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里仁第四

論語別裁 作者:南懷瑾著


  那“仁”卻在燈火闌珊處

  現(xiàn)在我們講到《論語》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這篇的問題很大。

  首先談第四篇的題目《里仁》。過去對“里仁”的一般解釋。里就是鄉(xiāng)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過去的傳統(tǒng),一般三家村學(xué)究們解釋“里仁”的意思,就說孔子的意思是如果買房子,或租房子,應(yīng)選擇“仁里”。換句話說,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這個意思,那么壞人堆里沒人住了嗎?而且哪一個地方才是好人堆?

  哪個地方是壞人堆呢?臺北市有“仁愛”路!那么除了仁愛路,沒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學(xué)究們的解釋是大有問題的。

  這個“里”字應(yīng)該作為動詞看,當(dāng)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處的意思?!熬印⒆?、處”在古文中,有時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動詞。我們讀春秋戰(zhàn)國時代著的書,經(jīng)??吹健熬印眴为氁粋€字。我國古代沒方桌子,沒有椅子。

  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們中國去的,由秦、漢到魏,都還是席地而坐。魏晉以后才從西域傳進(jìn)椅子來。唐代以前我們還看到一句話——“據(jù)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從西域過來的。我們中國文化,許多名詞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這樣?xùn)|西是外來的;不是“胡”就是“蕃”,蕃茄就是外國來的。后來又加上“洋”,如腳踏車是外國來的,四川人叫“洋馬兒”,甚至如病名“洋梅瘡”也是外國傳來的。在明代以前,我國的醫(yī)學(xué)書籍上,沒有看過這種病,可見這是從外國傳進(jìn)來的,而且開始由廣東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稱作“廣瘡”。

  我們知道了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義就是“自處”,“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處世,處人,尤其是自處,都要有“自處之道”。

  再明白點講,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們隨時要把修養(yǎng)、精神放在仁的境界?,F(xiàn)在討論“仁”。說到仁字,孔子學(xué)問的中心來了,頭大的問題來了。上面三篇中,第一篇學(xué)而時習(xí)之,學(xué)的是什么?學(xué)的是仁?!叭省笔鞘裁矗績汕暌詠?,莫衷一是,這真是一個大問題。

  最近,有位立法委員提出一篇質(zhì)詢,就談這個“仁”字。前一個禮拜他把這質(zhì)詢給我看,問我的意見,我說無可奉告。因為他已經(jīng)提出來了,我們又何必再作討論?不過我認(rèn)為“仁”字的確很難談,我這樣說也就是“微言大義”的精神吧!我們現(xiàn)在討論到這里,全部《論語》的中心談“仁”,“仁”是什么?過去有幾種解釋法。最有名的是“博愛之謂仁”,許多人談到仁的意義,都會這樣答復(fù),而且以肯定的語氣說,這是孔子的意思。其實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也不是孟子說的??准业甑膬纱蠊蓶|——孔、孟都沒說過,這是孔家店的伙計——唐朝的韓愈講的。在唐代大家也討論什么是“仁”的問題,而韓愈下的定義:博愛叫做仁。后世以訛傳訛,就認(rèn)為這是儒家思想了。這也是有問題的。韓愈為什么會下這個定義?

  雖然稱他“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定義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夠用名氣壓住人的,韓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專家,墨子的思想就有“兼愛”,大家現(xiàn)在忘記了韓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專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會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愛”換一個字改為“博愛”,等于把長袍脫掉穿上西裝而已。后世不明真相,就以為博愛之謂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釋。我們并不一定說韓愈這個定義下得不對。我們的態(tài)度要客觀,真理只有一個。我們拿哲學(xué)觀點來說,宇宙萬有的那個最原始的東西,哲學(xué)家說它是本體,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佛”,叫“如來”,中國人叫“道”。名稱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東西。等于饅頭與面包,名稱不同,一樣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被某一名詞捆住,各個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漢代以來一直到唐代,對仁的解釋,漫無限制。古代書上不管說什么,都“仁呀!仁呀!”的大談仁義之道??鬃又v仁,孟子講義,最后連起來就是仁義;仁義即孔孟,孔孟即仁義。如果我們作八股文就這樣大作文章了:“仁義者,孔孟之說也,孔孟之說者,仁義之道也……”這篇文章通了。實際說了半天,如果以邏輯來批評,只有八個字:“陳言顛倒,不知所云?!钡扔谇宕∧觊g才子紀(jì)曉嵐批評文章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學(xué)生拿一篇文章請他看,他引用了兩句古詩來評語:“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闭f這個學(xué)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說越遠(yuǎn)”

  了。所以漢唐以來,一般學(xué)者講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紀(jì)曉嵐這個批評,也是“不知所云,越說越遠(yuǎn)”了。那時的學(xué)者,討論這個仁字的文章,有多達(dá)一百萬字的,這樣一個字會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嘗有這個本意!所以我常說,老子寫了五千言,后世解釋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積起來,有幾千萬宇,到目前為止,外文翻譯有好幾十種《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會把大牙都笑掉。大家講了半天,是不是老子原來的意思呢?張先生講的張老子,劉先生講的劉老子。誰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學(xué)家,自認(rèn)為繼孔孟之心傳。孔子傳心法與曾子,作了《大學(xué)》這篇書,曾子傳心法與子思,子思寫了《中庸》。子思傳心法與孟子,孟子以后失傳了。宋代理學(xué)家自認(rèn)為又得了這個心傳秘訣。中間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學(xué)家們在哪里拿到這個秘訣的。其實他們把佛家、道家的東西挖了來,然后還要罵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學(xué)家的學(xué)問態(tài)度很有點不對勁,這種作法實在不大高明。其次,他們拿心性——哲學(xué)的道理解釋“仁”說:“仁者核之心也?!比绾颂业娜?、杏仁。同時他們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認(rèn)為萬物的果實,都是陰陽兩瓣,中間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體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個解釋,他們說醫(yī)書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見仁是講心的知覺性的,他們這樣一來,暴露了身份了,這完全是佛家的話,不過硬將光頭的和尚,拉來戴上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講孔孟的心法,而傳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這些宋儒——理學(xué)家。

