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菜類

四、薹菜

特種蔬菜種植技術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農(nóng)林辦公室科教處,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農(nóng)業(yè)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編


  (一)概述

  薹菜別名青菜,為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白菜亞種的一個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中國,是我國黃河和淮河流域的地方特產(chǎn)蔬菜之一,以山東和江蘇等地種植較多。食用部分為植株的全株,即幼苗或成長株的嫩葉、葉柄、未開花的嫩菜薹和肉質根,其含鉀、鈣等礦質元素較高。

  薹菜是白菜亞種中最為耐寒的綠葉蔬菜,在北京郊區(qū)可以秋季露地播種,稍加覆蓋或設風障保護,即能安全越冬,來年春季返青生長后采收上市,可為北京早春市場提供最新鮮物美的露地葉菜。薹菜還可以收獲小株,全年排開播種就可分期、分批收獲供應市場。薹菜的病蟲害較少,且作收獲菜苗生產(chǎn),能在20多天中即完成一茬,可以不使用農(nóng)藥,為無污染的綠葉蔬菜。

 ?。ǘ┲饕贩N及其特性1。圓葉薹菜又叫勺子頭薹菜,其葉形倒卵形或寬倒卵形,先端圓鈍,近葉柄處羽狀分裂,葉色深綠。冬性強,春季抽薹遲,產(chǎn)量高,可作露地越冬栽培。

  2?;ㄈ~薹菜葉片長卵形,不規(guī)則羽狀分裂,裂片間又有小裂片,故叫作花葉薹菜,又因葉的顏色不同又分為黃花葉薹菜和油花葉薹菜。

 ?。?)黃花葉薹菜葉片較薄,裂片大,黃綠色,生長較快,早春較易抽薹,適于作秋季軟化栽培,早春風障栽培,以及夏季作小株收獲幼苗栽培。

 ?。?)油花葉薹菜葉片較厚,裂片細碎,濃綠色,苗期生長較慢,抽薹略遲,作越冬栽培可延長供應,產(chǎn)量高,適于秋播露地越冬栽培。

 ?。ㄈΝh(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和光照薹菜耐寒,在-26℃的低溫下,稍加保護可安全越冬;耐熱力也較強,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也能生長,但深綠色葉片的品種在溫度過高、陽光強烈時,葉片易受灼傷。葉柄易纖維老化,并有苦味。其生長最適溫度在10~22℃之間,低于10℃生長緩慢。冬性強,小苗在2~5℃的低溫下,花葉薹菜需30~35天,圓葉薹菜需45天,才能通過春化。每天需14小時至15小時的日照才能完成光周期抽薹開花,日照少于13小時不易開花。薹菜營養(yǎng)生長期較耐陰,其中深綠色的品種較黃綠色葉品種的耐陰力強。

  2。土壤和水分

  營養(yǎng)生長期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濕潤,但能耐干旱,不耐澇。

  (四)栽培技術薹菜的生長發(fā)育與不結球白菜相似,按正常生產(chǎn),一般在秋季播種后,經(jīng)發(fā)芽期、幼苗期,然后進入蓮座期,于冬季嚴寒前長出基生葉10多片后進入冬季休眠期,莖基生葉枯萎,以短縮莖及肉質直根越冬。來年春天轉暖時,短縮莖生出新的葉片,即可陸續(xù)收獲,或5月上旬抽薹后采收菜薹。如作采種的則不收獲菜薹,5月下旬開花結莢,6月上旬種子成熟。產(chǎn)品的采收標準較靈活,北京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可全年生產(chǎn),以收獲嫩株為主。

  1.露地栽培

 ?。?)春季栽培利用倒茬風障栽培??衫枚驹耘嗟娘L障畦,前茬作物收獲后,在風障前整地,翻耕深約25厘米,耙平后澆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撒播于畦面,然后撒細土覆蓋種子,覆土厚度約1厘米?;蛴谬X耙開行距約7厘米的淺溝條播,播后用帚輕掃一遍,再踩踏一便,然后澆水。

  A.品種:早春栽培用圓葉薹菜和花葉薹菜都可,但黃花葉薹菜如在低溫天播種較易抽薹,所以應選暖和天播種。

  B.播種量:每畦以寬1.5米、長22米的畦計,播種量為25克。種子發(fā)芽率低于90%的,需相應增加播種量。畝播種量約為0.5公斤。早春播種量宜選“冷尾暖頭”的晴天進行。播種后宜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或于夜間加蓋草簾。

  C.田間管理:在幼苗二葉一心時,間去過密的苗和弱小苗,間出的苗可用于稀疏缺苗處補苗。用于補缺的小苗,最好用小鏟連土挖起種植。苗間距離5~7厘米見方。間苗補苗后應立即澆水。沒施底肥的地。見苗后應追一次薄肥,每畝可用硫酸銨10~15公斤,或復合肥15公斤,用水溶化后澆入,以后地表面見干即淺中耕,除草、松土后隔2~3天再澆水,直至采收均要保持田土濕潤。早春氣溫較低時,播種后約50天,苗高15厘米左右,一次性采拔,或陸續(xù)間拔大株采收。留下的大株采收成長株及花薹。采收小株產(chǎn)量較低,畝產(chǎn)約1500~2000公斤,采收大株產(chǎn)量每畝達5000公斤。無倒茬風障畦的栽培。應在冬前即將計劃種植薹菜的地耕耘,施上畜糞肥,春季地解凍后即行整地播種,具體方法同上述。

