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若聽我上策之言,豈能容你坐上此殿。”魏征道。
“建成既然不能納你之言,自是昏主。你既負智謀,卻身事昏主,何愚到此?”
“哼!太子雖不如你有決斷之力,可有一德,卻比你要強出許多?!?/p>
“建成昏庸頑劣,心存險惡,有何德可言?”
“太子仁厚之德,遠勝于你。當年討山東劉黑闥,你一味殺掠,以為僅憑兵威,就可壓服 山東豪強。卻不知民不畏死,愈殺而盜賊愈多。太子行軍陷陣,雖無你秦王之威,然寬厚待 人,嚴禁殺掠,仁德之名,遠近傳揚,所到之處,兵不血刃,即令群雄拜服。而今你又橫施 暴虐,指望以此穩(wěn)居東宮,只怕是枉費心力,空勞一場?!蔽赫骺犊?,手心里卻全是冷 汗。
上天又一次背棄了他,將他置于任人宰割的失敗者當中。
不,我決不能任人宰割。我辛辛苦苦,數(shù)十年的拚死奮斗豈能這這么毀于一旦?成事在天 ,謀事在人,任何時刻,我也不能放棄人謀??v然是身在絕地,我也要拚出一條生路來。
從被李世民擒獲的那一天,他就在心里不斷地鼓勵自己。
他絕不想死,他渴望著活下去,建功立業(yè),名震天下。
但是他決不會跪著求生。
跪著求生的人只能永遠跪著。
而他決不是為了跪著而生。跪著而生,還不如堂堂正正去死。
他只能以自己的勇氣,自己的智謀,堂堂正正去求生。
枉費心力!空勞一場!魏征的話似巨雷在李世民耳邊回想著。
他終于由秦王當上了太子,但他的太子之位并非以禮所立,而是以血腥之力硬奪來的。
建成、元吉之黨不服他,朝廷內外許多堅持“禮儀”的人同樣不服于他。
他急欲穩(wěn)固太子之位,企圖憑借玄武門斬殺建成、元吉的血腥之威,嚇倒不服于他的眾人 。 在玄武門之變的次日,即下嚴令,列出東宮、齊府之黨二百余人,捉拿誅殺,并抄沒家室。
但他的名望在玄武門之變中已大受損害,除了原屬于天策府中的官吏之外,其余內外文武 官 吏并不認真聽從他的詔令,對東宮、齊府之黨明拿暗放。二百余人中,李世民擒住的還不到 五十名。
剩下的一百五十余人幾乎全都逃出潼關,奔向山東諸州。
李世民心中大為震驚——
山東諸州是建成多年經營的腹心之地。建成、元吉之黨奔去,必生大亂。
建成黨羽遍天下,鎮(zhèn)守涇州的燕郡王李藝、鎮(zhèn)守涼州的長樂王李幼良,鎮(zhèn)守幽州的廬江王 李瑗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山東一亂,天下必亂。
在震驚中,李世民想到了魏征。山東諸州是魏征兩次招撫過的地方,第一次說降李密舊將 ,第二次招降劉黑闥部眾,都是大獲成功,極得山東豪強信任。
李世民想以戰(zhàn)勝者的威勢壓服魏征,使其歸順,然后令魏征為他第三次招撫山東,化大亂 于無形。
可他不僅沒有壓服魏征,反被魏征一番話擊中心頭痛處,再也端不出戰(zhàn)勝者的威勢。
“魏公既為東宮官屬,為建成竭誠謀劃,自是正理。且臨威不屈,可稱抗直。我素喜智謀 之士,久仰公名,今欲使公為我招撫山東,公可愿往?”李世民再也不想空費心力,在嘴頭 上壓服魏征,直接了當?shù)膯柕?。在他的料想中,魏征聽了他這番話,要么會立刻下跪謝恩, 要么會死硬到底,拒不歸降。
魏征若聽了他這番話,還不歸降。對他來說,未免大損威嚴。他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左右, 將魏征推到殿外,立刻斬殺。
他固然是素喜智謀之士,但這些智謀之士必須先為他用,然后他才會加以“素喜”。
魏征的回答卻出乎李世民的意料,既沒有立刻下跪,又沒有死硬到底——
“我是東宮官屬,也是大唐臣子。我為東宮竭誠謀劃,更應為大唐竭誠謀劃。新太子若肯 聽我三策,顯現(xiàn)玄武門之變非為私利,全出公心。魏征自當拚此殘生,效命大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