  漢唐之學(xué)講仁,到底講什么?我們勉強可以說他們講用。宋儒講的仁,則扯到哲學(xué)里面講體。我們講了他們的缺點,也該說他們的好處,宋代及漢唐的儒家,各有所長,漢唐以來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兩家之學(xué),了解孔子心法“仁”的體。他們都有劃時代的創(chuàng)見,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

  講到體用,我們要順便提一下,拿中國唐代以后佛學(xué)原理來說,萬物只有三個理則——體、相、用。如這茶杯,玻璃為“體”,“相”就是它的形狀,“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體的東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樣。譬如我們現(xiàn)在講的,以孔子的《論語》思想為“體”,“相”就是二十篇《論語》,我們來研究、解釋。

  “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該怎樣去弘揚中國文化,其“用”就在此。

  漢唐儒者對于仁都講用,而孔子當(dāng)時講仁,也多半是針對那個時代講用。宋儒扯到哲學(xué)里講仁的體,從現(xiàn)象來探究體,不能說在見解上沒有一點進(jìn)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執(zhí)一端,閉戶稱王而已。

  了解這些資料以后,再回轉(zhuǎn)看這個“仁”?!叭省笔鞘裁??中國古代“仁”字就是這樣寫:人兩足走路旁加個二,為什么不就旁加個“一”?“二人”是兩個人,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會。一個人沒有問題,有兩個人就發(fā)生了怎樣相處、怎樣相愛、怎樣互助的問題,就是仁。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這是文字上的解釋。

  現(xiàn)在歸納起來。

  第一,題目的里仁。自處于仁,里仁象征了學(xué)問的中心在如何自處。自心是“體”,處于人之間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行為,用則是發(fā)揮的作用。

  所謂自處就是自立,所謂處人就是立人。佛家的所謂“菩薩”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薩,這是梵文“菩堤薩埵”的譯音,譯成中文簡稱菩薩,等于中文的圣賢,名稱不同而已。自處處人,就是仁的體用。

  第二,本篇孔子就講到“吾道一以貫之”,換句話說,就是體用一貫,有體有用。所以說仁只是行為,只講用不講體,不講內(nèi)心修養(yǎng),也錯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說,仁就是在那里靜坐,養(yǎng)性談心為仁,不講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錯了,應(yīng)該體用一貫。

  第三,在第篇《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边@四點是孔子講學(xué)問的中心綱要。這也是他“一貫”的道理。但在《顏淵》篇中卻提到“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的徹底語。這些資料,我們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這篇的本身,最后把結(jié)論溝通起來,大家就可以豁然貫通了。

  月是故鄉(xiāng)明

  《里仁》篇第一段: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學(xué)究的解釋就是:“孔子說,我們所住的鄉(xiāng)里,要擇仁人的鄉(xiāng)里,四周鄰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夠美了?!闭娌恢朗澜缟夏膩磉@許多仁人君子,對“擇不處仁,焉得知?”他們解釋說:“我們選擇一個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當(dāng)中,這個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聰明人?!比绻媸侨绱?,那么,我們大家都是笨蛋!對于這種解釋,剛才批評過了,這是三家村的學(xué)究們的解釋。

  現(xiàn)在依照我們新三家村學(xué)究的解釋,“里仁為美”意思是我們真正學(xué)問安頓的處所,要以仁為標(biāo)準(zhǔn),達(dá)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學(xué)問到了真善美的境界?!皳癫惶幦省?br/>
  的意思是我們學(xué)問、修養(yǎng),沒有達(dá)到處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這是第一原則。

  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假使沒有達(dá)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處約,約不是訂一個契約,約的意思和儉一樣。就是說沒有達(dá)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長處在簡樸的環(huán)境中。所以人的學(xué)問修養(yǎng),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學(xué)生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可以不改其樂,不失其節(jié)。換句話說,不能安處困境,也不能長處于樂境。

  沒有真正修養(yǎng)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會忘形。到了功名富貴快樂的時候忘形了,這就是沒有仁,沒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貧窮困苦的環(huán)境就忘了形,也是沒有真正達(dá)到仁的境界。安貧樂道與富貴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說:“知者利仁”。

  如真有智慧、修養(yǎng)到達(dá)仁的境界,無論處于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就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臨萬類的仁道

  所謂“仁者安仁”相當(dāng)于仁的體,“知者利仁”相當(dāng)于仁的用。我們研究孔子學(xué)說,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對于仁的道理,我們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見來作注解,要把有體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韓愈拿自己的意見作了注解,說“博愛之謂仁”。我們現(xiàn)在不用自己的意見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見作注解??鬃訉τ谌实淖⒔馊慷荚凇独锶省愤@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談“仁”;談它的用,比談它的體來得多,正如孔子在《易·系傳》中所說的:“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

  再其次,我們可以從《孟子》的資料中找到一些有關(guān)仁的界說,現(xiàn)在我們看《孟子》最后一篇《盡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边@幾句話,上面講到“根于心”是講體,以下是講用,這是很明顯的。所以我們作學(xué)問的辦法,最好以經(jīng)注經(jīng),以他本身的學(xué)說,或者本人的思想來注解經(jīng)典,是比較可靠的事。然后,把古人的學(xué)說消化以后,再吐出來,就是你自己的學(xué)問。有些人作學(xué)問,對古人的東西沒有吃進(jìn)去,即使吃進(jìn)去,也消化不了,然后東拉西扯,拼湊一番,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我們要真的吃下去,經(jīng)過一番消化,再吐出來,才是真學(xué)問。正如雪峰禪師所謂:“語語從胸襟中流出,蓋天蓋地。”

  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看下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這是仁的體用并講??鬃诱f真正有“仁”的修養(yǎng)的人,真能喜愛別人,也真能夠討厭別人?!昂谩本褪菒酆玫摹昂谩?。“惡”字讀去聲,照現(xiàn)在的國語讀法是讀作第四聲,就是厭惡的意思。我們讀歷史,有“善善惡惡”的話,上面的“惡”是厭惡,可惡的惡;下面是惡的本字,很壞的意思。過去的古文以及許多奏議中,有“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的話,等于說喜歡這個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獎勵他;討厭那個壞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

