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

愛的教育 作者:(意)亞米契斯 著;儲蕾 譯


  一 犬與人

  有一日,舅父忽說:

  “街上似乎出了什么事情,安利柯,你不跑去探聽探聽嗎?”

  安利柯依了舅父的話跑上街頭,又喘著氣奔回來,到庭間狂叫:

  “舅父!快來!到那空地上!”

  “怎么啦?”舅父急忙拿了帽子出來。

  “有小孩被狗咬傷了。”

  “噢!那么快去吧!”

  安利柯急忙向前奔,舅父在后面跟著。

  “怎么了?喂,怎么了?”老人們從街屋的窗口探頭出來,向一個奔跑的男子問。

  “瘋狗??!瘋狗??!”那男人一邊回答一邊管自奔跑。

  “什么?瘋狗?咬人嗎?”

  “咬傷了三個小孩哩。”

  “這里一向沒有瘋狗,一定從賽爾茲那來的吧。”

  “不,據(jù)說是萊里契的狗?!?br/>
  “不要是我家的孩子遭咬了,方才到海邊游戲去了呢?!?br/>
  家家的人們都在門口這樣互相談著,街上充滿了驚異的聲音。

  安利柯與舅父急忙向前奔,到了空地上一看,噴泉前面已擠得人山人海了。大家都擠在一處,茫然不知所措。其光景宛如一個螞蟻受了傷,許多螞蟻圍繞著的樣子。

  “怎么了?”舅父走進人群中去。人們就用了敬意把路讓開,同聲說:

  “德阿特拉的兒子,三個都被瘋狗咬傷了?!?br/>
  可憐,那三個小孩在人群中只是哭著。旁邊的人們并沒誰動手去親切地救護,只一味擠在一處呆著。

  這三個小孩似乎是漁夫或船夫之子,衣服很粗劣。最年的約十歲,是個瘦弱的孩子,在這薄寒的時節(jié)還赤著腳,穿著粗布短褲與絨布小衫。其次的是六歲,再其次的大約四歲吧,他們兩個著的衣服還干凈,靠近了哥哥,哭得幾乎要被死神捉去似的。確被咬傷了,一個臉上有傷痕,流著血,一個傷了脫,一個好像傷在腳上。

  人們只是圍繞著這三個小孩呀呀地嚷著。舅父喊著“喂喂”,挨進正中去,周圍的喧嘩就停止了。

  在這瞬間,安利柯發(fā)見了個人與群眾間的不可思議的關系。他悟到:雖有干人集在社會上喧擾,到了無計可施時,只要有一人物的一聲呼喚,就可把秩序恢復的。

  “什么時候被咬的?”舅父問。

  “在二三十分鐘以前?!迸匀苏f。

  “醫(yī)生呢?”

  “醫(yī)生到辟德爾里去了,不在這里?!?br/>
  “非快設法不可!好,由我來給他們療治吧。喂,且慢,狗在哪里?即使被咬傷了,也許不一定是瘋狗呢?!本烁赣终f。

  這時,人聲又喧擾起來,聽不明白大家在說些什么。舅父于是間站在一旁的肉店主:

  “誰曾看見這狗?”

  “我曾看見。被咬的場所就在這里。我在店門口吸煙,見德阿特拉的孩子們用水桶盛著噴泉的水在玩。忽然,有只灰色的野狗垂了頭踉蹌沖過街去。孩子們見有狗來。用石子去擲;那狗叫也不叫,就跑近去,向那年長的孩子的臉上撲咬,在呼痛聲中,又把那兩個小的孩子撲翻地上,將手足咬傷了。等我攜了棒去趕,那狗已向鮑查利街逃去。究竟是哪里來的狗,誰也不知道,?!さ逻B寨一向沒有這樣的狗的哩。”肉店主回答。

  “哦,這也許真是瘋狗呢。事不宜遲,趕快到藥店里去叫他們預備好熨鐵?!本烁高@樣說了,雙手拉住兩小孩。群眾都把路讓開,安利柯則拉了最大的小孩的手。

  他們急急地向藥店前進,群眾也紛紛在后擠著了跟來。忽然有一老人排開了群眾,驚恐地走進前來。

  “怎么了?這,這真是……要當心!”一邊說一邊去撫那最幼的孩子的頭,又說:“船長,老板,謝謝……謝謝你。我是孩子們的祖父,他們的父親下漁船去了,母親為了賣昨日捕到的魚,正在賽爾茲那。”

