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艸/為]敖、[艸/為]艾獵、[艸/為]饒),期思(今河南固始境,一說今河南淮濱境)鄙人,楚國君冒之后。其父賈(曾任工正、司馬),其祖父為呂臣(曾任令尹),與若敖氏并為楚國之大姓。[艸/為]賈被子越(若敖氏)殺后,其子孫叔敖不得不從邑避居期思野鄙,過著“處士”(《史記·循吏列傳》:“孫叔敖者,楚之處士也?!碧幨浚艜r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即所謂隱士。)的生活。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九年),若敖氏叛亂被鎮(zhèn)壓后,當時令尹虞丘(沈尹)薦舉孫叔敖代己而任令尹。故孫叔敖出自公族,他的出任令尹,除“決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淮南子·人間訓》。)、享有一定名望(《呂氏春秋·贊能》:“期思之鄙人有孫叔敖者,圣人也?!保┩猓餐瑢O叔敖之父為若敖氏所殺、楚莊王決心起用氏之后有關(guān),當非偶然。
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據(jù)史籍記載,擔任令尹的除孫叔敖外,還有其他五人(先后擔任令尹的有子孔、子揚、子越、虞丘、子佩等五人。)《韓詩外傳》、《列女傳·樊姬》謂“孫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桓譚《新論·國是》則稱“孫叔敖相楚,期年而楚國大治,莊王以伯”??梢妼O叔敖任令尹時政績最突出,佐楚莊王成霸立業(yè),名垂史冊。楚莊王時先后既有六位令尹,故孫叔敖任令尹時間當不會太長,應在楚莊王稱霸高峰時期。
孫叔敖擔任令尹期間,楚國經(jīng)濟、政治、軍事均有重大發(fā)展,這當然是楚莊王即位后,內(nèi)平隱患、外抗強晉,實行開明治國路線的結(jié)果,但與孫叔敖以身作則、勤于政事、精明干練、忠心輔佐也是分不開的。所謂“孫叔敖治楚”,即指孫叔敖任令尹前及任內(nèi),為民辦事,政績斐然,不愧為一代名相。
首先,興建水利工程,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按《淮南子·人間訓》說法,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就“決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即帶領(lǐng)當?shù)厝嗣衽d建水利工程,灌溉農(nóng)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覽·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保?。
孫叔敖任令尹后,繼續(xù)興建水利工程,據(jù)《史記·循吏列傳》裴[馬因]集解引《皇覽》說:“或曰孫叔敖激沮水作云夢大澤之池也?!惫啪?、漳水入江通云夢澤,此項工程當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后對以郢都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水利灌溉帶來極大方便。另據(jù)《七國考·楚食貨》載:“孫叔敖為楚相,截汝墳之水,作塘以溉田,民獲其利?!边@樣,楚國南之沮漳水流域,北之汝水流域,都興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網(wǎng)絡?!独[史·孫叔敖碑》說:“宣導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為池沼,鐘天地之美,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睂O叔敖注重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方針與實踐,不僅為楚莊王爭霸中原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而且也為我國水利建設(sh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有著深遠的影響。
其二,自律廉潔,注重法治。孫叔敖出自期思“鄙人”,與鄉(xiāng)里父老群眾相處較密切,如《說苑敬慎》載,他出任令尹時,吏民皆來祝賀,有一位父老卻穿粗衣,戴白帽來吊,孫叔敖立即正衣冠出迎。父老見孫叔敖態(tài)度誠懇,語重心長地告誡說:“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薄痘茨献?middot;道應訓》則記有一狐邱丈人告孫叔敖說人有“三怨”:“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處之?!睂O叔敖答以“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吾祿益厚,吾施益博”?!盾髯印贰ⅰ俄n詩外傳》等亦有類似記載。這說明孫叔敖出任令尹,受到吏民的關(guān)懷,紛紛告誡,孫叔敖亦能虛懷若谷,認真聽取,任令尹后勤于職守,處處自律,留下了許多歷史佳話。如《新論·國是》載:“叔敖妻不衣帛,馬不食粟,嘗乘棧車,牝馬,披羊之裘。從者曰:‘車新則安,馬肥則疾,孤裘則溫,何不為也?’叔敖曰:‘吾聞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無德以堪之矣。’”《韓非子》、《鹽鐵論》等亦有類似記載?!秾O叔敖碑》則稱他“專國寵權(quán)而不崇華,一旦可得百金,于歿齒而無分銖之蓄。破玉塊不以寶財遺子孫。……病其臨卒,將無棺[木郭]”。據(jù)《史記·滑稽列傳》載,孫叔敖卒后不久,其“妻子窮困負薪而食”,足見孫叔敖生不寵權(quán),死無積財,堪稱念國憂民、“奉法守職”的“廉吏”。
孫叔敖在執(zhí)政中注重法治。據(jù)《說苑·至公》載,薦孫叔敖為令尹的虞丘(莊王封為國老),家里有人犯法,孫叔敖法不徇情,“執(zhí)而戮之”。虞丘亦喜,稱贊孫叔敖“奉國法而不黨,施刑祿不,可謂公平”。由于孫叔敖奉公律己,帶頭執(zhí)法,楚國吏治清明,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妒酚?middot;循吏列傳》載,孫叔敖執(zhí)政后,“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读信畟鳌犯Q其時“道不拾遺,門不閉關(guān),而盜賊自食”。