  這里孔子說有“仁”的修養(yǎng)的人,是真能夠愛人,也真能夠討厭人。但孔子的話,假如說到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樣把它圈斷了,那么我們研究起來,對孔子思想的“仁”還是無法有清晰的認(rèn)識?,F(xiàn)在我們把下面一句: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與上面的話連接起來就懂了。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真有了仁的修養(yǎng),就不會特別討厭別人了,好比一個大宗教的教主,對好人固然要去愛他,對壞人也要設(shè)法改變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進(jìn)天堂,這樣才算對。所以說一個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沒有一個人是可惡的,對好的愛護(hù)他,對壞的也要憐憫他、慈悲他、感化他。

  下面講仁的重要: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這是儒家仁的修養(yǎng),一個人要在心地上下工夫。剛才我們提到《孟子·盡心》篇,就是講研究孔子“仁”的學(xué)問,我們應(yīng)該讀讀《孟子·盡心》上下兩篇,對于仁的涵義會有更深切的領(lǐng)會的。

  孔子說,富與貴,每個人都喜歡,都希望有富貴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職位,但如果不是正規(guī)得來則不要。相反的,貧與賤,是人人討厭的,即使一個有仁道修養(yǎng)的人,對貧賤仍舊不喜歡的??墒且哉?guī)的方法上進(jìn),慢慢脫離貧賤,而不應(yīng)該走歪路。接著他講:“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他說一個人去了“仁”

  字,就沒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學(xué)高的,不過是一個才子風(fēng)流而已,知識淵博的不過是一個才人而已。所以君子沒有“仁”這個境界,就沒有中心思想,既沒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學(xué)問的人,“無終食之間違仁”,就是說沒有在一頓飯那樣短的時間違背了仁的境界?!霸齑伪赜谑牵嵟姹赜谑?。”

  造就是創(chuàng)造、作為,次就是這個情況。這句話是說任何事業(yè)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時候不頹喪,不感覺到環(huán)境的壓迫,也靠這“仁”的修養(yǎng)而安然處之。換句話說,得意的時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敗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穩(wěn)。

  兼收并蓄見仁心

  因此他說明達(dá)到仁的修養(yǎng):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他說我沒有看過一個真正喜歡仁的人,討厭那個不仁的人,看不起那個不仁的人。拿我們現(xiàn)在的觀念來看,他是說我沒有看到一個真正愛好道德的人,討厭一個不道德的人。為什么呢?一個愛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當(dāng)然他的修養(yǎng)幾乎無人可以比擬,實在很難得;可是,他如果討厭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還不能說是個仁者。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宋儒的解釋,認(rèn)為愛好道德的人,討厭、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這樣一來,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見紛爭,越來越多。我們看《論語》的原文,并不是這樣解釋。因為接著下面就說:“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說,一個仁者,看到一個不仁者,應(yīng)該是同情他、憐憫他,想辦法怎樣把他改變過來,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們講道德,別人不講道德,我們就非常討厭他,那么我們是同樣以“不仁”的心理對付人家,我們這個仁還是不究竟。所以孔子說:“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边@是孔子講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寫照。我覺得冷了,想到別人也怕冷,要別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聯(lián)想到別人。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別人不仁就討厭,那我也是不仁。

  下面跟著是講“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這是他假設(shè)的話。

  他是說,仁是很難的修養(yǎng),人本來有愛人之心。我們觀察一個幼兒,同情人家的時候特別多,后來漸漸長大了,心里的厭惡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夠發(fā)揮。所以他說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幾乎沒有人能在一天當(dāng)中,用心、處世,完全合于仁道。假使有,他仁的修養(yǎng)必然很高超。只要立志,沒有說因力量小而達(dá)不到仁的境界。但是他又補充一句,也許有力量不足而達(dá)不到的,但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情形。

  這篇從開頭的一節(jié),到這里為止,都是講仁的體與用。所謂體是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如何做到仁、愛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寬大,包容萬象,能夠感化他人,這是仁的用。

  講了仁的體用之后,下面引伸講仁的修養(yǎng)方法: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人的毛病,各于其黨。這個“黨”不要以現(xiàn)代的觀念來解釋為政黨之“黨”。古人所講的黨是鄉(xiāng)黨,包括了朋友在內(nèi)。儒家思想,時常用到這個鄉(xiāng)黨的觀念。古代宗法社會的鄉(xiāng)黨,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關(guān)系。交朋友等社會人際的關(guān)系對一個人影響很大??鬃诱f一個人會有過錯,往往都是社會關(guān)系的因果。我們在社會關(guān)系中看到一個人的過錯,譬如某人作人的態(tài)度非常壞,而我們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樣的過錯,假如有,就改過來,假如沒有,就更加勉勵。所以看看人家的過錯,可以引發(fā)仁的修養(yǎng)。

  了知生死不相關(guān)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個“道”就有兩個研究了。前面曾提到過,在《述而》里頭,孔子真正的學(xué)問精神是講“仁”,他的根基則在于“道”。所謂:“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边@是孔門學(xué)問的四大原則。那么這個“道”是什么道?這是很難講得清楚的問題?,F(xiàn)在這個問題來了,我們前面稍微提過,研究上古時代的“道”字與“天”字,都有幾個意思。同樣是個道字,用處不同,有時“道”是代表形而上的所謂本體,就是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也是指人生宇宙萬有最初的那個本體。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钡谝粋€道是指那個本體?!翱傻馈闭f可以用一個方法,一個原則把它假設(shè)說明?!胺浅5馈?,但畢竟不是平常的假設(shè)可以表達(dá)得出。就在這兩句話中,三個同樣的道字,意義都不同。中國文字有假借用的。碰到這些問題就很討厭。例如“道”有時表示形而上的本體,有時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則、原則、守則,如治道。又如《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币驗檐娛滤枷胧腔顒拥?,用兵是不厭其詐的,一切為了打勝仗,這個“道”與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又完全是兩回事。還有時候是道路的道,一條路叫作道。有時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體,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

