,使幼樹生長在深厚疏松的土壤中。山坡地應修整成魚鱗坑、等高壕或梯田,以利保持水土。

  定植后應在樹周圍修一個圓形或方形樹盤。新栽幼樹的樹盤直徑1~1.5米,以后隨著樹體長大,應深翻擴穴并加大樹盤。結合施肥、灌水,每年春、秋各刨一次,深10~20厘米,將樹盤加以整修,并加入部分雜草及有機質,以不斷提高土壤肥力。山地成齡杏園,連年整修樹盤,10~40厘米土層內的新根數量比無樹盤的可增多2.5倍,新稍生長量也大。

  樹盤覆草能保墑,穩(wěn)定土壤溫度,增加土壤有機質,防止雜草滋生,改善根系活動的土壤環(huán)境,增強樹勢,提高產量和品質,是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杏園覆草后由于早春地溫穩(wěn)定,還能推遲開花期,避免晚霜危害。覆草面積應以樹冠大小為基準,草厚15~20厘米,上面壓2~3厘米厚的土防風,逐年補充,4~5年刨翻一次。

  樹盤覆蓋地膜有與覆草大致相近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防治桃小食心蟲和杏仁蜂。覆膜面積以蓋住樹盤即可。但覆膜過早可以使早春土壤溫度上升而提早開花。因此,杏園覆蓋地膜易在開花后進行,或在地膜上壓蓋2~3厘米厚的土。

  杏樹在定植后的5年,園內空地比較大,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經濟收入,可留出樹盤后在行間種植豆類、瓜類、薯類等矮桿作物,土壤管理可隨間作物進行。樹長大后則只能清耕或覆草等。

 ?。ǘ┦┓屎凸嗨?br/>
  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可以減少退化花的比例,產量高,品質好,樹勢強,并延長樹的壽命。給杏樹施肥應以基肥為主?;首詈们锸?~10月結合秋耕盡量早施。早施基肥根系當年就可以吸收利用,對花芽繼續(xù)分化有利,對第二年開花、坐果及新梢生長都十分有利?;室赃t效性有機肥為主,應占全年施肥量的70%~80%。

  追肥每年可施1~2次速效性無機肥料。果實采收后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補充結果消耗的營養(yǎng),可延緩葉片衰老,加強光合作用,改善樹體的夏秋季生長,增加營養(yǎng)積累,對提高花芽質量也有明顯效果。有條件的杏園,還應在生理落果后果實迅速生長期追肥一次。

  根外追肥是將肥料溶解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噴灑到葉面、嫩枝上,肥料直接被吸收利用,省肥省水,見效也快。可與防治病蟲害噴藥一起進行。常用的肥料和濃度是,尿素0.2%~0.4%液、過磷酸鈣0.5%~1.0%液、磷酸二氫鉀0.3%~0.5%液、硼砂0.1%~0.3%液等。生長前期葉片嫩,濃度宜小,后期濃度可大些。

  在水源缺乏的地區(qū),穴貯肥水施肥法效果很好。具體方法:在樹冠下以樹為中心,沿樹盤埂壁挖深40厘米左右、直徑20~30厘米的穴。用玉米秸、麥秸、雜草捆綁好后放在水及肥混合液中浸泡透,然后裝入穴中,在草把周圍土中混100克左右的過磷酸鈣,草把上施尿素50~100克,隨即每穴澆水30~50公斤,用土填實,穴頂留小洼,地面平整,最后用地膜覆蓋于樹冠下,邊緣用土封嚴,在穴洼處穿一孔,以便灌水施肥和透入雨水,孔上壓上石頭利于保墑和積水。穴的有效期為2~3年。

  灌水可結合施肥進行。有條件的杏園,應在落葉后封凍前和果實迅速生長期各灌一次水。雨季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澇。

 ?。ㄈ潴w管理

  1.主要樹形

  杏樹在幼齡時期生長特別旺盛,在整形上采用自然圓頭形和疏散分層開心形為最好。

 ?。?)自然圓頭形這種樹形,無明顯的中心枝,一般是在自然生長情況下,稍加調整而成的。苗木栽植后,在距地面70~90厘米高處定干,選留5~6個錯落生長的主枝。其中一主枝可向樹冠內部延伸,其余主枝多向外圍伸展。在主枝上,每隔50~60厘米選留1個側枝,側枝上再分生各類枝組。側枝的方向和部位要求不嚴,背上、背側、背下均可配置,只要互不干擾,不影響主枝生長即可。在整形期間,要將頂端的延長枝適當短截,使其中、下部分生小枝,以利提早結果。

  這種樹形,因為修剪量比較小,樹冠形成快,一般3~4年即可成形。主枝分布均勻,結果枝多,進入結果期較早,也較豐產。但是,樹冠內膛到后期容易空虛。因此,直立性較強的品種采用此種樹形,效果較好。