其三,整頓軍制,增強戰(zhàn)斗力?!蹲髠?middot;宣公二十年》載:“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quán),后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也?!币饧粗^孫叔敖選擇楚國有關(guān)行之有效的軍政典令,進行軍事改革。在行軍時,右軍從將軍之轅所向而進退,左軍追求草藤為宿備,前軍探道,以旌為標幟告后軍,以防不測。中軍制謀,后以精兵為殿,百官各建其旌旗,以表明其地位與職司,并依此而行動。這樣,孫叔敖將軍隊分為五個部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組織嚴密,靈活作戰(zhàn),做到“軍政不戒而備”,具有更大的戰(zhàn)斗力。正因為孫叔敖進行了有效的軍事改革,故在楚、晉之戰(zhàn)中,楚獲大勝,楚莊王因而得以稱霸。
為了加強北境建設(shè),孫叔敖又筑沂城(今河南正陽境)。他遣封人(具體籌辦者)籌度工程,上報司徒。封人計量工程、時間、人員、材料、[饣侯]糧(干糧),結(jié)果三十天完成,順利地實現(xiàn)了預定計劃。這項工程不僅建立了北進之基地,加強了與晉爭戰(zhàn)的實力,而且也說明孫叔敖重科學技術(shù),具有突出的治國才干,正如杜預所稱“《傳》言叔敖之能使民”(《左傳·宣公十一年》及杜注。)其四,求實務實,開楚國一代政治新風。據(jù)《史記·循吏列傳》載,“楚莊王以為幣輕,更以小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業(yè)”。市令向?qū)O叔敖報告說:“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不定。”孫叔敖聽后,立即命令罷去新幣,恢復舊幣。然后向楚莊王作了稟報,楚莊王贊同,結(jié)果“下令三日而市復如故”。又載,“楚民俗好庳(下,指底座低下)車,王以為庳車不便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數(shù)下,民不知所從,不可。王必欲高車,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捆(門限)。乘車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數(shù)下車。’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司馬遷評論說;“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皇覽》記載說:“民傳孫叔敖曰:‘葬我廬江陂,后當為萬戶邑。’”可見孫叔敖求實務實作風,深受吏民歡迎,樹立起一代政治新風。
孫叔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賢相,司馬遷作《循吏列傳》,把他列為第一人,司馬貞《索隱》贊其“奉職循理,為政之先”?!秴问洗呵?middot;情欲》說:“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孫叔敖之遇荊莊王為幸?!瓕O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為故,故使莊王功績著乎竹帛,傳乎后世?!背f王的立威定霸,與孫叔敖的奉職循理、忠心輔佐是分不開的。楚莊王、孫叔敖“主明臣賢”(《韓詩外傳》),其霸業(yè)政績,永垂史冊。
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據(jù)史籍記載,擔任令尹的除孫叔敖外,還有其他五人(先后擔任令尹的有子孔、子揚、子越、虞丘、子佩等五人。)《韓詩外傳》、《列女傳·樊姬》謂“孫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桓譚《新論·國是》則稱“孫叔敖相楚,期年而楚國大治,莊王以伯”??梢妼O叔敖任令尹時政績最突出,佐楚莊王成霸立業(yè),名垂史冊。楚莊王時先后既有六位令尹,故孫叔敖任令尹時間當不會太長,應在楚莊王稱霸高峰時期。
孫叔敖擔任令尹期間,楚國經(jīng)濟、政治、軍事均有重大發(fā)展,這當然是楚莊王即位后,內(nèi)平隱患、外抗強晉,實行開明治國路線的結(jié)果,但與孫叔敖以身作則、勤于政事、精明干練、忠心輔佐也是分不開的。所謂“孫叔敖治楚”,即指孫叔敖任令尹前及任內(nèi),為民辦事,政績斐然,不愧為一代名相。
首先,興建水利工程,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按《淮南子·人間訓》說法,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就“決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即帶領(lǐng)當?shù)厝嗣衽d建水利工程,灌溉農(nóng)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覽·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保?。
孫叔敖任令尹后,繼續(xù)興建水利工程,據(jù)《史記·循吏列傳》裴[馬因]集解引《皇覽》說:“或曰孫叔敖激沮水作云夢大澤之池也?!惫啪?、漳水入江通云夢澤,此項工程當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后對以郢都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水利灌溉帶來極大方便。另據(jù)《七國考·楚食貨》載:“孫叔敖為楚相,截汝墳之水,作塘以溉田,民獲其利?!边@樣,楚國南之沮漳水流域,北之汝水流域,都興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網(wǎng)絡?!独[史·孫叔敖碑》說:“宣導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為池沼,鐘天地之美,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睂O叔敖注重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方針與實踐,不僅為楚莊王爭霸中原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而且也為我國水利建設(sh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有著深遠的影響。