  那么孔子在這里講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個道,還是形而下的那個心性的法則呢?無法定論,這個問題很大。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對曾子傳道的話,到那時再來研究,可以連貫起來解釋的。如果在本起來講:道是仁之體,仁是道之用。所以他說,一個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聞道。

  富貴不淫貧賤樂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一個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這個“修道”不是出家當(dāng)和尚、當(dāng)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個“道”,也就是說以出世離塵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業(yè)。一個人如果志于這個道,而討厭物質(zhì)環(huán)境艱苦的話,怕自己穿壞衣服,怕自己沒有好的吃,換句話說,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貪圖享受,就沒有什么可談的了。因為他的心志已經(jīng)被物質(zhì)的欲望分占了??鬃舆@句話是說,一個人的意志,會被物質(zhì)環(huán)境引誘、轉(zhuǎn)移的話,無法和他談學(xué)問、談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講到仁的用世,一個大政治家處理國家的事情,沒有自己固執(zhí)的成見?!盁o適也”是說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發(fā)多大的財,作多大的官。雖然這樣沒有成見,也不是樣樣都可以。“無莫也”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那么應(yīng)該走哪一條路呢?“義之與比”,義就是仁的用,只問應(yīng)不應(yīng)該做,為道德應(yīng)該做的就做了,不應(yīng)該做就不做,以義作比對。推之個人的立身處世,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講仁的修養(yǎng)條件。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在這里講君子與小人在仁上的分野。他說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違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則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古時的土地,相當(dāng)現(xiàn)代的財富。有錢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財富、利益。“君子懷刑”,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違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法律和門鎖一樣,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鎖是沒有辦法的。法律也是一樣,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礎(chǔ),才能補救法律之不足,因此君子是懷畏刑法,小人只是懷思福惠——處處講利害,只要有好處就干了。中國過去商場上有句話:“殺頭的生意有人作,蝕本的生意沒有人作?!本褪沁@個道理。這里孔子是說明仁義之道。但說起來很容易,真正的修養(yǎng)卻很難做到,因此下面補充一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這個放,就是開展、放任。一個人基于利害而作人做事,最后招來的是怨懟;對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當(dāng)心,這種利害的結(jié)合,不會有好結(jié)果,最后還是怨恨以終。

  敝屣功名尊道義

  以下講到仁人對社會做大事業(yè)的原則: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古代的諸侯立國的大原則,是要謙讓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边@是上古文化的傳統(tǒng)思想,后來儒道兩家都奉為圭臬。而中國幾千年來歷史的事實,每當(dāng)撥亂反正的時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來完成大業(yè)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來大講治平之道。

  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兩人,一個張良,一個諸葛亮。比較退得可以打八十分的是姜太公,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為欲罷不能,只好鞠躬盡瘁了。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隱顯無常,所以更覺親切可愛。這與西方文化的觀念大相異趣。我們看歷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證他們可真要命,他們學(xué)問再高,功勞再大,最后還是隱掉了,修道去了。修道以后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報個代號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時還裝瘋裝癲,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近世的西方文化可不然,一個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獎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越多越好。由此看來,中西文化的確在基本上有所不同。中國文化真誠謙虛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贊成的事,他大加贊揚身退之道。尤其他對吳泰伯、伯夷、叔齊等不肯當(dāng)?shù)弁酰詈筇幼吡说倪@些人,稱揚得不得了。這并不是他鼓勵人不要當(dāng)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說你有才干的話,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隱而不居功。所以孔子在這里感嘆,能以禮讓為國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禮讓為國,用爭奪來的,或用手段起來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談了。司馬遷就根據(jù)這個道理,寫了一部《史記》,大談其歷史哲學(xué)的觀點了。

  說到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師,他是遜清最后一次科舉的探花。我學(xué)習(xí)舊體文寫了一篇文章向他請教,他許以在滿清時考一名舉人、進(jìn)士沒有問題,我當(dāng)時也很傲慢,心想前清進(jìn)士的文章,也不過如此而已。后來碰到一位老師,我把寫的詩文拿給他看,他派頭十足,瞄一眼,往旁邊一擱,響都不響。我心想這是什么道理?后來寫了一篇文章,再給他看,又是往旁邊一擺,他說:“你怎么會寫文章?”

  我說:“人家還說寫得不錯哩!”我這個人狂妄得很,我說:“老師,你說哪點不對?不對的,幫我改。”他說:“《伯夷叔齊列傳》你讀過沒有?”我說:“當(dāng)然讀過呀!《古文觀止》上都有,我還背得呢!”他說:“你背過了《伯夷叔齊列傳》,你就懂嗎?”我說:“那么!要請老師再加指點?!彼f,“你回去。再倒背一百遍,背完了來見我,再告訴你!”這位老師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氣,氣得不得了,其實他這種教育法,當(dāng)時是要刺激我。我回去再看,后來看出道理來了,我去看他,我說:“老師!我看出道理來了,我講給你聽?!彼χf:“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講了。你也可以寫文章了,這樣才能懂歷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這位老師的教育手法是這樣的好,實在終生感激不盡。

  《伯夷叔齊列傳》真難懂,司馬遷的全部思想的綱要都擺進(jìn)去了。在《史記》中,帝王的傳記叫“本紀(jì)”;諸侯、宰相等,有功業(yè)成就的人的傳記叫“世家”;再其次為“列傳”,為某人的傳記。講列傳,大體上應(yīng)該和我們現(xiàn)代的傳記一樣,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墒恰恫氖妪R列傳》中,敘述伯夷、叔齊的話沒有幾句,初看起來,還真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辈恢f些什么,越說越遠(yuǎn)。文章一開頭是:“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