  (2)疏散分層開心形主干的高度比自然圓頭形略矮,一般為50~60厘米,有比較明顯的中心枝。在主干上著生8~9個主枝,第一層主枝4~5個;距離第一層主枝100厘米左右,選留第二層主枝,這層主枝可選留2~3個,層內距離30厘米左右,不與下層主枝重疊即可。距第二層60~70厘米,選留2個角度較小的枝條培養(yǎng)成第三層主枝,上部的中心領導枝頂端短截成小開心狀。各主枝上每隔50~60厘米選1個側枝,側枝上再生各類枝組,選留方法同自然圓頭形,成形后樹冠為半圓形。

  這種樹形,成形較晚,但是主枝較多,第一層主枝形成年限與自然圓頭形一樣,其角度又較大,進入結果期也較早。主枝上下分布均勻,內膛不易空虛,結果部位多,產量高。樹勢強的品種和栽培在比較肥沃土壤上的植株,宜用這種樹形。

  2.整形和修剪

 ?。?)幼樹和結果初期樹的整形修剪苗木栽植定干后,冬季修剪時,選留第一層主枝和中心領導枝(即主干)。由于杏樹的發(fā)枝力較弱,在一年內不易選出4~5個比較合適的主枝時,可以分兩年選定,第一年選2~3個向外伸展、角度適宜的主枝,留60~70厘米短截,并選一個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在30厘米的高度短截。下一年修剪時,再從萌生的分枝中選2~3個枝條,剪留60~70厘米作主枝用。這樣就能構成4~5個錯落生長的第一層主枝。如果培養(yǎng)成疏散分層開心形,還應選留一個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剪留60~70厘米逐漸培養(yǎng)成中心領導枝。以后,根據整形的標準,逐年選留和培養(yǎng)中心領導枝、主枝、側枝和各類枝組。杏樹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剪截主、側枝的延長枝和發(fā)育枝,疏除密擠枝,以利整形和擴大樹冠。小枝最好不加修剪,以便形成花芽,提早結果。幼齡樹生長旺盛,須掌握“長枝多去、短枝少去”的原則。延長枝一般可剪去當年生長量的1/4至1/3,使各主枝的生長勢保持平衡。

  杏樹在幼齡和結果初期,最容易發(fā)生強枝,尤其在主枝彎曲或平伸處抽生的直立強枝更多,如不加以處理最易擾亂樹形,阻礙主、側枝的生長發(fā)育。因此,要及早疏除。長果枝或生長中庸的枝條過密或位置不當也須適當疏間,使各枝稀密適中,互不干擾,以保證通風透光良好。

 ?。?)盛果期和衰老期的修剪進入盛果期后,生長勢有所緩和,對延長枝和發(fā)育枝應適當加重短截,按“強枝少剪、弱枝多剪”的原則,靈活掌握,一般可剪去當年生長量的1/3至1/2。發(fā)育枝和延長枝經過適當剪截后,頂端能夠發(fā)出健壯的新梢,下部能夠形成果枝,花芽分化良好。如果剪截過輕,雖然下部能夠形成較多的果枝,但頂端新梢較弱,使營養(yǎng)生長與結果之間失去平衡,樹勢易衰。也不能剪截過重,否則,上部發(fā)出強枝較多,下部卻不易形成果枝,同樣會影響產量。杏樹發(fā)枝力比較弱,不是過密的枝條,最好不要疏間,而應采取回縮短截的方法,來促使枝條生長和形成花芽,以便增多結果面積,提高產量。

  杏樹的果枝壽命比較短,在細弱的枝條上,不易形成花芽,就是有花芽,結實能力也很低。因此,在枝條生長勢轉弱的時候,就應該及時進行更新修剪。最有效的更新方法,是大枝回縮修剪,促其抽生新的發(fā)育枝和結果枝。根據植株的衰老情況,在主枝或側枝的中部縮剪,以刺激潛伏芽萌發(fā),選留培養(yǎng)健壯枝,重新形成樹冠,如果主枝的基部或中部有徒長枝,也可以在徒長枝部位以上更新。在衰老樹內膛發(fā)生的徒長枝,應盡量保留,適當短截,促其抽生結果枝,以防樹膛內部空虛。致于仁用杏品種,主、側枝的修剪方法與鮮食品種大體一樣,但鮮果用種要求果肉肥厚,結果枝的留量不應過多。而仁用杏品種,可在保證樹勢健壯的情況下,盡量多留結果枝,對發(fā)育枝可以重截,使其不斷抽生新梢,多形成果枝,多結果。這樣果實雖小而核仁飽滿,產量較高。