 ?。?)夏季栽培

  以收獲嫩苗為主,采取直播,肥水齊攻。1、品種的選擇。宜用黃花葉薹菜,較耐高溫,也可用圓葉薹菜和油花葉薹菜。2、整地、施基肥、做畦。夏季栽培要選擇排灌方便的地塊,整地時施足基肥?;室媒?jīng)漚熟的禽畜糞肥,每畝約3方,可加適量的復合肥摻和使用?;蛟诓シN前按條播的行距開溝施入復合肥,用溝土與肥料拌勻(避免種子直接接觸及肥料),再行播種,這樣施入的復合肥能較有效地利用。做畦時,平畦或矮高畦均可。如做平畦,要注意把畦排灌水的溝適當加深,以利于雨天排水。畦寬以方便操作為度,一般為1.5~2米寬,長度可按地扇、地形決定。3、播種。撒播或條播,以條播較整齊,可按行距10厘米開淺溝條播,畝用種量250~400克。如畦土較干燥,播種后用笤帚略掃平,稍加踩踏后灌水。如在雨后播種,畦土濕潤,則播種后撒一薄層細土即可,不需踩踏?;蛴梅郊喚W(wǎng)覆蓋,約2天后種子萌芽,即把方紗網(wǎng)揭去。如用細碎的糞干土(經(jīng)漚熟后曬干打碎)覆蓋,效果最好,這樣可防雨水打散種子,出苗后小苗能逐漸吸收肥效。4、田間管理夏季播種后3天齊苗,出苗后結合除草間去過密苗。無雨高溫天,每天中午前澆一次過午水,或用噴霧器噴一次地下涼水。如基肥不足,可每周做一次葉面追肥,追肥的濃度比宜高,一桶水(以15公斤計)放尿素15克,溶化攪勻噴灑。5、病蟲害防治一般無病害發(fā)生,用噴霧器噴地下涼水及葉面追肥,可減少蟲害發(fā)生。在高溫干旱時會發(fā)生蚜蟲,要早防治,用低高效農(nóng)藥,如“一遍凈”效果很好。如采收期發(fā)生蚜蟲,宜用植物性農(nóng)藥“護衛(wèi)鳥”800~1000倍液噴灑,能減少化學農(nóng)藥的污染,但“護衛(wèi)鳥”易光解,為提高藥效,噴灑作業(yè)宜于早晨或傍晚進行。20多天,苗高15厘米左右,必須及時采收,否則植株在高溫下易老化,品質下降。夏栽畝產(chǎn)約400~600公斤。

 ?。?)秋季露地越冬栽培

  1、播種期為9月中下旬。

  2、使用品種主要是圓葉薹菜、油花葉薹菜。

  3、整地、施基肥、播種。整地時施基肥,畝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5000公斤,做平畦,撒播或條播,條播行距10~15厘米,畝用種量250~300克。

  4、田間管理。出苗后間苗一次,定苗株距約6厘米,間苗后適當追施稀薄糞水。入冬后于土壤凍結前澆一凍水,并覆蓋塑料薄膜或蓋草防寒。第二年春轉暖時即澆水追肥,促新品種生長。

  5、采收。植株長有5~6片新葉后,可陸續(xù)間拔采收,間疏后的植株可收獲花薹。

  2.保護地栽培

  冬季及早春可用改良陽畦,日光節(jié)能溫室等設施直播,收獲小株。生長期因陽畦、溫室等的保溫條件而受影響。溫度控制在20℃左右時,播種后25天~30天可采收;若在15℃左右時,則需50天;15℃以下時,需加兩層薄膜提溫。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防治蚜蟲危害。

  3.冬季軟化栽培

  1)軟化材料(薹菜的成長株)的準備在秋播的薹菜中,挑選生長粗壯、根部直徑達1.5~2厘米的植株作軟化假植的材料。根少于1.5厘米的不宜用,因根小軟化栽培后的產(chǎn)品弱小,但過大也影響商品的品質。

  2)改良陽畦或稱洞子內設冷床假植冷床寬1.5米、深0.2米。將選出的薹菜分作7~8株一叢,按行距15厘米,叢距10厘米密集假植于冷床畦內,種后踩實,不澆水,以防過分潮濕而爛菜。

  4.留種薹菜的周年生產(chǎn)用種量多,可自行選留種。留種時要選用品種純凈的原種,秋前播種,保護越冬,花期要與染色體數(shù)2n=20的蕓薹屬類蔬菜隔離。5月上旬抽薹時增施磷鉀肥,5月中下旬開花結莢,6月上旬種子成熟即收割晾曬,脫粒除雜后用布袋包裝,放干燥涼爽處保存?zhèn)溆?。畝產(chǎn)種子60公斤以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