  等等,一路下來,亂七八糟,東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齊的事情,倒是沒說幾句。

  可是他把歷史哲學(xué)全部的觀點,都放在這一篇里。他同時講到,上古中國文化,以禮讓為國,但告訴我們,堯讓位于舜,舜讓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簡單的。并不是說句:“你還不錯,由你來做?!边@樣簡單,堯讓位給舜,舜讓位給禹,都經(jīng)過“典職數(shù)十年”,叫他跟著做事做了幾十年,做部長,又做行政院長,都做了??疾焖?,認(rèn)為他實在行了,然后才讓位給他。“傳天下若斯之難也”,中國文化公天下個個讓位的過程,是這樣不容易——德業(yè)的建立,需要經(jīng)過這樣長久的考察。他說從此以后沒有了,不是你拉過來,就是他搶過去。他說得很明白,因此他說從此以后就有問題了。武王統(tǒng)一天下,“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把武王的馬拉住,告訴武王:“你不能這樣做”。原因如何如何。武王以后,禮讓為國的精神就更沒有了。不過說得沒有這么明顯而已,必須你自己去體會。所以有人說《史記》是漢代的謗書。

  實際不止是漢代的謗書,是對中國歷史嚴(yán)厲批評的一部謗書。但是司馬遷有一個把握,他說要把這部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這個??纱荡罅?,換句話說,他把當(dāng)時的學(xué)者罵盡了。他等于說:“你們還能看懂我的書嗎?只有把它藏起來,將來會有人看得懂我的書。”

  由此再回轉(zhuǎn)去看孔子所說的“禮讓為國”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經(jīng)沒有了,于是接著說下去為什么要禮讓為國的政治哲學(xué)。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么東西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話來說: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rèn)為三不朽的事業(yè),這是很難的成就。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則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講功業(yè)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隱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為“素王”的孔子。這個“立”,是自己真實的本領(lǐng),自己站得起來的立。不怕沒有祿位,也可以說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養(yǎng)。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學(xué)而》篇最后的結(jié)論,是一樣的道理。

  孔子四字禪

  講到這里,剛才提到過的一個問題又來了,上文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边@個大問題?,F(xiàn)在呢?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鬃诱f“一以貫之”以后,現(xiàn)在便有什么“一貫道”等附會的宗教團(tuán)體出現(xiàn),成了問題中的問題,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曾是曾參??鬃訉υ鴧⒄f,為什么不對別人說?這就是人的問題了,怎么是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很討厭。我們現(xiàn)在姑且把他劇本化來說,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參經(jīng)過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參!”曾參聽到老師叫,回過頭來,于是孔子便告訴他說:“吾道一以貫之。”就是說,我傳給你一個東西,一以貫之。這一以貫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

  又不是錢,怎么一以貫之呢?但曾子聽了這句話以后,打了個拱說:“是,我知道了。”孔子講了這句話,自己又默然不語了。同學(xué)們奇怪了,等孔子一離開,就圍著曾參,問他跟老師打什么啞謎呢?夫子又傳了些什么道給曾參呢?曾子沒有辦法告訴這些程度不夠的同學(xué),只有對他們說,老師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盡心盡力,對人盡量寬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曾參講的對不對呢?有問題!

  那不叫“一以貫之”,該“二”以貫之了,因為一個忠,一個恕,豈不是二貫?明明孔子告訴他“一以貫之”,為什么他變出兩個——忠恕來?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說我們研究孔子的心法,這是一個討厭的問題,因此只有借用別家的東西,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作為本題的參考。

  我們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禪宗,現(xiàn)在社會上一般都稱為“禪學(xué)”。禪宗有一個故事,在文學(xué)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說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梵文的譯音,釋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譯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靈山——也叫靈鷲山。釋迦是十九歲丟開了王位出家,三十二歲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歲才過世,有四十九年從事于教育,現(xiàn)在我們暫且不用宗教的觀點來研究它。)有一天上課,在禪學(xué)里叫“上堂”,后來我們的理學(xué)也用這個名詞。下面有很多學(xué)生們等他,都不知道他這天要講什么,結(jié)果他上去,半天沒有說話,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對著大家轉(zhuǎn)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這朵花的樣子,一句話也沒有講,下面的學(xué)生,誰也不懂老師這一個動作是什么意思。所以這叫做“拈花”,就是釋迦拈花。釋迦拈花后,他有一個大弟子迦葉尊者,(葉,根據(jù)舊的梵文譯音,音協(xié)。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釋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與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輕一輩。釋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紀(jì)大。佛經(jīng)上記載,迦葉尊者在釋迦拈花后“破顏微笑”。什么叫做破顏呢?因為宗教的教育集團(tuán),上來都規(guī)規(guī)矩矩、鴉雀無聲,大家神態(tài)都很嚴(yán)肅。

  可是在這嚴(yán)肅的氣氛中,迦葉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這就叫作破顏,打破了那個嚴(yán)肅的容顏,但是不敢大笑,因為宗教性團(tuán)體的戒律,等于說管理制度,非常嚴(yán)肅。他破顏以后,沒有大笑,只是微笑。那么兩人的動作聯(lián)合起來,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時釋迦牟尼講話了,這幾句話是禪學(xué)的專門用語,等于孔子對曾參講的“一以貫之”是一個道理。解釋起來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幾句話譯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音瑪哈,意為大,大成的意思。)迦葉?!本褪钦f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現(xiàn)在已交給了這位大弟子迦葉。這就是禪宗的開始。所以又稱禪宗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法門。說它不須要透過文字言語,而能傳達(dá)這個道的意思。

  現(xiàn)在我們不是講禪學(xué),暫時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張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訴朋友們不要去研究,因為怕一般人爬進(jìn)去了,鉆不出來。)只是引證這樣一件事,比擬于“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類似相同??鬃又v的一貫是什么?而佛家又為什么一個拈花,一個微笑?等于我們有兩個人,一個舉起一支粉筆,另一個說:“懂了!”除非這兩個人有“黑道”術(shù)語、暗號,才知道彼此講的是什么。