  3.果實管理

  配置授粉樹和人工輔助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授粉的方法是:采摘授粉品種的待開花和初開尚未散粉的花,取下花藥,在20~25℃干燥的室內陰干收集花粉,裝入小瓶。授粉時,用紙捻、小棉團棒或削尖的鉛筆橡皮頭蘸取花粉,向柱頭點授。授粉任務大時,為節(jié)約花粉,可用5倍的滑石粉等將花粉稀釋。人工授粉雖然費工,但效果很好,可提高坐果率一倍以上。在盛果期噴0.1%~0.3%的硼砂液,也有提高坐果率的作用。秋季(9~10月)噴50×10-6~200×10-6的赤霉素或0.5%的尿素,可使落葉時期推遲8~12天,提高坐果率。

  噴施PP333對杏樹具有控長、促花、早果、豐產的作用。在6月上旬離主干30厘米處挖淺溝,每株均勻施入0.33克混有沙子的PP333,或在5月末和6月上旬間隔10天連續(xù)噴2次50×10-614%可濕性粉劑,折合每株用純品0.23克,可顯著抑制樹體生長,增加花芽數量和單果重量,可在幼旺杏園試用。

  4.預防霜凍技術與桃樹相比,杏的花期較集中,但花的開放依然有早晚之別。杏花量多,一株7年生玉巴達杏的花量達8665朵,一株成年的關爺臉杏花量達18786朵,坐果率僅2%~3%左右。為了有效地使用貯藏養(yǎng)分,進行冬季修剪和花期疏除晚花,可以促進坐果和梢、葉、根的生長。

  在西北及華北地區(qū)杏盛花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正值晚霜頻繁之際,晚霜凍害被看成是杏樹生產發(fā)展中最突出的限制因子。但據山東各地群眾經驗“不怕急寒怕慢陰”,認為在花期有短時間低溫對坐果影響不大,而長時間霧大潮濕陰冷則會產生大幅度減產。

  預防霜凍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選擇春季溫度上升較遲的地點建園。據涿鹿縣楊家坪林場材料,海拔每升高100米,花期推遲5天。

 ?。?)選用花期較遲或耐低溫的品種。

  (3)加強土、肥、水管理并保護葉片,以提高樹體的營養(yǎng)水平,增強對低溫的抗性。

 ?。?)花期及幼果期于霜凍前及時灌水。

 ?。?)采取技術措施延遲花期,例如早春樹體噴石灰液(5%~10%,加用展著劑)可推遲花期3~4天,芽膨大期噴500×10-6~2000×10-6的青鮮素(MH)能推遲花期4~6天,并使20%以上的花芽免受霜凍、獲得良好收成(尤西弗,1978)。以上措施可通過試驗酌情采用。

 ?。?)花期低溫延續(xù)時間較長,霧大陰冷時,及時采取人工輔助授粉。

  5.采收技術

  鮮用及鮮食加工兼用杏果不耐貯運,須在七八分成熟時采收,采果時盡量減少碰傷。現有的蘋果和梨等的包裝筐不適于杏的包裝。最好使用高度不超過20厘米的扁平條筐或木箱,以減少擠壓。

  杏成熟期比較集中,又常與麥收同時,常感勞力不足。大面積栽培中必須做到:嚴格選擇和搭配品種,排開成熟期,減少采收壓力;②按加工、鮮食需要,分期采收;③積極試驗運用催熟劑和抑熟劑,以調節(jié)成熟期。據試驗,七成熟青杏(水杏),用1000×10-6乙烯利浸5~10分鐘,在室溫下存放3天,果色變黃、肉軟、酸味消失。仁用杏的采收,只要生產群體中品種較純,成熟期一致,至今仍用人工打落法,今后可用機械采收。我國苦杏仁一向以品質好而聞名國外,為了避免杏仁質量下降,應注意杏園管理,增強樹勢,適時采收,及時晾曬杏核,減少內霉。此外,由于品種混雜,杏核大小不一,使用機械破殼時,杏仁破碎率高,除注意破殼前篩選分級以外,還必須注意仁用杏生產品種化。

  杏果實達到采收成熟度時即可采收。此時的標志是杏果達到了品種所固有的大小,果面由綠色轉為黃綠色,果實的向陽面呈現出品種所固有的色調和色相,果肉仍保持堅硬,但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已經達到了足夠的程度。用于遠銷外地和出口的杏果,應當于此時采收,以便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包裝和運輸,當到達消費市場時,果實品質也達到了最佳狀態(tài)。而用于當地市場消費,特別是用于鮮食的杏果,應當等果實達到消費成熟度時再采收,此時,杏果不僅在外觀上達到了品種所固有的大小和顏色,也出現了品種所固有的風味和香氣,果肉由硬變軟。一般消費成熟度晚于采收成熟度之后3~5天。在有良好的運輸條件和接近市場的情況下,應當盡量在果實達到消費成熟度時采收,因為此時采收可以有更大的果實質量和更好的果實品質,更為消費者所歡迎。在運輸條件較差的情況下(道路崎嶇不平,運輸工具不良),則宜提前到采收成熟度時采收,以減少損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