  “要趕快啊!要趕快??!在德阿特拉從賽爾茲那回來以前,非先給他們急救療治不可?!本烁高@樣回答了,就向前奔跑。

  舅父帶孩子們進了藥店,把紛紛追來的喧擾的群眾關在門外,自己與藥劑師燒熨鐵。

  這時,有人叩著店門,慌張地喊叫:

  “請開門!是我,是孩子們的母親,是德阿特拉。”

  店伙開了門,群眾也隨著德阿特拉擠入了許多。

  德阿特拉把小孩一一抱近身邊,整理他們的衣服,吻了他們的傷處,悲痛地合掌祈禱說:“請上帝救我!”一邊嘴泣起來。周圍的人們也被引出眼淚了。其中有一個人安慰她說:

  “喂,德阿特拉,別擔心,別怕,不是瘋狗??!你的孩子們用石子擲狗,狗才咬他們的?!?br/>
  安利柯素來多感,病后身體尚弱,見了這光景不禁唏噓啜泣起來了。

  “喂,安利柯,你回到家里去!”舅父見他受不住,所以這樣說。

  “不,舅父,我愿幫些忙?!卑怖抡f時還嗚咽著。

  “沒有你的事?。∧阋豢?,這孩子們的母親就要驚慌呢?!本烁赣终f。

  恰好醫(yī)生從辟德爾里回來了,從人群里擠進來探問情形。舅父似乎放心了,就說:

  “那么,我失陷了。熨鐵已在燒著,一切奉托?!彼蜥t(yī)生交代了,拉了安利柯就走。

  安利柯還啜啜地哭著。舅父假作沒有覺察,毫不睬他。二 英國的孩子是不哭的

  舅父帶了安利柯出來以后,一個英國籍的機械師也把自己的兩個小孩帶了出來,走回家去。一個是女孩,一個是男孩,都和安利柯一樣,也在唏噓地哭。

  機械師回頭罵那男孩說:“莫嘈雜,維廉!有什么好哭的!英國人不該哭!英國人是不哭的!”

  很奇怪,那男孩因這一喝,竟止住了哭,只深深地噓了口氣。

  安利柯回到家里,過了二小時,心情復原了,問舅父道:

  “舅父,那個英國人真壞,他見自己的兒子因同情于德阿特拉而傷心,他反加斥罵。那兒子將來不是要被養(yǎng)成毫無同情心的冷漠的人了嗎?”

  舅父好像早已料及他會這樣問,就說;

  “你問得很好!關于這個,我正想和你講哩。那英國人也不是無情的啊,可是不喜見他兒子哭。人即使不流淚,仍可同情他人,救助他人的苦痛。英國人把眼淚認作弱者的表征,認為與男子的榮譽不相稱。這只要看那機械師不駕女孩單罵男孩,就可知道了。女孩子也許可以不養(yǎng)成勇敢的氣概,至于男孩子,是非把勇敢當做榮耀不可的。

  “眼淚是弱者的表征啊。嬰兒、女人、老人,動輒哭泣,強健的男子是不哭的。哭的人會失去理智,任憑你怎樣勸慰,也無法使他理解,并且你愈勸慰,他愈會哭得起勁。

  “如果那英國人叫兒子不要同情他人的苦痛!那就不好。這樣的人就是所謂利己主義者了。但英國人并不如此。只說‘別哭!哭的是沒用的家伙!英國人不該哭!’這是對的,是勇敢的教訓,是鍛煉意志的教訓,是國民的自尊。

  “那機械師對自己的兒子說,‘別哭,英國人不該哭,英國人是不哭的,’他含著勇敢的國民的矜夸,對自己的兒子灌輸大國民的氣概。

  “我不是英國人,是意大利人,原該比那機械師更偉大才是。但我已年老,氣力衰弱,不再有如同那機械師一般的氣概了。所以方才明知你在哭,卻不罵你。還好,你已從英國人那里得到了好的教訓了,那機械師已代我教育了你。

  “還有一層,更是你非知道不可的。那機械師如果在勇敢的教訓之后,再叫兒子送周恤費到德阿特拉家里去,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行為。哭是不應該的,他人有苦痛,應該救助,頭腦與心,二者要活動一致才算完全的人:那兒子就可由此學得這樣的教訓了。為人最要緊的是心,其次是頭腦,心與頭腦,非一致地運用不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