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日而渾沌死”即是“分者,成也;成者,毀也”。然而,我們既然知道了,成就是毀,那么反過來,毀也能夠是成,這個方法即是齊物論所教予我們的。于是莊子在面對這種渾沌死的狀態(tài)之下,提出了一種齊物的方法,即“攖寧”。
莊子在《齊物論》中借女偊之口說:“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朝徹而后能見獨;見獨而后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后成者也?!鼻懊嫣峒暗摹俺瘡?、見獨、無古今、不死生”這四種狀態(tài)都是齊物論的結(jié)果,都是攖寧的作為。
攖(yīng英)的意思是:“觸犯、干擾”。寧的意思是:“平靜寧和”。合起來“攖寧”的意思是說:雖然受到外界的干擾而依然能夠保持寧靜、平和、自如、逍遙的狀態(tài)。
林希逸《南華真經(jīng)口義》說:“‘?dāng)t者’,拂也,‘?dāng)t擾汩亂之中而其定者常在’;‘寧’,定也;攖擾而后見其寧定,故曰攖寧”。釋德清以佛家解釋莊子說:“攖者,塵勞雜亂,困橫拂郁,撓動其心,曰‘?dāng)t’。言學(xué)道之人,全從逆順境界中做出,只到一切境界不動其心,寧定湛然,故曰:‘?dāng)t寧’?!鼻迥W(xué)者楊文會總結(jié)說:“即將、即迎、即毀、即成,合四句為一‘?dāng)t’字;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生,合四句為一‘寧’字?!?/p>
以上俱能說明,莊子借用這個寓言表達的意思蘊涵著齊物論方法,包含著相對性悖論,其實也正從反面來警戒世人:當(dāng)你意識到受困于某種局限時,受毀時,受到拘束而不得逍遙時,破開渾沌以求得另一個生,或者在發(fā)現(xiàn)渾沌死之后,借助齊物論,來使自己攖寧,從而得以逍遙。
第四,這個寓言里表達了道家的“無為”思想,又可看做是以歷史現(xiàn)象的抽象總結(jié)。清人宣穎便是持此觀點。
唐代成玄英《莊子疏》中疏云:“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儵為有;北海是幽貌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有非無者也?!庇么蟀自捳f,即是:南海這個地方是光明顯亮的地方,而北海卻是幽暗陰森的地方,因此把南海稱做倏,以象征“有”,把北海稱做忽,以象征“無”。處于不是南不是北的中央,叫做渾沌,象征著既不是“有”,也不是“無”。
倏比喻的是有形的東西,而忽比喻為無形的事物,而渾沌,因為無孔無竅,比喻自然。倏、忽的原義本就是非??焖俚囊馑肌8鶕?jù)莊子的描述,渾沌是“有”和“合”的表象。
“有無二心,會于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zhí)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儵、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xué)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舍,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p>
這里說的倏、忽二帝其實可以等同于說人類。人類的狂妄和自以為是,以自身僅有的些微智力,便妄以為能夠破“渾沌”,其實是井底之蛙的見識。比如說,以往的人類狂妄無知地破壞生態(tài),現(xiàn)今我們所遭受到的懲罰,便如同“渾沌”之死給我們造成的巨大災(zāi)難。
把人類破壞自然這個“渾沌”的做法,最終結(jié)果總結(jié)為一句話便是:為者敗之。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為者敗之,成者反焉”,這就是圣賢的教誨。
大多數(shù)歷史現(xiàn)象都是這樣,愈是為者愈是敗之,愈是執(zhí)者愈是失之,因為他們破壞了一種渾沌的和諧。渾沌的和諧就是在于道家所提倡的順應(yīng)自然,自然而無為。
但是,我們在《于丹〈莊子〉心得》里讀道:
“其實,我們有多少人在成長過程中,有某種潛能從來沒有被開發(fā)出來?!?/p>
“比如,你從來沒有遇到過你真正熱愛的職業(yè),可以讓你用心去做。你沒有在這個職業(yè)中體會到被激發(fā)的樂趣,沒有享受自己得到提升的快樂,所以有一些技能永遠地被遮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