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篇文章,網友“秦朝子民”評論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從來就沒有誤解為:全部僅僅注重細節(jié)即可成功。你想的太多余,人家作者還沒有糊涂到那種程度。人家是就事論事啊?!?/p>
還有一位自稱為“您(指劉賢方先生)的學生”的網友評論說:“劉老師,您對《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評價無關乎對錯,正如汪老師對細節(jié)的重視無關乎決然,大家都是有假設、有前提的。汪從正面呼吁國人重視細節(jié)、遠離浮躁,您從側面求證汪觀點的完善。汪老師在每次培訓課上都講到一個觀點,是關于高層管理者的修煉的:高管多做選擇題,少做問答題,不做論述題。還有,他反復強調的是規(guī)則的系統(tǒng)化和細化,管理的細節(jié)和生活上的小節(jié)不能等同。您說‘在我看來,作者只是說明了企業(yè)要成功必須注重細節(jié),卻并沒有證明,只要注重細節(jié)就能成功’,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充分、必要條件的邏輯問題。如果汪老師把書名改為《在戰(zhàn)略方向正確、現(xiàn)金充裕、領導人身體健康的前提下——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想恐怕批評的聲音會少了,這書也沒人去買了。累不累??!” 有個成語,“鶴長雞短”。仙鶴的腿很長,顯得飄逸高雅;家雞的腿很短,是為了穩(wěn)定方便。如家雞腿長一寸則顯過長,仙鶴腿短一寸則顯過短。將某一細節(jié)置于不同系統(tǒng)中,思考的結果自然不同。
我的工作中有很多小節(jié)是“拘”的。某日,我出差,秘書急忙從辦公樓追出來,給我送來充電器,我真誠地向她道謝。但下車時結伴同行的另一家公司老總見我并沒有把充電器放進行李箱,很奇怪地看著我。我于是解釋說:“我已經帶有一個旅行充電器了,但秘書以為我忘了,匆忙追上來特意為我送充電器,這是工作用心的表現(xiàn),應該肯定她。所以不必直說這個充電器不用?!边@是個“小節(jié)”,但值得注意,因為,我需要保護秘書的這種服務熱情和工作主動的態(tài)度。
另外有件事。前些年,我新任廣東一家制造公司的總經理。第一次去財務部,看到財務部長的辦公桌一片混亂,覺得可能一時忙亂,只當“小節(jié)”,并不在意;第二次去又是滿桌子的憑證、賬本,就覺得不對勁;第三次去見此部長,仍然是一片混亂的辦公桌。我故意安排她找某份憑證,在她身邊等了七分鐘,她就是找不到。于是,我再也不能以“不拘小節(jié)”原諒她,我固執(zhí)地認定她不具備財務人員的嚴謹、細致的素質,恐怕日后會出大問題。果不其然,深入調查后方知這位財務部長,接任19個月以來,連出份正式的上報董事會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都是“丟三落四”,至于《現(xiàn)金流量表》,以前的總經理就從來沒有見過,應收、應付款與合作方對不清是家常便飯。當然出現(xiàn)這些情況有很多理由,諸如:產品復雜、軟件落后、技術與生產口徑不一致、手下業(yè)務不熟等等??删瓦B內部員工的工資“想哪天發(fā)就哪天發(fā)”,“個人牛脾氣犯了,說撂攤子就撂攤子”。這樣的人能用嗎?更不用說是財務部長。長此以往,企業(yè)可能會出現(xiàn)重大財務危機,免職的決定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大象傳》