  對嗎?——一笑。

  現(xiàn)在我們再引第二個故事加以說明。禪宗到了中國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時,(這個教外別傳的法門,就是脫離了佛教的經(jīng)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來傳心,后來宋儒理學(xué)講“孔門心法”,也就是套用這個名詞的意義而來。)一個印度籍的達(dá)摩祖師(所謂祖師,就是有別于教主),他也是王子出家,禪宗的傳心法門,到了他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二十八代了。我們知道,到了我國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個沒有了。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蘭教權(quán)力統(tǒng)治了印度。所以宋朝以后,印度連佛教的文獻(xiàn)都沒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實說,只有中國保留的文獻(xiàn)最完整。十七世紀(jì)以后,英法等國才開始由印度找到殘缺的、遺留的佛教文化資料,譯成外文而產(chǎn)生了西方的佛學(xué)系統(tǒng)。但到現(xiàn)在為止,他們不承認(rèn)中國的佛學(xué)系統(tǒng),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實際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學(xué)系統(tǒng)已經(jīng)全部到了中國,非常完整,且具規(guī)模。印度本土的佛學(xué)則可說是銷聲匿跡了。

  十七世紀(jì)以后的梵文佛學(xué)系統(tǒng),是另外一個系統(tǒng),那應(yīng)該說是西方人的后來的佛學(xué)系統(tǒng)。這是世界學(xué)術(shù)史上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在這里不去管它了。

  達(dá)摩祖師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這個階段,從印度把禪宗帶到了中國。后來流傳下來,到唐代傳至禪宗的六祖——廣東的惠能,就是中國的第六代禪宗祖師,他沒讀過書,卻成為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國文化史里,這一段相當(dāng)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義的經(jīng)典研究,產(chǎn)生了中國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六祖下來,后來有一個和尚“俱胝禪師”,我國禪宗“一指禪”故事就是由他而來——不過要注意,有一本書名為《三指禪》,是研究按脈的醫(yī)書,不要誤認(rèn)作禪宗的書。怎么叫“一指禪”?禪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語文字傳道的。六祖以后的這位大禪師,有人問他什么是“道”?他回答得很簡單,每次都是舉起一根食指示人,說道,“就是這個!”這個是什么?誰也不知道,可是問他的人卻懂了,悟了道。

  有一天老和尚出門了,不在家,一個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彌在守廟。這天有個人來找老和尚問道,小沙彌說師父不在,你要問道問我好了。問道的人便請小沙彌告訴他什么是道,小沙彌學(xué)師父的模樣,舉起一根食指向那問道的人說:“這個!”

  那個問道的人很高興,跪下來了,因為問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這個小沙彌可真不懂。等師父回來了,小沙彌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師父。師父聽了報告進(jìn)去了,一會兒背著手出來,要小沙彌再說他怎樣向人傳道,小沙彌再比劃著伸出一根食指說,“這個!”師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揮,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彌的那根食指砍斷了。小沙彌手指被砍,大叫一聲:“唉喲!”小沙彌也因此悟了道。

  禪宗像這類的故事很多,我們不管禪宗的道。這里所提到的幾個故事,跟孔子說的:“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辈皇且粯訂幔窟@是由禪學(xué)回頭來看《論語》,發(fā)現(xiàn)孔子也和一指禪一樣,他說的“一以貫之”這個“一”字是什么東西?曾子聽了,也等于迦葉的微笑一樣,說:“是!我懂了?!痹鴧⒍艘院螅鬃映鋈?,門人們圍著曾子,問老師說了什么?可見孔子對曾參說這段話蠻不簡單的,所以同學(xué)們才問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實際上,意思是說,你們不要問,你們的程度還沒有到哩!

  吉光片羽稍縱即逝

  講到這里,《論語》上還有一個大問題,和這個問題是一樣的,將來要講到,現(xiàn)在先連起來研究,是在第十篇《鄉(xiāng)黨》的最后一段:“色斯舉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敝祆洹未拇罄韺W(xué)家朱夫子,以及歷代的學(xué)者,認(rèn)為這段書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們現(xiàn)代印刷發(fā)達(dá),書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謂竹簡,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但是這種觀點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處。

  我們看原文:“色斯舉”就是說鳥在開始飛翔之前,拍展著羽翼,飛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這是一幅自然美麗的生動畫面,意境之美頗似最近流行的“天地一沙鷗”?,F(xiàn)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崗上面,雌雉——雌的野雞(山崗上的雌野雞),時哉時哉——就在這個時候。那么子路在旁邊聽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說:“哦!”的情狀,又為什么“三嗅而作”呢?“三嗅”——所謂嗅,就是用鼻子吸氣的意思。我們年輕時候說笑話:“子路共之,三嗅而作?!睘槭裁??

  是子路想吃野雞肉,先用鼻子聞聞很香。又說:子路是練氣功的,先吸三口氣,“而作”,再打出去,于是野雞被子路打倒了。這些都是笑話。那么這一段到底記載的是些什么東西?用我們的觀點,就是和“吾道一以貫之”一樣,也和禪宗“拈花微笑”的道理一樣。我認(rèn)為并沒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記載當(dāng)時的情形,描寫飛翔的景象?!吧古e”——大家也看過孔雀,看過野雞。我曾在山里住過很久一段時間,山中一大群野雞出來,的確很漂亮?!吧古e矣”,野雞要起飛之前,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樣很美麗,然后起飛了,“翔”是飛翔一陣,然后又下來,停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崗上面。孔子當(dāng)場看到這個景象,野雞羽毛很鮮艷,仔細(xì)一看,是只母野雞,悠閑安然地站在山崗上。這時候子路也在旁邊,孔子就告訴子路:“時哉!時哉!”

