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 陳勝、吳廣起義

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 作者:張秀平,王曉明主編


  人民再造了歷史陳勝、吳廣起義是爆發(fā)于秦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東方到沙丘(今河北平鄉(xiāng)、廣宗一帶)突然病死。趙高偽造秦始皇的遺詔,逼死太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時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繼續(xù)修建阿房宮,豢養(yǎng)大量狗馬禽獸,供游獵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積于市”的現象。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發(fā)淮河流域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今北京密云)。

  在這伙人中,雇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七月時候,正是多雨季節(jié)。

  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xiāng)(安徽宿縣西南)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里,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秦法“失期當斬”,這900戍卒面臨死刑的威脅。

  他們由兩個縣尉押送著。這兩個縣尉對大家非常兇暴。正當他倆行兇打人的時候,陳勝和吳廣就借機把縣尉殺掉。接著對大家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而戍邊死的也有7C10。何況壯士不死則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來!他的話激勵了戍卒的斗志。這900名戍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fā)了。

  陳勝,即陳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雇農出身;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農民。為了擴大影響,他們于夜晚在駐地旁叢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fā)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呼聲,被民間傳為神話。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首先占領大澤鄉(xiāng),接著又攻下蘄縣,很快攻占五六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響應。當起義軍逼近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戰(zhàn)車六七百乘,騎兵千余人,步兵數萬人了。陳縣是戰(zhàn)略要地,楚國后期在這里做國都。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攻占陳縣后,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為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陳縣成為全國農民起義的中心。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吳廣為“假王”,西擊滎陽;武臣北進趙地、魏人周市攻魏池。吳廣圍滎陽,久攻不下。陳勝又命令周文為將軍,領軍繞過滎陽,進攻關中,攻破函谷關。這時起義軍已發(fā)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這時,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人物張耳、陳余陰謀分裂起義軍。他們要求北略趙地,陳勝沒有識破這個陰謀,就以武臣為將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率兵2000渡過黃河北上。張耳、陳余用招降和重用秦朝官吏的辦法,攻占了30余城。

  周文軍很快發(fā)展到車千乘,卒數十萬人,進抵關中的戲地(今陜西臨潼境),逼近咸陽。秦二世見起義軍打到都城附近,十分驚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起義軍。同時,又從邊塞調回王離的軍隊30萬人,與義軍對抗。周文率領的農民軍,雖然英勇作戰(zhàn),因為孤軍深入,缺乏訓練,沒有作戰(zhàn)經驗。在遭到秦軍突然襲擊時,打了敗仗,被迫退出函谷關,駐扎曹陽(河南靈寶東),等待增援。

  武臣占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后,在張耳、陳余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為了顧全大局,勉強予以承認,并命他率軍西上,支援周文。張耳、陳余不但不救援周文農民軍,反而割據自立,擁武臣為趙王,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不聽陳勝指揮。接著,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韓廣稱燕王,魏咎為魏王,田儋自立為齊王。這樣,就造成陳勝、吳廣所領導的起義軍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周文率軍在曹陽堅持斗爭三個月,多次失利,退到澠池。這支起義軍隊伍由于眾寡懸殊,又無后援,損失過重,周文最后自殺。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被部將田臧陰謀殺害。吳廣死后,軍心渙散。秦將章邯率軍攻來,田臧兵敗被殺。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后也被秦軍各個擊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軍向陳縣撲來,陳勝親自領導義軍奮力抵抗。因為兵力太少,不幸失利,敗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這時,他的車夫莊賈暗殺了陳勝,投降秦軍。

  陳勝的部下呂臣等人堅持斗爭。呂臣率領的“蒼頭軍”進行了反攻,兩度收復陳縣,處決了叛徒莊賈。這支起義軍,后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xù)同秦軍戰(zhàn)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在中國歷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農民軍推翻了秦王朝,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社會向前發(fā)展,開辟了中國古代農民反抗封建統治的革命道路。農民軍在斗爭中建立革命的政權,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奇跡,為后世農民起義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