其二,自律廉潔,注重法治。孫叔敖出自期思“鄙人”,與鄉(xiāng)里父老群眾相處較密切,如《說苑敬慎》載,他出任令尹時,吏民皆來祝賀,有一位父老卻穿粗衣,戴白帽來吊,孫叔敖立即正衣冠出迎。父老見孫叔敖態(tài)度誠懇,語重心長地告誡說:“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薄痘茨献?middot;道應訓》則記有一狐邱丈人告孫叔敖說人有“三怨”:“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處之?!睂O叔敖答以“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吾祿益厚,吾施益博”?!盾髯印贰ⅰ俄n詩外傳》等亦有類似記載。這說明孫叔敖出任令尹,受到吏民的關(guān)懷,紛紛告誡,孫叔敖亦能虛懷若谷,認真聽取,任令尹后勤于職守,處處自律,留下了許多歷史佳話。如《新論·國是》載:“叔敖妻不衣帛,馬不食粟,嘗乘棧車,牝馬,披羊之裘。從者曰:‘車新則安,馬肥則疾,孤裘則溫,何不為也?’叔敖曰:‘吾聞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無德以堪之矣。’”《韓非子》、《鹽鐵論》等亦有類似記載?!秾O叔敖碑》則稱他“專國寵權(quán)而不崇華,一旦可得百金,于歿齒而無分銖之蓄。破玉塊不以寶財遺子孫。……病其臨卒,將無棺[木郭]”。據(jù)《史記·滑稽列傳》載,孫叔敖卒后不久,其“妻子窮困負薪而食”,足見孫叔敖生不寵權(quán),死無積財,堪稱念國憂民、“奉法守職”的“廉吏”。
孫叔敖在執(zhí)政中注重法治。據(jù)《說苑·至公》載,薦孫叔敖為令尹的虞丘(莊王封為國老),家里有人犯法,孫叔敖法不徇情,“執(zhí)而戮之”。虞丘亦喜,稱贊孫叔敖“奉國法而不黨,施刑祿不,可謂公平”。由于孫叔敖奉公律己,帶頭執(zhí)法,楚國吏治清明,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妒酚?middot;循吏列傳》載,孫叔敖執(zhí)政后,“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读信畟鳌犯Q其時“道不拾遺,門不閉關(guān),而盜賊自食”。
其三,整頓軍制,增強戰(zhàn)斗力?!蹲髠?middot;宣公二十年》載:“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quán),后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也?!币饧粗^孫叔敖選擇楚國有關(guān)行之有效的軍政典令,進行軍事改革。在行軍時,右軍從將軍之轅所向而進退,左軍追求草藤為宿備,前軍探道,以旌為標幟告后軍,以防不測。中軍制謀,后以精兵為殿,百官各建其旌旗,以表明其地位與職司,并依此而行動。這樣,孫叔敖將軍隊分為五個部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組織嚴密,靈活作戰(zhàn),做到“軍政不戒而備”,具有更大的戰(zhàn)斗力。正因為孫叔敖進行了有效的軍事改革,故在楚、晉之戰(zhàn)中,楚獲大勝,楚莊王因而得以稱霸。
為了加強北境建設(shè),孫叔敖又筑沂城(今河南正陽境)。他遣封人(具體籌辦者)籌度工程,上報司徒。封人計量工程、時間、人員、材料、[饣侯]糧(干糧),結(jié)果三十天完成,順利地實現(xiàn)了預定計劃。這項工程不僅建立了北進之基地,加強了與晉爭戰(zhàn)的實力,而且也說明孫叔敖重科學技術(shù),具有突出的治國才干,正如杜預所稱“《傳》言叔敖之能使民”(《左傳·宣公十一年》及杜注。)其四,求實務實,開楚國一代政治新風。據(jù)《史記·循吏列傳》載,“楚莊王以為幣輕,更以小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業(yè)”。市令向?qū)O叔敖報告說:“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不定。”孫叔敖聽后,立即命令罷去新幣,恢復舊幣。然后向楚莊王作了稟報,楚莊王贊同,結(jié)果“下令三日而市復如故”。又載,“楚民俗好庳(下,指底座低下)車,王以為庳車不便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數(shù)下,民不知所從,不可。王必欲高車,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捆(門限)。乘車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數(shù)下車。’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司馬遷評論說;“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皇覽》記載說:“民傳孫叔敖曰:‘葬我廬江陂,后當為萬戶邑。’”可見孫叔敖求實務實作風,深受吏民歡迎,樹立起一代政治新風。
孫叔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賢相,司馬遷作《循吏列傳》,把他列為第一人,司馬貞《索隱》贊其“奉職循理,為政之先”?!秴问洗呵?middot;情欲》說:“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孫叔敖之遇荊莊王為幸?!瓕O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為故,故使莊王功績著乎竹帛,傳乎后世?!背f王的立威定霸,與孫叔敖的奉職循理、忠心輔佐是分不開的。楚莊王、孫叔敖“主明臣賢”(《韓詩外傳》),其霸業(yè)政績,永垂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