  這個“時哉!時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經(jīng)》及中國文化,關(guān)于“時”的問題,更要注意。人生一切,個人小事也好,國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時機。還有“位”——環(huán)境?!兑捉?jīng)》重點,就在這里。天下萬事萬物都在變,隨時在變,沒有不變的事,時間一分一秒在變,空間隨時隨地在變。

  所以孔子經(jīng)常在《易經(jīng)》中提到時空的變。我常告訴年輕同學(xué)們,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騷,年輕人不怕沒有前途,只問你能不能夠站得起來;但要懂得把握時間和空間。如同趕公共汽車一樣,這就是人生。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剛剛趕到,汽車開出去了,于是氣得不得了,大罵一陣,罵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個上去,不就好了。從這一點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樣去安排自己,把握時間,孔子告訴子路“時哉!時哉!”也包含了這個道理。

  野雞站在山崗上面,顯得很神氣,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場的雞籠旁邊,你說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崗上,就大有鳳凰之象。正如晉代左思的詩:“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币环笞匀坏漠嬅?,上是千仞崗,下是長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這就是得時、得位。孔子指著那山崗上美麗的雌雉對子路說:“時哉!時哉!”意思就是說,你看,那只雌雉正在這個時候飛起來,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個好地方,這一幕活動的畫面,影射了人生處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國,要想救這個時代,救這個世界,救這個歷史文化,但卻深感回天乏術(shù)。他藉著這一幕景致對子路表達(dá)這個意思,而不從正面講,好像釋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語言,就用目前這個事實指示給子路,你要懂得這個,要立足,要站穩(wěn),要站得好,早一點站到你的好位置。“時哉!時哉!”要把握時機。子路這時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聽懂以后,恍然領(lǐng)悟而生感嘆的反應(yīng)。

  中國文字,古文非常簡單,就是這么回事,但是拿現(xiàn)代文字改寫成劇本的話,起碼是兩頁的對白,加上表演,鏡頭恐怕花費二十分鐘。

  這段在研究《鄉(xiāng)黨》時要極小心,在此只提前作個簡述?,F(xiàn)在再回到講仁的這篇上面;“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贝艘徽f詞內(nèi)涵的道理。也相當(dāng)于子路那一則“山梁雌雉……時哉!時哉!”的道理。前面說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這個人用功,很注重培養(yǎng)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德行的修養(yǎng)到了相當(dāng)?shù)某潭龋鬃涌吹剿M(jìn)來——一個人道德素養(yǎng)到了寧靜安詳?shù)木辰?,走路的神態(tài)和平常不同;憂郁時,走路的態(tài)度又變得與高興時不同。他的學(xué)問、道德修養(yǎng)到了這個境界,在孔子面前一走過來,這位至圣先師就看出了火候。所以孔子把他叫過來:“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薄渌麑W(xué)問講了半天,都是空的。等于釋迦牟尼說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你自己內(nèi)心里,內(nèi)心隨時隨地都能寧靜、安詳、平淡,這個境界就差不多了。你永遠(yuǎn)保持修養(yǎng)上的這個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但是一般同學(xué)們沒有修養(yǎng)到這個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講即知,必須要有內(nèi)涵的真正修養(yǎng)。曾子也知道一般同學(xué)沒有到達(dá)這個程度,因此就輕輕一推,推到行為上去,告誡他們先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學(xué)問,的確有一段內(nèi)在修養(yǎng)、真實工夫,并不是完全談空洞的理論而已。

  這一段我們暫時講到這里為止,恕我才疏學(xué)淺,言難盡意。這類的問題后面還是有的,以后還可以談到。

  仁義值千金

  再接下去: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這一段記載,涉及到孔門的仁學(xué),也就是心學(xué)。這個“心”包括了現(xiàn)在所謂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學(xué),但卻不限于目前心理學(xué)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貫之”的心性之心。

  什么叫“喻”?這個字要注意?,F(xiàn)代人喜歡講邏輯,邏輯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紀(jì)以后邏輯之道大行,它是根據(jù)希臘的原始邏輯發(fā)展而來的。邏輯是一種思考的方法。我們曾經(jīng)介紹哲學(xué),哲學(xué)要問宇宙是怎樣開始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或者先有女?對此哲學(xué)家有兩派見解:一種是唯物思想,他說宇宙開始先有水,由水變成火,而后冷卻逐漸形成現(xiàn)在的大千世界。印度也有一派講地、水、火、風(fēng)的四大是天地開始的根源。相當(dāng)于中國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這些理論慢慢演變成后世的唯物思想。另一派是講唯心的,認(rèn)為宇宙有一個超越物質(zhì)的精神主宰,物質(zhì)是由他所創(chuàng)造產(chǎn)生的。這牽涉到哲學(xué)問題,解說很多。到了后世,提出了問題,問及哲學(xué)家怎么知道宇宙從何而來的?哲學(xué)家說是靠學(xué)問思想來的,那么先行研究你哲學(xué)家那個思想(工具)的判斷準(zhǔn)確不準(zhǔn)確。因此產(chǎn)生了邏輯學(xué)——對思路法則的研究。這種思路的法則學(xué),在印度的佛學(xué)中,早在希臘之先就有了。

  對于這問題,世界學(xué)者也有兩派說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場,認(rèn)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從希臘來的;一派是東方人——包括了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說法,認(rèn)為希臘的邏輯,是從印度方法來的。印度這套方法,我們翻譯過來叫“因明學(xué)”,比西方的邏輯還要完備,還要嚴(yán)密。西方文化中婦孺皆知的黑格爾辯證法——“正、反、合”是舉世聞名的。所以有許多人談到《易經(jīng)》時,說我們的《易經(jīng)》真了不起,和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完全一樣。這是中國人的悲哀!我說,老兄!我們《易經(jīng)》是五千年以前的產(chǎn)物,黑格爾幾時才發(fā)明辯證法?為什么把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拿來與西洋人比,還說同他一樣?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著孫子走,說祖父長得像孫子,而不說孫子長得像祖父。

  怎么說因明的方法比邏輯高明?因明有幾個步驟,簡單的講:“宗、因、喻、合”?!白凇本褪乔疤幔f話必有宗,引伸“宗”的理由為“因”。有時候有宗有因還講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來說明,這就是“喻”,在《莊子》中叫做“寓言”。每個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經(jīng)》,就有很多寓言,每個大教主都很會講譬喻,其中還包括了隱語和幽默話。宗、因都講通了,那么就是結(jié)論的“合”了。因為講到《論語》中的喻,所以引出這些閑話來?!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與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如果拿孔子這個觀點來看今天的世界就慘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處處要把利欲擺在前面才行得通。不過,滿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單純了,麻煩的是,始終還有小人與君子的分野存在,這就很難辦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上面曾經(jīng)講到過,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愛人,不會討厭人。即使討厭,也是要把討厭的人改變過來,使他同樣地能達(dá)到“仁”的境界。在這里又補充這個道理說,我們看見一個道德、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賢者,就想達(dá)到他那個境界,跟他在造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賢的人、壞的人,最好當(dāng)作自己的借鏡,藉以自我反省。上面一句話就是說明上文仁者愛人不能惡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話,就是解釋上文“人之過也,各于其黨”的道理。

  孝子仁人不二門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xiàn)在又講到孝道中仁的范圍,他說對于父母的過錯必須“幾諫”。什么叫“幾諫”呢?我們好幾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員搞錯了觀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論道學(xué),便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名訓(xùn)出現(xiàn)。因此“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時,這些也成為罪狀的重點。其實孔子思想并不是這樣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于父母不對的地方,就要盡力的勸阻?!耙娭静粡摹本褪钦f父母不聽勸導(dǎo)的話,那么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鬧,因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這條命可能送掉,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只好為你送命,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樣是不對的。這種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說父母一定會不對,只是說如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地勸導(dǎo),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傊改赣胁粚Φ牡胤?,應(yīng)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養(yǎng)育的,必要時只好為父母犧牲,就是這個原則。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古人講父母老了,怕沒人照應(yīng),而不遠(yuǎn)游,即使要遠(yuǎn)游,也一定要有個方向。

  這種解釋,我不大同意。有哪一個人出門會沒有一定方向亂走的呢?到月球去也還是個方向。我認(rèn)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沒人照應(yīng),子女遠(yuǎn)游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這是孝子之道。“方”者應(yīng)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個問題已經(jīng)討論過,但本篇到這里,為什么又單獨的提出來呢?這是接到上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離開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對父母的愛心、孝心深系于懷,這就是孝子。同時,對于古人在上面解釋這句話的錯誤,也有了明證,而可以糾正過來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我們做子女的人,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為什么呢?兩種心理,一種因為知道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站越近,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所以就有這兩種矛盾的心理了。

  以上是由仁講到孝,現(xiàn)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仁者之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鬃诱f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更不說空話,為什么不隨便說話呢?因為怕自己的行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義的人,往往不輕易答應(yīng),不輕易發(fā)言。我們歷史上有句話——“重然諾”,這就是說不肯輕易的答應(yīng)一句話,答應(yīng)了一定要做得到。我們又在歷史上看到“輕諾則寡信”的相反詞,這是說隨便答應(yīng)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兌現(xiàn)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這個道理。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因此個人的修養(yǎng)也好,處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約失之者,鮮矣!”

  約就是約束、檢束、小心、謹(jǐn)慎,意思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jǐn)慎的人,過失比較少;放蕩的人,容易犯錯;講話隨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個人行為道德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失敗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又講到仁的言行之重要?!霸G”,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書、吹牛、唱歌以外,沒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會說空話,做起事情,行為上卻很敏捷。換句話說,先做后說,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依我對《論語》的研究,認(rèn)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后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現(xiàn)在這里又可以證明。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里,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xiāng),當(dāng)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假如我們的故鄉(xiāng)是不仁統(tǒng)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我們正要把他恢復(fù)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實那個“里”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wěn)的地方就叫“里”?!袄锶省保俏覀冏魅说牧⒆泓c處于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鄰?!弊约河械赖碌暮B(yǎng),能體用兼?zhèn)?,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xué)》里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現(xiàn)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yǎng)。講到這里,我最近讀了一本清人的筆記,提到有一個人很清廉,告老回鄉(xiāng),一天在門前看到鄉(xiāng)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后,摸摸口袋中沒有錢,沒有買成?;丶液吞崞?,太太說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寫什么條子可以買到魚?太太說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太太幽他一默,這個老頭子被逗得笑了。這說明什么?就是說明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

  所以我認(rèn)為如果寂寞能當(dāng)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xué)問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講到這里是一個結(jié)論了,上面全篇幾乎都是孔子的話,最后這兩句則用子游的話:

  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我們看《論語》,好像《莊子》一樣,最后往往吊兩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話。

  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學(xué)生子游的話。子游這話的意思是說,要講仁愛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亂干。對君子盡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對,每次見了勸他,次數(shù)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命都丟了。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不對,你勸他勸多了以后,他不聽你的,就會變成冤家了。

  子游的話為什么放在這里?這是人性的另一面。雖然行仁之道,義所當(dāng)然,但是要講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歡看《貞觀政要》這本書。魏征的忠貞和他的道德學(xué)問,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歡一只小鷂子,一天正在玩鳥,魏征來了,唐太宗怕他講話,趕快把小鳥藏到懷里,魏征假裝沒看到,故意留下來和他談國家大事,唐太宗心里雖為鳥著急,也拿他沒辦法。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懷里心愛的小鳥一看,早已魂歸奈何天了。于是傷心得回到后宮,大發(fā)雷霆說:“我非殺掉這個田舍翁(鄉(xiāng)巴佬,指魏征)不可!”長孫皇后問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禮服向唐太宗行禮道賀,唐太宗說有什么可賀的?皇后說,唐朝有魏征這樣的好臣子,又有你這樣的好皇帝,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好現(xiàn)象,國家的興盛是可期的,這還不可賀嗎?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談了。以唐太宗這樣氣量寬宏的人,對魏征的意見,樣樣接受,到最后唐太宗還氣得要殺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這個老頭兒的頭也是要保不住的??!后來魏征死了,唐太宗終于信了讒言,還是把他的墓碑給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征高麗失敗后,才又想起魏征若在,必不會有此失。

  因此又樹立起他的墓碑。

  這里把子游這幾句話,放在講仁道這一篇的最后,是含有深意的感慨。但是如果隨時隨地把這兩句話記牢,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就變成滑頭,不負(fù)責(zé)任了,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們研究了孔孟學(xué)說,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確須要多體會歷史、多體會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br/>
  隨時隨地里居于仁道之境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